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数据三国-148

作者:三卷天书 字数:13745 更新:2023-10-09 16:07:31

第一卷 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5)南烨这几年虽说一直韬光养晦闭门不出,可是却一直关注着天下大势。不知情者都会以为南烨迷恋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一心著书立说。只有知情者才知道南烨不过是静待风云变幻。当然南烨麾下的一群文武也没闲着,陆地上没仗好打,大海中却有的是地盘可占。菲律宾、印尼群岛、澳洲等地通通成了南烨的地盘。只不过这些地方还都是不毛之地,要想发展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和更多的人口,所以南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发展中原大陆的各个州郡。得到辽东之地便沾沾自喜篡位称帝的曹丕假如知道南烨这些年得到的地盘加起来比整个大汉朝还大,也不知会做何感想。不过他的称帝之举,倒是让南烨看到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南烨利用报纸大造舆论确实是为了出兵北伐做准备,而他之所以没有马上动兵则是在等人来请。果不其然,报纸上的消息刊登不到一月工夫,刘备和孙权的使者便都到了交州。刘备派来的是简雍,孙权派来的则是鲁肃。从二人使者的人选上看,孙权似乎更重视这次合作,毕竟鲁肃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东吴四都督之一。不过刘备派简雍来却是自有考量。一是因为诸葛亮实在脱不开身,二是因为简雍是刘备的老臣子,黄巾起义时就与南烨打过交道,也算是一张人情牌。刘备心中清楚,面对南烨,人情有时要比计略更好用。南烨自然知道孙、刘两家的关系十分微妙,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所以并未安排两家使者一同来见,而是分别会见了两家使臣,想听听他们都有何说辞。简雍不拘小节性情直爽,见了南烨行礼之后便半开玩笑半奉承道:“国师一别多年风采依旧,宛如当年,真神仙中人。我等俗人垂垂老矣,当真羡慕国师。”南烨长相就不显老,这些年与众妻妾修炼房中术又略有所成,再加上不用四处征战修身养性,样貌确实没有太大变化。他听简雍之言不像使者觐见,反像朋友来访感慨叙旧,不由亲近许多,笑对简雍道:“宪和不必称羡,若是宪和整日无事一身轻,学我写写画画,便也可延年益寿。”简雍笑道:“我可学不得国师。若要我作出国师那般锦绣文章,恐怕苦心积虑也不能成。休说延年益寿,早死十年也未可知。”殿上文武听完简雍所言不禁莞尔,南烨也微微一笑。想当年他在刘备帐下就与张飞、简雍关系不错,也知道简雍为人颇有幽默感,想必这便是刘备派来简雍的原因。寒暄过后,南烨便问道:“玄德公遣宪和为使不会是要来找我叙旧的吧?”简雍听南烨问起正事,严肃道:“国师与我主交情深厚,我便省去虚词直言当面。曹丕于邺城篡逆为帝,坊间传闻汉天子被曹丕所害,我主痛心疾首大病一场。如今病愈便欲兴师讨逆,怎奈兵微将寡,恐不能敌。国师一向忠义,必也深恨曹丕篡逆之事,故而我主欲邀国师一同发兵讨逆。”南烨听简雍所言还算坦诚微微点头说道:“曹丕虽未曾弑君,但废君而自立,却为篡逆之举。我亦有意发兵讨之,只是交州路远,粮草运送艰难,不便出兵。”简雍来时就知道南烨不会轻易动兵,因为南烨若是出兵早就动手了,哪还会等使者登门?此时南烨推说路远不过是索要好处罢了。哪次他出兵也没吃过亏啊。在简雍临行之时,刘备、诸葛亮都嘱咐过他,对待南烨无需用什么心机,只要诚心相待敬其一尺,他自然会敬人一丈。刘备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他与南烨相交已久,诸葛亮则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看人的眼光。简雍自然相信这两个的结论,他自己也觉得与南烨合作是双赢的事,谁也没亏吃。于是道:“国师不必为运粮之事忧心,只要国师出兵为汉天子雪恨,我主愿供应全部粮草辎重。”南烨知道刘备得了豫州之后贸易四方赚了不少,此时听简雍之言,还真有一种财大气粗的感觉。这种豪爽让南烨心中十分痛快,微微一笑道:“玄德公果然大度。只是除了粮草还有一事十分为难。我与那曹丕属地并不接壤,若远征曹丕,需过玄德公或孙仲谋之地……”简雍连粮草都舍得,这借路之事自然更无问题,不等南烨说完便道:“国师与我主盟好,借道伐魏自无不可。”南烨不知简雍此言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不论哪一种南烨也必须把话挑明道:“借道事小,只是不知我与玄德公合力攻陷州郡城池,当属何人?”自从南烨赤壁之战后攻城略地,三家诸侯便意识到南烨国师并非什么一心为公的善男信女。因此南烨直接挑明利益划分之事,简雍也并不奇怪。刚才说曹丕篡逆也好,远征无粮也罢,其实都是虚的,此时的战后地盘划分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曹丕的地盘与南烨并不接壤,南烨就算跨境出兵,攻陷的也是一块飞地,既不好防守,也不好经营,这正是南烨等着两家来请的原因。对南烨来说如同鸡肋的地盘对于孙、刘两家却格外重要,南烨希望用自己打下的地盘与两家换取些实际的好处。其实简雍此来的目的也是希望南烨能将两家合力攻陷的地盘让给刘备,当然刘备也会付出一些代价。简雍虽听南烨直指重点,可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道:“既是两家合力所得,自然由两家平分。若是国师肯将城池让与我主,我主必有厚报。”南烨闻言哈哈大笑道:“宪和当真痛快!不瞒宪和,兴兵之事我早有章程,宪和稍后可与我家志才军师详细商定,而后报知玄德公即可。”简雍听了南烨所言同样大喜,他经常代刘备出使,可是这么痛快的谈判过程却十分少有。双方更本没有使用过多的外交辞令,皆是直来直往,接下来便是商定细节讨价还价了。简雍相信以南烨的为人也不会提出太苛刻的要求,不过是索要一些钱粮人口而已。对于四家诸侯中地盘最小的刘备来说,能用钱粮换城池,绝对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第一卷 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6)南烨与简雍敲定了合作意向之后,自然有戏志才去商讨细节。紧接着南烨便会见了孙权的使臣鲁肃。与刘备的大度豪爽相比,孙权明显有些小家子气。这让原本性情豪爽的鲁肃在与南烨谈判时未免有些缩手缩脚,显得心机深沉。同样是一番寒暄过后,鲁肃出言试探道:“我主遣肃为使,是为曹丕篡逆称帝之事而来。国师忠于汉室,仁义之名远播于四海,张角、董卓、李傕、郭汜、袁术、袁绍等不义之徒皆败于国师之手。想必曹丕篡逆之事,国师不会置之不理,定会兴师讨逆,为汉天子雪耻。”南烨知道鲁肃此行其实与简雍同一个目的,可是简雍一上来就明言刘备有讨逆之心,求助于南烨,可谓放低了姿态。而鲁肃一上来不说孙权态度如何,而是先激南烨兴兵。从谈判技巧的角度上来说,鲁肃不露自家底牌的做法确实高明一筹。可是对于南烨这种吃软不吃硬的性格却未必合适。既然鲁肃先行试探,南烨就装傻充楞,对鲁肃道:“子敬所言极是!曹丕篡逆恶行,令人深恶痛绝,我也实有讨逆之心。怎奈治下事务繁忙,麾下兵微将寡,我是有其心而无其力。还望子敬莫怪。”鲁肃闻言一愣,从报纸上传出的口风看,南烨应该恨不得即日兴兵才对,怎么听这口气又不想出兵?与刘备求援的谈判策略不同,孙权是希望南烨能主动提出发兵借道的要求,这样孙权才好向南烨索要过路费,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好处。可是南烨无心发兵的话,这一切就无从谈起。鲁肃组织了一下语言道:“国师所言差矣!昔日国师治下不过交州一地,兵不满万,尚能以大义为先,兴兵讨逆。如今国师坐拥数州之地,带甲百万,岂能言兵微将寡?近又闻国师闭门著书,又如何会事务繁忙?不会是国师贪恋家中妻妾美色,忘了这天下大义吧?”殿中文武听鲁肃言辞犀利,指责南烨,皆怒目而视。南烨却不以为意道:“非是我不知忠义,实是我麾下将士数年不曾征战,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粮草器械,皆不齐备。今若兴兵,没有三年五载训练士卒,准备粮草,恐怕难以成行。”鲁肃也不是傻子,一听南烨所言便是借口,不由眉头一皱。此时他也意识到南烨并非不想出兵,而是等着自己求他出兵,好掌握主动权。鲁肃来的目的就是为东吴争取利益,又怎么会将主动权让给南烨?可如此僵持下去合作也就陷入了僵局,所以鲁肃只能继续刺激南烨道:“国师也是知兵之人,正可谓兵贵神速。如今曹丕篡逆天下皆惊,民心尚未归附。若不在此时出兵,等上三年五载,令曹丕稳坐帝位,恐怕国师再难胜之。”南烨听鲁肃一再激将,就知道孙权的打算是想让自己打头阵,他在后面占便宜,这可比刘备没诚意多了。不过不得不说,团结起来力量大,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因此南烨还是要将话题继续下去,对鲁肃道:“子敬之言不无道理,只是我与曹丕之地互不接壤,又如何出兵相攻?”鲁肃听南烨转变了口风心中一喜道:“此事不难!国师可从吴王属地借道而过,只是大军过境,难免有士卒不法、马踏秧苗之事,国师补偿一些银钱也就是了。”“哈哈~”殿上文武一听鲁肃所言都忍不住笑出声来。人家刘备借道还提供粮草,孙权借道反而要钱,也太小气了。鲁肃不知众人因何发笑,不由望向南烨。南烨心中也觉得好笑,干脆与鲁肃玩笑道:“仲谋、子敬当真生财有道,还要收我过路费啊?只是我穷得很,恐怕拿不出银钱过路。”鲁肃听南烨哭穷把嘴一撇,这世上谁说没钱他都信,唯独南烨说自己没钱鲁肃不信。不过这过路费只是小钱,收与不收就那么回事,鲁肃也难得大方了一回道:“借道之资尚可商议,国师钱少,不纳也罢。敢问国师何时发兵?”南烨反问鲁肃道:“我若发兵,吴王是否一同发兵讨逆?”鲁肃答道:“我主亦有忠义之心,自然会助国师讨逆。只是出兵多少还有待商议。国师若是兵少无力占据曹丕属地城池,我主便出兵多些。若是国师兵多,我主便出兵少些。”南烨一听就明白了,孙权这铁公鸡是想一毛不拔就占有两家合攻之地啊。谈到此处南烨也不耐烦了,板起脸道:“子敬且回复仲谋,便言我过境、出兵之事皆不劳吴王费心。待时机一到,我自会北上与刘玄德合兵讨逆。吴王出兵与否悉听尊便。”说罢便命左右送客。鲁肃此时方才醒悟刘备也来和南烨结盟,心中便是一惊。若无刘备,孙权的条件再苛刻,南烨为了讨伐曹丕也要答应。可是有了刘备就不同了,南烨完全可以与刘备合作,将东吴甩在一边,那东吴的局势可就被动了。先前鲁肃所言都是照着孙权的吩咐尽量争取利益,不过此时一听刘备参与此事,鲁肃便知道孙权的策略已经完全失败了。这时候鲁肃的才华和豪爽才显示出来,立而不退道:“国师且再听我一言!”南烨摆摆手,令左右退下道:“不知子敬还有何话说?”鲁肃道:“肃来时不知关中王使臣也在,既然关中王亦有出兵之意,我三家何不一同兴师讨逆,以顺民心?”南烨点首道:“如此大义之事,若能如赤壁之时,集三家之力破曹,也是一桩美谈。只是不知以谁为盟主?”鲁肃知道此时东吴成了弱势一方,假如不尊南烨为盟主,听南烨命令行事,恐怕孙权就赶不上这次伐魏了,别说吃肉,喝汤都是妄想。于是鲁肃果断道:“三家既是会盟于交州,自然是尊国师为盟主,听国师之号令。”南烨闻言一拍桌案道:“好!既是从我号令,那便请子敬回去转告吴王。三家各起大军十万,云集于许昌城下,共讨曹丕。”鲁肃闻言还有什么好说的?如今盟主之位都给了南烨,孙权那点小心思就全都用不上了。鲁肃与郭嘉又商量了一番具体起兵细节之后便告辞离去,他要快点将消息告诉孙权。刘备、孙权得到南烨回复之时,南烨的十万交州兵已然到了荆州。这倒不是南烨的动作快,而是南烨此时的兵力主要就布置在司隶、荆州、扬州一线,防备三家兵马来攻,因此南烨从荆州调兵即可,自然方便的很。简雍带回的消息与刘备预料中的差距不大,刘备当即命关羽、张飞整兵,往许昌而行。孙权得到的消息就与想象中的差距比较大了,可是他也知道,若不听南烨号令,自己就只能单干,那还不如合力进攻曹丕呢,毕竟这样把握更大,于是也整顿兵马出发。曹丕闻知三家诸侯兵马齐动,要来讨伐自己,当时就慌了神。聚集众将商议道:“朕已继汉统,南烨、刘备、孙权三个贼子不思恭顺降服,反起兵来攻,这该如何是好?”别看一众文武撺掇曹丕篡位时挺欢,可是此时三家兵马一到都不由慌了手脚,大殿上议论纷纷乱成一片。有劝曹丕御驾亲征的,有劝曹丕放弃许昌的,还有劝曹丕遣使求和的。曹丕一见这般乱景眉头一皱,之前不论有何等大事,朝中都有荀彧坐镇,从未这般乱过。可是由于荀彧不赞成曹丕称帝之举,曹丕便一怒之下将荀彧贬斥回家,此时此刻曹丕反而怀念起荀彧的好来。不过让曹丕给荀彧官复原职,曹丕却不想丢那面子,只能看着朝中文武乱成一团。大殿上可不止曹丕一人想起荀彧,司马朗出言提醒道:“陛下何不召文若公问计?”曹丕原本拉不下脸去请荀彧入朝,可是司马朗一提,曹丕便有了台阶,欣喜道:“爱卿所言极是!不知何人愿往?”董昭出班道:“微臣愿往。”曹丕点了点头,便让董昭去请荀彧。董昭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可是却没带回荀彧。曹丕忍不住问道:“荀令君何在?”董昭尴尬道:“文若公称病在家,无法入朝。”曹丕闻言心中暗恨,嘴上却道:“是朕愧对荀令君。”董昭道:“文若公虽病重无法入朝,却有书信一封,献计于陛下。”曹丕闻言又喜道:“你何不早言?快快呈上。”董昭不敢怠慢,呈上书信。说是书信,其实不过三句话而已。第一句:遣大将往许昌助文优守城。第二句:拘山阳公往北地,莫被三家所得。第三句:速招司马仲达还朝。曹丕见计当时大喜,李儒防守许昌多年计略过人,只是身边缺少武将,这第一计可令许昌无忧。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后,封地在兖州,这第二计就是转移刘协,免得被三家所得再立为帝。而这第三计则是一个双保险,不论前两计成否,司马懿还朝都能主持大局。第一卷 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7)曹丕得了荀彧之计心中稍安,将荀彧所写三计遍视众人。殿上文武见此三计无不称善。传召司马懿,接回山阳公刘协都不是大问题,何人去助李儒防守许昌才是大事。明眼人都能看出许昌危急之处,荀彧没让曹丕御驾亲征想必也是觉得此战艰难,稍有差池就会性命不保,甚至已经做好了弃许昌守邺城的准备。所以一众武将面面相觑,皆不敢轻易请战。就在众武将沉默之时,忽然一人出班道:“陛下,末将愿前往许昌!”这人的声音还略显稚嫩,可是却洪亮无比。众人以目视之,乃是曹丕之弟曹彰。曹操子嗣不少,不过青史留名者不过数人。一是战死宛城的大儿子曹昂,二是继承王位的曹丕,三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四是智能称象的曹冲,第五个便是有黄须儿之称的曹彰。曹彰字子文,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二子,也是曹丕之弟,曹植之兄。其人年少便善骑射,膂力过人,能徒手格杀猛兽。曹操见曹彰好舞枪弄棒,曾问年幼的曹彰道:“你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有何可贵之处?”曹彰答道:“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如何能作一文士?”曹操又问曹彰之志。曹彰答道:“愿为将。”曹操问道:“为将当何如?”曹彰答:“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曹操闻言大笑。由于曹操身死华容道,曹丕继位还在年幼之时,曹彰、曹植年岁更小,也就没有发生争夺王位之事。这几年曹丕渐渐掌权,对于两个弟弟虽然加以提防,没有给予重权,可是也没过分逼迫,搞出什么七步作诗的事来。曹彰的志向是统兵为将,可是他要想在曹丕麾下统兵何其难也,所以平日最多也就带着三五家将,训练百余亲兵。如今见众将都不愿去许昌,他便自告奋勇,向曹丕请战。曹丕见是曹彰请战当时大喜,曹彰身份特殊又爱身先士卒,若能去许昌守城,定能提升士气。就算战败身死,曹丕也能除去一个隐患。曹丕??中虽喜,嘴上却道:“贤弟愿代朕守城,朕心甚慰。只是此次三路兵来,不容小觑。贤弟之前又不曾领兵,岂可轻往?”曹彰拱手道:“弟虽不曾统兵出征,但此次只是守城,又有文优先生指点,想必不会误事。如今大敌当前,弟便不为将统兵,也愿做一军前小校,上阵为兄长分忧。还请陛下应允。”曹丕闻言喜道:“好!贤弟真勇武也!此次便封贤弟为北中郎将,统兵五千前去助战。不知还有何人愿一同前往?”年少的曹彰一请战,确实带动了众将士气。夏侯尚、夏侯德、邓义、刘先、牛金五将先后请战。曹丕又拨五人军马四万五千,与曹彰凑齐五万大军,前往许昌迎敌。李儒在许昌得知曹彰等六将来援,急忙命人大开城门,将众将兵马迎入城中。而后立刻与众将商议退兵之事。曹彰这还是头一回领兵出战,心中难免激动,坐在李儒下手,聚精会神的听他讲解目前战局。李儒见曹彰贵为皇弟却并不插言,而是十分听话,心中也很满意,对众将道:“如今三路大军齐至,合计兵马三十万。我等守城之兵不过十余万。若等三家兵来,此城难守矣。依我之见不如先起兵退其一路,而后守城。诸君以为如何?”夏侯德道:“许昌城高墙后,便是敌军倍于我军,也难下此城。何必出城冒险?”李儒道:“此次若只孙权、刘备二人前来,休说三十万,便是五十万人马前来也难攻陷此城。可南烨国师发兵,我等不可不小心应对。”曹彰道:“适才听先生讲,孙、刘、南三家兵马一路十万,我等城中士卒约有十五万,若尽全力,退其一路不难。我愿为先锋,取那南烨首级。”李儒闻言一愣,而后笑道:“三路兵马,殿下何故要取南烨?”曹彰道:“文优先生不是说南烨最需防夀防备?只要先取南烨其余两路不足为惧矣。”众人听曹彰之言都笑了起来,深感曹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夏侯尚笑道:“南烨征战四方攻无不克,岂是易与之辈?此次他又过豫州,与刘备同来,若攻其一路,便是攻他与刘备两路,岂有得胜之理?”李儒点首道:“伯仁之言是也。三路军中应先退孙权为上策。”曹彰好战不假,可也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经验不足,所以十分虚心。听完夏侯尚与李儒解释,他便不再坚持己见,而是拍着胸脯道:“若战孙权,末将愿为先锋!”李儒倒是听说过曹彰勇武,也明白曹彰上阵可鼓舞士气。但是曹彰武艺究竟如何,会不会一上阵就尿裤子,李儒也拿不准。于是说道:“大军先锋不但要修桥补路,还要克敌制胜。殿下欲为先锋,必先在士卒之前一展勇武才行。”曹彰对武艺极有自信,当时兴奋道:“不知我要如何一展所长?”李儒道:“可往校场比武。”曹彰最不怕的就是比武,拉着众人便往外走。校场上的士卒一听二公子曹彰要与众将比武,都争先恐后凑了过来。众士卒只见曹彰头戴金冠,手持画戟,胯下一匹宝马名曰白鹤,策马来到校场正中喝问:“谁来与我一战?”李儒知道众将之中牛金武艺最高,夏侯尚、夏侯德兄弟次之,荆州降将邓义、刘先武艺最差。在李儒看来,曹彰的本事只要能胜过邓义、刘先也就凑合了,至少不会上阵就送了性命,若是还不如这二人,那就最好让他老老实实城里呆着。于是李儒吩咐道:“还请邓将军上前一试。”邓义撇了撇嘴,并不愿给年方十七的曹彰当陪练,不过他官职卑微无法抗命,只得策马提枪来到阵前拱手道:“还请殿下手下留情!”曹彰不知邓义是客气,点点头道:“嗯~我会注意分寸的。”那语气如同必胜一般。邓义见曹彰高傲,心中不免有气,说了一句“殿下小心!”而后便一枪刺来。第一卷 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8)邓义与曹彰一交手,这才知道自己小看了曹彰。二人交锋不到五回合,邓义便被曹彰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若非曹彰因为切磋手下留情,恐怕邓义三回合都挺不住。李儒对于武艺虽是外行,可也能看出曹彰的厉害,只凭这一点就说明邓义与曹彰相差不是一星半点。李儒对刘先道:“刘将军且去助邓将军一臂之力。”刘先与邓义同为荆州降将,在曹营中关系最好。他也觉得邓义输给一个黄毛小子丢人,于是挺枪策马上前道:“殿下且看末将枪法如何。”说罢便与邓义双战曹丕。曹彰见二将来战不怒反喜,挥舞画戟如同游龙一般。古代武将但凡用戟者,要么膂力过人,武艺超群,要么不堪一击,只为装13。曹彰显然属于前者,与二将交战不落下风。众士卒见曹彰勇武,纷纷喝彩叫好。李儒等人在一旁看了也不由点头。夏侯尚感叹道:“殿下有大公子之风。”他所说的大公子并非指曹丕而是曹昂。话音刚落,就见阵上曹彰用画戟月牙一锁邓义枪尖而后往外一拉,邓义长枪当时脱手飞了出去。刘先挺枪来救,曹彰策马闪过,回手用画戟在刘先的马屁股上划了一下。那战马吃痛策蹄飞奔,结果就把赤手空拳的邓义留在了曹彰面前。邓义失了兵器还怎么比试?只能抱拳拱手佩服道:“殿下武艺高超,我等不敌也!”曹彰举目四顾周围士卒那敬佩的眼神,不由哈哈大笑,看向李儒道:“以我武艺可为先锋否?”李儒点了点头道:“殿下本领足以为先锋,不过那孙权麾下能征惯战之士不少,殿下还当小心谨慎。”曹彰点头答应之后众人又回殿中。李儒命夏侯尚、牛金、曹彰三人领兵十万,埋伏于于颍水之北,截断桥梁,专等孙权。却说孙权得了鲁肃回报并不急于出兵,而是日夜命细作打探。直到听说南烨、刘备合兵一处开始往许昌而行,这才从徐州境内发兵。由于此次三家兵马数量相同,南烨、刘备又亲自统兵,孙权便也亲率兵马而来,免得在南烨、刘备面前失了话语权??此次出兵,孙权留周瑜等将守家,命吕蒙、董袭为前队,自领凌操、凌统、陈武、宋谦居中,蒋钦、周泰等将居后。一路之上所过郡县皆望风而降。吕蒙、董袭来到颍水之南,见河上桥梁被毁,便四处寻找船只渡河。人马刚刚过河,吕蒙、董袭便见一小将骑白马,持画戟,引数千兵马而来。董袭见曹彰领兵而来并不认识,不由对吕蒙笑道:“常言半渡而击,我等已然渡河,此将才来,可见此子不会领兵,不知战机,待我胜之。”说罢策马引兵来战曹彰。曹彰与董袭交锋不到二十回合诈败而走,董袭急忙招呼吕蒙一齐引军追赶。吕蒙劝董袭道:“小心诱敌之计!”董袭道:“主公后队人马将至,便是计策也不打紧。”吕蒙回头一望,果然孙权兵马已到。原来就在他们收集船只渡河的时候,孙权的中队已经到了河边。见了孙权的人马,吕蒙也有了底气,跟随董袭去追曹彰,只留少量人马助孙权渡河。董袭、吕蒙追着曹彰到了颍川以北,忽闻战鼓声响,左边夏侯尚引一军杀来,右边牛金一军杀来,曹彰引兵回身杀来。这三人合兵有十万之众,董袭、吕蒙的前队不过三万,如何匹敌的过?当时便被杀的大败。吕蒙、董袭奋力死战,这才杀出一条血路往河边逃去。还未到河边,便见孙权引兵而来。原来孙权渡河之后听前军得胜,便催兵而行前来接应,哪里想得到片刻工夫前军已败?董袭见了孙权便高呼道:“主公快走!”孙权闻言大惊,待他想要回兵,前队败军已然冲进中队军阵,士卒一片混乱。曹彰三将见机不可失,率领曹军直冲孙权帅旗。孙权忙命身边凌操、陈武、宋谦三将上前交战,只留小将凌统身边护卫。曹彰与凌操战在一处,陈武对上了牛金,宋谦对上了夏侯小侯尚。若单论武艺,除了曹彰对凌操占上风外,其余两个曹将都不是吴将对手。可是曹军比吴军多啊!主将不是对手,可以召唤士卒帮忙群殴,如此一来三名吴将哪儿能抵挡?凌操在乱军之中与曹彰交战不到十合,便有一曹兵用长矛来刺凌操。曹彰趁着凌操抵挡长矛,挥手一戟将凌操砍于马下。与此同时宋谦也被夏侯尚领兵围殴致死,唯有陈武仗着武艺高强,从乱军中逃了出来。东吴三将虽没能抵挡曹兵,却为孙权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孙权趁着三将交锋之时与凌统跑到了河边,此时他身边还剩三百余骑。就在孙权松了口气,想要寻船渡河的时候。曹彰引着两千余骑从后追来,口中大叫:“孙权哪里逃!”凌统见曹军来势如山倒,大呼道:“寻船不及,主公速渡小桥!”说罢翻身与曹彰死战,要为父亲凌操报仇。孙权此时已然慌了神,根本忘了桥梁已断之事,策马朝着一小桥奔去。待他纵马上桥,才发现桥中已被拆断,并无一片木板。这下可把孙权惊得手足无措。就在孙权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刚才战败的陈武浑身浴血也杀到桥前,对孙权大呼道:“主公可令马退后,再放马向前,跳过桥去。”孙权闻计大喜。原来由于时间匆忙,这小桥曹兵只拆了中间一段丈余距离,前后桥身还有木板,普通战马未必跳的过去,可是孙权的宝马快航却没问题。就见孙权收回马来有三丈余远,然后纵马加鞭,快航纵身一跳飞过桥南。陈武紧随其后也跳过桥去。帮孙权抵挡追兵的凌统年纪、武艺与曹彰都不分上下,曹彰见猎心喜,并不许士卒围杀凌统,而是与凌统斗将单挑。若是放在平时,凌统确实有与曹彰大战一百回合的实力,可是今日他为父报仇心切,还牵挂着孙权安危,周围又全是曹兵难免紧张,这就令凌统心态不佳,有些发挥失常。曹彰、凌统交战到了三十余回合,凌统便落了下风。此时凌统望见孙权已然跃马过河,去了一块心病。他自知此次难以杀曹彰报父仇,便趁着还有体力虚晃一枪,拨马就走,身中数枪才杀出重围。曹彰岂能让凌统逃了,领兵随后追来。凌统杀到桥边,见桥梁已断,曹彰又紧追不舍,暗道一声:“我命休矣!”便在此时,董袭、吕蒙引败兵到,救下凌统沿河而走。三人且战且逃,身后东吴士卒越来越少,凌统护卫孙权那三百余骑早已全部阵亡。眼看三人就被曹兵围上,只见河中船来,孙权在舟上相迎。原来孙权纵马过河之后行了不远,便见蒋钦、周泰引后队人马而来。于是孙权急忙催促后队向前接应。蒋钦、周泰这才快马加鞭来到河岸,与孙权一起来接凌统等人。董袭、吕蒙、凌统三人见到船来毫不犹豫纵马一跃,不过他们可不是想跳上船去,只听“噗通~噗通~”落水之声,三人全部连人带马掉入河中。曹彰在后面见三人跳河就是一愣,更奇怪的是三将身后残兵也纷纷跳河。过了片刻曹彰才明白过来,只见三将领着残兵泅水上了孙权小舟。原来东吴将士皆通水性,虽无法顶盔掼甲游过河去,不过只游一段距离到船上还是没问题的。夏侯尚、牛金此时也赶了上来,见孙权要乘船而逃,便命士卒放箭。不过此时孙权已然离岸退远,箭雨只杀死了一些没来得及上船的东吴败兵。曹彰见孙权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跑了,心中着实难受。便对官职最高的夏侯尚道:“吴兵所剩已然不多,我等追杀过河,定能擒住孙权。”夏侯尚确实也心有不甘,不过河上桥梁皆断,船只又都在南岸,如何追的上去?便对曹彰道:“我等无船,不能渡河,这便回城复命吧。便是未擒孙权,此战也是大胜,殿下当居首功!”曹彰还不甘心道:“莫非我等不可寻船而渡?”夏侯尚解释道:“待我等寻来船只,孙权已然在对岸列好阵势。吴军半渡而击,我等必败。何况南烨、刘备兵马将到,若在此耽搁反而失了许昌,是因小失大也!”曹彰好战不假,可是却并不傻,听夏侯尚一说便知道有理。于是命士卒打扫北岸战场,将孙权遗下的粮草辎重、武器盔甲尽皆运回许昌。东吴众将保护孙权回了南岸,蒋钦、周泰已然开始扎营。孙权望着对岸曹兵收拾自家粮草军器,心中郁闷就别提了。待营盘扎好,孙权升帐,先是重赏凌统、陈武,而后对众将道:“此战兵马折损大半,士卒军心涣散,我还有何面目去许昌盟会?不如早还,诸公以为如何?”孙权话音刚落,武将中便有一人挺身而出道:“主公万万不可!”众人以目视之,出言之人正是吕蒙。第一卷 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9)孙权败给曹彰一阵,折损了数万大军,吓的心惊胆颤,便欲收兵而还。此时吕蒙出言阻止了孙权。吕蒙对孙权和帐中诸将道:“主公此次发兵是为大义讨逆而来,若败一阵而还,如何能见讨逆决心?此其一也。其二,主公已与光华国师和关中王有约在先,若约期不至,岂不失信于人?其三,主公若还,我等此战除损兵折将一无所获。若不还,待许昌城破主公可与国师、汉中王平分秋色。故而此时回兵徒惹人笑,不回才是上策。”孙权想要回兵一是见曹兵厉害,二是怕在南烨、刘备面前丢了面子。可此时听吕蒙一说,发现领兵而回比前去盟会还要丢脸,于是便绝了回兵的念头问吕蒙道:“子明所言极是!可我与国师、玄德约定各领十万兵来,如今却只余四万,若那二人问起如何作答?”吕蒙笑问道:“主公此来是为何事?”孙权一愣道:“自然是来讨逆贼曹丕。”吕蒙道:“这就是了!主公来讨曹丕,又因与之交战而损兵折将,国师和关中王岂能埋怨主公未曾出力?何况此战曹军也非一人未损。主公便说也斩杀了曹军数万,削弱了城中兵马,看那二人还有何话说。”孙权闻言一愣,而后哈哈大笑道:“是也!是也!此战乃是三家军马进攻许昌第一战也!我为三家先锋矣!”事情有时就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之前孙权将这一战算为盟会之前,觉得其余两家各带十万兵马到许昌城下,自己带四万丢了面子。可是吕蒙却将这一战算在盟会之后的攻城战里,认为三家各出十万兵马伐曹,曹丕首先袭击了孙权,这才令孙权损兵折将,而非兵马不到。一念之差谬之千里,大概就是如此。孙权听吕蒙说完,也觉得此战中的人员伤亡与攻城时出现的伤亡并无不同,没什么好丢人的。于是便下令继续进兵,还命人将此战经过通知南烨、刘备和守家的周瑜。南烨选择了经过豫州兵进许昌这条路,因此早就与刘备合兵一处。孙权的信使一到,南烨、刘备便都大??一惊。没想到面对大军被动防守的李儒还能主动出击。刘备打发走了信使皱眉对南烨道:“不想曹彰如此勇猛,竟令孙仲谋损兵折将。”不等南烨说话,张飞就在一旁道:“兄长无需多虑,曹彰一黄口小儿罢了,俺愿上阵为兄长擒来。”南烨笑道:“曹彰自然不是翼德对手,可你若出马岂不是以大欺小?李儒又岂会令曹彰来战你?”诸葛亮手摇羽扇道:“国师所言不差,那曹彰再勇也不是诸位将军敌手,只是那李儒坐镇许昌多年不曾有失,着实不易对付。不知国师可有妙计破城?”南烨最不喜欢的就是打攻城战。假如是野战,南烨的技能可以提前发现埋伏敌人,也可防止被敌军埋伏,可是攻城战中却无法用技能取巧,他还等着诸葛亮想办法呢。于是对诸葛亮道:“我尚无破城之计,若孔明先生有妙计在心,我当按计而行。”诸葛亮见南烨愿意听自己的计策,不由微微一笑道:“国师尚且无计,我又能有何计。不如先到许昌汇合东吴兵马再行定计不迟。”南烨、刘备暂且无计,只能先往许昌。二十万兵马就这样浩浩荡荡到了许昌城下安营扎寨。当日孙权兵马也到,三家兵马分派一番,南烨扎营城南,刘备在城东,孙权在城西,独留北门出来,标准的围三阙一之法。曹彰在城上望见三家兵马围住三面,便对李儒道:“我观南烨等辈不过如此,三家人马若合兵一处,我等不是敌手。如今各自提防,分兵三面,正好一一破之。我愿趁彼军立足未稳,今夜下城一战。”李儒观望一阵笑道:“殿下莫急,此乃南烨等人诱敌之计也!”夏侯德疑惑道:“三路兵马,围三阙一,中规中矩,如何是计?”李儒道:“孙权之前败于我等之手,如今却与南烨、刘备一般独守一门,二人乌人也不派兵相助,诸公以为如何?”夏侯尚道:“必是三家不合,无法齐心。孙权兵少,我等正可出城攻之。”李儒笑道:“依我之见,这是南烨示敌以弱,以孙权为饵,诱我等出城。想必孙权营中早有埋伏。”曹彰道:“文优先生既已看破南烨之计,那我等可弃了孙权去攻刘备。”李儒摇头道:“南烨居中策应,若攻东西两营,南烨皆可救援。若攻南烨中营,左右也可呼应。我等不出才是上策。”城中按兵不动,可苦了城下小心防备一夜的孙权。三路人马各守一门确实是诸葛亮一计,看似公平的分配方式中隐藏着极大的不公平,为的就是诱敌出城。没想到却被李儒看破。孙权熬了一夜眼睛通红,次日一早便来到南烨帐中,与刘备、南烨开会。他一见诸葛亮便埋怨道:“孔明先生之计对曹军无用,我等又该如何?”诸葛亮这第一计似是有意,似是无意,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南烨还是十分佩服的,要不也不会依计而行。城中曹军不中计,只能说明李儒小心谨慎,谋略出众,并不能说诸葛亮的计策不好。南烨听孙权埋怨便替诸葛亮说话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明先生之计是我等昨日认可的,城中守将不中计,仲谋何必责怪一人。我等再想计策便是。”诸葛亮朝着南烨微微点首,算是谢过南烨解围。孙权也明白这事儿不能全怨诸葛亮,便对帐中诸将道:“诸公谁还有计,尽管直言。”吕蒙听孙权发问便抢先道:“可差军士筑起土山攻城。”魏延道:“可竖云梯,造虹桥,居高临下而攻之。”张飞道:“何必如此麻烦?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一鼓作气奋力攻击。我愿领兵冲杀上城,一日内破之。”第一卷 第五十六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南烨仗义再兴兵(10众将为破许昌纷纷献策,可是皆不得其法。听得南烨、刘备、孙权连连摇头。南烨若是带着霹雳车来,其实也不用如此为难。可是由于此次是联合出兵,南烨不想将这底牌暴露在刘备、孙权眼中,这才特意没带。却不想许昌如此难攻。三家兵马加在一处也不过二十余万,强攻许昌肯定是行不通的。于是众人又将目光转移到诸葛亮身上,就连孙权也不例外。诸葛亮见众人望向自己却不想强出头,而是朝郭嘉拱手道:“早闻奉孝先生足智多谋,亮已技穷,不知先生可有妙计?”郭嘉一直在南烨下手没开口,一是因为南烨让他藏拙,二是因为南烨觉得有诸葛亮在不必郭嘉费脑子。可是此时诸葛亮问起来,郭嘉却不能不答,便还礼道:“足智多谋可不敢当!依我之见此战非一时之功,可一面打造攻城器械,一面命人城下搦战,切不可急于攻城。待城中守备松懈,再用计攻之。”诸葛亮点头道:“奉孝先生所言是也,只是不知该令何人搦战?”郭嘉道:“李儒老谋深算,曹彰年少轻狂。若要搦战,当激曹彰出战。曹彰乃曹操之子,曹丕之弟,李儒未必可以约束,若擒他在手,也可令曹军士气不在。依我之见,可选营中小将搦战,曹彰必不服气。”刘备、孙权闻言都以为计策不错。孙权帐下小将凌统与曹彰有杀父之仇自然出战。刘备帐下有刘封、关平,都是小一辈的将领。二人有了人选之后便问南烨道:“国师麾下可有小将能敌曹彰?”南烨闻言点头微笑道:“正有一将可战曹彰。”诸葛亮听三家都有人选便道:“曹彰出战必被李儒所阻。我等当趁李儒不在,曹彰守城之时搦战。只是时机不易把握。”南烨笑道:“此事包在我身上。”探知城中的布防对于南烨来说再简单不过,寻星、显星技能一放,城中情况一览无遗。李儒显然十分谨慎,六员武将被安排在了四面。夏侯德守城东,夏侯尚守城南,牛金守城北,曹彰、邓义、刘先三将守城西与孙权相对。李儒的安排可谓十分周全。按说若要保护曹彰,将他安排在无人驻扎的城北最为安全。可是如此一来曹彰心中必然不快,甚至会更想出城一战,建立功勋。李儒让曹彰面对人马最少的孙权,又配了两员副将,可谓万无一失。不但考虑到了曹彰的能力也考虑到了他的心情。将星录:曹彰,字子文。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出征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体力94。武力90。南烨存星、取星之后发现曹彰果然勇武过人,所骑的宝马白鹤原是曹洪坐骑,一人一马给南烨增加了5颗将星。知道了曹彰在城西,南烨便通知孙权最先搦战。凌统之前一战被曹彰所败,本就憋了一肚子火,孙权令他叫阵正合心意,于是只带士卒百人,策马提枪来到阵前高声叫骂道:“曹彰匹夫,还我父亲命来!”曹彰得了李儒嘱咐并不出战,立于城头高声对凌统道:“手下败将,安敢在此扬威耀武!”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