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李清照诗词评注-23

作者:侯健 字数:8306 更新:2023-10-09 14:42:34

萧史数年后,二人随凤飞去。(见《列仙传》)这里以萧史喻指已故的赵明诚。玉楼空:以人去楼空喻指赵明诚亡故,词人独守空房。⑥肠断:这里形容因丧夫而悲伤之极。《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⑦“一枝”三句:自从陆凯写了《赠范晔》诗之后,“折梅”便成了彼此馈赠之语。李清照想把她折来的梅寄赠已故之夫,但因泉路相隔,故云:“没个人堪寄”【讲解】此词原见于《梅苑》卷一,与世人所作多不胜数的“梅词”相比,首先它不是那种咏物而滞于物的咏梅词,词中虽然用了两个关于梅的常见典故,但都是经过改造有所出新从而写成的一首悼亡词。此词本身无论从哪方面看均可谓不“俗”,而词前小序却仿佛是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我试着作的这一篇,恐亦难以免俗。所谓作咏梅词很容易落入俗套,看来这并非是虚妄之言。”此词的这一小序,看来作者是针对一本专收咏梅词的书而言的。它就是王灼《碧鸡漫志》卷二所说的,其友黄载万(名大舆)“所居斋前,梅花一株甚盛,因录唐以来词人方士之作,凡数百首,为斋居之玩,命曰《梅苑》”。周辉《清波杂志》卷一○亦云:“绍兴庚辰(1160年),在江东得蜀人黄大舆《梅苑》四百馀首。”此书卷首的编者自序称辑录于己酉(指宋建炎三年,1129年)冬。所录悉为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北宋末南宋初,共十卷。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李清照的这首《孤雁儿》和另一首含有悼亡之意的《清平乐》词,均被收入《梅苑》。收有李清照悼亡词的《梅苑》,不会是成书于己酉之冬的黄氏原编本《梅苑》。因为赵明诚卒于己酉之秋,李清照忙于他的后事,又大病仅存喘息,不大可能马上去作悼亡词。退一步说即使当年秋冬所作,又怎能在兵荒马乱之中、长江上游已不通航的情况下,李清照在江、浙一带所作的词,立即传到四川黄大舆的手中呢?况且这两首词不仅是李清照的痛定思痛之作,甚至还带有对她一生遭际的总结之意。所以必然是时隔数年或多年以后所作。那么为什么会造成李清照的后作之词,被收入多年前成书的《梅苑》之中呢?这是因为今天所看到的《梅苑》,并不是黄氏的原编本而是后人辑补本。陈匪石发现,这种辑补本,亦有把仕元的南宋遗民王沂孙(字圣与)的梅词,收入宋高宗时代的人士黄大舆编著之中者。上述问题搞清了,对李清照这首《孤雁儿》词的讲解,就可以不受黄氏《梅苑》成书时间的约束,而依据作者的经历和她的这首悼亡词的文意,将作品置于适当的时空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较正确地解读原作。这首《孤雁儿》,是不是像词人自己所说的,是一首未能免俗的咏梅词呢?当然不是,而是李清照对作品立意谋篇的睿智所在。她先说梅词容易俗,而她自己所作的这一篇,不但不俗,还堪称颇富新意之作,从而愈加显示出其不让“须眉”创作才能。此首的意义还在于,它是词史上较早出现的屈指可数的悼亡词之一。“花间”词人张泌《浣溪沙》:“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此首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7月版《花间集校》,而《全唐诗》卷八九八张泌词未见收载)二句如含有悼亡之意的话,张泌当是第一位作悼亡词的人。第二位是李煜,他的《相见欢》(又名《忆真妃》“无言独上西楼”),明明是为大周后写的道道地地的悼亡词,却长期被误解为一首表达亡国之恨的词,而把第三位写悼亡词的苏轼作为第一人,把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误作第一首悼亡词。第四位是贺铸,他所写的悼亡词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李清照是第五位,但她又是第一位作为未亡人为丈夫写悼亡词的人,又是第一个将梅引入悼亡词的人。这样,在悼亡词史上,李清照至少占了两个第一、一个第五。不仅如此,其以梅悼亡的词似不止一、两首,更不是只为悼亡而悼亡,她的《清平乐》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便寄寓了深沉的家国之思,岂不更加不俗!这首词的第二点脱俗之处,还在于下片的“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之句。“吹箫人”原指萧史,这里借指赵明诚。萧史的恋人是弄玉,二人已羽化成仙。这里暗喻着词人和她的丈夫都不是凡夫俗子的意思。第三点不俗之处是,不仅所用《赠范晔》诗这一典事浑化无迹,而且将其用在泉路相隔的夫妻之间,岂不更加感人而有新意!总之,李清照的咏梅词,由“香脸半开”的自况,经“没个人堪寄”的悼亡,再到寄寓家国之念,其作品主旨的变化,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词人的身世遭际及其思想的升华。由于其后期思想的全面升华,无形中也突破了她写《词论》时的词学思想,使其“小歌词”的题材内容越出了儿女私情,那就更与“俗”字无缘了。【辑评】一、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漱玉词卷三》:此词从王半塘《漱玉词》本《历代诗馀》调名《御街行》、《梅苑》、《花草粹编》并作《孤雁儿》、《梅苑》附有序文:“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按此词乃悼亡之词,序文与原意无涉,且清照咏梅之作颇多,所云试作一篇,亦不合,因不录序。(齐鲁书社1981年11月出版)二、侯健、吕智敏《李清照诗词评注》:这是一首悼亡之作,约写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逝世后。序中说明这是一首咏梅词,实际上既没有直接描绘梅的色、香、姿,也没有去歌颂梅的品性,而是把梅作为作者个人悲欢的见证者。从表达上看,是把梅作为全词的线索,着力描写了丈夫去世后自己清冷孤寂的生活和凄凉悲绝的心情。(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三、邓魁英《读〈孤雁儿〉》:这是一首咏梅词,作者意在借咏梅悼念自己已死去的丈夫赵明诚,明诚死于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那么,这首词便应是建炎四年以后某一个春天的作品。作者在词前的小序中说:“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她批评前人写的咏词多平庸、俗气,因而自己用《孤雁儿》的调子来写一首咏梅的词,意欲免俗创新。但写成后自己也并不满意,所以感到“下笔便俗”的话实在不是虚妄之谈。我们从这个小序里可以看到作者在艺术创作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而这首《孤雁儿》词却努力摆脱一般的写法,不在描写梅花形象上下工夫,而是抒发被梅花引起来的特殊的思想感情。这实际上不是梅词,而是一首颇为动人的抒情之作。整个词始终在写一己的情怀,写在死去丈夫之后自己孤身飘泊的凄惨处境。作为一首梅词来看,李清照在避免“下笔便俗”的弊病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她尽量摆脱描写梅花的花朵、枝条、写梅花的颜色、芳香等等俗套,也不致力于点染“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一类优美的词句。她的梅词是从梅花所引起的人的内心活动上构思立意的。在这首词中,作者不断地在抒情:她写自己早晨起来即“无佳思”,“情怀如水”;写她对着小风疏雨而流下“千行泪”;写她因无人同倚楼而断肠;最后写因折得梅花“没个人堪寄”而悲伤。整首词始终以写人为主体,写人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反应,而不是单纯地咏物。所以说李清照这首《孤雁儿》,实际上是一首优秀的含有悼亡性质的抒情词。(《李清照词鉴赏》,齐鲁书社1986年4月出版)四、徐培均:此词调下原有小序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从这小序看,词人似乎在咏梅;然细玩词意,却是一首悼亡之作。词调本名《御街行》,《古今词话》载有变格一首,云:“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遂又名《孤雁儿》。词人不取前者而取后者,盖亦以自况;词的情调也深受后者影响。这首词的艺术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一是活用典故,以故为新。如将“笛声三弄”、“吹箫人去”以及折梅赠远等组织在词中,浑化无迹,犹如己出;二是将咏梅与悼亡冶于一炉,恰到好处地寄托了悼念亡夫的哀思;三是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达到和谐的统一,特别表现在两片起首之中;四是语言通俗,音调凄婉,像“说不尽,无佳思”、“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全系口语,以之入词,又能以俗为雅,符合音律。词人通过这种种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内心充满无限痛苦的孀妇形象,在宋代词坛上,可算是独特的。(《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五、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此词是悼念亡夫之作。通过日常生活中触景生情的描写,发抒悲凉凄苦的感情。香断炉寒与情怀如水,情景交融。梅花初放的景色,本应使人喜悦,但词人却用“惊破”、“多少春情意”来发抒感情。“惊破”两字用得很妙,表面上是写惊破梅心,梅花初绽,实际是词人被轻快的笛声惊醒,笛声勾起她对往事的回忆。本词抒情有层次,哀情由淡而浓。从“无佳思”到“情怀如水”,到“春情意”,到“千行泪”,到“肠断与谁同倚”,则是痛极之语,但是下面词人将痛断肠的感情及时收住,以“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收束全篇,其孤苦凄凉可想而知。所以,末三句不仅回到咏梅这一题材上来,而且抒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巴蜀书社1988年10月出版)六、罗忼烈:易安《孤雁儿》咏梅词序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此意大类薛能《折杨柳》诗序,而其词不过云:“(略)”。词语陈熟,内容单调,且其所以病少游者皆有之,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谓其词“究苦无骨”者是也。不识何以自负至此?((百家唐宋词新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七、靳极苍:李清照《孤雁儿》:“伴我情怀如水”。按如水一词,可有多种解释。《诗·齐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水。”如水是众多的形象。《礼记·表记》:“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如水是淡然的形象。《旧唐书·张蕴古传》:“如水如镜,不示以情,物之鉴者,妍蚩自在。”如水是明知而不表态的形象。温庭筠《瑶瑟怨》:“碧天如水夜云轻。”如水是清静已极的形象。这儿的“如水”当是淡然的意思,承上“无佳思”,开下句“笛声三弄”就“多少春情意”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八、罗敏中:这是一首悼亡词。其时赵明诚已逝世几年,李清照痛定思痛,哀感转为深沉涵蕴,哀思绵绵不绝,任何一件细小的事物都可以勾起她对亡人的怀念。因此,从室内的藤床纸帐、玉炉沉香到室外的阵阵笛声、潇潇春雨都被她借用来作了抒发感情的“道具”:寒炉断香是正面借用,表达思春情意的笛声是反面借用(反衬),形成了这首词在表现方法上借物(景)抒情的最大特色。这里的基调、气氛与《声声慢》是一致的,而以春景春情来反衬自己的丧夫之痛,则更见其悲戚之深。(《中国文学宝库·唐宋词精华分卷》,朝华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九、祝诚:原来,从小序看,这是一首咏梅词。而究其实,却与一般的咏梅词迥异,乃是一首托物寄情的悼亡词——悼念亡夫赵明诚的词作。从词作内容可以推测出来,此词当写于赵明诚逝世的建炎三年(1129年)以后,至早亦应在翌年之春,是她后期的作品。读罢全词,我们可以解答本文首段所提出的问题了。首先,清照此词在题材内容上,克服了世人梅词的浅俗之弊。她不是仅仅停留在一般咏梅词的托物言志或即物寄情上,而是将所咏之物与所抒之情融于一体,达到了物我合一、水乳交融的境地。她咏的是眼中所见之梅和手中所折之梅,然而更是心中所想之梅——那白梅一般纯真高洁、红梅一般炽烈真诚的对亡夫的深切悼念之情。如此说来,那“折得”的“一枝”梅,简直就是女词人的一片心。而这首词,则可说是女词人献给亡夫的心香一瓣了。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对读一下素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的《霜天晓角·梅》词:“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梦绝,金兽热,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显然,林词除了咏梅而外,别无他意,美则美矣,然其浅俗确是显而易见的了。其次,清照此词在审美意识上,摆脱了世人梅词的凡俗之弊。易安此词,既不是着眼于梅花“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晁冲之《汉宫春·梅》)的形态美,也不是取悦于梅花“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周邦彦《花犯·咏梅》)的色彩美,更不是留恋于梅花“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的风韵美,而是赋予梅花以一种易安独具的哀婉欲绝、挚切动人的真情美。显然,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意识。最后,清照此词在表现手法上,避免了世人梅词的粗俗之弊。此词虽非易安之最佳作,然而仍不乏独到之处。她在《词论》一文中,曾批评他人词作“苦无铺叙”。而此词,的确表现了她在铺叙手法上的不同凡响。如果说柳屯田慢词的铺叙,侧重于多层次渐次展开的话;易安此词的铺叙,则以多侧面的渲染烘托取胜。因而易安所写虽仅仅是未亡人的一己之情,但却能从身边琐细事物写起,举凡沉香之细,玉炉之寒,笛声之幽,梅花之绽,乃至风雨之疏,无一不激起她心灵深处的层层涟漪、阵阵波澜。展读全词,我们仿佛见到一幅以词人为轴心,以她的视听为界定,所描绘出的全方位的多维立体画面。较之一般咏梅词之或堆砌典故以夸学,或雕章琢句以炫才,或穷形尽相以逞能,均不能免俗,确是不可同日而语。《重辑李清照集》在为这一首词所撰的“校记”中,曾确认“此词乃悼亡之词”。然而,却以为此词之“序文与原意无涉”,故而删去小序。愚意以为,这一序文不仅与词意至为密切相关,而且是启迪读者解开这一词作感情绳结的一把钥匙。若果真如此,又怎能掉以轻心,乃至于略而“不录”呢?(《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2年9月出版)十、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在此词的小序中,李清照不仅批评前人咏梅词平庸无味,流入俗套,表明她对咏梅词的艺术创作观点,而且说明她在咏梅词创作实践上不主故常,力求创新。《孤雁儿》与上述咏梅词又有不同,一不写梅花姿质神韵、孤标俊格,二不写梅花暗香浮动、疏影风流,仅以梅作为女词人的感情引发,以多种艺术方法抒写她亡夫后的孤苦凄绝之情。从词意词情来看,这可能是李清照于建炎三年赵明诚死后的悼亡之作。全词寓情于景,情因景发。上阕写景由室内而室外,言情由“无佳思”到“情怀如水”,再折到“春情意”;下阕写景由室外而室内,言情由“千行泪”到“肠断”,直到“没个人堪寄”,女词人孤独、悲凉、凄绝的情怀,随着寂寞、冷落、萧索的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层层写景,步步言情,层层开发,步步深入,使这首词委婉曲折,波澜起伏,极其真实而深切地表现了女词人难以克制的哀恸和凄楚的心情。(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十一、刘瑜《李清照全词》:“吹箫人去玉楼空”。把明诚的逝世及自己悲痛的心情,用萧史弄玉的爱情神话故事,委婉出之,运实于虚,切当自然,超逸蕴藉。结句:“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乍看似乎没有用典,实际上化用南朝陆凯寄一枝梅花给范晔的故事,说明用典融化不涩,不着痕迹,最得用古之法。《诗人玉屑》记载杜少陵的话:“作诗用事,要如禅家语”,“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此词用典达到如此高超的艺术境地。真善美的爱情,因为一方的病故而受到毁坏,便有悲剧的色彩了,格外牵动人心,令人悲悯。因此,李清照以悼亡为内容的梅词《孤雁儿》,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此词巧妙灵活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实属词林佳制。(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出版)长寿乐南昌生日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①,漏残银箭,杓回摇斗②。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③。 荣耀,文步紫禁④,一一金章绿绶⑤。更值棠棣连阴⑥,虎符熊轼⑦,夹河分守⑧。况青云咫尺⑨,朝暮重入承明后⑩。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注释】①“爱景”句:意谓旭日东升。爱景:冬日之光。扶桑:神话中的树木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郭璞注:“扶桑,木也。”②杓回摇斗:意谓斗柄东回,春天来到。杓:北斗第五、六、七颗星的名称。又称斗柄。③昼锦:原意谓贵显还乡。《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这里或指韩琦所建昼锦堂。详见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④紫禁: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处,故称皇宫为紫禁。《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掩彩瑶光,收华紫禁。”李善注:“王者之宫,以象紫微,故谓宫中为紫禁。”⑤“一一”句:意谓都是高官。金章:以金为印章。绿绶:指系印柄的绿色丝带。此处以用物代指高官。⑥棠棣连阴:意谓兄弟有惠政。棠棣:指兄弟。棠阴:《诗·召南·甘棠》谓周时召伯巡行南国,曾在甘棠树阴下听讼断案,后人思之,不忍伐其树。⑦虎符:铜铸的虎形兵符,背有铭文。作为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分为两半,右半留京师,左半授予统兵将帅或地方官吏。调兵时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详见《史记·信陵君传》。熊轼:作伏熊形的车前横轼。后用以指公卿和地方长官。详见《后汉书·舆服志上》。⑧夹河分守:意谓寿主有二子皆为郡守。《汉书·杜周传》:“始周为庭史,有一马。及久任事,列三公,而两子夹河为郡守,家訾累巨万矣。”⑨青云咫尺:意谓不久即可高升。⑩承明:原为著述之所(见班固《西都赋》),此处言寿主二子不久将成为皇帝身边的高官。.“看彩衣”句:此处指子为母祝寿。彩衣:原指春秋时老莱子着彩衣娱亲。详见《艺文类聚·列女传》。.兰羞:指香美的食品。玉酎:指复酿的醇美之酒。.松椿比寿:祝寿之辞。详见《诗·小雅·天保》。《诗序》谓《天保》篇:“下报上也。”意谓群臣为君主祝福,诗中有“如松柏之茂”等祝词。又《庄子·逍遥游》有以大椿比岁之句。此处均有所取意。【讲解】这是一位贵妇人,“南昌”可能是她的封号。寿星的华诞是在气候略有微寒那个月的初六日,那正是朝阳的台阶两旁生长着的蓂荚只有六个叶的初秀之时。蓂荚是一种神奇的瑞草,也叫做历荚。初一始生,每日生一荚,十五日生完;从十六日开始每天落下一荚。所以看看荚数的多少,就知道是哪一天(详见《白虎通·符瑞》)。“南昌”是生在“六六大顺”之日,她从小就像冬日的阳光和标志着春天来临的星斗,被视为掌上明珠。“南昌”长得很美又很贤惠,嫁了一个难得的好丈夫。到如今,儿孙满堂,且都是锦衣还乡的高官显宦。荣耀啊!子孙后代都是皇帝身边掌大印的高官厚禄者。兄弟既有惠政,又是握有军政大权的公卿或地方高级长官。寿星的两个儿子已经都是郡守,况且不久还要升为皇帝身边的高官。他们就像春秋时着彩衣娱亲的老莱子那样,将美酒佳肴争相呈献到母亲面前,祝愿母亲寿比松椿高千龄!【辑评】一、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原题撰人为易安夫人,宋人未见有以此呼清照者,未知有误否?《翰墨大全》有延安夫人、易少夫人,俱仅一字之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二、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漱玉词卷三》:此词仅见《截江网》,《全宋词》载之,风格,笔调均不类清照其他慢词,兹不录。(齐鲁书社1981年11月出版)三、《济南名士丛书·李清照全集评注》:元《截江网》卷六收录本词,以其为“易安夫人”之作,因为宋人未有称李清照为“易安夫人”者,且从内容和格调上看,亦不似李清照词作,只能存疑待考。在艺术技巧上,该词有如下特色:一、委婉含蓄。作者用“爱景”,暗示出生季节是冬天;用“杓回摇斗”,斗柄欲东指,进而点出生季是春天即将来临之时,即冬末;用“六叶阶蓂初秀”,点示出生日是在冬末月初六;用“欲挂扶桑”、“漏残银箭”,点出出生时辰是在太阳将出来的时候。隐而不露,耐人咀嚼。二、比喻生动、形象。用“掌上一颗明珠”,比喻贵妇人曾备受父母钟爱;用“松椿”树龄之长,比喻贵妇人寿命之长;用“青云”比喻官位显赫。这些比喻甚为恰切,生鲜,至今仍有“掌上明珠”、“寿比南山不老松”、“青云直上”之语常为人所喜用。三、“昼锦”、“金章绿缓”等典故的运用,既典雅蕴藉,又丰富了词的内涵。(济南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四、徐培均《关于李清照两首词的笺证》:……案:寿词为词中另一格,须多颂辞,如辛弃疾《感皇恩》四首皆为寿词,其中《滁州寿范倅》第二首之“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又《庆婶母王恭人七十》云:“满床靴笏,罗列儿孙新妇。”又《寿铅山陈丞及之》云:“冠冕在前,周公拜手,同日催班鲁公后。”风格笔调全不似其《摸鱼儿》、《贺新郎》诸什。岂能谓非稼轩词乎?盖寿词为应景之作,难得佳句,清照当不例外。均又案:《钦定词谱》此调仅收柳永一首,末注:“独见《乐章集》,宋元人无填此调者。”可见馆臣犹未见清照此词。此词盖为韩肖胄母文氏而作。南昌,乃夫人诰命,全称当为南昌县君或郡君。词云“昼锦满堂贵胄”,昼锦堂乃肖胄曾祖韩琦所建,欧阳修为之作《相州昼锦堂记》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