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陶渊明集译注-9

作者:魏正申 字数:8546 更新:2023-10-09 17:55:40

(4)履历:所经过之处,周:全,遍。邻老:邻居家的老人。罕复遗:很少有还活着的。(5)往迹:过去的踪迹,有处:有些地方。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6)流幻:流动变幻,指人生漂流动荡,踪迹不定,百年中:即指人的一生,寒辔日相推:寒来暑往,日月相互交替,形容岁月流逝得很快。(7)大化尽:指生命结束。大化:原指人生的变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后遂以“大化”作为生命的代称,气力:指体力。不及:不待。衰:衰竭。古人以五十岁为入衰之年。《礼记?王制》:“五十始衰。”诗人此时已五十余岁。这两句是说,我常担心死亡到来,还没等我体力完全衰竭。(8)拨置:犹弃置,放在一边,挥:一饮而尽的动作。〔译文〕从前家庄上京时,六载之间常来归。时隔多年今再来,凄凉哀痛多伤悲。田地未改旧模样,村舍时有面目非。故居四周走访遍,邻里老人少存遗。漫步寻觅旧踪迹,不时使我情恋依。人生漂荡多变幻,寒来暑往岁月催。常恐生命忽终止,身体气力未尽衰。抛开此事莫再想,姑且饮酒干此杯。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说明]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似乎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痛苦,他安居舟中,依旧悠然地生活。真正使他感到痛苦、忧伤的是生不逢时,没能赶上古之太平盛世。因此诗人在表示要保持贞刚品性的同时,也更加强了他隐居躬耕的信心。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1)。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2)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3)。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4)。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5)。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6)。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7)。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8)。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9)。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10)。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11)。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12)。[注释](1)寄:寄托,依附。甘:自愿。辞:拒绝,告别,华轩:指富贵者乘坐的车子。轩:占代一种供大夫以上乘坐的轻便车,“华轩”在这里是代指仕途之功名富贵。(2)当:时当,恰在。长风:大风。林室:林木和住宅。从此诗“果菜始复生”句可知,大火不仅焚毁了房屋,连同周围的林园也一并遭灾。顿:顿时,立刻。燔(fán 烦):烧。(3)宇:屋檐,引申为受覆庇、遮盖处。航(fáng 仿):船。 荫门前:谓遮荫于门前。林室皆焚毁,只有门前的航舟内尚有遮荫处。(4)迢迢: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秋夕景象的空阔辽远。新秋夕:初秋的傍晚。亭亭:高貌。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5)始复生:开始重新生长。惊鸟:被火惊飞的鸟。(6)中宵:半夜。伫(zhǜ往):长时间地站立。遥念:想得很远。盼:看。周:遍,遍及。九天:这里指整个天地。(7)总发:即“总角”,称童年时代。古时儿童束发于头顶。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孤介:谓操守谨严,不肯同流合污。奄:忽,很快地。出:超出。(8)形迹:身体,指生命。凭:任凭。化:造化,自然。往:指变化。灵府:指心。《庄子?德充符):“不可入于灵府。”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9)贞刚:坚贞刚直。自:本来。质:品质、品性。乃:却。这两句是说,我的品质坚贞刚直,比玉石都更坚贞。(10)仰想:遥想。东户:东户季子,传说中上古太平时代的君主。《淮南子?缨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田首。”宿:存放。中田:即田中。(11)鼓腹:饱食。《庄子?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而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无所思:无忧无虑。(12):此,指东户时代。遂:就。灌我园:浇灌我的田园。这里指隐居躬耕。〔译文〕茅屋盖在僻巷边,远避仕途心甘愿。当夏长风骤然起,林园宅室烈火燃。房屋焚尽无住处,船内遮荫在门前。初秋傍晚景远阔,高高明月又将圆。果菜开始重新长,惊飞之鸟尚未还。夜半久立独沉思,一眼遍观四周天。年少守操即谨严,转眼已逾四十年。生命托付与造化,内心恬淡长安闲。我性坚贞且刚直,玉石虽坚逊色远。遥想东户季子世,余粮存放在田间。饱食终日无忧虑,日出而作日入眠。既然我未逢盛世,姑且隐居浇菜园。己酉岁九月九日[说明]己酉岁是晋安帝义熙五年(409),陶渊明四十五岁。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因“九”与“久”谐音双关,所以古人喜爱这个节日,希望能得长寿。但诗人值此之际,看到的是万物衰飒凋零,于是不禁联想到人生的短促,故悲从中来,难以自抑,最终仍是以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来自我安慰。此诗前半写景,后半言情,可谓景为情设,情因景起,且秋景如画,含情独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1)。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调(2)。清气澄余滓,沓然天界高(3)。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4)。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5)!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6)。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7)。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8)。[注释](1)靡靡(mǐ米):零落的样子。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已夕:己晚。凄凄:寒冷的样子。交:交互,交加。(2)蔓草:蔓生的草。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木本曰藤,草木曰蔓。(3)余滓(zǐ子):残余的渣滓,指尘埃。 沓然:深远的样子。(4)丛雁:犹群雁。丛:聚集。(5)万化:万物,指宇宙自然。寻绎:原指反复推求,这里是推移、更替的意思。劳:劳苦。(6)没:指死亡。焦:焦虑。(7)称(chèn 趁):适合。陶:喜,欢乐。(8)永:延长。《诗经?小雅?白驹》:“絷之维之,以永今朝。”[译文]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蔓草稀疏渐枯萎,园中林木空自调。清澄空气无尘埃,天宇茫茫愈显高。悲切蝉鸣已绝响,成行大雁啼云霄。万物更替常变化,人生怎能不辛劳!自古有生即有死,念此心中似煎熬。如何方可舒心意,饮酒自能乐陶陶。千年之事无需知,姑且行乐尽今朝。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1)〔说明〕庚戌岁是晋安帝义熙六年(410),陶渊明四十六岁。陶渊明自四十一岁辞去彭泽令归田之后,经过多年的躬耕体验,对农业生产劳动有了更深的感受与思考。这首诗并不是描写秋收的具体情况,而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劳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从而使其隐耕之念更加坚定不移。清代邱嘉穗在《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评此诗说:”陶公诗多转势,或数句一转,或一句一转,所以为佳。余最爱‘田家岂不苦’四句,逐句作转。其他推类求之,靡篇不有。此萧统所谓‘抑扬爽朗,莫之与京’也。”很能说明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2)。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3)?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4)。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5)。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6)。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7)。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8)。盥灌息檐下,斗酒散襟颜(9)。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10)。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11)。[注释](1)西田:指住宅西边的田地。(2)归:归依。道:指常理。固:本来。端:头,首要。(3)孰:谁。是:这,指衣食。营:经营,操持。(4)常业:日常事务,指农事。岁功:一年的收成。(5)肆:从事,操作。微勤:轻微的劳作。负耒:扛着农具。(6)饶:多。风气:指气候。(7)弗获:不能,不得。辞:推辞,摆脱。此难:这种艰难辛苦的劳动。(8)四体:四肢,代指身体。庶:幸,希冀之词。《诗经?大雅?生民》:“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左传?桓公六年》:“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异患:意外的祸患。这里指仕途风险。干:相犯,侵扰。(9)盥(guàn 贯)濯:洗涤。盥指洗手,濯指洗脚。散:放开。襟颜:心胸和容颜。(10)沮、溺:长沮、桀溺。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注(7)。心:指隐耕之志。乃:竟。相关:相合,相通。(11)叹:指因遗憾而叹息。[译文]人生归依有常理,衣食本自居首端。谁能弃此不经营,便可求得自身安?初春开始操农务,一年收成尚可观。清晨下地去干活,日落扛犁把家还。居住山中多霜露,季节未到已先寒。农民劳作岂不苦?不可推脱此艰难。身体确实很疲倦,幸得不会惹祸患。洗涤歇息房檐下,饮酒开心带笑颜。长沮桀溺隐耕志,千年之下与我伴。但愿能得长如此,躬耕田亩无怨叹。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撰田舍获(1)[说明]丙辰岁是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这首诗就着重表觊了这种情怀。诗中写景形象生动,有力地烘托并体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2)。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3)。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4)。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5)。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6)。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7)。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8)。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9)。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10)。遥谢荷ò翁,聊得从君栖(11)。〔注释〕(1)下潠(xùn 迅):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获:收获。(2)依:依靠。稼穑(sè瑟):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戮(lǜ陆)力:尽力。东林隈(wēi 威):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3)春作:春耕。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4)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眷:顾念,关注。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寄声:托人带口信。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谐:和合。(5)饥者:渊明自称。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6)扬揖(jí及):举桨,即划船。泛:浮行,指泛舟。清壑(hè贺):清澈的山间溪流。壑:山沟。(7)郁郁:录本作“嚼嚼(jiào 叫,洁白貌),今从诸本改。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闲且哀:悠缓而凄凉。(8)悲风:指凄厉的秋风。爱静夜:谓好在静夜中呼啸。晨开:指天明。(9)曰:语助词,无意义。此:指农业劳动。三四星火颓:指经历了十二年。三四:即十二。星火:即火星。颓:下倾。每当夏历七月以后,火星的位置开始向西下倾。下倾十二次,即经历了十二年。(10)姿年:风姿年华,指青壮年。事:指农耕之事。云:语助词,无意义。乖:违背,违弃。(11)荷ò翁: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注(7)。聊:姑且。栖:居住,指隐居。〔译文〕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遥遥致意荷ò翁,姑且隐居为君伴。饮酒二十首并序〔说明〕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当以王瑶先生之说为较可信,即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在诗序中已说明这组诗非一时之作,但从“比夜已长”之句和诗中有关景物环境的描写来看,这组诗大约是写于同一年的秋冬之际。在这二十首诗中,诗人多方面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思想、志趣与情操。这些诗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艺术而言,都足以代表陶诗成熟时期的风格,因此也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1),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C,忽焉复醉(3)。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4)。纸墨遂多,辞无诠次(5)。聊命故人书之(6),以为欢笑尔(7)。其一(8)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9)。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10)!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1)。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2)。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13)。〔注释〕(1)兼:加之,并且。比:近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3)忽焉:很快地。(4)辄:就,总是。(5)诠(quán 全)次:选择和编次。(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8)这首诗从自然变化的盛衰更替,而联想到人生的福祸无常,正因为领悟了这个道理,所以要隐遁以远害,饮酒以自乐。(9)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10)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见《史记?萧相国世家》)这两句是说。邵平在瓜田中种瓜时,哪里还像做东陵侯时那般荣耀。(11)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12)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周易?系辞》:“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朱熹《本义》:“会谓理之所聚。”逝:离去,指隐居独处。(13)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译文]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之近来夜已渐长,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诗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姑且请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衰败繁荣无定数,交相更替变不休。邵平晚岁穷种瓜,哪似当年东陵侯!暑往寒来有代谢,人生与此正相符。通达之士悟其理。隐遁山林逍遥游。快快来他一杯酒。日夕畅饮消百忧。其二(1)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2)。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3)?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4)。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5)?〔注释〕(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2)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3)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4)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5)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译文〕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其三(1)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1)。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3)。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5)。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6)?〔注释〕(1)这首诗通过对那种只顾自身而追逐名利之人的否定。表明了诗人达观而逍遥自任的人生态度。(2)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惜其情:吝惜自己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3)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4)这两句是说,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说,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5)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shū叔):迅速,极快。(6)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译文〕道德沦丧近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其四(1)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3)。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4)。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5)。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6)。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7)。〔注释〕(1)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又以“孤生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归隐之志和高洁的人格情操。(2)栖栖(xī西):心神不安的样子。(3)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4)此二句焦本、逯本作“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今从李本、曾本、苏写本、和陶本改。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5)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6)劲风:指强劲的寒风。(7)已:既。违:违弃,分离。[译文]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寒风强劲树木调,繁茂青松独不衰。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其五(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间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6)。[注释](1)这首诗写在和谐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平静的心境中,体悟着自然的乐趣和人生的真谛。这一切给诗人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快慰与满足。(2)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寄居。人境:人间,世上。车马喧:车马往来的喧闹声。指世俗交往。(3)尔:如此,这样。心远地自偏:意思是说,只要内心清静,远远超脱于世俗,因而虽居喧闹之地,也就像住在偏僻之处一样。(4)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5)山气:山间雾气。日夕:近黄昏之时。相与还:结伴而归。(6)此中:录本从《文选》作“此还”,今从李本、焦本、苏写本改。真意:淳真自然之意。《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辨:辨析,玩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