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作者:佚名第1节:前言:六年的努力值得前言今天含泪播种,明日欢呼收获今天,对高考的批判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我却始终对它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意。2000年的九月,我乘上了奔赴北京的火车,开始了全新的人生之路。在火车上,我默默的想,在中国这个960万平方公里,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国家,是什么东西给了我--一个来自大西南偏远小镇的孩子--到这个国家最大的城市、它的首都发展的机会呢?也就是高考啊。我呆呆的坐在窗口旁,无数的山山水水在窗口中飞驰而过,从南方的苍翠到北国的荒凉,襄樊、洛阳、郑州、石家庄……都已被抛在身后,而我的记忆,也都像这窗外的风景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飞驰而过--中学的六年,自我觉得过的非常郁闷、也很辛苦,但如今想起来,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六年的努力是值得的。我来自一个小乡村,家庭情况很一般,从乡村小学到镇里的初中,从镇里的初中到县城的高中,再到祖国的首都读大学,一步一步走过来,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所能依靠的只是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汗水。我读中学的时候,常常有身边的同学问我:“我看见你成天该打球的时候打球,看课外书的时候看课外书,玩的时候跟我们一起玩,却总是考的比我好?”言下之意,我似乎就是天生聪明,没办法,只能考那么好,而他们则无论如何没有办法学好了。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他们只看到我跟他们一起玩,却没有看到我没跟他们一起的时候做了些什么。我在没有玩的时候,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遇到考试不理想等挫折时怎样自己鼓励自己,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即使是在跟大家一样坐在教室里埋头做题的时候,我的想法也会与众不同。我所以能比别人学的更好,不在于玩的时候跟大家有什么区别,而在于学的时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举个例子,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总有一个习惯,每当碰到我做不出来的题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连我都做不出来,别人自然更做不出来,不用害怕。”遇到难题花了很多时间才做出来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么难的题目,居然被我做出来了,这么巧妙的方法别人肯定想不到,嗯,这下又比别人多拿了十多分。”遇到很简单的题目,很快做出来了,我就想:“哎呀,这么简单,看来这次考试我是非考高分不可了。”总之,每做一道题,我就这样从各个方面鼓舞自己,这样,一张卷子做下来,不论难易,我都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越做越高兴。而有的人则正好相反,碰到容易的题目,他做完了,老想着:“这么简单,别人一定比我做的更快,我说不定落后了。”碰到难的题目,就满头大汗,觉得这下完了,别人肯定都会做,唯独自己不会,而且紧张得连后面得题目也做不下去了。再比如,同样是看书,很多同学就是像完成任务一样一遍一遍的看了,多看一遍少看一遍似乎没有什么差别。而我看书则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侧重,预习的时候重在全面了解,学习的时候重在把握重点难点,复习的时候重在运用和记忆,虽然看得遍数可能比别人少,但得到的东西却比别人多。经常有人惊讶的问我:“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哪里来的时间看那么多书。”其实我看书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多多少,甚至说,我看的书也并不比别人多多少,只是由于方法得当,看的东西很多都能记得牢、用得上,如此而已。对此,我在书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这些差别,看起来很微不足道,但如果你能在这些小问题上不断改进,日积月累,取得的进步将是十分惊人的。进入大学以后不久,就有人请我去给中学的孩子们讲讲自己六年学习的心得体会,我很爽快的答应了。由于演讲的效果不错,就不断的有人邀请我去做报告。从此,我就一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讲高考、讲学习,也讲一些人生奋斗的道理。五年过去了,从小心谨慎的拿着讲稿读,到现在面对数千人的场面侃侃而谈,五年的演讲经历令我获益匪浅。并最终将五年的演讲成果加以总结,写成了本书。我想,我写这本书,无非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不应该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成绩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学习能力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素质。在我看来,学习不仅是读书、听课、做题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它需要正确的方法,需要良好的心态。也许考150分确实需要天才,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用心锻炼学习需要的各种素质、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习成绩、取得高考成功,而且这些素质、方法和心态将会成为你一生的财富,助你不断取得成功。人生获得成功的路径有很多,每个人获得的成功的层次也有很大差别,但成功人士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格则往往是相通的。一个学习上的成功者,和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成功的文学家相比,层次相差很大,但作为成功者,他们身上都必然有许多相同的品格,比如做事专心致志、善于安排时间、高度的自制力和自信心等等。反过来说,一个具有了这些优良品格的人,不论他去从政、经商还是写作,还是参加高考,都一定会成功。而没有这些优良品格的人,无论是去从政、经商还是写作,还是去参加高考,都必然不会成功。第2节: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所以,学习成功,是人生成功的第一步。学会学习,就是在学会成功。写这本书,我既是在与大家分享我对学习、对高考、对人生的感悟,也是在激励我自己--我跟大家一样,都还是年轻人,前面的路都还很漫长,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互相交流,一起为了人生的成功而共同奋斗。在本书付梓之际,我需要特别感谢几年来到现场听我演讲的十多万学生、家长、老师,是你们的热情给了我不断讲下去并最终写成本书的动力;感谢多年来曾和我一起演讲的北大、清华、人大的优秀学子,他们的演讲内容给了我许多深刻的启迪;感谢北京龙门书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生会、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的朋友,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董熠晶同学,我的师兄邱鹏,以及各地教育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报社、书店的领导,他们为我提供了大量演讲的机会;感谢新世界出版和陈子寒先生,在他们的帮助下,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我坚信:今天含泪播种,明天欢呼收获!第1章动力篇:学习改变命运激励你的六个故事一、为了妈妈而读书--一个单亲家庭女孩的成功之路“很多人都问我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也许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是一些崇高的理想,或者至少是个人的前途,但是,我想说,都不是。”“我努力学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我妈妈高兴。”是什么让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子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就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次考试--高考、托福、GRE中取得的成功啊。高考让她有机会进入中国最好的生物系--北大生物系,然后再以此为平台,向更辉煌的人生飞跃。是高考改变了她的命运。“我拿到签证了,九月份从香港走,不来北京了。豆豆,再见喔。”当我正在写作本书的时候,收到了一起到浙江讲课的朋友浙江2000年理科状元陆文的短信。这可以说是在艰苦的写作中为数不多的让我特别兴奋的事情。暑假讲课的时候,她就说她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OFFER,但去美国大使馆签证的时候没能PASS,只拿了个CHECK,也就是说大使馆方面还要再调查调查、考虑考虑,然后决定是否给她签证。她说当时那个签证官告诉她:“Wewillcallyouinfourweeks.”但一个多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我们都很为她担心。现在,这个命运多磨、性格倔强、外表乐观而内心忧郁女孩子,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我衷心的为她感到高兴。关于她叫我“豆豆”,这中间还有一个“典故”需要交待。我们一起在去苏州的高速公路上,闲的无聊,我就给她讲了一个笑话:有一个记者想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就到南极去采访企鹅。他问第一个企鹅:你们每天都干些什么啊?企鹅回答说:吃饭睡觉打豆豆。记者很纳闷,不知道“打豆豆”是什么意思,他又问第二只企鹅:你们每天都干些什么啊?那只企鹅回答道:吃饭睡觉打豆豆。记者更奇怪了,他一连问了99只企鹅,都说:吃饭睡觉打豆豆。等他问第100只企鹅每天都干些什么的时候,那只企鹅说:吃饭睡觉。记者很奇怪,问道:你为什么不打豆豆呢?那只企鹅瞪了记者一眼,气愤的说:他妈的,我就是豆豆。--听得她爆笑不已,笑完之后我就有了个新外号,叫“豆豆”。因为一路上除了我以外其他三人全是女生,我经常势单力薄,被她们联合起来欺负。我虽然觉得“与人斗其乐无穷”,但还不至于去和女孩子争强好胜,任由她们拿我胡乱开玩笑,也懒得跟她们计较。偏偏陆文那张嘴又是出奇的八卦,走一路就损我一路,从长相身材到英语发音都成了她冷嘲热讽的对象,还不许反驳,弄得我倒也真像一只既可怜又可笑的“豆豆”。她的性格是开朗的,甚至可以说活泼得有点过头了,有点疯疯癫癫的。很难将她和传说中温柔娇小的江浙女子对应起来。不过当她走上讲台,谈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时候,就会完全变为另一个人。“很多人都问我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也许他们希望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是一些崇高的理想,或者至少是个人的前途,但是,我想说,都不是。”陆文的演讲,总会以这样一句话开头。她的声音会突然变得很温柔、很平静,甚至有些淡淡的伤感。我第一次听她开讲的时候,完全不敢相信这种声音竟然会从这样一个疯丫头的嘴里发出来。“我努力学习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我妈妈高兴。”这是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答案。接下来,她就开始向大家讲述关于她的故事:“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说:每个女人都是一个美丽的天使,有一件漂亮的羽衣,但在成为母亲之后,她们就把自己的羽衣收起来了。我爸爸是个非常重男轻女的人,所以当我妈妈生下我的时候,他就坚持一定要把我扔掉,或者把我送给别人抚养。但我妈妈坚决反对这样做。为了能够好好的把我养育成人,我妈妈便和爸爸离婚了。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我的妈妈很爱我,我也很爱我的妈妈。所以只要我能做什么事情能让她高兴,我就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只要每次我考试考好了,妈妈就会很高兴。所以我就一直努力学习,每次期末考试都考班上第一名。到了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要开家长会,到了那一天,我妈妈就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上她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到学校去。这是妈妈一年中最漂亮、最高兴的时候,这就是我学习的动力。所以我现在选择出国留学,而不是保送北大的研究生。其实只是为了一个心愿,我想在上海为我妈买套房子。我妈妈为了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家从浙江搬到了上海,让我在上海念高中。她在上海找了一个工资很低的工作,我们母女二人长期就一直住在一间很小的租的房子里边。所以我整个高中的梦想就是不要让我妈妈再住在这样的小屋里了,我要给她买一套很宽敞很明亮的房子。而这个愿望靠北大每个月给研究生三百块钱的补助是不可能实现的。”第3节:获取最高权力的瞬间于是她选择了出国这条艰苦的道路,考托福、考GRE、向美国各个大学投递简历、申请书,折腾了两年。现在她终于如愿以偿了,芝加哥大学以每年6.4万美金的全额奖学金录取她为分子生物方向的研究生。6.4万美金,大约等于52万人民币。读完博士学位共需要约五年,除去学费、生活费等费用,她算了一下,五年之后大约能在上海给她妈妈买一套约80平米的房子(以按竭首付算)。肯定很多人会对陆文的成功羡慕不已,但要知道,是什么让一个被父亲抛弃的单亲家庭的女孩子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就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次次考试--高考、托福、GRE中取得的成功啊。高考让她有机会进入中国最好的生物系--北大生物系,然后再以此为平台,向更辉煌的人生飞跃。是高考改变了她的命运。我也很羡慕她,但绝不嫉妒她,因为我了解她的生活经历,我知道她所获得的一切都是她应得的。她经历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她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因此也理应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幸福。十一的时候,我给她发了一封E-mail,问了她在美国的情况,并告诉她长安出版社即将出版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力的瞬间》,准备寄一本给她。很快就收到了她的回信,看来她确实在那边过的很不错:“呵呵,豆豆收到你的email很是激动啊,是不是很久没有损你,你又开始怀念我了呢?我在芝加哥过得不错,下个礼拜就正式开学了,课程很重啊,简直是国内不能想象的,不过下个礼拜我也能拿到第一个学期的奖学金了,开心的憧憬中。你的新书还要寄给我一本啊,呵呵,那就签上你的大名吧,说实话你的签名还是你为数不多的可以被我称赞的东西之一。我的地址是:×××××,嘻嘻,期待你的新书哦。……祝开心!陆文”看到这封信,我感到很欣慰。我想,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比你看到你的朋友,在经过艰难困苦之后获得成功更让人高兴了。我突然想起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所说的:“对别人痛苦的怜悯是一种更大的痛苦”,那么,同样,对因朋友的幸福而感到的安慰也应该是一种更大的幸福吧。二、浴火而重生--高考状元的坎坷求学路很难对一年的时间与“高考状元”的荣誉进行衡量,但如果人生中的风浪注定要来临,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人生不可能不遭遇失败,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他遇到的失败就会越多。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由于他们一直成功,而是由于他们在遭遇失败的时候表现得坚强;最后失败的人也不是由于他们一直失败,而是在某一次失败面前他选择了放弃。在整个高中阶段,我从没考过年级第一,因为班上总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女生压着我。她高二高三两年都是我们班班长,从高一到高三,她已经习惯了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工作能力也非常突出,还拿过学校演讲比赛一等奖。她的梦想是北大,没有人怀疑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高三的时候她又被评为重庆市三好学生,高考可以加十分,这等于为她的梦想加上了“双保险”。然而终于有一次考试她没有考过我,那就是高考。不是因为我考的好,而是由于她考的太差。北大当年在重庆的录取分数线610分,她只考了608。由于有十分的加分,她仍然上了调档线,但当时北大的调档录取比例是120:100,她非常不幸的成为了遭遇退档的那20%中的一员--她落榜了。录取结果出来之后的一天,我们十几个老同学在江津滨江路的一家茶馆聚会。茶馆里有一架钢琴,因为顾客稀少的缘故,钢琴师也懒得弹了。我们只顾聊天,她却一个人悄悄的起身,坐到钢琴前弹了起来。我对音乐一窍不通,听不出是什么曲子,只觉得声音极其优美而又极尽忧伤,她低着头,弹得很认真、很慢,好像我们这些老同学根本不存在,只是在弹给她自己听。叮叮当当的音符一个一个传来,大家都沉默了,低下头各自剥着摆在面前的花生。我们都知道她心中的失落,但此时,却是没有任何人、任何语言可以去安慰啊!后来我们又到江边的小摊去喝“夜啤酒”,男生和女生各坐了一桌。男生这边要了啤酒,女生们则只点了一些小吃。我们正在吆五喝六的时候,她突然跑了过来,笑着说:“我们女生也要喝啤酒,给我们两瓶。”过了一会儿又过来拿了一瓶。我们都没太在意,直到散会的时候,才发现她已经醉得不成样子,原来其她女生只喝了很小一杯,三瓶啤酒几乎全是她一个人喝的。她原本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以前从来没见她喝过酒,已经有点人事不清了,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的,由两个女生扶着,送她回家去了。看着她们远去的身影,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感受到高考的残酷,一个每次考试都拿年级第一、各方面才能都很出众的女生,仅仅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误,就被拒之于重点大学的门外。她的北大之梦,还能够实现吗?我无法想象,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将会怎样。后来我就去了北京、去了人大,在和一些老朋友的联络中,得知她在江津中学复读,她的班主任,正是我们高三时的政治老师。其它的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一年过得好快,等我大一的暑假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她已经成了全重庆的知名人物。因为她这次高考不仅上了北大的分数线,而且总分名列全重庆文科第一名,也就是“文科状元”。她成功了。在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挫折之后,经过一年的努力,不仅获得了原本就该属于她的北大录取通知书,而且也用一年的时间为自己赢得了额外的胜利。第4节:骄傲自大必失败很难对一年的时间与“高考状元”的荣誉进行衡量,但如果人生中的风浪注定要来临,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高考尚且如此,我们在平时的考试中的一两次失误又算得了什么呢?一个从来一帆风顺、外表柔弱的女生尚能如此,我们中又有哪一个能以软弱和逃避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失败呢?人生不可能不遭遇失败,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他遇到的失败就会越多。最后成功的人不是由于他们一直成功,而是由于他们在遭遇失败的时候表现得坚强;最后失败的人也不是由于他们一直失败,而是在某一次失败面前他选择了放弃。失败背后隐藏着更大的失败,也隐藏着更大的成功,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自己的态度。不要害怕失败,我们就会获得成功。愿你在因为某一次考试的失利而伤心难过的时候,能想起这个,激励你从沮丧中抬起头来,勇敢向前,去取得更大的胜利。三、骄傲自大必失败,付出汗水终有报--我的高中学习启示录当时我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学了能考好的人是人才,不学就能考好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前面讲的“成大事者不能进前三名”。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那个时候全国上下一片声讨应试教育之声,我也毅然加入了这个行列,觉得高中教育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我这一番“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成绩的全面滑坡……有句名言叫“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是一样。自从我对学习的态度改变以后,我的整个生活都改变了……骄傲自大必然失败,付出汗水总有回报。只要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一切总还是来得及的。我想这就是我的高中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启示。我从小就是一个学习优秀,又听话的好孩子,每次考试成就都不错,但在进入高中以后,我却懈怠了。那时候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市重点中学,难免有点得意忘形。因为在初中学得并不算特别用功。在跟我那帮兄弟伙们一起玩的时候,常常陶醉于他们“不用功也能考年级第一”的夸奖。他们越这么夸,我就越得意,就越要故意做出不好好学的姿态出来给大家看。当时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才,不学也能考高分,要是努力学习才考高分,那简直是一件极丢面子的事。当时我有两个理论,一个是“学了能考好的人是人才,不学就能考好的是天才。”第二个就是前面讲的“成大事者不能进前三名”。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当时我怎么办呢?首先是尽量不要听课,其次是尽量不要做作业,第三是要尽量的玩。那上课怎么办呢?我以物理课为例,一上课,老师叫拿出教材,说我们今天要讲第某章第某节,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翻开把那一节看完。一般老师布置的作业比较固定,讲完一节就指定《学习指导》上相应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钟看完书,就把《学习指导》拿出来自己做。做完后,发现才过了二十分钟,然后就把报纸翻出来看看,那时候我比较喜欢看的是《杂文报》,看上去完之后还要东问西问问谁想不想看,以告诉大家:你们看,我没有听课,更没有做笔记。至于课后老师发的一些卷子,则根本不做,交之前随便找一个物理成绩稍可的来抄一抄就行了。课余时间就用来踢足球,打电子游戏,打台球,打PS等等。反正刚从一个偏僻小镇来到县城,新鲜的玩艺儿多得很,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刚进来的时候还摸出去打街机、打台球,过了不久就打那种SONY的磁卡足球,到了高一下学期末的时候又有了PS,我们称之为“打光碟”,高二的时候玩电脑游戏,先是红警,然后是星际、帝国,后来又进网吧。在玩游戏这方面,可以称得上与时俱进了。有时候有什么精彩的球赛,比如那时候风头正劲的佛罗伦萨打国际米兰,我就和几个哥们半夜摸出去住旅社,一个人一晚上10元钱,就为了看一场球。后来教室里装了电视,但11点要熄灯,并且里面有红外线监控器,保卫处可以监控各间教室有没有人。我不晓得从哪本书上看见锡是反射红外线的,于是我就托一个姓曾的哥们收集了很多香烟盒内的锡纸,把红外线监控器包了个严严实实,发现它的灯果然不亮了。于是从寝室里把被子、床单、枕头都搬到教室里来,晚上悄悄地看球赛。98年AC米兰2:0战胜佩鲁贾夺冠那场比赛就是这么看的。看完以后把桌子一拼,拼成一张大床,铺上床单裹上被子就开睡。第二天6点过,趁大家来上早自习之前把桌子拉回去,把被子拿回宿舍。还有很多类似的名堂,反正是够不象话了。讲到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我讲自己怎么玩,怎么不学习好讲,大家听着也有趣,但实际我同时也在学习,只是不够刻苦而已。比如某次考试考得很糟,我又像被刺激了一下,努力学习两个星期。所以我高一高二那个不太妙的成绩也是我学习的结果,而不是玩的结果,大家不要被我误导了。经过这么几学期的折腾,我果然如愿以偿的从未进过前三名,不仅如此,而且是离前三名越来越远了。分班的时候我是以班上第四名的成绩分进来的,经过半学期的刻苦学习升到了第三。但后来就不行了,落到第五、第六,最糟糕的一次是市政下学期的半期考试,到了第十。我家里给我施加压力,我也受了点打击,赶紧努力学了半学期,以第四名的成绩分到文科班。分科以后又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并且那个时候全国上下一片声讨应试教育之声,我也毅然加入了这个行列,觉得高中教育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语文教育的批评更是深得我心。现在想起来,很多批评是有道理的,中国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确实需要作更多的改革。但是,当时我对应试教育的反感,不是基于一种理性的反思,而是基于一种逆反心理,甚至成了我为自己的成绩上不去时的借口。现在大家正处在整个12年学习的冲刺关口;一定要谨防这种心理作怪。年轻人勇于批判现实,立志改变现状是很好的,但千万不要让这种批判为自己偷懒的借口,不然就很危险了。第5节:成绩的全面滑坡当时我是怎么做的呢?我为了使自己全面发展,首先决定练字。每天两篇,并且专用语文课的时间来练。我还是挺有毅力的,坚持了一年,包括寒暑假,所以现在我的字还算比较漂亮。后来又喜欢上了写诗,特别是喜欢朦胧诗,成天捧着一本《朦胧诗选》在课堂上读得心旷神怡,全然不知道老师在上面讲些什么。读完朦胧诗又读了余秋雨和余光中的散文。我这一番“全面发展”的结果,就是成绩的全面滑坡,最气人的是居然连作文成绩也未能提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高三上学期,高二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数学居然没有上九十,也就是说没有及格。其它各科也纷纷争创历史新低,班主任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通,说:“你李晓鹏现在还不努力就迟了。”说得我有点醒悟,不过最终让我改变态度的还是我的历史老师给我讲的一番话:那是一节历史课上完之后,历史老师突破性走下讲台来叫我跟她到办公室去一趟。到了办公室,她叫我坐下,然后说李晓鹏你这次历史没有考好是什么原因。我答不上来,她又接着说,我观察你很久了,发现你上课老是走神,不认真听讲,是不是?我又不说话。她说,其实你的脑筋非常聪明的,据我观察,其实班上现在排名在你前面的几个女生都不如你。但她们为什么能考得比你好,就是因她们能认认真真地学习,而你老是投机取巧,不肯好好学。现在虽然已经是高三了。但只要你能好好学习,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追赶,一定能够超过她们。这段话之所以让我如此感动,不仅在于它的内容。还因为我从没想到历史老师居然会如此关心我,她平时一般都是准时来上课,上完课就走,很少会找学生谈心,并且还喜欢经常变换发型和服饰,给人的感觉是对学生不太关心。可没想到居然对我说这样一番话。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床上躺着想了很久。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棋谱上的几句话,是关于向读者说明为什么爱下象棋的人应该多读棋谱的。有的人喜欢说:“我从来不读棋谱,可是棋照样下得很好。”但这样的人不妨想一想,如果他能在有空的时候读一读棋谱,学习一些经典的棋路,岂不是会下得更好?我按照现在的态度学习尚能维持在班上前十名,如果我能端正态度,认认真真地学,岂不是可以把名次提得更高。我又想到班上那几个成绩比我好的女生,她们确实是在非常努力的学习。从小到大,大人们就给我们灌输这样一种观念(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反正我们那些地方比较盛行):男生读书后劲强,女生开始历害,随着所级的升高就不行了。但实际上,已经当到高三了,不管文科理科,第一名,都是女生,而且重庆地区的文理状元已经连续好几年被女生垄断了,真不知这样的论断从何说起。反过来想一下,也许正是因为女生从小就被这样一种危机感所包围,才在学习上踏踏实实,不敢卖弄小聪明,投机取巧,反而学习上保持了对男生的优势。而我因为从小就学习好,街妨四邻无不夸奖我头脑聪明,所以虚荣心太强,有些好高骛远,不肯老老实实的学习,满足于一些小的成就,成绩才老是上不去。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对待学习和考试的态度就完全改观了。米卢执教国家队冲击世界杯的时候,有句名言叫“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用在学习上也是一样。自从我对学习的态度改变以后,我的整个生活都改变了。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努力学习。我决定不再在寝室里住下去了。因为跟那几个兄弟混得太油,人家叫你去玩游戏,约你出去看球你好意思不去?我对几个朋友绝对没有讨厌的地方,跟他们一起玩是件高兴的事。但现在不能再打“不学习也要考好”的歪主意了,寝室的环境让我无法和过去的种种不良习惯完全断绝关系。我是考虑再三才决定出去住的,因为学校附近的房租是150元每个月,对我的家庭经济情况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但我最后还是决定了,家里也同意了。出去以后,我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计划,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每天都学习到很晚。用我们班主任的话来说,就是:“李晓鹏终于开始有学习的样子了。”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努力,我终于没有辜负班主任和历史老师以及其他信任我,关心我的人的期望,我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第一次模拟考试中考了年级第六名,第二次考试中考了年级第四名,在第三次考试中考了第二名,而在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高考中取得了整个高中三年唯一的一次年级第一,比第二名多出二十多分,顺利地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骄傲自大必然失败,付出汗水总有回报。只要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一切总还是来得及的。我想这就是我的高中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启示。四、走出苦难的泥潭--现代丑小鸭艰辛的奋斗历程像老孙这样的条件:家庭异常贫穷、天生残疾、身体素质很差(从小营养不好,眼睛的残疾又使他无法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连跑步时间长了都不行)、从小养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难以与人沟通,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如果没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能有什么出路?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呆在农村根本无法生存,外出打工也不可能,可以说是毫无出路,只能沦为社会的最底层。……第6节:我对高考满怀敬意现在他也读完了大学,都可以适当的接济一下家里。将来他的弟弟妹妹的学费,也可以由哥哥姐姐来负担了。他的弟弟妹妹成绩都还不错,等他们长大成人,这个贫苦农村家庭将因高考而彻底摆脱贫困,得以享受现代文明赋予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件事情更能让我对高考满怀敬意了!就在收到陆文从芝加哥的来信的时候,也收到了另一个远方朋友的来信。他是我的大学同学,更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他姓孙,我们都叫他“老孙”。当年辛辛苦苦考进人大,现在境遇并不好,在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县检察院工作,一个月工资才不过1000。他毕业的时候考研没有考上,到处找工作也没有单位录用,最后只能选择去西藏支边。一个人大的本科生出来,这样的待遇似乎确实说不过去。然而,我想真正了解他的人,绝不会这么想。因为以他的情况,如果没有高考,他连这样的工作也不可能找到。是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实现人生飞跃的机会。他家里非常穷,住在广西农村,母亲是天生的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养家。他们家有五个孩子,他是老三,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而且由于他母亲的遗传,所有的孩子眼睛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光是治病就是很大的开销。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他的一只眼睛完全看不见,另一只也是高度近视。刚进人大的时候我不知道情况,差一点害了他。那时候,我和几个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份校园刊物,需要钱印刷,于是大家就出去拉赞助。我和他一起去北京出版社,结果当然是碰了一鼻子灰,被人客客气气的赶了出来。我们是骑车去的,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那时才学会骑自行车,非常得意,又是刚进大学,什么事情都想与人一争高下。所以越骑越快,把他远远甩在后面,然后在前面的路口得意洋洋的等着他慢吞吞的骑上来。快到人大的时候,我在路口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他,等着急了,就骑回去找他,发现他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管红灯绿灯,都站着不动。我连忙骑过去问他:“你怎么不走了啊?”他说:“我的眼睛不好,天黑了就什么都看不见,我在这里光看见前面明晃晃的一片,肯定很多车,所以站着不敢动。”我当时听得又是自责又是后怕,心里那个难过呀。连忙下车,带着他一起推着车走回了人大。他的学习经历,并非普通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贫困学生从小埋头苦学,最后考入重点大学,改变人生命运。而是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1988年,我开始跨进校门,然而,我却是极不情愿的。家庭的情况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很深的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家庭情况比我好的人交往--而几乎所有人的家庭情况都比我好。我害怕那黑黑的校门,更害怕那冷漠的老师和充满了敌视目光的同学。在父母的逼迫之下,我怀着深深的恐惧,走进了被别人称为乐园的学校。在那里,我感受到的不是温暖、快乐和知识,在那里,我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嘲笑和捉弄。从走出家门开始,我就计算着离放学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学习成绩不排在最后自然就是万幸了。终于有一次,我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是一个让我感到刻骨铭心的痛的时刻,那也是我懂事的开始。记得是一次小小的考试,我考得很不好,那个老师拿着我的试卷,对全班同学骂我是瞎子,说让大家都要踩在我头上,不要落后于我,我当时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天旋地转。我第一次萌发了要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于是我就开始努力的学习,可以说我是在自学,因为我视力太差,根本看不清老师在写什么,也不管老师在说什么。我开始喜欢看书,只要在那时侯能够得到的书,我会一遍又一遍的不厌其烦的看,终于我的付出有了回报,我的成绩成为别人追赶的目标,我也赢得了老师的尊重,因为即使是他们,有的问题也向我来请教。就这样,我进入了初中。在初中,我又一次遭受了挫折。在快要开学的时候,我的眼睛意外受伤,于是,在新学期的前半个月里,我不得不躺在医院里。等我回到校园,各种课程都已经上了不少,初中相对于小学而言,有不少新的课程,并且在内容上与小学也大不相同。我还是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但是不管我怎么努力,还是取不到理想的成绩。于是,我放弃了,我向父母提出要退学。他们对我表示了宽容,说只要我在学校呆一年,能够学到多少就算多少,让我来年留一级。于是,我在对学校和学习的恐惧中度过了一年。第二年,我以一个差生的身份留级了。留级后的第一次考试,我意外地得了久违的第一名,于是,我恢复了自信,并且将这样的成绩保持了三年有人说,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我而言,每一个开端,却总是那么曲折。就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面临中考的时候,我的眼睛再一次意外受伤。整整一个学期,我都不在校园,四处奔波治疗,但遗憾的是,我还是失去了那只眼睛--它完全瞎了。中考我虽然考得并不好,但是对最后一个学期没有上课的我来说,那样的成绩也是实属不易了。当时家里要我读中师,以后做一个乡里的小学老师,将来别想有什么大的出息了。经过这么多次打击,我认命了,没有怎么反抗。但是也许很多东西是命中注定的,我只上了中师的自费线,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于是只好让我读高中。谁知好事多磨,我的档案却被意外丢失,我只能以一个代培生的身份去读高中,要多交一笔钱,在学校里面也被看作二等公民。于是家里面又想让我复习一年,明年再考中师,因为那一年我姐姐考上大学,她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但是这一次我反抗了,不再想做无意义的重复。第7节:磕磕绊绊的进入了人大高中三年,我的成绩很好,没有一次考试跌出前三名。当时努力学习的最大的目标不是高考,而是为了学校能够减免我的一部分代培费。虽然是我即使拿了全校第一名,也只能减二百多元,但是那时侯是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每一分钱都不容易。在那种教学体制下,理想是一件很虚妄的东西,它难以成为我努力的直接动力。就这样,我磕磕绊绊的进入了人大。”考上大学以后,鉴于他的家庭情况,广西省政府也给他提供了资助,人大也减免了部分学费,使得他终于能够顺利的进入人大学习。大学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他也跟所有人一样兴致勃勃的加入了一些学生社团,想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半年之后,很多同学都升为了的部长、副部长,而他什么都没有--人大里面的优秀人才太多,尽管他很努力,仍然无法获得成功。即使是在我担任主编的编辑部里,我也无法任命他担任管理职务,因为他确实不具备这个能力,职位太少而人太多。最后他只能放弃,选择了专心学习,天天跑图书馆,希望成为一个研究型人才,做一个学者或老师。说实话,我也认为这是最适合他的发展方向。大学四年,他的专业课成绩是我们寝室最好的,但英语严重拖了后腿,所以总成绩只是中等。考研的时候,他的初试上线了,但面试表现实在太差,本来普通话就说得不好,加上平时很少与人交往,一进面试室就紧张,说的话面试老师几乎听不清楚。所以他成了我们这一届唯一一个,也是好几年来头一个考研初试上线而复试被刷下来的本院学生。这种情况是最惨的,因为复试成绩出来已经是5月份,离毕业只有两个月,用人单位早就把人招完了,再找工作就非常困难。当时有谁能想到法学院会刷本院的学生呢?他自己也有些麻痹大意,上了初试线以后就根本没有考虑找工作的事情。他遭遇了人生第四次大的挫折。一想起那天得知这个消息时的情况,我就唏嘘不已:那时,我还在公司做兼职,工作了一天回到寝室,关着灯,老孙正在上网,大亮就坐在他旁边,其他人都不在。我进门放下背包,大亮用一种很无奈的眼神看着我,说:“晓鹏哥,这下爽啦。”我在我们寝室是最小的,“晓鹏哥”这种称谓,搞笑的成分居多。这种时候说出来,更有一种黑色幽默的味道。我说:“啊,怎么回事?”他接着说道:“老孙复试被淘汰了,刚才院里打电话来通知的。”我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轻叹一声也坐到了大亮旁边,不再说话。老孙如同没有听见我们的对话一般,仍旧在上他的网,眼睛几乎都要碰到屏幕了。我们三人就这样并排坐了很久,没有人说话,我和大亮都默默的听着他敲击键盘的声音。寝室里一片漆黑,只有电脑屏幕还在发光,照出三张忧虑的表情,白得吓人。大家一起生活了四年,这也许是我们最沉闷的时刻。我们都了解老孙的家庭情况,多么希望他能以人大为平台,走上一条具有传奇色彩的成功之路,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在看来,他还必须接受更多的磨炼,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等待。老孙开始努力的找工作。直接到人大来招人的单位已经寥寥无几了,他就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四处投简历。很多公司一看是人大法学院的,几乎都给他回音叫他去面试,但每一次面试都无功而返。这一点我早就料到了,不然在听到他复试被刷的时候不会那么揪心。我在公司做兼职项目主管,自己也面试过别人,心里很清楚如果一个象老孙这样的人坐在我面前,我是不会考虑录用的。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大专院校收到他的简历叫他去试讲,他跑了两次唐山、河南,都是满怀希望的出去,满腹失落的回来。唐山那个校长在他试讲完了之后直截了当地对他说:“我们认为你身上缺乏某些做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这句话对他打击十分巨大。后来还不停的有学校打电话来通知他试讲,他也不再去了。我们看着,也是干着急。一天晚上,我又上班很晚才回来,刚进寝室,老孙拍着我的肩膀说:“晓鹏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决定去西藏支边了。”这个结果在我意料之中,所以也并没有怎么感到惊奇。后来他就去了,本来是分到拉萨市检察院,九月的时候他在来信中告诉我说没有去拉萨,而是到了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县,虽然级别比拉萨检察院低,但是山南地区海拔低,气候比拉萨好,而且东西也比拉萨便宜。他现在一个月大概1000元,分配的单身宿舍不用交房租,自己做饭也很便宜,所以生活也还过得去。机关工作比较闲,有时间看书,准备明年再考人大法学院的研究生。我在网上跟他聊天说:“你多努力,通过初试肯定没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普通话,如果还是老样子恐怕复试还要被刷。所以我觉得现在普通话水平比你的英语水平更重要。你不妨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练起,真正把普通话学好。就算你没有考上,将来对你个人的发展也非常有用。”后来我又在北京买了一套练习普通话的教材和几盘磁带给他寄了过去,并一再督促他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习。唉,其实这样事情本该一进大学就开始做的,但没到真正找工作的时候,我们竟然没人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不过现在努力,也还来得及。四年来他埋头苦读,法学专业水平没有问题,只要把普通话练好,回到人大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了。第8节:高考决定命运关于老孙的故事就讲完了,很多人一定想知道这到底跟我要说的“高考决定命运”有何关系,似乎用来作为“高分低能”的事例更合适一些。其实,我们分析问题,既要看到杯子中的一半是空的,更要看到它还要一半是满的。象老孙这样的条件:家庭异常贫穷、天生残疾、身体素质很差(从小营养不好,眼睛的残疾又使他无法参加正常的体育锻炼,连跑步时间长了都不行)、从小养成了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难以与人沟通,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如果没有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他能有什么出路?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呆在农村根本无法生存,外出打工也不可能,可以说是毫无出路,只能沦为社会的最底层。而一份县级检察院的工作,对一个人大毕业生来说似乎很不起眼,可是对一个象他这样的贫困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从老孙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考进好的大学能够给有哪些好处:1.在找工作上,老孙四年来没有参加什么学生活动,简历上没有任何东西可写,学习成绩也只是平平。而且又错过了找工作的时间。但仅仅凭着一个人大毕业生的牌子,投出去的简历仍然收到了很多公司、学校的面试通知。尤其是地方上的一些学校,几乎是只要把简历投出去就会有回复。直到毕业前十多天,还有几家学校打电话到我们寝室要他去试讲。有一家浙江的什么专修学校说可以直接录用他做行政助理,连面试都免了,基本工资1500。那个电话是我接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但那时他主意已定,到西藏安心复习考研,不再考虑找工作了。2.即便是老孙这样什么工作都没找到,学校仍然有很多途径给予安排。好的学校要保持自己高就业率,不会让自己的学生真的毕业就失业,它总会给你想办法。即使在支边的问题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得到的安排也要好于一般大学。老孙在西藏支边的待遇就不是普通大学的支边大学生能够享有的。3.积累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资源。他想再次考研,就比很多人容易。我们班很多同学现在就在法学院念研究生,可以给他提供多方面的资料、信息的帮助,他复试时候的老师可能就是我们班某个同学的导师。即使他没考上,他在大学四年中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越来越发挥巨大的力量。从历届人大法学院出来的学生的发展前景来看,十年之后,我们班的同学中几乎必然会出现一些法官、检查官、著名律师、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到时候所能给予他的帮助就今非昔比了。所以,我坚信,老孙的命运,绝不会是仅仅在一个偏远县城的检察院做一个小文员。这一点,从他进入人大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对老孙的父母来说,苦日子基本上结束了。他的姐姐早已毕业,在玉材机械厂工作,现在他也读完了大学,都可以适当的接济一下家里。将来他的弟弟妹妹的学费,也可以由哥哥姐姐来负担了。他的弟弟妹妹成绩都还不错,等他们长大成人,这个贫苦农村家庭将因高考而彻底摆脱贫困,得以享受现代文明赋予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准。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这件事情更能让我对高考满怀敬意了!和陆文相比,老孙的故事更多遗憾,更缺少浪漫色彩。这是一个正在发生中的个人奋斗的故事,远不能说有什么完满的结局。但我想,正因为如此,它才更接近我们生活的现实,更能给我们留下思考的空间。读者从中体会到的东西,也应该比从一个简单的丑小鸭变白天鹅式的完美童话中获得的东西更实在、更值得玩味。五、自助者天助之--莘莘学子的悲喜前程一个农村孩子因为高考成功而顺利进入中国最好的电力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一个母亲是电力部门处级干部的,却因为高考失败,最后连进入本地一家小小的电力分公司做普通员工都不可得。“凭本事吃饭”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变革年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危机感,不要老想着依靠谁,唯一靠得住的只能是自己的真才实学。老孙有个老乡,经济学院的,跟我们住一层楼,经常到我们寝室来找老孙,所以我就认识他了。他高中跟老孙一个班。他家也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比老孙宽松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普通话倒是比老孙说得好多了,没有天生残疾,但跟老孙一样的瘦,也是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他每次来都跟老孙用广西话交谈,我们也听不懂,所以并不太熟。然而在大四下学期,大概四月份的时候,我们正在准备考研复试,却传来了一条关于他的消息:他被华能集团录用了,月薪5000。华能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商,目前华能集团仍拥有12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可供收购,其中不乏优质发电资产。电力行业体改后,华能集团成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总资产约1500亿。这样的电力部门待遇非常好,工作却比同等工资水平的外资企业轻松多了,5000元仅仅是基本工资,平时各种奖金、津贴以及在住房、交通方面享受的待遇甚至超过高于基本工资。而这还是刚进去,工作几年之后就更加丰厚了。因为他常和老孙在一起的缘故,我们老觉得他和老孙其实差不多,没想到仅仅因为专业稍微好一些、能把普通话说标准,就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在他身上,才真正体现了象人大这样的大学能够给予一个农村家庭的孩子带来多么巨大的人生飞跃!第9节:原因也就是高考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几乎是马上就想起了我高一的一个同学,他的命运和老孙的这个老乡正好相反,原因也就是高考。他家住在重庆市区,母亲是当地电力部门的副处级干部。他中考分很低,而且又不是江津本地人,家里花了一万三才把他送进江津中学。我们那里把电力部门叫做“电老虎”,其实在任何地方,电力部门的地位都是很高的。它是国家垄断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跟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力部门的人出来都是很“牛”的,工资高而且非常稳定,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面钻。他母亲既然是电力部门的副处级干部,他的前途是可以保证的:不用怎么念书,将来随便混个大专文凭出来直接进供电局就行了。所以他从来不好好学习,是我们班上的捣蛋大王。他的足球踢的很好,是我们班主力前锋。他为人很好,非常耿直,跟我很投缘,没事经常请我吃饭。我们几个哥们周末出去玩PS打台球之类的,钱一般都是他掏。后来高二文理分班,我们都选了文科,但我在十班他在一班,大家联系就少了一些。高考的时候,他分数实在太低,连专科线都没有上。不过他仍旧靠家里花钱和托关系,进了重庆一个大专院校读行政管理,看来确实是发展方向已定,三年之后出来直接做管理人员了。大四的寒假回家,遇到了他。他的现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在重庆开出租车。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合买了一辆二手车跑出租,三个人轮流开,扣去油钱、罚款、交给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等等,三个人一个月收入加起来还不到三千。我去了他住的地方,三个大男人居然合租了一个单间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非常有趣:一个人在外面开出租,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网玩“传奇”,三人共用一个号24小时不下线。就这样“三班倒”。我简直被这个场面震惊了。后来我请他一块出去吃饭,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上大二的时候,电力部门搞什么“领导干部年轻化”改革,颁布了一条硬性规定,凡是四十五岁以上的、又没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处级以下的干部一律从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换成高学历的年轻干部。这种一刀切的“改革措施”往往失之死板,有很多弊端,但我们的改革有时候就是靠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完成的。他母亲正好四十五岁,被刷了下来,行政级别不变,工资还提了一级,但手里没有实权,说话办事就不那么灵了。等他毕业的时候,又碰上“电、网分家”,电力系统被分割成好几大块。新组建的电力公司搞“人事聘任制”改革,新招员工必须经过笔试和面试两道程序,不仅如此,还要“减员增效”,很多老员工也必须经过考核才能重新上岗,不然就辞退。他母亲退下来后人际关系还在,面试的时候可以通通关系,但笔试这道关是死的,分数不够谁也没办法。招的人少,参加考试的人多,以他的水平自然第一轮就被刷下去了。就这样,没有办法,开起了出租车。一个农村孩子因为高考成功而顺利进入中国最好的电力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一个母亲是电力部门处级干部的,却因为高考失败,最后连进入本地一家小小的电力分公司做普通员工都不可得。这样的对比所能说明的问题,不言而喻。说到这里,我又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在想拿她和我那个高中同学作对比的时候,我只对她的个人经历知道一个大致的轮廓。为了把她的故事讲清楚,我在写完上面两个故事以后专门到北大去采访她。谁知一聊之下,才知道她的父亲竟然也是电力部门的,这可真叫“无巧不成书”了。我叫她小朱,很可爱的一个女生,我们曾经一起到黄冈演讲。我和她约好了十点在北大南门见,我九点五十就到了,正打算给她发短信,却看见她已经等在那里了。连忙问道:“你怎么来这么早?”她说:“哪里,我才刚等了五分钟而已。你是师兄嘛,晚辈见长辈应该先到的。”说得我非常受用。她演讲和回答问题的时候一直回避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我在采访她之前就说:“有什么东西你不愿意说的就不用说,只要把整个事情的线索理清楚就行了。”她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这样吧,我把所有事情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你,你自己去取舍吧,我相信你会处理得很好的。”所以,尽管我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真相,但并不能写很具体,只能说个大概:小朱小时候家庭情况很好。她父亲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下了三等功。所以战争结束以后,虽然只有小学文凭,但仍然被分配到了电力部门,并很快担任中层管理职务,工资很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小朱,在学习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压力。她从小抱的思想就是:长大后进入电力公司自办的大专,如果好的话可以进省城的供电局,即使再差也可以进父亲所在的地级市电力公司,工资高、福利好、有保障。在这种心态下,她并未好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处于中等。然而在初三那年,她的家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从领导岗位上下来了,不仅如此,家里还负了十几万的债务。她的母亲就告诉她:“现在家里什么都没有了,不能再象你小学升初中那样直接把你送进市里最好的初中,即使你中考考进全市最差的高中最差的班,家里也拿不出一分钱来交寄读费把你送进好学校。将来你长大了家里也没办法让你进入电力公司了。一切只能靠你自己了。”第10节:思考起自己的未来寒假和妈妈回外婆家的时候,小朱更加直接的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因为以前她妈妈在几个兄弟姐妹中境遇最好,每次回家带的东西都是最多最好的,她也觉得很有面子。但这一次,只带了一些水果烟酒之类,成了全家带得最少的。而且,她收到的压岁钱比以前翻了好几翻,亲戚朋友们都故意给了很多压岁钱。其间道理小朱也明白,实际上是变相的给她家里一些经济支持,大人之间不好直接送钱,就通过给孩子“压岁钱”来实现。虽然钱多了,小朱心里却一点也不高兴,刚过完年就急急的催着妈妈回家,而不像以前那样缠着要在外婆家多玩几天了。从此以后,她开始很认真的思考起自己的未来,用她自己的话说:“以前小学初中的时候,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我应该有一种更加丰富的生活。所以学习只占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而其它三分之二的时间则用来参加很多课外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现在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放在高考上,只有高考成功了,才能为家里排忧解难,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最根本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她的成绩有了一定提高,但仍然没能考进当地最好的高中,不过也进了一所还算比较好的高中。整个高中三年,每次寒假回家,都能见到上门来讨债的人,令她觉得十分难堪。她抱着只有高考成功才有出路的思想,拼命学习,不敢松懈,成绩提高很快。辛苦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在高考中,她以文科总分684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实验班录取。这可以说是全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院系最好的班,班上光是各省市高考状元就有12个。在这里,她的未来有了保证,光华这个专业出去的本科毕业生基本工资几乎都在5000以上,年薪十万也并非难事。不要说她家里情况的剧变,就算一切如常,这个结果也比她进入省城的供电局要好很多。在大学里,她也偶尔出去讲讲课、在公司做兼职、写一点文章发表--这样的机会对光华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的,现在自己的生活费用已经不再向家里要了。听小朱讲完自己的故事,我又把我那个高中同学的故事跟她讲了一遍,然后说道:“你所经历的家庭剧变显然是一种不幸,但是否能说这种不幸中也蕴涵着一种幸运。那就是,这个剧变是发生在你初中的时候、高考之前,你还有时间努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等到你高考之后再发生,那就一切都晚了。”“是的,我想是这样。”小朱想了一会儿答道。如果我那个高中同学,电力部门的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跟小朱一样发生在他初三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的情况会是怎样。可惜,人生无法假设。所以希望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同学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因为现在是改革的年代,等你们四、五年后走上社会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可能变了。从现在来看你的家庭背景可以保障你找到一个好工作,五年之后还能不能将是个疑问,一个很大的疑问。在我们的社会中,通关系走后门的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在有的地方还很严重。但我们如若纵向的比较,二十年前这种现象肯定比现在严重得多,那时候小学老师退休了都可以让自己的子女顶替,工人的子女长大后也可以进本厂当工人。十年以后,这种惯例就行不通了,只有在一些国家垄断的事业单位比如粮食系统、电力部门等还可以如法办理。但到了五年前,还要走这条路,普通员工就不可能了,就必须在这样的部门里有一些权力,在一定的级别以上才能做到。而现在,进什么部门都要考核,各单位招聘人才都要“公开录用”,虽然在某些具体环节上仍然有漏洞可钻,但总的来说,这样的漏洞随着我们制度的完善是越来越小了。五年之后将会怎样呢?大家很可以根据前面二十年国家发展的趋势自己想象一番,应该不难得出结论。“凭本事吃饭”必将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在这样的变革年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危机感,不要老想着依靠谁,唯一靠得住的只能是自己的真才实学。这还只是从世俗的层面讲,我们不妨把层面再提高一点:未来社会更将是一个倡导个人奋斗、个性发展的社会,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一个人不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靠父母亲戚的关系混饭吃,难道不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很窝囊?顺便也鼓励那些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同学,不要看到你们班上某些靠着家里条件好的同学心里不平衡,没必要,所谓“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好好学习,“劳动致富最光荣”。等你们将来成家立业之后,能够自豪的宣布:“我今天所获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我自己奋斗得来的!”我觉得一个人能够有资格说出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就算没白活。想想那时候的感觉吧,一定会让你继续心安理得地学习的!六、幸福花开不易,成功始于努力--对沉迷于电视剧的学子的忠告邱鹏文中那个女孩的母亲说的那句话:“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很平实,很简单。家长们不是象我这样用精确的数学计算来分析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最直观的结论,虽然简单似乎看起来还有点“俗”,却蕴涵了社会人生的基本真理。第11节:看电视是奢侈昂贵的生活我的师兄邱鹏是我非常敬佩的人,我进校的时候,他是法学院学术部长,我当学术部长的时候,他是学生会主席。他家在湖北农村,家里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他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人民大学,在大学念书期间通过自己做家教、兼职、演讲等等赚够了生活费,还偿还了家里供他和几个弟弟妹妹读书欠下的债务。我们曾经多次一块到全国各地演讲。他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事情,这个事情本身以及他的分析相信一定能使很多人有所启发:“我在武汉洪山礼堂讲课,被一个家长拉住,她希望我能为她的女儿解答一个问题:她女儿现在是一名高二学生,按说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但却不怎么用心学习,而是沉迷于电视剧。做母亲的很着急,总是要求女儿少看电视多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女儿却反问道:‘我为什么一定要考上好大学?’母亲说道:‘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女儿很认真的回答:‘我不觉得有份好的工作就会让我幸福。’而我现在看电视剧就觉得很幸福,既然你逼我考大学就是为了使我幸福,所以我就不用考大学了。‘母亲虽然觉得女儿的说法有问题,但却陷入了茫然,不知该如何说服女儿。……这个女孩不懂,不懂得她能够在家里轻松的看电视是一种奢侈昂贵的生活方式。泡在电视剧海里,所需要的条件不仅仅是一台电视,背后是父母辛勤工作,让她衣食无忧。她的母亲也不应该迷茫,只需做一个试验:一个月内允许女儿不学习只看电视,但条件是不给她任何生活费用。我敢担保,她再也不会问这样的问题。因为她必定会知道生活的艰辛,求知的必要。21世纪的竞争是那么的激烈,好多大学生都发了疯的考研、出国,继续学习、充电,而高中就放弃进一步求学的机会,前途可想而知。父母希望甚至逼迫我们上大学,是因为他们亲身感受着时代大潮的变迁,他们知道如果文化水平不高,我们将会面临生存危机。法国《人权宣言》中提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可是自由、平等、幸福果真与生俱来、一生相伴吗?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而言的,其实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国家要想自立自强于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实力,要发展;个人要想追求自己的自由、平等、幸福也必须要发展,要有实力。什么叫做自由?不受制约,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叫做自由;可以随心所欲,一天到晚陷在电视剧里叫做自由,可这些自由的前提都是你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什么叫做平等?不受歧视,受人尊重叫做平等,可是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得有真功夫啊。什么叫做幸福?如果一个人没有实力自由的安排生活,平等地享受着尊严,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我说我们要用成绩来说话,我们应该上大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强的实力争取更美好的生活。”邱鹏对问题做了深刻的分析,我再来补充一点实际的东西,在武汉要安心的坐在家里看电视需要有哪些保障条件:首先最主要的得有个物质意义上的“家”,也就是一个住房吧。武汉2004年商品房均价为2800元/平米,要买一套80平米的住房,需要22.4万。我们按照按揭买房的方式来计算,8成的按揭180期15年付清,那么首付44800元。我们假设这个首付以及装修、家具费用都有父母帮她出了,她只需要交月供就行了。月供是多少呢?总房价减去首付,也就是银行给你的按揭贷款,为179200元。你要在15年内还清,根据央行2002年2月21日执行的利率计算,每个月要还款1420元。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提供按揭贷款月还款比重不能超过个人月收入的50%。也就是说,你必须月收入超过2840元才能申请按揭贷款。也许有人说80平米太大了,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那么我干脆把120-30平米的基本要求给你来选择:(以2003年的情况计算)面积房价(万元)首付(万元)贷款额(万元)月供(元)最低月收入(元)12033.66.7226.8821314262100285.622.4177635528022.417.92142028406016.83.3616.4410652130308.41.686.725321064根据自己的偏好,各位自己选择吧。不过在选择的时候我还需要给大家提供这样两个个数据:武汉2003年八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6元。湖北省2003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2000元。当然,上面的要求仅仅是你可以完全满足于一天到晚坐在家里看电视,保证你每天能够有饭吃、有衣穿的基本收入要求。如果你还有别的追求,要穿着比较体面、吃得比较舒服、要有手机小灵通能经常和朋友保持交流、要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要在十一、五一的时候能到全国各地游玩、能够经常和朋友们聚会郊游唱歌……那就另当别论了。所以,邱鹏文中那个女孩的母亲说的那句话:“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很平实,很简单。家长们不是象我这样用精确的数学计算来分析问题,而是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得出的最直观的结论,虽然简单似乎看起来还有点“俗”,却蕴涵了社会人生的基本真理。不要从科举考试的弊端来讽刺你们的家长落后保守,也不要将他们的压力看成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注重功名”的心理,他们没有那么抽象,而是很实际的在看问题。有的人甚至还说,父母这种压力实际上是因为孩子在班上成绩好会使他们很有面子,或者说将来孩子成名成家了他们会很光彩,所以为了这种虚荣不顾孩子的幸福而拼命逼着他学习。这种说法真的很让人心寒。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大公无私的爱。他们想的,无非就是想让孩子一辈子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绝不会是把孩子作为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我讲一个关于拿破仑的例子来说明问题:第12节:有一个人始终和他在一起在拿破仑被暴民攻击东躲西藏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和他在一起,照顾他;在他远征意大利回来成为民族英雄的时候,这个人又不愿跟他一道去接受群众的欢庆;在他孤身一人从埃及回到巴黎,无依无靠的时候,有且只有这个人在家门口等着他回来;等他发动政变,掌握大权直到登基称帝的时候,这个人不愿意住到皇宫里去,也不愿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一个人住在郊外过着清贫的生活,把他赠与的财宝全都保藏起来,不花一文,只是默默的祝愿:“但愿这一切能够长久”;当他兵败滑铁卢,被流放到圣赫勒那岛的时候,又是有且只有这个人又站出来为他争取更好的待遇,四处奔走,给各国君主写信,花尽了以前他赠与的所有财宝。这个人是谁呢?他的母亲。在她内心,她并未热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名垂千古的英雄,更不愿看到他在大西洋的孤岛上惨淡的度过余生,而只是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快快乐乐,享受一个普通人的幸福,他的伟大和光荣,与她无关。古往今来,能与拿破仑并肩的伟大人物屈指可数,而若论对自己孩子无私的爱,则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与拿破仑的母亲别无二致。就像那句“但愿这一切能够长久”那样简单、那样富有远见、那样饱含真情,她们也对她们的孩子说:“你考上好大学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幸福的生活。”考试能力是一个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不要相信“能力最重要,文凭不重要”的鬼话,更不要相信“用学历衡量人是传统保守的科举制度的落后思想”,正好相反,文凭非常重要,而且“用学历衡量人”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必然推论。通过高考锻炼了你的考试能力。因为在你未来的人生中,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在等着你。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家外资企业招骋一个业务经理,有两个人去应骋,一个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一个是地质专业的博士。两个人都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会挑哪一个?我想很多人都会挑那个本科生,因为他年轻,专业又对口。但结果是那一个地质学博士被聘用了。大家也许会认为这个老板脑子有问题,或者说是想招个博士生进来装点门面。但那个老板却不这么认为,你听一听他的解释。他说:这两个人面试给我的印象都差不多,实际上,那个本科生给我的感觉还要好一点,但短时间内,这一点直觉上的差别不足以让我认为那个本科生更优秀。所以我只能通过其它途径来判断。我之所以选择那个博士生是因为我认为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一个人能通过层层考试读完博士至少说明他有三点过人之处:1、他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他都有着极为严谨而庞大的逻辑体系,要想把地质学学通,通过各种考试,论文答辩,逻辑思维显然不同凡响。2、他能够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要考到博士,需要读大量的书籍、背大量的材料、做大量的题、写大量的论文,一个办事拖沓,生活没有规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3、他有很好的自制力,能够排除多种干扰,办事情能够持之以恒。而这三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至于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得并不多,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这三点优势,学习工作中所要用的知识不会有任何困难。我当然不是说那个本科生就一定没有这样的能力,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我对他们都不了解,显然博士文凭给我的信息量更大,也更可靠。大家觉得这个老板的话有没有道理?实际上,这个事例已经作为信息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写入教科书,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什么叫信息经济学呢?它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以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卡洛夫发表《柠檬市场》一文为其诞生的标志。阿卡洛夫也因为在信息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说得通俗一点,它就是研究“信息”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的经济学。因为有了“信息时代”、“信息产业”、“信息高速公路”等时髦的词语,“信息”这个东西突然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其实,所谓“信息”,就是指消息,“掌握信息”就是“知道了某个事情”,没有什么神圣的。在市场经济社会,信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有时候是决定性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我们买西瓜和买手机的区别。买西瓜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切一小块下来尝一尝甜不甜,甜就买,不甜就不买。这个时候,甜不甜就是一种信息,决定了这笔交易能否达成。但我们购买手机的时候是不是拿来试一试,能响就买,不响就不买呢?显然不是,因为一般来说商店里卖的手机都是会响的。普通人对手机的原理、构造、设计思路完全不了解,无法象西瓜那样一口就尝出好坏来,只有在用了半年一年后才知道你买的手机到底质量如何。但是,店主显然不可能让你用上半年之后再决定买不买。这个时候,“手机质量好不好”就是信息,但与“西瓜甜不甜”相比,它是一种很难获得的信息。如果这种信息不能通畅的传达给消费者,手机交易就难以顺利进行。它是怎样被传达的呢?大多数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几乎都会有一个重要标准--手机的品牌。品牌就是信息,消费者尽管对手机一无所知,但他知道某个品牌,比如诺基亚非常出名,他一想为什么它会这么出名呢,当然是因为质量好,大家都用,而且这种名气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说明这个牌子的产品越好。于是这个品牌就代表了一种信息“这个手机质量好”,消费者就可以放心购买了。所以诺基亚品牌就值钱了,不论它是在瑞典本国原装进口的,还是在东南亚组装进口还是在深圳制造的,都能卖得好。同样,商店里摆着琳琅满目的各种饮料,价格都差不多,两三块左右,又不准你打开品尝。你怎么获得它好不好喝的“信息”呢,显然就是通过品牌,“可口可乐”这个牌子就代表了它应该制作工艺比较规范、卫生、味道也不错。于是,你就选购了。每年美国《商业周刊》都要评选“全球最有价值品牌”,去年可口可乐排名第一,价值70亿美元,诺基亚排名第六,价值30亿美元。品牌为什么会那么值钱,无它,就是因为它能向消费者传递“这是一件好商品”的信息。市场经济越发达,品牌的重要性越重要,因为竞争者太多了,消费者没有时间来慢慢比较上千种同类商品哪个更好,只能靠“品牌标准”一刀斩。第13节:传达信息的品牌就是文凭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消费品市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市场“劳动力市场”。我们在消费品市场上是买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则是卖方。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品牌效应”仍然管用。这个时候,传达信息的“品牌”就是“文凭”。所以不要相信“能力最重要,文凭不重要”的鬼话,更不要相信“用学历衡量人是传统保守的科举制度的落后思想”,正好相反,文凭非常重要,而且“用学历衡量人”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的必然推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在劳动力相对比较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商品”的购买者用人单位就好像走进了摆着上万部手机的大超市,他不可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一一挑选比较,只能一眼扫过去,根据几个著名品牌选择几个商品,然后再拿起来挨个比较。对于那些没有贴上“知名品牌”的商品,连被拿起来比较的机会都没有。不要把“能力”和“文凭”对立起来,文凭是向用人单位传达关于你能力大小的信息标签,二者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我以考中央机关国家公务员为例。假如你要想进商务部,报名的时候有个资格审查,两个死标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六级以上”。网上报名,仅仅因为我报名的时候因为没有注意“在备注栏中填写六级证书号”的要求,忘了填,所以尽管我在“英语水平”一栏填了“六级”,一天后即被判为“审查不合格:英语水平未达要求。”面对冷冰冰的电脑,你找谁说道理去,谁会理睬你的英语水平到底怎么样?这个规定合理吗,我看很合理,因为报考商务部的人数仅通过审查的就有6千多人,只招120多人,如果不看英语六级证书,不把没通过审查的算在内,光是这六千多人都挨个去英语面试十分钟,整个商务部就不用干别的了。而且十分钟之内表现的素质一定比六级考试反映的素质准确吗?我看大大的不见得。至于本科文凭所代表的学生素质,要让商务部来考察,那没有个一年半载估计下不来。最后我把证书号填上去以后,通过了第一道审查。接下来是什么呢,国家公务员考试。也就是说,你高考考上了大学,大学了考过了几十门专业课,英语六级也考过了,最后要想进入国家机关,还是必须要考试。从6000人中选出约三百人参加复试。这个考试合理不合理呢,我觉得还是很合理,因为通过审查的6000人还是太多。商务部五个面试官面试一个人,时间大约半小时,所以必须再次缩小审查面。这个缩小的标准怎么定,或者说,怎么让这6000人中比较优秀的300人把关于他们素质的“信息”传达给商务部。显然只能通过考试了,考试比较死板,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非常有效率,可以大大降低选拔人才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实际上也就是获取信息的成本。公务员考试分为A类和B类,报考国家部委属于A类,我考了一门行政能力测试,一门申论。当时正在忙着考研,没空准备,稀里糊涂的去考,居然通过了,进入了300人的大名单。然后干什么呢?还是考试。考英语,不过这一次考的是跟对外贸易有关的英语,除了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传统题型外,还要将一篇经贸方面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再将另一篇汉语文章译成英语。这道关之后,才是真正的面试,包括英语面试和综合面试。我仍然通过了,但我最后还是没有去商务部,其间原因,一言难尽。这里不是在讲我个人经历,而是通过这个事情告诉大家,考试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认为,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我为了高考而高考,高考完了之后以前学的东西就没有用了。你以前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先不说,你通过高考除了考上大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要注意--通过高考锻炼你的考试能力。因为在你未来的人生中,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考试在等着你。首先,在大学里你得过四、六级吧。没有四级证书就没有用人单位会把你当成大学生来对待,没有六级证书就至少要被一半招本科以上学历的单位刷掉。然后呢?看你做何选择。我在前面举了陆文成功的例子,有人如果想以她为榜样,那么美国大学不可能来面对面考察你的素质,你必须通过两个考试,一个是TOFEL(Testof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非英语国家英语水平测试),包括听力、语法结构、表达能力、词汇、阅读理解和作文,除了作文外全都是单项选择计算机判卷;第二个是GRE(GraduateRecordExamination,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部都是单项选择,计算机改卷。比我们国内的高考还要缺乏灵活性。你要想象陆文那样拿全额奖学金,那这两们考试的成绩都必须非常高才行。如果想去英联邦国家,那就得考雅斯(IELTS)。如果你要读研,那当然就必须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你说我不读书了,我找工作。那么国家机关就不用说了,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而学法律的要找工作,还要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而2004年全国司法考试通过率你知道多少吗?7%。就是说一百个人中只有七个人能通过。很多名牌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也要考两三次才能通过。而学会计的也需要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多少?也是7%。还有很多很多的资格认证,我就不说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本来某个方面没有资格认证,大家都一样。但突然某权威部门从国外引进了一个或者自己创造了一个如果别人有了你没有,那么你就很吃亏了。搞这个东西可以创收啊,所以这种认证越来越多。进外企,别人有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你没有,那人家肯定优先录用别人。此外,很多国有企业为了减少以前那种“走后门”的情况,招人的时候第一道关也是笔试,笔试通不过一律免谈,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第14节:五花八门的考试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考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信息时代”,在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中国,一张张考试成绩单、各种资格证书就是你的个人名片、是向社会传达你个人能力的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是招聘人员从成千上万份应聘简历中把你的简历挑出来让你参加面试的最重要标准。尽管它们的重要性不能和高考相比,但仍然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我们所能预见的将来,“考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而绝不是相反。考试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生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有了这样的视角,我们再来看我们的高考,就会心平气和的多了。和托福、GRE相比,它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和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相比,它的上线率高得多,提供的机会也要多得多;和考研相比,它更加公平公开;和面试相比,它更有效率、更能防止徇私舞弊。通过高考,我们不仅可以获得自己理想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可以从中锻炼自己参加考试的能力,为日后个人发展过程中必将遇到的形形色色的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在面对托福、四六级、考研等各种别的考试的时候,你才能够知道怎么看书复习、怎么安排学习时间、怎么整理知识点、怎么调整考场心态、怎么分析考试题目、怎么在规定的时间内分配好各个题目的时间、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总之,高考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既是一场最残酷的实战,又是为以后的应考做的一次最好的演习。高考取胜,获得的不仅是一个人生飞跃的机会,还将为你把握住这种机会、不断实现新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试成绩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我记得我读高三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登了一篇批评高中语文教育的文章,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如何如何的要不得。当时语文正学得不好,头痛得很,看完之后很有同感,觉得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特别是其中有一句:“如果让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大师来考试,恐怕也及不了格。”让我觉得特别解恨,充分说明语文成绩和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没有关系。但是到了大学以后,我有了很多空余时间读大量的古文、名家散文、哲学等,还自己创办了一份刊物,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毫无疑问,我的文学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因为经常出去给高三学生讲课的缘故,我把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拿出来做了一遍,结果觉得简单无比,古文阅读毫不费劲,以前最让我摸不着头脑的科技短文的阅读也觉得一读就通,答案清晰了,45分的选择题只错了一个,是找错别字那道错了。后面的阅读理解也是完全正确。当然,作文我没有写,但我想以我现在写文章的水准,应该不会低于54分。看,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我的文学修养提高了,阅读范围广了,经常写文章了,语文成绩自然就上去了。我再想:如果真的让鲁迅、郭沫若去参加语文高考,他们到底能不能及格?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有很多东西他们没有学过。任何考试除了考验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外,必然需要一定的应试技能,至少如何快速准确填写机读卡就是一个要花点功夫练习的本事。但是,我又想,如何让他们跟着高三补习班补习半年,他们肯定能考高分。因为他们文学底子好,知识面广,更重要的是他们都能认认真真地做事情,踏踏实实地学东西。有了这两点,区区一个高考,绝对不成问题。一、高考是知识的考试高考是知识的考试,高中学的知识有用,高考考的东西也有用,只是这个“用”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高考是知识的考试,没有什么疑问。但这些知识有没有用,则疑问很大。高中的知识,无论文科理科,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学来没什么用。我读高中的时候常常有这种感觉:我辛辛苦苦学了十二年,从六岁到十八岁,成绩也算很不错了,但如果现在让我工作,我能够做什么?想来想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都不能做。政治历史这些东西不用说。数学能够排得上用场的无非简单的加减乘除,这些小学就会了,什么立体几何、圆锥曲线拿来有何用处?语文学了十几年,读书看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但写作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发表的程度(我大四之前没有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过任何文章,连高中时学校编的本校学生优秀作文选都没我的份)。英语学了六年,只能读懂高考的阅读理解和《英语学习报》,英文原版的报刊完全看不懂,至于收听英语广播、与外国人交谈更是门都没有。这些东西不仅没用,还花了那么多钱,耽误了学别的本事,肩不能挑背不能扛,给人下苦力最多能领别人一半的工钱。真正“百无一用是书生”啊!郁闷之中,闲翻柏杨的《倚梦闲话》,上面有一篇抨击台湾联考(相当于高考)的《联考必须改变》,引用了一段讽刺科举的话,还加了点批语,读来非常有趣:“嗟夫,联考正无情地摧残知识和人性,清王朝徐灵胎先生曾有诗咏科举曰: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原来只为求才计,谁知道变成了坑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认为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传四史,是何等文章?汉高唐宗,是哪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现代则是模拟试题矣),书店买,新科利器(这类参考书,现代书店可多啦)。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小民跟国家(原文是”百姓朝廷“)的晦气。”第15节:抨击转为冷静的反思柏杨用讽刺科举制度的诗来抨击联考,而现在也有很多批判高考的人喜欢把高考和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做类比。看来大陆和台湾虽然实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但毕竟同为中国人,不仅考试制度十分相似,连对考试制度的批评都如出一辙。高三的时候,我跟大部分高中生一样,十分赞成这种观点,直到大二才有所改变。那是一次校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否应该全国统一”。我们是正方:“高考录取分数线应该全国统一”。围绕这个辩题,我组织了一次集体讨论,对高考做了仔细的分析。考虑到反方可能用科举制度作为例子来证明:全国整齐划一的考试形式和录取形式将会使高考走向僵化。我们专门准备了一整套辩词来反驳这种观点,其核心就是不能将科举与高考做类比。虽说辩论赛是“辩题决定观点”,辩论中反方新闻系代表队也没有拿科举来说事,这个辩词未能派上用场。但“科举的弊端不能类推至高考”的思想却为我所接受,并信奉至今。也正是由于那次辩论,对于高考,我才开始从一昧的抨击转为冷静的反思。首先,我们不可因为明清时期科举的腐朽而否定整个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在其初期是利大于弊的,余秋雨《十万进士》中讲的非常详细:需要确立一种能够广泛承认、长久有效的官吏选择规范,这种规范在哪里?世袭是一种。这种方法最简便,上一代做了官,下一代做下去。中国奴隶制社会中基本上采取这种办法,后来在封建制社会中也局部实行,称之为“恩荫”。世袭制的弊病显而易见,一是由于领导才干不能遗传,继承者能否像他的前辈那样有效地使用权力越来越成为严重的问题;二是这种权力递交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朝廷对官吏的任免权,分散了政治控制力。世袭强调做官的先天资格而走进了死胡同,因此有的封建主开始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而后天资格主要表现于文才和武功这两个方面。平日见到有文才韬略的,就养起来,家里渐渐成了一个人才仓库,什么时候要用了,随手一招便派任官职,这叫“养士”,有的君主在家里养有食客数千。这种办法曾让历代政治家和文化人一想起都有点心动,很想养一批或很想被养,但仔细琢磨起来问题也不少。食客虽然与豢养者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养和被养的关系其实也成了血缘关系的延长,由被养而成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执行豢养者的指令,很难成为平正的管理者,社会很可能因他们而添乱。更何况,君主选养食客,无论是标准还是审查方法都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所养的远非全是人才。至于以武功军功赏给官职,只能看成是一种奖励方法,不能算作选官的正途,因为众所周知,打仗和管理完全是两回事。武士误国,屡见不鲜。看来,寻求做官的后天资格固然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但后天资格毕竟没有先天资格那样确证无疑,如何对这种资格进行令人信服的论定,成了问题的关键。大概是在汉代吧,开始实行“察举”制度,即由地方官员随时发现和考察所需人才,然后向政府推荐。考察和推荐就是对做官资格的论定,比以前的各种方法科学多了。但是不难想象,各个地方官员的见识眼光大不一样,被推荐者的品位层次也大不一样,如果没有一个起码的标准,一切都会乱套。为了克服这种无序,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形成了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派出专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个推荐人物评为九个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来决定所任官阶的高低。这样一来,相对统一的评判者有了,被评判的人也有了层次,无序走向了有序。但是明眼人一看就会发现,这种“九品中正”制的公正与否完全取决于那些“中正官”。这些在选拔官吏上握有无限权力的大人物的内心厚薄,成了生死予夺的最终标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排了半天等级,没想到最后拿出来一看,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就是在这种无奈中,隋唐年间,出现了科举制度。我想,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科举制度表现出这样一种热忱:凡是这片国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举拔上来,而且一定能举拔上来,即便再老再迟,只要能赶上考试,就始终为你保留着机会。这种热忱在具体实施中当然大打折扣,但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真正和自认的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大大提高了。其次,我们不能因为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而否定考试制度本身。前文《考试能力是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中已经说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并非封建糟粕,而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形式。说句笑话,咱们的高考还只是全国统一考试(现在都不统一了),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则是全球统一考试,不分国家、民族、种族、母语都用同一张卷,考一次收费175美元,比咱们“酷”多了。GRE满分2400,中国学生没有2200很难申请到奖学金,低于2000则很难获得入学资格。第16节:高考与科举制度第三,高考与科举制度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目的上都和科举有着本质的区别。高考的形式远比科举考试灵活多样。在形式上唯一和科举还有点象的就是语文作文,但从99年语文作文改革以后,这种最后的类似也消失了。99年以前的作文,严格的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每种文体都有相对固定的模式,题目也往往和思想政治联系起来,多少保留了一些“八股取士”的痕迹。现在则通通改为文体不限,提倡个性化表达,题目新颖,不再涉及政治问题,真正成为了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扩展能力的题目。与禁锢思想、死板僵硬的八股文毫无共同之处了。高考与科举在内容上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不用罗嗦。我很难认同一个能同时把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学好的人,会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多大缺陷,会符合前文所引徐灵胎诗中所写的“可知道三传四史,是何等文章?汉高唐宗,是哪朝皇帝?”。不过,二者的本质差别还不在于此。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拔行政管理人才,其主要弊端是通过对文学水平的考察来断定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可谓南其辕而北其辄。高考的实质,是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进行分配。高考成功者只是可以享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并不限定个人的发展方向--重点本科、一般本科、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相同。通过科举的人唯一出路是做官,通过高考的人则拥有现代社会所有的发展可能。这种从一到多的飞跃,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大家可以想象,一道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而另一道有上百个选项可以随意选择,这两道选择题是否存在本质的区别?还能不能说“反正都是选择题,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高考成绩主要说明:你的基础知识学得不错,有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它根本没有为国家选拔官员的目的--这个目的其实和现在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更接近一些。高中学的、高考考的实际上都是一些基础知识,并非实用知识,如果你高中读完不再继续学习,这些东西确实没有多大用处。但这些知识进一步深化,就非常有实用价值了:进入大学以后细分专业,学机械学建筑的,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四年之后就可以设计图纸用来造机械造房屋了;学医药学生物,以高中化学为基础,毕业之后就可以治病救人甚至研发新药了;学地质的,以高中地理知识为基础,四年之后就可以探索矿藏,为国家勘探煤炭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学英语的,大学毕业后日常的读、写、说便没有什么问题了;学法律、经济、工商管理的,以高中的文科知识以及数学知识为基础,大学毕业以后便可以代理诉讼、为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反之,如果没有高中的知识为基础,要能够在四年内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我的第一本书《最高命运》是我大四毕业时写的,16万字7个政治人物的传记,内容涉及五个国家不同时代的历史,高三毕业的时候,无论文字功底、历史功底、政治学功底都差的远,写出来的东西甚至够不上在校级刊物发表的资格。但如果没有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的基础,没有高中政治关于国体政体方面的知识,没有高中语文的遣词造句(看似简单实则玄妙无穷)、古文阅读方面的训练,再过四年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书来。讲到这里,我插一点我对高考作文改革的看法。有人,应该说有不少人认为,作文成绩在高考语文总分中的比例太低,需要增加,甚至整个高考语文就考一篇作文。这种创意听起来很人性化,也很“罗曼蒂克”。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与高考的目的相悖。高考的目的不在于选拔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在于对一个人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做出评估,再以此为依据分配高等教育资源。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力是多方面的,写作仅仅是一个方面。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学生将来以写作为生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语法基础、文学常识、阅读能力比写作能力更重要。他们可能从事各种与写作无关的职业,但打下深厚的阅读基础、包括古文阅读基础,能够在工作中高效率的阅读书信文件,平时浏览报刊杂志,在茶余饭后读一些散文、历史陶冶性情,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才是大众化的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仅就写作能力而论,日常生活中的写作无非个人信件、总结汇报之类,能够写得清楚明白足矣,用不着文采斐然、旁征博引。有人说一篇作文完全可以反映其字、词、句、阅读、表达各方面的能力,不知道说这个话的人参加过高考阅卷没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严重违反人力资源评估的基本原理。评估一个人的能力是两方面的,既要考虑被评估者的表达程度,也要考虑评估者的接受程度。就算作文能反映各种语文素质,评卷老师流水作业式的批改能够把这些素质正确的评价出来吗?根本不可能。对一篇文章的“好”与“坏”做出评价都往往会在众人中争论不休,要在十几分钟之内做出从0到150的一百五十个等级的判断,还要区分五六种语文素质,只能昧着良心乱来了。作文评分的主观性太大,通过一篇150分的作文对学生能力的评估所产生的偏差将大得难以令人接受。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考场作文的水平都是很低的,与真正的“文学创作”没什么关系。科举考了一千多年,没有出过一篇为后世称道的文章。科举状元中后来真正成为大文豪的也就那么四五个。文学一进入考场已经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韩愈后来读到自己当初在试卷中所写的诗文,“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简直不想承认这些东西出于自己的手笔。他由此推衍,“要是屈原、孟轲、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等人参加科举,写出来的东西也必定很丢人。”我看过那些炒得很火的所谓“满分作文”,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由此可知,作文占150分,将既不能准确考察一个人的语文基本素质,也不能准确考察一个人的写作水平和写作潜力,纯粹是“文学浪漫主义者”不切实际的空想。其实想一想,当初科举用文学的方式选拔行政人员,何尝没有某些“儒学浪漫主义者”的“功劳”。历史上很多好的理想,最终变为罪恶,其原因也大抵相仿吧。第17节: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还有人爱用“钱钟书考清华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满分”来论证现行高考制度不合理。其实这也可以用“高考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的观点来反驳: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为社会挑选合格的人才,而不负责发现天才--天才不应也不能通过考试筛选。现代教育是一种“平民化教育”而非“精英化教育”,中国历史上出了多少钱钟书似的大文豪,但真正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难道是靠这样几个文化精英吗?显然不是,而是靠全民族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啊。而且,钱钟书数学考了0分,语文考了满分,是不是说凡是数学考0分语文考满分的人就能成为钱钟书?显然不是。钱钟书最后进入了清华,是不是说如果他不进清华就不能取得后来的成就?我觉得象他这样的天才人物,在哪里都是一样,说不定因为考试落榜受了刺激,从此更加发奋治学,成就更高也未可知。总之,要找几个天才的例子来反对高考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例外实际上毫无意义。言归正传。高考与科举最根本的差异在于:高考不存在考试形式与考试目的严重错位的情况。它选的是“可塑之才”,而非“可用之才”,所以考的是“基础知识”,而非“实用技能”。高中学的知识有用,高考考的东西也有用,只是这个“用”不能马上“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在为更深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希望大家能够相信,我们不仅是在“为了考试而考试”,同时也在学习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高中的学习不论从“高考取胜”还是“学以致用”方面来讲,都是很有价值的。二、高考是能力的考试高考是能力的考试,而且是很多种综合能力的考试。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于高考,高考也不应该试图去评价考生的道德水准。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2.持之以恒3.有较高的自制力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有一种说法十分的流行,就是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读书的时候考试肯定不能前三名,或者说前三名都成不了大事。我不知道是谁先总结出来的“规律”,总之这种说法可以说是谬种流传、祸害匪浅,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两个例子,一个是克林顿,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学校的前三名,什么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优秀学生的评选等没有一次捺下过。还有一个是叶利钦,他在自传中就说自己的成绩一进十分优秀,从小学到中学只有一次考试有一门课不是拿的5分,还是因为和老师闹矛盾被故意扣的,现在想起来都懊悔不已。他后来这样教育成绩优秀的孙子:“只要不是5分就不能算是好成绩。”既然拿了那么多满分,那至少也是并列第一吧。这两个人,两个总统,两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最有权力男人,都是学习的时候名列前三名的人,不知他们在私下会唔的时候有没交流过“学习心得”。普京是不是前三名难以考证,但他确实是圣彼得堡大学的高材生。在苏联时代,只有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都最优秀的大学生才可能被选入克格勃。被克格勃录用以后,还没毕业就直接分了一套房一辆车。与前面的论调相比,还有一个引起了更加严重误解的说法,叫“高分低能”。咱们的汉语表达讲究简明精练,不像英语那么讲究语法和句子结构,很多连接词为了追求对偶或音韵而省去。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要是按照英语的语法,就必须说成“因为清风徐来,(所以)水波不兴”。因果关系连接词被省掉了,但意思不变,读起来很舒服。不过优势与劣势总是相辅相成的,有时候省略的过了头,往往会产生歧异。“高分低能”的原意本是“虽然高分但是低能”,是转折关系,表明这种情况有悖常理;但很容易让人理解为“高分而且低能”,成了并列关系,低能成了正常情况,分数和能力高低没有什么联系;甚至有人干脆理解为“因为高分所以低能”,成了因果关系,要想高分就得低能,只有低能才能高分,这就谬以千里了。语言学家或社会学家要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对社会心理的影响,这可是一个经典案例。怎样正确理解分数和能力的关系呢?首先要把“才能”和“道德”区分开来。比如02年的清华学生刘海洋泼熊事件,这就是道德问题不是能力问题。如果说重点大学的学生道德水平高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我坚决不会同意--分数的高低和道德的高低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你说分数的高低和一个人的能力没有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重点大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于普通大学的学生,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事情。片面追求分数而忽略了道德培养,这确实是咱们现行教育制度一个比较失败的地方。不过话又说回来,道德教育是全世界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因为“道德”这个东西太抽象,很难象“知识”一样按照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进行教授,更不可能用选择填空、计算写作来测试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我觉得,道德问题在高校录取中应该是一个“否定性”而非“肯定性”的标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道德不合格,那就无论他考分多高都不能录取。但是,不能对道德做分数上的评估。只要平时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就应该推断这个人的道德水平符合社会基本道德水准,这就够了,然后不再考虑道德差异,完全按照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量才录用。所谓“见义勇为加五分”的做法是非常荒谬的,道德水平很高的人学习能力未必很高。咱们的传统观念在道德上喜欢采用两分法--“君子”和“小人”,“英雄”和“坏蛋”,好像一个人如果道德不高尚就必定道德败坏一样。实际上,在“大德君子”和“卑鄙小人”之间,还有一种人--普通人,或者说“善良人”。他们十分在乎个人利益,舍己为人或舍生取义的事情不太愿意去做,但仍具有基本的道德良心,杀人越货、骗人钱财、偷鸡摸狗的事情不会去干。这种人才是社会成员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基于利己之心,个人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最后增进了全社会的福利,而这其实并不是他本来的愿望。在个人只顾追求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最后所增进的社会利益往往比个人有心的去增进社会福利的结果还来得大。……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如果雷锋参加高考数学不及格,而另一个把挣大钱出大名作为人生理想的人达到了北大分数线,我认为后者进入北大念书对社会更有好处。第18节: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高考所以,德育的“缺位”不能归责于高考,高考也不应该试图去评价考生的道德水准。在把能力和道德区分开以后,我们再来看看,“能力”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再直接一点,到底怎么样才叫“低能”?我记得在报纸上见过这么一则新闻,说某个刚考入重点大学的女生,家里人给她带了几个煮鸡蛋,但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剥蛋壳,因为家里都是父母给她剥的,折腾了半天不得吃,竟然伤伤心心的哭起来。这个事情,便成了所谓“高分低能”的铁证。这则新闻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不会剥鸡蛋的人我到目前还没有碰到过,但不会削苹果皮的我倒认识几个。其中有一个还是某省的文科状元,名字就不用公布了,是个女生,她亲口跟我说的。情节跟前面相似,也是从家里带来一些水果,但以前都是父母给削,自己不会,怕伤着手不敢轻易拿刀试,直接连皮吃又嫌不卫生,向别人请教吧,都是新同学,丢不起这个人。所以十七八岁的人了,竟然拿一个大苹果没办法,只能吃香蕉(香蕉皮还是会剥的)和葡萄。放了几天苹果坏了,只得扔掉。那个不会剥鸡蛋的女生后来有没有吃上自己剥的鸡蛋不得而知,不过我的这个状元朋友已经学会了削苹果倒是千真万确。因为她讲完之后就得意洋洋的拿起一个削了起来,虽然削出来的样子十分难看,但上面确实已经没有苹果皮了,而且我在被迫吃下去之后也没有生什么大病。对于削苹果这种“能力”,可以说算是合格了。我就在想,当时他们班上毕业的同学中,会削苹果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只是如今三年以后,能够跟她一样与导师一起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人能有几个?就算她现在还是不会削苹果,我们能不能称之为“高分低能”?而那些能把苹果削得比鸡蛋还光生但总是考试不及格的人,我们能不能称为“低分高能”?显然不能。那么,“分数”和“能力”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要想在高考中考高分,单纯死读书是不行的。高分的背后,除了知识基础扎实外,还隐藏着以下这些才能:1.专心致志,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2.持之以恒3.有较高的自制力4.能够为了一个目标付出精力和汗水5.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众多知识点并把握其内在联系6.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7.在面对考验的时候能够保持心态平稳我认为,以上任何一个能力都比剥鸡蛋或削苹果的能力更重要。除了少数特殊人才外,也比画画、唱歌、踢球、操作电脑的能力重要,实际上,你要想在画画、唱歌、踢球、操作电脑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不具备以上七种能力也是不可能的。更进一步说,一个人想在任何方面取得成功,不具备以上七种能力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反之,一个人具备了这七种能力之后,在任何方面想有所成就都应该不会太难。我本人不会画画、不识简谱、唱歌跑调、踢球倒是比较爱好可惜脚法太臭、拿到人大录取通知书之后才买了一本《WINDOWS98操作指南》来慢慢看、上大学之前写的文章连校刊都不愿意发表,可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皆不通。而且不会洗衣服不会做菜不会叠被子,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过年走亲戚回来必然要被老妈教训一通,因为我见了长辈从来不叫,即使被迫叫了声音也小得跟蚊子一样。但我想没有人会因此否认我上人大的资格,也没有人能够说我“高分低能”。为什么?因为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了,并在学习中锻炼了以上七种能力。有了这七种能力,即使我什么都不会,一切从头开始,我仍然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以电脑技术为例,我进大学后和几个同学共同创办了一份校园刊物,没有钱请人排版,于是我们就自己练习排版。当时,我们自己没有电脑,借用别人的电脑排版又不好意思,隔壁寝室的豪哥刚买了电脑,我们就给他一个虚职“排版编辑”,然后用他电脑。后来我们第一期杂志出来以后,有个同学看见“排版编辑”上赫然印着豪哥的名字,笑着说:“应该这样写:’排版编辑:豪哥的电脑‘。”我从最基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学起,然后是WORD,另一个同学学习排版软件PAGEMAKER。我们边学边用,勉强把第一期排了出来。后来又面临图片处理的问题,因为第一期我们拉到了一家图片公司赞助,他们就顺便帮我们把插图封面都做好了。但第二期就不行,我们自己找来的插图太大,软盘装不下,而那时候还没有U盘。我连WINDOWS的“画图”工具都不会用,翻开书对照着一步一步压缩图片,但压缩后的图片很不清楚。于是买了PHOTOSHOP的软件和教材来仔细研究,不仅学会了压缩图片,连图片的合成等其它处理技术也一块学会了。当然,直到现在我的计算机水平仍然很低,但对我这样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讲,肯定是够用了。至于我上大学以后埋头苦读,遍览政治、法律、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虽然都不够深入,但终于独立写出颇受欢迎的《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利的瞬间》;以及参加辩论,而后演讲,巡回中国,写成本书,更是自信写作与演讲水平,在全国同龄人中亦属一流。从我高中时的表现来看,并非在这些方面有什么特殊的天才,实在是因为在大学里能够将备战高考过程中磨炼出来的决心、毅力、专注、学习方法、思维能力用于这两个方面的锻炼而已。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在高中或高中以前多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某些方面,具有了某些超过同班同学的才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除了极少数天才外,你在高中掌握的那点“特殊才能”根本吃不开,只能作为课余爱好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锻炼“掌握才能的才能”。有了这样的基础和能力,即使你高中的时候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差,高考之后,只要你原意努力去弥补,很快就会比别人做的更好。第19节:高考成绩非常重要我认识一个广西的理科状元,比我高一级。她跟我说她读高中的时候有个男生非常喜欢生物,读了很多课外书,在生物竞赛中拿过全市一等奖,但学习成绩不太好。她也喜欢生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当时“3+2”不考生物,她就没怎么学,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数理化中去。后来高考她考进了清华大学生物工程系,而那个同学却只上了一个一般本科,同样的专业。四年过去了,她考了TOFEL、GRE,分数都很高,在大学也跟着老师做了很多项目,所以被加州理工大学生物系录取,硕博连读五年,每年6.4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即将成为“留美生物学博士”。而那个同学则在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在一家国企工作,具体做什么工作她也不太清楚,但肯定不是研发工作。大家看看,到底是谁最后成为了生物方面的人才呢?这个故事可以说明本书前面提到的所有重点:1.高考成绩非常重要。因为高考成功可以让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清华大学的生物学导师、生物实验室、图书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跟老师做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机会、更容易被国外大学录取的机会、更容易获得出国信息的机会、甚至出国后在加州理工也有更多的清华师兄师姐给你的帮助和照顾等等)。而考入一般本科的那个同学就无法享有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对人的发展可能是决定性的。2.考试能力非常重要。她不仅跟着老师做了很多项目,在TOFEL和GRE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个同学生物学的好,但考试水平不高,不知道他有没有考过TOFEL和GRE,反正他考研没有考上,只能找工作。当然如果他真的有决心有毅力,立志成为生物专家,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但显然付出的努力必须超过他在加州理工念书的同学十倍以上。因为他要忙于工作,要天天为住房、吃饭的问题费心,要花大量时间来寻找学习资源,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得到,自然和每年拿6.4万美金呆在名校校园里专心学习不可同日而语。3.高中学习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尽管高考没有考生物,但她数理化基础好,进入清华后高中生物的知识很快就补起来了。而且毫无疑问,良好的数理化基础对于在生物领域做深入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良好的英语基础也是在TOFEL和GRE中胜出必不可少的因素。4.在高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七种能力更重要。什么东西使她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进清华?什么东西使她在各种考试中胜出?什么东西使她具有了良好的基础知识?什么东西使她在跟老师做项目中表现出色,使其简历能够为苛刻的美国教授们欣赏?就是靠的这七种能力。她在和我一起外出演讲的路上,睁着眼睛把梧桐说成洋槐,把韭菜说成莴笋,我大为惊讶:“你是学生物的啊!”她笑着答道:“我学的是分子生物,跟化学离的比较近,跟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不大。”她比我大两岁,我得叫她师姐,但于人情世故什么都不懂,说话办事完全象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但所有这些都不能成为说她“高分低能”的证明,因为她已经具备了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最稀缺的才能。而她所缺乏的能力,有了当然更好,没有也无伤大雅,或者说尽管现在缺乏,但以她的能力和才智,只要愿意,很快就可以补上来。套用高中哲学的话来说,就叫“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讲到这里,我需要给大家介绍一个理论,叫做“选择性记忆”。人的记忆特征都是这样的,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过目即忘,也对于一些比较怪异的东西容易具有深刻的印象。比如你在大街上走着,有成百上千个面孔从你眼前闪过,你都不会留意,这时候突然有一张被开水烫了一大块的脸出现了,你一下子就会被他吸引,甚至过了一周,一个月都不能忘记。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学习成绩的好坏是和他的付出成正比的,本来你一直靠辛勤的学习获得不错的成绩,但突然有一次你学得很努力却没有考好,而旁边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却考好了。你就容易记住这一次反常事件而忽略以前很多次正常的情况,从而得出结论:付出不一定有回报,好不好好学都无所谓的。又比如说班上大部分成绩好的人都是靠不懈的努力取得好名次的,但偏偏有一次一个不努力学的人考进了年级前三名,于是一般人就容易记住这一次“奇迹”,在他面临是认真学习还是出去打电脑游戏的时候,他心里就冒出来这个场景:某某某不好好学习还考得好呢。却不会记起说,班上前十名中至少有九个是靠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清华、北大、人大这引起著名高校的学生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但不可能是铁板一块,有那么一两个违法犯罪或者跳楼自杀的,经媒体一炒作弄得路人皆知,好像这里的人全部是一群书呆子或者偏执狂。从人格上讲,他们即使不比同龄人高尚,但也绝不会更低下。但他们在知识能力上显然远高出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所以,面对考试,大家要有积极认真的态度,高分高能是普遍现象,高分低能是特殊情况。一张高考试卷,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在考查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应试技能,实际上却是在考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做事情有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能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能不能抵抗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干扰……第20节:人才是不会吝啬机遇换一个角度思考,即使因为各种难以预见的原因,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知识和个人素质,而由于各种偶然因素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那么你还有机会重振旗鼓--复读、考研、出国、创业……很多很多,有了点金之术,还怕“千金散尽”?正所谓“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毕竟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变革的年代、多元的社会、开放的中国,命运对那些真正杰出的人才是不会吝啬机遇的!第2章成功篇:学习需要的七种综合素质要有明确的目标“除非你说出目的地,否则你无法成功。”--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没有理想,人就会失去动力,就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而无法战胜自己的惰性,便很难把握时间、把握生活,很难有直面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湖北省01年文科状元王林丽一、学习必须要有目标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的目标是高考成功的第一原则,是首要条件。明确的目标可以创造奇迹,反之,目标的丧失也可能会毁掉一切可能出现的奇迹。秦朝时候,有一个叫刘季的人被派到咸阳服劳役,远远的看见了秦始皇浩浩荡荡的出游队伍,长叹一声道:“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也!”十年后,他统一中国,开创了一个立国四百余年的朝代--汉朝,史称汉高祖。刘季,也就是刘邦。50年前,在遥远的英伦三岛,有一位幼儿园老师突发奇想,让他所教的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同学写了一篇作文,题目叫:未来我--。孩子们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千奇百怪,五彩缤纷。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海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当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50多年过去了,布罗迪老师一直保存着这些作文本。他决定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像雪花般向布罗迪飞来。在这些来信中,有一封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人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现在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脑子里,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实现这个梦想。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风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我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比我大一级的女生,进入高三的时候,她的成绩在年级大概在十一、二名左右。我们学校每年被北大清华录取的总人数那时大概4、5个,但她公开宣称自己要考北大,搞得连我们高二的同学都知道有个女生要考北大。那一年,我们学校考上北大的人比较少,只有三个,她便是其中一个。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的高中同学,名叫王小云,高考落榜后,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和其他种种原因,她进入了本地一所普通的卫校学医。然而,在那里呆了一年之后,她发觉自己根本提不起对医学的兴趣,而且也无法融入到那样一个良莠不齐的集体中去,实现自己大学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在离开高中校园一年后,她选择了复读,重新拾起了高中课本。经过一年高四,她不知付出了多少的辛劳和汗水,用超人的毅力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成功,考入安徽工业大学读国际经贸专业。别人问起她能如此刻苦的原因,她说:“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我知道自己必须要考上大学,实现我很久以来在心中默默树立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可能是我听说的第一所大学,至少是我能记住名字的第一所大学。那个时候还在念小学,觉得一所大学能把“中国”和“人民”两个名词连接在一起作为自己的名字,必然是十分神圣的。所以特别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入这所大学念书。因为这个目标,我中考的时候选择了江津中学,而拒绝了一所重点中专(在我参加中考的时候,中专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在高二分文理的时候,我又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只在第一志愿栏里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其它地方全是一片空白,决心今年考不上明年再来。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明确的目标可以创造奇迹,反之,目标的丧失也可能会毁掉一切可能出现的奇迹。费罗伦斯·查德威克是世界著名的游泳健将,她一生参加过无数次渡海游泳,从来没有半途而废过,她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1952年7月4日,她向一个新的记录发起挑战。她打算游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卡塔林纳岛之间21英里的卡塔林纳海峡。如果她成功了,她将是世界上第一个游过这一海峡的女性。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全身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着。15个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离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第21节: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几十分钟后--从她出发算起是15个小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又过了几个小时,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的打击。她不假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能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中国有句古语:“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话来形容查德威克似乎非常合适。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两个月之后,在一个没有浓雾的天气,她成功地游过这个海峡。在这个故事中,目标的明确与否最终决定了成败。而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时候,目标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越南行医的精神病专家弗兰克不幸被俘,后被投入纳粹战俘营。根据他的观察:“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有的人却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当一个人确信自己生存的价值时,什么样的饥饿和残酷拷打都能忍受。而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的人,早就不堪折磨的死掉了。纳粹集中营中最后生存下来的人不到5%,他们活下来的原因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心里有着明确的目的,觉得还有一些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期待活着与家人重聚。”目标还不是现实,只是存在人头脑中的一种想法,它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这种想法能给你很多东西:目标能给你指引方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立志进入清华的学生在选择文理科的时候不会犹豫不决,把短期目标定为提高英语成绩的人知道他该把大量时间放到英语上,把人生目标定为做一名政界领袖的人就会主动的去阅读历史、政治和人物传记方面的书籍、关心时事政治。没有目标的人则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摇摆不定,难以取舍,无法专心从事某一件事情,最终一事无成。所以,当你经常感到琐事太多,难以取舍的时候,你就要想想:我的目标是什么,做那件事情最有利于我的目标的实现?这样你就很容易做决定了。目标能给你提供动力。看不见海岸是查德威克放弃的主要原因,在荒漠或草原中行走的人往往会寻找远处的一颗小树、一块石头或一片绿洲作为目标,走到之后再寻找下一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不懈的走完。当你定下自己希望考取某所大学之后,立刻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为了这个目标而受一些苦是完全值得的,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半途而废。所以,当你感到学习的辛苦难以忍受、或者某一次考试没有考好、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的时候,你就要想想: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眼前的痛苦和困难是否值得我去忍受或努力克服?这样,就很少有什么东西能阻碍你前进了。目标能提供一种衡量自己的标准。当你定下自己下一次要考入全班多少名的时候,你就会去关注本次考试第多少名考了多少分,各科又考了多少分,我总分差多少,差在哪几科?知道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才能再有针对性的指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没有目标,差,不知道差在哪里,好,不知道好在哪里,学习难免陷入迷茫。所以,当你感到学习困难重重,不知如何下手,经过努力之后不知自己的努力是否取得了成效,你就拿你的目标做一个对比,看看每个具体的项目跟目标相比还有哪些差距。所以,如果你的学习还没有目标,那么必须尽快制定一个。学习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你不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甚至无法坚持到最后。二、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你的长期目标应该制定得尽可能长远,那将激起你为伟大事业奋斗的雄心;中期目标应该高于你的现状一个档次,那将使你能够拥有足够的提升空间和不懈的动力;而短期目标则应该限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够迅速付诸实施,通过一个又一个短期目标的实现来获得成就感。(一)目标的三个层次目标可以分成三个层次: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很好的把这三个层次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只有几十人,不到40年即统一中国,这就跟它能制定良好的目标体系是分不开的。早在中共一大上即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消灭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还指出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罢工。这里最高纲领就是长期目标,最低纲领是中期目标,而领导工人罢工等可以看作短期目标。用一句话把这三个目标概括起来: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下,为了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头绪非常清楚,所以一大召开,共产党刚成立,就能马上投入革命斗争。从成立到统一中国的38年里,最高纲领始终不变,建立新中国的理想也没有变,但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则经过了激烈的争论,而短期目标则随着大革命、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第二次内战不断的发生改变。这段历史,已经把不同目标层次的地位和作用说得非常明确了。长期目标是一种信仰,中期目标让人觉得有奔头,短期目标让人知道眼下该怎么做。第22节:远大的长期目标(二)远大的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也就是指你的人生理想。没有理想的支撑,人生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甚至,失去生活的动力;没有长远的目标,你也许就会被短期的各种挫折所击倒。如果你只看到眼前,只看到高考,那么你很容易怀疑努力学习的意义,很容易怀疑高考成败的意义。没有长远目标的人会问:“高考考的好又怎么样,不好又怎么样?能进好大学又怎么样,不能进又怎么样?”有长远目标的人会这样说:“只有高考考好了,才能进好大学,才能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为了我将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说得长远一点,有很多人辛辛苦苦考入大学,进入大学以后却觉得非常迷茫。因为他以前只知道要把高考考好,考上好大学,但考上好大学之后怎么办,却从来没有想过。我在北京念书四年,可以说是每年都听说好几起各个高校有学生自杀的事情,从北大清华到一些普通高校、民办高校都有,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生失去目标的结果。当然自杀只是特殊情况,很多人进入高校以后,天天不好好学习,上网、玩游戏、看碟、喝酒等等,白白浪费了四年大学生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高考”,把这个中期目标当成人生的长期目标了,突然之间,象做梦一样,高考居然过去了,自己朦朦憧憧的居然进了大学的校门,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没有远大的目标,人生就没有瞄准和射击的对象,就没有更加崇高的使命能给你带来希望。有了理想,你就会有一股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勇往直前的冲劲。你必须要有远大的目标。当你有了远大的目标的时候,你才会有伟大的成就。所以,不要忘了常常问一问自己:“我这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打算在什么时候实现它?”“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付出多大努力?”如果这三个问题你还不知道答案的话,那么你确实应该找个时间来好好思考思考自己的人生了。如果你觉得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只要你肯为之不断努力,梦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三)具体而明确的中期目标人生的远大目标不太可能非常具体,比如你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你不可能也不必要在中学阶段就列出你在30岁的时候要成为什么级别的官员,在40岁的时候又达到什么级别,50岁的时候、60岁的时候又怎么样。这完全没有意义,你只需简要的知道,你将来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成为一个大人物,要改革你所不满意的现状,为人民造福就差不多了。但对于中期目标,就不能如此简略。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任总裁刘易斯·沃克曾经接受过一位记者有关稳健投资计划的采访。其间,记者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人走向失败呢?”沃克不假思索的说道:“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问道:“什么叫模糊不清呢?”沃克说:“我在几分钟前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就在’有一天‘,这个时间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率也就不大。”沃克紧接着又说:“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间小屋,你就必须先找出那座山。计算你想要的小屋的现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算出5年后这栋房子值多少钱。接着你必须确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攒多少钱。如果你真的这么做了,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