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在二零一一年前后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时,一些地区的大部分私营企业家不再从事实业,而是把钱拿去搞风险投资,甚至移民海外。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继续恶化,中国离完蛋也就不远了。要知道,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大国,在世界上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实业做基础。也许,对瑞士、新加坡这些小国来说,搞金融业也能发家致富,对沙特、阿联酋这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也不是问题,对希腊、泰国这些人文与自然风景优美的国家来说,靠旅游业也能过得很滋润,可是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做实业才是唯一的出路。这不仅仅是中国,也包括了很多发达国家。德国与日本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先后成为全球第三大与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实业。中国没了实业,将什么也不是。虽然国家领导人很快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国内的私营企业,但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即让私营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进入高利润行业发展壮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平心而论,傅秀波顶住压力,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而且在战争结束之前就与朝鲜签署了多份经济合作协议,就是想“借鸡生蛋”,让更加擅长把握机会、嗅觉更加灵敏的私营企业在朝鲜发展壮大。战后四年,他的预测变成了现实。通过在朝鲜开采资源、帮助朝鲜进行战后重建、开拓朝鲜的消费市场等等,中国的私营企业完成了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也正如他预料的一样,积累了资本的私营企业开始反攻本土。私营企业的回归,成为推动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动力,也为中国的第二次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或者说,埋下了种子。虽然这颗种子已经发芽,但是还没有成长壮大。只要有良好的环境,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迟早会成长为撑天大树。问题是,强大的私营资本,绝对不是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也绝对不是一颗刚刚冒出地面的嫩芽。为了成长,这股强大的力量必然会努力争取更加优越的条件。这时候,问题出来了。因为是通过战争、或者说战争带来的回报发展壮大的,所以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中产生了一种很有问题的思潮,即认为只有战争才能帮助民营资本发展壮大,也只有战争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这种思潮并不罕见,实际上早就出现了,只不过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西方。早在工业**之前,战争就被资本家当成了摇钱树。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中国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也产生过类似的思潮,并且成为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只是当时的中国没有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是通过战争掠夺的利益发展起来的。从根本上,傅秀波并不认为这是错误的观点。中国可以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是不能回避道路上的敌人。中国可以不用战争来掠夺其他国家与民族,但是必须用武力捍卫自己的利益。问题是,四年下来,这不但是商人的想法,还成了一股社会思潮。这下,问题严重了。如果全社会都认同一个极端的价值观,这个社会离崩溃也就不远了。最极端的例证就是二战之前的德国。可是,要想改变这种思潮却不容易。原因很简单,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获益的,不仅仅有民营企业家,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包括两百多万军人对民众来说,最大的好处,莫过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全面市场竞争,使得社会物价成本降低、创造更多的高薪就业岗位,让更加广大的民众能够通过努力劳动,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当然,这也正是中国坚持改革的根本目的。问题是,这些变化,却让很多人产生了极端错误的认识。如果仅仅只是民间的思潮,这还不是大问题,毕竟中国的改革还没有发展到民意能够主宰一切的程度。在傅秀波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军队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显然,这就不是可以忽视的问题了。如果军人整天想着打仗,而且是打出去,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那么迟早有一天,会出大事。更可怕的是,如果军队与民间资本走到一起,必然酿成灾难。要知道,几十年前,日本帝国就是这么走上灭亡之路的。作为近三十年来,最有远见的国家领导人,傅秀波不可能不知道,军队与利益集团联合的危害性。还好,局面没有失控。虽然黄峙博在外面表现得非常嚣张,成天想的不是打这个、就是打那个,每个月不搞几次以某个国家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根本就坐不住,但是作为一名刚刚五十出头的将军,黄峙博在军队里的根基还不够深,而且他不是那种没有理智的军人,分得出轻重,也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敲打了黄峙博,傅秀波才把话题拉了回来。“黄将军,我不是担心你搞什么,也没有因为经常替你擦屁股而感到烦恼,我只是希望你知道,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军人之一,你得明确自己的立场,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东西碰不得。”黄峙博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元首放心,我会管好自己,绝不让你操心。”傅秀波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扯远了,还是说我们现在的问题吧。日本的立场再明白不过了,而要达到目的,日本要么跟我们干一场,要么利用我们身上的伤疤。如果我是日本领导人,肯定不会选择前者。虽然东海的情况与朝鲜不一样,我们强大的陆军鞭长莫及,但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即是否有信心取胜,日本肯定有所顾忌。如此一来,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问题是,以日本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在台海问题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别忘了,日本后面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美国。”“美国?”黄峙博愣了一下,说道,“朝鲜以地面战争为主,美国都丢掉了一艘航空母舰,还有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数十艘大型战舰遭到重创,如果在以海洋为主的战场上跟我们对抗,美国的损失将更加惨重。”“果真如此吗?”黄峙博没有开口,傅秀波明显说的是反话。“我不是军人,可是我知道,战争并非你说的那么轻松。四年前,我们能在朝鲜击败美国,不等于现在也能击败美国。关键就是,台海是一个海洋战场,而我们最大的短板就在海洋战场上。”“这……”“地面战争开打的时候,你手里还有多少作战飞机?”黄峙博愣了一下,随即苦笑了起来。“可以说,只要台海出问题,日本肯在前面冲锋陷阵,美国就会跟进。美国也许不会出兵,但是肯定会尽一切可能为日本提供援助。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打、以及以什么方式打。”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直接干预,肯定在道理上说不通,日本也不见得会全力以赴,因此不管是日本、还是美国,都需要一个契机来激化中日矛盾,点燃台海这个火药桶。”“你是说,东海争端?”傅秀波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说,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东海争端的幕后主使,肯定不是日本。”“美国?”“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与日本发生冲突,不管谁打赢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如果日本赢了,我们肯定会有所收敛,而且在海洋战场上的惨败,必然会助长岛内的独立气焰。如果我们赢了,日本的民族情绪将全面爆发,日本当局也能以复仇为借口,更加肆无忌惮的干预我们的内部事务。”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所以说,我们与日本都不可能成为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只要战火点燃,我们就输了,美国则能不用一兵一卒获得胜利。”黄峙博沉默了,因为他知道,傅秀波说得没错,而且道出了事件的本质。“问题是,事已到此,我们就什么都不做吗?”陆风烈插了一句。傅秀波笑了笑,没有急着开口,反而是黄峙博叹了口气,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第十九章 两手一起抓第十九章 两手一起抓东海问题,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或者不只是中日在钓鱼岛上的争端。因为关系到台海局势,所以东海问题绝对不能只解决一个,而不管另外一个。不管中国是否愿意,在着手处理钓鱼岛争端的时候,都得考虑台海局势,还得在采取行动前做好最坏打算。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曾经迫使中国在数十年里采取防御态势。说得简单点,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第二次朝鲜战争,打破了僵局,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因素。这个变化因素,不是来自日本,而是在中国本身。归根结底,就是第二次朝鲜战争对中国军事力量产生的根本性影响。虽然从长远来看,第二次朝鲜战争加快了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但是在二零一九年,不管是军队的装备建设、人事变动与战术思想等都没有得到显著改观。短期影响,仍然集中体现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的余威上。打败了强大的美军之后,中国军队的士气与斗志达到爆棚状态,从将领到士兵,没人怀疑中国会在下一场战争中失败。客观的讲,这种自信并不盲目。中国军队能够打赢第二次朝鲜战争,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中国军队掌握了瘫痪对手通信指挥系统的手段。这种手段,到二零一九年也没过时。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甚至在结束之前,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已经开始寻找对抗电磁战的方法,而且很快就有了收获,并且开始改进现有的武器装备,但是要对成千上万的主战装备进行全面改进,使其能在恶劣的电磁战环境下发挥效能,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拿美国来说,到二零一九年,也只对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主战装备做了改进。也许,美国有点特殊,因为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启动了为期二十年的装备发展计划,将在今后二十年内,逐步用新式装备替换掉已有的老式装备,而按照美国当局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再次与中国这类大国发生正面对抗的机会并不大,所以美军在改进已有装备的时候并不积极。当时,美国只对剩余服役寿命在十五年以上的主战装备做了改进。即便如此,四年的努力,仍然使美军保持了全球头号军队的位置,并且有足够的实力打赢一场与地区强国的战争。美国可以这么做,不等于别的国家也能这么做。拿日本来说,即便获得了美国的支持,成为全球第二个装备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的国家,但是在二零一九年的时候,日本的所有主战装备都没有进行过针对全面电磁战的改进与升级,连刚刚从美国获得的F-22A战斗机也不例外。不是日本不想做,而是代价过于高昂。当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掌握了电磁战的对抗技术,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是美国。日本要想从中国获得军事技术,显然不可能,别说中国不会卖,美国也不会允许日本这么做。那么,日本就只能从美国采购改进装备了。问题是,按照美国的计划,最快也要到二零二二年,对百分之四十的主战装备进行了改进之后,才能确保在下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中不至于败下阵来。也只有到这个时候,美国才会出售电磁对抗装备。这就意味着,在二零二二年之前,除非日本自己搞了出来,不然就别想获得能在大规模电磁战中取胜的武器装备。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也是日本无法回避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如果日本卷入某场战争,美国会袖手旁观。到时候,美国不但会向日本出售电磁对抗装备,甚至有可能把已经做了改进的装备出售给日本,帮助日本打赢战争。相对而言,中国仍然拥有装备上的优势。当然,装备上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电磁战领域。在其他方面,中国的装备优势依然明显,比如中国已经拥有了第四代战斗机,而且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率接近百分之百,在战时的生产规模不会受到限制。又比如中国拥有日本没有的航母与攻击核潜艇,在海洋战场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即便在东海争端中很难用上地面部队,可是中国拥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而且非常精锐的陆战队,日本却没有类似的两栖作战力量。从军事角度出发,中日之间最大的差距,还是在基本军事思想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是战败国,所以日本的军事力量一直受到限制。虽然在冷战时期,为了对付强大的红色帝国,美国放松了对日本的监管力度,允许日本组建一支军事力量,但是在之后的数十年之内,日本的军事力量只能用于防御,而不具备进攻能力,不是一支完备的军事力量。虽然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日本开始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引进F-22A的时候,购买了配套的对地攻击软件与弹药,随后在自产的F-22J上,使用了自行开发的火控软件系统,为使用自制的对地攻击弹药铺平了道路,但是这些努力,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取得成果。短短四年之内,日本能获得有限进攻能力已经非常不错了,而要获得美军那样的进攻能力,没有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绝对不可能。相对而言,中国军队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虽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奉行防御战略,严重忽视了现代战争中重要的进攻性军事力量,即空军的建设。但是在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前十几年,中国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以此开始进行军事改革。可以说,在中国的现代化军事改革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加强进攻性军事力量。这些努力,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已经见到成效。比如在大规模地面战争后期,中国空军在非常被动的情况下,仍然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相继轰炸了平壤、开城与春川等地。在海洋战场上,一直受到重视的潜艇部队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战后四年,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依然围绕着进攻力量展开。可以说,依靠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中国军队在进攻能力的发展速度上远远超过了周边任何一个国家。正是这些军事上的优势,让中国军队充满自信。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中国在东海争端上的立场发生了改变。以前,没有能力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现在有了这个能力,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这不是国家基本对外政策、或者国家基本战略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民族未来、关系到十多亿中国人能否过得富足美满,能否在未来的世界里用自己的声音说话,并且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谋利的问题。国家基本战略就是为公民的利益服务,因此公民的利益决定了国家基本战略。走向强大的中国,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市场,来让十多亿公民提供就业机会,创造争取幸福的基础。这不是某个人的观念,而是一个民族的观念。傅秀波一直在努力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会排斥和平以外的其他手段。如果有需要,战争也是选择。只是,这绝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战争。如果从一开始就定错了目标,那么军事上的胜利只会带来灾难。陆风烈提出疑问后,傅秀波并没有做出回答,或者说已经做出了回答。“如果要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就要速战速决,至少得在一个战场上速战速决。”黄峙博猜出了傅秀波的想法,说道,“正如元首猜测的那样,这很有可能是美国的预谋,而美国的目的就是把我们拖入另外一个战争泥潭,让我们难以自拔。果真如此的话,美国就能料到我们将在台海动手,也就会有所准备。战事久拖不决的话,我们将非常被动,甚至不得不把两千万同胞推入深渊。”“你有这个想法,非常不错。”黄峙博愣了一下,大概没有明白傅秀波的意思。“虽然我们早就下了决心,哪怕是一个打烂了的台湾,也是中国的台湾,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枪口对准同胞,即便万不得已。”傅秀波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军事上讲,我们得在钓鱼岛速战速决,不要给日本太多机会。取胜很重要,更重要的,必须用这次冲突狠狠教训日本。”黄峙博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台海问题上,我们得更加谨慎。”傅秀波点上香烟,抽了几口,才说道,“能不打,最好不打。即便要打,也得速战速决,而且得严格控制交战范围,以拒阻外来势力干预为主要目的。只要能够稳住局面,又在钓鱼岛取胜,就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就能得到台湾同胞的理解与支持。”“老傅,你考虑得太远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能不考虑长远一点吗?”陆风烈笑了笑,给黄峙博递了个眼神。“我会按照元首的指示去做,马上……”“不是按照我的指示做,而是要随时向我汇报情况。等总参谋部拿出方案,局势明朗之后,我会召开高层会议,商讨与战争有关的问题。在此之前,总参谋部得提交一份完整的局势分析报告。”黄峙博点头答应了下来,这是他分内的事。第二十章 惹是生非第二十章 惹是生非中国海军的一艘041型潜艇在钓鱼岛以东海域沉没,绝对不是小事。有趣的是,美国先于日本收到消息。事发后大概四个小时,一艘美国海军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出现在离事发地点大约六十海里的宫古列岛西北海域,用伸出水面的通信桅杆发出了一封短波电报,随即潜入茫茫大海之中。电报只有几个英文字母,通信时间非常短,没被赶来的中国海军巡逻机发现。几乎同时,一架在宫古列岛上空徘徊的EP-3B离开了巡逻区域,转向返回冲绳岛的嘉手纳空军基地。半个小时后,一份绝密情报送到了国防部长钱德勒手上。对钱德勒来说,第二次朝鲜战争不是灾难,因为这场战争,让他回到了军事岗位上,即便得换上文职官员身份。第二次朝鲜战争,彻底改变了美国的政治局面。虽然在战争结束前,美国经济走出了困境,失业率、消费水平、房地产指数等重要经济指标都在好转,但是在二零一六年的大选中,林德伯格所在的民主党仍然大败亏输,以不到百分之四十的选举人票输掉了大选,离开白宫八年的共和党卷土重来,麦克米伦当选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二零一七年初,麦克米伦宣誓就职。组阁的时候,他就提名钱德勒出任国防部长,获得了国会支持,因此钱德勒也在同一天宣誓就职。从CIA局长到国防部长,算不上升迁,最多是平调。当然,钱德勒在乎的不是官职大小,而是能在内阁中发挥多大作用。作为CIA局长,钱德勒的本职工作是为总统等决策者提供情报,最多能提出一些专业性建议,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国防部长就不一样了,作为主要内阁成员,不但能向总统提出建议,还具有一定的决策权。比如在军备建设上,钱德勒就有一票否决权。上任后,钱德勒首先做的,就是完善美军的建设规划,发起了包括B-X在内的众多军备项目。这么做,一方面是美军确实需要新式装备,一方面是为了迎合麦克米伦。麦克米伦能在大选中胜出,关键就是民主党政府打输了第二次朝鲜战争,让美国民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二十五年,新一代美国人根本不了解那段历史,但是四十岁以上的美国人都很清楚,一万多颗核弹头悬在头顶上、随时可能砸下来的那种滋味,而正在崛起的中国让他们想起了那段恐怖时期。输掉一场战争不可怕,可怕的是输掉下一场战争。必须承认,林德伯格领导的民主党政府为美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带领美国走出了金融危机。只是,为此付出了非常巨大的代价,比如进行全面的战略收缩。事实上,到二零一六年,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美国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就业率、消费水平、房地产指数等经济指标,而是国家的战略安全。虽然在大选前,林德伯格对政策做出了调整,开始加强军备建设,民主党候选人也纷纷表示,将全力巩固美国的战略地位,但是输掉第二次朝鲜战争,已经让选民失望,而且林德伯格在军事问题上做得不彻底。当时,林德伯格做得最错误的决定就是从日本本土撤军。抓住这一点,麦克米伦毫不费力的战胜了竞争对手。麦克米伦的竞选纲领中,第一条就是全面提升美国的战略安全水平,增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民主、自由的能力。为此,在宣誓就职后,麦克米伦立即着手加强军备。只是,仅仅加强军备,只会酿成第二次冷战。虽然在与前苏联的第一次冷战中,美国大获全胜,不费一兵一卒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红色帝国,但是为了这个胜利,在将近半个世纪里,数代美国人生活在随时可能全球毁灭的核阴影中,并且付出了难以想像的代价。比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半数以上的美国人在自家后院修建防空洞。再用一场半个世纪的冷战来击败对手,显然不大现实。军备竞赛要搞,更重要的是得设法削弱对手,让对手无力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也就无法对美国构成威胁。为此,麦克米伦耍起了手腕。上任后,麦克米伦按照惯例,首先对西方主要盟国进行访问。在巴黎会见法国总统的时候,他首次提出,应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核裁军。二零一八年初访问莫斯科的时候,他又向俄罗斯总统提出,为了子孙后代,所有有核国家都应该全面销毁核武器,尽快实现全球无核化。这些外交手腕,只是麦克米伦走出的第一步。显然,不会有哪个国家积极相应他的号召。原因很简单,美国在常规军事力量上拥有非常巨大的优势,其他国家放弃核武器,国家安全将更加没有保障。法国要想保持相对独立的地位、推动欧盟一体化进程,并且在欧盟中占据主要地位,就得依赖其战略核力量。俄罗斯要想成为全球大国,恢复往日的荣耀,也得依靠战略核力量。即便是英国,也得为今后可能遭遇的挑战考虑,毕竟美国不可能帮助英国解决所有问题。至于中国,更加不会在削减核武器的问题上松口,至少在常规军事力量具备相当实力之前,不会拿削减核武器说事。从外交上看,麦克米伦这么做,只是在积极改善美国的国际地位。说得简单一点,如果美国答应削减核武器,而其他国家不肯答应、或者不做回应,美国就站在了人类文明光明的一面,其他国家则在危害人类文明的共同利益。如果其他国家被迫答应削减核武器,美国就能利用大得多的核武库,向其他国家施压,从而在核裁军谈判中掌握主动权。只是,在二零一七年的大背景下,削减核武器绝对是镜中花、水中月。玩了这个手腕之后,麦克米伦做了第二件事。这件事的直接参与者,就是由他亲自任命的国防部长钱德勒。仅仅从战略上围剿中国还不够,毕竟中国是一个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国,而且在全球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短期内、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也许半个世纪,中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即便美国使出各种办法,也无法完全孤立中国,也就无法阻止中国以不流血的方式成为全球头号强国。至少在经济上,要不了多久,中国就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与一个如此强大的国家搞军备竞赛,就算美国能取胜,也需要很多时间,付出非常大的代价。因此,要想遏制中国,就得在其他地方下手。冷战不行,只能“热战”。中国很强大,可是并非十全十美,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致命的。比如在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一个连自家的麻烦都没解决掉的大国,有资格去别的地方指手画脚吗?总在几十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国当局就认识到,沉睡的东方巨人正在苏醒,迟早有一天会对美国构成威胁。最初的时候,特别是在第一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采取了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随着美苏冷战愈演愈烈,中苏又因为意识形态分道扬镳,美国开始积极拉拢中国。前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又在初期全面倒向西方,中国不但失去了继续拉拢的战略价值,还因为意识形态等问题,成为美国新的围剿对象。在这几十年间,美国一直没有松开遏制中国的那只手,即一直在利用台海问题,制约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阻止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大国。第二次朝鲜战争后,台海矛盾的价值显现了出来。任何一个有点远见的政治家都能看出,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必然把战略重点转向台海,以实现国家统一为主要目的。从国家战略来看,中国也确实在这么做。不管是大力扩充海空军、还是积极扩大在东南亚与南亚的影响力,都是在为解决台海问题做铺垫。从战略上讲,只有稳住了东南亚与南亚,消除了其他战略方向上的威胁,中国才能集中力量完成统一大业。只是,要想实现统一,中国必须正面东面的邻居。台海问题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东海争端绑在一起的,或者说台湾的战略价值决定了台海争端涉及到了日本的根本国家利益。中国必须面对日本的威胁与挑战。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有麦克米伦,还有林德伯格。从某种意义上讲,林德伯格决定从日本本土撤军,为麦克米伦利用台海问题遏制中国打下了基础。说得简单一点,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基本战略,就是利用日本的野心,让日本对抗中国,美国则退居二线,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然后从中日对抗中牟取利益。这个战略很简单,能不能奏效,还得看日本是否肯上道。目前看来,日本的表现没有让美国失望。第二十一章 点燃导火索第二十一章 点燃导火索如果说美国是台海问题的始作俑者,那么日本就是台海问题的利益攸关方。对美国来说,台湾不过是围剿中国的战略链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而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最多只能从台湾突破第一岛链,获得进入西太平洋海域的战略通道。因为在台湾北面有琉球群岛、南面有菲律宾诸岛,所以台湾仍然处于美国的战略包夹之中。即便中国进入了西太平洋,也要面对美国精心部署的第二岛链,还得跨越大半个太平洋,才能对美国本土构成威胁。美国有着非常巨大的战略纵深,丢掉第一道防线不会立即产生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