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新巴比伦军队把圣殿毁了也没发现金“约柜”和“所罗门宝藏”的下落,据推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在新巴比伦打过来之前,祭司们早就把“约柜”和“宝藏”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了。二是“约柜”和“宝藏”放在了圣岩的地下室和秘密隧道里,因为结构实在是太复杂,巴比伦军队只在门口转了转,就高喊着“没有”回老家了,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现在仍旧无人知晓。 新巴比伦是第一个找寻“约柜”和“宝藏”的,在其后的2000多年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寻找,但“约柜”和“宝藏”究竟被藏到哪去了呢? 有一种说法,在公元前568年新巴比伦军队攻打耶路撒冷的时候,“约柜”和“宝藏”被转移到了“尤安布暗道”(尤安布通过暗道攻入耶路撒冷打败了耶不斯人,故名,又名“约亚暗道”)可谁都不知道暗道究竟在哪。 直到1867年,英国军官沃林上尉在耶路撒冷近郊游览参观时,在一座清真寺的遗址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有石梯洞窟,他顺着石梯一直往下走,黑灯瞎火的在里面转悠的半天,偶然发现了他头顶上的岩石中还有一个洞,于是他借着绳子爬进了圆洞,又是一通转悠,要说他运气好呢,还真是,转悠着就发现了一条暗道。 反正来都来了,那就继续吧,于是他沿着暗道又来到了另外一个洞穴,等他好不容易走出了洞穴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耶路撒冷城内,他宣称:古代“尤安布暗道”被他发现了。但暗道里没有“约柜”和“宝藏”。 有学者测定这条暗道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推测其就是“尤安布暗道”,但拍砖的人也不少,他们认为沃林上尉的发现不是古代“尤安布暗道”,而是另一条暗道,但具体是哪条暗道又不名说,反正拍砖总比自己踏踏实实做研究来的轻松简单。 有人就认死理,坚信它们还在地道里。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两个冒险家----理查德.哈里巴特与莫埃 .斯泰布,俏俏地钻进“尤安布暗道”,在一处土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又一处暗道,暗道里还有被沙土掩埋的阶梯,两人想用随身携带的土锹把沙土挖开,不过运气不好,沙土越挖越多,路都被流沙给堵了,两人只好沿原路退回。后来二人逢人就说暗道里有多么恐怖,把其他人都给唬住了。1939年3月,理查德.哈里巴特乘小帆船在太平洋遇风暴,暗道的秘密跟随他一起沉入了海底。 还有人想从古籍里寻找答案,据《圣经》及其它古籍记载,所罗门娶了一位埃及公主为妻后,他还与阿拉伯南部的示巴国联姻。这就又引出了两种说法:一说“约柜”和“宝藏”后来由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儿子偷了出来,运到阿拉伯南部或运到埃塞俄比亚古都阿克苏玛隐藏起来了;另一说是由埃及公主偷运到埃及隐藏起来了。信的人就跑到阿拉伯南部、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地去寻宝,结果连个毛都没捞着。 另一些学者更为大胆,认为“宝藏”都被所罗门藏在一个岛上了,在茫茫大海中肯定有一个“宝岛”,公元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门德纳率领一支考察队第一次踏上了一个海岛,看到土著居民都戴着黄金饰物以找到了黄金宝库。于是把这里命名为“所罗门群岛”。此后,欧洲很多人跑到这里来找“所罗门宝藏”。由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由6个大岛和900多个小岛组成,散布在60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岛上全境90%的面积复盖在森林丛莽之中,因此,寻宝活动很难展开。几百年来,千千万万的寻宝者在该岛上一无所获。 “约柜”和“宝藏”到底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到底藏在哪?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38:55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四) 继续回到歌词,还是“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这句,作为美索不达米亚最有代表性对战争最有代表性的亚述偶们前文已经粗略的八过了,但只是就亚述人的好战和那个著名的首都尼尼微对这些恐怖分子们来了个侧面的描述,接下来偶们就从前文的铺垫引申一下,对亚述来点实实在在的描述。 亚述地处两河流域北部的山区(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东北靠扎格罗斯山,东南以小扎布河为界,西临叙利亚草原。属于商业要道,这里降水丰富,既然在山区,那么亚述的特产都应该跟山有关,象木材,石材,矿产品什么的亚述是不缺的。 亚述最早的土著是胡里特人,后来一些闪族部落晃悠到了这个地区,慢慢跟当地土著融合,就成了亚述人,他们定居在阿舒尔城(胡里特语,又译亚述城)和尼尼微为主的一些城市里。 早期亚述人的长相和打扮都比较特殊,他们长鼻厚唇,很象现代波兰犹太人中较常见的类型,他们蓄着长长的胡子(当然是男地),头发不但长而且还卷,戴着高帽,穿着长袍,用现代的审美观念,这些亚述人还颇有点艺术家的风范,不过他们的主要工作可不是写写诗,作作画,而是把生命里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了“伟大”的打架事业,当然单挑他们是兴趣不大的,群欧才是亚述人的最爱。 亚述历史包括古亚述时期,中亚述时期和新亚述时期(又称亚述帝国时期)三个时期,最猛的当然是后来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强大帝国的新亚述时期。 古亚述时期(又称古城邦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代末~前16世纪),亚述人建立起他们的城邦即亚述城,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离西亚的主要交通线很近,是西亚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战略要地,城邦境内有广大的牧场,有木,石,铜等资源,并紧挨着小亚东北部的铜铁产地。 最初的亚述城邦是贵族寡头的共和国,国家大权都掌握在长老议会手里,长老会都是巨商组成的,款小了还不让进,普通民众根本没有发言权,更别说什么人民代表大会了。 长老会什么都管,象什么立法啦,仲裁啦,税收啦等等一切关于国计民生的问题几乎都归长老会会管。另外还有一位名叫“里木”的名年官,每年以他的名字命名年份,他还是城邦的财政部长,不过任期比较短,一年一任,干完一年不管政绩如何,等待他的都是下岗,而他的接班人则由长老会那些款哥先选定几个候选人,再抽签决定。 跟长老会相比,城邦的领袖基本没实权,他们名为“鲁巴乌姆”或“贝鲁姆”意思是“亲王”或“主人”,虽然名义上是一把手,但只有宗教和礼仪方面的权力,也负责搞搞公共建筑,监督一下司法,或是召集一下款哥们开个会之类,总之名头不小,权力不大。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0:26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五) 虽然亚述人好战,但早期亚述人并不是以打架起家的,他们大多都是做买卖的。 这些亚述商人很早就把买卖做到了小亚,叙利亚,南部美索不达米亚,扎格罗斯山区,亚美尼亚等地,并在小亚东部,叙利亚东北部建立了商业殖民据点,做好了持久做买卖的准备。 这些商业殖民据点都实行自治,不是独立的国家,政治体制亚述城差不多,实权都在大款手里,殖民地的商人从国外进口奴隶或对当地土著放债,然后加以奴役。 殖民地的中心是科尼什,它们分为两类,即“卡鲁姆”和“沃巴吐姆”。前者是商业定居点,规模较大,后者则要寒碜一点,一般都是交通不便城市附近的小定居点,规模小,交通不便不说,而且还要接受前者的领导,而且除科尼什的“卡鲁姆”之外的所有“卡鲁姆”都必须服从科尼什的“卡鲁姆”的领导。 这些商业殖民地虽然自治,但必须向当地政府纳税,而且还不允许进行走私活动,这些商人主宰小亚各城市之间的贸易。 在“走出去”同时,政府还大力提倡“请进来”,政府极力吸引巴比伦尼亚的商人到亚述城邦定居,只要是商人,而且肯到亚述城,绿卡不是问题,商人家人的生活,工作问题政府也一并解决。 就这样,亚述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双管其下,不断进行着原始积累,亚述的一些城市,比如尼尼微,亚述城,阿尔贝拉等都靠着贸易发了家至了富。 公元前19世纪末,阿摩利王沙姆什·阿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前1871前)征服了亚述城邦后,把一把手的名称改为了“萨鲁姆”,即“王”的意思。 那时候的亚述已经有了几个小钱,沙姆什·阿达德一世也开始烧包起来,骨子里爱好打架的本性逐渐显露了出来,看周围地区的人不顺眼就带了人过去踢场子,势力曾达到过地中海中岸,沙姆什·阿达德一世对自己的打架技术很是赞叹,自称为“天下之王”(“四方之王”)。 虽然亚述早期在周围没碰到对手,但在沙姆什·阿达德一世死后,亚述的邻居巴比伦成长起来了,把亚述揍的不轻,虽说死不了,但内伤还是不轻的,要再揍人怕是有心却没那力了。 到了公元前16世纪,来自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胡里特人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建立起米坦尼王国,趁着亚述病,要了亚述的命,从此亚述由全独立变成了半独立,古亚述时期到此也就宣告OVER了。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2:02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六) 米坦尼最早由胡里特人建立的一系列城邦构成,这些胡里特人跟亚述的那一拨本来了一伙的,最先前在外高加索高原以北,以为那边的气候不断变坏,不得以搬到了伊朗高原西北部,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又南下进去了美索。 这些胡里特人说着一种不同于闪族,也不同与其他的印欧语系的语言,而是说着至今人们都还没搞明白的一种语言,偶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胡里特人确实是来自北高加索,那么他们应该是属于暗白人种(浅黑发白种人),所说语言就是原始的雅利安语。 在早期,说着闪米特语和说着雅利安语的人可以说是生活两个世界,见面连招呼都不打,因为说了也是白说,彼此都听不懂。语言都不通,那文化的交流就无从谈起了,就是想最个买卖也没那么简单,总不能老用肢体语言吧,本来简单一句话就能表达的意思要手舞足蹈的比划话半天,累人不说,意思能否表达到位还是另一码事。 正因如此,或许还有其民族的固执,不肯开展外语教学,所以胡里特人定居美索不达米亚后,固执的在北部角落默默的生存和发育着。 本来胡里特人小日子过的挺滋润,也不爱惹是生非,但胡里特人很不幸,摊上了一个好惹事的邻居古亚述,也不怎知么地,古亚述对老实的胡里特人就是看不顺眼,认为他们是蛮族,不爱搭理他们。 在古亚述专心做买卖那会,虽然看不惯倒还没有肢体冲突,等到古亚述的腰包慢慢鼓起来后脾气也跟着大了起来,沙姆什·阿达德一世就曾经带人狠狠的把它的老实邻居狠很揍了几顿,那时的胡里特人没什么实力,被打落牙齿只能往肚里咽,不过都憋着一口气:一定要把这个场子找回来。 胡里特人暗暗发力,不再排斥学习外语了,虚心向先进的民族和王国学习,在吸收了先进的文化之后开始逐步的扩张,他们的疆域最大时从叙利亚以北一直延伸到了美索不达米亚传统势力范围的札格罗斯山脉。 胡里特人的这一手做的很漂亮,虽然引起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大佬们的警觉,但他们还是凭借相当强的凝聚力和不错的发展势头慢慢赢得了大佬们的认可,逐步在美索占有了一席之地,再不是当年那个被古亚述揍的还不了手的小角色了。 虽然胡里特人的发展势头不错,GDP也保持着不断增长态势,但终究这种发展只是量的积累,在汉谟拉比的儿子萨姆苏伊鲁纳执政古巴比伦时期,胡里特人终于赢来了一个质的飞跃。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4:02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七) 在伟大的汉谟拉比筒子死后八年,巴比伦发生暴动,带头的就是南部的城邦乌尔,萨姆苏伊鲁纳也不含糊,带着小弟就把叛乱扫平了,并且把带头闹事的乌尔揍了个稀烂,。 无家可归的乌尔人不得不在王国境内流浪,因为曾经的履历不是那么光彩(造反嘛),所以没有哪个城邦收留他们,到最后实在没办法了,乌尔人决定出国碰碰运气,说不定就能找个安身之地。 乌尔人晃晃悠悠的来到了胡里特城邦碰运气,还别说,真让他们蒙对了,胡里特人亲切的接待了他们,宾主双方就乌尔人定居这一问题达成一致,至此,乌尔人结束了流浪生涯,定居胡里特城邦,同时给胡里特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反观巴比伦那边,萨姆苏伊鲁纳的统治越来越不着调,境内人员纷纷移民,而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申领了迫切需要引进人才的胡里特城邦的绿卡。 文化上的突飞猛进也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发展,胡里特人觉得不能再小打小闹了,于是松散的城邦不断联合,终于在公元前1550年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王国,这就是米坦尼王国。 因为移民太多太杂,所以米坦尼王国的人口构成比较复杂:两个最为重要的种族是塞姆人(闪族人)和胡里特人。首都为瓦舒卡尼(Vashuganni),官方语言为印欧语系中的印度雅利安语。 米坦尼王国强大之后第一个灭的就是以前揍过他们的古亚述,在控制了古亚述之后,其领土包括亚西里亚(以亚述为中心),东起扎格罗斯山,西至地中海的广大地区,米坦尼成为了一个强国。 当埃及第十八王朝的著名国王图特摩斯三世率领埃及军队从南部推进到叙利亚的时候,米坦尼与其发生了冲突,为了争夺叙利亚,当时的两个大国米坦尼和埃及成为了竞争对手。 米坦尼和埃及也不是从头到尾除了打架就不干别的,有时也签个和平条约或来个跨过婚姻还调和一下两国的关系。到了公元前15世纪末期,两个竞争对手不打架了,改成同盟了,因为又来了个狠的---赫梯,两国通过联姻从敌人变成了亲家,即把米坦尼的公主出嫁给埃及的法老,埃及是只娶不嫁地。 不过就算米坦尼找了埃及这个帮手最后也没能K过赫梯,被赫梯揍得奄奄一息,连首都瓦舒卡尼都丢了,死亡已经再向米坦尼王国招手了。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6:08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八) 当米坦尼南踢埃及,北踹赫梯,意气风发的时候,被米坦尼强压一头的亚述一直在寻找翻身的机会,而从这个时候开始,亚述进入了中亚述时期,又称古亚述帝国时期(公元前15世纪~前11世纪)。 公元前1419~前1411年,亚述城的领导们下令恢复被米坦尼搞坏了的城墙的时候时,米坦尼人因为太忙,没工夫搭理他们,亚述人一看到这情况,胆子越发大了起来,修完城墙后,直接绕过了米坦尼和他的老邻居巴比伦(加喜特巴比伦)勾搭上了埃及,为以后自己的崛起做好了准备。 公元前1350年,亚述帝国的创始人阿舒尔乌巴里特一世(约公元前1365~前1330)联手赫梯把米坦尼狠狠收拾了一顿,亚述也由此摆脱了米坦尼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建立了新的国家。 刚刚独立没多久,阿舒尔乌巴里特一世就对北部山区发动了进攻,战果颇丰,夺取了大量的树木,矿物和马匹。对他的老邻居--南方的加喜特巴比伦,他则采取了怀柔政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加喜特巴比伦当时的一把手布尔纳布里阿什二世,他们的儿子后来库里加尔祖后来成为了加喜特巴比伦的新一把手。 反观米坦尼,被揍的不轻再加上亚述的独立,实力进一步减弱,由此伦为了赫梯的附属国,连名字都被改成了奴孜。 亚述独立后发展势头很是凶猛,引起了赫梯人的严重不安。赫梯人想挑拨一下亚述和他的邻居加喜特巴比伦的关系,让他们来个两败俱伤,没想到两家对赫梯的离间根本没反应,赫梯自讨没趣,也就懒得再管了,又忙着跟埃及PK去了。 阿舒尔乌巴里特一世的儿子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公元前1305年—前1274年)上台后,王权得到了加强。他给自己增加了里模的职务,即兼有了名年官和司库官两大职务。他还自称大“王”,贵族会议再也不能把国王当盘菜了,国王具有了专制君主的性质,国王成为了真正有实权的一把手。 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士兵基本都是“国王的人”(通过服役而获得份地的人们),外加一些雇佣兵。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8:10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九) 依靠这支军队,阿达德尼拉里一世连续对着北部山区的古提人,路路比人施以老拳。古提人,路路比人被揍其实是自找的,这些人放着好好的安稳日子不过非要做什么强盗,老是不定期的拦路,有时还入室抢劫彻底惹毛了亚述的老大们,被胖揍也就顺理成章了。 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对待加喜特巴比伦跟他老爸一样,他老爸怀柔,而他一言不合就PK,收拾完后又重新跟加喜特人签定了新的边境协定。 等他办完这两件事,又把枪口对准了老冤家米坦尼,开始了西征。他两次暴揍米丹尼,推翻了它的国王,将其部分国土并入了亚述,并控制了由两河流域到小亚的商路。 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强有的力的军事行动不但巩固了亚述在美索的地位,不但给自己的“大众之王”称号正了名,而且还或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控制了由两河流域经叙利亚到地中海和小亚细亚的商路。 阿达德尼拉里一世后,整个中亚述时期实力最强的萨尔曼那沙尔一世(公元前1274年——前1244年)上台执政,这也标志着还剩最后一口气的米坦尼王国迎来了死亡。 乘着赫梯和埃及P的正欢,萨尔曼那沙尔一世带人一举铲平了米坦尼王国,这个存在了短短两百年左右的王国就这样不甘心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虽然米坦尼的历史很短,但它在文化的传播上的功劳还是大大地。他们采用楔型文字作为他们的文字系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借鉴巴比伦的宗教思想,并把它们直接传播给赫梯人和希伯来人,间接传播给了希腊人。 在军事上米坦尼的贡献也不小,早期的战车都是驴拉的,所以战斗力不怎么强地,米坦尼人驯化了马并且把马和马车应用到战争中,大大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不过虽说如此,最终还是没能斗过赫梯和亚述,弱肉强食这是个不变的法则,米坦尼的灭亡也正遵循了这一法则。 摆平了米坦尼后,萨尔曼那沙尔一世向北进发,他决定给那伙揍不改的强盗来个彻底打击。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9:48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 当萨尔曼那沙尔一世带着一帮子小弟来到的北部的时候,乌拉尔图的八国联军正等着他,不过乌合之众怎么会是正规军的对手呢,很快八国联军就被揍的找不着北,光揍还不算完,萨尔曼那沙尔一世又在那边建立了殖民地,派人看着古提人,防止这伙人再次走上抢劫这条犯罪的道路。 萨尔曼那沙尔一世通过几次群K,逐渐把亚述的版图扩大到了幼法发底河右岸,直达北部的叙利亚地区。 当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时(公元前1244—前1208年)上台后,延续了他先人们军事扩张政策,只要是跟亚述作对的一个都没放过,东,南,西,北各条战线都取得了胜利。 首先干掉的是固执的重新走上抢劫这条犯罪道路的古提人和亡了国后一直跟亚述捣蛋的米坦尼人,在北部和东北部战线,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比他的前任猛的多,萨尔曼那沙尔一世是1VS8,而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更不得了,来了个1VS48,他K倒了联合了48个纳伊里部落领袖(“国王”)的亚美尼亚人。 在东方和东南方战线K倒了埃兰人。在西方和西北方战线多次蹂躏了哈那,玛里等国,甚至还在北叙利亚跟赫梯过了过招,逮到了3W多俘虏,在南方战线战果就更辉煌了,公元前1223年,亚述进攻老邻居加喜特巴比伦,在强大的亚述军队面前,巴比伦人彻底没辙了,不但被亚述人搞坏了巴比伦城,连主神马都克的神像都被亚述人当作战利品扛走了,接下来的近八年时间里,巴比伦人都归亚述管。 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在文化方面的贡献也不小,他收藏了各种政府文件,宗教文献和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且努力提高亚述方言的地位,使得在亚述境内不再走哪都是一水的巴比伦味,亚述语逐渐取代了巴比伦语而成为了官方语言。 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虽然贡献大,但他的领导地位却不怎么稳固,长老会议老是喜欢对他指手画脚,为了排除这些障碍,他决定离这伙只会动嘴皮子的人远点,搬家到了离亚述城不远的新建城市---“卡尔一吐库尔提一尼努尔塔城”。 搬了家的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不用再理会那些长老,贵族们了,可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这些长老,贵族也发了狠,看到自己捞不到什么好处了就起来造反,当时的贵族实力还是比较强的,造反获得了成功,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的统治被推翻。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51:01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一) 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同志一生打仗无数,敌人倒没能把他咋地,到后来却在自个家里却栽了个到跟头,连命都搭上了,冤,实是在是冤。 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蒙主召唤后,两河流域突然乱了起来,以前被亚述很很修理过的各部落,各国家纷纷找上了当时内乱不乱的亚述,都争着抢着咬上亚述,再不济踹几脚心里也舒坦。 经过一通乱战,亚述被揍的体无完肤,领土只剩下了一块狭长的沿河地带,上不到百英里,宽不到五十英里。 被揍归被揍,亚述的主权却没有丢失,那时候的近东地区乱成了一锅粥,无论哪个民族或国家都没有绝对的实力把任何一个对手揍趴下,所以在其后的两个世纪里,亚述的领导人都出自同一个家族,虽说地方是小了点,但总比没有强吧,而且当时亚述军队的实力也还可以,也不是是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把它拉过去揍一顿的。 公元前12世纪末,梯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继位时(公元前1115—1077年),国际环境对亚述就较为宽松了,这时的亚述来迎来了回光返照。 在北线,他多次远征,最远到了今天黑海东岸的巴统;在南线,他两度入侵巴比伦尼亚北部,占领了杜尔—库利卡尔祖,西帕尔,巴比伦等重要城市。但占领的时间也没持续多久,公元前1089年,亚述被赶出了巴比伦。在南线,他远征到了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 在梯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的时候,中亚述最大的敌人出现了,这就是被称之为中亚述终结者的阿拉米亚人(就是前文曾提到过的阿拉米人)。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52:01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二) 被称为中亚述终结者的阿拉米亚人跟亚述还是近亲,最早的时候都是闪族的一支,不同的是亚述这支勾搭上了胡里特人,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日子过的时好时坏,揍过别人也被人追着揍过,总的来说亚述在美索的名气还是相当大地。 阿拉米亚人这支的名气相对就要小一点了,但他们也不是默默无闻,再怎么说他们也是现代叙利亚人的先人,甚至还有可能是西伯来人的祖先。 他们中的一支(另一支往埃及那边晃荡去了)原先住在底格里斯河东岸,主要工作是放羊,亚述嫌他们档次太低,看不起他们,把他们赶到了河西岸,主要工作还是放羊,公元前11世纪中期,阿拉米亚人不再对放羊感兴趣了,他们决定定居两河流域,顺便找一下亚述人的麻烦。 这次麻烦足足持续了四个世纪之久,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终结了中亚述,并在其后的两百年里一直强压亚述一头。 中亚述时期因为有赫梯这个狠角色在,亚述的跨国买卖也做不成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不得以只能流向农村,但资本的流入对农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当时亚述本身的生产力不是很发达,有钱人不能投资建厂来赚钱只能把钱用于放贷。 高利贷使得土地公有制走向了衰弱,私有制开始形成,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土地逐渐汇集到大家族手中,地主就这么炼成了。 这个时期编成的《中亚述法典》反映了这种情况。改法典现存9表,其中3表保存的还算完整,另6表可就有点惨了,字体本来就难认,还缺这条少那块的,要识别确实不容易,也就只能领会法典精神而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了。 《中亚述法典》不光反映土地的问题,其他诸如人民群众的婚姻纠纷,妇女同志的地位等问题也有涉及,这部法典在现代不光是一件出土文物,而且更是研究中亚述的一手资料,可说是相当的珍贵。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56:44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三) 阿拉米亚人在两河流域站稳脚跟之后,加之跟当地人逐渐的融合,慢慢的失去当初一心想找亚述麻烦的激情,只是闲的时候把亚述提过去揍一顿,这就给亚述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公元前10世纪末,恢复了元气的亚述开始了反攻,亚述也由此进入了新亚述时期(公元前934年~前610年,又称新亚述帝国时期)。 新亚述的奠基人是阿舒尔丹二世(公元前934年~前912年),在他执政时期,国际环境对亚述比较有利,埃及新王国的辉煌已经不在,当初不可一世的赫梯被“海上民族”揍了个全身不遂,巴比伦就更不用说了,没被彻底灭掉已经烧高香了,用一个形容就是“弱”,两个字就是“很弱”,三个字就是“相当弱”,成本不值一提。 要说当时亚述的对手,也只有东北部的乌拉尔图算得上,当然还有那些喜欢找麻烦的阿拉米亚人也不容易对付。 这时的乌拉尔图还不能称之为王国,只是亚述对一些小国的统称,这些小国还是部落的时候就已经跟亚述K过架,就是那个“八国联军”,亚述人最早就是把组成“八国联军”的这八个部落称为乌拉尔特里或乌拉尔图。 乌拉尔图人是胡里特人的后裔,语言称凡语,属胡里特-乌拉图语系。文字为新亚述楔形文字系统的异种。 公元前9世纪,萨尔杜里一世(约公元前840~前830在位)统一小亚东部的凡湖地区,仿照亚述政体建立中央集权的乌拉尔图王国,居民自称比亚伊尼里国,又名凡王国(“凡湖王国”)。定都于凡河东岸的吐施帕城(今土耳其凡城)。国王称“伟大的王、宇宙的王、众王之王”。 因为乌拉尔图王国仿效了亚述的政体,所以在其后进行的亚--乌之战可以看成是师徒间的PK。 到底是徒弟乱棍打死老师傅?还是师傅技高一筹呢?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59:18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四) 师徒PK之前,亚述决定先把老找他们不自在的阿拉米亚人给解决掉。 阿舒尔丹二世执政时期,亚述已经用上了当时档次最高的铁器,铁器不光在干农活时好使,用做武器装备那更没得说,就一个字形容--“猛”。有了铁器的武装,亚述军队的战斗力立马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阿舒尔丹二世把进攻方向定在了北方,哪里虽然是山区,人民也不是很富裕,不过北部山区靠近亚洲腹地和通往小亚的商路,地理位置很重要,没有不拿下的理由,亚述军队在那里卡德姆胡国,顺路又把阿拉米亚人结结实实的收拾了一顿。 公元前911年,阿达德尼拉里二世(公元前911年~前891年)上台,正式拉开了亚述再一次辉煌的序幕,也把“恐怖分子”这个称号深深的烙在亚述人的身上。 阿达德尼拉里二世的出击不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方向,而是向四方全线攻击,西线推进到了巴利赫河,南线主攻底格里斯河中游,北线到达了凡湖地区,东线则开进了扎格罗斯山区。但他的主要目标还是两河流域的上游,巴比伦地区和阿拉米亚人占领下的广大土地。 虽然经过多次PK,阿达德尼拉里二世成功把亚述版图扩张到了两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但他在和巴比伦的两次PK中都吃了瘪,分别败于巴比伦王沙马什穆达米克和其继任者纳布苏马乌金,把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部分土地都给赔了,赔完地双方签署了一份保证两国和平共处八十年的和约。 这份和约使得阿达德尼拉里二世把主要精力空了出来,下一个目标直指阿拉米亚人。 公元前901年,阿达德尼拉里二世正式向阿拉米亚人宣战,这一战一打就是五年,经过艰苦的奋战,亚述获得了最终的胜利,经此一战,阿拉米亚人对亚述的威胁基本被解除。 作者:winter699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0:31 学习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0:58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五) 阿达德尼拉里二世和他的前任阿舒尔丹二世虽然进行的都是光复亚述故土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在对待统治区的问题上又有所不同,阿舒尔丹二世是给钱给物,开展的是扶贫工作,当然根本目的还是便于统治,阿达德尼拉里二世则是拿钱拿物,为的是以战养战,他还修建了一座大型军火库,进行长备的战争准备。 阿达德尼拉里二世的以战养战政策造就了他的接班人热衷于战争的性格,也使得亚述的恐怖主义大行其道,征服和恐怖主义成为了亚述人的必修课。 阿达德尼拉里二世的儿子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二世(公元前890年~前884年)虽然执政的时期只有短短的六年,但他打开了通向盛产铁矿的小亚的门户,打败了凡湖东南的奈里国,获得了骑兵所需的大量马匹,最主要的是他彻底干掉了阿拉米亚人,为中亚述报了灭国之仇。 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二世既是新亚述的复兴者,又是亚述军事扩张的发起人,虽然他打仗多,打仗猛,但跟他的儿子阿舒尔纳西帕尔二世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地。 战争狂人阿舒尔纳西帕尔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在他担任亚述一把手的25年里,至少发动了14次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也是从他开始亚述和乌拉尔图的师徒之战正式打响。 公元前883年,阿舒尔纳西帕尔二世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乌拉尔图王国。他沿底格里斯河北上,一路逮着不服的就揍,公元前886年,终于摆平了北部地区。 在阿舒尔纳西帕尔二世北伐那会,达哈布尔河流域的阿拉米亚人又闹了起来,他二话没说,远征二百里,对作乱的阿拉米亚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解决完北部那些事之后,阿舒尔纳西帕尔又攻下了底格里斯河中部,横扫了叙利亚,踏平了巴勒斯坦黎巴嫩地区,把亚述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他所做的这些在亚述历史上并不是那么耀眼,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平凡,真正使他被后人记住只是因为他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爱好。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3:26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六) 阿舒尔纳西帕尔的这个普通的爱好就是狩猎,他拥有高潮的狩猎技术,阿舒尔纳西帕尔二世时期的浮雕,最吸引人的不是战争的血腥,而是被他发挥的极致的狩猎技术,或许应该不能再称其为技术了,应该叫做艺术,狩猎艺术,让人为之倾倒的艺术。 阿舒尔纳西帕尔爱狩猎那是不假,不过他也不是见了猎物就杀,远征和巡视的时候,他是娱乐节目不光是狩猎,对于珍稀的动植物,阿舒尔纳西帕尔只要见到就不会放过,统统收集,他的后世延续了他的的这一习惯,就是这一习惯,引发了关于“空中花园”到底是姓“亚”还是姓“巴”这一问题的探讨. 一般的资料都把“空中花园”叫做“巴比伦空中花园”,偶也不例外,前面八“空中花园”的时候也让它姓了“巴”,不过在巴比伦历史上,基本没有“空中花园”及类似建筑物的资料,反倒是亚述,不光有收集动植物这一传统,而且拥有建造这类“花园”的技术和记载。 想想也是,那么多的动植物总得有地方放吧,建些动物园,植物园什么的很合理,当然那些地方可不象现在,只要是个人买张门票就能进去随便参观的,那时候去动物园,植物圆可是身份的象征,是高级领导干部才有的待遇,估计门口还竖个告示牌:“闲人莫入”。 还有一个原因,亚述的颠峰期跟新巴比伦时期是挨着的,而且持续的时间都不长,加起来也就两百多年,“空中花园“到底是谁建的还很难说,而且那个在古巴比伦城遗址发现的疑似“空中花园”也没有很强的说服力,因为在反恐获得胜利之前,巴比伦城的主人可是亚述。 总之“空中花园”到底姓什么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在没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证据出现之前,偶们还是把它称为“巴比伦空中花园”比较妥当,原因无他,叫顺口了呗,千年疑团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开的。 现在转回阿舒尔纳西帕尔,他可以说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不光打仗,狩猎干的不错,在农业和建筑方面也是一个大牛,但他的这些特长不能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他产生敬重和喜爱之情,恐怖分子这个称号可是不是瞎喊的,对外实行恐怖主义,对内也不含糊,阿舒尔纳西帕尔的残暴统治留给他的人民的只有恐惧和憎恨。 他的儿子沙尔马纳赛三世(公元前858~前824年)上台后,这一情况丝毫没有改善,反而给亚述的统治者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4:29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七) 沙尔马纳赛三世的好战比他老爸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担任亚述最高领导的35年中有31个年头都是在对外的PK中渡过的,只有到了晚年没力气打仗了才回到了王宫。 从沙尔马纳赛三世开始,整整一个世纪亚述对外战争的主旋律就是跟乌拉尔图的师徒之争,虽然沙尔马纳赛对外宣称已经把揍老实了,可实际情况却没那么乐观,虽然乌拉尔图的国王被他赶跑了,但亚述也没占得多大便宜,对乌拉尔图的统治还是那么半死不活。 东线的情况也差不多,沙尔马纳赛大吹法螺,说什么把新崛起的米底人和波斯人揍的找不着北,实际上米底人和波斯人不但方向感很好,而且生活的很安逸,根本没把亚述当回事,仍旧无拘无束的生活在伊朗高原上。 在对叙利亚的早期战事中,沙尔马纳赛的精神胜利法更上了一个台阶,吹牛都牛出花来了。 沙尔马纳赛曾经这样记载他卡尔卡拉与哈马,大马士革的“沿海十二王”联军(其实跟他PK的也就原先臣服于他老爸阿舒尔纳西帕尔二世的新赫梯人和阿拉米亚人)作战的情景:“我用剑杀了他们的勇士一万四千人。。。这个平原实在太小了,以至他们的尸体都无法躺倒,埋葬他们的尸体耗尽了广大乡村的土地,我用他们的尸体在傲伦特河上架了一座桥。” 不过现有的史料表明,那时候不管的哈马,还是大马士革都没有被占领过,这次战役以沙尔马纳赛在地中海的一次小小的巡视草草结束,根本没他大开杀戒,尸横遍野那档子事。 大吹了17年法螺,幸运之神终于眷顾了沙尔马纳赛,公元前841年,大马士革爆发内战,沙尔马纳赛乘机捡漏,带兵把大马士革周围的果园都给砸了,并在海岸接受了推罗,西顿和以色列王的进贡,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打下大马士革。 沙尔马纳赛的好运气不光这一次,巴比伦内乱的时候他也捡了一次漏。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6:37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八) 巴比伦内乱的时候,沙尔马纳赛受到邀请去巴比伦平定叛乱,沙尔马纳赛信奉“有漏就捡,有混水就趟”的原则,没做多少考虑,带齐人马杀向了巴比伦。 这回沙尔马纳赛干的不错,不但仗打胜了而且还获得了比较丰厚的战利品---巴比伦国的宗主称号和靠近亚述的几个小城,不过这时北方的乌拉尔图又找上了沙尔马纳赛的麻烦,虽然构不成致命威胁,但被不断骚扰的滋味也不好受。 在巴比伦晃悠一圈后沙尔马纳赛回到了国内,那时侯他已人到晚年,准备在他那个建于在位的第十三的年头(公元前845年)的豪华宫殿内安享晚年,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 沙尔马纳赛的这座宫殿建在尼姆鲁得(亚述古城),占地约为12英亩,由200多个厅事组成,规模是周围建筑的两倍,里面住着国王,大臣,侍臣,嫔妃和奴仆,内部的装修也相当的豪华,走哪都能见着精美的壁画,而且这座宫殿不但是皇宫,更是一座堡垒,是亚述军队的大本营,安全方面有绝对的保障,在这样一座宫殿内安度晚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能不说沙尔马纳赛的运气实在很糟糕,虽然捡过几次漏,在外的31年征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公元前828年,他的一个儿子实在忍受不了他的统治,带头造了反。 这位王子还煽动了包括尼尼微和亚述城在内的27个亚述城市跟他一起造反,声势颇为浩大,那时的沙尔马纳赛身体已经不行了,不要说带兵打仗,能不能抗的动刀都是问题,他派了他的另一个儿子沙马什阿达德五世去平定叛乱,自己只能通过看看新闻,读读报来了解一下战况。 正当反政府武装和政府军PK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沙尔马纳赛三世终于撑不住了,于公元前824年去见了华仔,沙马什-阿达德五世(公元前823年~前811年)接班,又用了三年时间才平定了叛乱。 叛乱虽然平定,但由于沙马什阿达德太无能,亚述从此进入了长达80年的中衰期。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8:18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六十九) 沙马什阿达德不光执政时间不长,寿命也不长,再加上叛乱的影响和自己的无能,亚述被搞的一团糟,军事高能,政治低能的死后他的继承人阿达德尼拉里三世(公元前810年~前783年)还没有发育好,阿达德尼拉里的老妈即沙马什阿达德的老婆撒姆拉玛特(传说中的塞米拉米斯,有学者认为“空中花园”是她建的)做为摄政王统治了亚述5年。 历史学家对这个塞米拉米斯一点也不感冒,亚述的古籍也没丝毫的记载,不过文学家们却对她十分感兴趣,传说故事和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关于她的记载,很多古典作家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人都是她的铁杆粉丝,在他们口中她的名字成为了所有逝去的美索不达米亚成就的象征。 阿达德尼拉里三世成年后,在领导岗位上干的还不赖,在国内形势不是很好情况下,完成了他老爸的遗志,征服了叙利亚地区,攻下了大马士革,把新赫梯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等统统扫平,过着安逸日子的米底人和波斯人他也没放过,这时的亚述仿佛有了复兴的苗头。 不过随着阿达德尼拉里的英年早逝这一苗头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亚述复兴的希望也暂时破灭。 阿达德尼拉里死后,他的四个儿子相继上台,不过前三个都是草包,在他们统治的36年里,亚述毫无建树,反倒是北方的乌拉尔图又活跃了起来,乘着亚述的衰弱,不断的发展着自己,对亚述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威胁,亚述的末日仿佛就要到来了。 幸运的是亚述的救世主在这个时候诞生了,公元前745年,梯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74年~前727年)对他哥哥们的统治实在看不下去了,一狠心,一咬牙,反了,通过政变梯格拉特帕拉沙尔成为了亚述的最高领导。 这一次政变不但使得梯格拉特帕拉沙尔登上了王位,更使得亚述避免了覆灭,也是从此时开始,亚述真正走上了从中兴直到辉煌之路。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2:09:42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七十) 梯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上台后进行了军事改革,实行幕兵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改变了亚述一遇到战争就拉壮丁的传统(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军队的装备由国家提供,开销也由国家负责报销,这支常备军成为了梯格拉特帕拉沙尔横扫西亚的最大资本。 常备军相当的正规,分为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工兵等不同兵种,特别是辎重兵和工兵,早先的这两个兵种都属于其他作战兵种的附属兵种,在军队中也不是那么显眼,正是由于梯格拉特帕拉沙尔才使得这两个兵种成为了独立兵种,辎重兵和工兵至此腰杆子也直了不少。 有了明确的分工是第一步,要打胜仗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武器装备,玩过网游的筒子都知道,装备对于玩家的吸引力也不是一般的强,因为有时候级数并不是PK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要不谁还打装备啊,直接埋头猛练级得了,战争也是一样,不是人多,分工明确就能获胜,装备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弓箭的使用在古代军队中相当的普遍,作为冷兵器时代远程攻击的NO1,弓箭的作用无可替代。当然亚述也不例外,古代的弓还有一特点,那就是大,亚述的弓有4英尺长(约1.2米),弓用木料制成,亚述人的弓分角形弓和曲形弓。除了长弓,还有合成弓之类。 虽然弓箭很猛,但亚述军队的标准武器是剑,具体来说是铁剑。早在公元前12世纪,亚述就开始使用铁制武器。亚述的剑也很有特点,长度适中,不但能刺,劈和砍也没问题,虽然用剑砍人不是那么潇洒,但在战争中的作用很明显,两军交战是生死之搏,一袭青衣,一把名剑,那是比武,在战场上只有一个目的,全力击倒对手,要潇洒还不如回家泡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