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白鹳凌云53兴的轨道,还必须在维护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下由国家对经济生活不断加以宏观干预和调节,使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进行.从总体上看,这时期联邦德国宏观调控的侧重点是放在社会总供给上,力求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联邦德国政府为了达到高积累率,还将私人消费控制在符合当时条件的水平之上,并使消费开支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也要注意,50年代联邦德国的工资水平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是偏低的. 在这段时期里劳动时间比较长,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也比较小.事实上,这个时期的高积累率和经济高速增长都是以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为代价取得的.只是由于工人职员相对较低的工资水平,企业才有可能赚到高额利润并把一部分利润再进行投资,从而迅速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二、持续增长○经济危机:初尝苦果联邦德国战后的再生产过程还是未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196—1967年,生产过剩危机全面爆发了.这是联邦德国战后第一次同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 它同一系列所谓传统部门的结构性危机和经济理论与国家经济政策危机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5363不要忘记德国在生产方面,结构性危机不仅从量、而且从质的方面强化了周期性危机,因为在结构上有毛病的部门中,供大于求. 这些部门的生产已经长期处于最低水平上,尽管如此,它们的产品订单和销售状况仍然极其困难.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方面来说,结构性危机也使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矛盾加剧,因为,由于大批解雇,取消超时工作,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大缩减了.这样,以前表现为局部性危机的结构性危机补充了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且成了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需求下降的产品没有希望出售的情况下,生产绝对萎缩是全面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最典型特点.在整个危机时期,整个工业生产指数比相应的上一个时期低3%.在1967年的个别时期,下降超过了6%,而在某些部门则超过10—20%.因此,出现了战后时期工业生产的首次全面绝对下降.幸而,这次危机为多种因素所缓冲,从而很快就转入了复苏阶段. 这次危机是在为时最长的周期性生产高涨之后来到的.随着战后特殊条件的消失,联邦德国的经济增长早在周期完成初,危机未到之前,就已开始下降.因此,战后高涨时期工业生产的特点不是增长速度不断提高,而是它的逐渐减慢.例如,从1950年到1955年,工业生产增长了77%,从1955年到1960年增长40%,而从1960年到1965年只增长了32%.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在周期性经济危机来临时起了一种特殊的缓冲器的作用.这次经济危机还是在前所未有的对外经济扩张的条件下过去的.1966年,对外贸易顺差为80亿马克,而1967年则达-- 54第一篇 白鹳凌云73169亿马克.这是因为在当时,西欧大多数国家市场情况都比较好.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对帮助德国解脱经济危机起了一种缓冲器的作用.同时,市场信息通畅的大企业家事先就已抑制了商品生产. 在危机未到之前就已存在了生产设备能力开工不足的现象.196—1967年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特点还表现在价格运动中.在整个战后时期,联邦德国从物价总体而言是缓慢上涨的,这种上涨只是在局部性危机时期才中断. 在196—1967年的周期性危机过程中,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没有提高. 至于零售价格,则仍继续上升. 投资过程危机减慢,在这次联邦德国的周期性危机中也没有避免出现破产和失业的浪潮.1967年7月,联邦德国的工业生产渡过了经济危机的低谷,转入经济复苏.这次经济复苏的速度相当快,从1967年第三季度开始,到第四季度结束,在半年时间内工业生产增长6。95%,只历时半年就进入经济高涨阶段,而没有经过萧条阶段.○由高速转向中速1966年联邦德国全面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1966年到1973年可以称为联邦德国经济的中速发展式稳定发展时期,也是从1966年前联邦德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到1973年后经济的低速发展时期之间的过渡时期.-- 5583不要忘记德国据欧洲共同体发表的统计,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66年至1973年为3。36%,而1958至1965年为5。7%. 这表明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从高速度减慢到中速. 然而,宏观经济效益却提高较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高于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其他成员国,仅低于日本. 据《欧洲经济》1985年公布的数字计算,1966年至1973年,联邦德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34。5%,而美国增加40。2%,欧共体国家平均增加95。7%,日本最高达210。7%.居民就业仍较充分,失业率较低.联邦德国的失业率在中速发展时期年平均为0。95%,而在1958至1965则为1。15%,这一指标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九国. 此外,联邦德国还接纳了大量的外国工人,外国工人的就业人数超过当时联邦德国的失业人数.在1966年经济危机期间,首先被解雇的是外国工人. 因此,本国工人的失业率上升不多.然而消费物价上涨加快,出现短期的不稳定.在中速发展时期,联邦德国消费物价上涨率从3。5%上升到7。5%,消费物价年平均上涨率上升到4。075%. 从1971年至1973年的3年内,消费物价上涨率高达5%以上. 但同美国、日本和欧共体成员国相比较,联邦德国这段时期的消费物价平均上涨率仍低于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国家,略高于美国.在这个时期,联邦德国马克汇率出现了短期的不稳定.这是因为1971年5月10日联邦德国政府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国际收支年年顺差,外汇储备跃居世界首位.-- 56第一篇 白鹳凌云93这个时期中,联邦德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平均顺差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958—1965年的0。712%增加到196—1973年到1。125%.这为联邦德国创收了大量外汇储备.为了对付美元危机和欧洲美元游资的冲击,联邦银行不断大量抛出马克,购进美元,以稳定马克对美元的汇率.1971年其黄金外汇储备猛增至186。57亿美元,超过了美国(131。9亿美元),跃居世界首位.○三届政府,三次调整在这个时期,联邦德国经历了三届政府人事的更选,并采取了相应的经济政策. 这些经济政策各具特色,有成功的,也有失败.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这三届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一番考察,从中找出对我们的借鉴之处.首先,来分析一下艾哈德政府的经济政策. 在1966年经济危机开始以后,联邦德国无法通过像1958年那样通过扩大出口,来转嫁经济危机. 因此,艾哈德政府不得不采取其他的措施.1966年8月3日,艾哈德发表了一个“宠大的经济政策和稳定计划”,其主要内容是:(1)“保障经济稳定和马克价值”的《稳定法》要求扩大联邦政府限制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借贷的权力,并给予中央银行限制商业银行信贷的权利.(2)实施预算改革计划,减少税收优惠,进而增加财政收入,消除预算赤字.-- 5704不要忘记德国(3)中期财政计划的拟订.(4)修改周转税的法典.艾哈德政府制订的这个“稳定计划”要求加强联邦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为了保障经济稳定和马克价值,艾哈德政府继续执行紧缩信贷和财政政策,主张增加税收,包括汽油税、烟酒税和周转税.艾哈德政府在1966年下半年经济危机开始以后所实行的经济政策曾使联邦德国政府的财政收支扭亏为盈,基本上制止了消费物价的上涨,并扭转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然而,由于艾哈德政府执行紧缩的财政政策,这不仅不能有助于解决当时由于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所引起的工业生产下降问题,反而促使工业生产加速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引起了工人的不满. 艾哈德遭到了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的反对.结果,经济危机引发了政府危机,1966年11月底,艾哈德政府下台.1966年12月1日,基督教民主联盟盟员库特. 格奥尔特. 基辛格组成基民盟、基社盟同社民党联合的大联合政府,基辛格任总理,维利. 勃兰特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基辛格政府执政后,一面继续执行前政府正确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鉴于艾哈德政府所采取的对付经济危机的财政金融政策遭到的失败,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基辛格政府为摆脱经济危机,采纳了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实行“有效预算政策”。在此基础上,基辛格政府膨胀通货、降低利率,进一步刺激经济,扩大信贷. 上述政策措施,使联邦德国在1967年中期转入经济回升.-- 58第一篇 白鹳凌云14联邦德国经济在1967年中期渡过了经济危机以后,基辛格政府继续争取一系列措施,在发展国民经济、稳定物价、争取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基辛格政府通过扩大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同时为了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大量增加了国家投资.联邦德国政府在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注意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农业的稳定增长. 基辛格政府认为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宏观经济调节,二是国家实行“社会公正”,克服收入和权力的分配不均,以达到社会安定.为此,政府实行了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的政策.为了避免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加深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基辛格政府推行结构政策,改善部门和地区结构.基辛格政府在执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过程中,同时注意稳定物价,并使经济稳定增长. 其主要政策措施有:逐步缩小财政赤字,恢复财政收支平衡;改销售税为增值税,促进财政扭亏为盈;提高银行信贷利率,控制国内信用膨胀;调整对外贸易税率,保持马克币值稳定.1969年9月28日,联邦德国举行第六次大选.社民党领导人勃兰特经过同自民党领导人谢尔谈判,决定组织社民党和自民党的联合政府.10月3日,勃兰特组成新的联合政府,勃兰特任总理,谢尔任外交部长,席勒仍任经济部长.从1969年10月勃兰特政府开始执政到1973年9月爆发经济危机这段时期,联邦德国经济处于高涨阶段,但这个阶段经一次局部性经济危机的曲折,在发展速度上出现一个两头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同时物价上涨显著加剧. 由于经济-- 5924不要忘记德国形势出现了这样曲折,勃兰特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了三次调整.1969年10月至1970年6月,勃兰特为稳定物价进行了第一次政策调整. 具体表现在:货币马克升值,缓和国外通货膨胀的压力;平衡联邦财政收支;提高银行信贷利率.1970年下半年,联邦德国经济在达到“繁荣”的顶峰后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 工业部门开始减产.1971年4月以后,减产的工业部门进一步扩大,1971年下半年发生了整个工业生产增长率下降的局部性经济危机一直持续到1971年底.在国外,美元危机进一步加深,并导致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勃兰特政府为了对付这些困境,不得不再次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1)减税,增加财政支出.(2)降低银行信贷利率.联邦银行配合政府改变上一阶段所实行的紧缩性质货币政策,以1970年7月开始到1972年2月,七次降低再贴现率和证券抵押贷款利率,以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增长.(3)马克汇率自由浮动.联邦德国外汇市场受美元危机加深的影响,大量外资流入,抢购马克,抛售美元.为了控制美元的大量流入,联邦德国五家著名的经济研究所马克研究报告,建议改革汇率体制,把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政为浮动汇率制,让马克的汇率自由浮动.联邦德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后,联邦银行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使马克对美元的汇率维持在1美元换3。5675马克左右.1972年下半年,联邦德国经济继续处于高涨阶段. 1972-- 60第一篇 白鹳凌云34年、1973年物价上涨比1971年有所缓和,仍高达5。5%和6%. 德国马克虽然实行了浮动汇率,但受西方国家货币危机的影响,其波动进一步扩大. 为了稳定物价和汇价,勃兰特政府又进行了一些政策调整.首先,加强外汇管制由于联邦德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逐年出现大量顺差,使马克成为投资者的抢购对象. 英国在6月22日实行英镑汇率自由浮动,1972年7月外汇市场上又掀起了抢购马克的风潮.联邦德国内阁开会一致赞成限制外汇的决定,唯有席勒反对.对席勒辞职,赫尔姆特. 施密特任财政和经济部长.联邦德国政府宣布从1973年1月1日起流入联邦德国资金必须以50%的份额存入联邦银行,不计利息.其次,增收节支,缩小赤字.由于联邦德国财政赤字逐年上升,1972年7月施密特担任财政和经济部长后,主张先节支,后增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以稳定国内物价.再次,提高银行信贷利率.联邦银行为了配合联邦政府实行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紧缩银根的金融政策,在1972年10月9日、11月3日和12月1日三次提高用贴规章.1973年1月至6月,联邦银行又三次提高再贴规章和证券低押贷款利率. 在提高自贴规章和证券抵押贷款利率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存款最低准备金比率. 1973年6月1日起,联邦银行又决定暂停联邦银行对商业银行的普通证券抵押贷款.最后,参与西欧货币联合浮动-- 614不要忘记德国1972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外国中央银行以美元兑换黄金,8月23日西欧国家大多数货币先后实行浮动汇率,法国则采取双重汇率制度.1973年3月19日,联邦德国同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丹麦组成欧洲联合浮动集团.3月20日,挪威、瑞典以联系国的身份参加这个联合浮动集团. 马克在西欧联合浮动集团成立时,对集团的其他成员国货币升值3%.马克以单独浮动到联合浮动表明联邦德国政府在国际金融政策上作了一些调整,具体表现在:(1)联合浮动货币之间的汇价波动幅度超过规定的幅度时,则有关国家要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成员国同意在干预外汇市场时,只用彼此的货币,而不用美元.(2)汇率的比价体系既有浮动的比价,又有相对固定的比价,西欧货币联合浮动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比价相对固定,成员国货币对美元和比价则是浮动的.(3)参加西欧货币联会浮动的货币以特别提款权而不是以美元作为中心汇率的计算单位.马克参加西欧货币联合浮动有利于马克同西欧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汇率,促进相互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联合的加强,同时有利于马克及时调整对美元的汇率,逐步削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联邦政府适时调整政策,对症下药.“看得见的手”和谐地协助“市场体制”这一“看不见的手”,促进了经济复苏,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62第一篇 白鹳凌云54三、冲破迷雾○危机,危机!1973年9月以来,联邦德国发生了两次同期性全面经济危机,危机一次甚于一次!工业生产减产幅度越来越大,1973年9月危机工业生产下降12。2%,1980年3月危机工业生产下降了12。3%. 而1966年4月第一次经济危机工业生产下降8。5%.固定资本投资下降幅度越来越大. 三次经济危机固定资本投资分别下降了15。2%,18。6%和25。4%.企业倒闭数越来越多. 三次经济危机企业倒闭数增加比率分别为40。9%,51。2%和66。6%.倒闭企业越来越多,增加的幅度也越来越大.居民失业人数越来越多. 三次危机中失业人数分别为67。4万人,19。4万人和203。2万人. 失业率也一次比一次高.第二次危机比第一次而言,经济回升和高涨不仅发展速度减慢,而且通货膨胀拖延多年,居民失业大量增加,出现长期的“滞胀”局面.-- 6364不要忘记德国○进入低速1973年至1975年经济危机发生之后,联邦德国经济同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进入低速发展阶段.进入低速发展阶段以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出现了独特之处,可谓喜忧参半.国民经济低速发展,经济效率则稳定提高这一时期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比中速发展时期显著减慢. 1974~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产增长2。42%;1980~1985年,年均增长仅1。16%.联邦德国在低速发展时期经济效益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也是第二个经济周期(1980—1985)比第一个经济周期(1973—1979)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74年为5,146,1979年增加到9038,增长了75。63%,1980—1985年由9532增至13,468,增长41。29%,后六年速度比前六年低.就业人数减少,工人失业率比较高.联邦德国在低速发展时期,就业人数减少,工人失业率提高,而且第二个经济周期比第一个经济周期更高. 到1985年底,联邦德国雇拥劳动者的就业人数下降到2238万人,工人失业率则提高到9。2%.与主要西方国家相比,在这个经济发展时期的初期1973年,联邦德国的失业率仅为1。0%,低于美国(4。9%)、日本(1。3%)和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平均数(4。9%)。而到1985年底,联邦德国的失业率达到9。2%,高于美国(6。9),日本(2。-- 64第一篇 白鹳凌云749%),略低于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平均数(1。5)。经过长期通货膨胀,物价恢复基本稳定联邦德国在低速发展时期,从1973年至1982年实行了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物价上涨较快. 从长期趋势来看,物价上涨率在逐渐降低.1983年至1985年物价上涨率低于3%,可以说基本恢复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曾有过3年巨额逆差到了经济发展低速时期,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不再能保持年年顺差,1979—1981年,出现了巨额逆差,这三年的贸易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0。8%、1。8%、1%. 这个时期,联邦德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顺差比日本小,大于欧洲共同体国家的平均数,而美国近几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1985年达到了1,142亿美元.○探索从1973年到现在,在联邦德国先后执政的有三届政府:以勃兰特为总理的政府、及以施密特为总理的政府和以科尔为总理的政府. 这三届政府在社会市场经济的某些基本政策上有其继承性,他们都坚持:以私有制为基础,发挥市场经济对全国经济活动的自行调节作用,政府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力求达到经济稳定的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基本经济目标.但是,各届政府由于执政期间的不同的国内外形势,其实行的经济政策不得不作相应的调整.-- 6584不要忘记德国勃兰特政府受命于危难之际,立即着手经济调整.为了对付战后初次发生的石油涨价,他首先实施了能源政策的调整.在能源消费方面,提倡节约、合理使用能源,紧缩能源消费数量. 其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代替部分石油,进一步减少石油消耗量. 在能源供应方面,采取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多种能源生产,提高了煤炭的生产和利用. 在这两个方面基础上,勃兰特政府调整了能源进口结构,实行“多元”能源贸易.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以后,联邦德国政府努力从别的国家进口石油和其他能源,来缓解石油危机.勃兰特政府在财政策上采取了扩大财政赤字和减税刺激投资的调整策略.调整的目的是要使成本和物价下降,另外要鼓励投资.在金融政策上采取的调整政策有两条,一是大力抽紧银根,提高信贷利率;另一方面是放宽对国家资金流动的控制,鼓励外资流入.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以后,外国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有所缓和,而国内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又需要有适当数量的外资流入,同时国内物价仍在继续上涨.勃兰特政府既要对付经济衰退,又要对付通货膨胀,因此在金融政策上推行紧中有松的金融政策,对外资流入也放宽控制.1974年5月,勃兰特辞去联邦总理职务,赫尔穆特. 施密特接任联邦德国总理,并任职到1982年10月.施密特1974年5月17日在联邦议院发表的第一个政府声明时指出:“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仍是联邦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我们将继续执行我们的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以便在确保高度就业水平的情况下逐步恢复-- 66第一篇 白鹳凌云94币值更大的稳定……同时我们不能排除在我们经济的个别部门进行一些调整.“施密特政府身处多事之秋,先后历经了1973—1975年经济危机、1975—1979年的经济回升和1980—1982年经济危机三个阶段. 相应地,施密特政府三度进行经济政策调整.70年代中期. 施密特政府为了对付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财政、货币和信贷政策方面进行的调整.财政政策上的调整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增加政府开支,急剧扩大财政赤字.1974年、1975年财政赤字的扩大主要是因为政府在经济危机期间实行了反危机的财政刺激措施,从而大大增加了政府开支.施密特政府财政政策的调整还表现在,1974至1975年,为了刺激私人增加投资和增加个人消费,政府对私人投资和儿童的消费提供津贴.施密特政府在货币政策上,以中央银行货币年增长率作为联邦银行的控制目标.施密特政府在确定1975年中央银行货币年增长率前,提出“给联邦银行的货币发行量增加8%”的指示. 由于1974年联邦银行增发了6%的货币,在1974年12月宣布1975年联邦银行增收货币8%,以有限度地继续膨胀通货,刺激经济.在信贷政策上,施密特政府和联邦银行继续执行膨胀通货、刺激经济的政策,只是在方式、方法上作了一些调整.主要采取降低币贴现率、降低存款最低准备金比率、降低证券抵押贷款利率和使用欧洲货币计算单位四种方法.70年代后期(1975年7月至1979年9月),联邦德国经济转入回升、高涨,但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时期,并且与通货膨-- 6705不要忘记德国胀互相交织,处于“滞胀”状态. 为了对付“滞胀”局面,施密特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又进行了一些调整.首先,实行谨慎的赤字财政政策.由于施密特政府继续实行以减免税收刺激经济的办法,财政赤字较以往扩大,1976年至1979年始终在200亿马克以上.其次,施密特政府在这次经济回升和高涨阶段始终执行通货膨胀政策,只是幅度有所不同.在1973至1975年经济危机期间,联邦德国的较大银行赫斯塔特银行在1974年6月倒闭,之后西方国家一系列银行相继破产,引起了人们对30年代信用危机重演的担心. 为此,施密特政府加强了金融管理.1976年3月24日修改了《银行法》,大大严格了货款限制条件.此外,联邦德国政府为了稳定货币发起和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8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经历了战后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突出地表现在财政危机非常尖锐,国际收支逆差很大,资金借贷利率很高,汇率变动大起大落. 在这次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为了遏制国内严重的通贷膨胀,实施了高利率、高汇率的紧缩政策,许多国家存在着大量的国际收支逆差,实行了贸易保护政策.施密特政府仍然坚持稳定增长的传统经济发展战略与反危机政策,但是觉得刺激需求不是应付复杂的经济局势的唯一办法,因此对其财政、货币信贷、汇率及能源等方面政策作出一系列的局部调整.施密特政府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财政-- 68第一篇 白鹳凌云15赤字政策,局部调整财政收支结构. 1980年联邦德国的财政赤字为561亿马克,1981年猛增至748亿马克. 到1982年则缩小到1980年水平,财政赤字为600亿马克. 后认为难以达到这个目标,主张采取中间路线,将1982年的财政赤字缩小到700亿马克.为了控制财政支出,施密特政府决定削减结构性的财政赤字. 同时,也调整了财政收入结构. 在1980至1982年经济危机期间,在税收结构上增加了间接税税率,减少了直接税税率.联邦德国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之一是靠增发公债. 在这次经济危机期间,施密特政府仍旧采取这种方法,只是办法有了一些变化.1981年借债的国内比重已明显上升.在货币金融政策上,施密特政府和联邦银行继续执行凯恩斯主义有限度的膨胀通货的政策,但加强对增发货币的限制,局部调整信贷政策,使它的货币金融政策具有较浓厚的货币主义色彩.在信贷政策上,联邦银行则采取先提高利率,后再降低利率的政策.1980年为了缩小同美、英在利率上的差距,制止资金外流,平衡国际收支,联邦德国不得不调整利率.在国际经济方面,联邦德国政府为了克服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巨额逆差,采取了多方面的政策措施,其中主要的措施是扩大出口,控制进口,增加贸易顺差,减少非贸易的逆差.而扩大出口中,增加外汇收入是最主要的措施.施密特政府在这次经济危机期间还进一步调整能源政策,改革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减少石油进口数量,以缓和石油危机,缩小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 6925不要忘记德国施密特政府通过调整,使联邦德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以大量逆差转为少量顺差,恢复了对外收支的平衡,缓和了消费物价的上涨.但是施密特政府未能克服经济危机的加深、工业生产的下降、失业人数的增加和财政危机的恶化.联邦德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导致了政府危机的爆发,使施密特政府下台.科尔在1982年10月大选中获胜,出任联邦总理.科尔政府执政以后即声明,新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整顿和振兴经济,并要对施密特政府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进行调整.在促使经济回升的问题上,科尔政府主要采取先增加固定资本投资,再扩大出口的办法.科尔政府为了鼓励企业主投资,一方面实行减税,另一方面降低利率,同时还决定1983年上半年暂停增加工资,以减缓单位劳动成本上升的势头.通过上述措施,促使经济回升重要因素之一的机器设备投资有了较大辐度的上升.科尔政府为了加速经济回升,还在科技政策和出口政策上进行了调整. 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以提高出口竞争能力,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经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出口的竞争能力,整个联邦德国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在1983年中开始回升.出口的迅速回升成为带动联邦德国经济回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科尔政府执政后,大力整顿财政,坚决摒弃施密特政府扩大财政赤字的政策,实行增收节支、逐步缩小财政赤字的政策.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摆脱其影响,科尔政府实行了温和的紧缩政策,摒弃了施密特政府的通贷膨胀政策,也没有实行美-- 70第一篇 白鹳凌云35国里根政府那样大力阔斧的货币紧缩政策. 科尔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货币发行的控制. 1982年增发货币6%左右,1983年为4—7%,1984年控制在4—6%,1985年控制在3—5%.财政金融政策的显著成果是,物价渐趋稳定,1985年12月物价上涨率仅0。8%.科尔政府执政以来,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逐年扩大,马克的国际价值基本稳定.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从1982年的82。01亿马克扩大到1985年393。2亿马克.科尔政府为了达到这一成果在国际经济领域进行了有效的政策调整. 科尔政府执政以后,利用美国的高汇率政策,扩大对美国的出口,同时发挥联邦德国物价稳定,利率较低,工资成本较低的优势(目前这一优惠渐渐失去),进一步提高了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科尔政府的税收政策亦有利于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扩大出口贸易.-- 7145不要忘记德国第三章 挑战与机遇——统一经济学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经济体制的转轨○指点江山:体制转型的一般理论前面已经说明了东、西德经济体制的不同,这样就意味着东西德合并意味着原民主德国经济体制从中央计划经济向社会市场经济的彻底转换. 这里有必要对体制转型理论作一简要概括,以更清楚地了解东德地区体制转换的特点和前景.东欧国家政局突变,转向市场经济,使西方政治家欣喜异常.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从中央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从未出现过,在经济体制演变史上-- 72第一篇 白鹳凌云55也是第一次.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纷纷研究体制转型问题.德国奥尔登堡大学教授H—R. 彼斯特认为,经济转型理论的任务就是要为经济体制的系统再造提供一种方向性的,并具有最大限度可操作性的设计,以此为基础推行一套秩序政策,建立起一种功能齐全的制度框架. 在这种制度下,要有效地解决五个问题:(1)生产资料的支配权要向能使资源最佳配置和最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主体转移;(2)这种经济主体能有效地获得商品短缺和相关经济要素的信息,合理制订经济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商品短缺状况;(3)这种经济主体能够得到足够刺激,尽量节约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生产出高质量高价值的商品,并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4)经济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应在劳动者参与的情况下得到协调,以保证产品对社会的有效性和有益性;(5)各经济主体的计划制定与实施应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错误计划能够及时纠正,以使经济活动更富于理性.经济转型是一个系统变换,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把经济体制转型的因素列为四个方面:(1)宏观经济稳定与控制;(2)价格与市场改革;(3)私人经济发展,私有化和企业改组;(4)国家职能的重新界定.-- 7365不要忘记德国令人瞩目的是,几乎所有研究转型问题的西方学者都十分重视经济体制转型中的产权问题和私有化问题. 不少人认为,产权明确划分和得到法律承认的私有化,将使整个经济用利润导向来代替官僚主义的从上到下的刺激;即使在现行扭曲的市场结构下,这也有利于劳动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在有效的竞争市场中,私有化则与适当的刺激体系一起,促进职工和企业领导人的积极性提高,以改善组织管理和技术状况. 出售或出租国有企业有利于消除货币滞存,同时产权的迅速转变有利于建立正确的经济结构,以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政府财政的强制实施. 等等.○萨克斯旋风与休克疗法东欧剧变后,波兰、南斯拉夫、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纷纷采用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建议,实施所谓“休克疗法”,即一步到位的迅速转轨战略,刮起了一股“萨克斯旋风”。萨克斯是美国哈佛大学年轻的学者,29岁即晋升教授,1985年年仅30岁便担任了玻利维亚总统顾问.当时,玻利维亚正陷入恶性通货膨胀和沉重债务负担. 萨克斯协助新政府制订了以供应学派主张为指导的经济纲领,实行紧缩政策,限制政府支出,缩减公营部门工资,改革行政和税收制度,实行贸易自由化、价格自由化和私有化等. 纲领实施后不到一周,恶性通货膨胀受到遏制,价格稳定下来.他还指导了重新安排债务谈判,使玻利维亚的外债几乎减少了70%,这一巨大成功使他蜚声海内外.此后经联合国邀请,他先后担任了委内瑞-- 74第一篇 白鹳凌云75拉、厄瓜多尔政府及阿根廷总统顾问.东欧国家同样深受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之苦,故对他在拉美治理通货膨胀和消除债务的经验很感兴趣.1989年波兰议会选举刚刚揭晓,萨克斯便向团结工会参议员建议实施“激进的经济纲领”,不久被聘为波兰政府经济顾问. 他向波兰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1)实行币制改革,实行自由兑换,取消指令价格,实行价格自由化.(2)紧缩货币供应,提高利率.(3)实行贸易自由化,进出口完全自由.(4)取消一切补贴,限制政府支出,平衡预算;(5)自由开办企业,取消进入市场的限制;(6)停付外债,3年内每年取得20亿美元的贷款;(7)限制工资增长.他保证这些措施在半年内消除通货膨胀,半年后生活水平回升,10后达到欧洲水平.波兰政府制订的经济纲领基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于190年正式实施. 实施两个月后,通货膨胀率从89年的20%降到每月两位数以下.“休克疗法”初试成功,对东欧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南斯拉夫政府聘请萨克斯为政府经济顾问,南实施的经济纲领,是按照萨克斯的思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共同制定了新经济纲领.萨克斯的转轨设计说到底就是把西方发达国家的那一套自由市场经济作法尽快移植到东欧各国. 东欧之所以选择这-- 7585不要忘记德国种激进式转轨战略,主要在于东欧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失败.从50年代起,东欧各国多次进行经济改革,基本上都是采取渐进方式.这种改革使转轨过程的阵痛延长,社会始终处于利益调整和结构变换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的规则不同,运行机理不同,势必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旷日持久的改革造成人们失去耐心和信心,零打碎敲的改革方式使改革始终不能到位,产生所谓改革的综合疲劳症. 因此,东欧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们改弦易撤,转向激进式改革.波兰等国采用休克疗法尽管有效果,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主要是生产急剧下降、居民实际收入下降、失业增加、市场疲软等. 波兰90年工业生产下降了30%,失业人数突破百万大关,人民的实际工资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了三分之一.这种激进式改革具有极大的政治经济风险,国家和人民是否具有承受这种风险的能力,是休克疗法能否成功的前提.总的看来,东欧各国的体制转型过程中充满着风险与艰辛,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因素.休克疗法仍将经历严峻考验.○难乎,易乎?与东欧其他国家比较,原东德地区在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显然拥有很多有利条件.东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水平在原经互会各国中首屈一指,人均国民收入也是最高的. 在并入联邦德国后,尽管竞争-- 76第一篇 白鹳凌云95对手改变了,东德地区相形见绌,失去了优势,但原有的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基础仍然较好,使东德地区比之其他各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转换能力.东德国加入西德,全盘接受了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这样,就给东德地区的经济体制指出了明确的变革方向,省却了在体制转变模式上的探索过程,既有利于在体制问题上统一思想,避免陷入有些国家在体制变革方向上的长期争吵,也能在实践上缩短转换过程.西德地区的经济体制为东德地区的未来体制提供了完整的参照系,可以使外部世界迅速建立起对该地区的信任感,把握东德地区经济、社会变革的进程与走向,从而有利于东德地区同国际社会建立经贸联系,争取外援,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重建.东德地区统一受到西德地区的大力支持,西德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其可以承受东德地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困难,有能力为东德地区的经济结构改组提供资金帮助,在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也可通过联邦德国的财政支持得到缓解.西德战后经济重建和体制转换的经验可以为东德提供借鉴.尽管两次转换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方式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由集权型的统制经济或计划经济转向分散化的市场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基本的共同性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重建与结构改组过程中如何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联邦德国的历史经验是有参考价值的,也许能帮助政府减少政策失误.尽管有以上有利条件,也决不意味着东德地区向市场经-- 7706不要忘记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