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这样的直播报道,它充满了太强的政治性和外交神圣感。幸运的是,在这七十二小时直播过程中,除去报道中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我们没有出现任何政治性或大的技术性的差错,这为后来一系列大型直播报道的出台做了最好的信心准备。其次,香港回归报道的直播动用了中央电视台大量从业人员,我们难得有机会在“奥运赛场“上通过实践清醒地在一系列不足中看到自己还需要补充什么,这又为之后的一系列直播报道真正锻炼了队伍。 当香港回归报道全部结束之后,我们很多做报道的同事并不象人们想像的那样有种压力减弱之后的兴奋,反而大多心事重重。没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知道那些遗憾被我们深深地地在心里埋下了。相信在登上飞往北京的飞机时,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念头:下一次,我们将不辱使命。 回到北京,大家惊讶地面对着太多的表扬声,但我想这都属于一种对未来的鼓励和善良的宽容。在这样的赞扬背景下,刚到北京我们就开了内部总结会,激烈的批评声在我们内部占了上风,甚至强到让很多人觉得是不是自毁长城了。但这种来自自身的强大批评是重要的,否则在别人因宽容而产生的赞扬之下,我们慢慢听信了这些赞扬,认为自己的报道还真的不错,那才真正可怕。 反思其实还有很多,但过去的毕竟都已过去,一种起步的兴奋和无法挽回的遗憾经常会在那一段日子过后,重重地袭击一下内心,我知道,一段时间以后仍将面临这种兴奋与遗憾,但无论怎样的情感,都无法把那段日子淡忘。 初入香港 香港回归的日子是九七年七月一日,但我们进入状况那就早得多了。每一个做新闻的人其实都在早早盼着1997年的到来,“我的1997年“满大街地唱着,但每个人面对1997都有着各自的心事,干新闻的自然会想,那一年大事发生的时候,我在哪儿? 我当然也这么想。最初的选择只有一个:我和水均益在香港演播室任主持人,和北京演播室的敬一丹、方宏进他们遥相呼应。但计划没有变化快,97年元旦刚过不久,策划组的何绍伟一天晚上给我打了个电话:小白,部队入港需要一个现场报道的主持人,我们都觉得你行,怎么样,试一试? 这个选择来的有点突然,我一时难以定夺,但电话中,何绍伟的诱惑邀请便接着而来:我们这次部队入港,采取全程直播,上面有直升机,下面有转播车跟着部队的车行进,你做报道,多有挑战性啊!更何况部队7月1日早晨就进港了,还不影响你参与其它报道。 何绍伟抓住了我喜欢新鲜的心理,成功地完成了诱惑,我在电话中就答应了他,这个电话决定了我后来在报道中的位置 没人能做诸葛亮,当初的我们在兴奋与挑战中谁也无法预知,这一个庞大的计划在投入大量人力和精力之后,却由于驻港部队入港当天大雨倾盆而烟消云散。所以从接到电话后,我的很多准备便和部队入港紧紧联系在一起。 97年春节刚过,我接到指令,和军事部的冀惠彦、体育部的哈国英一起作为先遣团到香港察看部队入港路线。部队入港的报道相当大的工作是由军事部负责,但有些位置来自其它部门,技术不用说了。我作不负责直播报道的记者,来自评论部,而哈国英,她是意大利甲级联赛的直播导演,台里直播马拉松比赛时,只有她出任过转播的切换导演,而台里并没有专门的移动转播车的切换导演,部队的行进和马拉松的转播有相似之处,因此哈国英责无旁贷。由此可以看出,任何事情做第一次时有多么不易。 我们三人在香港只呆了两天时间,这两天基本上是在车上度过的。部队从深圳入港,有多条线路,我们不可能知道,七月一日早上部队将在哪条线路入港,因此我们只有在两天跑完全部线路。还要细心的观察,哪个转弯太急,地面上的信号传不出去;哪块山太高,影响信号……因为不查清这些障碍,真正直播的时候,信号中断可不是小事。 对于我来说,这两天的车上生涯是第一次近距离走进香港,但绝没有观光客的潇洒自在,倒是满脑子装满了各种路边的地名和零星跳出来的报道内容。 两天一闪就过去了,香港对我总算不再是地图上的城市,心里开始有一层压力袭来,几个月后,我会作出一个什么样的报道呢? 磨枪 想把一次直播做好,仅靠一次走马观花的车上二日游当然是远远不够。 CCTV对整个参与香港回归报道的从业人员进行了严格意义上的培训。 在离香港回归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要参与报道的人都集中起来,在京城的一个培训中心接受了两天的课程指导。 来讲课的都是对香港各方面很熟的专家,从当地法律到民风民俗再到经济.传媒。两天的时间里,这些内容一起灌到我们的脑海中,和其它普通的学习不同,大家的认真程度惊人。显然,谁都知道,无准备之战打不出好结果。 这之后,我又得到了一次更好的培训机会。 为了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有关香港问题的方方面面,CCTV要制作三个大的专题,一是香港问题的由来,二是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三是香港回归前的过渡期。我很幸运地成为这三个专题的采访记者。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随着采访的进行,我开始面对从1840年到1997年这一百多年的香港沧桑。从周南到历史学家,从参与谈判的中方人士到香港的范徐丽泰,采访大范围地进行,从广州的三元里到江苏镇江.南京的历史遗迹,从香港的街头巷尾到北京的紫禁城,一幅历史的画卷缓缓的在我眼前铺开,心情中有叹息有欣喜有屈辱有无奈,当采访结束的时候,我的心中已对香港的有关历史彻底接近。虽然最后在三个节目中,展现的还是采访到的一小部分,但更多的回忆.细节都成为一种储备印在我的脑海中。 当然这还只是宏观上的一种准备,具体到我要负责的“部队入港“,6月5号就开始着手准备。我和大部队从北京出发,到达深圳之后,同行的同事绝大多数进入香港,而我和一小部分负责部队入港报道的同事留在了深圳。 这之后的二十多天里,我几乎天天都要去深圳的驻港部队大本营,和他们沟通采访。从司令刘镇武.政委熊自仁到许多普通官兵,天天的接触,使我对他们的生活.心情慢慢有所了解,心里也越来越踏实点了。 心跳 但紧张的心情一直没有停息过,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型直播,过去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因此时不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出现。这种报道毕竟敏感度极高,如果一句话说错,都有可能酿出一种不安的后果。因此在深圳的二十多天里,我很怕拥有独处的时间,平时忙着加上人多,这种恐惧多少少一些,而一旦独处,自己吓唬自己,紧张又会因此加深。 不知什么原因,我周围的人和远在北京的朋友加上我自己,时常都会出现一种关键的口误,比如,给我打电话,关切地问:“你们‘戒严部队‘的情况准备的怎么样了?“天哪,这纯属于一种下意识的口误,将“驻港部队“脱口说成“戒严部队“,但如果在直播中,我真的出现了这种口误,后果和影响就不那么轻松了。到后来,这种口误成了大家一种心照不宣的禁忌。谁也不去渲染,但还是会在演练和平日的沟通中出现,然后是偷偷的一身冷汗。虽然在最后的直播中,我和其它同事都没有这样的口误,但这种口误我相信在参加报道的很多同事心里都曾留下阴影。想起来会笑,但笑中还是会有些后怕吧! 构成这种紧张因素的事情还有很多,有一次演练,我们一位记者在车上拍演练画面,但在过海关时,忘了下车,结果随车队进了香港,他没有相关的证件,一个小的失误又酿成了大的事件。他被香港海关扣留,在香港海关呆了近十个小时后,被接回,我们见到他时,脸色都很难看。他的脸色不好是因为事发突然加上近十个小时的“半囚禁“,而我们脸色不好是因为:我们更加感觉到,这次报道中无小事,敏感度太高危险系数就大,哪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但如果一味紧张下去,可能还没报道呢,自己就已经把心脏病吓出来了。于是精心地准备和同伴之间的扶持就成了一种安慰剂。 其实刚到深圳不久,我曾在一段时间里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因为我们评论部的绝大多数同事都在香港。我手里拿的是多次往返护照,因工作我好几次赶去香港,但都只呆了一天就跑回深圳。并不是香港对我没有吸引力,而是在香港,同事们都很忙,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压力,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沟通的机会,我也不想多打扰他们,事办完了赶紧往回跑。但回到深圳一种失落感就会加深。伙伴们都在香港,而我在深圳孤军奋战,心中的感觉自然不好。 在深圳我是和其它部门尤其是军事部的同事合作,大家并不熟悉,因此最初的时候,那种远离大部队的孤单感当然会有。这也是加重紧张心理的部分之一。 但往后大家熟了,日子就好过得多,加上负责海军的张恒、负责空军的刘爱民都是我们部内人士,时常大家见面,趁闲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喝喝酒,把彼此的紧张心情分担一下,相互扶持的感觉就好得多了。 尤其要提的是和紧密合作的编导兼摄像军事部的谭湘江,这位拍过《望长城》《大三峡》的“大腕级电视人“,在我们合作的二十多天时间里,乐天的性格加上对情况的熟悉,成了我最好的心理医生,他可能感觉不到,但我的感激是要说的。 从忙碌中忘掉紧张,到好友常聚和同事的扶持,在深圳的那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一方面为直播做着内容准备,而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一面,是通过各种方式调适自己面对直播的心理。时间已过去很久,但那一段时间里,自己心理上的紧张一步步走向舒缓。这其间,心路历程的艰难让我至今难忘,而且我相信,这种心理历程,在我很多同事心中都有。由此也同样可以看到,第一次的不易登场。 熟悉情况、演练、调整心情,中间的报道计划也因各种原因一变再变,时间一步步推进到最后一刻,在回归还差最后一天的时候,我和谭湘江去进行最后的演练,那是晚上灯亮的时分,在落马洲大桥上,谭湘江告诉我:这座桥上有一座管理线,虽然桥两边都有各自的海关,但无人区的这条管理线才是内地与香港真正的界线。我说那为什么不在这儿报道呢?而在当时,这个点并不在报道计划内。我和谭湘江马上决定,咱们就在管理线这儿香港总部演练一下,争取这个报道点。 由于当时我们是实战演练,因此带着各种设备,香港总部能看见我们的信号,于是我就在摄像机前给香港总部的孙玉胜主任力陈在管理线报道的种种好处,并用图像把这儿的情况演示给他看。效果很好,孙玉胜主任在信号中看到这个位置的独特性,马上同意了我们的计划。于是就有了后来高收视率的“驻港部队越过管理线“的现场报道和与此相关的经典镜头。 后来在报道中,水均益呼叫我:“白岩松你在哪儿?“以至于后来回京后,谁见着我都问这事。我想问题可能正出在这最后的转变上。当时我们正在管理线上,而信号却停留在前面的内地管理线上(也就是原定的报道地点),而与大系统的沟通由于事无巨细的繁杂可能将这一情况忽略了,因此呼叫不到是必然的,短暂的混乱和空白换回的却是一个高价值的报道地点,利弊得失容易算得清。 不过回到北京后,一次买菜,卖菜的农民跟我说:“我还以为你在香港丢了呢?“听过之后我想,也许下一次,混乱就会消失。 虽然这之前作了很多心理调适,但在这次直播报道中,真正让我从紧张的心情中舒缓下来的是6月30号上午我参加的第一场直播:驻港部队离营誓师大会。这一次天公真的作美。在大会开始前一个多小时,上空突降大雨,所有人都担心,一会儿大雨继续倾盆,气氛以及报道会不会受影响?但谁也没想到,离大会开始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天空奇迹般的放晴。我相信,现场所有的人内心深处都松了一口气,谢天的心意是强烈的。 于是也有了我的直播开场白:“一场大雨洗刷的是中国百年的屈辱,而风雨过后,是中国晴朗的天空。“ 直播正式开始,我的八分钟现场报道顺利极了。当信号切走,我憋闷了很久的内心也如天空一般放晴,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至今都回忆得起。虽然这之后,我还有五段直播报道,但万事开头难,第一关一过,仿佛任务减轻了一半还多。 但乐极必然生悲,直播结束后,香港总部打来电话,一通赞扬声更让我欣喜异常。我想应当放松一下,准备一下晚上的直播。于是我一个人登上军营外的出租车,跑到城里一个音像书店去选购,以此来犒劳自己,但当我拿着战利品回到宾馆,才悲哀地发现,我的手机丢了。在这个时候,一个手机已经不仅仅是手机本身的价值,当时直播中和前方的联络由于手段还不健全,因此全靠手机,而手机一丢,麻烦事多了。我知道手机肯定是拉在出租车上了,但拿着发票去找出租公司,得到的结果是司机怎么呼也不回,可能是去外地了。我不知详情,但手机拿不回来是肯定的了。紧急时分,军事部的领导把一个手机支援给我,毕竟报道第一。 因此一下午的心情很不好,但这种心情不好也许帮了我,没有这一盆冷水迎面泼下,放任上午欣喜的心情蔓延,直播报道出现问题也是说不定的事,而丢了东西却成了清醒剂,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当然这样想也多少有点阿Q的意思。谁想到这种丢三拉四却成了我以后直播的一个习惯:三峡直播前就又丢了一块好表。因此有人对我开玩笑:为了以后的直播成功,你干脆每次主动丢点什么吧! 毕竟还有五场直播报道,到了晚饭时间,这一切就象没有发生过一样。晚上的报道无疑是重头戏,一是先头部队过管理线的直播报道,二是迅速赶到香港海关关口,报道部队正式进入香港。 我们早早就来到了管理线。这条管理线位于连接内地和香港之间的一座桥上,人们用铁皮作了一道标志线,它的底下便是深圳河,河水一如往昔平静地流着,怎知上面一场大戏已经到了启幕时分。 由于离直播还有一段时间,我去了桥边内地管理站的休息室,在里面看到一张巨幅照片,是伟人邓小平南巡时落脚于此放眼香港的珍贵图片,一瞬间感慨万千,伟人一句:97年要到香港去看一看,竟成为遗愿,这种遗愿也已变成国人心中的一种挥不去的伤感。于是我想,一会儿直播中,我应该把我的感触说给国人,让大家知道,就在离管理线200米不到的地方,有一双伟人的眼睛和我们一起为部队送行,为屈辱的历史送行。 历史时刻终于到了,我只知道开始的时间,语言便脱口而出,十多分钟便一闪就过去了,我当时并不知道有水均益找我以及有的画面没切到的遗憾。我只知道,我要尽心完成我的职责,当驻港部队的车轮驶过管理线,我和所有关注这一刻的中国人同样激动,但没忘记在结束报道时说完我准备了很久的结束语:驻港部队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这一句话起源于当初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的一句话: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但我一直觉得,在经过百年风雨,部队入港一瞬间,中华民族如释重负,这句话是合适的。 结束了管理线的报道,我们赶紧登上等我们的汽车,赶到香港一边的海关出口,去报道部队正式进入香港的场面。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可以反映我们在报道中的投入。谭湘江在拍我们过管理线的直播之后,顺手将摄像机交给我方管理站的人员手中,因为下一个报道地点不用他来拍而有另外的摄像在等候。但一直到香港报道结束又返回深圳,他才在别人的提醒下发现手中的摄像机不见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摄像机丢在哪儿了,于是他万分焦急甚至报了案。直到海关人员找到他归还摄像机,他才想起当初过境时托付给海关人员的事。这让我们再次感触到直播中的紧张与投入。 车到大桥另一端的香港海关出口,CCTV的报道准备都已做完,我下了车便接过话筒,开始了这一头部队正式进入香港的报道,本来的时间只有十分钟,但由于部队入港时间要符合事先谈好的时间,我的报道被延长到20多分钟,事先的准备显然是不够的,只能根据现场的情况作应急报道。时间好象很长,直到摄像告诉我:“好,不用说了。“我才从直播状态中释放出来。也因此这一段报道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总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如果后方提前告诉我要处长多少时间,如果以前能有更多直播的经验,我一定会在时间突然延长的情况下把报道做的更充实,更没有水分。 驻港先头部队的车队向着香港城中的万家灯火驶去,我们也收拾好所有的东西又驶回深圳。因为明天一早,我们还要和大部队一起进入香港,还有报道要直播。回到深圳的宾馆,自然是一夜无眠。先是和所有的观众一起,坐在电视前感受政权交接仪式的心灵触动,接着为凌晨的下一场直播做内容上的准备。这时紧张与压力已经随着几场直播的结束而消失,终于开始拥有了报道的平常心。记得在当时我就和同伴嘲笑自己:如果这种平常心能在第一个直播报道时就开始拥有,最后的效果一定比现在强的多。这是对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嘲讽,但也使我在以后的岁月中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场直播考验的决不仅是一个人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 七月一日,风雨中入港 七月一号清晨,深圳市民早已在驻港部队必经的深南大道两侧排成了厚厚的欢送人墙,我的第一段直播报道就是反映深圳市民欢送的盛况。当我报道结束后,立刻跳上车赶往几公里外的海关关口,报道部队正式出关的场面,短短几公里的路比想像的还难走,热情的市民把道路挤得不再畅通,但直播时间要到,在还剩不到两公里的时候,两旁的人群更加拥挤,汽车已陷入欢乐的人河,我只好下了车,一路狂奔赶到海关关口的报道地点,一到那儿,直播就立即开始,气喘吁吁自然难免。 稍有遗憾的是天气的变化,刚才还一切正常,突然之间却大雨倾盆,我只好打上雨伞完成了这段报道。之后便上了车,随着驻港部队的车流正式进入香港。 大雨一路下着,车上的战士们依然挺直腰杆,这时候他们已经不再仅仅是军人的形象。过去的百年,中国的上空经常会有大雨倾盆,如果这个民族没有绝大多数腰杆挺直的民众,又怎会有柳暗花明的今天。 车流在香港的路上匀速地驶过,除了进入香港不久,路边有众多市民集中的欢迎而显得热闹外,大多时间,马路两边是静的,刚刚了历史一夜的市民大多还在梦乡。这之前的许多年,猜测、怀疑、抵触、合作、盼望等诸多心情都已成为过去,从七月一日这一个凌晨开始,多年漂泊在外的香港巨轮回航了。这一夜,他们睡得怎样? 一路大雨一路车轮与雨水碰撞的声音,终于到了目的地,等候在终点的记者翟树杰也和我会合,最后一段直播在我们俩的合作中结束了。我至今没有看到我们两个“雨人“报道时的形象是怎样的。但我记住了自己说的话:“刚才驻港部队的车流像一条线,把祖国和香港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一路上虽然有风有雨,但中国人一定会战胜风雨到达目的地。“ 对我来说,所有的报道都结束了,我已经没有心情来兴奋或为自己的报道打分,好几夜没睡了,报道的担子一掉,困意就袭来。到达驻地之后,和同伴谈了没几句,我就奇迹般地以一个极不舒服的姿势睡去,一觉无梦,连姿势都没有变,傍晚时才醒来,恍惚中,醒时已忘了身在香港,这种感觉多少有些奇妙。 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把深深的遗憾写出来,这份遗憾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CCTV整个直播报道。 其实我们一直准备在驻港部队入港时,来用全程直播的方式来报道,我们乘坐一辆红旗敞篷车,车上有各种仪器,我在车上把路途的情况,驻港部队进入的情况报道出来,信号传到天空中的直升机中,再反送到总部,然后大家在屏幕上直接看到。但是由于天降大雨,直升机无法升空,电视信号少了一个中转,全部报道计划付之东流。遗憾就留在那儿,让每一个人想起来心中都有点疼。 我们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红旗敞篷车很早就从北京开来,就是国家领导人视察军队时用的那种,而司机是从香港请来的,因为他熟悉香港的情况。我们在之前的演练时,每一次进入香港,都有香港传媒的采访车追随我们,因为红旗敞篷车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每次过关,香港方面的工作人员都要和红旗车留影。一时间,这辆红旗车在香港成了绝对的明星车。 但关键时刻的大雨,却让这辆车也落了难,敞篷车变成汪洋里的一条船,我们在车上浑身湿透不必说了,关键是隔一会儿就要舀一次水,一路就是这样过来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这次部队入港的主体报道终于由于雨水而没能和观众见面。这是我终身一憾。 但是我知道,即使这个报道完成了,我们也不能拍着胸脯说能给整个报道加上多少分。一转眼这次报道已过去了好几年,香港那一幕又一幕时常在我们很多人脑海中翻滚。 回头看当年,报道中很多遗憾已经无法更改,只能任人笑骂。过程中一些不是我们能左右的禁忌也没有必要说给大家听,因为电视报道效果就是要在屏幕上见,不管你屏幕背后有多少难言之隐。但如果你在屏幕上露出诸多的破绽,解释得再多也不过是推卸责任。对报道的遗憾归根到底在我们自己的缺乏经验,怨天怨地怨环境不如抱怨自己,而抱怨自己也不如咬紧牙关,在心中对自己说:“是的,下一次我会对得起你,观众朋友!“ 因此,香港回归报道是我们大型直播报道的里程碑,很长的岁月中,我都将带着略有遗憾的感激,深情地回望那一段日子,没有那些跌打滚爬的时光,就没有更好的未来。〓〓〓第十一节·澳门回归:世纪末的抚慰〓〓〓内容暂缺〓〓〓第十二节·直播刺激:在恐惧中快乐〓〓〓 现场直播,在我心中一直是当一个理想在耐心地等待。 1996年1月份,我在一篇论文上写到:呼唤新闻直播时代的来临,并偏执地认为,如果没有现场直播的大量涌现,就谈不上什么新闻改革,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新闻节目主持人。 不过,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对现场直播新闻类事件何时大量涌现,并不敢抱太乐观的态度,因为文艺和体育类的直播都不会让很多人太过担心,假设出了一些问题,也很难和政治靠上边,可如果是新闻类事件,采取现场直播的报道方式,那承担的风险就太大了。因此,采用这样的报道方式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所以,我以为,大量新闻性直播节目该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但新闻领域内的竞争毕竟已经日益白热化,谁都知道,飞机不飞是安全的,但为了这种凝固的安全,飞机就真的不飞了吗?显然不能! 1997年一系列大的事件,为现场直播新闻类事件搭了一个最好的舞台,中央电视台别无选择。虽然对香港回归七十二小时的报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一切都安全地直播了,这让许多人宽下了心,现场直播报道自此以后终于蔚然成风。在之后的几年中,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地出现在观众面前,成了我们多少已经有些习以为常的报道方式。 这样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也再次证明我当初对现场直播报道涌现时机的判断有些太过悲观了。 势头让我高兴,但必须声明的是,目标还很遥远,在新闻领域内,先走一步的是大型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而下一步应当是中型,甚至是小型的新闻事件都采用现场直播报道的方式,让观众真正与事件的发生保持同步,让新闻报道的透明度更高一些。与此同时,一些新闻评论或访谈类栏目也能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播出,那是更大的进步。我不知这样的目标,实现起来需要我们付出多少年的时光,但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来,我再次希望我此时的判断是保守的。理想实现的速度远远快过我的预期,那最好,因为,每当看到国外电视台尤其是他们的新闻报道上不停出现的LIVE字样都让我深受刺激并热切地想往,我喜欢那种在LIVE状态下的新闻生涯。 梦做得远了些,还得把思绪收回,虽然自己对现场直播报道出现的时机判断有些保守,但当新闻性事件的现场直播报道接连在中央电视台出现之后,我却非常幸运的与之开始了紧密的相连,从最初的香港回归到最近一次的飞越新世纪,绝大部份的现场直播报道,我都幸运地参与其中,这种幸运甚至改变了我的目标。如果说过去仅仅是希望在屏幕上争取做一个智商还不算太低并有独立思想能力的主持人,那么,参与了多次现场直播报道之后,我希望,将来,自己的一切能力都是在直播状态下展现出来,我想,这不仅是我的目标,从某种角度说,也该是中国电视的目标。 几年之中,一次又一次现场直播报道,在我此时此刻的眼前,像电影片断一样快速地飞过,每一次直播都可以台前幕后地写上长长的文章,但我知道,这一切都必须浓缩,于是有了以下的片断,虽不完整,却是我个人成长的碎片,是LIVE在中国成长的碎片。 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大江截流现场直播。参加这次直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大家的竞技状态都很好。 回过头来想原因也很简单,一来香港回归的直播报道虽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观众的宽容,但我们自己的心里,多少有一种渴望再战的冲动,不想挽回一些什么,却想做得让自己满意些,另外经过香港回归,大家的心理素质和直播业务都得到很大提高,因此,面对三峡大江截流的直播,大家的心里似乎有底得多。 直播的形式也很独特,我们到达宜昌,全部住进一艘五星级的大船―东方皇后号,和这艘船紧挨着的就是这次大江截流指挥部的船,信息的沟通由于这种很近的距离变得简单起来,再不像香港回归直播时很多事情靠的是猜测。 当然大家都住在船上,对于大型事件的 现场直播报道来说,这是一个有利的因素,那就是哪个位置的人都随叫随到,各工种的人都可以快速解决自己份内的事儿,工作效率高,内耗减少。 十几天的时间里,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着演练,二十几个机位,天上有直升飞机,客轮甲板上搭起了露天演播室,身后一百多米处就是大江截流的龙口,还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一切因素都显示出,这一次直播报道,是在一种极好的兆头中向前走。 对于我来说,好兆头依然是丢东西。 从北京出发时,戴上了一块新表,但短短的空中飞行之后,到达宜昌不久就发现,表不见了,这是我第一次戴比较正规的机械表,但却以丢失告终,我只好和众人自嘲:香港直播时丢了手机,直播没出什么错,这次直播又丢了手表,肯定一番风顺。 结果证明我的预言是正确的,整个直播过程中一帆风顺,我和方宏进出任总主持人,在那江风不时吹过的露天演播室中,在没有任何提示器的情况下,大段大段的主持语脱口而出,甚至导播会在耳机冲我喊:“少说点!“ 十几个小时的直播很快过去,那些内容相信都已留在很多观众的脑海里,事隔很久,我倒是应当把另外两件观众不知道的事情记录下来。 在直播进行的前一天晚上,李鹏、丁关根、罗干等同志来到我们的露天演播室,出乎意料的是对我们的嘱咐:“明天直播时,一定要雅俗共赏,不能只让专家懂,老百姓听不懂,反而是要观众一定要听得懂。“ 当时我和老方以及嘉宾主持陶景良都在,后来我们和嘉宾主持陶景良开玩笑说:“我们想专业都专业不起来,你这专业人士可得雅俗共赏一些“。 果然第二天陶景良发挥得极好,真的做到了雅俗共赏。其实不光这一次直播,做任何电视节目,自我欣赏、曲高和寡都是没有任何市场的。 在直播即将开始的早上,吃饭的时候,方宏进看到杨伟光 台长,就上去问他:“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直播了,您对我们还有什么嘱托吗?“杨台长很轻松地说:“放开了说。“ 至今我都在回忆“放开了说“这四个字背后的一种大度,我相信这四个字对我们当天直播的良好状态起到很大推进作用,因此是要感谢杨台长,感谢一种自信的放手,这是现场直播报道能向前推进的重要保证。 所以我真的希望,在每次直播开始前,都能有领导拍着我的肩膀来上一句:“放开了说。“ 我们都会不辱使命的。 第三件要说的事,是当天晚上直播结束以后发生的。 经过短短两个小时的调整,我们做直播的那艘船就驶离了宜昌,开往武汉,第二天在武汉让我们回京。 所有的人都聚集在船上的歌舞厅里狂欢,平时矜持的人们也都拥有了极度放松的神情,高分贝的喊叫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大家都在酒精的帮助下有些激动,但我知道,这种超常的狂欢,是因为在此之前的二十来天时间里,现场直播这四个字一直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表面上轻松是每个人对其余人的安慰。 而直播顺利结束,大家如释重负,于是狂欢,“大家重新还阳了!“ 1998年3月19日,现场直播朱 基总理和其它副总理的记者招待会 这场现场直播的新闻记者招待会,相信已经以一种经典的方式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但说句马后炮的话,当时我们直播前就已经对这种经典性有所预感。 这场直播是我们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九届政协一次会议十场直播中的第十场。 这届两会前所未有的进行了十场直播,依然要感谢香港回归和三峡大江截流的顺利直播,没有97年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就不会有后来的直播探索。 这次两会直播报道的最大特点还不是十场这样一个超常的数量,而在于报道的方式也是全新的。 在此之前的重要会议直播中,出于各种考虑,我们大多数采用信号直接切进会场的方式,前面没有主持人的介绍,后面也没有适当的点评,好处是安全,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相关背景的介绍,不符合电视的特点,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当会议推迟进行或是突然有一些意外情况出现时,都只能尴尬地等待或是粗暴地把信号切走,然后让观众在猜测中议论纷纷。但九届人大和政协的十场直播则完全不是这样,每次直播的开始有主持人的相关介绍,利用图板和专题片的穿插,对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引导,然后在直播有关议程之后,加适当的点评和要点分析。会议的直播由于这种报道方式的变化显得专业化了一些。 我出任了这十场直播的主持人,在跨度多天的会议中,高密度地一场接一场进行直播,但状态一直是兴奋的,我喜欢这种全新的尝试和两会中一些全新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最后一场朱 基总理记者招待会是个重头戏,朱 基是个能出“彩“的人,直播将使这种“彩“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记者招待会之前,两会闭幕,我们在演播室里详细介绍了朱 基总理的背景资料。并简单分析了他走上总理位置之后将面临的挑战。非常幸运,我的结束语刚结束,朱总理走进会场,招待会开始了。 由于在此之前,我们内部看到了朱总理在香港世界银行年会上的演讲风采,因此知道,朱 基的语言能力,幽默特点、自信本质是很难掩饰的,因此高潮的到来一定很早。果真,朱总理自信地面临问题与挑战,于是也有了“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样的经典语言流芳将来。 在整个记者招待会过程中,我们一边听着精彩的问答,一边紧张地进行要点摘要的工作,因为招待会结束后,我还要把招待会的要点总结给观众,因此,那一段时间,我们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于朱 基精彩的回答,紧张于一会儿要进行的要点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也受过刺激,那便是朱 基对凤凰卫视的格外青睐,但受刺激的同时,我为卫视的朋友高兴,同时也相信,对卫视的表扬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鞭策,作为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我欢迎这种鞭策。精彩的记者招待会结束,我坐回演播台开始结尾的评点,很自然的,我发自内心的由这几句话开始了点评:“一场精彩的记者招待会结束,股市该涨了吧!“当时这句话脱口而出是出于一种兴奋中的直觉。事后我幸运的得知:这句多少带有调侃味道的话应验了,香港股市当天上涨了三百多个点。但我想,这不是我的幸运,而是朱 基精彩表现后的必然。 这之后,我又用了“自信““幽默“等字眼评价了新任总理,并对当天记者招待会的要点进行了总结。没想到,当天美联社针对我的这番话发了通稿: “在这场面向全国实况转播的记者招待会后,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赞扬了新任总理的幽默感,这在国家电视台善于国家高层领导人的报道中是极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