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一夜成名”(2)--------------- “反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反人性;笑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笑梦想!笑贫不笑娼,敢做要敢想嘛!” 我承认,上面一席话,除了第一段是真的,其余又是我虚构的。面对电视和美女,我从来不说真话。 女记者紫紫的嘴唇依然紫紫的,黑黑的眼圈依然黑黑的,传递着不可抵抗的性感信息。但是,我脑子里已经没有她的魅影。她说要请我吃饭,我推说后面还有约,罕见地拒绝了一个美女的邀请。 因为,我要回家把这个问题想透: 谁不想一夜成名? 为什么我们在公开场合总是不说实话?//---------------向愚昧宣战(1)--------------- “理想主义+实用主义这两个基本上是你的思想。虽然号称什么哲学的,北京大学给你的理想主义,美国给你的实用主义,那个李开复基本上是实用主义了,你们这些人一天到晚把成功看成那么简单,以为你们几篇文章几次讲话就能解决每个人的人生困惑了,把人当成动物或者机器了吧?王强才是真正称的上大师,你们这些都是卖西药的,冶标不冶本,你们和肯德鸡差不多,人家卖食用快餐你们卖实用快餐。西方都把快餐当垃圾可是在中国竟然这么好卖,同样别忘了你们所推的西方价值观,西方人都感到西方现代文明的精神苦闷,试图从东方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你们还把这个大力宣传!!!!!!!!” 昨天,我把这个帖子发在了博客上请博友们讨论,我非常感谢博友们的阅读和讨论。今天,我要参与讨论这个我非常重视的话题。 我非常重视这个帖子,因为,这个帖子反映了一种可怕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一种可以严重阻挠中国繁荣进步的力量——这个东西叫“愚昧”。 什么是愚昧?这个通篇都是胡言乱语的帖子就是“愚昧”一词的定义:在自己根本不了解一种东西的情况下,就盲目对这种东西采取拒绝、排斥、否定、攻击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愚昧。这个帖子,在对李开复、西药、快餐、西方文明等一些列问题上的态度,是彻头彻尾的愚昧态度。所以我要向这个帖子宣战,向这个帖子所包含的愚昧宣战!(我故意不提他对徐小平的攻击,免得人家说我打击报复他。) 举例说明。这个帖子说:“人家卖食用快餐你们卖实用快餐。西方都把快餐当垃圾可是在中国竟然这么好卖”——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快餐在西方卖得并不比中国差!你可以自己厌恶快餐,但你不可以代表“西方”社会来宣布他们已经“把快餐当垃圾”对待。 再举例说:“你们这些(人),都是卖西药的,治标不治本”。此话更是胡说。西方国家那些比中国高的人均寿命,比中国人强壮的国民体质,难道都是吃你家中药吃出来的? 这个帖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帖子包含的愚昧思维。我愿意借题发挥,借这个帖子,向愚昧宣战。 愚昧是一种暴力。这种暴力存在于个人心中,其力量如青萍之末的微风,也许并不可怕。但一旦愚昧和其他人的心灵串联起来,就会形成阻挡历史发展火车头的破坏性黑暗力量。这种黑暗力量,在中国历史上造成过一次又一次浩劫。近百年来,前有“扶清灭洋”义和团,后有“破旧立新”红卫兵(我自己就做过狗日的“红小兵”,喊过“打倒刘邓陶”),都是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大规模愚民运动。虽然这两次运动都是被统治者恶意利用,“群众是无辜的”,但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群众”总是心甘情愿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群众性愚昧,是每个有理性和良知的中国人应该警觉和恐惧的东西。 愚昧是一种暴力。虽然这种暴力开始只是一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但这种暴力一旦和权力结合,就会产生黑暗的后果。掌权者愚昧,更是每个有理性和良知的中国人最要警觉和恐惧的东西。设想发这个帖子的朋友一旦掌权,他肯定会关闭麦当劳肯德基这些被他视为垃圾的西方快餐,并且是以保护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名义——想象一下,多少祖国的花朵会因为他的愚昧而失去无数童年的欢乐和美味!当然,掌权者愚昧给国家和民族(或地区)造成的灾难,显然远远不是封杀快餐这样轻松愉快。张春桥说:“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张春桥这话说在1976春天,正是日本经济这棵嫩苗长成云杉之时,举国上下,对这棵苗却不看也不要,结果把中国搞成那样。 我们今天,还有多少“资本主义的苗”——西方文明的“苗”——应该被移植到中国来而被我们拒绝? 还很多啊!中国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向愚昧宣战,如同向非典宣战。向非典宣战,我们的敌人不是果子狸不是高烧的人而是冠状病毒;向愚昧宣战,我们的敌人不是发帖的朋友不是愚昧的人而是人的“愚昧”。愚昧是一种精神非典——别以为这是感冒发热之类的小病,它一旦和群众结合、一旦和权力结合、一旦和舆论结合,它就会毁灭我们的建设成果! 无知和文盲是愚昧高发温床,但有时候,读书万卷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愚昧,而且是更危险地愚昧——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那位提议北京市对外来人口设置文凭限制的教授。而那位没有读完高中的新东方名师罗永浩则说:我拒绝领北京的暂住证,我他妈不在我的祖国首都暂住,我要暂住,我就移民出国住了……这就是在同一个问题上,愚昧者和启蒙者的差异。//---------------向愚昧宣战(2)--------------- 愚昧无处不在。即使在新闻自由高度发达的美国,也有可怕的愚昧——美国所谓的反华势力,往往是那些不了解中国、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来过中国的那些人。我曾在美国电视上看见基辛格严肃地问一个振振有词攻击中国的美国人:你去过中国吗?那位反华女士说:没有。基辛格冷冷地说了三个字:“Iforgiveyou.我原谅你(这个傻冒)。” 面对这个发帖子的朋友,我也想问他:你了解西方文明吗?不了解?我原谅你! 但为了中国的进步,向愚昧宣战!//---------------知我者博友,愚昧者有我--------------- 署名:Sunfish 昨天读了一篇老徐的博客,结果放不下了,一口气读了一个下午。可怜我上班忘了戴眼镜,就这样脸贴屏幕看了一下午。 老徐真是牛啊。 特别佩服他对我们社会中愚昧现象的批判。很长时间以来,我总以为很多问题是政治体制的原因。但他的文章让我知道野蛮和愚昧的厉害,毕竟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社会。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希望我们每个人以后能先把自己心中的种种愚昧因素驱除。 徐小平回应: 我看到这个帖子,当时就很惊讶,我为每个帖子感动,但Sunfish的帖子让我惊讶,因为,他的评价指出了我写博客主要目的:对社会中愚昧现象的批判。以及我对每个我的学生、读者、博友们“破心中贼”并把“自己心中种种愚昧因素驱除”的那种殷切期待。 愚昧:就是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拒绝和反对(反过来,盲从和盲信也是愚昧)。从这个角度,我自己也愚昧过。 我刚到美国的第一天,朋友请我去喝酒,酒店老板脑袋上扎了一个小辫子,结果我老人家,其实那时候已经三十一岁了,还在北大教过书,竟然认为这个人就是那种“变态的人”、“腐朽的人”、“丑陋的人”,总之,就因为这根在风中飘呀飘的小辫子,我就觉得他不是好人,警惕他好久…… 设想,假如毛主席发一声喊:打倒帝国主义和一切扎小辫子的人……我能不上吗?! 土人啊!俗人啊!庸人啊!肥人啊……徐小平也曾经是这样的人啊! 但是我不怪自己,我怪当时狗日的宣传。我们曾经是多么的愚昧啊!!!他妈的,搞得我这样的天才也愚昧得天昏地黑。 所以,重提反愚昧,因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感谢博友们,我爱你们,但是,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思考、让上帝不笑……//---------------复旦大学的人和猫(1)--------------- 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张亮亮虐猫的事件,曾经引起我巨大痛心。但今天读《三联生活周刊》“虐猫事件中的两种力量”,我感到有些绝望。 我绝望,是因为保护动物的意识,在中国是如此的薄弱;动物保护者的处境,在复旦大学这样的文明之地,居然如此艰难;对这件事情,“复旦校方”、“复旦数学系、团委”、张亮亮那位“著名外科医生”的父亲,他们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是如此有失教育者和知识分子起码的道德水准! 保护动物,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之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多高,动物保护意识和水平就有多高。虐猫事件如果发生在穷乡僻壤,不会引起这样大的反响。但它发生在复旦大学这种中国文明进步的坐标上,发生在父亲是上海“著名外科医生”的复旦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身上,就不能不令人震惊。 最令我震惊的,并非张亮亮这个心理可能不健康的年轻人的行为。毕竟,这种行为是孤立的、单个的、一经揭露和纠正就不太会再次发生。 真正残酷的,是在张亮亮虐猫事件之后,有关各方为了“保护”张亮亮,提出的种种奇谈怪论。 别说指控中的20只猫,张亮亮只要戳瞎一只猫的眼睛,就是人道的敌人和人性的罪犯,就必须遭到一个文明社会的舆论强烈的谴责。 谴责张亮亮的行为,就是保护张亮亮,保护和张亮亮一样,有着这样那样可能有变态心理和行为的青年,以及他们潜在的受害猫、受害熊、受害人。 保护复旦大学“tianyawoya”那五位揭露出这个恶行的同学们,鼓励、支持、赞美、协助他们的良知和善举,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标志之一。在我看来,这五位同学,才是复旦真正的良知,才是复旦令人骄傲的原因。 肯定和保护这五位同学,就是保护猫、保护熊、保护人,就是保护中国社会的良知,保护中国人曾经遭到巨大创伤的人性。 说什么:谁在传播此事,谁就是毁复旦名声——假如复旦的名声,要靠遮盖和庇护此类暴行的来维护,这种遮盖和庇护,就是比张亮亮丑闻还要恶劣的丑闻。 说什么:“动物再重要,没有人重要”。人当然重要,但人就有权利拿猫眼睛来戳着玩?!拿无辜动物的生命和福祉来折磨取乐? 说什么“猫和鸡没有什么差别,杀鸡倒没有人管”——这位爱子心切的“著名外科医生”,你是否认为因为你是人,就有道德权利从菜市场买回一只鸡,然后把它的眼睛戳瞎,用来开心? 可以的。如果你和你儿子一样有这个爱好的话。而且,如果你不让我知道的话!再说,有些社会还斗鸡呢。让鸡斗得血淋淋的,只是为了让人取乐——真是什么文明程度的人,说什么文明程度的话。 与这个恶性事件相关的复旦大学、复旦团委、复旦大学数学系、张亮亮父亲这位“著名外科医生”,作为文明社会体系中重要标志的诸位,你们欠中国社会、中国青年、中国学生,以及你们自己的后代一个解释:你们的文明标准是什么? 正是在这些人的文明标准和人道环境中,成长起了张亮亮这样的虐猫研究生。 他对那些来揭露他虐猫行为的校友们说:他的父亲给学校捐过巨款,谁找他的麻烦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他还说:“你们要是继续整我,我会把你们整得像猫一样惨。” 写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禁感到一阵戳痛,一种恐惧感也弥漫我的全身——我这篇文章出来,张亮亮是否也会把我当作另一只猫来诅咒呢? 全国上下的教育家们啊,我请你们捂着自己明亮的眼睛想一想,张亮亮这种虐猫行为,伤害的仅仅是猫吗? 张亮亮当然比猫重要。张亮亮也许是一个成绩突出的数学研究生,一次残忍行为的过错,不应该成为他所有的评价。如同一个人偷了超市、抢了银行,也不该毁灭他的一生一样。谁也不想“毁灭”张的一生——试想,假如他戳瞎的是人呢?可见,人人都知道人比猫重要,不需要复旦大学和张亮亮的父母来提醒的。 但是,文明社会,如果没有惩戒准则,这个社会就会遭难!张亮亮的虐猫行为,必须遭到严厉的谴责和合理的惩罚——复旦大学,我将永远看着你!直到你拿出令公众满意、令良知安宁的处罚决定为止! 我这样,决不是和张亮亮过不去,也不是和复旦大学过不去。我只是对教育有一种深深的迷信和恐惧——缺乏爱心、不解人道、戳猫眼、诅咒人的人,是比任何动物都可怕的人。惟有教育,能够改变这种人。//---------------复旦大学的人和猫(2)--------------- 力量失去控制,就是破坏;知识没有良知,就会残暴。 德智体、德智体,教书育人“德”为先。珍惜生命、爱护动物、同情弱势——都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德行! 要知道,古往今来对人类施行了最残酷虐待的动物,就是一种和“人”长得一模一样的野兽!这种野兽掌握的科技越发达,知识越丰富,酷刑越翻新,杀人越随意。 以人为本的社会,如果对这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文明标准、人性标准和动物保护标准,不进行严肃的讨论和修理,中国社会走向何方? 从此,复旦校园在我心中,将和那些永远失去眼睛的猫连在一起。这些猫在寒风中孤号,在痛苦中挣扎,在黑暗中泣血,它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受过如此高等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竟会对他们下此毒手…… 想到这里,我真想紧紧拥抱那些被指是张亮亮虐待致残的猫!(虽然我本人在生活中其实非常不喜欢猫。) 一个疑似俞敏洪发的帖子 Yu(发帖时间:2005121815∶01∶29) WhatZhangdidtocatsindicatesverytypicalpsychodisorder; WhatZhangandhisfathersaidindicatesverytypicaluncivilisation. Fudansattitudeisverydisappointinganddepressive.Ourmediashoulddomoreaboutit.Weshouldsaymoreaboutit. Theissueisnotjustbetweenhumankindandanimals.Theissueisaboutwhat“human”is,andwhatthehumansocietyshouldletitbe. (翻译) 张对猫所做的事情表明了一种非常典型的心理障碍。 张和张的父亲所说的话表明了一种非常典型的野蛮。 复旦大学对此事的姿态令人失望和压抑。我们的媒体应该对此进一步深究,我们大家则应该对此进一步讨论。 此事的意义并不仅仅关系到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此事本质上是关系到到底什么是“人”这个命题,关系到人类社会到底应该如何定义“自身”这个根本性问题。 徐小平回应: 这个帖子,我怀疑是俞敏洪写的。 虽然我可以随时拿起电话打给老俞来核实一下,无论他怎么回答,我会立即心知肚明地知道这个帖子到底是否出自他的手笔。 但我宁可不打这个电话。如同买了彩票的人宁可不去对奖以免发财梦破碎一样。我愿意让自己处在一个自我满足的幻觉中:我的博客,连敏洪这种大忙人也在阅读、关注、参与和互动。 我怀疑这是俞敏洪,主要凭直觉:1,署名Yu;2,俞氏印度英语;3,帖子包含的俞氏思维。根据我和敏洪二十几年交往的经验,十几年思想的碰撞,我几乎能从帖子里听到他那永不嘶哑的花腔男高音。 这个帖子,有着给我的思想推波助澜、兴风作浪的效应——这也是我和敏洪在新东方多年来互相所做的事情。我给他的书写序,他给我的书写序。我的书中和演讲中永远离不开调侃他,他的书中和演讲中也永远离不开调侃我。 他的经典笑料:“80年代末,我的同学朋友陆续出国,我老婆也耐不住了。先是王强走,老婆说,瞧,还是人家王强比你厉害!都去美国了。接着是老包(凡一)走,老婆说,看,连老包都走了,你还走不了;接着小平走了,我老婆说:连徐小平这种不会说英语的人都走了,你这个杀千刀的,到今天还不走……”(学生大笑。) 我的经典笑料:“当年我在北大艺术教研室工作,主管北大艺术团,是艺术团的指导老师,王强是艺术团团长,英达是话剧队队长,俞敏洪是艺术团最著名的——观众。现在老俞就坐在台下,依然是观众——同学们,一个人坐在观众席上二十年如一日,能够耐得住这种大寂寞的人,肯定不是凡人”……(听众热烈鼓掌。) 言归正传。我希望有人来认领该帖,以证明我的猜测是错误的,但即使有人来认领,我依然认定这是老俞无疑——我理解他的英文,也理解他的思想,我的直觉从来不会错。这个帖子,把我在《复旦大学的人与猫》一文中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提升,揭示出了这个讨论自身隐含的核心价值——怎样的“人”,才是中国日趋文明的社会应该认同、应该培育和应该推崇的“人”? 这个思想,就是我们在新东方十几年如一日,反反复复向我们学生所宣扬的那些最基本“做人”的东西啊!发这个帖子的人,即使不是俞敏洪,肯定就是俞敏洪了!//---------------复旦大学的人和猫(3)--------------- 谢谢敏洪。你的帖子,使得我在我的博客里面,享受到了一次精神偷窥的欢乐! 退一万步说,哪怕这个帖子确实不是你的(我不信),好歹我已经把你YY了一遍,该干嘛就干嘛去也……//---------------我希望大家从虐猫事件获得什么?--------------- 博友“糖的天空”: 我厌恶张亮亮的所为。但我也不赞成以惩罚处置。我想,张亮亮也是个病了的可怜孩子,心理有病。对一个病人,我愿社会多一点点宽容吧。徐老师,我建议,处罚免了吧,强制心理治疗您说怎样?再建议:由张亮亮的监护人出资,建设一个复旦大学心理治疗工作室,关键的是,不要再有第二个张亮亮出现!” 徐小平回应: 亚里斯多德说过:法律是没有情感的理性。 对于张亮亮虐猫行为,理性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一种不可容忍的行为,必须得到处罚。 文明社会一切处罚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后来者的警示和训诫。我们是从各种奖惩毁誉中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所以,对张亮亮虐猫行为给与什么程度的处分我无从建议,但复旦大学必须以某种姿态告诉全社会:张亮亮的行为,是复旦大学不能容忍的行为。否则,将来你去复旦大学看见任何一只猫,就会担忧它的眼睛是否安在;看见任何带着猫的学生,就会害怕这个学生。因为复旦的沉默,就意味着对张亮亮行为的默许。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参与这个争论的出发点:我关心的问题,既不仅仅是人与动物关系的争论,也不是对于“人”是什么的研讨,我的主要目标,是想借这个事件,呼吁社会确认一个极其重大的原则:教育者对于诸如张亮亮这样的错误行为,必须有旗帜鲜明的爱憎观点,绝不可以采取含糊其辞的态度。否则,就是在鼓励这种暴行,就是对教育者社会责任的背叛。 复旦大学是我小时候就梦想的学校,现在依然是。在这个问题上对她提出要求,是我对她声誉的珍惜,对中国教育的期待。//---------------为什么李嘉诚先生也是温州人?(1)--------------- 有一次,我在一个叫中州(化名,以免被我亲爱的读者误解为地域歧视)的北方都市演讲,结束后接受提问,一个看上去疑似大学生的小伙子站起来提问。我说他看上去疑似大学生,因为他虽然看着像,但那提问水平,实在不像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状态。 “徐老师,你怎么看待温州人?他们很多人在二、三十几岁就成为百万千万富翁,但他们很多人小学都没有毕业,你认为这是一种成功吗?”说完他面露一种残忍,等待我出丑。 这个男生的表情和语气,流露出对“温州人”以及“小学没有毕业”的富翁的鄙视。正是这种鄙视的表情,到现在还在我心里晃动,使我非常难受。 当时我回答了什么已经记不得了。我估计我什么也没有答出来,因为这种问题背后的意图很明显:“温州富翁”没有教育,没有教养,没有文化,值得鄙视。对于这种没有理性的问题,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但我无法忘记这个问题,所以,一直思考到如今。 我敢保证,温州那些“小学没有毕业”的百万千万富翁,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是一定会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然后再去创业做生意的。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天赋的读书权利。但你想读书,你就能读吗?很多人读书的权利,从一生下来就被剥夺了! 是谁剥夺了人们读书上学、接受更好教育的机会?是这个万恶的过去。 谁不想读书?谁不想上学?中华民族谁不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愚蠢的圣旨般的教条?但贫穷、歧视、不公正,以及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使得无数中国人包括许多“温州人”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而贫瘠窄小的土地又迫使温州人不得不走出幽闭的温州地区,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只为了一个简单而神圣的梦想:狗日的粮食,生存啊! 1985年左右,我曾经在大连葫芦岛上,见到过一个看上去也就十一二岁、卖眼镜的温州小男孩。他和我们这队来自北大的旅行者,做成了很多生意。这个小男孩,他不想上学吗?他的父母,不知道让他上学吗?但现实生活,迫使他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异地谋生,出卖他的童年……卖眼镜的温州男孩,你现在何方?也许,你已经成为温州的眼镜大王、亿万富翁了吧?(给我捐一点儿!) 贫穷的原因我就不分析了。我不谈我无法深入的问题。我只想和这个疑似大学生,谈谈青年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问题。 我记起当时我还说了这样的话:我坚信,新一代的温州人,无论穷富,只要他们有能力,一定会把子女送到他们能够承受的最好学校去接受教育,以弥补父辈因为贫穷而失去的教育机会! 接受更好的教育,是人的本性。即使我们的教育扭曲人性,但人性永远不会背叛教育,如同人性不会背叛吃饭——吃饭高尚起来是美味,不会背叛交配——交配高尚起来是爱情。不幸的是,是教育背叛了温州农民,是教育背叛了无数企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贫穷的家庭,使得他们在童年无邪的岁月里,就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压力,经商谋生。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温州农民向我们走来,走出了一条辉煌的“温州模式”之路,在改变他们自身命运的同时,也协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温州人”,是一群值得敬佩和仿效的人们。疑似大学生流露的这种鄙夷,完全令我无法理解。 我们的教育有很多问题: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量青少年失学是一个问题。严重不足的资源在被人严重浪费也是一个问题。严重浪费的教育培养出了许多严重无用的人才就是更加可怕的问题。比如这个疑似大学生。 我心目中“严重无用”的人才,并不是今天明天找不到工作,而是在心灵、目光、情感、思维和判断中,扭曲了常识和良知,迷乱了价值与方向,失去了独立与个性的人……疑似大学生,就是一个经典。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那个疑似大学生,连毛主席的话,连这个基本真理都不知道,这个大学怎么读的?还不如和那些温州农民一起小学辍学的好! 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基础是经济。经济是基础,基础是经济。我们的大学,那么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必修课,那么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政治学,怎么连这么一个基本的道理也没有使他搞清楚!杨振宁还要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好!//---------------为什么李嘉诚先生也是温州人?(2)---------------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大起来,就是李书福,就是宗庆后,就是鲁冠球……就是中华民族从深圳到浦东、从中关村到温州的全面崛起!这个疑似大学生,连这点起码的价值观都没有,还不如把那大学文凭(假如有的话)连夜烧掉,亲自去一趟温州看看,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之一的温州人民,是如何在缺乏土地、缺乏资源、缺乏教育,甚至严重缺乏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创造出了温州模式,推波助澜了中国奇迹…… 这个疑似大学生啊,你的书白念了啊!你完了,你算得罪我了!因为你耻笑了社会不公的受害者,你鄙视了改变命运的真英雄,你侮辱了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你辱没了大学教育的有效性。 至少你的大学教育,给了你一个榆木脑子。中州也算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的都市,落后,就意味着机会。但如果你的这种看法不改变的话,那些将在中州烘烤出来的无数经济发展大饼蛋糕,你顶多只能闻一点香味了。 我还没有去过温州,但我已经到过中州。这个中州疑似大学生的提问,深深伤害了我。因为,青年人可以没有见识,但不能没有常识,青年人可以没有教养,但是不能没有良知,青年人可以暂时没有出路,但不能没有方向啊! 但是我对中州充满希望。我希望并相信中州将在从教育到经济、从经济到教育、从城市建设到人的素质、从人的素质到城市建设全面超越温州……因为,我已经来到中州,我看到中州的大学生并不都是这样!即使那天演讲提问还有一些疑似文盲的问题,但毕竟整体学生素质,令我欣慰,尤其几个女孩的提问,使我如沐春风…… 中州的疑似大学生啊,我爱你,但你也该杀杀自己大脑中的思想病毒了!我愿意帮助你,我能够帮助你,并且我坚信你能成功——只要你听我的! ……噢,我差点忘了,李嘉诚先生小学也没有毕业!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李嘉诚先生也是疑似温州人的原因。 (“温州人”定义:在什么资源包括教育资源都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不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通过艰苦奋斗创造经济奇迹、人生成功的中国人。) 又附记:一个博友在本文后面发了一个帖子,我把它转载在这里,谢谢“方圆”博友: 恰好本人前段时间看过香港电台拍摄李嘉诚自传:《杰出华人系列——李嘉诚》,李嘉诚现身说法,讲述其辉煌经历与财富理念。结束语是这样的—— “我是李嘉诚, 12岁就开始做学徒, 还不到15岁, 便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 再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教育。 当时自己非常清楚, 只有我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 才是我唯一的出路。 我有一点钱就去买书, 记在脑筋里边, 才去再换另外一本。 当我今天来讲, 每一个晚上, 在我睡觉之前, 我还是一定得看书。 知识并不决定, 你一生就有财富增加, 但是你的机会就更加多了。 你创造机会, 才是最好的途径。” 这可以算是李嘉诚本人对 小平老师这篇博文的回答吧。//****************如何工作与如何找工作*************** 我的一个朋友,1998年硕士毕业时加入北京一家民营企业,月薪不到两千,真可怜! 但一年之后,他的工资翻了一番。再过一年,加到六千,又过一年,也就是在他工作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由于企业的发展,月工资一举达到了2.5万元人民币,加上奖金、期权等实际利益,年收入几乎直达五十万大关!---------------年薪报告:从两万到百万--------------- 我的一个朋友,1998年硕士毕业时加入北京一家民营企业,月薪不到两千,真可怜! 但一年之后,他的工资翻了一番。再过一年,加到六千,又过一年,也就是在他工作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由于企业的发展,月工资一举达到了2.5万元人民币,加上奖金、期权等实际利益,年收入几乎直达五十万大关! 时光易逝,薪酬难涨。我问他成功的秘密,他说只有一个原因:主动积极地工作,把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钉子精神”,用在为老板服务、为公司效力、为客户做好事之上。这样的人,就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年薪统计数字里的佼佼者。 话说这位朋友工作到第五年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辞职去美国读了一个MBA。就在大家还在为他放弃这么高的工资而感慨不已时,他已经获得了MBA学位,回到他熟悉的行业,在一家五百强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问他具体收入的数字,他说:“只要你保证不发表出去我就说:十二万美元,将近一百万元人民币。” 年薪一百万!这样的故事,我在新东方咨询生涯中不知道见到过多少。在“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生就业难”、“海归就业难”的一片狼来了的惊叫声中,在“本科毕业月薪一千二”、“硕士期待值降到两千”、“海龟愿意为三千人民币折腰”之类的哀叹声中,我却满目琳琅地看到无数毕业两三年就月入五六千的本科生,工作四五年就成为小富翁的研究生,回国三四年就实现财富积累的留学生。中国职场收入的这种奇峰突起现象,如同中国机会本身一样,一边是充斥着抱怨,一边是爆发着惊奇。一边是冰冷的低薪海水,一边是白炽的金钱火焰。 那些年薪报告、薪酬调查、人均收入统计,对城市的意义也许有,对个人的意义并不大。因为收入的差异,全世界都存在。我所咨询的学生,天天演奏着从年薪一万、两万,到年薪二十万、五十万,甚至一百万的中国变奏曲。 年薪十二万美元,你敢想吗?假如你不敢的话,就想想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的工资水平吧!处在急剧发展、并且是不均衡发展中的中国,青年人就应该敢作、敢为、敢闯、敢挣。不断高速增长的收入,是全体中国居民的殷切期盼;而迅速达到世界高水准工资的骄傲,则属于那些敢于梦想、善于奋斗的时代青年。//---------------MBA的贬值与增值--------------- 在一片纷纷扬扬高端人才就业难的议论中,出现了另外一种令人不快的杂音:曾经令人敬畏景仰的MBA学位,似乎现在也加入了日渐壮大的学位贬值大军。 其实,学历是不会贬值的,贬值的只是拥有这个学位的人。工商管理硕士们,如同其他高等教育人才一样,依然是中国社会的稀有资源。关键问题是:稀有资源也有贫矿富矿、资源配置也有高效和低能。你如何把你的MBA学习价值最大化?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 必须有工作经验:我经常告诉所有来找我咨询的学生,如果要读MBA,一定要工作几年之后再读,否则没有什么用。名牌商学院的招生简章上,都要求本科生毕业三四年之后再申请。 最好是出国留学:工作几年之后,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做什么事业,你可以开始你的MBA旅程。但读MBA,最好是出国读,到西方发达国家读,而且最好是美国。你可以退而求其次,但不可以降格以求。在所有学位中,MBA可能是最最应该甚至必须出国攻读的项目。 GMAT和口语:中外优秀的商学院,都要求考GMAT。“有些学校不要求GMAT!”对。但这类学校肯定不是好学校,你最好不要去。同时,你还必须特别重视口语交流能力,因为,虽然人人都应该学会交流,但MBA显然更应该拥有这种能力。 文化更新:读MBA,为的是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而这个市场,越来越不分国内国外,越来越国际化,所以,作为已经是中国人的你,必须通过读书,理解并吸纳西方文化。对西方商业传统和文化价值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能够从文化上给你崭新的冲击和更新,使你成为一个国际化新人。 人的艺术:MBA是一种技术——财务分析技术、市场营销技术、金融证券技术……但MBA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在资产损益表、项目论证书后面,隐藏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活生生、有血有肉、喜怒无常的人。人的艺术,更是MBA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 人的艺术是什么艺术?理解这个问题的读者不要听,不理解这个问题的读者听了也没用。我就不说了。//---------------年薪三十万的新东方之路--------------- 经常有学电脑的大学生来新东方找我,说他找不到工作;经常有学工程的大学生来新东方找我,也说他找不到工作;经常有学法律的大学生来新东方找我,还说他找不到工作;经常有学N专业的大学生来新东方找我,哭说他找不到工作。 教育严重与市场需求脱节,是中国大学、大专教育以及人才发展体系中最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导致按理说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代人,无法享受中国经济发展的甜蜜果实——就业挣钱、回馈父母、成家立业、享受人生。 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大学传授的知识和技术,与技术发展滞后,和生产实践脱节,跟公司需求矛盾,固然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难跨越的技能路障。但更深层次的精神障碍,才是造成包括技能路障在内的就业难、行路难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大学生就业意识稀薄——不知道毕业后原来是要工作的;求学历程中职业意识缺位——不知道一切学历必须以职业定位为最终目标,结果今年硕士明年博士后年烈士;求职技巧匮乏——不懂得求职技巧原来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跨海大桥,因而不知道如何向雇主卖自己(selloneself)、赢得机会;从业心态糟糕——进入职场后往往不懂得如何珍惜工作机会,竞争发展空间,处理与上司、同事、客户之复杂关系…… 上述种种问题,造成了所谓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社会问题。一方面是社会急需新型人才,一方面是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找不到工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才市场的一大讽刺! 有道是:人人都说就业难,有人年薪三十万!伴随着行路难的叹息声,新东方职业教育中心传来了“大学毕业年薪三十万”的喜讯,而且是到日本跨国就业。初听这个新闻,以为是三十万日元,但核对之后才知道是长得美丽的人民币!对于刚刚离开校园、二十出头的大学生而言,年薪三十万人民币在今日中国,不能不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成功,不能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跨国就业,并不是真正的新闻。真正的新闻,在于年薪三十万人民币这个数字,是会引起最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同样艳羡的高收入。从这个意义上,新东方职业教育的成果,已经是国际最领先水平。 跨国就业,也不是三百六十万中国应届大学生主要出路,日本、欧美容纳不了这么多人。中国大学生真正的就业出路,铺设在这个激动人心故事背后的传统而新颖、深刻而简单的培训思想中。 这个传统而新颖、深刻而简单的培训思想、教育观念,就是教育以就业为中心,培训与实际需求相关联,紧紧追踪国际人才需求动向,为中国和世界提供经济发展最需要的热门人才。 说它传统,因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多年探索出来的完美经验;说它新颖,因为这是中国教育系统依然在挣扎着理解的一个基本理论;说它深刻,因为这么一个简单的思想,其实蕴含着对人的需求的认识、对社会发展的认识、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对环球化时代中国知识分子面临挑战的应答;说它简单,因为它的始发站和终极点简直不需要思考——教育不为人的需求服务,它为什么动物服务? 就业难,就业难,三十万,如梦幻。出国就业,在中国青年千百万就业洪流里,可能永远只是一条支流,但这条出国就业新闻所包含的无比丰富的教育思想和人才信息,却为中国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们,开启了一条崭新的成功之路。//---------------海归更要展示真才实学--------------- 一两年前,从一个民办学校爆出一条令全国人民称奇的新闻:该校以一百万人民币的年薪雇了一个“哈佛博士”担任校长。新闻出来,立即引起好事者的质疑,有人在媒体公开怀疑这个哈佛博士学历的真实性,一时间成为一个著名的丑闻。 在整个戏剧的发展过程中,我一直等待着这个哈佛博士给大家一些令人信服的回应。某人毕业于某校,这是天底下最容易证明的一件事。读者诸君想想:要证明你自己毕业于哪个学校?找个可信的同学,找个在职的老师就能解决问题,更何况是哈佛这样万众瞩目的名校呢! 我要声明,我从一开始就对他身份的真实性没有一点兴趣,因为我知道“哈佛博士”、“哈佛女孩”等故事,只不过反映了公众对于高学历的盲目崇拜。但我还是非常强烈地希望看到,这个留学生朋友能够战胜媒体质疑,扫除公众疑云,恢复自己的荣誉,让那些怀疑他和关心他的人都没有话说。 但是,我却非常惋惜地从媒体上看到,他面对公众的质疑,自始至终都表达了一种拒绝、封闭、厌烦、恼怒等等姿态,对于维护自己真实性这样一个基本尊严问题,居然没有表现出一点点沟通能力、交流技巧、说服艺术、论辩方法等文明人的基本素质。最后在媒体的持续质疑下,黯然离开了这个校长位置,不知去向。 我很伤心地承认,根据我对他在媒体上的表现推断,他很可能不是“哈佛博士”,就算他确实有“哈佛博士”之学历,但却并没有“哈佛博士”之学养,既不值一百万元年薪,也不适合担任一校之长! 作为哈佛博士,或者作为一个留过洋的人才,当全国人民在质疑他的真实性时,他只要走到电视上,展示一下作为“哈佛博士”应有的口才、辨才、思才,显摆一下作为留洋学生应有的风度、姿态、风采……哪怕他微笑不语,甚至一言不发,只要他面对摄像机无奈地耸耸肩,自信地摇摇头,苦苦地撇撇嘴……全国人民,无数“准哈佛女孩”,都会为之信服,为之艳羡,为之倾倒。谣言不攻自破,疑云不翼而飞,该博士从此也会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民办学校校长,这个对他重金礼聘、寄予厚望的民办学校,从此也会成为全国民校的翘楚! 但问题是:如果你不能拿出真才实学,在挑战和压力面前不能展示处理困难与挑战的智慧与能力,在具体工作中不能拿出解决问题与发展业务的竞争力,即使你能拿到一纸“百万年薪”的合同(这可是国内工资的峰值了),你依然会像那位哈佛博士一样最终失去它,成为继续漂流的“海带”。 因为,国内人才市场,正在趋于成熟,虽然人才的履历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值,比如这位“哈佛博士”,但人才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在大浪淘沙的职场生存的前提。 小平又及: 我正在加拿大,一个在美国大学任教多年的老友打电话来,对我这篇文章表示祝贺。 但令我意外同时也不意外的,是国内一些可爱的博友,反而对我的观点提出了不少批评。我一并感谢这些博友,但我要告诉大家,你们的观点,也会害了你们自己。 哈佛大学招聘学生,或者推而广之,整个美国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要求,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对于他们的表达、沟通、人际、社会等各种能力,都有相等的要求,如果不是更高的话。当然美国也有纳什那样不善言辞的人,但别忘记,纳什精神不正常。 可怜中国传统教育以及这个教育下变态出来的传统青年,并不理解知识分子,或者读书人,除了做学问,还需要做人,还需要做事,还需要学问之外的各种社会能力,即所谓“综合素质”。比如那个“哈佛博士”,假如他是真的,已经在这场媒体危机中坦率说彻底丢了哈佛的人。 中国的素质教育啊,任重道远。 感谢博友们的批评,引发我进一步的感想。//---------------街头看女人与求职面试--------------- 我是2003年9月才第一次有机会到美丽的山城重庆。到了重庆,我从新东方重庆分校校长李丰那里学到的第一句重庆话是:“打望”。后来我好几次去过重庆,但可惜总是因为工作繁忙,至今还没有机会享受到在这个著名美女之乡,悠闲自得地享受街头“打望”的欢乐!遗憾…… 打望,大望,望什么?望美女。秀色可餐,美丽有理,“打望”无罪! 但是,打望与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关系呢?一般而言,打望都是自费进行,而且根本没有收入。打望是娱乐,打工是苦役。但打望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确实有关系。只要仔细想想打望的功能,你就会知道这里的奥秘:在就业市场上,雇主就是“打望”的看客,求职者就是被“打望”的对象。街头打望,人们用回头率来给你投票,而职场“打望”,雇主用人民币来为你打分。 在国家取消毕业分配制度很多年之后的今天,中国社会依然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文化。在无数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之中,有一个问题真的与重庆人民热爱的“打望”活动有关:这个问题就是大学生个人内在气质和外在形象的塑造问题。 被外企带到中国来的求职规范与程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面谈。获得面谈资格的人,都是在纸面资格审查上,包括简历、求职信、推荐信、文凭、证书等等硬件上已经得到企业认可的人。理论上、或者精确一点说从“硬件”要求上,这些人都已经是合格者。但面试一关,将最终决定这些纸面上看来合格的求职者的命运。 面试?面试什么?面试的就是雇主和他的人事经理们,对你这个申请者的视觉、听觉甚至嗅觉印象——是的,嗅觉印象同样重要。假如你在面试时嘴里的气味把对方熏倒的话,你就等着他在晕厥过去之前把你请出门吧! 这些“印象”,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是会被人认为是肤浅的、表面的、不值得重视的东西。事实上,这正是被中国的大学生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东西。大家在学校里追求“知识”和所谓“真才实学”,而忘却了一个更加重要的真理:许多外表的东西,包括衣着打扮、化妆发型、卫生面貌、谈吐举止、肢体语言、交流方式等等,都离应该拥有的实在差得很远。要知道,这些外表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教养啊!显示在你脸上身上的东西,有时候甚至比蕴藏在大脑心灵里的东西更加重要,比如就业面试! 怎么办?想想“打望”的哲学吧!街头打望,引起你身体化学反应的,不就是过路者的形象、服饰、妆扮、气质、形体、姿态、仪表、风度吗?而求职面试,其实也就是职业场上的“打望”啊! 重庆的朋友们,你们来自一个有着美好打望传统的家乡。努力啊!让面试者被你的表现迷倒,成为职场打望行动中的优胜者! 全国大学生求职者们,我爱你们,但要知道,求职面试,就是一场雇主对于求职者的全民打望运动啊!//---------------武小锋给求职大学生的三点建议--------------- 武小锋“北大学子卖糖葫芦”事件居然是个假新闻。他只是在找工作的间歇回家帮家里“串”了一下糖葫芦,就被媒体渲染成“找不到工作‘卖’糖葫芦”。搞笑。这是我从武小锋向媒体发表的声明中知道的。 不过,这不是我关心的重点。我最关心的,是武小锋在这个声明的后半部,给那些依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朋友提出的三点建议,我觉得真是非常有价值。我把武小锋声明中的建议部分用楷体字摘录如下,并在最后附加我的简短评论。 我的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和我之前的处境差不多的大学生。截止到2005年9月,2005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26%,也就是说将近三成在毕业时没有就业。和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希望社会各界能多关心一下这些大学生,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同时我也以自己的失败的求职经历向那些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提几点建议: 一、一定要有一部手机。即使你的生活再怎么困难,手机一定要有。 二、要找上门去推荐自己。从我本人的经历来看,去招聘会效率很低。因为招聘会上求职的人特别多,往往你中意的单位会收到一堆简历,你的简历被挑选出来的几率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上门去找的,企业的领导就会对你有一定的印象,尤其是当你和其他从招聘会上收到的简历中挑选出来的人一起面试时,领导可能一下就叫出你的名字,而叫不出别的人的名字,你的胜算可能更大。 三、考虑一下私人企业。也许你希望将来稳定一些,有个铁饭碗,我不反对,因为我以前也一直这样想的。但我想说的是,在私人企业,地位、待遇完全看成绩,在事业单位这些可能主要靠的是人际关系。去一家私企,展现自己的才能,做出一番成绩,不怕没有饭碗。而端着铁饭碗,碗虽有,碗里的饭好不好吃还很难说。 以上建议是我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武小锋2006年1月25日 徐小平评论: 看到这三点建议,我为武小锋学弟感到骄傲!他在自己坎坷求职路上,还忘不了给更多和他同命运共烦恼的学友们提供求职建议,而且这些建议是如此的有价值。 武小锋给尚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三点建议,反映了一个令人无奈的问题: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没有工作,而是因为自己不善找工作!既然同桌的他和睡在上铺的兄弟都找到了工作,为什么你找不到?这个里面,大环境固然是一个问题,但个人求职能力,也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武小锋的建议,恰恰点到了个人因素的重要性。 我上一篇文章是教同学们如何做好“求职面试”的,简直和小锋学弟给大家的建议不谋而合啊,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原因。大学只顾拼命扩招忘记学生出路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大学职业辅导的薄弱,中国社会就业文化的滞后,大学生自身求职素质差,也是就业难的一个核心问题。求职素质,包含求职的价值观,比如武小锋提议大家考虑私营机构,就是三个代表式的伟大建议。新东方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私营机构。如果世到如今,你居然会鄙视私营机构的话,就业市场肯定鄙视你。找到铁饭碗也端不长,吃不饱…… 简单说,在一片大学生就业难的叫苦声中,听到武小锋的建议,我感到很高兴。那些听取武小锋这些简单建议的人,真的有福了! 武小锋的建议只是寥寥几句,但很有价值。请允许我在这里也补充几句有价值的话:找不到工作的同学,也要回过头来仔细看看自己在求职素质上是否有不足,求职技巧上是否能改进——如果有的话,赶快恶补! 怎么补?读读武小锋的信,以及我老人家的《邮箱里的灯光》,里面全是我和当代大学生关于求职、就业、教育出路的通信。肯定也能够帮助你! 当你、武小锋、徐小平,以及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和部门,都起来正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种种主客观原因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阴影,就会在中国校园上空烟消云散。//---------------趁着我们还年轻--------------- 小时候妈妈经常教训我:“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意思是,从一个孩子的行为模式,能够基本看出这个孩子长大后的人生结局。 等我长大成人,成为北京大学以及后来新东方的老师之后,这句话成为我观察青年、指导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 比如,八十年代北大校园里许多学生会干部,现在很多人成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干部。从小确立的从政愿望,在二十多年后成为改造社会、推动历史进步的实际力量。这些立志从政的朋友,如果没有大学期间就确立的从政理想和积极行动,他们就永远成为不了政治人物。 再比如:北大学生新闻社、广播台的那些活跃分子,大量人才都成为今日中国传媒领域令人瞩目的身影。谁能想到,那些校园黑板报出版家、油印报纸发行人、学生广播赵忠样们,在毕业之后就会一步步以自己在中学、大学校园里萌发的这点兴趣和爱好,走出校门,就会成为中国传媒与文化的精兵强将! 我曾经有一个邻居,在北大读书期间就通过为学生印名片、组织家教等手段,努力赚钱。毕业后,直接在中关村做起了生意,不到二十五岁,已经是百万富翁,不到三十岁,就是千万富翁。我住在他的楼上,经常叹息自己少壮不努力。 再举一个例子:被誉为英语“口语教父”的王强,是当年北大艺术团长、话剧社演员、广播站播音员。话剧演出和播音员的活动,对王强的英语职业有什么关系呢?领教过王强口语魅力的人都知道:王强的语言教学,里面熔铸了强烈的艺术表演色彩,形成了标志性的王强口语艺术。 中学、大学是人生打基础的时候。青年人除了埋头学习之外,无论如何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前途:将来靠什么谋生?靠什么谋生,就是什么前途。 也许这个时候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并不直接兑现于我们的职业和前途,但趁着年轻,你可以幻想很多很多种可能的前途,你也可以尝试很多很多具体的实践活动。正是这些幼稚的、冲动的、不切实际的,有时甚至是狂妄可笑的幻想和尝试,将播下你人生大树的种子,为你生命的旷野,预订一片浓荫。//****************交流方法和处世心态*************** 有一次我在广州新东方老师培训会上演讲,结束后接受老师提问。一个老师站起来提问,在他说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断他说:“我已经知道你要问的问题了,我来回答你,你请坐。”---------------两个交流的方法问题(1)--------------- 1.向演讲者提问 有一次我在广州新东方老师培训会上演讲,结束后接受老师提问。一个老师站起来提问,在他说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打断他说:“我已经知道你要问的问题了,我来回答你,你请坐。” 但这个当时还在大学三年级读书、却优秀到可以在新东方教书的老师不肯坐下来,他说:徐老师,我发现你有一个问题(缺点),你经常打断向你提问的同学的话,我觉得这样子不够礼貌…… 这是05年1月份发生的一件事,我至今不能忘怀。 打断提问同学讲话的问题,有时候成了我的演讲时一种最出奇制胜搞笑的手段。一般同学不会觉得被我冒犯,我无非是表达了一种“迫不及待”想回答你问题的心态,而从来不会是制止你提问。几乎在百分之百的情况下,听众都会哄堂大笑,真诚为我热烈鼓掌。 但广州新东方这个老师的批评,使我思考到如今。因为,我是以演讲吃饭的人,如果我的演讲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甚至有“冒犯听众”的嫌疑的话,听众很快就会厌烦我,把我赶出讲台的。不过,我思考的结果却有一个重大发现,愿意和大家分享——这就是在演讲会上提问的艺术或方法。 在演讲会上向演讲者提问唯一的正确方法,是直接了当向演讲者提出你的问题。简单一句话,或者简单几句话,把你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达到引发演讲者阐述观点、调动听众积极关注的目的,而千万千万不要借机表达、阐述你自己的什么观点。 “提问”,askyourquestion,说出你想从演讲者那里知道什么。 提问,而不是“阐述”,不是表达你的观点,presentyouropinion。 表达观点非常重要,但在演讲会上千万不要这么做。这是演讲会的性质决定的。因为,演讲会总有一个(或几个)大家为他而来的“演讲”嘉宾,嘉宾的观点和思想,是参与者最想听到的,而不是提问者。提问者的最高艺术,是问一个与主体相关的问题,问一个在座的参与者们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深化、强化,甚至间离演讲者的观点。 假如你不同意演讲者的观点,你也不应该在演讲会上反驳他——这依然是演讲会的性质决定的。你可以通过提问,把演讲者问倒,逼迫他讲出更深的东西,或者露出破绽来。 比如,这样的问题我最喜欢——这是我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演讲时一个学生的提问: “徐老师,你的演讲总是讲就业、生存、挣钱,可是难道当代大学生不应该志存高远,追求理想吗?” 当时全体学生被这个提问者对我的刁难性问题引得很开心,哄堂大笑。可悲地我却因为音响系统的问题,并没有听清楚这个女生的问题,所以当时的回答并不精彩,至今引为遗憾。 这个问题,反映了这个同学的迷茫,反映了这个同学想通过我澄清的疑问,也反映了这个同学并不赞同我的观点的她的观点。(这是一个伟大的女生的提问。) 同时,这个问题也逼迫我必须把我的观点说得更加透彻,更加全面,更加完整。以达到和在场上千学生老师交流、向大家传播我所认为的正确人生目标之目的。事实上,我至今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已经根深蒂固地拥有了自己的、和我不尽相同的人生价值观。我的演讲或文字,必须考虑到这些学生,更加有效地向这些朋友传递我的信息……而不是仅仅在台上高谈阔论,说几个橙色段子搞搞笑就好的。 这是使我终身难忘的一个非常好的演讲提问。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提问本身也是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通过自己的思想锋芒,激发受问者的思想运动,才是“提问”的最高艺术。 中国学生最糟糕的习惯,是在演讲会上利用提问的机会,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你是反驳或赞同演讲者,都同样糟糕。因为,当你占用宝贵演讲会时间在长篇大论时,实际上剥夺了其他听众希望多听主讲者观点的权利和期待,也剥夺了主讲者完成自己演讲使命的时间,也剥夺了主办者希望多给听众机会的目的……这是一种基本交流意识,是我们需要补上的交流常识课。 不要误解:我这里讲的,仅仅限于演讲会上提问的方法。 2.向咨询者求助 我天天收到不少来信。我努力尽自己最大精力和时间给同学们回复。虽然我永远不可能给每一个人回信。 什么信最能够引起我的注意?什么信最容易引发我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