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最后的紫禁城

作者:向斯 字数:48188 更新:2023-10-09 13:17:36

最后的紫禁城作者:向斯第1节:引言  引 言  公元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召集全国最好的工匠,在燕京营建宫城,历时整整十八年建成,这就是紫禁城。  这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宫。这一座皇宫,伴随着中国历史走过了数百年的风雨。  公元1450年,蒙古一支强悍部落南下,第一次打破了明王朝的宁静。明朝第五代皇帝"亲征"失败,在塞外被掳走,紫禁城内日夜回荡着悲伤的哭号声。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直捣北京,迫使明崇祯皇帝命断煤山(今景山),明王朝骤然崩溃。然而,戏剧性的历史突变紧随其后发生,更为强大的满族武装突破山海关,击溃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入主紫禁城,紫禁城再一次默然地接纳了新的主人。  紫禁城伴随着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历尽了荣辱兴衰。  长达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为这个王朝树立了一个较为体面的形象,也可以说,中国的封建帝制在那个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江河日下已经在康乾盛世末端形成。历史走到公元1840年的时候,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泱泱大国的自尊,这个王朝的颓败之势不可逆转。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二字已成奢望(可笑的是,晚年的慈禧太后派人在紫禁城北部的绛雪轩栽种了几株太平花,充作抚慰)。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最后的象征性的统治者,黯然退出历史舞台。5岁的宣统皇帝退位,不仅意味着清王朝的结束,也意味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时代,更是中国五千年家天下历史的终结。  民国开始了中国新的章程,昔日的紫禁城也更换了它的定义。从此,紫禁城被称为故宫,即过去的皇宫。但是,故宫在退出政治中枢的最初十四年,仍作为清逊帝溥仪的居所。但这十四年,故宫并不平静。1916年,窃国大盗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故宫太和殿即皇帝位,在四面楚歌声中仅做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呜呼。1917年,军阀张勋愚蠢地拥立溥仪复辟,但历史不容逆转,复辟终以闹剧了结。1924年年末,冯玉祥将军将溥仪赶出了故宫。  1925年,在紫禁城旧址上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焕然成为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最宏伟的博物院,这里也是世界上容纳上百万件珍稀宫廷文物的最大文化宝库之一。从1925年至1933年,故宫汇集了全国一流的专家和学者,清点、研究清宫文物,同时将这座曾经关锁重重的皇宫向世人开放。  日军的侵华战争打断了故宫博物院学术研究工作,上百万件珍贵的古物面临战火的威胁。故宫奉命将珍贵文物装箱南迁。故宫人为了保护这些文物,一路躲避敌机轰炸,历尽千难万险,有的人甚至献出了生命。  抗战以后,由于战争和政治的原因,这一大批国宝继续飘零。其中一大部分流落到了台湾。  如今,仍然滞留在台湾的这批文物也该梦想着回到它们的故地--故宫博物院了吧!  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  民国的诞生,人们从共和的旗帜上看见了希望。然而,从1911年到1924年间的民国生活,人们火一样的希望渐渐熄灭。一些有识之士从动荡而苦难的生活中重新审视这个曾给人以希望的民国。  一、隆裕太后在养心殿发布退位诏书  共和的圣火燃遍全中国  从故宫尘封已久的清末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北京是这样的一幅景象:苍黄的天空下,静静地耸立着一座灰暗的城市。斑驳的青砖和没有光泽的灰瓦上,落满了岁月的尘土。昏暗破败的街道,瑟瑟秋风卷着枯枝败叶毫无顾忌地旋转和冲撞着,飘向远方。到处是一群群衣衫褴褛的饥民,他们衣不蔽体,戴着千疮百孔的土灰布帽,帽檐下是一张张瘦削的灰中带绿的脸和一双双无神的眼睛。  这就是20世纪初的八朝古都的北京,满目疮痍,暮气沉沉。  这也是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余年的大清王朝的缩影。这时是光绪末年,慈禧太后统治下的大清帝国已病入膏肓,如同这位迟暮的秃发老太太一样,正苟延残喘,奄奄一息。第2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  一个幽灵,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共和的幽灵在中国游荡。  被共和思想所激励和惊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纷纷投身于社会,热血沸腾地寻找救国之路。他们中的最杰出人物,是孙中山,被称为共和先驱、伟大的先行者。  孙中山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在此两年前,一场波及18个省区、历时14年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但太平天国英雄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却广为流传,孙中山就是在这些太平天国的英雄故事中长大、成熟,对那场革命十分向往,对革命的领袖洪秀全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胸怀大志的孙中山常以"洪秀全第二"自诩。  孙中山12岁时到檀香山,先后进入英、美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回国,20岁时开始学医,苦苦寻找救国之路。他接触了许多有识之士和会党分子。28岁那年,他写了《上李鸿章书》,希望清政府实行改良,走上自救之路。上书失败后,他便由改良转向民主,踏上了共和之路。  孙中山先创立了兴中会,39岁那年成立同盟会,出任总理。同盟会确定了章程三十条,正式确认孙中山提出的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上,将十六字纲领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旧学维护帝制,大倡君权神授。  共和者否定天命,倡导天赋人权,认为人之生于天地之间,享有天然的权利,无所谓尊卑贵贱,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旧学维护君为臣纲,叫嚣天下不变,道亦不变。  共和者认为,圣人倡导君尊臣卑之谈,一人为刚,万人为柔,导致人人屈从于权势,应正本清源,破除君权迷信,恢复人的自由、平等,指出文明之国,有君叛民,而无民叛君。他们反对以圣人之言束缚人民,大声疾呼:"破专制之恶魔,必自无圣始;谋人类之独立,必自无圣始;立学界前途之本本,必自无圣始。"孙中山预言:"满洲政府的垮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孙中山提出:"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孙中山宣告:"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共和的圣火,呈燎原之势,渐渐燃遍全中国。但任重道远,国运艰危。  面对艰难的国运和朝气蓬勃的共和国民,李大钊先生充满激情地写道: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狭隘的境界,两岸崇山峻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人,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大清帝国土崩瓦解  结束帝制,重建一个共和家园,虽然是人生中最神圣、最有趣味的事,但却要付出血的代价,甚至是惨重的代价。第3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  比孙中山小8岁的黄兴是孙中山的好友和最亲密的助手,也是共和大旗下最杰出的一位领袖人物,是与孙中山并称的民主主义者。他创立了华兴会,被推为会长。他广结天下志士,虽为匹夫,却以天下为己任,志在救国,寻找强国之路。他曾写道:  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  书生意气的黄兴渐渐意识到要想救国,仅仅读书是不够的。他在《笔墨铭》中写道:"朝作书,暮作书,雕虫篆刻胡为乎?投笔亦为大丈夫!"  黄兴和孙中山一同创立了同盟会,主张以武装起义推翻满清王朝。从同盟会成立,到1911年武昌起义,黄兴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屡次遭受失败,被一次次地血腥镇压。  黄兴在每次军事行动中都倡导遵行国民革命的精神。他在1906年秋的一次军事行动前嘱咐:今之倡义,为国民革命,而非古代之英雄革命。洪会中人,犹以推翻满清王朝为袭取汉高祖、明太祖、洪天王之故智,而有帝制自为之心,未悉共和真理。黄兴领导了这次萍浏醴起义,第一次打出了中华民国的旗帜,倡导建立自由、平等、民主的共和国。但这支无畏的中华国民军很快便遭到了镇压。  1911年(辛亥年)4月,黄兴领导了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前,黄兴抱定了为三民主义捐躯的决心,发誓以鲜血浇灌自由民主思想之花,以期结出民主共和之果。黄兴在《致梅培臣等书》中,以铲除世界一切障碍物之使者的名义写下后世传颂的绝命词:"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黄兴率120名先锋队员冲向两广总督衙署,80余人英勇就义。幸免于难的黄兴在这年秋天忆及英勇牺牲的志士同人时,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蝶恋花》,以哭祭众烈士:  转眼黄花看发处,为嘱西风,暂把香笼住。待酿满枝清艳露,和风吹上无情墓。  回首羊城三月暮,血肉纷飞,气直吞狂虏。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  这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称为辛亥革命。革命之火迅速燎燃,很快席卷全中国。  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园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发布《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  《宣言书》称: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中华民国的任务是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期望革命党人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所遇之艰难,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之基础确定于大地。  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明确表示脱离清政府,大清帝国土崩瓦解。  袁世凯"拥护"共和  清王朝的崩溃大出各国的意料,各国公使便把目光投向了北方军力雄厚的北洋军的袁世凯。  美国驻华公使嘉庆恒首先正式向清室提出起用袁世凯。嘉庆恒指出:在中国目前的艰难时刻,袁世凯可能对这个国家有很大的用处,把它引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各国驻华使节赞同美国公使的看法,也纷纷向清廷施加压力,建议重用袁世凯。英国外交大臣葛雷说:"我们对袁世凯怀有极友好的感情和尊敬,有袁世凯的参与,这样的政府,将会得到我们能够给予它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各国使节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强调不是任命袁世凯为一个普通高级官员,而是作为朝廷的顾问兼皇权的执行者。  仰列强鼻息的清廷心领神会,不管心里有多么不愿意,只得听命,重新起用袁世凯,于1911年10月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全面统掌军政大权--北洋军阀集团从此取代了满洲贵族统治集团,也同时取代了清廷。  接手权柄之后,一直梦寐以求登上皇帝宝座又惯于玩弄权术的袁世凯开始挥舞他的权力棒,他为了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指挥数倍于革命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南下,于11月底相继攻陷汉口、汉阳二镇,直接威胁革命党大本营武昌。第4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3)  英国公使看准时机,建议双方停战和谈。  革命军政府高估了袁的武力,也惧怕列强干预,立即接受和谈。12月18日,伍廷芳、唐绍仪分别代表南、北方在上海着手和谈。美、英等六国向议和代表提出照会: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列强表面上中立,实际上在外交舆论中明确声称:只有袁世凯出面"统一"南北,才承认中华民国。  在强大的外力之下,革命阵营内开始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其代表人物便是立宪派精英汤化龙、张謇、谭延闽和旧派官僚黎元洪。他们与袁世凯交往密切。张謇(民国政府实业总长)还于1911年夏在河南彰德会晤袁世凯,一同密商应付时局之策。而黎元洪(民国政府临时副总统)在一听到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之后,很快就表示:清廷君主虽拥虚名,与共和无异,应即罢兵。黎元洪还向袁世凯保证:"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同盟会北方领导人汪精卫写信给黎元洪,也明确表示拥立袁世凯:约南北联合,要求清帝逊位,拟举袁公为临时大总统。  共和的革命党人认为,只要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政体,谁来当总统都不计较。孙中山从欧洲发回电报,表示但求早巩固基,推黎元洪或袁世凯做总统他都赞成,而他自己对权势利禄之争则深为厌薄。黄兴写信给袁世凯,劝他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千万莫失良机。各省宣布独立拥护共和的都督府代表在汉口会议上决定:袁世凯如果反正,即举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回国后,对弥漫于全国的妥协之风十分失望,不赞成妥协,表示: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  然而,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孙中山不得不妥协,最终只得向袁世凯表示:大总统一职只是暂时承令,将虚位以待袁世凯。  1912年1月23日,孙中山再次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让袁世凯当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心花怒放,表示"拥护"共和。  太后在养心殿发布清帝退位诏书  养心殿坐落在紫禁城后廷西部。从乾清宫西庑的月华门走出,穿过7米宽的西长街,走进对面的遵义门,就是居西六宫之南的清帝居留时间最长久的寝殿--养心殿。清自雍正皇帝开始,这里便成为皇帝日常起居和理政所在,以后历代皇帝都以此为寝宫。  养心殿及其配殿是"工"字结构,这里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近200年间,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国的政务决策地,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严禁来到这里,只有皇帝宣召的人员才得以在宦官的引领下入内。  殿内大堂正中,悬挂着雍正皇帝的手书大匾:中正仁和。大匾下是红木龙椅宝座,座前为楠木黄缎案桌。  殿内东暖阁悬挂着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圣训。其"惟仁"匾两侧的对联写着:"诸恶不忍做,众善必乐为"。  殿内西暖阁北墙悬挂着雍正御匾:勤政亲贤。匾下是乾隆皇帝的诗篇屏,诗两侧为雍正皇帝的著名格言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殿前的抱厦中安放着香炉,每天清晨,清帝在燎燃的香雾中开始一天的政务。  清廷列祖列宗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大清帝国建国267年后的公元1912年,隆裕太后流着泪,在这养心殿中宣告清帝退位。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皇帝溥仪在位的第三年。袁世凯在取得南方革命政府许诺他就任大总统的保证之后,便逼迫清帝退位,在列强使节的支持下正式逼宫。外国商会也纷纷致电摄政王载沣、总理大臣奕劻和袁世凯,要求清廷立即接受共和政体。所有的外国舆论机构被调动起来,用来为促进清帝退位而服务。英国公使朱尔典认为,这样做,使清帝退位一事变得轻而易举。  京师的衙门和街巷,黎民百姓也都在谈论清帝退位。民国政府实业总长张謇献策袁世凯,请袁世凯指示段祺瑞、黎元洪出面,以南、北方军人的公意,即武力相威胁,逼迫清帝退位。第5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4)  在这种情形下,袁世凯踌躇满志而外表上却是以一副沉痛无奈又痛心疾首的样子来到紫禁城,进入养心殿,拜见6岁的皇帝溥仪和年迈的隆裕太后。袁世凯跪在那里,满脸是泪,哽咽着说着时局的险恶和内外的重重压力。隆裕太后更是老泪纵横,仿佛末日即将到来。事实上,这正是在谈论清帝的退位,正是清廷统治中国267年的终结。6岁的宣统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切十分惊讶。长大以后的宣统皇帝溥仪这样回忆和描述当时的情形:  在最后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  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惟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袁世凯向隆裕太后直接提出了退位的问题。从这次召见之后,袁世凯就借口东华门遇险的事故,再不进宫了。  袁世凯为逼清室就范,给予最后一击,指示曾通电誓死反对共和的段祺瑞等通电清廷,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几十名将领也联名致书王公贵族和清廷,要求他们交出资财以供军需,否则,非但财不能保,杀身之祸且在眼前。隆裕太后乖乖交出大量内库资财,王公亲贵们也被逼输财赡军。2月初,段祺瑞再发通电,历数皇族败坏大局之罪。王公亲贵们阅视通电之后,无不惊愕万分,面面相觑。  民国政府代表、司法总长伍廷芳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三天内清廷不退位,即收回优待条件。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率宣统皇帝溥仪在养心殿正式发布清室退位诏书,这也是清王朝颁发的最后一道诏书: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遴员与民军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高辍于途,士露于野。  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恶因一姓之尊荣,拂万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咨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欠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清室退位诏书一公布,京师沸腾,街巷楼阁遍悬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人们真的相信,一个全新的共和的时代已经到来。全国沉浸在欢乐和喜悦之中,到处是表达喜庆和欢悦的鞭炮声和锣鼓声。  孙中山一生恪守天下为公的原则。他在得知武汉军政府的"如袁赞成共和,愿举彼为总统"的许诺后,决定予以信守,并在就职誓言中重申:"颠覆满洲清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并明白承诺:"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2月12日,清室宣布退位。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通电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自己的政见,绝对"赞同"共和:  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之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以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现于中国。第6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5)  2月13日,孙中山即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并荐贤自代,推举袁世凯:  我国民之志,在建设共和,倾覆专制。义师大起,全国景从,清帝鉴于大势,知保全君位,必然无效,遂有退位之议。今既宣布退位,赞成共和,承认中华民国,从此帝制永不留存于中国之内,民国目的已达到。  当缔造民国之始,本总统被选为公仆,宣布誓书以倾覆专制,巩固民国,图谋民生幸福为任。誓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所公认,本总统即行辞职。现在清帝退位,专制已除,南北一心,更无变乱,民国为各国承认,旦夕可期,本总统当践誓言,辞职引退。贵院代表国民之公意,选举贤能,来南京接事,以便解职……  本总统提出辞表,要求改选贤能之事,原国民公权,本总统实无容置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申北京有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宣布政见赞同共和,本总统即当推当,提议于贵院亦表同情。此次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其发表政见,更为绝对赞同,举为公仆,必能尽忠民国。且袁君富于政治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大局幸息。  袁世凯见到这份辞职书和荐举书,想必一定心花怒放,鄙夷于南方国民政府的幼稚。孙中山这位天下为公的民主志士,一心为国民计,哪里是天下为私的大清旧官僚、一心只想入主帝位的富于政治经验和权术的袁世凯的对手?袁世凯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共和志士以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果实,接着便全力以赴地实现他梦寐以求的帝制梦。  2月15日,南京召开临时大总统选举大会,大会以满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当选为副总统。  二、民国政府对清室的八项优待条件  御前会议无结果而散  面对南方民主共和政府的强大压力和袁世凯关于清室退位的威胁、恐吓,隆裕太后真的给吓昏了,连忙召集宗室亲贵,召开御前会议,共同商议一个面对危局的良策。隆裕太后的眼前老是晃动着袁世凯以满票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过这不是他的最终目标。密奏中那几句令人丧胆的字:海军尽数,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读法兰西革命之史,如能早顺舆情,何至路易之子孙,靡有孑遗也!  王公亲贵们听了袁世凯的危言,得悉了密奏的内容,一个个惊慌得面无人色,六神无主,而更使他们惊愕的是袁世凯如何变得这样快,简直是急转直下!在王公们的印象中,忠心皇室的袁胖子一直是反对共和,拥护君主立宪的,他曾在给宣统帝师梁鼎芬的信中信誓旦旦地忠诚于皇室,发誓决不辜负"孤儿寡妇"的皇帝与太后。袁世凯忠心耿耿,以至一些不太相信袁世凯的人也改变了看法,认为袁世凯决不会当曹操,即篡位自立。南方和北方关于国体的问题还没解决,南方选出了临时大总统。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撇开北方代表唐绍仪,自己直接与南方电报商谈,然后,袁内阁突然逼清室退位,清皇室能不大为惊骇和惶惑?  袁世凯尽管一直表现出忠心皇室,但皇室一些王公还是看穿了他,认为他这种人就是曹操一类的人。持这一看法的是恭王溥伟、肃王善耆、公爵载泽和年轻的贝勒贝子们。皇族良弼、溥伟、铁良等干脆结成集团,反对清帝退位,反对与南方共和政府议和,被称为宗社奕劻力主与革命军议和,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党。宗社党对革命要采取恐怖报复行动的传说开始在京师传播。满人组建了满族警察和贵胄学堂,以回击各地对满人的仇杀。  太后的第一次御前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召集召开的,会上充满了愤怒和愤恨以至怨骂之声。庆亲王、总理大臣奕劻审时度势,认为只有退位才可能保全皇室,所以赞成退位。溥伦也表示赞成。结果,与会王公亲贵如呼啸的山洪、风暴,铺天盖地地扑向二人。二人遭受到猛烈的抨击、讥笑、嘲弄和辱骂,沉默不语。御前会议没有结果。第7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6)  第二天,御前会议继续。奕劻没有参加,与会的人认为是他不敢来。溥伦也改变了立场,表示反对共和,赞成君主制。隆裕太后严肃地问众人:"君主好还是共和好?"四五个王公应声回答:"奴才们都主张君主,没有主共和的道理!"其余随声附和,没有相反的意见。王公们甚至动情地请求太后,一定要坚持圣断,不要被奕劻之流所迷惑。  太后叹着气,流泪地说:"我何尝要什么共和!都是奕劻跟袁世凯说的,说革命党太厉害,有枪、有炮、有军饷,咱们没有,打不了仗!我问他们,说不能找外国人帮助吗?过两天,他们回话,说外国人说,摄政王退位,他们才帮忙!"溥伟大声地说:"摄政王不是退了吗?外国人怎么还不帮忙!奕劻在欺君罔上!"那彦图接口:"太后以后别听奕劻的!"溥伟、载泽表示:"乱党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有军饷,就会有忠臣去杀的,冯国璋不是说过,发三个月的饷,他就能打败革命党!"太后摇头,痛苦地说:"内币都被袁世凯要走了,我真的没钱了!"  溥伟劝太后仿日本帝后以珠宝首饰赏军的做法,善耆说这是好主意。太后忧虑地说:"胜了固然好,要是败了,不是连优待条件也没有了吗?"太后这一问,众人一愣。优待条件是南北双方共同向清室提出的,一旦开启战事,自然化为泡影。溥伟恨恨地说:"优待条件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就像迎闯王不纳粮是欺民的话一样,这是欺君!即便这条件是真的,以朝廷之尊而受臣民优待,岂不贻笑千古和列邦?"说完后,溥伟动情地给太后叩头。  太后还是没有信心:要打仗,只一个冯国璋也不行呀!溥伟请求赏兵报国。善耆赞同。太后问载涛:"你是负责训练禁卫军的,咱们的兵,究竟怎么样?"载涛叩头回答:"奴才练过兵,但没打过仗,不知道。"太后无言以对。袁世凯的话越来越强硬,威胁说:"这事叫他们一讨论,有没有优待条件,就说不准了。"投附袁世凯的总管太监小德张也叩请赶紧答应这优待条件。到最后,御前会议上主战的越来越少,只剩下4人,沉默的更多。主战的想来个化整为零,将王公封藩,分踞各地抵抗。这近乎儿戏的主张无人去听。  御前会议,无果而终。  满洲镶白旗人铁良,历户部、兵部侍郎,1903年赴日考察后任练兵大臣,继任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辛亥革命时,他率张勋所统的巡防军曾进攻革命军,兵败后逃匿。他是宗社党骨干,是主战者之一,后逃匿日本、青岛等地。而宗社党的党首良弼是最痛恨共和、反对退位的人,这个时候,他突然被革命党人用炸弹炸死了。于是,主战的只剩下善耆、溥伟,他们一看大势已去,就离开了北京,逃往德国人占领的青岛和日本人占领的旅顺,被扣留。  清廷决定宣布退位,接受优待条件。  "优待条件"的出笼  经过袁世凯再三的讨价还价,南方共和政府认可,"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优待之条件"正式出笼。  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下: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第五款 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 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优待条件最意味深长的是最开头的一句:因赞成共和国体,所以给予优待。英国人庄士敦先生这样描述:"当世界各地第一次得悉革命党同意皇帝保留尊号,继续住在宫禁,每年拨付相当可观的津贴,以维持朝廷和其他开支时,将中国废黜君主的方法同西方各国进行了比较,并对中国的处理方式给予了高度赞扬。既然中国人的品德是如此令人赞美和可爱,中国的文明是如此高贵和仁慈,那我们就无须和没有必要去对中国谈一些它不应接受的恭维话,或者在它的花园里去寻找从未生长过的花朵。"第8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7)  左右逢源的权术家  "优待条件"的出笼十分微妙,这个结果,对于南方共和政府和满清皇室,既是成功,也是失败。  对于南方共和政府来说,其成功之处在于,刚刚兴起共和革命,力量还十分单薄,在共和党人很有可能被击败和镇压的形势下,中华民国被承认,共和国体被北方政府和清皇室所接受。而其失败之处在于,中华民国成立了,如何还要清朝的承认和认可?清皇帝尊号保存不废,民国政府还要以君主之礼相待;皇帝依旧与其眷属住在宫中,侍卫人等保留;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每年还要拨款400万两白银维持其生活。  对于清皇室而言,其成功之处在于,江山失去了,但尊号和待遇还在。其失败之处在于,承认了民国政府,失去了江山社稷。  "优待条件"的获利者是谁?是订这些条款的人,而且是惟一的获利者,他就是富于政治经验的权术家袁世凯。  袁世凯左右逢源:"优待条件"的出笼,冠冕堂皇的说法是,隆裕太后不忍心看到人民遭受内战的痛苦,她在革命党可能被击败的情形下同意皇帝退位,是以牺牲皇室来拯救人民。这种说法无异于痴人说梦。真正的事实是,袁世凯逼南方政府妥协,又迫令皇室退位,他拥有兵权,完全控制了局势,"优待条件"正符合他的愿袁世凯,一个富于政治经验、左右逢源的权术家。望、野心、计划和要求。  袁世凯对南方共和政府说:协议规定皇帝退位,并给予了你们所要求的东西--共和。作为回报,要求你们让皇帝保留一个名义上的尊号,并支付给他一笔年度津贴,看起来数目很大,但同长期内战的花费相比,却微不足道。允许皇帝继续留在紫禁城中,只是暂时的事情,当你们要他移住颐和园时,他必须服从。为皇帝及其家族保留的特权,实际上并不重要,也无损于民国的声誉和尊严。所有这些特权,可以被认为是防止皇帝参与任何反对共和或反动活动的一种保证,也将使监视他的任务容易一些。从总的方面来看,协议既给了皇帝"面子",也没有使你们失掉任何"面子"。你们保住了实体,而留给皇帝的只是影子。外国将赞美人们的宽宏大量,新共和国将在欢呼声和灿烂的光辉中开始它的历程。对于你们来说,将会有一个晴朗的天空和耀眼的阳光,对于大清皇帝,只是渐近黑暗的黄昏。  袁世凯转过身又对他曾发誓决不辜负的清皇室的孤儿寡母说:协议挽救了朝廷,皇帝仍然是皇帝。他所损失的仅是政权。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损失;因为,皇上只不过是一个孩子,在未来的许多年还不能亲自担负皇帝的责任。由于放弃了政权,皇室将避免许许多多的烦恼和忧虑。到了皇帝长大成人,革命的疯狂业已减弱,他就可重新获得权力。皇帝只是暂时将这些权力交给一个自称为民国的摇摇欲坠的组织代为管理而已。民国将证明它自身没有能力管理或维持秩序,人民也会逐渐感到厌倦。于是,他们就会记起他们的皇帝还活着,朝廷也从未空过,皇帝可随时准备响应遭难人民的呼唤。协议保证,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提供大量津贴以维护皇上的帝王尊严。内务府继续行使职责,传统的朝廷仪式保持如旧。你们保证了实体,而留给革命党人的只是影子。由于你们不忍看到人民继续遭受内战之苦而放弃武力,外国将会赞美你们的宽宏大量。朝廷将重新获得它失去的特权,几年之内,全世界将高兴地看到,天子出来亲政,再次出现一个繁荣幸福的中国。  袁世凯真是巧舌如簧,他对敌对双方都可以自圆其说地宣称:你们保证了实体,留给对方的只是影子。事实上,南方共和政府和清室都只拥有漂亮外衣下的影子,而实体只在袁世凯手中。  英国人庄士敦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过程,他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说:优待条件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心中怀有民国的或皇帝的真正利益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拟出这样的文件。但是,文件起草人并不愚蠢,他的才干使他能够炮制出一个欺骗敌对双方的文件,使任何一方都认为自己战胜了对手,同时却创造了一种把实权留在他自己手中的局面。第9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8)  这就是权力的贪婪拥有者袁世凯,一个富于政治经验、左右逢源的权术家。  人类的历史证明,任何一位极权的拥有者,都不会因为人民的利益而放弃权力;恰恰相反,他们只会为了权力而放弃人民。  人民的痛苦,在极权的拥有者眼里是微不足道的。  优待皇族和满蒙回藏各族  南北双方在颁发"关于大清皇帝退位后优待之条件"的同时,还颁发了两份文件,一是"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二是"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关于皇族成员待遇问题的文件保证:皇族的所有成员,除了免服兵役之外,其个人的公权、私权与一应国民同等;皇族的私产受到法律的保护;满洲王公贵族,世爵仍旧。  关于各族待遇问题的文件是鉴于满、蒙、回、藏等各族人民共同赞成共和,故而特此宣布:各族人民与汉人享有平等的待遇;新生政府保障一切私有财产;保证宗教信仰自由;废除一切旧规和旧制度;未改编前的八旗士兵俸禄照旧发放;王公贵族世爵依旧;贵族成员中生计维艰的给予帮助。  民国政府随后又发布了一个蒙古族待遇的特别通告,主旨在消除蒙、汉之间的误会和隔阂,再次确认蒙古王公、喇嘛的封号、特权,明确蒙古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而不是藩属。  民国政府接着又发布了一个总统令,保证优待各族人民,宣布汉、满、蒙、回、藏五族组成亲邦,共享共和政府。  善后办法  两年后,民国政府公布了关于清室待遇的最后一个文件,是对"优待条件"的更进一步和更确切的解释,这便是七条"善后办法":  一)清皇室应尊重中华民国国家统治权,除优待条件特有规定外,凡一切行为与现行法令抵触者,概行废止。  二)清皇室对于政府文书及其他履行公权私权之文书契约,通行民国纪年,不适用旧时年号。  三)清皇帝谕告及一切赏赐,但行于宗族家庭及其属下人等,其对于官民赠给,以物品为限,所有赐谥及其他荣典,概行废止;清皇室所属机关,对于人民不得用公文告示及一切行政处分;清皇室如为民事上或商事上法律行为,非依现行法令办理,不能认为有效。  四)政府对于清皇室,照优待条件保护宗庙陵寝及其原有私产等一切事宜,专以内务部为主管之衙门。  五)清皇室应允确定内务府办事之职位为主管皇室事务总机关,应负责任,其组织另定之。  六)新编护军专任内廷警察职务,管理护军长官负完全稽查保卫之责,其章程另定之。慎刑司应即裁撤。其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役及太监等,犯罪在违警范围以内者,由护军长官按警察法处分,其犯刑律者,应送司法官厅办理。  七)清皇室所用各项执事人等,同属民国国民,应一律服用民国制服,并准其自由剪发。但遇宫中典礼及其他礼仪,进内当差人员所用服色,得从其宜。  关于"优待条件"的是与非  "优待条件"自问世之后,是非之议便随之而来。  "优待条件"是共和与帝制妥协的产物。如果共和政府不赞同这些优待条件,那么,民国也许不会这么顺利地诞生。"优待条件"既获得了共和政府的同意,也获得了君主政权派的认同,这样,它便是受到肯定并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文件。它约定了双方必须遵循的条款,条款的内容没经双方协商不得随意改动,自然更不应该不遵循甚至取消;这些条款的副本还要送交各国驻北京公使馆转送各国政府。  1917年,中华民国准备起草一个永久宪法,在一次会议上,曾提出将"优待条件"(连同另两个条件)列入新宪法之中,以便得到法律的保护以永久遵循。这一提议虽受到赞同,但最终还是被搁置,民国政府只是保证"优待条件"是官方认可的正式条约,具有永久的合法性。  1924年,官方正式出版的《法令大全》中,收录了"优待条件"。  "优待条件"公布之后,反对"优待条件"的人日益增多,反对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反对者最沉痛的指责是在共和的圣火已经燃遍的全中国,竟然还将一个腐朽的制度、一个代表着封建专制集权的皇帝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这无论如何是不可想像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在反对者看来,这种被保留的腐朽制度曾是导致王朝覆灭的主要原因,而这个腐朽制度的代表便是君主。君主在反对者的眼里是十分卑贱的,他们不过是其所统治的臣民们身上的寄生虫。"如果是一个完全不起作用的君王,每年从国家领取大量的津贴,却不承担任何责任,那么也就没有权力以任何方式为国家服务。皇帝被允许保留其徒有虚名的尊号和维持皇帝身份的服饰,并维持一个虚幻的朝廷,仅仅是为了帝国中最腐朽的机构有理由继续存在下去。"第10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9)  三、复辟帝制梦  窃国总统袁世凯  袁世凯强奸民意,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尚未坐稳,83天后,就被人民从宝座上掀了下来。袁世凯是位善于背叛的人,他从每次的背叛中获取暴利,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公元1898年,他背叛了光绪皇帝,获取了慈禧的欢心,掌握了军权;1911年,他背叛了宣统皇帝,荣登民国政府大总统之位;1916年,他背叛了中华民国,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坐上太和殿的宝座,正式称帝。  袁世凯是位野心勃勃的人,他的圆滚滚的脑袋和肥胖的身体又十分得体而巧妙地掩盖了他的野心,将一份坦诚和忠心呈献在人前。随着权力的增长,他的个人野心日益明确,就是要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他许多年以来一直梦寐以求的。他从未忘记和原谅1908年将他撤职的摄政王,但他抛弃清室,则完全是出于实现自己的个人野心,以自己来取代皇帝。  他游刃有余地周旋在清室和民国之间,他很清楚,他之所以能顺利地登上大总统之位,不是因为革命党人的信任,而是他们无能为力,别无其他选择。同样,孙中山的让位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实权在北方,在他的手中,共和党人的力量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他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后,于1912年3月10日宣誓就职。他略施小计,制造一些动乱,以许多人的生命作祭品,十分巧妙地迫使共和党人让步,将民国政府的首都由南京改到北京。他先后任命唐绍仪、陆征祥、赵秉钧组阁,以责任内阁来作为他欺世盗名的装饰品。他盛情邀约孙中山、黄兴、黎元洪到北京面商国事,开四巨头会议,以忠于共和和约法来愚弄世人。  溥仪十四岁时的照片一些明智之士早就看穿了袁世凯的骗术,他们纷纷写文章,以《胆大妄为之袁世凯》、《讨袁世凯》为题,痛斥袁世凯为共和之敌、国民之贼。共和志士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暗杀,人们流着泪书写对联哀悼他: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孙中山如梦初醒,认为非去袁不可,主张立即兴师讨袁,发动二次革命。但二次革命很快便被扑灭,孙中山流亡日本。袁世凯牢牢地控制着北京,以几千名军警化装成公民团,包围议院,高喊:不选出我们中意的大总统,休想出院。这样,在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被选为大总统,并在四天后的10月10日举行了隆重的总统宣誓就职仪式。  袁世凯一直魂牵梦萦的是紫禁城。1913年元旦,他派礼官朱启钤到皇宫乾清宫拜见小皇帝溥仪,进献贺词,算是大总统给皇帝拜年。正月十四是溥仪的生日,袁世凯又派礼官恭贺如仪。袁世凯这样一捧场,一度销声匿迹的王公大臣们重新又振作起来,纷纷穿戴起蟒袍补褂,红顶花翎,以从骑簇拥的仪仗开道。紫禁城中和北京城内也开始热闹起来,到处都可以见到翎翎顶顶和袍袍褂褂。这一气氛到隆裕太后三月十五日的生日那天达到高潮,紫禁城再次恢复了旧日的繁荣和喧闹。  隆裕太后生日那天,袁世凯派秘书长梁士诒入宫祝寿,送呈国书,国书上写:大中华民国大总统致书大清隆裕皇太后陛下。国务总理赵秉钧随后率全体国务官员入宫恭贺行礼。7天后,隆裕太后去世,袁世凯表现出万分哀恸,流着泪亲自在自己的衣袖上缠上黑纱,并通令全国,下半旗致去一天,全体文武官员服丧27天。全体国务官员再次入宫致祭,哀悼太后的离世。民国参议长吴景濂奉命在太和殿举行国民哀悼大会。上将军段祺瑞奉命举行全国陆军哀悼大会。紫禁城内则真正地办起了隆重的白喜事:大清的玄色袍褂和民国的西式礼服相映成趣,而赏穿孝服百日的满清亲贵们,在太监们的干号哭哀声中,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最令紫禁城内王公贵戚们兴奋的是,当年清室太傅的徐世昌也从青岛赶来了,郑重地接受了清室赏戴的双眼花翎--这位别号东海的徐大人,后来成为民国政府的大总统。  袁世凯垂青紫禁城,弄得一心要复辟帝制的逊帝小朝廷的遗老们兴奋不已。遗老们哪里知道,宫里的这些热闹和繁荣是袁世凯有意造成的,而所有这一切不过是新皇帝在太和殿登基的序曲,这位新皇帝就是袁世凯他本人。第11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0)  当上中华帝国大皇帝的袁世凯举行祭天仪式,祈求永保江山,谁知称帝不得民心,83天后袁世凯在全国的一片声讨声中忧郁去世。1915年,主张帝制的杨度联络孙毓筠、严复、刘师培、胡瑛等组成筹安会,宣称以筹一国之治安,效忠于袁世凯,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袁的称帝意图日益显现,一些投机阿谀之徒看准良机,便很快包围了袁世凯,人人都积极地、不遗余力地推动恢复帝制,热切地盼望着帝制早日实现,自己就可以获得美职而永享荣华富贵。这群梦想着美好前景的帝制追随者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他便是清皇室贝子溥伦。  袁世凯当年大权在握时,曾极力主张让光绪帝同辈的贝子溥伦继承帝位。溥伦一直对此很感恩。如今,清室大势已去,溥伦为了报答袁世凯,决定支持他称帝,于是,这位满清皇室后裔主动向袁劝进。清皇室得悉此事,视之为皇室的耻辱:皇室成员怎么能劝当年的大臣即皇帝位?何况这位一直表示效忠皇室的奴才已经背叛了皇室,是皇室所仇恨的敌人?部分清室成员赞同溥伦的主张,表示拥袁称帝。这些清室人员派拥袁代表正式表示拥护袁皇帝,而袁皇帝则明确表示:承认优待条件不会更改。内务府还郑重地给袁呈上一个正规公文:"现由全国国民代表决定君主立宪国体,并推戴大总统为中华帝国大皇帝,为除旧更新之计,作长治久安之谋,凡我皇室极表赞成。"袁世凯阅此公文,大为兴奋,这位未来的皇帝便挥笔在"优待条件"上写道:  中华帝国国旗  先朝政权,未能保全,仅留尊号,至今耿耿。所有优待条件各节,无论何时,不许变更,容当列入宪法。袁世凯志。乙卯孟冬。  1915年12月,经过精心策划之后,国民代表大会召开。经过投票,大会一致通过了君主立宪制。12日,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次年废民国纪年,改称洪宪元年。  袁世凯一宣布接受帝位实行帝制之后,他的坐椅上就加上了黄缎垫披。第二天,即13日,他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由内史监阮忠枢率领,公府大礼官黄开文司仪,按文东武西排列,行三鞠躬礼。袁世凯发表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而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鲜有善果,平时一切学问职业皆不自由,故皇室难期发达。予为救国救民计,已牺牲一身,今后还将牺牲子孙。"  袁世凯称帝,既牺牲一身,又牺牲子孙,真是难为了这位大胖子。  自袁接受帝位这一天开始,中国社会就处于"怪胎状态":大总统与皇帝并存却又既非大总统又非皇帝,中华民国与中华帝国并存却又既非中华民国又非中华帝国。  袁还没有在太和殿正式登基,奉天将军段芝贵率先上书称臣。袁批复:"不当称臣。"但从此以后,袁世凯不再自称大总统了。  太和殿称帝活动留下笑话一堆  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制,确定次年元旦在太和殿举行隆重的登基大典。从12日至元旦不到两旬的时间内,各种登基的准备工作忙碌地展开:19日,成立大典筹备处,挂出招牌;31日,大典筹备处正式通告全国,明年改元为洪宪元年。而在这段日子里,袁世凯迫不及待地要过过皇帝隐,大批地封王授爵,以点缀新王朝的开国气象。  黎元洪被授予中华民国副总统,袁世凯称帝后册封他为武义亲王。  袁世凯背叛民国,又知道民国是人心所向,于是,他在册令中做起了漂亮文章:宣称中华民国取代大清帝国,中华帝国是在中华民国的基础上建立的;辛亥革命是人心所向,帝制也是众望所归。他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册令称:"光复华夏,肇始武昌。追溯缔造之基,实赖山林之启。所有辛亥首义立功人员,勋业伟大,及今弥彰。凡夙昔酬庸之典,允宜加隆。上将黎元洪建节上游,号召东南,拱卫中央,艰苦卓绝,力保大局,百折不回。癸丑赣宁之役,督师防剿,厥功尤伟。照约法第二十七条特沛荣施,以昭勋烈。黎元洪着册封武义亲王,带砺山河,与同休戚,槃名茂典,王其敬承。"第12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1)  第二个封王的是逊帝溥仪。袁世凯命步军统领江朝宗示意清室总管世续,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溥仪为妻,封溥仪为懿德亲王,位于诸侯王之上。这时,张勋发来一封特急密电,请求保留清室帝号。袁世凯虽看不起张勋这个粗人,但张勋有军事实力,坐镇一方,令他有几分畏惧。第二天,袁发布命令,称清室"优待条件"永不变更。他还在"优待条件"下批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曾任资政院总裁的溥伦代表清室拥戴袁为大皇帝,清室内务府送上的咨文称:"本日钦奉上谕,前于辛亥年十二月钦奉孝定皇后懿旨,委托今大总统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旋由国民推举今大总统临御统治,民国遂以成立。乃试行四年,不适国情,长此不改,后患愈烈,因此代行立法院据国民请愿改革国体,议决国民代表大会法案公布。现由全国国民代表决定君主立宪国体,并推戴今大总统为中华帝国大皇帝。为除旧更新之计,作长治久安之谋,凡我皇室,极表赞成。"袁见溥伦率领清室如此地捧场拥戴,当天就下了一道嘉奖令,任命溥伦为参政院院长,赏食亲王全俸。  第三个封王的对象是民国副领袖黄兴。袁明确表示,黄兴如果愿意回国,不反对帝制,可封为亲王。这当然是一相情愿。袁还考虑到先朝遗老和故旧的面子,开列一大串名单,宣布这些旧侣、故人、耆硕一概免予称臣。  大典筹备处依照袁的旨意,确定赤色为新王朝的代表色,所有宫殿屋顶全部改成红瓦,红墙碧瓦的紫禁城将变成一个红色的海洋,即鲜红的宫殿之海。正殿太和殿改名为承运殿,在这里曾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将再次在这里就任中华帝国皇帝--这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袁世凯要求将用于即帝位的承运殿大殿内,所有圆柱都改漆成红色,当中八大金龙柱都加髹赤金,上饰盘龙和云彩;雕龙的御座上披绣龙黄缎,座前设雕龙御案,案前左右各列三座古鼎、古炉,座后是九折雕龙嵌宝屏和一对日月宝扇。瑞蚨祥承制的两件龙袍,一件用于登基,一件用于祭天,花80万元。4寸皇帝玉玺12万元。五颗金印60万元。所有费用,共计2000余万元。而袁世凯确定的洪宪帝国旗是五色国旗上加绘一轮红日,表示五族共拥一君。  袁世凯从21日开始大封文武官员,共封爵128人,如冯国璋封一等公,阎锡山封一等侯。师旅长、镇守使授轻车都尉的有70余人。各省上将军封公爵,将军封侯爵。袁世凯在一长串名单上郑重地用朱笔加圈点,5个圈为公爵,4个圈为侯爵,1个圈为男爵。  25日,袁发表申令,自明年元旦起,总统府改名新华宫,总统府收文处和护卫总指挥部分别改称奏事处和大内总指挥处。为庆贺袁世凯登基称帝,当时北洋造币厂铸造了一枚铜质的洪宪元宝方孔圆钱以示祝贺。  洪宪皇帝登基的元旦即将来临,一大群封官晋爵的狐朋狗党兴高采烈,而不赞成帝制或看出帝制没有出路的人纷纷请假、辞职,不愿做洪宪王朝的殉葬品。  英、法、日、俄、意五国提出警告,反对袁世凯改行帝制。国内反对帝制的声浪高涨。蔡锷将军起兵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各地也纷纷起兵,南北各地再次扬起共和的旗帜。袁世凯心中发虚,不敢在元旦到承运殿举行登基大典,大典改在中南海举行。他先在冬至这一天举行了只有皇帝才能举行的天坛祭天大典,然后在中南海举行登基朝贺仪。这位头戴十二旒平顶冠的洪宪皇帝,身穿金龙龙袍,坐在接受百官朝贺的御座上,品味着梦寐以求的皇帝的滋味--他只看见天空一片湛蓝,感觉到自己已然是这广袤天空下惟一的主子。可是,他大错特错了。  英国人庄士敦这样描述:"当袁世凯穿戴着皇帝豪华的用以祭礼的服饰站在巨大的汉白玉祭坛中央时,只有星星在天空闪烁,他几乎就是任何人都要拜倒在脚下的中国皇帝了。不过,华贵的服饰不能蒙蔽神灵,反倒使得神灵洞察了他的灵魂,唾弃他那亵污神圣的祭祀,拒绝了他要当天子的放肆要求。奇怪的巧合之处在于,当蔡锷率先举起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大旗,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在内忧外困中袁世凯忧虑而死,从而结束了洪宪帝国梦。袁世凯坐着武装汽车由天坛回宫的时候,大约是自认为已经得到了神灵的庇护,全然不能够从闪烁的星辰中识别出任何危险的警告。"第13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2)  1915年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爆发了一场"第三次革命"。中部和南方的几个省对蔡(锷)、唐(继尧)两位将军的呼吁作出了迅速而有力的响应,使得袁世凯心惊胆战。1916年2月末,他授权发布公告,大意是说称帝登位之事无限期地推迟了。  讨袁起义如火如荼。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仍居大总统位,要求停战。不久前以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而扬名天下把袁世凯气得哇哇大叫的梁启超等在肇庆设军务院,提出以袁去位为讲和条件。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北洋军将领冯国璋、段祺瑞别有意图,拒绝为袁效命。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唾骂声中忧虑而死,从而结束了洪宪帝国梦。  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他充满激情地写道:  政治进化的潮流,由君主而民主,乃一定之趋势,吾人可以怀抱乐观。……前年筹安会突然想起讨论国体问题,在寻常道理上看起来,虽然很奇怪,鄙人当时却不以为奇怪。袁氏病殁,帝制取消,在寻常道理上看起来,大家都觉得中国以后帝制应该不再发生,共和国体算得安稳了,鄙人却又不以为然。……只因为此时,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我看比登天还难!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辫子帅张勋复辟帝制  江西奉新人张勋是从广西提督苏元春家当厨子而渐渐发迹起家的。苏元春垮台后,他通过名旦周凤林和名伶路三宝、德裙如投附在袁世凯门下,由新建陆军的头等先锋官很快升至总兵。八国联军入京,慈禧西逃,张勋星夜"勤王",在宣化追上了"銮驾",慈禧称赞他忠勇可嘉,升他为淮军翼长。慈禧回京后,张勋被留在北京,负责端门宿卫,成为禁卫军将领。张勋到1908年54岁时,已被授予头品顶戴,封为提督。这年11月,慈禧和光绪相继去世,光绪的皇后隆裕对连夜赴京奔丧哭灵的张勋特意褒奖,赐赏匾额一块,上书:淑气清芬。张勋感激涕零,当即表示,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效忠清室。  共和的圣火燃遍大江南北,张勋恨之入骨,恶狠狠地叫嚷:共和这两个字,历史上没有,我坚决不要。南京共和政府下令剪辫子。张勋发誓:宁死我也不剪!袁世凯死后,平庸的黎元洪自动地升到总统的位置,力不从心地控制着时局。北京显得十分平静,人们的眼睛从北京转向津浦线上的军事重镇徐州。张勋有60营的强大兵力驻扎在这一带。主帅张勋拒绝剪辫子,人们笑称他为辫子大帅、张辫帅;他的士兵也都留着辫子,以示仍旧效忠清廷,时称为辫子军。  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为首的王公贵族一直寄希望于张勋,称他为"武圣",说:"海内翘首仰盼,所恃以旋乾转坤者惟衮公(张勋)一人。"张勋忠心于帝制,以复辟为己任。1913年(癸丑年),张勋和康有为秘密联络各地督军,定于4月9日在济南起兵,发动癸丑复辟。因袁世凯要搞洪宪帝制,派兵严加防范,所以,张勋的这次复辟宣告失败。这年9月,张勋统领他的辫子军攻入南京,纵兵淫掠三日三夜。南京五色国旗被推倒撕碎,到处竖着"张"字红绸大旗。袁世凯下令在徐州为张勋建生祠,亲题大匾:褒鄂英姿。  张勋撤出南京时,把南京、扬州、镇江、宝山、江阴、金陵制造局的枪炮弹药和财宝全部运回其大本营徐州,同时从德国购买了大批军火。这样,袁世凯调他回徐州,任长江巡阅使(控制两省以上称巡阅使),他摇身一变,辫子军迅猛地扩充至二万余人,拥有200余门大炮,400余挺机关枪和不计其数的子弹、炮弹、军用物资及粮食。袁世凯更不敢小瞧他,任命他为定武上将军兼长江巡阅使,其辫子军改名为定武军。  1916年(丙辰年),袁世凯称帝,天下反袁之声四起。张勋在癸丑(1913年)年因袁的反对复辟泡汤之后,积极策划丙辰复辟。日本积极支持张勋的复辟活动。北京善耆、升允也得到日本经费、枪支的支持,组建了一支勤王军,并与张勋约定,等勤王军打到张家口,张勋便以防守京师为借口,率定武军入京,拥溥仪复位。张勋还联络直系首领冯国璋为内应。第14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3)  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于1916年6月6日死去。皖系首领段祺瑞接任国务总理,完全控制了北京政局。日本寺内内阁转而支持段祺瑞,强行解散了勤王军,这样,张勋的丙辰复辟再度流产。  袁世凯一死,追随帝制的要人们都成了通缉犯,纷纷逃到徐州。张勋对他们说:民党被通缉时都逃到租界,而诸位都逃到徐州,租界靠外国人保护,徐州是中国领土,诸位比民党高尚!张勋此时俨然以中流砥柱自居,积极筹划着复辟帝制。从1916年6月至次年初,先后三次召集各省督军到徐州开会,密谋复辟。张勋"成功"地将七省联盟扩大至十三省联盟,自任救皇盟主,并发表了一系列通电,大肆指责、攻击、谩骂民主政府和国民党议员、阁员,为复辟大造声势。霎时间守旧势力纷纷拥向徐州,大量的捐款也汇往徐州,张勋和他的定武军被复辟者恃为长城,他们认为恢复帝制指日可待。  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黎元洪1917年年初,黎元洪总统府和段祺瑞的国务院争斗得不可开交,时称为府院之争。双方都派要人到徐州拉拢这位十三省盟主张勋,张勋则静观待变。复辟分子期望张勋利用这次的府院之争归国柄于故主(皇帝),此议正中张勋下怀。张勋对总统特使郭同说:"总统用得着我,我一定替老人家卖力!"张勋转身又对总理特使说:"总理如赞成复辟,解散国会与驱逐总统两事一起办!"  5月21日,张勋在徐州召集各省督军第四次会议。次日,大总统罢免总理,与会督军众怒汹汹。张勋乘机提出复辟帝制、拥立溥仪。众人一致"同意",并签字画押。张勋致电威胁黎元洪。安徽宣布独立。其余各省也纷纷独立,并扬言要出师北伐。段祺瑞也在拥护溥仪复辟的张勋天津成立了临时政府。黎元洪走投无路,只好请张勋来京匡济时艰,主持大局。张勋欣然同意。  1917年6月7日,张勋带领辫子军马、步、炮十营5000人马和148位随员由徐州前往天津,并派刘廷琛先入北京与清室联络,准备复辟。一到天津,张勋便限黎元洪在3天内解散国会,随后派兵强行进驻天坛、先农坛。遗老们欣喜若狂,有人甚至叫嚷:"时机到了,只要辫子大帅一声高呼,以复清号召群雄,天下就会云集响应。"复辟的电报、信件飞往天津,催辫帅早日入京。他们大骂共和是官邪民贼,毒害四海。皇室和遗老代表还专程到天津促张勋动身。  6月14日,张勋踌躇满志地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北京城戒备森严。总统府的中华门已为张勋打开。从前门车站到南河沿张勋豪宅,一路上全用黄土铺路,沿途布列着军警,辫子军则分段警卫。民国的五色旗没了踪影,到处是彩旗飘舞。北京市民远远地目睹了如雷贯耳的辫帅张勋的尊容:身子很肥胖,不高的身材中几乎没有脖子,黑红黑红的脸膛上,长着一对粗重的黑眉毛;他头戴一顶瓜皮帽,帽的中央嵌一块闪烁的宝石,帽子后是一条花白的长辫子。  张勋第二天才去总统府,见到黎元洪他就提出:将优待清室条件列入宪法,定孔教为国教,辫子军扩充20营。大总统黎元洪别无选择,只好一一答应。第三天清晨,张勋头戴红顶花翎,身穿纱袍,进入紫禁城给逊帝溥仪"恭叩圣安"。紫禁城内沸腾了起来,人人都兴高采烈。太保陈宝琛和恩准毓庆宫行走的梁鼎芬兴奋地来到毓庆宫告知小皇帝溥仪,说今天不念书了,皇帝要见一位大臣,就是不剪辫子的定武将军张勋。陈师傅再三叮嘱溥仪,要像接见两广巡阅使陆荣廷那样谨慎而谦逊。溥仪牢记着师傅的话,听太监念叨:有了南陆北张两大忠臣,大清就有望了!他细看油印画报,设想着张勋的模样,坐在养心殿宝座上,张勋就进来叩头"跪请圣安"了。  拜见仅几分钟。溥仪赏张勋在紫禁城骑马。四位皇后太妃随之宴请张勋,送他几件稀世之宝的古瓷器、字画。张勋对清室的褒奖和优待感激涕零,便加快了复辟步伐。半个月后,一切准备就绪,只等保皇党魁"文圣"康有为的到来。康、张早就结为朋党和好1917年7月1日复辟时,溥仪朝服像。友。据说,两人曾叩问复辟吉凶,得到的诗句分别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城五月落梅花。两个都认为是吉,五月正是大吉。张勋入京后,康有为大造声势,并声称:首都一动,江浙自当风起云从! 6月28日,康有为到达北京,皇室复辟的闹剧正式开场。第15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4)  6月30日晚,张勋和师傅们在皇宫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复辟帝制。辫子兵逼近安定门、西直门。张勋将京师步兵统领江朝宗和陆军总长王士珍请到南池子张府。这里满是荷枪实弹的辫子兵。警察总监吴炳湘、北京驻军首领陈光远也被请到了这里。张勋宣布复辟。京师开门迎接辫子军。辫子兵蜂拥入城,占领了北京。  7月1日凌晨3时,张勋身穿蓝纱袍、黄马褂,头戴红顶花翎,率王士珍、江朝宗、吴炳湘、刘廷琛、沈曾植、康有为等文武官员50余人乘车进入皇宫。张勋率兵直至中和殿下。溥仪由乾清门乘舆前往大殿御座,正式复辟,重登帝位。溥仪耳边一直回响着张勋口述的复辟奏折:"隆裕皇太后不忍为了一姓的尊荣,让百姓遭殃,才下诏办了共和。谁知办得民不聊生……共和不合咱的国情,只有皇上复位,万民才能得救。"  大殿庄严而肃穆。溥仪端正地坐在宝座上。张勋、康有为率众人匍匐叩拜天子,行三跪九叩礼。阶下的辫子兵山呼"万岁"。张勋念《吁请复辟折》,以为民请命的姿态,大骂共和政体,代表22省军民的真意请溥仪收回政体,做五族子臣之主。清室盛赞张勋、康有为的忠心,称赞二人为"武圣"、"文圣"。  复辟诏谕发布全国,宣称溥仪临朝听政,收回大权。接着,大封群臣,在头一天之内下了九道上谕:大总统黎元洪奏请奉还国政,封为一等公;任命七位议政大臣--张勋、王士珍、陈宝琛、梁敦彦、刘廷琛、袁大化、张镇芒;授两名内阁阁臣和各部尚书;徐世昌、康有为任弼德院正、副院长,赏头品顶戴;各省督军任总督、巡抚、都统。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写道:  据老北京人回忆当时北京街上的情形说:那天早晨,警察忽然叫各户悬挂龙旗,居民们没办法,只得用纸糊的旗子来应付。接着,几年没看见的清朝袍褂在街上出现了,一个一个好像从棺材里面跑出来的人物。报馆出了复辟消息的号外,售价比日报还贵。在这种奇观异景中,到处可以听到报贩叫卖"宣统上谕"的声音:"六个子儿买古董咧!这玩意儿过不了几天就变古董,六个大铜子儿买件古董可不贵咧!"  炸弹惊醒白日帝制梦  逊帝溥仪第一次见到张勋的时候,对这位没有脖子的忠臣的相貌有点失望,觉得这个黑红脸的人物如果没有胡子倒像一个太监。溥仪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么个人物竟能翻江倒海,将民国活生生地推倒,把已经装进坟墓的帝制愣是给生拉硬拽地弄出来,恢复昔日的荣光。  张勋通电全国各省,攻击共和制度是五年更一总统则一大乱,一年或数月更一总理则一小乱,而只有君主制度才能使万民享数十年或数百年之幸福。张勋宣布:从即日起,中华民国改称大清帝国,中华门改称大清门;1917年7月1日改称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民国五色旗改为黄龙旗。总之,一切恢复旧规,一切回归大清旧制。  冷落了六年的紫禁城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中心,皇宫内外热闹非凡,生活在宫内的主子和仆人以及进出皇宫的人一个个都笑逐颜开,显得格外的兴奋。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写道:  那些日子,内务府的人员穿戴特别整齐,人数也特别多,因人数仍嫌不够,临时又从候差人员中调去了几位。有一位现在还健在,他回忆说:那两天,咱们这些写字儿的散班很晚,总是写不过来。每天,各太妃都赏饭。到赏饭的时候总少不了传话:不叫谢恩了,说各位大人的辛苦,四个宫的主人都知道。他却不知道,几个太妃正乐得不知如何是好,几乎天天都去神佛面前烧香,根本没有闲工夫来接见他们。  前门外的一些铺子也突然兴旺起来:一是龙旗店,赶紧赶制龙旗出售;一是成衣铺,刚刚封官晋爵的遗老、官员纷纷抢购这里的满清袍褂;再就是经营戏装道具的店铺也格外热闹,许多人涌到这里,请用马尾毛做假发辫。紫禁城里到处是翎翎顶顶,紫禁城外到处是袍袍褂褂。遗老们穿着袍服马褂,拖着真、假辫子跑到皇宫朝见"皇帝",感激莫名地叩头"谢恩"。曾官阶三品以上、年龄60岁以上的满清旧臣、遗老争先恐后地跑到北京,聚集在皇宫周围,有的辗转托人求见辫帅张勋,有的挖空心思求见"文圣"康有为,更多的人则聚在宫门候着"恭请圣安"。第16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5)  京师的百姓觉得很热闹,也很可笑。放眼望去,满街都是翎翎顶顶、衣冠楚楚,只见一个个须发皓然,脑后垂着个白的或斑白的马尾辫。人们在路旁品评和指点:这个是某师傅,这个是某尚书,那个是某侍郎,那个是某主事。旅馆客店爆满,马车轿子来来往往、进出宫门,真是车水马龙。经营袍褂服装、翎顶帽子和马尾假辫、戏装的店铺分外红火,连夜赶制,大发横财。过去一身蟒袍,曾标价20元,长期无人问津,以至落满了厚厚的灰尘,现在,标价120元马上出手,转手又可以高价出售。京师城乡内外一律高悬黄龙旗,不从的按叛逆罪处以极刑,倒闭很久的龙旗店又再度开张,生意十分兴隆。  黄龙旗(模型图)7月1日,北京城中的大街小巷,迎风飘扬的黄龙旗和全副武装的辫子军构成一幅奇妙而滑稽的复辟帝制图。  北京处于极权的高压统治之下:任何人不许议政,论复辟之非者格杀勿论。茶馆、妓院等处都不许议论国事。然而,各地声讨复辟的电报和信件如雪片般地飞向北京,仅这类的电报纸就高可盈尺。北京的文化人也以各种方式表示抗议。如北京《民言》、《公言》、《新震旦》、《真共和》等报纸一律停刊,以抗议复辟。京师市民也纷纷行动,讥笑嘲弄,表达自己的抗议。许多人干脆离开北京。上海《时报》、《中华民国》等报整版著文反对复辟,连载《普天同愤录》,声讨复辟是倒行逆施。全国各地群起响应,纷纷要求出师讨贼,举行国民哭灵大会,有人甚至断指血书"护法讨贼"!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7月10日,他南下广州,准备在南方建立与北洋军阀进行斗争的根据地,号召国民与复辟朝廷对抗。  宣统皇帝的复辟上谕称,复辟帝制是根据张勋、冯国璋、陆荣廷的奏请而实行的。手握兵权的段祺瑞控制着天津地区,拥有装备极精良的军队。在7月3日张勋通电全国复辟帝制后,他看到驱逐黎元洪、解散国会的阴谋已经不能得逞,此时张勋对他已无用处,觉得时机到了,便打出"再造共和"的旗帜,在天津和北京之间的马厂组织讨逆军,自任总司令,聘任梁启超为司令部参赞,发布《讨逆通告》。曾发誓与张勋一致行动的直系首领冯国璋此时也明哲保身,公开指斥张勋以洗刷自己,声称与民国共存亡,表示一切惟段祺瑞马首是瞻。  讨逆军由天津、保定向北京进发。过去打仗时从未使用过的飞机,讨逆军首次使用。马厂战斗一打响,辫子军便节节败退,很快就逃回北京城内。讨逆军包围了北京城。当段祺瑞的飞机意外地出现在天空、飞向紫禁城并向紫禁城中扔下三颗炸弹时,张勋的心都凉了,全身如同掉入冰窖--他知道,他的事业无望了,他的白日帝制梦彻底破灭了。  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进攻皇城。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描述当时宫内的情形:  复辟的开头几天,我每天有一半时间在毓庆宫里。念书是停了,不过师傅们是一定要见的,因为每样事都要听师傅们的指导。其余半天的时间,是看看待发的"上谕"和"内阁官报",接受人们的叩拜,或照旧去欣赏蚂蚁倒窝,叫上驷院太监把养的骆驼放出来玩玩。这种生活过了不过四五天,宫中掉下了讨逆军飞机的炸弹,局面就完全变了。  磕头的不来了,上谕没有了,大多数的议政大臣们没有了影子,纷纷东逃西散,最后只剩下了王士珍和陈宝琛。飞机空袭那天,我正在书房里和老师们说话,听见了飞机声和从来没有听见过的爆炸声,吓得我浑身发抖,师傅们也是面无人色。在一片混乱中,太监们簇拥着我赶忙回到养心殿,好像只有睡觉的地方才最安全。太妃们的情形更加狼狈,有的躲进卧室的角落里,有的钻到桌子底下。当时各宫人声嘈杂,乱成几团。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空袭,内战史上第一次使用中国空军。如果第一次的防空情形也值得说一下的话,那就是:各人躲到各人的卧室里,把廊里的竹帘子(即雨搭)全放下来。根据太监和护军的知识,这就是最聪明的措施了。幸亏那次讨逆军的飞机并不是真干,不过是恐吓了一下,只扔下三个尺把长的小炸弹。这三个炸弹一个落在隆宗门外,炸伤了抬"二人肩舆"的轿夫一名;一个落在御花园里的水池里,炸坏了水池子的一角;第三个落在西长街隆福门的瓦檐上,没有炸,把聚在那里赌钱的太监们吓了个半死。第17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6)  7月5日,躲在日本公使馆的黎元洪总统发布命令,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总统职权,任命讨逆军总司令段祺瑞为总理,并将总统印派人交给段祺瑞执掌,一切军国大事由段全权处理。北京城内的部分辫子军被打散,辫子兵为了活命,纷纷剪下辫子或盘卷起来,段 祺 瑞脱下翎顶袍褂,溜之大吉。京师街巷上到处是被丢弃的辫子和袍褂,风光才几天的帝国黄龙旗也被无情地扔进了污秽的阴沟里。  "文圣"康有为见大势已去,逃到美国公使馆乞求避难,后又化装逃出北京。"武圣"张勋指示外交部大臣梁敦彦央求各国公使出面调停。段祺瑞提出四个条件:1.取消帝制。2.解散辫子军。3.保全张勋性命。4.维持清室优待条件。张勋仍然想保存实力,不同意解散辫子军,而是想保全军队退回徐州。讨逆军加紧攻城。张勋命令辫子军决一死战,同时通电全国,大骂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是朝三暮四的小人,只有自己孤忠耿耿。张勋表示复辟之心,至死不懈,扬言:"我身可杀,复辟不可取消;头可断,辫发不可剃去。"  7月12日拂晓,讨逆军攻打天坛。张勋从徐州带来的三千辫子军一触即溃,小部分退往南池子张宅,其余投降。讨逆军东路从朝阳门进击东单牌楼和东安市场,西路由宣武门逼进紫禁城西华门,一路扫荡辫子军,最后全力包围南池子张宅。讨逆军从宣武门城楼向张宅开炮,张宅火光冲天。德国人用小车将张勋接进荷兰公使馆。这次复辟丑剧在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下,仅12天就迅速彻底地失败了。皇帝溥仪再次宣布退位,向政府递交退位诏书:  宣统九年五月二十日,内阁奉上谕:前据张勋等奏称,国本动摇,人心思旧,恳请听政等语。朕以幼冲,深居宫禁,民生国计,久未与闻。我孝定景皇后逊政恤民,深仁至德,仰念遗训,本无丝毫私天下之心,惟据以救国救民为词,故不得已而允如所请,临朝听政。  乃昨又据张勋奏陈,各省纷纷称兵,是又将以政权之致开兵衅。年来我民疾苦,已如火热水深,何堪再罹干戈重滋困累。言念及此,辗转难安。朕断不肯私此政权,而使生灵有涂炭之虞,致负孝定景皇后之盛德。著王士珍会同徐世昌,迅速通牒段祺瑞,商办一切交接善后事宜,以靖人心,而弭兵祸。钦此。  飘扬的龙旗和不醒的帝制梦  张勋复辟帝制的行动被当时的大小报刊广泛地报道,中外记者们描述这一事件是"一场半滑稽的恶作剧",有人更加文学性地称其为一次缺乏理智的"仲夏的疯狂"。  这场半滑稽的疯狂的恶作剧,很久一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人们对此嗤之以鼻。然而,这场恶作剧却产生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拥护帝制的权术家、北洋三元老成了民国的首脑。这三元老就是冯国璋、段祺瑞、徐世昌。  上述的宣统皇帝的再次退位诏书并没有公之于世,公布的是大总统令中的一个内务府声明,将退位诏书中最重要的四个字"临朝听政"换成了轻描淡写、模棱两可的一句:"张勋率领军队,入宫盘踞……冲入深居宫禁,莫可如何。"这是金蝉脱壳之计,淡化紫禁城参与复辟帝制,以避开社会各界的谴责和注目。想出这条妙计的是宣统帝当年的太傅徐世昌,而实施者是民国总统冯国璋和总理段祺瑞。  大总统令  据内务部呈称:准清室内务府函称:本日内务府奉谕:前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因全国人民倾心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民国共和,并议定优待皇室条件,永资遵守,等因;六载以来,备极优待,本无私政之心,岂有食言之理。不意七月一号,张勋率领军队,入宫盘踞,矫发谕旨,擅更国体,违背先朝懿训。冲入深居宫禁,莫可如何。此中情形,当为天下所共谅。著内务府咨情民国政府,宣布中外,一体闻知,等因。函知到部,理合据情转呈等情。此次张勋叛国矫挟,肇乱天下,本共有见闻,兹据呈明咨达各情,合亟明白布告,成使闻知。第18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7)  此令!  中华民国六年七月十七日  国务总理段祺瑞  民国首脑,从袁世凯历黎元洪、李经羲到冯国璋、段祺瑞,把民国已搞得面目全非。人们满以为推倒了专制的帝制时代,迎来了共和政府,也就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让人人充满希望的生活,然而,所有美好的希望被残酷的现实所破灭,人们陷入绝望,也感到不解和迷惘:为何帝制时代结束了,人人期盼着共和,高举共和旗帜的民国如何是这番模样?  紫禁城在民国首脑的掩护下脱离了复辟的干系,紫禁城外的复辟者则成了众矢之的,成为人们揭露、打击、漫骂的目标。曾几何清军第一军统领冯国璋,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三任总统。时,不可一世的张勋成了元凶大憨,而冯国璋、段祺瑞却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总统、总理。张勋为此气得暴跳如雷,恨恨地警告"保卫共和"的功臣冯国璋、段祺瑞和各省督军们:"你们不要逼人太甚,把一切都推到我一个人身上,必要时,我会把有关(复辟)的信电和会议记录公布出来!"张勋的这一着十分奏效,再也没有"要人"去逼他,而是尽力为他开脱。  冯国璋任民国总统,总理段祺瑞重组内阁。中国正式对德宣战。南方共和政府推选孙中山为大元帅,宣布对北方讨伐。曹锟奉命指挥北方的军队向南方进攻,阻止了孙中山的北伐军。孙中山再次辞职,流亡日本。在这种情况下,1918年8月,北京新国会选举了新总统。前东三省总督、袁世凯的朋友徐世昌以425票对11票当选为总统。63岁的徐总统是位旧派的饱学之士,心仪帝制,丝毫不信仰共和。他就任的第一个正式法令便是赦免丁巳(1917年)复辟的人,也赦免了复辟祸首张勋。  历史翻到这一页,已有些沉重。人们对于民国的幻想已经破灭,"民国"对世人所做的许多承诺都没有实现和兑现,而带给人们的,只是动乱、混乱和苦乱。而北洋三元老出任"民国"首脑,却复活了紫禁城内的一颗颗几近麻木的心,再次给了他们无尽的希望--他们苦苦地期待着龙旗飘扬,期待着一位扭转乾坤的人物从天而降,期待着从皇宫到京师到全国,到处都是飘扬的龙旗,让杏黄的、金色的光泽把帝制的"荣光"照向四海、九州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一想到此,便会泪流满面。他们陶醉在他们神圣的帝制梦中。  生活在紫禁城小朝廷内的逊帝溥仪,时常凝视着龙旗,怀着不绝的希望。当14岁的溥仪看到《华北每日邮电》报上的社论《另一次复辟是不是在眼前》时,更是受到了鼓舞,对帝制充满了憧憬。这篇社论如下:  共和政府的经历一直是惨痛的。  今天我们看到,南北都在剑拔弩张,这种情形只能引出这样结论:在中国,共和政体经过了试验并发现有缺点。这个国家的中坚分子--商人阶层和士绅,很厌恶种种互相残杀的战争。我们深信,他们一定会衷心拥护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它能确保十八省的太平就行。  不要忘记,保皇党是有坚强阵容的。他们对共和政体从来不满,但由于某种原因,他们近几年保持着缄默。显然,他们同情着军阀的行动,他们有些知名之士奔走于军人集会的处所,并非没有意义。  那些暗地赞同和希望前皇帝复辟成功的人的论点是,共和主义者正在破坏这个国家,因而必然采取措施--甚至是断然措施--来恢复旧日的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的气象。  复辟帝制绝不会受到多方面的欢迎,相反,还会受到外交上的相当大的反对,反对的公使馆也不只一个。可是,只要政变成功,这种反对就必然消失,因为我们知道:成者为王败者寇。  溥仪是1906年旧历正月十四出生的,在他刚过15周岁时,宫里的老太太们便闲不住了,张罗着皇帝的大婚,太妃们把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请到宫里商议了好几次,并召集了10位王公讨论此事。  四、逊帝溥仪和他的小朝廷  小皇帝的乐趣  宣统皇帝溥仪的一生是痛苦而艰辛的,没有哪一位末代皇帝像他那样经历过那么多的磨难。第19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8)  他的祖父奕是道光皇帝旻宁的第七个儿子,称醇贤亲王。他的父亲载沣袭醇王爵,他是第二代醇王的长子。他3岁时,被慈禧太后接进宫中,定为嗣皇帝。入宫两天后,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他便登基为皇帝,年号宣统。不到三年,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代他在养心殿宣布退位。  根据"优待条件",溥仪和他的后宫眷属"暂居宫禁"。这"宫禁"的范围,除了三大殿划归民国之外,其余都是。逊帝溥仪依旧保留尊号,在这"宫禁"小天地里保持着一个小朝廷,他就是这小朝廷中的当然主人小皇帝。童年的小皇帝和普通人家的小孩一样,好玩闹。比如玩捉迷藏,玩激水,追逐打闹,看蚂蚁上树,汤浇蚁穴,等等。所不同的是,小皇帝身边有一大群侍候的人,吃、喝、拉、撒、睡、穿衣、出行等,全都由这些人料理,而且还时时跟随着,扛着皇帝的仪仗。  溥仪皇帝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在宫里,玩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喜欢跟小太监一起玩。最初,爱摆泥人儿。我摆一个,太监摆一个,大家面对着面,按着泥人儿的身份说话。我说几句,他说几句,玩的不好便打起来。当然,总是我打小太监。我还喜欢养蚯蚓,在一只大缸里填满了土,然后把蚯蚓养在里面。我也爱喂蚂蚁。我在一旁看着这些东西,觉得很有趣。抄沙口袋、踢球、举石锁,这些都玩。有时用小气枪打鸟,乱打一阵,反正是打不着。我还喜欢和太监们玩推布帘子--帘子两边都站着几个孩子,大家挤啊挤,谁能把帘子推到对方去,那就算赢。捉迷藏也玩,宫里地方大,难找极了。"  溥仪皇帝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写道:  (大总管)张谦和是我最早的游伴之一。和他一起做竞争性的游戏,胜利的永远是我。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敬懿太妃叫我去玩押宝,张谦和坐庄,我押哪一门,哪一门准赢,结果总是庄家的钱都叫我赢光。他也不在乎,反正钱都是太妃的。  我和别的孩子一样,小时候很爱听故事。张谦和以及许多其他太监讲的故事,总离不开两类:一是宫中的鬼话;一是"圣天子百灵相助"的神话。总之,都是鬼怪故事,如果我能都写下来,必定比一部聊斋还要厚。照他们说来,宫里任何一件物件,如铜鹤、金缸、水兽、树木、水井、石头等等无一未成过精,显过灵,至于宫中供的关帝、菩萨、真武大帝等等泥塑木雕的神像,就更不用说了。  我从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中,很小就得到这样一个信念:一切鬼神对于皇帝都是巴结的,甚至有的连巴结都巴结不上,因此皇帝是最尊贵的。据太监们说,储秀宫里那只左腿上有个凹痕的铜鹤,在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它成了精,跑到江南去保驾,不料被乾隆射了一箭,讨了一场中国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戴眼镜的皇帝。没趣,只好溜回原处站着。那左腿上生了红锈的凹痕,便是乾隆的箭伤。  皇帝骑自行车穿行宫中,中国历朝的皇宫中,除了轿、辇、肩舆之类的代行工具外,几乎没有出现过机械类的出行工具,也从没见过自行车的踪影,因为那时还没有自行车。自行车从欧洲发明并广泛使用之后,在清末时传入清宫,末代皇帝溥仪便成为中国第一个骑自行车的皇帝,也是最后一个。  中国皇帝和自行车联系到一起,有时觉得简直难以想像。然而,这确实是事实,而且,这位溥仪皇帝还极喜爱自行车,到了酷爱以至玩物丧志的程度。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溥仪皇帝为骑自行车方便,竟下令将祖宗留下的宫殿、院落的各处门槛,一律锯掉。  溥仪这样回忆道:"我结婚以后,最爱骑自行车。为了骑自行车,宫里许多门槛都让我叫人给锯啦,嫌它碍事。"  人们可以想像,戴着眼镜的溥仪骑着自行车扬扬得意,自由自在地穿行宫中,该是一副何等模样?  皇帝的帝师们  宣统三年旧历七月十八日,溥仪6岁,隆裕太后为他选好师傅,开始在紫禁城东部斋宫右侧的毓庆宫读书,这里曾是光绪皇帝小时念书的地方,也曾是嘉庆皇帝的寝宫。第20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19)  溥仪和他的师傅朱益藩(左)、陈宝琛(右)在御花园养性斋前。溥仪的汉文老师是陆润庠、陈宝琛、朱益藩、徐坊、梁鼎芬;满文老师是伊克坦。  陆润庠是江苏元和(今吴县)人,是清末著名的状元,历国子监祭酒和工部、吏部尚书,官至东阁大学士。他也是工业资本家,在苏州创办了最早的纱厂丝厂。在今天故宫的一些宫院,还能见到他的许多墨迹。他教溥仪不到一年,便去世了。  陈宝琛是福建有名的才子,同治年中进士,20岁时点翰林,出众的才华注定了他的锦绣前程。他超擢入阁以后,以敢于上书直谏而驰名,慈禧太后对他十分恼火,彻底冷遇他,最后被迫归隐。他和张之洞等有清流党的美称,他不像张之洞会见风使舵,似乎更书卷气,因而更具魅力。庄士敦曾这样描述他:"1919年,陈宝琛约72岁,他风度优雅,富有魅力,精力旺盛,身体健康。他是著名的诗人,书法也享有盛誉,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溥仪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师傅首先是陈宝琛,其次是后来教英文的英国师傅庄士敦。"陈宝琛是位中国传统文化的通才,他以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影响着少年皇帝。而他的学识的积累应归功于慈禧对他的冷遇:归隐二十余年,他潜心于经、史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研习诗词、书法。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他个人拥有两处幽静的山庄,其中之一便是福州附近的鼓山,他和他的文士朋友们在那里度过他的隐士生活,他们常常秉烛谈诗,至深夜或通宵达旦。他的诗词充满了对山川、云朵和溪流的欣赏、赞美。不过,他的这种名士风格没有影响或传导给皇帝。  在溥仪的眼中,徐世昌算一名贰臣。陈宝琛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即慈禧太后去世后才被起用的,原放山西巡抚,他没去,随之便留在宫中做帝师,从此,就一直没有离开过溥仪,直到溥仪去东北。溥仪说:"在我身边的遗老之中,他是最称稳健谨慎的一个。当时,在我的眼中,他是最忠实于我、最忠实于'大清'的,在我感到他的谨慎已经妨碍了我之前,他是我惟一的智囊。事无巨细,咸待一言决焉。"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这样回忆:  更叫我感兴趣的是他的闲谈。我年岁大些以后,差不多每天早晨,总要听他讲一些有关民国的新闻,像南北不和,督军火并,府院交恶,都是他的话题。说完这些,少不得再用另一种声调,回述一下"同光中兴,康乾盛世"。当然,他特别喜欢说他当年敢于进谏西太后的故事。  每当提到给民国做官的那些旧臣,他总是忿忿然的。像徐世昌、赵尔巽这些人,他认为都应该列入贰臣传里。在他嘴里,革命、民国、共和,都是一切灾难的根源,和这些字眼有关的人物,都是和盗贼并列的。"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这是他对一切不顺眼的总结论。记得他给我转述过一位遗老编的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他加上一个横批是:"旁观者清"。他在赞叹之余,给我讲了卧薪尝胆的故事,讲了"遵时养晦"的道理。他在讲过时局之后,常常如此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无与人归。"  帝师徐坊是国子丞,朱益藩是南书房翰林,而广东人梁鼎芬以哭谒光绪陵、在陵前结庐守陵并植松而闻名天下。梁鼎芬生长在革命策源地的广东,是极端保守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是清室最忠诚的勤王者和拥护君主制的人物。他同时又是一位饱学的学者,能用优美的诗词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志向。他的诗词忧郁而伤感,神韵飞动,超凡脱俗,追踪唐宋诗词的风采。据说,光绪死后,梁氏曾发誓要在光绪陵前结庐守陵,以终晚年。一天夜晚,梁在结庐中读史书,突然院子里幽灵似的跳下一个彪形大汉,手持一把雪亮的匕首,闯进屋里。梁平静地说:"壮士何来?可是要取我的首级?"壮士被他感动,不忍下手。梁氏放下书,慨然引颈道:"我能死于先帝陵前,足矣!"壮士跪下,扔掉匕首,说他是袁世凯派来的,请梁氏速速离去,以防不测。梁氏谢绝,表示决不离去。他在崇陵还植松树一棵,并照了一张相。陈宝琛曾题诗赞美:第21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0)  补天回日手何如,冠带临风自把锄。  不见松青心不死,固应藏魄傍山庐。  梁鼎芬去世后,他的老朋友、民国总统徐世昌曾派代表到梁府祭奠,并赠金1000元。宣统皇帝也赐以厚礼,给以"文忠"谥号。  满洲人伊克坦教习满文,目的是使皇帝长大之后不致对祖先的语言一无所知。但宣统帝似乎对满文不感兴趣。  少年皇帝读书与其他皇子不同,以往在上书房读书的皇子们都是走路前往上书房的。溥仪小皇帝前往毓庆宫,都要乘轿,轿前有太监开道。师傅们先到达毓庆宫,在宫的西侧休息室喝茶等候。皇帝的金顶黄轿到来时,师傅们不出屋迎接,而只是站起来,直到小皇帝入屋后才坐下。太监传令师傅进入书房。师傅先向皇帝行鞠躬礼,皇帝从座位上站起,然后双方同时落座,皇帝坐北向南,师傅坐左侧,坐东向西。皇帝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经、史方面,以十三经为主。  溥仪回忆说,他念书极不用功,也没有什么兴趣,从6岁念到17岁,什么书都没有念好。溥仪在17岁时写了一些新诗,是随兴而写的,许多人说看了莫名其妙。如"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坐在椅上唱歌。"又如一首:"正月一,宰个鸡。二月二,放个屁。三月三,绣襦单。四月四,写个字。五月五,静吃卤。六月六,大汗出。七月七,爱拉稀。八月八,吃西瓜。九月九,狮子吼。十月十,□□□(原缺)。十一月十一,吃个大鸭梨。十二月十二日,商人到处买字。"  溥仪还仿照唐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写了一篇《三希堂偶铭》:  屋不在大,有书则名。国不在霸,有人则能。此是小室,惟吾祖馨。琉球影闪耀,日光入纱明。写读有欣意,往来俱忠贞。可以看镜子,阅三希。无心荒之乱耳,无倦怠之坏形。直隶长辛店,西蜀成都亭。余笑曰:何太平之有?  英文帝师庄士敦  溥仪皇帝说:"陈宝琛是我惟一的灵魂。不过,自从来了庄士溥仪的英文教师、英国人庄士敦。敦,我又多了一个灵魂。"  庄士敦是英国苏格兰人,早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曾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在大学时便大量接受东方文化,对中国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仰慕不已。大学一毕业,他便踏上了心仪已久的中国的土地:从1898年开始,先后任香港英总督私人秘书、辅政司和英租界威海卫行政长官等职;1919年3月,由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迈推荐,经徐世昌总统代向英国公使馆交涉,受聘为宣统皇帝的英文教师,在中国这块国土上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他对中国儒经、历史、古典诗词造诣很深,熟谙佛家释典,北京官话和广东话兼通,人称他为中国通。  庄士敦作为溥仪的英文教师,前后在溥仪身边有13年,对于晚清宫廷生活内幕、民国与清廷的关系、皇室内部的纷争和分裂、溥仪出宫前后这段历史,十分熟悉。由于他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溥仪皇帝曾特发上谕,赏他头品顶戴,毓庆宫行走,紫禁城内赏乘二人肩舆,月俸银元1000元。  庄士敦后来写了一本《紫禁城的黄昏》,写此书的目的是记述满洲王朝盘踞紫禁城二百余年后的最后的黄昏时期--从中华民国成立到1924年11月溥仪出宫这段时期的变故、没落的真实情形。他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溥仪皇帝陛下。最诚挚地希望溥仪皇帝陛下及其在长城内外的人民,经过这个黄昏和长夜之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更为幸福的时代曙光。"  溥仪皇帝这样描述这位苏格兰老夫子:  他和中国师傅们同样地以我的赏赐为荣。他得到了头品顶戴后,专门做了一套清朝袍褂冠带,穿起来站在他的西山樱桃沟别墅门前,在我写的"乐静山斋"四字匾额下面,拍成照片,广赠亲友。内务府在地安门油漆作一号租了一所四合院的住宅,给这位单身汉的师傅住。他把这个小院布置得俨然像一所遗老的住宅。一进门,在门洞里可以看见四个红底黑字"门封",一边是"毓庆宫行走"、"赏坐二人肩舆",另一边是"赐头品顶戴"、"赏穿带膝貂褂"。第22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1)  庄士敦这位爱红脸的苏格兰人是位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给自己取了个雅号:志道。他入宫时才40余岁,但看上去很苍老。他的行动很敏捷,中国话很流畅,尤其是科学技术方面的造诣和丰富多彩的海外见闻深深地吸引着少年皇帝。他给皇帝讲解画报上的坦溥仪、润麟、溥杰、庄士敦(从右至左)在御花园。克、飞机、大炮,描述协约国作战的勇敢。在吃糖果的时候,能轻松地讲银色的包装纸和化学方法制造水果的味道以及那些机器的构成。他教英文,更传授一种高雅的英国绅士风度和礼仪。到后来,在溥仪的眼里,庄士敦的一切都是最好的,甚至连他衣服上的樟脑味也是香的。庄士敦使溥仪相信西洋人是最聪明最文明的人,而他正是西洋人里最有学问的人。连庄士敦也没料到他在小皇帝身上产生了如此大的魅力:他穿的毛呢衣服使溥仪对中国丝绸价值发生了动摇,他口袋里的自来水笔使溥仪对中国的毛笔宣纸感到自卑。  庄士敦的课外话题深深地影响着溥仪,甚至越来越多地占用了上课时间。他谈论英国王室的生活,讲各国政体国情的差异,讲大战后列强各国的实力,讲世界各地的风光和"日不落"帝国的辖域、风物以及中国的内战,民国的可笑和风头正劲的白话文运动。庄士敦说:"从每种报纸上都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人民思念大清,每个人都厌倦了共和。我想暂且不必关心那些军人们的态度,皇帝陛下也不必费那么多时间从报纸上去寻找他们的态度,也暂且不必说,他们拥护复辟和拯救共和的最后目的有什么区别,总而言之,陈太傅的话是对的,皇帝陛下圣德日新是最要紧的。"  溥仪对欧化生活心驰神往,对庄士敦亦步亦趋地模仿,并打算到英国去读牛津大学。  胡适:我为皇帝的召见所感动  胡适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学者。他的原名是胡洪骍,字适之,是安徽绩溪人。早年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接触新学,接受新思想,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师从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年初,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用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从此,揭开了新文学革命的序幕,影响很大。1917年7月,他回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参加编辑《新青年》,发表一系列新诗,汇成新诗集《尝试集》,成为当时十分轰动而极具代表性的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19年7月,他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他还提出"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用主义研究方法,在社会上影响巨大。1922年,他离开《新青年》,创办《努力周报》。他认为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是"海外奇闻",宣扬"好人政府",主张省自治联邦制。1925年,他参加了段祺瑞总理策划的善后会议,对抗孙中山倡导的国民会议。后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先生才华横溢,在1918年10月号《新青年》上发表了《什么话》一文,开创了中国最早的一种杂文体,影响十分广泛。此文撮录报刊上许多光怪陆离的事实报道或有关头面人物荒诞不经的言论公布于世。有的全文照录,有的写几句按语稍作提示,进一步阐释和引申发挥,以让读者更明了其本意。报上平常登载的都是些公然而平常的东西,谁都不觉得奇怪,然而,就是这些登载的事件和言论,"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经选择、编排和剪辑之后,列举出来,展示给大家,就能看出"或可使人肉麻,或可使人叹气,或可使人冷笑,或可使人大笑"的地方来,所以,鲁迅先生很赞赏这一文体,常以"立此存照"为题运用这一文体。  胡适先生的《什么话》写得痛快淋漓:  我们每天看报,觉得有许多材料或可使人肉麻,或可使人叹气,或可使人冷笑,或可使人大笑。此项材料很有转载的价值,故特辟此栏,每期得以一页为限。  马二先生说:"中国人何必看外国戏?"第23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2)  马二先生说:"中国戏何必给外国人看?"  王揖唐欢迎安福部的新国会议员词中,有一段说:"今天本俱乐部开欢迎大会,与会者俱系国会议员同人。各省英杰之士,同时聚于一堂。按字义言之智慧过万人者曰英,过千人者曰杰。中国人口四万万,今到会者将四百人,岂非每百万人中还出一智慧超群之代表乎?谓之曰英,曰杰,谁日不宜?"(《神州日报》8月23日)  ……  胡适先生的《什么话》写得漂亮,让人读过之后觉得痛快,展示了形形色色各种人物的真面目和真姿态,或肉麻,或叹气,或冷笑,或大笑,全在真实的文字间。  然而,用胡适先生的这面镜子照照他这位留洋大博士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不免有几分丑态,不妨也立此存照。  溥仪皇帝回忆说,在他15岁那年(1921年),他听庄士敦先生讲起了电话的神奇作用,便动了好奇心,就叫内务府在养心殿装了一部电话。这也是中国历代皇宫中的第一部电话,溥仪也是中国第一位使用电话的皇帝。电话装好后,电话局送来一个电话本。溥仪翻着电话本,十分兴奋地想打电话玩玩,给谁打?他先翻到京剧名演员杨小楼的电话号码,对话筒叫了号,一听对方的声音,便学着京剧道白:"来者可是杨-小-楼-呵?"听到对方哈哈大笑,还没说话,他就挂上了电话,开心极了。  电话的真切声音让溥仪兴奋不已。他接着给杂技演员徐狗子、东兴楼饭庄一一打电话恶作剧,闹得十分得意。这时,他想起了庄士敦刚刚提到过的一位留洋博士胡适,想听听这位吟诵"匹克尼克来江边"诗句,大力倡导白话文的作者,会在电话里用什么调儿说话?他按捺住自己的兴奋,叫了胡适的电话号码。很快,电话通了,巧的是,接电话的正是胡适。  "你是胡博士吗?好极了,你猜我是谁?"  "您是谁啊?怎么我听不出来呢?……"  "哈哈,甭猜啦,我说吧,我是宣统呵!"  "宣统?……是皇上?"胡适紧张、激动而兴奋。  "对啦,我是皇上。你说话我听见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儿。你有空,到宫里来?叫我瞅瞅吧。"  洋博士胡适竟然也会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召见激动不已。溥仪这番无心的玩笑,真的把洋博士胡适引进了宫。胡适接过电话之后,兴奋不已,也激动不已,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胡适为了证实这个电话,特地去找庄士敦,没想到还真的是"皇上"打的电话。胡适连忙恭敬地向英国人庄士敦请教进宫的种种规矩和礼节,问得十分细致,并得知,皇帝脾气很好,并不让他磕头,胡适就等着进宫。  可叹的是,溥仪打过电话后,把这事给忘了,并没放在心上,自然也没关照太监告知守门的护军。这样,洋博士胡适经过精心料理和准备之后,大摇大摆地走到神武门,差点被护军赶走。胡适费了好半天口舌,说是"皇上"召见,但护军就是不相信。缠到最后,护军半信半疑,请奏事处问了"皇上",才得知真有其事,这才让胡博士入宫。  这次由于皇帝心血来潮决定的会见,前后只不过用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溥仪只是出于好奇,想见见这位留洋博士和倡导新文化的代表人物。他问胡适白话文有什么用?他在外国到过什么地方等,胡适一一恭敬地回答。溥仪为了听听胡适对他的恭维,故意表示不在乎什么优待不优待的,只愿意多读点书,像报纸文章上常说的那样,做个"有为的青年"。可笑的是,30岁的胡适博士果然不出15岁的溥仪之所料,对皇上大为赞叹,说:"皇上真是开明。皇上用功读书,前途有望,前途有望!"  溥仪不太明白胡适所说的前途是指什么。不过,胡适激动不已地离开皇宫后,溥仪再也没费心思去想胡适,去记住这位新人物。没想到的是,王公大臣们,特别是皇帝的师傅们,听说皇帝私下见了这个新人物,一下子像炸了油锅,背地里吵闹了起来。更没想到的是,这次在溥仪看来短暂而无聊的会面,令洋博士胡适激动和兴奋不已,他连夜给庄士敦写了一封信,表述他的激动和受宠若惊。溥仪皇帝看到了这封信也觉得有些肉麻,进而想哈哈大笑--想不到,这样一位洋博士,也有那种遗老似的心理。胡适先生信中的一段这样写道:第24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3)  我不得不承认,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当时竟能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位!  泰戈尔在御花园的美好时光  印度诗人泰戈尔是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诗人。191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以后,出现了波及世界文坛的泰戈尔热。瑞典著名作家海登斯泰姆在为泰戈尔争取诺贝尔文学奖时在瑞典皇家学院上说:"我不记得,过去二十余年里我曾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从中我真不知道得到多少隽永的享受……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具有真正伟大水平的一个理想诗人。"爱尔兰诗人叶芝说:"在这些诗里显示我毕生梦寐以求的世界,这些诗歌是高度文明的产物。"中国女作家冰心读了泰戈尔的诗文,只深深地觉得澄澈--凄美。  1924年,63岁依旧充满激情的泰戈尔突然想去中国,对中国着了魔。传说中的最后一个佛教徒带着释迦牟尼的慈爱、和平去中国,已过去了漫长的一千年。一千年,两个文化大国没有来往。泰戈尔想走进中国,恢复两国古老文化传统的联系。泰戈尔获得了中国大学演讲协会会长梁启超的邀请,这年4月,诗人和他的随行人员终于来到中国。梁启超用他那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因为释迦牟尼那教诲精神而对印度所怀有的感激之情以欢迎泰戈尔:"为了通过知识获得真诚的解脱,通过怜悯得到真诚的爱,应该扩大理智和同情。"  泰戈尔与郑孝胥在四神祠前的合影诗人泰戈尔先到上海,随后来到北京。北京的学术界、文化界在天坛草坪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会。天坛绿草如茵,松柏一片葱郁,在春日的阳光下吐着清香。63岁的白须飘飘的诗人泰戈尔在年轻俊美的女诗人林徽因小姐的搀扶下,在这春意盎然的春华时节登台发表演说,赢来一片赞叹。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先生担任翻译。泰戈尔身材魁梧,轮廓很清晰,浓黑的眉毛下是一双睿智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智慧,再加上长长的白胡须,气质高贵,风度翩翩潇洒,给人以苍松的感觉,所以,有人描述他和徐志摩、林徽因是松、竹、梅,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岁寒三友图:  林(徽因)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泰戈尔)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效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徐氏在翻译泰戈尔的英语演说,用了中国语汇中最美的修辞,以硖石(浙江)官话出之,便是一首首的小诗,飞瀑流泉,淙淙可听 (陈从周《徐志摩年谱》)。  潇洒而充满激情的诗人泰戈尔怀着慈爱、正义和和平的愿望在上海和北京各地作即兴演讲,他期望能藉此沟通两个古老的文明国家传统的文化联系。然而,现实与他的愿望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依旧被保守思想笼罩着的中国,人们被他的潇洒和风度所感染,但他的言行却并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他和一些进步的、开明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感到无助和孤独。充满敌意的流言飞语一直追随着诗人,他被说成是颂古、复古的反动人物,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可怕敌人,是科学思想和物质进步的反对者。甚至于一些热切希望中国在文明进步的竞赛中超过日本的热血青年也在千方百计地排斥泰戈尔,抵制他的演说。诗人的同行者便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  当我们与北京的学者相会时,中国进步分子突然感到他们与泰戈尔思想有着巨大的一致性。同那时代的但丁与乔雯一样,泰戈尔与胡适两人都决心采用人民的口语作为文学表达的普通工具,以替代掌握在有限学者阶层手里的经典语言。一位激进的中国学者从饭桌的另一端跃起,拥抱泰戈尔,并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现在,他不仅同泰戈尔一道分担共同经历的痛苦,而且也分担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亲手制造的苦难。  诗人泰戈尔在皇宫御花园与逊帝溥仪会面,成为诗人作为复古、颂古反动人物的最好注脚。但泰戈尔一直用他的坦诚、智慧和博大的胸怀融化反对者。他即兴讲话和演说,他怀着深深的同情和亲善情感细致入微地注视着中国的心灵,他十分尖锐地反对战争、冲突和盲目崇拜物质进步的声音,他的亲切友善,都让人难以忘怀,他很快便消除了众多反对者的批评,把进步的、开明的人们吸引到了自己的身边。第25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4)  泰戈尔与溥仪在御花园四神祠前合影经过庄士敦的介绍,逊帝溥仪决定会见泰戈尔。溥仪请泰戈尔入宫,在紫禁城的后宫御花园会面,由帝师庄士敦和遗老总管内务府大臣郑孝胥陪同。会面的地点选在御花园西南部的养性斋--这是一座凹形的两层楼阁,明代时称为乐志斋,清顺治年才改名养性斋。楼上正室有康熙皇帝题写的匾额:飞龙在天。左室楹联:心迹只今偏爱淡,诗情到此合添幽。右室楹联: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史得周旋。楼下是乾隆的御笔匾额:居敬存诚。这里此时是英文帝师庄士敦的临时休息所,楼上楼下都布置着西式的器具。泰戈尔对这里的景致、布置十分赞赏,特别是对楼下乾隆的楹联产生了兴趣,认为联句很美:休道渊鱼看活泼,消闲书史把菁英。庄士敦先生详细记述了泰戈尔入宫的过程:  辜鸿铭将中国人的礼貌作为其民族的特征之一引以为骄傲。但遗憾的是,这种礼貌于1924年在北京的一个学者团体给予来访的一位著名的外国人(也是皇帝的访者之一)的招待会上却完全丧失了。这位著名人物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他于当年4月应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胡适博士和徐志摩(徐志摩为新月派的年轻诗人和领袖,数年后因不幸事件而惨死)的邀请来华访问。  泰戈尔来中国之时,正值外国影响在学术界和其他各界产生作用之际,这使他的访问陷入困境;他对年轻中国的呼吁--要珍惜自己民族优美而高尚的文化遗产--受到了一些学者听众的冷遇,甚至受到敌视。我希望泰戈尔在他没有看一眼一向具有礼貌和尊严的中国之前,不应离开北京。于是,我向皇帝谈及泰戈尔,并请求允许他到紫禁城来。我也向皇帝展示了一些泰戈尔的英文和中译本的诗作。皇帝立即答允了我的请求,会见在御花园我的亭阁中进行。  此次会见肯定使皇帝愉快,我想这位诗人也同样感到高兴。跟随皇帝参加这次会见者还有郑孝胥。我感到高兴的是,在皇帝的赞助下把两个伟大国家的第一流诗人联系在一起了,这两个国家过去在文化接触方面有过密切的关系。  诗人泰戈尔与皇宫有过多次的来往,他与皇帝溥仪也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这些可以从故宫图书馆现存的四张照片得到佐证。四张照片分别是:泰戈尔画像,泰戈尔与溥仪合影,泰戈尔与郑孝胥合影,十二人合影。  泰戈尔的素描画像是出自外国画家之手。宫里的这张是翻拍照片。画像右下方有外文题款,显然是画家的题款,但字迹模糊不清。再下方写着英文"北京"和"1924"。这张翻拍素描画像可能是泰戈尔与溥仪见面时当面赠送留念的,溥仪将此作纪念品留下来,便存放于宫中。  泰戈尔与溥仪合影、泰戈尔与郑孝胥合影都是在会见时特地留作纪念的,两张照片的背景都是御花园钦安殿西南部、千秋亭东侧的四神祠--与御花园11座小亭不同,这里以祠命名,但结构依旧是亭子,令人感到独特而神秘。奇怪的是,亭中没有四神的牌位,世人一直无从知道是哪四神。据学者王镜轮考证,这里供奉的是道家四方神即代表东西南北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祠的香火一直不断。泰戈尔和溥仪就站在这四神祠前,面向北,溥仪居右站在台阶上,泰戈尔居左站在平地上。泰戈尔与郑孝胥则正好倒过来:郑氏居左,两人一同站在台阶下。  泰戈尔等12人合影的地点显然不在皇宫,从里面的背景一眼就可以确定。据故宫汪莱茵女士等人的考证,可以确认其中的11人:照片的背景是北京的四合院,四级青石台阶,两根檐柱。前排2人坐着,正中是泰戈尔,其右边是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颜惠庆--他是宣统二年的洋翰林,留洋博士,曾任外务部右参议、驻日内瓦国际联盟代表、驻苏联大使;泰戈尔左边2人站着,居中的是美丽如花的女诗人林徽因,站在她旁边居外的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英文师傅英国人任萨姆。随意站在台阶上的为中排6人,从左至右分别是:诗人兼翻译徐志摩,印度人那伽,英国学者恩厚之,印度明院院长沈摩汉,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麒,印度画院院长难达婆薮。后排2人:右为溥仪的英文师傅庄士敦,左边为一个外国女士。第26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5)  从这几张照片看,溥仪和泰戈尔有过多次的往来。  溥仪曾试图领会诗人泰戈尔的诗,他曾专注地吟诵:  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离开了你,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就敞开心扉,孤军前进!  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黑夜里高举火把,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让它成为你惟一的光明。  据说这是胜利者英雄甘地极喜爱的诗歌,但溥仪反复吟诵,还是不大懂,他看着宫室屋脊上的脊兽,一脸困惑。  中国皇宫最后一次帝后大婚礼  据溥仪回忆说,从开始议婚到最后成婚,前后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在这期间皇后还没有确定,两个老太太--溥仪的生母和庄和太妃却撒手人寰。由于时局的变幻莫测和动荡不宁,师傅们多次劝谏大婚从缓,再加上在世的几个太妃卷入情形十分复杂的争执,使得这最后一个皇宫帝后大婚变得微妙而复杂,一波三折,几起几落。  庄和太妃去世后,宫里主要有三个太妃主事:荣惠太妃没什么主见,由谁来立皇后都行;敬懿太妃是同治皇帝的妃子,总是抬出当年慈禧太后遗嘱的话"承继同治、兼祧光绪",认为宣统帝是继承同治的帝位,所以应当由她来推选皇后;隆裕太后(光绪的皇后)在世时就不睬敬懿太妃的这一套,因她主持宫中事务,不仅没有尊重敬懿太妃,反而把她打入了冷宫;隆裕太后去世后,袁世凯干涉皇宫内政,指定端康太妃继承隆裕的权力主持宫中事务,端康太妃想找个自己的亲系女子册立为皇后。这样,敬懿太妃、端康太妃互不服气,也互不相让,为选婚闹得乌烟瘴气。溥仪的两位掌握兵权的叔父各支持一个太妃,上下奔走,使得宫廷更为热闹。  究竟选谁做皇后,当然由皇帝说了算。宫里的规矩是:让候选的女子排成一排,由皇帝和太后挑,选中的递上玉如意(一说系荷包于其扣上)即可。可到民国时代了,王公大臣们觉得,让人家闺女站成一排挑来挑去,不太妥当,便改为排照片,看准后,用铅笔做个记号。候选的四个女子即蒙古王公阳仓扎布家、满洲都统衡永家以及荣源家和端恭家的,照片一同送到养心殿。溥仪说:在我看来,四个人都是一个模样,身段都像纸糊的桶子;每张照片的脸部都很小,实在分不出丑俊来,如果一定要比较,只能比一比旗袍的花色,谁的特别些。  15岁的溥仪没什么标准,便胡乱地在一张似顺眼些的相片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圈,交差了事。这个女子就是满洲额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文绣,比溥仪小3岁。文绣是溥仪的六伯父海军大臣载洵推荐的,是敬懿太妃中意的姑娘,敬懿十分高兴。但这个结果令端康太妃就不满意了,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强行让王公们劝溥仪,重选她推选的满洲正白旗敦布罗氏荣源的女儿婉容,理由是文绣长得不好,家境清苦,而婉容长得美丽,家境富裕。婉容是禁卫军大臣载涛推荐的,端康太妃中意。溥仪听从劝告,用铅笔在婉容相片上画个圈,重选与溥仪同岁的婉容为皇后。这一下,敬懿、荣惠两太妃又不乐意了。太妃、王公们争执不下,最后荣惠出面说:皇上圈过文绣了,她不能再嫁平民,就纳为妃吧!溥仪想不通怎么一下子有了两个老婆?不大乐意。王公们劝说,溥仪让步,这一后一妃就这么定了。  大婚前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后、妃刚确定,1922年3月11日的《宫门抄》便发出通告:荣源之女郭佳氏(婉容)立为皇后。但这并不意味着结婚。庄士敦说:中国皇帝婚礼的一个奇怪特点是,一位青年妇女晋为皇后,并与文绣相比,婉容的相貌看起来清秀一些。不是由于她嫁给皇帝这个事实而自然形成的,而是由于皇帝发布命令造成的。命令一旦发布,她即成为皇后,尽管发布上谕的时间和举行婚礼的时间之间也许要消磨好几个月。宣布立后的同时,《宫门抄》也宣布了选额尔德特氏(文绣)为淑妃。这一结果令汉族忠臣大失所望,他们希望皇帝能娶汉人为皇后以扭转乾坤,而甚嚣尘上的传言是皇上的新娘非徐世昌总统之女莫属。3月14日的《宫门抄》又发出双重婚礼通告: "荣源为其女儿晋为皇后已谒见皇帝,当面致谢;文祺为其侄女额尔德特氏被封为淑妃感到荣幸,已通过内务府代向皇帝致谢。皇后之父被赐各种恩典,授头品顶戴,选御前侍卫,赐紫禁城骑马。"不久,他升为内务府大臣,晋升公爵。第27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6)  3月份刚举行纳采礼,一系列变故发生。直奉战争爆发,中原烽火连天,婚礼便拖了下来。直拖到12月1日,徐世昌总统下台,黎元洪再次出任总统。纷繁变幻的时局令疲惫憔悴的溥仪皇帝作出了惊人的决定:要求庄士敦立即带他去英国公使馆,打算一到使馆,便通电全国,放弃帝号、特权和民国的津贴。庄士敦在给一位通晓英语的前清官员的一封信中详细地说到此事:  皇帝于上午从电话中得悉我已返回,遂派机要通讯员送来一纸用铅笔写的中文便条,让我于当日下午三点钟到宫中他的私邸去见他。他还令我准备两部汽车同时在东华门外等候,但是没有说明原因。最后,他要求我对他写的便条要在皇室和其他几位师傅中间绝对保守秘密。  我按照指定的时间乘坐自己的汽车前去进宫,并命令第二辆汽车开出车库……我发现皇上正在养心殿等着我。我们会面时没有第三者在场。会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过的这类最尴尬的场面之一。首要的一点是,皇上希望我把他带到英国公使馆去。他已如此明确地下定了决心,甚至连着首先同我讨论的余地都没有。这就是他要我准备两部汽车的原因。我和他同坐一辆汽车,他的几名侍从坐另外一辆汽车紧跟其后。  皇上接着讲道,一旦到达使馆,他即打算通电中国人民,说明他对继续留在无所事事、只领国家津贴的这个位置上感到羞耻,不仅愿意放弃民国政府曾经作为退位代价而付给他的400万元津贴,而且也愿意放弃他的帝号和包括占据皇宫特权的一切有关的权利。  庄士敦对选婚之间和徐总统下台之后,皇帝突然宣布要离宫出走这一戏剧性变化感到十分惊奇。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忽然之间要放弃津贴和帝号?庄士敦认为有四个原因:第一,皇帝是聪明而富有思想的,而且是一位博览各种政治见解的人。他对中国的现实情况比许多成年人知道得更多,对他自己的地位也不存在任何幻想。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到,不做任何工作而白拿国家的巨额津贴是一种耻辱。第二,皇上对他所了解的整个宫廷的腐败现象越来越感到厌恶。第三,极端的共和主义者所谓的旧国会或某种类似的议会代议制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恢复,而帝号和津贴的废弃有可能被提出来。第四,皇帝现在的处境对其身心是有害的。庄士敦分析了当时的时局和由此可能出现的后果,理由充分地说服溥仪放弃了自己的打算。  大婚礼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清廷任命了4名大婚礼大臣:贝勒载涛总办,帝师朱益藩和内务府大臣绍英、耆龄为副。随之成立大婚礼筹备处。设定照同治大婚礼的规模,简肃而隆重。但即便一切从简,也得40万元。内务府府库空虚,这笔经费从何而来?清室与民国政府磋商,要求把历年所欠的清室优待费先拨40溥仪大婚时,警察在神武门内护卫。万应急,但得到的答复是:方今国库空虚,碍难照办,请另行筹措。清室只好变卖珍宝。报纸一披露,天下哗然。最后,只好改用抵押,用40多箱金银器皿作抵押向英国汇丰银行筹借经费。民国政府财政部送给清室一封致歉的信,说特意从关税款内拨出10万元给清室筹办大婚,其中2万元算是民国的贺礼。  10月21日,举行纳采礼,以礼亲王诚坤、睿亲王中铨任纳采正、副使。礼亲王骑马在前,睿亲王手中持节,一行人从乾清宫出发,后面是大队的仪仗和采礼。但京师市民看见的却是一支不伦不类的纳采队伍:分两行随行的是手持黄缎龙旗和木牌、木棍的仪仗,持节使后是一把黄伞和雕鞍锦辔、鞍上覆盖黄色绒毯的4匹黑马、白马;采礼是木亭、锦匣、绍兴酒和果品,采礼队列的最后是全身染成红色的40只绵羊,纳采队伍走到神武门后,步军统领衙门和保安队的300人的马队在前开路,宗人府和内城守卫队三起乐队随行奏乐--马队和乐队的人员,全都身穿民间的服装,背挎洋枪马刀,吹打洋鼓洋号。纳采队伍在人们的嬉笑声中直奔帽儿胡同荣公府(荣源封为承恩公)。第28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7)  11月12日举行大徽礼。筹备处发布消息,定于12月1日举行清皇室婚庆信物--伽楠香木嵌镀金双喜扳指大婚。11月29日,清室举行册封淑妃文绣的仪式,迎文绣入宫。11月30日,举行册封皇后典礼,由礼亲王诚坤、怡亲王毓麒为正、副使。12月1日,举行大婚典礼。溥仪身穿袍褂,来到乾清宫。满蒙王公和遗老们齐集宫内。恭亲王奕?的长子庆亲王载振和郑亲王昭煦任正、副使,御前侍卫衡永等8人随行,带着大队迎亲人马前往荣公府。蒙古亲王那彦图、蒙古郡王贡桑诺尔布和宗室载泽、溥信4个御前大臣在乾清宫照料一切。新郎溥仪派人把一柄如意放在凤舆里。24人抬的大凤舆轿顶涂金的,正中一只很大的金凤凰,凤背上一个小金顶,周围9只小金銮嘴里都衔着长长的黄丝穗;鹅黄婉容大婚时朝服像文绣结婚时朝服像色缎子轿围,上绣抱着红双喜字的蓝凤凰。  大婚使用的是全副卤簿仪仗:伞棍、旗、牌、金瓜、钺、斧、节、扇和各百余对的牛角、大鼓。队伍至神武门,增加五起军乐队和民国步、骑卫队、禁卫军警察中队2000人。队列中有一座银顶黄缎轿和三辆银顶黄缎旧式马车,都是空的。这是备皇后日后私人使用的。队伍中较引人注目的是60人手提的大宫灯、70余人肩扛的龙凤旗伞和无数仆役抬着的装金册、金印、新娘嫁妆的黄龙亭。  皇后入宫的时间预定在1日凌晨4时。满人的婚礼不同于汉人,都是在夜间举行,因为这个时辰,月亮几近饱满,月光明亮,月华似水,天空澄澈无云,大地静寂无声,乾坤朗朗。凤舆从乾清宫出发,浩浩荡荡地在夜色中行至皇后家。銮仪卫轿夫将凤舆抬至前院,转由太监抬至内堂正厅,放在一个角落,使之面朝东南--此时此刻,这里由"福星"统辖。新娘早已梳妆打扮完毕:梳着双髻,戴上双喜如意,身穿龙凤同合袍,头上盖着精绣龙凤的红盖头,手里拿一只苹果。女官请新娘升入凤舆就座。太监们抬出内堂,在大门口转交给轿夫。大婚队伍启程,向紫禁城进发。新娘没有家人陪伴,只有她的父亲跪在大门外的红毯上送行。  队列行进在北京的街上。月亮西沉,夜色一片漆黑。街上的电灯稀稀落落,忽明忽暗。  街道上挤满了人,他们通宵未眠,就为了一睹这最后一次的大婚盛况。凤舆经过的街道中央,都撒满了黄色的沙土,街道上干干净净。坐在凤舆中的新娘婉容忐忑不安,心中十分的迷惘和复杂。队伍从东华门中门进入皇宫,一直走到乾清宫大门。凤舆在汉白玉台阶下落地。太监接替轿夫,将凤舆抬进乾清宫丹墀,停在龙座前。龙座两边是王公、福晋、侍女、太监、内务府大臣和高级官员。  坤宁宫房内摆设王公和官员退避之后,新娘在福晋、命妇、太监的照应下走出花轿,通过乾清宫后门,来到洞房之地的坤宁宫。16岁的丈夫溥仪正在坤宁宫迎候。福晋和命妇早已布置好了洞房:龙凤喜床上是绣工精细的锦缎被褥,上面绣着龙凤呈祥的图案,正中放一只宝瓶,瓶内装着珍珠、宝石、金银钱币和五谷,四角各放一柄如意。过了大火盆和马鞍的新娘,由载涛的福晋接过她手中的苹果,换上宝瓶。溥仪在洞房中隆重而小心地揭掉新娘遮面的盖头,这位新郎这才第一次见到自己16岁的新娘,原来确实十分的美貌。随后是合溥仪、婉容大婚当日,接见前来祝贺的外国来宾。卺礼和合卺宴。皇宫热闹非凡,并从次日起三天三夜唱大戏恭贺助兴。  12月3日,举行了盛大的受贺礼。皇帝升入乾清宫宝座,接受王公、大臣和民国要员的祝贺。大部分穿着满洲的礼服和朝服,民国的官员们穿西服、燕尾服。许多报纸对热闹的皇宫发出严正的声讨和批评。尽管如此,也挡不住王公大臣的兴高采烈,许多遗老、旧臣如惊蛰后的虫子再次成群飞向北京、汇集在皇宫四周。遗老遗少和太妃们大为兴奋,他们最得意的是民国的要人和东交民巷的外国客人--这辛亥革命以后皇宫中第一次出现的外国官方客人。为了答谢外国观礼的客人,按庄士敦的意思,溥仪在乾清宫特意安排了一个酒会。张勋时的外务部大臣梁敦彦拟定了英文谢词,由溥仪缓慢而清晰地念诵:第29节:第一章 紫禁城内的白日帝制梦(28)  今天在这里,见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高贵客人,朕感到不胜荣幸。谢谢诸位光临,并祝诸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收到的大量大婚礼物,仅现金就100多万元。内务府印行的"红册"上记载了贺礼的名称和送礼人。孙中山和革命党人没有送礼。王公、宗室、帝师、内务府官员和旧臣都列名册中。一位前清官员为了对故主表示忠诚,不顾家境贫困,将家中惟一的珍品--一本家藏200余年的传家宝、康熙皇帝的手书《千字文》送作贺礼。绝大多数送礼的人签署:臣某某恭进。民国的官员则大多不称"臣",只写"呈进"、"恭进"。例外的是,颜惠庆博士同张勋、张海鹏这样的"忠臣"一样写上"跪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民国要人的贺礼和社会各界名流的礼品。大总统黎元洪在红帖子上写:"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赠宣统大皇帝。"礼物共8件:珐琅器4件,绸缎2件,帐1件,对联一副:"汉瓦当文,延年益寿;周铜盘铭,富贵吉祥。"前总统徐世昌送贺礼2万元,还有许多贵重物品,包括28件珍贵瓷器、一张名贵的龙凤地毯。基督将军冯玉祥送了一柄白玉大喜如意。张勋送1万元。民国著名官员吴佩孚将军、王怀庆将军、蔡廷斡海军上将、曹锟将军和颜惠庆博士送了礼金和礼物。张作霖、吉林总督、黑龙江总督各送1万元。富豪遗老陈夔龙、李经迈送呈钻石珠翠。"文圣"康有为送银圆1000元和磨色玉屏、金屏、拿破仑婚礼时用的硝石蝶以及一副亲笔对联:"八国衣冠瞻玉步,九天日月耀金台。"溥仪的堂兄弟、英文伴读溥佳送一辆自行车,引起了溥仪的极大兴趣,很快学会后,便开始骑车游荡宫中。  溥仪这样回忆他的洞房之夜:  行过"合卺礼",吃过了"子孙饽饽",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坤宁宫洞房)的屋子里,我觉得很憋气。新娘子坐在炕上,低着头,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只觉着眼前一片红:红帐子、红褥子、红衣、红裙、红花朵、红脸蛋……好像一摊溶化了的红蜡烛。  我感到很不自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觉得还是养心殿好,便开开门,回来了。  我回到养心殿,一眼看见了裱在墙壁上的宣统朝全国溥仪在养心殿。各地大臣的名单,那个问题又来了:我有了一后一妃,成了人了,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