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演员自身的言行举止,则是受制于演员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演员自身的言行和他所扮演的角色的举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当演员自身的思想和他所扮演的角色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演员必须控制自己,服从剧本的规范和导演的安排,去演好角色。 比如,如果由我登上舞台去扮演"雷锋"这个角色的话,我可能会认为雷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但作为演员,我必须控制自己,按照剧本和导演的要求把雷锋这个角色的一言一行演好。 倘若我们把社会当作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如果你试回忆一下今天你遇到的几个人,你可能会发现你已经扮演了几个不同的角色:和A会面时,你是以家长的身份出现与A这个学校领导交谈的;碰到C你又成了B在机关单位的上司;而与C在菜市相遇时,你们又是邻居和朋友…… 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对各种社会角色都规范了一整套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老师该做什么?学生要怎样做?家长的言行举止应该怎样?都是有规定的。 但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人与这些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有和谐的时候,也会有不和谐甚至冲突的时候。 这就是人的行为的两重性。 为了更好地解释人的行为的两重性,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美国的许多超级市场为了招揽顾客,每到周末就提供各式各样的免费试吃的食物样品,工作人员还穿红戴绿地或现场烹调、或分发食品、或散发各种折扣票……弄得像节日一样。孩子们是最喜欢这种场合的啦,左手的还没吃完,右手又抓满了。 每一个母亲都无奈地感叹自己的儿女:"吃的东西,总是别人家的好广 别看孩子们在店里吃得津津有味,你真回家煮给他们吃,就得低三下四地求爷爷告奶奶了。 儿子小的时候是很喜欢在周末跟我们到超级市场去的,节目之一就是尝那些免费食品。但也有几次,他主动要求自己留在家里。 我们觉得有些奇怪,就在假装上车后又悄悄回到窗边,观察他到底做些什么? 从窗外观察,我们终于发现:原来他是想从"父母"与"儿子"的角色关系中解放出来一下,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在没有任何角色关系约束的氛围中轻松一下,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 与我们在一起,他就得扮演"儿子"的角色,言行举止就得遵循这个角色的规范。 独立的行为与扮演"儿子"这个角色的言行,表现的是人的行为的两重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也是社会现象。 如果我们仔细比较英语和汉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文化特别推崇"自我"("I"),而不是"我"("Me")。因为"I"在句子的任何部位都必须大写,"Me"只有在句首时才有大写的资格。显然,西方文化特别推崇自我,而不太重视角色。 这就难怪,挪拉在离开"玩偶之家"时,赫尔默说:"请记住――你首当其冲的是妻子和母亲!" 娜拉说:"我再也不信这一套了。我相信在我是妻子和母亲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 看看汉语就更有趣,几乎所有人称都与人有关,惟独第一人称例外。 比如,"他"是"人也","你"是"人尔","她"是"女人也"。即使第二人称的尊称"您"和表示人称的复数的"们",也都与"f"直接有关。 然而,根据顾颉刚先生的考证,第一人称"我"的古代象形字是一尊刑具,与人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只是间接的有关,是惩罚人的工具。 为什么惟独"我"字与人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呢? 中国文化把"我"看作"自私"(连日本也受中国文化影响,把"我"字写成"私"字),即为万恶之源,难怪得动用"刑具。 但社会是由一个个的"我"组成的,如果把"我"都赶尽杀绝,其结果将是连对"我"施用刑具的社会也不复存在。 这是一个两难命题。 中国文化巧妙地把"我"分为"自我"和以角色出现的"我"。也就是人的行为的两元性:"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中国文化把"我"一分为二后,就推崇角色的"我",扼杀人本身之"自我";也就是说,鼓励"角色行为",抑制"独立行为"。 这种只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自身的教育的结果,必然是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自主、重外在的纪律轻内在的能动。 其实,如果我们把"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看成是两元,即一阴一阳的话,他们是相生相克的。阴阳需要平衡,总是压抑一元,扶持另一元,就会出现阴阳失调。按照中医的观点,阴阳失衡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 依此类推,阴阳失衡的教育,也是不健康的。 我在前面谈及中国的学校不允许用左手写字的问题。其实,用左手写字是一些人的天性,强迫他们用右手写字,实际上是压抑了他们的天性。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用哪边手写字的小问题,其实质是压抑个性、抑制人格发展的问题。它的表面结果是形式上的整齐划一,它的内在结果是造成了无形的内伤。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是言过其实,甚至是危言耸听。 在这里,我可以举出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有报反证:在中国所获得的国际体育竞赛的冠军中,有没有左撇子们的功劳呢?这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这样说,如果我们强迫杨阳用右手打球,在国际羽毛球赛的历史上,中国就少了几面奖牌甚至几等奖杯! 如果没有左撇子,足球、篮球、水球等就没有了左边锋和左边卫,这球还怎么打?就根本没法打了,更退论冠军啦!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强迫邓亚萍换一边手打球,中国的金牌是不是要少掉好几面?金杯是不是要少掉好几尊? 这些有形的事实,都可以有力地反证:中国教育因压抑个性已造成了无形的内伤。 我在这里不是强调用左手还是用右手写字的形式问题,而是要指出压抑个性给中国教育带来的无形内伤。 不是去研究形式,而是去研究这种形式带来的后果。 人的行为是具有两元性的,同时人的行为又具有两重性。 请看如下纵坐标: 有意识行为 无意识行为 有意识行为是指主动的、有预谋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 举个例子。自从矿矿八年级的自然科学课老师无缘无故或者是心存偏见地给他的研究汇报成绩定为F以后(请看《孩子能不能对长辈说'不"》一节),矿矿非常不喜欢甚至看不起这位老师。班上好几个平常学习挺好的学生,都成了调皮捣蛋的角色。因为孩子们认为:这位老师有偏见,故意给他们低分,知识有限,误人子弟…… 有一天,矿矿和他的好朋友麦德决心考一考或者说"整一整"这位老师。 一般来说,美国的老师甚至是教授都比较能坦然地正视自己的缺陷。大概是学生反映这位自然科学课老师没有"料",太强烈、次数太多,于是,她就有意无意地走到另一个极端,总不愿在学生面前显得无"料"。 孩子们大概是捉住她的这个心理,就设了个圈套:先由麦德假装向老师请教一个难题――那是一个从其他自然科学教材上找来的似是而非的难题。趁老师一时答不上来时,矿矿就故意走过来说:"麦德,走,出去玩!" 麦德说:"等一下,我有问题要问……" 矿矿说:"啊,这个问题我懂,昨天我刚看了书,就是…… 其实,矿矿故意给一个错误的答案。 他们的设想是,如果这个老师真是滥竽充数的,她就会顺着矿矿的答案走。如果她真懂的话,她就会矫正那个错误的回答。 谁知,这位平庸的老师在支支吾吾中,竟然像摆脱困境一样顺势附和矿矿的"答案"…… 在这件事情上,麦德的提问和矿矿的回答都是有意识的行为,都是主动的、有预谋的、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 无意识行为是指下意识的、没有预谋的、本能的行为。 那位平庸的老师,一时答不上麦德的难题,慌乱间顺势附和矿矿的"答案",是下意识的、没有预谋的、本能的行为。 有意识行为与无意识行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有意识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它。无意识行为也可能带有潜在的目的,但它却没有计划和步骤,也没有预计到行动的结果。 显然,无论是麦德的提问还是矿矿的错误回答,都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或步骤去达到它的。而那位老师一时答不上麦德的难题,慌乱间顺势附和矿矿的"答案",虽然可能带有潜在的目的,但却是"没有计划和步骤,也没有预计到行动的结果"的。 当我根据自己研究的这些理论,把上述的根坐标和纵坐标交叉起来,就能较清晰地显示出我国素质教育的盲区。 请看如下我称之为"人的行为两元性与两重性的交叉图解": 有意识行为独立行为一──────-x角色行为 无意识行为 第1区我称之为"直觉行为",即独立――无意识行为。 这是指那些正常的、可理解的、几乎是"本能"的反应。也就是说,那些无角色意识的、无预谋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 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说话,在很多情况下这可能是无预谋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没有考虑到"学生"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的行为。 第2区我称之为"习惯行为",即角色――无意识行为。 这是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无预谋的、不需经过深思熟虑的角色行为。 比如,相当多的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与老师不一致时,在"老师总是对的"或"学生必须遵从老师"等等观念的指导下,连想都不想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认同老师的想法,或接受老师的答案。 第3区我称之为"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 这是一种基于自己的角色地位的社会确认行为,即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预谋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该目标的角色行为。 我们在上面谈到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与老师不一致时,连想都不想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认同老师的想法,或接受老师的答案。这是"习惯行为",即角色――无意识行为。 然而,当有些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做一个"好"学生或"乖"学生(美国叫"老师的宠物")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附和"老师,这显然不同于角色――无意识行为。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预谋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该目标的角色――有意识行为。 中国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非常频繁地出入并活跃于这个角色――有意识行为区域。 第4区我称之为"自主行为",即独立的――有意识行为。 这是一种不被角色规范所约束的独立的超然行为。 比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正值高潮时,美国总统布什到沙特阿拉伯看望美国士兵。 一些美国士兵向布什:"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回家?" 这种发问,就是一种不被角色规范所约束的"自主行为"。因为作为"士兵"这样一个角色,在战争打得正激烈时,是不应该问他们的最高统帅"什么时候才能回家"这样的问题的。但这也反映出这些发问的美国士兵相信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去考虑他们个人的权利。或者说,他们在执行土兵的角色义务的同时,也有独立自主的思考。 当然,那些选择投降或反战的伊拉克士兵所采取的行动,就更是超出角色期待和角色行为规范的"自立行为"了。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我所划分的这四个区,只是用于区分人类的不同行为及其特点,并不表示某一行为就比另一行为好。 换言之,"自主行为"可以是一种好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另外,"自主行为"只能说是不同于"确认行为",而不能说"自主行为"是正确的,"确认行为"是错误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我儿子矿矿是在五岁的时候来美国的,那时他一句英语也不会说。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们只教了他最重要的一句英语:"厕所在哪儿?" 大约三个月后,一天他从幼儿园回来,很高兴地告诉我们,他听懂了老师的故事。我们不太相信,就让他复述老师的故事。那是一个关于鹿与狼的童话,表现了典型的西方思维,儿子不可能由中国的故事加以想像而杜撰出来。我们意识到他突然能听懂了英语。 又过了约三个月,我到密执安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国际会议。回来时,我发现儿子突然会说英语了。 当然这种会听会说,总还是有限的,只不过由一句不会,到突然能听懂别人的大意,突然能自己表述个大概,这种质的飞跃,让人感到突兀和惊喜罢了。 只有到他连做梦都说的是英语――到了用英语思维的境界,那才能说真正懂英语了。 由于我们在家里都说汉语,汉语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对他影响太深,以至于过了一两年儿子才在"梦里都说英语"。到了那个阶段,他要说汉语,就得将脑子里的英文思维翻译成汉语,才说得出来。结果给国内打电话,家里人就笑他说起中国话来像"皇军"。 儿子在两种完全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中的挣扎,是很痛苦的。但那是后话。 到美国的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秋天,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英文叫homroomteacher)是位英语老师,也就是国内说的语文老师。 这位班主任严肃,话少,与家长打起交道来,态度总是不冷不热的。矿矿摔断手,一个星期不上学,她顺路来看过一次。 从她对家庭作业的设计,可以看出她教书特律。每次家庭作业要达到什么目的?多少次作业以后要达到什么水平?都设计得非常科学和严谨。而且要求特严,第一次不做,让你拿张很客气的条子给家长,并且要补做,家长还要在补做的作业上签字。 据说,第二、第三次更严厉得多。 矿矿漏过一次作业,连我们也"捎带"上了,没让他再挨第二次。 据她在家长会上介绍,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有每一次的目的,缺了就会影响整个计划。 这是我在美国看到的最严厉、最认真的老师。 在这位老师的调教下,矿矿的英语突飞猛进! 过去看小说,形容地里的庄稼长得快,就说夜里能听到"爆节"的声音。这个时候,儿子英语的进步,就像他长个儿一样,每天都是可以拿尺子来"量"的。 但非常奇怪的是,儿子常常流露出不想上学的情绪。 有一次,甚至还对他妈妈说:"……我真想从学校跑回家来!" 问他为什么?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看他成绩非常好,学得又轻松,我们也就没放在心上。' 年中开家长会,旁敲侧击了半天,也不得要领。 妻子在迈阿密大学研究生院读书,系里的女教授阿莱希欧博士同我们一家交往频繁,慢慢地我们两家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这种亲密得不分依我的程度在西方是很罕见的。用中国的俚语来说,是到了可以"拉尿泡饭吃"的地步。 阿莱希欧博士是意大利后裔,很漂亮,与电影里的明星不相上下。她的丈夫有硕士学位,在证券公司任高级主管。两口子非常善良,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他们把矿矿当成了儿子,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我们也非常疼爱他们的两个孩子,尤其是那个金发碧眼的女孩杰西卡,两天不见,妻子就要念念叨叨了。 一天下午,阿莱希欧博士来我们家,还在楼下就嚷开了: "庆贺呀!实在应该庆贺!怎么你们都不告诉我,矿矿在班里连续两次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 我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你告诉我们,我们真是一点也不知道。" 阿莱希欧博士眨眨那双带长长的卷睫毛的大眼,还以为我们是在表现中国人的特有谦虚。 我摇摇头,肯定地说:"矿矿压根儿没提过这事儿" 阿莱希欧博士沉吟一会儿,说:"那还是对门的动兹教授告诉我的,他儿子大卫和矿矿同班。孩子们回来一说,家长中早都传遍了。我是今天才知道的……"她微微扬起那条细长挺直的希腊雕像般的鼻子,让人觉得事态的严重:"不行,明天我要找矿矿的老师说说!" 矿矿连续两次在拼写擂台赛拿了第一名,怎么会我们什么也不知道?直觉告诉我们,好像是有些什么不太对劲儿! 拼写擂台赛,英文叫SpellingBeeCbrltest。比赛办法是首先全班小朋友全都起立,老师给一英语单词,能拼写出来的小朋友继续站着,写不出来的小朋友坐下,表示出局。老师再给第二个单词,依此规则,一次一次比下去,直到剩下的最后一个人,获得第一名。 第一次比赛时,坚持到最后一个的是矿矿。 有人不服,老师问还比不比? 就又比了第二场,这次拼到最后,只剩一女孩和矿矿对垒了一阵,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只有儿子孤零零地站着"独孤求败"。 比一次,可能是侥幸。比两次,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剩下的都是这个一年前还不会说英语的中国小子! 这样,小朋友哑然了!服气了! 如果我当时在场,我一定会老泪纵横的,为我的儿子骄傲。 可是这个教学有方的老师,竟然不吭一声。一年多前还只会结结巴巴地说一句英语:"厕所在哪里?"的中国孩子,竟然站到最后,把全班说母语的美国小朋友比了下去! 恐怕连老师也有些不服气,才会有第二场比赛的。 但第二场,小朋友没了脾气,老师才气不知打从何处出,草草收场。 这事,在美国小朋友中传为佳话,家长们也沸沸扬扬了,我们才曲里拐弯,三传五递地得到消息。该老师不在班上表扬矿矿,没要求小朋友向他学习,这也罢了!背地里鼓励鼓励他,也让他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要继续坚持,继续努力!但老师一声不吭,以致矿矿并不把这事当成一件什么难能可贵的事告诉我们,就像天边飘过的浮云一样的没分量。 我终于按捺不住,在学期结束,儿子要升二年级时、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请她鼓励鼓励矿矿,不然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要坚持?什么是要继续努力? 听筒里,她沉默了一会儿,同意了。 最后,她还是没有向矿矿提及哪怕只言片语。 其实,儿子并不见得比美国小朋友聪明多少,但为什么他在一年前不会说一句英语,而一年后能在拼写擂台赛中击败全班说母语的小朋友呢? 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我弟弟在一家美国公司当工程师,每当国内有考察团造访公司,都喜欢到他家坐一坐。这时,他常常爱对客人夸张地说,他刚来美时,是个所谓的"三残人士":不会说――哑巴。不能听――聋子、不能看――瞎子…… 弟弟发现在美国有一种专门为聋子设计的电视设备――字幕机,可在电视上显示出字幕。 这种设备对这种刚来美国的"三残人士"是很有用的。因为一般成年人学外语,多是读强于听,一时听不懂,可以借助一下字幕。 我是不赞成用字幕机的,我认为会使人依赖字幕而忽略听力的训练。但妻子却认为可以借助字幕帮助和提高听力。于是,我们家买了一台字幕机。 我看电视时,我将字幕机关掉,但妻子和儿子却喜欢用它。 美国人因为知道英文单词的发音,不会太刻意去注意它的拼写。我们中国人因为不熟悉英文单词的发音,就会在注意学发英的同时,注意它是怎么拼写的?发英与拼写之间有什么规律?儿子就是在一边听发音,一边注意字幕机上的拼写中悟到了一些规律的。 如果那个教学很有方的英语老师和我多交流一些,我把这个"奥秘"告诉她,说不定她也能从中"悟"出一些什么道道来,至少也不必那么不释然。 我已经强调过:划分四个区只是用于区分人类的不同行为及其特点,并不表示某一行为就比另一行为好。 我们试用上面的例子来分析人的四种行为。 首先,让我们来看"直觉行为",即独立――无意识行为。 我们无法肯定为什么矿矿的老师在他第一次赢了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后,接着又进行第二场拼写擂台赛。如果她是在正常心态的驱使下组织第二场比赛,那是第3区范围的"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也就是说,她是有意识地执行老师这个角色的行为。 但是,从她在比赛过程中以及比赛过后的种种行为来看,她是在"直觉行为",即独立――无意识行为的驱使下组织第二场比赛的。因为作为"有教免类"的老师,她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应该有其他的想法。 假设她组织第二场比赛的目的是为了看到美国孩子击败矿矿,她的行为是违背"教师"这个角色的行为规范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她当时的这种反角色行为是无意识的、无预谋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行为。 其次,让我们来看"习惯行为",即角色――无意识行为。 矿矿在连续两次击败全班美国小朋友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后,他竟然没有把它当成一件值得告诉爸爸妈妈的好事,而是看作一件可有可免的凡俗琐事,扔到了脑后。直到我们从别处获悉此闻,问及于他,他想了想,才淡淡地认证曾有此事。 孩子的这种表现是角色――无意识行为。 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很崇拜老师的。因此,老师赞扬什么?鼓励什么?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由于老师对矿矿连续两次击败全班美国小朋友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并无任何表示,既不赞扬也不鼓励,以致他认为:老师既不赞扬也不鼓励的事就不是什么值得回家告诉父母的好事。 这种行为与我在前面提及的,很多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与老师不一致时,就会在"老师总是对的"或"学生必须遵从老师"等等观念的指导下,连想都不想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认同老师的想法,或接受老师的答案,是同出一辙的。 这是一种内在的、无意识的、无预谋的、不需经过深思熟虑的角色行为。 在这件事情上,老师赞不赞扬矿矿,我并不是很在乎;但老师鼓不鼓励"一年多前还不会说一句英语,一年多后竟能在拼写擂台中连续两次击败全班说母语的美国小朋友而获得第一名"这件事,我却非常在意! 因为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到学生的"习惯行为",也就是角色一一一一x意识行为。老师不赞扬,不鼓励,学生(不仅是矿矿,还包括全班美国小朋友)就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做得好的?什么要继续努力? 再次,我们来分析"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 其实,这是日常中最常见、最容易理解的一种行为。比如,在知道这件事后,阿莱希欧博士表示要找老师交谈;我打电话去提醒老师鼓励矿矿继续努力等等,都是基于"长辈"或"家长"的角色义务和权利,做出的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该目标的行为。 当然,矿矿的老师精心设计家庭作业,并且要求特别严格,这些都是角色――有意识行为。这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如前所述,有些孩子为了当一个"好"学生而放弃自己的想法或答案去"附和"老师,这种"角色――有意识行为"是不应该鼓励和称道的。 最后,让我们来研究"自主行为",即独立的――有意识行为。 根据前面所下的定义,在这个事件中,哪些是"独立的――有意识行为"呢? 我认为,矿矿的老师在他连续两次击败全班美国小朋友获得拼写擂台赛的第一名后,对此没有任何表示,既没有公开的赞扬也没有私下的鼓励;在我打电话提醒她以老师的身份就此事鼓励矿矿继续努力以后,她表面上答应了我,但"直未就此事对矿矿鼓励过哪怕只言片语。 作为一个英语老师,她的这种行为是不受角色规范所约束的独立的、超然的反角色行为。很显然,她的这种"自主行为"不是一个好的行为。 当然,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选择投降或反战的日本土兵、德国士兵和意大利士兵,他们所采取的独立的――有意识行为,却是值得鼓励或称道的。 简而言之,用人的两元性和行为的两重性的纵横坐标划分人的四个行为区,这种划分只表现它们的不同,并无好坏之分。 换句话说,"自主行为"可以是一种好的行为,也可以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们只能说"自主行为"不同于"确认行为",而不能说"自主行为"和"确认行为"孰是孰非。素质教育的盲区 一个人的成熟过程为:第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四个区代表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当婴儿生下来后,就开始用他的直觉和本能去感知世界:热的食物会烫人,哭叫能引来食物或安慰等等。在这个时期,婴儿只能在第三区从事"直觉行为"。 第二个发展阶段:当一个孩子会叫"爸爸、妈妈"后,这个孩子可能就开始进人第2区的"习惯行分'(即角色――无意识行为)的范围。尽管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还不一定理解"好孩子"的真实含义,但他很可能会乐意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去做一个"好孩子"。 第三个发展阶段:当这个小孩成熟到可以理解"好孩子"的真实含义后,他就会愿意遵循"好孩子"的有关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去行事。这就表明他已进入第3区去从事"确认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 第四个发展阶段:等到这个人能够开始反思某些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时,他已有可能进入第4区去进行"自主行为"(即独立的――有意识行为)。 当然,这个成熟过程可能是很复杂的,因人而异的,甚至是反反复复的。 如果我们研究这四种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我们会发现那是非常有意思的。 首先,来看看第4区与第3区的关系,也就是"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的关系。 西方有两个很著名的管理理论,PHX理论和Y理论。X理论认为人是天生懒惰的,必须加强管理;Y理论认为人是勤奋的,主要是加强引导。 这两个理论的错误在于把"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绝对地割裂开来。 实际上"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是互相排斥又相互联系的。例如,在海湾战争中,某些美国士兵的自主欲望是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其角色期待是作为一个忠于职守的再放战士去攻击敌人。于是,才会出现一方面士兵们询问他们的统帅那些有违战士角色的问题,甚至不排除某些士兵怀疑海湾战争的正义性;但另一方面,美国士兵没有任何逃亡或反战的行为,反而是很出色地执行了海湾战争的使命。 在中国的教育领域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对应试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要废掉应试教育的"内功"和"外功";但同时又很出色地执行了应试教育的各项政策,成为这方面的"高手"。 其次,让我们来研究第3区与第2区的关系,即"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的关系。 如果说"自主行为"与"确认行为"的关系是招生相交的关系,那么"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的关系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让我们来看一个取自《日本、中国和美国三种文化的学前学校》一书的很有意思的例子。这是美国学者拿着录像机到日、中、美三国的幼儿园录下的真实镜头,然后邀请各方面的有关人员观看,并发表评论。作者再把这些镜头和评论汇集成书,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 下面是该书的作者在中国幼儿园拍下的镜头: 十分钟后,绝大部分孩子都已完成了他们的积木造型。老师们就过来检查孩子们的工作。如果有一个造型完成得很好(也就是说,与图片一模一样),这个孩子就被告知去把造型一片一片地拆下来,然后又重新构造这个造型。如果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会要求孩子去纠正名。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当孩子们按照老师的模型。图片和说明要求去结构造型时,他们是在"确认行为"的区域里活动。 然而,当一有一个造型完成得很好(也就是说,与图片一模一样),这个孩子就被告知去把造型一片一片地拆下来,然后又重新构造这个造型"。老师就是在开始引导,甚至是在推动孩子的行为从"确认行为"的区域到"习惯行为"的区域。 由于老师的这种引导和推动不断地重复和加深,"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的界限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变得越来越淡。 我在前面的"创造性能不能教"一章里,已较详细地谈到我儿子的绘画比美国孩子的显得"有模有样",并且画完画都要问"像不像"的问题,这都表明了"确认行为"与"习惯行为"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甚至相互增强的关系。 也可以说是在动力定式或定型动力促使下产生的定向思维。 我在一开始建立这套理论时,对第三区的"直觉行为"与第3区的"确认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的。 有一天,教授让我在课堂上讨论这个纵横坐标图解时,一个担任学区副督导(相当于中国一个市辖区的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同学说,当他碰到出乎意料的让人窝火的事情时,他可能会失控而骂人,这时他就会在"直觉行为"与"确认行为"之间,即"独立――无意识行为"与"角色――有意识行为"之间作挣扎…… 他的提示,对我很有启发。实际上,这就是人的要挣脱羁绊的"动物性"与人的要组成和维持社会的"社会动物性"之间的冲突。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第4区与第1区,也就是"自主行为"与"直觉行为"之间的非常有趣的关系。 "直觉行为"是人类行为的最初阶段,而"自主行为"是人的行为成熟的象征。更有趣的是,这两者的结合将有助于人的创造性。 我们曾讨论过,"自主行为"与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反思、独立性、独特的个性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为什么为了达到创造的成功,"自主行为"又需要与那个还带有动物行为成分的"直觉行为"结合呢? 不少人可能都曾经有过一个相同的经历:就是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某个难题,却轻而易举地在梦中解决了! 这种现象有没有什么道理可寻呢? 最简单的道理是:人在梦中时往往不受制于常规逻辑的束缚。因此,梦幻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打破理智控制的解放思维的机会,这种机会能够让人自由自在地组合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的信息,而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五花八门的信息组合在理智的控制下是绝不可能产生的。 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无意识自由思维都可能是荒诞不经、荒唐可笑的,但不能因此否认无意识自由思维在有的时候却可能打破常规逻辑给人以创造灵感。 毫无疑问,"自主行为"在创造的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直觉行为"却可能是创造活动中一个不可轻视的环节。 人的思维与人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思维是行为的内在基础,行为是思维的外在表现。 如果试把人的思维活动与"人的行为两元性与两重性的交叉图解"联系起来分析,能更进一步显示出我国素质教育的盲区。 一般读者都较熟悉的与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关的心理学名词,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是借助储存在记忆中的形态和姿态,或者结合从前的经历体验去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活动过程。 逻辑思维是指沿着常规的推理去寻求一个必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 当然,我们还可以列出许多有关名词来,如线性思维、多维思维、聚焦思维、扩散思维、走向思维、逆向思维、机械思维、条理思维,等等。 线性思维指单一方向的思维活动。 多维思维指立体、多向的思维活动。 聚焦思维是指聚集众多因素于一点进行思维的活动。 扩散思维与多维思维大同小异。 定向思维是在动力定型驱使下的按照既定方向或程序进行思维的活动过程。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指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进行的思维活动。 机械思维指按照固定程序和步骤进行的思维活动。 条理思维与逻辑思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实际上,我们并无必要花大多精力去细辨这些定义。暂且不管这些定义有什么样的异同,只要我们把这些思维活动放到与之相关的行为区域去,就可看到一个很明显的结果。 有意识行为独立行为一一一一x角色行为 无意识行为 从上面的图解,我们可以看到第4区集中了最多的与创造有关的思维活动。 例如,任何一个"自主行为"(即独立――有意识行为),必须要借助形象思维或者逆向思维等去打破常规阻力的障碍,以产生出一个新的主意。 接着,我们需要多维思维或扩散思维去为这个新的主意,做各种各样的假设。 然后,又要用聚焦思维吉为我们的创造性活动选择一个适当的假设。 最后,还要用逻辑思维,甚至线性思维去证明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让我们用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果某天,有某人能够创造出一个用水作燃料的机车发动机,那么这个人首先必须敢于逆向思维,或敢于想像"水"可以作燃料;接着这人又要用多维思维或扩散思维夫作出多种关于分解组成水分子的氧原子和氢原子的假设;然后,他或她要用聚焦思维、逻辑思维去选择一个适当的假设;最后,此君还得用逻辑思维,甚至线性思维去证明这个假设的成立与否…… 另外,我还想要强调的一点是,"证实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与不少有碍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有关联,如线性思维、定向思维、机械思维,等等。 显而易见,当一个人要"证实"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符合角色期待或角色的行为规范,线性思维、定向思维、机械思维等是起了一定作用的。当然,逻辑思维或条理思维也对"证实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举例说明:众所周知,逻辑思维的主要分析手段是推理。归纳、演绎等。当学生考虑放弃自己不同的观点或答案去追随老师时,他们的三段论如下: 大前提:老师比学生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小前提:这个老师不同意我的观点或答案 结论:我需要放弃我的观点或答案 诚如我们所知,演绎推理是"由一般现象到具体现象";或"由具体现象到一般现象";或"由具体现象到具体现象";或"由一般现象到一般现象"。 那么,"证实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的形成,就可能包括了以下三个步骤: 人们通常先以社会常识(包括各种角色期待、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等)作为逻辑推理的大前提; 再用聚焦思维和逻辑思维确认最适当的选择; 然后,采取"证实行为"(即角色――有意识行为)。 久而久之,这就为线性思维、定向思维、机械思维等提供了温床。 当然,形象思维也可能会有一些,但那都会是在角色认同的范围之内的形象思维。 我们在前面曾提及,美国的三个学者用录像机在日、中。美三国的幼儿园录下真实镜头,然后请学前学校的教职工、孩子的家长和有关专家对录像作出评论。下面是有关人员在看完有关中国的一所学前学校――东方幼儿园的录像(包括我们在前面所引用过的镜头后),作出的评论。 原文均取自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中国和美国三种文化的学前学校)一书: 绝大多数看过我们的中国录像带的美国和日本的有关人员都强烈地反对他们所观察到的东方(幼儿园)的僵硬、严厉和军营似的过分严密的管理。这些反应都给东方(幼儿园)以否定的评价,"老师过多地指导孩子们的玩耍";"老师过多地限制和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整个气氛被控制太多";"孩子们独立自由地玩耍太少";"孩子们活动的水平太被动、太克制、太驯服"。 例如,一位日本学前学校的管理人员是这样评论东方(幼儿园)的: "孩子们看起来是如此的压抑。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发的。学校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冷淡,那样的缺乏欢乐。孩子们被期望的就是变得如此的不像孩子。 所有一切都强调:坐要笔挺、要绝对肃静、站队要成直线。这让我想起旧时代的日本学校。我希望中国不要从我们这里学去这些东西!" 另一位在火努鲁鲁的美国学前学校的老师的反应也极为相似: "过分严密的管理,使得东方(幼儿园)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而不是一所学前学校。我认为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如此过分地强调纪律秩序和行为规范,以致不惜以摧毁孩子们的创造性为代价。对孩子们来说,这是如此重要的感知和身心发展的年纪。这个录像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孩子被迫使按照固定的方式去搭积木,而不允许孩子们自然地、或发挥想像力地去玩积木。他们被迫使像装配工人那样按照说明书去搭积木,这是根本违背玩积木的宗旨的。另外,这所中国学校要所有的孩子在同一时间上厕所的方式,我想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共产主义的原因?或者是中国文化的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一虽然在我们的关于东方(幼儿园)的录像带中被看到的军营似的严密管理受到绝大多数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谴责,但是许多给我们提供资料的中国人却认为,严厉的管理、纪律秩序和控制是学前学校的教学法和孩子社会化的精髓所在。许多(但是,像我们应看到的,并不是所有的)给我们提供资料的人,在整盘录像带中都对纪律秩序和严厉的管理引以为豪。 我虽然没有看过关于东方幼儿园的录像带,但我完全可以理解和想像得到,东方幼儿园在演示自己的管理和教学活动给外国学者看时那种过于夸张的表演成分;以致弄巧成拙。 尽管关于东方幼儿园的录像带可能有一定的表演成分,但中国的学校、中国的教育过于控制人的个性发展,比如不允许左手写字,要求上课时把两手放在桌上,或背手坐直等,过于鼓励"角色行为"而抑制"独立行为",过于重视角色教育而忽略对人自身的教育,过于重共性而轻个性,过于重义务而轻权利,过于重服从而轻自主,过于重外在的纪律而轻内在的能动,等等,却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个性受压抑,而使得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不敢"为天下先",就只会去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而不会去做别人不做的事。没有个性就没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怎么会有另辟蹊径的创造性?! 人没有坚强的独立性,就会时时处处依赖他人。像那些还要老师叫起床催睡觉的大学生,没有坚强的独立性,怎么可能有打破常规所需要的百折不挠的承受力?! 我在前面曾说过,一个人的成熟过程是从第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如果我们用这个理论去分析一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太多的中国学生的行为过早地进入第3区的"确认行为",却遗憾地在此驻足不前了……要知道:"自主行为"的第4区才是诺贝尔奖的角逐场、竞技场。 许多中国人过早地进入第3区,但在第4区边缘驻足不前:这就是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尚无成人获诺贝尔奖的中华民族的一个"百慕大三角区"! 人是教育的核心和精髓。因此,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使"自主行为"的第4区――人的创造活动最集中的区域,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盲区,因而也成为一片待开发的处女地。 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来辛勤地耕耘这片待开发的处女地!只有千千万万的孩子获得完整、健康的素质教育,我们才会拥有一大批启动快、后劲儿足的科技人才,在21世纪的诺贝尔奖领奖台上,才会有来自中国的获奖者!三、要不要投自己一票?三、要不要投自己一票? 谁来射点球? 中国的足球实在不怎么样,在亚洲恐怕也只能是二流水平;但中国的足球热却实在排得上世界一流。 在美国,如果你说"Football,那是指橄榄球,足球叫"scocer"。其实,真要直译的话,Football才是足球。 不管怎么样,足球在美国总有点怪怪的。玩的人多,看的人少。平时电视里不是橄榄球,就是篮球,或者是棒球、网球什么的,几乎看不到足球。如果你因此认为美国的足球运动开展得不怎么样,那你就大大地错了! 美国的足球与中国的正好相反:在中国是足球打得不怎么样,但看的人多;在美国是看的人少,玩的人不少! 近几年,美国的男子足球都打进了世界杯,女子更是称霸世界。这与美国足球"玩的人不少"这个雄厚基础有关。 美国的少男少女才五六岁就开始"玩"足球了。这里说的"玩"不是指在马路或后院里玩野球,而是有组织地"玩",动真格儿地请教练、搞训练、打比赛,这种"玩"法。 美国孩子玩足球,只有到了高中,才像中国那样有校队间的比赛。但班级队、年级队的比赛是没有的。 每年春、秋、夏三季,社区都按年龄组织不同的队进行比赛,年纪小些的,甚至是男女混合队。只要交40美元到60美元,谁都可以报名参加足球队。会踢也好,不会踢也好,教练教上那么三两个星期,就上阵见真章了! 教练都是义务的,绝大多数是因为儿女要踢球,顺便兼任的。至于水平嘛,也就那么回事了。儿子每年至少踢两个季度的足球,已踢了五年,我还没见过一个真正会踢足球的"教练"。倒是我这两下子,有时球滚到脚边,顺便"高球"那么一两下,还能技惊四座! 虽然,"教练"们的基本技术都不怎么样,但令我不得不佩服的是,训练起孩子来还真像模像样。特别是寓练于乐,练得孩子呼味呼味地喘,还嘻嘻哈哈地乐。再有就是知人善任,对孩子们的特长,这些业余"教练"都能了然于胸,将他们派到最适当的位置。 当然,在年纪小的阶段,各个位置是轮着打的,当轮到那些"漏脚妹"、"漏脚崽"打清道夫时,那才看得你心惊肉跳呢!如果对方的前锋又正好是"软脚蟹",一惊一诧的,直"整"得你"惊""喜"无常。所以才叫做"玩"足球。 美国社会把这种"玩"足球的宗旨概括为两点: 第一是玩乐;第二是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 胜负根本不当一回事,孩子打不好,教练不但不能斥责,反而要一个劲儿拍他们的肩膀连声说:"好样的!真是好样的… 这种教练我实在当不来。1995年,我忍气吞声地当了半个季度的助理"教练",后来借口到德国参加博览会,就溜了。 我走后,本来排名第一的队,输得一塌糊涂,妻子儿子都埋怨我。 社区知道我能当教练,有几次人手不够,就打电话来动员我。我实在磨不下去,就说:"好哇,我可以当!但我的文化背景不同,我当教练就要赢球,就可能对孩子叫喊……" 这一手还真灵,不用你多说,对方肯定知难而退。 那年我虽然当的是助理教练,但我在就赢球,我走就输球。对此儿子很不理解。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别人是教孩子"玩"球,我是教孩子"赛"球,还有不赢的吗? 同样道理,美国搞"百年树人"的素质教育,而我们搞"立竿见影"的应试教育。我们那些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过关斩将"练就"的孩子,还能不在起跑线上风光一番吗!? 社区组织的这种足球活动是谁都可以参加的,交了钱就可以"玩。 美国的业余俱乐部足球赛也搞得很活跃,这就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了。这种队叫"SelectTearn",也就是"选拔队",顾名思义,就是由教练选拔队员组成的队。这些队一年四季都有比赛,大雪纷飞的冬天,就打室内足球。 矿矿在1995年夏季,乘着放假到选拔队去打了一个季度。由于这种赛事太频繁,平时没敢让他参加。 第二年,我们就从大学城――牛津市,搬到了西金库市。儿子可能是由于刚打过选拔队,状态特别好,到了西金库市社区组织的一般球队,很是具美了一番!矿矿是队里进球最多的队员,根据教练的统计共进了八个,但他自己统计进了九个,比进球数第二多的小朋友还多一倍。 这个队得了社区的冠军,又与其他社区的冠军队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 结果,从初秋一直打到初冬,最后的冠亚军决赛是在大雪纷飞中进行的。 各社区冠军队之间进行的第二阶段比赛,实行"突然死亡"和点球决胜负的比赛规则。也就是说,如果比赛出现平局,就要进行加时赛,先进球的一方获胜。倘若加时赛双方都没有进球,则要以点球决定胜负。由双方各选五名队员射点球,一直到分出胜负。 由于进入第二阶段后可能要射点球,教练在每次训练中就加了射点球的练习。 几乎每次训练,我都带吉吉去,一边看,一边溜溜狗,散散心。 平时比赛,射点球机会极少,偶尔有点球,也是一晃而过,印象不是太深。现在人人都来射点球,我才发现,这支社区冠军队竟然没有几个真正掌握射球的基本技术的。什么内侧、外侧、正脚背,什么支撑脚与球距离一个拳头,脚尖与球齐平,等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冲上去就是一脚,管他什么脚尖、脚弓的! 不注重"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居然也反映在足球场上。 当然,这样胡乱踢一脚,有时也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功效。因为就是当年的李富肢再现也难以从踢球队员的跑动方向和姿势以及脚法等去判断球的走向去势。 但是,大概是出于人的天性,大部分孩子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用脚的内侧去触球,因此,大部分球都飞向守员门的右边。 于是,我就乘儿子到附近来捡球时,"面授机宜':给他:用正脚背或外侧对准守门员左边的门柱内侧约一码处踢球,十有八九会进!因为大多数人都把球踢向守门员的右边,你踢左边,出乎意料;同时,守门员一般不习惯扑左边。至于,瞄准门柱内侧约一码处踢球,是预留了保险系数的优选法…… 结果,在点球练习中,矿矿的进球率大大高于其他孩子。 进球率第二高的是一位用左脚踢球的孩子,因为他用左脚,射出的球,往往与矿矿的策略不谋而合。 我很想建议教练,让守门员多往右边站一步,或者干脆放弃左边,准能挡住至少两三个球。五个能守住两三个,取胜的机率极高! 但想想,我又没去跟教练说。这个孙腹赛马的谋略,也不知"老外"能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万一失策呢?再说,不是不"赛"球而是"玩"球吗?那就"玩"好啦!至于如何守门?何须来自孙滨故国的"花人"忧天。 但我们一家三口都认为,万一决赛时要射点球。矿矿一定有份。 最后一场冠亚军决赛时,已经挨到了初冬。 场地上的雪已积了约三英寸厚,一踩就没到脚骨眼,天上还在飘着纷纷扬扬的大雪。裁判要求每个运动员都要戴上护耳的帽子和手套才能打球,不然摔一跤,爬起来,耳朵冻掉了,都不知道去哪里捡回来。 真难为这些十来岁的孩子们,自己跌跌撞撞的,还用"小公鸡"般稚嫩的嗓音呼唤着同伴冲锋。 老天开眼,不一会儿,天上的雪花停了。 但场地滑,球又湿又重,这球简直没法踢。 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们,仍想打传切配合,我那儿子竟然还想耍花样盘带过人,球还没动,人就倒了。 这个倒下,那个爬起,有时好几个人跃作一堆…… 我看这架式不对,绕到助理教练身边,建议他:不要传切配合,不要盘带。得了球,不管他红黄白绿青蓝紫,只管朝对方场地猛踢!先不要想进球,只要球不在己方场地,而在对方的场地,就意味着至少不失败,风险在对方…… 助理教练是个很有头脑的犹太人,他想了想,就去跟正教练说。 教练转过身来望望我,突然一掌拍在我背上:"你怎么不早说,现在晚了。我要一喊,对方就知道我们的秘密啦。只能等休息时再说了-" 中间休息时,教练给孩子们面授机宜。 这一策略,果然奏效。大多数时间,球都在对方场地打转。 果然如我所料:险象环生,"丑"态百出,就是进不了球。 最后,不得不采取点球决胜负的办法。 一要射点球,本已快要散架的孩子们又雀跃起来,纷纷在教练面前乱嚷嚷…。 只见矿矿背着手,站在人群的外面,没有与其他孩子瞎起哄,显得有点与世无争的样子。 我心里"定"得很,有我教的射点球的绝招,第一批五个射手,肯定有儿子,而且还可能排在一、三、五这些举足轻重的位置。 天寒地冻的,人直打颤。也不知是冷?还是紧张?或者兼而有之?我赶紧上厕所解个小按,轻松轻松,以恢复正常的风度。 哪知道,"轻松"回来,发现妻子的脸色有些不对头。往场上一看,矿矿井不在首选的五个射手之内。 我的心"腾"地一下要冒出火来!凭什么不让矿矿射点球呢?论进球,他进最多,进第二多的,还不到他的一半!论脚法,只有他懂什么内侧、外侧、正脚背的!论射点球的练习,他的进球率最高… 妻子轻轻握握我的手,她知道我在想什么。 妻子自言自语地说中文:"矿矿进了那么多球,也该让那些辛辛苦苦打了几个月的孩子进进球啦……" 我一看,场上的五个人,有三个进过球,没进球的两个球员是教练和助理教练的儿子。 教练的儿子就是前面提及那个用左脚踢球的孩子,脚法不错,只是大多数时间打后卫"清道夫"的位置,因此,攻城拔寨的机会不多。但射点球的把握很大,值得上。至于助理教练的儿子,都是打前卫的位置,跑上跑下,前突后堵,责任心很强,功劳不小,但脚法太臭,用脚尖捅得球乱飞。上他,犹太人可能有私心! 我又一想,既然是"玩"球,胜负心就不要太重!教练都不急,你有啥好急的呀?!再说,你儿子已经过了八九个球,也够啦! 这样一想就释然了。 但一想,又不对了。如果说让没进过球的孩子也过过进球瘾,就五个都应该是没进过球的孩子呀!怎么有三个进过球的孩子也在场上?其实,教练心里还是想赢球!但想赢球,派矿矿上,不是更有把握吗? 这样一想,又想不通了。 我望望场边的儿子,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场上已开始罚点球。 每射一个,场内、场外有人欢呼,有人叹惜;忽而石破天惊,忽而鸦雀无声 最后是三比二,矿矿的队赢了! 我淳良的儿子和欢天喜地的孩子们一起滚在雪地上…… 妻子说:"待会儿,别问儿子为什么教练没让他罚点球!听到吗?" 我没想好问还是不问,就没吭声。 每次比赛完,教练们都有一番话要讲,更何况这次!我没去听,人都冻僵了,先去暖车。让妻子去听,顺便把儿子丢得一地的水壶、外衣、足球、手套等拉回来。 等儿子上车,看他那欲言又止的表情,极复杂。 我在考虑,要不要问他1 妻子一头钻进车来:"我说呢,你儿子没要求射点球,教练也就没安排他上……" "是吗?" 儿子点点头:"嗯。' 我看着前面的车子,轮下雪水四溅…… 不用问,我就知道儿子为什么没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 第一是认为自己进球最多,点球射得最好,不用自己去瞎起哄,教练也会点自己的将。 第二是我没有要求罚点球,是你教练要我踢的,万一失"脚",可不能怪我。 "爸爸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主动要求射点球。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现在我们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应不应该这样处世?二是教练应不应该这样处理?还好,今天赢了,如输了呢?谁的责任?" 车里,大家都没说什么话。 晚上的庆功宴在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比萨店举行。 我们来得稍晚了一点。像这种类型的聚会,都是孩子们自成一伙,大人则各自找位子。 待我们坐落后,助理教练,那个精明的犹太人,与这人打个招呼,与那人搭两句讪,很自然地东一转、西一挪就到了我们身边。 "矿矿是个很好的孩子!不但球打得好,学习也好。我的孩子上私立学校,但太远了,很不方便。那天我到公立学校去看看,考虑是不是转过去。结果,我看见矿矿,他在SCOPE这个特殊的教育计划里学习,那是专门为有天赋的孩子设立的…" 我知道这是"醒胃"的小吃,主菜还没端上来。 "犹太人与中国人一样,都很注重教育,看得出来,凯文思也是个好孩子。" "看得出吗?" "怎么会看不出来?!平时的言行举止就不说啦,看打球也能看出来。美国孩子打球,第一是要有乐子,第二才讲与他人交往。但我看,还要加一条: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责任。凯文思打球责任心就很强……" "谢谢你!我也是很为他骄傲。" 中国人听到别人的称赞,都要"哪里!哪里!"地否认一番,接着"哪比得上你的",等等,又谦虚一轮。美国人不同,笑眯眯地道声"谢谢",还要再加点注脚,然后,再心安理得他全盘接受。 就着可乐,吃着比萨,我和这位业余助理足球教练从今天的足球赛聊起,一直谈到了中美文化比较。下面是我们的一段对话: 我:"今天的球胜得好险。三比二。"(就是想摸一摸为什么没让我儿子踢点球) 教练:"还说呢,凯文思打了几个月的球,一个没进。今天让他罚点球,还是没进!好在今天我们赢了,不然,我们父子俩要深感内疚了……" 我:"……"(对于他的坦然,我倒有些不安了) 教练:"我不大明白,为什么矿矿今天没要求踢点球呢?(你这不是恶人先告状嘛?教练不叫上,能自己上吗?) 我:"我还以为是你们教练有这个想法,让没进球的孩子也有个进球的机会!" 教练:"他本人没有这个要求,站在外围。他不说要上,我们也不好往上派他。(这种事关大局的事,怎能由孩子说了算呢?) 我:"我了解我儿子。他确实十分想上的。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你教练不叫他上,他决不会自己要求上。" 教练:"为什么?"(教练狐疑地看住我,一脸的茫然不解。) 我:"这是很复杂的心理现象……"我没料到他会这样问,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我没想起刘备三让徐州,倒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于是说道:"中国文化很讲究谦让,也就是礼让,谦虚。自己说自己能行,就是不谦虚。特别是如果自己说自己能行。但又没成功,那叫'不自量力',是很被人看不起的。" 教练:"哪么,你的意思是说…自己不能说自己行,而要让人家说你行?"(教练的茫然不解,此时已变成了一脸的惊讶!) 我:"我想矿矿的行为很有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果您选他上场,他会非常投入,非常认真地执行您的要求。" 教练:"我还是不明白。打球这种东西,不但要看技术,还要看心理。你不要求,我们就以为你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表明你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自信心,表明你自己不认为你能干好这件事。" 教练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我的思绪在内心翻涌:这大概就是文化冲突了。中国人喜欢让别人来鉴定自己行不行,美国人首先要自己看自己行不行。如果你自己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谁还会对你有信心呢? 我望着窗外茫茫的大雪,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竞选班代表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谦虚,于是中国人就喜欢由别人来评价、鉴定自己,而不喜欢自己鉴定自己。也因此,中国人不喜欢参加竞选。 这话说对了一半。中国人并不是不喜欢自己鉴定自己,而是很喜欢自己鉴定自己。但却要作出不喜欢自己鉴定自己,喜欢由别人来鉴定自己的样子。 中国人不是不喜欢参加竞选,心里可能极想某个位子或街头,却作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最可笑的是人人都知道某人心里对某个位子或伤头垂涎已久,这个茶人也知道其实人人都知道他心里一直在窥视某个位子或街头,但这个茶人还是要作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来。 记得在国内读大学时,有一次选举学生会干部,虽然采取的是不记名投票,但所有候选人都以或高或低的票数有效当选。那天正好轮到我当值日生,本来应该在下午下课后扫教室的,但因我要排练节目,只能在晚自修以后清扫教室。由于排练弄得很晚,等我去到教室已是夜深人静了。我见我的朋友某某正在翻弄桌上的一堆选票…… "喂!忙些什么呀?" 我的朋友回头见是我,很坦然地说:"没什么!我想看看哪个没选我……" 我说:"你不是在选举时一再声称,这种破干部,你根本不想当吗?" 朋友"嘿嘿"一笑,不置可否。 说起来,国内的"满票当选"还是很有点意思的。 听说有一年,我所在的大学的某个系里投票选举支部委员,也是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一共有40人投票,得26票的,都称为"满票"当选。因为自己不投自己那是被看作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得25票,就说明除了自己以外,所有的人都投了赞成票。所以是"满票"。 但偏偏那次,有某位同志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得了26票。 为什么该同志要自己投自己一票呢? 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和猜测。 总之,人们都在背后把这个26票当作一件可耻可笑的事情来传说。 这又有什么呢?不过是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吗?有谁又真正的在心里不想投自己一票呢? 大概用投票方式公开肯定自己,那是只能想不能做的事。 1998年我回国,碰到一个小学同学,他懊悔得咬牙切齿地告诉我:两年前,他仅差一票没能当选经理! 我说:"那你不会授自己一票呀?!" 他苦笑着说:"如果我敢投自己一票,我今天就不是这样啦!" "为什么不敢呢?" "哎呀!当时,上级派来监督选举的同志正好坐在我旁边,我怎么敢呢?" 我说:"当选的那个人,可能也没敢投自己一票,而投了你呢!" "天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反正我只知道:如果我敢投自己一票,我今天就不是这个样子啦!" 现在在中国的学校里,不少学生已经敢于公开地站出来竞选班长或班干部了。但很多人对这种敢于公开肯定自己的行为,还是冷眼旁观,甚至是褒少于贬的。 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很不同于中国人。他们不但敢于公开鉴定和肯定自己,而且对于公开自己的想法是如此的轻松自然,是那样的没有任何负担。 我们中国人会很奇怪或很羡慕美国人毫无负担地公开自己对某个位子和事物的追求。而美国人可能也会觉得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会羞于启齿自己对某个位子和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一个大大咧咧,一个羞羞答答。可谓大相径庭,泾渭分明。 美国人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自信,不但要勇于肯定自己的追求,还要善于肯定自己的追求。儿子受这种新教文化的儒染,也迈出了自己艰难的一步。 那是矿矿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把电视关掉,独自静静地又画又写…… 看他那份专注,那份投入,我隐隐觉得儿子今天有点不同寻常。于是,派妻子去侦察侦察。 妻子侦察回来,没说什么,只是笑。 "我没说错吧!有'情况',对吗?" "自己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