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电磁战打响后,外面的电子设备会瘫痪,指挥中心却不会受到影响。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术新应用第一百六十一章 战术新应用进入战术指挥阶段,黄峙博不再是决策者,而是观摩者。只要还在按照计划进行,哪怕是备用计划,黄峙博都不会插手战术指挥,而是充分发挥参谋的能力。只有在战役到达重大转折点,或者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时,黄峙博才会以决策者的身份为参谋指点迷津。这也正是黄峙博广受参谋喜欢的地方。任何参谋,都不喜欢司令官在一旁事无巨细的指手画脚。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第一阶段作战行动由戚凯威与母祁铁共同指挥,只是两人也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戚凯威负责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而母祁铁负责空中部队的作战行动,两人需要密切配合。首先出动的不是地面部队,而是空中部队。志愿军缺少先进战斗机,但是并不缺少战斗机。在电磁战发挥威力之后,中国空军那些众多老掉牙的战斗机终于有了发挥余热的机会。在此之前,志愿军分两批获得了近千架J-7与J-6,还有少量早期型的J-8。这些战斗机大多在中国空军服役,只是性能已经落后,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役,所以状态还算不错,能够直接使用。看上去,近千架战斗机不算少,可是在作战使用中,这些战斗机就是大型巡航导弹。一千枚巡航导弹,肯定不算什么。在志愿军全力推行电磁战之后,老式战斗机的重要性显现了出来,只是中国空军却没有更多的老式战斗机了。准确的说,是没有更多现成的战斗机。在J-10量产、J-11B获得了自主生产能力,特别是解决了发动机的瓶颈之后,中国空军大规模裁减老式战斗机的数量,J-6率先全面退役,仅有少数留在飞行教练部队,J-7也逐步退出现役。结果是,在志愿军需要老式战斗机的时候,中国空军只能提供一千架左右,其他的则需要另想办法。事实上,正是因为缺乏老式战斗机,志愿军才不得不进行两次大规模空中反击之后,不得不暂停反击行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翻新修复那些已经退役的战斗机。在西北的“战斗机坟墓”里,至少有三千架J-6在风吹日晒中变成废铜烂铁,还有数百架早期型的J-7被封存在山洞里面。翻新这些战斗机的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再次飞上天就行了,能不能降落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此一来,翻新成本大大降低。比如改造一架J-6,只需要翻新发动机,安装机身与机翼蒙皮,增添一具全密封内部油箱就行了。如果无法翻新发动机,甚至可以对后机身做一些改动,使用JL-9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在改造中,为了加快进度,甚至取消了一些J-6的起落架,用滑撬起飞,或者直接由轰炸机携带,在空中投放。从成本上讲,让一架J-6重新上天,肯定比制造一枚巡航导弹低得多。在志愿军的催促下,中国空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翻新了六百架J-6,并且为大约两百架J-7做了复飞处理。这些战斗机在交付给志愿军之后,都安装了遥控飞行装置。如果有必要,空军还能在一个月之后,交付同等数量的老式战斗机。因为很多老式战斗机都已破败不堪,所以后面的翻新工作更加麻烦,进度快不起来。只是空军非常积极,因为处理掉这些战斗机,等于甩掉了一个包袱。要知道,即便把战斗机放到沙漠里,也要派人看守。那些封存的战斗机,更得每隔半年拖出来重新处理一遍,确保零部件不会因为长期封存而锈蚀。这次,志愿军空军动用的,正是第三批无人驾驶战斗机。短短十五分钟之内,两百架J-7与两百架J-6就从后方空军基地升空了,随即以最快速度越过鸭绿江,朝联军的战斗机群飞去。为了加快无人驾驶战斗机的起飞速度,后方的地勤人员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在放飞J-6的时候,一些地勤人员为其安装了火箭助推发动机,让这种原本要滑行上千米的战斗机在不到两百米的跑道上就拉了起来。还有一些部队充分利用了高速公路,让无人驾驶战斗机直接从公路上起飞。对联军来说,这绝对不是好消息。无人驾驶战斗机群还没有越过鸭绿江,美军的E-3C就发出了警报,随即判断出来袭的全是J-6与J-7。对美军来说,这些战斗机并不陌生。在之前的两次大规模空战中,志愿军就用这些谁也瞧不起的战斗机创造了奇迹,打得联军落花流水。虽然在正规空战中,无人驾驶战斗机根本没有威胁,但是在电磁战中,它们却是正宗的“大杀器”。面对汹涌而来的无人驾驶战斗机,美军别无选择,只能立即动员防空战斗机进行远程拦截。这也正是美军总结出来的实战经验。只要拦截距离够远,而且够及时,就能把无人驾驶战斗机的威胁降到最低程度,让志愿军无法进行电磁战。问题是,要想同时拦截四百架无人驾驶战斗机,难度显然不是一点半点。这些战斗机不是同时进入的,而是保持着非常整齐的队列,相邻两架战斗机的间隔距离都是三十公里,以确保一架战斗机上的电磁战斗部引爆之后,不会使相邻的战斗机失控,也就不会产生连锁反应。如此一来,美军至少得向每架无人驾驶战斗机各发射一枚导弹。不说别的,仅从成本上计算,这就非常不划算了。一枚AIM-120C的单价在一百万美元以上,而AIM-120D的单价是其两倍,一架无人驾驶战斗机的改造费用也就几万人民币,多一点的也就十来万左右,仅相当于一枚中程空对空导弹的百分之一。用一些美军飞行员的话来说,这些无人驾驶战斗机的最大用途就是消耗美军的导弹。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前两次战斗中,美军至少在无人驾驶战斗机身上消耗了上千枚中程空对空导弹,而美军在战争爆发前,只储存了一万枚AIM-120C与AIM-120D,加上其他消耗,美军最缺的就是中程空对空导弹。为此,美国国防部不得不向雷锡恩公司下达紧急订单,购买了五千枚AIM-120。因为加速军火生产线,涉及到很多因素,比如向下游厂商订购零部件,招聘更多的工人等等,所以在此之前,美军不得不向盟国求助,从日本、澳大利亚、土耳其与英国回购了一批AIM-120。如果不是其他盟国顾虑与中国的关系,美国还会扩大回购范围。这次又要拦截四百架无人驾驶战斗机,着实让美军指挥官头痛。即便导弹充足,也要动用五十架以上的战斗机。美军指挥官别无选择,在留下一个F-22A中队之后,调动三个防空战斗机中队进行拦截,随后又召唤了四个携带了中程空对空导弹的F-15E与F-15K中队,参与拦截无人驾驶战斗机的战斗。还好,拦截行动不会影响多用途战斗机执行攻击任务。拦截容易,可是要消除无人驾驶战斗机的影响却不容易。与前两次一样,这些无人驾驶战斗机上都安装了导弹告警机,而且由导弹告警机直接控制携带的电磁战斗部。也就是说,在AIM-120逼近到二十公里的时候,无人驾驶战斗机上的电磁战斗部就会引爆。虽然部分美军战斗机采用了新战术,即让AIM-120以半主动方式进行攻击,不使用导弹的火控雷达,但是这招也没有派上用场,受到攻击的无人驾驶战斗机仍然在导弹逼近后自行引爆。后来,美军才搞清楚,志愿军改进了无人驾驶战斗机上的导弹告警机,除了能够截获导弹主动导引头发出的电磁波之外,还能够探测到导弹高速飞行时发出的红外信号,从而引爆电磁战斗部。这样一来,美军就无法阻止无人驾驶战斗机引爆电磁战斗部了。结果就是,在拦截开始后不久,随着一架接一架的无人驾驶战斗机在朝鲜上空引爆,联军不得不放弃空中打击行动,把即将进入交战空域的战斗机撤回来。只是无人驾驶战斗机不可能一直呆在天上,拦截行动很快就会结束,所以联军没有取消打击行动,只是让执行打击任务的战斗机在后方待命。也就是说,包括已经到达战场的四架B-2A在内,数百架联军的战斗机全部集中在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这些战斗机分成了数十个机群,在各自相对狭小的空域里徘徊,等待新的作战命令。联军肯定不知道,这正是志愿军首先动用无人驾驶战斗机的目的。打击分散行动的战斗机,肯定不如打击集中到一起的战斗机。只要准确度够高,一枚电磁战斗部就能干掉方圆二十公里内的所有战斗机,其作战效能简直无与伦比也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军的第二轮电磁反击开始了。只是在发起反击之前,志愿军必须搞清楚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即联军的战斗机到底在哪里盘旋。搞不清楚的话,志愿军只能进行不计代价的进行全覆盖打击。第一百六十二章 弹雨第一百六十二章 弹雨进行第二轮电磁打击之前,所有人都在等待牧浩洋的消息。牧浩洋觉得有点冤枉,因为他现在做的事情,几乎与特种作战无关,或者说没有直接关系。反击开始之前,牧浩洋按照修订过后的作战计划,给参与作战行动的三支特种部队安排了第一个任务:搜索联军的作战飞机。看上去,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种部队再厉害,也只能在地面上活动。监视停在地面的飞机不算什么,可是要搜索天上的飞机,肯定非常困难。只是,志愿军已经做了已经几乎没人敢想的事情,不在乎再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为了让特种部队完成任务,牧浩洋特别安排了几支人民军,把一些至关重要的特种作战装备送了过去。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种。一是小型被动雷达。从外观上看,小型被动雷达与可以由单兵携带的反炮兵雷达非常相似,最大的区别就是采用了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天线。在完全展开的状态下,天线直径超过两米,能够被动接收几乎所有飞机发出的电磁信号,比如雷达、通信电台、战术数据链、甚至是敌我识别器发出的信号。二是多频谱光学摄像机。这种摄像机不但能够拍摄可见光照片,还能拍摄红外线与紫外线照片,并且重叠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加上高达三千万像素的分辨率,足以拍摄数公里之外的目标。因为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受云层的影响非常小,所以可以用来搜索那些在云层上方的飞机。三是声响侦听器。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一台简化了的听音器。综合利用这三种设备,特种兵就能在地面上发现数千米、甚至上万米高空中的飞机,至少能够确定这些飞机是否在空中盘旋。做到这一点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上百支特种小分队分散在整个战场上,间隔距离为三十公里,足以监视北纬三十九度线附近的整条战线。发现所在区域有联军的战斗机之后,特种兵只需要做一件事:在地面点燃一个直径两米的火圈。一切顺利的话,半分钟之内,从战场上空经过的侦察卫星就能拍下特种兵做出的记号。照片发回来之后,情报参谋只需要确定哪些区域有标记。牧浩洋要做的,就是把特种部队发回来的消息交给戚凯威,让陆军的电磁战部队投入战斗。在这套作战体系中,牧浩洋并不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不是需要有人来做这些工作,牧浩洋更愿意到前线去,与庞跃龙一同在敌后战场上弄个痛快。当然,在司令部,牧浩洋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参与作战策划之后,牧浩洋最深刻的认识就是,恰当的战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装备的不足,更能弥补技术上的差距。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充分体现参谋的重要性,特别是想像力的重要性。在此之前,谁也没有想到,戚凯威竟然会用这么简单的战术来对付美军。也许,连黄峙博都没有想到。这些都不重要,至少戚凯威想到了,而且把想法变成了行动。在无人驾驶战斗机出动大约一个小时,也就是联军的空中拦截即将结束的时候,戚凯威拿到了所有特种小分队的“侦察报告”。没必要再等下去了,时机已经成熟。在空军登场之后,沉默了一个多月的陆军终于获得了第一次表演机会。似乎是冥冥中有所安排,首先登上战斗岗位的,正是中国陆军的骄傲,也是中国陆军最值得称道的力量:炮兵。与美军不同,因为从不寄希望于空中力量,加上长期受“大陆军主义”影响,中国陆军非常重视自身火力,而陆军的火力部队就是炮兵。如果不是二炮是独立兵种,还得把导弹部队算上。在中国陆军中,炮兵所占比重超过了百分之三十。这个比例,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准,也远远超过了美军。在一些野战部队,炮兵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三十五。比如在号称“东北虎”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中,炮兵部队的总编制接近一万人,相当于集团军总兵力的百分之三十七,远超过装甲兵与步兵。规模庞大的炮兵,自然需要性能先进的火炮。严格说来,中国陆军的主战装备并不落后,比如99式与99改式主战坦克就不比美军的M1A1与M1A2差,而且轻了十多吨,战场适应能力更强。如果比造价的话,一辆M1A2相当于四辆99改,而在战场上,一辆M1A2绝对不是四辆99改的对手。在炮兵方面,中国陆军的优势更加明显。从身管火炮到火箭炮,中国陆军几乎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装备,战斗力更是首屈一指。这次登场的,正是让中国陆军引以为傲的远程火箭炮。全世界范围,只有三个国家能够研制生产远程火箭炮,一是美国、二是俄罗斯、三是中国。美国的代表就是M270,其最新改进型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两百公里,即便是大规模量产的新式火箭弹也能打到一百二十公里之外。俄罗斯的代表是“飓风”,其三百毫米火箭弹的射程在七十公里以上,改进型号称能打到一百五十公里之外。中国代表则是WS,即“卫士”系列火箭炮,其中WS-1三百二十毫米火箭炮的最大射程已经达到一百八十公里,足以飞跃台湾海峡,而口径更大的WS-2型火箭炮的最大射程甚至号称四百八十公里,超越了很多短程弹道导弹。在战场上,这些火箭炮绝对是“战争之神”。只是,这次它们打击的不是地面目标,而是空中目标。因为WS-2没有进入量产阶段,只小规模生产了几十门,由陆军进行作战测试,所以参战的主力是已经大规模量产,装备规模超过三百门的WS-1,准确的说,应该是增程改进后的WS-1B。每门火箭炮有四具身管,能够一次发射四枚火箭弹。作战时,一般以连为单位,一个连至少拥有六门火箭炮,能够在一次齐射中发射二十四枚火箭弹。为了提高打击效率,这次也以连为单位投入战斗,只是每次只有一门火箭炮开火。与无人驾驶战斗机一样,火箭弹携带的也是电磁战斗部。不同的是,火箭弹做了全面改造。WS-1B型火箭弹能够携带一百五十公斤重的战斗部,而一具破坏半径为二十公里的电磁战斗部的重量还不到一百公斤,所以在减轻了战斗部质量之后,可以携带更多燃料,也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射程。按照志愿军的测试,这种编号WS-1BX的特种火箭弹的最大射程超过二百五十公里。这个射程,足以覆盖整个战场。为了确保攻击的准确性,WS-1BX均采用了惯性弹道修正系统,即火箭弹在飞行途中可以修正弹道。因为电磁战斗部是面杀伤武器,不需要过分强调精度,所以没有必要采用末段制导系统。在众多改造中,最大的麻烦是避免火箭弹相互影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前一枚火箭弹的电磁战斗部摧毁后面火箭弹的控制系统,使后面的火箭弹无法引爆。工程师想出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解决办法,即采用时间引信,在火箭弹发射的时候,装定战斗部的引爆时间,然后使战斗部处于全电磁屏蔽状态,不受外界影响,也就不会被其他火箭摧毁。这样一来,就能一次向同一区域发射多枚火箭弹,确保彻底消灭敌人。必须承认,戚凯威确实心狠手辣。别说多枚火箭弹,只要有一枚火箭弹在联军战斗机群附近引爆,恐怖的电磁威力就已经够联军飞机喝一壶了。只是谁也无法保证所有火箭弹都能正常引爆,不会出现臭弹,所以戚凯威“很有必要”地增强了打击力度,用数量提高成功率。向同一区域发射四枚火箭弹,足够保证攻击得手了。有四十个炮兵连参战,在戚凯威下达命令之后,四十门火箭炮在半分钟之内陆续发射了火箭弹。虽然火箭弹属于低可探测性目标,但是其弹道高达二十多公里。几秒钟后,联军发出了导弹袭击警报。显然,联军把分散发射的一百多枚火箭弹当成了短程弹道导弹。只是,火箭弹攻击还没有结束。一分钟后,又有四十门火箭炮发射了火箭弹。第三轮打击稍微晚了一点,而且只有二十四门火箭炮投入战斗。到此,志愿军分别向发现了联军战斗机的区域各发射了两批火箭弹,把打击力度提高了整整一倍。这个时候,联军也做出了正确判断,升空的不是弹道导弹,而是远程火箭弹。志愿军发动地面进攻了?联军指挥官非常惊讶,等到算出火箭弹的弹着点之后,就更加惊讶了。因为这些火箭弹的弹着点附近都没有联军的地面部队,很多还在战线北面,如果落地的话,挨炸的不是联军地面部队,而是人民军。志愿军想干什么?想到刚刚飞来的无人驾驶战斗机,以及志愿军以前用弹道导弹做的好事,联军指挥官出了一身冷汗。那些火箭弹不是弹道导弹,却承担着与弹道导弹一样的任务。火箭弹打击的不是地面目标,而是在空中盘旋的作战飞机第一百六十三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六十三章 秘密武器做出判断后,联军指挥官立即下令,让处在火箭弹弹着区域里的作战飞机紧急疏散。火箭弹的速度比不上弹道导弹,飞完二百四十公里,至少需要五分钟,而战斗机能在两分钟之内飞行三十公里,离开火箭弹的打击区域。沉着应对的话,联军有很大的把握避开这轮攻击。可惜的是,并非所有飞行员都能沉着应对。联军指挥官下达命令后,前线飞行员顿时紧张起来。志愿军的电磁攻击早已名声在外,在“雷霆”行动之后,韩国当局甚至下令,志愿军进行反击的时候,在大首尔地区进行电力管制,即临时停电,以免重要的国家战略基础设施遭到破坏。不管这么做有没有用,至少韩国军民对电磁攻击心有余悸。疏散中,首先出错的就是韩国飞行员。当时在盖马高原上空的F-16K机群接到命令后,惊慌失措的领队长机没有及时下达转向命令,而是在转向之后才想起应该叫上编队里的其他战斗机,结果两架F-16K在慌乱中相撞,一截断裂的机翼砸中了第三架F-16K,导致三架战斗机坠毁,只有第三架F-16K的飞行员及时跳伞。因为联军的通信指挥系统随后瘫痪,所以这名韩国飞行员在人民军控制区内忍饥挨饿三天之后,不得不为了一碗热饭菜而走出藏身的密林,向几名扛着长矛人民军民兵投降。类似的事情,至少发生了五起,只有一起是美军战斗机。可以说,在志愿军发射的火箭弹落下来之前,联军的指挥系统就彻底瘫痪了。即便绝大多数战斗机都没有相撞坠毁,但是在仓皇疏散的时候,没有任何飞行员会在乎上面的命令。结果是,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韩国战斗机在疏散的时候,丢掉了携带的弹药。美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支F-15E机群在撤退时,把数十枚昂贵的精确制导炸弹丢到了一座村庄附近。虽然只有几枚炸弹爆炸,摧毁了村子里的几栋建筑物,炸死了一些村民饲养的牲畜,而大部分村民已经撤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这些炸弹还是成为了朝鲜政府宣传美军滥杀无辜的铁证。疏散造成了混乱,不过也保存了不少战斗机。因为美军花了大约两分钟计算机火箭弹的弹着点,然后做出战术决策,所以在宝贵的三分钟之内,大概有两百架联军的战术飞机选择了正确的规避方向,及时离开了火箭弹的打击范围。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要知道,分两个批次落下的八枚火箭弹,足以覆盖方圆四十公里、也就是大概五千平方公里的空域。因为火箭弹的撒布范围比较大,很多打击区域相互重叠,作战效率远达不到理论值,但是四百枚火箭弹仍然足以覆盖从西朝鲜湾到东朝鲜湾、北纬三十九度线南北的整条战线。在这条东西长约四百公里,南北宽越一百公里的区域内,任何电子设备都将损毁。根据联军的作战记录,短短几分钟内,至少有三百六十架作战飞机坠毁,其中包括那四架速度最慢的B-2A轰炸机,此外还有两架战略侦察机。因为预警机的巡逻空域远离火箭弹的打击区域,所以联军没有损失宝贵的预警机。要知道,打到现在,联军已经损失了四架E-3C。这轮打击,联军终于体会到了全面电磁战的厉害。虽然有两百多架战斗机侥幸逃脱,但是联军已无心再战。大概是担心志愿军再次发动电磁打击,联军司令部紧急召回了所有战斗机。一些重载起飞的战斗机在返航时,不得不飞到海洋上空,丢掉笨重的弹药。到这个时候,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加糟糕。原因很简单,在全面电磁打击下,不但通信指挥系统失灵,连侦察预警系统也受到严重影响。别的不说,E-3C就很难在高强度电磁干扰下工作,对战斗机类目标的探测距离骤减到两百公里以内。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无法发起空中打击,甚至无法派战斗机升空作战,也就没有必要担心志愿军会趁机发难,但是无法监视志愿军的一举一动,意味着联军失去了对战场态势的感知权,也就失去了主动权。谁知道志愿军会在这个时候做什么?不能派遣战斗机参战,不等于志愿军没有其他方式打击联军。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弹道导弹不会受到影响,那些非制导远程火箭弹也不会受到影响,即便是一些远程榴弹炮也能继续作战。更何况,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已经渡过鸭绿江。联军司令部别无他法,只能立即联系前线部队,让部署在外围防线上的第一陆战师、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出动侦察兵,越过实际控制线,深入敌后二十到三十公里,执行前进侦察任务。不管侦察兵的效率怎么样,总得保持足够的警戒性,才能避免遭到突然打击。只是,这道命令没有马上得到执行。没有别的原因,正是志愿军发动的大规模电磁打击摧毁了地面部队的电子设备。虽然联军准备了备用设备,能够迅速让主战装备恢复战斗力,但是侦察兵需要的电台、导航定位系统却没有备份。至少要等到数个小时之后,侦察兵才能出动。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比如在盖马高原上,由第一陆战师守卫的龙潭、梨坡里、虚川与三岐里等地,则要等到十多个小时之后,才能获得必要的通信设备。事实上,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联军司令部无法及时把命令下达给前线部队。可以说,瘫痪的不仅仅是空中力量,还有联军的地面部队。这个时候,联军指挥官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让担任警戒任务的E-3C与E-8C撤退到三八线附近。战后,很多人都在讨论,联军前线指挥官为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从过去的教训来看,只有一种可能:联军指挥官担心志愿军使用射程更远的武器,用电磁打击对付联军的空中指挥平台。如果联军坚持防御战略,那么把预警机后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么一来,联军几乎彻底丧失了战场监控能力,从而错过了发现志愿军发动地面进攻的机会。当然,严格说来,这不是错误。如果联军没有撤走预警机,志愿军肯定会再次使用电磁打击战术,而且专门消灭联军的预警机。也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军的第三轮电磁战开始了。这次,没有固定的目标,只是由远程炮兵定时向联军防线上方发射一批携带了电磁战斗部的远程火箭弹。看上去,这么做毫无意义。只需要一轮打击,就能摧毁联军的电子设备,完全没有必要重复打击。但是这么做肯定有理由,而直接的理由就是:持续不断的电磁打击,不但能够阻止联军修复电子设备,还能对联军的远程警戒系统产生干扰。在电磁打击的干扰下,联军的预警系统根本无法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就算E-3C与E-8C没有撤走,联军也很难在严重电磁干扰下,发现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只是这样一来,志愿军能够利用的进攻时间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持续不断的电磁打击,将大量消耗志愿军的库存弹药。虽然电磁战斗部并不贵,比很多精确制导弹药还要便宜,但是在战争爆发前,没人想过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作战,所以中国军队没有足够的库存。到黄峙博准备发动地面战争时,电磁战斗部的库存量仅有五千枚。以志愿军的作战消耗速度,能坚持八个小时就非常不错了。在此之后,志愿军地面部队就得顶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万幸的是,志愿军需要的就是八个小时。第三轮电磁打击开始后,黄峙博亲自下达了总攻命令。首先出动的,不是空降部队,而是已经到达前沿进攻阵地,而且隐蔽起来的装甲突击部队。五分钟内,参与首轮地面突击的六个装甲营全部开出了进攻出发阵地。此时,志愿军针对电磁战做的充分准备体现了出来。说得简单一点,要在电磁战的恶劣环境下保持军事通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量使用一些不易受到损坏的通信设备。当然,不是通信兵,而是电台。早在电磁战理论问世的时候,就有科研者发现,最容易在电磁战中受到破坏的是晶体管集成电路,而在电子时代被晶体管取代的真空管,反而不易被电磁波烧穿,也就不会被电磁武器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