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磁战的大环境下,反坦克导弹的作战效力几乎为零。在东线战场上,美军陆战队与韩军的很多步兵战车就没办法使用反坦克导弹,反而是配制在前沿阵地上,被当成直射火力使用的自行榴弹炮发挥了很大的威力。如果有可能,美军肯定会为轮式战车安装大口径反坦克炮。可惜的是,在短短几天之内,显然办不到。虽然美国陆军已经加大了对反坦克突击炮的采购力度,新生产的“斯特瑞克”战车中半数以上都配有突击炮,但是在第二次战役打响的时候,美军装备的突击炮非常有限,而且送到韩国的主要提供给了第二步兵师,用来补充在之前战斗中损失的装甲力量,第四步兵师没有得到一门突击炮。与美军相比,第五十四集团军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作为轻型装甲部队,第五十四集团军本来就没有多少主战坦克,因此在建设轮式装甲部队的时候,非常重视反坦克能力。虽然在实战中,一百滑很难从正面打穿M1A2,但是只要机动到位,肯定能够击穿M1A2的侧面装甲,对付M2A3这类的步兵战车、以及联军的固定防御工事,更是不在话下。当时,导致双方坦克难以发挥的,正是崎岖的地形。昌介里位于中央山脉腹地,小镇在一座山间谷地里,面积不到两平方公里,因此不管是防御者、还是进攻者,都很难让坦克展开,更难以让坦克在崎岖的山地里作战。轮式装甲车辆更加轻便,在山间公路上的机动性更好,也就成为了双方的首选力量,成为了装甲突击部队的主力。更重要的是,美军没有被动防御,而是与志愿军打了对攻战。这也是很无奈的选择。在此之前,昌介里里前线超过五十公里,离东边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也有三十公里,加上山区的阻隔,联军没有在这里部署重兵,甚至没有构筑完善的防御阵地。在志愿军仅用几个小时就打来之后,美军别无选择,只能尽量利用镇子外面的崎岖地形,争取在镇子外面击溃志愿军的突击部队。激烈的战斗从下午两点过打到天黑。因为双方均没有准备夜战设备,或者是夜战设备在电磁战中损坏,所以第五十四集团军暂时停止进攻,美军也退回昌介里。随后,美军动用战略运输机,向昌介里空投了一批军事物资。虽然美军的运输机在电磁战间隙进入,整个空投行动只持续了十分钟,在配备了电磁弹头的火箭弹落下之前就撤走了,但是美军并没获得想要的电子设备,第五十四集团军再次发动进攻后,一直对美军进行了电磁压制。打到昌介里的时候,第五十四集团军已经推进了大约六十公里。这个晚上至关重要,打下昌介里,第五十四集团军就在联军的防线上取得了突破,第四步兵师要么全面后撤,要么在战线上等着被志愿军包围歼灭。只是,这个晚上最重要的战斗不在昌介里,而是在联军防线正面。整个白天,只有第五十四集团军在唱戏,其他几个集团军均按兵不动。天黑后,黄峙博才给负责正面强攻的第二十四集团军下达命令。火力准备从七点四十五分开始,一直持续到八点四十分。五十五分钟之内,第二十四集团军的独立炮兵旅、以及从第四十七与第十三集团军抽调过来的两个炮兵旅向美军第三步兵师的防御阵地倾洒了近万吨炮弹,覆盖式火力打击反复进行了三次。火力准备到位之后,第二十四集团军的装甲部队才发起冲击。第二百零三章 正面强攻第二百零三章 正面强攻虽然在白天的战斗中,第四步兵师三番五次的请求增援,但是皮特不为所动,除了让第四步兵师坚守,没有增派作战部队。要知道,第四步兵师与第三步兵师顶在前面,增援不是什么大的问题。皮特没让第三步兵师增援第四步兵师的原因很简单:志愿军只动用了一个集团军,要想在侧翼取得突破,肯定得在正面投入重兵,脱住正面防御部队。志愿军迟迟没有在正面发起进攻,让皮特不得不担心,即志愿军的目的不是在侧面取得突破,而是迫使第三步兵师向东移动,增援第四步兵师,然后在正面取得突破。突破了第三步兵师的正面防线,志愿军能在一天之内打到顺川。与德川相比,顺川重要得多。在皮特看来,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本来就是问题,如果把所有重担都压在公路上,志愿军最多能在前面投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只有夺取了西部沿海地区的铁路线,志愿军才能投入更多的主力部队。这也正是第三步兵师坚守阵地的重要性。随着第二十四集团军在入夜后发起进攻,皮特的判断得到了证实。志愿军让第五十四集团军在山区里单独战斗了一个白天,就是希望在主力装甲部队发起突击的时候,联军正面防线已经动摇。与白天的战斗相比,夜间的战斗对美军更加有利。第三步兵师已经在朝鲜西部沿海地区驻扎了一个多月,而且是美国陆军中,少数几个重装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相比,第三步兵师的装备明显好得多。要知道,在美军改变部队番号之前,第三步兵师的正式番号是机械化步兵师,而美军中没有坦克师,重装备水准高于第三步兵师的只有两个装甲师。更重要的是,第三步兵师有险可守。从新安州到介川,第三步兵师的防线宽度不到三十公里,纵深超过二十公里,总共布置了四道防线,每到防线的深度在两公里以上,间隔大约五公里。这个部署方式,也正是针对了志愿军的新战术。说得简单一点,在沿海平原地区作战,仅仅依靠机械化光学设备,坦克炮的直射距离也就在两公里左右。在美军的第一道防线上,总共有十五个支撑点,每个支撑点上有一个配备了反坦克导弹与火箭筒的步兵连,而在每个支撑点后面两公里处,各有一个作为机动反击部队的装甲连。此外,在第二到防线后方,美军还分别在三个地方部署了三个装甲营,充当战役反击力量。如果志愿军从正面突击,首先得攻打美军的支撑点。志愿军的进攻受阻后,美军的机动反击部队就将投入战斗,用坦克的直射火力对付志愿军的装甲力量。当然,在夜间,美军的防御能力会大大降低。原因很简单,没有夜视设备,美军的坦克能难命中两公里外的目标,必须让机动反击部队靠前部署,而志愿军的进攻部队则能以围点打援的方式,首先对付美军的反击部队,再攻打防御支撑点。只是,美军遇到的并非志愿军的主力装甲部队。第二十四集团军来自南京军区,算得上是黄峙博的嫡系部队。事实上,该集团军也是中国陆军中“最新”的一个集团军了。在二十世纪九零年代的裁军大潮中,第二十四集团军被撤编。黄峙博任南京军区参谋长期间,大搞联合作战,而原本隶属于南京军区的两个集团军都不是他的嫡系部队,因此在陆风烈的支持下,黄峙博重组了第二十四集团军,并且把该集团军打造成了中国陆军的第一个多兵种合成集团军。从配置上看,第二十四集团军更像美军,而不大像中国陆军的作战部队。在该集团军中,只有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而不是标准的两个师,另外有五个独立旅,比其他集团军多得多。五个独立旅分别是:装甲旅、炮兵旅、防空旅、后勤旅与航空旅。前三个旅的编制与其他集团军没有区别,只是由集团军司令部统一指挥,旅级指挥机构的权限大大降低。真正的重点,在后两个独立旅上。因为后勤旅的编制规模超大,仅人员就有将近七千人,差不多是一个步兵旅的两倍,所以第二十四集团军是中国陆军十九个集团军中,唯一具备独立后勤保障能力的。虽然其后勤保障能力仍然非常有限,仅能维持不到二百公里的战场纵深,而且持续时间最多十天,远达不到美军的标准,但是比起其他集团军来说,仍然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别的不说,在低强度的作战行动中,第二十四集团军不再受军区司令部与四总部限制,具备非常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当然,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作战能力,陆航显得至关重要。作为第一个编有独立航空旅的集团军,第二十四集团军拥有近两百架直升机,除了一个攻击航空营的二十架武装直升机之外,其他的全是运输直升机,而且都是运力不算太差的中型直升机。按照黄峙博的建军标准,航空旅能在一个突击波次中,把一个整备步兵营的全部官兵与一周的作战物资送到一百五十公里之外,并且随后每天运送五百五十吨物资,并且承担起两百公里范围内的空中支援任务。这个标准不算低,甚至不比美军差。只是,在战争爆发前,第二十四集团军还不具备空中突击能力。归根结底,不是黄峙博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在陆航的分配问题上,他没有决定权,而在空运上,还得应付空军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在朝鲜战场上,打的不是低强度战争。没有制空权,还得大量使用电磁武器,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低空突击能力很难派上用场。在安排部队入朝的时候,黄峙博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把第二十四集团军放在最后面。按照他的想法,如果第一次战役打得不顺利,就得利用第二十四集团军的能力,填补防线上的漏洞。万幸的是,第一次战役打得非常顺利。只是,如何使用第二十四集团军,仍然是个问题。如果能够把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低空突击能力发挥出来,绝对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可是在综合权衡之后,黄峙博放弃了立体进攻的想法,也就无法利用第二十四集团军最强大的战斗力。与其他六个集团军相比,第二十四集团军的地面装甲力量并不强大。虽然在入朝之前,第二十四集团军得到加强,独立装甲旅几乎变成了独立坦克旅,而且全部换上了99改,把淘汰下来的96式交给了第十六集团军。此外,机械化步兵师也得到适当加强,增加了一个坦克营。当时,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主战坦克数量达超过了二百四十辆。只是,作为突击部队,第二十四集团军仍然显得有点单薄,特别是在以重装备为主的第三步兵师面前。正是如此,黄峙博采用了“田忌赛马”的方法,把第二十四集团军放在了正面战场上。说得难听一点,即便换上第三十九集团军,也不见得能顺利突破第三步兵师的防线,反而有可能撞得头破血流。从一开始,黄峙博就没有打算取得正面突破。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任务很简单:拖住第三步兵师,为其他方向上的纵深突破创造机会。当天晚上,黄峙博的战术意图完全显现了出来。就在第二十四集团军猛攻第三步兵师的防线时,第五十四集团军在昌介里发起猛攻,随后第四十七集团军跟了上来。可以说,打到这个时候,黄峙博才算用上了主力部队。只是,在第四十七集团军发起突击之前,第五十四集团军必须打下昌介里,打开通往联军大后方的门户。为了让前线指挥官认识到昌介里的重要性,黄峙博在当天傍晚就连续三次给第五十四集团军下达了最高命令:务必在天亮之前打下昌介里,并且向南面的阳德发起突击,夺取从元山到平壤的铁路线。只有这样,第四十七集团军在向平壤突击的时候,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战役的第二天打下阳德,东线战场上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也能向西推进。也就是说,到时候志愿军能把全部兵力放在西线战场上。用七个集团军对付四个美军师,胜算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只是,联军指挥官并没意识到真正的危险。事实上,当天晚上,皮特根本不知道第四十七集团军跟在第五十四集团军后面,还运送了两个集团军五天的作战物资。以当时的情况,联军很有可能把第四十七集团军当成了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后勤部队。不管怎么样,在第五十四集团军使出全力,用一个整编步兵师猛攻昌介里的时候,联军在这里只有三个营。用三个营抵挡一个师,而且没有牢固的阵地,结果可想而知。打到这个地步,美军能够依靠的,只有顽强的战斗力,以及夜色对进攻方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二百零四章 坐失良机第二百零四章 坐失良机昌介里的战斗持续到十六日凌晨,经过六个小时苦战,在付出近三百名官兵阵亡,二十多辆主战坦克被摧毁的代价之后,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先头部队终于占领这座小镇,美军则付出了三个营全军覆没的代价。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第五十四集团军攻占昌介里之后,继续向南推进。此时,第四十七集团军正在向昌介里运动。因为昌介里离三八线不到一百五十公里,而美军的E-8C就部署在三八线南面,所以第五十四集团军的行动完全在美军的掌握之中。收到消息的时候,皮特还没有惊慌失措。第五十四集团军打了几场恶仗,特别是在昌介里,消耗了不少战斗力,就算继续在向南推进,也很难到达三八线。更重要的是,从昌介里往南,山区公路更加崎岖,而且没有多少可以依托的城镇。除非志愿军不考虑后勤保障,不然进攻部队迟早得停下来,或者向别的方向前进。在皮特看来,第五十四集团军的任务不是向三八线进军,而是迫使联军动用留在后方的预备队。必须承认,皮特确实猜对了。当时黄峙博的目的就是要让联军动用预备队,从而让第四十七集团军突击时,避开联军的主力部队,顺利完成穿插任务。按照这个安排,第四十七集团军到达昌介里之后,不会跟随第五十四集团军南下,也不会立即向平壤进军,而会首先稳住战线,让后勤保障部队跟随第五十四集团军南下,派遣侦察兵向平壤运动。一切顺利的话,十六日清晨,第四十七集团军才会从昌介里出发。可惜的是,皮特没有耐住性子。天亮前,E-8C发现了到达昌介里的第四十七集团军,随后美军的侦察机确认这是一支主力装甲部队。皮特再也不敢小觑,因为他知道,志愿军再前进一步,到达阳德之后,就能打通西线与东线的铁路线,让部署在东线战场上的两个重装集团军开赴西线,从侧面攻击联军最为薄弱的腰部。在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志愿军肯定不会把四个美军师放在眼里。此时,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阳德北面,离仅有韩军守卫的阳德不到十五公里。如果志愿军打算一举歼灭西线战场上的联军,就很有可能进行战略大迂回。也就是说,第五十四集团军才是主攻部队,志愿军会在攻占阳德之后继续南下,一直打到开城附近,堵死联军撤回三八线的通道,然后投入七个主力集团军,在朝鲜西部平原上与联军决战。这下,问题严重了。虽然联军仍然控制着海上航线,可以用运输船向海州运送作战物资,或者从海州把部队撤回来,但是志愿军肯定会用对付第72特混舰队的办法,打击联军的运输船队,切断联军的海上补给线。如果陆上补给线也被切断,集中部署在三八线北面的四个美军师、以及大约五十万韩军都将成为瓮中之鳖,落得第一陆战师的下场。皮特不敢迟疑,立即命令部署在开城的机动防御部队北上。虽然增援部队很有可能来不及在志愿军之前到达阳德,但是只要堵住了志愿军从阳德南下的通道,就能在后勤保障没有多大问题的情况下,在平壤附近与志愿军决战,从而使志愿军丧失到达三八线的能力。事实上,这也正是联军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只是在山区作战,美军的机动部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为此皮特不得不抽调五个韩军师旅。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完全在皮特上校的预料之外了。天还没有完全放亮,第四十七集团军从昌介里出发,一路向西挺进,兵锋直指平壤。虽然E-8C及时发现了向西进发的志愿军装甲部队,但是志愿军的电磁战随即开始,联军没发获得前线的准确情报,而美军派遣的十多架侦察机均未到达目标上空,紧急出动的无人侦察机也全被电磁武器击落。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之内,皮特根本不知道战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就在这几个小时之内,他错过了挽回败局的唯一机会。虽然以当时的情况,皮特肯定能想到,志愿军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战略包围,即便突击部队能够到达开城附近,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占由上万美军、以及十多万韩军守卫的军事要地,因此志愿军很有可能把战略迂回作为佯攻,把重点放在战役穿插上,即首先把第四步兵师与第三步兵师分割出来,再对付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志愿军必须集中兵力攻打平壤,切断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向南撤退的通道,然后从后方攻打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但是皮特在做出这个猜测之后,没有对部署做任何调整,因为没有任何情报支持他的猜测。此外,联军部署在平壤的兵力远远超过了部署在开城的兵力。当时,除了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的一些后勤保障部队,以及第二步兵师的一个装甲营之外,平壤附近至少有三十个韩军师旅,总兵力在十八万左右。如果算上南埔附近的韩军部队,联军的总兵力在二十四万以上。此外,在北面的顺川,还有第三步兵师,而第四步兵师就在平壤东北。要想围歼这么多部队,志愿军至少需要投入四到五个集团军。在通信中断之前,联军只发现了一个集团军。在此之前,联军没有发现其他地面部队向昌介里运动。仅用一个集团军,最多实现穿插,而无法实现歼灭。在皮特看来,只要联军组织得力,肯定能从平壤突围。如果战场条件有利,甚至能组织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围歼突击平壤的志愿军主力部队,然后迫使志愿军在这个极为被动的战场上投入重兵。怀着这个想法,皮特打算等等看。结果就是,在这几个小时里,他没有及时出动部署在沙里院的第二支反击部队。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皮特果断一点,第四十七集团军很有可能在向平壤突击的时候,遇到美军主力。虽然黄峙博并不指望第四十七集团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拿下平壤,但是突击受阻,肯定会对接下来的战斗产生影响。事实上,这个时候,黄峙博对前线的情况也不大清楚。牧浩洋赶来的时候,黄峙博正在跟戚凯威商讨前线部队的作战情况。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牧浩洋仍然负责特种作战,而特种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监视联军主力部队、特别是美军的调动情况,然后用之前采用过的办法,即在预定的时间段、在固定地点用火光向侦察卫星发送情报,以确定其所监视的联军主力部队有没有异常行动,从而让志愿军司令部掌握敌人的情况。这个办法很简单,也很原始,传递的信息量非常有限,但是在双方的通信电台都无法派上用场的时候,却非常有效。不管怎么说,知道敌人有没有离开驻扎的营地,总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得多。为此,二部调集了数颗侦察卫星,确保在黄峙博确定的战役进攻阶段,特别是在进行大规模电磁战的时候,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特种部队提供的情报。“怎么样?”“沙里院那边没有动静,第二步兵师的装甲部队还在营地里。”黄峙博锁紧眉头,瞟了眼同样神色严峻的戚凯威。“看来,美国佬没有上当。”戚凯威长出口气,说道,“如果美军不主动反击,我们就得调整作战计划了。”黄峙博压了压手,打住戚凯威的话,然后沉思起来。牧浩洋迟疑了一下,给戚凯威递了个眼神。“中校,你去忙吧。”黄峙博朝牧浩洋点了点头,说道,“有消息的话,立即送来。如果能够联系上特种部队,让他们扩大监视范围。”牧浩洋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作战指挥中心。跟特种部队联系,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因为特种部队都是分散行动,只能携带短波无线电台,无法携带长波电台。事实上,那些携带了长波电台的主力部队在突击时,也无法与后方联系,因为长波电台非常笨重,特别是那些使用电子管的电台,在使用前还得架设巨大的收发天线。已经参战的三个集团军中,只有第二十四集团军与司令部保持着联系。第五十四集团军与第四十七集团军要在停下来之后,才能向司令部汇报情况。要跟特种部队联系,得等到战役间隙,即停止大规模电磁战之后。黄峙博也没有强求,这些技术问题不是凭指战员的意志就能解决的。美军的反应过于迟钝,让黄峙博有点犹豫。如同皮特上校得猜测志愿军的意图,在战场不透明的情况下,黄峙博也得猜测联军的意图。在很多时候,做出错误的判断,还不如什么都不做。事实上,这也正是皮特面临的问题。要么按照臆测冒险,要么等待更多的情报。皮特只是作战参谋,担负不起这么大的责任。作为参谋,他也更加相信客观情报,而不是主观臆断。与皮特相比,黄峙博有担负责任的能力与气魄。更重要的是,志愿军不是美军,很难获得可以相信的客观情报。第二百零五章 多头进攻第二百零五章 多头进攻如果战场透明,一名资深参谋就能指挥战役行动。只有在战场变得不透明、局势难以捉摸的时候,指挥官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沉思一阵,黄峙博敲了敲地图桌,说道:“让四十七军继续向平壤挺进,不要理会沙里院的第二步兵师。”“不理会?”“暂时没有这个必要。”黄峙博笑了笑,看着戚凯威说道,“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联军司令部还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四十七军正在向平壤挺进,也就没有采取应对措施;二是联军认为四十七军打不下平壤,没有必要出动第二步兵师;三是担心东线战场上的三十九军与六十五军参战,不敢轻举妄动。不管如何,几个小时后,联军就会知道四十七军的去向,肯定会采取行动。”“既然如此,就应该让四十七军放慢步伐。”黄峙博摇了摇头,说道:“果真如此的话,那就太明显了,而且四十七军集中行动,不见得能够围歼沙里院的美军。”“可是……”“三十九军与六十五军的情况怎么样了?”“官兵的士气还不错,只是损失的重装备没有完全补充到位。三十九军每个师只有一个整编装甲营,其他装甲部队的在编比例都不超过八成。六十五军的情况更加糟糕,全军只有两个整编装甲营,在编比例低于七成。”“人员呢?”“都已补充到位,只是新补充的兵员还没有经受战火考验。”“该来的迟早都得来,不上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战士。”黄峙博笑了笑,说道,“去下达命令吧,让三十九军先开拔,六十五军殿后。记得告诉魏成龙,如果南边的韩军胆敢轻举妄动,就给点颜色,千万不要为了西面的战斗束手束脚。如果这次战役仍然不能迫使联军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我们就得为第三次战役做准备。”戚凯威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魏成龙是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少将军长,也是陆军中非常有名的“猛将”。如果不是为人过于刚硬,而且经常袒护犯错误的部下,他早就去了第三十九集团军,成为东北地区的头号战将了。到第六十五集团军,不但没有埋没他,反而让他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他的努力下,姥姥不爱、奶奶不疼的第六十五集团军才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并且发展壮大,在朝鲜一战成名。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第六十五集团军将“留守”东线。名为留守,实际则是让魏成龙好好发挥一下。虽然在东线战场上,联军已经退却,韩军第九装甲师侥幸突围后,一路逃到三八线北面的高城,沿着高城到金化的公路线部署防线,但是联军并没完全丧失反扑能力,只要第九装甲师获得补充,仍然具有威胁。用一个集团军对付一个韩军师,肯定不是问题。问题是,东线上不止第九装甲师。到十月十五日上午,东线的韩军已经超过四十万,而且有三个主力师与五个战前组建的独立旅,精锐部队的总兵力超过八万。这支力量,绝对不可小觑。从某种意义上讲,韩军已经把重点转向东线。当然,这也可以理解。第一次战役中,美军遭到重创,两个在东线打主力的陆战师全军覆没。战役后,美国当局在是否继续打下去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没有及时向韩国增兵,连已经完成动员的第一装甲师与第二装甲师也留在了本土,没有开拔。结果是,美军必须集中兵力守卫西线,只能把东线的防御重任交给韩军。为此,韩军只能把主力全部放在东线。以东线的交通情况,特别是元山以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也更适合韩军,而不是装甲师这类的重型部队。用一个集团军对付四十万韩军,就算魏成龙没有丝毫畏惧,也不大乐观。理想的防御方式不是建立防线,而是充分利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装甲力量,跟韩军打运动战。在此安排下,第六十五集团军将在必要的时候发起进攻,拖住东线的韩军。黄峙博的要求并不高,第六十五集团军只要坚持到战役结束就行了。如果能够在东线取得突破,自然最好不过。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志愿军也能在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在东线发动一场战术进攻。总而言之,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基本任务是守住元山。事实上,关键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身上。如果让黄峙博选择,肯定会让第六十五集团军参与西线战斗,把第三十九集团军留在东线。可是在他做出这个安排之前,陆风烈打来电话,要他充分考虑第三十九集团军全体指战员的感受。虽然陆风烈没有明确要求什么,但是黄峙博不是傻蛋。第一次战役中,第三十九集团军负责攻坚,损失非常惨重,可是在评定战果时,却排在了第六十五集团军之后,甚至不比第十六集团军好多少。虽然黄峙博亲自制定的战果评定标准非常公正,但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官兵却难以理解。要知道,消灭第二陆战师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阻挡第一陆战师突围的也是第三十九集团军,而第六十五集团军只打了咸州,没有参加围攻咸兴的战斗。这种不满情绪,很快就转变成了实际行动。战役结束之后,理应损失最惨重的第六十五集团军优先获得补充,可是总装备部与总后勤部却把优先权给了第三十九集团军。因为补充由后方总部负责,所以黄峙博也插不了手。事实上,这也可以理解,从第三十九集团军走出来的将军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而且大部分都在四总部任职,人脉关系极广,影响力也非常大。与之相比,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情况就没有这么理想了。别的不说,陆风烈就在第三十九集团军服役了六年。虽然离开的时候,他还没有提干,而是到了第三十八集团军之后才提的干,随后平步青云,直到以少将身份离开基层回到总参谋部,但是作为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元老”,陆风烈不可能忘记“娘家”部队。既然陆风烈开了口,黄峙博也就顺水推舟,对调了两个集团军。这么安排,也不见得有问题。第三十九集团军获得的补充更多,而且装甲力量更加雄厚,更适合在西部平原上与美军主力部队作战。照此安排,第三十九集团军将在第五十四集团军打下阳德之后,全速向西运动。一切顺利的话,十六日夜间,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就能到达西线,协助第四十七集团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