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说:“虽然这一改新妙之极,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 林黛玉笑道:“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 。”(我和你,竟然不用分了。林黛玉这么说,实在难得。贾宝玉真该感谢晴雯相助了。) 贾宝玉说:“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 林黛玉笑道: “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 贾宝玉听了,道:“我又有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芙蓉女儿诔》改来改去,由悼晴雯变成悼林黛玉了。这真是《红楼梦》的生花妙笔。晴雯对于贾宝玉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林黛玉听了贾宝玉的最后改定,心中有无限的狐疑,说:“再不必乱改了。” 晴雯就是先一个林黛玉。晴雯的今天就是林黛玉的明天。 太虚幻境档案中说晴雯“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明白写出她与贾宝玉的关系是一场空。贾宝玉与林黛玉,未尝不是一场空呢? 3、贾宝玉的性生活 “意淫”强调的是意,但并未完全否定淫。贾宝玉将感情的愉悦作为人生快乐之极致,但并未否定性。纯粹之美只存在于天上,不存在于人间。人间的天国都是假造的。如果贾宝玉当真不知性为何物,一片纯情,那就只能算矫情,那就是玻璃瓶里的贾宝玉,而不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了。 贾宝玉,既是一个理想的人物,又是一个现实的人物。曹雪芹也写出了绿叶的另一面,写出了清溪清水也曾有过的泛滥。 贾宝玉第一次梦遗,发生在他在秦可卿床上睡午觉时。 他梦中到了太虚幻境,警幻仙姑送他到了一座香闺绣阁,早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 似乎薛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林黛玉。警幻对贾宝玉道:“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说毕便秘授以云雨之事,推贾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 那贾宝玉依警幻仙姑所嘱之言,与天上的可卿行儿女之事,柔情缱绻,软语温存,难解难分。 接着,梦醒,贾宝玉又在人间克隆了一次梦中经历。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6) 他从梦中醒来,迷迷惑惑,若有所失。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唬得忙退出手来,问是怎么了。贾宝玉红涨了脸,把她的手一捻。袭人年纪本比贾宝玉大两岁,渐通人事,今见贾宝玉如此光景,心中便觉察一半了,忙趁众奶娘、丫鬟不在旁时,另取出一件中衣(就是内裤)来与贾宝玉换上。这个袭人,明知故问:“你梦见什么故事了?是那里流出来的那些脏东西?”贾宝玉便把梦中警幻所授云雨之事细说与袭人听了,羞得袭人掩面伏身而笑。(请注意,女人一笑,就有文章。)贾宝玉于是就要与袭人同领警幻仙姑所训之事。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贾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 在《红楼梦》中,真正写到和贾宝玉发生过性关系的人,仅有一个袭人。而且,他们都很主动、很配合,是纯粹的通奸。 别的蛛丝马迹也还是有的。一次,贾宝玉对晴雯说:“我才又吃了好些酒,还得洗一洗。你既没有洗,拿了水来咱们两个洗。”晴雯摇手笑道:“罢,罢,我不敢惹爷。还记得碧痕打发你洗澡,足有两三个时辰,也不知道作什么呢。我们也不好进去的。后来洗完了,进去瞧瞧,地下的水淹着床腿,连席子上都汪着水,也不知是怎么洗了,笑了几天。”贾宝玉与碧痕洗个澡,合4——6个小时,地下、席子上都是水,作为公安机关来定案,恐怕已经够了。 4、薛宝钗 薛宝钗和贾宝玉是姨老表。 她父亲亡故。自己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有才有貌,“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通今博古”,“无书不知”。由于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她的住房,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 衾褥也十分朴素。王夫人、王熙凤送来的装饰物,她都退回去了。贾母摇头说:“使不得。”“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犯忌讳。 她到京城来的目的是准备“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也就是来参加海选。这个海选,和“超级女生”是不一样的。“超级女生”没有门槛,交足够的钱就行。而选秀女,首先要看门第,要是仕宦名家之女。 不知什么原因,薛宝钗没有进宫。是没选上呢,还是根本就没有选呢?甚至有人提出怀疑,说薛宝钗来参加海选就是一个幌子,她其实是为了给到贾府找一个借口。 不管怎么说,薛宝钗在贾府住下了。 为了巩固在姨母家这个生活据点,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请注意,她是“藏愚”,并不是真的“愚”;她是“守拙”,并不是真的“拙”。 要说薛宝钗能干,例子太多。举个偏一点的例吧。贾惜春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薛宝钗出主意说:“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美术、美学,薛宝钗也十分在行。她讲的一通藏和露的学问,正是她的生活原则。 要藏要守,薛宝钗的日子过得很辛劳,有点象演戏。 她做生日,贾母问她“爱听何戏,喜吃何物”,她“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点菜点的红烧肉、点戏点的《西游记》。 贾宝玉挨打之后,想吃莲叶羹。贾宝玉说的这莲叶羹,要用上好鸡肉、香菇做馅,用银制的汤模子三、四十样扣出来,因为太麻烦,家常不大作。王熙凤说, 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贾母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薛宝钗马上补了一句: “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7) 贾母听了,无比舒坦。薛宝钗对 贾母的阿谀逢迎,不同于王熙凤的世俗,而是优雅大方,得体识趣,不着痕迹。 金钏儿 投井自杀,王夫人心中郁闷。薛宝钗是这样劝王夫人的:“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 “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如果她真是生姨娘的气投了井,那 “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当王夫人说叫裁缝赶两套衣服给金钏儿时,薛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薛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这番话,叫王夫人听了多么滋润。这是薛宝钗送给王夫人的精神礼物。薛宝钗把金钏儿死亡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死者自己。如果评心理咨询师,薛宝钗肯定成绩优秀。但反过来看,她对金钏儿又多么冷酷,丫头一条命,不过几两银子就摆平。 薛宝钗与癞头和尚,也有一段瓜葛。她从小有病,是从胎里带来了一股热毒,无名之症。癞头和尚给她看了病,说了一个海上方,发了病时吃一丸就好。这方儿,要用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夏天开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白露这日的露水、霜降这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各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个药,名冷香丸。冷香丸,恰是薛宝钗的性格写照,又冷又香。 《红楼梦》写薛宝钗与贾宝玉第一次接触,是贾宝玉到薛宝钗住处,薛宝钗要看贾宝玉出生时衔在口中的那块玉。薛宝钗挪近前来,贾宝玉亦凑了上去。薛宝钗把玉托于掌上,念上面镌的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薛宝钗的丫头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贾宝玉这才知道,薛宝钗平常戴的那个项圈上也有字,便要赏鉴赏鉴。贾宝玉看了上边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不禁大惊:“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不少红学家指出,从此以后,金玉良缘之说就在贾府不胫而走。薛宝钗在舆论上占得了上风。甚至有人认为,玉、锁相逢这场戏,本来就是薛宝钗导演的。 我倒有点小看法。 第一、 薛宝钗母亲曾经对王夫人说过,薛宝钗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给的,说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薛宝钗及其母亲是不是在编造谎言呢?至少有这种可能性。但“金玉良缘”这个词,并没有哪个人说过,这是红学家说的,是分析的产物。说薛宝钗是“金玉良缘”的制造者,理由还不太充分。这个制造者应该是曹雪芹。至于曹雪芹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个神奇故事,我认为,就是为了与贾宝玉、林黛玉的“木石姻缘”设置对立面。 第二、说薛宝钗导演了这场戏,是否把薛宝钗政治化了呢?是否有“以阶级斗争为纲”之嫌。薛宝钗还不至于这样精心策划吧。如果真是这样,那薛宝钗就太可怕了。 第三、如果说薛宝钗对贾宝玉有爱慕之心,那十分自然,符合人性。为什么林黛玉能爱,薛宝钗就不能爱呢?我们不能剥夺薛宝钗爱的权利。不然,美国人又要干涉,说我们不讲人权了。 第四、认为薛宝钗想嫁给贾宝玉,不是爱情因素,而仅仅是为了做二奶奶, 是“一种政治行为” , 图谋不轨。这也是把事情泛政治化了。从来,婚姻包含爱情,但不止于爱情。有多少婚姻是纯爱情的呢?君不见,直到如今,还有多少人傍大款、傍大官。什么“松霞恋”,当事人极力标榜是爱情的结晶,你相信吗?婚姻是纯粹个人的事,旁人都不应该指手画脚。但你嫁了就嫁了,不要奢谈什么爱情,好不好?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8) 既然薛宝钗可以爱贾宝玉,怎么爱,也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薛宝钗在贾母、王夫人身上下功夫。那是她的聪明。她知道,决定他们命运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之命。所以,薛宝钗力求获得贾母、王夫人、贾元春三代三个决策者的好感。 但问题不能停留于此,薛宝钗并不希望嫁给一个不爱她的丈夫。她也憧憬一个幸福的家庭。所以,她更多的文章还是做在贾宝玉身上,要征服贾宝玉的心。她对贾宝玉的关心体贴,我们略举两例: 贾元春省亲时,叫姐妹们,包括贾宝玉,各题一匾一诗。贾宝玉作“怡红院”一首,有“绿玉春犹卷”一句。薛宝钗瞥见了,趁众人不注意,急忙回身,悄悄推贾宝玉说,你姐姐刚才不喜欢“ 红香绿玉”, 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 “再想一个字改了罢。”贾宝玉急得擦汗,说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薛宝钗笑道:“你只把‘绿 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贾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 笑道:“真可谓‘一字师'了。 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薛宝钗这里对贾宝玉的关心,是从大处着眼,不婆婆妈妈,但正在点子上。而且,“绿腊”确实比“绿玉”更好。薛宝钗的文心,也是不错的。 贾宝玉挨贾政的打,薛宝钗是第一个到怡红院来看望的。薛宝钗哭肿了眼,手里托着一丸散热毒的药,看见贾宝玉睁开眼说话,心中宽慰了好些,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话说得太露了,不觉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只管弄衣带,娇羞怯怯。这里,充分展现出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情。 5、薛宝钗与林黛玉 但薛宝钗确也有可怕的一面。她太清醒了。她虽然知道婚姻不取决于自己,用不着把林黛玉视为情敌,但她对贾宝玉、林黛玉的真心相爱,总会不舒服。她与林黛玉的矛盾,不可避免。 一次,薛宝钗在大观园看见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就取出扇子来扑,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是小红在向坠儿谈和贾芸的隐私。两个小丫头怕人听见,要打开窗户。这窗户一打,薛宝钗就暴露了。薛宝钗想,今儿我听了小红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她躲也躲不及, 就使个“ 金蝉脱壳”的法子,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一推窗,薛宝钗早有准备,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 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 抽身就走。 不少人认为薛宝钗这是有意栽赃陷害林黛玉,我倒认为这是人在情急之时的应急反应,并不是预谋。但可以看出,薛宝钗情急之时嫁祸于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林黛玉。正是这种潜意识才是可怕的,才最能体现人的本性。如果有人有杀你一刀的潜意识,你是何感觉?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争斗,是贵族小姐式的,她们都不能直接表露对贾宝玉的爱,又都以揭露对方的爱心流露为胜筹,每抓住对方一个破绽,就得到一次慰藉。她们互相奚落、讽刺、挖苦,战火连绵。 薛宝钗与贾宝玉互识通灵时,正好林黛玉摇摇地到薛宝钗这里来,林黛玉一见贾宝玉在这儿,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一句话,已露峥嵘。 薛姨妈留贾宝玉、林黛玉吃饭。贾宝玉要吃冷酒。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薛宝钗也说: “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贾宝玉便放下冷酒,命人暖来方饮。林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9) 可巧,林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给林黛玉送小手炉,林黛玉问他: “谁叫你送来的?”“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林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一面说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 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贾宝玉马上明白是林黛玉借此奚落他。薛宝钗也明白,只好不去睬他。 还有一次,贾宝玉看见薛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红麝串,要看看,薛宝钗不得不褪下来,哪知道她生得肌肤丰泽,不容易褪下来。贾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 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 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不觉就呆了,薛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这时,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 薛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 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 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贾宝玉脸上甩来。贾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 话语与动作,都显出林黛玉对贾宝玉的怨气。 贾母带着众人到清虚观打蘸,那个国公爷的替身张道士说:想将贾宝玉的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一会儿, 张道士捧了盘子送玉回来,盘子里添装了道友并徒子徒孙们传道的法器,作为给贾宝玉的敬贺之礼。 贾宝玉翻弄寻拨,一件一件地挑与贾母看。贾母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 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好象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 薛 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贾宝玉道: “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 贾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 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 薛宝钗听说,知道林黛玉在影射她戴的锁,便回头装没听见。 这类指桑骂槐的语言,“新雅不落套,是黛玉之文章”。 薛宝钗不取林黛玉这种正面进攻的姿态,剑拔弩张,而善于在防守中快速反击,“林以刚,我以柔,林以显,我以暗,”所谓大奸不奸,大盗不盗也。 贾宝玉中了赵姨娘请马道婆使的魇魔法,大病一场,终于醒来,林黛玉听说贾宝玉醒了,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嗤的一笑”说,“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话,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凤姐宝玉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日才好些,又要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林黛玉念“阿弥陀佛”,与因缘完全没有关系,薛宝钗偷换概念,是在向林黛玉泼脏水。看起来是玩笑,柔软和善,却比林黛玉常用的嘲讽手段更厉害。 一次看戏,薛宝钗因为怕热,推故不去,贾宝玉不慎造次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富胎些。” 说女人胖,历来是禁忌。而且,这一比,刺中了薛宝钗曾想入宫的伤疤。林黛玉心中得意,看戏时故意挑逗,笑道:“宝钗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 薛宝钗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贾宝玉说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出戏的名儿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做《负荆请罪》。” 薛宝钗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一句话还未说完,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早把脸羞红了。因为他们二人经常互相呕气、赔礼,经常请罪呢!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10) 我们看到,薛宝钗的反击,次数不多,但杀伤力却比林黛玉大得多。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争斗,因为一件事出现了转机。 在一次喝酒行令时,林黛玉说了两句《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唱词。这在当时是严重犯规的,至少可以出示黄牌。但,谁也没有注意林黛玉说的话,只有薛宝钗注意到了。 薛宝钗把林黛玉喊到蘅芜苑,进了房,便对林黛玉说: “你跪下,我要审你。”“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林黛玉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薛宝钗,开始撒娇,笑道: “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薛宝钗拉她坐下吃茶, 款款地告诉她:我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最怕见了些杂书, 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得林黛玉大感激薛宝钗,心下暗服。 以后,薛宝钗还教训过一次林黛玉:“‘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薛宝钗这里教训林黛玉,不可移了性情。看来是真关心,真正用意却深,她是在动摇林黛玉与贾宝玉爱情的根基。 实心的林黛玉,迅速被薛宝钗的一番花言巧语制服了。 这日,林黛玉病了,薛宝钗来望他,给她说方子,林 黛玉乘机向薛宝钗检讨,叹道:“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耽耽,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林黛玉甚至欲与薛宝钗结下“金兰契”,也就是拜把子,结为弟兄。 林黛玉首先放下武器,化干戈为玉帛。薛宝钗何乐不为?一天,薛宝钗帮贾惜春开画画需要的物品,林黛玉看了一回单子, 拉着贾探春道:“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 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要在以前,又会有一番唇枪舌剑,可这时,薛 宝钗却笑指着林黛玉道:“怪不得老太太疼你,众人爱你伶俐,今儿我也怪疼你的了。 过来,我替你把头发拢一拢。” 贾宝玉发现了林黛玉与薛宝钗关系的变化,对这些变化琢磨不透,问林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孟光、梁鸿是汉代的恩爱夫妻,相敬如宾,吃饭还要先致意,举案齐眉。)” 林黛玉对贾宝玉详细讲了事情经过,解释道:谁知宝姐姐“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从此,宝黛双双对薛宝钗和平友好。就在这风平浪静之时,他们的悲剧即将上演了。 6、贾宝玉的婚姻 关于贾宝玉的婚姻,书上直接写过三次贾母的态度。 一次,张道士说:“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贾母婉言相拒,并不是因为贾宝玉小。早婚,是当时流行风俗。看来,贾母是另有考虑。 第二次,贾母向薛宝钗的妈提亲,提的却是薛宝钗的妹妹薛宝琴。结果,薛姨妈说,薛宝琴已经许给了梅翰林的儿子了,只好作罢。贾母并没有考虑薛宝钗,更没有考虑林黛玉。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11) 第三次,是在80回以后,清客王尔调向贾政介绍,做过南韶道的张大老爷家有一位小姐,生得德容功貌俱全,家资巨万。这个女孩儿,十分娇养,也识得几个字。张大老爷只有这一个女孩儿,不肯嫁出去,怕人家公婆严,必要女婿过门赘在他家。贾母道:“这断使不得。我们宝玉别人伏侍他还不够呢, 倒给人家当家去。” 这三次,贾母都没有给贾宝玉说定。 《红楼梦》80回以后,写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 最早提出这门婚事的是王熙凤。王熙凤向贾母、王夫人说:“不是我当着老祖宗太太们跟前说句大胆的话,现放着天配的姻缘,何用别处去找。”贾母笑问道:“在那里?”王熙凤道:“一个‘宝玉',一个‘金锁',老太太怎么忘了?” 贾母是这么回应王熙凤的:“林丫头的乖僻,虽也是他的好处,我的心里不把林丫头配他, 也是为这点子。况且林丫头这样虚弱,恐不是有寿的。只有宝丫头最妥。” 比较一下薛宝钗和林黛玉,作媳妇,薛宝钗应该更合适。她性情好、会做人、上上下下都喜欢。而林黛玉,身体多病、嘴巴厉害、爱生小气、多愁善感,更谈不上做针线、搞烹调了。谁喜欢这样的媳妇?不要认为贾母、王夫人没让贾宝玉娶林黛玉就是罪该万死。那是读《红楼梦》的人的偏心眼。今天做妈眯的,虽然年轻时可能都为林黛玉流过眼泪,要叫她们选儿媳妇,我可以肯定地说,绝大部分妈眯会选薛宝钗。 艺术与生活,不是一回事。正因为不是一回事,艺术才不可少。 美女与媳妇,也不是一回事。正因为不是一回事,美女才有价值。 某地有一所艺术中专,招生时要对学生进行面试。面试有一个内容就是看孩子们长得漂亮不漂亮。结果,学校校长与面试老师的看法总是不一致。原来,校长用的是选儿媳妇的眼光,而面试老师用的是选情人的眼光。 贾宝玉只能接受这个结局。但周汝昌先生认为,婚后的贾宝玉,仍然视薛宝钗为姐姐,相敬如一;并没有视薛宝钗为妻子,尽床第之欢。是否如此呢?只有天知道了。 《红楼梦》80回以后,倒写过一个晚上,贾宝玉不进房睡觉,也就是不与薛宝钗同房。他说在外间睡着,还觉得比在屋里睡得安稳些。薛宝钗知道他那个呆性是不能劝的,也不强求,索性自己死了心也罢了。 贾宝玉睡在外间,还在盼林黛玉来入梦。 袭人叫个人在外间跟着, 夜里好倒茶倒水的。贾宝玉便笑道:“这么说,你就跟了我来。” 袭人听了, 登时飞红了脸。 薛宝钗也不让袭人跟着贾宝玉,她是知道袭人和贾宝玉的关系的。 薛宝钗叫麝月、五儿在外伺候。 贾宝玉这天没有梦到林黛玉,又一心想到晴雯身上去了。他偷偷看那五儿,越瞧越象晴雯。贾宝玉于是叫五儿倒茶,要漱漱口。五儿身上只穿着一件桃红绫子小袄儿,松松地挽着一个髻儿。贾 宝玉觉得,居然是晴雯复生,只管爱惜起来。那五儿早已羞得两颊红潮。贾宝玉把五儿的手一拉,问道: “你和晴雯姐姐好不好啊?” 五儿急得红了脸,心里乱跳,便悄悄说道:“二爷有什么话只管说, 别拉拉扯扯的。” 贾宝玉说道:“他和我说来着,‘早知担了个虚名,也就打正经主意了。’你怎么没听见么?”五儿听了这话,明明是轻薄自己的意思, 又不敢怎么样,便说道:“那是他自己没脸,这也是我们女孩儿家说得的吗。”贾宝玉着急道:“你怎么也是这么个道学先生!我看你长的和他一模一样, 我才肯和你说这个话,你怎么倒拿这些话来糟踏他!” 贾宝玉就要五儿挨着坐下, “那一年冷天,也是你麝月姐姐和你晴雯姐姐顽,我怕冻着他,还把他揽在被里渥着呢。”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因微微笑着道:“你自己放着二奶奶和袭人姐姐都是仙人儿似的,只爱和别人胡缠。明儿再说这些话,我回了二奶奶,看你什么脸见人。”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12) 贾宝玉守着两个天仙,却一心想着林黛玉、晴雯。他和薛宝钗的婚姻,笼罩在两个天仙的阴影中。袭人曾经说,晴雯人虽走了,这两个字是不会走的。林黛玉这三个字呢?更不会走。 薛宝钗15岁生日那天,作过一首七言律诗谜语: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个谜,谜底是“香”。古人用香计时,香的作用相当于报时的更夫,所以称“鸡人”。半夜时分,需要换香。这是丫头的活。可薛宝钗的谜语里说不用丫头换香,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睡。 贾政当时看了这谜语,心内就认为,薛宝钗“小小之人作此词句, 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 薛宝钗的婚姻生活,无幸福可言。朝暮焦首,年年煎心。薛宝钗的悲剧,带有殉道的性质。她是理学的牺牲品。 7、贾宝玉、薛宝钗的结局 80回以后写,贾宝玉与贾兰去参加举人考试,居然不见了。一日,贾政到陵驿地,天下大雪,船泊在一个清静去处,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一看,不是别人,却是贾宝玉。贾政问话,贾宝玉不答。只见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贾宝玉说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口中唱着歌曰: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贾政赶上前去,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 红学家都认为这个结局不是曹雪芹原意。曹雪芹写的贾宝玉结局,是:贾府被抄——贾宝玉入狱——贾宝玉被救出狱——贾宝玉出家。 这个结局与现在《红楼梦》通行本最大的不同,是贾宝玉没参加什么考试。 贾宝玉出狱之后,生活无着,想起秦可卿当年嘱咐王熙凤,广置坟宅,于是到祖坟地上去讨饭吃。谁知,早在抄家之前,祖坟地就被贾琏卖了。贾宝玉、薛宝钗无路可走。薛宝钗死在求乞的雪地中,“金钗雪里埋”。 8、史湘云 周汝昌、梁归智先生有一个颇受争议的说法,薛宝钗死了之后,贾宝玉娶了史湘云。 我比较喜欢这个说法,所以我把史湘云放在这里来说。但这终究只是一家之言,不是现在的《红楼梦》文字,所以标题在史湘云的名字上加了一个括号。 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侄孙女,父母双亡,来到贾府只是作客暂住。她到贾府,可谓来无影,去无踪,直到20回才首次露面,上场第一句话就是:“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 这句话,内涵丰富。一说明她对宝黛情爱的了解,二看出她对宝 黛情爱的赞许态度,三还有一丝羡慕,或说是嫉妒。她开始时,每到贾府,就与林黛玉同榻而眠,而后来,就去蘅芜苑与薛宝钗同住了。为什么?我估计是受不了贾宝玉与林黛玉那么浓烈的爱情,那对她是一种折磨。 史湘云自己的婚姻早定,但她从没流露出一丝欢喜,相反总流露出对宝黛恋情的钦羡。他多次挖苦贾宝玉:“我知道你的心病,”“好哥哥,你不必说话叫我恶心,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了。” 从这怨气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是她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薛宝钗过生日,大家看戏。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另外赏钱。王熙凤笑那作小旦的道:“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薛宝钗心里明白,只一笑不肯说。贾宝玉也明白,亦不敢说。史湘云马上笑道:“倒象林妹妹的模样儿。”贾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 史湘云生气了,晚上就叫丫鬟翠缕把衣包收拾起来要走:“在这里作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错鸳鸯:贾宝玉——薛宝钗(史湘云)(13) 贾宝玉忙赶紧近前拉他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他恼。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他岂不恼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你这会子恼我,不但辜负了我,而且反倒委曲了我。” 史湘云摔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贾宝玉急得说道:“我倒是为你,反为出不是来了。我要有外心,立刻就化成灰,叫万人践踹!” 史湘云道:“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贾宝玉没趣,只得又来寻林黛玉。刚到门槛前,林黛玉便把他推出来,将门关上。林黛玉只当他走了,自己抽身上床躺着。贾 宝玉却没有走,随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故,说出来,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恼了,终是什么原故起的?” 林黛玉冷笑道:“问的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原故。我原是 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 贾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 林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利害呢!”“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 史湘云与林黛玉责备贾宝玉的话,竟然一模一样。贾宝玉两头不是人,委屈无处可诉,回去后不禁伏到床上大哭,翻身起来,提笔立占一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偈语后面,又填一支《寄生草》: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 回头试想真无趣! 林黛玉见贾宝玉郁闷而去,到底不放心 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贾宝玉已经睡了。袭人便将方才那偈语与词悄悄拿来,递与林黛玉看。 林黛玉一看,大吃一惊,急忙去邀史湘云、薛宝钗,一起来规劝贾宝玉。三人结成统一战线,都往贾宝玉屋里来。 一进来,林黛玉便笑道:“宝玉, 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贾宝玉竟不能答。 林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贾宝玉讲的是,进入无你无我、无心无意、无有无无的境界,才是立足之境。林黛玉说,真正看透了的人,连立足之境都不要。 薛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 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今儿这偈语, 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 林黛玉笑着对贾宝玉说道: “以后再不许谈禅了。 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 贾宝玉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 林、薛、史在不许贾宝玉看破红尘上空前团结、空前统一,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她们利益一致。贾宝玉如果真看破红尘,还有什么戏好看?还有什么文章好做呢?如果贾宝玉拒绝俗世,林黛玉会失去爱情、薛宝钗会失去老公、史湘云会成为千古罪人。那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