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潜能和价值编者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组成的一个心理 学学派,关于它的埋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我国近年巳有过一些初歩 的介绍和评论它的一些代表人物马斯洛、多杰斯等对我国 心理学读者也不陌生o但是,对这些心埋学家自己的著述还很少 宜接的翻译介绍。心理学界的人士和关心的读者巳经提出这个问 题。的确,要理解和评价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不能没有第一手著 作的翻译。人本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向之一, 巳经在西方学术界、思想界、教育界、实业界引起较大的反响, 正确理解他们的学说,批判地吸收他们的思想观点,是非常必要 的。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一个有严密体系的单一学派, 它宁可说是一种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多学派松散联盟。作为一 种关于人的本性的讨论,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古代哲 学、伦理学以及近代的许多心理学流派。要选编一个集子容纳众 多人本心理学家的观点,并反映出他们的息想渊源,又有一些难 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提供的选集是一种初步的尝试。我们选编的 原则只能适当照顾广度,以求重点介绍的深度。我们的目的不在 于提供繁多理论的全貌,只求能把一些值得我们参考借鉴的主要 观点较充分地展现给我国读者|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把选编的重点相对地集中到人本心理学 的主题——- “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讨论上,井以此作为我们选集 的总题。选集三个部分——早期理论、当代人本主义思想、新的 趋向一的文章都是围绕这一中心选定的s作为一个选集,这甩需要对选集所代表的主体^^人本心理 学本身做一些背景说明和概括评价,供读苕理解当代人本主义思 潮和有关选文的参考。关于人本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沙弗 在他专论人本心理学的著作?中概括提出了五个要点;(1)人 本主义是现象学的或依据经验的,其出发点是意识经验(cons-clous experience) ; ( 2 )它坚持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j(3)承认人的有限存在,但坚持人保留着基本的自由和主动;(4)它的倾向是反对还原论的,不主张象心理分析那样把意识 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也不象行为主义那样把意识看 作是一种副现象;(5)认为人性不可能完全限定,人格的发展 是无限的。这五条既包括本体论的问题,也包括方法论的问题。就本体 论的观点说,人本心理学主要强调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 在困境中的自由和主动,主張促进人格的发展。这一概括的说明 是符合人本心理学家的基本理论的。但人本心理学家从意识经验 出发对人的潜能和价值的理解如何呢?他们所强调的人的自由、 主动和发展是指什么说的呢?这些问题如果我们把人本心理学放①参见Shaffer,J. B. Humanistic psychologyT 1^7pp-10—18,在和它相近、相异和相反的学说的背景中考察将能得到进一歩的 理解。我们首先对人本心理学和哲学人道主义做一比较,然后看 一看它同近代传统心理学两大派——弗洛伊德学说和行为主义理 论的关系。哲学人道主义原指欧洲文艺复兴时的思潮^它是以锊学0然 主义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造成的*因 而反对封迚主义和宗教it界观对人的压抑,主张保护人的健康感 惝,使人的逍徳总识在摆脱禁欲主义束缚的基础上得到积极的发 展。人本心理学则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哲学人道主义的传 统对:当代社会弊端的抗议。美国战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物 质生活水平虽冇提高,但社会问题如失业、犯罪、道德堕落、人 的异化等现象愈演愈烈,人民精神生活极度空虚。而圉际上有限 战争不断,军缶竞赛阴艟密布,核战争在威胁着全人类^人本心 理学家认为单凭财富、繁荣、技术进步等等都不可能给人类带4 真正的幸福,因而冉一次提出人道主义或人的尊严和价值的问 题D人本心理学家不仅明确表明他们的学说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 的传统,而且强调他们也尊崇我国古代老子的自然主义人道观。 老予强调道法_然,返璞述真;马斯洛强调从人的存在的本来而 着人》罗杰斯反对以条件考虑代替自我评价,认为“在完全成 为你D己时,你会感到和别人更亲近而不是更疏远”,从这些思 想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当代的西方和古代的东方的某些一致^似人本心理学不限于肯定上述一些观点,而是着重于^立一 个他们认为是比较健全的体系并做出科学的论证^人本心理学家 认为,过去从人的本性中派生出价值体系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 就在于过去的种种理论统统缺乏以人的复杂心理为依据的系统結 构和科学的证明。马斯洛曾强调,人本心理学对人的,价值的论证是一种多学科的研究a他认为,整体论、动力论和对文化的强调 三者有本质的联系,可以构成一个全面的体系,而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都能提供有价值的论证? 0我 们可以把人本心理学关于人的价值的体系和论证概括为以下几 点*1.人的本性是好的,至少是中性的;恶是派生的,是人的 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02*在生物进化的阶梯上,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 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5.人的需要有层次结拘,动机也有髙低的层次。高级动机的 出现有赖于低缉需要的满足,但只有高级需要的满足才能产生更 令人满意的主观效果,或更深刻的幸福感和丰富感。高级需要比 低级補要有更大的价值。4.髙级需要包括爱的葙要或社会需要,因此,人的自我满 足和利他主义是一致的。5 .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霈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髙目 的,这一目标的实现称为自我实现&6.自我实现或创造潜能的发挥本身就是奖赏,它是一神 “髙峰体验”,是一种极度欢乐状态7.健康人有自发追求潜能实现的内在倾向,并有以此为依 据的自我评价能力。这使人在困境面前能够保持主动和自由丧 失自我评价能力导致病态。8.不论低级需要或高级需要或创造潜能都是人的机体构成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两humanism (中译人进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 fthumanitari&nism (中译人道主义_博爱主义)钶个概念含:*:的不同,意 思是说,他们的学说是对哲学人道主义理埃的科学论证,而不在于进行博爱 主义或麄養思想的道德说的作用,但高钣需要和创造潜能较低级需要(生理潜能)微弱4它是一种类似本能的微弱冲动,不象动物本能那样牢固,因此, 有賴于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9.人的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内因与外因的 关系r潜能是主导的因素,环境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 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在于容许人或帮助人实现他潜能,而 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对自身潜能和价值或“自我? * 4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克服自身的弱点,使自己的道 德意识变得更坚强。10.人的潜能和社会价值并无本质矛盾。人的需要的等级越 髙,必然也越少自私,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最髙的社会价值。只 有充分实现全部潜能或人性全部价值的人才能成为自由的、健康 的、无畏的人,、才能在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理想社会的主要职 能在于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从以上的概栝中可以归纳出一个核心的问题,即价值和潜能 的关系问题。人本心理学家认为,潜能是价值的基础。人有髙于 一般动物的多种潜能,因此,人也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多种价值。 这方面的问题在本书第二部分的选文中有较详细的讨论。能量需 要释放,潜能需要发挥出来,这是自然的倾向。健壮的人喜欢运用 他们的体力,有爱的能力才有爱的需要,有智力必然趋向智力的 发挥或进行创造活动。潜能决定价值,潜能的发挥就是价值的实 现&人的高度发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人的高级潜能,也是人的价 值的突出特征。不仅如此,由于人有中枢神经系统,人还能认识 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这也是人髙于一般动物的一个突出特征, 这有助于人主动实现自身的价值。哥尔德斯坦通过对脑伤士兵脑 功能自我调整的研究为人的自我实现动机提供了机体论的证明, 正象一粒橡籽“迫切趋向”长成一棵橡树那样,人在自己的本性中也“迫切趋向”人性的完善实现。这就是人本心理学的潜能论 和价值论的基本要点从这里,我们已可以看出,人本心理学提出的人性论、价值 论和近肖代传统心理学主要流轉以低级生物本能为基础的人性 论、价值论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首先从人本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理 论的比较中来看这一差别。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来自当时生物科学的影响和他自己的医 学实践&那时,迖尔文的自然选择概念已为西方学术界普遍接 受,在强调动机的动力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用动物本能和对环 境的适应解释人的行为已成力一个强大的趋势,弗洛伊德的无意 识说和泛性论是这一类解释的突出一支。但不能因此便认力弗洛 伊德是不讲道德或人的价值观念的。在强调本我(id)是一种无 意识本能只受快感原则支配的同时,弗洛伊德曾提出“自我”与 “超我”两个概念说明价值观念的形成。角我受现实原则支配, 在本我与环-的冲突巾起调节作用丨超我是社会价值的内化,对 无意识本我的肓动起压抑作用。但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与社会之间 的冲突在本质上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的,因而对人类未来的看法带 有悲观色彩a他在他晚年的著作《文明及其不满》中的最后部分 写道:“在我看来,关系人类命运的问题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过 程能否在控制人的侵犯本能和自我毁灭本能所引起的社会生活混 乱方面取得成功或在何种程度上取得成功。” ?如上所述,人本心理孪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上也是强调内因 或生物性的作用,这一点和弗洛伊德理论一样,同厲动力论心理 学。但人本心理学的槪念和弗洛伊德存儿个根本不同点:(X )弗洛 伊德把内因理解为动物本能,是不可更改的,人本心理学认为内因? Freud .Civilization and its di scontentsT 1930,pp, 143— 1JJ.只是一种机体的潜能,是比较微弱的先天因素,有赖于后天学习才 能巩固和发展,这给环境的作用留有余地;C 2 >人本心理学的潜能 概念和弗洛伊德的本能概念在内涵上也不问。潜能包括社会性和 创造性在内,不同于以动物本能为基础的泛性论;于1912年6月刊出■华生的行为论名嫌(Psychology's the oehaviorist views it)是1913年3月刊出,两堉几乎同时发表的 文章标志若两个不M运动的诞生。? 狄尔泰的论战论文(Ween ubsr beschreibende und zergtiedernde Psych-oiogie)于1894年出版,笮丁韦特海K18年,10心理学取代说明或实验心理学。施普兰格尔后来继承狄尔泰的观 点,提出了结构心理学的设想,并提出人格类型的理论和人的价 值的等级结抅说。正是在近代心理学发展这一极其复杂的背景下出现了当代人 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的两极对立。人本心理学可以说是继承了冯 特、狄尔泰和韦特海默三派的传统而形成和当代行为论的对立 的。但是,借用完形派“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说法,人本心理 学在整合三派观点的同时已形成自身新的特性,连同他们在反对 弗洛伊德学说中形成的观点,成使他们在这一新的对立中处于一 种较为有利的地位。人本心理学和冯特心理学一样,都是以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 究对象,但人本心理学家和冯特不同,他们不着重于意识内容的 分析,而是径直从意识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出发进行研究,这样, 便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发展或向社会生活方向发展的通道,而 不是局限于冯特开辟的关于心理学的基础分析的下行路线。?从 这方面说,他们和行为论的对立,除有冯特内省论的影响外,更多 地是继承了狄尔泰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传统而不是完形论的传统, 因为完形论虽然也强调意识的整体性,但他们着重于从知觉角度 论证这种整体性而不是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出发去开辟新的 研究领域。但就方法论说,人本心理学则主要是受惠于完形派。 人本心理学反对行为实验的还原论最得力的论点来自完形派的整 体论。于是,一种新的复杂形势便形成了^人本心理牮实际上是既 从内部经验出发又从心理学作为人文科学出发,既以内省法为依①应该公正地说,冯特晚年也已经让意及此,他S写过十卷民族心理学,讨论 与社会生活冇关的民俗和价值现念起海问岛U H柃拌强调心理学应对伦理学 儎出贡献,马斯洛的著作则被称为#规范的社会心理学” 6据又以整体论为依据(或统称为现象学方法?>来反对行为派 的。从近代心理学发展史看,行为论是一个发展阶段,人本论又 是1个发展阶段,后者较前者则是一个更髙的发展阶段,但这并 不包含否定行为论历史贡献的意思。我们知道,近代心理学从哲 学中分立出来是以强调实验法为特征的,这对于心理学确立为一 门自然科学曾做出重要贡献,行力派在这方面是最高的发展。但 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动物,人的许多复杂心理活动,特别 是涉及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的探讨时,是无法用严格的实验分析 证明的,这是今天实验心理学家也深感棘手的事实U那么,现在 不能用实验室方法证明的东西是否就不存在呢?提出描述和理解 等于从本体论上肯定了人的榷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心理 学发展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就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趋向看,这等于在心理科学脱离思辨哲学的束缚以后,又防止了 它的另一种只强调自然科学研究的片面发展倾向,' 有助于心理科 学既作力一门自然科学又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全而发展。西方心 理学史家和理论家在评论这些发展时也曾正确地说明,行为派由 内向研究转为外现研究(行为研究)时曾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 域,而人本心理学再次转为从内部出发的研究时则是又一次扩大 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当然,以上的评论只是一种比较的说法,并不等于说》人本 心理学的理论已经达到了心理学发展的成熟阶段。从马克思主义①罗杰斯曾把他的现象学方法概括为=点,(1)通过自身内部的参照系坑取得 主观知识> (2 >把主观知识核对以他人的观察,取褂孩观知讥,(3)设身 处埔地理解他人取得人呩知识.''?马斯洛和奥尔波特強调心理学应加强对"键康人”(指达到价值标准的人) 的研究,他们认为,只要涉及人的价值问超,仅仅依靠对一放人的调查统计 资料,平均数,标准差,常态曲钱等等就是不适苴的t长远地看,只有鐮全人 的选择、爱好和判断才是对人类有益的*12的观点和人类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看,人本心理学本身也存在着 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題。这里也简略提出我们的看法,供读 者阅读本文集各篇选文时作为参照,第一f人本心理学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泯灭人性的一种抗 议,呼吁合理社会要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这反映着资本主义社 会人民的进步要求> 但由于它过分强调先天因素相对忽略了现实 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晌,希望通过“自知v达到个人的“自我实 现〃,这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又不能不流为一种空想0资本主 义社会的现实说明,社会制度不改变,占统治地位的个人主义意 识形态对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不可能彻底消除,人类精神文明的 问題仍然无法根本解决。第二*理想社会应该促进每一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这是 《共产党宣言》早已提出的目标,社会主义是逐步向共产主义过 渡的社会阶段,尤应充分注意这一问題。人本心理学以心理学资 料论证了这一思想并提出关于人的潜能和价值的许多观点,这是 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助于社会主义对人的智能的开发,有利于四 化建设。但马克思在提出共产主义运动的概念时还提出人的社会 化这一重要概念。这就是说,我们要达到理想社会,要使每个人 的潜能都能充分发挥出来,或者用人本心理学家的话说,使人人 都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第一位的问题应该是献身于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争取“理想社会的实现”。因此,从价值论的角度 看,我们就不能以个人的自我实现为最高的追求,而应以理想社 会的实现作为我们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 人的自我实现和理想社会的实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使 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能对理想社会的实现做 出贡献,能为亿万人的自我实现创造条件,也就是个人最髙的 “自我实现”。我国各行各业许多先进人物已经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U我们的立脚点高于人本心理学。第三,人本心理学对人格问题的研究允法苋一种具宿前进盘 义的转变,怛作为一种方法论体系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从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和心理科学的实践看,我们既要注意到这 一转变的意义,又要看到它的不足之处。人的心埋是一个复杂的 结构整体,涉及内部1外部和所史发展三方面因素的作用,只运 用S然科学的实验和分析方法不足以说明其中的相互联系和因果 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刻的整体分析和经验描述要比肤浅的 元素分析和实验说明更有助于我们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理解。我们 在这方面应该充分吸收人本心理学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有益观点。 但在价值论的研究中我们也绝不能满足于现象学描述法而放弃探 求因果关系的科学说明,尽管这是一个更为m难的题目。因为只 有这一问题的详尽_决才能使人类关于精神文明的“信念”真正 转变为“科学”,也才能使心理学本身真IE成长为一门成熟的科 学。这一任务将由彻底的辩证唯物论的和历史唯物论的心理科学 来完成》(三)对人本心理学进行评介以后,这里应再就本文集的设想及选 i:做一些必要的说明。在早期理论部分,我们略去了较远的哲学先驱,选录了近代 心理学先驱的片段著述。我们的目的在于阐明价值论问题而不着 重于方法论的探讨,因而选择了狄尔泰和施普兰格尔,略去了韦 特海默、柯勒和科夫卡。狄尔泰U833—1911)的著述涉及多方 面的问题,曾被詹姆士誉为“对于一切可认识的和不可认识的事 物具有渊博学识&的人,我们选录的文章是讨论世界观的类型、 14结构、形成,及其与人的生活的关系的,这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出他对人的精神屯活的看法,表明他对复杂的心理结构是如 何理解与分析的。施普兰格尔(1料2—1963)的结构心理学是狄 尔泰的描述或理解心理学的发展,我们选录了他关于人的价值等 级结构的论述,可以作为理解马斯洛动机结构说的参照,但他的 宗教价值说带有祌秘主义色彩,需耍注意。在这一部分,我们还 摘录了阿德勒(1370—1937〉和荣格(1875—1961)的著述,希 望从中能够理解近代心理学关于行为内因的讨论如何从弗洛伊德 学说过渡到人本主义的一些线索。关于当代人本主义思想,我们选录了马斯洛(1908—1970)、 哥尔德斯坦(1878—1965)、弗洛姆(1900—1980)、奥尔波特 (1897—1967)、罗杰斯(1902年生〉和梅(1909年盅)的著 述。他们都是当代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其中,马斯洛是主 要的理论家,我们选录较多,希望能较充分地反映人本心理学的 价值论观点。罗杰斯是人本心理学现在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著 名的心理治疗家和教育改革家,我们对他在这两方面的贡献都有 选录。弗洛姆是心理分析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西方马 克思主义者,他是一位不限于心理学领域的多产作家,我们只选 录了与本文集主题有关的论述。哥尔德斯坦的机体论或整体论公 认是人本心理学理论的基础研究,这里选录的是他的一篇学术讲 演文,较通俗地概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奥尔波特是一位著名的人 格和社会心理学家,这里选录了他从价值论角度讨论正常与反常 人格的论文。梅是一位存在心理学家a也是一位心理治疗专家, 他的文章从心理治疗角度ffl明了人生意义。珀尔斯本来是心理分 析学派的一员,后来同弗洛伊德发生分歧而另立门户,我们选录 了他阐述这一分歧的文章。此外,需要提请读者注意的是,这一 部分的选文主要不是以作者力单元安排的,一位作者的多篇选文15也不是依照写作先后顺序安排的,我们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读者能 够较方便地循序理解人本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此外,读者将发 现,上述各家的观点彼此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罗杰斯和梅对人 性的看法就有分歧,尽管他们都是人本心理学的倡导者。我们可 以兼听各家之言并依据我们自己时实践作出评价。在新的趋向部分,我们的选择比前两个部分更觉困难a这是 因为人本心理学至今仍是一个宽泛的播念,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 体系而处于众说杂呈的状态。人本心理学家曾自称他们的学说是 发展中的学说,但它的发展趋向尚难判别。马斯洛逝世以后,这 种分歧状态尤为明显。大致说,除原来影响较$的罗杰斯一派 外,还有一些新的趋向也有一定影响。一是以超越自栽、追求人生 意义为主旨的“超个人心理学”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①,这一派的理论内部也有分歧趋向,有强巧禅坐和强调人生意义之 分,我们选录了强调人生意义的文章。弗兰克尔(1905—)是这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理论在第二次大战以后就有影响,近 年影响尤大,沃克的文章阐述了他的观点,这里也怍为新的趋向 提出。此外,上文提到的罗杰斯和梅的分歧最近巳发展到公开的辩 论,我们收入了他们于1982年发表的文章,可以从中了解人本心 理学内部的新动向。另一趋向是以科学方法论加强人本心理学的 尝试*这一趋向的代表是里奇拉克,他认为人本心理学重新把目 的论引进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中以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库恩式 “科学革命”,但必须以辩证方法和逻辑学习理论(iosic learning theory)增强人本心理学论证的严密性,才能完成这一革 命转变。我们选录了他的两篇很有分量的论文,作为本文集的①马斯洛曾说,人本心理学或心理学第三种力量是一个过狭阶段,未来趋向是 超个人心理学或第四种心理学*收场?。此外,在新近趋向部分,我们还选入了奥托关于人类潜 能运动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人本心理学和人类潜能运动的关 系。这一部分还选录了其他一些解释性的通俗文章,也许有助于 从生活的角度理解人本心理学。这样,从狄尔泰对心理结构的理解开始,到里奇拉克的严密 方法论讨论为止,以马斯洛等主要理论家的阐述为主干,我们试 图把人本心理学关于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 其来龙和去脉较系统地呈现给读者。但这仅仅是一种设想而已, 能否达到这一目的以及我们的不足之处,尚待读者的批评指正。最后,我愿借此机会对本文集的所有译者表示感谢,由于他 们在繁忙的工作和教学之余能抽出宝贵的时间f才能在较短期内 完成翻译的任务。特别是刘小枫同志,除他自己译校的文稿外,还 担任了全部组织联系工作并协助我进行了部分选编和校阅工作。 许金声和陈维正两同志也承担了一部分组织联系和校阅工作。他 们三位都是心理学的爱好者,虽然全部稿件是由我最后选定和校 阅,但他们的许多意见对我是有启发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 李文聒同志曾翻译马斯洛后期的著作《存在心理学探索》,他慨 然应允把其中两章手稿贡献出来充实了本文集的内容,这里也表 示衷心的感谢。最后还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的邵瑞珍教授和陈抦权、髙文浩两同志,他们同意杷一篇已发表过的重要译文---篇经常被援引的马斯洛代表作《人的动机理论》一并提供给本文 集的读者。林方于中国科学脘心理研究所①伹里奇拉克的辨证法概念和睢ft辩SE法有所不同,我们应有所分辨鑛者序................................................................C1 )第一部分早期理论7世界观的类型及其在形而上学体系内的展开.......................................C徒〕狄尔泰(3 >价值的等级..............................〔德〕施普兰袼尔(16)心理生活的社会方面......................〔奥〕阿德勒U4>人生的各阶段................................〔瑞士〕荣格从机体角度探讨动机问题............C德〕哥尔德斯坦(149)人的动机理论.......................................〔美〕马斯洛(1肋)基本捂要的类似本能性质...............〔美〕马斯洛(178)髙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美〕马斯洛(200>.超越性动机论价值生命的生物基础..........................................‘C美〕马斯洛(209)生产性的爱和生产性的思维*..........〔德〕嫌姆(234)自我实现者的创造力........................〔美〕马斯洛(243)自我实现及其?越*..........................〔美〕马斯洛存在的焦虑与创造性的生活..................C美〕沃克U00>幸福、献身和意义.........................〔美〕加德纳(410)重新写你的历史.....................〔美〕埃利斯' 哈泊U14)f属于自己的生活..............................〔英〕米尔纳“25)人性间题的心理学讨论...............〔美〕罗杰斯、梅(442>辩证法的多种涵义......................〔美〕里奇拉克严密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原则............〔美〕里奇拉克(47S)人名译名索引,而且还涉及到人的道德目标的最基本定论。同 样,从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在菲特烈二世的宫廷里对比他们的 信念,以及经院哲学家发现阿威罗伊?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那 一刻起,现代欧洲国家的宗教信仰体系以及哲学的教理部分就巳 受到严重的损害。古风复盛以后,希腊、罗马作家们的真正动机 开始被人们所理解,地理发现的时代又增长了有关我们这个星球 上各种气候、民族和思想方法的知识。然而,人对其迄今根深蒂 固的信念所怀的信心也随之烟消云散。如今,旅行家们细致入微 地描绘着各种大相径庭的信条教义,而我们注视和分析的却是宗 教和形而上学领域令雄浑博大的伟迹,不管是东方等级制度,希 腊城邦,还是阿拉伯文明。我们凤顾宗教传统、玄学信条和被论 证的体系这片无法估量的废墟:许多世纪以来,人们曾k尽脑 .汁,尝试用各种途径来提供科学舉据,或通过艺术来描绘,或借 助宗教来宣传,以证实事物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如今,有条理的 批判性历史研究已涉及我们这项旷日持久的艰巨事业中的每一碎 片和残迹。这些体系全都排斥对方,反驳对方,,却没有一个能完 全站得住脚*从历史记载中根本找不到象拉斐尔在他的《雅典学 派》壁画中所推绘出的那种平心静气的讨论,那幅画实际上是当 时折衷主义鲼询的表现^自从郑个时代以来,日益增长的历史感 与哲学家对知识和真理普遍性的侈谈之间的矛盾已经明朗化了。 对于新的哲学体系,人们越来越怀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好奇感,他 们所好奇的是一个新的体寒能争取到什么样的公众,以及它将时 兴多久。①两威,伊(Av*rr?s>,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輅西德(lbn_ RusM,1136 — 1198)的拉丁名_他在哲学上的基本诨向甚碟主义的,认为物质和运动永 恒存在,*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做过一些介绍、注释和评论? 一译注然而除了艰深和由于吹毛求疵的舆论得出的许多怀疑论断 外,还有因人的历史感不断更新而产生的疑惑。古希腊、罗马的 历史思想被臆断地加以叙述,似乎只有一种类型的、具有特殊本性 的人。普遍类型的类似提法深植于基督教存关第一个和第二个亚 当以及“人之子”(耶稣拣督)的训诫中。甚至连十六世纪的自 然哲学也保留了这个前提。那些发展了这一体系的人从基督教中 找到了一个抽象的、终极的宗教范例,并称之为自然神学,同一 思想学派的其他人则从罗马法律中抽象出一个自然法则的学说, 从希腊艺术家的作品中抽象出一个审美鉴赏力的典塑0按照这种 自然体系,在任何历史变异中都有关于社会法律秩序、宗教信仰 和道德标淮的某种不变而呰遍的范例。这种通过历史形态的比较 研究得出與同特征,从种种纷繁的道德、法学和神学中引出自然 法则,及依靠最髙典范的概念提取自然神学和理性道德的方法 它是生活最重要也最有益的创造物之一。因此,历史感的逐渐出 现,尽管对那些伟大的体系及其影响有巨大的破坏力,仍将有助 于调和每一个哲学体系都声称掌握了普遍真理与所有体系混杂的 历史事实之间的尖锐矛盾0生活与世界观 一生活任何世界观的最终拫源都是生活本身。生活在全球各地有无数种特定的方式,而且每一个人都在循环往复地体验着它。如果 只是摄取眼前的瞬间,就很难对生活作严格的评价6怛若追溯历 史并加以客观的表达,就能更完全地把握生活并且对它作出更富 有意义的解释,而不受个人学识和当今生活的种种形态的局限。 '这样,生活就在各方面都展现出相似的特征和共同的特点&在生 活的许多形态中,我们:R强调一种形态。这儿我们不作解释,不 分范畴,只是描述每个人都能自己观察到的事实。所冇的思想, 每一个内在和外在的行动都是作为高潮出现的,并且都构成了进 步。但我们也感受到一种内在的静寂,不管是梦,楚戏,还走消 遣,总之每一种纯粹的旁观和内在的精神活动~■这就是生活的 基础。在这种静寂中,我们把别人和别的事物不仅仅看作是跟我 们有关联的、互相间也有因果关系的实体:而且所有一切都是从 我们出发结成了关系网的,我们主动地待人接物,肩射为主,应 允请求,并指望拫答,它们有些使我们愉快,幵扩我们的眼界并 给我们力量,另一些则历抑我们,幽禁我们9每当某一特定的进 步倾向相当明显时,人就会注意并感受到这些关系。对他来说, —个朋友是提高他个人存在价值的动力,每一个家庭成员在他的 生活中都有明确的地位。他在周围的一切中看到了生活和精神的 具体表现&门廊上的一张长凳,一棵遮荫的树,房子本身和花园 等等,所有这些只有在这种具体的情景中通常才变得富有意义。 生活,个人独特的生活构成了个人自已的世界。二人生:往昔与回顯对生活的反思形成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它把具体和一般的知 识同我们的自我在跟周围的世界及命运接触中所发生的(由冲动 和感情在我们内部唤起的)许多分明而细微的事件结为一体。正 如人的天性都是一样的,生活经验的基本特征对所有的人来说也是共同的。这些特征就是人间一切事物均瞬息即逝,最终归于徒 劳,而人只具有享受现在的能力。强者,甚至性格不很强的人, 往往想通过建立一个表示他们存在的竖实结构来克服这种短暂 性!那些性格较弱或耽于思考的人由于空虚而渴望在无形的世界 中获得真正的稳定;还有那不可遏止的激情力量梦幻般地创造出?*幻觉效应,直到它们内在的错觉消散为止。这样,生活经验在所 有的个人身上就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但它在所有人身上的共同基 础包括如下内容:命运的力量;我们所拥布、珍爱甚至仇恨、害 怕的一切都将化力乌苻> 以及那无时不在、无人能免、决定着生 活的重要性和意义的死亡等等。从一系列的个人身上引伸出一个更为普遍的生活经验。当人 们跟同辈、前辈和后辈一起生活时,由于特定经验有规律的重复 而约定俗成^典瘩成了一套用来描述这些经验的术谞,经过一段时 间以后,它们变得越来越精确和肯定。它们的确定他有赖于我们 从中得出结论的那璺事件的不断积累,有赖于把事;件归入现成概 念的习惯,还依赖于不断的重复考查。甚至在一些我们的生活经 验原则没有明确被意识到的个别事例中,这些原则仍然影响着我 们。所有作为习俗、惯例和传统而左右我们的东西都是建立在这 种一般化了的生活经验上的。但在所有这些经验中,不管是个别的 还是普遍的,其程式的确定性和特点与精确地获得的普遍真理是 根本不同的。科学的思想能检验它的确定性所依赖的方法,并能 列出公式,精确地证明它的原则。但是我们生活经验的源泉不能 用类似的方法来检验,而且不能从那里引出确定无疑的公式。这类生活经傘中还有一套固定的关系,我们的自我就在其中 防范着别人和外在的事物。有关我们的自我,我们周围的人和 物,以及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构成了生活经验的结构和它逐步 展现的意识a苜我,及我们周围的人和物可以当作经验意识的因素,而这种盘识只存在于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之中a不管哲学思 考可以试图从个体化的因素中引伸和抽象出什么东西,那些因素 本费仍然足生活本身的决定因素和必需品,象生活那样不可毁 灭,并不随若思想的改变而改变,因为送种因素是建立在无数代 人的生活经验上的。茌这种建立荷灾周围世界和我们与它的关系 的经验中,下列事实足最現要的:世界和我们与仑的联系包围了 我们,用我们无法克服的方式伍迫我们,它们总是出乎盒料,无 法拉制,因而使我a 1的s的受到限制。我们归纳法的精髓和知识 的总体依赖于这呰洽怡是趣r经验意识的假设。三生活之谜对于苒欢思考、想要理解整个生活的人来说,生话经验的变 化揭示了菜种好象是生活的苘貌那祥的东西0生活显得非常矛 盾,富有生气,然而又经受严格的调节,合理而又武断,永远呈 现出新的方面p祖然它在细节上可能清楚,但作力一个整体则完 全是个谜。灵魂寻求把生沾的种种关系和基于这种关系的经验结 合起来,但仍然不能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最使人感到不可理解 的是生殖、分娩、发台和死亡。沽费的人知道死,但对它百思不 解。从第一次看见死人后,他就不能理解死亡。这决定了我们对 于世界的看法,认为它捂某种极为不同的、生琉的和可怕的东 西。死亡这一事实驱策着我们去逑立离奇的想像,以帮助理解这 个事实;对不朽的信念和对远祖和我们的前辈的崇拜引出了宗敎 信仰和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当人在人类社会和向然中体验到一 种持久的斗争,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的不断毁灭,总之,当人 体验到自然进程的残酷时,他就增长了对生活的陌异感。奇怪的 矛盾变得明显了,如事物普遍的短暂性跟我们追求稳定性的意 愿、u然的力量跟我们怠志的独立性、时空中一切事物的最终本质跟我们超越一切限制的能力等等的对立p它们强行进入我们自 觉的生活经验,并永远不能够消逝。这些谜在古代曾使巴比伦的 .祭司们感到头疼,就象如今的基督教牧师们头疼一样,或者坷以 说,赫拉克勒斯和黑格尔,埃斯库勒斯的普罗米修斯和歌德的浮 士德对此也都同样一筹莫展&四世界观形成的法則每一次大的体验都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一个不同的方面I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当这种体验重复出现并 结合起来时,我们就形成了对生活的态度。从这种经验与反思的 关系中,我们的生活获得了一种色调和解释,尤其是对于那些情 感丰富、喜欢思考的人——这样就产生了普遍的态度。当生活向 人们呈现出新的方面时,这种态度又会改变,但在不同的个人身 上流行着某些按性格而定的态度。有的人会抓住有形的、物质的 目标,及时行乐;有的人则想通过机遇和命运来实现一项伟大的 计划,以构成自身存在的稳定性;还有一种性格抑郁的人,他们 所拥有和珍爱的东西的短暂性在他们看来是无法忍受的——于 是,生活对于他们就象用虚荣和梦想织成的服装,显得毫无价 值,或者他们会超脱尘世,追求永恒。在对于生活的主要态度中 最为包罗万象的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它们内部又有多方面的 细微差别,这样不断地把概念人格化,就使一个概念更接近于听 众的思想,把概念單上人的衣服以后,就能更容易被人理解I或 者说,它以一种已经近似科学思想的方式利用了从一个不知名的 概念与一个为人熟知的概念之间的相似性类比中所得出的结论。 这种方法凡是在宗教1神话、诗歌或形而上学中试图使它们的解 释被人理解和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地方都能生效。10五世界规的结构一般说来,当世界观被用来解答生活之谜的时候,它们都遒 循着同样的结构。一个结构往往是各种思想的混合物!在结构内 部,宇宙的重要和意义的问题都在宏观的基础上作出定论,并从 结构中推论出生活理想、至善和最高行为淮则。这个结构是由一 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所决定的,按照这种心理状态,对事物和歼埯 的评价是喜欢还是讨厌,是满足还是憎恶,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都是建立在人生真实的概念基础上的^反过来说,这种对生活的 估价是意志决定论的基础。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历意识的三个阶段 (从宏观到评价,再到意志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 心理存在的独特性。也就是说,在交互感应中基础一直在发挥作 用:(已经存在于我们态度之中的)关系使我们形成对于对象的 判断,决定我们的快感,并指引我们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这些 失系决定了不同层次的确立,因此构成了整个体系,即结构。在 这个结构中,灵魂无孔不入的影响终于得到了表现。这个复合体 以其最简单的形式出现在抒情诗中。它是一种境遇,一首感情的 变奏曲,和经常由此而来的一种欲望、追求和衧动。每一种羌系 都引向一种形态,其中重复出现的态度是有结构地结合往一起 的。世界观也以同样的标志趋向于一律性,使心理生活的结构得 以表现。基础常常是宏观的;它起源于我们可知觉的行为,后者 本身遵循着认识阶段的不变法则。首先,我们观察了我们内部的 事变和外部的物体。然后,我们依靠思维的初步运筹,强调了真 实的基本关系,以此说明我们的观察。一且这些观察被隐没,我 们就在观念的_海中勾画出它丨n的轮廓丼进行分类,使它们超脱 偶然性。在这些预备阶段,精神获得了稳定性和6由,但只是在 判断和概念的范畴里,它才取得了对现实的支配。在这个范畴中,人们终于对真实的联系和本质有了适当的和一致的理解。当 —个世界观完全展开以后,这个过程就有规律地在认识现实的这 些阶段里开始了。在一个典型认识的基础上有一个典型的行为, 而这也是要按不变的法则经过类似的阶段形成的。当我们意识到 自我的时候,就能最大限度地享有存在;我们把周围的物体和人 标上某种有效的价值,因为它们使我们的存在变得更如丰富且有 意义。于是,我们就按它们的预期影响(有用或是有害)决定它 们的价值,并在'衡量它们的时候,寻找一个绝对的衡置标准。这 样,条件、人和物体在与整个真实的联系中就变得重要起来,而 整个真实本身也变得富有意义。当我们经历了所有这些心理阶段 时,世界观结构中的第二个层次就建立起来了,宏观就成了充分 评价生活和理解世界的基础。心理生活同样遵循着某种法则,评 价生活和理解宇宙导向我们意识的更高一级,或者说另一层次, 如果我们愿意这祥做的话。在这里我们发现了理想、至善和最高 准则。世界观在所有这些范畴中获得了实践的能量一一即它看透 生活、外部世界和我们的灵魂本身U在这一阶段,世界观变得有 创造性,能形成或改造性格。但就连世界观的这个最高层次也得 经受各种阶段的变化。从瞬间的意图,奋斗和倾向发展出旨在把 概念转化成现实的永久目标e这里也决定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目标的抉择,迖标方法的挑选,以及最后把所有目标系统化,使 之成力我们实践行为的最高准则一一一种生活的全面计划,一种 至善和最高的行动准则,一种塑造个人和社会生活的理想。这就是世界观的结构。生活之谜中晦涩和疑惑不清的东西 (在生活中就象一大堆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这里将升华为问题与 解答之间的一种自觉而必需的关系;这种进步也经历着相同的阶 段,这些阶段自身是受內在法则制约的。所以每一个世界观都经 过它自己的发展阶段而达到完备。这样,一个世界观只有经过时同的考验,才能被接受并获得恒久性、稳定饯和力童e它是历史 的产物a六世界现的多样化世界观是在历史所决定的不同条件、气候、人种、民族等情 况下,通过政治组织和时代的时间限制而发展的0所有这些组成 了特殊的条件,它从一开始就造就了多种多样的世界观。在这种 多样化条件下发展的生活真正是变化多端的,而孕育生活的人也 间样如此,除了不同的类型,还有不同的个人及不同的环境和生 活体验。就象地球上繁殖着无数种类的动物,它们为争取生存和 r展空间而不停地争斗那样,人世间也有各种世界观结构的产生 和发展,以及它们为统治人们的思想而进行的斗争。在这一进化过程中有一种普遍的一律性,而被不断变化的印 免、命运和外在世界的力量所困扰的灵魂必定会按照这种一律 性,努力追求内在的稳卑性,以便更好地经受变化I它会摆脱变 化无常及自身抅造和生活观点的摇摆流动而走向生活估价和生活 目的等更加稳固的形态。那些能促进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引向更 实用的生活目标的世界观被保留了下来,而那些不足取的则被淘 汰。在竞争者中间发生了一种选择。具有生命力的世界观经过历 代的竞争,结抅更加完美。正如结构的规则性造成了笱机生物的 多样发展,世界观也是按类似的图式形成的。造成世界观分支的最深奥的秘密是一律性,它是災魂生活 咨阶段内的目的论关系给完备的世界观的恃定结构所打下的烙 印。往结构的十分明显的偁然性中间有一个严格的目昀关联性, 它产生于宏观蓝图、生活判断的估价和生活目标H者之间的相互 依赖关系。一个普遍的人性跟个性化秩序的倾向是协调的,是紧23紧地跟生活和真实联系在一起的:真实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相同 的,生活也总是呈现出一些相同的方面。在世界观的这种结构一律性和形态差异性中还有一个不可计 箅的因素一^^生活的变化、时代的更替、科学的改革、民族和个 人的思想转变t结果是对问题的兴趣、以及某些产生于历史又左 右历史的思想的威力也得经历不断的变化。某一历史阶段和范围 中的生活体验、情感和特定世界观中的思想,这些综合体永远是 在不断更新的。这些综合体本身也许缺乏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的规 则性和各部分的强度及重要性的规则性。但由于有深层结构和逻 辑规则的一律性,这些综合体并不是松散的集合体,而是具有自 身的坚实结构0当我们把这些结构加以比较,我们发现它们中间有的存在着 某神亲缘关系,可以归并成各种组别。正如对语言、宗教和政体 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某种类型、发展路线和变化规则那样,我们也 能论证世界观的类型学。所有普遍性的类型都必须经历个体结构 受历史制约的阶段。它们受发源地K的特殊性的制约。但假如要 从个体化的制约中派生出类型,那就是分类者的严童错误了。只 有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才能完成奠定这些类型以及它们的变异、发 展和置换的任务。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必须永远对其结果釆取 慎重态度,并不断蒈惕进一步的转化。每一个断论都是初步的。 它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历史的工具a但同时历 史比较的方法永远是同对系统化的重视和对历史因素的一般化解 释结合在一起的。甚至连不偏不倚的心理学的、并稍带历史性的 系统化论述也难免要犯过于抽象的思维的错误。这种抽象思维往 往把规则形态各领域间的联系看得过于简单,以为那里有一种积 极构成的趋向。现在我们可以用一个主要论点来概括前面所说的一切,这论14点在每一点上都被历史比较的方法所证实世界观不是思想本身 的产物,它们不是产生于纯粹的求知意愿&对现实的洞邊力是逐 渐形成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只是很多因素之一3世界观来 自我们生活的品行、举止和总的生活经验。简而言之,来臼我们 心理存在的总体。把生活提高到完全自觉地认识现实、评价生活 并通过意志去积极行动的程度,这就是整个人类在世界观的进化 演变中所承担的缓慢而又烺巨的任务。世界观孕说的这个主要论点我们在对整个历史进程的考察中 已经证实了^这个考察还进一少证实了这个论点的一个重要推 论,它把我们义引回到文章的开端。世界观的最后形成在很大程 -度上受到寻求稳定性的意愿的影响:宏观蓝图、生活评价和意志 引导的稳固性和确定性,这个确定性是从前面提及的心理发展阶 段的一律性中获得的。不管是宗教还是哲学都寻求确定蚀、真正 的影响、统治和普遍的效力似实际上人类在这一特定的路径上 并没有获得丝毫的进展 互相冲突的世界观在任何重要观点上都 没有达成过完满的协议。历史不断地在它们当中进行选择,然而 —些大的批界观沆派生荐下来了,并仍然产生着作用;这是加于 世界观的一种无法论证、但不可毁灭的法则。因为没有论据能够 造就它们,也没有论据能够消灭它们--个类型中的个性阶段和 多样化的结构也许会被抛弃或驳倒,但它们植根于生活,而生活在 前进,它将永远地不断产生出新的形态&it 弘淨5I价值的等级?〔德〕施普兰格尔②个人价值准则③在两种值价之间舍此取彼,这是一种简单的心理行为,但 是,一个人受到以往文化的影响,受到某一特定的集体道瘛观念 及一种独特的、冲突性的情境的影响,那么,他所处的这种复杂 的伦理情境和那种简单的心理行为就相去甚远了。然而我们还是 得从这个问题入手:即各种价值本身是否就有髙低之分,以至此 价值就比彼价值更为可取!还有,人们是否在充分的体验当中感 到了这点。从这一似乎完全客观的问题出发,我们进入的下一个 研究领域就是使问题复杂化的各种条件了3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 特殊的客观一主观的经验情境I接着是个人在结构上先定的体验 能力;最后是似乎完全主观的、无规可循的、形成价值观念的个 人原因,它一向被解释成为一种谬误或病态。我们不把个人的价 值观念孤立起来看,而是放在一个历史发展的、具体的社会道德 观念的背景中加以研究I在个人对种种价值做出抉择的冲突中, 这种社会道德观念试图提供各种现成的解决方案。我们的目的是 要确定:究竟有没有一些科学标准使我们能够给各种价值或个人CP 译 _Spranger, !£?, Types of man, the psychology and ethics pcr-scmalitjr, pt.3^ chap*4, 1928,@ 施普兰格尔(Edward Spracger, 1382—196S> ,?小籣是编者加的,下同,16具体的价值准则划分出一*种永恒不变的、森严的等级。所以,我们必须对价值的种类或类别逐一加以比较。各种价 值之间是否有等级之分,例如:经济价值是否总是低于社会价 值,这个问题尚待确定。如果我们做出一种不可能的假设,即不 同价的价值体验可以用等量单位加以衡量,结果可能是五十个单 位的经济价值大于一个单位的社会价值,六十个单位的审美价值 大于四十个单位的宗教价值等等。但是,绝不可以认力这些衡量就意味着在同一的主观评价 中,含有六十个单位的某种价值就必定胜过四十个单位的另一种 1;「值。我们寻求的是价值之间的一种客观的等级划分,也就是这 样的一种等级划分,它对人人都有效,如果每个人都象他们应该 的那样去评价事物,那么这种划分必然会出现在他们的体验之 中。所有这些仅仅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假设,以引导我们对此问题 做出正确的阐述。对于“价值观念”的空间、时间和个性所决定 的各种偶然数据,我们暂不考虑,而只考虑对价值的“充分体 验,,①。例如:假设我不够成熟而不能欣赏一件艺术品,人人都 会承认这是我的错,而不是那件艺术品的错,即使严格地说,这 话并不构成一种道德意义上的批评t又假如我一吋手头拮据,迫 使我怠慢了朋友们,这也并不意昧着在我的心目中朋友就不如收 入更有“价值”。我们遇上的正是柏拉图向普罗塔哥拉提出的问 题②:谁来确立标准?显而易见,回答必须菇:根本不楚活虫生 的个人,而是一种规范的价值良知,这种良知肯定是高高地超乎~①_充分体躲不过是I4种体聆的主观方式*在这种体验s屮,我棒>■斤芯_识到一种价直形式或价值 关系的客观意义i宂全蜂“体验较价值套*无意义的。②见《挣亚提的斯jlP庚13T二瘦离诸可^>>^3 75页匕关T-甚的可衡ffi性 的部分。奇择的A,細人拆叙p它守|u _迹义的思想基…然而其本意 乃是从亨乐—運过㈣谬法来反驳李乐主义。J7人和一切具体情境之上而构成的a■■可以将价值分门别类并以类别为整体进行比较,也可以依据 对各类价值普遍有效的数量标度抛开类别而对客观的价值等级进 行比较。除此以外,还有第三种见解,即完全否定各神价值有相 互比较的可能性口假如说,经济的体验和审美的体验(也就是需 要的满足和沉思的喜悦),其主观性质的区别是如此之大,简直 无法将二者加以比较,这话也不无道理0淮能用货币的单位来表 J 达他是何等地珍视感情,或者用爱情单位来说明一套服装使他破 费多少?我们曾经说过,所有的价值观念都在同一心灵中相会, 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在形成性格和行力中的意义;这话也就 回答了上述异议。所以,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承认4不同价 值的质是不能用量的箪位来表达的,因而第二种可能性也可以排 除了。同时我们却可以坚持这种信念,即在充分体验之中,对于 涉及生活整体的、不同等级的判断和对于质的理解是统一的。我 们要说的正是这一点,而不是要用什么单位来衝量价值。迄今力止,一切研究都收效不佳,就是因为将各种价值和各 种数学上的单位等量齐观,尽管在“现实”中,数学上的同一单 位在不同的人看来会各有高低,但毕竟是可以客观地加以衡量 的&可是离开了心理背景,价值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我们不仅 假设“充分体验”概念中已经包含了人们借以体验价值的客观等 级,现在还必须增加一个更力主观的观点,即价值体验作为实际 过程在生话中所占的地位,这种地位必然是变化着的,尽管各种 价值已“充分地保留在观念中”①。即使按照准则来对事物进行①附记,充分地保留在观念中"应该这样解释,纯粹的冲动和盲目的!IHI交 配一切的情境应不予考虑》相反,我们假锭,尽管时代的要求不断变化,主体 对于自己生命的价值*义仍然保持冷静的牴规,我们必领事先?设人们总是 趋向于所分享的价值的充分含义,即使我们注S到,由f种种特殊情形在短 暂的体验中强度会发生转换*18评价,我们仍旧总是处在种种独特的情境之中,各种价值的等级 也会相应地各有变化。这些等级受到主体观察角度的制约(而这 又是由实际主观情境所决定的),也受到一种现象或经验的形式 的制约^价值体验(过去总是取其绝对意义)通过与主观全部生 活情境的关系,有了一种新的色彩,我们称之为价值强度。我们 尚未放弃有所谓JE常人存在的假设&怛是,我们暂且不管种种外 观的价值及价值谬误,只考虑性格类型(即其心理结构)的独特 因素&但在一个IE常人的心中,各种价值观念也是取决于它们在 意识中相遇的结果,这呰价值按照自己佥部内在和外在的地位, 所获得的强度也各不相同。所以说,我们并没有随着强度这个概 念而进入一个可以避免价值谬误的领域,而是暂且停留在各种准 则及价值规律本身所耍求的这一领域中。归根结底,我们旨在说 明的是:在个人的意识中,价俏体验有时是“真实的”,宿时却 不然。例如:根据一种客观的价依理论,我们“知道”《纯枰理性 批判>)有很高的汰识价值。怛足,这种价值尽管应该丼且也玎能 会在我们的充分价值体验中出现,却仍然可能不为我们所见。这 或许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想到它,或许是因为我们感到其他一些 利害相关的事情更为重要,竟使这一客观价值退避三舍了 o这 样,这神价值茌体验中的强度就大为减弱了&例如:对饱食后的 食物价值的体验或对习以为常的国家价值的体验都是如此。生活之流为我们经验和活动的场所带来一个又一个价值关 系。假如“急需程度”和价愤总义的等级是同义的话,那么人们 就不得不耍么将呼吸视为永恒的M高价值等级,耍么设想价值等 级的顺序是变化无常的。既然谁也不愿意就此作出任何一种结 论,我们将暂时在第一节中把各种价值作为常数单位在同一尺度 内加以分门别类,但逛我们在第二节中将会看到:完全脱离个人3i的总体生活来考虑价值是不可能的I除了当时所体验到的强度之 外,我们还必须识别出涉及个人生活整体的价值体验的意义。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假设理解充分、强度相等的前提 下,研究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及宗教的价 值种类的等级顺序。一开始人们可能要说经济价值是最高的价值,因为在体验其 他事物之前,生活必须首先得到保障I因而我们应该把一切有益 于维持生命、健康和活力的事物放在首位。然而这一回答却是和 我们的假设大相径庭的。因为这意味着体验价值的主体处于各种 身心需要完全没有得到满足的境况之中。在这一特殊的实际情境 中,经济价值当然显得髙于一切了6 —种完全无人怜爱、愚昧无 知的生存在肉体上虽然是可能的,但若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满足不 了,生命本身就会受到威胁了,所以说,在特定的场合中经济价值是最为迫切需要的6如枭 按照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价值等级,所得到的必然是一种功利 主义的价值等级,斯宾塞在其《教育孚〉> 引言里正是这样论述 的。但这样一来就会赋予经济价值一种反常的经验性强度。不妨 将这种情况和下列同样可能的情况对照一下:做母亲的出于对孩 子的母爱,对自己最为迫切的需耍可以置之度外 在这种情况 下,社会价值的强度就大大地提高了,而这神强度也是来源于实 际情境的,即使对做母亲的来说,经济物品也并非“毫无价值”。 但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假设各种价值会表现出一种正常的强度 (固然这种假设也许从未实现过),然后再对各类价值的优劣做 出一些总的比较。价值定义本身运定了两个事实:经济价值最低,宗教价值最20-离。这是因为经济价值都是实用的价值,它们总是诉诸自己为之 服务的另一种价值,它们本身的价值乃是它们为之服务的那种价 值的反映&各种经济价值都可延年益寿*这样,它们所维持的生 命价值多少,它们U己也就有多少价值。但是,一旦经济价值本 身成了目的,生命的意义也就沦为单纯的享乐和安逸了。商品 (包括技术)也就仅仅有益于从物质上维持肉体及身心的安逸。 在这无体止的获得与消耗的自然循环中,生命之意义这一宗教问 题丝毫不曾得到回答。人成了桕拉图所说的那样:欲壑难填。商 品从本质上来说是可消耗的、有限的,要想从中见出生命的意义 又如何可能呢?而宗敎价值,只要我们将它看作得到人们充分体 验的价值,那么从一开始它的定义就不容怀疑地被规定力最高的 价值。宗教价值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事实上的;生命的所有其他价 值都是和生命总的、整体的意义相联系的。这个意义是什么呢? 如前所述,这种意义在于道德的价值,在于灵魂的规范性,在于 实现灵魂真正的价值命运^这一最高价值超越了空间、时间及物 质,它是整个生存的造化*是宇宙意义上的专注,是履行义务的 心灵满足6这一价值可以通过两种方式的信念表达出来:(_1> 最高的、最完美的价值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2)否定空 间和时间,设想出一种永恒而无限的超越。不管怎么说,对于经 验主体这两者都意味着从有限和终极的诸种制约中获得可以企及 的最大自由。伦理信仰都是针对生命的精神意义的,因而也就超 越了空间和时间中的事钧,达到了賦予灵魂以终极意义的那神价 值关系。 '所以说,剩下的问题就只是如何将介乎功利价值和宗教价值 这两个极喘之间的各种价值分门别类了。宗教价值的特性对划分 价值等级的标准已有所暗示,这种等级划分取决于超越空间、时 间及物质的程度,因为无限的、形而上的心驰神往总是超越了限21定的、有形的事物,达到了宗教术语所特指的那神“更髙的世 界”或“彼岸世界” ^我们已经知道,审美态度将物质的世界转 化为想象的谊界,而理论家则把它变为观念的徂界。这两种情况 都超越了空间、时间及物质,但超越的方式却迥然不同。审美态 度总是诉诸一种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并通过具有移情作用的想象 读心灵从纯物廣的限制当中解脱出来,进而将物质坻界理想化。 而纯理论的态度却诉诸一种和想象力同样无限的观念的空间和时 间,进而将物质世界转化为各种观念及本质联系。第一种态度对 心灵生生不已的冲动及其恃性仍有所保留。而在第二种态度中, 好象有一种永恒的知觉能够从观念上把握住最隐约不清的事物, 尽管这种把握肯定是通过推理和概念而不是通过具体的思考。显 然,这二者分庭抗礼,无从取舍,须对它们同等看待。审美态度 好比是对世界的一种内在的把握,是个人在凝神观照时所达到的 物我同一,是一种如醉如痴的境界。科学则是对世界的一种外延 的把握。但是,打个比方说,它所把握的是世界的骨架,而不是 世界的血肉或深刻的方面,一个人对这两种态度不可能不分主 次,兼收并蓄;二者必居其一。我们不妨将这两神态度分别称为 男性手段或女性手段(如果这里指的是男性世界原则和女倥世界 原则,而不是男人和女人)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样也显汞出一种对立。对于生命的 意义来说,坚持自身的价值和献身于他人都是必要的。迭两种态 ■度的价值一我们曾称之为更有效的价值■^^依赖于这些态度所 涉及的内容。从利他主义的角度看,停留在功利价值限度内的爰 是最低级的,而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他人,这种爱则是最髙尚的p①桕拉图在爱欲的学说中以及席勒在《艺术家》中所表现的那种左右描摆的* 度就反映了这种价值抉择的特点,22同样,仅y又在功利价值范围内有效的力量是最低级的,而实规生 命的宗教意义的力量则是最高尚的。不妨进一步说,某个领域的 价值,一旦和社会精神相联合,就会增校;反之,若是以U我为 中心,一味追求个人权力,这种价值就会下降。因为爰能使一个 人心灵开阔,能使他体验到他人的价俱,进而使他从种种局限中 解脱掛来。但现在又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种价值的意义到 底有多大是不得而知的,而且无法证明一种爱所施及的人愈多, 就愈发髙尚。最后还有,集体权力的价值~^也就是和社会滷神 相联系的价值一总是高于区区.个人对生活的要求0然而这一事 实尽管对权力伦理学至关重要’却并不在我们目下耍谈的基本关 系之内。f假如我们在精神生活中,只需要和相当于客观常数的价值打 交道,价值等级的顺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我们己经看出, 情况并非如此。价值并不是“超主观领域”中的、万古不变的实 质,而总是个人精神结构的一部分。要想使这些价值完全脱离经 验性是不可能的。我们曾经说过,价值的实际强度取决于它们在 经验芜系中的地位;我们固然也看到,价值瞬息万变的现象使我 们不可能建立一条标准来对价值等级的顺序做出真正的估价这 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发生,这时,由命运和楕神发展的结合而产生 的某一体验获得了一种非昙花一现的而是影响生活整体意义的重 要性,价值体验的这种功能我们称之为价值体验的意义&一种价值体验的意义不仅仅取决于这一价值的种类。稍举数 例便可说明这一点t认识的价值固然在本质上高于经济的价值, 垣对个人的价值整体来说,确保生存基础的意义显然高于学习毕 达哥拉斯定理的盘义;仁爱固然高于权力,但保存一个文明的围23家就比关心一个人、一条性命更为重要。所以,即使在那些基本 上可以视为等同的领域内,这种立足点的不同世会导致等级上的 区别。哲学上的洞见必然髙于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但一首含意深 广、意义隽永的小诗和比较语义学的个别论断相比,却更力可 取。那么f价值体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显然就是它对价值 整体的贡献,首先是它对价值生命总体和个人总体的重要性。从 这一立足点出发,凡是转瞬即逝的,不管它所属的价值类别多么 髙尚,在等级顺序中也不能髙髙居上。而凡是在这一点上至关紧 要的,凡是在楮神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就会在这种顺序当中得到 髙扬,即使它原本属于较低级的类别。周部价值和生命的精神整体的这种联系我们曾经称之为价值, 的宗教性。这样我们就在双重意义上讨论宗教价值了。首先,它本 身作为一种价值类别可以显现在许多具体的客体上,因而也就可 以加以体验。但是,刚才我们又看出,这种客体也许在其他价值 种类当中巳预先形成了。所以第二层意义显然是更为重要的^也 就是说,来自其他领域的价值一旦和生命的终极意义相联系也就 具有宗教价值了。这样,它们就获得了一种宗教意义,超越了它 们原来的价值特点。所以说,一种价值的意义也就相当于它的宗教意义。尽管我 们以前把宗教价值放在金字塔的顶端,现在却必须将它也放在一 些较低的水平上,让它向顶端迂回运动。我们曾经说过,凡是和生命的整体意义相辅相成、有确切联 系的,都具有肯定意义上的宗教价值。对于这种整体意义,除了 个人的世界观所表现出来的以外,我们一无所知。所以说,这种 贡献一时1就成了个人道德生活整体中的价值因素的份额。又因力 这种贡献能增加道德生活总体在个人宗教(即他对世界意义的全24部现点)中的意义,所以说,我们把宗教价值意义定为最关键 的,这样作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宗教采欺一种很开明的世界观的 形式,我们就称之为彤而上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价值体 验的高低视其形而上学的意义而定。任何领域内的价值多少都有点形而上学的■意义。将各种价值 当作一般实质,按照它们超越空间、时间、能量及物质的限制的 程度,一句话,按照它们超越限定的程度来划分等级,这实际上 已经是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给各种价值排座次了。话又说回来,若 将这些抽象的价值种类看成是整个精神结构的一部分,就可以看 出,每个間部之中都含苻形而上的因素p例如:在力了生存而向 大自然抗争的生存竞争中,在企图摆脱物质限制的自由冲动中,无 不具有形而上的因素a同样,一种见解所包含的形而上的意义愈 大,它在生活关系中的地位就愈高。体现在一神审美经验中的世 界观价值越大,它那种瞬息即逝的特点愈小,在整个等级顺序中 的地位就愈高。一种宗教的爱(也就是充满这神终极意义的 爱),即使只施于一个人,还有那种渗透着宗教意义的权力意 志,这验都高于其他的爱或权力,这一点我们巳经明臼了。换句 话说,只有形而上的事物才能使我们超脱。各种价值体验具有不 同的启眾意义I但关于世界之终极意义1向我们揭眾的愈多,在 价值顺序中的地位就愈高。从以上讨论中巳经显而易见,问题是何等复杂。如见从个别 人(他对价值体验和规范价值那种瞬息万变的作用深有体会)的 角度来看问题,就可以发现,在决定真.」>:的价值等级时,他必须 考虑前述三种条件:即自然的等级、变化无穷的体验强度以及“他 所能够体验到的”各种价值的意义。虽然我们一开始从方法论上 虛设,价值的等级顺序表现为一种固定的、客观的体系,但是对 于价值等级的理解其实是这样的*在道德生活本身的过程中,在25对价值和法则的无穷感受中,在不断的冲突郝斗争中,那种虚设 的等级顺序乃是个人之所为。它并非现成的,而是道德生活最终 的、成熟的、来之不易的成果。还有,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假设有一种正常的人的 意识,尽管这种意识是无处可寻的> 这样就使问题简单化了。因 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讨论实际的情形及完全主观的条件。一个 现实中的人,作为一个时代及一个由历史所决定的社会的一部分, 已经是髙度个性化的了。又由于他的精神绾构独特无双,这就使他 更为个性化了,而他那独恃的精神结构则会渐次发展到病态乃至 不可理解的地步。科学总是诉诸典型的、合法则的结构,而对这 种独一无二的构造是把握不住的。在本编第一章中,我们对于社会历史坏境在价值体系形成中 所起的作用未予考虑,而只考虑人类精神结构的个性,这种个性 我们曾用"态度”这一名称来描述。在这些结构中已经有了一种个 人的价值体系,不管这种体系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这 些个性或态度对于眼下的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原因也就在此。 不管怎么说,在?所有的个性中,某些价值的趋向从心理来说总是较 之其他趋向更i重要。这一事实叉可以使我们从另一个特殊的角 度看待各种价值假设的地位?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有一种毫不含糊 的、永恒的价值等级顺序,个人仍然有一些半推半就的能力来把握 住这种情境。这一事实在本书讨论“态度”的各章中能得到进一 步的理解?,因为这些态度都是从各自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中 发展而来的。①施蟄兰格尔把态度分为六种I理论的、经济的、审荣的、社会的、政治的和 杂教的,这六种态度构成六种典型的人,但这是箝六种典型的类型,现实的 类型有程度不同的交迭。施氏在《人的类里》—书的第二纔分六章讨沦了这 些不m的态皮夹型? 一译注26在第一节中我们曾假设有一种充分的价值体验;为了对比, 我们可以把涉及个人单向发展的心灵结构观称为“个人的休验能 力” o在本书第二编中我们已经说明,心灵结构总是偏爱某一种 类的价值。心理学本身的研究表明,人们出于本性,对各种价值 也是吝有所好的。这只涉及那些从主观上来说是最高级的感受, 和那些假定容观上有效的价值毫无关系。但有一点很清楚:在个 人的心灵结构中可能会有一种因素f或促进或阻碍实现具有规范 意义的价值。所苻这些结构的类型都注定要采取一种最适合自己 的、确定而又片面的伦理观念。但是,我们还是设想那种虚设 的、客观规范的价值另布所归吧,有两神可能性:(1)心灵结构单向发展,以至客观上较高 的价值超过了个人的体验能力,因而并不能作为一种已经体验过 的准则而产生影响。这样,对于体验的主体来讲,也就无所谓什 么伦理冲突了。相反地,价值判断是由另一更为豁达的人替他做 的。这样一来,一切造型性也结束了—b灵本身当中连胚芽都 没有的东西是无法从外界加以移植的。(2)在第二种情况下, 伦理要求是在个人本身的存在之外体验到的,例如:一个人的精 抻自我可以超越他那受到限制的实际自我而设想出一种可能性, 但它无力将这一异类价值变成心灵的一个真正的组成部分,无力 将它变成一个布效的动机。这样就发展出源于主观性的性格悲 剧,和命运悲剧形成对比。这种人在义务和能力的冲突中土崩瓦 解了。在他身上两种形式的价值展开遭遇战^ 一种是客观上需要 却又可望不可及的价值I另一种从主观上来说唾手可得、在客观 上却嫌不够充分的价值。不妨说有两种道德观念:一种是个人过 于追求却又缺乏心理上的能力的> 另一种与其说是义务不如说是冲动①。让我们略举数例加以阐述。纯持经济态度的利己主义 者,尽管意识到爱人之心的重要性,却苦于自己那种独特的活 力,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纯持审美态度的人满足于对生活的凝 神观照若想从经济上有所创造,却是枉然。纯持政治态度的人 也受到局限,因为他的理论要求一种严格的客观性。这些人都缺 乏对异类价值的充分体验。毫不奇怪,他人的准则对他们毫无影 响》而他们自己试图符合伦理要求的努力亦屡告失败,因为他们 缺乏心理上的先决条件。从以上事实中可以淮导出伦理学上两个重要的结论,C 1 ) 道德的基本要求就是,体验能力必须具有内在的广度和丰满(正 如赫巴特和李蒉斯所强调的那样),不然就谈不上演化出更高的 道德I C2)为了把握更髙的、也就是具有规范意义的价值,有 必要对心灵结构加以组织。人们尚未认识到这样做在伦理上的独 立意义》也就是那种道德力,没有它心灵就不能认识和实现最高 的价值。对于这种现象,宗教和伦理学的语言用这样一些词汇来 描述,如I皈依、复苏、再生、克己等^但归根到底这种现象还 是不可思议的f似乎无法再进一步从中推演出什么结论来。如果只考虑体验的实际过程,不承认规范体验的特殊意义, 那就只好对人釆取任其自然的态度,无法从伦理上加以批评^但 是,关于类型的理论不允许这种假设。寻找人的心理原因并不意 味着替他们写辩护词。整个价值等级顺序的问题,只有作为一种 义务,超越特定的个人,才会有意义否则,价值等级的顺序就 不仅要随着每个评价主体而变化(如在本书第二编中所表明的那 样),而且还得随生活中每个特别突出的情境而变化。其实,在①我要提爾读者:在本编第一章中我n不考*集体at?观念的效力1因此f这一 悲剃本童先作为一种全然蚀特的体验,它起*于备种力*的内在分布状况,23很多人看来t这种相对主义就是智慧的最后结论。但这不仅排除 了失+价值的所有科学理论,而且也排除了道德本身的意义。凡 夫俗子成了价值的衡量尺度。谁不想接受这种结论,他就只有一条出路,因为并无事实证 明存在着一种对价值等级的完全充分的体验&每个人在其内在和 外在的情境之中,总是体验着各种独特的价值观点。每个人都为 自己的个性和命运所哏制,价值的涵义亦因人而异&若假设有一 种价值顺序能将个人制约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也只能设想这种顺 序是评价事物时的一种规范的合法则性。然而这些规范如同ti然 法则一样,只有当它们和具体的群体发生关系时才产生效果二由 于这些规范的实际效果不同,每个人的内在和外在的生活情境也 都与他人的不同。但是,任何容观上有价值的事物都是按照价值 规律来评定高低的> 这些规律也许未被“理解”,却被作为道德 上的要求,在人们所迖到的生命水平上加以体验。然而问题尚未解决。假如这些规范并不作为体验到的实际需 要而进入个人的意识,情况会如何呢?假如这些规范只是某个独 断的思想家不顾人类并未领会或感觉到这些要求这一事实而从规 范心灵的观点出发所得出的哲学命题,那又该怎样呢?诬必须记住另外一种可能性&各种态度肯定会有一种合乎规 禅的1因而也是可理解的结枸。也许有一种规范的合法则性-正是 根源于这些态度,并对它们那独特的精神及道徳发展水平都趕适 用的。迄今为止,尚未有人研究个人对规范的感受及这些感受的 合法则性,正如伦理学一直徘徊于超人类观实的,抽象的领域里 一样。然而,也许在个人的心炅中,还有某些价值生命过程完全 建立在价值错觉、甚至反常的价值论断的基础之上。一旦落到这 种濒于病态的地步,不仅我们的批判能力,还有我们的理解能力 都会受到屙限。舍勒在关于推翻价值的渚篇文章及其他文章中曾29经阐明过这种最终的主观性。但我们井不打算顺着这条思路走下 去,免得使问题过于复杂化。无论如何,基本结论是一目了然的,即人的实际心灵结构绝 不能成为价值等级顺序的标准。人和这种标准总是处于一种完全 主观的、相对的关系之中。只有认识了规范的法则才能克服这种 主观性,也就是认识到在特定的条件下应该如何评价事物a这一 “应该”的来源和心理所依赖的来源是有天壤之别的。但这就使我们更有必要弄清个人如何发现这个“应该” 了。 任何人要是知道了伦理学的处境是如何尴尬,他就会明白,没有 什么现成的科学会告诉他这个“应该”是什么。它所建立的各种 规范一般都是形式上的、至少是人为的命題,和生活是格格不入 的3黑格尔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认为关于责任的纯理论解 释不可信赖。他正确地指出,只有研究超个人的心理过程,才能 理解责任的意义及涵义与现实精神生活的关系,也就是各种力量 在历史水平上的分布。因此,我们不再抽象地使个人孤立化,也不再假设他从一开 始就仅仅接触价值实质。我们将把个人放在社会道德观念的背景 中加以考察,这种道德观念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一种 由个人判定的“应该”就出现在这一过程中。最后,我们将论及 理想的价值体系,它超越了这种“应该”而触及规范精神本身的 意义。这种体系源于客观精神!它的目标虽然髙不可及,却令道 德意志无限向往。社会价值准则^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考察都限于个人伦理观念的领域,只是 在个人的意识中寻找价值的等级。一开始,我们偎设有一种客观J0的、固定的价值等级顺序,各种价值都有适合于自己的价值形 式;我们把有客观价值的、意义深远的心理定向称为充分的体 验,又从中合乎逻辑地得出一个结论:在整个生活发展过程中, 得到充分体验的较高的价值和较低的价值相比,不能不作力一种 行为准则。我们接着又考察的是:价值总是出现于一种整体生活 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愈来愈把充分的体验化为一种透视的体 验&我们还从对B己的责任的角度观察了整个价值的倾向性。排除了过去对个人的孤立化,我们就能把视野扩大到集体的 伦理观,这样就不仅要考虑对自己的责任,还要考虑到对社会的责 任。观在,这种社会伦理观从理论上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但在实践中却远非如此。不可赉认,道德规范的意义涉及现存的 文化背景,因而会有所变化丨这些变化并不一定就是对道德观念 的修正,也许只是合理地使它具体化和个人道德观念截然相 反,集体道德观念的价值顺序一开始就有所变更,因为在一个伦 理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意识中,社会价值必须占统治地位。我们现 在论述的是一种社会沦理观,’也就是一种在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价值顺序,而不是那种使人们对一切价值都能各取所好 的个人伦理观&在主观上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人,一开始就有和 他人一起生活的义务《人在这种道德体系中之所以不再和纯价值等级(见第一节的 “一”)相遇,还有另一个原因。社会是一种历史塑造物,它是 自身发展形成的> 可以将它看成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主体,在其 存在期间有过许多非常确定的经验。在这些价值经验中,不仅 有典型的、规范的东西,而且还有少许主观个性,还有全然独特 的总体命运的部分。让我们假设一个民族作为一种集体道德观念i的载体,那么民族的性格和,运就和这种道德观念戡为一体了。 另外,这种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变化,正如个人在生活 过程中可能德行越来越高,也可能在某些条件下越来越堕落。一 句话,集体道德观念绝非完美无疵的善,而是表现在历史的、民 族的形式中的善。这种形式既洋溢着真正的客观标准的精神,也 充潇一些淸规戒律,这些清规戒律确切地说是源于习俗、时尚或 者某种权力意志,有时甚至在伦理上矣反常的。集体道德观念的形式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重要性,不仅因为它 往各种客观的结构(如婚姻、家庭、社团、各种应急组织、国家 和宗教的社会形式等)中表现自己,还因为这种形式以其客观存 在的价值意义,通过传递、模仿以及教育,潜入几乎所有社会成 员的意识中。集体道德观念以价值判断的形式而产生效果,这些 判断涉及自、己的同胞在某些典型环境中的行为,以及他们在各种 社会关系中所持的态度。我们不再去追溯这些价值判断的发展, 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够了,在这些判断之中蕴藏着对社会伦理道德 的多种感受,萆藏着对于规则的见解和体验。例如,在历史上苏 格拉底的影响就清楚地表明:一位不间凡响的人物有时会改变众 人由传递而得到的全部伦理观念。但是,集体道德观念的影响方 式并不限于那些或先于或后于个人行为而形成的价值判断,它还 表现在要求社会成员遵守的规则之中,表现在社会做出道德判断 之后的实际反应之中。这些判斬对于个人身坪其中的社会风气, 或助长,或削弱。社会可以不通过任何法律手段,仅仅因为某个 社会成员的态度而将他放逐。但是,集体道德观念的这一方面远 不如它的第一个方面更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即它以准则的形式出 现,个人在其社会行为中面临着这些淮则。有可能更加细致地E分 各种心理的相互影响,如:集体的准则是否一开始就存在于个人 的意识之中并促使或阻碍个人做出决定> 是不是在个人意欲行动 32的一剎那,这种准则作为环境之意外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个人的意 识I这种准则是不是在个人行动之后才出现,并促使个人幡然海 过或冥顽不化0我们只要研究集体的准则如何进入实际行为动机 的复合,就能达到目的了。打个比方说吧:集体准则茌一个人的血液循环中,或者作为 —滴他本人的血,或者作为一滴外输的血而起作用。如果个人以 其全部本能依附着集体,他就会感到益己作为一种集体的存在 而和集体的准则息息相通,反过来说,如果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 人已经摆脱了群体的限制,那么关键性的问题就在于他个人还 具有多少社会意识。只有承认社会和社会集团的人才能认识到社 会伦理的要求&假如,作为独立的个人,他发现自己的准则把他 和他人的生活(即社会准则)结合在一起,他就必须明确应该对 这些社会准则采取何种立场;否则他就是一个非社会的人,充其 量只会承认对自己的价值有所贡献的事物,不会“力了他人”就 不我行我素了^人们可以反对说,这种心迤定向是毫无意义、不 可想象、没有实效的a每个人都对社会负有义务,不管他自己知 不知道p从其精神本性来说,每个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的产物。 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是非问题,而是事 实。毋庸置疑,至少从倾向上说,有些人拒绝一切社会义务及其 集体准则。在下列这些人中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态度,如:经济上 的利己主义者,美学上的个人主义者,属于政治类型的自我肯定 者C尤其是在他们形成了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理论之后)。洪 堡首先关心的瘅他自身的发屎,社会后果塔管是可以接受的, 却是第二位的。尼采故意和民众道德观念的各种标淮大唱反调, 只承认他自己的最高要求。纯功利主义者为了臼己的“利益”也33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某些关系,但除此之外,就谈不上什么准则的 重要性或义务了(他们才不会说什么“祖国好歹总是自己的祖 国”之类的话)。还有一些人从社会目的性的角度,在理论上发 现了道德的起源,就认为自己在主观上已摆脱了道德的约東。我们之所以指出这些限定性的现象只是为了重中;社会伦理 观念从根本上说是一神社会定向。要强调集体准则的重耍性,就 必须本能地或者有意识地介入他人的生活,社会意志是社会伦理 行为的conditio sine qua non (先決条件),正如它是法制意 志的基础一样^法制意志不仅在于保障个人的权力*也包括对社 会意识的维护。即使承认了这一点,人们对于集体淮则的要求仍 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第一种也是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个人遵照集体准则行事。也 许他对集体准则是心悦诚服的C一般都是如此,因为客观的道德 观念表现了世代相传的智慧,“公众舆论” 一般都认力这种智慧 是不言自明的)1也许他是因为没有主见而屈服于社会环境的压 力 大手大脚的人(也许他还是个艺术家 呢)就达不到这种要汞,因为这种要求并不能象在其他人身上一 样引起他的共鸣。同样的道德观念体系也能建立起一条规则,要 求夫妻之间互相忠城,但一个唯美主义者却可能令人捉摸不定: 他也许好色,却不懂得真正的爱。也许一个人很敏感多情,忍受 不了任何冲突I或者他是个思想家,不以身外之物为重,但这种 规则却有可能要求他在别人企圈剥夺他的权益时,挺身而出,维 护自己的权益。这样一来,在集体道德观念的法庭上,性格清高就可能是有 罪的,虽然很难说他的道德良心是否会证明自己有罪。个人愈是 自命不凡、我行我素,这两种价值判断的冲突就愈激烈。除了基本的心灵结构之外,我们还必须加上个人总的心理及 伦理的发展水平这一使人个性化的因素。占统治地位的集体道德 观念或许过于成熟,或许不够成熟。实际运用中的集体道德并不 追求这种个性化中的细微之处,更谈不上行动上的符合要求了。精神科学和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伦理学对于独特的道德情境 从未接近过。每一种龟体道德都是客观社会文化的一种功能,这? 种文化包括它所特有的历史及地理条件以及作为这种文化基础的 价值等级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特异点。规范的意识,无论它有多少 历史的个性,在集体道德观念中总是生气勃勃的,只要它具有真 正的伦理意义a —个人的道德态度(他的伦理特性)和他本人的 心灵结构是密切相关的《这祌态度多多少少是紧附于一种不朽的36类型的。又因为它在历史上和文化上的地位,这种态度也包含着 、特殊的历史内容。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伦理法则(即他 的理念)。但这种法则和康德的绝对命令一样死板,不过是把那 #■ ■■些永恒的法则运用到一种独特心理事实上罢了。,无论是体验的主 体还是另一个悟性很深的人,都无法合情合理地全部实施这些法 则。要想解释历史性的道德观念和历史、地理文化之间的联系而 使某一时代的集体道德观念豁然幵朗,这是很困难的。还要分清 楚,哪些东西是作为襄中之物体现在社会中,哪些是高不可及的要 求、向往和理想。但是,若要科学地解释某一特定类型的人的伦 理命运,解释一种特殊的、历史的心理,这就难上加难了。对于这些 只能知其大概3但二者都涉及一种结构。也就是说,涉及道德水 准的心理背景,而这种背景总地来说是永恒不变的。个人特殊的 伦理背景是命中注定,不可能再分解公众舆论未形成之前,谁 也说不上一般的道德观念在这种背景之中将要或应该占据什么地 位,而只能预测某些趋向。就连要做到这一点也还得根据先前演 化形成的社会伦理结构^与此相应,对于一个熟人,我们只能推 测而不能一口咬定他在一个很特殊的情境中将如何行事。所谓特 殊的情境就是不能归入典型道德情境的状况。换言之,绝不能认为科学的伦理学是无懈可击的,(1>我 们已为个人道德观念和集体道德观念勾勒出一个轮廊。(2>我 们已经表明,历史的、具体的科学,可以在大体结构上把握一个 处于特定文化时代的民族的道德观念以及个性鲜明者的伦理标 准。(3〉但是,正如我们虽有先迸的自然科学却不能绝对准确 地预告明天的天气一样,我们也不能通过揞神科学的范畴来完全 理解出乎意料的事情^伦理抉择本身就为科学规定了界限,因为 这种抉择源于尚未探明的宗教的深处> 而我们却很容易将它投射37在性格的画面之中。所以说,关于既往而不复返的事物,我们只 能达到一种描述性的,理解性的精神科学。创造力和价值世界我们的研究结果似乎是否定性的。我们没有找到我们所期望 得到的客观的价值等级顺序,却发现了许多决定价值观点的主观 因素,发现了越来越多使人格个性化的因素,而不是明确的、永 恒的顺序0从对一般价值本体的客观而充分的理解,我们被另1向 强度不断变化的实际价值体验》从假设的独立价值被引向体验到 的价值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价值的意义有各种各样的体现。接 着我们又讨论了个人的心灵结构,这种结构可能发展得如此独 特,竟至不可理解。最后我们又探究了一种社会历史所特有的道 德观念,它并非在各个方面都是名副其实的,个人与它的冲突既 可能是破坏性的,也可能是建设性的。现在时候到了,必须完全放弃这种方法论上的虚设,即各种 价值的地位是永值不变的I因为,只有在有意图的情感及取舍的 “纯”行为中,才能把握住这种虚设。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 命,同时也暴露了自己内在的不可能性。说什么价值本身蕴藏在 一种纯本质的领域之中,这话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使是赞同这种 理论的人,也不能相信这些本质都附属于同一客体或真正同类的 客体:它们总是出现于生命的心理过程中,这神过程又具有主体 和客体的二重性,二者不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分开或“实体化”, 柿只能是这种结构中的重要有机成份。但是,假如我们不愿在这一结构的体制内丢掉是非判断(不 管这神判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客观的还是纯主观的),那就 只好假设在价值体验及价值安排的有机构成的过程中,规范性格的合法则性在起作用(我们在本书第一编第五章讨论袖象的、孤 立的价值领域时,正是这样做的>。然而,我们现在要阐述的不 是各种孤立的规则,而是作为整体的规则,因此也就是价值体验 及价值安排的等级,这些等级分别表现于有结构的发展和尚未解 决的冲突之中。现在我们只能设想,在精祌生活的总体上,有一种规范的合 法则性在起作用,正如它在别的领域内起作用一样。在价值体验 中,它是作力对价值的优劣和是否履行义务的判断而出现的。从 假设有一种控制行为及心理的规律出发,我们似乎并不比康德及 其学派走得更远。关于理想价值体系的永恒这一观念就是建立在 这一控制性的“应该”之上的,虽然这种观念是无内容的,而这 不只是对个人或集体来说才有效。经过这一切准备工作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向现实迈进一步 了,至少可以在文化的座标上标出接近这种理想价值体系的运动 轨迹。当然,只有在伦理上有所建树的心灵才可能有这种接近。 另外,这样的心灵将通过吸收同时代最包罗万象的心理内容而开 謌胸怀,并由道德的力量加以净化。我们在这里一直是在讨论由 规范的价值法则所引导的生命的全部精神创造力4建立在客观估价基础上的精神产品表现为一种渐次的幸结, 表现为一种价值的创造〈尽管这种创造受法规和现实的制约),表 现为一种只有创造性的力量才能取得的成果。这样*个人(或群 体)的成就就根据自己的价值等级来分高低了。因为人人都按照 标准来评价事物,他们就会奋发向上,不断地抛弃较低的价值以 获得较高的价值。这样就逐渐地建立起一个道德世界或价值世 界。不但不同的芪族有等级顺吊,心灵也有等级顺序。当然,确 定不同的心灵等级的标准,胆根到底坯在于它们在评价事物时所 表现的能力的大小。换言之,就是它们宗教价值等级和虔诚程39度,这种伦理的创造力以三种典型的形式在文化背景中出现。时 间最悠久、最有影响的就是人的宗教本性,它从自己心灵特性的 焦点出发,在表明这种本性相对于集体的、客观的生命种系的位 置时,在解释自己的体验时,为自己也为他人找到了新的价值观 点,并能理解事物的“底蕴”。任何事物,只要发自这种伦理上 有创造力的心灵的深处,就会成为一种理想的标维体系,这种体 系又被提高到最高标准的地位,即使对那些不够成熟、尚未成型 或不能体验这种标准的人来说也是如此&第二种形式也许不象第一种那样轮廓鲜明,即艺术的创造 力&它将生命之所得灌注于形象之中,这种生命由道德精神予以 净化。谁能揣度出于想象的审美因素的意义,他就能对它凝神 观照而产生移情。荷马、但丁、歌德不仅从审美角度鼓励了人 们,还通过这种象征从伦理上启迪了他们0甚至那些不够成熟、 尚未能理解他们的人也受到了他们启发。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解 释这样一句诗:, 看哪,荷马的太阳也照耀着我们I ?这就是说,荷马的 人性的意义是不朽的,崇高的,它为世界发展出一种理想的 价值体系,现代人和古代人一样,仍然以此为揩模,学习着, 成长着0最后,我们j还必须考虑到哲学。黑格尔说过,哲学犹如米浬 .瓦的猫头鹰,不到黄昏不起飞。其实,这话也不尽然&作为一n科 学,哲学固然受到客观认识规律的限制,因为只有通过这种规 律,哲学才能观察生命的五花八门的物质形式,并将这些形式纳40入有思维能力的心灵之中。但是,在生命的整体精神结构这一意 义上,哲学思辩家也是能有所创造的。他以创造性的先见之明, 在正确理解世界及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生命的新的 水准。比自己的时代先朽一步,这既是他的特权也是他的责任。 他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自己与同时代人之间以及与自己本性的局限 之间的冲突。他的聪明才智的成果将净化、超渡他人。我们之所 以对柏拉图的智慧仍然非常钦佩,就是因为它以宗教的1审美的 及理论的预言力量,在混乱的生命之中,见出了永恒的标准,在 我们的心中举足轻重,并且控制着整个诅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 第一次发现了完美的善。这两位大师使我们从迷惑心灵的表面价 值的把戏之中解脱出来。苏格拉底向我们表明,和精神作对,就 是否定和背_叛我们内心的神性。其他思想家们踏着这两位伟人的 步履,在道德的苍穹里发现了新的星座。我们曾将宗教的意义归结为它在本质上趋向于终极和整体;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在理想的精祎构成物之中,坚定的宗教倾 向是最为高尚的。这由诸种因素共同构成,包括最深刻的个人价 值、淮则体验以及具有真正意义的特定的集体准则。我们还知 道,宗教总是依赖其它重大领域的语言。它需要理论的、审美的 精神构成物来表现自己。所以,所有伟大的宗教都不能没有神 话,把宗教、埋论和审美三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的神话。正因为如 此,柏拉图每当要表达真正终极性的事物时,总是使用神话的语 言。还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明这一点:宗教意识的理想价值体系一 旦从不断自我更新的规范精神中历史地发展形成之后*总是由高 尚的艺术和伟大的哲学给予进一步的阐发,精益求精^在基督教 中,从教会的早期著作家〈如圣*奥古斯丁)及不可知论者,到 经院哲学家,再到莱布尼茨、康德、施莱马赫、黑格尔;从但丁 及哥特式教堂到米开朗基罗1巴赫、歌德;这些了不起的人物,41他们的创造源远流长。显然,这股泉流并不和历史的进程同一条 路线,它取法于绝对,并象柏拉图在古代所作的那样,向普天下,A公布价值尺度。如杲有谁自以为有了明确的价值观念,就可以对以往的大师 们不屑一顾,那他就大错特错了。谁要想取代以往的大师们*就 必须对他们的精神创造兼收并蓄,否则就不可能有所创新,因此 我们得出一条结论S具体的价值等级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历车的 精神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形成它并非抽象的个人良知本身所能 领悟的> 只有和客观精神生活以及规范精神的现实水平融为一 体,才能领悟这种等级顺序。这种梢神法则存在于每个能够感觉到 它的人的心中但各人只能逐步掌握自己的准则,而且并非人人 —开始就已成熟,能够接受更高的标准。根据我们的结论来看*-价值的等级顺序仍然是一种有高低之分的顺序。但不苛跳过哪个 等级,每一个等级的价值都必须以个人良知的认真抉择及生命的 塑造才能获得。只是朦朦肽胧看见顶峰的人不等于到达顶点。在 我们目所不及的冥冥之中,还.有更髙的领域,即通过生命的道德 之战才能达到的有创造力的价值观点。新柏拉图娓和莱布尼茨派关于精神领域分等级的思想,在我 们看来也就精神价值意义和精神价值体系的几个发展阶段。旣 然单个的或集体的价值主体总是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 价J他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各种价值高低的绝对氐例。在每一个现 有的标准之上,总还有一个更髙的标准。每个人身上都有规范的 精神在起作用,尽管这种精神还没有大获全胜。我们只能获得客 观精神的某种历史结构,这种结构充满着纯真价值和虚伪价值以 及较高价值和较低价值的斗争。一个人,如果在他身上只有纯真 的价值观念在起作用,而且在他身上较髙的价值对较低的价值不 抱偏见,不予排斥,那他将成为一个宽宏大量、襟怀坦荡的人,简直该称他为上帝了。虽然我们自己不能成为上帝,但上帝作为 力量和冲动就在我们心中杨晓A译a心理生活的社会方面?〔奥〕阿德勒?要弄清人如何思想,就得考察他与别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一 方面受制约于自然的种种规律,注定要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又受 制约于某些稳定不变的制度,例如社会或国家的政治传统如果 不了解这些社会关系,就无法理解人的心理活动a终极真理人的心理活动不是绝对自由的。它需要解决不断出现的问 题,这就规定了心理活动的必由之路。这些问题与人的社会生活 有密切的逻辑联系;社会存在的种神基本条件影响着个人,而社 会生活却很少受到个人的影响,既使有影响,程度上也有限。然 而,不能认为我们社会生活的现存条件无可更改,这些条件极其 繁多,注定要有大量转化或变革o我们对心理生活的深层还不能 完全理解和充分说明,因为我jl]被缠绕在纷纭复杂的社会关系网 中,难于自拔。摆脱这个困境的办法只有一个t即设想地球上存在着的社会 生活这一逻辑为终极真理。只有不断完善社会组织,不断克服种 种谬误,不断提高人的能力,我们才能逐步接近它。上述设想的重要方面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所作的唯物 主义的层次分析。根据他们的理论:经济基础,即人们賴以生存 的技术方式决定了 “理想的逻辑的上层建筑”和人们的思想与①译自 ArlUr,A, , Understand ihe human nature, ckap. z r 1^28*? 坷 16勒(Alfred Adler, 1870—1B37) _44行为。我们关于rt人类社会生活逻辑”、关于“终极真理”的观 念与上述思想有一致性。历史、以及我们对个人生活的洞察(亦 即我们的个性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时对经济环境的要求采取错 误的反应倒更为方便。但这种置齄济环境于不顾的尝试,往往会 使人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在通向终极真理的道路上,这一类的 错误是层出不穷的。群体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的种种规则如同气候的种种规律一样,自成其理。 气候规律迫使人们采取防寒措施、营建房屋,等等。社会和群体 生活对我们的强制存在于种种社会制度之中,其形式我们并不需 要完全理解,例如宗教要求尊崇的公共仪式成为社会人与人之间 联系的纽带。如果说我们的生活条件首先是由自然的种种影响决 定的,那么它又进一步受到人们社会和群体生活的限制,受到群 体生活自发产生的种种法律、规则的限制。群体的需要调整着人际矣系。人的群体生活先于个体生活。 人类文明史中没有任何一种生活不是以群体生活为基础的。没有 任何个人不是以群体成员的身份出现的&这种现象很钰易解释。 整个动物王国表明如下基本法则:任何种系如果其成员在战斗中 自身难保,就必然结成群体以获得新的力量。群体生活的本能使人类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在与严酷的环境 的斗争之中,它发展了最髙贵的工具一一心灵〔Soul),其本 质渗透了对群体生活的需求。迖尔文早就提醒人们注意:弱小动 物从不单独生活。我丨n不得不承认人也属于这类动物,因为人同 样不能够单独生活。人抗御自然的能力很差。为了莅这个星球上 生存和延续,人就不得不发明种种器具以弥补其身体的先天不足。试想:孤零零一个人,没有文明提供的任何工具为帮助,置 身于原始林莽之中!他会比任何一种生物都难于生存下去&无论 是速度还是体力,人都不如其它动物。人旣无食肉动物的利齿, 又无敏锐的视听觉,然而这些都是生吞竞争不可或缺的。所以人 需要多种器具来保护自己的生存。人的饮食、人的种种特征、人 的生活方式都需要精心的保护。至此我们就能眵理解为什么人非得置身于一个特别有利于他 的环境中才能维持生存。这些有利条件一直靠社会生活提供。社 会生活之所以成为需要,是由于唯有通过群体生活和劳动分工, 使个人从属于群体,人作为种系才能够生存和延续。唯^劳动分 工(本质上讲就是文明)才能够使人类得到迸攻与防御的器具, 才能够创造人类的种种财富^唯有当人学会分工’他才能眵表达 自己。想想妇女分娩之苦和抚养幼儿之艰,就能够知道唯有劳动 分工才能够提供种种便利。想想人类世代相传的种种疾病,儿童 尤易受害,4就能够知道人生需要多少照料和扶持,就能够理解社 会生活的必要性丨群体生活无疑是人类生存最可靠的保证。安全和适应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自然角度来看,人是处于劣 势的生物《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伴随着人的意识,成力永久性 刺激迫使人寻求新的方法和精良的技术,以使自己适应自然,减 少以至消除人类的劣势。于是,就产生了心理器官的必要性。这 种器官应能起到适应和安全的作用。若使原始入进化成一种新生 物,使其具有防身用的角、爪、齿来与自然打个平手,这要比心 理进化难得多。心理器官足以提供应急措施,弥补人的机体欠 缺。人先天不足的感觉恰恰成为一种剌檄,促进了人的预见性和瞥觉,使人的心灵发展到当今的髙水平,成为一种思考、感受和行 动的器官。由于社会生活在心灵发展过程中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所以对心理器官的考察从一开始就要和群体生活的种种条件联系 起来。心灵全部能力具有同一基础:群体生活的逻辑。既然是逻辑就必然要具有普遍适用的意义,据此,我们无疑 可以找到人类心灵发展的下一步骤。具有普遍用途的才合逻辑。 群体生活的另一工具是表达猜晰的语言,这…奇迹使人区别于其 它动物。语言的形成显k有其社会性起源。语言现象也不能背离 这一普遍用途原则。语言对于单独生活的生物毫无用处,只有在 群体生活中才有存在的理由。语言是群体生活的产物,是群体中 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上述假设的合理性可以得到以下证明,某些 人在一种难于或根本无法与别人接触的环境中长大成人e其中有 些人出于个人原因,常常回避一切社会联系,另一些人是环境的‘ 受害者。不管原因何在,这些人都为语言缺陷所苦,无法获得学 习外语的才麁。语言能力的获得与保留似乎唯有在与人类接触有 保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语言在人的心灵发展中有着极重要的价值。语言是逻辑思维 的前提,有了语言才有可能创立概念,理解价值上的差异。创立 概念不是某个人的私事,它关系到整个社会。我们的思想、感情 .只有具备普遍效用时,才是可以想像的。我们对美的事物产生的 愉悦基于人类对美的事物认识、理解1感受的普遍性。以此类 推,思想和概念也如推理、理解力、逻辑、伦理以及审美一样》 都是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源9同时它们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起着防止文明分裂的作用。欲望和意志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境遇的一些方面a意志不过是 克眼不足感的一种倾向*是获得满足、适应感的工具。产生“意 念”意味着惑受到这种倾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9每一意志行为总以不足感为初始,试图迖到一种满足、安宁和完善的境界。 社会情感?至此我们可以理解任何确保人类生存的规则,例如法令、图 腾、禁忌、迷信或教育都要受到群体观念的统治并与其相适应6 我们也以宗教力例进行了考察,发现适应群体生活是心理器官最 重要的机能,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如此。我们称之为正义和 正直的行为,我们认为人格中最宝贵的东西,从本质上讲不过是 满足了人类社会需要所提出的诸项条件。这些条件产生了心灵并 指导它的活动》责任、坦率、诚恳、追求真理等等美德的建立和 保留,完全依赖于群体生活这一普遍适用的原则。我们评价人格 的好坏只能从社会角度出发。人格,如同科学、政治、艺术上的 成就一样,只有证明了它的普遍用途才能够为人类所器重。衡量 个人的标准要看他对人类全体的价值而论。我们把个人与理想公 民加以比较,后者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对全社会做 出贡献,他的社会情感发展到髙级程度。按福特米勒的话:“他 生活的实践符合社会的法则。”在我们的论证过程中,这一点会 逐渐明了:不培养深厚的社会情感,不实践人生的艺术,就不会 成为完人。姚澈生译①英译者注,阿德勒用语没有合适的英译,只能暂 洋为"Social Feeling” (社会情感〉?但 *"Gemeinsliaftsgefiihl” 有人突 休戚相关的含义,表明人在自然关系中形成的联系?a因比,文中凡出现 Social Feeling 这一JS语时,都不要忘记它也带有e人类社会同 ias?tf的广泛含义,4S人生的各阶段?〔瑞士〕荣格②讨论和人生发展阶段有关的问题是一项吃力的工作,因为它 无异于展开一幅画面,显示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历程中的精神 生活。以讲演的形式只能粗略地阐述这样的问题,而且必须充分 认识到,没有必要去描述人生各阶段常规的椅神现象,相反,我 们将只限于讨论一些困难的、可疑的或模糊不清的问题:一句 话,讨论那些可以有不止一个答案的问题,而这些答案又总是允 许怀疑的。因此,我们将要在思想中对许多问题打一个问号。更 糟的是,将有一些事情,我们必须仅凭信伸来接受,甚至有时必 须停留在思辩之中。无意识和意识?' 假如精神生活只是由那些不言自明的事实组成——在原始人 的水平上,事情仍然是如此——我们就可以满足于一种坚实的经 验主义。然而,文明人的楮神生活充满了问题,我们甚至只能从 问题的角度来看这种精神生活&我们的心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 由反映、疑问、试验构成的,它们儿乎全与原始人无意识的、本 能的心理无关。谈到问題的存在,我们要感谢意识的增长,问题①择自 Campbell,J. (ed, ) . Jung, 1971.pp. 3 —2Z.荣格(Carl Jupg. 1875 —1961)③小頫是》者加的,下同49是文明的达挪埃①的赠品e正是由于人背离本能,与本能相对 立,才导致了意识的产生3本能是一种天性,它寻求的是天性的延 续&反之,意识却只能寻求文化,或者对文化的否定。甚至当我 们在卢梭理想的鼓动之下,返回自然之我们还是“耕作” 了 自然o只要我们还淹没在本性里面,我们就是无意识的,并且安 然地生活在没有困惑的本能里面。我们内心当中仍属于自然的东 西。在问题面前退缩,因为问題本身就意味着怀疑何处怀疑占 上风,何处就有不确定和分道扬镳的可能。在似乎有几条道路可 供选择之时,我们就已经背离了本能确定的指引,而陷入恐惧。现 在意识被指派去做那些自然常为她的孩子做的事情,即可靠的、 无疑问的和明确的决定。这样,我们就为一种仅属于人类的恐惧 所困扰~"意识,作为我们的普罗米修斯式的胜利,也许最终不 能象自然那样忠实地服务于人类。这样,问题把我们引入一种孤独的隔离状态,在那儿,我们 被自然抛弃,驱赶到意识中。我们别无他路可走,我们被迫求助 于意识的决定和解答,而以前,我们是顷乎自然的,所以,每一 个问题,都带来扩展意识的可能,以及向童稚般的无意识以及对 自然的信赖告别的需要。这种需要是如此重要的楮神事件,以 至它构成了基督教最基本的象征教义之一。这是纯粹自然人的牺 牲,是无意识的、单纯的人的牺牲,.他的悲剧生涯开始于偷吃天 堂的苹果。作为一种诅咒,圣经所描写的人的堕落将意识的睡光 作为一种灾难带给我们。而事实上,正是借着这道曙光,我们开 始面对每一个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趋向更强的意识,使我们 距离无意识的天堂更远。我们每一个人都乐于避开自己的难题。①希*神话D达鲰埃是阿耳戈斯王的女几因神曾经顼言地的儿于将要杀死他 的外祖父,B王便把》*$在糲塔里,主神宙斯*作金雨和地幽会,生下珀 耳籌斯*后来珀耳修斯在掷扶饼时无*中把外祖父打死,一译注50如果可能,绝不提起这些难题,否认它们的存在则更好。我们希 望使生活简单、确定、一帆风顺,因此,问题就成为忌讳。我们 想要确定而不要怀疑,要成杲而不要试验。我们没有看到,只有 通过怀疑才能带来确定的事物,只有通过试验,才能取得成果。 对问题的欺骗性的否认井不能使人信服。正相反,我们需要更广 更髙的意识带给我们以确定和清晰。尽管这段引言较诠,但为了使我们论题的性质清楚,似乎还 是有必要的。当我们必须解决问题时,我们本能迪回避走那条引 我们穿过迷茫与黑暗的道路。我们只希望听到明确的结果,殊不 知只有当我们冒险进入黑暗,再从中出来时才会有这些成果。但要 穿过黑暗,我们必须调动意识所能提供的全部智慧力量。如我早已 说过的,我们甚至必须停留于思辩,因为在解决精神生活问题的过 程中,我们会不断碰到一些原则间题,它们属于一些偏僻领域,这 些领域包括相互间最不相干的知识。我们搅扰并激怒抻学家,不亚 于哲学家;搅扰并激怒医生,不亚于教育家。我们甚至在生物学 家和历史学家的领域中到处摸索。这种过度的行力不是由于狂妄 自大,而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人的精神是各种要素的独特结合, 这些要素同时也是长远研究的特殊主题。因为人类创造的关于人 的各门科学,就出自他本身及其特异的素质。它们是人类精神的腆 望。所以,假如我们反躬自问这样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动 物界形成鲜明对照,为什么人有如此的问题? ”我们就陷入一种 不可摆脱的网结,那是几千年来许许多多深刻的头脑编织起来的 思想之结。对于这一混乱的杰作,我将不会象西西弗斯①那样服? 西西弗斯为希瞄神话中的*君,死后堕入地狱,被罚推石上山,伹石在近山 时又滚下*只得S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一译注51苦役,而是努力简单地介绍我的看法,望能对人类试图解答的基 本问题多少有点贡献&意识发生——童年期没有意识就没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以另一种方式提问,?意识最初是怎样产生的? ”没有人能给予确定的回答,但我们能 观察幼?儿发生意识的过程。只要注意,作父母的都可以观察到, 当儿童辨认出某人或某物——当他“认识” 了一个人或一件物品 ——这时我们就认为他有了意识0无疑,这值解释了为什么在天 堂里,是知识之树结出了事关重太的果子。但是,什么是这种意义上的辨认或“认识”呢7当我们成功 地将一个新的感知过程与一个已经存在的背景连系起来时,我们 就说“认识” 了某物,即,我们的意识里不仅有这个知觉,还有 这个背景的某些部分。所以,“认识”是建立在被感知的多种心理 活动联系上的。我们可以对一个与其他任何事物毫无关联的心理 活动一无所知,并且,如果我们的意识仍处在低下的最初水平, 我们甚至不能意识到这个心理活动。因此,我们能观察到的意识 的第一阶段就在于两个或更多心理内容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水平 上,意识仅是时断时续的,只限于感知一些心理活动的联系。这 种感知的内容过后即被遗忘。人生的早期没有连续的记忆,这是 事实。顶多只有一些意识的岛屿,它们象镘漫黑夜里孤独的灯或 发光体。但这些记忆的岛屿与仅能感知到的最早的心理活动的联 系不同,它们包含有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心理内容系列,这个系 列属于感知主体本身,即“自我”。这个系列,就象最初的心理 活动系列一样,刚开始仅被知觉到。由于这个原因,在逻辑上, 小孩开始总是以第三人称客观地谈到自己a只有到后来,当自我52的心理内容-即所渭的自我复合(egocomp[ex )-巳经获得自己的能董时(这多半是由于训练或实践的结果),主观感觉 或自我感觉才产生D这很可能就是儿童开始用第一人称谈论自己 之时。记忆的连贯大概就从这个阶段开始。因而,本质上它可能 是自我连贯的记忆。在意识的童年阶段还没有问题的出现;主观意识不能做出任 何决定,因为儿童自己仍然完全依赖父母。仿佛儿童尚未完全诞 生,仍被封闭在父母的精神环境中。精神的诞生,以及随之到来 的在意识上同父母的分化,一般要在性勃发的青春期才发生。生 理变化伴随以精神变革,因为,各种各样的身体迹象的显露对自 我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以致自我毫无节制地表现自己。这有时 被称为“无法忍受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以前,个人的精神生活基本上都受本能的控制, 并且罕有或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发生。甚至当外部的限制反对他的 主观冲动时,这种限制也并不能引起主体内部的矛盾。他甘愿屈 从或者绕行闽避,依然故我。他尚不知道由问题引起的内心紧张 状态。而这种紧张状态只有当过去的外界压抑变成了内部压抑,一 个冲动抵制另一个冲动时才会产生。我们用心理学的语言说:伴 随着一系列自我心理内容,具有同样强烈程度的第二个系列出现 了,与此同时,人的疑问状态,内心的分裂也产生了。这个第二 系列,由于其本身的能量价值,具有与自我复合同样重要的机 能。我们就叫它另一个,或第二个自我吧。这个“我”有时甚至 会抢夺第一 “自我”的领导地位&这导致了人的内在的这 个状态是危机的预兆5综上所述,意识的第一阶段就在于辨认或“认识”,它是一 种无政府的混乱状态。意识的第二阶段,即发迖的自我复合阶 段,则是君主制的或一元化的意识的第三阶段带来了意识的又S3—个进步,它就在于对分裂的或二元状态的觉知*二元阶段——青年期现在,我们开始接触到正题——人生各阶段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讨论青年时期。青年时期大致是从青春期一直到中年, 而中年是开始于三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人们很可能问我为什么从第二个阶段开始,仿佛孩童时期没 .有问题。对于父母、教育者和医生来说,儿童的复杂的精神生活 具有头等重要意义,但在一般情况下,儿童自己没有真正的问题,只有成年人才对自己产生怀疑,产生内在矛盾。我们都熟悉青年时期产生问題的根源。对于大多数人,是生 活的需要粗暴地结束了童年的梦。假如个人是有充分准备的,向 职业或事业的转移就能顺利发生。假如他坚持和现实相反的幻_ 想,就一定会产生危机。人们在进入生活之时都带着预定的设想, 有时,这些设想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它们不适应人们卷入的生 活环境。这常常是一个过多期待,对困难估计不足,不合理的乐 观主义或者消积态度的问题。人们可以编制一个相当长的错误设 想的目录,这些错误设想引起了第一阶段的意识问题。但并不总是主观设想与客观事实的矛盾引起问题,内在的精 神因素也常常引起问题。它们甚至可能在外界风平浪静时存在。它 们的根源经常是由性本能引起的精神平衡失调,或者愚由过度敏P 感所引起的自卑感。在未经明显努力就已经取得对外部世界的适_ 应的情况下,这些内心冲突甚至也可能发生。有时甚至会出现这样 的情况:似乎经历了生存艰苦奋斗的年轻人被赦免了内在问题,而那些由于某些原因在适应方面没有困难的人却反而陷入性的问 题或由自卑感引起的冲突。由自己气质而引起问題的人们常常是神经过敏的,但把问题 的存在与神经过敏混淆却是一个严重的错误。苘者有一个显著的 区别:神经过敏者是一种病态,因为他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而 气质有陣碍的人受意识问题的烦扰却并无病症a假如我们从青年时期几乎无穷多样的个人问题中,归纳出一 些共周的、基本的要素,在所有例子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特 征:对童年意识水平的多多少少的明显坚持_那些会使我们卷 入世界的我们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命运力量的反抗。我们内在的某 种东西希望我们仍然是孩子,仍是无意识的,或最多只意识到自 我,反对每一陌生的事物,或使其服从我们的意志,,所作为, 或恣情追求快乐和权力。这些现象中有某种惰性,即,坚持早期 状态^这个早朗状态的意识范围比二元阶段的意识范围更狭小, 更自私。因力,在二元阶段,个体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必须承认 并接受那些自己感到陌生,与自己不同的东西为自己生活的一部 分,把它们当作“又一个我”。二元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扩大人生的见识,遭到强烈抵制的也正是这个特征^诚然,这种扩展(expansion)-或如歌德所说的舒张(diastole),在很久前,在出生时就开始了。此时 儿童脱离了母亲身体狭窄的限制,从这以后,这种扩张稳步发 展,在危机状况中达到顶点。此时,个体开始与它斗争。假如一个人只是改变自己成为看来是异己的“又一个我' 并 让更早的自我消失,他将会怎样呢?我们且假定这是一条相当实 际的道路。宗教教育的目标本身,从告诫人要弃绝老亚当到原始 人的再生仪式,就是要使人转变为新的、未来的人,并让旧的逝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