人可以通过活动Aa‘与世界发生生产性的联系。人生产 物品,在这种创造活动中,他对质料(matter)施加力量。人通 过理性和爱从精神上和情感上世界。人的理性力M使他能在 与对象的实际接触时透过表面去把握住对象的本质^人的爱 的力量能使他打破立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墙去理解他人。既然爱 和理性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觉界的形式,既然两者可以互不包 含,它们就是人的两种不同的力量——情感与思维——的表现, 因而就须分别加以讨论5生产性的爱这一概念与通常所说的爱截然不同:?几乎可以说 再没有比“爱”这个词更为含馄和模糊不清的了。它甚至也用来 指仇恨和憎恶这类爆发式的情感。它包栝从对冰淇淋的喜爱到」①译自Frommr E*,Man for himself, 1946> chap, 3 * ^2H对交响乐的喜爱、从平和的同情感到最为强烈的亲密感在内的种 种情感。一但人“迷恋”上了某一个人,他就会感觉到自己爱上 了这个人。这被称为依恋性的爱,也是一种占有感。事实上,他们 觉得,爱是最为容易的事,难就准在要找到一个合意的对象。他 们把没有幸福的爱归因于在寻找合意的伴侣时运气不佳。这些都 不过是些糊涂观念和异想天开的想法。与此相反,爰是一种极为 特殊的情感;每一个人都具有爱的能力,爱的实现是最为艰准的 成就之一。真正的爱是植根于生产性之中的,所以,把它称为 “生产性的爱”是很恰当的a不管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我们对他 人的爱,还是两性个体之间的性爱,在本质上都是如此。对别人 的爱和对我们自身的爱(这将在第四章中的自私、自爱、自利一 节中讨论)在本质上也是如此。尽管爱的对象不同从而爱的强度 和性质也不同,但其基本成分仍可以说是生产性的爱的各种形态 的特征。这就是:关切、责任感、尊重和了解。关切和责任感是指,爱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使人失去理智的 激情,也不是使人“心荡神摇”的情感。圣经中的《约拿书》对 生产性的爱中的关切和责任感曾做过明确的描述&神派约拿去尼 尼微瞥告那里的居民,如果他们不离开恶道,便将降灾尼尼徵P 约拿违命潜逃,因为他怕尼尼微的人们悔改后神会宽恕他们。约 拿是一个有强烈秩序感和法律感而没有爱的人。结果,他在逃跑时 被大鱼吞进肚里,这象征着他由于缺乏爱不能把S己的命运与他 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而陷入孤立和监禁的境地。后来神解救了 他,他才去尼尼微,并向那里的居民宣示了神谕。他所害怕的事 发生了。尼尼微人改邪归正,神宽恕了他们,不再降灾尼尼微 城。约拿十分懊恼,先望。他原希望的是“惩治”而不是怜润。 最后,他在一颗神为他培植用来给他遮太阳的树荫下找到了些微 安慰。但这时上帝却使大树枯死。约拿感到万分沮丧,并激愤地23$向抻抱冤。神回答说* “你关怀一下葫芦吧,你旣没有为它而劳 作,也没有促它生长> 它在一夜之间萌生,又在一夜之间腐烂。 难道我不该宽恕尼尼微?这&大一座城,有六千多人分不清自 己的左右手I难道我不该宽恕这么多的芸芸众生? ”神对约拿的 回答须象征性地理解D神向约拿解释说,爱的本质是为某物“劳 作”,“使它生长”,爱与劳作是不可分割的。你爱你为之付出辛 劳的东西,你为你所爱的东西而辛劳。约拿的故事还提汞我们,爱与责任感不可分割^约拿对他的兄 弟们的生命就没有责任感。他象该隐?—样甚至这样问道:“我 难道是我弟弟的保护人? ”责任感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的职 责,而是对我所关切的恳求的反应,责任感与反应从根本上说是 一致的,反应即"回答”,承担责任亦即准备反应。母爱是最常见最易理解的生产性爱的例子;母爱的主要本质 就是关切和责任心。婴孩诞生时,母亲的躯体为婴孩而“劳作”, 婴孩诞生后,母爱继续致力于晡育他。母爱并不以孩子校大后会爱 母亲为前提条件,她是无条件的,仅仅依据孩子的恳求和母亲的反 应?。所以,母爱成为艺术和宗教中爱的最高形式的象征是毫不奇 怪的。用来指称神对人的爱和人们对$3人的爱的希伯来词是racha mifl,这词的词根就是rechem(即子宫的意思)0琴巧与考年學与个体爱的关联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一般认为, 沉迷‘i之忐金籴是爱的髙潮.而实际上这才仅仅是开始> 仅仅①谏Mt,垔当和莨娃的长子,亚伯的哥菁.该?种地,置伯牧羊。因耶和华# 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而未肴中该他为此嫉妒而杀死弟弟。一译注。 @ 在此可与亚里士多褲关于爱的看法对W—下.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更多地* 在爱的给予中?而不*在爱的承受中,之所以可以这样来因为母亲糠是付 出爱的,有时,母亲把孩子交洽他人养胄*尽管如此,她ft仍然关心、爱护孩 子,哔不相am报.英蕞爱与被爱都不可能,就仅仅满足于看着孩子成长 私地缞予at,抑使典些不明真情的孩子从不考嫌?予这种母金以应得的阏#*216是获得爱的一个机会。一般认力,爱情是两个人互相吸引的一种 神秘的体验的结果,它是毫不费劲的事。确实,人的孤独和性欲 使人很容易耽溺于爱情,这丝毫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但它倒是极 易获得也极易失落的东西。一个人不是偶然地被爱上的,这是他自 己的爱的力量所生产出的爱,恰如他对某人感兴趣使他能引起他 人的兴趣 人们往往只是一个劲地考虑自己是否有诱人的魅力, 而忘淖了诱人的魅力的本质就是他们自己的爱的能力。生产性地 爱一个人就是指关切他,对他的生命负布责任*不仅对他的肉体 存在负有责任感,而且对他的全部人注的力量的成长和发展负有 责任感3生产性地爱一个人是与消极的态度水火不相容的,是与 在爱一个人的生活中做一个旁观者水火不相容的;生产性地爱就 是劳作,关心对象的成长,对此负有责任感^尽管西方一神教的思想早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药剂, “人人生来平等”这一类进步的政治理想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户 晓,然而,对人类的爱仍未成为人人共有的情感。对人类的爱被 看成是在个体爱满足以后才予以考虑的事,再不然就把它视力只 有在未来才可能实现的一个抽象概念3但是,对个别人的爱怎么 能与对一般的人的泛爱分割开呢。生产性地爱一个人就意味着与 其人的本质发生关系,与代表着整个人类特性的他发生关系^对个 人的爱一旦与对全体人的爱相分离,就只能成为肤浅的、偶然性的 爱,就必然会流于浅薄。不过可以说,对一般人的爱与母爱是有 区别的,因负儿童是柔弱的,而我们的同伴们却并非如此。当然,这 一区别只是从相对意义上来说的。实际上每一个人都需要帮助, 镐要依赖他人。人类的休戚相关是个体拓展的必要前提。关切和责任感是爱的组成部分,但如粜没有对所爱的人的尊 重和了解,爱就会变成支配和占有。尊重不等于畏惧和屈服,按 照这个词的词拫(rcspicere即注视)t它是指对人如实了解,2J7并充分意识到对象的个性和独特性的能力。要尊重对象不可能不 对他有所了解I关切和责任感如果不以对所爱的人朐个性的了解 为前导就会具有肓目性。对宇f的了解首要的一步是要考察理性和智力的区别。* *…智力是人达到实践目的的工具,以便揭示事物的诸方面,获 得运用操作这些事物所必需的知识。“智力”思维的目的或者说 前提不过就是获利,它本身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不是。智力的这 一特殊性质在妄想狂人的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比如,他老是想别 人都在算计他,这显然是谬想,他的思维路子就以这一谬想为出 发点,但他的思维本身却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智力。他为了证实自 己的妄想便把各种观察联系起来,理出一个逻辑的秩序,这一秩 序往往是极有说服力的,使他不得不相信自己的妄想的合理性。 当然,这些智力的运用仍然属于病理现象P我们的大部分思维都 不得不集中于获取实践上的成果,因而都停留在现象的各个数量 上的和表面”的方面,没有进一步去探究有关目的与前提的有效 性,没有想到去理解现象的本质和属性3理性涉及第三维即深度,它触及到事物和过程的本质?虽然理 性不能同生活的实践目的分开〈我即将指出这是指什么意义说 的 >,它却不是一种仅仅用于直接行动的工具。理性的功能是认识、 领悟、把握,通过全面认识事物来使自己的主观与事物相符U它透 过事物的表面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隐藏着的关系和深层的涵 义,去揭示事物的“理性”。用尼采的木语说,这是“透视”, 而不是简单的二度平面*也就是说,理胜所把握的是事物的可以 想象得到的全部联系和方面,而不仅仅涉及实践的那一方面,关① Productive thin—词在心理学屮又译为创造性思维.这里依据弗洛拇的 飙意译为生产性思维,比下文提及的韦特海苹的概念雔义览泛,-译注23S注事物的本质并不就等丁关注隐藏于事物“之后”的东西,但关 注本质的东西,也就是矢注一般的、普遍的和属类的东西,也就是 关注现象的最一般最突出的特征,进而就抛开了现象的表面的和 偶然的(无逻辑关联的)诸方而,现在我们来考察生产性思维的一按更为特殊的性质。在生产 性的思维中,主体并不是对m己的对象漠不关心》相反,主体是 由对象所激起,并全神贯注于对主体把对象体验为有生命的 东西,在体验对象时与自己本身和自己的生命联系起来,也就是 说,主体并不是以一种自我孤立的方式去思考对象,而是对思维 对象抱有浓烈的兴趣t主体与自己思维对象的关系越亲密,其思 维的成果就越大。正是主体与其对象的这样一种关系饪先激活了 主体的思维。对他来说,某个人或某一5见象成了他的思维对象蕋因 为这对象是他所感兴趣的对象,从他个人生活以及人的存在的观 点看是怵戚相关的对象。关于这一点,佛陀发现“四谛”的故事 作了极为精彩的说明^佛陀年青的时候看见一个死人、一个病弱 的人和一个老人,他力这些人人无法逃避的命运所深深地促动 了&他作力一个年轻人,对所观察到的这拽现象的反应是,促使 自己去思考,这些思考的成果就成了他关于生存的本质以及人的 解脱之路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佛陀的反应并不是唯一可能 的反应。一位现代内科医生在这神情况下的一种反应也许是去思 考该如何与死亡、疾病和年老作斗争*似他的思维仍然是受他对 自S对象的整个反应所制约的。在生产性的思维中,思维者被他对对象的兴趣驱动着》思维 者被对象激发进而对它产生反应;他关切它,对它承担责任。但 生产性思维也冇客观性的特征,思维者尊重肖己的思维对象,并 能按客观对象的本来面百去观察它,而不挂按他所希望的样子去 观察它。这种主观与客观的两极对立恰是生产性思雄的特征,也23 9是生产性的一般特征。只有做到尊重所观察的对象,保持客观才有可能;也就是 说,我们须把种种思维对象视为独特的东西和相互关联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尊重与我们在讨论爱时所说的尊重完全不同;要想认 识某一事物,须把事物看作是负自己的本质而存在着的丨这一点 适合一切思维对象,它构成人性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问题q在对有生命的对象和充生命的对象的生产性思维中还有另一 种客观性,那就是从现象的整体去观察它。如果观察者孤立地把 握对象的一个方面,而不是从整体上着眼,他就不可能充分地理 解他所研究的那一个方面。韦特海默把这一点视为生产性思维的 最重要的因素。他写道:“生产性思维常常有这样一种性质:意欲 获得真实的理解时,真实的观测和真实的调査才开始。在这种情 况下,某一个部分就变得极为关键,因而使观察者全神贯注于 它;但这并不就是把这一至关紧要的部分孤立起来。由是就产 生出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情境结构观,它牵涉到项目的功能意义、 分类等等D情境结构对关键部分的要求指引我们作出合理的预 测,■这需要直接的或间接的印怔(结构中的其它部分亦如此)。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引导*把握住整体一贯的画面,并观察整体结 构对各个部分的要求”。①客观性不仅仅是要求客观地看待对象,而且还要求客观地看 待主体自身,这就是说要意识自己是处在一个与被观察的对象紧 紧联系在一起的网洛中的观察者。因而,生产性思维就受到对象的 性质和在思维过程中与对象紧密联系着的主体的性质这两个方面 的制约。这两种决定因素形成了生产性思维的客观性。思维不受 对象制约的那种主观性是错误的,它只会带来偏见、幻想和异想天① Wertheimer, Productive thinking, 1945, p* 167, 24Q开。但客观性也并不是所谓“科学的”客观性之类的糊塗观念, 客观性并不是不偏不倚的同义语,它与兴趣和关心密切相关。要 是一个人没有蓬勃充沛的驱使着他去完成这一艰难的任务的兴 趣,那他怎么能透过事物含混的表面深入到它们的因果联系和相 互关系中去呢?撇开人的兴趣,那人的探究目的又从何说起呢?客y字绝不旱〒,〒巧^这就是说对事物、对他人、诘难者问,观察者身上 的主体因素(他的兴趣)不恰恰会导致歪曲他意欲获得客观效应 的思维吗?摈除个人的兴趣不正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吗?认为摈除 个人兴趣是认识真理的前提这一观点是虚妄的?。思维者没有 兴趣的激发很难有什么富有意义的发现和洞见。总之,无论如何 得要有兴趣,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是一种的兴趣,它与 真理的关系如何。凡是生产性的思维都是由‘活的,只不过 这些兴趣是与真理密不可分,与被观察物的本质的发现紧密相联 的。.生产性是人类天生固有的能力。这一命题驳斥了人夭性懒惰 以及人是被迫才行动等种种谬论。这已不是新鲜的说法,当摩西要 法老领着犹太人去“侍奉被遗弃的神”时,法老说,“你真懒, 再懒不过了。”对法老来说,当牛做马的劳动等于有所作为,膜 拜神就是懒惰。那些只想从别人的活动中获得好处而废置自己的 生产性的人,都接受了这类观点。他们从不去拓展丨u己的生产 性。我们人类的文化似乎提供了与此相反的证据。近几个世纪以 来,西方人迷上了劳动的观念,迫切需要经常不断的活动D他在 任何时候都不能懶惰D这一对比还仅仅是表面上的,懒惰与强迫①参见Mannheim, Kfl, tdcologj and Utopia, 1935+241性活动并不是对立的,它们都是人的正常功能失调的痫症。在神经 官能症患莕身上我们常可发现这种对工作的无能为力,这正是患 者的主要病状;在正常人身上,我们常看到的却是对贪图舒服和闲 暇的无能为力U强迫性活动并不是懒惰的对立面*而是懒惰的补 充.生产性活动的喪央,既会引起懒惰,也可以带来过火的行为, 饥饿和权威绝不是生产性活动的前提条件。相反,自由、经济保 障,以及那种把工作看作是人的诸种功能的重要表现的社会组织 才是人生产性地运用自己的力量这一人to本质倾向的主耍因素。 生产性活动的特征是活动与休息冇节奏地交替。怛只有当一个人 必须完全成为他自己,成力独立的自我,生产性的工作、爱和思维 才有可能。能够听从自己是听从他人的先决条件;充分地理解自 己是使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必耍前提。刘小机译242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美〕马斯洛我一若手研究真正健康的、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自我实现的 人们,我就必须改变关于创造力的观念。首先,我必须放弃那种 陈腐思想,即认为健康、天赋、天才和多产是同义的0致的被试 中葙相当一部份人,在我就要说明的特定意义上,他们虽然是有 创造力的和健康的,然而在通常的意义上,他们却是不多产的。他 们旣没有伟大的尺才和天赋,也不是诗人,创作家、发明家、艺术 家,或有创造性的知识分子。而且这一点也是显而易¥的,即某 些最伟大的人类天才肯定不是心玴徤康的人,如瓦格纳、?梵 谷③、拜伦④等。有一些是心理健康的,而另外的一些则不是,这是 很清楚的。很快我就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伟大的天才不仅多少 有赖于性格的优良和健康,而且也冇赖于我们对之了解很少的某 种东西。例如,有些证据表明,伟大的音乐天才和数学天才,更 多地是通过遗传而来,而不是后天获得的。看来很清楚,健康和 特殊天才二若是独立的变量,它们可能只奋微弱的相关,也可能没 有相关。我们也可以一开始就承认,心理学对于天才类型的特殊才 能知道的非常少0这方面我不准备多说,我只段于谈那种广泛的 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的继承恃质。看来,①VP 自 Maslow,A, H,,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tlngf 10C8, pt. 4 ,?瓦格钧 t。Vagnsrt 德作曲家,1813 —1883),?梵谷 的源泉来说,比压抑冲动紧要得多的是 原初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认知的,而不是意动的,我们一且 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人的深蕴心理学时,我们立即就会发现,在 心理分析自我心理学(克里斯、米尔纳、埃伦玆魏格、荣格的心理 学)和美国的“自我与成长心理学”之间,有许多一致的东西在通常的意义上,正常顺应或顺应良好的人,意思是不断成 功地抵制了许多深蕴的人性,包括认知的和意动的两个方面。对 现实世界的良好顺应,意味着人的割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 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是危险的。但是,现在清楚了,这样做 他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这些底蕴也是他的一切欢乐、热爱和 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它们也是创造的源 泉。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 同自我内部的夭堂割裂开了。在极瑞的情况下,我们就成了乎庸 的、密闭的、僵硬的、淡漠的、拘束的、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 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 了*他的想象,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渐ZSO被扼杀或被歪曲了。作为一种疗法,心理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整合性的s成就就是 通过顿悟达到这种基本分裂的愈合,从而,遭到压抑的东西就变 成意识到的或者潜意识的东西了。但是在这里,作力研究创造性 的深邃根源的结果,我们还可以做出些修正。我们与我们的原初 过程的联系,同我们与我们的不能接受的希望的联系,并不是在 一切方面都是一样的。我能看到的最重要的差异,就是我们的原 初过程并不象被禁止的冲动那样危险。在很大程度上,原初过程 并不是被压抑或被潜意识压抑的,而是被“遗忘”的,或若也可 以说是避开压制(不是压抑〉的,因为我们必须顺应严酷的现 实,而这个现实要求有目的的和实用主义的努力,而不是幻想、 诗意和欢乐或君也可以说,这在富足的社会中,情况是另一种样 子,即对原初过程的遏制必定要少得多。我预料,很少做减轻压抑 “本能”的事情的现行教育,在承认原初过程并把它整合到窟识 或潜意识中能做很多的事情艺术、诗歌、舞蹈方面的教育,从 原则上说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动力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同样 '也大有可为I例如,多伊奇和墨菲以原初过程语言的方式说话的 “诊疗交谈”》可以看成是一种诗作。米尔纳的非凡著作《论不 能作画》,完全变成了我的观点。我试图概略分析的这种创造性,由爵士乐或孩子式即兴创作 的画提供了最好的范例。这种创造性不是由称之为“伟大的”艺 术作品证明的。在前一种场合,伟大的作品需要伟大的天才I在后一种场 合,伟大的作品不仅要隶思想的闪光、灵感、高峰体验,而且也 要求艰苦的劳动,校期的训练、不客气的批评、以及完美的规 范。换句话说,继自发性之后楚深思熟虑f继完全认可之后是批 评J继直觉之后而来的是严密的思维;继大胆之后而来的是谨251慎I继幻想和想象之后而来的是现实的考虑。这时,这样一些问 题就出现了: “这是实际情况吗? w “这能被其他人理解吗? ” “它的结构是健全的吗? ” “它能经受得住逻辑的考验吗?,’ “我能够证实它吗? ”等等。这时,推测之后的冷静思维、比 较、判断、评价、选择或拒绝的时刻就到了b假如我们可以这样说,二级过程继原初过程之后已经盛行起 来了,实际主义继幻想主义之后已经兴起了。那么,自愿复归我 们的底蕴现在就结束了,必要的灵辱或髙峰体验的被动性和感受 性,现在就必须让位给主动性、控制、以及艰苦劳动了。f一个 人的身上,髙峰体验是偶然发生的,但伟大的产品则是这+人仓j] 造的。,*严格说来,我只是调查研究了第一句话,即高峰体验的到 来。这种体验,作为一个整合的人的或这个人内部暂时统一的自发 表现,是顺利的和不需经过努力的。只有当一个人的底蕴对他起 作用时,只有当他不怕自己的原初思维过程时,髙峰体验才会到 来。我将把那种出自原初过程、并且应用原初过程多于应用二级 过程的创造力,称之为“原初创造力”。而把那种多半以二敗思 维过程为基础的创造力,称之为“二级创造力” 0后面这种类型 包含着世界生产成果的一大部分,桥梁、房屋、新的机动车,甚 至许多科学实验和许多文学作品,都在其中。所有这一切,本质 上都是精炼和发展他人的思想。两种创造力之间的差异,类似于 突击队员和后方军事警察之间的差异,类似于拓荒者和移居者之 间的差异。那种能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自如而完美地 运用$#过程的创造力,我将称之力“整合的创造力”。伟大的 艺术、?去学、科学产品的出现,正是来自这种整合的创造力e252我认为所有这一切发展的结局,可以概括为在创造性理论上 日益强调整合(或自我一致、统一性、完整性)的作用。使二歧 式转化为更髙级的、更广泛的统一体,也就是治愈了人的分 裂,并使他更一元化了。由于在人的内部有我谈到过的这种分 裂,所以就等于有一种内战,这人的这一部分反对他的那一部 分。’总之,就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来说,看来更多地是直接来自 原初过程和二级过程的融合,而不是来自镇压和控制被禁止的冲 动和希望。当然,由于害怕这些被禁止的冲动而产生的防御,也 可能在全面的、不加区别的、恐慌的战争状态中,把原初过程打 到内心深处。但是,这种不加区别的战争看来在原则上是不必要 的。为了简化起见,可以说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 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 而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 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发性、明晰、整合、自我 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在 创造性生活中那些表现自身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 度、创造性的人。我也强调过自我实现创造性的表现或存在的品 质,而不是强调其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性质。自我实现的创造 性是“放射到”或散发到或投射到整个生活中的,正如一个振奋 的人没有目的地、没有谋划地、甚至也不是有意地“放射出”兴奋一样&它歲阳光照射一样*它传播到各个地方f它使一些东西 成长(那种能成长的东西),而且它也浪费在岩石和其他不能成 长的东西上7最后,我完全意识到t我试图打碎那种得到广泛承认的创造 力槪念,而又没能提出一个精密的、明确定义的、完全区别开的 代替概念。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难下定义的,因为有时它与健康 本身似乎是同义的,正如莫斯塔卡斯巳经指出过的那样。而且, 由于自我实现或健康最终必须定义为实现最完全的人性,或实现 这个人的“存在”,因此,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创造性,看来也 几乎是同义的,或者说自我实现创造性是自我实现的绝对必要的 方面,或是它的规定性的特征,李文相译25*自我实现及其超越°C美〕马斯洛在这一章,我计划讨论的思想还处于雏形之中,还不能作 力一神定论。我发现,对于我的学生,对于其他和我持同样看法 的人,自我实现的观念几乎已变成类似罗反墨迹S)那样的东西 了。它常常能使我对于利用它的人比对于现实有更多的了解。现 在我想做的是探索自我实现的某些性质,不,为一种广泛的抽象 概念,而是就自我实现过程的操作总义来看。自我实现就某时某刻 的情况看意味着什么?例如,它在星期二下午四时意味着什么? 自我实现研究的发端^我对我实现的调查不是作为研究工 作设计的,也不是作为肥究工作开始的。这些调奄起初只是一个 青年知识分子的努力,他试罔理解他所敬爱和祟拜的两位老师, 他认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人物。这是一种高智商活动。我不能满 足于简弟的崇拜,而是力浓理解这两个人物为什么如此与众不 同。他们蛊本尼迪克特和韦特海默。在我取得行学陴士学位从西 方来到纽约市以后,他们逛我的老师,蛊最卓越的人。我的心理 >训练完全不足以理解他们。似乎他们不仅仅是人而且是某种超 越人的存在^我自己的调查研究是作为一种前科孕或非科学的活 动开始的。我做了有关韦特海默的描述和杂记,也做了有关本尼①评自 Maslow, A,H.,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New York, 1972, pp, 41—53^?罗芨蛊迹(Rorkhsch据被试者对墨迹的解释做出性格分析的方法,系罗夏犮明,徉为发萸扭迹法,一译注255迪克特的杂记6当我试着理解他们,思考有关他们的事,并在我 的日记和记事中写下我的看法时,我忽然在一个奇妙的时刻认识 到,从他们这两个范型能够归纳出某些共同的特征0我是在谈论 一种类型的人,而不是两个不可比较的个体。这件事使我极为兴 奋。我试着观察这一范型能否在他处发现,后来我确实又在他 处,在他人身上一一发现。就实验室研究——严格的、有控制研究的常规标准看,这简 直不能算是什么研究。我的归纳是从我对一定类型的人的选择中 做出的。很明显,需要有其他裁判0尽管如此,一个人已选出也 许是二、三十位他非常喜爱或崇拜、认为是十分卓越的人物,试 着描绘他们,并发现,他已能做出一种综合征说明一对于他们 每一位都适合的范型说明。他们仅仅是来自西方文化的人,选出 的人带有各种嵌入的倾向性。虽然这样的归纳并不可靠,它仍然 是唯一适用的关于自我实现者的界说,如我在最初讨论这一主题 的期刊文章中说明过的。我发表了我的研究结果以后,又出现了六、八或十条印证路 线支持我的发现,不是复制印证,而是从不同角度做出的研究。 罗杰斯的和他的学生的研究成果加起来成为对全部综合征的确 诋。布根塔提供了心理治疗方面的印证。某些使用LSD ( —种 麻醉药)的研究,某些对治疔效果(即有效治疗)的研究,某些 测验结果——的确,我所知道的每一事实都构成印证的支持,虽 然还不是复制的支持。我个人对于这项研究的主要结论非常自 信。我不能设想有任何研究能在这一范型中做出主要的改变,虽 然我相信会有小的改变。我自已值做过某些小的改变,但我 的自信不是一个科学的论据。假如你对我从猴子或狗的研究中 得出的论据提出疑问,你就是在怀疑我的资格或把我看成说谎 者,我也就有权利反对你这样做?假如你怀疑我关于自我实现 2SB者的研究发现,你可能是有理由的,因为你对于研究这个问题的 人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是他选出了一些人据以得出全部结论的。 这些结论是处于前科学的范围中的,但结论陈述是以一种能够 经受检验的形式提出的。在这样的意义上,这些结论是科学 的。我选押研究的人是一些比较年长的人,他们已经渡过了他们 生命的一大段历程,并可以看得出是成功的。我们还不知道这些 发现是否也适用于青年人。我们不知道自我实现在其他文化中的 意义如何,虽然在中国和印度自我实现研究现在也在进行中。我们 不知道这些新的研究将有什么发现,但有一件事情我确信无疑t 如果你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是非常优秀而健康的人,坚强的人, 有创造力的人,髙尚的人,明智的人,一实际上正是我选出的 那种类型的人一^■那么你就会得出对人类的一种不同的看法。你 是在问,人能成长得多么髙大?人能变成什么祥子?还有一些别的事情我也确信无疑——那可以说是“我的嗔觉 告诉我的”。但对于这些问题我甚至比对于以上讨论的问题更少 反对的论据自我实现很难界说。更困难得多的是回答这样的问 翅:什么是超越自我实现7或者,假如你壜意:超越真实性 (authenticity)是什么?在所有这一类问题中,仅仅有诚实的 态度是不够的。关于自我实现者我们还能有别的什么说法没有?存在价值(Be丨ng-Valaes).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都是献身 于一顼身外的事业,某种他们自身以外的东西。他们专心致志地 从事某项工作,某项他们非常珍视的事业——按旧的说法或宗教 的说法即天命或天职。他们从事于命运以某种方式安排他们去倣 的事,他们做这件事也喜爱这件事,因此,工作与欢乐的分歧在 他们身上已消失不见了。一个人献身于法律f另一个人献身于正 X,又一个人献身于美或真理。所有这些人都以某种方式献身于2S7寻求我称之为“存在”价值的恋西(缩写力),那种固有 的终极的价值,不能再还原到任何更终极的东西。这些B价值大 约有十四种,包括古人的真> 善、美,还有圆满、单纯、全面, 等等。这些B价值在本书第9章和我的另一部著作《宗教,价 值,和顶峰经验》的附录中有过说明。它们是存在本身的价值。超越性需要和超越性病症(Metaneeds and Meta pathology) 。这些B价值的存在给自我实现的结论增添了一整套的复 杂性。这些B价值象需要一样在起作用。我称之为超越性需要。 这一类需要的剥夺会酿成某些类型的病症,它们还没有得到适当 的说明而我称之为超越性病症——即灵魂病,例如,总是生活在 说谎者中间而不信赖任何人所形成的病态。正如我们需要咨询专 家帮助人解决因为某些需要未能满足而产生的简单问题一样,我 们也需要超咨询家帮助治疗因为某些超越性需要未能满足而产生 的灵魂病。就某种可以说明和实证的方式说,人需要在美中而不 是在丑中生活,正如他肚子饿了需要食物或疲乏了需要休息一 样。的确,我还要进一步说,这些B价值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意义,但许多人甚至不能认识到他们有这些超越性需要。咨询家 的部分任务可能就在于使他们意识到他们自身中的这些需要,正 如传统的心理分析家使患者意识到他们那些类似本能的基本需要 一样。最终,某些专家或许会认为自己是哲学的或宗教的咨询 家。我们有些人试着帮助来咨询的人向自我实现的方向运动和成 长。这些人往往都有许多价值问题。许多是年轻人,他们本质上 是非常好的人,尽管实际上他们往往象是调皮鬼。充论如何,我 认为(纵然有时有各种行为诬据),他们就第一流的意义说也是理 想的。我认为,他们是在寻求价值,他们很想有什么东西作为献 身的目标,作为热诚的追求,作为崇拜》景慕和热爱的对象。这2阽些年轻人时刻都在进行选择,是前进还是后退,是离开还是趋向 自我实现。咨询家或超咨询家能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更充分地成为 他们臼己吗?引向自我实现的行为当一个人趋向自我实现时,他在做些什么呢?他在咬牙切齿地 压榨他人吗?就实际的行为、步骤看,自我实现意味着什么呢? 下面我谈一谈一个人趋向自我实现的八条途径。第一,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无我地体验生活, 全神贯注,忘怀一切。它意味着不带有青春期自我意识的那种体 验。在这一体验的时刻,个人完完全全成匁一个人。这就是自我 实现的时刻。这就是自我在实现自身时的一刹那。作为个人,我 们都偶而体验过这样的时刻。作为咨询家,我们能帮助艰诊者较 经常地得到这样的体验。我们能鼓励他们全身心地专注于某一件 事而忘记他们的伪装,拘谨和畏缩一彻底献身于这件事。从局 外,我们能看出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时刻。在那些正在试图变成 非常固执、世故和老练的青年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某些童年天真 的恢复I当他们完全献身于某一时刻并充分体验着这一时刻时, 他们的脸上能再现出纯洁无邪而又甜蜜的表情。代表这种体验的 关键词是“无我,,(selflessly),而我彳rj的青年人的毛病正出 在太少无我而太多自我意识和自我觉知。第二,让我们把生活设想为一系列选择过程,一次接着一次 的选择。每次选择都有前进与倒退之分。可能有趋向防御,趋向 安全、趋向畏缩的运动;但在另一面,也有成松的选择。做出成 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一天做出 多少次这样的选择也就有多少次趋^3自我实现的运动。自我实现 - * * # ?259它意味着每一次都要在说谎或诚实之 庇、?诠瘙淪i乐ii间进行选择f意味着使每一次选择都成为 成长选择。这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第三,谈论自我实现的意思是说有一个自我要被实现出来。 人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一堆泥政代用粘土^人是某种已经存在 的东西,至少是一种软骨的结构。人至少是他的素质,他的生物 化学平衡,等等。这里有一个自我,我过去曾说过“要倾听内在 冲动的呼唤”,意思就是要让自我显现出来。我们大多数人大多 数时候(这特别适用于儿童和青年)不是倾听我们自己的呼声, 而是倾听妈妈的、爸爸的教训,或教会的、长老的、权威的、或传 统的声音。怍为迈向自我实现的简单的第一步,我有时建议我的学生,当 有人递给他们一杯酒并问他们味道如何时,他们应该试着以一种 不同的方式作答。首先,我建议他们不要看酒瓶上的商标,不要 想从商标上得到任何暗示再考虑说好或不好。然后,我要他 们闭上眼睛,“定一定神”。这他们就可以面向自身内部, 避开外界的嘈杂干扰,用自己的舌头品-品酒味,并诉诸自己身 内的“最高法庭”。这时,只有这时,他们才可以开始说:“我 客欢它”或“我不喜欢它” a这和我们愤常得出的结论是不同 的。最近在一次宴会上,我偶而看到一瓶酒上的商标,并向女主 人说她确实选到了一瓶非常好的苏格兰酒。接着我赶紧闭上了 口。我说了些什么啊?我并不知道苏格兰酒如何。我所知道的都 是广告上说的。我根本不知道这瓶洒是好还是不好I可往往我们 都会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拒绝做这种蠢事是实现一个人的自我的 连续过程的一部分。第四,当有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有怀 疑”这一短语在各种场合都能碰到,因此,我们在此没有必要过多 260讨论有关交际手腕的问题9往往,当我们有怀疑时,我们是不诚 实的。来咨询的人往往是不诚实的。他们在作戏,装模作样。他 们并不是很容易就听从“要诚实”的劝告。在许多问题上反躬 问都意味着承担责任。这本身就是迈向自我实现的一大步。这神 责任问题很少有人研究过。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没有这一问题的地 位,谁能研究白鼠的责任呢?可是,在心理治疗中,这几乎是可 以触摸到的一部分。在心理治疗中,你能看到它,感觉到它,能知 道责任的分量。于是,对于责任是怎么一回事便有了清楚的理 解。这是重要的步骤之一。每次承担责任就是一次自我的实现a 第五,我们迄今所说的都是不带自我意识的体验,是做出成 .长选择而不是畏惧选择,是倾听冲动的声音,是成为诚实的和承 担责任的。所有这些都是迈向自我实现的步骤,都麻保着芡好生 活的选择。当每次选择时刻到来时能一一做到这些小事的人,将 会发现这些经验合起来訧能达到更好的选择,在素质上对他是正 确的选择^他开始懂得他的命运蛊什么,谁将是他的妻子或她的 丈夫,他一生的使命是什么,除非一个人敢于倾听他自己,时时刻刻都能如此,并镇静自若地说,“不,我士i 般”,他就不能为一生做出聪明的扶择。艺术世界在我看巳被一小群舆论操纵者和风尚制造者所把 持,对于这些人我是有疑虑的这是我个人的判断,但它对于这 样的一些人似乎是十分公平的,因力他们自认为有资格说,“你 们要喜欢我所喜欢的,不然你们就是傻瓜。”我们应该带诉人要 倾听白己的志趣爱好。多数人不是这样的。当站在画廊里看一幅 费解的彩画时,你很少会听见有人说,“这幅画很费解& ”不久 前在布兰代斯大学举行过一次舞会一次怪诞的:舞会,放电子 音乐,录音带,人们做一狴“超现实的”和“颓废派”的事情。 灯亮了,人人目瞪口呆,不知说什么好^在这种场合,大多数人261会说几句俏皮话而不说“我要想想这种事。”说老实话,这意味 着敢于与众不同,宁愿不受欢迎,成为不随和的人。假如不能告 诉来咨询的不论年长或年轻的人,要准备不受人欢迎,这样的咨 询家最好马上关门。要有勇气而不要怕这怕那,这是同一件事的 另一种说法、第六,自我实现不只是一种结局状态,而且是在任何时刻、 在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例如,倘若你是一个聪明的 人,自我实现就是通过学习变得更聪明6自我实现就是运用你的 聪明才智。这并不是说要做一些遥远而不可企及的事,而是说要实 现一个人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 自我实现可以是钢琴键盘上的手指锻炼。自我实现可以是努力做r 好你想要做的事。只想成为一个二流的医生,那还不尭一条通向 自我实现的正确途径。你应该要求自己成为第一流的,或要求竭 尽你自己的所能。第七,髙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暂短时刻。这是一些心醉神迷 的时刻。你只能象刘易斯所说的那样,“喜出望外”。怛你能设 置条件,使髙峰体验更有可能出现,或者逆设条件以致会弄得它 较少可能出现。破除一个错觉,摆脱一个虛假的想法,知道自己 不善于做什么,知道自己的潜能不是什么——这些也是构成你实 际上是什么的发现的一部分P几乎每—个人都确实有过高峰体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认 识到这一点。有些人把这些小的神秘体验丢弃了。帮助人在这些 微小入迷时刻到来时认识到它们,是咨询家或超咨询家的任务之 —o然而,一个人的心灵怎么可能在外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指证 ——那里没有黑板^^的情况下看到另一个人的隐秘心灵然后还 要试着进行交流呢?我们不得不找出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我曾经 试验过一种。在《宗教,价值,和髙蟑体验》那本书的另一附录 262中以“狂喜的交流”为题做过说明e我认为这种类型的交流对于 教育V咨询,对于帮助成年人竭尽所能地充分发展》也许要比我 们看到教师利用黑板书写所进行的那种惯常的交流更为适合。假 如我喜爱贝多芬并在倾听他的一曲四重奏中受到感动而你却什么 也听不出来,我如何能使你去倾听呢?乐声是存在的,这很明 显。但我听到非常美的旋律,而你却无动于衷^你听到的仅仅是 声音而已?我怎么能使你听出美来呢?这是教育中更重要的问 题,比教你学ABC或在黑板上证明数学题或指点一只蛙的解剖 更重要。后面提到的这一类事情对于两个人都是外部的》你有教 鞭,两个人能同时看一个目的物。这种类型的教学比较容易》另一 种教育要困难得多,但那是咨询家工作的一部分。这就是超咨询。第八,弄清一个人的底细,他是哪种人,他喜欢什么,不喜 欢什么,什么对于他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他正走向何处,以 及他的使命是什么——向一个人自身展示他自己-——这意味着心 理病理的揭露。这意味着对防御心理的识别,和识别后找到勇气 放弃这种防御。这样做是痛苦的,因为防御是针对某些不愉快的 事竖立的。但放弃防御蛊值得的。如果说心理分析文献没有教给 我们任何别的东西,至少巳使我们懂得压抑并非解决H题的上 策。去圣化(Desacralizing)。让我说一说心理学教科书中没有 提到过的一种防御机制,虽然这对于今天的某些青年人说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防御机制。这就是“去圣化”的防御机制。这些青年 人怀疑价值观念和美德的可能性。他们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是受骗 了或受挫了D他们大多数人的父母就很糊涂,他们并不怎么尊敬 他们的父母^这些父母自己的价值观念就是混乱的,他们看到自 己的孩子的行力仅仪限于吃惊而已,从来也不惩罚他们或阻止他 们做坯事。于是,你便看到一种情况,这些年轻人简直是鄙视他2S3们的长辈——往毡确有充分的理由a这样的年轻人已经由此得出 一个泛化的结论:他们不愿意听从任何大人的劝吿,假如这位校 辈说的话和他们从伪善者的口中听到的一样就更不愿听从。他们 曾听到他们的父辈谈论要诚实或勇敢或太胆,而他们又看到他们 父辈的行为恰恰相反p这些年轻人已经学会钯人还原力具体的物,不看人可能成为 什么,或不从人的象征价值看人,或不从恒久的意义看他或她。 例如,我们的靑少年已经使性“去圣化”。性无所谓> 它是一件 自然的事情。他们已把它弄得那么自然,使它已经在很多扬合失 去了它的诗意,这意昧着它实际上巳经先去了一切。自我实现意 昧着放弃这一防御机制并学会“再圣化” (resacmlize)①。 的意思是,愿意再次从“永恒的方面v看一个人,象斯宾诏 莎所说的那样,或在中世纪基督教的统一理解中看一个人,那就 是说,能看到神圣的、永恒的、象征的意义。那就是以尊敬的态 度看女性和以尊敬所包含的一切意义看待她,即使是看某一个别 的妇女也一祥。另一个例子:一个人到医科学校去并解剖脑。如 果这位医科学生没有敬畏之心而是缺乏统一理解,把脑仅仅看成 一个具体的东西,那么肯定会有某些损先。对再圣化开放,一个 人就会把脑也看作一个神圣的來西,看到它的象征价值,把它看 作一种修辞的用法,从它的诗意一面看它。再圣化往往意味着一大套过时的谈论——&非常古板”,年 轻的孩子们会这样说。然而,对于咨询家,特别是对老年人提供 劝告的咨询家,由于人到老年这些关于宗教和生活意义的哲学问 题开始出现,这就成为帮助人趋向自我实现的最重要途径。年轻 人可能说这是古板,逻辑实证论者可能说这是无意义的,但对于在①我不能不拼凑这些词,因为英语对于形容紝人来说B经不中用了,英语没有表 达炱徠的适当词汇,甚至挺好的词虫都玷污了一钶如,.2St这样的过程中来寻隶我们帮助的人,这显然是非常有意义而且非 常重耍的,我们最好是回应他,不然我们就不是在尽我们的责任。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自我实现不是某一伟大时刻的问题。 并不是说,在星期四下午四时,当号角吹响的时候,你就永远 地、完完全全地步入万神殿了。自我实现是一个程度问题,是许 多次微小进展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极常见的是,来咨询者倾向 于等待某种灵感来临,使他们能够说,“在本星期四3时23分我 成为自我实现的了! w能选为自我实现榜样的人,能符合自我实 现标准的人,不过是从这些小路上走过来的:他们倾听S己的声 音;他们承担责任> 他们是忠诚的;而且,他们工作勤奋。他们 深知他们菇何许人,他们是什么,这不汉是依据他们一生的使命 说的,而且也是依据他们日常的经验说的&例如,当他们穿一双 如此这般的鞋子的时候,他们的脚就会受伤,以及他们是否喜欢 吃茄于,或喝了太多的啤酒是否整夜不露商,等等。所有这一切 都是真正的自我所含有的意思。他们发现了他们自g的生物学本 性,他们的先天的本性,那是不可逆转的或很难改‘的。治疗的态度以上说的是人在趋向自我实现时的所作所为^那么,咨询家 是何许人呢?他如何能帮助来眾助的人朝着成长的方向运动呢?探求一个合适的模型。我曾用过“疗法”、“心理疗法”和 “患者”等词。实际上,我嫌恶这些词,我嫌恶这些词所表达的 医学模型*因为医学模型的意思是说,来找咨询家的人是一个有 病的人,受不适和疾患的烦扰,是來寻求治疗的 实际上,当 然,我们是希望咨询家是一位帮助促进人的自我实现的人,而不 是一位帮助治好一种疾患的人。265帮助的模型也必须放弃;它也不那么合适。它使我们把咨询家 设想为那样的人或那样的专家,他慊得一切并从他高高在上的特 权地位走到下界可怜的鴦人丛中,这些蠢人什么也不懂而不得不 以某种方式接受帮助。咨询家也不可能是一位教师,一位通常惫义 上的教师,因为教师的训练和擅长是“外在的学习”。而进入一 个人可能达到的最佳境界的成长过程却是“内在的学习”。存在主义治疗家曾力求解决这一模型问题,我應推荐布拫塔 的著作一《对真实的探求》,作为对这一问题的一种讨论。布根 塔建议我们把咨询或治疗称为“ontogogy”,意思是试着帮助 人成长到竭尽他们所能的高度。或许这比我曾建议的词更好些, 我建议的词来自一位德国作者,它是“psychology’7 ,意思是 心灵教育。不论我们用哪一个词,我认为我们最终必然达到的概 念都将是阿德勒很久很久以前就提出过的一个概念,即他所说的 “哥哥”。哥哥是亲爱的承担责任的人,正如一位哥哥对他的年 轻的幼小的弟弟所做的那样。自然,哥哥慊得的多些I他多活了 几岁,但他没有什么质的不同,也不是属于另一种推理的范畴^ 聪明而亲爱的哥哥试着促使弟弟进步,并试着使弟弟胜过自己, 在弟弟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着这和“教导无知者” 的那种模型多么不同I咨询关心的木是训练,世不是塑造或普通意义上的教导, 不是告诉人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它不从事宣传。它是一种“道 的”启示和号甲f的帮助。“道的”意昧着不干预,“任其自 然” ?道学未i二种故任哲学或疏忽哲学,不是拒绝给予帮助或 关怀的哲学。作为这一过程的一种模型,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位 医师,如果他是一位不错的医师并且也是一个不错的人,他决不 会梦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患者或以任何方式进行宣传,或试图 使一位患者模仿医师自己。2时好的临床医师所做的是帮助求助者弄清并破除那些针对他自 已的自我认识的防御机制,恢复他自己,现解他自己。理想的惜 况是,医师的那一相当抽象的参照系统,他曾读过的教科书,他曾 上过的学校,他对世界的伯念——这些都绝不要让患者觉察到 尊重这个“小弟弟”的内在本性,本质,和精华所在,他会认识到, 让他达到美好生活的最佳途径就逄更充分地成力他自己。我们称 为“有病”的人是那些尚未成为他们自己的人,是针对人性树立 起各式各样神经质的防御机制的人正如对于玫瑰丛来说不论岡 丁是意大利人还是法国人或瑞典人都一样,对于那个小弟弟来说 帮助他的人是如何学会帮助人的也无关紧要。帮助他的人必须给 予的是某些和他的身分无关的肢务,不论他是瑞典人,还是天主教 徒,或伊斯兰教徒,或弗洛伊徳的信徒,不论何许人都一样。这些基本概念包容着、蕴含着、而且完全符合弗洛伊德的和其 他心理动力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是弗洛伊德的一项原理说明,自 我的无意识方面受到压抑而真实自我的发现就在于揭露这些无意 识的方面。隐含的意思是相信真理能治病。学会破除自身的压 抑,理解自己,倾听冲动的声音,揭示胜利的本性,达到真知、 灼见,和真理——这'些就是所需要的一切。劳伦斯*库比不久前在“教育中被遗忘的人”这篇文章里提 出一个观点,认力教育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帮助人成为一个人, 尽他的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符合人性的人。特别是对于成人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巳经有了一个 开始f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能力和才能,有了方向,使命,和职 业。现在的任务,假如我们认真看待这一模型,就在于帮助他们 使他们已经具有的更完善,使他们处在潜势的东西成为在事实上 更充分的> 更真实的、更现实的*林方译267存在与非存在:存在 心理疗法的贡献①〔美〕罗洛*梅②存在疗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人理解为一种存在。这种疗法 并不否认精神动力的有效功能,也不反对在适当场合对特定行为 模式的研究。但是它主张,各种动力论的驱力概念,无沦人们给 它冠以何种名称,只有放到我们接触的人的存在结构中才可以理 解。这样,存荏分析的显著特点就是t它与本体论即研究存在的 科学发生关系,它的研究对象是“实存” (Dasein〉③,那坐在 精神病医生面前的特定的人的存在。在开始给“存在” (being)及其有关术语下定义的艰难工 作之前,让我们先从存在的角度出发提醒自己:我们探讨的课题 是每个敏感的精神病医生一天中要碰到许多次的情况。这就是当 你面对着一个人,突然发现他跟你所掌握的有关他的情况大不相 同的那一瞬时的体验。这里的“瞬时”当然不是指一个确切的时 间,而是涉及这种体验的性质。这样说吧,我们可能从一份病历 上得到一位患者的大童材料,也可以从其他跟这位患者谈过话的 人那里了解到他的许多情况,但是当这位患者本人走进诊所时, ?271信,如果我们不能将某种事,某种经验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那 么这件事,这种经验就不真实I如果我们能将其简化为数字,那它 就必定是真实的。这种看法在我们的文化领域中影响甚广。这意 味着将一事物抽象化——而数学则是抽象化的登峰造极。抽象 化是数学的光荣,也是它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0可是这样一来, 现代西方人便面临非常可笑的境地:在将一件事物抽象化之后, 他反而得说服自己相信它是真的。这种情况跟西方世界蔓延着的 隔绝感和孤立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为我们让自己相信的唯一 “真实w经验恰恰是不真实的。我们否认了自己的经验的存在o 神秘这个带贬义的字眼通常为蒙昧主义者所利用。毫无疑问,靠 着贬低一个间题的意义来囲避它,其结果只能在这一问题上造成 概念含混。凡抱着科学态度的人难道不.应该竭力弄清自己所谈论 的课题,并尽力寻找那些能准确地、最少歪曲地描写事物的字眼 吗? 《存在”跟“爱”和“意识”一样,我们无法既将其分割, 将其抽象化,又保存我们正要研究的那些东西。它属于现实的范 )畴9发现这一点是值不得大惊小怪的。I不过,这种发现还不能解 除我们肩负的理解它、描绘它的任务。另一个更为严重的抵制来源遍及整个现代西方社会。这就是 那种逃避、有时甚至是压抑“存在”这一问题的心理需要。与另 一些文化、尤其是十分关心存在的印度和东方文化、以及出现过 类似文化的其他历史阶段相比较,现代西方世界的特点正如马塞 尔一计见血地指出的那样,恰恰是“缺乏这种本体观念,缺乏存 在的观念。一般说来,现代西方人的情况是这样的:如果说本体 论提出的问题引起他的不安的话,这至多也不过象一阵朦胧的冲 动,自己很难觉察到。”①马塞尔这里指出了许多学者一致强调① M良rcelF G,Tke pkiioso^hy cf existence^ 1940, p. 1 *2T2的事实,这就是存在感的丧先,一方面跟我们将吞在置于功相的 从属地位有关——一个人不知道自己首先是一个人,一个自我, 而只知道自己是地铢里的售票员、杂货商、教授、美国电话电报公 司等企业单位的副总经理、或者由他的其他什么经济方面的功能 得来的头衔;另一方面,它也踉我们文化体系里的大规模集体主义 潮流以及普遍存在着的“遵奉主义”倾向有关,马塞尔于是提出 了这样有力的质疑;料,mk! i富士“&;^ ?..............??鬌马塞尔接着写道:“至于给‘存在’下定义,我得首先承认这 事困难之至。我只想在此就探讨的方法提一点建议:那种着眼于 经验性的资料,旨在将其逐步简化为越来越没有内驻价值和意义 的因素的详尽分解(这种分解恰恰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著作的着眼 点)是嵌存在水火不容的。”③我之所以摘荥了以上这句话,丧 想说明,当弗氏分析被推到了极端,我们虽然知道有关驱力、有 关本能,有关机制的一切,但是唯独不晓得:存在是根本。 是它将一个人身上的无限复杂的诸种决定性组合起来,使这 个获得经验的人異有某种自由,认识到作用于自己的各种力量, 不管这种自由有时是多么有限。在这个范围内,他才能三思而后 行,他所作出的种种反应也才有了份量&因此,在这个范围内, 人也决不是一种纯粹的驱力和行为的固定形式的组合。存在治疗家用来说明人类存在的显著特征的字眼是“实存” (Dasein)。宾斯万格尔、库恩(Kuhu)和其他一些人甚至将①宥重号是本文作者加的。有关对存在惑的压抑所产生的病态后果请蛊阅弗涪 姆著《逃》自由5>和里斯受著《孤独的人群》*? 同上.第5页。21%自己的学派称为“实存分析学派CDaseinsanalyse) “实 存” 一词是由存在(seixO和“那里” (da)组合成的。实存一 词说明了人是“就在那里”的存在。它同时还包含这样的意思, 这就是,他的“就在那里”说明他有能力认识自己的地位,并将 这种地位作为认识的出发点。进一步讲/ “就在那里”不是注意 —个位置,丽是一个特定的人所处的特定位置,是这一确定瞬时他 的存在在时间和空间的特定的一点。人能栘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因 而也就对自己的存在负责。也正是这种认识自己的存在的能力使 人有别于其他的存在。存在治疔家不仅将人视为“自在的存在,v 而且将其视为“自为的存在”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们将讨论的 宾斯万格尔和其他作者提出的“实存种种选择”,其意思是“一 个对自己的存在负责的人作出的种种选择……。”存在(being)是一个分词,一个表示某个人在成为某物的 过程中的动词形式。如果读者能记住这一点,“人的存在”这一 字眼的全部含义就会显得明晰一些。不_的是,当“存在v —词 在英语中被当作一个普通名词来使用的时候,往往带有静止的含 义,而被当作特殊名词,如表示一个人(a being)的时候,又是 为了表示一个实体,如一名士兵被视为一个单位一样,其实,当 存在被当成一般名词用时,它更应被理解为“潜在"(potetitial) 的意思,即“潜在性” (potentiality)的源泉^这种潜在性使 橡子长成橡树,使每一个人成为他应该成为的样子。当我们将其作 为特殊术语使用,例如用在“人的存在”之中时,它总是有“发展 中的人”、“正在成为某物的人”的能动内涵p因此,在这个国家 里,也许“形成” (becomins) —词更能表迖存在一词的意思。 只有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在发展在变化的时候,才能理解他的存在, 也只有当我们在行动中发挥自己的潜在的时候,才能认识自己。于 是,对人类存在的有意义的时态是将来时——就是说,关键问题在274于我前进1变化的目标,在于我在最近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因此,对人类来说,存在一词不是一成不变的a它眼橡予有 別,不能自动长成参天大树,因为人的本质的和不可分割的属性 乃是他的自我意识。人C或实存)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存在,如果 也要成为自己的话,就必需认识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也知道, 在将来的某个时辰他会成为非存在e他这种存在无时无刻不跟非 存在^^■死亡,辩证地联系在一起。他不仅知道自己或迟或早会 变成非存在,而且知道由于自己作出的选择,还能眵抛却或失去 自己的存荏。“存在与非存在”一这个我们的小标题中的 “与”字不是打印的错误,?不是人在考虑自浪时作出的最后抉 择。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在任何时候作出的选择。人对自身 存在的意识这种深刻的辩证关系曾力帕斯卡尔(Pascal)描绘得 无与伦比的美丽。“人仅仅是一根芦苇,大自然里最脆弱的一根芦苇^不过他 是一根会思维的芦苇。如果要消灭他,宇宙用不着全副武装,大 兴干戈。一缕轻雾、一滴水珠足矣。但是,即使宇宙当真粉碎了 人,人也比刽子手更宝贵。因为他明白自己死了,他清楚地知道 字宙的优势。而对于这一点,宇宙却一无所知。”念力了将人体验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弄得更清楚一点,我们让大 家看一个从病历堆中找出的例子。这位病人是一个二十八岁的聪①这是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刚中的台同略加改动得来的。莎翁原文为 "To be, or to bev ■句中的连词或者” (or)在本文中被作若有 意改成了 *与” UtifO ? —译注,? Gertrude B,Burfuri Rawiings d efl, r Pascal, s Pcn^ecs, p ,35, 帕斯卡尔挂着说,“于是,我们的_严來自思维e我们必须通过思维来使自 已升华,而不能指望我们无法填痱的时问和空间4买么T让我in努力去思维 吧》在那里+我们耝找到为人的准朔* ”这里也许有必要指出,帕氏的所m 思维弁不是坩的智SS成者技术性的理性,而是指的自我意识,能认识心灵的 S性的那种理性*275颖的妇女,在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方面尤其有天赋。而旦,由于那 些在她心灵的隐秘之处的严重的焦虑、深刻的自我怀疑以及经常 龙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怒,使她在接受精神治疗这点上也不例外。 作为非媢生的孩子’她小时曾寄养在这个国家西南部的一个小村 子里。她的母亲发起火来,总要提起她的出生的由来,说自己当时 怎样设法堕胎。日于过得不顺心的时候,就对这孩子大吼大叫: “如果没生下你这个孽障,我们可不会遭这些罪啊1 ”家里的其 他人吵架的时候,也会拿这孩子出气t “你干嘛不死呵,我们真 该在你生下来那天把你闷死! ”长大以后,这位姑娘自力更生, 成了很有文化教养的人。在她接受精神治疗的第四个月一天夜里,她做了这样一个 梦:“我看到自己在一群没诠脸的人群中,这些人就象是一群影 子。四下似乎是一片人的荒野。可是就在这时我发现人群中有一 个人对我怀有同情。”第二个疗程里她汇拫说,前一次疗程后的 某一天,她获得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体验。我们现将两年之后她根 据记忆和日记写出的东西摘引如下:K我记得自己正走在贫民区的高架铁路下面我是个非法的 孩子这个念头折磨着我,我在痛苦中挣扎起来正视现实,禁不住 大汗淋漓^我明白了,接受这一现实就等于承认‘我是一个生在 养尊处优的白人中的黑人、或者‘我是明眼人之中的瞎子、那天 夜里我醒来时,想法变了夕我接受自己是非法的孩子这一事实, 但我不再是个孩子了,事实正是这样&要说我是非法的吗,这说法 也不对,只有我的出生才是非法的’。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剩下 的只是‘我在。这种与‘我在’的接触与接受一旦完成,就给了我 ?经验,我们不应该将它 仅仅看成是一个病人对他(或她〉的某些特殊能力的发现,臂 如,他通过学习,能学会画画写文章,能和异性进行满意的性交 等。从旁观察,对特殊能力的发现和自我存在的经验似乎是并行 不悖的。但是后者才是基础,后者是前者心理方面的先决条件。 对那些不需要这种“我在”体验^■无论程度如何——而解决一 个人的特殊心理问题的办法,我们满有理占怀疑它是否货真价 实。在病人的体验里,谊些在他自己身上发现的“新能力”也许 仅仅是一种补偿而已,就是说,它们证明他有重要性,尽管他深 知由于自己缺乏那种“我在、所以我思维、我冇动”的基本信 念,在更深的意义上自己仍是无足轻重的人。我们也有理由设①ur,unconditioned reflexion^无条件反射的翁写* Z78想,这种补偿性的办法更标志着病人用一种自卫方法来代替另一 种,一套言辞来代替另一套,而从未体验到自己是一种存在。在 第二种状态下,病人会心平气和地升华情操,或转向内省,或诉 诸于人,然而即使如此,还是缺乏扎根于自己存在的行动。我们的第二点看法是,这位病人的“我在”体验不能以“移 情”关系来解释。积极的移情,不论是对精神病医生还是对她丈 夫,在这病例中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在病人的那个富有表达 力的梦中显示出来了,在梦境中那冷漠、荒凉的人性间也还有一 个人对她抱有惻隐之心。不错,在梦里她向我们说明,只有当她 能够信赖其他什么人的时候,才能获得“我在”的经验。然而这 并不能解释体验本身。对任何人来说,被另一个人接受并信賴这 个人是“我在”体验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不容置疑。可是只有当 他把握住自我的时候,才能从本质上明确自己的存在。这就是 实存”体验,一种只有在自我觉知(self—aweaess)的境 界才能实现的体验。靠着社会分析是不可能对其作出根本的解释 的。对病人来说,被另一个人,例如被精神病医生所接受,意味 着他无需为其他任何人、或是整个世界接受他而全力以赴地苦苦 拧扎。被他人一接受,他就了?宇去体验自己的存在。我们 必须强调这一点,这是因为矗医生都错误地认为只要被 另一个人接受,自我存在的体验就会自动产生。这就是一些“关 系疗法(relationship therapy) ”的根本谬误所在,无论在生 活中还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这种“你所需要的就是我爱你、接受 你”的态度很可能会助长病人的被动性。而至关重要的问题倒是 病人自己在具备了对自己的存在的认识和责任感之后,针对能被 他人所接受这一事实作何行动。我们的第三点看法直接由上述看法衍生而出。这就是,存在 这个概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病人对社会习俗、伦理规范的接Z7B受。用尼采的话来说,存在的概念超越了善恶。如果说我的存在 感是可靠的,它就绝非依赖他人定下的模式。它应该和阿基米德 定律中的一条定理处于同一个立足点上,我们则以这点为依据, 去判断父母和其他权威提出的要求。的的确确,亭f士学与巧學ii:、^凌服自己接受外界的标 准,这时僵化的道学对他便成了维持平衡的工具。我们无意在此 否认社会对个人的道德观的影响,只想说明本体意识不能完全还 原为这些影响丨它不_了种“超我” (superego〉再者, 存在感赋予人自尊&基“,?这也不是别人对他*看法的反 映。因为如果你最终必领将自尊建立在社会认可的基础之上的话, 你所有的就并非自荨,而是踉社会迖成的妥协。虽然个人的存在 感跟各种社会关系互相交织在一起,但它毕竟不是社会影响的产 物,它总是取决:于“个人的世界” (Eigenwelt)(我们将萑沿 面探讨这一概念)。这一点,无论怎样强调都不力过分。我们的第四点看法所涉及的间题最为重要,即:我们决不能 象心理学界的许多同人那样,将“我在”体验与所谓“自我的作 用”混为一谈。也就是说,将一个人的自我存在感解释成“自 我” (ego)发展的一个方面是不妥的。为了明确这一点,我们 只需回顾一下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中“自我”的意义就足够 了。传统上,“自我”被认为是多少有点微弱、不定、被动和后 天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其他强大过程的副产品。它是“本 我”(Id)在受到外界环境的琅制时的结果代表了外部世界”①。(J) Mealy, Bronner and Borers, The meaning and structure of psycho^ analysis, 1930, p. 38,我们之所以引用中期的精神分析学派的一IS有代袠 性的概述中的话,并非由于我们无视其后的自我理论的发展,而是由于我们 想让读者搞淸楚自我襯念的丰质*这一本质后来虽然播到了充实和发展,(R 其基本内容没变*280格罗代克曾说> “我们称为打我的东西从本质上来看虽被动的' 弗洛伊德对此表示赞同,并引用了这句话诚然,精神分析 理论发展中期的成果给了自我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是在那里自 我也只被当成对自卫机制研究的一个课题而已。自我靠了它的消 极、自卫的机能才扩大了自己最扨的冇争议的不稳定的疆界,它 “受惠于三个主人也因此面临三种威胁。这些威胁是外部世界、 本我的性力(力比多)以及超我的严厉” ?。弗洛伊德经常说, 如果自我能在它那充满矛盾的范围内维持一点类似和谐的东西的 活,那它也能工作得很不错。我们只潢要略微动动脑筋就不难看出,0我跟“我在”体验, 即跟我们以上所讨论的桴在感相去多远。后葙产生于更基本的 心理S次,而li是前若的发展的先决杂彳4^自我是人格的一部 份,传统意义上较弱的部份。而存在感指的是一个人的包括苻意 识的和无愆识的全部经验,決不仅仅楚意识的体现。自我是外部 世界的反射,存在感则扎根于-个人存在的经验之中d卩果它仅仅 是外部世界的反射或反映,就绝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存在感。一个 人的存在感不是他观察外界、衡量外界、估价外界的能力,而是 认识他鬼世上的一神存在,是孽f:亭学:印那种亨字 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我们所mi '{ikkkkff的;溪a 我是主客关系中的主体,而存夜感的出现是先于这一主客对立关 系的。存在的意思并非“我是主体”,而菇:“在众多存在之 中,我是这样的一种,我能认识到自己是正在发生的事件的主 体。”就其本质来说,存在感并不跟外部沮界处于敌对状态,但 是它必须包括必要时跟外界进行对抗的能力,正如它也必须包括S) HeaLy, Bronrier and Bovers, The meaning and structure of psyclioa-ralysis* 1930, P,41H②同上,2SJ与非存在对抗的能力一样*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要说明。毫无疑 问,自我賴存在感取决于儿童从出世到几个月到两周岁之间的某 个时候的自我觉知的产生,人们常将这一过程称为“自我的出 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二者混为一谈。人们普遍认 为,貞我在孩提时期特别弱,这是踉孩子对现实的有限认识以及 跟现实的薄弱联系一致的。可是存在感在这时却可能异常强烈。 只是当孩子学着屈从于社会的时候,学着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中 去体验自己的存在的时候,当他由此而丧失自己的纯真的时候, 这种存在感才逐渐减弱消失。实际上,存在感一一亦即本 体感——不仅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条件,也是自我发展的必要条 件。①我们当然知道,在最近几十年间,自我理论在正统的精神分 析学派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但是,对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 你再给他多穿几层黄袍一虽然这黄袍的编织剪栽巧夺天工—— 也无法弥补他的无能。归根结底,自我理论的要害之处在于它集 中地体现了现代思潮里的主客二元关系。我们实在有必要强词 指出:自我被人们认为无力、被动、后天形成这一事实本身就是 当代人丧失了存在感的症状或本体感受到压抑的症状。自我理论 反映了那种把人在本质上看成是某些力量的被动承受者的普遍镇 向,无论这些力童是“本我v dd),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看到的 宏大的工业化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或是海德格尔所说的那种把个 人象沧海一粟吞没掉的社会习愤势力。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 为自我较弱且不断受到本我侵扰的观点入木三分地反映了维多利①如果有人提出异议■说■自我”(吒0>的概念至少比存在?更椿确,更食于科 学性.《我扪只_重复我们巴经说过的话?即在纸上奢決精神性是容易的.问E 在于如何将我们的概念与一个人的现实存在联系fe来*Itl亚时期的人性分裂状况,它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浅薄的唯意志论的 一种有力针砭。然而当有人把这种自我发展成金科玉律的时候, 错误就出现了。如果自我学说前后一致,是指作为人的人的话,那 么存在感,本体感也包含于其中了。现在我们应该探讨一下非存在的问题,或若如存在主义文学 作品中所说的“虚无” 〈Nothingness)的问题了 n本货标题 “存在与非存在”中的连词“与”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即非荐在是 存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掌握存在的意义,一个人首先箫要 认识到他也可能不存在,认识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毁灭的峭崖边 上行走,而且无论如何也逃不掉在未来什么时辰降临的死亡。存 在从来就不是独立于意志的,人可以抛弃它,也可能失去它,而 且事实上无时无刻不面对着非存在的威胁。如果没有对这种非存 在的意识——意识不到死亡1焦虑对存在的威胁,意识不到在“遵 奉”中有失去个人潜在性的威胁——这神威胁虽不耸人听闻,却 更顽强而持久^'存在就必定索然无味、虚无飘渺,尤其楚缺乏坚 实的自我觉知。正是面对着非存在的挑战,存在才获得了生机和现 实性,一个人对Q己,对世界,对周围的人的认识也藉以得到升 华。死亡当然是非存在的威胁的最明火执仗的形式弗洛伊德的 象征性的死亡本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事实。他认为,生命 的力量(存在)每时每刻都被组织起来抗御非存在(死亡)的力 量,而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最后胜利总是属于死亡。但是弗洛伊 德的死亡本能的概念是一条本休论的真理,而决非象有些人说 的那样是没落了的心理学理论。弗氏的死亡本能概念是对我们 在本文中曾经提到的一点见解的绝妙例证,他超越了机械的理 性,力图向人们展示生活的悲剧性方面。从某种角度来看,他 对存在中的敌意、侵犯饯和自我毁灭性的强调也就是这个意Z83诚然,弗氏在解释这些概念时,犯了措辞不当的错误,钶 如,他竟用化学术语来解释死亡本能。在精神分析界,“死亡本 能”(thanatos〉这个宇眼常常与性力(libido)并用,就是这种 词汇危机的佐证。这种错误是由于有人试图把本体论的真理—— 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剧——统统纳入机械理性的轨道,归结为特定 的心理机制而产生的。在这个基础上,霍尼和其他心理学家冇权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明弗洛伊德过份悲观,只为战争和侵略找到了 理论依据。我认为这对于通常过于简单化的、以机械理性力面S 出现的精神分析不失为有力的论争。但它并非针对弗洛伊德本 人,因为尽管弗洛伊德的参照体系常常U相矛盾,他所意在者+ 过是保存一种悲剧的真实概念。弗洛伊德的确有一种非存在感, 虽然他总是试图将这种非存在感和存在感一起置于机械理性的统 辖之下。用纯粹的生物学的观点来解释死亡本能rt样是错误的,它只 能使我们陷入宿命论的泥坑。人是一种知道自己会死的存在,能 预见自己的死亡的存在,这是无庸置疑的基本事实。这样,关键 问题就在于,他如何正视现实,面对死亡;他是以毕生精力逃避 死亡呢,还是象我们西方人习惯地那样,靠着将听天由命的信仰 理性化,给那种压制对死亡的承认的作法涂上宗教迷信的色彩? 或者,一边报告某人去世的噩耗,一边将这噩耗变为死亡统计表 里的数据?这数宇后面其实隐藏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 是,将来某个时候,他自己也终不免一死。另一方面,存在分析家主张:死亡的威胁恰恰赋予生命最积 极的现实意义,它使个人的存在真实化、绝对化1具体化。因力 看起来,正是死亡的绝对潜在选中了人,萑他认识到自己的死亡 不可避免的前提下,赋予他人格,使其能理解在他人身上(如同284在自己身上)的存在的潜在性换句话说,死亡在我们的生活 中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事实。认识到这一点,就使我的存在以 及我每时每刻的作为有了绝对性。我们也无需搬出死亡这极端的例子来帮助我们对非存在的认 识。当代无处不在的、最普遍可见的回避非俘在的形式莫过于 ?遵奉主义(conformism)”,这是一种个人听任CJ己被公众舆论 和流行观点的海洋吞没的倾向、被芸芸众生吞没的倾向。这种倾 向的必然结果是丧失自己的看法、潜力和一切使他成为具有独 特、鲜明的个性的东西^这种方法虽然便人暂时摆脱了非存在的 烦扰,却叫他付出了喪失自己的力逯和存在感的代价。正视非存在的能力的枳极意义通过接受焦虑、敌意和侵犯的 能力表现出来。这里,“接受”的意思楚允许这些求西存在,不 加压抑,如有可能,建设性地利用它们。严踅的焦虑、敌对情 绪、侵犯行为是一个人将他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的状态和方式, 这种状态和方式可能中断或毁灭存在,徂是如果为了保存[丨己的 存在而逃避可能带来焦虑的处境或潜藏着敌意和侵犯的环境,结 姬只能给人留下乏味、孱弱和虚幻的存在感^^我们在前一草摘 引的尼采对“软弱无能费”的精彩描述也就是送个意思。这些人?这进沃纳?布罗克在他的存.4乔0> (Existence and Eking) — 45的坊言中对 海徳格尔的解释(第打页)t对那些对存在与菲存在的对抗时题的逻辑方in 感兴ffi的人t我们还苗补充指出,iH如蒂利柃在存在的勇气》CTIig Courage to be)—书…说的那fh."肯定”勾定”的对抗的辩址关系的各种 筇式也贯穿子整个思想发展史,黑格尔认为韭存在是存在的不可分剌的飢成邡 分,尤其在他的一命娌、xm,综合s的辩证法则的命题骱段更趕如此。在 谢林、叔本华及其他一些人的著作里,u意志”被出作基本的本体范鲔来强 询,其S义在千显示存在具有"否定自已而乂不失却Ft己的能力。”蒂利帝 见解独到,认为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超只能抽叙地鲆择成“存在包括0 身和非存在4 ”用通帘的店来说,存在包括非孖作的意思是,3UH能息识列 芤亡,能接受托甚至能通过杀选扦丼仁*简苫之,能通过我党知超 越死亡*2S5靠着压抑自己的侵犯冲动来躲避它,进而体验到了 “麻醉后的宁 静” (drugged tranguiHty)和“无目标怨恨” (free-floatingresentment) c我们的观点丝毫也没有抹杀祌经过敏的焦虑、敌 意和侵犯跟疋常的焦虑、敌意相侵犯之间的差别。显然,建设性 地处理神经过敏的焦虑、敌意和侵犯的方法是:通过心理治疗对 其作出淮确诊断,然后尽可能消除这种状态。可是,由于人们没 有看到这些状态的正常表现形式(这里所谓正常意味着它们是每 个存在必须随时应付的非存在的威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整个问題被搅混了,我们的任务也变得加倍地艰巨。难道事情不 正是这样,由于人们无力接受和应付焦虑、敌意和侵犯的正常表现 形式,才导致了这些状态和行为方式的反常形式的产生和发展 吗?保罗?蒂利希就这种心理治疗过程说过一句令人信服的话》 其中的含意是极其深远的,我们愿意在此毫无保留地加以引用a 他说:“一个存在的自我肯定愈强、有力,它容纳非存在的能量亦 愈大。”邓鸸译田海林校289此时此地疔法?〔美〕珀尔斯②芷统心理疗法的重点实际上包含着这样一个观点:神经病患 者是曾经有过问题的人。心理疗法的目标就是去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回忆往事来进行治疗的一整套方式,都包含着这样一神假 设。但是,我们从神经病症和在神经病患者身上所观察到的一切 都是和这一假设背道而驰的^根据格式塔(完形)心理学的观 点,神经病患者并不只是亨问题的人,而且趙此时此池P 巧存在着问题的人。尽管4各行为方式可能是他以往经m ?“造成”的结果,但是,他现在面临的困难也与他此时此刻的行 为方式有关。他无法应付当前的问题,而且,如果他不学会如何 处理当前的问题,那么他将来也难以安身 t意大利古械,因火山嫌发而《投_ —译注291漫无3标地奔驰起来。我们并不是耍使他痛苦而是要求他取得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如果他打算朝完全参与现在生活的方向前进,准备在通往创造性 生活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他就必须学会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 即集中注意力。只有当他真正地体验到现在的每一时刻和每一需 要的时候,他才能从“现在我有寧卞需要”转移到“现在我有¥ 个需要。”?._ 另外,集中方法(焦点觉察)还为我们提供了取得治疗的深 度而不是广度的一种工具。通过集中注意每一个症状和每一个觉 察领域,患者将对自己和自己的神经症获得多方面的认识^他会 通得他眼下正在体验着什么,又是如何在体验的他还会认识 到,他在一个领域的感情和行为是怎样与他在其它领域的感情和 行力相联系的。让我稍许提一提头痛这个传统的心身现象9患者通常都把头 痛列为他们最烦恼的症状之一。他们抱怨说,头痛伤透了脑筋, 而现在当他们来院诊病时,他们还想用自己的病症来给我们找麻 烦&当然,我们欢迎患者这样做。但是,反过来,我们也要给患 者找麻烦~■我们要求患者承担更多的责任,而少服用阿斯匹林。 为此,我们让患者通过自我体验来发现自己是怎样造成头痛的。(恍然大悟的体验是最有效的治疗因素之一。)我们请患者确定 疼痛的部位,并要他们在紧张状态下或站、或坐、或卧我们述 要求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痛感上,而不要消除它。起初,K 有少数人能够经受住这种紧张。大多数患者都倾向于立即用解 释、联想,或靠讥笑我们的行动来打断这种紧张状态。结渠,疗 法施行者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的干扰中进行他的工作,他还必须 使这些干扰转变成“我”的功能这就是说,甚至在我们治疗头 痛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整合工作了。例如,当疗法施行者 292请患者忍受痛的时候,病人常说,“简直是胡说a ”W如粜他学 会了这样说:“大夫,你在试图干赛事,,,他便取得了一个小小 的进步。随着这个微小的进步,我们巳把其中的一小部分转化为 一种考畔巧鮮和自我表现。我们甚至可以从他的这种说浓入手, 请患二‘阐述他的观点。这就给了B者一次机会,使他得以 倾诉己藏在心底的疑虑,不信任感等等a而所有这些正是未完 成的工作的一部分,这些未完成的工作妨碍着他宂全地投身于现 在。但是,患者最后将能忍受他的头痛,也能忍受他观在可以确 定其部位的疼痛。这种忍耐为自我接触的发展造成了可能性。如 艰他忍受自己的疼痛,他也许会发现,原來他一立在收缩费某些 部位的肌肉,或者宥一种麻木感。就是说,他发现臼己的疼痛与 肌肉收缩布关3然后,我们请他把肌肉收缩的情形加以夸张。那 么,他将发现他能够有意地制造和加剧自己的痛苦。根据迄今力 止他所得到的发现,他或许会说,“仿怫是我a己在拉长脸来 哭似的。”疗法施行者随即可以问他:“你想哭吗? ”如果我们 要求他对我们当面寅说的话,他很有可能突然大哭或悲啼起來。“我不想哭,该死的!别管我,别烦人啦! ”敁然,他的头痛 已经成了对他要哭这种需要的一种干狁。问题很明显,他已不必 再以头痛为手段干扰u己的哭泣了。在最佳情况下,患若可能还 会抛弃他对哭泣的需耍,因为,如跟对这个问题进行治疗的时间 足够校的活.他也许能够体验以往的干扰,而正楚这些干扰造成 了他现在的哭泣需要。然而,甚至在迖到这一阶段之前,他就已 经取得一些进步了。患者已经把部分卷入(头痛)变为完全卷入(哭泣)。他已经把一种心身的症状转化为全部u我的表现,因 为在那短锊的绝望状态下,他的全部身心都被彻底地卷进去了。 所以,患者巳经通过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学会了怎样完全参与至少293一次现时的体验。与此同时,他对于自我干扰的过程以及自我干 扰与自身经验总和的联系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他已经发现他 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手段,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那样,神经症患者是Ci我千扰若。心理 治疗学的各个派别都重视这一事实U实际上,弗洛伊徳就是以承 认这一现象为基础建立了他的疗法的。在自我干扰可能采取的所 有彤式中,他选择了颇有决定性的一种,他把它称为“潜意识压 抑”。他说,“不要千扰你的联想的自由流动。”但凫,他还有 另一个假设:压抑潜意识会导致困窘感。因此,他又指出:“不 要陷入困窘。”而他恰恰是用这两条戒律干扰了患者对U己的困 惑感和消除困惑感的体验,这样就降低了患者的敏感性,使他无 法体验窘境,甚至导致过度的狂妄无礼(赖希治疗中的患者尤其 如此)。在沪疗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不是那些被压抑的东西,而是 抑制本身,是自我干扰所采取的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仍然不 能由内及外,而只能由外及内。通过治疗(即把分裂的人格整合起来,以重建自我),患者 必须达到不再自我干扰的目标,这也就是说,他不再是神经病人 了。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而又不犯干扰病人的自我千扰 的错误呢?我们曾提到弗洛伊德关于“不要压抑潜意识”的戒律, 这本身就是对潜意识抑制的一种抑制,是对潜意识压抑这一过程 的千扰。我们必须注意和研究的是毎一次干扰的而不是 潜意识压抑^^^弗洛伊德所设想的造成干扰的如果我们 处理干扰本身,我们就是在直接处理临床症状和i毒」E在体验的 经验。我们还是茌处理显露出来的表象^无须对此作出猜测和解 释。我们听到患者的叙说突然中断,或者我们注意到患若屏住自 己的呼吸,或者我们看到他握紧拳头,仿佛要打什么人,或晃动 着大腿,像是要踢人,或者我们观察到他忽然转移视线而打断自294己与疗法施行者之间的联系a他觉察到了这些自我干扰吗?这是我们要对处在这种状况下 的患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他知道他此刻的行为吗?随着他越来 越觉察到他进行自我干扰的各种方式,他也必然会越来越认识到 他在对哪些东西进行自我千扰。正如我们举出的头痛一例所说明 的那样,患者在忍受干扰也就是头痛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是怎 样运用这种手段来干扰自己的哭泣的。这个例于还表明,患者如何 通过把注意力集中于干扰本身——即注意干扰的方式,而不是干 扰的原因——而逐渐认识到他正在干扰自己的事实,并且逐步觉 察到他正在对哪些东西进行千扰。他逐渐取得了排除干扰并经历 和完.成一次未结柬的体验的能力。内向投射(ir^roiectioii)、投射〈projection)和向后投射 或回想Cretrokction)的神经症机制本身就是内向投射机制,它 的发展水平常常与来自外界的干扰程度相一致。在正常的生长过 程中,我们通过反复摸索,通过尽可能自由、不受干扰地考査我 们的生活和世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设想有一只正在爬树的小猫。它在进行试验,它耍保持 平衡,检验自己的力量和灵活性。但是,母猫绝不会对它放任不 管> 它坚持要小猫从树上下来,责备道:“你这淘气鬼会摔断脖 子的。”这对小猫成长的快乐是多么大的干扰啊!它甚至会妨碍 成长过程本身。然而,猫的行为自然不会迭样愚蠶。它们把寻求 安全的任务留给了人类。相反,猫与任何别的动物或明智的人一样,认为促迸甶外力 支持到自主的转化过程是培养后代的基本内容。初生的小猫不会 捕食,不会行走,无法保护自己。所以,它一切都依赖母猫。但 隹,贫会一方面通过发挥自己天生的本能,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 的教育下逐步掌握自力更生做这些事的技能。对人来讲,由外力29S支持转为自立当然就更复杂了。只要想一想给婴儿换疎布、给孩于 穿衣做饭、选择职业或使他们获得知识等等需要就可略见一斑了。由于我们通过教育学到的知识比我们运用自己天生的本能学 会的东西多得多(人类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关 正确做法形成过程的动物性本能大部分巳经消夹了。相反,我们 心目中的“正确”做法是由那些世代相传和修正的复合想象来确 立的P它们对社会交际的各个方面,例如:行力的方式和准则 (伦理学),确定方向的方法(见解、诅界观),芙的标准(美 学)以及社会地位(态度)等’将起很大的作用。然而,这些做 法往往不适应生物学原则,因此它们恰恰瓦解了我们生存的维 础,并且导致了退化。精神病史一-表明,我们对性欲的蔑视倾 向是可能造成神经病症的。不管这^做法是反生物学的或反个性 的还是反社会的,它们都是人类发展前进过程中的障碍。如果这 些进程不受到阻碍的话,它们本來是会通向自立的。这种干扰对培养下一代来说就象恶梦一样可柏。其中苻对接■羊吟f夺,“别碰这个1 ” “别干那种事! ”这类话曰复一r!地 ▲ 士子的耳边。.再如,“别烦啦!让我安静一会儿。”这种 话妨碍了孩子干扰母亲的愿望6他的也要受到干扰:“你现 在待在这儿,集中精力做作业,别胡想。” “你不把饭吃完 不准出去玩。”那么,我们是不是应当采取完全不加干扰的方针呢?人类同 任何别的动物一样,年幼的一代要对这个世界进行试验,要发现 自己具备哪些可能性,要努力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迅要检验臼 己到底能走多远。但是,与此同时,他又得受限制,以免他对自 己和别人造成严重的损害。他必须学会应付干扰。当家长千涉孩子的成熟过程时——或则溺爱孩子,干扰他寻 找S己位置的尝试,或则对他提供过分的保护,以至扼杀了他在成2兆松的现阶段中建立自立能力的信心——就会出现真正的麻烦。家 长把孩子当成一件供他们保存或展览的所有物。在后一种情况下, 家长一般倾向于对孩子寄予厚望以促其早熟,而孩子当时还不具 备达到这些要求的足够的自我支持力。在前一种情况下,家长又 倾向于不给孩子运用他已经具备的自我支持力的任何机会,从而 妨碍了孩子的潋熟。第一类孩子成人后可能过于白满U足,第二 类孩子的依赖性太强^■这两种人均不能自I。来请我们治病的患者e经把家长的干扰与自己的生活混为一 谈——这就是内向投射。这类病人对我们说大人是不哭的I”来 治病的患苕否认自己身上有触犯他人的成分^■即在他们的孩提 时期被干扰的东西"^■这就是投射。"这该死的头疼!我为什么就 非得受这个罪呢? ”患者可能把家诠认为不良并对其表现加以干 扰的东西转而用来反对他们自己这就是自我投射。“我一定要 控制住自己,我绝不让自己哭出来! ”他们也许已经被家长的干 扰弄得如此困惑,以致完全放知了自我,并且忘却了他们的内在 需要与瑭足这些简要的外部手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结杲就足 合二为一。“别人一对我叫喊,我就头痛。”通过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使我们的患者在此时此地觉察到什么 是干扰,以及干扰在怎样地影响着他们,我们就能使他们实现真 正时整合。我们就能消除他们那无穷无尽的烦恼。我们能给患者 一次成为他们自己的机会,因为他们将开始体验自己> 这将使他 们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真实的评价,并将使他们能与进界进行有 益的接触,因为他们将认识到这个世界究竟在哪里。理解的基本 含义是把局部放在它与整体的关系中来看。对于我们的患者来 说,理解就意昧着把他们自己看作整体的一部分,从而建立起与 他们自己和与世¥的关系《这就是有益的接触。陈功译吴聿衡校2d?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美〕罗杰斯常常有人这样问我,“人们究竟因为什么问题前来咨询中心 求助于你和其他心理顾问? ”对此我总感到难以答复。我只能 说,他们有着你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问题,而且有相当部分我敢 肯定是你连做梦也想不到的。例如f有学业上一败涂地的大学 生> 有被婚姻弄得苦恼不堪的家庭主妇;有感到自己已经濒临精 神崩溃或楮神病变的人;或是某个担任要职的专业人员,由于过 分沉溺于性方面的胡思乱想而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一个在 班上拔尖的优秀学生,仅仅因为相信别人断言自己是无可救药的 蠹笨而变得绝望呆滞*也有被孩子的顽皮行径搞得焦头烂额的家 长J有活跃于交际场所的时髦女郎发现自己突然被一阵无可名状 的沮丧心情所压倒;有的女性因感到?生活与爱情都正在从身边悄 然逝去而万分忧虑,纵使她的大学毕业成绩优良也不足以补偿她 失去的一切> 有的男子则确信某些强大的邪恶势力正在积极策划 阴谋,企图暗算他#……。我可以这样无体止地列举出一大堆人们 箱要我们帮助解决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它们真可说是集各种生活 经验之大成。然而,我对这种开清单的作法是不会满意的。作为 一个心理咨询顾问,我很清楚,人们第一次向你诉说的问题隔上 两、三个小时后就会完全变成两样,即便到了第十次来向你诉说 时,问题还会变,现在你们该明白了为什么我会感到难以回答我①译自Artoff, A* Ced? Psychology and personal growth, 1980 t pp* 357-365*29&们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不过,我已逐渐相信这么一个事实:尽管人们的问题包罗万 象、锘綜复杂,但回答却只有一个而且非常简单。我们努力为咨 询苕创立了一种利于治疗的茺系,这样,我们可以倾听他们诉说 自己的经验e从许多咨询者的谈话中,我感到他们每个人其实都 为同一个问题所困扰^人们主要诉说的问题可能在愦境上有所不 同,他们苦恼的原因也可能大不一样,有的来G学习,有的源于 麥子,有的因为老板,有的是因力自己失去控制的或荒唐古怪的 行4,苻的却因为某种恐惧心理等等。但是在所有这些差异后 面,宥一个人们共同探求的中心问题。在我看来,每一个人似乎 都在心底深处反复自问:“我到底是什么人?我怎样才能接触到 隐瞰在表面行为下面的真正的我?我如何才能真正变成我自己变成自己的过程 从面具后面走出来看来每个人最希望达到的曰标和他有意无意追求的H的不外 是要变成他自己罢了。这里,让我先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种种烦恼来找我咨询时,我发现首先最 好是努力与他建立一种可以使他感到自由安全的关系。我的目的 是要了解存在于他内心世界里的感受方式,认识他的本来茴目,并 创造一种自由气氛,使他对自已的思想、感受和存在感到无拘无 朿,爰怎样就怎样9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样利用这种以由呢? 我的经验表明,他靠这种自由可以变得愈来愈接近他真正的 fj己。他开始抛弃那用来对付生活的伪装、商具或扮演的角色。 他力图想发现某种更本质、更接近f他真实自身的东西。他首先 把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识地用来对付生活的面具扔在一旁。239在一次咨询中,一位年轻女人在对我描述她一直长期使用的面具 时,她表示自己已完全不能确信在这种四面讨好、八面玲珑的伪 装后面还存在什么她的真正自身。我正在考虑有关是非标准的问題。我不知怎么学会丁一 种窍门,我想,嗯,或者说是一种习惯,即老是想使我阄围 的人感到轻松自在,或使事情逬行得一帆风顺。我们周囤总 得有些能息事宁人的和事佬吧,他们就象能平息诲浪的油一 样。无论是在小型会双上,或裊在朋友们的聚会时,还是在其 他什么场合,我总能帮助把事情搞得顺顺当当的,而且总是 显得自己过得梃快活。有时,我连自己也感到惊讶地提出与 我真实想法完全相反的意见,因为我注意到如果我不这么 做,负责召集的人就会很不高兴,换句话说,我简直从来就不 曾有过——我的意思是我从未发现自己对于事物曾有过一 什么明确固定的看法。现在看来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在家 里长期养成的习惯。开始,我只是不坚持自己的信念;到后 来,我巳经不知道我是否还有什么应该支持的信念。我从来 没有诚实地成为我自己,我也从来不清楚我自己究竟是什 么,我只不过一直在扮演某个虚假的角色。从这段谈话里,你能看到她如何审视自己长期沿用的假面 具,如何认识到自己对它的不满,并努力思考怎样才能认识到面 具后面的真正自身,如果这自身确乎存在的话。在这一努力发掘真实自身的过程中,咨询者特别愿意利用我 们为他建立的洽疗关系去探索考察他的经验的各个侧面,并勇敢 地承认和正视自己常常面临的深刻矛盾。他懂得他有不少行为, 甚至有不少情感都不是真的,都不是他的机体的真实反应。所有 这些不过是某些表面的东西,某种伪装而已。在这背后,他自己却300深藏不露。他发现,他在许多时候是按照與认为的那样去生 活,而不是根据他本身的要求。他常常感到自己应别人的需 要而生存在世,他似乎根本没有什么d我,他只是试图按照别人 认为他的那样去思维、感受和行动罢了。在点上,我非常吃惊地发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早 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以他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极其准确地描述了 人的这种困境^最常见的使人沮丧的情景是一个人不能根据其选 择或意愿而成为他ti己;但最令人绝望的则是“他不得不选择做 —个并非自己本身的人”.另一方面,“与绝望相反的情景就是 一个人能够自由地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这种自由选抒正是人的 最高责任。当我在读他的某些著述时,我几乎觉得他咎听我们的 咨询者描述过对自我的探索。这种探索常常使人感到痛苦不安, 当人们看到自己正在摆脱这些以前从未觉察到的假面孔时, 对自我的探索就变得更加令人心烦意乱。他们幵始探究存在于自 身内部的那些狂乱而猛烈的情感,这是一件可怕的工作。要除掉 自己曾以力是真正自我的一部分的面具,这可能是一种令人极度 不安的经验。不过,一旦人们有了思想、感受和存在的自由,他 们便会朝着这一目标迈进a有一个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治疗的 交谈,她下面的这段话可以揭示这一点a她用了不少形象的比喻 来说明她是怎样竭尽全力去接近她自己的真实内在的。现在回想起来,我曾经一层一层地拆棹了我的全部防 御,因为我总爱在自己周围建起道道防线,然后在生活中试 一试,最后又将它们摒弃;而在这整个过程中,自己却始终 保持不变。我并不知道在这些防御工事的里面究竟是什么, 我真有些害怕发现它,但我坚持了下来。最初,我觉得 在自已的肉部什么也没有——只是一片空虚:。我感到自己急 ■ ■iOl切需要一个坚实的核心。过后,我感到自己面临一堵厚实的 砖墙,高得难以翻越,厚得无法穿过。一天,这堵墙开始变 成半透明状,不再是固体。后来,墙好像馒憷消失了,但是 在它的后边,我看见一座大顼,里面是被拦截的凼猛翻腾的 水。我感觉到自己妤像正在拼死地顶住这股大水的冲击,假 如我开一个哪怕是极小.的洞,我和我周围的一切便会在顷刻 之间被这股代表汹涌情感的急流所吞没,最后,我再也挺不 住了,只得听凭难水奔流&无可奈何,我只好完全屈服于一 种自怜情绪,然后是自慨,最后则变成了自爱D我感到自己 好像已经跃过了一道深渊,安全地到达了被岸,虽然我还在 边缘处摇摇晃晃,尚未站稳脚根。我不知道自己在寻求什 么,也不知道我正向何处去,但我那时确实感觉到自己在向前 迈进,正如每当我在真正地生活时所能感受的一样。我相信她的这番话能够较好地表迖出许多人的共同感受:一 旦伪装、髙墙或大坝不复存在,那么被他内心世界所禁锢的汹涌 的情感浪潮就会冲走一切障碍,使之荡然无存。而且,她的话表 明人对寻求成为自己有一种紧迫的需要。同时,她的话也初步揭 示人如何确定自身实在的方法,即只有在他充分体验到自己处于 话生生的有机状态时所产生的各种情感以后,他才能肯定他确实 是他的真正自我的一部分,正如这位咨询者曾经体验过她的自 怜、自恨和自爱等各种情感一样。情感体骏我想再进一步谈谈关于情感体验的问题。这种体验实实在在 是对我们自身中未知的因素的发掘^我将尽力描述出这种观象, 尽管它是很难用任何明确的语言來表达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有各种各样数不胜数的原因使我们不能充分体会到己的情 302感态度。这些原因可能是出于过去的经验,或可能是基于眼前的 情况,也可能是由于我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卩假如我们让U 己的情感态度自由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显得太苊险,或具有太 大的潜在的危害性D但是,一旦人们处于安全而自由的治疗关系 中时,他扪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如实地获得种种体骑?人们可以通过 我称之为“纯精神修养”的方式去进行这样的休验,而且他们巳 经这么做了。在这些短暂的时刻里,体验者便完全沉浸在他自己 的恐惧、愤怒或柔情之中。或许,我能再举个例子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0从下面这段咨 询者的谈话中,可以明白一些我的意思。这是与一位女性咨询者 进行的第31次治疗谈话的节荥。她已经好几次谈到,有一种周期 性情感使她烦恼不安。她无法控制这种情感,甚至还不大淸'楚这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是由于她实际上已中断了与父母的 关系而产生的吗?这是一■种罪恶感吗?她无法确定。最后,她以 下面这些话结束了交谈。咨询者:我有一种感觉,但不是犯罪感。 <停顿,她抽泣了)因此……当然我是指,我遂无法把它说清楚,只是觉得 这是一种受到严重伤害后所产生的情感。治疗家:唔,不是犯罪惑,只是感到受了严重的伤害。咨询者:(哭泣)这是……你知道,我自己常为这种情绪感到内 疚;但是在以后的几年里,当我听到父母们……对他们 的孩子喝斥“不要哭”时,我似乎产生这忭一种感觉, 嗯,他们凭什么该叫孩子别哭?他们只知道自己感到不 好受,似眭还能比一个孩子感到更难受呢?瞷,这似乎 就是我想要说的意思……我^^我是说他们应当让孩子 哭,而且……他们或许还该体谅体谅孩子。以一种…… 比较客观的方式,嗯,这就是……就是我一直体验到的303那种情感。我是指,现在……正是现在我所体验的这种 情感&洽疗家:我现在多少能明白一点你所指的这种情感了。看来你实 际上挺像是在力自己哭泣……D 咨询者:那当然,我已经幵始明白并感受到了这一点……你看,我 曾一直竭力掩藏它,(哭泣)而宁肯为此默默地忍受这 许多痛苦,甚至我还得掩藏所有这些痛苦。〈哭泣)这 正是我要摒弃的,就是受到伤害我也不大在乎了! 治疗家:(安详地)你感觉到了在这种情感的最底部有一种不禁 为你自己而哭泣的悲伤情绪,疋如你已体验过的那样。 但你觉得不能流露出来,一定不能,于是你不得不用你 所讨厌的、想要摒弃的痛苦来掩盖它。现在你己几乎感 觉到,你与其承受这种痛苦的折磨,不如忍受伤害。(停顿)你似乎想极力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我在受到伤 害,但我一直力图杷它掩盖起来。咨询者:我以前并不清楚这一点。治疗家:唔,那么这实际上是你的一个新犮现^咨询者:(同时说道〉我以前真的没有弄清楚。我以为这似乎与 生理的问题有关,我……我一直在我的自身内部到处査 找,看是否有些东西,像神经末梢或其他诸如此类的细 小组织,给捣碎了。(哭泣)。治疔家:你觉得就好像你某些最脆弱的方面——几乎是纯生理性 的一一已被压碎或损害了e 咨询者i对*而且你知道,我确实就产生了这种感情:咦,你这 '可怜的人I (停顿)。治疔家:于是,你不由得对这个人*即你自己,产生出一种非常 强烈的怜悯感。304我希望上面这段引述表迖出了一些我想板力说明的东西,即 最大限度地体验你的清感o正如这位女性,她在这些短暂的吋刻 里只是深深地感到自已受了伤害,只知道为自己所承受的损害感 到悲哀p在这种毫无保留的情感流泄中,人们不仅可以体验到伤 害和悲哀,而且可以感受到人所能产生的一切情绪,如妒嫉、狂 怒、绝望、或信心、骄傲、敏感的柔情、使人不寒而慄的恐惧、 令人销魂落魄的爱情等等。我从这类体验中渐渐懂得,人正是在这种时刻才接近于他的 本来面0,真正成为他自己。如果一个人通过治疗,以这种方式 体验到了来自他D身机体的全部情感,也就是说,以这种自己能 眵清楚意识到的、公开的方式体验这些情感,那么他就已经体验 到了他自己,体验到了他自己所具有的内在,这时,他就真正成 为他自己了c在体验中发现自我让我们就如何变成自己本身这一问題再作进一步的探讨。这 是一个最便人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我想再次引用某个当事人在 咨询交谈中的一狴谈话E录,以期从中获得解答这个问题的启 汞。她谈到她在生活中所用的种种假面孔是怎样给打碎的、遗弃 的,尽管这样会使人感到某种程度的惶惑,但同时又使人感到如 释重负,轻松起来。她接着讲道:你知道,一个人把精力用来拼凑某种武断的生活模式是 毫无必要的,完全是一种溲费&你以为你必须像玩积木那枰 自己去构造某种模式;但是,你会发现有这么多方面需要考 虑,就如积木太多而不知遒该把它们分别放在什么位置上 好。一且弥放错了地方,就不免导致连锁反应,造成更多的 不适当Q于是,你不得不花更多的力气去维持这种状况,因305为.稍_松手,整个模式就会坍塌怛由于过于疲惫,你最后 不得不感到与其这样白费力气地维持错误状态,还不如一团 混乱的好。接着你会很快看到t 一旦你撒手不管、听其自 然,生活模式就会自己出现,你根本无须耗费丝毫心血D你 只要去发现它就行;在这种过程中,你也会发现自己&你必 须让你的经验向你愒示其溧刻含义;假如你要自作聪明地把 某种意义强加给经验的话,那么你就是在反对自已。现在让我按照我的理解来解释一下她的这段富有诗意的谈 话。我想,所谓变成自己,在她看来就是要去发现存在于不断变 幻的经验中的模式,或内在秩序,而不是把经验纳入某种轨道, 变成某种伪装或面目全非的结构J变成自己”的意思就是去发现 存在于自己的感觉和反应中的统一与和谐。真正的自我应该在一 个人自己的经验中自然而然地找到,而不是口。通过引用这些咨询者的谈话片断,我一ii图说明由于他们 跟治疗家建立了充满热情和谅解的、富有益处的关系,他们究竞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咨洵者似乎开始逐步地、痛苦地探索在他 用来对付世界的面具后边究竟是什么,甚至他自己也一直受着这 个面具的欺骗。他深刻地,而且常常是生动地体验到了隐藏在他 自身内部的各种因素,因此他越来越变成了他自己。他不再装着 处处顺应别人,不再玩世不恭地否认一切情感,也不再披上理智 的外衣,他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起 伏变幻的生命过程,一句话,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抛开面具后出现的新人.我想有些人可能会问,“咨询者究竟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 人?仅仅对我奵说他抛弃了面具还不够,我们还要知道面具后面306掩藏的是什么人?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决非易事,这是由于一个 显而易见的事实,即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与其他人不同的、有独 白特点的人。不过,我可以指出我所目賭的经过治疗而出现的新 人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倾向。任何人都多少有些这类特点,但没有 人能够全部具备。尽管如此,我仍然可以根据我所治疗过的人来 进行一些概括。对经验开放苜先,人们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变得比较开放地对待自己的经 验。这在我看来有丰富的含义,它与防御戒备性态度相反。心理 实验证明,如果感宫信息与自我的组织模式有矛盾,这些信息就 往往在意识中遭到歪曲^换句话说,我们只能容纳那些符合预先 葙在于我们心中的图象的东西,而不能如实地接受全部感官信 息。徂是,当人们处于我已描述过的那种安适的关系中时,他们 的防御戒备心和僵化态度往往会消失,而以愈益开放的态度对待 n己的经验。他们变得更易于了解源于自身机体内部的情感和态 度,同时也变得更能认识周围的客观现实,而不是以先入之见去 —昧硬鸾。他们能够看到,并非一切树木都是绿的,并非一切男 子都像刻板无情的神父,并非一切女性都拒人于千里之外,并非 一切失败都证明自己毫无是处,……。他们可以从新的环境中$ 实地获得证据,而不是曲解稃在,使之符合早巳持冇的摸式。*以想见,一个人越是开放地对待其经验,他就越能够以现实的态 度去对待周围的人,。正视他的新环境,处理他所面临的新问题。 这就意味着吔的信念并不逄一成不变的,他可以容忍模糊。他可 以接受对立的证据*而不封闭现实。我相信,这种在认识自己周 围的客观涑在时所抱有的开放态度》是那些通过治疗而呈现新貌 的人的一个重要因素。307也许,我可以用一次治疗交谈的记录来对此作出更生动的说 明。一位年青的男性专业人员在第41次交谈时说,他在対持肖己 的机体感官和情感体验上已变得越来越开放了。咨询者:在我看来,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说出我所体会到的全部变 化。但可以肯定地说,我近来对自己的生理结枸巳抱有 更尊重和更客观的态度,我的意思是我不再对我的自身 提出过高的要求。这便是治疗产生的结杲-我过去常常 想克眼自己在晚餐后产生的疲乏惑。而现在,我已能比 较确切地感到我真的累了,我并未有意使自己疲乏,这 不过是我在生理方面有些虚弱罢了。我过去对D己的倦 意看来是过于苛刻 治疗家:所以现在你能容忍自己感觉累了,而不再以一种责难的 态度来对待它。咨询荐:是的,我已不再认为我不应该产生疲乏或别的感觉。我 不再与自己的疲乏感过意不去,也不再认为这是什么了 不得的坏事。这一点似乎有极其深刻的意SU而且,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我过去为什么要持那种苛求态度的原 因。这主要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如此对待这类事情的。例 、如,我若是病了,并且告诉了家里的人,我父亲就明显地希望替我干点什么,但同时他要说,“天哪,这太麻 烦了o ’r你知道,他的态度就是这样。治疗家:他看来挺讨厌生病。咨询者< 对,我敢说我父亲对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太满意,正 如我过去一样。去年夏天我把背部扭伤了,我当时听见 “嚓〃的一声,我立刻明白糟了。开始,我感到持续不 断的剧烈疼痛。医生检查后对我说不要紧,只要注意不 再过度扭曲,伤就会自己好的&唔,大约在几个月前他说的这话,怛是直到最近,见鬼,我述觉得疼,依然如 故。这可不是我的过错。治疗家:这并不说明你苻什么不对。咨询葙:是的,我似乎过分感到疲乏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校期 不愈的扭伤,所以^^'我已经跟匳院的大夫约好用X光 透视一下。你可以看到,我对这方面的感觉已变得比较 准确客观。我可以肯定地说,我也能够这样准确而客观 地去感觉我吃的东西和我吃了多少。这真是一种深刻的 变化。当然我跟妻子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啊,要是你 能看得见我的内心世界,你会简直认不出来——正如你 具有的关系一样&我是说,再也没有什么能比这更实在 更真实的了,你对孩子抱有真正的爱,同时又从孩子那 里得到同样的爱?我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我们越 来越尊重琼蒂,我们都是如此。我们都注意到了^^是 的,我们都注意到了她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0这可真是 件意义深刻的事情。治疗家t依我看,你现在似乎巳能更准确地理解你自己。如果你 的身体感到疲乏,你会留意到并相信这一点,而不表示 责难;如果你的身体出现疼痛,你能立即察觉;如果你 真正爱你的妻子和孩子,你也能感受到,而且能体会到 其间的差异^从这段不农的然而具有象征意义的谈话中,可以着出我一直 想极力说明的问题,即对待自己经验的开放。起初,这个人不能 自由地感觉自己的疼痛和疾病,因为他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他 不能体会自己对孩子的柔情和爱,因为这样的感情似乎意味着脆 弱,结果他不得不时常装出一付刚强的男子汉气概。但是,他现 在能够真正开放地对待来源于自身机体的经验:当他累了的时309候,他能够感觉到疲乏;当他的机体组织出现疼痛时,他能感到 疼痛;他可以自由地体验自己对女儿的爱,也可以对她生气,甚 至表示出来,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总之,他能够在生活中体会 到来他的整个机体的全部经验,而不是将它们排斥在意讥之 外。信任自己的机体那些经过治疗改变的人的第二大特点是,他们越来越深刻地 发现自己机体的可靠性,认为它是一个最好不过的工具,因力它 能够在任何新的环境下找到最恰当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