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考古的故事(世界卷)》******************------------前言------------对于人类的历史,仅1%可通过历史记录得知,其余99%就是考古所研究的任务。考古是现代人类了解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考古发掘,人类的历史进程才能被完好地连接、统一起来。因为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大多隐藏在鲜为人知的地方(如地下、丛林、海底),所以,发现遗迹就成为考古学家首先必须面对的难题。实际上,许多古代遗迹的发现都带有偶然性,充满了喜剧色彩。有“黄金帝国”之称的印加是由一群黄金狂热者发现的。其中一位名叫奥里拉纳的探险者和他的手下在南美洲经过几十天的冒险回到西班牙时,几乎一丝不挂,满身伤疤。“地下城市”庞贝则是因一位那不勒斯总督修建自己豪邸时发现的。而庞贝的发掘工作最初是由一个上尉指挥,由于其拙劣的领导,当时欧洲著名的艺术史理论家温克尔曼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照这种方法挖下去,挖到我们的曾孙辈也挖不完。法国人亨利·穆奥来到柬埔寨本是为了找到特殊的蝴蝶品种,却发现了吴哥窟。 这些意外的发现,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尽管如此,还是应该感谢他们,他们的无意为考古学家们解决了一个个大难题。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运用智慧,加上锄头、手铲,为世人展示出复杂、不可低估的古代文明。发掘过程中的困难往往会被考古学家们的机智所解决。在挖掘古城庞贝时,菲奥勒利发明了石膏翻模法,这就把千姿百态的蒙难众生像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为了保护出土的象牙制品,考古学家把护手霜涂抹在象牙上,起到了有效地保护作用。于是,给出土的象牙制品涂抹护手霜成为挖掘工作中的一个权威做法。当今众所周知的考古学,是在19世纪中期快速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所有人对遗迹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研究感兴趣,最吸引他们的是价值连城的遗物。有“考古学之父”之称的施利曼所做的也不过是较系统化的寻宝和盗掘遗址的工作。丹麦学者汤姆森应当是真正的“考古学之父”,他早在1832年就提出了“发掘中的层位观念”,这对保护遗迹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后半叶,由于技术与设备的发展,使考古学家可以深入水中进行考古工作。水中考古发掘最热门的项目就是打捞沉船遗物,如打捞沉没在地中海深处的青铜时代货船,这次发掘被称为“第一次圆满的挖掘成就”。因为这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古代造船技术的相关资料,而且了解到青铜时代海上贸易的发展程度。因为考古活动总是与探险、离奇联系在一起,所以给人非常神秘的印象,令人神往。同时,考古活动中又充满戏剧性,如同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书店里的考古类书籍很多,虽然学术严谨,但是专业的语言、模糊的图片、晦涩的叙述使读者丧失了阅读的兴趣。近几年来,许多考古学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到“考古学应该开放自己”。于是,考古类书籍逐渐向科普性、通俗性的方向发展。本书即是紧扣这个发展方向,由考古专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考古发掘过程中的惊险曲折及全球各种不同特色的文明形态。它融汇考古发现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科学、社会等价值,将考古发现的趣味性与戏剧性表现出来,既具有很高的知识性,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要对几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作一个全面的描述,是不可能的。因此,本书精选世界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形式对其进行详细介绍,相信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文明发展的进程绝不是呈直线形的。无休止的战争、对自然界地过度索取等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中断,这是现代人类需要反思的。当代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及被严重污染的环境,都可能给予现代发达文明致命性的打击。丛林中的玛雅文明与掩埋在地下的城市庞贝就是例子!希望人们能试着去珍惜。珍惜自然,珍惜生命,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比姆贝特卡 史前岩画群------------比姆贝特卡史前岩画群是在1973年由德干学院和乌贾因大学的考古调查团在印度中央邦的比姆贝特卡(Bhimbetka)山区一带进行考古考察时发现的。经过详细的考证,考古学家们认为印度岩画的创作从公元前5500年或更早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后数世纪。比姆贝特卡史前岩画群的发现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在考古史上最重要的意义便是填补了吠陀时代(指印度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的这一历史时期)印度考古的空白。这一历史时期,北印度土著居民被雅利安人所征服,雅利安文化与印度土著文化逐渐混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吠陀时代的印度考古,至今仍是一片空白。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吠陀时代的任何造型艺术遗存实物,但考古学家们根据《梨俱吠陀》的记载,估计这段空白时期可能曾有过不少建筑、牙雕、画、木雕、壁画等,之所以没有保存下来,是因为象牙、木料、棉布等材料在印度潮湿炎热的气候下很容易腐烂。这些岩画的发现或多或少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岩画中人物的造型是风格化的:躯干呈三角形,大多人物像剪影不勾轮廓,少数人物、大象和马匹则以装饰性线条粗勾轮廓。根据那幅《骑马的人的行列与骑象的人》描写战争场面的岩画,考古学家们推测,它也许是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土著居民的真实记载。因为根据史书描述,马是雅利安人从中亚带到印度的,当时生活在北印度比姆贝特卡一带的原始森林部落的人们还不懂养马,他们只能骑在战象上与骑马入侵者(即雅利安人)进行拼杀。我们应该感激古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作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它们是现代人类的精神财富。------------初露端倪的乌尔坟墓------------初露端倪的乌尔坟墓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梦幻家园”,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东方人曾经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文明佳作。而今,伴随着考古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传世佳作”再一次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并把热衷于此的人们带到了那激动人心的古老世界……1911年的一天,英国三位年轻的考古学家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聊天。闲谈中,他们提到了西亚那些令人激动的考古新发现。三位考古学家纷纷表示愿为西亚地区的考古事业献出他们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智慧。其中言辞最为慷慨激昂、态度最为坚决的考古学家是一个年轻英俊、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他的名字叫伍莱。19世纪50年代,一名英国领事在乌尔遗址上发掘出了一些文物,其中有些圆筒状陶器,上面刻有楔形文字符号,另外还有一条通向特尔——穆伽雅尔的通道等。敏锐的伍莱立即想起了《圣经》对乌尔城的描写:乌尔是座美丽的城市,许多商人和学者都居住在那儿,亚伯拉罕也住在这个城市的一所舒适的房屋里。市民在美丽的亚述庙塔里膜拜月亮女神。伍莱心想:如果古老的《圣经》记述的故事是真实的,而不是什么荒谬的神话传说,那么,古老的乌尔城遗址也应该在这个地方。于是,一支精明强干的考古队伍迅速组成了。结果证明,伍莱的判断十分正确,几乎就在伍莱刚刚下令开挖后数十分钟内,“刹那间,一些历史文物就出现了”。这个“一刹那就发现了文物”的地方在乌尔城西北接近地表处,那里有一个大圣区的围墙将神庙、宫殿及其附属建筑围了起来。在那里,伍莱他们发掘出了一些用粘土和石头制成的罐子,以铜为原料制作的各式工具以及一些黄金念珠、红宝石念珠和天青石念珠。经过观察与分析,伍莱推测:这些东西应该是古代坟墓里的陪葬品。在经过几年的精心准备工作后,1927年,随着伍莱的一声令下,发掘古墓的工作正式展开。随着一座座古墓相继“浮出”地面,伍莱越来越感觉到,这些坟墓不是一般的坟墓,它很可能是乌尔王的王陵。如果是这样,那将是美索不达米亚最重大的发现!挖掘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到1931年,考古队共发掘了1850座坟墓,其中有16座是王族墓室。王族坟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石块,墓顶、墓身和墓基都是用石块建成。墓顶呈圆拱形,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墓室。墓室位于地面之下,通过一条陡峭的坡道与地面连接。墓内随葬品丰富多样,与一般市民墓形成强烈的反差,说明那时的乌尔城的私有制、王族特权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一般的随葬品有车、武器、装饰品等,比较贵重的随葬品有宝石、珍珠、黄金饰品等,还有的随葬品与众不同,显示出墓主人生前的个人爱好不同,如淑巴德墓中就出土了一件精致的七弦竖琴。在所有的出土随葬品中,乌尔女王淑巴德的头饰称得上是最有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品了。现在这件头饰已戴在了一件根据苏美尔陶俑仿制的女王头部模型上,并存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博物馆。该头饰制作在一具厚厚的假发上,由三层排列着天青石和光玉髓的花环装饰着女王的额头,最底下的一层花环挂着几只金圈,其中的一只还坠着几片金制的山毛榉叶,最上面的一层则连着几片金制的柳叶和花朵。假发顶上插着一把五齿梳子,也镶嵌着金花和天青石等装饰物。在女王的太阳穴两侧分别装饰着螺旋金丝,耳轮坠着半月形大金耳环。很难想像,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茹毛饮血之时,乌尔人的金属加工工艺竟已达到了如此炉火纯青的程度。这种豪华精湛的金属加工工艺不仅用于奢侈品,而且也用于兵器和一般的用具。在发掘另外一位国王的墓葬时,人们发现了一把短剑,该剑剑锋寒光熠熠,剑鞘不仅雕凿着植物图案,还镶满了珠宝玉石,煞是好看,这充分体现了乌尔君主的富足与豪奢。在整个发掘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这些坟墓中发现了大量殉葬者的尸骨。其中,在一个国王墓中堆满了男人和妇女的尸体,他们似乎是被人带到这里,然后就在他们站立的地方被杀掉的。有一些头戴铜盔、手执长矛的卫兵人殉,倒在通向墓内的陡坡下方。正对着墓室尽头的是9位宫女,戴着华丽的黄金头饰。入口前方并列着两辆四轮大车,由3头系在一起的牛套拉。驭手的遗骨横卧在车上,牛头的附近则有牛夫的遗骨。而淑巴德女王陵墓里的情况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个女王的陵墓里,几乎到处都是殉葬者的尸骨!在陵墓的过道内发现的几个侍卫的头颅在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几乎销蚀殆尽了,惟有伴随在他们身边的铜盔铜矛似乎还在诉说着他们那曾有的辉煌。在这个陵墓当中,更有许多宫女身着礼服沿着墓壁排成几列坐着死去了,在这个队列的尽头,一位男乐师临死前还紧握着他那用黄金和青石制成的牛头竖琴……可是,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这众多的殉葬者身上,人们竟未能发现他们遭受过暴力侵害的痕迹。于是,有人大胆地推测,这些战士、乐师和宫女,他们并不是奴隶,有可能全是自由人,而他们牺牲生命成为殉葬品的行为有可能完全是出于自愿的。这种推断真的是令人不寒而栗,是什么力量能够如此强大得让五千年前的人们甘愿引颈受戮呢?即使这次殉葬不是出于自愿,一个拥有如此权威的君主在当时的两河流域也是绝无仅有的。必须指出,在所发掘出的王族坟墓中,只有淑巴德女王时期的坟中出现了人殉。而在其他时期的坟墓中,几乎没有人殉现象,在对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进行考察时,也没有发现苏美尔人有人殉的普遍传统习俗。因此,对于这一特殊现象惟一合理的解释是:淑巴德女王墓展示的是一种特殊的丧葬仪式,殉葬者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强迫的,都表明了女王的威严与崇高。除此之外的任何推测,迄今为止都没有得到公认。------------刀光剑影下的乌尔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美索不达米亚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乌鲁克、乌尔、尼普尔、基什及北方的阿卡德人都是平原上的强者。其中,乌尔城在乌尔王的统治下,逐渐成为一个军事超强者。乌尔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无数的战车及多种武器。士兵们穿着甲胄,戴着头盔,手持剑、刀、矛、盾等兵器,冲锋陷阵,势不可挡,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强大的乌尔城靠着它那所向无敌的军队和繁荣昌盛的经济,很快成为苏美尔文明的中心之一。但从乌尔第二王朝后期起,乌尔的军事实力开始逐渐走下坡路,对邻近地区的控制力也渐渐削弱,不再拥有当年的风光。而与此同时,阿卡德人却逐渐强盛起来,新月平原上的政治实力对比,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明显变化。美索不达米亚在大洪水过后出现了频繁的移民活动。移民中不仅有苏美尔人,还有其他民族,其中包括闪米特族。闪米特人到达美索不达米亚以后,主要在平原的北部和偏北部地区定居下来,他们的后裔被称为阿卡德人。刚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时,阿卡德人的文化要远远落后于苏美尔人,因此,他们没有建造自己的城市,而是紧挨着苏美尔人居住。在长期相处的生活中,阿卡德人逐渐接受了苏美尔文化,融入了苏美尔文明。但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民族特征,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终于有一天,居住在基什城邦北边的拉格什的阿卡德人脱离了苏美尔人的统治,建立了由阿卡德人统治的拉格什城。基什的君主对阿卡德人的行为十分恼火,他竭力支持乌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一个城邦)进攻拉格什。但阿卡德人早有准备,他们在拉格什的帕铁西(城邦君主的称谓)安吐纳姆的指挥下,奋力杀敌,所向披靡,最终将乌玛军队打得溃不成军,拉格什因此而赢得了大片高产的枣椰林地和大批奴隶(战俘)。但是,乌玛君主并不甘心于失败,苏美尔人也决不允许这股新兴的政治势力活跃于平原之上。过了一段时间,乌玛与乌鲁克等苏美尔城邦结成联盟,形成了一个无坚不摧、无可匹敌的军事联盟,各城邦同时发兵,攻向拉格什。孤立无援的拉格什无法抵抗苏美尔人的联合进攻,彻底失败了。乌玛的路伽尔(王的称谓,比帕铁西要高一等)扎西吉率领军队将拉格什城洗劫一空,这样,阿卡德人的首次反叛以失败而告终。就在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和南部的各城邦相互残杀、难决胜负的时候,北方的阿卡德人也迅速壮大,并建立起自己的城邦——阿卡德。阿卡德人意志刚强,英勇善战。他们在统一北方之后,逐步南下,锋芒直逼乌玛。而此时的乌玛也如日中天,分外强盛。乌玛的路伽尔扎吉西在攻破拉格什之后,又反攻盟友乌鲁克,并将乌鲁克军队全部消灭,夺取了乌鲁克城。路伽尔扎吉西以这座著名的古城为首都,牢牢地控制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的大部分地区。路伽尔扎吉西曾豪情万丈地炫耀自己的功绩:“自下海(波斯湾)起,经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而抵上海(地中海)的广大地区,都在我的控制之下。”阿卡德城的首领萨尔贡雄心勃勃,他亲率大军南征,与路伽尔扎吉西的军队在乌鲁克城下进行一场生死决战。一场惊天动地、异常惨烈的恶战之后,乌鲁克城被攻陷。阿卡德人在萨尔贡的命令下用锐利的弓箭和坚固的战车攻城拔寨,将50多个苏美尔帕铁西和部落首领率领的联军打得落荒而逃。萨尔贡将路伽尔扎吉西活捉,并作为战利品祭献给主神恩利尔。此战之后,萨尔贡再接再厉,指挥大军继续南征,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相继攻克了乌玛、乌尔等大小城市,最后,“洗兵器于海”。之后,萨尔贡建立起一个强盛而广阔的阿卡德王国,把两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从此,两河流域第一次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政权实体,从而结束了长达1000多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列国纷争的时代。阿卡德王朝在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统治时期达到了极盛阶段。据记载,纳拉姆辛曾在一年之内击败了九路敌军,俘虏了三个国王!纳拉姆辛因此而自称“世界四方之王”。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在“世界四方之王”纳拉姆辛的儿子执政的年代,阿卡德陷入了危机,统治区内苏美尔城邦叛乱,西部和东北部分别受到阿摩利人和古提人的进攻。阿卡德奴隶也频频发动暴动。终于,大约在公元前2220年,不可一世的阿卡德王朝土崩瓦解——古提人攻入美索不达米亚,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者。古提人由于实力有限,无法对苏美尔地区实行强权控制管理。因此,他们仅要求各城邦缴纳贡赋,而对其他事置之不问。这样,经过百余年阿卡德的强权统治后,苏美尔各城邦获得了复兴的机会。这些不甘人后的苏美尔城邦抓住机遇,竭力发展自己的实力。随着苏美尔城邦的复兴,推翻古提人统治的呼声此起彼伏。乌鲁克城率先挺身而出,向古提人发起进攻。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游牧民族古提人被乌鲁克打败,退回东北部山区。乌鲁克又转而进攻拉格什城——古提人的“傀儡”,获得全胜。就在乌鲁克雄心壮志,打算一统疆域的时候,它却忽略了那个潜伏在自己的南边、压抑已久的苏美尔强者——乌尔城。月神之城乌尔,在新月平原列国争雄时曾风光一时。在阿卡德王朝时,曾以不屈服而扬名。而“山地之龙”古提人采取的宽松的统治方式,也给了乌尔城休养和复兴的机会。数十年后,乌尔已变得繁荣昌盛起来。乌尔第三王朝的创建者乌尔纳姆雄心勃勃,他曾登上乌尔高大的城墙,在月光下抒发豪情:“问莽莽平原,谁与争锋!”这时候的乌尔,已强大得足以小视平原众城。乌尔纳姆将进攻目标瞄准了乌鲁克,因此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结果,乌尔军人击败了乌鲁克人,又乘胜前进,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地区。乌尔纳姆因此建立了辉煌的乌尔第三王朝,开辟了新苏美尔时代。乌尔城成为美索不达米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帝国的首都。在乌尔纳姆的儿子苏利吉时代,乌尔王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苏利吉效 仿纳拉姆辛,自封为“世界四方之王”,自称为“神”。但是,从苏利吉时代后期起,乌尔的社会经济就开始动荡不安,并逐渐衰落。大约在公元前1738年,乌尔城遭受战火侵袭,大部被夷为平地,乌尔城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不久,乌尔城曾再现于历史之中,但仅仅是一闪即逝。此后,乌尔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吴哥古城的发现------------1861年,法国人亨利·穆奥不远千里来到柬埔寨,带着四名柬埔寨雇工,踏进了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亨利·穆奥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也是一个探险家。1858年,巴黎地理学会委托他对位于湄公河和湄南河流域之间的低洼地带进行考古探险。其实,亨利·穆奥这次考察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要采集植物和动物标本,并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考察。其中,他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在密密的丛林中发现一种独特的蝴蝶品种,为此,他苦苦追寻了许多年;另一项任务是希望能够证实一个传说,这就是在东南亚古代丛林中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城垣——昔日繁华富裕的吴哥帝国都城。穆奥从越南南部的法国殖民据点出发,在游览了暹罗首都曼谷和位于暹罗境内的昔日柬埔寨首都乌龙后,与雇工一起通过被他称为“柬埔寨的小地中海”的洞里萨湖,在老虎、大象和犀牛出没的马德望沿岸登陆。他们一行沿着中南半岛的湄公河逆流而上,约走了480公里,然后乘小船由湄公河支流深入内地,到达高棉的金边湖。穆奥一路上看到了数不清的奇景异兽,许多罕见的植物、昆虫在这片未开放的丛林地带展现出生命的光彩。然而随行的土著似乎很烦躁,甚至有些恐惧,在走了一大段路后,他们竟然停了下来,不愿再向前走。土著们一个个恳求地说:“主人,前面的丛林里有魔鬼的咒语,几百年来,一座大城堡孤独地立在那里,没有一个居民……”穆奥听着这些土著人的讲述,把目光投向远处的茂密丛林,他隐约感到,吴哥古城一定在丛林的某个地方,等待他去发现。穆奥说服四个仆人继续前进。密林深处野兽沉闷的吼叫声不时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穆奥在长途跋涉和高度紧张下感到十分疲惫,他已经不再想找什么珍贵的蝴蝶品种。越往前行走,穆奥寻找古代文明遗址的愿望越强烈,他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他确信此行将有可能使那个飘忽不定的遥远文明重现天日。忽然,向导的砍刀和坚硬物体碰撞了一下,迸出了一串火花。穆奥精神为之一振,他迅速跑向前去。原来,向导的砍刀砍在了一块平整的巨石上,这块巨石被包裹在树根和藤蔓中。穆奥迅速夺下砍刀,把巨石周围的树根和藤蔓逐一清理干净。他用手轻轻拂去落在巨石上面的树屑和乱叶,石头上露出了雕刻的文字。在密林深处的巨石上发现了文字,这意味着什么?穆奥欣喜若狂地欢呼起来。穆奥勉强按捺住自己欣喜若狂的情绪,继续向前寻找,他看到了东倒西歪的石柱、断裂的门梁,还看见了几座倒塌的佛塔,以及佛塔上精致的浮雕。穆奥感到周身热血在沸腾,兴奋得难以自制。他不顾几天来艰苦跋涉的疲惫,带着仆从继续寻找,终于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吴哥古城。吴哥城占地面积东西长1040米,南北宽820米。在这座雄伟庄严的城市里,林立着几百座设计大胆的宝塔。在这座古城中有寺庙、宫殿、图书馆、浴场、纪念塔及回廓,周围更有宽200米的灌溉沟渠,好像一条“护城河”,守卫着吴哥城。建筑物上刻有许多仙女、大象及其他浮雕,尤以172个人的“首级像”更显得昌盛雄伟。这些都说明当年在此兴建都市的民族必定是个文化颇为发达,并有高超建筑技术的民族。可是,当穆奥揭开这座城市的神秘面纱的时候,她已经在荒凉的原始森林里沉睡了500年。据史料记载,公元9世纪初,吴哥城开始粗具轮廓。大约经过5个世纪的营建,吴哥城空前繁盛,沿城廓挖掘了长达12千米的环城沟,城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面积达20平方千米的蓄水池,其规模相当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座人工湖。从城市和蓄水池的规模估计,古代吴哥城曾经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其城市居民至少有200万以上。古代吴哥的200万居民到哪里去了?一座繁荣昌盛的城市为什么会淹没在莽莽的林海之中?------------走近吴哥------------穆穆奥发现吴哥古城的消息传到欧洲后,巴黎的学术界和考古界一片轰动,一批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者来到吴哥,和柬埔寨人民一起,对这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发掘、修复。亨利·马奇尔是法国考古学家和艺术史学家,他一来到柬埔寨就爱上了吴哥古迹。他称自己是古迹的“监护者”,像珍爱生命一样珍爱丛林里的一切古迹,并与形形色色的殖民掠夺者和游客损坏古迹的行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娶高棉姑娘为妻,将住所设在古迹附近,他还发明了一种恢复古建筑旧观的方法。即把水泥灌进建筑物底层,使其稳固,然后将古迹上原有的石块一块块重砌起来,他称这种方法为接合法。像亨利·马奇尔这样坚定、执著、敬业的艺术家还有许多,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但目标都是一样的——使这被遗弃的古城重见天日!发掘和研究工作艰苦而漫长,人们挥动各种工具,砍断树枝藤蔓,铲除杂草碎石。当这一切做完后,他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吴哥古迹的建筑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仅通向城市中心巴扬庙的石铺大道就长达1.6千米。穆奥所看到的巴扬庙只是吴哥古迹中著名的代表,人们经过大规模的清理之后才发现,吴哥古迹由一组组宏伟的石构建筑和精美石刻浮雕建筑群构成,主要包括大、小吴哥两地的吴哥城和吴哥寺。在近45平方千米的森林中,有600多座宫殿、佛寺、宝塔等建筑物,建筑之精细、规模之宏大、布局之奇特,令人叹为观止。作为吴哥文明载体的吴哥古迹就像一本尘封多年的百科全书,一旦被打开,一个民族的历史思想就释放开来,浓郁的文化气息也随之扑面而来。神话传说、宗教艺术、战争场面、世俗礼仪、帝王统治、平民生活等都成为建筑和浮雕所表现的题材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和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史实互相印证,古代柬埔寨早期文明发展史的轮廓因吴哥古迹的发现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学者们研究后得出结论,吴哥城以巴扬庙为代表的石雕建筑实际上只是吴哥帝国繁荣时期最为主要的部分,因为按照吴哥帝国的宗教传统,王公大臣住在木屋子里,一般人只能住在草屋子里,石头建筑只有神才能居住。吴哥帝国繁荣时期的房舍和宫殿已不见踪影,留下的这些建筑是供神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但仅此就能窥视到吴哥帝国鼎盛时期的风貌。------------吴哥王朝的兴起------------当法国人亨利·穆奥在东南亚的原始丛林中揭开吴哥古城的神秘面纱时,它已经在那里沉默了数百年,那里没有居民,也没有留下除少量碑文以外的任何记录历史的资料。研究者们发现,吴哥的许多宗教建筑与古印度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在中国历代史官记录的材料里,他们惊奇地找到了许多有关吴哥的珍贵资料。根据中文记载,扶南帝国由于名叫真腊的属国的造反,于公元6世纪中期灭亡。根据《隋书》记载,在真腊兼并扶南之前,其首都位于陵伽钵婆山附近,山上有一个奉祀婆多利神的庙宇,国王每年杀一个人作为祭品,于晚上奉献。拔婆跋摩是反抗扶南的兄弟的兄长,他与甘菩——弥拉王朝的洛什弥公主结婚,成为真腊国王,甘菩——弥拉王朝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已约有150年历史了。人们不知道拔婆跋摩在位多久。他为纪念林伽而制作的惟一碑刻,其日期是公元598年。他的弟弟质多斯那约于公元600年即位,王号为摩诃因陀罗跋摩,即“受大因陀罗保护的人”。他统治的年代不详,由于即位时年龄较大,所以他的统治时期也不长。他建立了“耆利沙”(即山君的林伽)来庆祝他的胜利。关于他的事迹的记载在桔井和上丁附近沿湄公河岸以及西至武里南和素林等处都有发现。611年前后,他的儿子伊奢那跋摩即位。中国人认为完成对扶南的征服是他的功劳。根据《唐书》记载的年代,此事发生在公元627年或以后不久。从那时候起,扶南国不仅失去了主权,连领土也被吞并了。伊奢那跋摩一世也向西面那片日后变成吴哥王朝中心的地区扩大势力。一位名叫婆罗阿迭多的人曾经是统治扶南的混填——苏摩世系的后裔的王子,他在森河流域建立了一个独立国家。虽然他只能够控制湄公河地区,但婆罗阿迭多补罗似乎是支配着西方的某个力量的中心。研究者们直到今天也不能肯定,他能否控制住伊奢那跋摩南部地区。他没有子嗣,找不到好的继承者,在他死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柬埔寨地区经历了一个极其动乱的时期。直到耶跋摩一世统治时期,吉蔑人逐渐在湄公河下游地区和洞里萨湖周围巩固了他们的势力。《唐书》上说真腊于706年后不久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并称它们为陆真腊和水真腊,为了方便也可称为上真腊和下真腊。耶跋摩一世的继承人以阿迭罗(即“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对这两个部分还保持名义上的支配权,但事实上一批小王却控制着大权。因为当时情况混乱不堪,又缺少史料,因而不可能作出有连贯性的叙述。据说,耶跋摩一世是下真腊的国王,他死后,下真腊分裂成婆罗阿迭多家族诸君主统治的阿宁迭多补罗的太阳王朝和新成立的商菩补罗的太阳王朝。婆罗阿迭多补罗老王国曾被伊奢那跋摩征服,又由尼栗波提因陀罗跋摩恢复了。在这个世纪后半期,下真腊受到来自“爪哇”的马来海盗的袭击。当时的“爪哇”包括的范围很大,可以指爪哇本身,也可以指苏门答腊或马来半岛,甚至可以泛指三者。他们夺取昆仑岛为根据地,侵掠范围远至北方的东京。公元774年和787年,他们袭击了占婆。柬埔寨也受到攻击,但是缺少足够的资料证明。公元10世纪初期的阿拉伯作家艾布赛德哈桑讲了商人苏莱曼的旅行事迹,说他于公元851年到过这些地方,并听到一个爪哇于8世纪末远征真腊的故事。摩诃罗听说一位年轻的吉蔑王表示渴望当面见到盛放在盘子里的“婆格”摩诃罗的头,便对吉蔑国王的首都发动了突然袭击,把国王抓起来杀了头。接着把首级带回国内,用药物防腐,放在瓮内,送回吉蔑,告诫国王的继承人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耶跋摩二世虽然不是吴哥城的创立人,但他是吴哥王国的缔造者。一些研究者认为他是由摩希婆提跋摩的大臣们根据阿拉伯故事中爪哇摩诃罗的指示选为国王的,他不属于罗贞陀罗跋摩一世的世系。我们对他的父亲一无所知,只能肯定他本人曾到爪哇来接受王位。耶跋摩二世的统治在全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使王国日益强大,并奠定了对广远地区实施统治的基础。从他的统治时期开始,金字塔式的神庙就标志着王城的中心。在作为宇宙中心的庙顶,神王和神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他认为自身就是神,在他活着的时候,庙里供奉的就是他自己,他死后,这个庙就是他的陵墓。他受到了子民的推崇。真腊在他手里结束了分裂,合而为一,从此开始了吴哥王朝最灿烂辉煌的时代。------------前吴哥文化寻踪------------公元6世纪下半期,曾经兴旺发达的扶南王国开始走向没落,真腊国在北方地区逐渐崛起,最终取而代之。伊奢那跋摩一世登上真腊王座后,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并派出使者出访中国,向中国皇帝讲述了自己国家历史的变迁、真腊兴起及取代扶南的过程、两代先王及在位君主的作为等等。中国史官们根据真腊使者的叙述写成“真腊传”列入官史之中。《隋书·真腊传》记述的就是实现这个历史转变的真腊。伊奢那跋摩一世把都城建在伊奢那补罗,研究者们把伊奢那补罗作为国家首都时的文化称为前吴哥文化,建筑和雕刻构成了这一文化的主体。作为王都,伊奢那补罗对经略东西部都十分有利,它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全城有居民2万余户,10余万人,在当时是一个大城市。城内的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世俗的建筑,这类建筑的代表作是王宫,宫中的宫殿宽阔而高大,《隋书》中称它为“大堂”,是国王听政之所,光护卫阶庭门阁的武士就有上千名。二是宗教方面的建筑,这类建筑以寺庙和宝塔为主。高棉人对超人的力量即神有着虔诚的信仰和崇拜,于是便把想像中神的形象塑造出来供奉在寺庙和宝塔中。那时,息瓦教和诃里诃罗教是两个最大的宗教,前者崇拜林伽,后者信奉一种把毗湿奴与湿婆合而为一的偶像。这些建筑用砖石建造,并尽量加以装饰和美化。装饰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是雕刻,比如在门楣和天花板等处雕刻各种图案花纹,塔式建筑分为单塔和塔群。印度风格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和雕刻有着明显的表现,但高棉人已经发展出了具有高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构成前吴哥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碑铭,它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它的存在与宗教活动有关,许多碑铭的内容反映了宗教的活动与传播。今天,当人们把一块块石碑从地下挖出来时,碑铭就成了解读柬埔寨古代历史的珍贵史料。这里的碑文,是前吴哥文化中的珍宝,文字优美,富于韵律,十分适合阅读,文章或委婉悲痛,或铿锵有力,极具文学价值,使你在了解真实的吴哥历史的同时,又领略到了高棉人的文学神韵。目前人们已知的最早的碑铭,刻在今吴哥波雷发现的公元611年的石碑上。人们还发现了这之后的一些石碑。从611年到9世纪初统一的真腊王国建立之前的石碑上,碑铭差不多都是用梵书刻写的。而从伊奢那跋摩一世建都伊奢那补罗开始,又出现了用高棉文刻写的碑铭以及高棉文同梵文并存的碑铭。这一变化是历史的一个转折,它凸显出高棉民族文化的发展,反映出当时人们在书刻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和宗教活动的碑铭时已打破梵文的垄断,开始使用本民族的文字。高棉的民族文化已经在印度文化的影响中繁衍起来。------------吴哥王朝怎样走向辉煌------------公元9世纪初,耶跋摩结束了近200年的分裂局面,将陆真腊与水真腊合而为一,创建了吴哥王朝在柬埔寨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代。耶跋摩二世是吴哥王朝的缔造者,虽然缺乏文献记载,但还是能看出他是一位大有作为的国王。他在考仑山京城及其附近地区修建了王宫和行宫,还修建了一座著名的寺庙——宝剑寺,这些建筑的风格,对后来的吴哥式建筑具有启蒙作用。在宗教方面,耶跋摩二世任用了一位精通婆罗门教经典的婆罗门僧侣伊朗亚达玛,由他制定了一套与婆罗门经典相符的典礼仪式,并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教——天王教。在印度教里,把林伽作为造物之神湿婆的象征;在天王教中,把林伽视为湿婆和王权的化身加以崇拜,还把林伽像供奉在京城中央圣山的尖塔上。这种宗教是神与王的统一,是加强王权和巩固统治的工具。耶跋摩二世还赐名婆罗门为“巴辣菇”,意为“圣贤之士”,并加以供养。他为吴哥走向辉煌奠定了文化和政治基础。耶跋摩二世死后,他的儿子耶跋摩三世继承王位。耶跋摩三世鼓励生产,减轻赋税,国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虽然他没有多大的丰功伟绩,但吴哥王朝在他统治期间,更加强盛了。耶跋摩三世死后无嗣,由其堂弟继承王位,这就是因陀罗跋摩一世。他的最大功绩是,作为第一个在吴哥地区兴建水利工程的真腊国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水利灌溉系统工程。他利用一个人工开凿的蓄水湖,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丰产的稻田。后来,人工灌溉系统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的经济的发展,才使吴哥王朝的统治者,能够以吴哥地区为中心,建立起一个人口稠密、中央集权制的强国。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灌溉系统,也才能使吴哥王朝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建造规模宏大的吴哥王城和吴哥寺等一系列建筑。由此可见,因陀罗跋摩一世为吴哥王朝的兴盛打下了物质基础。在建筑艺术方面,砖石结构的建筑是从因陀罗跋摩一世开始的。他建造的巴孔庙,是一座供奉湿婆林伽的神庙,实际上也是国王的象征。他建造的有神牛之意的婆利科寺于公元879年建成,专门供奉他的父母、外祖父母和耶跋摩二世及王后的神像。研究者们认为,巴孔庙、波利科寺及其后人建造的洛利寺,标志着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开端。在政治方面,因陀罗跋摩一世还划分了王室内部的等级,建立起王室体制,为以后各朝代所沿用。由于他卓越的政绩,后人在碑铭中称颂他为“王中的狮子”。因陀罗跋摩一世死后,由其子继承王位,称耶输跋摩一世。这是一位在吴哥王朝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帝王。耶输跋摩一世也非常重视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他登上王位不久,就在都城的东北建造了东巴莱湖,这个大水库长7000米,宽2000米,与暹粒河相通。发展和完善水利灌溉系统,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耶输跋摩一世在建筑方面的功绩远不止于此,他还设计了一个新都,根据他的名字起名为耶输陀罗补罗。这是在吴哥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吴哥城,占地约26平方千米,是环绕着巴肯山的天然山丘建造的,四周有一条200米宽的护城河。在都城中心的巴肯山上还建造了5座砂岩方塔,中间一座供奉着国王自己的形象湿婆林伽。耶输跋摩一世还在全国各地修建了代表湿婆教、毗湿奴教和佛教等各种教派的寺庙共达100多所,它代表了吴哥早期的建筑风格。在政治方面,耶输跋摩一世不仅击退了侵扰真腊沿海地区的占婆和爪哇海盗,还扩大了王国的疆土,使疆域东至占婆,西抵缅甸,北至老挝中部,南达暹罗湾直至马来半岛北部,与扶南国全盛时期的疆土不相上下。由于缺乏史料,关于10世纪时期吴哥王朝的历史,除留下的寺庙建筑遗迹以外,其他方面就知道得很少了。这些遗留下来的古迹,可以让现代人清楚地看到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产力水平,但却无法知道具体的历史事件。当时中国正处在唐末及五代的动荡时期,根本找不到有关吴哥王朝的任何记载,历史学家们只好在那些残破的碑铭上寻找线索。不幸的是,目前10世纪的吴哥历史仍是空缺的。由于耶输跋摩一世统治时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0世纪以后,吴哥王朝走向了更辉煌的时期。苏利耶跋摩一世在11世纪初期,击败他的竞争对手,登上了吴哥王朝的王位。苏利耶跋摩时期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披梅那卡寺和茶胶寺,披梅那卡寺(“空中宫殿”)是当时吴哥的王宫,故有“天宫”之称;茶胶寺是第一座用砂岩建成的高棉庙宇。在宗教方面,苏利耶跋摩一世是第一个皈依大乘佛教的真腊国王,因而在其死后人们给他以高尚的圣名——“涅佛”。耶输跋摩一世死后,乌迭蒂耶跋摩登上王位,在他统治期间,发生了多次战争。由于国王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军事首领,因而在战争中取得了完全胜利。在这一时期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其中以巴普昂寺最为有名,它与“空中宫殿”同属于一个类型的建筑。乌迭蒂耶的重要业绩是在吴哥城的西郊,开凿了西巴莱湖,这是一个长8000米、宽2200米的大水库,它扩大了灌溉系统,对发展农业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2世纪,自称“太阳护卫神”的苏利耶跋摩二世登上了吴哥的王位,他带领军队东征西讨,使真腊国的疆土日益广阔。1128年,他率军征讨现在越南境内的大越国,并使其臣服,他还依靠强大的军力使宿敌占婆沦为自己的属地长达5年之久。他使吴哥王朝成为当时东南地区的王者,也使他本人成为柬埔寨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的武功,让后人赞叹不已。然而他为修建豪华的庙宇,而耗尽国力、民力的行为,也使他留下了千古骂名。苏利耶跋摩二世是一位无坚不摧的勇士,也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家。他主持建造了自己的陵墓,即举世闻名的吴哥窟。吴哥窟的地基总面积在40000平方米以上,上面至少建有10余个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建筑物和其他遗迹,从1112年开始建造,到1201年才全部完成。其中心神殿高40米,供奉着一尊毗湿奴金像。有人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由于苏利耶跋摩二世好大喜功,沉醉于庞大的神庙的建筑,耗尽了国力,在他于1150年死去以后,吴哥王朝便一度出现了衰落的景象。于是,占婆便乘机大举入侵,大约在1175~1181年间,占婆占领真腊达5年之久,与过去吴哥军队占领占婆的时间相等。直到耶跋摩七世登上柬埔寨历史的舞台,吴哥才又重新走进鼎盛时期。1181年,他率领军队彻底击溃了占婆军队,使吴哥结束了长达30年的动荡局面。他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努力开拓吴哥王朝的版图。除真腊以前的领土被收复以外,现在的老挝、泰国、马来半岛的北部和缅甸的一部分也成了吴哥王朝的领土。这位战功卓著的国王还进一步发展水利事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鼓励工商业,使吴哥王朝进入了历史上最富强的时期。耶跋摩七世是吴哥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他把吴哥王朝推向最鼎盛的时期后,总结了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历史教训,建造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吴哥通王城,并在城内建造了众多的宝塔、寺庙等建筑。直到今天,人们仍能从柬埔寨丛林的废墟中一睹吴哥通王城当年的风采。------------寻找吴哥艺术发展的轨迹------------纵观吴哥的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发展过程,可谓漫长而曲折,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的漫漫长路。它从公元1世纪开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繁荣,在公元9世纪以后达到了顶峰。人们在探索吴哥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沿着柬埔寨历史变迁的印迹,层层而上,描绘出整个吴哥艺术的发展轨迹。高棉的寺庙,以吴哥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遍及全国各地。各个时期的寺庙代表了各个时期高棉人在建筑和艺术上所达到的水平,表现出各个时期的风貌和形成的风格。当人们将其贯穿起来,便会发现,它犹如一个艺术百花园,争奇斗艳,婀娜多姿,各展风采,使人们从一个艺术台阶步入另一个艺术台阶,直到艺术的高峰。最先让研究者们感叹的是众多的建筑及石雕艺术品。这个艺术平台是由耶跋摩二世建造的。这位国王不仅缔造了吴哥王朝,还奠定了吴哥艺术的基础。被爪哇人俘获的经历不但促使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抗外族统治的斗争中去,同时,也使他看到了异族宗教和文化的精华,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吸取了大量的营养。802年,他正式宣布国家独立,从而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文化复兴时期的到来。他将政治与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坚硬的政治内核包装上绚丽的文化外衣,一时间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亮点。他先后在湄公河下游的因陀罗补罗、诃里诃罗洛耶、阿摩罗因陀罗补罗、摩诃因陀罗跋伐多建立都城,并在每个都城里展示艺术成就,成为留给今人的一笔文化遗产。这一时期的雕刻艺术,以荔枝山上的摩诃因陀罗跋伐多最为有名,它们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代表的是为吴哥文明奠基的那个时代,它们处在同一个文化平台上。当然荔枝山上的建筑可称得上是它们中的代表,我们不妨称它为“荔枝山文化平台”。荔枝山文化平台上的建筑包括荔枝山上的丹雷格拉、奥邦、卢阿列、克登斯拉、特莫达、果基、果罗霍姆和山外的桑波波雷古、波雷波罗萨等。该平台建筑以“山形建筑”为主要特色。建筑物高大,而且多层。它以砖石为建筑材料,且建在山上,这同宗教理念相一致。建筑上的雕刻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正面过梁浮雕图案呈现多样化,支撑建筑物的柱子也发生了变化,方柱或八角形主柱取代了以前的圆柱,柱面饰满花纹和人物雕像。三角楣的楣框呈猫爪印形。求变、追求多样性是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潮流。研究者们从荔枝山平台向上探寻,就来到了耶跋摩二世选定的都地——罗鲁豪斯。他的后继者是因陀罗跋摩一世和耶输跋摩一世。他们建成了三座著名的寺庙,即巴孔庙、波列科寺和洛利寺。这些都是当时都市中最恢弘的建筑。三座庙宇是早期吴哥文化的代表作,而且是早期吴哥时代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在三座建筑中仍然体现了对多样性的追求。三座寺庙建筑并非完全一样:一类是多层的山形建筑,如巴孔庙;另一类则是把多个建筑共建在一个台层上,便于祭祀先人,波列科寺和洛利寺即是如此。但它们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每座庙内都供奉着象征人神合一的湿婆林伽。这些供人们崇拜的偶像实则是当政国王的形象,每一个湿婆林伽都具体有所指。这一时期建筑物的雕刻,在艺术上更显成熟。罗鲁豪斯建筑群标志着高棉建筑和雕刻艺术经过本土艺术与外来艺术的交融后,诞生了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人说这是高棉古典艺术的开端。9世纪末,耶输跋摩一世当政,他把首都从罗鲁豪斯迁到吴哥通王城,在吴哥地区建立了第一个都城。耶输跋摩一世是一位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十分渊博的学者。他既热衷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学习,也乐于接受外来的优秀文化。耶输跋摩一世也是一位乐于在建筑上下功夫的国王,特别是对于寺庙,他更是情有独钟。新都是围绕着巴肯山建筑的,整个布局以它为中心展开,寺庙也是以巴肯山为中心建造。在他建造的众多寺庙中,以巴肯寺最为有名,它是吴哥文明形成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寺的核心部分是5座用砂岩砌成的塔,呈梅花状分布在一座名叫“耶输跋摩山”的山上。中间的一座内供奉着湿婆林伽——国王自己的形象。巴肯寺有大小塔100多座,分层排列,高低相间,布局完整而协调。巴肯寺仍是以砖为主的砖石结构建筑,具有早期吴哥建筑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普侬巴肯、普侬格罗姆和普侬博,它们建于同一时代,具有共同的文化和特性,构成了巴肯风格。10世纪中叶,吴哥王朝又出现了一位充满智慧和远见的国王,这就是因陀罗跋摩二世,他建筑的“空中宫殿”和班迭斯雷庙把吴哥艺术水平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所谓“宫殿”,并非王宫,而是国王和王公们祭祀的神殿。宫殿构筑于高台之上,远远望去,就像悬在空中。在设计上,它独具匠心,增加了前代所没有的回廊。“空中宫殿”回廊建筑是后来有名的吴哥寺回廊的雏形,后者便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并趋于成熟的。创新的另一项标志性建筑则是班迭斯雷庙。这是一座以精美著称的珍珠般的小型庙宇,无论是造型,还是雕刻,它都堪称是吴哥建筑中的一颗明珠。这是一座供奉婆罗门教主神的圣寺。寺门上的浮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显示出高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雕刻的题材广泛,有神像,也有图案花纹,还有神话故事,细致精美,是高棉古代艺术的杰作。同前代相比,班迭斯雷庙在布局上跳出了把建筑物建在高台的各阶层的固有格局,而将塔寺建在平地上,只将中心部分建在一个较低的平台上。这样,建筑群的布局显得分散、匀称和疏朗,给人以爽朗的感觉。在用材上,班迭斯雷庙用以石为主的砖石结构代替了以砖为主的砖石结构建造。石结构的重要性被大大突出,高棉人在此基础上,将后来的建筑完全采用石结构。总之,耶输跋摩一世和因陀罗跋摩二世创造了吴哥艺术史上的空前时代。吴哥艺术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勤劳智慧的高棉人,在此基础上把吴哥艺术推向了顶峰,吴哥寺是这一辉煌时代最耀眼的建筑,在建筑技巧和雕刻艺术上都成为空前的奇观。还有在耶跋摩七世时建造的巴扬庙,是吴哥时代最成熟的艺术作品,是吴哥艺术的最高峰。而且吴哥文化以此为代表,形成了巴扬风格的艺术。------------凝结在吴哥艺术中的智慧------------考古学家们在柬埔寨的丛林中发掘吴哥古迹时,一次次地为吴哥古迹所感叹,也一次次地产生疑问。其中有一个问题不仅让考古学家感到困惑,就连资深的建筑学家也感到不解,那就是高棉人怎样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将一块块巨石从100多千米以外的扁担山运到都城的。高棉人用于建筑的巨石的4个角上都有一个小孔,据说,石头上的4个小孔是专为搬运巨石时穿绳子而凿的,但如此重量的巨石是根本无法用绳子提起来的。人们为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找出高棉人搬运巨石的方法,研究者们从各方面入手,相互论证,最后终于有了发现。原来,高棉人是采取堆土法来完成寺庙的建筑的,就是在砌塔的同时,在塔的外围垫上土,以便人在上面活动并借助土层的坡度把石头拉上去,当寺庙建成后,再把土挖掉、运走。但堆土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建筑,如有些建筑的塔体离得过近,有些建筑塔体过多,上百座石塔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如果仍采用堆土法的话,那将是十分浩大的工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完成工程呢?柬埔寨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质地坚硬的木材做成脚手架和起吊架,利用轮轴和杠杆来起吊巨石。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他们还训练大象,用体型庞大的大象拉动起吊工具把巨石高高吊起,然后平稳地放在台基之上。高棉人在建筑方面的聪明才智还不止于此。在吴哥城20多千米外,有一座女王宫,女王宫的精细、玲珑与吴哥寺、巴扬庙的宏伟、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女王宫那精细的建筑和精美的浮雕却又引发了考古学家们的两个疑问:一是吴哥寺、巴扬庙的建筑多以青砂岩为建筑材料,而女王宫用的却是红砂岩;二是女王宫的浮雕线条分明,雕刻手法细腻,较之吴哥寺、巴扬庙等建筑的浮雕,质感要好得多,色彩也鲜艳得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些问题恰恰反映了柬埔寨人的高度智慧。女王宫围墙外没有宽阔的护城河,只有暹粒河从宫门前蜿蜒流过,石块并不能通过暹粒河运到女王宫。实际上,在这里,高棉人采用了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从而并不需要借助水道来运送那些巨大的石块,这就是对柬埔寨特有的红土的加工和使用。红土黏性极强,土中含有的大量水分,使它在自然状态下是松软的。这种松软、零散的红土运输起来较为容易,柬埔寨人民把红土放在特制的大模具里,夯实成形,经过晾晒风干,松散的红土就成了坚硬无比的红砂岩。建筑女王宫所用的红砂岩实际上是人们发明的人工石块。由于在风干的过程中,红土块表面黏性较好但并不那么坚硬,因此,这就给艺术家们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绝好舞台,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上面精雕细刻,画面往往线条分明,栩栩如生。当土块完全风干后,即变得异常坚硬,用手抚摸,大有触刃的感觉。用红砂岩作为建筑材料并在上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反映了古代柬埔寨人民的杰出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不仅如此,吴哥王朝的艺术家们在雕刻浮雕时采用的方法也非常灵活,对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艺术家们对回廊石壁上那些大型浮雕采取先砌后雕的方法,因为画面过大,涉及大量的人物和饰物,如果先在每块石头上雕刻再对接,就要求尺寸和形状完全吻合,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砌好后再雕,就能保证画面的完整,形成雕刻的风格、线条完全一致或互相吻合的宏大景观。正是高棉人民的这种聪明智慧,才使得吴哥古迹的雕刻艺术呈现出多样化和开放的特点。------------隐没古城的造访者------------曾经空前繁荣的吴哥城在历史的进程中被人们遗弃了。往日庞大的水利系统被荒凉的原始丛林湮没,热闹的人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老虎、牛、大象……灿烂的文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遗忘中隐没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是任何力量都难以覆没的!吴哥古迹在丛林中隐没了许多年后,终于迎来了造访者。1599年,葡萄牙人迪可·多·库托结束了在柬埔寨的旅行后,向葡萄牙政府提供了一份报告,很有趣地提到柬埔寨国王“重新发现”吴哥的事。大约在1550~1551年间,一位柬埔寨国王率领随从在丛林中打猎。这位国王骑在大象的背上,无意间闯进了一片废墟之中,经过查证,那里原来就是他们的故都吴哥。到了60年代,柬埔寨与泰国的关系剑拔弩张,柬埔寨国王集结军队,准备向泰国发起攻击。在集结中,国王带领五六千人再次来到故都吴哥,他命人砍去或烧掉灌木丛,几天后终于开辟出一个空间,待收拾干净之后,国王住进了昔日的皇城,望着规模巨大的建筑和精美绝伦的雕刻,这位柬埔寨国王陶醉了!他决定将王宫迁到吴哥,享受昔日的辉煌。这件事在柬埔寨和泰国的编年史中都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因而有人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后来在吴哥发现的载有日期的碑铭,不但证实了国王的光顾和发现,而且还提到1577~1578年在王室的帮助下,这位柬埔寨国王还局部修复了寺庙。吴哥的子孙更没有把他们同传统的文明隔绝,他们固守着吴哥王朝时的传统,特别是他们的信仰。面对西方传教士苦口婆心的说教,柬埔寨人毫不动摇:“你所讲的很好,但我们的比你的更好。”这句话曾经让无数的西方传教士头痛。在吴哥文明隐没后,高棉人承袭了传统的文化,并试图复兴自己的文明。如果不是外族频繁地入侵,特别是西方殖民者的到来,他们本可以实现自己的宏愿。入侵者阻断了这一进程,吴哥文明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这是历史的悲剧,也是文明的悲剧,难道人类不该为此进行反思吗?更多的研究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人”身上,虽然他们找不到吴哥城被遗弃的确切答案,但有一些仍可以肯定——人是造物之主,也是毁灭一切的祸根。人们可以建造城市,创造文明;也可以毁掉城市,葬送文明。当由人组成的群体相互扶助、齐心协力时,人可以创造出卓越的成果、灿烂的文明,可是一旦他们反目成仇,战争就会毁掉一切,让劳动创造的所有成果都在流血与诅咒中消失!如果真是人类一手葬送了吴哥文明,那么,当人们再次站在那些庙宇的雕栏玉砌之前时,该是怎样的汗颜!------------伊比利亚半岛的列文特岩画(1)------------欧洲中石器时代美术的一个重要地区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此处的岩画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其发生与流行的时间也更为久远。1903年,在西班牙东部地中海沿岸列文特地区荒芜的山丘间,西班牙原始艺术研究者丁·卡夫雷·阿吉洛在特鲁埃耳的卡拉帕塔的山岩上,首先发现了绘有三只鹿和一头牡牛的红色岩画。自此以后,列文特地区成为热衷于探索古代文明的探险家的乐园。随后不久,他们相继发现了约40处岩画遗迹,并且有大量的人物和动物的绘画出现在其中的70余块岩画上。从加泰罗尼亚南部,经巴伦西亚、特鲁埃耳,到阿尔瓦拉辛和巴霍阿拉贡,都可以找到这种神秘绘画的踪迹。此外,库埃卡、阿尔瓦塞特、木尔西亚等地也有零星的绘画出现。这些露天壁画自进入中石器时代以来,取代了原始的洞穴壁画并开始流行,而且岩画风格与弗兰科——坎塔布连地区的壁画明显不同。这种岩画的来源尚无定论,大体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源于非洲,另一种认为它是列文特岩画的继续,因此被称为列文特美术。这种艺术究竟从何而来?创作者通过这些神秘而古老的壁画,又向我们传达了什么?这些将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列文特的岩画不是画在洞穴壁上,而是画在露天的石灰质山岩的隐蔽处。岩画大多是彩绘,刻画很少见到。法国研究原始艺术的考古学家H·布吕叶曾对这些彩绘进行研究,并认为这些岩画大概不属于弗兰科——坎塔布连美术。事实上,列文特岩画与弗兰科——坎塔布连洞穴壁画是不同的。首先,列文特岩画着重表现那些朝气蓬勃、充满斗志的力量,尤其是手执弓箭的勇士更是其创作主题中的宠儿,这反映了新的更富于感情的人类精神;其次,列文特的“艺术家”能够运用更为丰富的形和色,并通过构图来传达新时代的人类精神。彩绘通常是单色,色彩多用红色,黑色很少用,这两种颜色也是在形象的不同部分分开来使用,不会混合,比如画人体要用红色,而腿要画成黑色,至于白色几乎不用。从这些岩画中,我们不难看出,神秘的列文特的“艺术家”不再是孤立地看待个别的动物和人,而是将其看成生动的事件。他们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形象,通过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编排出一幕幕生动的场面。比如在一幅狩猎场面的岩画中,有一只狂奔的动物,它腾空飞奔,四蹄伸展,神采飞扬。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也充满了动感和速度。同时,他们已能用绘画语言来叙述猎人简朴的冒险生活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叙述宁静的家庭生活和劳动场景。虽然列文特岩画的作者也是狩猎民,但他们的画与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在性质上完全不同。这些画中常有较多的人物形象,因此带有很强的故事性或主题性。弓箭在当时的狩猎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弓箭的发明是人类智力的一大发展,也是科技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弓箭不仅比投枪更便于携带,而且射程远,准确度高,用力少,有利于隐蔽自己,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优良工具。岩画的创作者或许早已认识到了弓箭的作用,因此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弓箭的图画。如有一幅岩画中记述了这样一个事件:一个猎人手持弓箭射杀野牛,被激怒的野牛冲向猎人,猎人落荒而逃。同时,岩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描绘部落之间战争的场面。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表现形式,当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占有生存环境和财富而产生矛盾时,诉诸武力经常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然而,这些壁画并没有提到战争的原因,作者的意图可能在于表现弓箭手们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在战争场面的岩画中,有表现服装与发式不同的两个部族之间的战斗。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推测出列文特人曾经同其他海上部族进行过战争。有一幅岩画描绘的就是5个英勇的武士,他们手执弓箭,身材魁梧,头戴精致的发饰。这幅画同其他战争画面一样,证实了当时的社会已经存在体魄健壮的军人,并形成了较为严密的军事组织。然而,战斗的结果也许是不幸的,列文特人最终被占据沿海地带的其他部族赶入山中,同外部文化隔绝,数千年间他们的生存发展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伊比利亚半岛的列文特岩画(2)------------除了军事方面外,日常生活也成为列文特岩画的主题之一。而当时的日常生活事务主要是由妇女负责的,如采集果子、收集谷物、播种、照顾孩子、操持家务、聊天、参加节庆和宗教活动等等。这些画揭示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暗示了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某些变化。其中有一幅描绘妇女采集蜂蜜的画面饶有趣味,画中一位妙龄少女爬上了树梢,拿着小罐取蜂蜜,然而此举却惊动了蜂群,蜂群围绕在树周围想要袭击少女。与此同时,树下一男子正在向上攀缘。艺术家在捕捉最富有包孕性的瞬间以及再现生动的生活场面上,取得了恰到好处的效果。列文特岩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此,即对于人体的细致描绘,这在旧石器时代的艺术中是没有的。如加苏里亚峡谷的一幅图画,描绘了两名射手准备射杀从高处跳下的山羊:两名射手屏息凝视,等待决定性的一瞬间。这种画面将一种紧张气氛带给了每一位观赏者,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除此以外,岩画还表现出了高度的风格化,主要体现在对人体某部分的歪曲或夸张。如人的身体,经常是太细太长,有时就像一根直的或略为弯曲的棍子,腰部处理得极细小,仿佛被截断了一样。与细身点腰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画得仔细且过大的腿和头部。小腿肚粗且凸出,头画得圆而大。除了头部其他部位均以细条状代之,我们称之为线状人物外,通常还画出头部的装饰。这或许是那个古老时代审美风格的体现。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写实的、符合人体正常比例的形象,如阿尔佩拉的绘画。这些绘画风格上的差异,并不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它们的地方性差异更为明显。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列文特岩画中的艺术形象具有内动性,即形象活动的动力使人感到来自形象本身,而不是来自外部。很多形象表面看似简单,好像并未进行精心的构图和设计,但它们却具有动人的表现力。不过,遗憾的是,从这些岩画中再也见不到如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中那种完美的技术和精湛的素描了。在列文特岩画中,美与不美不是存在于个别形象上,而是体现在整体构图中,这是以往的艺术所不及的。同时,由于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的限制,这些岩画的作者们对自然风景毫无兴趣,他们对人物周围的环境不屑一顾,他们也很少想表现植物,对其所画的动物和人物形象总是赋以投影式的轮廓,甚至有些近似于线条加粗的简笔画。在了解了列文特岩画的大体情况后,列文特岩画的深层内涵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关于这一点,专业研究者们一般持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尽管在表现方式和主题上岩画各不相同,但毫无疑问,所有的场面和形象都具有巫术与宗教意义,几乎与早期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形象一样。理由是这些岩画所选择的地点都是岩石隐蔽处,它具有某种神秘性。而且这些岩画只集中在一处,且重重叠叠;有的是在旧轮廓上涂上新的颜色,说明这个地点在当时确实与众不同,已被原始人看成圣地。而且特定的形象具有特定的巫术作用。例如,在阿尔巴塞特的米纳特达的岩画就重重叠叠地有13层之多,分别属于13种风格,说明这些岩画是由不同年代的人相继画上去的,而且每代人都有一定独特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从最下层起依次往上看,有这样的规律:从立体表现渐渐倾向平面处理;从写实表现渐渐转向投影式轮廓的涂绘。而且后来的人物形象越来越多,这些形象都带有前面提到的那种明显样式化的特征。当然,也有许多学者指出岩画只是当时的一种记录历史事件的方式,与宗教和巫术并无直接关系,或者创作者本身并无意图,只是简单的“涂鸦”就造就了流传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艺术。艺术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赋予了它新的活力和创作余地。列文特岩画也是如此。在列文特美术发展的末期,出现了更加抽象化的倾向,作品形象完全缺乏表现性,也不再表现事件而成为单纯的一种象征,一切内在的运动感都消失了,人物渐渐趋于图解化、简单化,变成了某种难以理解的符号,并且逐渐加入了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具有新石器时代的象征性和描绘性的绘画,创作风格大为改观。这些现象显示了人类理智的一个发展过程。抽象化、符号化已经成为列文特岩画发展的一个趋势,虽然如此,这种遍及伊比利亚半岛的绘画并未中断,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列文特岩画也因此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文化意义。列文特岩画的时代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但是透过那一幅幅形象生动、独具风格的图画,我们仍可以推断出那一时代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神秘的宗教文化。由于以上种种不确定性,列文特岩画的真正涵义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这也是研究者们在今后将继续探索的问题。------------英格兰规模庞大的巨石阵------------在17世纪初期,一位名叫约翰·奥布里的考古学家在英格兰南部平原发现了一些独特的巨石建筑,它们巍然屹立,宏伟壮观,散发着神秘诱人的魅力。由于是他初次发现这些巨石建筑,所以将其命名为“奥布里坑群”。坑群内圈竖着两排蓝砂岩石柱,现已面目全非,有的只留下原来的痕迹。巨石阵最壮观的部分是石阵中心的砂岩圈。它是由30根石柱架着两架横梁组成,横梁间彼此用榫头、榫根相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圆圈。这些石柱高4米、宽2米、厚1米,重达25吨。砂岩圈的内部是5组砂岩三石塔,排列成马蹄形,也称为拱门,两根巨大的石柱,每根约重50吨,另有一根约10吨重的横梁嵌合在石柱顶上。这个由巨石排列成的马蹄形坐落于整个巨石阵的中心线上,马蹄形的开口正对着仲夏日出的方向。巨石圈的东北侧有一条通道,在通道的中轴线上矗立着一块完整的砂岩巨石,高4.9米,重约35吨,被称为“踵石”。每年冬至和夏至,如果人们从巨石阵的中心远眺踵石,就会发现太阳隐没在踵石的背后,这种奇特现象也给孤独荒凉的巨石阵增添了神秘莫测的气氛。依据科学家实地考证,巨石阵最初建于新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2800年,那时巨石阵已初见规模——圆沟、土岗、巨大的踵石和“奥布里坑群”。约公元前2000年是巨石阵建筑的第二阶段,在此期间整个巨石阵已基本完成。这个阶段的主要建筑是蓝砂岩石柱群和长长的通道。巨石阵的第三期建筑尤为重要,约在公元前1500年,这时建成了沙石圈和拱门,巨石阵也全部完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雄伟壮丽的巨石阵遗址的整个面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建造这个庞大无比的巨石阵整整需要150万个人工,并且在整个建筑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使用轮载工具和牲畜的痕迹。这是令人惊讶的现象。1932年,地理学家H·H·托马斯探寻到了他们使用的原料蓝砂岩,它是一种污迹斑斑的灰色物质。这些蓝砂岩中的三种岩石种类与在史前巨石柱附近发现的任何岩石都不同,但是托马斯发现同样类型的三种石头在威尔士的卡梅宁山和富尔·特里冈之间山峰上露出地表的自然岩石中都能够找到。英格兰南部平原上的人们是如何把这些重达5吨的石头从威尔士运到英格兰的呢?英国史学家杰弗里在其著作《中世纪编年史》中曾有过亚瑟王的谋臣默林从西方(尽管不是从威尔士,而是从爱尔兰)获取石头的描述。据流传的民间传说,把这些石头运送至史前巨石柱,可能是通过爱尔兰海这一途径,对此杰弗里也有过记载。在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平原附近有大量其他种类石头的情况下,那些建造史前巨石柱的人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地跑那么远去取石头呢?一部分地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最著名的G·A·凯拉韦认为,这些蓝砂石是通过冰川,不是由人力搬运的。但是,大部分专家反对凯拉韦的观点,因为他们不相信最近的冰川作用会向南延伸到普里斯里山或者索尔兹伯里平原上。即使事情真是如此,冰川运动把威尔士一小块地区的蓝砂石收集起来,然后通过沉积作用再把它们置于英格兰的另一小片地区,而并非把它们散落于各地,这对于自然界来说,出现此种情形似乎不太可能。布里斯托尔海峡的南部或东部没有任何其他的蓝砂石这一事实从反面证实了冰川理论的不可信。因此,最普遍的解释是,来自索尔兹伯里平原的人们把一些独木舟捆绑在一起,然后通过爱尔兰海运输这些蓝砂石。但这种推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找到证据来证明索尔兹伯里平原的人们已掌握了一些令人叹服的技术手段。除了英伦诸岛,巨石建筑还广泛存在于爱尔兰、西班牙、法国一部分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地中海诸岛等等。产生这些巨石结构的文化被称为巨石文化。巨石结构有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物,其种类很多,形状、结构、性质也不尽相同。巨石结构之所以遍布广大地区,可能与新宗教和埋葬的习俗有关,即巨大的石块是用来作为祭祀或坟墓之用的。欧洲新石器时代的农民死后普遍被埋葬在山坡上,尸体摆成屈曲四肢的姿式或仰卧的姿式。在英国,次新石器时代的民族实施火葬,把骨灰埋葬在圆形的圈地内。在这种圆形圈地中,最著名的是青铜时代的斯通亨治祭坛。而且,研究巨石建筑的专家们认为,斯通亨治石栏的建造者们,是利用绳索、杠杆、滚木、土坡等方法,把巨大的石块从遥远的地方运到这里并建造起来的。由于石栏非常庞大,巨石又不是从近处开采的,如果没有统一的计划安排,没有集合很多人力并发挥卓越的才智,进行长期艰苦的劳动,完成这样的工程简直是难以想像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巨石结构一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很可能就是太阳神的庙宇和祭坛,否则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条件下,原始人决不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去建筑它们的。由此可知,样式不一的巨石结构与当时丧葬风俗及原始宗教息息相关。------------是谁建造了巨石阵------------究竟是谁或者他们是怎样建造了这种独具特色的庞大建筑呢?在这方面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