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四十五岁风满楼》 作者:孔庆东

作者:孔庆东 字数:37373 更新:2023-10-09 13:56:25

《四十五岁风满楼》孔庆东第1节:序言:45岁风满楼(1)  序言:45岁风满楼  上一次写博客时,洒家还勉强算个"青年和尚"。一转眼,就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年头陀"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45岁不得再参加青年派对。按照北大工会的土政策,45岁之员工,在运动会上只能报名中老年项目,例如手托乒乓球散步50米,举起枕头砸沙发,或者跟一帮花里胡哨的老太太放声高唱"今天是个好日子、妹妹你坐船头、我和你缠缠绵绵一起飞、高举旗帜奔向未来"等。  不过贫僧倒也心安理得,因为在那万恶的旧社会,45岁就已经是怀抱孙儿的老僧了。如今还有20年的悠悠岁月都算中年,真要感谢新中国、感谢新社会呀。特别是回头一看,俺家领导还属于青年,不禁豪情万丈。一拍桌子道:"喂,小鬼,我现在已经是老同志了,作为青年人,以后要懂得尊老敬老哦。"领导颇不买账,说:"呸,你已经是个糟老头儿了,还有啥子美气的?以后再为老不尊,小心没得饭给你吃!"唉,现在这年轻人,一张口就呵佛骂祖的,真让俺们当老大的徒囧囧啊。  为了庆祝孔和尚45岁大寿,北京再一次加强了安保措施。据9月19日的《新京报》报道,北京一些大型超市的菜刀全部下架。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发现,超市内没有一把菜刀,就连水果刀、裁纸刀也难寻踪迹。超市一名负责人说,在佛学大师孔庆东45岁诞辰之际,国家宗教事务局命令,一个月之内不得出售菜刀等刀具。孔和尚闻听此讯,高诵佛号:"善哉!善哉!太上老君刀刀如意令哉!"想当初公元前209年,也是满市场买不着菜刀,据说是十家合用一把,用铁链子锁在井边。一个叫陈胜的城管小队长,遂发明了一个成语--揭竿而起。竿子都揭起来了,铁链子也就作废了,用东北话说,掉链子了。  不过切莫以为揭竿而起的都是好人啊。胡司令唱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控制菜刀虽然让好人郁闷,但也多少让坏人不大方便。例如上海"未来路进修学院"事件吧,一伙无理取闹的不法分子,以考生落榜为由,光天化日之下,闯进学校殴打教师、砸毁设备,无法无天,占领学校达一个月之久。严重危害了学院正常教学秩序和老师学生的人身安全。社会各界同声谴责,而上海市有关领导对此不闻不问,在《新民晚报》等正义媒体的干涉下,政府才出面"调停"。幸亏歹徒们没有手持菜刀,否则就是砍杀了若干人,政府也要说"大家坐下来谈谈吧"。难怪人家说现在警察的职责就是提醒群众"注意小偷",政府的职责就是提醒群众"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这可真是一副"模范公仆"的形象啊。该管的事情不管,不该管的事情乱管,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遑论了。  一位山东朋友发来给温家宝总理的《十点建议》,我没有途径转呈,而且奏折太长,我就节选几句话吧。"敬爱的温总理:您好!请允许我向您提十点建议,请考虑采纳,或者不是无益的。1、农村文化条件不足。我是山东省烟台人,每到冬季农闲时候,这里的农民就四人一帮,五人一伙地聚众赌博。为了躲避派出所的抓捕,他们就雇佣了放哨人员,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藏在关键地角,一旦有情况就及时通知正在作业的人员。放哨的工资根据白天和黑夜不等,派出所的人员也根据所逮数额提成……"第2节:序言:45岁风满楼(2)  我估计这个奏折就是呈到温总理面前,他老人家也无能为力。把什么事都推给总理,正是我们国家积弱的表现。地方政府干什么去了?假如我有机会给温总理提个建议的话,我想说:"老温,以后少管那些处长局长该管的事儿,就是闲死他们累死你,老百姓的问题也解决不过来。你干脆这样,哪里百姓的意见大,你就直接把那里的干部叫到人民大会堂台阶上跪下,每凑齐一百人,扒下裤子每人啪啪20大板!赶上大年三十,就在春晚直播,让全国百姓过个痛快年。保证不出三年,百害皆除,国泰民安!"  怎么说到春晚了?因为9月23号下午,孔和尚去央视参加2010年春晚务虚会,跟一群文化界的哥们帮着金越总导演瞎出点主意。孔和尚其实没什么主意可出,主要是好几年没当面骂春晚了,此番借机先骂个痛快。从"一朵山丹丹,插在牛粪上"破题,一直骂到"强奸民意,良心丧尽"。当然,破字当头,立在其中。金越兄等春晚二十八导,虚怀若谷,完全赞同俺的意见,俺也就不好意思骂完了走人,顺便也出了点馊主意,包括直播"百名贪官随便打"和组织灾区孩子到温总理家吃饺子等。但洒家深知,和尚的主意是不可能被庙堂采纳的。金越也好,银环也好,还有阿里拖铜、阿里拖铁,他们都是打工的,他们上面有老大,老大上面还有老大。老大可以在春晚正直播时,一个电话过来临时安插一个节目,整个央视立马乱成一锅粥,但是还不能让观众看出破绽。真是老大一努嘴,小弟徒囧囧啊。  所以孔和尚最后提出一个底线:一半以上的节目都可以平庸,但是不能出现一个恶心的节目和一句恶心的台词。多嘘寒问暖,少歌功颂德,让百姓说自己的话,唱自己的歌,不要代表百姓硬说今天是他妈的什么好日子!兄弟们都十分赞同孔和尚的意见,但知情人士指出,其实干涉春晚的主要并非上级领导部门,而是社会各界。例如小品中的女演员如果服饰比较土,妇联就会抗议说:"难道我们新中国的妇女就是这个形象吗?"你要唱一首《故乡是北京》,某南方汉奸报就会抗议说:"你们这是北方霸权主义,我们南方人不喜翻,我们喜翻平等自由的美国爷爷!为什么不唱《故乡是扭腰》?"  这几天因为要告别青年期,"走进新时代",心情颇有些烦躁。翻阅了江力转送我的几本他编的"大家文丛":林非《生命的意义》,马志刚《领袖的执行》,厉以宁《难忘的岁月》,张世英《我的思想家园》,都是中国三峡出版社刚出的。林非先生是鲁迅研究的前辈,也是散文研究的高手,我得其启迪甚多。马志刚的书写得慷慨激昂,是培训领导干部的好教材,文风很正,感情也非常充沛。厉以宁的旧体诗词功夫很深,能写许多词牌,书中收录了他近百首诗词,另有一些论文散文。凭厉以宁的才华,到中文系教古代文学,肯定也是出色的。张世英是黑格尔研究的大师,快90岁了,文字格外清透,在不谈哲理中弥满了哲理。这大概就是他主张的哲学上的"在场"与"不在场"的"万物一体"吧。第3节:序言:45岁风满楼(3)  心中烦恼,随手翻翻日本的散文经典《徒然草》。这位吉田兼好法师,实在是个悟道者。人家问他念佛时打瞌睡怎么办,他说:"请在醒着的时候念佛。"跟孔和尚的博客问答录异曲同工。"改也无益的事,可以不改",这也是上智之言。孔和尚生活中马马虎虎,有许多毛病被告诫要改,但是改了40多年,没见有啥好处,所以还是不改的好。还有相好的女人久未看望,心中歉疚,但女人传话说:"遣个童儿报个平安就好嘛",于是满心欢喜。所谓和尚,应是能从最微妙处体会人心者也。  22号的课,讲完了"老舍的大众化意义"。课前朗读了一封青年朋友牧川的来信《无知的知识分子》:"……一句话,我们一无所知,却自视具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我们仅仅凭借官方和主流媒体、地摊小报所努力宣传的一些知识就轻易的不加辨别的相信了这一切,相信文化大革命只是一场浩劫,相信了毛泽东的诸多错误,相信毛泽东整了不少人,害了不少知识分子和老百姓。……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将会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准备好如何面对它、改造它!"正像我所强调的那样,80后已经成熟起来,已经产生了他们自己的思想精英。石在,火是不会熄的。  课后,学生们送我贺卡、鲜花、蛋糕等,还要请我去吃饭,给我过生日,我很感动,但我谢绝了他们。我回去跟母亲一起吃的饭,韭菜炒鸡蛋,糖拌西红柿,油炸黄花鱼,瓜片猪头肉。她做的这些菜,都是我小时候喜欢吃的。还是三四十年前那样的味道,还是三四十年前那样的气氛。我跟母亲没有说什么,但是我知道,她大概会想起生我养我的一些事情,在我们一起吃饭的这段静静的时光里,她老人家是幸福的。母亲生我是难产,我生下来就没气儿了,扔在"保婴箱"里面壁七天,大夫看我还活着,就送还我父母抱回了家。现在还有这么负责任的医生么?既然活下来了,那一切都是赚的,我应该报答所有的世人,特别是因为生我而受苦受惊的母亲吧。我小时候觉得母亲身材很高,现在发现她越来越矮小,比她年轻时矮了10公分,而且越来越听我的话。是的,我都人到中年了,母亲能不老吗?我吃了很多饭,母亲也吃了不少。吃完了母亲就去洗碗,我坐在窗前,外面是晴朗的夜空,群星灿烂。  记得大学快毕业时,我们班年岁最大的清平兄年满25岁了,他很沮丧,说什么中年不远了,一晃就要三十、四十了,还说人过四十天过午。我一向是跟清平抬杠为乐的,就故意唱反调曰:"胡说!男人四十一朵花,五十六十正当家。古人云,人过四十五,如同下山虎!"清平疑惑曰:"哪位古人这样云过啊?我怎么没听说过?"我说:"你当然没听说过了,这是孔子说的。"清平说:"《论语》里好像没这句话呀。"我说:"《论语》里是没有,在《孔子家语》里。"清平兄是老实人,其实"古人云"是中学生作文最常用的基本功,自己随便炮制一句趣言妙语,都可以命令"古人"来"云"。从苏东坡开始就这么干了,到孔和尚这里,不过用得比较出神入化而已。当年跟清平所开的玩笑,今天想起来,不禁唏嘘。眼下是人过四十五,贪官污吏如同下山虎,而我们这些"和尚老道",混得最好的也不过是只笼中虎啊。前些天张晓梅姐姐发来短信,感叹吴泓之早逝,说中国人均寿命72,精英只有58。看来成为精英也没什么好处,我所接触到的三教九流的精英,看上去光鲜耀眼,其实一多半都不幸福。用东北话说,裤腰带别个死耗子--硬充打猎能手啊。第4节:序言:45岁风满楼(4)  今天上午进城办事,下午在家为教研室写课程介绍,然后读书。华文出版社09年5月出版了《百家讲坛》第二辑,张晓杰主编,里面收了孔庆东的《儒家文化与侠义精神》。收到杜冰冰先锋小说《序类之关于》,香港艺苑出版社09年7月版。一般人肯定看不懂,信息量很大,装帧很雅致。《中华文学选刊》09年8月号刊载了吉林作家胡冬林的动物题材的长篇小说《野猪王》。翻了翻,挺有东北文化味道,动物和人都写得饶有精神。廖四平老师赠我《中国文学之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09年5月版,谢冕李矗主编,廖四平是副主编,现代文学部分是他负责的。全书规模浩大,编排严谨,可以作为有效的工具书也。  随手整理信件。日前通过军机处给一位卞同学回信曰:"来信收阅,非常高兴你通过我的书找到了毛泽东思想,直接阅读了毛泽东的著作,并且年纪轻轻就对社会问题有了超乎同龄人的比较深入的思考。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大家都不可能不沾染资产阶级的东西,而且资产阶级的东西也好、封建社会的东西也好,也都不能全盘否定。我们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不要忘了也为社会做贡献,也为他人解忧愁就行了。希望你继续读好书,继续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将来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一定需要你这样的有为青年大展身手的。握你的手!"  卞同学又回信曰:"十天军训完毕,身体疲惫,心情失落。一登QQ就发现有孔老师的回信。未及细读就已欣喜若狂,在客厅狂奔很久都难平复激动的心情。我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叫地球的村子上的。一封信贴一张小小的邮票就乖乖的到了孔老师手上。内容过奖了,我远没有那么好,但我明白孔老师对我们青少年的期望。我一定会努力进取的。请放心。不多打扰,感谢邮递员,感谢孔老师,感谢你。不计较格式,祝你们健康。小卞"  明天孔和尚要出趟远门,去参加一个史上最大规模的祭孔大典。最后写一首格律严整、思想深刻、声情并茂、风雨交加、言简意赅、凹凸有致的自寿诗吧:"闺中和尚不知愁,四十五岁风满楼。忽见菜刀都下架,英雄何处觅封侯。"第5节:老臣年迈如霜降(1)  生猛的和尚太软的心  老臣年迈如霜降  人似乎越是讲究理性,就越发现离不开灵感。  武夷山会议归来,北京已经是秋色阑珊,不禁有些意兴萧索。夜里馒头吃撑了,早晨起来,坐在马桶上唱道:"老臣年迈如霜降",忽然手机短信响,按开一看是天气预报,上写:"今日霜降,出门加衣"。  出门太多的人,其实是能懒在家里就懒在家里的。不过为了增加运动,特别是验证一下是否真需要加衣,就还是穿着背心出门转了转。哇,柏拉图说:"二八月,乱穿衣",一点没错。几个小伙子居然裹上了羽绒服,而一群姑娘还光着腿。孔和尚便朗诵了一首胡适体的新诗曰:"可怜的土鸡啊,你腿上的毛毛呢?土鸡说,都在鸭鸭的身上哩。"  对面的马路上,搬来三家姓王的,都高悬着牌匾。孔和尚仰头念去,一家叫"王老古",一家叫"王酥桃",一家叫"王颈鸭"。孔和尚对人名具有本能的敏感,特意用手机记下来,避免今后给人取名时发生重复。  手机短信比较发达,但遣词造句往往不够严谨。最近流行一则短信,说人跟禽兽搏斗,赢了就是比禽兽还禽兽,输了就是禽兽不如,平了就是跟禽兽一样。这话基本在理,但要注意,儒家的思想并非要人不去抗恶,而是重视抗恶的方法。对待禽兽,斗是要斗的,但是不能用禽兽的方法去斗。日本当年为了崛起,就采取了比禽兽还禽兽的办法,结果虽然经济发达了,至今还不是真的人。中国虽然被咬得鲜血淋漓,崛起得慢些,但毕竟还是个人。  经济发达的,不一定是人,这个好理解;但文化繁荣的,也不一定是人,这个就不一定能够理解了。简单地说,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比学习差的学生更优秀。多数老师,可以做到不偏爱富豪子弟,但是很难做到不偏爱"学习好"的子弟。对此我有亲身体会,我自己因为"学习好",从小到大,一路受到老师偏爱。我初为人师那阵,也是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渐渐才悟出,"好学生"里有很多坏人,"坏学生"里有很多好人。我不禁庆幸,从小至今,我所交往的朋友,竟然是以"坏学生"居多也。8月28日上午,老同学李寅午从哈尔滨打来电话,后来我们又亲切地通过话。我跟他是小学同学兼初中同学,还是邻居,关系相当铁。我经常帮他写作业,给他讲故事。我们一起干过不少无伤大雅的小坏事,但是那些出格的革命活动,我就退缩不前了。他父母经常不许他出门,企图把他关在家里"好好学习"。但是李寅午很有办法,出门干坏事之前,往往诡称"我找孔庆东学习去",他父母一听,心花怒放,"这孩子知道上进啦!快去吧,好好跟人家老孔学。"李寅午到我家略坐几分钟,等他父母结束盯梢,就起身去干大事了。我虽然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得不可想象,在李寅午等哥们看来就是个"大畜生",但我从来不以学习成绩看别人。我相信李寅午这样的哥们必是人才,现在果不其然啊。  转了一圈,天气确实凉了。珠海的警察哥们又邀我去吃鼠,发来短信说:"秋凉鼠正肥呀,那美味……"。我赠诗与之曰:"同是打工仔,俱怀愤世心。天涯风浪远,万里亦相亲。"他回复:"多谢赠诗!近期读鲁迅毛选,头脑愈清醒心里愈矛盾,很有魏连殳当顾问的感觉。什么时候我们的队伍能心口如一为人民服务啊!好让我不那么内疚。"警察里还有这样的兄弟,中国就是有希望的。  回到屋里,听了一首李光曦的《祝酒歌》:"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歌很好听,那歌是唱"粉碎四人帮"的。当时四人帮确实不得人心,老百姓都喜欢"老干部",认为老干部就是忠臣和功臣,后崛起的干部就是奸臣乃至罪臣。这种封建思想恰好被用来"反封建",当时就是说四人帮天天吃小孩,老百姓都会相信不疑的。第6节:老臣年迈如霜降(2)  于是又翻出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里边给四人帮定了"十大罪状",今天看看,实在是哭笑不得:  1、进行分裂党、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妄图架空毛主席。  2、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妄图打倒周恩来同志和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负责同志。  4、打击和诬陷邓小平。  5、在领袖毛主席病重期间,丧心病狂地迫害毛主席。  6、阴谋推翻党中央,实行反革命复辟。妄图使中国共产党变为修正主义的党,使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使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7、篡改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篡改党的基本路线,颠倒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敌我关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推行一条极右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  8、是一伙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是一伙彻头彻尾的极右派。  9、他们是地主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表,是蒋介石国民党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表。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地富反坏和新老资产阶级。  10、张春桥是国民党特务分子,江青是叛徒,姚文元是阶级异己分子,王洪文是新生资产阶级分子。  钱理群老师教导我们:"拒绝遗忘"。可恰恰是成千上万的学者、教授,把这些白纸黑字的最重要的历史文件都给忘了。我们三十年来的改开伟业,就是建立在这"十大罪状"之上的。假如今天让人们说说四人帮有什么罪过,恐怕跟上述十条,一条也对不上吧。  啥也别说了,刚才的《姚期》没唱完,掀起马桶盖,哗啦啦一泡热尿浪千叠,激起了百丈龙凤阙。还是那句:"老臣年迈如霜降,而今迈步从头越。"第7节:我的十大郁闷(1)  我的十大郁闷  昨天去马路对面的民工浴池洗澡,5块钱,真便宜。可是出门前一过秤,172斤了。不禁非常郁闷,怎么自从当了和尚,喝西北风都长肉呢?俺每顿饭只吃一小碗,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每个月还绝食一天呀。  想开点吧,反正郁闷之事又不止这一件。晚上有一位人民的好医生打电话来,哭得泣不成声,因为一个病人没抢救过来,伤心不已。天下伤心人正多,岂独孔和尚一个?轻轻总结了一下,牛年以来,本和尚的郁闷之事共有十件。如果简单排列出来,未免太令人沮丧,那就每念叨一件,搭配一件其他事儿吧。  第一、 减肥失败。按照各路减肥专家的高见,俺每天吃了大量的黄瓜苦瓜南瓜西瓜哈密瓜,结果肚子越来越像个瓜。  搭配:2006年4月初,国务院研究室、中纪办和社科院,完成了《全国地方党政部门、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薪酬和家庭财产调查报告》。报告披露:党政干部已经形成社会特权阶层,其中地厅级以上干部已是官僚特权阶层,其年收入是当地城市人均年收入的8~25倍,是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5~85倍。深圳地厅级干部的平均财产相当于一个普通市民250年的工资,省级干部的平均财产相当于一个市民300年的工资。在金融、外贸、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券五大领域中担任主要职务的,85-90%是高干子女,实际上已形成了官僚资产阶级。  第二、 答应人家的两部书稿都未完成。假期里好不容易进展过半,但一开学,就几乎没有过三个小时以上的整块时间。好比欠人家钱,心里难受啊。  搭配:《当代文坛》09年2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郝庆军写的《"才华最爱出卖人"》是分析张爱玲《金锁记》的艺术缺陷的,指出学术界对张爱玲的"艺术成就评价过高",把她笔下的家庭琐屑当做"现代性","而为某些研究者所称道的所谓人性深度,因其叙事视角的错置,那些对人性丑恶的发掘,其实是阶级偏见的另一种曲折表现。"这个剖析是相当有力的。但我以为就《金锁记》本身来看,仍不失为一部中篇小说杰作。阶级立场与艺术成就,毕竟是可以分别看待的。同期云南学者刘明坤武和兴的《简论李涵秋小说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写得平和简明。  第三、家庭管理混乱不堪。屋里的报刊杂物东一堆西一堆,找什么都找不见,而不找的时候,却总在你眼前晃。洗衣机和冰箱都不好好干活了,母亲让俺买个冰箱,到现在还没落实。天越来越热了,母亲说,没有冰箱,不敢多买菜。我说,这样好,咱每天都吃最新鲜的。  搭配:《读者》09年5期刊载了孔庆东《这个世界谁欠谁》,表示出编辑关注天下的眼光。其实若能两年前就刊载此文,那会挽救多少中国股民啊。  第四、有两位名人要告我诽谤他们的名誉,但是至今还没告,老打电话吓唬我。我在家里老等着,天越来越热了,等得我把衣服脱了穿,穿了脱,您二位甭告我了,干脆把我宰了算啦。  搭配:中北大学的刘云奇同学,我已经给你写了回信。但是来信只有校名,不知道你能否收到,请注意查收吧,我用的是人大的信封。还有一位没具体落款的辽宁读者来信大骂鲁迅是汉奸,当您所得到的信息与大学教授不同的时候,您凭什么就认为您独得了真理,而别人是"偏激"和"无知"呢?谢谢您谆谆教导我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破坏了辛亥革命,跟日本勾结起来杀害伟大的抗日英雄蒋介石先生,但是能否允许我请教您一下,辛亥革命是哪一年?苏联成立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哪一年?爱国心是可贵的,但糊涂野蛮的爱国心,有时候比汉奸给祖国带来的损害是更大的。孔老师不是说过吗,汉奸还经常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伏击圈呢,希望您不要把鲁迅带进鬼子的伏击圈吧。  第五、从二月以来,几十所高校邀请讲座,实在不能满足,还得罪人无数,于是就说讲座也行,没有茶水费十万元不能去。这招很管用,邀请倒是抵挡住了,但马上恶名远扬,说你的知识是纳税人给你的,应该无偿还给纳税人,纳税人要你三更死,你岂敢活到五更天!过去有个词儿叫"革命人民",很吓人,让你干啥就得干啥。如今这个"纳税人"比"革命人民"还邪乎,因为革命人民起码要成群结伙,而纳税人一夫当关就可以单挑全世界。俺心里默想:俺也是纳税人啊,纳税之外,每年敬老扶贫的钱也能买一屋子冰箱啦。王掌柜说:王八蛋们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凭什么单不许我吃窝窝头啊?第8节:我的十大郁闷(2)  搭配:福建龙岩有徐、曾两个坏小子,冒充曾阿牛后代,合谋给俺写信,企图骗俺点钱,然后再讥笑于我,被俺识破,予以庄严拒绝。徐又来信,交待了全部犯罪事实,态度十分可爱。孔和尚慈悲为怀,饶尔不死,望两个坏小子好好学习,多读书,少上网,为革命老区增光添彩。顺告一句,此类信件,孔和尚差不多每天都收到,是否真正贫困学生,孔某一看便知。俺20年前读研究生时,就开始资助贫困同胞了,这点伎俩,还太稚嫩啊。  第六、学生打架,粉丝斗殴,常来窗前的那只白猫也被一只黄猫给咬伤了,再也不吃我给的鱼头。系领导命我严管学生,远离粉丝,不要跟着别的学校的某些教授瞎起哄。领导的话俺倒是坐在门槛上句句听,问题是"某些教授"具体指谁啊?是林冲教授还是林彪教授,是林黛玉教授还是林道静教授啊?  搭配:沈阳师大文学院张永芳教授《赠孔庆东同门》曰:"北大醉侠孔氏孙,自称老衲非佛门。金庸知己名实符,鲁迅专家令誉闻。曾在华山纵议论,频于电视振衣襟。老边饺子香千里,喜莅沈阳见化身。"  第七、亲戚托我给找工作,几经曲折,至今还未落实。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北京上海的重点高中,连硕士都不要了。不禁想起儿时的动画片《放学以后》中阶级敌人唱的"坏儿歌":糖儿甜,糖儿香,吃吃玩玩喜洋洋。读书苦,读书难,读书有个啥用场?  搭配:2008年辞世的学者与作家。法国文学巨匠阿兰o罗伯-格里耶(AlainRobbe-Grillet)于2月18日去世,享年85岁。罗伯-格里耶著有《橡皮》、《窥视者》、《嫉妒》等,以其"非正统叙事"闻名于世,被公认为1960年代"新小说派"的先驱人物。2月27日,美国保守主义奠基人威廉o巴克利(William F.Buckley)病逝,终年82岁。被称为"俄罗斯民族良心"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历山大o索尔仁尼琴(AlexanderSolzhenitsyn)于2008年8月3日辞世,享年89岁。约翰o莱昂纳德(JohnLeonard),美国著名文学、影视及文化评论人,美国国家图书评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1月5日病逝,终年69岁。12月24日圣诞前夜,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o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与世长辞,享年81岁。《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6年),以及《我们是谁?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2004年)等著述被广泛引用也引起许多争议。同一天,哈罗德o品特(HaroldPinter)因患癌症逝世,享年78岁。品特被认为是英国继萧伯纳之后最重要的剧作家,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瑞典皇家科学院2005年授予品特诺贝尔文学奖。  第八、两年前骂过的一位女记者,本来改邪归正,不再骚扰了。最近跳槽到了海外,为向上司邀功,忽然想起我来,拼命造俺的谣言,说俺冒充孔子后代开公司非法集资等等,逼俺出来"澄清"。俺只好撰文一篇,狠狠揭露其画皮。文章写完,却意外得知她孩子患了癌症。左思右想,将文章粉碎删除,一杯浊酒独郁闷也。第9节:我的十大郁闷(3)  搭配:李蕾女士来信说,她在上海主持一个新节目,说话的,叫《风言锋语》。时常处于疯狂边缘。东方宽频网上有视频,"想看我了上去找找啊。"还说:"我到了上海,还有人问:李蕾为什么离开陕西。答案是这样接力的:1、她嫁给孔庆东了。2、那她去上海干什么,老孔不是在北京吗。3、老孔要调到上海去了。4、他俩早离婚了!……--你的宣传力量真是无穷的。"  第九、年后一共上网下了两次围棋,水平还是未能恢复到二段。这且不说,那天跟一个象棋软件对弈,居然输给了电脑,自尊心大受伤害。难道一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就这么输不起了吗?  搭配:《围棋天地》还是每期都翻阅,但一般不写札记,偶尔打一局棋谱而已。09年6期刊登了一篇哈尔滨师大中文系刘斌创作的《围棋千字文》,看了一遍,确实功夫很深。不但文字功夫深,对围棋的感情深,对围棋的历史和所包含的哲理理解得也深。这不但是《围棋天地》上的又一篇佳作,也必将作为中国围棋文化复兴的见证,留存于围棋史上。略显遗憾的是,有些字稍微生僻了些。当然,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四字韵文,若再要求不超出3千常用字,实在是太难了。  第十、几位朋友多次找我聚会,因为俗务缠身,都未能实现,心中颇觉歉疚。我口口声声重视友情,但却因为开会上课而"重会轻友"、"重课轻友",实在应该批判。不知朋友们能否原谅我否。  搭配:张恪女士在《知识分子的样奴性》中写道:在中国,最没有奴性的是民众,半奴性的是知识分子,彻头彻尾奴性的是各级官员。之所以说中国知识分子是半奴性的,是因为他们尽管高喊着民主、人权的口号,但在西方文明面前仍然是一幅奴才相。他们喜欢以精英自居,总是痛斥中国的民众不觉悟,然而一旦民众的觉悟超过了他们的觉悟,他们又马上提高警惕,诬蔑民众是多数人的暴政,是极端民族主义。他们真的希望中国民众当家作主吗?不是的,他们仅仅是希望精英当家作主,他们要精英的话语权不要民众的话语权,他们要在中国民众面前做先知,在美国政府面前做奴才。他们看不起中国人,但因为自己本身是中国人,所以他们必须想个办法让自己看得起自己,他们的办法就是去中国化,他们要全盘西化,他们要学英文,要信基督教,要宣扬西方的制度,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假洋鬼子,这样他们就在人格上高中国人一等了,他们就成了实质上的美国人。事实上,他们骨子里就是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所以美国炸了中国的使馆他们不说话,美国世贸大厦被炸他们却宣布要做一夜美国人;中国地震他们幸灾乐祸,海外华人游行反对CNN,他们指责说这是不忠实于美国的做法。他们对美国的崇拜和捍卫已经到了是非不分、逻辑混乱的程度……在他们看来,只要你为社会主义辩护就是极左,只要你认为中国文化有优越性就是愚昧,只要你说美国的不是就是中国政府的奴才,他们这种非此即彼、闭目塞听的姿态早就把自己放在了人民和民族的对立面。当然,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作启蒙者,然而,更可怕的是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并且以此为荣,以此标榜,因为他们的眼中本来就没有人民和民族,他们只是美国在中国的传教士而已。第10节:忧郁的北极熊--我的俄罗斯情结(1)  我的俄罗斯情结  忧郁的北极熊  --我的俄罗斯情结  孔庆东  让我这个1964年出生于哈尔滨的中国男人来谈谈"我的俄罗斯情结",恐怕一两千字的篇幅是不够的。关于俄罗斯的感想,如果让我撒开了说的话,那真是"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不过眼下俄罗斯大哥身体不好,肝炎痛风加脑血栓,镜头都被好莱坞、大长今和靖国神社给抢去了,所以为避幸灾乐祸之嫌,咱姑且不要竹筒倒豆子,先粗枝大叶地稍微说点,等哪天北极熊重新养得"腰圆膀又奓"了,又在黑龙江对岸"陈兵百万"了,那时再细说不迟。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老毛子"就是我脑海中最复杂的一个矛盾体。"老毛子"就是"大鼻子",就是"苏修",就是"俄国佬",就是"熊瞎子"。一方面,这个老毛子是咱们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亡我之心不死,经常犯我领土,杀我军民,特别是珍宝岛一战,欺人太甚。幸好我万里长城奋起反击,打得北极熊心服口服。珍宝岛反击战的英雄于庆阳、冷鹏飞等,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忘记了,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幅著名的宣传画《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画的就是重伤的于庆阳甩开为他包扎的卫生员,手握冲锋枪,在冰天雪地中奋勇冲锋的英姿。那时候,我们黑龙江人民,响应党中央随时准备打世界大战的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称霸,那是肉食者谋之的事,跟咱老百姓没关系。积粮,黑龙江沃野万里,肥得冒油,插根筷子都能长出树林来,柏油马路上年年晾晒着金河银河般的战备粮,这也不成问题。就是挖洞一项,苦了大人,乐了孩子。开始要求家家都挖小防空洞,因为做不到,改为楼楼都挖大防空洞。其实老百姓自己挖的那些洞很难抵御现代炮火的轰炸,更甭提原子弹了,后来就都改作了菜窖。倒是政府组织的"7381工程",规模宏伟,据说造价每前进1米就是1万元人民币,完全是一座地下的哈尔滨,里边防核、防化、防生,有粮、有水、有电,医院学校兵营商店俱全,并行四车的通道,高达10余米的楼房(在地面建好后沉入地下)。人人都学会了怎样防原子弹、氢弹和毒气,窗户上贴满了十字纸条,学校、单位和街道多次组织演习。警报一响,全城一空,男人们趁机下棋打牌喝啤酒,女人们趁机家长里短织毛衣,孩子们趁机捉迷藏,流氓们趁机耍流氓……而这些,全拜老毛子所赐。因此那时候,我们不怕日本鬼子、不怕美国鬼子,主要担心的是老毛子越过大兴安岭,直插大庆,加满石油,直扑哈尔滨,威胁党中央。  可是另一方面,又听说这个苏联,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列宁和斯大林的国家,是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国家,因此像我这种从小喜欢思考问题的孩子就越发糊涂了。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出了德国鬼子,为什么列宁斯大林的国家出了苏修,为什么社会主义的苏联跟资本主义的美国勾结起来围攻中国?还入侵捷克、欺负地中海的明灯--阿尔巴尼亚?毛主席让我们关心国家大事,可是这些问题实在深奥,小孩子实在想不明白。倒是大人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老毛子从来就不是玩意儿,比小日本儿还坏。证据就是苏联红军打败日本的关东军之后,在东北纪律很坏,特别是因为污辱妇女,被东北老百姓给骗到胡同里干掉不少。听说中央还特别向斯大林同志提过意见。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主要的受害地区就是东北。大人们的见解很快得到中央社论的支持,从广播里我们知道了,原来苏联现在已经是"新沙皇",又叫"社会帝国主义"。老沙皇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比3个黑龙江还大,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那些血案,听了令人发指。现在的新沙皇已经是马列主义的叛徒,逼着中国也搞修正主义,不然就用原子弹威胁,幸亏咱中国也造出了那玩意儿。于是,一些孩子就幻想着,有朝一日杀去莫斯科,活捉勃列日涅夫,然后把苏联的原子弹全部射向华盛顿--新三国演义!第11节:忧郁的北极熊--我的俄罗斯情结(2)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些肤浅的政治幻想之外,我们发现,哈尔滨的文化竟然跟老毛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是俄罗斯式的,从教堂到普通民宅,都高大宽厚,正正堂堂。哈尔滨的生活习惯是俄罗斯式的:爱喝酒和"格瓦斯"--哈尔滨人均啤酒消费量仅次于慕尼黑和巴黎,居世界第三。爱吃俄式黑面包--列巴,爱吃香肠--哈尔滨红肠是我最爱吃的美味之一。男人爱装修房屋,女人爱梳妆打扮--现在电视上的模特敢穿什么衣服,哈尔滨大街上的姑娘就穿什么衣服。爱郊游--哈尔滨人叫"野游",在那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每个单位都年年组织春游、秋游,吃喝玩乐,一律公款,人民群众其乐融融。郑绪岚那首著名的《太阳岛上》,问世于改革开放之初,所歌唱的内容其实都是文革期间哈尔滨人民的美好生活。除了那些昧着良心的知识分子,很少有人说毛泽东时代不好。哈尔滨还是一座艺术之城,音乐、美术、雕塑,是人民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受了俄罗斯的影响。更不能否认的是,哈尔滨的语言中掺杂了不少俄语词汇--哈尔滨人管水桶叫"伟大箩",管监狱叫"笆篱子",管市场叫"巴杂市",跟小孩或者小猫小狗握手时就说"打拉司机"--你好。哈尔滨的男人不喜欢做小事、不喜欢做家务,个人英雄主义,外表侠骨,内里柔肠……哈尔滨还有很多中俄混血儿--我们叫"二毛子",漂亮得一塌糊涂。所以,似乎有两个老毛子,交错闪烁在我们的视野里。  后来长大一些,开始阅读外国文学时,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俄苏文学--其次才是法国、英国文学。从俄苏文学中,我读到了一个博大而痛苦的、忧郁而粗暴的灵魂。不论是普希金托尔斯泰,还是叶赛宁肖洛霍夫,我觉得他们的意识形态差别都不大,他们共同表达出了一种叫做"俄罗斯"的东西,像大地一般辽阔而坚忍的精神。文学之外,俄罗斯的绘画、音乐、建筑、宗教以至战争艺术,都使我深深地迷恋。所以,当我初中所念的61中以俄语为外语,父亲问我要不要转到32中或者47中去学英语时,我果断地拒绝了。  其实我俄语学得很差,除了考试能得高分和多年用俄语写简单的日记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用途。但我喜欢俄语那种粗犷豪放的发音,喜欢俄语中描绘大自然的丰富的语汇。我喜欢北大俄语系的朋友:郑滨、高会生、谢小用、洛兵、方平、贺红英……俄语系的老师都很喜欢我:潘虹、雷秀英、刘克勇、岳凤麟……我还曾经跟俄语系的李明滨教授联系,要考他的世界文学研究生,可惜我本科毕业的那年,他不招。现在去歌厅唱歌的时候,我经常唱的是《三套车》、《喀秋莎》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而这些歌曲俄罗斯的年轻人都已经不会唱了。2004年,一位俄语系毕业生报考了我们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生,我平生第一次主动跟学生说:你跟着我吧。当然,他的成绩和素质都是很出色的。我在韩国任教时,遇到一位莫斯科大学的物理学家在那里打工,我用俄语称呼他"达瓦理事"--同志,他的眼里立刻闪出激动的光芒。第12节:忧郁的北极熊--我的俄罗斯情结(3)  曾经几次有朋友组织去俄罗斯玩,但我不大想跟很多人一起去走马观花,更不想跟旅游团一起去暴殄天物,我宁愿在电视上或者深圳的"世界公园"里看看红场、皇村学校、涅瓦河大街。我的同学有常驻俄罗斯的银行代表,有经常跑俄罗斯做军火生意的,从他们那里,从很多渠道那里,我知道北极熊现在比较瘦弱,比较忧郁。但一个灵魂,只要还懂得忧郁,就是充满希望的。如果我是政治家,也许不希望北方重新崛起一个强悍的超级大国。但是做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我又不希望俄罗斯沦为一个三流国家。我相信产生过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和列宾的色彩,产生过别车杜的雄文和列宁的宏图,产生过门捷列夫、巴甫洛夫、罗蒙诺索夫和加加林的这个国家,一定会度过不得不烧掉钢琴来取暖的寒冬,从春天迸裂的冰层里,探出它北极熊般伟岸的身躯。  我怀着"天鹅湖"般的心情,矛盾而忧郁地,关注着。第13节:十年无事两茫茫(1)  十年无事两茫茫  每过十年,做一番自恋自虐的自我总结,似乎是我们这班酸腐文人的通病。叶永蓁写过一本《小小十年》,回忆他北伐革命前后的生涯。郭沫若被蒋公介石通缉,跑到日本研究了十年甲骨文,赋诗道:"去国十年余泪血"。鲁迅跟许广平结缘十载之际,赠画题诗曰:"十年携手共艰危。"苏东坡更有名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吃粮,是阎王。"  这些人的十年都很了不起,孔和尚比不了。回顾十年来的所作所为,倒是合乎郁达夫的一句自况诗:"苟活人间再十年"。人家诸葛亮"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为了救国救民,孔和尚则纯粹是闲云野鹤无事忙。眼看鲁迅的忌辰10月19日又到了,俺没啥可说的,就翻出十年前的流水账,仔细一看,原来那时过的就是今天这样的生活。十年过去了,涛声依旧。猩猩还是那个猩猩,野狼还是那个野狼。贴出来给大家一块看看,也请各位想想,十年前的你,是怎么过的咧?  孔庆东1999年大事记:  1999年是五四运动80周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西藏平叛40周年,改革开放20周年,89学运10周年。孔和尚35岁。  1月,在《英才》杂志发表《纯真年代》,即《遥远的高三八》。《英才》杂志是通过旷新年博士联系到我,请我为他们写专栏文章的。老旷说他们很敬佩我,不会删改文章,而且给我的稿酬标准比较高,我就答应了。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些变化。  2月3日,参加北大出版社出版工作座谈会,发言指出,北大出版的书,应该做到"博、雅"二字,则睥睨群雄矣。  2月4日,参加席殊书屋和中国电影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陈宗舜《尊严》一书研讨会,发言痛斥司法黑暗如同旧社会,民不聊生仿佛已亡国。途中遇到董炳月师兄和夫人去看电影,寒暄了几句。  2月28日下午,接受半月谈读书俱乐部的刘曼毅采访。是为《生命不能留下一堆数字--孔庆东访谈录》。  2月,在《方法》杂志1999年第2期发表《独立性:坚持与怀疑》,在《天涯》杂志1999年第2期发表《人文学者的道义》,在《半月读书》发表《缅怀激情年代》,在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1999年2月号发表《从毛泽东诗词看君王意识》,在《涪陵师专学报》发表《抗战时期的侦探滑稽等小说》。  3月1日至7月,为98级文学班58人继续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听课人数超出一倍。每周4学时。该班陈珺、万静两名同学后来攻读现代文学硕士,由本人担任导师。二哥韩毓海上课时间跟我相同,课前课后经常与之谈笑,并劝他对学生要宽严相济。  3月2日,是元宵节。晚上带领儿子阿蛮放鞭炮,然后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3月5日,赴沈阳辽宁卫视台"北方书屋"节目谈金庸与他的小说。3月13日播出。顺便看了场赵本山宋丹丹的电影《男妇女主任》,买了22张音乐光盘。  3月14日,校刊宋记者电话采访,谈《天龙八部》。  3月19日,自行车坏了,身上又没带钱,遂决定蹭车回家,售票员还是不查我票,圆满成功。  3月20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参加"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80周年座谈会",我和孙玉石老师的发言都反对用"自由"压抑"革命"。我另外提交的论文是《五四难追》。  3月23日,晚上到中科院计算所姜毅处参加高中同学聚会,有冯卫东夫妇,耿德宏,邱季壮,于大海,胡凯,来自同年级各班。  3月24日,楼道发水,只有我一个人出去清扫,其他学者都肩负党国要务,家家收拾起,户户不开门。  3月27日,参加文化艺术出版社"荆棘鸟丛书"作品批评讨论会。我发言说余杰和摩罗的文章好就好在有缺点,并希望他们不要"发胖"。  3月28日,《半月谈》记者下午来采访关于五四。  3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节目谈"五四与思想解放"。4月28日播出。"读书时间"的朱正琳、李潘,约我给他们做策划。我策划了赵园、钱理群、欧阳哲生等学者的学术著作。  3月,在《文艺争鸣》发表《我看钱理群》,在《英才》发表《美丽与忧伤--百年回眸看女装》,在《华章》发表《沁园春二首:读金庸》,同期有江泽民诗作。本人注明此事后,有愚者以为我企图攀龙附凤也。  4月 1日,在国际关系学院做"金庸漫谈"学术讲座。  4月 5日,接受北京大学昌平园广播站采访,谈金庸和他的武侠小说。  4月 7日,应北京广播学院党委宣传部邀请,主讲"百科知识系列讲座"第十八讲--金庸的武侠小说。自从该校更名"媒大",就不喜欢去了。  4月10日,晚上马欣和其男友请我到儿童艺术剧院看话剧《我认识的鬼子兵》,内容很沉重,但戏剧性不够。那个日本人东史郎也来了。吕正操和孙毅两位老将军坐在我前边。  4月15日,心情不好。阿蛮对奶奶粗暴无礼,胡闹不止,我打了他一顿,不许他吃饭。我心中很心疼,但是坚持不许她们给他饭吃,不然他小小年纪,就没有是非观念了。  4月16日,在北京大学生物楼101教室讲"金庸与五四新文学"。系五四系列学术讲座之一。  4月17日,BBC突然来电话,请我谈南斯拉夫战事,我说反对英美的霸权行径,但主持人水平很低,听不懂我的话,还问我是不是害怕共产党杀我,所以才这样说的。奶奶个舅子的!第14节:十年无事两茫茫(2)  4月18日,在北京大学昌平园文化沙龙讲金庸与文革。  4月22日,北京电视台的师妹李继红和摄像师来采访关于五四。  4月23-25日,参加群众出版社"畅销书学术研讨会",做发言并结识了蓝玛,胡平,肖克凡,王海玲,牛伯成等作家。23日晚上游泳,忽然从女更衣室跑出一裸体女郎,跑到池边,看见我们后,尖叫一声奔回,大声问这里为什么有男的呀?服务员高声道:"废话!游泳池当然有女的有男的!"  4月,在《文艺争鸣》发表《通俗文学与现代化进程》,在《英才》发表《老家是山东》。《新华文摘》刊载《47楼207》,一时轰动北京各高干大院,电话络绎不绝。  5月13日,上午去北京电视台"中国之窗"谈文学与精神家园。5月23日21:00,24日0:35,9:30播出。午后与卢小楠,张天天及其父母一块午餐。建议少年作家张天天不要因写作放弃正常学习。  5月23日,中国财经报的孟秀敏来采访我关于中学语文之事。  5月29日,在北京医科大学讲座"谈金庸,论武侠"。讲座邀请太多,开始尝试谢绝,农大、北航都谢绝了,人家也很谅解。  截止5月底,指导本科毕业论文6篇:张咏华,王洋,张鹏高,王穆丹,吉原雅子,曳地清。  指导本科学年论文4篇:蔡玄晖,徐冀静,谢丹云,康丽娜。  5月,在《中华英才》1999年第5期发表《五四与新文化运动》,在《今日青年》发表《老皮和追他的女孩》,即《妻子匪哉》,《散文选刊》登载《桌面与抽屉》和《"五四"何罪》。  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谈段云松的"五福茶艺馆"。7月15日,16日播出。  6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精品赏析"谈"战火中的正义之声"反对美国侵略南斯拉夫,反对大小汉奸对美国侵略行径的无耻追捧。  6月18日,25日,在北大勺园为香港大学学生讲"金庸小说漫谈"。  6月19日在虹桥网网络电视谈"北大与青春"。  6月,在《博览群书》发表《迟到的光复--读〈沦陷区文学大系〉》,在《英才》发表《红眼睛阿忆》。  7月12日,参加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务虚会。提出建议共8条,后被采纳3条。  7月13日,在北京电视台"中国之窗"节目谈"中国功夫"。  7月18日,晚上去北大东门外的闲情偶寄茶屋讲金庸。一个听众开车送我回来。  7月25日-30日,与钱理群、邵燕祥、王晓明等数十人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参加"草原笔会",是贺雄飞组织的,也算是老贺的衣锦还乡。做了几次发言并结识一批学者作家。28号夜里在10号蒙古包举行成人笑话大赛。贺雄飞主持,请秦晖,单少杰,鲍昆,张惠民为评委。我以山东版《李万姬》进入决赛,以典雅卓绝之《郭春海》夺冠。回去睡觉已经后半夜。29日文艺晚会后,蒙古女歌手薇娜要与我月下散步,贺雄飞谎称钱理群老师叫我有事,待我走后,贺与之散步。夜里小雨。次日老贺大喜,到处宣告:"第一次在情场上战胜老孔!北大博士智商,不过如此耳。"第15节:十年无事两茫茫(3)  7月,在中央电视台"十二演播室"和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谈高考作文。  7月,在《今日青年》发表《金庸笔下的男人和女人》,在《英才》发表《十八天大楼的棋》。  8月11日-24日,赴新疆石河子大学为其研究生讲授"现代通俗小说研究"课。同行者为曹文轩老师。美丽的石河子,确实是"城在绿云中,人住花丛里"。新疆的牛羊肉和瓜果蔬菜,实在太好吃了。  8月22日下午,女生送来西瓜,用木梳切着吃,边吃边吟诗曰:"石河子/是一枚/女娲散落的卵石。/静卧在/历史之河的谷底。/在亿万年的酣梦中/等待着/那划破晨曦的一犁。/冰封的河水/开始流溢。"  8月,在《今日青年》发表《英雄背后的爱情模式》,在《出版广角》发表《金庸小说万古传》。自8月至10月,在《英才》连载《十八天大楼的外号》。  9月8日至次年1月,为高年级本科生50人开设"中国现代通俗小说"课,每周2学时,听课者非常多。  9月8日晚上在勺园参加中外学者晚餐,谈到美国炸我使馆问题,中国学者多不愿发言,我只好挺身而出,舌战美国和日本学者。归途与韩毓海同行,韩毓海说我振臂一呼,大家同仇敌忾。  9月11日,接受凤凰电视台关于标语口号问题的采访。  9月17-18日,在奥林匹克饭店参加"新语文"编辑研讨会,发言主张"批判要尖锐,操作要务实。既要让学生成才,也要让老师吃饭。"  9月19-24日,在武汉参加"闻一多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闻一多的死亡意识》。  9月21日晚,在武汉大学演讲,题为《读书生活漫谈》。  9月23日,上午去浠水县和闻一多的老家。闻一多小学的学生列队迎接,孩子们一大早就盛装等待着。我跟当地领导说,赶快让孩子们休息,不要搞形式主义。  9月27日,阿蛮在幼儿园摔破了右眉,我心疼之极,跟他母亲和奶奶发了火,吵了一架。过后想想,也不怪她们婆媳,是孩子自个儿太淘气了。幼儿园的老师说要组织去香山采摘,保证不会再让孩子受伤了,我就答应了。  9月,《青年文摘》刊载《47楼207》,许多青年朋友从此开始认识本人。在《今日青年》发表《胡人毛嘉》,在《中华散文》发表《喜被退稿》,这是师妹杜丽丽的约稿。在《南方文坛》发表《通俗小说艺术的发展--〈通俗小说卷〉导言》,在《领导文萃》发表《栾平的悲剧》。《感动共和国的五十本书》一书中收入《金庸小说万古传》。  10月19日下午,在中央电视台"精品赏析"栏目做"继往开来看盛典"嘉宾,纵论国庆50周年大阅兵。  10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地方文艺"栏目接受关于散文的采访。  10月,在《读书》发表《诗之子的长卷》,是评论程光炜的学术新著的。  …………  1999年11月,在《今日青年》发表《爱情的味道》,在《英才》发表《遍地英雄不吸烟》。  1999年12月,在《北京文学》发表《百年回眸看女装》,在《北大女生》发表《孔庆东歪诗选》,在《英才》发表《姜哥和张姐》,在《江汉论坛》发表《美丽的毁灭--闻一多的死亡意识》。  1999年,出版编著两本,一为汕头大学出版社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与摩罗余杰合编),一为华夏出版社的《程小青代表作》。后者默默无闻,前者已隆然载入中国语文改革史。  这就是我的十年前,即将跨世纪的那一年。整年没什么正经事,却忙得不亦乐乎。十年无事两茫茫,而今两鬓已微霜,郎呀郎,你在哪疙瘩藏?叫我找得好心慌。第16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1)  十八岁,我不懂爱情  认识姜哥和张姐,是非常偶然的事。  那是1982年,我在哈尔滨上高二的时候。有一阵,我每天上学的路上,边走边读毛选合订本。于是,就认识了姜哥。  姜哥说,我一看你背个书包读毛选,就知你决非等闲之辈,这年头,资本主义就要复辟了,谁还读毛选呀!你来参加我们小组吧。  姜哥是铁路工人,二十一二岁,爱学习,清瘦而结实,目光炯炯,气质有点像五四时的周恩来。他组织了七八个青年工人,成立了一个读书小组。他们每两周在姜哥宿舍聚会一次,我就是在那里,认识了张姐。  昏黄的灯下,围坐着三个女工和五个男工,都是二十岁上下的模样。姜哥介绍了一番怎样认识我的"奇迹",然后用坚定的声音,纵论国内外天下大势,说中国目前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严峻危险,我等先觉青年,应当以天下为己任,挽狂澜于既倒,我们的读书小组从今天起,应当正式命名为中国马列主义读书会。  我一听,顿时吓了一跳。心想这不是要成立地下反动组织吗?我一个共青团员,可不能滑入这个泥坑。于是我就用一种很谦虚但是又很坚定的态度反驳了姜哥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我认为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将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现在读书还很少,对社会也不大了解,对重大事情还没有资格轻易下结论,我们应该没有任何目的地自由读书,重点是读文学名著,如果说一定要有目的,那就是提高个人修养,准备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听了我的话,几个工人纷纷表示赞同和佩服。我从他们的话中听出,姜哥有这个意思很久了,但他们一直不同意,可又说不过姜哥,今天我无意中给了他们巨大的理论支持。其中那个高个子的张姐,长眉大眼,非常漂亮,具有一种"知识工人"所特有的既健康又清丽的美,这种美在纯粹的知识分子里面,几乎是找不到的。她说话不多,但是眼睛像会说话似的脉脉看着我。我当时也没太注意,因为姜哥又和我辩论了几个回合,终于被我说服了。姜哥不大高兴,说从长计议吧,就开始抽烟。张姐和另两个女工拿出几个饭盒,里边是玉米面发糕,豆瓣酱,洗好的大葱,切好的黄瓜,大家咔嚓咔嚓地吃了个精光,就散了。第17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2)  夜幕中走出几百米,突然后面有人叫我,回头看,是张姐赶上来,说和我同路,便并肩而行。张姐说了些佩服的话,又问我学习忙不忙,说你学习在班里一定第一吧?我得意地说岂止在班里。张姐又问了些我的家庭情况,说咱们家庭差不多,为什么你就学习这么好,我考了两年大学都没考上,看来只好一辈子当工人了。我说,只要努力,没有考不上的大学,你也不过就比我大两三岁,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就算当工人,也一样能做出成就,你看倪志福,李瑞环,张百发,不都是工人出身吗?张姐说,你说话怎么跟报纸似的?《中国青年》是你编的吧?我说不,我已然不编《中国青年》了,我现在编《人民日报》了。张姐说:"德行!"说着我到了。拐进楼时我扭头望了一眼,只见张姐过马路去坐回去的电车。她和我并不同路。  姜哥的读书小组活动,我又参加了四五次。讨论的内容是《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幻灭》,《包法利夫人》和《漂亮朋友》,全部是19世纪法国文学名著。我只读过前三部,其他人大多读过一两部,只有姜哥全部读过。姜哥总是用很锐利的阶级分析方法去深挖那些爱情故事的本质,说在爱情上,也存在着剥削,腐蚀,欺骗,斗争,大家听得很佩服,但却似乎不大认同。我对于爱情问题相当隔膜,但在哲学课和作文课上训练出了一套用辩证法对付任何问题的本领,加上一套标准规范的报刊式语言,因此明明不懂,也能胡说一气。比如什么"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啦,"伟大的爱情来自伟大的心灵"啦,"人是有阶级的,爱情是没有阶级的"啦,总之是一套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爱情观。我自己说着很不自信,但张姐他们却非常赞同,而且人人都能举出身边的事例来印证我的"中心论点"。一个叫大齐的男工说到放肆之处,指着姜哥道:"我他妈就不信,一个资本家的女儿赤条条往你被窝里一钻,你那玩意儿就不硬!"大家哈哈大笑,几个女工有的呸了一口,有的要打大齐。姜哥危襟正坐,大义凛然道:"告诉你,我还就是不硬!"我当时思想很混乱,既觉得大齐有点胡扯,又觉得姜哥好象只是嘴硬,但又隐隐感到姜哥的身体里的确有一种很坚定的力量在支撑他的生命,同时又模模糊糊胆怯地想,要是我,会怎么样……  几个月以后,姜哥忽然要离开哈尔滨,因为发生了一件对他来说是天大的事情,他突然得知,他的母亲原来是日本人!当年日本投降时,他的外祖父外祖母在火车站把刚刚三岁的女儿给丢了,一直找了三十多年,现在要把他们全家接到日本去。晚报上报道了此事,是当作改革开放中日友谊新篇章来宣传的。姜哥很痛苦,他不能接受自己是日本鬼子的后代这个事实。后来我读金庸的《天龙八部》,英雄盖世的萧峰突然被告知自己不是大宋人,而是契丹人,那种对人的生存的荒谬性的揭示所引起的灵魂震撼,我从姜哥身上已经提前感受到了。第18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3)  在姜哥的宿舍里话别,张姐她们做了10多个菜。姜哥说他不想去日本,可是日本那边坚持要他们都去,他的父母和妹妹也满心高兴要去,各方面领导也说服他们一定去,说是要让日本人民看看中国人民怎样不计前嫌,精心抚养侵略者的后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些话我听着很正常,可姜哥却是带着冷笑说出来。他不再能保持往日那样的冷静,喝了许多酒,说去日本后,如果发现他的外祖父外祖母是当年731部队的,就立刻活劈了他们。731细菌部队当年就在哈尔滨,所以哈尔滨人特别痛恨那些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的日本畜生。过了一会,姜哥平静下来,又望着大家说,我这一去,也许不再回来了,中国也没什么意思,不就是天天急着学习日本吗?希望各位继续读书,让中国成为别的国家学习的榜样,那时你们到日本来解放我,我这把骨头烧成灰,我也是中国人。姜哥把大家说得都很感动,众人纷纷说像姜哥这样的人才到了日本必能大展宏图。有的说多亏了姜哥,我才知道好好读书,不然我早成流氓了。有的说姜哥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使我获得了活着的意义。有的说,你到了日本,组织一个马列主义读书会,一定能成为孙中山第二。张姐说,你咋这么没出息,平常的精神头哪去了?不就你妈是日本人吗?就算你父母兄弟祖宗八辈都是日本人,又怎么啦?日本人就不是人啦?大齐说,你到了日本,一定要娶一个工人阶级的女儿,可别中了资本家女儿的糖衣炮弹。姜哥苦笑了一下说,我知道你做梦都想资本家的女儿,我临别送给你一句话吧,保你受用终生:资本家的女儿,都是有梅毒的。姜哥送了每人一句话,送给我的话是李白的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后来我请人把这句诗写成了条幅。  姜哥走后,读书小组等于不存在了。我上了高三,学习更紧,上学的路上改背外语单词了。初冬的一个周末,我和几个同学在出墙报,传达室葛大爷说外面有人找我。出去一看,校门前的小树林里有一个穿杏黄缎子棉袄的姑娘朝我招手,我认出是张姐。我说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张姐说没事就不能找你吗?我说我出墙报呢。张姐说,你是怕让同学看见吧?是怕男生看见,还是怕女生看见?我说我们男生女生之间不说话。张姐说她这一段特别没意思,想找我聊聊。她说既然你胆子这么小,我今天不打搅你,明天礼拜天,我8点钟在儿童公园门口等你,你爱来不来吧。说着塞给我一个小手绢包,就走了。我打开,里面是一包敲去了皮儿的松子仁儿。拈了一粒放进嘴里,满口清香。  第二天,我带着一个单词本去了。张姐说,你要背单词,我怎么跟你说话呀?这样吧,我考你,你要把这个本子上的单词都背下来,就得陪我说话。我说行。结果没用几遍,一个小时的工夫就背下来了。张姐说,这样背单词绝对快吧?以后每个礼拜天我都陪你背单词吧。我也觉得这种方式颇有效率,顿时产生了一种剥削人的思想,就说,下次你陪我背历史吧?到中午了,我要去买吃的。张姐说,我去买吧,我挣钱,你不挣钱。我说我买吧,我是男的,你是女的。张姐说,你还知道你是男的我是女的呀?我说这怎么会不知道呢?张姐说知道就知道吧,但你是小孩我是大人,还是我买。我说我比你高,怎么能说我是小孩。她说你比我高吗?咱俩比比。说着脸对脸站到我面前,平伸着手从她的头顶比过来,比到我的眉毛上。我的眉毛猛地一蹙,整个脑门麻酥酥地难受无比,一股冷幽幽的甘冽的芳香从鼻中口中钻进去,在五脏六腑间乱爬。一个《红楼梦》里的词儿在脑海回荡:"冷香丸!冷香丸!"好象过了四五年的时间,听见张姐说,算你高吧,可是我比你大,你不是管我叫姐吗?还是姐去买吧。第19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4)  看着张姐的背影,我心想,要有这么个姐姐,倒是挺好。我是长子,无哥无姐,从小受尽大孩子们的欺凌。而且越长大,就越难以与父母沟通,此刻忽然发现自己希望有一个姐姐。意识到这一点的同时,心中又隐隐萌生一丝抗拒,因为我一向以坚强刚毅而自傲,希望有一个姐姐,仿佛是心中有一块什么东西融化了,在那种融化的液体中,人看到了自己的柔弱。  此后,有五六次礼拜天,我没有要紧的事,便去剥削张姐。她陪我背外语单词,数学公式,历史事件,地理数据。她说,我陪你一起背的,而且这些我也学过,可我怎么就记不住呢?我说,那是因为你把它们看成死的知识,死记硬背,所以今天记住了,明天也会忘。必须对它们有感情,热爱这些知识,感到占有它们是莫大的乐趣,那样,三遍就记住了,五遍就记牢了,十遍就一辈子忘不了。你要投入真情,才能刻骨铭心。张姐说,哦,有感情才能忘不了,投入真情才能刻骨铭心,你说的真好。张姐重复了好几遍。我觉得我所说的"学习经验"没什么了不起的,不明白张姐为什么念叨了许多遍,难道她对我所介绍的学习经验也要死记硬背?  次数多了,我有点不再忍心剥削张姐。我说高考复习紧张,以后通信联系吧。张姐说,好吧,下次最后一次。可到了下次,张姐又耍赖说:"我说的是下次,并不是这次,你可不能耍赖呀!"再下一次,我们都收到了姜哥的来信。姜哥说他的外祖父不是731的,当年是个通讯官,对他们发誓说没有杀过打过一个中国人,回日本后一直在中学当物理教员。他帮姜哥的父母开了个中国餐馆,姜哥和妹妹都在读书,姜哥现在先学习日语,以后准备读个机械学校。姜哥说资本主义社会看上去也不错,人民群众好象没有要复辟社会主义的意思。日本人的五讲四美特别好,从没听见有人说"八格牙路"。就是日本的姑娘太丑了,獐头鼠目,塌鼻豁嘴,再加上罗圈腿,肯定是近亲结婚,而且是早婚的结果,所以传说日本人是当年从中国跑去的八百童男八百童女早恋早育的后代,绝对是有道理的。姜哥还说日本有许多读书会,连老太太都经常开研讨会,嘱咐我们要坚持读书思考,无愧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张姐说:"姜哥也不在,大家各干各的,怎么读书思考啊?我想跟你一块思考,你又说要准备考大学,以后也不让我陪你复习了……"我说,你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读书思考么,独立思考才叫思考,我思故我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骐骥一跃,不能千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张姐说放屁放屁,你就会这些之乎者也,你会思考问题,你懂得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吗?我说那谁不懂,丝就是相思的思,李商隐这句诗是写对爱人的相思到死才会结束,并不是现在讲的歌颂人民教师的意思。张姐说你知道什么叫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吗?我说这首《子夜歌》我也读过,也是双关语,丝就是相思,匹就是匹配,丝线织不成布匹,暗指有情人不能结合。张姐说看你那德行,好象什么都知道似的。我说怎么,难道我理解得不对吗?张姐说不对不对不对,我早就看出来了,你们这些大学苗子,都是报纸上讲的那种"高分低能"。我说张姐这你可错了,我可不是书呆子,我会洗衣服做饭,担水劈柴挖菜窖,我以前还打架骂人偷西瓜呢。张姐说对对对,你不是书呆子,你文武全才,又聪明又能干,你快回家复习去吧,可别耽误了你考大学。我说张姐你怎么好象有点生气了似的?我说错了什么吗?张姐静了静,说,没有,姐跟你开玩笑呢,你真的快回去复习吧,我知道你现在的时间,耽误不起,要是误了你考北大,你还不恨我一辈子。我说不会的,那张姐我就回去了,以后有事写信联系吧。第20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5)  张姐挥挥手转身就走了,以往都是我先走,她在后面手挥目送的。我也没多想,转身也走了。此后半年多,我们都没有见面。她给我写过三封信,谈她的工作,她的读书,她的一些思考和幻想。我一向是有信必回的,在回信中隐隐流露出指导和鼓励的语气,同时大肆炫耀文笔,也顺便算是一种作文训练。她还冒充我的亲戚,到传达室给我送过一回粽子和一回松子仁儿。我与同学们常常互相乱吃东西的,也就稀里糊涂分吃掉了。一转眼,夏去秋来,我收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临行前四五天,去学校闲逛,葛大爷突然递给我一封张姐的短信,约我儿童公园见面。我想,也应该跟张姐告个别,就按时去了。  到了约定的地点,却没看见张姐,过去都是她先在路边等着我的。我往四下的树丛里寻找,忽然眼睛被蒙住了,我忙叫:"哎,张姐,是张姐吧?"她在后面说:"谁是你张姐?叫姐!"我说:"哎,姐,姐。"她说:"连起来,叫姐姐。"我说:"好,姐姐,姐姐。"她说:"再连起来,叫好姐姐。"我说:"好,好姐姐。"她又说:"多叫几声。"我又连叫三声,她才松开。  回头一看,张姐站在绿草地上,穿着一身水红色连衣裙,乳白色皮凉鞋,头上笼了一条杏黄色发带。我说:"怪不得找不到你,|福哇小說@下載站|都有点不认识你了。"张姐说:"我冬天好看还是夏天好看?"我其实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我有个本事,对于回答不了的问题,就采取引经据典、胡扯乱拉的办法敷衍过去,于是我顺口说:"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张姐听了,好象不大高兴。于是就谈正事。她是自己打电话得知我的录取消息的。她问我,给姜哥写信了么?我说到北大后再写。她说,你的理想实现了,感不感谢我呀?我说,应该感谢你,你帮助我复习许多次。她说,不对,你应该感谢我的,不是我帮助你复习,而是我这半年多来,不帮助你复习,根本就不跟你见面。说你不懂事儿你就是不懂事儿!我说,啊,照你这意思,凡是不帮助我复习的人,我都得去感谢?张姐说呸,我的意思你怎么还不明白?我要是帮助你复习下去,你肯定考不上北大。我说不至于,你不过是帮助看我背得对不对,又不当我的指导老师,虽然你学习不如我好,但也不必那么自卑,以为会影响到我的学习水平,我主要还是靠我自己的功夫。  张姐听了,默默看了我一会儿,说道:"就你这样的人,也能上北大呀?"我说,怎么了?我哪疙瘩对不起北大?张姐说:"看来北大里边傻子疯子肯定不少。"我说:"你有意见就对我提,我不许你污蔑北大。"张姐说:"哟,人还没过门儿呢,就开始心疼起来啦?"我笑了,说:"这不马上就过门了么。"张姐说:"你走了,有什么话嘱咐我吧!"我一听,怎么有点像孙犁的《荷花淀》呢?就调皮地说:"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张姐听了有点奇怪,嗯了一声。我又说:"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张姐迷茫地说:"嗯,还有什么?"我憋住笑,接着说:"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张姐这下听明白了,扑哧一笑,说:"好啊,你占我便宜!我现在就和你拼命!"说着一把抓住要跑的我,在我身上一通乱打,一边打还一边胳肢,直到逼迫我又叫了无数声好姐姐,才肯罢手。第21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6)  平静下来之后,我觉出张姐情绪似乎有些低落,很像学校里那些落榜的同学。我于是说:"你以后给我写信吧。"  "不,我不给你写信。"看到我奇怪的样子,张姐笑了,"我直接去看你,不行吗?"  "行,行。"我有口无心地答应着。  "放心吧,我不会去的。连你们中学我都不进去,我更不会到北大给你丢人的。再说,用不了几天,你就把我忘得干干净净了。"  "看你说的,我孔某人从来不忘旧雨故交,连小学同学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好,那你就记得我这个旧雨故交吧。嗯,我问你,你现在自己已经考上大学了,以后帮助我复习复习,行吗?"  一提到学习的事,我便如鱼得水,话也滔滔不绝。我给她讲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的道理,讲了贵在坚持,持之以恒的重要意义(这是刚写过的高考作文内容),讲了苏东坡他爸爸28岁才开始好好学习,终于改邪归正,你才20多点,前途无量,真好比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只要你有雄心壮志,我一定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倾囊相赠,一花独放不是春,出水才看两腿泥,相信你定能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不回头。我在北大会经常向你传递新的信息,你学有所成,捷报临门之际,一定要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让我分享你胜利的喜悦。之乎者也,甲乙丙丁……  在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张姐一次也没有打断我。她静静地看着我,直到我自己发现已经说了很长时间,停下来的时候,她也没有言语。我俩相对呆立了一阵。她开口说:"你说得真好。我就爱听你这么瞎说。以后可能再也没机会听你这么瞎说了。好吧,我祝你学习进步,生活幸福--嘻嘻,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  "我也祝你学习进步,生活幸福。"  "嗯,我有一个请求。"张姐说。  "什么请求?"  "嗯,咱们这就分别了,咱们……"张姐忽然有点不像平时的姐姐模样,而是低着头,好象一个小妹妹似的,"我想,你能不能,……"说到这里,张姐似乎下了决心,抬起头,大大方方地说道:"你能不能,拥抱我一下?"  拥抱?那时已经在电影上很常见了。可那都是谈恋爱的人干的事啊!跟张姐怎么能那样?再说,怎么拥,怎么抱啊?……我看着张姐水红色的连衣裙,用手挠着后脑勺,故做镇静地说:"拥抱?那,那不太合适吧?我从来没拥抱过。多不好意思啊。不就是告个别吗?以后又不是见不着了,革命生涯常分手,要不,咱们就握个手吧。"说着,我觉得自己的脸热热的。  张姐的脸红红的,低声说:"我也没拥抱过。不拥抱就拉倒吧……我是想……我是以为你想拥抱呢,我是替你说出来的,瞧你那一本正经的德行!……那就握手吧。"说着,张姐笔直地伸过手来。  我伸手握住张姐那细长的手,她猛地用力握了我一下,蛮有劲儿的。我很想回敬她一下,但心里跳跳的,没敢。好象给自己壮胆似的,我连忙说了句:"再见!"第22节:十八岁,我不懂爱情(7)  "再见!"张姐盯着我的眼睛,又说:"我送给你的东西,就不交给你了,怪沉的。我直接给你寄到北大去,你等着收吧。"  "谢谢你,张姐。"  "客气啥,我是你姐么,虚情假意的!"  "那也要谢。好,那就再见了。"  "再见!"  我转身离去。在走向电车站的一路上,我总想回头看看,但我努力克制住了。我感觉到后背上一直有一片目光织成的瀑布,从后脑勺往下,淙淙地倾泻着。  我跟姜哥和张姐在哈尔滨的交往,到此告一段落。后来在北京,他们又有了新的故事。(完)第23节:含泪的微笑(1)  生猛的和尚太软的心  含泪的微笑  苏文兰  孔庆东的《47楼207》、《北大情事》写出了一群带着青春梦幻和美好理想的痴男怨女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真实而坦率的大学生活。作者出色的文采和罕见的幽默,令人为之倾倒。但在充分感受了青春年华和大学生活的迷醉的同时,我心中也掠过了一丝遗憾,孔庆东作品的平民化色彩不够浓,关注普通百姓现实生活的作品较少。是作者缺乏书写时代的勇气?还是因某种原因对时代生活进行回避?后来,《口号万岁》一书的出版改变了我的误解。书中除了部分一如既往的学术文章之外,更多是针砭时弊的随想、杂感,目光敏锐,分析独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颇显鲁迅之风。其中《口号万岁》《老刘家》《我现在怎样做老师》等文章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现实,作者的视野已步出相对封闭的校园走向了广阔的现实人生。正如孔庆东所言:"我是人民派。不论左派右派,谁欺负人民,我就跟谁捣乱。不论左派右派,谁人品好,有人情味儿,我就跟他交友,跟他喝酒。这就是我的立场。"①因此,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以及普通生活中凸现的浓浓人情,自然而然流泻在了他的笔下。  《老刘家》是一篇怀旧之作,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抒写了一座居民楼中一户普通人家的世事命运。通过对老刘头一家命运的叙述,既让读者感受了那个独特时代的百姓生活,又令读者深深感到人生命运的无常和不可知。作品虽篇幅短小,但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了生命的美好,于平淡的叙述中表达了悲天悯人的情怀,蕴含着孔庆东对普通百姓的热切关爱,读来令人感慨万分,不由得拍案叫绝。具体分析,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福哇txt小说.  一、冷峻时代的温馨  生活极大的丰富性、包容性成为文学创作不可枯竭的源泉。真正能反映现实人生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老刘家》以一个工人家庭的命运为引线,叙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普通生活场景,对人物命运、邻里纠纷、孩童趣事等精致的描写,都体现出那个政治满天飞的时代,百姓生活中浓浓的生活气息。政治冷峻的时代,人之情感似随之僵化,紧绷的思想之弦消解了一切生活的快乐和温馨,但《老刘家》反其道而行之,冷峻的政治状况和贫困的物质生活只是生活中一个微乎其微的元素,文章所要表现的重点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温馨气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贫困并快乐着"的时代。尽管一个孩童的视角也许失之偏颇,生活真正的严酷一面他并不知晓,但就如鲁迅笔下"咸亨"酒店的小伙计,他的所闻所见必然有其真实的一面。  首先,平民化、生活化的社会气氛是《老刘家》一个重要的看点。和一般反思性、控诉性表现"文革"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是,作品集中构建了当时社会的平民生活氛围,给读者以深切的感受--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困,并不影响普通百姓生活的民主气氛。小说中的生活氛围像一股清新的空气温暖了人们的心田,成为那个单色调的时代环境中令人难忘的一抹亮色。比如老刘家的一把手--老刘婆子,作为居委会中负责一栋楼的街道小组长,她的工作纯粹是义务和兴趣,是地地道道的"公仆",没有丝毫的报酬。但她却干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因为"为大家服务"是光荣而神圣的。因此,偶尔年终一条小毛巾的奖励,都会让老刘婆子自豪半个月。"她在执行公务时,大家认她是组长,是"领导",而平时似乎没有这回事,不但可以打骂她的丈夫和孩子,连她本人也可以冒犯"②。当然,街道小组长似乎不能算得上是领导,但从这个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公仆"身上,官民之间、老百姓之间的平等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至少相比于现在的官民关系,孔庆东笔下的展示要温馨得多,朴实得多。  其次是和谐的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一种主要的社会存在,每个人都割舍不掉,不能忽视。和当今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冷漠的人们相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抛开尖锐的阶级斗争不说,普通百姓关系之亲密,邻里走动之频繁,彼此的照应,相互的信任已是当今渴望真诚的我们羡慕的幻影了。今天的人们住得很近,却离得很远,共同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使隔膜孤寂的心获得片刻的轻松和释然。在《老刘家》中,作者选取了几段邻里吵架的片段,读来妙趣横生。邻里吵架可谓司空见惯,但在社会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都极度贫乏的时期,吵架和冲突却成为人们苍白生活的一种调味剂。吵架时,对于当事人来说,可以做到今天吵,明天好。对于现场的观众来说,则是一场不花钱的好戏,看完就完,谁也不会计较什么。事情过后,生活依旧,大家亲密依旧,仍是好邻居、好同志。想想当今邻居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实,那个时代是令人神往的。例如写老刘婆子因"我"和他儿子刘波打架,不分青红皂白,胡搅蛮缠,进而与"我"父亲发生冲突一事,尽管当时的情况是老刘婆子撒泼放赖,我父亲将她"扔出七八米,又打了两个滚",但没过两天,两人又和好如初,互相承认错误。之前围观的邻居也没将这类吵闹当回事,"还齐声喊好,有的说"老孔,再扔一个!""③作者以他出色的行文,力图追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蕴含在普通百姓心中的脉脉温情。他们的率直、真诚、自然、友善,对今天的我们应该是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圆形人物的创造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他著名的文论著作《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圆形人物"的理论。所谓"圆形人物",是相对于"扁平人物"而言的,指那种"生气勃勃,似欲振翅飞出书外的人物"④,即具有全方位、多侧面、多视角审美特征的人物。他们不仅性格复杂、丰富,而且具有发展变化性,用福斯特的话说,是要给人以新鲜感,并令人信服。《老刘家》中,老刘头是一家化工厂的普通工人,老刘婆子在一家集体所有制工厂上班,大儿子刘杰天生呆傻,二儿子刘波从小惹是生非,小偷小摸,长大后加入流氓团伙,多次进出监狱。女儿树枝是一名饭店服务员,智力普通,但因为贪污了二百四十元钱,受到过处分。这样的家庭环境,似乎每一个家庭成员与辉煌的人生都产生不了联系,但恰是在这种默默的平凡中,作者写出了作为小人物的他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滑稽可笑、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承受不幸命运时的执著和坚强。其中老刘婆子与他的大儿子刘杰应该是写得最成功的两个圆形人物形象。第24节:含泪的微笑(2)  作者笔下的老刘婆子是光荣的工人阶级的一分子,但她更看重自己的兼职身份,"居民楼"里的街道小组长,具体负责本栋楼的治安、卫生、调解家庭矛盾等各项事宜。由于工作尽职尽责,老刘婆子无可非议地得到了全楼住户的信赖和拥护。她既不是生硬的,只知道板着面孔训人的马列主义老太太,又绝非温顺和蔼的邻家大娘,作者赋予她极为丰富的性格内涵和多面性特征。比如厉害,在家她是毫无争议的一把手,是老刘家最坚强的核心支柱,是户主,老刘头只是她手下的一个兵。在外,别人对她是惹不起,因她嘴上不饶人,吵起架来,无人能比,无人能成为她的对手。文中特意叙写了老刘婆子和老财迷他妈吵架的一幕。老刘婆子吵架时的敏捷、干练、反应迅速,让她瘦骨嶙峋的瘦小身材在吵架时显得高大无比;比如宽容,女人的狭隘和小肚鸡肠似乎离老刘婆子太远,心胸宽广和为人热情使她从不斤斤计较。老刘婆子撒泼时被"我"父亲扔出几米远一事,多数人都会由此而结仇,怀恨在心,但老刘婆子没几天就又来"我"家串门了,并主动道歉承认错误,弄得"我"那大男子主义意识很强的老爸,也主动说自己不对;再比如坚强,老刘头的懦弱无能,儿子的天生呆傻和不学好,全家人的身高由于不足一米六,被人称为"一窝小矬把子",不论从生理、心理、生活习惯上老刘一家人都无法理直气壮。但作为一家之主的老刘婆子,却带领全家人活得有滋有味,他们热爱国家,工作勤奋,与人为善,敢爱敢恨,他们活出了自己的尊严,因此谁也不敢小瞧她们。  刘杰是老刘婆子的大儿子,也是一个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刘杰天生呆傻,三句话之内你听不出他的智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但三句话之后,就进入了非人境界,他会完全沉浸在他的特异世界中,不被常人所理解。刘杰虽呆傻,却异常可爱,是父母心中的安慰,因为与他不学好的弟弟相比,刘杰简单、纯真得多。每到过年,大年初一早上,刘杰总是穿戴一新,第一个到邻居家拜年,很温和也很有礼貌,深得大家的喜爱。他父母也曾试图让他上学,但他对老师说:"我是傻子,我跟孔庆东一块来上学。"由于智障太厉害,他上学的愿望只能放弃。在一个雪花飞舞的早晨,"我"陶醉在漫天飞雪的美妙景致中,刘杰的一句话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感慨,他说:"我要是不傻该多好啊!"刘杰令人心酸的话语,实际带着作家一种深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因为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可知的命运,人人都必须正视它、面对它,也必须去承担相应的痛苦,其他别无选择。因此坚强地快乐地活下去,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  三、特异的艺术表现手法  好的内容离不开好的形式,对于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一个家庭的命运,作者的苦心是可以看到的。既不能太琐碎,否则会让读者只知一斑而没有全貌,又不能不具体,否则会流于空泛。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表现得相当出色。第25节:含泪的微笑(3)  首先是独特的叙事结构。作品叙事结构一目了然,高度概括总结了老刘家的三个突出特点,并由此展开详尽的说明。"全家五口人,没有一个身高超过一米六的",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好奇心的牵引之下,逐渐走进了老刘家的世界,也逐渐走进了作者精心设计的格局之中。随着作者趣味性的叙述,身高的问题固然成为老刘家的硬伤,尤其在邻居纠纷中成为最大的弱势和被攻击的对象,但老刘家所有人表现出的坦然和从容,又使你深感他们的顶天立地,他们的不可侵犯。由"大小事情,均由妇女当家做主"巧妙引出了老刘家的所有家庭成员,从而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在喜剧性的描述中展开。作为文章的结尾,作者试图说明不良的卫生习惯是导致老刘一家人身体状况差的罪魁之一。文章的最后交待了老刘婆子一家四口人的陆续去世以及树枝的远嫁,说明老刘家已经不复存在了。文章从家族史的角度完成了对一个普通家庭的追忆,结构简洁、清晰,情节朴素、生动,体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饮一杯香茗,绵长而回味无穷。  其次独具特色的幽默语言。"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⑤ 孔庆东的语言一向以幽默见长,学界誉之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北大的马克o吐温"。《老刘家》同样展示了孔庆东的幽默才情,作者通过善意的、非讽刺性的调侃,透露出了对邻人的怀念和对过去时光的默默眷恋。作者以他超凡的驾驭文字的能力,精心描述了几段极具幽默气息的生活片断,可谓是妙语连珠、字字珠玑。"他们家按身高可以分为三个梯队。老刘头和他的二儿子刘波将近一米六,属于家里的"堂堂七尺男儿",或者叫"上层建筑"。老刘婆子和女儿树枝大概有一米五,属于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大儿子刘杰则只有一米四,属于"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的一代怪杰。"⑥"老刘家的第二个特点是阴盛阳衰,乾纲不振,大小事情,均由妇女当家做主。男性总人数虽超过女性百分之五十,但平均身高并不占上风,更加上大儿子刘杰天生呆傻,所以从我记事起,他们家就是母系社会。"⑦这两段精彩的白描,加上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老刘一家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还有老财迷他妈和老刘头吵架一段、"我"听大傻子刘波讲"科幻"电影一段、"我"和刘二学"二指禅"苦练偷窃基本功一段、民警小李为大家安排外宾来访时的注意事项一段,在作者生花妙笔的渲染之下,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产生了离奇的喜剧效果。令人深有感触,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生猛的孔庆东用一颗太软的心,书写了一个特定家庭的生存状况。独特的语言令人手不释卷,但忍俊不禁的笑过之后,心中的沉重却有增无减,我们或感慨人生的平凡,或感慨命运的无常。其实老刘一家就是中国百姓的大多数,他们虽然卑微且不幸,但却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坚强地活着,"打掉牙往肚里吞",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透过孔庆东幽默风趣的表达,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抽紧了的心和含泪的双眸,这也许是作品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的根源。眼泪是我们的理性和良心,作者没有泯灭的同情心是可贵的社会良知,是我们保持人类精神的清醒剂,嬉笑怒骂则使冷峻的现实变得可亲可近,这种话语方式也许正是现代作家孔庆东被雅俗共赏的缘由。但愿现代的作品中多一些含泪的笑,多一些深刻的见解和对现实的解剖。第26节: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我眼中的孔庆东(1)  温柔的大爷  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我眼中的孔庆东(栗平)  一个貌似疯子的疯子  《空山疯语》--看看这书的名字,你就知道他的话有多么疯了,如果这个疯子出在闹市也就罢了,问题是这个疯子出在北大--这个精英群集的地方。这个疯子就是北大的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来看看他让人又羡慕又嫉妒的背景吧:孔庆东先生,北京大学教授。北大钱理群先生的开山硕士、严家炎先生的博士。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再来看看他的博客宣言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初犯我,我让三分。人再犯我,我回一针。人恒犯我,斩草除根。这就是孔庆东的著名疯语。是真疯还是个披着疯子外衣的学者在卖弄疯情?是哗众取宠还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处不胜寒,所以要寻一件疯子的外衣?  带着种种疑问,我阅读了孔庆东的博客。  "与索罗斯谈哲学","為我们社会的未来建言","电视传播的雅与俗","治国必须能忍",这些是孔庆东博客里的文章,针砭时弊,评古论今。看完这些文章,不禁被这个疯子折服。如果说孔庆东是一个疯子,那么是一个心怀天下的疯子,如果说他是个疯子也是个有两把刷子的疯子。折服之余又想或者难道是我们疯了?因为他似乎比我们大多数人还理智、清醒。文字里面的自由精神、自在不羁的气质让我们这些天天衣装革履蚂蚁一样劳碌的"正常人"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自由,那感觉宛如推开窗户迎面而来的一缕清新凉风,畅快淋漓。真是疯得精彩,疯得让人叫绝。所谓圣人,都是处在疯子和智者的边缘。  一个俗人骨子里的雅  初次到机场接老孔,使劲的盯着出站口,恁是把他老人家错过了。我还在焦急张望,孔庆东早已悄无生息被人流淹没和夹带出来了。一幅大墨镜,黑而粗糙的皮肤,高大而魁梧的身材,俨然一黑社会老大。这就是传说中北大孔庆东教授?怎么变了一个人,我焕然大悟,心里不禁偷偷发笑,原来照片中有两位大侠,我误把他旁边那位圆脸剑眉、气定神闲的大侠当做他了。这老孔可真是俗啊,别说丢人堆里找不着,两个人中都不好找。依照某前人惯例,我问他讲完课是否派两个保安护送离场,免得很多人签名拍照。  "不用,拍照拍吧。"孔庆东觉得我的想法似乎有些奇怪,还要保安?呵呵,看来群众的醉侠群众中来啊。看见老孔脱了鞋盘腿坐在软卧席上,我心想和老孔出来倒好,他身上没有大牌气质,我们不用担心小偷,他身上还有黑社会气质,小偷估计还怕呢,哈哈。凝望着窗外他说:"如果时间允许,我还是愿意坐火车而不是飞机,看看风景,让心灵放松下"。嗯,当我们都觉得现代化多好多快捷时,老孔已经又高我们一个境界了。参观古代宝剑时,我无心问到这么钝能杀死人么,被他批评为很崇尚现代化,问到孔老师您是喜欢...还是喜欢...时,我被批评为标准的小白领。"你怎么一派标准的电视主持人式的问话,为什么要选择?否定A不代表B就好。现代人活得太小,要活得大一点,要看看论语,而不是什么《论语心得》、《论语心得之体会》",孔老师说到这儿,我一下子惭愧得不行,同时充满感激,感激老孔把我从现代人的心灵牢狱中拉了出来,之前我还不自知的在蚂蚁搬家着呢。第27节: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我眼中的孔庆东(2)  这次讲座的题目是"金庸小说里的侠义精神和情感世界",孔庆东用金庸小说里的侠义精神来隐喻民族精神。借俗说雅,这需要能力,更需要责任感,这恐怕是老孔最可爱的地方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一个文人他已经爬上了北大这座最高峰,也应该回馈一下培养他的国家,报答一下养育他的民众了。所幸的是他虽然字里行间用着俗语,却不媚俗,不媚俗不仅体现在不挑大众爱听的说,而挑你需要的说,更体现在不媚政府的俗。"爱国不等于爱国务院,爱乡不等于爱乡政府",这是他的豪言壮语,估计没几个人敢说并且能说出来。有人也许会想,他唤醒民众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又是一种政治,推翻现在的再创造一个?老孔却认为,不管怎么说,哪朝哪代,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是好事。这种雅的境界已经高于很多有各种目的的政客了。再雅也是俗人,不是神嘛,何况这只是猜想。  一听到陌生人夸自己的话,老孔不是不语就是皱眉,大概他不想脱离群众,他需要别人和他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仰望。于是和他待在一块的人,总体比较舒服,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人,生气了会瞪眼会批评你,高兴了也会表扬你,畅快了还和你开两句玩笑。他不把自己当专家,希望你把他当普通人,认可你了还希望你把他当朋友,不管你是何方草根。这是一种自信,还是一种大雅若俗?俗话说人在高处不抬头,人在低处不低头。看来老孔已经超越了这一境界,想抬头就抬头,想低头就低头,因为他心里根本不认为自己身在高处。这种游刃有余和不刻意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无招胜有招和无欲则刚呢?观老孔巍然屹立在水边的照片,不难发现,他俗的外衣下,是心怀天下,气宇轩昂的雅。  一个大爷背后的温柔  酒席上有人脱口说了句:"改革开放最好的一点就是把人的欲望调动到了最大值",听到此言老孔急了,怒吼一声:"那不是人欲横流吗?那是违背人性,是把人当牲口!"话糙理不糙,孔大爷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细想想,这话语的背后是多么深刻的人性关怀啊。公立医院的医生大多冷漠,但比起服务周到有形式没内容或者内容也不好的福建游医来说,选哪个大家心自明了吧。第二天老孔醒了,估计是想想也不能为了大众伤害到小众啊,于是主动给说此话的人士发短信言和。"吾日三省吾身"--大爷我能善于反省我才能做大爷,是不是大爷不影响我情感的细腻和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我很大爷但我很温柔--这是我眼里的孔大爷。  说到金庸小说里的情爱世界,孔大爷把小说里的爱情分为几类:才子佳人型、痴心女负心汉型--作为一个自认为智敏多情的小女子,我对爱情的理解也没有他那么深刻。"我每每读到这一段情节时,都要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得落泪"。我一边在想象一个大老爷们落泪的模样,一边在想学中文的人还是逃不出情感细腻和丰富,任你什么样的老爷。如果没有了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没有了对温婉柔情的欣赏和理解,没有了温柔多情的一面,那么他的文学作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宛如几个大老爷们高喊"滚滚长江东逝水"那样乏味。有关孔大爷不乏柔情这一点的证明,看看他的集子《青楼文化》就知道。第28节: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我眼中的孔庆东(3)  一个听众问他如果选择做金庸小说里的一个人物,他愿意做谁?猜猜他的回答,虽然我感觉他像萧峰,但是他的答案却是张无忌--能呼风唤雨却无意于政治,有四个女朋友纠缠不清。哈哈,从这四个女友就知道老孔的理想了吧。跑题了,应该说知道他温柔多情了吧。因为要应付好四个女朋友可不是件容易事,同时还要志酬天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