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发怒了:‘可这回何止我们的爱——连儿子也搭进去了!’ “太后拉起吕不韦的手,轻声道:‘相公息怒。相公曾忧虑子楚是否是成就大业之人。问相公,万一子楚难成大事,相公有别的指望吗?’ “相国听后回道:‘你是说,要指望我们的孩子?’ “太后道:‘倘若是个女孩儿,也就罢了。要是上苍有眼,是个男孩儿,凭相公的才智,我们未来的孩子何愁不能成为雄才大略之君呢?’ “相国一下子觉得眼前豁亮了,他深情地对太后说:‘多谢卿的指点——就照此行事便了。啊!我吕不韦之志或许真的能够实现了……’ “这些对话是泾阳太后告诉嫪毐的。那时,同样的话泾阳太后也跟我讲过,我们发誓不向外讲……” 秦王怀着激动的心情听完了赵高的话,听完,他嘱咐赵高,这方面的事现在依然不要外讲。 只是,秦王随后决定采取一项行动。//---------------三、慰母--------------- 当日晚,秦王来到河阳宫。 太后甚为兴奋,对秦王道:“孩子——也许从今以后不能再叫你孩子了,加冠、带剑仪式可顺利?” 秦王道:“很是顺利,祭天也很是顺利……” 太后道:“这就好……” 秦王道:“母亲,祭天时,坛上摆了郑国渠浇灌过的禾苗……” 太后见儿子提到郑国渠越加兴奋:“啊?长得好吗?” 秦王也变得兴奋起来:“甚是茁壮……” 儿子的兴奋,太后注意到了,她连连道:“好,好,好……” 秦王道:“这让孩儿想起了相国……” 一听儿子直接提到了相国,太后一震:“啊……” 秦王道:“母亲,你越来越消瘦了,孩儿看了甚为忧虑……” 太后无语,秦王续道:“吃那么一点点,怎么能成呢?近来睡觉可好些了?” 太后道:“好些了……” 秦王道:“可身子怎么越来越不好了呢?” 太后道:“会好的——讲点别的吧,那个李斯当了丞相,还尽心吧?” 秦王道:“提起他,孩儿倒是想起来,李斯提议,把相国召回来……” 原来太后是侧卧着的,一听这话,她坐了起来:“召回来?李斯他是怎么讲的?” 秦王道:“他说相国有大功于秦,嫪毐的案子也过去两年了……” 太后下了榻,秦王道:“孩儿听他的建言,一定把相国召回来……” 太后问:“能够吗?” 秦王道:“往日不能够,如今,可以办到了……” 太后道:“太王太后知道了这事一定很高兴……” 秦王道:“这事孩儿回去就办——派赵高过去请……” 太后问:“赵高?已经起用了?” 秦王道:“这就起用——依然给他一个中书令……”//---------------四、祭台--------------- 吕不韦庄园后便是北邙山。这是一座不大的山。从前一天起, 这里出现了一座削了顶的金字塔,塔的底部,每边足有五十米,塔高有三十米,塔面看上去很陡。被削了顶的塔身上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台。塔是用巨大的树干堆积而成的。塔的一面搭了桥板,供人上下之用。塔顶平台的中央,竖着一根巨大的树桩,在这中央树桩的外围,有九根较小的树桩,形成了一个扇形。 这一天,红日从东方射来第一缕阳光,吕不韦身着素装,从桥板之上登上塔的平台,坐在了中央的木桩之上。 两人一组,各抬着一个巨大的牛头,从桥板上上了平台,然后把牛头摆在外围的九个树桩上,一桩一个。 摆好后,抬牛头的人下塔。 吕不韦一个人端坐在中央那个树桩之上。 桥板被迅速拆除。离塔五十米,吕不韦的几千名食客惊恐万状地在四周围拢着。 桥板拆除后,塔下每隔三步一人,用手里的火把将塔座点燃。 点火的人们离开塔座,撤向四方。 这时,出现了十辆战车,排成一行,围着塔奔驰。它们越来越向外,那些食客逐渐被向外驱逐着…… 赵高奉秦王之命来接吕不韦,已经到达河南境内。 赵高催促车夫:“快,天黑之前赶到相国庄上……” 车队奔驰。 一车夫:“中书令大人,看前面……” 远方的天空被染成了红色。 赵高心中感到疑惑,越发催促车夫:“快!快!” 车队奔驰。 村中的村民奔出村来,混乱之中,大家喊叫着:“相国自焚了!”纷纷向火光那边奔跑…… 赵高大惊失色。//---------------五、噩耗--------------- 秦王在太后宫中,对太后道:“算起来,相国该到了……” 太后掩饰不住地兴高采烈:“对,掐着指头就能够算出来……” 外面奏报:“中书令赵高回来了!” 太后激动得站了起来,奔向宫门。 赵高进宫:“回禀大王、太后……” 太后问:“相国他……” 赵高一阵支吾:“相国他……” 太后与秦王齐问:“怎么啦?” 赵高依然支吾:“相国……” 太后与秦王再问:“到底怎么啦?” 赵高道:“相国他……自焚身亡了……” 秦王大惊,太后昏了过去…… 过了片刻,太后苏醒了。 赵高向太后和秦王奏报了赴河南的详情,太后的泪水一直流着,秦王也湿了双眼。宫中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此境过后,秦王命赵高:“你速速返回,主持安葬相国——在焚身之处建起墓地……” 赵高默默离去,太后轻轻道:“回来……” 赵高返回,默默地听候太后训令。 太后道:“在灰烬之中细细查找,看有没有一凤形玉佩,找到后,送回宫来……” 赵高道:“接太后懿旨……”//---------------六、失佩--------------- 数日后,赵高回来了。他向太后、秦王回奏:“禀奏大王、太后:臣返回河南,已经按照大王的旨意安葬了相国。只是,玉佩并没有找到。相国的众家人按照相国生前叮嘱,火熄之后,立即将现场封了。他们讲,检查现场,发现了相国生前总不离身的那把剑——臣把它带了来,可并没有发现玉佩……” 秦王道:“或许火大,那玉佩焚碎了……” 太后的身子开始颤抖了。 赵高把剑呈上,太后强忍,把剑接在手中看了,然后递给秦王,道:“孩子,这剑你收着——也不枉相国对你的精心教诲……” 秦王收了,道:“孩儿配好剑鞘,佩在身上,将终生不离……” 太后垂下泪来。//---------------尾声守望(1)--------------- 月光如水。一个人敲响了一间小房子的窗子。里面无人应声。那人不知用什么取了火,把点燃的火在窗上不停地晃着。 不一会儿,门开了,出来的是哑扫。来人给哑扫做了一阵手势,表达的意思是:他遇上了麻烦——似乎是有人路上抢他的东西,他需要躲一躲,问能不能在这里住上一宿。来人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取出一个包,将包打开,里面露出几个金锭。来人进一步表示,如果得到允许,他将给主人一个金锭作为回报。 哑扫欣然同意。 夜深了。哑扫起了身,见来人已经睡熟,便悄悄移动来人的身子,从身下取出了那个包金子的包,然后开门,向四周看了看,把包袱揣在怀里,出门消失在夜色之中。 房内,那个“睡熟”了的人睁开了眼睛,他迅速爬起来,走到墙边放衣物的地方,紧张地在一件破衣服里摸着什么。摸着摸着,那人兴奋起来——他找到了一个木牌,然后把那破衣服看了又看…… 我们看清楚了,昨夜到了哑扫房子里的那个人,身上穿着夜里他看了又看的那套“官服”,出现在秦宫的宫门。他把那块让他眼里冒出兴奋火花的木牌递给了把守宫门的武士。 递过去的是一块木牌被劈为两半中的一半。武士把木牌接在手里,和保存在案上的另一块木牌一拼,两块木牌按木纹严丝合缝地拼在了一起。合起来之后,那上面便有了“哑扫”完整的名字。随后,武士向“哑扫”挥了挥手,哑扫进入了宫院。 秦宫宫院内“哑扫”在扫地。天亮了,他的几个同事陆续来到。 清扫夫甲向乙:“哑扫这小子又来到了咱们的前面……” 清扫夫乙:“不太对劲儿……今儿他怎么扫到我的地盘儿上了?” 清扫夫甲:“管他哩,这不就省了你的事了?” 清扫夫乙:“总觉得不对劲儿——瞧他拿扫把的样子……” 清扫夫甲:“拿扫把的样子怎么啦?不就是身子比往日弯些、头比往日低些吗?一准儿人家往日……得得,一句话,我看倒是你自己有什么不对劲儿……” 清扫夫乙走近“哑扫”:“喂,去自己那边扫!” “哑扫”走向右方 清扫夫乙向甲:“你瞧……” 清扫夫甲一边做着手势,一边向“哑扫”大喊:“你怎么忘了——你的在左边……” “哑扫”是听不见甲的喊话的,迷茫了一阵,大概是明白过来,拖着扫把走向左方。 清扫夫甲:“别管他了……你听没听到:相国自焚了!” 清扫夫乙:“听说了……说他累起的柴堆有十丈高,那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 清扫夫甲:“还有什么?” 清扫夫乙:“传得可邪乎了……” 清扫夫甲:“快讲来听听……” 当日中午,秦宫院内清扫夫们在吃饭。清扫夫甲:“厨房里特别告诉,这饼是郑国渠浇灌的新麦面烙的……” 清扫夫乙:“他们什么意思?让我们不要忘记相国的好处?” 清扫夫甲:“看来有这个意思……哎,刚才你说,这次是大王逼着相国死的?” 清扫夫乙:“那不会错!” 清扫夫丙:“不对!大王是要重新起用他,结果,使者还没有到,相国就自焚了……” 清扫夫乙:“你讲的不对!大王早就想除掉他,往日自己羽毛未丰,朝中相国的人又多,大王不便下手,如今大王翅膀硬朗了,相国的人也差不多弄掉了……” 清扫夫丙:“这是你自己的揣测罢了……” 清扫夫乙:“揣测也不会错……大王是担心相国卷土重来,一除了事……你没有听说吗?相国自焚,大火烧到第三天,一条金龙从火堆里冲天而起……” 清扫夫丙:“你看到了?” 清扫夫乙:“抬杠!这当地百姓都是看到了的……这事报到大王那里,大王说了一句:‘亏他死了!’” 清扫夫丙:“你听到了?” 清扫夫乙:“什么事非我亲耳听到才是真?扫兴!无非大家凑到一块儿,热闹热闹……” 清扫夫丙:“那也不能有的没的胡诌八侃……” 清扫夫乙:“得,咱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着,他又凑到了另外一个人的面前…… “哑扫”一直在听着。 黄昏时,清扫夫下班出宫。到达秦宫宫院大门,每个人都取了自己的那半片牌子。“哑扫”取了木牌后,小心地装入自己的怀里,出了宫门。 次日,秦宫院内,有司向众清扫夫:“赶在辰时前认认真真扫一遍——不得有误……” 众清扫夫分片清扫。 辰初,百官陆续上朝。 众清扫夫偎在宫院一个角落里,有的围成一圈儿,在地上走子儿玩,有的依着宫墙打盹儿。 “哑扫”靠近宫墙站着,观看中央甬道那边的动静。 清扫夫乙喊清扫夫丙:“你哥哥在后宫——你消息灵通,可知道今儿又有什么事?” 清扫夫丙:“大军出征,大王要去郊外军中祭旗……” 清扫夫乙:“出征?去打哪个?哪个领兵?” 清扫夫丙:“打赵国,王翦将军领兵……” 秦王銮驾从大殿那边过来了。众清扫夫纷纷站起身来,向那边观看。//---------------尾声守望(2)--------------- 清扫夫甲:“瞧,大王胖了!” 清扫夫乙:“这倒看不出——反正越发地精神了……” 清扫夫丙:“注意到大王腰里那把剑了吗?” 清扫夫乙:“怎么啦?” 清扫夫丙:“那是相国生前随身带的……从相国自焚的灰烬里找到……” 清扫夫乙看来这次觉悟了,他道:“看来人们传错了,大王是不想杀相国,要是有意杀他,还佩带着他的剑干什么?” “哑扫”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向那边望着…… 若干天后,秦宫院内,有司又向众清扫夫宣告:“赶在辰时前认认真真扫一遍——不得有误……” 清扫夫乙又找到清扫夫丙:“今儿又有什么事?” 清扫夫丙:“太王太后、太后随大王一起出宫……” 清扫夫乙:“她们随大王出宫干什么呢?” 清扫夫丙:“太王太后见太后烦闷,给秦王出主意到骊山去散散心……” 众清扫夫分片清扫。 辰初,宫院之内开始清场。众清扫夫依然偎在宫院一个角落里,有的围成一圈儿,在地上走子儿玩,有的依着宫墙打盹儿。 “哑扫”靠近宫墙站着,观看中央甬道那边的动静。 秦王、太王太后、太后的銮驾从大殿那边过来了。 众清扫夫纷纷站起身来,向那边观看。 清扫夫丙:“瞧见太后的銮轿了吗?” 清扫夫乙:“怎么啦?” 清扫夫丙:“依然是那顶旧的……” 清扫夫乙:“这倒是,为什么没有给她换呢?” 清扫夫丙:“太后本人不愿意,她宁肯要旧的……” “哑扫”向那边望着,眼泪几乎要流下来了,他赶快扭过头去。 这时,从后宫那边蹿出一人,浑身扭摆着向这边走来——她是一个女人。我们看清了,她是泾阳太后。泾阳太后一边扭摆着身子,一边喊着:“想锁我?没门儿!当初在庄子上我哥锁我,那窗台比这还高,也挡不住我爬出来……哈哈哈……” 一边喊叫着,一边朝这边跑——她已经到了众清扫夫的身边。 她一下子看到了“哑扫”:“这不是相国吗?你让我找得好苦!我要跟你算账——你还我那两个儿子!还我!你不还我,我就给你嚷出去:秦王是你的……” “哑扫”冲她瞪了一眼,泾阳太后停下了,大惊道:“别吓我——你还是那么叫人害怕……” 这时,几个宫女和几名武士喊着“在那里”,从后宫那边赶了过来。 泾阳太后一看撒腿就跑,但跑了没多远,就被赶来的武士赶上了。武士们将泾阳太后举起来,向后宫那边走去。 泾阳太后挣扎着,喊叫着:“放开我……相国,救救我,看在往日的情分上……” 在“哑扫”身边发生的一切,众清扫夫全都看到了。 清扫夫甲:“行啊,哑扫!你竟然敢向她瞪眼……” 这时,“哑扫”泪水盈眶…… 清扫夫甲、清扫夫乙:“哑扫,你怎么啦?哎?怎么啦?” “哑扫”控制住了。 众清扫夫不解地摇着头…… 清扫夫甲向丙:“大王他们是不是今晚住到离宫了?” 清扫夫丙:“不错……” 过了两日,秦宫院内,有司向众清扫夫宣告:“赶在巳时前认认真真扫一遍——不得有误……” 辰末,宫院开始清场,众清扫夫又聚在了一个墙角下。 巳初,秦王、太王太后、太后的銮驾进入宫院。 众清扫夫又停下手,站起来观看。 “哑扫”的特写镜头:贪婪地向銮舆那边望着…… 若干日后,秦宫院内,人来人往,表现了不正常的景象。 清扫夫甲问清扫夫丙:“出了什么事?” 清扫夫丙:“外出一趟,太王太后身子着了凉,先是感到不爽,过了几日症候加重,看来是不行了……” 说着,哭声从后宫传出——话外音:“太王太后驾崩了!” 随后,丧钟响起,云板声低回…… “哑扫”的眼睛里又噙着泪水…… 清扫夫甲、清扫夫丙:“哑扫,你怎么啦?哎?怎么啦?” “哑扫”的泪水流了出来。 众清扫夫深感奇怪,不停地摇着头…… 若干天后,秦宫院内,有司向众清扫夫宣告:“赶在巳时前认认真真扫一遍——不得有误……” 辰末,宫院开始清场,众清扫夫又聚在了一个墙角下。 巳初,太王太后的棺椁轿抬了过来。后面紧跟着是秦王的銮驾。 众清扫夫又停下手,站起来观看。 “哑扫”热泪盈眶,看着棺椁轿。 清扫夫甲问清扫夫丙:“怎么不见太后的銮舆?” 清扫夫丙:“太后病倒了……” 听了这话,“哑扫”浑身一震。 次日,哭声从后宫传出——话外音:“太后驾崩了!” 随后,丧钟响起,云板声低回…… “哑扫”立即泪水横流…… 清扫夫甲、清扫夫丙:“哑扫,你怎么啦?哎?怎么啦?” 泪水一个劲地流着。 众清扫夫都大惊失色……//---------------尾声守望(3)--------------- 几日后,秦宫院内,有司向众清扫夫宣告:“赶在巳时前认认真真扫一遍——不得有误……” 辰末,宫院开始清场,众清扫夫又聚在了一个墙角下。 太后的棺椁轿抬了过来。几个特写镜头: 棺椁轿的正面挂着我们所熟悉的那只龙佩。 秦王的銮驾位子空着。 秦王扶着棺椁轿步行着。 棺椁轿行进到了宫院的中部,镜头中出现了“哑扫”——不知怎的,他离开了清扫夫聚集的那个墙角,来到了离甬道五步距离的地方,仰着头,眼睛直直地向前望着…… 突然,“哇”地一声,鲜血从“哑扫”的口中喷出。随后,出现了一道虹——一道美丽的虹。 秦王看到了“哑扫”,也看到了“哑扫”喷出的血,看到了那道彩虹。 整个队伍停了下来。秦王向走到身边的赵高说了什么,赵高离开队伍,走到了“哑扫”的跟前——现在“哑扫”倒下了。 赵高先是把手放在了“哑扫”的嘴上,然后向秦王那边摇了摇头,表示人已经死了。随后,赵高伸手把“哑扫”的帽子的前脸慢慢地掀起来。 一个红痣赫然在目。 赵高的手哆嗦了起来……随后,他把哆嗦着的手伸向“哑扫”的怀中。 一个凤佩被慢慢地取了出来。 赵高小心地捧着凤佩,走向秦王。 秦王已经看到了“哑扫”额前那一红痣。他接过凤佩,走到棺椁轿的前面,把它与那只龙佩并排地挂在了一起。 微风吹来,两佩碰击,发出丁冬之声,声音越来越大,透出秦宫,飘溢于秦川大地,响彻于天地之间…… 远处,一对天鹅飞上蓝天,飞向天边…… 按照秦王的旨意,‘哑扫’的尸体被葬于河南北邙山吕不韦墓地。 秦王十七年,秦灭韩,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赵,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当年秦王称帝,为始皇帝。 始皇二十六年,秦王到了吕不韦墓前。 远处,秦王的身后,是文武百官。 更远处,在文武百官后面,是秦王带来的千军万马。 秦王将从吕不韦“自焚”的灰烬中拣到、装了剑鞘的那把剑举过头顶,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