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人生快乐么么茶:人生幸福自助餐丛书-4

作者:王卫宾 字数:11016 更新:2023-10-08 20:35:44

老子说:“舌头之所以还在,是不是因为它柔软?牙齿全没有了,是不是因为它太刚强了呢?”  常摐说:“太对了,天下的大道理都在这里了,我没有什么要教你了!”  善于统率千军万马的人,不会刻意表现英勇;善于获胜的人,不会轻易怒发冲冠;善于用人的,不会高高在上对别人气指頣使。这些就是化解对立与矛盾的不争之德,就象舌头比牙齿更长久一样,是符合天道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临矛盾,每天也都受到攻击。别人对我们的感情进行的伤害,对我们的自信进行的攻击,还有与别人或者是一些准则相矛盾而引起的自我怀疑,都是一些典型的形式。  面对这些矛盾与攻击,我们有两种应对的方式:第一种是慨然应战反击,与对方作不懈的战斗,两败俱伤;第二种是化解这些攻击,避开攻击,让它们落空,直至对方筋疲力尽为止。  第二种方式,我们可以称之为乌龟的应对智慧。乌龟动作迟慢,在遭受到外力干扰或进攻时,便把头脚缩进壳里,从不反击,直到外力消失之后,它认为安全了,才把头脚伸出来。这种看上去懦弱的应对方式,却使乌龟比任何一种猛兽生存得更久,不能不让人沉思。  很多人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来疲于奔命,但是这样也许会有很大的冲击力,却无助于取得真正的成就。要达到人生的圆满,必须学会化解矛盾,与别人、与外界进行必要的缓和与协调。  林肯当总统的时候,陆军部长斯坦顿有一次气呼呼地诉苦说:他被一位将军指责偏袒某些不称职的人,这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林肯听完,建议他写一封尖锐的反驳信来骂那家伙一顿。斯坦顿听了以后十分高兴,马上就写好这样一封信,并拿给林肯看。林肯读了以后,拍案叫绝:对,就应该这样骂他,你真是写得太好了。  斯坦顿兴奋地说:“我这就把它寄出去!”  林肯问:“寄给谁?”  斯坦顿回答说:“当然是寄给那个侮辱我的家伙了。”  林肯连连摇头:“你别胡闹了,现在你已经解了气,这封信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你要做的是把这封信烧掉,回去再写第二封信吧!”  也许林肯能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就是靠了这种化解自己的对立冲动,而不是用它来攻击别人的涵养与胸怀吧。林肯对于政敌的态度,就是努力与他们交流,甚至交朋友。他的这一态度引起了很多官员的反对。他们认为林肯身为总统,应该把从政府里消灭他们。  林肯听了以后只是微然一笑:“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我不是已经把敌人消灭了吗?”  我们即使有足够的把握一拳把对手的鼻子打歪,但能够因此达到消灭对手的目的了吗?恰恰相反,他会以三倍的力量报复,或者等我们转过身去的时候攻击我们。  我们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锋为例来说明,应该如何化解那些攻击。  比如说有人来推销一种我们不喜欢的保险,卖保险的人对我们说:“你想让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你遇到车祸后忍受贫穷吗?”  我们能怎么回答?如果回答是“当然不愿意”,那我们就已经在对方的面前俯首称臣了。因为对手会进一步诱导性地问:“你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值这点微薄的保费吗?”  这时,我们的罪恶感已经开始让我们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战斗了,我们不得不许诺:“为了我的孩子,我什么都愿意做。”  好了,我们败局已定,等着掏钱罢。  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让对方缴械,放弃攻击:“老实说,我死后家里人会怎么样,我一点也无所谓。”  对方会尴尬地咽一口唾液:“你真无情。”我们可以耸一耸肩膀“也许是吧。”  化解攻击的关键在于:不要抓住它,而让它从身边走开。抓住是战斗,放手就是战胜自己。所以,对于别人的攻击,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化解,而不是反击。  ==================================  ==================================  ==================================  ==================================  第四章 以无为追求有为(2)  王卫宾  以轻取重的智慧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作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辆大车!  回头您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鱼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了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后,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  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ju)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  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  每当我来到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它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琴瑟各自有调,在没有乐手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模式。遵循规律做事,就象好的乐手在不同的情况下,能够调出和谐完美的韵律一样自然。只有懂得事物内在的“道”,然后按照“道”去行动,才能顺理成章地成功。  要以轻取重,必须做到不先物而动,不后物而行,物来则应之,只有如此才能超越于万物之上,不论有无法则,总能因时而变;不论有无联系,总能顺应事物,从而事半功倍,显得轻松自如。  战国时,宓子贱做过单父的地方官。平日,大家只见他整天弹琴作乐,悠闲自得,根本没见他走出过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单父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  后来,宓子贱离开了单父,接替他的是巫马期。巫马期每天天没大亮,星星还没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地返回公堂。他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无不亲自处理,却发现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善。  巫马期听说宓子贱治理简直不费什么气力,可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什么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用的方法是只用自己的力量,依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而我动员了大家的力量,顺应外部情况变化,当然安逸得多了。”  宓子贱与巫马期同在单父做官,同样将单父治理得很好。然而一个工作得悠闲,一个工作得辛苦。这个故事说明,要想享受轻松成功的人生,必须具备以轻取重的智慧。  一般人经常为了得到仁爱之名就要广施恩惠,为了让人信服就要善加劝导,为了让人感到威严就要声色俱厉,这是试图用自身的力量推动别人。这种做法不仅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暴露无遗,而且效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  以轻取重,不仅是我们在做具体事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更是对整个人生进行经营中所必须懂得的。  以轻取重的效果就象提起一张渔网上的总绳,所有的网眼也就随之张开了。我们在从事任何事情之前,只要抓住了事情的大环节,小的环节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有一位居士去拜见一位大师,可是临行前忘记了带礼物。  见了大师以后,他再三解释:“师父,对不起,我这次临行匆忙,没有带什么礼物给您。“  大师平和地说:“那你就放下吧!“  居士奇怪地说:“我什么?都没有带,你叫我把什么放下。”  大师看着他说:“那你就带回去吧。”  这位大师本来说的是一句禅理很深的话,让客人把那份计较心放下,可是客人再三不懂,大师也就只好让他“带回去”了。  以轻取重的境界,应该是只言片语就能让人信服,恩惠不施就能让人感到爱心,脸色不变就能让人感到威严。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师法自然的自在精神,掌握人心人情规律,抱持一颗平常心。  逍遥而治的无为  汉朝曹参继任丞相后,一切遵守萧何原来的法规办事,他自己只是日夜饮酒作乐,没有出台什么新举措,来访的客人们都想跟他谈些事,一到他那里,就被曹参招待喝酒;其间想谈事,又被一个劲儿劝酒,直到被灌醉方才罢休,到底也没能说成什么事。  汉惠帝刘盈怪曹参不治理政事,就让曹参的儿子曹窟私下里把自己的意思去问一问曹参。曹窟回家劝谏曹参去治理朝政。  曹参正在喝酒,听了儿子的话以后勃然大怒,命人抽了曹窟二百鞭子。汉惠帝听说以后更生气了,把曹参叫来质问道:“你为什么要打曹窟呢?这是朕派他去劝你的。”  曹参取下帽子行礼谢罪说:“陛下自已掂量掂量,陛下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  惠帝说:“朕怎敢与高帝相比呢?”  曹参又说:“陛下看臣的才干与萧何相比谁更强?”  惠帝说:“你似乎比不上萧何。”  曹参说:“陛下所说的很对呀。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全国,法令已经订得很清楚了,陛下无为而治,臣等谨守职分,遵循着既定的法令不脱离,不也就行了吗!”  惠帝明白了曹参的想法,沉默了半天后对他说:“那你就回家休息吧!”  惠帝与曹参的这番对答所反映的,就是黄老哲学中无为而有为的思想。庄子说:“天地有伟大的美德,四季有严格的界线,万物有各自的规律,但它们都不说话。圣人无力,更高的圣人寂然不动,他们都在效法大自然的规律啊!”  自然界中,万物都自觉向往冬天的太阳,夏天的阴凉,并没有什么人让它们这样做啊!这就是自然。如果都等目光的示意,号令的指挥,它们才这样做,就已经违背了自然的道理。  古代时,皋陶是个哑巴,但他作为大禹的最高法官时,天下没有酷刑,犯罪的人却很少;战国的时候,师旷是个瞎子,但他作了宰相后,晋国政治清明,从来没有乱政。象这样不言语就发出了命令,不观望就无所不见,最终达到“我无为而人自化;我好静而人自正”的境界,就是能够顺其自然,无为而有为的结果。  在佛陀那里,无为是与有为的对立,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完全否定了有为人的价值。而入世的无为,并不是就叫也不来,推也不走,什么事也不做,整天坐着不动,而是无所不为。它以虚静无为作为根本,顺应事物本身,因势利导。由于它随外物而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准则,因此能够穷究事物的真实面目。  无形的东西才是有形之万物的主宰;看不见源头的东西,才是世事人情的根本。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时时需要这种无为的智慧。  美猴王孙悟空纵使一个筋斗云八十万里也好,仍是翻不出如来老佛的手掌,而如来老佛看上去又根本役做什么,任其去翻筋斗,驾云雾,无为反治。  能达到这种逍遥而治的境界,需要一种无为而有为的人生智慧。  人生的钝刀之术  徒弟对师父说:我学射箭已经超过了前人的境界,请让我下山吧。  师父问:你射得准吗?  徒弟:您让我射天上的飞鸟的左眼,我决不会射到右眼。  有一只鸟从师徒的眼前飞过,师父说:射它的左眼。  徒弟拉箭上弦,却又放下了:师父,这只鸟是从左向右飞,我射不到左眼。  师父点点头,又问:你的臂力如何?  徒弟:七石的弓我能拉一个时辰不松手。  师父说:拉给我看。  徒弟拉开一张弓,搭上箭,坚持了一个时辰。  师父说:把箭射出去吧。  徒弟把箭射出去,师父随手拿起一张小弓,也射出了一箭,比徒弟远得多。  师父说:强弓也要虚的时候多,满的时候少,才能维护弹性,成为强弓。总是拉紧的弦,是不能射出有力的一箭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贪多求快,虽好像已经使出全部的力量,但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或许比那些从来未用力的人更愚蠢。  正所谓“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我们经常感觉自己的能力能够胜任某项事业,却最终也没有成功,反面伤痕累累,这时就要用这个原则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太用力了,太紧张了,所用的刀是不是太锋利了,以致超过了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  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达不到这种境界,也要在竞争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只有不急不躁,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在某大学里,一位老教授有两个最得意的学生,认为学生中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只有这两个人。  可老教授没想到这两个学生日后境遇会有那么大的差异:  十多年后,其中一位出国后成为了一家国外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人才尖子,由他领头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位在国内一连换了几家公司,却总是与人难以相处难以合作,在前几年的优化组合中,他还被“优化”出局,索性自己干,又被骗亏了本钱……  一天,两人在老教授家不期而遇。处境不佳的那位先抱屈说:“老师,这些年我可从未忘记您关于磨刀的教导,一直没放松知识的积累和自身的努力,而且逢到竞争必一马当先,绝不退后,可谓磨刀霍霍,可怎么总是怀才而不遇呢?”  导师未言,另一位开口了:“这些年我也是一直磨刀霍霍。但我除了把刀磨快之外,有时也将它稍稍地磨得钝一些,忍让一点,要知道刀子如果磨得太锋利了,它在碰伤别人的同时,也难免会伤着自己。”  老教授微微颔首,第一位也若有所思。  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欲速则不达”,讲的就是一口吃个胖子的急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反而会形成前进中的阻力,只有不急不躁,善于安排,安然地面对每一个过程,反而更容易成功。  老子曾经以治天下来说明这个道理:“以无事而治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朝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位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也就是说,忌讳之事越多,越是缚了民众的手脚,人民就越发贫困;国家统治的工具越是先进,社会就越加混乱难治;人越是机谋奸诈,新奇古怪的东西就越多;法律制度越是完备,犯罪的人也就越会增加。  把刀磨钝一点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聪明不露于外,才华不逞于人,才有宁静致远的力量。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就是说,在它们准备出击时,看上去却似乎刚刚从梦中醒来或生了大病一样。  一般地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有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机巧权变,又绝对不行,尤其是当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如人意时,那就更要既弄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恶,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做人方法。  ==================================  ==================================  ==================================  ==================================  第五章 放开手享受人生(1)  王卫宾  一个篮子如果装的得失成败、喜怒哀乐太满了,就会很沉、很重、很累,沉重得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就是更多欢乐也装不进去。  倒空自己的篮子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国会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而作证时,曾经说一句十分经典的话:用伸展的手,取代握紧的拳头,我们将会看到更为积极的影响。  这种话代表了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明智,但是如果没有一种成熟的人生哲学,也是说不出这句话来的。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著名禅师南隐。  一天,一位智者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礼相待,谈了一会,南隐发现对方自认为很聪明,对事对物都有自己很深的成见,于是不再谈禅,而是端茶送客。  临走的时候,南隐让徒弟拿来一个篮子,开始往里面装水果,准备送给智者带回去。  他们把水果装入篮子,篮子已经满了还在继续装。智者看着水果不停地从篮子里滚出来掉到地上,终于不能沉默了,大声说道:“已经满了,不能再装了。”  南隐答到:“你就像这篮子。里面装满自己的看法,,让我如何对你说禅?你应该先把篮子倒空才是啊。”  一个心灵不空不静的人,不宜与之谈禅,而应首先与他谈占有与放弃的哲学。  把自己当作一只篮子吧,一只干干净净、美丽结实的空篮子,到人生的果园里去摘果实,我们摘满一篮,享受了美味以后,接下来怎么办呢?  自然是把篮子倒空洗干净了,再装入新的果实。  一个小男孩在玩一只贵重的花瓶。  他把手伸进去,结果竟拔不出来。父亲费尽了力气也帮不上忙,遂决定打破瓶子。但在此之前,他决心再试一次:‘儿子,现在你张开手掌,伸直手指,像我这样,看能不能拉出来。”  小男孩说了一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话:“不行啊,爸,我不能松手,我手里有一角钱呢。”  多少人正像那男孩一样,执意抓住那已经无用甚至已经成为人生限制的一角钱,不愿获得轻松自由的人生。这就象人只知道吸引而不知道排泄一样,最终只能自受其害。  当一个人集功名荣耀于一身,却时时感到高处不胜寒的危机以及长江后浪逐前浪的压力时,巅峰的荣耀和风光就已经成为他人生的限制,不如趁着巅峰将过未过之时,从容离开。  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一切的荣耀或巅峰状态也都会被烟消云散,与其执着于徒劳地保持住它们,不如把自己的篮子倒空,盛装新的快乐。  《景德传灯录》载“一指禅”公案:  唐朝金华山俱胝和尚,因为天龙和尚示一指而悟道,自此,谁一问道,俱胝和尚便示一指,有的人真的因这一指而悟道了。  小和尚到外面,有人问他老和尚怎样接引别人悟道。小和尚手指一举,那个人亦因此而悟道了。小和尚举着手指回去告诉师父,老和尚也不说话,拿刀削去了小和尚的手指。  小和尚握着血淋淋的手就跑,老和尚喊了一声:“什么是道?”  小和尚一回头,悟了:原来“道”就是“这个”。  失去不值得遗憾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还有一句话,天以微福来试人。天以微小的福来试你,其实有一个大祸跟着来,所以福来不用太高兴。天又会以微祸来试人,但是福又会跟着来。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当一件事情发生以后,它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我们都不应太执着,应以平常心去对待之。我们要看它的发展,因为好事可能变成坏事,而坏事又可能生出好的结果,这不在我们意料之中。但是若我们有这思想准备,不要把好的事情看定是绝好的,或者是把坏的事情看定是绝对倒霉,我们不是这样看事情的。我们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看事物的结果,看它一浪一浪的推进。从这个角度来说,失去不值得遗憾。  从更为哲学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失去自有其对于生命的价值;第二,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一种没有价值的幻像,因此也是不足以遗憾的。  首先,失去不值得遗憾,是因为它有其价值。只有卸下了种种包袱,轻装上阵,从容地等待生活的转机,不断有新的收获,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懂得放手和享有,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有一句话叫做“最后一棵草会压垮骆驼背”,意思是说,当负担不断地积累下来,总有一天人会被压垮。  一个青年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喑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快乐?”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什么?”  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  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  青年很惊讶:“什么,扛了船赶路?它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大师笑了:“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也没有人能够扛得动它。”  看着疑惑的青年,大师接着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倘若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那么纵使他有一副钢筋铁骨,也会被压倒在地。  而生命的本义,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  这是一种学会放手,从失去中获得快乐的人生,因而也是一种享有的人生。慧忠法师说:把佛与众生一起放下,不要有歧视与比较,马上就能解脱了。  人生好比是一棵树,如果任由每一个权杈都充分发展,营养就不可能跟得上,空间也未必能容得下,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剔除人生的枝叶,保留人生的主干。  因此,多这个角度来说,失去不值得遗憾,因为占有本身不是一种渺茫的目标,它是我们保持人生平衡的一个端子而已。  其次,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虚幻。  在《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说某个牧羊人养了很多的羊,赚了很多钱,可是却因为吝啬,一起没有结婚。有一个骗子听说以后,就想办法法骗他的钱。  骗子买了很多礼物送给牧羊人,跟他交上了朋友,然后对牧羊人说:“你有那么多的财产,却没妻没子的,老年时谁来照顾赡养你呢?”牧羊人点头同意。骗子又说:“我听说远方某个城市有很多女人,我帮你去找一个看一看。”  过了几天,骗子回来对牧羊人说:“有一家已经答应把女儿许配你。”于是,牧羊人高兴地拿了很多钱作为聘礼,请骗子代为送去。隔了一段时间,骗子又对牧羊人说:“你的妻子已经怀孕了,需要买一些补品。”牧羊人听了十分高兴,又给了骗子很多钱去买补品。  又隔了一段时间,骗子又来说:“你的妻子已经生下一个健康聪明的儿子。”牧羊人又高兴的拿出不少钱请骗子代为转交,以使他们母子营养丰富。  最后,骗子一脸哀伤地对牧羊人说:“真不幸,你的儿子生病死了,你的妻子也因悲伤过度也跟着走了。”牧羊人为此事伤心了很长时间。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有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事物铺展在眼前,诱惑着人的视线和身心,但太多太多的东西,实际上都和这个牧羊人的妻子和儿子一样,只是一种虚幻的心灵影像,徒然骗我们奉上自己的感情。  最著名的犬儒派学者安提塞昵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除了一袭斗篷、一支棍子和一个面包袋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住在一只大木桶里。对于这样一个人,能有什么夺走他的快乐呢?  一个学生问他:“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皱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  他答道:“因为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还从来就没有这么一种东西,能够让我在失去它的时候感到遗憾。”  没有一种失去值得遗憾,这是戴奥基尼斯要告诉我们的。一个象他这样一无所求的人永远是幸福的,因为他永远也不会因为失去而感到遗憾和失望。  放下之后是机遇  如果说,平静地面对失去是一种被动地顺应的话,那么放下就是生命与外部世界的主动融合。  在苗圃里,一支玫瑰上长了5朵花,如果没有人摘下它们,也没有风来吹掉它们,那么就没有更多的花会开,那5朵花也会很快凋谢。如果掉下来5朵,那么会有10朵新的玫瑰花长出骨朵,然而含苞然后绽开;如果掉下了10朵,那么20朵会来临,掉下来的越多,枝头上的花朵反而越多。  我们的人生也像这玫瑰一样,需要把被吹落的、被摘下的花与留在枝头的看作一个整体,才能不至于落到“无花空折枝”的地步。  人的生命就像一座银行,不过这间银行与其它银行不同的是,我们没有一分钱的本金,而是在进行提款和消费的同时,心灵逐渐地丰富起来,生命账户里的价值逐渐地增加。等到存款十分丰富的时候,我们就能提款去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买很多想买的东西。  如果不在生命中经历一些入账,再经历一些出账,我们的心灵就会贫血,变得非常虚弱,会使我们无所适从,坐立不安,不知该怎么好。  在商界,有一种比较公认的观点,就是:越是为人大气的人生意越是能够做好,而越是斤斤计较的人,越是难有大的作为。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李宁,大度地放下自己的辉煌,选择了办实业的道路,不是取得了更加令人称羡的成就吗?  谚语说:“最大的一步是在门外。”主动放下的后面并非一片空白,而是新的人生收获的机遇。  真正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与容忍的结合体,有斗士的力量,有沉静的平和,他们能承受喜悦与悲哀的突然发难。  他们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他们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的积蓄力量的沉默。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是科举之路上的一个幸运儿,一帆风顺地进京点了进士,作了翰林。按常理来说,旧式读书人平生之愿不过如此。  但是蔡元培先生却认识到,在清廷里已经无法见到阳光,不如自己摘掉顶戴花翎,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一八九八年,挂冠出都,回到南方兴办教育,开始教育拓荒与革命启蒙生涯,创造了人生的又一次辉煌。一九一六年,蔡元培从欧洲回国担任北大校长。由此开始直到五四运动发生,文化运动中从来没有缺少过他的身影,因而没有人能够估计出蔡元培对于现代史进程的影响。  除了人生的规划发展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象一位严厉的看守,守住所有的门窗,而对外面的阳光熟视无睹。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常常需要打开放下之门,才能引入快乐的阳光。  当失去了一些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自然会有难过及割舍的痛苦,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祝福和机会,让我们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我们是一朵生长在大松树下的小花,可能会庆幸有大松树遮风挡雨。当松树整个倒下来时,我们可能觉得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就要任由狂风吹倒、大雨打倒。  可是事实上恰好相反,我们失去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有机会照耀我们,甘霖会有机会滋润我们,我们的身躯会因此更加茁壮,盛开的花瓣也将为世界所看到。  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  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肤色;  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  要想有永远的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  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  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  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累累硕果的金秋;  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  ==================================  ==================================  ==================================  第五章 放开手享受人生(2)  王卫宾  放下意味着新生  有一位旅行者,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攀抓住崖壁下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上帝发慈悲来营救。  这时上帝出现了,伸出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把一切交给我吧,把抓住树枝的手放下吧。”  但是旅行者不松手:“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他反而更抓紧树枝,不肯放下。  多数情况下有为可以创造机会,但也有些时候,只有无为才能拯救自己。这样一位不知无为而治的人,上帝也救不了他。  生活中有三层境界――  第一层,要得到我们所想要得到的;  第二层,在得到之后要能够享受已经得到的东西;  第三层,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我们想要得到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  聪明人做到第二层,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做到第三层。  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一位老板准备换上刚买的意大利皮鞋,不小心把从窗口掉出去一只。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