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继续前进,并于荥阳之东包围楚军。 为讨伐彭越而向东的项羽,听到曹咎兵败的消息,一时怒火上升,立刻率领全军返西。 项羽军以怒涛之势来到荥阳附近时,原本布阵于此的汉军,不知何时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原来就计划好的作战方式。汉军分别躲到分配好的险阻之地,准备展开最后的作战。第二十七章 迎接决战更新时间2008-12-8 9:39:52 字数:4032 楚汉争霸战迟迟未见胜负。 在项羽赴东方讨伐彭越之前,楚汉双方曾在广武山(河南省河阴县)对峙,当时两军之间有一千仞深谷,因而不可能展开直接作战。但双方的距离很近,甚至看得到对方的脸孔、听得到对方的声音。项羽这时候隔着广武之谷对刘邦喊道:“天下大乱已多年,年轻人莫不被征服兵役,老弱亦被征调从事水陆输送工作,民疲已达极点。这一切全因我们两人而起。为了不使天下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如你我单打独斗,一决雌雄,意下如何?” 对此,刘邦嗤之以鼻道:“打仗要凭头脑来打,我又不是动物,何苦与你力斗!” 这则轶事充分显示两人性格南辕北辙。由双方统帅单打独斗,以决定两军胜负——这样的建议由项羽提出,极为自然。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从不以民苦为意的项羽竟然说出体恤人民之语。莫非项羽到这时才对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涌起怜悯之情? 有一回,让曹咎守成城而自己东进的项羽,对负隅顽抗多日、最后才投降的外黄城人民,原本已发布悉数诛杀之命令,却因一名十三岁少年之劝说而收回成命。 这或许是长久以来的疲劳使然,也有可能是自从爱上虞姬后,对人变得较为宽厚的缘故。 项羽军队虽然兵员数众多,却因东西奔波而精疲力尽,同时,军粮也所剩无几。与之相较,刘邦虽然在兵力上略逊一筹,兵员却由于休养充足而精神饱满,兵粮也相当丰富。 因此,刘邦汉军较诸项羽楚军反而占上风。对于这一点,项羽也不得不承认。 占上风的刘邦,有件事情非利用这个机会不可——要项羽归还被抓去的自己双亲和妻子。 在这个目的之下,非缔结和平条约不可。刘邦遂派一名叫侯公的部属为使节,进行和谈事宜,结果决定以河南鸿沟为界,谈妥此河之西归汉,以东归楚,双方各分东西,人质之归还则于和约成立的同时见诸实行。 项羽这才松一口气,卸下武装,启程返回东方。刘邦也准备朝西方出发。 “干吗要回西方去呢?”张良这时开口问道。 “这还用得着说吗?回去让士兵休息一段时期,以准备他日与楚对决啊!”刘邦回答。 “不行!我们必须对项羽发动追击!”张良以平日难得一见的强烈语气说。 “可是,我们的兵员不多啊!” “与韩信和彭越的部队会合后,我们的兵员数会超过楚军。不趁这个时候攻灭楚,无疑是纵虎归山。现在让项羽回东方去,下次出现时,他可能已不是我们所能对付的。” “为什么呢?” “一旦发现琅邪徐福所拥有的财富时,项羽等于得到百万援军。由于这一次的天下大乱,徐福再也无法掩盖拥有巨富的事实。倘若这份财富为项羽所掠夺,就算我们拿整个关中之富也无法与之匹敌!”张良如此力说。 “是吗?那我们向东边进军吧!” 刘邦立刻决定追击项羽。他派遣急使至韩信和彭越处,约定在一个叫固陵的地方会合,然后攻楚。 刘邦进军到固陵,然而,左等右等,却没有看到韩信和彭越的军队。 虽然疲惫不堪,但战斗经验丰富的楚军,挟其在兵员上的优势,将追击前来的汉军击破。汉军只有逃进固陵城,深挖壕沟,严阵以待。 “韩信和彭越说好要出兵,却没有来,这是为什么呢?”刘邦问张良。 “这个理由主上应该明白才对。”张良回答。 “喔……”刘邦说不出话来。原来要他们出兵时,刘邦含糊其辞地,并没有把报酬之事谈妥。 ——战胜时,我一定不会亏待你们。你们相信我吧! 他只是如此告诉他们。 我应该明确地对他们有所承诺……刘邦对这一点明白得很。如果换他居于韩信或彭越的立场,为派出数万乃至十数万大军,除非有具体的承诺,否则有所犹豫是一定的事。 “该答允给他们多少土地呢?”刘邦问道。 “应该慷慨一点。想要成为天子的人,会在乎这一点土地吗?”张良回答。 “好,那就全都给他们吧!陈(河南省)以东到海边之地封给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之地则给彭越。” 刘邦派遣使者携带刻在竹简上的誓约书,这回极为庄重。 众豪杰无不企图取得天下,但在这最后阶段,剩下的只有刘邦和项羽两人。从争霸战中被筛落的豪杰们,现在持的是“靠哪一边较为有利”的观望态度来决定进退。贸然跟随败者,结果当然是吃大亏。 到现在为止,天下将归楚、汉当中的何者,还是无人能判断。 “这个决定贤明之至!如此一来,天下必将归汉。”使者还没有回来之前,张良已如此断言。 刘邦对诸侯的身价知道得很清楚。陈以东至海的偌大领地,应该比韩信本身所希望的为大。许诺于彭越的部分,也是超过其身价的土地。 “是吗?”刘邦露出会意一笑。 “是啊!原先五比五的态势,现在变成六比四。这么一来,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张良回答。 “六比四还不算万全吧?” “不,能维持六比四,天下形势等于已经定了。”张良甚有把握地说。 “这一点我有同感……” 实际上,刘邦也很清楚。 韩信和彭越一旦向汉投靠,割据各地的群雄一定会有“汉之形势似乎转佳”的印象。 汉取得天下后,论功行赏时当然对越早投靠者越有利。因此,大家应会争先恐后地前来投靠。已经投向楚的人见风转舵,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五比五的态势变成六比四时,六分的这边在力量上比对方强两分,这是决定性差距。刘邦对此十分了解,只是不敢确信韩信和彭越一定会靠过来。因此,他猜测张良做此断言,一定有什么根据。 “你是不是用了计策?”刘邦问道。 “楚派遣到齐王(韩信)处的使者刚好被我抓到……”张良笑着回答。 有意拉拢韩信军团的,不是只有汉而已,楚方当然也与韩信有所接触。此刻的韩信正在衡量楚、汉两者的形势,以决定去向。 “项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呢?”刘邦往前微倾身子问道。 “还好我们占得先机。项羽提示的只是‘绝不会亏待’之语。这和我们先前所提示的内容一模一样。”张良回道。 “你是不是把这名使者放走了?” “放走是放走,不过,我把项羽的信换过了。” “换成怎样的信呢?” “韩信先前曾对项王作试探,项羽这次是叫使者送回信。我在不引起怀疑的范围内,把这封信改写成语气傲慢的文字。这么一来,韩信笃定会靠向我们。”张良愉快地说。 韩信是以“受过胯下之辱”而闻名的人物。 出身淮阴(江苏省)的他,年轻时游手好闲,经常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南昌亭长家当食客时,由于一住就是几个月,遂引起亭长之妻极大不悦。一天早上,亭长夫妻径自在房间里用早餐,而没有为韩信备膳。知道自己已不受欢迎的韩信,当天就离开了。就在这放浪时期的某一天,当地一名以屠宰为业的年轻人用挑衅的态度对韩信说:“喂!你块头蛮大,又经常佩着剑,我看你实际上只是个胆小鬼!要是真有胆子,你拔剑刺我看看……我叫你拔剑刺我,听到没有!” 韩信默然不语。 “难不成你是哑巴,听不见我说的话吗!既然是个胆小鬼,你就爬过我的胯下吧!” 对方存心纠缠。 韩信凝视着对方的脸,片刻后,当场趴下来,钻过这名年轻人的胯下。 这件事情传遍了整个淮阴街。 项梁呼应陈胜、吴广之造反,率兵经过淮阴附近时,韩信曾经投身这个军团,不过,并没有受到特别重用,被派任的只是下士程度的职位。项梁阵亡改由项羽接任为楚之领袖后,韩信才晋升为将校。此时,他为了出人头地,曾经提出颇多建言。但项羽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采用下级将校的献策。 秦灭亡后,韩信知道在项羽麾下永远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便转向投靠被封蜀地的刘邦阵营。实际上,并不是被挖角,而是好不容易找到门路投靠。 韩信为人有一种魅力,只是这个魅力不易被人察觉。他在担任接待职务的官员时,曾经连坐某人的罪,被判斩首,眼看就要被斩时,他慨叹地自言自语道:“汉王似乎没有取得天下之意。不然,他不可能处死如此壮士的……” 听到这句话的夏侯婴,发现韩信的相貌非凡,遂下令中止处刑。 韩信因险些被斩,而第一次遇到发现自己魅力的人。后来,他被萧何器重,由上校晋升至大将。 汉四年,出兵北方之燕及东方之齐的韩信,自立为齐王。刘邦当时在荥阳被包围,因此,虽然对韩信之自立颇表不满,却也不得不予以承认。 现在的韩信已是独当一面的将领。不过,还谈不上是争霸天下的大集团首领。争霸者已剩刘邦和项羽这两人,韩信只能在两者之中择一而从。 中立是不被容许的事情。无论是刘邦或项羽,一旦打倒对方,紧接着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扫荡未曾追随自己的杂牌军。韩信军团就规模而言,充其量只是较大型的地方军团,应属于受讨伐之列。 在楚汉相争胜负揭晓之前,投靠哪一方阵营,非有明确态度不可。为此,韩信再三考量,同时不忘搜集各方面的情报,并且派出密使刺探。 武涉、蒯通等游说之士前来主张“天下三分之计”。 天下一分为二时,展开的是楚汉之争,韩信根本没有挥手余地。倘若分为三,韩信就有以第三势力跃登舞台的机会。想到这一点时,韩信有些跃跃欲试。 “不过,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韩信立刻否定了这个可能性。与楚、汉二者比较时,韩信的势力,仍明显逊色。亲自率领军队的韩信,对这一点,知道得很清楚。 虽然他是颇有野心的人。 他想做的不是三分天下之一主,而是“君临天下”。可是,目前没有这个力量。因此,较聪明的方法应该是,先密切跟随可能取得天下的人,然后伺机夺权。 所以,判断的基准除了强弱问题外,是否容易夺权也是要点之一。 就情谊而言,韩信与刘邦的关系较为深厚,他曾经担任过汉之大将。虽然他也在项羽阵营待过,但在那里始终没有晋升机会,项羽诚然有眼不识泰山。不过,向这样的人夺权,或许较为容易——韩信正在做诸多评判时,接到项羽所派使者前来的报告。第二十八章 拔山之力更新时间2008-12-9 9:34:33 字数:3865 韩信听到报告立刻站起身来。 刘邦就出兵事宜提出具体交换条件,因此,韩信的心已大大倾向刘邦。不过,就夺权这个观点而论时,似乎是项羽较为容易。正在思索之际,项羽派遣的使者来到。 “先看项羽的信怎么说,然后再做决定吧!”他去掉竹简文书上的封泥,开始阅读项羽的来信。才读到一半,他已脸色苍白,持着竹简的双手颤抖起来——这是因为勃然大怒的缘故。 信上所写大意如下: 天下形势已定。楚之霸王(指项羽而言)将不需任何人之援助而成为天下主。近闻各地小诸侯企图对楚派遣援兵以表功勋,楚霸王视驰援为应有之事,故无功勋可言,但对未派遣援兵者,定以大军讨灭…… 连爬过别人胯下之事都做得到的韩信,是个非常冷静又有耐性的人,但读完这封信时,他却怒不可遏。 这样傲慢的态度岂可容忍! 韩信想起过去在项羽麾下的情形。他迄今忘不了当时受到的种种屈辱。他呕心沥血想出的计策,连一次也没被理睬,项羽甚至连“让我考虑看看”的表示都没有。对韩信而言,这是比钻过别人胯下更难以忍受的屈辱。 愤怒带来憎恶。 势力再怎么大,你毕竟只是个野蛮人……听说曾经向汉王刘邦开口要求单打独斗,结果却被拒绝,我倒要看你还能逞威多久! 项羽的信当然是张良偷天换日写成的。韩信甚至有这样的存疑:在双雄争霸已到摊牌的此时,项羽凭什么敢采取如此的姿态?这封信真的是项羽写的吗? 而憎恶感却压下了这个疑问。对方是过去根本没把我韩信看在眼里的愚笨项羽,至今仍对自己持有优越意识是想象得到的。好!那我就给你颜色看吧! “准备出兵!” 韩信为了援助刘邦,立即发布出兵命令。实际上,这次的出兵不如说是为了攻灭项羽而发起的。 韩信由齐——现在的山东省南下。 与此同时,项羽部下大司马周殷叛楚降汉,攻占了一个叫“六”的城。六城在淮水之南。同在淮水之南的偏东处寿春,则有刘贾之军队。 项羽军团在南北慢慢受到双向逼迫。这时,西方更有黥布军队出现,占领了城父。 项羽进入一个叫垓下的城镇,筑起壁垒,准备以十万军士据守此地。 这是孤注一掷之举。 韩信将自己的全部兵力投入对汉之支援。不仅如此,他更在这天下一分为二的大战斗场里打头阵。 如张良所预测,在六比四的情形之下,原本观望的地方军阀,已争先恐后地靠向汉了。 ——攻打垓下! 这已成了他们的共同口号。 参加垓下包围战的诸军,为数达三十万之多。 汉军的先锋是韩信军团,左翼则为其部将孔熙,右翼是费侯陈贺将军。 刘邦跟在韩信后面进军。刘邦主力的后方是周勃和柴武之部队。 刘邦委托韩信指挥三十万大军。这一点充分显示刘邦器量之大。而欣然接受的韩信,在指挥上当然格外用心。 汉军重重包围垓下。 城内军粮并不丰富。士气甚为低落,逃兵与日俱增。 韩信从会合于垓下的诸军中找出来自楚国的人,让他们教导一般士兵学习楚国地方民谣,组织楚歌合唱团。 这就是有名的“四面楚歌”。 被包围的军队,最期望的是援军来到,其次是希望在突围后有可以逃避的基地。如此,军兵才熬得过在重围之下的艰苦日子。 而他们却听到从敌军阵营里传出自己故乡的歌谣。莫非前来救援的楚国壮丁,全部降服并被纳入汉军?倘若如此,那救援军就绝对不可能来到,而突围也没有可以逃往的基地,楚国领土好像已经全被占领……在这个状况之下,士气日益低落是可以料到的。 韩信就是为此才让士兵合唱楚歌。这样的心理作战是他的拿手好戏。 ——背水之阵。 这个有名战法也是韩信的一次心理作战。 韩信未自立之前,曾以汉之大将身份攻打赵,此乃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之事。他使一万士兵背对河流布阵。赵军首脑睹状,大笑其愚。 背水阵为绝地。向阪阵为废军。 这是当时有志于兵法之人必读的《尉缭子·天官篇》中的一段。 《尉缭子》据说由三十一篇构成,有人则持二十四篇之说,然两者皆以《天官篇》为始。也就是说,凡是翻阅此书的人一定会读到这一段。布阵时背水以及面向坡道乃是至愚之举,这是稍涉军事者的必备知识。 而韩信却偏偏做如此不合常理的布阵。之所以如此,理由在于这不是自己训练出来的军队,因此故意采取无法退却的布阵,逼使他们拼死奋战到底。结果,这批士兵果然勇猛奋战,大破赵军。战斗结束后,韩信对幕僚解释: 因为那些都是没有受过训练、临时组编的民间部队,所以只有置之死地,才能逼迫他们,抵死奋战。要是置于生地,他们一定全都逃光吧? 包围垓下时的“四面楚歌”,同样是唯有韩信才会想到的心理作战。 中国民谣中,属于北方的一般以叙事、内容简洁者居多,南方则以抒情、缠绵悱恻者为主。南方楚国之民谣素来极为哀怨,而在这个时候,这些哀怨曲调的效果尤大。屈原所做的楚辞也被改编为民谣。 这韵律极其哀切,拖长的语尾由于是以颤抖之声唱出,所以格外扣人心弦: 即使在锣鼓声中 带我到天上华丽的宫殿 但俯瞰故乡时 我的随从面有戚色 我的马匹因怀乡而嘶鸣不前 此时的我,心如刀割 …… 这是改写屈原《离骚》的楚地民谣。合唱时的音韵更是凄切至极。 听完四面楚歌后,项羽无限喟叹:“唉,我的楚地好像已全被汉占领了……由刚才的合唱看来,汉军之中似有不少楚兵……” 倔强如项羽者,听了故乡之歌后,心情一下子崩溃了。包围的敌军越来越多。赶着投靠汉军的地方杂牌军队竞相聚集到垓下。其中一些甚至是临时招募的民间农夫,装出军人模样,企图于日后被列入功臣名录。 与之相较,被包围的楚军逃兵现象如传染病般蔓延,兵力日减。过去吝于论功行赏的项羽,绝少有因对其感恩而愿意生死与共的家臣。 “剩下的士兵恐怕一千都不到吧?” 甚至到这个时候,项羽都不想依赖部下。他认为千骑壮士的力量还不如自己一人。 “我们来举办一次最后的酒宴吧!”三更半夜起来的项羽,叫醒幕僚,准备酒宴。 听了楚歌合唱以来,项羽已患上失眠症,不仅他一人如此,全军都变得神经过敏。这是韩信作战上的胜利。 “把骓牵过来!”项羽如此命令。“骓”是他的爱马之名。这是一匹菊花青的马,能日行千里。项羽命人牵出这匹马,表示他要出阵,这一点,家臣都很明白。 “是的,我们也会准备出阵。” 家臣退下去。 项羽在帐幕里拿起酒杯,虞姬为他斟酒。虞姬知道这是和他生死离别的时刻。 “自从出兵以来,你一直都在我的身边……”一口喝干酒后,项羽道。 “是的,都八年了。”虞姬回答后又斟酒。 八年是前后笼统的算法。项羽之叔项梁举兵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依秦历算是一年的最后一月。举兵以来的真正岁月,实际上只有六年四个月左右。 “时间过得真快……”项羽有些感伤地说。 “报告大王,骓牵来了。”家臣从帐幕外报告。 “就系在那里吧!”项羽边说边走出帐幕外。 情绪正处高昂状态之下的他,于是以慷慨之气赋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重复吟咏自己的这首诗,虞姬与之相和。 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史记》如此描写这个场面,对虞姬后来如何,则只字未提。正史对与历史动向无关的女人遭遇是不会做详细记述的。 《楚汉春秋》载有虞姬对项羽这首诗的答和之诗: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后世文人对这个场面做过各种润色。 一说为,虞姬为使项羽无后顾之忧,咏毕后求项羽赐剑,砍断自己的颈部动脉而亡。据说,项羽起先不允,由于虞姬说了后面的话,才给了她剑—— 贱妾愿意跟随突围,尚请大王惠予借剑。 另外一说是,项羽为了断绝烦恼,亲自挥剑砍下虞姬首级。 依据传说,虞姬的头被砍下时,鲜血滴落之处,后来长出惹人怜爱的草,被命名为“虞美人草”,又名“丽春花”或“仙人草”。一说则认为长在她墓地的才是虞美人草。 虞姬之墓据说在安徽省北部灵璧县之东。在较南方的淮河沿岸,也有被认为是虞姬墓地的所在。虽然这是毫无根据的传说,但有些人认为项羽砍下虞姬的头,并且将其遗骸埋葬后,带着她的首级由垓下往南逃逸,并于途中埋葬。这是由于“两个坟墓”之说,后世人因而编出的故事吧! 甚至在从垓下逃脱时,项羽尚且以“时不利兮”之词来为自己的失败辩白。他绝不认为自己已被打败,因为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 ——是天不我予,而不是我项羽的力量不够。 对此深信不疑的他,于逃亡期间,不断说着这句话。 举兵时的项羽年仅二十四岁。到争霸天下的最后决战时,他才三十出头。较项羽年长二十五岁的刘邦,这时应已五十五六岁。 “突围往南方走,回到江东(长江之东)让士兵休息一段时期后,再另谋奋起吧!” 项羽一边大声喊叫,一边跨上爱马骓。 由近卫队之中选拔的八百骑精锐跟随于后。 这是深夜时分。项羽猛然踢了马腹,好像在激励自己不要有所眷恋。 骓一声嘶鸣,猛然向前奔去。第二十九章 消失于乌江更新时间2009-1-13 17:09:29 字数:3938 项羽一干人举兵之地是项梁曾经亡命到过的吴。这是现今苏州、上海一带的江南之地。垓下则在现在安徽省灵璧县的东南方。因此,从垓下脱逃回到老地方,必须往东南方向走。项羽趁黑夜,一路往东南方急驰。垓下东边有一条唐河,项羽大概是沿着这条河南下的。 汉军总部一直到黎明才发现项羽业已脱逃。刘邦立刻授五千骑兵予骑将灌婴,予以追击。 项羽一行人原本有八百骑。虽然这是经过精选的,但由于不停奔跑,筋疲力尽的马匹遂逐一落后。渡过淮河时,项羽身边只剩下百骑左右。 汉军骑兵穷追不舍。 项羽马不停蹄地一路往南方奔驰,但来到阴陵县附近时竟然迷路。 阴陵县属于九江郡。九江郡都为寿春,后来一段时期以阴陵为郡都。这个地方在现今安徽省定远县之西北方,与垓下的直线距离大约一百多公里。 “要到江(扬子江),应该怎么走?”项羽的骑兵问了一名当地农夫。 “前面向左边走。”这名农夫回答。 照农夫指示往左边走后,来到沼泽地带。由于无法前进,所以折返回来,往东行进。这一耽搁,缩短了与汉骑兵队的距离。 项羽一行人终于来到东城县。依据《汉书·地理志》之注解,这个地方在现今定远县的东南方。 来到东城县时,跟随项羽的仅余二十八骑。 汉军五千骑兵追击前来。纵使其中部分在途中脱队,追赶上来的至少也有半数。以数千对二十八的战斗,还能称为战斗吗? 项羽停下马,对二十八骑兵道:“举兵迄今已八年,其间与敌军交锋达七十余回,与我为敌者无一不被击败。我从来不知何谓败北,我的军队始终是常胜军团,我也得以霸者身份君临天下。而最后却陷于如此苦境,这是天不我予,并非我不会打仗。我已决心一死了之,最后的愿望是要让汉军知道我的厉害。我将为你们击溃汉军包围,并且砍倒敌军旗帜。我会以此证明是天不我予,而不是我无能力!” 项羽把一切归罪于“天”。 他把二十八骑分为四队,准备往四处逃走。汉军追上来后,立即包围了这个小军团。 “我来为你们取得敌将的首级!”项羽在马背上大叫。他和部下约定在突破敌人包围后,于山之东边的三个地点会合,然后以疾风般的速度冲向汉军。 由于来势汹汹,汉军一时之间仓皇四散,等于为他开了一条路。项羽冲上前去,一刀砍下一名汉将。 汉军骑兵队干将杨喜从后面追上时,项羽突然掉转马头,大喝一声:“奴才,想干什么!” 此时的项羽眼珠充满血丝,貌如凶煞。 “哇……” 杨喜由于畏惧过度,所以发出既不像惊叫又不似呐喊的声音。畏缩的不只是骑在马背上的杨喜,连他的坐骑都吓得浑身发抖,踮起后脚立即掉头,没命地往前蹿去。项羽这时候气势的凶猛,由此可见一斑。 项羽一行分别来到约定处,而汉军却不知道为首的项羽在其中哪一处。因此将部队一分为三,分别包围了三个集团。 被包围的二十余骑楚兵立即以横扫千军之势,攻杀汉兵约百骑。项羽也亲手杀了一名汉将。在这场混战中,项羽一方只丧失了二骑。 “我说得没错吧!”项羽说。 自己的力量绝对不弱——他自始至终坚持这一点。连胜七十战的自己,绝对没有力量薄弱的道理。落到这个地步,完全是天意使然。 “是的,大王说得一点没错!”部下全都跪地,毕恭毕敬地说。 项羽于是准备渡过东方的乌江。 《史记》如此记载。 乌江是长江北岸之地,现在是无为县之下的一“村”,刚好位于安徽、江苏两省交界处。 因此,这个地方距离项羽一行人奋战的东城县尚有相当的路程,起码有一百公里远。汉军骑兵的追击丝毫不放松。在精选的八百骑中,没有脱队而跟随项羽到此地的二十多骑,诚然称得上是以一当千的勇士。来到东城时,为数尚有二十八骑,由于在该地丧失两骑,所以此刻的数目是二十六骑。 渡过长江就是项羽的故乡。再南下二十多公里就到今日的南京市。 乌江亭(驿站)长迎接项羽一行人后,立刻为他们安排渡往对岸的船只。来到这里,附近一带都是自家人。 “江东虽然不大,也是方千里(五六百公里)人口数十万之地。屈就而为此地之王,不是也行吗?快请渡江吧!您请放心,这一带只我一人有船,即使汉军赶到,他们也无法渡江的。” 项羽笑着回答说:“既然天不我予,渡不渡江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是于八年前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往西的,而现在却没有一个人生还。就算得到江东父老的同情而答应让我为王,我还有脸见他们吗?……不,就算他们什么都不说,我还能不愧对他们吗?这是办不到的。” 项羽以温和表情笑着。愤怒时暴跳如雷,愉快时呵呵大笑,是项羽的作风。因此,温和地微笑对项羽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现象。 果然,一行泪水从他的右眼滑过脸颊,流到下颚。虽然如此,他的嘴边仍泛着笑意。 片刻后,项羽正色对乌江亭长道:“对你这么一位长者,我为自己不能有所报答而遗憾,就请接受我这匹爱马骓吧!这匹马跟我已有五年,曾经有过日行千里之事。我不忍心让这样的名驹白白被杀,请你接受吧!” “大王……”亭长由于感慨万千,一时不晓得该怎么说。 项羽于是回头,大声对部下说:“你们也都下马吧!这会儿我们来一次白刃战!战到精疲力尽后慷慨赴义,这才是男儿本色!” 这个声音虽大,却一点没有项羽平时的命令口气。 二十六名部下全都从马背上下来。 他们都是由东城拼命赶到这里来的。八百精骑中仅有的生还者——这一点,证明他们都是勇武之士,而所以能够如此,所骑骏马的功劳也不可忽视。因此,不忍心看到坐骑被杀,他们的心情和项羽没有两样。 骑着骏马的勇士们——这个集团在由东城到乌江约一百公里方圆间,就把汉军骑兵队老远抛在外面了。 但和拼命逃亡的他们一样,追赶的汉军也十分卖力。这是毕生难得一次的立功机会,取得项羽首级的人将可得到黄金千两和一万户土地领主之地位,这样的悬赏还不足以使人为之拼命吗? 项羽和亭长交谈完毕,从马背上下来的一行人,为了迎接即将展开的战斗,做了片刻歇息。不久,前方扬起灰尘,接着传来马蹄声。 项羽和二十六名勇士各自手搭剑柄,屏住气息,等待汉军骑兵队到来。 这是一场白刃战。 《史记》记载:项羽挥剑,一个人就杀死了数百名汉兵。项羽再怎么神勇,这个数目也未免令人难以置信,不过,项羽在乌江畔的勇猛奋战,似乎是确实的。 项羽浴血奋战时,身上受了十余处创伤,却毫无怯色。正使出浑身力气连连砍杀敌人时,他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 “咦!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哦,你是马童!”项羽吼叫着说。 这是项羽过去的部属,现在已成为汉军骑司马,名叫吕马童。 出仕于楚,而后来投向汉的人为数不少。楚与汉过去属于同一阵营,因此,人员交流并不稀罕。以后来成为汉丞相的陈平为例,“鸿门宴”时他是项羽的家臣。 “啊……” 对吕马童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场面。他刻意回避项羽的视线而转头,对在后面的王翳说:“这个人就是项王!” “马童!”项羽大声吼叫道,“念在我们是旧识,我现在给你立功机会吧!听说汉对我的首级以黄金千两和一万户领地为奖赏,我现在把我的首级送给你,你好好接下吧!” 项羽以威猛气势,站立在马童的面前。 突然间,他把执于右手血淋淋的剑,对准自己的喉咙,左手贴在剑锋背后,头先向后仰,然后猛然往前一倾。 伏于剑。 这是当时的人自决的规矩。 项羽遵照规矩自刎了。 圆瞪大眼的首级滚落到前面,而后躯体倒塌,覆盖在首级之上。 “哇……”众汉兵同时发出野兽般的吼声。 顷刻间,汉军骑兵从四方扑向项羽遗骸。 千两黄金就在眼前! 眼前地上躺着的就是万户领地! 争夺项羽遗骸的汉兵,随即同室操戈起来。这是一场既凄惨又丑恶的争斗! 攻来打去,你踢我撞,一场人人为私欲斗得你死我活的场面。 被吕马童告知的王翳,首先抢走项羽的首级。依据《史记》记载,众人争夺尸体的场面是这样的: 余骑相蹂践争项王(之尸体),相杀者数十人。 遭践踏的项羽尸体,最后被撕成四块。在这个情形之下,纵使有无比神力的勇士,也无法保护项羽巨大躯体免遭如此下场。|福 哇a 小 说| 被撕成四块,是因为众人死命地抓住项羽的双手和双脚,彼此猛拉的结果。争夺尸体的人们当然都是浑身鲜血,这时候的他们全和野兽一样,没有人会在意。 连同首级在内,项羽的身躯等于被分成五段。居首功者当然是捡到首级的王翳,他因而被封为杜衍侯。杜衍是某地地名。 分抢到部分尸体的是曾经为项羽部下的吕马童,被项羽一喝而人马皆悚的杨喜,以及吕胜、阳武四人。后来,这四个人分别受封为中水侯、赤泉侯、涅阳侯和吴防侯。 跟随项羽的二十六名骑兵,悉数在乌江畔被砍死。 一千零五十年后的九世纪中叶,唐代诗人杜牧于游览乌江古战场之际,以“题乌江亭”为题,作了一首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诗意是:胜败乃兵家常事,结果如何甚难预测;战败,就要忍受一时之耻辱,这样才是真正的男儿。何况江东子弟颇多俊才,当时要是听从乌江亭长的劝告,或许会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项羽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力量,而不愿意相信江东子弟之“才俊”。在他感觉“我力已尽”的瞬间里,一切已告结束。甚至在这个时候,他还在喊着:“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卷土重来”之语出自杜牧此诗,特此附及。 第三十章 巅峰时期更新时间2009-1-13 17:09:30 字数:4237 项羽死后,天下终于平定,再也没有能与刘邦匹敌的巨大势力。陈胜、吴广起兵造反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的事,项羽自刎于乌江河畔则在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正月。前后约七年的动乱,至此终告结束。项羽麾下抵抗到最后的是鲁。鲁在现在山东省泰山之南,是项羽第一次受封的釆邑。刘邦率领大军意图攻打,来到城的附近时,听到了曼妙的乐声和庄严的合唱声从城内流泻而出。这个地方好像正在举行什么仪式。 “据说鲁人极为恪遵古礼,殉节风气颇盛,眼前见到的似乎就是这个仪式。攻灭这样的城池,有些于心不忍。” 有此想法的刘邦,遂派出使者至鲁劝降。鲁人到这时候还不相信项羽已经死了,正在盼望项羽赶来救援。刘邦于是让使者带着项羽的首级,进城说服鲁城长老。 鲁人因而未流血,开城投降。 “首级已经让他们看过了,这充满血腥气的东西非赶快处理不可。” “怎么处理呢?” “把它埋葬。葬礼由我来安排吧!” “好。” 刘邦百分之百信赖张良。过去听从他的计策行事,未尝有过不好的结果。他不知道为项羽举行葬礼会产生什么效果,不过,这件事一定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才对。 项羽过去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因此,张良安排了适合鲁公仪式的盛大葬礼。刘邦依照张良的指示,亲自到墓前放声大哭,表示哀悼之意。 “即使心里没有哀伤之意,也要放声大哭。哭声越大越好。” 张良如此告诉刘邦。起初,刘邦认为自己断不可能为往年夙敌之死感到哀伤,但哭着哭着,竟然真的悲从中来,泪如雨下。 鲁城的楚人目睹了刘邦声泪俱下的模样。极为重视礼节的他们,看到刘邦哀痛的神情大受感动。 ——这个人值得心服。 连项羽最初领地的住民都有这种感受——张良期待的正是这种心服感情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赦免项羽一族,也收到同样的效果。换成项羽,他一定把被自己打败的夙敌族人满门抄斩吧?刘邦更把鸿门宴上庇护自己免受项庄行刺的项伯封为射阳侯。 然后,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言,宣告天下底定。 这个宣告的内容是: 兵不得休八年,万民与苦甚。今天下事毕,其赦天下之殊死以下(必须处斩之罪)。 群臣恭请汉王刘邦即皇帝位。刘邦固辞三次后才决定即位。 这时候的固辞当然只是形式。天子应该是德高望重者受人们推举,在拗不过民意的情形下,不得不即位称帝的——这是当时人们的想法。不太重视形式的刘邦,面对这等重大事宜,只好听从张良的建议,做一次循规蹈矩的人。 刘邦的即位仪式,于二月甲午日在氾水北岸举行。 紧接着发表重要人事命令。 他封齐王韩信为楚王。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楚之义帝没有后嗣。 建成侯彭越则被立为梁王。 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 韩王信(与韩信为不同之人物)为韩王,并且以阳翟为都邑。 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赵王赵敖等人维持原封。 燕王臧荼于这一年年末造反被灭,由卢绾继为燕王。 但这些“王”后来都逐渐被肃清,以后的王,清一色都是刘邦族人或其他皇族,只有长沙王吴芮勉强得以维持四代。马王堆古墓出土了二千余年前的遗体成为一时话题的“轪侯夫人”,其中所指的轪侯一族,就是这位长沙王的家臣之长。 在氾水河畔举行即位大典的刘邦,率领群臣进入西边的洛阳。他选定洛阳为国都。 五月间,士兵一律除役,也就是说,战时动员令解除。 “此地的酒实在醇美……” 喜好杯中物的刘邦,日日在洛阳南宫召集群臣举行酒宴。每次干杯,他都称赞此地的酒醇美。实际上不是洛阳的酒特别好,而是饮酒者的心情已和以前迥然不同。 “女人也貌美至极……喏,张良,朕可以不必再忍耐了吧?”皇帝刘邦向张良问道。 讨秦之役进入咸阳时,好女色的刘邦,曾经对始皇帝的三千后宫佳丽大为垂涎。而张良却以有志于天下者非有所克制不可为理由,谏止刘邦过纵欲生活。 “现在可以了。”张良苦笑着回答,“但绝不可因此致使家庭生起风波。陛下的家庭现在已不再是单纯的刘家,而是天子之家。天子之家起风波将是天下大乱的根源,这一点绝不可忘记。” “放心吧,这一点朕知道。”刘邦回答。 实际上,刘邦只是随便回答而已。他由于宠爱一个叫戚姬的女人,因而引来“糟糠之妻”正室吕后的激烈妒忌,以至于刘家在他死后发生大乱——此事将于后头叙述。 取得天下,当然是一件令人兴奋无比的事情。他无限欣慰地高高举起酒杯,说:“朕取得天下而项羽未能做到,原因何在?你们把各自的看法毫不保留地说出来给朕听听。” 每一个人都有“反刍”自己处在巅峰时期情形的习性。少年时代得过冠军的棒球选手,一旦年老,也会对当时的情形记得清清楚楚,这是因为时常反刍的缘故。刘邦之所以向群臣提出这个问题,情形大概如同自恋自己映在水中之影像的那西塞斯(Narcissu),是出于自我陶醉的心理吧? 一名叫做王陵的家臣,毕恭毕敬地回答:“项羽根本不够资格拿来和陛下比较……虽然如此,陛下时常口出秽言,动辄对人破口大骂。就这一点而言,项羽倒是较能温和对待僚属……臣的意思是说,他对近臣确实如此……” 这个人可说是相当敢于批评。事实上,这个人胆敢如此,是由于深知刘邦个性的缘故。刘邦说“毫不保留地说出来”时,说一些批评的话反而会令刘邦高兴。但这时候他也不能尽说一些使刘邦难堪的话。 王陵又说:“只是,项羽为人过于吝啬。陛下每次攻城成功,获得土地就会分给有功人员,这是与天下共其利的作风。而项羽则不然,他对有功者极为苛刻,对贤者则抱持存疑眼光。他的作风是一切功劳悉归自己,获得胜利也不将战利品或土地分给下面的人。臣认为这是项羽未能取得天下的原因。” 刘邦一口气喝干杯中的酒,说:“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一点朕不如子房(张良);善于内政,收揽民心,巧妙实施经济政策以及确保粮道,这一点朕就不如萧何;率领大军,每战必胜,每攻必取,这一点朕确实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朕的长处则在于善用他们。这是朕取得天下的最大原因。而项羽虽有一名优秀军师,却未能予以善用——这当然是指范增而言。是否能善用人才,才是取得天下的关键所在,你们知道吗?” “陛下说得甚是。臣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臣惭愧。”王陵跪伏,诚惶诚恐地说。 “知道就好。以后多学习看事物吧!” 刘邦又让人斟酒。 这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但愿能长久陶醉于这样的胜利美酒。 “洛阳实在是个好地方,帝都应该如此。” 刘邦对洛阳这个城市由衷喜欢,不但食物可口,而且美女如云。在汾河河边酿造的酒,比起刘邦故乡沛的乡下酒实在有天壤之别。他来到洛阳,品尝了真正的好酒。正在对洛阳赞不绝口时,他听到有人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不对!洛阳不是作为汉帝都的理想地方!” 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转过头去时,刘邦蹙了一下眉头。他看到的是张良。张良平时甚少说话,刘邦一向对他所说的话都是洗耳恭听的。 “为什么呢?”刘邦有些不服,问道。 “周是从西方被赶至此,才在此地建都的。如陛下所知,在幽王为犬戎所杀后,由于他们无法再在关中居住,所以才逃到此地来……”张良道。 “可是殷都一开始就定在这个地方啊!” “殷代的时候,国家还很小,洛阳可以作为小国首都,但国家变大后,非和周一样定都关中不可。周就是因为国家变小,所以才迁移到洛阳来。洛阳诚然为要害之地,但格局未免太小。此地面积只有数百里,而且土壤贫瘠,与之相较,关中不但沃野千里,更有巴、蜀为后援,并且一旦东方有事,随时可以利用渭水顺流而下。如此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地才适合作为我汉帝国的国都。” 张良说得有条有理。 “朕知道了,朕知道了。”刘邦搁下酒杯,频频颔首。 帝都于是决定西迁。新都准备在秦都咸阳附近建造——就是长安。前汉二百余年的首都就是如此诞生的。 正值人生黄金时代之人,好像都会变得天真烂漫。刚取得天下的这一年,刘邦过的正是天真烂漫的日子。 韩信也是如此。争夺天下之战进入最后阶段时,由于他的投入,刘邦因而得以战胜项羽。韩信想到这点就无限欣慰。当一个人变得天真烂漫时,就很容易失去警惕心,这也是一定的道理。 垓下之役后,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他对此倒是一点也不以为意。因为齐楚同级,算是平调,而且他的故乡淮阴隶属于楚,得以衣锦还乡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改封的理由是由于楚怀王无后嗣。 变得天真的他,竟然相信了刘邦这个托词。聪明如韩信者,这回可以说是思虑有欠周详。 实际上,刘邦的考量是,如此改封较适宜达到封锁韩信的目的。 ——由于我的功劳,刘邦才能取得天下。 韩信如此认为,而刘邦的想法却是: ——韩信这个家伙到最后阶段才倒向我,之前一直还都是骑墙派,这分明是待价而沽的作为,实在可恶! 以为自己受到感激,事实却是被怀恨在心。韩信连这么单纯的道理都没有省悟到,这大概是由于巅峰时期的忘我心态使然吧。 韩信在前往册封的楚都下邳(江苏省徐州市之东边)途中,落脚故乡淮阴。 他在该地,叫来曾经对在饥饿边缘的他施舍食物达数十日之久的洗衣妇,赏以千金。之后,他又找来当时寄居其家一段时期的南昌亭长。韩信原本在这位亭长家中寄居数月之久,后来因为亭长之妻不再弄饭给他吃,所以才被逼离开这个地方。韩信只以百钱赏给这位亭长,说:“你是个小人,好事没有做到底。” 接着,他叫来那名曾经逼他钻过胯下、以屠宰为业的年轻人。被带到韩信面前的这名年轻人吓得浑身发抖,认为自己逃不过脑袋落地的命运。 “让你成为将校,任你为楚国中尉。”未料,韩信说的是这样的话。 然后,他对自己的部下说:“这个年轻人胆子蛮大的,我过去受辱于他。当时要杀掉他,对我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我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我觉得杀这种无聊的人,只会玷污我的手,所以忍耐着受他侮辱。有大志的人必须如此,我就是当时能够忍耐,才有今天。” 这可说是非常痛快的报复方法。他不但达到报复目的,更对自己过去的行止做了一次辩白。 之后,韩信带领大批人马,意气洋洋地进入自己的领国。 第三十一章 韩信失势更新时间2009-1-13 17:09:30 字数:4242 巅峰时期不可能维持恒久,终有走下坡的时候。新面临的情况有时候可能是断崖绝壁。成为皇帝的刘邦,即位之年和次年是他的巅峰时期,而韩信则在被封为楚王的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 前往任地的王侯容易割地自雄,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也会变得淡薄。长久居住领地,变得与朝廷内部疏离,这是一定的事情。韩信由于一直在国都长安布有联络网,所以尚能得到相当分量的情报。依据这些情报显示,廷臣间反韩信的气氛似乎颇为浓厚。 在此种情形下,听了谗言的皇帝起疑心,以至于借故将自己诛灭并不是不可能。 我当初好像应该听从蒯通的意见才对——韩信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蒯通是当初刘邦向韩信央求派出援兵时,主张不可答应的人。依他的意见,趁刘邦、项羽两雄死斗之际,韩信应顺势成为第三势力,并订立天下三分之计才是上策。 韩信当时的想法是,倘若不立即决定投靠一方,事后一定会遭到讨伐。两雄决战后,获胜的一方是绝对不会原谅他当时拒绝派出援兵之事的。 可是,死斗之后,获胜的一方真有余力派出讨伐我的大军团吗? 想到这一点时,韩信觉得当初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言好像是一项失策。现在听到众多廷臣对位居首功的自己极为反感的情报,韩信益发有了后悔莫及的感受。 “如果我是刘邦……”换个立场设想,韩信发现自己确实居于危险地位。 天下之王的皇帝,当然认为能够中央集权最为理想。秦始皇彻底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结果,他的帝国只维持了十数年。陈胜、吴广仅率数百人起事,偌大帝国很快就瓦解了。那是由于过度的中央集权,以至于造成地方力量匮乏的缘故。 秦灭亡给人的教训是,地方应该置有具军事力量的诸侯。但地方的力量不可过强,因为这会威胁中央。 楚王韩信的力量似乎已超越了这个基准。韩信认为要是由他来当皇帝,他也会想办法削减楚的实力。刘邦不是没有头脑的人,一定也有这个想法才对。韩信因而觉得自己的处境更加岌岌可危。 干脆割据这个地方吧!韩信遂下了这个决心。皇帝召见,找借口不到国都长安不就得了?皇帝会因此认为我有叛意而派军讨伐吗? 刘邦对韩信指挥军队的能力评价甚高,内心应会有所忌惮才是。 刘邦曾经有过一边吃着豆子一边和韩信批评部下诸将的事。他们做的是“那个只能算是二流”、“这个只是四流角色”一类的批评,而这样的分类是以这个部将能够指挥多少军力作为基准。批评完所有部将后,刘邦问韩信:“朕有资格做带多少兵的将军呢?” “陛下顶多能带十万兵吧!”韩信回答。 “那你能带多少兵呢?” 刘邦又问。韩信对此回答的是—— 臣多多而益善耳。 意思是说,他对二十万、三十万,甚至百万大军都有办法掌握。 刘邦这时露出奸诈微笑,说:“你说你多多益善,而我却只能指挥十万兵力,这一点该如何解释呢?” 韩信回答:“陛下的本领并不在于指挥士兵,而是在于指挥将军。将于兵,这一点臣绝不逊于陛下,但将于将,这一点臣就远不如陛下。陛下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上天所赐,凡人是无法比拟的。” 这句话看似在颂扬刘邦,实际上也有夸示自己作战能力的意味。刘邦对此频频点头。 他应该知道不可小觑我的能力的。韩信做此判断。皇帝不可能只为了自己没有回京参谒就派兵讨伐,何况由于连年参役,兵员难道不是已经精疲力尽了吗? “韩信这个家伙真可恶!” 刘邦在长安宫殿内吐了一口口水,这实在是个人品大有问题的皇帝。从社会最下阶层很快地蹿升到皇帝之位,这样的人水准当然不可能太高。 刘邦之所以与韩信怀着怒意,有两个理由。 其一是,未回京觐见,表示割据态度。虽然韩信曾派使者回京,但本人却迟迟不见回朝,分明有由半独立转变为自立的倾向。 其二是,过去顽抗汉军的项羽郎将钟离眛逃入韩信的领土,刘邦虽然命令将他逮捕,韩信却始终置之不理。与钟离眛有深厚交情的韩信,必定已包庇了他。 “韩信本来就盛气凌人,经常轻视我等追随陛下多年的家臣。他一定是有意谋反。不如立即派军讨伐,把他处以活埋之刑吧!” 刘邦部下多人做此主张。以建国第一元勋自居的韩信,由于态度傲慢而惹怒众臣。 “如何是好呢?”刘邦召来陈平,与之商量。 “有韩信谋反或自立的证据吗?”陈平回问。过去属项羽阵营的陈平,现在是刘邦的谋臣。陈平素有奇谋,与张良相较,在用计上较为诡计多端。对付韩信,刘邦不找张良而找陈平,为的就是想用他的阴险策略来肃清韩信。 “证据倒没有。”刘邦摇头道。 “陛下的精兵和韩信军队相较,何者为优呢?” “说实在话,朕在这一点上没有多大自信。” “陛下麾下众将之中,可有在用兵上强过韩信之人?” “没有。这是铁的事实。” “这么说,攻打韩信不见得胜券在握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