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豺狼的智慧-8

作者:中石 字数:16563 更新:2023-10-09 11:42:35

心慌而致乱,心惊多失策。处变不惊至少可使领导者用面不改色心不惊的气度涵盖众多的人与事,及其周围的一切。内中精深博义,唯有能做到处变不惊的人才能了解。语云:我知道从哪里能得到什么,我知道事情的发展,即使是最坏又能怎样,因此我有条不紊,处变不惊。智慧117让对手知道得愈少愈好如果玩过扑克牌或看过电影上有关赌博的场面,你会为主角手上的底牌是什么、是否足以致胜而紧张。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也很相似。别人也希望知道我你手中的底牌是什么,身居高位的人,最忌别人一看你的脸色,一听你的言辞就知阴晴寒暑,雨雪风霜。为什么?无论领导一个公司、团体或是带兵打仗,最需要的是让人们摸不透自己的心思,如兵法云:兵不厌诈,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能而示之不能,战而示之不战。如果你不能推行诡道,不懂得心藏九天玄机,你就难以做到含而不露。如此,便会显现两大弊端:一是你的部属可洞悉你的心灵,使其可施展反操纵术,把你操纵于手心之中。二是你的观点、主张、决策、布置很容易被敌手掌握,那样,你就只有等着葬送自己了。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最关键就是要含而不露,含而不露的优势在于,让敌手充分暴露,并且让他无法搞清自己的意图。攻之,可乘其不备,击之,可自由安排。政治家胸怀九天,往往城府重重,深不可测,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喜怒形色含而不露。喜怒不形于色的要点是,一、在你欣喜时,让别人看不出来,在你愤闷时,让别人看不出来,喜怒哀乐不露于形。二、你的色或许是你内心的反面,又或许是你内心的表现,但都能达到你自己想达到的目的,都能为你的政治目的服务。喜怒不形于色,含而不露必须要把握住迷惑对手的度,如果把握不好,过犹不及。在适当的时候也不妨“虚则虚之,实则实之”一下,以搅敌对方的判断思维。当然这种手段是必须以控制在不使自己受到严重损害为前提的。喜怒形色含而不露还应控制在让手下人能明白你的真实意图的度之中,否则,也会贻误事机。这一点就像孙子兵法中“用间”的策略。让你的对手知道愈少,他愈不敢大胆向你进攻。智慧118道德也是利益利益有大、小、远、近之别,但还必须说有道德的利益和不道德的利益。从根本上说,没有一个争取成功的人,或已经获得成功的人不注意道德。因为,道德是大家做人做事的标准,就像工匠做器具的模型,谁破坏了这个模型,大家必定不能容忍他,必定群起攻之。然而,道德有名义上的,更有事实上的。生性恶劣,为非作歹的人,做了坏事会躲起来,所以社会上总有一些罪案难破。也有作恶者自首,又是恶人先告状,占尽有理有利的上风。在历史上,有时就是不道德当道,整个社会从制度到统治者,以及人们行为的是非曲直标准,都是不道德的。比如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它的制度,它的大部分领导者,它的道德标准,都是不合理不道德的。这时,叛逆者起来号召人民推翻这个社会,他们被当权者斥骂为“贼”、“匪”、“无道之徒”,而在精神上支持这些叛逆者的,却是真正的、体现人美好本性的道德——那就是事实上的道德。广而言之,在人们与对手的较量中,无论政治人物在政坛上的角逐,商业活动中投标、立项、争取批准,军事战争的厮杀谋划,乃至寻常邻里、街坊人家的勾心斗角、争争吵吵,道德始终是一个战场。从谋略上讲,投以更多的注意,就会取得更大的胜利。道德的争斗与谋略表现为宣传自己,揭露对手,争取道义与人心。道德作用表现为:得人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干夫所指,无疾而死——大家都恨这个人,这个人就没命了。这是道德正反两面的作用,体现出人心的向背。曹操要祢衡当众脱下裤子,打着鼓咒骂他、羞辱他时,曹操不杀祢衡。不是不敢杀,而是因为道德名声不能杀。祢衡道德文章的名气,天下人都知道。曹操要做一番大事业,要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换取好名声,这样,别人才会拥护他。如果他杀了祢衡,天下人才必不敢再投奔他。出了一时恶气,坏了一生事业,得失道理就在这里。智慧119红脸白脸都能唱人生在世,需对付的人各种各样,所以只有一手是不行的。必须做到红白脸相间,也就是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既有刚柔相济,又含恩威并施。互相包含,各尽其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之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厉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高明的统治者深谙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之策。有时两人连档合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今天是温文尔雅的贤者,明天变成杀所腾腾的武将。历史上不乏此类高手善用此法之例证。东魏独揽大权的丞相高欢临死前,把他儿子高澄叫到床前,谈了许多辅佐儿子成就霸业的人事安排,特别提出当朝唯一能和心腹大患侯景相抗衡的人才是慕容绍宗。说:“我故不贵之,留以遗汝。”当父亲的故意唱白脸,做恶人,不提拔这个对高家极有用处的良才,目的是把好事留给儿子去做。高澄继位后,照既定方针办,给慕容绍宗高官厚禄,人情自然是儿子的,慕容绍宗感谢的是高澄,顺理成章儿子唱的是红脸。没几年,高欢的另一个儿子、高澄的兄弟高洋登基成了北齐开国皇帝。这是父子连档,红白脸相契,成就大事之例。朱元璋上台也想把这出红白脸之戏再演一回,可惜太子是一个心慈面善之人,他见父亲朱元璋大开杀戒,诛杀开国有功之臣,时常苦劝。为教育儿子,一天朱元璋准备了一个满带荆刺的木杖,扔到地上,叫太子去那里拿起。太子显得为难,朱元璋得意地教训他说:“你拿不了吧。让我把剌儿先替你修剪干净,再传给你,这难道不好吗?我如今所杀之人,都是天下最危险的人。把这些人除掉,传给你一个稳稳当当的江山,这是你的福分。”没想到太子并不领情,还说“上有尧舜之民”。这话在我们听来是很有道理的社会互动理论,但在朱无璋听来,却是百分之百的屁话,气得他操起坐着的竹榻,向儿子砸去,两个你追我赶地在深宫大院中闹将起来,也顾不得什么体统和尊严了。儿子没等登基就死了,等到朱元璋长孙继位后,满朝的能人都被斩净杀绝,实在找不出“带荆刺”的人来对付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师”了。朱元璋的白脸唱过了头,后边的红脸也就无法唱了。由此看来,红白脸相间既是方法,又是艺术,要真正演好它也要花些功夫。智慧120艄公多了打烂船一个领导集团内部或任何一个团体之内,上下有序,才能保持团结,不然各有主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艄公多了打烂船,很难维护统一,为上者要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统一团结,必须学会不受制于部属的策略。策略一:大权分毫不让,绝不“谦虚”;小权让属下轮流执掌,内容与大小各不相一,这样一可发挥属下的创造性,为他们增添工作兴趣;二可分散或消灭属下的僭越意识,让其将竞争对象立为平等同事。策略二:广采或专采人言,广而纳之,专而择用。凡要听取的意见,只把它独立地看待,不管他出自谁口,只要能为我创造性地消化运用就行。当然,有些言论在有些时候是某些政治路线的象征性语言时,切不可照搬运用。完全按别人意见办容易受制于人,经常听信一人之言,容易使大权旁落。如果领导集团内自己是一把手,那就不可任用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为亲信,以免在危难之际或忧患之际,造成自己被孤立的局面。因此,纳言与任人相似,也要讲究平衡学问。策略三: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旨在达到一致看法,特别是通过一次事件,可以看出许多人所持的态度和所走的路线。当你听取意见时,应该多设问,少说话,甚至保持沉默,以便显示容纳别人发言、容纳不同思想的意见的胸襟。要作主张时,不必立刻就说,也不必说出原委,更不必道出将要达到的目的。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主张,一举推行就是了,不必再问,不必犹豫,不必过多解释。无论以何种方式听取的意见,或以何种方式收集采纳的意见,都不可全盘采纳。采纳意见只能采纳意见的正确精神或推一知二知十,最后的主张必须由自己来做。策略四:注意制造惯例,不可灌输平等意识。上下之所以分为上下,乃是有分有别所致,没有分别就难以成上下。领导集团内部如果没有惯例,权力天平就会倾斜或摆动,在领导集团内部过分强调平等意识,只会造成离心和混乱。因此,平等乃是从人格意义、法律意义及民众全体而言。领导集团内的分工差别,是绝对不讲平等的差别。这样,平等与不平等的天秤才会平衡,也即,平衡肯定造成新的不平等,不平等才求平等。 ‘策略五:功高者同时应使用有过之有,他有相等于其功的过错,功过相抵,才不致功高震主。策略六:可以容纳却绝不妥协。容纳即包涵的意义,妥协是退却,领导向部属退却是不可以的。策略七:在每一级台阶上的部下,都要有其众多的竞争对象,这样他才能戒性谨慎,率众奋斗,并在相互竞争无暇的情况下奋斗。反之,则容易使部属变得骄横,把权力意识倾注到上位。因此,君子风度应是,除了被推翻或打倒这一条外,其他一切都可以容纳。除了他自己已经认错并已经悔过的事以外,其余一切都应该贬抑,此度与量是也。策略八:狠狠地扑灭部下中取我而代之的一切根苗,并依此惩戒其他人。同时,必须懂得,敌人的对立处有时也可用为顺遂,彼一时之敌人,不一定是此时之敌人,这一方面是敌人,在那一方面却不一定是敌人。敌人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对我不利。但有些方面于我有利。用其言,用其行,截而用之,依此类推。智慧121发号施令,说一不二如何使领导者发出的指令得到最有效的施行,这对几乎所有的领导人物都是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权力的影响度、威信的分量。因此发号施令要遵循如下规则:1.谨言慎行。圣人举步,千里睽睽。政治地位和知名度很高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必有相当多的人注目而视。此谓船摇一尺,桅摆一丈。因此我们说,具有高度社会地位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行抱着戒惧、审慎的态度,才能名副金口玉言之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圣人接触别人,小心言行,不为防人,只为防口。人之口舌软而无规,人与人之间,舌之作用可当得半个人。身处高位的人,一咳嗽一眨眼都能引起众人注意,当年布什总统访日,于席间昏倒,立刻影响到华尔街股市价格。鉴于此,领导人物时时修正自己的言行非常必要,那些轻视这个道理与原则的人,必定会下时引起群体舆论的攻击,因而遭受不该遭受的困扰。因为,地位愈高的人,他们在外的名声愈是属于整个社会或他人。循着尊重别人,戒言慎行的原则,一片赞誉定然是伴随着你的。反之,则说不定。伟人们越是声望高时,越应该谦虚地审度自己的言行。否则,声望也有可能走向反面,正所谓不积小善,无以成名;不积大恶,不会有灾;小恶多积,恶掩善言。2.内圈外圈。每一个人又都是可信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可信的,这就是政治,不论人多人少,必定有内圈外圈。要正确使用内圈的人。首先应该不断地扩充或巩固内圈,有外圈才能巩固内圈。内圈的形成,还必须配有一种定势。群体定势形成后,反对派不会轻易拉出你内圈的人,外圈又会向内圈靠拢。命令制造者是自己,发布者应该是别人,这样可避免矛盾焦点集中到自己身上,要避开矛盾焦点,不管面对内圈还是外圈,有一些事情上面,应使内圈一视同仁。3.说一不二。王命不敢轻易下达,既然说了就需要有人不折不扣地执行,说了就不可轻易变更。如果一旦改变了,再去执行当然不好办。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者发话,重于泰山。说到做到,是树立权威的妙法,所谓信义,不过如此。如果想收回成命,那也好办,就是你吃不准的命令要像上面一条说的那样,最初以别人的名义或通过别人的发布出来。如果需要修正自己的号令,你应该寻找几个说得出去的借口,提早制造一个舆论环境,让人觉得不是你要修改,而是为了大众的利益才不得已而为之。但就是这样也不可再三运用,否则类似周幽王的悲剧就会重演。智慧122防人有术,惩欺为先从古至今,欺君之罪罪莫大矣。从五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中国的皇帝们很聪明,他们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首先要惨淡经营不被臣属们欺蒙的生活与工作圈子(奇*书*网-整*理*提*供),如若有人欺君,动辄就会砍头,轻些也会削职问罪。当代的领导者们,为了维护自己决策的严肃性和正确性,也必须首先杜绝属下对自己的欺蒙。识别欺骗,然后才可能惩治欺骗,防欺之先必有连环措施。先说识别欺骗。本是白,报是黑,是蒙;本是鹿,说是马,是欺,凡是已经发生的事,将要去做的事,如若谎报,即是欺蒙,欺必须以蒙为形式。识别欺骗要法之一是,佯装对正面问题听后入耳,几乎同时,或以直接方式,或从他处了解问题的各个侧面,进行立体分析,综合之后可知欺与未欺。识别欺骗第二要法是,常欺人者也可能偶尔欺己,欺语多者也可能欺我于行;识别欺骗第三要法是,运用特务手段暗中察访,运用突然变换法,使欲欺骗于己者手足无措;识别欺骗要法第四是察颜观色,见微知著,运用理性预感智慧。再说防止欺骗。防止欺骗的原则是,有欺必惩,使欺者必食其果,或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惩之。知欺然后治欺,始能防欺。要求别人讲信用,自己先讲信用;要求别人不欺,自己先不欺人,防止欺骗除了要有系统的惩罚措施外,还必须要有得力的组织措旋。如三人牵制法、五人监督法等等。防止欺骗有办法在于按欺之内容或轻重,处以不同等的处罚措施,或诛或贬或抑,以达到惩戒他自己以及更多人的目的。有时候,杀一儆百是绝对必要的。治欺要公开处罚,才能有效用。欲骗人入陷阱者,必处以贬;常发欺语,必有欺行,可旁敲侧击使其明白后处以抑。明明确确可认定的欺罔必治之以揭露。尚不明见的欺罔之行,必治之以疑。此外,可对一些人平时的言行做仔细察访分类,在心中列顺、疑、信名册,可知常日不欺,单日多欺,常日多欺,单日必欺。除了上述这一切,判定欺骗首要的还是智慧,《圣经》中有一则耶和华判案的故事,两位妇人同争一个孩子,都说是自己亲生,难分难解。耶和华说:既然如此难以分辨,就把孩子劈成两段,你们各取一段吧!一位妇人表示同意,另一妇人放开孩子,说:你抱走吧,孩子是你的。耶和华把孩子判给了后一位妇人,这就是智慧的力量。智慧123保留绝招方可沉心静气有一位慈祥的师父,把全身之术尽数传给了一个性情暴戾的恶徒,恶徒学艺出师,不思图报,反倒认为留着师父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凭着年少勇力跟师父决斗,最后达到了自己罪恶的目的。与此相反的一个例子是猫与老虎的故事。传说猫曾作老虎的老师,教它诸般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思虑老虎比自己庞大若干,若日后它欲反扑于我该怎么办,遂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果然老虎不久就翻脸,怒欲扑食猫老师,猫老师嗖地窜上树顶,老虎抬头张望无计可施。两例可见,倘若师父留有绝招,也不致身处惨境,慈善反而为慈善所害。如果为上者没有留下绝招的心思,恐怕久后难免受制于属下。英明的从政者发布命令,必使由之而不使知之,这样才形成一种凝聚力,也即向心力。向心力的形成,是团结的手段之一。此外,要分别不可使知之的策略,可使之明确要知的政策。这样,一种不可知、不可测、不可估量的力量本身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力量。总之,绝招即是除非自己,别人无法了解的招数。并且是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招数。绝招之组成,正若下棋藏了棋路一般。要杀得出来,杀得回去。留绝招的基础是杜绝用感情成分干政,理性与利害相权的办法应该占第一位,感情的形式、非感情的思想指导行动,也是政治绝招之一。有了绝招,事到临头自然就能沉心静气,泰然处之,沉住气,就能把不当说的话,不当表现之色全部压下来。久久地压住,留在心底。用一半的话说完全部的话,充分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语言艺术水准。沉住气,不但可以做到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当然也就不会失事于人了。每临大事,或有危难难办之事时,必须沉住气,一边用策略与行动去对付他,一边静心地等待,如此,才会化凶为吉,度过难关。政治家若不能沉住气,正像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曝光,并且晒成照片一样,敌人会因势而动,群众会觉出他的思想的一般性来,并丝毫不会感觉他的手法的高超,因而,不会因此佩服起来。所以,沉住气,可防患、防人、防事。固守城池,也如同设置禁区一般,威从中生,权从中生,禁区不禁就没有意义了。只要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任何时候,你都能处变不惊,因为你可以静观时变,而后全力出击,挽狂澜于既倒。智慧124遇强示弱,遇弱示强丛林里的生态圈似乎是天定的,强与弱,谁都不可能去改变,但人类社会却不同,人类固然也有先天的强与弱以及后天的强与弱,但因为人类有智慧,可以透过学习及经验的累积,在人性丛林里巧妙地获得生存的机会,并进而为自己争取较丰沛的利益。有一个智慧是值得在人性丛林里进出行走时参考的,那就是——遇强则弱,遇弱则强!人不太容易去改变自己条件的强或弱,但却可以以示强或示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有利的位置。“遇强则示弱”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个有实力的强者,而且他的实力明显高过于你,那么你不必为了面子或意气而与他争强,因为一旦硬碰硬,固然也有可能摧折对方,但毁了自己的可能性却很高,因此不妨示弱,好化解对方的戒心。以强欺弱,胜之不武,大部分的强者是不做的。但也有一些富侵略性的“强者”欺负“弱者”的习惯,因此示弱也有让对方摸不清你虚实,降低对方攻击有效性的作用,一旦他攻击失效,他便有可能收手,而你便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并反转两者态势,他再也不敢随便动你。至于要不要反击。你要慎重考虑,因为反击时你也会有损伤,这个利害是要加以评估的,何况还不一定可击败对方,“存在”才是主要目的。“遇弱则示强”的意思是:如果你碰到的是实力比你弱的对手,那么就要显露你比他“强”的一面,这并不是为了让他来顺从你,或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优越感,而是弱者普遍有一种心态,不甘愿一直做弱者,因此他会在周围寻找对手,好证明他也是一个“强者”,你若在弱者面前也示弱,正好引来对方的杀机,徒增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示强则可使弱者望而生畏,知难而退。所以,这里的示强是防卫性的,而不是侵略性的,而侵略也必为你带来损失,若判断错误,碰上一个“遇强示弱”的对手,那你不是要很惨吗?人性丛林里没有绝对的强与弱,只有相对的强与弱,也没有永远的强与弱,只有一时的强与弱,因此强者与弱者,最好维持一种平衡、均势,国与国之间不易做到此点,但人与人之间却不难做到,只要你愿意,也不论你是弱者或强者,“遇强示弱,遇弱示强”只是其中一个方法罢了。智慧125假痴不癫,善于装死, 痴者,傻而愚笨也;癫者,精神错乱也。既然是假痴不癫,那么,就不是直傻,而是表面上装作傻瓜,内心却异常清醒,精神一点也不错乱。假痴不癫主要是一种政治应变术。当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以掩饰自己的政治抱负,避免政敌对自己的警惕和陷害,以敛翼待时。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受曹爽专权,架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虚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去探视时,只见司马懿直躺在床上,两个侍女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懿故意作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将所见所闻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懿,听到他不会久留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懿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公元249年1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己的目的。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保住江山,对朝廷和地方的官僚奸贪舞弊、严重损害皇朝利益的行为,无情打击,重刑惩治。其用刑的野蛮残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帝王。为了免遭杀戮,有的官僚不得已装疯卖傻,以逃避惩治。御史袁凯惹怒了朱元璋,怕被杀头,便假装疯癫。朱元璋说疯子是不怕痛的,叫人拿木钻刺他的皮肤,袁凯咬牙不吭。回家后,自己用铁链子锁了脖子,蓬头垢面,满嘴疯话。朱元璋还是不相信,派人去探察。袁凯瞪着眼对来人唱“月儿高”的曲子,爬在篱笆边吃狗屎。朱元璋听了使者的回报,才不追究。实际上朱元璋又受了骗。原来袁凯知道皇帝不相信自己疯了,会派人来侦查,便预先叫人用炒面拌糖,捏作狗屎状,散在篱笆下。当来人一到,他便大口大口地吃,这才救了一条老命。狼在遇到强大的对手时,有时善于采用“装死”的手段蒙蔽对手,躲过杀身的劫难。狡猾的人在类似情况下,装疯卖傻,真可谓“绝活儿”。智慧126藏而不露,蓄势待发当自己的力量处于弱势,比如兵力还不够多,党羽还不够众,威望还够高,如此等等不及别人的情况下,必须韬光养晦,做到深藏不露,绝不可让人看出你将有和他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的苗头。否则,你此时羽毛未丰,他若生了杀机,要将你剪除,那实在易若翻掌。《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对自己的注意。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谈起以龙状人,议起谁为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竞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拾起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你道一个雷鸣电闪果真能吓得刘皇叔酒杯掉落?这也不过是刘备藏锋隐芒的一种表演罢了。设若此刻曹操看出端倪:此公日后将割据蜀国与我一争高低,那刘备死在临头了。但藏而不露的根本目的不在藏而在露,你必须看准时机,在该露的时候毫不犹豫,立刻脱颖而出,当然,在藏的时候,并非被动地四处躲藏而是藏中有露,时而藏时而露,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才能保证他日时机一到,你能一出必成。武则天初期摄政时,在高宗面前将其目的深藏不露,而在文武大臣那里,已经显示了她的执掌政权的实力,所以日后她能一举成功取高宗而代之。藏与露的时机实在难以掌握,何时当藏拙,何时当露锋芒,是没有一定之规可循的,只有相机而动,适时而出。大凡政界里面,列位政客都追随实力安排自己的行动。好些善于露的一把手和善于藏同时善于露的二把手、三把手往往得到官场列位的拥戴。通常,一把手应该时时处处显示自己的实力和威信,第二、三把手应在隐藏自己,循序渐进,扩张势力的同时,显现其给予人以希望的力量。两者的目的都是一样,也即争取更多的群众和随从。在一号位,有一号位的争取法,在二号位、三号位有二号位、三号位的争取法。如果盲目求进,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权者,实力也。只有权柄和实力的结合,才是权力的真正内涵。智慧127江湖义气最能笼络人心中国人很讲究哥们儿义气,而且有结拜异姓兄弟的传统。只要情投意合便要义结金兰结拜换帖,有了八拜之交即可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一传统大概是受了《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影响。想当初,刘备为了让关羽和张飞辅佐他打天下,与其结为换帖兄弟并发誓:“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种做法对于笼络关张二将为其效力卖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此以后,关羽和张飞便成了刘备的左膀右臂,供其驱使,死而后已。为了一个“义”字,关云长经受住了曹操高官厚禄的诱惑,毅然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正是有了关张二人的鼎力相助,刘备才得以在屡败之后终能据荆州取西川占汉中与孙权和曹魏形成鼎足之势,终于成就了帝王之业。与刘备同时代的一代奸雄董卓,也很善于用江湖义气笼络部下。董卓身体高大粗壮,臂力过人,是个勇猛善战的武夫。据说在少年的时候,他在羌族人中交游,广交羌人中的好汉和地方上的头面人物。后来归耕田野,雇人种田。有一次,几位有交情的羌族豪杰到他家中来做客。当时他家中不太富有,没有什么好饭菜招待这些客人,就把正在耕田的牛拉回来杀了,盛情招待众人,大酒大肉,狂呼乱喊,尽欢而散。这些人都非常感激董卓的豪爽仗义,异常兴奋,回到羌地后用钱买或连偷带抢一共凑了一千多头牛赶着给董卓送来。从此,董卓豪爽仗义的名声远近闻名,羌人也都很敬重他。后来,董卓因作战有功,被提升为郎中,同时得了九千匹细帛的赏赐。董卓说:“我只要功名就行了,所有的赏赐一律分给部下。”他下令把这九干匹细绢都分给了下级军官和士兵,他的部下觉得董卓讲义气,都对他感恩戴德,愿意为他效劳。可见,董卓在发迹前,很善于用“江湖”义气笼络人心,杀耕牛待客获得仗义的名声,分绢帛给部属得到官兵的拥护。俗话说:有大欲者不贪小利,有大谋者不矜小功。奸邪之人大凡都利用人性中贪财好利的弱点,给人一定利益以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势力。当其阴谋全部实现的时候,才会露出本来的面目。智慧128用人疑时疑也用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大将军率兵征讨外虏,得胜回朝后,君主并没有赏赐很多金银财宝,只是交给大将军一只盒子。大将军原以为是非常值钱的珠宝,可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许多大臣写给皇帝的奏章与信件。再一阅读内容,大将军明白了。原来大将军在率兵出征期间,国内有许多仇家便诬告他拥兵自重,企图造反。战争期间,大将军与敌军相持不下,国君曾下令退军,可是大将军并未从命,而是坚持战争,终于大获全胜。在这期间,各种攻击大将军的奏章更是如雪片飞来,可是君王不为所动,将所有的进谗束之高阁,等大将军回师,一齐交给了他。大将军深受感动,他明白:君王的信任,是比任何财宝都要贵重百倍的。这位令后人扼腕称赞的君王,便是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那位大将军乃是魏国名将乐羊。这样的事,在东汉初年又依样画葫芦似的重演一次。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战将,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品德高尚。当刘秀转战河北时,屡遭困厄,在一次行军途中,弹尽粮绝,饥寒交迫,是冯异送上仅有的豆粥麦饭,才使刘秀摆脱困境;还是他首先建议刘秀称帝的。他治军有方,为人谦逊,每当诸位将领相聚,各自夸耀功劳时,他总是一人独避大树之下,因此,人们称他为“大树将军”。冯异长期转战于河北、关中,甚得民心,成为刘秀政权的西北屏障。这自然引起了同僚的妒忌,一个名叫宋嵩的使臣,前后四次上书,诋毁冯异,说他控制关中,擅杀官吏,威权至重,百姓归心,都称他为“咸阳王”。冯异对自己久握兵权,远离朝廷,也不大自安,担心被刘秀猜忌,于是一再上书,请示回到洛阳。刘秀对冯异的确也不大放心,可西北地区却又少不了冯异这样一个人。为了解除冯异的颇虑,刘秀便把宋嵩告发的密信送给冯异。这一招的确高明,既可解释为对冯异深信不疑,又暗示了朝廷早有戒备。恩威并用,使冯异连忙上书自陈忠心。刘秀这才回书道:“将军之于我,从公义讲是君臣,从私恩上讲如父子,我还会对你猜忌吗?你又何必担心呢?”说是不疑,其实还是疑的,有哪一个君主会对臣下真的信任不疑呢?尤其像乐羊、冯异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更是国君怀疑的重点人物,他们对告密信的处理,只是作出一种姿态,表示不疑罢了,而真正的目的,还是给大臣一个暗示:我已经注视着你了,你不要轻举妄动。既是拉拢,又是震慑,一箭双雕,手腕可谓高明。上司和下属之间很容易产生误解,形成隔阂。一个有谋略的政治家,常常能以其巧妙的处理,显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气度,使得疑人不自疑,而会更加忠心地效力于自己。然而,要真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的人才,都非等闲之辈,能力与野心是同在的,也很容易受到上司的怀疑。作为上司,应该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务交代给了下属,就要充分相信下属,放权放胆让其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当然,发现了下属真的产生反叛之心,并非忠耿之士,那就要毅然采取果断行动。智慧129别用狗去拿耗子猗于皋听说尾勺氏养了一只豹子,善于捕野兽,便用一双白玉壁换了下来,他叫人用精美的锁链锁住豹子,每天宰牲畜喂它。有一天,一只大老鼠从屋檐下溜过,猗于皋急忙解开那只豹子,让它去捉老鼠。豹子却像没有看到老鼠一样,无动于衷。猗于皋气得将豹子责骂了一顿。不久,又一只老鼠经过,猗于皋又放豹子去捉,豹子还是无动于衷。猗于皋愤怒了,用鞭子狠抽了一顿,关进栅栏里,每天只喂些酒糟。猗于皋的朋友安期子佗听说了这件事,责备他说:“我听说巨阙宝剑虽然锋利,如果用来补鞋,却不如一个小小的锥子;锦绣绸缎虽然华丽,如果用来洗脸,却不如一尺粗布;豹子虽然凶猛,却不如猫那样能捕鼠。你为什么不用猫去捕鼠呢?”猗于皋恍然大悟,便找来猫去捕鼠,放豹子去捕野兽,不久,猫把老鼠都捉光了,豹子也捕获了无数的獐子、鹿、狍子、麂子等。兽类固然善于捕捉,但也是各有所能,用人也是如此。诸葛亮虽然文韬武略,计谋无穷,但如果让他出去与敌军肉搏,多数不可能生还。正确地使用人才,是能否发挥人才的能力的关键。正确的方法就是量才而用,扬长避短。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这是因为:周瑜年轻气盛,处理外事比较擅长,但对内部关系却处理不好;张昭老谋深算,但生性胆小,对内尚能处理,对外部只会投降。这就是合理运用了人才的长处,避免用其之短。智慧130顺着毛摸,他就听你的不知你是否养过猎狗之类的宠物,如果没有,应该也看过宠物的主人如何爱抚它们吧!爱抚宠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顺着它的毛轻抚,每当主人有这个动作时,猫就会眯起眼睛,并发出满足的叫声;狗呢,就快乐地摇起尾巴,甚至回过身来舔你的手你的脸,作为对你的回应。如果逆着毛摸呢?猫狗因为感觉不舒服,就算不咬你抓你,也会不高兴地跑开。人其实也是如此,喜欢别人顺着“毛”摸,如果你能这么做,那么必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能让别人受到你的影响。人当然没有一身的“毛”让你抚摸,人的“毛”就是性情、脾气观念,也就是“我”,你如果能顺着对方的脾气和他交往,不去违抗他,他当然会和你成为好朋友。不过,这里可不是要你做个凡事顺着人,做一个没有“我”的人,如果你真的如此,那你就成为别人的影子了。“顺着毛摸”只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你如果能成熟地运用这个方法,别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你的影响,甚至接受你的意志。那么,如何顺着毛摸呢?以下几个原则可供参考。1.倾听。大部分人都有发表欲,如果他在社会上已有一些成就,更有不可抑遏的发表欲,当他滔滔不绝的时候,你就做一个倾听者;一则你的倾听可让对方满足发表欲,他一满足,对你就不会有恶感;二则你可在倾听中了解他的个性和观念。然后,你要顺着他的谈话,发出“嗯,啊”的赞同声,还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说明;这么做,对方一定会满意极了,不知你正顺着毛在爱抚他哩!而你没有说什么话,就了解了这个人。这一招,对老朋友和初见面的人都管用。2.不要辩论。如果对方说的话你不能同意,你也不要提出辩驳,除非你们是好朋友。但如果你和他的交谈另有目的,则不宜和他辩论,因为有些事情并不能辩得明白,而且很可能越辩越气,最后不欢而散;如果你辩倒对方,更是有可能造成关系中断。总之,要记住,辩论不是你的目的。3.称赞。人人都喜欢被称赞,“称赞”其实也是一种“顺着毛摸”式的爱抚。称赞什么呢?你可称赞他的观念、见解、才能、家庭……反正对方有可能引以为荣的事情都可以称赞,这种作法所费不多,效果却非常惊人,所以也有人把“称赞”称为“灌迷汤”。4.引导。这是最重要的关键,如果你一番“顺着毛摸”的功夫另有目的,尤其需要“引导”这最后的步骤。也就是说,你要在对方已经“满足”时,才把你的意思显现出来,但显现的方式还是要“顺着毛摸”,不要让对方感到不快,例如你应该这么说:“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不过……”或“你的立场我能了解,可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再提出自己的立场,这样就可以像大禹治水一般,把对方的意志引到你希望的地方去。“顺着毛摸”可以用在平时与人相处,可以用在说服别人,也可用在带领部属,可说事半功倍,脾气再大,城府再深,主观再强的人也吃不消这一招的。第七章 豺狼成功智慧没有雄心干不成大事,不敢冒险干不成大事,意志不坚干不成大事,偷奸耍滑干不成大事。每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奇迹,必须把它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才算没有白活一回……——豺狼如是说智慧131自制才有可能成功自制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在一个人成就事业的过程中,自制也可助其一臂之力。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定律。因此说,你要想取得并非是唾手可得的成功,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自制可以说是努力的同义语。自制,就要克服欲望。人有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但人也有些想法超出了自身条件所许可的范围。食色美味,高屋亮堂,凡人即所想得,但得之有度,远景之事,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也,故必要控制自己,否则,举自身全力,力竭精衰,事不能成,耗费枉然。又有些奢华之事,如着华衣,娱耳目,实乃人生之琐事,但又非凡人所能自克,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就不是力竭精衰的小事了,人必然会颓废不振,空耗一生。有人说了,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务必戒奢克俭,节制欲望,只有有所弃,才能有所得。自制不仅仅是在物质上克制欲望,对于一个要想取得成功的人来说,精神上的自制力也是重要的。衣食住行毕竟是身外之物,不少人都能成功,甚至是尽善尽美地克制,但精神上的、奇--書∧網意志力上的自制却非人人都能做到。如果你今天计划做某件事,但早上起床后,因昨晚休息得太晚而困倦,你是否义无反顾地披衣下床?如果你要远行,但身体乏力,你是否要停止旅行的计划?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事遇到了极大的、难以克服的困难,你是继续做呢,还是停下来等等看?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若在纸面上回答,答案一目了然,但放在现实中,以你身在其中,自己去考问自己,恐怕也就不会回答得太利索了。眼见的事实是,有那么多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了难题,都被打趴下了。他们不是不会简单地回答这些问题,而是思想上的自制力难以控制自己。因此,又有人说了,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那就是自身的问题,是自制力的问题。一个成功的人,其自制力表现在:大家都做但情理上不能做的事,他自制而不去做;大家都不做但情理上应做的事,他强制自己去做。做与不做,克制与强制,超乎常人性情之外,就是取得成功的因素。智慧132培养迅速敏捷的思考力天才或伟人所做的事,不一定能够得到凡人的谅解。在现代的社会上,异军突起的人往往给人侥幸的印象。因为现代流行的经营方式是着重于团体精神。异军突起的人自有其异于常人之处,但是他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并非是偶然的,而是由于他平日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浮现出新的构想,而受到大家的注意。平日搜集资料、培养实力并没有什么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构想。不只是在工作或生活上,就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来未曾表现出过人之处的人,很难恰如其分地掌握住人际关系。这种人除了消磨时间,要找人出去玩的时候会被他人想到,其他时候根本没有人会主动找他。不管是什么问题都仔细地侧耳倾听、慎重地思考,一旦脑中闪过新构想就立即付诸行动。这才是吸引朋友的魅力。嘴里说得天花乱坠却不曾付诸行动,这种只会逞口舌之快的人,其实一无是处。不能够不惜努力、智慧、提供别人意见或帮助的人就是益友。“闻一知十”指的是头脑反应灵敏,能够产生新构想;并不是因为有第六感,而是头脑转得比别人快。培养了足够的实力,在必要的时候直觉地反射出灵感,这就是令人刮目相看的魅力。这并不是偶然的发现,这反射神经若是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即使有反射作用也无法卷土重来新的构想。当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饮酒享乐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话题产生。这个话题让其中某些人很开心而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完全忘了还有其他人的存在,其他的人完全插不上嘴,只好坐在一旁干瞪眼。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在谈话中顺着话锋把话题转开,让大家都能加入谈话。这个人就是反应灵敏的人。朋友交往时,能够在陷入困境或僵局时,适时地提出新构想使情况急转直下的,才能够让大家另眼相待。这不但要有灵敏的反应,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在恰当的时机采取行动。智慧133只有傻瓜怕变成傻瓜一方面来说,人一心一意想要成功,另一方面来说,这个社会大部分的成员都害怕失败,而且极力地逃避失败。既想成功又逃避失败,这实在挺矛盾的。失败是登上成功必经的阶梯,在经历成功之前,你大都得经历许多失败。迈向成功的路几乎完全是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铺起来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计代价地想要逃避失败。这种对失败的恐惧与其他的恐惧是相伴相生的。例如害怕当傻瓜,害怕被批评,害怕失去团体的尊敬,以及害怕失去经济上的保障。逃避失败就是逃避成功。许多人都在避免冒险,因为担心万一失败就会出丑。我们太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喜爱,以致不愿意做一些会在别人面前出丑的事。逃避风险成了一种常态,这十分不利于创造力和活力。如果想要变得有创造力,并且活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定要学会当傻瓜。如果你害怕失败是因为担心别人会怎样认定你,本书便要告诉你:无论你怎么做,大多数的人还是会说不好。事实上,当你成功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找更恶毒的话来说。你愈成功,就招惹愈多的批评。大多数的人对别人总是贬多褒少,不管你成不成功,都会被批评。既然如此,失败有什么了不得的呢?勇往直前,就有机会去除厌烦,使生活有重大的转变。害怕当傻瓜比傻瓜更低一级。天才和成功的人不论在工作或休闲上,都已克服了当傻瓜的恐惧,他们明白,为要使自己的努力能够成功,一定得经历一连串的失败,而且可能经常当傻瓜。智慧134畏首畏尾,一事无成圣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摩拉在一条小道上走着,那是条偏僻的小道,太阳下山,黑夜降临了。忽然他感到害怕,因为对面来了一群人,他想:这些人一定是暴徒、盗贼,周围没人,就我自己。怎么办?于是他翻过附近的一道墙,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墓地。他就躲了进去,让自己冷静下来,闭上眼睛,等着那批人过去。然后他可以回家,但那批人也看到他在那里。摩拉突然越过墙头,不禁使他们害怕。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躲在那里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于是他们全都越过墙头。现在摩拉肯定了:我是对的,我的推测是对的,他们是危险人物,现在毫无办法,只好看运气。于是他屏住了呼吸,一动不动,但那群人看见有人翻墙,他们十分担心,他们围在坟墓四周,他们发现了摩拉,问他:“什么意思?你在于什么?你为什么呆在这里”?摩拉看看他们,然后他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他笑了,说:“看,你们问我为什么在这里,我还想问你们为什么在这里呢,我在这里是因为你们,你们在这里又是因为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你害怕别人,别人害怕你,你的整个生活乱成一团,放下这种胡思乱想,放下这种恶性循环,不要在意别人。你的生活就足够了,不要顾虑别人。如果你无牵无挂地生活,你的生命就会开花,别人也会分享你的生命。你乐意分享,你也乐意给予,但首先你必须停止顾念其他人,以及他们对于你的想法。这种顾虑是很危险的,谁都不自在,谁都不放松。因为其他人也顾念别人,每个人都跟在另一个人后面——生活成了地狱。做!不要顾虑你在做什么——全心全意地做,于是,做本身就成为极乐。不要考虑什么大事,事情没有大小之分。不要想你是在做大事,演奏伟大的音乐,绘制伟大的画作,你要成为毕加索或凡高或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或弥尔顿等等。没有什么——没有大事,也没有小事,只有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但事情不分大小。一个伟大的人能把这种色彩带进他所做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他与众不同地吃,与众不同地睡,与众不同地行。他将其伟大的品质带进他的所作所为。什么是伟大?自然……没有比自然更伟大的了。像国王一样饮食。这并不取决于食物的质量,而是取决于吃的人以及他从中取乐的方式。即便只有面包、黄油和盐,你也能做一个国王。智慧135及时拿定主意你一定听说过那匹可怜的毛驴的故事:一匹毛驴幸运地得到了两堆草料,然而幸运却毁了这可怜的家伙,它站在两堆草料之间,犹豫着不知先吃哪一堆才好,就这样,守着近在嘴边的食物,这匹毛驴活活饿死了。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经常彷徨岐路,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依赖别人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有些人简直是无可救药的狐疑寡断。他们不敢决定各种事件,因为他们不知道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有些人本领不差,人格也好,但因为寡断,他们的一生就给糟蹋了。决断敏捷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对事业的推动作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立不动的人,永远不会渡过河去。假使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你应该立刻奋起击败这种恶魔,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进取的机会。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