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真爱非常顽强

作者:吴淡如 字数:19075 更新:2023-10-08 21:02:51

《真爱非常顽强》  作者:吴淡如  .  情人攻防战  有一种人像跳蚤,  踩过之处到处是伤兵败将,  但他们实在没办法戒掉跳跃的习惯.  情人节应不应该向他索取"华而不实"的礼物?这倒是不少名花有主的女孩踌躇的问题.玫瑰花一朵一百多元,情人节"专用"巧克力每盒动辄一两千元,情人餐贵得让人提心吊胆.花了钱很叫人心痛,但若没有上述繁文缛节,又显得心有未甘,辜负佳节.  通常,女人在"死会"前和"死会"后,对华而不实的礼物有截然不同的反应.爱情还没很GoSteady前,对方在情人节送来昂贵的玫瑰花或巧克力,她们多会以感动得半死的虚荣表情,接受周边友人免费奉送的赞叹,越多人说:"好贵哦,他真舍得."她就越志得意满.但万一恋情已沦入"老夫老妻",甚至双方经济需互通有无时,女人的反应便有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她们会面有愠色地给爱人泼冷水:"要死啦,你这么有钱不会折现给我?"  可是,着有《爱情交战必胜守则》的美国畅销书女作家Fein&Schneider提醒:你,还是得舍得让他送华而不实的礼物.若他开始舍不得送这些"奢侈品"而改送"实用品",那很可能表示热爱已经不再,爱情已亮起红灯.她们说:"请不要误会我们是要你把男人当'凯子',但如果男人真想要娶你,不会送烤面包机和咖啡壶.问题不在于礼物的贵重,而在于其类型……从'脑'而来,而非从'心'而来的礼物,根本不适合表达爱情."像烤面包机这样的礼物,虽然实用,却是来自大脑运作下的礼物.她们又警告道:"如果你嫁给一个在情人节送手提箱而非手链的男人,那么你这辈子就注定要过实际、无爱的生活,婚姻中是不会有浪漫存在的."  当然,不是每个男人都知道你要什么,如果真怕情人忘记,你一定得提醒,以免因没收到礼物又吵了一架.  收完情人节礼物的女人通常会答应和男人吃情人餐.不可否认,有不少女人的爱情是在情人节的礼品战催促下渐渐萌芽的.不管是男方或女方主动邀吃情人餐,情人餐多半在浪漫的西式餐厅举行,如果你和他还不是那么熟稔,还未决定是否非他当情人莫属,这顿饭进行中可别忘记心理学家StevenCarter和JuliaSokol提出的"一顿饭定终身理论"--"很多女人从对方说的话来了解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资讯可不是由语言传达的,从他的用餐举动中,你可以把他看得更清楚."别只听他的情话,从他吃情人餐的"嘴脸",可以推出他往后十年的行为模式.据她们研究,有以下行为的男人,可能不是好男人:  1.任何善于跟女侍调情的男人.(将来必是花心大萝卜.)  2.任何迟到十分钟以上的男人.(重要节日迟到,表示不把你放在眼里.)  3.根本不打算付全部餐费的男人.(标准小气鬼!)  4.约你吃晚餐,却没钱付账的男人.(绝对会让你倒霉,只想揩你油的赖皮鬼.)  5.改变桌次及菜单超过一次以上的男人.(意志不坚,难成大事,爱情也不会坚定.)  6.任何围餐巾像围围兜的男人.(有恋母情结,他会把你当"第二母亲".)  7.任何对侍者不客气的男人.(可能有暴力倾向.)  8.任何一个把番茄酱弄到头发上的男人.(他很喜欢你,没错,但他常会因不成熟而惹祸.)  9.任何一个想操纵你吃什么的男人.(控制欲甚强的古董男人.)  10.任何一个眼睛只盯着他的食物的男人.(他对食物比对你感兴趣.)  11.任何一个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男人.(家庭中必有难以解决的重大阴影,难以托付终身.)  在《认真玩个爱情游戏》一书中,我曾列举过这两位心理学家的论点,因为我觉得它很有趣,在这儿再加申述一番.  原来吃情人餐是可以有这么大的学问的.  吃情人餐之后,情人们常因此莫名其妙地进了情人宾馆,这好像也变成佳节庆祝程序的一部分.日本女性杂志曾称"情人节"为"处女失身日"--当整个城市洋溢在情人节的气氛之下,女人们对爱情也缺乏抵抗力,丧失了说"不"的勇气.这个现象据说历年来在台北也一样发生,情人节当晚,宾馆生意好得不得了,无论如何,还是建议你"预防重于治疗",若不愿开口说不,还是要有勇气请他到便利超市买保险套,否则染上这种"情人节后遗症",真的在这一夜定了终身命运,问题可就大了.  据说情人节.中秋节时,便利商店的保险套销量是平常的四倍.这不是坏现象,至少表示现代人已学会以防万一.  如果你想邀请的是别人的情人呢?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但若你脸皮够厚,可以学电影《单身贵族》中男主角的赖皮方法.他打电话给他垂涎的美女:"嘿,要一起吃晚饭吗?……喔,太忙啦?嗯……那午饭呢?已经有约啦?那--一起喝咖啡好吗……不行呀?喝杯水如何?不然,我可以到你跟别人吃饭的餐厅,等你吃完后,我们一起喝杯水."  万一连这种"打破沙锅求到底"的方式都受到拒绝,你还可以很"恶劣"地马上变脸襥起来:  "哦,我还以为你没人约,本来想在情人节同情你一下,现在倒省事了,再见,我去做别的冬令救济工作!"  情人节未必重要,重要的是当情人时有没有睁开两眼观察他.  很多人在婚前两眼全闭,婚后才两眼全睁.  在恋爱时,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我们伪装了自己,成了"变色龙":有的是好不容易谈了恋爱,希望洗心革面,所以企图"判若两人"地对待情人;有的人实在是因为太喜欢你,所以不忍心让你见识到他的真实性格--这一类善意的伪装,往往造成"恶意"的欺骗.  不久前我看到一条社会新闻:有强盗前科、曾被判刑八年的三十岁男子,使用迷药迷昏与他共餐的女人后夺走提款卡到银行提款,因他戴着安全帽、口罩,形迹可疑,被警方意外逮捕.他新婚不到三个月的妻子在警察局暗自饮泣,因为她根本不晓得"良人"曾犯抢劫罪,更不知道她枕边人晚上的"工作"就是和女子进餐,然后将她们迷昏.  还有另外一个"楚楚动人"的案例,是一位皮肤科医生提供的.有一位孕妇煮水烧伤了手,伤得十分严重,他只好告诉她先生:"你太太的手必须切除."想来想去,再怎么神经迟钝,一个女人都不可能把手放在沸水里那么久,于是他问那位准妈妈:"你是不是有癫痫的毛病?"  准妈妈含泪点头,她的先生则在一旁如遭雷殛:"我……怎么不知道?"  另外一个小故事比较"温馨"一点,说的是我的朋友.她嫁给大她十五岁的上司,一年之后某一天,她比平常早下班,打开浴室的门时,发现了一个满头银发的陌生人,她立即尖叫,冲出去求救,在楼梯间里给一个熟悉的声音唤住:"喂,你干吗大喊大叫?"她定睛一看,看见自己的先生--天哪,原来她先生竟然有满头的银发!她竟然不知道自己老公的头发是染的.  有时我们没有伪装自己,但却伪装了别人.在急着把自己嫁掉或娶个老婆好过年的心态下,我们不自觉地美化了对方的行为.明明对方有黑社会的浪子习气,你却认为他很有正义感;明明她情绪不稳.歇斯底里,你却一味告诉自己,她是多愁善感的浪漫女子.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伪装自己,欺骗别人;伪装别人,欺骗自己,一样打不过真实人生,徒然叫人由爱生恨而已.不是他欺骗你,是你欺骗自己.  女人有时会骗自己:我只要爱情,不要面包.  我有个女友,第二次婚姻又失败了.结婚容易离婚难,可笑的是,这一代男女婚姻路走到尽头,难了的并不是情仇爱恨,而是钱财难解难分.男方撂下一句话:"你要走人可以,孩子、房子留下来!如果你要孩子,那么就把你的存折留下来!"  她咬牙切齿地说:"他是个自私自利的小气鬼!结婚之后,从来没有给过我家用钱,吃饭买菜,每一分钱都是我出的;连跟他父母上餐厅吃饭,他也推说口袋没钱,我给他一千块,找了两百五,他脸不红气不喘地放进自己的口袋里,这种事屡见不鲜.孩子从呱呱落地到现在都两岁了,他没出过一毛奶粉钱……我早就知道,他是只铁公鸡!"  "为什么你早知道他是只铁公鸡,还要嫁他?"我不解地问这个在事业上令人啧啧称奇,但感情生活一塌糊涂的女人.  "婚前,我过生日或情人节时,他总是很诚恳地请我吃卤肉饭,那个时候我觉得好浪漫.出社会后从来就没吃过路边摊,觉得那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追求方式,让我回味起贫穷却甘甜的儿时.但婚后我才发现,只要是他请客,只能在路边摊吃卤肉饭……"  说到辛酸处,她又笑又哭.她的第一次婚姻,是因长年失业的丈夫不满她薪水及职位较高,处处找碴,因而分手.第二次婚姻破碎的理由,异曲同工,还是为了钱.  "其实,我觉得我是个不重视金钱的人--怎么会这样呢?"她无语问天.  女人总在疯狂投入爱情时,说自己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男人在求偶阶段也常以各种手段试探女人是否重面包胜于重爱情).但越偏执于"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或只要嫁给你)"的女人,越会发现,现实是一记响辣辣的巴掌.  就我观察,"口不言阿堵物"的人,常是最爱钱而爱不到的人.若真不爱钱,只爱浪漫,请告诉自己:"吾道一以贯之!"别让"因果循环"的巴掌凑近你幸福的脸庞.  真正的爱情,要用真正的自我来谈.  自我的缺点要靠时间与自觉逐步修正,不是遮盖起来就没事.  不管爱得如何轰轰烈烈,在恋爱阶段,观察及等待是必须的.  不然,在结婚前,可以用一次出国旅行来为婚姻把关.  我赞成婚前先度蜜月,因为真正的性格必须从朝朝暮暮的相处和与他互助合作的过程中才看得出来.  也有一个女人,在度蜜月时才发现她的先生犯有气喘的毛病.他们虽是朋友介绍结婚,但交往期间也经过了三个月,但她对他的毛病竟毫不知情.这一蜜月当然没有什么甜蜜可言,还花了大把银子泡医院.而她在扮演贤妻照顾良人之余,埋怨的并不是"都是你害我玩不成",而是"为什么你有这个毛病却不早告诉我".  她想的是大半辈子的问题,不是眼前亏.  但丈夫一直对她解释:"我从来没这样过……我真的不知道我这个毛病这么严重,可能是太累了……"后来,她询问他的家人,他的家人说,他刚上小学时曾有类似症状,曾接受治疗,此后由于一直没再犯过,所以每个人都以为他完全好了.谁想到在紧凑的订婚、结婚、婚筵,紧接着出国度蜜月之后又复发呢?她在咕哝自己运气不好之余,直叹道:"早知道应该先去度蜜月试试看--"  这当然是个常人不会发生的例子.但在现代婚姻中,蜜月倒是一帖试验剂.上头所说的这位新郎其实也值得同情,婚礼的繁文缛节必须综合小两口背后两大家族的共识,使他忙得不可开交,加上此人从没出过国,一出国当然紧张得不得了,在一连串疲倦后,原本渴望蜜月成为休息,却只使他疲惫与紧张乘以二.他运气也不好,一结婚就给新娘"上当"的感觉,以后少不了要努力解除这一层婚姻阴影.  日本很流行"成田机场离婚症候群",就是蜜月惹的祸!日本女孩年纪轻轻即游历四方,而男人通常年纪轻轻就在为前途奋战,不识出国滋味.两人历经婚礼的磨练之后,新娘往往以为逃出成田机场即海阔天空任逍遥,没想到这才发现身旁的男子汉没出过国,看到洋人张口结舌,一出国门变得非常低能,出门一问三不知,又独裁顽固,实在太让人生气,一回到成田机场之后,赶快说"莎哟娜啦"算了!  其实先蜜月、再结婚倒是个好点子.在两人休戚与共相处二十四小时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很多平日戴面具交往所看不到的芝麻小事,而这些芝麻小事却常影响终身大事.比如:彼此的金钱观.依赖性、是否自私自利?可是个独裁者?如何处理突发情况?是否歇斯底里?人生乐趣是否有天壤之别?两人如何沟通差异性?度一个星期的蜜月,是很好的婚姻先修课,很多事不必等到婚后再来后悔!这小小的"试婚",至少不会造成婚前婚后对婚姻幻想的大落差.  未必是男人的错  我有一位加拿大朋友,娶了个中国老婆,刚生了个宝宝.他喜气洋洋地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向他道了恭喜,然后问他:"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一向顽皮的他说,"虽然我一直希望是个女孩子,比较会黏我……"  "哦."我微笑着转入其他问题.过了一会儿,他吐吐舌头对我说:"你知道吗,照我观察的结果,你是第一个在听到我生男孩后没有说第二声恭喜的中国女人."  "第二声恭喜?"  "她们听到我刚有了宝宝,先说一声恭喜,接着问是男是女?我说是男孩,她们会很快乐地说第二声恭喜.我看你们中国人,到现在还是重男轻女."  他是个学社会学的法裔年轻出版家,素来喜欢做东西方人性的比较研究.这个趣味性的观察颇发人深省,没错,我们在听到别人生了男孩时常会由衷地发出"第二声恭喜","打从心里为他感到高兴".如果是女孩呢?我们当然也为他们感到高兴,但语气可就有点牵强:"啊,生女孩也很不错,女孩比较贴心."(这还是懂得安慰的人.)或者:"没关系,你们还可以继续奋斗.先生女再生男,就是一百分."(为什么一百分?因为女孩会照顾弟弟……)  现在的女人积极争"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可是打从骨子里的重男轻女,似乎还"入木三分".我们周遭仍不自觉地充斥着重男轻女的气氛.吃完喜筵,不少女人在拿送客糖时会说:"吃甜甜,生后生."丈夫有外遇的女人还会自怨自艾:"因为我没生儿子……"第一胎就生儿子的总会开心地笑道:"我的责任了啦!"我也会在办公室听到与我同年龄的女子说:"男人嘛,家里有个儿子比较不会到外头乱来."女职员憎恨女上司,女上司歧视女属下.做母亲的振振有辞地说:"当女人吃亏."故不愿生女.年轻女孩还会问:"我和他在婚前有性行为,他如果不娶我,我不是很吃亏吗?"两人同意做一样的事,你却觉得你吃亏,基本上也还属于重男轻女.  你真的不重男轻女吗?如果不,请避免酿造这样的氛围.我总想起一位美国女作家说的话:"请不要责怪男人践踏我们,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己躺在男人脚下."  请留心你的第二声恭喜吧!  如果女人的脑子里还如此地重男轻女,那么,她就没有权利要求男人重视自己.  有个远亲,有如下的经历:她嫁给一个"单传"的丈夫--婆婆生了七个女儿后,才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娶了她之后,两个人生了三个女儿,一家六口在"无后为大"阴影下苦脸相对.后来婆婆祈神求佛,神明说要先生每天早起来往东西南北各拜三拜,先生照做,如是拜了数千拜,终于生出了一个儿子来(是巧合还是天注定,无从得知).在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据说婆媳母子三人抱头痛哭.  我知道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社会仍不胜枚举.  一位妇产科医生对我说,目前一些小诊所还用子宫腔冲洗术帮孕妇判定男女.判定是男孩就生下来,是女孩就拿掉.但因此种冲洗术会造成胎儿畸形,有不少期待"一举得男"的家庭,就得到了一个残障的男孩.  这种方式比有些地方的杀女婴陋俗好不了多少.可怜的男孩子,竟然得终身承受父母"重男轻女"的后遗症.  女主管憎恨年轻的女下属也是一个由此引申而来的问题.我读过一篇由一位女作家(或医师?)申力雯写的文章,描述四十岁的女人:"我在各种笔会、研讨会、茶话会、舞会中,接触了许多四十岁的女性,她们顽强地想成为一个中心.可以看到听到她们独霸言场喋喋不休的高声尖语,扬起一波又一波带着颤动的笑声……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对年轻女性固执地排斥与绝不宽容的挑剔,展现一幅又一幅人与自然抗争、无奈与悲哀的全景图."  她说出了某些女性进入中年的悲哀.是的,我也看过一些这样的女子,她们很成功,但不容许别的女人和她们一样成功,尤其是比她年轻貌美的女人.  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践踏女人的其实是女人.在现代社会中,你还是可以验证这句话.  这才是女人真正的悲剧.  女人什么时候会懂--看得起女人,等于看得起自己.  你过得不好,做牛做马没有回报,未必是男人的错,有时根本是你看不起自己.  逆耳的未必是忠言  有些人的爱情是残灭战.  非把你整个吞进肚子里才甘心,  但他们又容易哦……  "你不要一听到那个三姑六婆怎么说,就来对我严刑逼供好不好!"从结婚的第一天起,月梅耳边的"流言"就不断,正渊忍无可忍,终于发起脾气来.他吼得震天价响,也把月梅唬得脸色发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正渊从来没有这么凶过呀!他,难道真的变了?  "你干吗恼羞成怒?"月梅也横眉竖目.不甘示弱地加大了声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江宗紫做人正派,不会说谎!"  "你这是无理取闹嘛,要栽赃,也要先拿出证据."  "江宗紫说的!"月梅以凌厉的眼光逼视着丈夫.正渊忽然觉得,多年的婚姻生活已把自己变成一头困兽,动不动就会踩到自己老婆和那些"三姑六婆"们所布下的陷阱."她说你跟×报那个叫小翠的新进记者,每天在立法院成双入对!"  "我是前辈,人家刚跑这条线,请我多多指教,我帮人家忙也有错?"  "她说有人看见你们每天都一起吃午饭!"  "喂,为了避嫌,还有怕你们这些三姑六婆乱说话,每次吃中饭我们都是一大群人呢,江宗紫告诉你我们两个人一起吃中饭,然后上宾馆吗?她的想象力未免太丰富了!有这么好的想象力,怎么不去写小说!"  月梅正在气头上,逼供不成,反被自己的丈夫戴上"三姑六婆"的罪名,气得不得了,听到"上宾馆"这几个字,更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为正渊加一重罪名:  "你看,"江宗紫一边安慰自叹命薄的月梅,一边提高了声音说,"从你们一结婚,我就跟你说,嫁这么帅的老公靠不住,你就不信……我一直在提醒你,你都不担心你老公呀,你就是不听我的话,等到事情发生,已经来不及了!"  月梅觉得好无依无靠,只得紧紧抓住十年好友江宗紫的手:"……男人靠不住,只有你是我永远的朋友……"  离婚后,正渊把房子让给了月梅,自己只得出去租房子.一天早上九点多,他被门铃声吵醒,开门一看,正是江宗紫,白白胖胖的她穿了一身网球装,笑眯眯地看着正渊.  "正渊,我刚在你们附近打网球,打得汗淋淋的,借个浴室洗澡如何?你不会那么小气吧!"  睡眼惺松的正渊愣了一晌,想问"你……你怎么知道我住这里"时,江宗紫已大摇大摆地踏进了浴室.正渊心里不觉又浮出无名火,"该死的月梅,还叫这个三姑六婆来打探我这里有没有女人,真是可笑!婚都离了,她还想干什么!"  他暗暗庆幸,还好离了婚,否则老婆和她的朋友就会像CIA的爪牙,无孔不入!  趁江宗紫还在哗哗水声中沐浴,他赶紧换好衣服,正盘算待会儿告诉她,他急着出去,免得江宗紫又想坐下来和他"聊天",问东问西,到他前妻那儿讨赏.  "喂!"他往浴室里大吼,"我出去了,你走后帮我把门随手带上就好!"  他想,脱身要紧,你要怎么仔细搜屋,随便.  没想到,就在他低头穿鞋子时,有个柔软而潮湿的东西贴紧他的背.正渊冷不防一回头,看到一个只以薄毛巾掩着重要部位的女人.她,正以意乱情迷的眼神看着他……  "恭喜你离了婚……"这个被他称为"三姑六婆"的女人温柔地说,"我们来庆祝一下,好不好?"  我记得马克·吐温说过,现实中发生的事常常比小说更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写小说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与逻辑"进行,而现实往往天马行空,峰回路转的速度令人咋舌.  正渊的故事就是我听过的一个最离谱的故事.当他真诚地告诉我江宗紫小姐令人吃惊的作为后,我还以"无论怎么也不相信"的眼睛打量这个男子,看他是否在说谎,因为在我的眼中,我所认识的"江宗紫",一直是一个嫉恶如仇、满口仁义道德.端庄淳朴的女子,虽然她太关心别人的私生活.她年近四十,已婚,有三个小孩,看来家庭美满,何必破坏正渊和月梅的婚姻呢?  人真的不可貌相.  不过,正渊一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月梅.他想,Letitbe,算了!江宗紫虽然是他们婚姻完蛋的导火线,但却是月梅至今最信任的好友呀!月梅已经失去了婚姻,他还忍心叫她再断送一个"永远的朋友"吗?神经脆弱的月梅,恐怕受不了这个打击!  忠言逆耳,是吧?  但如果你把所有让耳朵觉得不舒服的话,都当成"忠言",那人生中的挫折感恐怕会多如苍蝇,而善于采纳"忠告",在中古时代或许可以当良相或良君的你,到了人际沟通非常复杂的现代,很可能只沦为一张捕蝇纸,终日总有嗡嗡嗡的声音靠近你,徒增困扰而已.  人心因批评而脆弱,因为赞美而坚强.  可是,人的嘴巴,却往往有劣根性,不喜欢说好话,只喜欢传一些有伤大雅的蜚短流长.  一个上班族新人,在兴冲冲做完一个企划案,呈送所有同仁过目后,可能在第二天听到自己的"良友"这么说:  "喂,有件事不知该不该告诉你?"  "什么事?"(情绪上已经很提心吊胆.)  "那个老处女,坐你前排的那一个,在背地里说你写的企划案一窍不通……"  "哦……"(一般人闻此言,都会如遭五雷轰顶.)  "我实在替你打抱不平,哼,她写的又好到哪里去?"以打小报告来增加"同仇敌忾"感的"良友",总会十分义愤填膺地接下去,"我就跟她说,你是个新人嘛,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此时听话的人,只能勉强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以回应这个热心打小报告者表面上"褒".实质上"贬"的"贴心话".  就让我们把这件事解剖解剖吧!"老处女"虽然批评了这位新人的企划案,并没有在他面前说,只是在打小报告者不怀好意地询问"喂,你认为他写的报告是不是太嫩了"的导火线下,说出自己的真实意见而已.打小报告者快乐地接受这些负面资讯,再迅速地将它传播给当事者.好了,这下子,这个"菜鸟"就对"老处女"恨之入骨,他会感觉,这个社会真是冷酷无情,对初出茅庐的自己真是残忍.  不过,就事论事,他应该讨厌的人,并不是那位无辜的老处女同事,而是打小报告者.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学生阿甲会听到死党阿乙说:"那个阿丙在背后说你很骄傲(或自以为很美,或靠拍老师马屁才当上班长)……"还有,家庭主妇阿美会听到隔壁长舌妇阿花"拳拳忠谨"(就是假装对你装出忠心耿耿的样子)地说:"你家对面的阿菊说,你老公每天看到她就色迷迷的,好像要流口水的样子."不然就是:"巷口的阿丽说,有一天她看到一个好像你老公的人,跟一个年轻女孩子在忠孝东路散步!喂,你老公还长得那一副娃娃脸,你不担心吗?"  事实上,最嫉妒阿甲的绝非阿丙,而是阿乙.某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会传播别人不经意说出口的话给当事人听,那表示他至少赞成了百分之八十."  而阿美应该保持距离的,绝非阿丽,而是有"街坊广播站"之称的阿花.阿丽在没有百分之百确定前,只敢捕风捉影、小小长舌一番,还不敢直接来破坏阿美夫妻间的感情.但阿花小姐却很高明地以"因为我关心你的婚姻,所以才来通风报信"的嘴脸做到了.阿美若再天真一些,可能还会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感激阿花,然后一看见倒霉的老公,就不分青红皂白地点燃火药库.这时,隔墙有耳,阿花可能正把耳朵贴在墙上,验收她"忠言逆耳"的成果呢!你,彻底中计,还将她引为知己!  我们的自信心都没有自己想象的坚强,人们的爱情、婚姻亦然,批评与流言很像是小小的种子,即使它们钻进磐石的细缝中,有朝一日它们还是会茁壮成长,把坚固如磐石的东西弄得粉碎.  察纳忠言,固然是应有的雅量,但不上道的忠言,还是不听为好!  什么叫"不上道的忠言"呢?我将它归类为几种:  一、说了你也改不了的事.比如说你丑、矮、笨.  二、非常抽象的形容词.说你"好像很自大"、"看起来自以为有气质"、"你老公可能外面有女人哦"……  三、明知你是新手还故意打击你.  比如说,某名主持人刚主持节目时,面对镜头相当紧张.有位朋友好心地给她忠告:"你应该把粉底涂厚,不要害怕镜头……"她接受了,主持功力的确日渐改善.但她的朋友又热心地看了几集之后,告诉她:"你有进步了,可是我看一定是你们的制作单位太烂,每集题目都拟得不好……哈哈,有件事告诉你,你一定会生气,当我叫我老公看你主持的节目时,他说:制作单位当然很烂,不然不必找你当主持人……喂,你没生气吧?喂……"  你想,她会不生气吗?  没有人独具禀赋,在当"菜鸟"时就可以让每个人满意.鼓励、建议而不批评,才能使他有自信成长.千万不要在老鹰刚钻出蛋壳的那一刹那,批评它不会飞.  四、没有建设性的批评.如:"他说你一定成不了大器."  过去,我常常遇到这一类的事,而且还因一时多言被流弹扫中.比如A问我:"你对B的作品看法如何?"我以为B不在,就可以畅所欲言,(自古文人相轻,谁会认为对手写的东西是完美的呢?)结果,A把我的话全部告诉B,当然省略了我表示赞美的部分.后果如何,你一定猜到了,从此B看到我形同陌路,却以为A是站在他那边的.  所以,当我听到下列发语词"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这件事我跟你说你可不要生气……"时,我的脑袋里就会响起警钟,非常想当机立断地砍下去:"那么你就不要说!"逆耳的未必是忠言.  好女人制造男性生活低能症  天下的好女人都是一样的.她们常一手塑造了男性的生活低能症(别误会,我说的可不是男"性生活低能症").  不只是传统的中国好女人如此,文明国度的好女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们很有责任感地包办了自己男人(包括老公和儿子)生活起居的一切所需,除了填饱他们的肚子之外,还为他们买外衣跟所有的内衣裤,决定他们在什么场合该穿什么衣服.她们旁边的男人可以幸福到别人问他们穿几号衬衫时,快乐又骄傲地说:"我不知道,我得问我妈(或太太)."他们也可能不明白怎样操作洗衣机和微波炉,尽管他们可能是堂堂理工学院的毕业生.  从某种程度而言,女人也因被需要而感到幸福,但完全因别人的需要而存在的角色,扮演久了很少不生怨怼.有个女友承认,她的家庭很幸福,婆婆很贤慧,丈夫很聪明,可是每天晚上睡觉前,面对一间"男人只要停留一个小时以上就乱七八糟"的客厅--喝完饮料的杯子永远不收,臭袜子永远搁在沙发上,外套衬衫永远四处披挂,她还是忍不住因为自己嫁了个"天之骄子"而发出无助的哀叹.她特别难以忍受丈夫理直气壮地一再问她:"保险套你又放到哪里去了?"  目前在美国热门畅销书排行榜上颇受欢迎的《心灵鸡汤Ⅱ》里,就有一首天下好女人看了都会心有戚戚焉的诗,叫做《红衣服》--是一个女儿以恳切平实的心情描写母亲临终景况的诗.大意是,女儿在母亲快咽下最后一口气时,替母亲整理遗物,在母亲清一色灰溜溜的衣服中,竟发现一件红衣服,触目的红衣服像黑色山壁中的一道裂缝.而她从没看过母亲穿过红衣服.奄奄一息的母亲把她叫到身边,告诉她:我一直教你成为好女人,但我想我错了.当我看见你的兄弟对他们的妻子说"我妈都怎样怎样做"时,我的心里很难过.我不过把你爸爸和兄弟养成同样的男人.你爸爸在听说我得了绝症时,过来猛力地摇我,差点把我的魂都摇掉,他嘴里咕咕哝哝的却是:"你走以后我怎么办?"他,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我.我知道我走后他的日子会很难过,他甚至不会煎荷包蛋,每天找不到他要穿的衬衫……  这位母亲说,红衣服是她十年前心血来潮买的奢侈品,拿回家她的丈夫却笑她:"穿成那样,你要去看戏呀?"结果,除了在试衣间外,她没有再穿它第二次."我一生努力当好女人,但他们却认为我是真的不需要任何好东西."她的母亲这样咽下最后一口气.这样的好女人很伟大,但她们的成就却常只是培养出患了生活低能症的男人.好女人,适可而止吧!在宠他们的同时,别忘了你也可以享受.  女人,你有没有热烈地挤进"牺牲品"大拍卖的人潮中? []  大凡口袋里有点钱的女人,一看到"牺牲品"的特价专柜,总会情不自禁地凑过去,摸摸捡捡或争先恐后地抢……但是,你对"牺牲品"的观感如何?  没错,"牺牲品"通常是不受青睐的过季货,可能是次级品,可能有瑕疵,以正常价格卖不出去,买回家穿了之后屡屡发现问题.买到"牺牲品"的人,一时会沾沾自喜,但多半都不觉得它值得宝贝珍惜.  那么,你为什么要以做一个"牺牲品"而沾沾自喜?在物质不丰盛.饱暖成问题的时代中,身为母亲,为了丈夫.儿女的牺牲也许是有意义的.但在人人都有条件对自己好的现代,你可不必把自己当牺牲品,只买两百九的衣服,为了让公婆夫婿赞美"她真是个贤慧的查某人".无需把剩菜都扫进肚子里,创造水桶腰,还让儿子在作文簿上写道:"我妈妈是垃圾桶,她什么都吃."然后,你发现这些让你为他们牺牲的人,只把你当成不值钱的"牺牲品",气得七窍生烟,怨恨积了满腹.  你牺牲,可有人真正受益?我观察到,现代自认为是"牺牲品"而非常不快乐的女人身旁,通常也有一群不受益反而受害的家人.从前我家邻居,家庭收入每月十万以上的家庭主妇,就曾对我诉苦:"我为他们牺牲,他们都不知感激……看,我为他们买他们喜欢吃的排骨便当,五十块一个呢,我自己好苦,舍不得买一个,将就吃冰箱里的剩菜."据我所知,家庭经济根本就在她的全盘掌握里,我真不知道,她这样自苦是谁受益,恐怕她的家人连吃个排骨便当都战战兢兢.  牺牲似乎是女人的专利,女人的血脉里常带着这种"莫须有"的病菌;女孩从小就在文艺小说或电视剧的教导下,套上"只要遇到我爱的人,我的一辈子就要为他牺牲"的枷锁.你愿意牺牲,那是你心甘情愿,有人受益且心存感激,那很好;若被当成过季商品或廉价品,可怪不了谁.  你心"干"情"怨"过一生?  有一种人像钓勾上的蚯蚓,  专门以痛苦换取爱情,  内心深处总觉得,  谈恋爱要痛才会爽.  女人有一种罪恶感的本能.  "顺水推舟地结了婚,糊里糊涂地失去了自由--以前高兴和死党聊到多晚就到多晚,现在好不容易和老友约出去吃顿晚饭,让老公带孩子吃麦当劳,不知怎的心里就充满罪恶感……"不少女人抱怨,婚姻使她们失去自由.家庭主妇和职业妇女皆然.  只要稍稍让自己喘一口气,罪恶感便乘虚而入.偶尔和朋友约吃晚饭畅快叙旧时,没来由地想到家中几口都在"嗷嗷待哺";许久才买一件穿得上台面的衣服,也因感觉自己糟蹋了数日家用而内疚不已.我也曾在回台湾的飞机上听到隔壁的中年妇女如此感叹:"出国开开眼界,好玩是好玩啦,可是想到孩子一连几天都要吃外头,心里好难过,觉得好对不起他们."结了婚的女人,常常动不动就有罪恶感,而这种罪恶感未必来自公婆、另一半或孩子,而是来自自己过分扩张的"责任感"--在婚姻中稍稍感到一点自由和快乐,就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非得兢兢业业、夙夜匪懈、鞠躬尽瘁而后已.  责任感是有建设性的,但过度扩张的责任感也有破坏性.美国知名作家EriceJong曾说:"罪恶感,是女人最大的敌人."确实是至理名言.想百分之百尽到责任所产生的罪恶感,使已婚(甚至是才有男朋友)的女人诚惶诚恐,自动剥夺属于自己的正当社交.娱乐的时间与机会,久而久之,婚姻当然成为自由的坟墓.事实上,你的另一半或家人未必因而享受到利益,反而因为必须面对一张"失去自由,充满烦躁"的苦瓜脸而倍感压力.  有一位朋友的母亲.五十岁的退休女教师抱怨,她原想在退休后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公公和先生日日要她煮每日三餐,使她的生活更加不自由.但后来我发现,她的公公和先生.孩子也一样在抱怨:"我以为她退休之后可以放轻松点,自己学会怎么过日子,可是她却天天在家板着脸煮三餐,煮饭的技术没有进步就算了,唠叨还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好意协调,并无结果,因为这位母亲仍义正辞严地坚持,"我退休后没事做,如果每日不煮三餐来弥补从前当职业妇女时他们都损失,我会觉得有罪恶感".同时,家人们也因有"责任"回家吃三餐,若与朋友有约,也免不了有"罪恶感".  你的责任感有没有建设性?你的罪恶感是否只是无益的人生枷锁?可千万不要毫不理性地壮大了这个最大的敌人,让它为自己宣判无期徒刑,心"干"又情"怨"地过一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一句话,不知使多少人变成"苦头陀",不过,它可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有些苦,还真没建设性,徒然叫人活得心也干、情也怨而已.  在工作上,肯吃苦,固然是步上通往成功的阶梯,但真正能成功的人,多半都已达到"虽苦犹乐"的境界,绝不会在勤奋工作时摆出一张线条下垂的脸.  现代的上班族,到底还有很多人每天摆苦瓜脸?连没事看报纸时也装得很苦,做再轻松的事也面有难色,在老板面前尤其爱把自己弄得像一只累个半死的狗,以求得"人上人"的位置.不装得很苦,好像就不努力,他们看不起笑脸上班,开开心心做事,说"这个容易,我一下子就做好了"的人.偏偏老板多半很吃苦瓜脸的那一套,因为他们不一定晓得员工的做事效率如何,只知道他很"努力",想提拔中级主管时,常会想到"服务多年,没出什么差错,虽然没有功劳,倒也有苦劳"的人.  上班族们意识到这个好处,久而久之就加人"摸鱼也装苦脸,事越少越好"的族群.再简单的事也要用程序.手续或其他形式把它弄得很难,否则就会找麻烦.  表相的吃苦耐劳,对公司是无益的.在我当上班族时,就看过这种"朝九晚九",但担当的事比工读生还少的人.  在婚姻关系中,吃得苦中苦,也未必有益.你有没有发现,婚结得越久,相见时两个人的脸越苦.就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来说吧!通常,男人在开车回家途中,嘴里可能还随收音机哼着歌曲,车一开进车库里,嘴角就不知不觉拉了下来,为什么?为了要让他的老婆觉得他很累,为了养一家子,辛苦地工作,请老婆不要噜苏;原来聚精会神炒菜的妻子,听到丈夫开门的声音,也不自觉地拉下嘴角,为什么?她要让丈夫觉得,她在家做牛做马一整天,可没闲着,苦得很呢.于是,婚姻酿成了一缸苦茶油.  这是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所提供的对他自家父母的观察."人一想到责任,就想到责怪."他说.  婚姻爱情,是越能"相见欢"越好,工作亦然.不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理直气壮地轻松过日子?  有些人,则习惯以叫苦连天来获益.  自觉或不自觉地做了感情的乞丐.  "最近我心脏好痛,气都喘不过来,我想我大概活不久了,啊,人活到老,孤孤单单一身病,真是没有用……"我一位朋友的母亲,每一个星期五下午都会打电话给女儿诉说病情.结果,她那以为可以靠婚姻争取离家自由的独生女儿,每周六还是得从台北回到台中探望自己的母亲.新婚初期,夫婿还乐于和她一起贡献孝心,牺牲休闲生活,但久而久之,夫妻之间就因而起了冲突.她的丈夫抱怨:"每次回去,她的病就好了,我看她是装的嘛!"  久而久之,女儿也知道母亲是装的,但她能对可怜兮兮的母亲说不吗?  在心理学上,这位母亲演的戏叫做"poormedrama"(可怜人的乞怜戏).不善于理性沟通的人们,用来操控别人以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惯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积极命令式的,直接强迫别人屈从他;一种是消极乞怜式的,利用别人的同情心以争取注意.这个时代里,人人吃软不吃硬,命令式通常会遭致反感,但"乞怜式"似乎还能达到相当效果.  "乞怜"在两性爱情关系中也常被运用.校园恋情结束后,自觉受了委屈的女孩或男孩,常会特意让自己变得非常憔悴,让全班同学"同仇敌忾",谴责那个"不知好歹"的人.家庭主妇煮好了晚餐之际,却接到丈夫告知有事不能回家吃饭的电话,常常以"不等到你就不吃饭"来作消极抗议,为的是让丈夫回家愧疚万分.男女朋友在吵架非常激烈时,其中居弱势的一方有时会以头撞墙,甚或拿出刀片来指着自己的手腕威胁,或在外头下大雨之际还故意淋成落汤鸡,这种"损己不利人"的牺牲方式,都是"可怜人的乞怜戏",它和强迫别人屈从的方式其实有异曲同工的效果,为的就是争取注意及达成目的.前者是"豪夺",后者是"巧取".  但"乞怜者"常因自作自受而变成真正的可怜人.久而久之,他们会以眉头深锁和到处诉苦为争取一切"心之所欲"的手段,乞怜的"边际效益"却越来越低,因为没有人能欢欢喜喜地跟一个"可怜虫"相处,心甘情愿地关爱他们.  利用自己的可怜与悲伤来吸引别人同情,其实没有办法称心如意很久.人人或多或少曾利用"乞怜戏"达到某种目的,但在自己心里出现"可怜可怜我"的呼声时,不妨正视内心,问自己:"你到底想要求什么?"能够正面沟通就正面沟通.  因为同情毕竟不是爱,不需委屈自己做感情的乞丐.  人人心中一座麦迪逊之桥  有些人是鹰,有些人是羊.  萧伯纳说:  人生有两件事令人遗憾:得到与得不到.  除了男人之外,每个女人也很渴望有一次外遇.不必改变现有生活,但可以珍藏心中一生一世的"完美的偷情".  我读《麦迪逊之桥》,"沿着达尔文思考的逻辑路径"直触感动的核心时,竟然也热泪盈眶.看电影,看到芬西丝卡的手握紧车把手又松了下来时,更是涕泪纵横.  得不到的最美,曾经拥有也是真爱.  有些人天生是一只鹰,注定要流浪,要从遥远的天际下望,俯视芸芸众生,他们天生有游牧的血液,必须猎食生命中的未知.  停滞不动,等于死亡.  《麦迪逊之桥》中的若柏是一只鹰.他一直在寻找他心灵的食物.在芬西丝卡的眼中,他"生活在奇异的、幽灵出没的地方,沿着达尔文思考的逻辑路径,倒溯到远远的过去".他的脑中始终鸣响着时间的无情哀泣,因而他总是四处飘泊、来去匆匆,只为寻求人生的谜.他不是在寻找解答,而是在寻找问题,用他专业摄影师鹰般犀利的眼睛寻我生命的出口.  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在寻找安全感,在已知的路径上移动,像芬西丝卡,直到那个男人降落在她的生命中,她才恍然大悟:啊,原来人生可以有这样的"吉光片羽".待他离开,她依然安分地走着她已知的路径,抱着美丽的缺憾,默默死去.她像一头驯良的羊,她必须咀嚼地上的青草,她安于她的家.她是大地之母的化身,必须像个地标一样,矗立在属于她的地方.  而他必须在不安全感中寻找,他知道,他如果只走在已知的路径上,他就看不见能让他的生命血液继续流动的东西.他必须狩猎.安全感之于他等于死亡,芬西丝卡知道.  但是他们相爱了.  当《麦迪逊之桥》登上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时,有人问我,你相信这个故事吗?  我说,这无关我相不相信.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唯美,很符合中国式的缘分--两个生活在不同环境、有不同属性、过着不同生活、向往着不同的生命情境的人相遇了.在天旋地转的那一瞬间之后,就是注定的分离.  若柏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他不是个名人,一生并无彪炳的功业,对这个尚实际的社会来说,他是个幽灵.他带着他的三角架与摄影机看世界,他爱索马利洋流.大斧山脉、马拉加海峡.他在拍摄麦迪逊之桥时遇见一名中年女人,一个曾经美丽的中年女人.若柏用相机捕捉了麦迪逊之桥与和他相恋的女人.这个中年女人叫芬西丝卡.  芬西丝卡是个平凡的女人,在岁月侵蚀中还存有一点赤子之心的中年女人.  作者罗伯·丁·华勒形容这个女子在老年看自己当时照片时的景况:"照片中,最初的皱纹才刚刚爬上她的脸庞,他的相机捕捉到了这些线条……她的头发乌黑,身体饱满而温暖,恰如其分地充实着她的牛仔裤.然而她最注意的还是她的脸,那一张不顾一切和为她拍照的男人相恋的女人的脸……她还可以在她的记忆之流中,清楚地看见他.每一年,她都巨细靡遗地省视流过她心中的他的形象;她记住一切,绝不遗忘.他高瘦而结实,行动如风中之草,那么不费力地优雅着……"  芬西丝卡是个平凡的家庭主妇,二十五岁时,她的军官丈夫将她从意大利带到美国,二十年的婚姻使她有了两个孩子和一栋乡村房子,成为一个平凡的农夫妻子,几乎已经忘掉她年轻时曾有过的艺术狂热.她带陌生人到麦迪逊之桥,并留他吃晚餐.如果她的丈夫、孩子这两天在家,她就不会有这个美丽的回忆.  没错,《麦迪逊之桥》的故事是一个有关外遇的罗曼史.芬西丝卡和若柏一起看过草地与天空后开始谈论诗,然后他以"古老的本能"触摸她的肌肤,无论如何都无法抑制的、古老的生物性本能.啜饮白兰地和咖啡后,他尽量节制自己,在她家平安度过一夜.如果第二天她没有请他吃晚餐,没有故意穿上她的新洋装,他也许看不见属于这个中年女子的优美.在一段共舞之后,"他吻她,她回吻,长长的,柔软的,吻成一条河".他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做了爱.两个不同人生路径的人终于交会了.  他们相爱.他在肉体和心灵上,都碰触到她的核心.但他像鹰行天空.豹奔草原,天明时终究要走,只留给她几张照片.他走了以后,两个人没有再联络,她只能从《国家地理杂志》上间接得知他的行踪.她的丈夫去世前,她没有企图跟他联络,他也没有.直到六十七岁那年,她收到了一封信,若柏去世了,他的遗产代理人以冷硬精确的律师文字告诉她:若柏的遗体已经火化,应若柏要求,他的骨灰要撒在让他们相识的麦迪逊之桥旁.她还收到一封信,若柏和她相识后的第十三年写的,他说,他四处飘泊,为了转移打电话给她或想去看她的冲动,他接下所有能找到的国外工作,但他仍常对自己说:"去他的,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要把芬西丝卡带走!""在那个炎热的星期五早晨,开车离开你的小径,是我生命中最困难的事."他说.那年她六十七岁,收到了这一封信.  在他死后,他的爱才落在她的身边,不再奔逃与漂流.芬西丝卡将他的骨灰撒在桥旁,而她在六十九岁死亡时,也要求将遗体火化,撒在同一座桥旁.他们的故事,由她的一儿一女发现.她留下一封信,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她承认,那几天的短暂爱情,比她的四十多年婚姻值得眷恋."如果不是为了你们的父亲和你们两人的缘故,我会立即随他而去,不论去哪里.他要我与他同行,但我没有答应……在四天里,他给我一生,给我一个宇宙,并且使我支离破碎的片段化为一个整体……若柏教我怎样成为一个女人,这是很少--也许没有任何女人经历过的."  芬西丝卡没有后悔曾经做过的选择,但灵魂离开身体之后,她选择永远的爱情.  《麦迪逊之桥》是一个很平凡但也很感人的外遇情事,但如果没有罗伯·丁·华勒的漂亮文字,它甚至会变成一个滥情粗糙的故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