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锻炼-3

作者:茅盾 字数:25197 更新:2023-10-09 15:06:02

赵克芬又回来了,抢着说:“我们的父亲就是本镇的镇长赵朴斋。”  两个兵迟疑了一会儿,然后又是那第二个兵说:“不管你们是什么,可不能随便放。走!带你们去见连长!”  赵克久兄妹于是被押进了国民小学,被放在本来是校役室的小房内。整个国民小学这时像一个戏园,人声杂乱,赵克久他们被禁的那小房外边也不断有人来往。然而赵克久好像都没有听到。这时候,他的心上只有一个感想:他抱着热忱要来瞻仰,他固然进来了,然而进来的方式却竟是这样!  赵克芬紧紧地挨在她哥哥身旁,一会儿摸着赵克久的手,捏了一把,一会儿又在他耳边低声唤着“哥哥”,似乎生怕她挨着的这个人突然换了一个陌生人。赵克久却只麻木地应着“嗯”,一句话也不说。  “哥哥,”赵克芬低声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么?他们要拿我们怎样啊?”  “不管他!”赵克久不耐烦地回答,但又抱歉似的挽着克芬的肩膀,柔声安慰她道:“不要怕!用不到害怕!”  这样被冷搁着大约有半点钟,一个兵来带他们出去了。他们走过一个教室,看见里边火光熊熊,墙角一口大饭锅,两三个兵正把教室里的桌凳劈碎了当柴烧。他们又走过操场的一角,只见那秋千架已经倒在地下,跷跷板也不见了,操场上已经到处是一堆一堆的粪便了。最后,他们被带进了校长室。这恐怕是全校唯一的还没有十分走失原样的一间房。铺着白布的长方桌子上摆着一盏洋油灯;几个空酒瓶,还有些酒杯,围着这洋油灯,像是一座城和一群碉堡。  赵克久两兄妹进去不久,就听得托托的皮靴声,猛然又听得门外一声吆喝:“立正!”接着就看见中等身材的一个方脸军官走了进来。  那军官似乎有几分酒意,而这一点酒也使他心情愉快。他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一对兄妹。赵克久穿的是白帆布西装裤,短袖大翻领衬衫,白帆布跑鞋;赵克芬是蓝地小白花的短袖绸旗袍,两根小辫子分垂在耳旁。两个都是团团的脸儿,不过那妹子的皮肤白嫩得多,而且她的一对眼睛也比哥哥的黑而且大。这两兄妹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学生。  那军官咳了一声,就对赵克久说:  “她是你的妹子?你们的老子是本镇的镇长?咳,可是你们该知道,军队驻扎的地方不准随便乱闯,我们不认识你们是谁。汉奸多得很哪!刚才我们还抓住了一个!……”  赵克久听他一开口就拉到汉奸,心头那股闷气就忍不住要发作,然而还没开口,却见那军官转脸朝门外喊着:“孙排长!”  门外应了声“有”,接着就进来一个浓眉圆眼大嘴巴的汉子,直挺挺地垂手立正在门边。  “带他们到本镇赵镇长家里,问赵镇长,这两个人是不是他家里的!”  那军官这样下了命令,也没再向赵克久兄妹看一眼,就托托地走出去了。  赵克久兄妹跟着那孙排长回家去,一路上三个人都闷声不响。快到赵家巷口的时候,那孙排长忽然问赵克久道:“是不是在上海念书的?什么大学?”  “是的。同济。”赵克久懒洋洋地回答。  “听说上海的老百姓很好,爱国。慰劳品天天往部队里送。  饼干呀,罐头呀,毛巾袜子呀,堆的山一样高!”“可是我们这里的老百姓也很好,”赵克芬抢着说。“你们却太不客气,动不动就给人一顶汉奸帽子戴!”  “哎,上级的命令哪!”孙排长不好意思地嘻开大嘴巴笑了笑。  “汉奸是有的,可惜你们抓不到,”赵克久接口说,还有点忿忿然。“而且乡下地方汉奸也很少来,汉奸住在大城市里,阔得很呢!”  “我们不知道,”孙排长收起了笑容说。“上级叫怎么办就怎么办。”  赵克久又问道:“你们在这里要住多少日子?”  “不知道。”  “你们是哪一个部队的?有多少人?”  孙排长迟疑了一下,这才说:“不能告诉你。军事秘密。  这是上级的命令。”  这当儿,他们已经到了赵府大门外。从黑暗中跳出来的一条花白狗摇着尾巴欢迎两位年轻主人,克芬伸手拍着那狗,连声唤着“阿花”,抢先就跑进了大门。  在大门口,赵克久站住了,对孙排长说:  “现在该可以放心了罢?要不要进去对一对呢?”“哎,连长的命令,”孙排长不好意思地回答。“总得进去见过赵镇长,回头我好报告。”  大门内是相当宽阔的一个院子。两株梧桐茂盛的枝叶差不多占领了整个空间。大厅上有灯光,而且人声嘈杂。赵克久和孙排长走上大厅前的三级石阶,那嘈杂的说话声突然停止。  赵朴斋在那一溜的落地长窗前迎住了孙排长,连连拱手道:“劳驾,劳驾!”  大厅内散散落落坐着四五个长袍短褂的人。有一个穿青色灰绸短衫的,三十来岁,尖下巴,一对老鼠眼睛,正在和旁边一个穿哔叽长袍的,咬耳朵说话。  孙排长有点不大自在,但还是把照例的话说一遍:  “奉连长命令,军队驻扎的地方,不准随便乱闯。老百姓不懂规矩。赵镇长,你得出个布告。完了。”  尖下巴老鼠眼睛的那一位,这时踅过来向孙排长敬了一枝香烟。孙排长接了烟,举手在帽檐一碰,转身就要走了。可是那尖下巴忙拦住他,说道:  “喂,这位官长,不要忙,请坐,喝茶,有一件事……”  “他是孙排长!”  站在屏门前的赵克芬突然插这一句,就跑进去了。  “哦,哦,孙排长——”那尖下巴接着说。“刚才你们不是捉了一个人去,说他是汉奸么?”反手指着那个穿哔叽长袍的,“他可以具结担保。”  “那得请示连长。”  “对,对,”赵朴斋接口说,“自然要请示连长啊!”  穿哔叽长袍的也走过来了,他拉了那尖下巴一下,说:  “王保长,多言无益,回头我们找他们连长就得啦!我们清清白白的,怕什么!”  “不过,先和这位孙排长谈谈也好。”这样说的时候,尖下巴王保长很热心地就拉着孙排长走到大厅的一边去了。  赵克久闷闷地看着,却也懒得问。他慢慢踱到厅外石阶上,仰天作了两次深呼吸,最后又走下石阶,到了大门口,想到街上去看看,却也觉得无聊,便又踅回,从大厅旁边的备弄一直走到后进的厢房,这是他们一家人平时聚集的地方,也是饭厅。  八仙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老式的火油挂灯撒下了淡黄的柔光。一家人全在这里了,除了赵朴斋;一家人等他来了就开饭。朴斋太太坐在她常坐的太师椅里。她的大儿子克勤的老婆徐氏抱着半岁多的小英正在喂奶。小良跪在一只方凳上,爬在桌边,拿一双筷子当作鼓槌,使劲地敲着。  “做镇长有什么好处?赔工夫,赔小心,还得赔钱!”朴斋太太自言自语说,但好像又是说给克芬听。“军队来了,要什么都找镇长。稻草呀,床板呀,这样,那样,——镇长家里可没有聚宝盆呀!”  克芬坐在小良去年吃饭时常用的高脚椅内,俯着上半身,拿一个绒线球晃来晃去,逗着那小英。这小女孩刚吃饱了奶,伏在母亲怀里,乌溜溜的小眼睛望住那绒线球,看见它晃来了,就快活地笑着。  “阿芬!你又坐小良的高脚椅了!”朴斋太太的话头忽然转了方向。“两边的扶手也是你弄松了的,刚修好。你不好坐规规矩矩的椅子么,一定要坐它!”  “坐坏了也就算了,”克芬顽皮地回答,“小良大了,已经用不到了。”  “小良用不到,还有小英呢!明年这时候,小英就用得到了,这都要用几代的!”  “妈,你还想得那么远呀!”坐在一旁沉默了半天的赵克久忽然说。“人家已经在逃难了!镇上的难民可不是新龙华来的么?”  “你们逃难,我不逃!”朴斋太太生气了,她那严峻的眼光从克久脸上移到克芬脸上,然后又回到克久那边。“听说跟日本鬼子打仗了,你和克芬就快活得发了疯似的!打仗给你们什么好处?”  克久看见母亲生气,只笑了笑,不再说话。克芬仍旧逗着小英,只当没听见。  小女孩看那绒线球也看厌了,两只小手乱抓乱摸,一会儿揪着母亲的耳朵,一会儿又摸着母亲的小巧的红嘴巴。徐氏少奶唤着女仆,把小英交给她抱了去,掠一下鬓发,掩好了敞开的衣襟,这才轻轻叹口气说:“今天小良的爸爸来信,不是说杭州也有人逃难了么?他倒担心着我们,说这里到底离上海近呀。他很想回家来看看,可是请不出假。”  “对呀,我们搬到杭州去罢!”克芬从那高脚椅上跳了下来,很兴奋地说。“大哥在那边省政府做事,消息也灵通。我在那里有许多同学,我不怕没有地方住。”  对于这位小姑,徐氏少奶向来抱着三分客气七分疏远的态度,但现在克芬这番话却使她意外地感到亲热。她露出两行雪白牙齿笑了笑,转眼望着克芬,好像说“我也有这个意思”;她偷眼又看婆婆的脸,婆婆的脸色却不大好看,她就马上收敛了笑容,头也慢慢的低下去了。她闷闷地看着自己脚上那双鹅黄色缎鞋尖上丝绣的大红茶花,猛然又听得克久干笑着说:  “要是这里靠不住,杭州就靠得住么?”  徐氏少奶心上一怔,无声的又叹一口气,抬起头来,恰好正看到婆婆的眼光射到自己身上。她勉强笑了笑,却又露着齿尖咬住了嘴唇。  朴斋太太的抑住着怒气的声音在众人惊愕的氛围中爆响了:  “小良!静一点!大厅上有些什么人呀?那简直是在打架了!”  小良放下了当作鼓槌的筷子,悄悄地爬下凳子,就走去靠在母亲身上。大厅上传来的嚷骂的声音很清晰地可以听到了,那声音是陌生的,显然是外路人,而且只有他一个人在发威。  “又是弯舌头!”朴斋太太恨恨地说。“今天那些兵来了,就没有安静过。当这样的镇长,有什么味儿!”  女仆抱着小英进来了。小英在哭,那女仆一边拍着小英,嘴里念着“不怕,不怕”,一边却又抽空对朴斋太太说:“一个矮胖子!跟老爷发脾气,一口吞得下一个人似的!”  克久站起身来就向外走,却还听得朴斋太太冷冷地咒骂道:“发脾气有什么用呢!镇长家里可没有聚宝盆!”  大厅上这时只剩了赵朴斋和王保长,在抵挡那矮胖子军官的猛烈攻势。但是赵克久觉出大厅的那一排落地长窗外边至少有三四个人偷偷地站在那里。王保长仗着自己是本镇唯一的国民党员,而且曾到镇江受过训的特殊资格,在和矮胖子说“好话”。赵朴斋坐在他们对面,愁眉苦眼,不发一言,每逢那矮胖子的声音愈嚷愈凶猛的时候,他只伸手搔搔头皮。  “周副官!”王保长看见那矮胖子手里的香烟已经烧剩了大半枝,赶快又奉上一枝新的。“请息尊怒。我们不是说不想办法啊!我们哪里敢抗违命令!军事第一,嗳,周副官,兄弟忝为党员,这一点难道不晓得?可是……”  “少说废话!”周副官喝断了王保长的话,咆哮如雷,那胖脸上的油光更加亮得怕人了。“三百个伕子,有就有,没有就是没有,干脆一句话!”  “啊啊,是,是!”王保长拱着肩,笑的他那双老鼠眼睛成为一条缝。可是他又立刻收住了笑容,伸过脖子去,捏细了喉咙,用着像是商量又像是恳求的语气悦:“不过,周副官,三百个,是不是稍稍觉得多了一点?”  “谁同你讨价还价!”周副官这一声怒喊,响得出奇,连站在屏门那边抱臂旁观的赵克久也吓了一跳。落地长窗外那些偷听者有一个大概吓昏了,一头撞在窗上,砰的一声,倒连累那威风凛凛的周副官也愕然四顾,似乎那气焰顿时矮了一段。  王保长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他不怎么着慌,只不过他那满脸的笑容稍稍有点不自然。  周副官蓦地站起身来,狞起眼,看一下王保长,又看一下赵朴斋,意外地换了嗓子,像有一块浓痰在咽喉里打滚,他几乎是一字一字的说:  “好,凭你们去办!可是,本人不能不预先下警告,明天团长来了,一瞧,嘿,贻误戎机,莫说你们两个吃不了兜着走,连我也担个不是呢!”  “一定想办法,误不了,误不了的!”王保长连声答应,也恭恭敬敬站了起来。  周副官就像没有听得,撒开八字步子,托托地就往外走,肥屁股上那把“不成功便成仁”的短剑,一摇一摆地敲打屁股上皮肉最厚的地方。  赵朴斋对王保长看一眼,站起来送客。  周副官走到落地长窗前,忽然回头问道:“一千斤稻草呢?”  “照办,照办!”赵朴斋惨笑着回答。  “五百副床板呢?”  “这个——嗯……”  “没有什么这个那个!”周副官的嗓子又是那么杀气腾腾了。“一份人家抽一副门板,那不就有了!”  “是,是,一定照办!”  赵朴斋双手拱在胸前,一边回答,一边“鞠躬如也”,心里却在想:这可再没有话来噜苏了罢?  然而大出意外,周副官索性站定了,双手往腰里一撑,侃侃而谈起来:  “本军开拔,路也走了几千,大城小镇,经过的也有几百,哪一个地方不是竭诚欢迎,努力慰劳?为什么?为的本军是卫国卫民,千里来赴抗战!现在全国老百姓,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起来爱国;可是贵镇老百姓太不爱国,殊堪痛惜!刚才还抓到了汉奸。可见奸宄潜伏,糟不堪言。嘿!赵镇长!你身为一镇之长,得留点儿心,得负责啊!完了!”  这一番训话,抑扬顿挫,韵调铿锵,大约是周副官的拿手戏之一;可惜当时在场诸人没有一位能够欣赏,即使那位唯一的国民党员而且到镇江受过训的王保长,也只是摆起个笑脸作形式的接受而已。  然而周副官终于走了。恭送如仪再回到大厅的时候,赵朴斋和王保长却看见大厅里满满地全是人了,都不知是从哪里来的。这都是听到了要三百伕子来探听消息的,周副官还没走的时候,他们早已埋伏在后堂和备弄里了。这许多人,赵朴斋有一大半认识,克久和克芬却只认识一小半。  徐氏少奶被一群拖男带女的大娘和大姑娘们团团围住,占据大厅的一角,独成一个世界。  赵朴斋和王保长成为又一世界的中心。人多口杂,赵朴斋简直无从回答。而且他亦无话可答,他只是频频叹气,不住的搔头皮。王保长却胸有成竹似的,对于任何人的询问一概冷冷地答道:  “你们不是都听见了么?军事第一,军令重似山,没办法也得想办法!”  “有什么办法?”赵朴斋看着王保长,带点抱怨的意味说。“镇上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一共也不过两三千,哪里去弄三百个伕子来?”  王保长微微笑着,依然说:“没办法也得想办法啊!”  人堆里忽然挤出一个方面大耳,戴一副玳瑁边眼镜,大约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拍着赵朴斋的肩膀说:  “朴翁,如何?前几天新龙华来的难民就说过军队过境,骚扰不堪,你老是不相信。如何?今天你看到了罢?”  赵朴斋回头看时,原来是万昌油盐杂货店的老板谢林甫,就叹口气答道:“想不到这个时候,这些做官的还不肯拿出一点良心来!”  “他们要三百伕子干什么?”有人这样问。  “说是挖战壕筑工事的!”人堆里又有人回答。  “啊,那不是糟了,打仗打到镇上来了?”  “笑话!”谢林甫伸一个中指抬一下他的玳瑁眼镜,鼻子里笑着说,“什么筑工事!那不过是出一个题目难难我们,想弄点好处罢了!”  王保长赶忙对谢林甫做了个眼色,又拉着赵朴斋的衣襟,将他的尖下巴凑到朴斋耳边,轻声说:  “办法不是没有。不过,这里人多口杂,说话可不大方便。  到后边去罢。”  赵朴斋迟疑着还没开口,王保长身子一溜,已经朝院子里走了。谢林甫拉了赵朴斋一把,也乘众人不防的时候,悄悄走出了大厅。  他们三个抄那条备弄,就到了大厅后进那三间厢房。他们不进那作为饭厅的一间,却进了左边的黑洞洞的一间。王保长拿出火柴,点亮了一盏火油灯,顺手敬了谢林甫一枝香烟,自己也点着一枝,狂抽起来。  这一间厢房现在作为赵克久的临时书房兼卧室。他们三个围着书桌而坐,那老式的书桌上堆满了原版的西文工程书籍和三角板圆规之类,玻璃板下压着赵克久自己的照片,也有克芬的照片,徐氏少奶和小良的合照,而且不伦不类又有一些从外国刊物上剪下来的电影女明星半裸体的“玉照”。书桌角上有些上海报纸,可是杂乱不全。  王保长把一枝烟猛吸到一半,然后用三个手指轻轻地有节奏地弹着那块玻璃板,笑了笑说:  “林甫兄说的对!他们想弄点好处。我早已猜到了,可是,难就难在不知道他们要的数目多少啊!”  赵朴斋惊愕地看着王保长,又转眼看一下谢林甫,好像是说:有这样的事么?不会的罢?  谢林甫当然也懂得赵朴斋的眼色,他却不理赵朴斋,只对王保长伸了三个指头道:  “这一点,差不多罢?”  “三百么?”王保长沉吟一下,然后摇头,“只怕少了一点。”  “不是那姓周的说要三百伕子么?”谢林甫带喷烟带说。  王保长笑了笑,再猛吸了几口烟,将烟尾在玻璃板上弄熄了,淡淡地答道:  “姓周的还说明天有一个团长要来呢。一个团长,三百元是打不倒的。”  谢林甫点着头,伸一只手道:“那么,这可差不多了!”  王保长还没表示意见,赵朴斋却耐不住了,着急地问道:  “要是他不受,可怎么办?”  王保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赶快又点起一枝烟,空出左手来拍着赵朴斋的肩膀道:  “朴翁,朴翁,你真是……嗳,要是你一手送钱,嘴里却这么说:周副官,请你帮忙帮忙,这一点不成敬意。哼!那他岂但不受呢,还要打你一记耳光,办你个公然行贿的罪!”  王保长意外地打住了话头,衔着烟又狂吸起来。赵朴斋怔怔地望住他,心里却实在憎恶这尖下巴和老鼠眼;可是,谢林甫的声音却惊破了他的迷惘。  “自然不是一手交钱。我们只对他这么说:伕子得花钱去雇。而且雇伕子也得有人去办。镇公所办事人手不够,请他们自己雇罢:钱呢,镇公所自然想办法!”  “对,对!”谢林甫这番话还没完,王保长已经击节赞赏起来。他又加了补充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五百元,商会想法摊派摊派。”  这一个三人会议就此圆满结束。大厅上的人这时也散了,小良早已闹着肚子饿了。赵朴斋留着王谢两位便饭,而且到镇上的馆子里叫了一斤花雕,两碟冷荤,两道热炒。  ------------------     九  三百伕子,挖战壕,筑工事:从赵镇长大厅上传出来的这三句话,当王保长和商会巨头谢林甫还在赵镇长盛情招待之下低斟浅酌的当儿,就已经在街头巷尾产生了无数的奇形怪状的儿子孙子灰孙子。人们捧着一颗沉重的心爬上了各自的眠床,而在睡梦中,他们发泄了他们的忿怒、咒骂和号咷。  第二天清早,镇上的五六家茶馆,生意特别好。除了经常的茶客,还有些想听听消息的人们,自以为得了重要消息不宣布心里就不痛快的人们,都不约而同,选中了这五六家非正式的市民会场。  大街中段,名为“羽园”的老牌茶馆内,有人在“发表”惊人的“消息”,——其实这只可称为“猜想”或“议论”,但在绝无真实消息的时候,尤其在这小镇上,“猜想”常常被升格为“消息”,甚至连“议论”也会被它的发表者化装为“消息”而歆动听闻。现在“羽园”雅座上的这位英雄又是镇上的“闻人”之一,绰号“油煎猢狲”,因而从他嘴巴里说出来的,不管它是“猜想”或“议论”,都值得重视。  “油煎猢狲”断定这小镇将化为战场。他得到“可靠消息”,日本皇帝用了“军师”“近卫文”的锦囊妙计,算定八月中秋进上海,九月重阳进南京,那时候书局以此为底本,出版校勘标点本《二程集》。,两条铁路一带大城小镇都难免刀兵之灾。“日本鬼子先派飞机来炸”,睁大了铜铃似的眼睛,“油煎猢狲”扫顾着周围的听众,提高了嗓子,十足的声容并茂。“炸你一个昏头昏脑,随后便是铁甲车,隆隆隆,排山倒海!那铁甲车,上海到本镇,半点钟就到了。兵对兵,将对将,铁甲车也得用铁甲车来挡!几百兵,挖几条壕沟,那不是羊肉没吃惹身骚么?”  茶客们都听得毛骨悚然。有一个年纪轻轻的商人却偏偏问道:“铁甲车既然那样厉害,为什么上海打了这许多天了,转来转去,还是在什么蕴藻浜、八字桥呢?”  “油煎猢狲”赶快转眼找这胆敢表示异议的家伙,可是人多,怎么找得到?他只好鼻子里哼一声,对众人说道:“刚才就告诉你们,日本的军师算定了,八月中秋进上海,时辰一到,自然就来了!”  忽然又有一个圆润悦耳的声音,差不多就在“油煎猢狲”脑后,投来了这样几句:  “说的都是梦话!昨晚上他的魂飞到了日本东京,看见了什么军师,听到了什么八月中秋,九月重阳!”  “油煎猢狲”立刻变了脸色。这是谁呀,胆敢在大庭广众之间这样顶撞他。茶客们也都愕然相顾,胆小的赶快偷偷溜走。“油煎猢狲”狞起了铜铃眼,急转脸去看,在他身后,隔一根柱子,一张小小茶桌,对面坐着两位年轻人,其中一位方脸长眉,丰采飘逸,一双活灵的眼睛闪闪有神,挑衅似的望着“油煎猢狲”,明明是在说:“是我骂了你,怎样?”  “油煎猢狲”的脸色又变了,狞起的铜铃眼也顺下而且缩小了。他认识这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就是本镇商会巨头谢林甫的二少爷谢吉生,在镇上的“少爷班”中,出名是不好惹的,又是活动分子。另一位和谢吉生一起的,“油煎猢狲”只知道他是赵镇长的少爷,却不知道他的名字。  “哎,小孩子不懂事。”这样自言自语聊以解嘲,“油煎猢狲”转过脸来,望着一条正在茶客们腿间乱钻乱拱的花白狗,猛然喝道:“畜生!钻什么!有你出头的日子还远得一点呢!”  那边桌上,赵克久勃然变了脸色,伸手把桌子拍了一下,马上就要发作。可是谢吉生却对他使个眼色,同时抬头向着众茶客们笑嘻嘻大声说道:  “可不是,日本鬼子算定了要到八月中秋来,汉奸走狗出头的日子当真还早了一点啊!”  “油煎猢狲”的脸色第三次又变了,这一次变得铁青,然而眼尖的人却也看出铁青之下有些尴尬。一场“好看”似乎不可避免了。幸而这关头,一个独占着一副座头的中年汉子拉长了调子也发起议论来了。  “荒年传乱话,各人都有一套消息。我看呢,日本鬼子不会来这小地方。军队来住几天,挖战壕,也不过是那么一回事。好比跑江湖变戏法的,到一个码头,尽管是过路,也要闹闹场子,像煞有介事。……”  他笑了笑,转脸向四面看了一眼,又接着说:  “镇上挖壕沟也不是第一次啊!大家总还记得,去年夏天,也来过几十个兵,噱头可不小,火车站那边挖了三四条壕沟,镇上雪白的风火墙都涂上窑煤,还有,沿河还搭了竹棚,把河面遮掉一半,都叫种上南瓜和丝瓜。干什么呢?说是队伍坐了小船在瓜棚下边过,日本飞机就看不到哪!哈哈,明天也许又想起南瓜和丝瓜来了,竹棚搭一下还容易,南瓜和丝瓜可不是一两天长得起来的!”  茶客们也都哈哈笑了。“油煎猢狲”和谢吉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不知不觉也就松懈下去了。  但是,由于三百伕子和筑工事所引起的紧张的人心,以及各式各样离奇的谣言,却在上午十点钟以后方始慢慢平静。大街小巷,人们争相传布一个真正的消息:商会在开会了。人们又机密地睒着眼,悄悄地告诉他所认为最亲近的朋友:“什么筑工事!这就是他们的工事啊!”说着就把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圆圈,在对方眼前晃了晃。  “当真么?”对方张大了嘴巴问。  “怎么不真!万昌油盐杂货号传出来的。”  对方于是连连点头:“哦,哦,这就十分里有九分!”  十二点光景,人心几乎大定。镇上最活动的年轻婆娘们也从赵镇长家里探明了事件的内幕。当然这是徐氏少奶背着婆婆的面,一边抱着小英喂奶,一边有一句没一句透露出来的。朴斋太太却不是那么直爽,她翻来复去只说一句话:“镇长家里可没有聚宝盆!”  商会内部却又不像街上那样平静。参加讨论这件大事的人物约有十多位,等他们到齐,就花了一小时。商会设在关帝庙,和镇公所在一处。两张八仙桌拼成的“议事席”,临时铺了块白布。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定下来的仪式,如果不把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再盖上一块白布,那会议就不够正式。一向做惯了主席的谢林甫这一次却再三谦逊,结果公推了赵镇长,这又花掉十多分钟。开会如仪,立刻爆发了争执,中心点是摊派方式。十多位人物在那铺着白布的所谓“议事席”前坐了七八分钟,辩论一番,便离座散开,三三两两作一堆咬着耳杂;约莫过十分钟,他们再坐到“议事席”上了,又争论不决,又散坐分组交头接耳;这样反复几次,终于是王保长的主张得到了全体一致的拥护:休会吃饭,午后再讨论。  两张八仙桌又分开了,变成了餐桌。。东道主是镇公所,酒菜当然不便菲薄。两张八仙桌拼起来的时候不能解决的难题,现在分开了,而且没有白布蒙着的时候,却终于得到了解决。大家同意:款项由商会垫付,镇公所负责偿还,摊派问题取消。  谢林甫回到家里补睡了中觉。这其间,平静了的人心忽又发生波动。大约有两排兵居然在火车站附近挖开了丈把长、三尺深的两道壕沟,挖起来的泥土又堆在壕边,也有尺把高。当这消息到了谢林甫耳朵的时候,他想道:“难道上级真有命令要他们筑工事么?”他的心也开始有点保不住平静了。  夕阳西斜的时候,空中有隆隆的声音。人们看见了比蜻蜓还小的飞机,穿过薄薄的缸爿云,弄不清楚是几架,也不知道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可是“油煎猢狲”的徒弟秃五却一口咬定是敌机,——他说他听了那声音就认出来了。他在满街乱嚷。  这一个晚上,疑惧的黑影也侵入了镇上的几个深院大宅。赵朴斋家里也有一场小小的口舌,五个人有四种不同的主张;  结果是徐氏少奶含着一泡眼泪很早就去睡了。  在这样惶惑的空气中,人们又过了一天。这一天内,国民小学和土地庙两处毫无动静。车站附近新挖的两道壕沟也跟那一岁多的几道旧的一样,不再引人注意。镇上有两个警察(他们是从车站上的分所里派来的),这一天忽然换了簇新的单制服。下午也有飞机的声音自西而东掠过天空,据说确是敌机,但只是掠过而已,人们只把它当作谈话资料。前天被赶到街头来的难民,一大部分离开这小镇,继续他们的流亡,小部分有病的也暂时安插在歇业已久的一家米店的栈房。  只有队伍刚到的时候被作为汉奸抓了去的那个人却依然在押。  一切几乎回复了常态,沉闷重压之下的人心也几乎麻木了,但是突然又来了新鲜的刺激。  快要上灯的时候,面目清瘦的一个年轻人,带着两位也是不过二十来岁的,意外地出现在赵府的大厅上。一道公事塞在赵朴斋手里,那三位不速之客便在大厅上东张西望,指手划脚,唧唧哝哝说着人家不大明白的话。  赵朴斋看了公事,眉头便皱了起来;又看那年轻人,军装,斜皮带,俨然也是军官模样。  “当然没有问题罢?”那年轻人问。  赵朴斋迟疑了一会儿,这才吞吞吐吐说:“舍下实在简慢,不大方便。”却又转口问道:“三位中间哪两位呢?阁下在不在内?”  “我是钱科长,”那年轻人自己介绍,又指着他的同伴说,“要来府上打扰的,是这两位女同志。”  赵朴斋仔细打量那两位,果然是女的。同样穿了军装,两只胸袋就鼓得很高,军帽下还露出一绺头发。  “哦,哦,”赵朴斋松一口气说,“遵命,照办!”  这一件新奇的事情很快又传遍了全镇。赵克久和克芬在谢吉生那里听到了,便赶回家来,两位女同志已经被安顿在厅楼上的一间后房。小小两个铺盖卷占了那架又高又宽还是克久他们的祖母用过的旧式木床。徐氏少奶指挥着女仆这样那样的在那里帮忙。  这间后房,原是堆放陈旧的破烂东西的。现在虽然打扫出那张大木床,以及床前狭长的一条,可也只够两三人促膝而坐。赵克久和克芬看见她们正忙着收拾,只在门口张了一张,也就走了。这两兄妹自从那晚上到国民小学碰了个大钉子以后,看见了穿军装的,就觉得有点隔膜。  但是徐氏少奶却很热心。照朴斋太太的意思,这样“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两个,应当安顿在空荡荡的大厅上;无奈那两个偏偏不愿意。朴斋太太宣言,她不管了,于是徐氏少奶想出了这间后房。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她对于这两个“男不像男,女不像女”的人物,发生了兴趣。她觉得这两位年轻的姑娘,神秘而又平凡,世故而又天真。当然,还有使她兴奋的另一原因:自从十八岁她来赵家做媳妇,五六个年头,今天是第一次被放在主妇的地位露了脸了。她的才能,第一次得到施展的机会。时间已经不早了,她还舍不得离开那后房。两位客人起居上的琐屑事务,她都替她们想得很周到。她告诉她们:开了那大木床右边的窗,就叫得应睡在下房的女仆。她又小声笑着说:  “我们的阿花会欺侮陌生人。两位小姐明天早上要个洗脸水什么的,可不要自己下楼去;阿花就睡在楼梯脚,它乘你不防,会汪的一声,吓你一跳。两位小姐要什么,只管使唤那老妈子。可不要客气啊!”  “哦,谢谢你,”长挑身材,鹅蛋脸儿,年纪较大的一位客人说,也小声地笑着。“可是你也不要客气。你叫我小陶就得了。她是小陆。”  小陆正在整理她的零碎东西,冒冒失失问道:“阿花是谁?  是不是那小丫头?”  靠在徐氏少奶身上的小良哈哈笑了。徐氏少奶赶快接口道:“阿花是我们家里的一条狗。”  小陶也笑了,望着小良,又问道:“这位小弟弟是你的——”  “我的大孩子。”徐氏少奶轻声回答。  “哦!”小陶似乎感到意外。小陆丢下手里的东西,跑到徐氏少奶跟前,孩子气地拉她的手,又相她的面孔,一股劲儿摇着头道:“我不相信!看你的样子,才不过十八九岁。你多么小巧玲珑,顶多二十公斤!”  徐氏少奶红了脸,露出两行雪白的牙齿,讪讪地笑了笑;却又叹口气低声说:“还说我嫩相么,见不得人了!”她慢慢站了起来,向两位告辞,挽着小良的手,走到门边,扭着腰回头又对小陶和小陆说道:“夜里有什么,敲两下这板壁就得了,我的房就在前边。”  回到自己房里,看一下睡得很甜蜜的小英,又打发小良也睡了,徐氏少奶换上一套短衣,独坐在妆台前,手支着头,出神了好半天。她想写信给丈夫,告诉他:镇上人心不安,……听说已经有人收拾细软,准备逃难,……可是家里各人意见不同,……现在是拖一天算一天。她心里的话太多了,简直无从下笔。她忽然又想到住在苏州的远房的哥哥,这是她娘家唯一的亲人。“可惜太远了,来也不便,”徐氏少奶想想,也觉得没有希望,“就是来了,和他也商量不出办法来。”她转脸看着床上的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沉重地叹口气,便也用“听天由命”来安慰自己。  然而也许今天她意外地太兴奋了,躺在床上以后,久久方能入睡。  第二天上午,赵府的大厅上闹哄哄地人来人往,顿时把这总有半世纪之久没动过样子的大厅改变了面目。落地长窗都开得直挺挺的。两三张方桌靠窗排成一长列,朝外放了几把椅子。钱科长亲自领导着一位科员和两名勤务兵,再加上小陶和小陆,完成了这样的布置。钱科长办事很认真,他一会儿指挥勤务兵把红绿洋纸裁成小小的长条,一会儿又发见笔墨不够,大声地呼喝。原来他们要做一点“民众工作”了!按照预定计划,要写一百张标语,同样两份的壁报,还要发动镇上的居民对队伍致敬,来一番慰劳。慰劳当然最好是物品,但是“计划”中也包括“非物质”的一次“欢迎慰劳大会”。赵府的大厅便这样成为钱科长以下的政工人员临时办公处。  赵克久和克芬也被“动员”来帮忙。钱科长亲自拿起一枝斗笔,吃饱了墨汁,便霍霍地写下四条标语,交给大家照抄。这四条标语是:    军事第一    战时如平时    服从政府命令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赵克芬被指派和小陆一起,抄写壁报。钱科长又从口袋里摸出三篇文章的底稿,吩咐了几句,就带着那科员和一个勤务兵,急急忙忙地走了。  四道标语,每道得照抄二十五份。赵克久写到第二十三次的“战时如平时”,停了笔,看着小陶问道:  “光是这四条,不太少么?”  小陶笔不停挥,小声答道:“上头发下来只这四条。”  “我们自己添一条不行么?”  “恐怕不行。”  “简直是绝对不行的!”那边挥笔疾书的小陆插嘴说。  赵克芬已经写好了半张壁报,但钱科长交下来的文章已经用去三分之二,剩下那一篇可巧又很短,寥寥三四百字,无论如何填不满那半张纸。克芬主张重写,但是小陆很有经验地说道:“重写就耽误了时间。看有多少空白,把那四条标语一补,不就得了?”  大厅外,院子里的树影子渐转渐直,爬在高枝的两三只秋蝉此唱彼和,送来了婉转凄凉的歌声。大厅内,标语和壁报的工作也完成了最后的一笔。  赵克久愉快地伸个懒腰,两手插在裤袋里,抖擞着精神,念那张壁报。三篇文章当然都很冠冕堂皇,而且明白晓畅,——三篇文章合起来也有二千字光景,可是精彩所在,三句话就可以包括:政府一切都有办法,一切都有政府负责,人民应尽其一切服从命令。干脆得很,可也空洞得很,然而赵克久头脑也是惯于粗枝大叶的,他没有理由不满意。“羽园茶馆里,应该贴一张,”赵克久贡献了意见,“走罢,我帮忙你们去贴标语,有力出力!”  他们四个分拿着标语和壁报,勤务兵一手提着浆糊桶,一手拿着棕刷子,跟在后面。他们从那条直街的东头工作到西头,吸引了大批的小孩子,也吸引了若干关心战事的市民,但同时更吸引了大批的苍蝇。标语贴出去不过几分钟,苍蝇们便呼朋引友而来,爬在那红纸或绿纸的周围,吮吸着渗出在纸边的浆汁。  又到了那国民小学的附近了。照原定计划,壁报之一是要贴在一个巷口,斜对那两个哨兵的。还剩四张标语,也就一并“就地解决”。功德圆满,小陶、小陆、勤务兵就和赵氏兄妹分了手。那三位走向国民小学找钱科长报告任务完毕,赵氏兄妹往回走,一路欣赏那些镶上了苍蝇的黑边的红绿纸标语。  羽园门前,拥挤着一堆人。“嗨,壁报起了作用了!”赵克久这样想,心里很高兴。他拉着克芬也挤进那人堆,打算听听人们对于壁报的议论。壁报是高高地贴在墙上的,这下边人头攒动,说话的声音可不多,人们的眼光也不是射在壁报上,人们的眼光都射住了也是贴在墙上似的垂头丧气的一个乡下人。  “啊!这是孙排长!”克芬在她哥哥耳边小声说。  赵克久也看见了:乡下人前面,侧身相对而立的,一个是孙排长,另一个却是“油煎猢狲”。孙排长旁边还有两个兵。“可不是!”得意洋洋的“油煎猢狲”冷冷地说。“拿不出见证来,就是诬告。做汉奸,给抓住了,哼,倒又诬告好人,这是罪上加罪!而且一定有人指使!”他把脑袋伸到孙排长的耳朵旁边,又加了一句,“我看这家伙一定还是个共产党!”  孙排长的浓眉动了一下,圆眼睛溜过去看看那乡下人,又溜回来看看那“油煎猢狲”,阔嘴巴闭得紧紧地,不置可否。  那乡下人,背贴在墙上,不声不响,也毫无表情。  “怎么一回事?”赵克久忍不住轻轻问了一声。  孙排长转过脸来,一对圆眼睛在克久和克芬身上溜了一个圈子,还认得这是镇长的少爷和小姐,便答道:“一个有汉奸行为,当场被弟兄们抓住;一个有指使那个犯罪的嫌疑,可没有见证。”  “哦,什么汉奸行为?”赵克久又问。  “油煎猢狲”听得孙排长说有“指使的嫌疑”,便怒气冲冲叫道:“怎么?你相信他的屁话?”  孙排长不理“油煎猢狲”,却回答赵克久道:“昨天不是有敌机过境么?弟兄们发见河那边坟堆上有一块大白布。这不是给敌机指示目标是什么?今天我们查出来,白布是他放的,”孙排长返手指着那乡下人,“他亦不赖。可是他说,他怕敌机炸了他的祖坟,有人指点他,放一块白布,敌机就不会下蛋,他相信了,他上了当!”  孙排长说这番话的时候,“油煎猢狲”在一旁连声冷笑;等到孙排长的话说完了,“油煎猢狲”仰起脸放声大笑,而且像演说一般对在场看热闹的众人说道:  “各位听听,什么保护祖坟,有这样的傻瓜么?再说,我在镇里,他在乡下,河水犯不到井水,怎么一口咬定了是我指使,那不是白日见鬼么?”  “苍蝇不抱没缝的蛋,”孙排长不耐烦地说,“我是奉命办理。有你的事也罢,没你的事也罢,多少要请你到连部去一趟。废话少说,走罢!”  围绕着的人们纷纷往后退,让出一条路来。孙排长还对赵克久兄妹举手致敬,就带着“油煎猢狲”和那个乡下人走了。这当儿,人丛里却沸沸腾腾发出了各种的议论,有的说那乡下人太笨,但大多数人却看到“油煎猢狲”也被拉走而感到痛快。  赵克久也是感到痛快的一个。克芬却担心那乡下人最后还是要吃亏。他们两个谈谈说说,早到了万昌号,找着谢吉生,告诉他要开“慰劳大会”,请他帮忙;谢吉生一口便答应了。  下午三点钟光景,钱科长所发动的“民众工作”像是火车站附近石子路上的独轮小车,格楞格楞地在进行了。镇公所和商会所在地的关帝庙内,赵朴斋和谢林甫、王保长,以及镇上其他够资格的人物,足有两打之多,又坐在那两张八仙桌拼起来而铺着白布的“会议席”周围。赵朴斋宣布开会宗旨:慰劳抗战将士具体办法。他小心地把钱科长口授的一套话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十分卖力,不折不扣流了汗。  另一方面,在赵镇长的大厅上,“慰劳大会”的筹备会由钱科长亲自主持,也热烈地开始了。这里筹备的,主要是“精神慰劳”,属于“出力”这一类。钱科长表示:政训处工作人员本就不多,而来到这镇上的,连他“本人”在内,也不过四五位,因此慰劳会的节目,势必借重当地的热心积极分子。这一来,赵克久和谢吉生的责任便异常重大了,发言也就踊跃。然而,形式也不免随便些。徐氏少奶和小良也出现在这“庄严”的场合,作为旁听,而且徐氏少奶怀里还抱着个小英。  关帝庙内的会议照例是一阵松懈一阵紧张的。现在他们也进入了讨论的阶段了。他们所讨论的,主要是“物质慰劳”,用一位参加者的直捷了当的说法,就是要大家挖腰包;因而数目的多少颇费斟酌。所有出席的两打人物争着诉苦叹穷,把会场空气弄得十分凄惨。号称足智多谋的谢林甫既得想法为自己减轻负担,又得筹划如何顾全“同人”的利益,把最大部分(或几乎全部)的负担都转嫁到不够资格来关帝庙与闻这件大事的本镇居民;他不大开口,可是他的脑筋却没有一秒钟停止了转动。他也流了汗了。  赵府大厅上这时却也发生了数目字的问题,然而这里的情绪还是轻松而快乐。他们在讨论“慰劳会”该有多少游艺节目。原则上当然愈多愈好,谁也没有异议。赵克久是个大刀阔斧的脾气,主张至少是十个节目;克芬爱热闹,拥护了她哥哥的主张。办事比较实际的谢吉生却反对道:  “你也算算,有没有人担任呀?你们兄妹俩担任多少?”  关于“游艺”,赵克久确是什么也不会,除了足球;然而“慰劳会”中即使可以有足球表演,一个赵克久也太不够。不过他是不肯认输的,而且他也有他的“估计”。他说:  “两位女同志,每人来两个;剩下的六个,国民小学的教员和学生可以包办了去。”  “不行,不行,”小陆马上声明,“我和小陶合起来只能担任一个罢哩!”  “国民小学的实力,”谢吉生又不慌不忙说,“我比你知道得清楚些。五个女教员,三个是城里人,早已回家去了。剩下的两位,凑半个节目也是勉强的。那半个节目呢?当然是男教员们的责任。除了出名的驼公不算,男教员也实得两位。”  “可是也还有学生。”赵克久依然坚持他的主张。  “可是所谓节目者,总不好意思太敷衍。如果一个小学生上台唱一支歌也算一个节目,那不用说十个,一百个也容易!”  现在赵克久只好不作声了。使他失败的倒不是谢吉生的咄咄逼人的词锋,而是他自己实在一点也不明了国民小学的内情。高坐在主席地位的钱科长正想行使“最后决定的特权”,忽然那旁观的徐氏少奶忍不住开口了:  “芬妹可以来两个啊。一个是唱,又一个是舞。”“怎么,怎么?”克芬发窘地四顾,“我可不会跳什么舞!哦,大嫂,我倒忘记了你!”克芬笑着,一转身就把徐氏少奶硬拉到会议桌的前面,“谁不知道你是天赐庄唱诗班里的头儿尖儿!”  钱科长和两个女同志的眼光都转到徐氏少奶身上。谢吉生也望着她点头微笑。谢吉生也是在苏州的教会学校念过书的,他知道克芬那句话不是开玩笑。“可以答应罢?”他看着徐氏少奶轻声说。  徐氏少奶虽然猛不防被克芬捉住了,却并不慌张。她笑了答,落落大方地回答道:“五六年不唱了,怎么行呢?忘记得精打光了!”  钱科长觉得应当宣告讨论终止,把这“技术问题”赶快结束;他胸有成竹地决定了游艺项目是八个,大家都应当“尽其一切”,想法来凑足这个数目。  关帝庙内的一群,现在也从苦闷转而为快乐,大家有说有笑。他们不但一致决定了颇为得体的一个数目,并且也把筹集的方法弄得相当冠冕堂皇。赵朴斋的绸长衫背上湿透了一大块。谢林甫把一方手帕吸足了汗水,依然满头满脸布满了珍珠,其余各位,大家也都流了汗了。然而这汗全不是白流的,各位的钱袋因此保持了原状——至少是近乎原状。  这时候,国民小学内也不寂寞。刚从上海公毕回来的周副官正和刘梁两位连长谈论他晋见团长的结果。离他们谈话的房间不过十多步,在那本来是校役室的小房内,上了“油煎猢狲”一个大当的那个乡下佬,正在苦苦地哀求孙排长。  周副官眉飞色舞谈着上海的吃喝和玩耍。这位生长在西南山乡的家伙,倒也不是十足的土老儿,他在汉口住过,这一次又到了南京、无锡、苏州,然而他的眼力毕竟不错,他断定了上海是中国第一。  “光是那一点气魄,就叫你心里舒服,”周副官忽然庄严起来了,“慰劳品堆积如山,那不用说;面包、饼干、罐头、毛巾,什么都有。有一天,也不知是哪家报馆的记者访问师部,师长随便说了一句前线缺少脚踏车,那记者回去在报上把这句话一登,好呀,立刻有许多人抢着把脚踏车送来,堆满了一院子!”  “咳,咳,这就叫做民气!”中等身材方脸的刘连长说,显然他是受了感动了。  “打仗要这样才痛快!”梁连长也慨叹地说,眼睛看着周副官脸上那些沉甸甸下垂的浮肉,心里却想到:副官们当然更喜欢上海这样的地方了,油水大。他一面这样想,一面就开玩笑似的大声叫道:“周副官,你又胖了几公斤了!上海真是名不虚传,好地方!”  “哪里,哪里!”周副官并没听出这话里含着讥诮的意义,却满口谦虚起来。“喂,梁连长,上海的好处就在什么都有!现在为的是打仗,一般老百姓的娱乐场所都停了业,有许多大游戏场还改做难民收容所,可是,半秘密的玩玩的地方有的是呀!真开心,真……”他忘情地喷出了格格的狂笑,话也说不下去了,一条口涎挂在他那肥胖的嘴角,足有三寸长。  刘连长皱了眉头,似乎看不惯这样的怪相。  “喂,真有很漂亮的呢!”周副官勉强抑住了笑声,睒着眼,鬼头鬼脑,压低了嗓子,又接着说。“喂,刘连长,您要是见了,恐怕也顾不得夫人的恩爱了!比那次无锡县长请客的时候叫来的那两个漂亮到万倍呢!”  “这胖子又说疯话了!”梁连长笑着拍一下大腿,就站起来,回头看着周副官,又放声大笑。  “报告!”  从门口来的这一声,把三位都吓了一跳。  孙排长站在门槛外,挺胸立正,脸上有点尴尬相。梁连长不耐烦地问道:“什么事?”  “报告连长,上午抓来的那个乡下人,汉奸嫌疑犯,请示怎样处置。他说他可以找保。”  “哎!又是汉奸!”周副官摇头叹气说,“解到军法处就得了。”  “那倒不如就地枪毙了他!”刘连长冷冷地说。  梁连长朝他的同伴看了一眼,便想起刚才王保长来保释“油煎猢狲”的时候,刘连长是不主张释放的;刘连长那时曾经说:“要放,两个人一齐放。”就因为两位连长的意见不大一致,所以“油煎猢狲”虽然终于释放了,而那个乡下人也并没解到军法处,还在等候发落。  “押起来再办!”  梁连长朝门外的孙排长下了这样的命令,就又转脸笑了笑,似乎是表示他的公正,对刘连长和周副官说:“明明知道那乡下佬是糊涂虫,上了人家的当,可是他有真赃实据。那就只好关他几天再说了。”  刘连长转换了话题,问周副官道:“团长怎么说?我们这两个连在这里待命待到哪一天啊?”  周副官做了个鬼脸,用了浓重的鼻音回答:“团长也在待命啊!不过他是待在上海,那可跟我们不同了!”  ------------------     十  一连三天,所有的上海报纸都用了夸张的笔调描述那所谓沪北血战。虽然各报的特写颇有出入,但是基本一点则相同:敌我争夺某某阵地,而且屡进屡出。另外一点是各报大同小异的,这便是强调了此一阵地的重要,几乎好像可以决定上海战局的变化似的。  四十八小时内,两租界所有公私广播电台都一致呼吁:大上海的市民啊,前线缺乏车辆,伤兵不能下来;车辆,车辆,大上海的市民啊,有钱出钱,有车的请出车罢!  全上海的人心紧张起来了。自动报效的各式车辆由各处集中到某一后勤机关了,然后又分散;居然也有十分之四五开上了西郊的煤屑路,再迂回而达沪北的前线。  然而就在这时候,各家报纸上又出现了差不多字句相同的报道:我军增援部队到达,予敌寇以重大杀伤完成任务后,业已遵照统帅部预定计划,转进新阵地无边无际的,而具体事物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量度空间一,局势已见缓和云云。  事实上,“转进新阵地”是在大小报纸渲染这“屡进屡出”的血战如何有关全局的时候就完成了的。现在,西郊的煤屑路上躺着那孙排长,他属于“增援部队”,受伤在四十小时以前,大上海市民们自动报效的车子虽然把他和其他的伤兵从前线抢救下来,却不能送他们到上海租界内的伤兵医院。  半环月亮已经爬得相当高了。孙排长渐渐苏醒过来。他躺在路边,离他不远,有小小一个土堆,土堆四周歪歪斜斜有几株冬青树,——这大概是无主的坟墓。树下草丛中,秋虫在婉转长鸣,树上的络丝娘从容不迫地唱着劳动的歌曲。孙排长的手脚抽搐了一下。而且,和那些哼哼唧唧的虫声相应,他的喉头也发出了轻微的呻吟。一群蚊子向他的脸部展开了齐头并进的攻势。突然,埋伏在那土堆后面的几只青蛙同时阁阁地噪起来了。这尖锐而强烈的声浪似乎刺激了孙排长的神经,他惨厉地叫了一声,身体转动,终于滑下了倾斜的路边,滚进了土堆下的草丛。  青蛙们还在使劲地鼓噪。这在孙排长的半昏迷的感觉上,宛然是机关枪射击的声音。一会儿以后,他更加清醒些了,睁开眼,看见半轮明月正躲进了一大块的乌云理的,而是中立的东西,世界上的一切都由它所构成。物理,原野、树木和公路的轮廓渐渐渗和,终于成为混沌一片不可分。然而近在身前两三尺,却有一汪白的东西,愈来愈明亮。他意识到这是水。而且这时他也渐渐记起自己受了伤,早已从火线下来,而现在这地方离前线也很远了。他把蚊子的轰轰然的闹声误以为敌机,然而他也辨明了那阁阁的声音只是青蛙叫。  一阵火热的刺痛从左边半个身子扩大到全身,孙排长咬着牙呻吟。可是比这创痛更难受的,是口渴。他本能地往前爬,然而两三尺以外的那一汪水却也在退走。最后,被他追上了,不过他又不能动弹了。  月亮又从那一团乌云里钻了出来。几簇矮树和残破的草房忽然也从一片苍茫中跳出来,而且好像都向着孙排长在移动。煤屑路上,这里那里,散在几个炸弹洞的四周,一些破烂的布片、皮鞋,压扁了的钢盔,甚至半副床架,也都争先恐后露了脸了。在清冷的月光下,所有这一切都很美丽,只有那些炸弹洞却是丑恶的,像是打掉了牙齿的大嘴巴。  孙排长吮干了那小小水泓中的最后一滴泥水。他撑起上半身,背靠那土堆坐着。络丝娘还在他头顶工作,青蛙也依然那么叫闹,可是孙排长却觉得很静;这是沁人心脾的很甜蜜的清静,他当然不是没有享受过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普通语义学力图通过辨别语词的所指,不过那是很久的事了。至少也有五六年了,那是在他入伍以前,在他多山的家乡。那时他的父母也还在堂。……但是,这久已失去了的宁静,孙排长也不能享受较长,沉重的隆隆的声音扰乱了这静穆,这声音愈来愈近,孙排长知道这是卡车。希望又在他心里燃起来了。然而,转眼之间,伴随这声音而来的一辆大卡车在眼前一闪就过去了,只有车尾那一点忽亮忽熄的红灯光还可以看见。再一会儿,连这点红光也消逝了。  这飞驰而过的卡车唤起了孙排长的回忆。这是大概半小时以前他和另外三位同伴所经历的一场恶梦,现在一点一滴地又显现在他昏眊的眼前了。  他和另外三位弟兄曾经哀求那押车的副官不要把他们丢在路旁。那时候,他们还肩挨肩的蹲在那从前线下来开往上海去的卡车上。三位弟兄中间有一位炸伤了下巴的,绷带松掉了,露出血肉模糊的半个脸,看了叫人发抖。可是他们的哀求,那押车的副官全然不理。他只顾吆喝着他手下的两个兵,把他自己那辆坏了机件的吨半卡车里的东西一古脑儿全搬上孙排长他们那车子。这些东西是:十来箱的子弹,两架行军床,无数的洋酒、罐头、水果,还有两卷铺盖、一架留声机。当这一切都过了车,那副官便做个手势,命令他的两个部下把孙排长他们都撵下车去。那两个面面相觑,不肯动手,那副官对孙排长说:“你们从前线下来,我们要上前线去;留你们在车上,没有意思。这里离上海不过五六里地,来往的车多,你们在这里等一会儿,就有车来把你们带走!”说完,他就转脸吆喝那两个兵道:“还不动手,等什么!误了限期,回头师长枪毙你!”这样,孙排长他们就像四捆行李似的被扔在路旁了。孙排长是最后下来,抬扶他的那两个兵好像是为的减轻自己良心上的痛苦,也安慰孙排长道:“当真是在这里等一下好些。再带回前线,说不定什么时候再有车子下来,那不是糟了糕么?”可就在这当儿,那个炸伤了下巴的忽然像发疯一般跳了起来,一转眼间,他已经攀住了司机室的车门,蚂蝗似的死钉住在那里。那押车副官立即拔出手枪,恶狠狠地扑过去,可是另一个伤兵又吊在车后的木板上了。孙排长那时忿火中烧,全然不想到为什么,也挣扎到车尾,也想往上爬;然而,卡车的马达突突地响了,车身猛可地往后一挫,孙排长便被跌出了丈外。他觉得身体好像已经断成两橛,可是耳朵还能听;他听得一声枪响,又一声惨呼,以后他便失去了知觉。  “他妈的,没有死在日本鬼子手里,倒死在他手里!”孙排长忿恨地这样想,便转脸朝四面看。  月光泻在那煤屑路上,一片苍白。远远地,靠近路边,一棵小树之下,有长方形的一个东西,这大概就是那副官的坏了机件的车子。而在左侧,约莫相距丈许,黑魆魆地有个东西蜷成一团,这一定就是死在那副官枪下的那个伤兵,可是另外的两个却看不见了。  孙排长胸里像有一团火在烧,牙齿咬得格格地响。他的眼光又昏眩起来了,然而那押车副官的面貌,却宛然出现在眼前,那冷酷的脸愈来愈扩大,直到孙排长感到窒息而呻吟。  在呻吟中,他哼出了一个字:“狗!”  凄凄切切的虫声这时忽然停止了。只有一只青蛙还在叫:阁阁,阁阁。孙排长拾了一根粗而短的断枝,挣扎着站起来,一步一步拖着走。他觉得那押车副官虽然比狗还不如,可是他那句“这里离上海不过五六里”,大概是真的,而且孙排长又相信他现在走的方向也不会错,因为这副官的坏了的车子是一个标记。  他走几步便歇一下,这样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大出意外,横在他前面的是一个三叉路口。这时候他最后一滴力气也都使完了,伤口又痛不可耐,便躺在路边,等候那毫无把握的所谓便车。  孙排长伤在左边的腿部和背部。这是手榴弹片的伤,本来不算怎样严重,可是给耽误了,弄到现在这步田地,孙排长想起来就觉得冤枉透顶。再说远点,他这次挂彩,也是冤枉的。他这一连和梁连,在那小镇上“待命”待了五六天,忽然一个命令,着即开拔。那时正当晚上九点钟,两个连的弟兄们正参加那“慰劳会”。第二天,怕敌机轰炸,挨到夕阳西下,这才登上火车。到上海已经是半夜,马上开进阵地。这时,孙排长所在的这一连又和梁连分手;上级给他们的任务是:配合左翼友军,坚守河浜阵地。  然而他们和这所谓友军取不到联系。工事里水有半尺深。他们最后的一顿饭还是在那小镇上吃的。连长的命令说,敌人就在浜那边,可是浜那边一无动静。连长的命令又说,敌人不进攻,不准开枪。敌人惯常在拂晓进攻,而且配合了空军。果然,挨到满天的星斗一个个隐没而黑暗突然转为浓重的时候,信号弹在天空出现了!可不是在正面的对河,而在左前方,接着,机关枪和迫击炮一齐打响了。孙排长和他的一排人抖擞精神在工事里等候命令,命令还没来,一颗炮弹已经在工事前开了花。请示连长,哪里知道连长也正在找上级请示而“接触不到”。这时,炮弹接连飞来。阵地里也就胡乱放枪。孙排长还记得左翼是友军,直到三辆战车冲到面前,这才知道是敌人。然而此时指挥系统完全紊乱,这一连人眼看要垮了!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各排乱打乱跑,孙排长这一排人和另外一排,打得很勇敢,他们阻住了敌人侧面的攻杀,往后撤退,就在那时,孙排长受了伤。  后来,经过草率的包扎,步行了五六里,孙排长和别的一伙伤兵就到了一座大草棚;这草棚紧挨着一片竹林,里边早已挤得满满地,孙排长他们这一伙约有二十来个,只好将就在竹林内安顿一下,等候车辆,哪里知道这一等就是两个白天一个黑夜。在这期间,孙排长算是运气不坏,居然换到了一次药,抢到两碗稀饭和一斤发霉的大饼。终于来了三辆卡车。那时候,竹林后面刚刚透过半轮月亮,西北角传来了轰轰的炮声,天上的灰色流云被炮火的闪光映成了淡红。孙排长挤上了最后一辆车,同车的弟兄四十多,轻伤重伤全有,可没有和孙排长同连的弟兄。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了一小时左右,突然那卡车抛了锚,修理了二三十分钟,司机终于宣告:没有希望了。  这地点,四面都是稻田,绿油油的禾稼早已践踏得不成个样子。路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炸弹洞,路旁也还有被炸后烧剩一副骨骼的车子,显然这是敌机经常来轰炸的地区。车上的四十多个,除了重伤的情愿冒险等死,三十多个轻伤者,孙排长也在内,都下来步行。可是走了不过三五里,敌机果然来了。照明弹的威胁之下,三十多人慌忙四散,孙排长仓皇中一跤跌倒,就昏晕过去了,醒来时,一看,同伴只剩三个,这三个也不能再走了。他们守在路旁足足半小时,眼看着七八次的机会从他们面前飞过,——这些来来往往的车子有满的,也有半空的,车头灯上都包着蓝布,都开足了速率,对于孙排长他们的叫喊,存心是不理的。  最后,又是侥天之幸,他们叫住了一辆回空的车子。而这还得感谢敌机,敌机在天空出现,迫使这车停住。  然而不幸又在据说是离上海只有五六里的地方碰到了那给什么师长送东西的吨半卡车出了毛病,于是他们又被扔在路旁;而且现在只剩下孙排长孤零零一个,游魂似的守在这三叉路口。  镶着白边的一块乌云慢慢移近了月亮。四野的秋虫叫的更急促、更凄凉。孙排长时时感到晕眩,口里像在火烧,舌头像一片木条。他并没想到死,而且他那昏昏沉沉的脑子里也没有什么连续的思想,他惟一的想望是喝一口水。  飞机的声音嗡嗡地从远处来了,刹那间就到了头顶而且在那里盘旋了。孙排长没有听到,但即使听到了,他此时也不会有什么惧怕。  突然他的左臂被什么东西重重擦了一下。左臂原是好好的,不曾受伤,可是那一擦却牵动了背部的创伤;一阵剧痛刺醒了他的昏昏沉沉的神经。他睁大了眼,看见离他二三尺远有一头其大无比的甲虫。然而同时,他又在模糊中对自己说:嘿,这不是一辆小轿车么?求生的意念突然把他鼓舞起来了!不知哪来的一股力气,他霍地站起,就扑到那小轿车的卸下了半截玻璃的车门上。  小轿车是因为上空有敌机盘旋而停下来的。车里的两个人猛不防看见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孙排长扑上车来,都吓得大声惊叫。这时候,一颗照明弹忽然出现在东方天空,孙排长看得清楚,车里的两个,一个年纪大些,猫儿脸,另一个是小白脸,年纪可轻得多。三对眼睛互相瞪视,都不作声。三对眼睛的神情可不同:猫儿脸的,鄙夷而冷酷;小白脸的,惶惑而畏怯;孙排长的,凄惨而带恳求。但是,一个冷笑又掠过了那张猫脸,孙排长见了浑身就抖索。  照明弹暗下去了,高空中飞机的声音也去远了。那猫脸人陡然喝道:“司机,开车!”  孙排长这时的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清醒些,他下死劲扳住那车门,嘴里荷荷地叫着,却听不清是说什么。那猫脸人推着身边的小白脸说道:“赏他一拳,看他还敢不敢放肆!”  小白脸还在迟疑。司机回过头来,脚下一松,顺手关了引擎,刚在卜卜地叫的马达又不作声了。  猫脸人怒视着小白脸,厉声喝道:“听见了没有?”  小白脸机械地伸手向孙排长头上打去。司机叹了一口气。同时,猫脸人又喝着“开车!”马达又吼了,车子动了。孙排长双手一放,坐在了地上,他那两道浓眉陡然一挺,圆眼睛爆得火赤,阔嘴巴上逼出一个狞笑,他那木强的舌头挣扎着恨恨地骂道:  “狗!老子认得你!”  ------------------     十一  小轿车开足了速率,不消一二分钟,早已把孙排长撇得毫无影踪了。月亮又从云中透出来,田野依然那么寂静,只有车子在煤屑路上飞驰而过,嘶嘶地傲慢地叫着。  车里那小白脸出了一身冷汗,他那只打过孙排长的手还有点发抖。猫脸人好像带爱人出来游春败了兴,嘴里不住地喃喃地骂道:  “这些伤兵!见了车就拦,简直是目无法纪!”  小轿车转了弯。现在,车外另是一番景象了。路面光滑整洁,车在上面走,简直没有什么声响。路旁大概有些菜畦,凉爽的夜气中飘来一阵阵的草香。  远处有几点灯光,忽然可以看见,忽然又看不见了。  小白脸像木偶似的缩在车厢的一角。似乎那猫脸人身上有一股放射力,把这小白脸压小压扁了。他觉得那猫脸人的凶恶的眼光不住地钉在自己身上。  路前的灯光渐渐繁密,猫脸人打破了沉默:“快到了。”小白脸突然浑身一跳。猫脸人这句话好像是宣布了他的死刑。  但是,小白脸的已经麻痹了的神经因这刺激而又波动起来了。他直瞪着两眼,嘴唇有点抖,“快到了”这三个字不停地在他脑子里旋转,终于转出了这样模糊的意思:前面是什么地方?去干么?他好像完全忘记了这几天内自己所做的事了。  “罗同志,你把你要报告的事情再想一遍!”  猫脸人这句话像电流似的又使得罗求知全身一震,同时神经也就紧张起来。  “听懂了没有?”看见罗求知不作声,猫脸人很不耐烦,口音就变得很严厉。“回头见到主任,你的报告得有一字算一字,不能含糊!”  “是。”罗求知低声回答,手心慢慢沁出了冷汗。  “苏辛佳,现在担任什么工作?除了严洁修,谁还和她经常联系?都得明明白白老老实实报告。”  “嗯。”罗求知应着,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  猫脸人不满意罗求知这一声“嗯”,突然咆哮道:“回头见了主任,你这样嗯嗯的可不成啊!”  “一定不含糊,”罗求知也提高了嗓子回答。猫脸人的咆哮反而逼出他一些“勇气”来了。他定神想了想,又加一句:  “我一定据实报告。”  “怎样据实报告呢?”  “苏辛佳的各种关系,我现在还没有全部弄明白;可是我愿意负责侦查。”  半晌后,这才听得猫脸人回答了四个字:“哦,那也行。”  猫脸人这四个字的调子是缓和的,然而也是冷冰冰的。罗求知虽然后不清猫脸人的脸孔,可是他猜想那脸色一定就同刚才对付那伤兵的一样。罗求知的心房又缩起来了。但是猫脸人那冷冷的声音也又来了:  “可是,还有严洁修,还有严季真呢?”  这却是罗求知早已料到的,他鼓起勇气回答:“也是同样情形。我可以负责侦查。”  “哈哈!”  猫脸人忽然高声笑了,这笑声却比咆哮更可怕。罗求知忍不住打了个冷噤。马上转口又说道:“那么,你愿意我怎样说,我就怎样说罢。”  “哈哈!”猫脸人又纵声笑,不过这一次的笑声比较不像第一次的那样刺耳了。笑声过后,接着的是一字一字咬得很准而又调子不快的两句话:  “怎样报告,当然由你。只要主任认为满意。”  罗求知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口里却不作声。他很想看看那猫脸人这时的脸色,但是车厢里很黑,什么也看不到。  过一会儿,猫脸人又问:“还有陈克明,你怎么说呢?”  “这是不成问题的,谁都知道陈克明思想左倾。”罗求知回答,勉强沉住了气。  “那周刊——《团结》,是他办的么?”  “是崔道生罢!”  “实际是陈克明,我们早已调查得清清楚楚。崔道生不过顶个名。”  “哦!”罗求知漫应着,心里却在盘算,如果再有同样性质的问题,该怎样回答。  “崔道生,你不认识罢?”  这一问颇出意外,罗求知一怔。特别使他纳罕的,前天他向猫脸人报告自己的师友谁有政治倾向,其中就有崔道生,难道猫脸人就忘记了么?  “当然认识!”罗求知定了神回答。  “认识就很好。你应该找机会告诉他,不要做陈克明的工具!明白这意思么?”  “明白。”罗求知很爽快地答应了。  猫脸人也不再发问了。车厢里静得很。罗求知听得自己的心还在卜卜地跳得怪响。  这时候,汽车也到了那一簇灯光的前面,可是并不停止。越过那些漏出灯光的房屋,汽车却又转弯进入一岔道,继续走。这里,灯光又少了,只在左前方有两三个小红星,浮来浮去,像是极大的流萤。车轮滚过路面,不住嘶嘶地叫,似乎这里的路面又是煤屑铺的。  罗求知松一口气,偷偷地在衣服上揩去了两手的冷汗。紧张过度的神经现在又渐入麻痹状态,然而麻痹的神经偏偏又不肯休息。苏辛佳、严洁修、严季真、陈克明乃至崔道生,——这几个人的面孔,车轮似的一去一来,不住在罗求知眼前转动。  罗求知慌忙闭了眼,心又跳得快起来了。可是闭了眼,他仍然看见苏辛佳的面孔:一对发光的细眼睛睁得圆圆的,似乎在说:我还当你是一个人呢!  忽然那猫脸人推了罗求知一把说:  “这可到了!”  罗求知吃惊地睁开眼来,前面隐隐约约有一座房子,却不见灯光。汽车慢下来了。突然一道白光照准车头射来,打个转;同时听得远远地有人喝道:“口令!”  猫脸人把嘴巴凑在罗求知耳边,像从牙缝里嘶出来的声音说道:“差不多的人是见不到主任的。今天你是例外的例外!  你得放明白些呢,不要带连我也没有面子啊!”  罗求知还没有辨明白这番话的味道,猫脸人已经拉着他下了车。三四个全副武装的兵走近来,用手电筒照一下汽车,又照一下猫脸人,立即行了个敬礼。猫脸人大模大样走向一座黑魆魆的房子。罗求知跟在后面,偷眼朝四边看,心里想道:哦,这好像是龙华。  ------------------     十二  东北风吹散了满天的浮云。过午以后,马路上的苦力和行人渐渐又感觉到太阳的威胁。  前线不利的消息,松一阵紧一阵,压的人们怔忡不定。几天前,曾经动员了全上海的大小广播电台,呼吁市民捐助卡车,慰劳品,药品,——现在却又增加了一项寒衣了。  法新租界的铁丝网外,一群难民已经在那里露宿了一夜;铁丝网内,安南巡捕来往走着,或者像木头一般站在沙袋旁。两个法国小军官跨上了摩托脚踏车,蒲蒲地响着,一前一后朝东北的方向去了。田野、厂房、空地、摩天大厦,然后又是厂房:像彩色画片,在他们眼前飞过。终于到了一个漂亮的住宅区,车停了,人也下去了。  路旁一座西班牙式二层小洋房,红瓦的屋顶和白垩的墙壁在阳光下分外耀眼。小小的院子里有一架葡萄棚,花时已过,却不见累累的果实,只是那密层层的肥大的绿叶引起了墙外过路人的羡慕。一只玳瑁猫蹲在葡萄棚的木柱边风四大元素构成;一切生物也均由四大元素和合而成,死后,侧头望着那边一丛月季花上的一只淡红色的蜻蜓。罗汉松像那些走江湖变把戏的班子里常有的畸形儿:身子既短且粗,几乎看不见有腿,可是两条臂膊长得很,一边碰到那院子的石台阶。这石台阶共有五级,三尺来高的一对龙柏分立在左右。葡萄棚就是从这石台阶直跨到大门口。  马路上,骄阳下,车子和行人络绎不绝。行人之中,难民很多,拖着疲倦的脚步,看着路旁那些高贵的住宅;有的看一眼就走过去了,有的却缩手缩脚挨近那些油漆得碧绿或乌黑的花格子铁门,希望万一有人给他们什么吃的。这些难民,流浪在上海的租界内,时间最久的已有一个多月。  接连三辆,用竹枝伪装着的大卡车,隆隆然飞驰而过,引起了行人的注目。竹叶都已干枯,卷成小小的管子,一路索索地响。车厢里堆得满满的,大概是上海各界人民捐助的慰劳品,一个穿了童子军服装的年轻姑娘站在车尾,双手攀住了车沿的木板。  西班牙式小洋房的院子里,那只玳瑁猫,这时娇慵可掬地伸了个懒腰,把背脊靠着葡萄棚的木柱来回磨擦;一会儿,到底觉得不过瘾者说是我们感觉到的对象的某种性质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便绕过那枝罗汉松,跑到后面厨房和下房之间,车夫和女仆经常聚会的小院子,噗的一下就跳在一个俊俏的年轻女仆的膝头,咪呜咪呜叫着,柔媚地用背脊擦着那俊俏女仆的胸部,——这是恳求给它抓痒的表示,而且照例是可以得到满足的。  然而那俊俏女仆这时正和同伴们谈得起劲,伸手抓住了玳瑁猫的项皮,把它扔下地去。  “喔唷唷,少卖点关子好了!你也会不晓得?”  俊俏女仆这话是对车夫说的,同时却对另一个年纪大些的女仆抛了个眼色。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