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世界遗产悬谜》作者 张翅王纯-4

作者:张翅 字数:45649 更新:2023-10-09 11:42:40

国  徽:由太阳、蛇鹫、山龙眼、长矛和圆头棒、盾牌、麦穗、象牙、人形等图案组成,底部用当地文字写着“民族团结”。自然地理: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北邻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东南西三面为印度洋和大西洋所环抱,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首  都:南非是世界上惟一同时存在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立法首都开普敦是南非国会所在地;司法首都布隆方丹为全国司法机构的所在地。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非洲次大陆历史上的里程碑所属国:南非英文名:Mapungubwe Cultural Landscape马蓬古布韦坐落于南非的北部边境。马蓬古布韦铁器时代遗址是南部非洲最为人知的铁器时代遗址之一,代表马蓬古布韦的铁器时代文化。作为横穿西非港与阿拉伯和印度之间最强大的国际贸易区,它的建立是非洲次大陆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还见证了马蓬古布韦古王国的成长和衰落,记录了一段由于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而变得脆弱的文化发展史。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蓬古布韦遗址是一座平顶山丘,从靠近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边境的南非北方省的河谷地带突兀崛起,简直是浑然天成的要塞,四边是几乎垂直的峭壁,人们只能通过一道狭窄的裂缝才能攀登上去。这个地方最早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是由于一些古代小东西的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有些人在这里找到了石头围墙、陶器、铁制工具、铜线、玻璃珠、金器和骨骸等遗物,从那以后,马蓬古布韦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据说在20世纪初,有个在南非出生的白人从当地人那里听到了有关马蓬古布韦埋藏着黄金以及财宝的传说,便开始了多年的探寻。1932年,他终于说动了一个当地的居民当向导,在山顶发现了一些散落着的陶器碎片、玻璃珠串、铜器残片、古代铁具的残余之物及黄色金属。第二天,他们又找到了一些黄金。这些黄金的制造年代可以追溯至1200年左右,这也是其遗址中发现的最早的黄金。从那以后,马蓬古布韦开始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1933年6月,马蓬古布韦已经置于南非政府的保护之下,开始了对其遗址的发掘。随后,在马蓬古布韦的一些浅层淤积中发现的一些陶器碎片被认为是早期铁器时代的陶器,其地质年代被确定为公元800年与1000年间。深厚的考古文化层表明,马蓬古布韦山顶本来是当地黑人贵族的领地,具有丰富的墓葬。同津巴布韦一样,马蓬古布韦的统治者将自己同普通人分离开。为了表示自己的尊贵,其居住地被一些石头的围墙保护和隔离着,山顶上的住房被接二连三的扩建,而山下的河谷地带则是面积广大的居民定居地。经过多年的考古研究,人们已经知道,大约在12世纪左右,马蓬古布韦达到鼎盛时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非洲国家的经济、政治的都城,其繁荣的贸易网络绵延400英里,一直到达印度洋海岸。象牙是该城最为贵重的商品,因为当时东非商人对这种贵重商品一直有所需求,他们要将象牙出售给海外贸易伙伴,也由此使得马蓬古布韦王国得以繁荣发展。但是,马蓬古布韦繁荣的时间很短。在13世纪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衰落,在大约1250年左右就被人遗弃,成了一片废墟。对于马蓬古布韦被遗弃的原因,考古学家们曾经认为,是环境的变化、干旱和疾病导致马蓬古布韦王国迅速衰落。但气象学家们经研究后却发现,12、13世纪前后的南非气候和自然环境没有什么变化。也有人认为,马蓬古布韦王国兴盛时,曾经控制着东非沿岸同伊斯兰城邦的贸易,起初是用象牙,后来是用黄金来作为交换。由于阿拉伯商人们对黄金的强烈欲望不断增长,因此,他们最终放弃了不占地利的马蓬古布韦,跟随着黄金产地转移到了北方以及黄金运输必须经过的港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马蓬古布韦走向衰落,而这又促使了它东北方的津巴布韦王国逐渐崛起。由于这些非洲古代的国家都没有文字,无法找到确凿的记载,而他们的文明又都早已中断和被人遗忘,今天这些遗迹是近代欧洲考古学家们重新发掘出来的,所以往往谁也无法准确地解释他们的兴亡之谜,只能对着这一片远古时代遗留的废墟,留下无穷的感慨。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国  名:津巴布韦共和国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带黑边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颗红色五角星,星内有一只津巴布韦鸟,白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良好愿望,津巴布韦鸟是该国特有的标志,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的象征;右侧为七道平行横条,黑色居中,向上下两边依次均为红黄绿色。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红色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洒的鲜血,黄色象征矿产资源,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国  徽:图案中间为盾徽。盾面上部是蓝白相间的波纹,象征津巴布韦广阔的水域;下部的图案为举世闻名的文化遗址“石头城”。盾徽上端是五角星和津巴布韦鸟及基座,寓意同国旗。鸟的基座旁有锄头等图案,盾形下方的山坡上有玉米、棉花图案,象征该国丰富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盾徽两侧各有一只津巴布韦羚羊,底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团结、自由、劳动”。自然地理: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东邻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和西北与博茨瓦纳、赞比亚相连。首  都:哈拉雷大津巴布韦遗址——湮没了的津巴布韦文明所属国:津巴布韦英文名:Great Zimbabwe National Monument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的马斯温戈省,距首都哈拉雷250公里,它证明南部非洲曾经有过高度发达的黑人文明,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津巴布韦”一词源于班图语,意为“石屋”,或“受敬仰的石头城”。津巴布韦及其周边共有200多座规模不同的石头城。当地人把石头城引以为自豪,不论从国名、国旗、国徽和硬币上,石头城都被当做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该国国名原来叫做“罗得西亚”,在这一地区沦为英国殖民地时期,是英国以老殖民主义者罗得斯的名字,命名为“南罗得西亚”(后改为罗得西亚)。1980年4月18日,该国正式宣告成立,并以津巴布韦(即“石头城”)来命名自己的祖国。津巴布韦国徽下部的图案为大津巴布韦遗址,而“津巴布韦鸟”也作为这个国家的象征,被印在国旗和硬币上。津巴布韦的居民大部分为马绍纳族和马塔贝勒族人。马绍纳人把散布于当地的二百处大小石头建筑的任何一处废墟都叫“津巴布韦”。而位于维多利亚堡东南部(距首都哈拉雷以南320公里处)的一大片石头城废墟,则被称为“大津巴布韦”。大津巴布韦遗址三面环山,一面是波平如镜的凯尔湖。整个的遗址范围包括山顶的石岩和山麓的石头大围圈及其东面的一片废墟,组成了相互联系的建筑群。据考证,这座石头城建于公元600年前后,是马卡兰加古国的一处遗址。古城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筑在山上,城墙高10米,厚5米,全长240米,由花岗岩巨石砌成。内城建在山坡谷地,呈椭圆形。城内有锥形高塔、神庙、宫殿等,都由石块砌筑,而且这些建筑的入口、甬道和平台等都是在花岗岩巨石上就地开凿出来的。有关津巴布韦遗址奇观的传说,大约在中世纪就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到了欧洲。然而,在阿拉伯人的传播中,却把津巴布韦与所罗门王的名字连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当欧洲人发现这个废墟时,误认为这就是所罗门王的藏宝之地。1871年,来到这里探险的德国地理学家卡尔。莫赫最先把这个奇迹公之于世。他说:“那是一大片聚在一起的石造建筑物,全没屋顶,都用灰色的花岗岩石块以精巧的技术建成,有些石块还曾雕琢。山上那些高大的石墙,分明是欧洲式的建筑。”莫赫进入城内作了一番考察,认为有证据显示石头城的最初建造者们生活富裕、势力强大。然而,对于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代以及为什么要建造这么庞大的石头城等诸多疑问,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但是他认为,石头城的建造者不可能是非洲人,更不是当地卡兰加人的祖先所为。莫赫的这种说法也许不足为据,但他的有关津巴布韦的报告,于1876年出版,却引起了世界各地不少学者和探险者们的兴趣,他们开始相继前往大津巴布韦考察。大津巴布韦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共有三组建筑:第一组是一连串如堡垒般的城墙,内有复杂通道、石级和走廊,这组建筑现在一般称做卫城。城墙与一个大孤丘结合在一起,随着岩石起伏,以精湛的技术把花岗岩石堆砌起来,顺其自然之势与大孤丘混为一体。站在卫城顶上,可把整个津巴布韦遗址风光尽收眼底,可见当初设计者的别具匠心。第二组是一处椭圆形花岗石围墙,称做神庙。围墙的东北、南、北三面分别有一个进出口,围墙高约 6米,东面城高约9米,围墙底部宽约5米。神庙位于卫城下的平地上,至今仍然完整无缺,充分显示出当初建造者的艺术才干和建筑水平。庙内有一座气势庄严的高塔。第三组介于围墙和神庙之间,包括好多小的房屋。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的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其中两块大的可以辨认出是青瓷大花瓶的底座部分,底圈中央有用青釉绘制的“大明成化年制”6个字。从已经发掘到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遗址曾经是一座非常繁荣的城市,农业、冶炼业、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而且一度与中国、阿拉伯、波斯等许多国家有着经济、文化的交往。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大围圈顶部的“津巴布韦鸟”。鸟用淡绿色的皂石雕刻而成,鸟身如鹰,而头似鸽子,脖子高仰,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顶端。这种石雕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据说,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曾先后发现8只这样的“津巴布韦鸟”。皂石柱上的鸟后来被人们称为“津巴布韦鸟”,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和硬币上。2003年5月14日,一只“津巴布韦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津巴布韦政府在其国家宫举行“津巴布韦鸟”皂石柱底座移交仪式。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从德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彼得。施密特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一块皂石柱底座,自此丢失100余年的“津巴布韦鸟”石柱底座终于重返故里。原来,这块高约50厘米的石柱底座是津巴布韦丢失的8个“津巴布韦鸟”石柱底座中的一个,1890年被人从“大津巴布韦”掠走,1906年在南非出现,次年被德国柏林博物馆收藏。1944年至1945年原苏联军队占领德国之后,它被带到列宁格勒人类文化博物馆。 德国统一后,这块石柱底座重新回到柏林。199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非洲艺术品展览会上,这块石柱底座曾与其连体的“津巴布韦鸟”石雕短暂“团聚”。2000年2月,津巴布韦和德国签署协议,使它重返故里,得以与其上半部的石雕“永久厮守”。据最初记载,大津巴布韦卫城上有七座实心塔,现今只剩下四座。这四座塔的真正用途,人们至今仍弄不明白。更令人费解的是神庙里面的圆锥塔,此塔高二十余米,没有任何文字标记。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考古学家和前来企图在塔内搜寻黄金宝藏及古物的人,曾千方百计想钻进去探查,却无法找到一个入口。近年来,又有人前来对此塔“刨根问底”,有的在地下挖了一条壕沟穿过塔底,也有人为寻找塔内的通道在塔内搬开了许多石块,但还是找不到一个进口,最终不得不认定这是个实心塔。离圆锥塔不远处有一祭塔台,据说,在原始社会,这里是举行生殖崇拜的场所。对塔的作用,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瞭望台,有人认为它是宗教象征,有人认为它是粮仓的模型,还有人说它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但这种种说法都缺少足够的依据,至今人们仍不明白它的真正用途。事实上,不仅圆锥塔,就是那整座的石头城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人们至今也没能真正弄明白。有人说这是一个消失了的帝国的皇帝住所,有人说这是宗教场所,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代人开采、提炼黄金的地方。由于这些石头建筑上没有文字,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这种种说法都不过是人们的推测和设想。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大津巴布韦以及其他石头废墟是历史上已经湮没的一个帝国保存的全部遗迹,是古代非洲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代表着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津巴布韦遗址是什么人建造的? 有人认为它是由公元前来自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建造的,也有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建造的,但更多的人则认为是非洲黑人建造的。根据历史记载,最后在津巴布韦这个已颓败的城市居住的民族,由于战争的原因,大约在1830年“祖卢战争”期间,早已被全部赶走了。后来声称拥有大津巴布韦的阿孟瓜人,实际上并未在当地居住过,这里现在生活的是马绍纳族人的一个分支——卡兰加人,但他们至今还住在低矮简陋的窝棚中,他们的生活似乎和这些建筑毫无关系。而这一古迹的真正建造者,随着历史的烟云似乎已无从寻觅。阿尔及利亚-塔西里国  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左绿右白两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央为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稍微倾斜的红色五角星。绿色象征未来的希望,白色代表纯洁与和平,红色象征革命和为理想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阿尔及利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新月和五角星是这个穆斯林国家的象征。国  徽:图案下方有一弯红色新月和一颗红色五角星,寓意同国旗;传说新月也是月亮女神狄安娜的化身。新月和五角星之上是一只法蒂玛手掌,象征幸福、吉祥。法蒂玛手掌两侧饰有麦穗和绿枝;其背后是山峦起伏图案,象征横亘该国北部的山脉。山脉之上是光芒四射、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国家独立和对未来充满希望。自然地理:位于非洲西北部,北邻地中海,东邻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首  都:阿尔及尔阿杰尔高原的塔西里——世界上最大的史前岩画博物馆所属国:阿尔及利亚英文名:Tassili N‘ jjer阿杰尔高原的塔西里,位于阿尔及利亚东南撒哈拉沙漠中部的山脉中。阿杰尔山脉长800公里,最高峰为2335米。作为阿尔及利亚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它以陡峭的峡谷和鬼斧神工般的绝壁,以及荒凉壮阔的撒哈拉大沙漠景观而举世闻名。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阿杰尔高原的塔西里地区中心处,保留着15000多幅史前时代的岩画和雕刻作品,记录了从公元前6000年到第一世纪撒哈拉气候的变化、动物的迁徙以及人类生命的进化。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撒哈拉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就是沙漠的意思。从大西洋到红海,撒哈拉沙漠东西绵延近5000公里,南北纵深近2000公里,横贯整个北非,全区四分之一是沙海,其余部分是荒凉的山岭和满地圆石头的干涸平原。自从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撒哈拉是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神秘地方。但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考古发现,撒哈拉自古并非不毛之地,而是一个年轻的沙漠。早在八千年前,撒哈拉水源丰富、湖光涟漪、林木繁盛,是一片青葱肥沃的大草原,也为大量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正因如此,才使得后人能在撒哈拉众多的洞穴石壁上,看到远古人类留下的河马、大象、长颈鹿、犀牛、狮子、水牛、野牛、羚羊、鸵鸟、豪猪等众多的野生动物嬉戏的图像。大量的证据表明,史前远古时代,撒哈拉就早已有人类居住。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该地区洞穴中或岩石上数以万计的岩画。可以说,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岩画最多的地方。这些岩画记载了撒哈拉地区气候的演变,也见证了撒哈拉地区曾出现过的高度繁荣的远古文明。撒哈拉沙漠岩画群的发现可以上溯到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鲁特在一次途经费赞(属于利比亚)、塔西里、阿杰尔等地的旅行中,曾在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岩壁上刻有牛群和长着动物头形的人物画像,以后又发现了一些线刻和文字。但他还不理解这一发现的意义,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1933年,一支法国骑兵骆驼队途经撒哈拉中部的阿杰尔时,在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他们立刻将这一重大发现公布于世。1956 年,一支法国探险队再次深入撒哈拉沙漠,共发现了一万多幅岩画。他们把其中部分精品复制后带回巴黎,引起了轰动。随后,由艺术家与摄影家组成的考察小组,又在阿杰尔地区对这些岩画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与临摹的工作,其临摹的图像和照片在欧洲展出之后,引起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如今阿杰尔的塔西里已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史前岩画博物馆。考古学的研究表明,距今8000年前,最早的畜牧人群带着他们的家养牛群来到了这里。从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期间,撒哈拉气候湿润,草木繁茂,在此间几千年的岁月中,居住在此地的先民创造了大量精美的岩画,许多岩画由巨大动物的图像组成,大象、河马、犀牛、长颈鹿和野水牛处处可见。这些岩画既有画的也有刻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相当复杂,内容丰富多彩,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种种日常生活场景。最难得的是,虽经过几千年的风吹日晒,许多岩画的颜色却仍然鲜艳夺目。在塔西里地区,人们还发现了很多打制的握斧、磨制的石斧、石镞等石器时代的工具。但岩画到底是用什么工具把颜料涂上去的,却至今没有找到实物的证据。而植物学家根据古花粉分析,在这一时间,阿杰尔平原曾生长过大量的系杉栎、榆树、胡桃、木菠萝等树木,其中有的树根部分至今残留。塔西里岩画上的动物形象、动物种属的变化、岩画中日常生活的主题内容、作画民族的更迭、岩画上的人物所持的武器和甲胄等,为考古学家断定北非岩画的年代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属于早期的刻绘中,人类手持回力棒、标枪、石斧为武器,以后才出现弓箭。马匹时代的人物使用长矛和盾牌,一直存在到骆驼出现之后,盾牌逐渐消失,取代的是剑和火器。关于撒哈拉岩画的年代,有人认为,其最早的岩画属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年~前7000年),也有人倾向于稍早些时间,确定为中石器时代。早期岩画最突出的特点是经常被描绘的动物有水牛,所以这个时期又被称为“史前水牛时期”。水牛的存在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气候湿润,水域众多。当然也有当时的其他动物形象,如犀牛、鸵鸟、野驴、狮子、大象、河马、羚羊等也在岩画中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前1200年的岩画上,水牛不见了,人们放牧的牛群却频繁地出现于画面上,这个时期被称为“放牧时期”。这说明这时撒哈拉的气候已经开始变得干燥,以至以水为生的水牛已经无法生存。但大象、犀牛、鸵鸟、狮子等大型动物仍然得到描绘,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放牧牛,所以又称“牛的时代”。公元前1500年左右,岩画中马的形象逐渐增多,而牛的形象不再突出了,这一时期被称为“马匹时期”。家养的马出现了,首先是作为拉车用的马。公元前200年以后,岩画上马的形象也已消失,而骆驼却逐渐多了起来,这一时期被称为“骆驼时期”。随着撒哈拉干燥速度的加剧,马匹无法继续生存,骆驼便代之而起。但是,关于骆驼引入撒哈拉的年代,学者们的意见至今存在着分歧,没有定论。岩画是撒哈拉地区先民祖先的记忆,但对现代人来说,撒哈拉岩画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其中有许多手印、足印和稀奇古怪的图印至今令人迷惑。最令人不解的是在手持长矛的远古人像中,却夹杂着一些奇怪的神秘人像。这些人像被称为“伟大玛斯神”,他们戴着圆形的密封头盔,穿着连体的紧身衣,很像现代宇航员的样子。在阿杰尔高原上还有一幅巨型岩画,画上有一群土著人围绕着一个身材高大、头身一体、上有双角而看不出五官的奇怪人物。这些奇异的图像一再出现,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这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神灵,还是身穿连体太空服、头盔上有天线的外星宇航员呢?在撒哈拉岩画群中,人们还发现了两种特殊的文字,即撒哈拉文字和拉费那固文字。撒哈拉文字可以随意从上至下或从下向上,也可以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任意书写,其特点是没有表示母音的符号,虽然可以读出,但其含义是极难理解的。在撒哈拉文字之后,又出现了更为简化的古代拉费那固文字。几千年前生活在撒哈拉地区的人们为什么要制作这些岩画?是宗教活动,游戏娱乐,还是为了记录社会生活?岩画中那些被称为“伟大玛斯神”的怪异人像到底是什么?这一切至今都没有答案。撒哈拉沙漠的荒凉干旱、人迹罕至更加深了这种神秘印象。撒哈拉岩画,世界遗产中的又一个谜。苏丹-纳巴塔国  名:苏丹共和国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绿色等腰三角形,右侧为三个平行且宽度相等的宽条,自上而下依次为红白黑三色。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和平,黑色象征属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国  徽:为一只舒展双翼的雄鹰。鹰上端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胜利属于我们”,下端的饰带上写着“苏丹共和国”。自然地理: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为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北与利比亚、埃及为邻,南与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交界,西与乍得、中非共和国接壤,东连埃塞俄比亚,东北濒红海。首  都:喀土穆苏丹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努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露天博物馆”所属国:苏丹1.世界上最伟大的露天博物馆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地区的五个考古遗址,分布在沿尼罗河河谷方圆60多公里的区域内,是库施第二王国纳巴塔文化和麦罗埃文化的历史见证。在其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20多座历史悠久的金字塔和大量的陵墓、神庙、王宫等建筑。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全长6000多公里。它也是世界上惟一一条由南向北流的大河。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 她的两岸孕育出多少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点缀着多少人类智慧的瑰宝,珍藏着多少历史的奥秘,保存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至今令人神往。提到尼罗河,人们首先会想到古埃及,想到尼罗河畔耸立的金字塔。其实,在埃及以南、苏丹境内的尼罗河岸边,还有一处举世闻名的考古遗址——博尔戈尔山及纳巴塔考古遗址。古代努比亚人生活在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地区,这个地区包括现今的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努比亚境内一边是尼罗河和撒哈拉沙漠,另一边则是红海。尼罗河由苏丹流入埃及。“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赞美尼罗河的谚语。努比亚为东北非古代地区名,几千年前,古埃及人把苏丹称为努比亚。努比亚大体上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东至红海之滨,南达喀土穆,西接利比亚沙漠。其南半部一直延伸到尼罗河第二瀑布的南端,在古代埃及第18王朝法老的统治时期称为库施。公元前6000年,在广大的努比亚地区,已经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包括狩猎、捕鱼、畜牧和相关的原始农业。千年之后的今天,虽然这一地区有的地方已被努比亚沙漠覆盖,但是在古代,努比亚是众多古代文化的故乡。因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向东,努比亚人同阿拉伯人相互交往;向北,他们同古埃及人和地中海地区的人民相互往来;往南,他们则同非洲民族互通有无。因此,在埃及与非洲热带内陆之间繁荣活跃的贸易往来之中,一代又一代的努比亚人都在做着中间商的生意。非洲热带内陆拥有多种天然财富:黄金以及其他贵重金属、象牙、紫水晶、黑檀木、薰香、鸵鸟蛋和鸵鸟毛、野生动物及其皮毛等。埃及统一(约公元前3100年)后,由于位于尼罗河上游的苏丹一直是古埃及扩张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努比亚与埃及的往来是伴随着战争和掠夺进行的。从埃及第一王朝的法老起,就开始采掘努比亚的矿产。约公元前2613年,法老斯奈夫鲁大肆劫掠努比亚,把当地文化破坏无遗。第5和第6王朝时期,埃及阿斯旺省的总督们开始在努比亚进行远程贸易,但这种贸易在很多的时候是伴随着武装掠夺进行的。尼罗河发源于与东非大裂谷相接的高原,从苏丹的喀土穆往北至阿斯旺水坝,尼罗河打了几个弯,形成一个“S”形的大弯道,从埃及的阿斯旺到苏丹首都喀土穆之间,由北向南,尼罗河著名的第一瀑布至第六瀑布就顺序分布在这个河段上。而处于第三瀑布和第四瀑布之间的栋古拉地区,这里水量充沛,耕地遍布,所以,这一地带曾是库施王国的中心地带。喀土穆以北的第六瀑布形成了努比亚的南北边界,再往北,几乎一直延伸到第五瀑布,其间是宽阔的尚迪平原,也是后来努比亚人的麦罗埃王国所在地。大约在公元前1920年,埃及国王塞努斯莱特率兵向尼罗河上游进发,入侵了黑皮肤的努比亚人的土地。埃及人将这一地区称为库施,对埃及人来说,他们对这里早已垂涎三尺。一是这里地下富藏着珍贵的金属和矿产资源,特别是黄金;二是他们还能在这一地区捕获到很多牛和奴隶;三是埃及人明白,通过库施他们就可以深入非洲,同那里的人民进行贸易以换取乌木、象牙和香料。几百年来,这两大王国展开了一系列的侵袭,库施人也抢夺了很多埃及财宝并把它们带回自己的首都科尔马。科尔马建在尼罗河上的第三瀑布附近,位于今天的苏丹境内。虽然从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将这片绵延近1000英里(从第一瀑布直至第六瀑布)的广阔地域称为古埃及文化的源泉,但人们对努比亚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直到19世纪才逐渐有所改变。1820年7月,埃及总督、阿拉伯人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派出4000人的大军从开罗出发,沿尼罗河逆流前行。因这次远行是为了探寻和开采金矿,埃及人答应了法国矿物学家与地质学家弗雷德里克。凯利奥德和他的同伴皮埃尔。莱托泽克随队前往的请求,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次远征中,凯利奥德和他的同伴莱托泽克首次来到苏丹,见到侧壁陡峭的麦罗埃金字塔,成为首次亲眼目睹苏丹金字塔的欧洲人。1826年,凯利奥德以著书的方式,记述了他沿着尼罗河的这次旅行,书中还附有他们绘制的地图,亲临现场的图画和素描。这不但引起了许多人对这些金字塔的兴趣,也为后人在麦罗埃的考古发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对努比亚文明的不断探索,人们对努比亚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原来努比亚地区南部,今天苏丹北部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国家——库施王国。从尼罗河第一瀑布到今天苏丹首都喀土穆绵延千里的尼罗河古河道上,不断征战的库施王国盛极一时,它的历史成为苏丹历史的重要部分。当埃及在第11王朝末期势力衰微的时候,库施王国乘机开疆辟土,向北蚕食埃及南部地区。约公元前17世纪,由于埃及北部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威胁:希克索斯王朝的侵略大军从巴勒斯坦一路杀过来,横扫了整个尼罗河三角洲,夺取了埃及法老的统治权,埃及法老被迫向南逃往底比斯。由于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埃及不得不放弃某些军事要塞,向南收缩到阿斯旺,这使下努比亚几百年来第一次没有了最高领主的统治,库施王国填补了这个势力空间。在吉尔吉萨,考古学家在埃及堡垒高耸的城墙附近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内有22位凯尔迈武士的坟墓。在整个下努比亚曾经发现过大量凯尔迈式墓葬,其中大多都位于埃及军事要塞的附近,其历史可追溯至希克索斯王朝征服埃及北部之时。据此推断,凯尔迈王国的君主曾经在原埃及军事要塞派驻军队,他自己则成为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当时的库施王国,伴随着埃及军队的不断入侵,埃及文明被传到了这里,使库施早期的文明深深打上了埃及文明的烙印。库施国的一些政治体制,最早取自埃及,国王仿效埃及法老的官僚体系,建立起自己的专制统治,国王本人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努比亚人早期的宗教建筑西戴富法遗址周围,就是库施王国的第一个首都凯尔迈。1913年,考古学家在凯尔迈城附近的墓葬群中发现了成千上万座坟墓,其中有8座大墓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上面覆盖着用土堆成的圆形巨冢,最大的有如一个足球场般大小。墓室的主人显然是一位达官显贵,他的尸体蜷卧于一张床上,床上撒满了黄金,周围摆放着青铜器、象牙雕刻和彩绘陶器等精美的手工艺品。但在墓室的旁边与床上的黄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土坯砖墙砌成的坑道,在坑道内散布着数百具扭曲变形的尸体,男女老幼俱全,其遇难者尸体大概有322具之多。考古学家还勘察了这个被称为西戴富法的大型土坯建筑物,它位于距离上述墓葬群大约9英里的地方。由于这一带不产石料,所以这个土堆完全是用未经烧制的土坯垒起的,现在的高度有60英尺,有的土墙之间还留着一人宽的通道,两侧还可以见到几个拱门。这个建筑物西侧正对着几间土坯房,内有一些埃及器物的残片,其中包括石膏坛子、彩陶、石皿、珠串、水晶和青铜器等物。此外,考古学家还在此发现了565个曾经粘贴在陶器和篮子上的埃及泥封印痕等,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可能是个加工厂或者尼罗河岸的仓库。还有人认为,这个建筑物原来最早应该是一座神殿。根据著名考古学家邦尼特的解释,西戴富法的存在说明古城凯尔迈是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中心。从公元前第四个千年的晚期开始,凯尔迈就开始逐渐发展。直至公元前16世纪初,它已经达到全盛时期,成为一个面积达100多公亩、居民约2000人的城镇。工匠、祭司、官吏、商人和农夫都定居其间。在这个城池的周围则是一圈土坯所制的城墙。目前,西戴富法的周围已经挖掘出许多建筑遗址,考古学家已经复原出这座城市的模型,苏丹政府准备以遗址为中心建立博物馆。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末,曾退居底比斯的埃及法老东山再起,他发动了一场重新收复埃及失地的运动。其军队对下努比亚的肥沃平原进行了彻底的扫荡,大军所到之处,庄稼与粮仓被大火烧光,茅屋与石宅被夷为平地。在到达凯尔迈的时候,士兵们一把火将整个城镇烧个精光。这个昔日曾经熙熙攘攘的商贸中心几乎被夷为平地,而西戴富法神殿也遭到了玷污。在凯尔迈被烧焦的巨大城墙上,大规模的焚毁与破坏痕迹至今仍然可见。当埃及第18王朝的国王图特摩斯一世 (约公元前1525~前1512年在位)即位后的第二年,就亲自率军出征努比亚,其目的是为了此地的金矿,也想一举彻底根除库施王国这个祸患。他的舰队沿尼罗河向南艰难进发,沿途碑文证明他曾越过第四瀑布,并在卡尼萨-库尔古斯立标划界。他将埃及的疆域向南推进到阿布哈迈德平原。值得一提的是,图特摩斯一世在位期间,曾把中王国时期的底比斯阿蒙神庙整修一新,并创造了对称式庙宇,这种新的样式后来成为新王国的标准建筑模式。他也是在底比斯国王陵墓谷地安葬的第一位国王。图特摩斯一世的儿子图特摩斯二世(埃及第18王朝国王,约公元前1512~前1504年在位)即位之后,库施北部一名部族首领曾经煽动暴乱,反对埃及的宗主权,这样的暴乱当然会威胁到驻努比亚的埃及军队。于是,图特摩斯二世派兵平息暴乱,屠杀了当地所有的男子。而那位暴乱首领的儿子则被埃及人俘虏,押至埃及本土,直到同化后才被放回,充当附庸国首领。图特摩斯二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图特摩斯三世(埃及第18王朝第4代国王,?~公元前1450年)即位。在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第33年,他曾亲自率兵北伐,攻占了美吉多,随后又占领了卡迭什和贝卡谷地的其他城市。这位埃及法老还发兵进攻强大的米坦尼王国,结果米坦尼国王仓皇逃走,30名后妃被俘。在南方,图特摩斯三世正式吞并了第四瀑布以北所有努比亚人的土地,有效地彻底瓦解了库施王国,将埃及在努比亚的统治扩展至博尔戈尔山附近的纳巴塔,并在那里修建了一座阿蒙神庙。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曾利用努比亚的土著开采金矿,为埃及带来了大量的黄金。图特摩斯三世之后,埃及统治努比亚的时间又延续了5个世纪。在此期间,努比亚的上层社会完全接受了埃及的文化,无论是在衣着服饰、宗教信仰,还是在殡葬礼仪等各个方面,他们都已经完全埃及化了。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一直顽强地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并最终发展为高度发达的努比亚文化——纳巴塔王国与麦罗埃王国。2.征服埃及,建立埃及第25王朝在过去的数千年之间,努比亚人就一直生活在埃及这个比自己强大的北方邻国的阴影之下。公元前第一个千年,埃及不仅在经济上一直控制着努比亚,而且在政治上也对其进行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统治。埃及的壁画上描绘着最早期的努比亚人形象,他们正在向埃及法老或者王宫大臣们敬献贡品。而底比斯的一座古墓中则画着一队英俊年轻的努比亚王子,他们带来了兽皮、象牙等奇珍异宝,而其中最令纳贡者感兴趣的还是产自努比亚金矿的黄金戒指。古墓的考古发现表明,努比亚人从埃及殖民统治者那里吸收了大量的文化与宗教。然而,尽管努比亚人与埃及人信奉相同的神,穿着一样的亚麻衣服,但是在埃及人的眼里,努比亚人始终处于臣服的地位。风水轮流转,约公元前740年,乾坤倒转,努比亚人征服了古埃及。库施地区出现一个新的王国,它在其统治者卡什塔的治理下,开始了迅速的埃及化,并占领了上埃及。卡什塔之子皮安基在统治努比亚20年之后率军北上,向埃及进攻。经过一番激烈的鏖战,皮安基统领的努比亚大军将特夫纳科特及其盟军全部击溃。凯旋的皮安基及其后裔成为埃及第25王朝的法老,统治时间将近一个世纪之久。皮安基将自己的赫赫战功用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述在一块凯旋碑上,并将其竖立在纳巴塔的阿蒙大神庙内。这块凯旋碑于1862年被发现于该神庙遗址之中,整块石碑由灰色花岗岩雕制而成,现收藏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继任的库施国王沙巴卡(前716~前695年),继皮安基之后,继续向北挺进,俘获埃及第24王朝第二个法老博科里斯。沙巴卡可能以开罗附近孟菲斯为其都城,并采用传统埃及法老称号。在他的王朝保护神阿蒙神的故乡底比斯建造了很多宗教建筑。他死后葬于博尔戈尔山金字塔内。塔哈卡(前691~前664年)是沙巴卡之后的又一个出身于努比亚人的埃及法老。好景不长,亚述人于公元前654年左右大举进攻埃及。在和亚述人的交战中,库施的军队被打败了。亚述人不仅攻占了底比斯城,塔哈卡在大军溃败之时侥幸逃生,也不得不撤回了努比亚,他在那里继续执掌朝政,一直到死。其后,他的侄子坦威塔马尼继任,他曾经试图夺回埃及,但是却以失败告终,只好也像自己的叔叔一样,向南回撤,最终抱恨而死。在库施王国时期,这里的畜牧业已高度发达。当时的库施已经进入了灌溉农业时期,种植的农作物有高粱、大麦、小麦以及扁豆、黄瓜、甜瓜等蔬菜和棉花等。公元前593年,埃及法老萨美提克二世派兵远征库施,洗劫了纳巴塔,捣毁了宫殿庙宇建筑等。公元前590年,库施人又将首都从纳巴塔南迁到了尼罗河第五第六瀑布之间的麦罗埃(今喀土穆北),从此,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也就是今天的苏丹,在那里幸存达900年之久。新的统治中心的建立,代表着库施文明开始进入麦罗埃时期。麦罗埃王国虽然小了一些,但没有了埃及的影响,这个小小的王国又兴盛起来。库施人不仅是尼罗河流域最早种植棉花的居民,可能还是古代非洲冶铁技术的起源地。他们在此发现铁矿石之后,将其熔化,铸成铁制的工具和武器,制陶业也是他们一个重要行业。当时的各种手工业产品的出现,说明当时可能存在一个人数较多的工匠阶层,包括铁匠、木匠、建筑设计师和泥瓦匠、陶工、织布工、制革匠、金银珠宝匠和石匠等。麦罗埃和纳巴塔都在同一条古代商旅路线上。在麦罗埃,库施人用砖头和石块建筑了一座王宫;在河边建造了一座码头和很多坡度很大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建筑在坟墓之上,比埃及的金字塔要小一些、陡一些。公元1世纪左右,麦罗埃王国更加繁荣昌盛起来。麦罗埃地处东非的交通要冲和贸易枢纽,同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西亚等地都有贸易来往。在麦罗埃出土的中国铜鼎,说明当时麦罗埃王国同中国也有文化交流。麦罗埃时期的统治者,远离了埃及,越来越非洲化。但在许多方面,他们仍受到埃及的影响,国王和王后们死后,也同样制成木乃伊,葬在金字塔里,追求来世的永生。3. 探寻麦罗埃文化库施王国地处西亚、北非与非洲腹地的交通要道,成为非洲东北部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麦罗埃人同埃及人一样,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麦罗埃的城市分布在尼罗河以东土壤肥沃的布塔奈草原,这些城市因养牛与谷物种植而日益繁荣昌盛。麦罗埃人依然信仰阿蒙神,他们还建造了许多神庙以供奉这位埃及的主神。麦罗埃的阿蒙神庙将近有500英尺长。与这种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供奉努比亚狮神阿佩德马克的神庙,此类神庙仅由一个单间构成,通过一个巍峨的塔式门楼进入殿内。麦罗埃人认为,与阿蒙神相比,狮神的地位仅居其次。在麦罗埃以北10英里的穆索瓦拉特,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庞大的带有围墙的综合性建筑,它与努比亚和埃及各地的任何建筑都不一样,是由众多封闭的房间组成的一个围墙迷宫。遗址的中间矗立着一座神庙,而廊柱都已毁弃。它的周围是开放的广场与院落,其间有走廊和坡道相连。如今已知,这座综合性建筑就是大圈地,“它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里面有装饰华美的圆柱。石工技艺成为它最为显著的特点,由于风化作用,其白色的砂石已经泛红。”对于这个建筑的用途,至今无法定论, 有些学者推断,这里应该是饲养与训练大象的地方。也有人认为,这个大圈地应该是商队的目的地,或者是香客们来此参加宗教节日的地方。考古学家发现,麦罗埃还盛产铁矿与木材,因此这里的工业也相当发达。来自利物浦大学的英国考古队于1910年至1914年期间在此展开了遗址发掘工作,他们不仅发现了大堆大堆的矿渣,而且还发现了用于冶炼的熔炉,由此可以说,麦罗埃是个重要的铁矿冶炼中心。麦罗埃最大的优势还是来自于其地理位置。它正处于陆路贸易通道与尼罗河水路贸易通道的交会点,尼罗河在此处变得非常适于航行,可以远达苏丹,直至南方的苏德沼泽为止。商旅们赶着牛、驴、马等驮畜,还有到公元前1世纪出现的更为吃苦耐劳的骆驼,从麦罗埃向外四散辐射,穿过沙漠,越过草原,深入非洲的中心地带,再到达阿比西尼亚高地,到达红海,或者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到达埃及。尼罗河下游的政权变换直接影响到了努比亚人的命运。当埃及成为托勒密王朝的领土之后,它从此就被纳入了希腊社会。因为托勒密家族源于希腊,他们希望埃及能够为他们提供非洲大陆上的丰富宝藏。而麦罗埃王国正好是运输黄金、食盐、奴隶、珍贵木材、象牙、狮皮和豹皮等货物的必经之路,此后正好可以从中坐收渔利。在那个时代,麦罗埃曾经声名远播。在古希腊与古罗马作家的笔下,麦罗埃是埃及以南一个遥远的大城市。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于公元前5世纪沿着尼罗河上游到达如今的阿斯旺,他被告知,麦罗埃距此大约还有60天的路程,它的财富多得令人难以置信,那里拥有不计其数的金银珠宝,死后都用水晶棺材埋葬,就连囚犯的脚镣都是黄金所制。现在看来,这些有关麦罗埃的种种传闻,大多夸大其词。据说,古罗马历史学家普林尼不仅记录了住在麦罗埃城的众多希腊人姓名,而且还讲述了罗马皇帝尼禄于公元60年派队远征麦罗埃的故事。根据古希腊地理学家与历史学家斯特拉博的描写,麦罗埃的王宫拥有一个长满果树的花园,而市民们都彬彬有礼,住在砖房或者“劈开的棕榈树搭建的房屋里”。许多世纪以后,在这些古典作家作品的诱惑之下,欧洲人开始寻找这个如同神话传说般的非洲城市。1772年,一位名叫布鲁斯的探险家来到了苏丹的巴格拉维亚村,在那里他发现了“成堆的破碎底座与方尖石塔的残迹”。他在日记中断言:“它可以令人大胆地猜想,这就是古城麦罗埃。”在1842年至1859年之间,一支德国考古队到麦罗埃考察,并把他们的考古发现写成了《埃及与埃塞俄比亚的文物古迹》一书,此后,在1905年至1971年之间,美国、英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加拿大的考古学家也相继来此考察和发掘。考古学家认为,大约在公元前24年,一支来自麦罗埃的大军出现在罗马的历史舞台上,当时,一位名叫阿玛尼雷纳斯的努比亚王后,率领着一支努比亚大军长驱直入,占领了阿斯旺以南的所有领土。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的记载,她发兵将罗马人控制的圣岛菲莱洗劫一空,并捣毁了当时当政的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罗马帝国第一代皇帝)在阿斯旺的雕像。但罗马人很快便采取了报复行动,罗马统治者手下的埃及官员盖厄斯。彼得罗尼尔斯派遣远征军直捣努比亚,给予麦罗埃军队迎头痛击,不仅将这位王后赶回了她的首都,而且还洗劫了纳巴塔,以雪菲莱岛遭劫之耻。麦罗埃只得有条件地投降,与罗马人签署条约,划定了罗马人统治下的埃及与麦罗埃王国之间的边界。虽然麦罗埃军队被罗马人击败,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日渐增多。从遍及努比亚的墓葬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关系的证据。1世纪至2世纪的皇陵与富有者的墓中曾经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陶瓷、珠宝、银器和玻璃等文物,它们都来自于罗马帝国的边远地区。此外,他们的随葬品还反映了地中海、埃及和非洲内陆等各地不同的风格特色。在后期的麦罗埃墓葬中反映出这个曾经富强的王国正在逐步走向衰落的迹象。对3世纪至4世纪的遗址发掘表明,此时的努比亚君主们已经没有建造大型神庙的能力,他们自己的金字塔也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坚固。而且,在他们的墓室中,外国进口的奢侈品也从随葬品中消失殆尽,这些足以说明,麦罗埃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公元1世纪,麦罗埃南面原本丰美的牧场遭到破坏,长期的放牧导致了尼罗河两岸的水土流失,大量的牲畜毁坏了草地,也毁坏了灌木丛和树木,土壤再次沙漠化,这时的麦罗埃王国开始衰落。公元200年以后,罗马人放弃了由麦罗埃控制的艰险的沙漠之旅,开始采用其他贸易通道。他们通过红海和阿拉伯半岛进行货物运输,以此促进与东方市场之间的商贸往来,这使麦罗埃失去了商贸上的重要性,变得愈加贫穷,终于到了日暮途穷之际。公元320~350年间,麦罗埃东边的阿克苏姆王国(今埃塞俄比亚)日益强盛,阿克苏姆国王艾伊扎尼斯率军入侵库施,摧毁了麦罗埃城,库施统治者被迫向西逃亡到了乍得湖地区,一个统一的、曾经强大的库施王国被彻底摧毁。麦罗埃人似乎完全消失了,它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宏伟建筑、宗教与政治传统也随之湮灭。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库施——麦罗埃王国却永远成为非洲古代文明史中不可磨灭的一页。当1907年考古学家在距阿斯旺以南仅有数英里之遥的地方发掘古墓时,他们找到了一些数目庞大的古墓遗址。考古学家把它命名为巴拉纳文化,据推测,这些古墓中的人可能是麦罗埃人的后代传人。1931年,经过对古墓的挖掘,考古学家在这两个遗址共发掘出180座古墓,其中大约有40座古墓都非常富有,从中出土了珠宝、银器、镶饰的木柜与象牙柜、武器、灯具、香炉、玻璃器皿、纺织品和陶器等大量随葬品。在所有这些随葬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10顶银制王冠,冠上镶有宝石,装饰着王权的标志,上面还有太阳神何露斯、生育女神伊希斯以及主神阿蒙的神像。其中最为华丽的3个王冠上饰有银浮雕,在画面上,一只公羊的头顶装饰着造型别致的羽饰。在麦罗埃和纳盖的神庙里,国王和王后的画像上也是头戴同样的王冠。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古墓中的人可能是麦罗埃金字塔墓主的直接后裔,在麦罗埃金字塔的地面建筑之下,隐藏着通往墓室的地道。”此后,考古工作者们又在阿斯旺以南大约100英里的易卜利姆堡发现了有关努比亚人生活和信仰的重要信息,从而理出了一条更为完整的努比亚文明之线。在易卜利姆堡的发掘工作始于1961年,该遗址埋藏的文物异常丰富,在似乎已经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考古学家们对长达3000年的努比亚历史展开了考察工作。该遗址还拥有数座供奉生育女神伊希斯的大型神庙,这是埃及与努比亚古老宗教信仰最后幸存下来的残迹。易卜利姆堡当时是一个重要的行政管理中心,许多文员都曾伏案于此,在草纸和羊皮纸上抄抄写写,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献资料。然而,其语言也是五花八门,其中还包括双语手稿。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早在公元前200年,发达和富裕的麦罗埃社会就已经创造出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麦罗埃文(一种近似于古埃及象形文字、但意思已经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象形文字),但是面对古老的麦罗埃文,现代学者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却至今无法解读。尽管其中的23个字母符号的语音与名称大多数都已经破解出来,但是现代学者却无法破译出麦罗埃语言的语法和词汇。4. 走进苏丹麦罗埃金字塔在麦罗埃城外的两条沙脊上,麦罗埃历代国王和王后们建造了几十座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与埃及金字塔不同的是,它的侧面是陡峭的斜坡,金字塔前还附设祠堂,里面装饰着浮雕与题字。自从公元4世纪麦罗埃衰亡后,其踪迹也无从查考,直到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才被西方的考古学家重新发现。因为现代学者至今无法解读麦罗埃文,如今人们所了解的有关库施君主的故事大多来自于一些古埃及文的铭文传记,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散布于博尔戈尔山周围的遗址中发现的,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博尔戈尔山附近的库鲁皇陵。在那里,埃及第25王朝的法老们及其王后,还有此后的努比亚历代国君都被埋葬在坡度陡峭的小型石筑金字塔中,时间跨度从公元前3世纪初直至公元4世纪。与博尔戈尔山的金字塔一样,这里的金字塔相互之间距离很近,估计是因为沙脊顶部面积有限。沙脊顶部本身地势起伏,各座塔的高度也不相同,形成高低错落的格局。这些金字塔都用砂岩建造,里边都用沙子和碎石填充,塔的高度大致在一二十米之间,最高的可能超过30米,最低的只留下几米高的残基。这些金字塔都没有顶,即使看似有顶的塔,实际上顶也是平的。大部分塔前还保留着祠堂,但完整的很少,有的只剩下一圈墙基。2000多年的岁月风霜,已使他们表面风化,难见全貌,有的地方已部分倾塌,但还是可以辨认出所刻大多是墓主的形象。在一些祠堂的残基上还能看到用努比亚文字刻的铭文或题记。这些金字塔多数已被发掘,有的墓室中的全部物品、包括壁画在内都已被运往英国、美国的博物馆。这些金字塔及神庙内所书的碑铭,为了解麦罗埃王国统治者提供了大量的珍贵史料。从这些碑铭之中,考古学家们不仅获得了许多君主的姓名,而且还了解到某些君主统治时期的历史事件。例如,纳塔卡马尼国王与阿玛尼托王后在统治着麦罗埃时,夫妻二人很可能对修复旧神庙与建造新神庙相当热情。为了歌功颂德,许多碑铭题字中都出现了两人的名字,其中包括麦罗埃的阿蒙大神庙、纳盖的两个神祠以及纳巴塔的祭祀中心。根据这些碑铭记载,阿玛尼托王后并非只是其夫君的附庸,而是自己亲掌大权,与国王联合执政。从其他王后的金字塔以及一些建筑与造像上有关她们的题字记载可见,这些王后也都采取这种联合执政的统治方法。1834年,一个名叫弗里尼的意大利探险者来到此地寻宝。他以为墓室就在塔中(其实是在塔下),于是将其中的5座金字塔翻了个底朝天,只找到了一些马鞍、金属铃铛、一些人和动物的尸骨。弗里尼几次想要离开,心又不甘,后来,他在墓葬与神庙内的浮雕中,看到阿玛尼托王后和另一位名叫阿玛尼莎科海托的王后(公元前1世纪最后十年期间麦罗埃的统治者)的形象被刻画得极为刚硬、强悍,便想到了去发掘阿玛尼莎科海托王后的金字塔。果然,在她的金字塔内,弗里尼终于发现了一个藏宝之处,里面珍藏着各种精美的黄金玉石等珠宝首饰。更令这位探险家惊异的是,他在金字塔内发现了一些巨大的石块。他以为此地有可能蕴藏着更大的财富。为了保密,他辞退了大多数帮工。然而这群帮工觉得事情蹊跷,不但没有远走,还预备了长矛,准备用武力强行分享这些宝藏。为了保命,弗里尼带着阿玛尼莎科海托王后的黄金珠宝连夜逃脱,回到欧洲后,将这些不义之财分别卖给了柏林和慕尼黑的博物馆。直到1992年,这些稀世珍品才又获得团聚。在努里,考古队还发现了努比亚国王塔哈卡本人的墓葬。考古学家赖斯纳在1918年回忆说:“我们打开了向下通往墓室的楼梯,我们在满是残骸的楼梯里发现了一个破碎的石像,上面写着塔哈卡的名字。”这位库施的统治者被安葬在红砂岩建造的金字塔下面,这座荒废的金字塔大约有165英尺高。毫无疑问,它是努比亚王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金字塔。据说,单是塔哈卡的一座金字塔内就有1000多个精美的石制雕像。此外,考古队还发现了其后19位努比亚国王与53位王后的陵墓。尽管没有一座金字塔能够逃过劫掠,但是埃尔。库鲁和努里两地的墓葬已足以证明,努比亚人在殡仪方面吸收了邻国埃及的诸多风俗。他们学着埃及人的方式将王室成员的尸体制成木乃伊,然后将其置入饰有黄金、黑曜岩和雪花石膏的棺椁中,此外还有小型侍从雕像在其左右伺候,为他死后提供服务。然而,埃及的影响并不能完全取代努比亚人的本土殡葬方式。而且,努比亚国君还对曾经拉过战车的战马给予了崇高的荣誉,即使是在它们死后也是礼遇有加。在距离埃尔。库鲁皇陵只有200码的地方,考古队员们发现了埋葬战马的墓地。在那里他们共发现了24个战马墓。根据墓内的铭文记载,这些战马属于佩耶和埃及第25王朝其他三位国王的财产。马匹全部笔直地站在墓内,身披珠网,上面还串着彩陶护身符、贝壳、银器和铜器等各种饰物。在一些马匹的旁边还发现了银轭。有关博尔戈尔山附近的金字塔,至今有些疑问仍然没有得到各方面都满意的解答:比如,这些金字塔是怎么建造的?造好之后,怎么能进入到金字塔内?考古学家一直不得其解。有人甚至认为,苏丹金字塔是宗教建筑,而非王朝历代国王和王后的陵墓。1916年,考古学家在博尔戈尔山附近发掘一座金字塔时,意外地发现了进入金字塔的方法,后来证明,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此类墓葬。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地方,工匠们预先修砌了一个缓坡下行的阶梯,这个阶梯贯穿岩石,直通建筑物基座下面的墓室。当人们破解通道之谜之后,有人提出,当初金字塔的建造者是否也是这么进来的呢?还有,人们普遍认为,在埃及,建造巨大的金字塔是把沙子沿塔的四周堆成斜坡,这样工匠们才能顺着慢坡把巨石放到规定的位置上。因而有的学者就认为苏丹金字塔采用了同样的建筑方法。然而,曾多年研究苏丹金字塔的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欣克尔博士却认为,这些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的建造方法不一样,因为麦罗埃金字塔之间的相互距离很近,不可能使用把沙子沿塔四周堆成斜坡的方法建造。欣克尔提出,从结构上看,这些金字塔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不像埃及金字塔那样一下子就建到顶端。从一些塔顶长时间没有被风化或盗墓者弄毁来看,可能在离塔顶几米的地方建筑工作就中止了,然后把一块大圆石头吊上去放在塔顶,整个塔就算竣工。对此可有这样一种解释:作为塔身结构的砂岩巨石是用固定在塔顶上的一种吊车一块一块吊上去的,这种吊车在工作时只能直上直下。这就是塔在最后几英尺处不能完工的原因,也是这些塔的塔基比埃及金字塔小和塔身很陡的原因。那么,这些金字塔当初到底是怎么建造的呢?5. 神秘莫测的圣山在尼罗河畔,距离喀土穆城以北大约200英里的地方,孤零零地耸立着一座砂岩孤山,其侧有一形状独特的山峰兀然而立。如今,人们称它为博尔戈尔,而在公元前15世纪,征服努比亚的埃及人则将其称为纯山。新来的统治者在这里建立了纳巴塔城,4个世纪以来,此城一直标志着古埃及帝国在非洲南部的边界。后来,在埃及人从努比亚撤出之后,努比亚人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库施,而纳巴塔便成为库施王国的北部都城以及主要祭祀中心,如今,纳巴塔城遗址依然可见。考古学家已经发现,在该山山前曾经建有大量神庙、王宫和其他建筑。在20世纪初期和80年代,美国的考古学家曾相继对该遗址进行考察,并绘制出了遗址地图。早在19世纪20年代,一些观察者就确信,博尔戈尔山的孤峰实际上是一座饱经侵蚀、庞大无比的雕像,它头上戴着一顶高大的上埃及(指埃及南部地区,包括开罗南郊以南直至苏丹边境的尼罗河谷地。)球形王冠。到了1941年,有些来访者们用双筒望远镜仔细查看了这些露出地面的岩层,他们在山顶附近发现了一些古代的刻字。但是仅仅凭肉眼根本看不到靠近山顶的刻字,这不仅是由于它们的位置实在太高,而且山间还有一个很深的山峡阻挡。1986年,一位名叫肯德尔的考古学家试图利用望远镜察看这些刻字,但是由于它们已经受到了严重侵蚀,因此几乎无法辨识。然而,可以看到,在与山顶相对的悬崖边缘上排列着一个个深洞,洞眼中至今仍有插入木棍时残留下来的砂浆印痕。1987年,肯德尔决心对博尔戈尔山孤峰探个究竟,他和一位攀岩者费尽周折登上了它284英尺高的尖顶。他们终于可以看清上面题刻的是两位王室人物的名字。两人还在上面发现了一座曾经镀金的纪念碑残迹,它属于埃及最后一个伟大的库施法老塔哈卡。同时,通过他们在山顶上的观察和事实证明,这座山峰完全是自然形成的而非人工雕凿的。然而,在孤峰的顶上却保存着库施法老塔哈卡(公元前690~前664年在位)时期一座建筑的遗迹。1989年,在即将对博尔戈尔山进行发掘之时,肯德尔的考古队全面考查了博尔戈尔山的神庙和金字塔。他们的目标之一就是要绘制一幅高度精确的最新地图,并将资料送到计算机之中,得到一个互动式三维电脑模拟图,使他们能够看到博尔戈尔山的建筑群在2500多年以前的外貌。通过大量的考察,现在已经证实,博尔戈尔山脚下所有的神庙都是特意面向山峰而建的。有人推测,博尔戈尔山山峰从正面看上去形似一条昂首挺立的眼镜蛇,它头戴一只翼盘或者是一顶高大的上埃及球形王冠。也许古人可能是将这座形状奇特的孤峰想像成一条巨蛇。因为,对于库施人和埃及人来说,王权的象征就是一条昂首挺立的眼镜蛇,国王的权杖上就有这种标志,他们相信,这个标志就像王权本身一样,都是由阿蒙神授予的。由此推测,也许他们将这座孤山视为阿蒙神的居所,而山峰不仅是一个伟大王室的王冠,而且还是王室权力的源头。在有些人眼里,如今的博尔戈尔山依然神秘莫测。人们要问:当初博尔戈尔山脚下的神庙为什么要特意面向山峰而建?古代的努比亚人为什么要把纪念碑和神庙建造在这座山顶上,他们又是怎样在这座现代人都难以攀登的山顶上建造这些建筑的呢?秘鲁-库斯科古城国  名:秘鲁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间为白色,两侧为红色,白色长方形中间有国徽图案。白色象征自由、民主、和平与幸福;红色象征人民在独立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也表示人民对烈士的怀念。国  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只南美骆马,为该国国兽,代表国家的动物资源,也是秘鲁民族的象征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鸡纳树,代表该国的植物资源;下半部为一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代表该国的自然资源和矿藏。盾徽上端为一个绿枝叶环;两侧各有两面秘鲁国旗。自然地理: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同巴西毗连,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大西洋。首  都:利马库斯科古城——印加文明的摇篮,巨石建造的古堡所属国:秘鲁英文名:City of Cuzco库斯科城位于秘鲁东南部的库斯科省,今天的库斯科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国故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是古印加文化的摇篮。因而,它以保存有大量印加古迹和巴洛克式建筑而闻名于世。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欧洲人到达南美洲之前,南美印第安人建立的最强大的国家就是印加帝国。印加人自称是太阳神的子孙,发源于南美腹地的的喀喀湖畔。一般认为,12世纪时,印加人部落在库斯科地区崛起。15世纪初起,印加人一个名叫印加。尤潘基登上王位(后改名为帕查库提),开始宣布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权。根据印加历史学家的记载,帕查库提于1438年开始统治。因此,这一年也被看做是印加帝国的开始。库斯科原来是印加人的古都,也是伟大的印加文明的摇篮,它位于海拔3400米之上的东安第斯山脉丰饶的山谷中,素有“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之称。印加文化是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以前南美洲最发达的文化之一,它形成的基础是南美洲西部农业文化,然后又借助于安第斯山地区一些部落集团所取得的文化成就,而发展成为璀璨辉煌的印加文明。在印加帝国时代,印加统治者以库斯科城中心为起点,将帝国分成四个地区,因此库斯科本身也被划分为四部分。尽管现代地图显示帝国的四个地区所占的面积大小不同,但基于管理的需要,这四个地区都处于同等地位。1532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库斯科,库斯科城成为西班牙殖民地,遭到严重破坏。但也有一些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保留至今。几个世纪以来,西班牙人又在这里兴建了大批建筑,把两种建筑风格融合起来,形成印加-西班牙的独特建筑风格。在印加帝国统治下,库斯科成为帝国的中心。当初,它是一座用巨大石块建造并与广场接壤的城镇。据印加人传说,库斯科城最初的设计是依照美洲豹的形状而建,其轮廓现在仍然依稀可见,头部是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萨克塞华曼神庙,中部是印加王宫,贵族的住宅在美洲豹的尾部。库斯科城的印加建筑之所以声名显赫,不仅因为它们的精美坚固,还因为当初的建造者那驾驭石头的非凡技能和独特匠心。印加人以善于建造巨石建筑著称。印加石匠和建筑工人把安第斯的巨石切割成块,使每一块石头都能够严密地衔接起来,建造成富丽堂皇的宫殿、庙宇和公共建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安第斯地区频繁而又猛烈的地震虽然摧毁了很多现代人建造的巨型建筑,但印加人建造的一些建筑物却仍巍然屹立在秘鲁高原之上。在库斯科城,令游客们最为惊叹的,就是完美的印加巨石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排列巧妙。库斯科城中心是兵器广场,这里曾是印加帝国时期举行庆典的场所。广场正中耸立着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几条狭窄的石铺街道呈放射状通向四周,街道两旁仍矗立着许多用土坯建造的尖顶茅屋,其中很多石块房基还是印加帝国的遗物。现在幸存下来的一些宫殿、庙宇和房屋,大多是从90公里外的安第斯山上采集的巨石堆砌成的。在胜利大街的印加罗加宫墙上,有一块著名的十二角形巨石,镶嵌之精巧令人称绝。在这些巨石建筑面前,还能感到几分印加帝国时代的遗风。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国故都的废墟上建立起今天的库斯科城。广场北侧的库斯科大教堂始建于1560年,前后花费了100年才建成。这座教堂融会了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其顶端的福音钟楼上悬挂着一口重达130吨的巨钟,据说它是南美大陆最大的钟,钟声能传到40千米之外。 教堂内有高大的镀银祭坛和雕刻精美的布道坛。广场东侧的拉孔帕尼亚教堂建成于1668年,是全城最漂亮的教堂。教堂墙壁饰有绚丽多彩的绘画,还有精雕细刻的祭坛。然而,它是在印加人建造的太阳神庙的基础上建造的。当库斯科还未被西班牙摧毁之前,城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座极为富丽堂皇的神庙,神庙里供奉的是创造印加民族的太阳神维拉科查。那尊用大理石雕凿而成的维拉科查塑像,就矗立在太阳神庙的内殿。因此,这座神庙也成了印加人心目中的圣地。据说,当年的整栋庙宇覆盖着700多片黄金(每片重达2公斤),宽阔的庭院栽种着好几畦黄金打造的玉米。考古研究表明,印加帝国是通过征服周围其他部落而不断扩大版图的。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统治,印加帝国统治者不但组织修建了固若金汤的城池,而且建造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凡是到库斯科旅游的人,都不得不对印加帝国那宽阔的道路网深感惊讶,这种大道几乎囊括了印加帝国所有广袤的疆域,印加大道穿山越岭,横穿所有各式各样的地形。沙漠地区,大道两边都建着防护墙,深山峡谷,大道上都凿出了蜿蜒的石阶。高原上,大路两旁有石墙防护。而在沼泽地区,高高的土堤使人们能顺利通行。在山区的河流和峡谷上,如果跨度短,他们就简单地用木头或木块搭桥,如果跨越宽且深的大河或者峡谷,他们就架设牢固的桥梁。通过这一套浩大的工程,他们成功地建立了全国性的有效的交通道路网络。为了拱卫首都,印加人又在库斯科城周围建起了许多巨石堡垒,其中以萨克塞华曼古堡最为有名。“萨克塞华曼”在奇楚阿语中是“山鹰”的意思,它位于库斯科北面的1.5公里的300米高处,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城堡,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印加帝国遗迹之一。萨克塞华曼城堡占地约4平方公里,主体由里外三层围墙组成。这些围墙全用巨型石块堆砌,高18米,最外面的那道围墙全长达540米,而且墙身不是平直的,而是呈锯齿状,共有66个突出的锐角形墙垛,墙垛上的士兵可以利用这种阵地交叉投掷标枪,射杀来犯的敌人。整个城堡在建造中共用了30多万块石料,全部都是重达数十甚至数百吨的巨石。在这些精心雕凿的巨石中,其中最大的石块高达9米,宽5米,约361吨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笨重的巨型石块被精细地雕凿成多角形,然后又巧妙地拼合在一起。有些石块上不仅凿有台阶和斜坡,而且刻着螺旋形的洞眼,以便与别的石块吻合。雕琢的手法极为轻巧流畅,缝隙之处细如发丝,连手指也摸不出来。为了整体的坚固,有些巨大无比的石块竟然倒着安放。萨克塞华曼城堡经历了无数岁月的风风雨雨,至今巍然屹立。印加人还以这座古堡为起点,修筑了漫长的栈道,全长23000公里,是秘鲁古代一条主要交通干线。1950年,库斯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许多西班牙时期的建筑轰然倒塌,而萨克塞华曼城堡却安然无恙,令世人叹为观止。一位西方史学家在目睹了萨克塞华曼城堡之后,曾万分惊讶地写到“只有你亲眼目睹城堡时,才会发现它在整个设计建造上可谓鬼斧神工,使人不得不怀疑它是全能者的杰作,而绝非出自人类之手!”的确,面绝这些无比巨大的石块组成的建筑,现代人除了惊叹,更多的是困惑:当初这些建造者是采用什么方法,将这些巨石切割、挪移、倒置并精确地安放在指定的位置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见到这些巨大建筑的欧洲人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人间奇迹全部是印加帝国的子民创造的。可是考古研究发现,即使在印加帝国鼎盛时代,印加人也没有发明铁制工具和带轮子的交通工具。他们也没有大牲畜,能在安第斯山区饲养的最大家畜是南美洲的羊驼,这种动物体形太小,即使一只大羊驼最多也只能驮运不到20公斤的货物,所以,当时的大部分货物都靠印加男人用人力背送的。他们靠什么来加工和搬运这些巨大的石块呢?而且,萨克塞华曼城堡中最大的石块重达300吨,不要说当时的印加人,就是在今天,在全世界所有的地方,恐怕也都找不到搬运重达300吨的石块的巨型车辆。要想把重达二三百吨的巨石运到蜿蜒陡峭的半山腰,再垒砌成密不透风的石墙,确实是难以想像的。建造者们用什么办法建成了这座巨石古堡,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据秘鲁史料记载,曾有一位印加君王,试图效法修建萨克塞华曼城堡的先人,从数公里外运来一块巨石,想要竖立在城堡中,以增加他的光彩。“两万余名印第安人牵引着这块大圆石,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进发……途中石头忽然坠落悬崖,压死3000多名工人。”这段记载说明,印加人似乎并不具备这种非凡的建筑技术。所以,有的专家不同意萨克塞华曼古堡是印加帝国鼎盛时期建成的这一结论。他们认为,根据古堡的建筑风格和技巧,应当是印加人来到此地之前的某个不知名的民族,用一种现在已经失传了的高难度技术建成的。而且,当地的印加人自己对此也另有一种说法。他们说,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和这座宏大的巨石建筑早在印加时代出现前就已经存在,它们都是很久之前由一个名叫维拉科查的神和他的信徒们建造的。而他们只是这些巨石建筑的使用者与南美古老文化传统的最后守护者。这位大神维拉科查,也就是库斯科太阳神庙未被毁灭之前供奉的主神。印加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发明文字。印加人的记录系统叫“奎普”,这是一种用来记录重要官方信息的绳结语(结绳记事)。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抄写员才懂得“奎普”,它可能用来记录货物的数量和人数,也可能还记录历史事件。但不幸的是,随着西班牙人的入侵,这种“奎普”也早已消亡。那么,萨克塞华曼城堡的巨石建筑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建造的,库斯科太阳神庙中供奉的大神维拉科查又是什么人呢?秘鲁-马丘比丘历史圣地马丘比丘历史圣地——印加人最后的避难所?所属国:秘鲁英文名:Historic Sanctuary of Machu Picchu马丘比丘位于印加王朝首都库斯科西北120公里处,是印加文明最后的遗存。它坐落在层峦叠嶂,高达2000米的安第斯山脉之间,乌鲁巴姆巴河与两座山峰间的盆地上,四周被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所包围着。周围的群峰隐没在云堆之中,远远望去,给人一种虚幻缥缈的迷茫之感。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元11世纪,南美腹地的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首都,建立了显赫一时的印加帝国。印加人自称是太阳神的子孙,有“黄金帝国”之称。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那里有一座座用黄金做成外壳的神庙,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16世纪,西班牙入侵者向印加帝国发动突然袭击,处死了印加皇帝阿塔雅尔帕,掠夺了印加人的黄金和财宝。仅仅一年时间,印加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相传顽强抵抗的印加人陆续逃入安第斯山脉的幽深山谷,还将数千万磅的黄金埋藏在安第斯山脉的一个秘密处所,建立了另一个宏伟的城堡,作为他们最后的避难所。但是,随着这些避入深山密林的印加人的最后消失,这个避难所的全部秘密也被带进了坟墓。印加帝国最后的居留地究竟何在? 传说中的古城和黄金藏在哪儿?这成了许多人所关注的重大谜团。西班牙的探险者们在库斯科附近的丛林里和高山中到处搜索,又沿着印加帝国道路网反复寻觅,但最终一切都是徒劳,并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放弃了寻找。300年过去了,传说在时间的消磨中褪色,人们逐渐忘记了这个传说中的城市。1911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研究拉美史的年轻学者宾海姆率领一支探险队离开了秘鲁境内的库斯科城。他的目的是要找到名叫“维尔加班巴”的印加人的古老城市。宾海姆从历史书籍中得知,维尔加班巴于1512年落入西班牙人手中。但是,该城的实际遗址却一直未能找到。宾海姆决心要找到它。宾海姆和他的探险队用几匹骡子载着行李,沿着乌鲁巴姆巴河向西南方向出发。他们5天大约才走了100公里。到了7 月份,眼看着这次探索又将以失败而告终,宾海姆在无奈之下走进了另一条山路。在一位小旅店老板的陪同下,宾海姆爬上了传说中的太阳之河——乌鲁巴姆巴河对岸的山腰。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两个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告诉他们,转过山去就有一座古城。太多的失败使宾海姆似乎已不敢抱太大的奢望,经过一番艰难的攀登,宾海姆和他的同伴来到了一些石头墙边,只见墙体都被蔓藤植物和青苔覆盖着。接着,他们又看到了一些用白色花岗岩建造的建筑物,部分地掩映在苍翠的草木中间。宾海姆惊诧不已,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早已荒芜、空无一人但极为壮观的古城。古城全部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坐落在2450米高的悬崖之上,紧傍顶峰,气势磅礴。正如他后来写道:“到处都是建造优美的石阶台面,约有一百多处。我发现自己面对的是印加最好的石工,几个世纪以来,尽管这宏伟的建筑被树木和苔藓所掩盖,但是树林和藤条的背后,那片阴暗的隐蔽地全都是巨大的白色的花岗石造的墙壁,全都经过仔细琢磨,精巧地砌在一起。”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神秘古城——马丘比丘。与别的印加帝国留下的遗迹不同的是,自从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后,这座城堡被遗弃之后的几百年间,湮没于高山密林之中,一直没被别人发现,因此也没有遭遇西班牙人的破坏。马丘比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马丘比丘遗址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东北西三面紧挨峭壁。看得出来,古城是经过精心规划的,而且设计古城蓝图的印加建筑师们很可能在设计时使用了泥模或石模。这座古城的全部建筑都用巨型花岗岩石块垒砌而成,四周环绕着城墙。城内街道依山而铺设,所有建筑物都设置在不同的层面上,相互之间全部用层叠的石阶连接,错落有致。古城中心是“大广场”,是一处露天的开阔地。当年的印加人可能在这里召集大型聚会,向公众发布通告。一座巨石砌成的城门——光荣门,矗立在625英里长的道路尽头,这是整个山城惟一供人出入的城门,居高临下,形势险峻。马丘比丘古城的建筑物中既有供当地的显贵们居住的房屋,也有在周围农田劳作的普通人居住的民房。不同的是,显贵们曾经居住的是用石头构筑的规模宏大、建造精致的建筑物,而当年的工匠和劳工则在古城中心以外的地方建有矮小的住房。这些粗陋的住房房顶都是用草铺絮的,通常只有一间房来供全家人居住。彼此沾亲带故的家庭都住在环绕在庭院周围的2~8间的小房子里。人们发现,古城中的农民在马丘比丘附近开凿山体修建成了颇为壮观的梯田。为了防止土壤流失,他们在周围还用石块修造了围墙。考古表明,印加的工匠加工打造金属器皿和石器的技艺是很精湛的。他们把铜熔入锡,制造出一种叫做“青铜”的金属。利用这种金属,他们制造出斧、凿和刀。他们还用一种叫做“闪长岩”的黑色坚硬的岩石打造出了锤头和刀具。他们还将一种称为“绿色片岩”的石头做成串珠。在马丘比丘被发掘的墓葬有100多处,出土遗骨173具。在这些墓葬的陪葬品中,发现有铜镜、一把手柄呈飞鸟形的刀、饮酒用的碗、别针、铜制的镊子和装饰性的刀具等器物。著名的“三窗神庙”是马丘比丘最重要的圣地,一堵巨大石墙上三个窗口正对着安第斯山脉的层峦叠嶂,据说印加王朝的创始人就在那里出现。城内设有用来测定时间的日晷,这件形状奇特的石雕又被称为“太阳神的拴马桩”,它也是印加人崇拜日神的一件圣物。而马蹄铁形的日神塔是马丘比丘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建塔的石块个个精工细琢,而砌合之处几乎没有缝隙。日神塔下有一座皇室的陵墓,这是马丘比丘古城最怪异的建筑之一。在洞穴的墙壁上铺着精心制作的石板,在穴内坚硬无比的岩石上,有雕刻出的宝座和凹室,至于这里葬的是谁,目前无法说清。马丘比丘的所有建筑全都是用石块砌成,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合灰浆,全靠石匠用凿子、铁钎之类的工具镶嵌起来,但石块贴合得十分紧密,极为牢固。城中建有设计巧妙的饮水渠道,全城可供 1500多人居住。由于周围是难以翻越的大山所形成的天然屏障,到处都为密不透风的密林所掩盖,所以迟迟未被发现,整个古城保存得相当完整。马丘比丘的发现,曾引起举世轰动,当人们进一步考察这座古城时,又发现了更多的疑问。首先,考古学家们发现,建造这座古城所用的成千上万块花岗岩,来自同一个采石场。它坐落在距离马丘比丘600米以下的山谷里。其中有好几十块打磨得十分光滑的巨石,重量绝对不下于200吨。人们发现,古城的建造者与现在的建筑工人不同,他们不使用灰浆之类的黏合剂,相反,他们往往把石块切割成各种不规则的形状,然后再把这些石块以各种角度连锁拼合,就像拼接玩具那样相互交错地搭建在一起。有关人员经过仔细勘察,发现有的巨石竟有33个角,每一个角度都和毗邻的那块石头上一个相等的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此精密的工程,当初的石匠是如何设计,又靠什么工具来加工它们的?更困难的是这些巨石的运输,当时的印加人不但没有这些运输工具,而且不会使用车辆,他们怎么能够把这些巨大的石块从600米之下的采石场搬运到高山上的呢?安第斯山脉的森林中有取之不尽的木材,但马丘比丘的建造者们却放着现成的木材不去使用,而偏要修建耗时而又费力的巨石建筑,这又是为什么?难道他们掌握了某种我们尚不知道的轻易地切割和搬运这些巨石的本领?更重要的问题是:这座古城是作什么用的?以宾海姆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它就是印加帝国最后的避难所。但另一些人却认为,它只是宾海姆在寻找传说中的印加帝国避难所时所发现的。除此之外,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那么,它到底是为何而建造的呢?与之相关的问题是马丘比丘建于何时?秘鲁一些考古学家根据该城出土的陶器和金属制品,认为该城大约建于15世纪。而德国学者洛夫。穆勒等人根据该城建筑中反映出的“差岁”现象推测,其设计和建造是在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之间。两种观点年代差异悬殊,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还有一个疑问:谁是马丘比丘的建造者?一般认为,它是印第安人建造的。另一些人却提出,那么,为什么生活在马丘比丘附近的印第安人对这座古城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呢?马丘比丘古城的石壁上刻着许多符号和标记,至今还没有破译,没有人知道它们究竟代表着什么。它真的是印加帝国最后的避难所吗?云雾缭绕中的马丘比丘古城,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每年考古学家都会有新的发现,但这些发现往往是解答了一些疑问,又带来更多的疑问。秘鲁-查文考古区遗址查文考古区遗址——安第斯群山峡谷中的史前神庙所属国:秘鲁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Chavin查文-德万塔尔山位于安第斯山脉秘鲁境内,海拔3177米。公元前1500年~前200年间,在这里的高山峡谷中发展出安第斯最著名的早期文明——查文文化,以查文-德万塔尔考古遗址命名的查文文化即为此文明之发展地,也被认为是当时南美洲最重要的文明之一。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居安第斯群山峡谷之中的查文-德万塔尔,是秘鲁安第斯山区的一个村落,位于瓦切萨和莫什纳两河的交汇处,地处秘鲁群山峻岭间贸易往来的多条交通要道上。考古学家认为,很可能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查文人得以开展和控制来自安第斯山区各地——包括沿海的沙漠,安第斯山脉以及东部丛林等地的各种物品的交易。在其鼎盛时期,查文-德万塔尔居住人口大约有两三千人,不仅是当时重要的贸易中心,也吸引了大批朝圣者前往朝拜查文诸神。考古发现,当时查文人的居住地,不论其地上、地下物产都比较丰富,这里产的许多谷物、矿石和原材料都是独一无二的。村落周围的土地不仅适宜耕种,而且适宜放牧。所以,查文人不仅是种植农作物的农民,而且还是在周围的高原上放牧的牧人。著名的美洲驼和羊驼,不仅为查文人提供了肉食,美洲驼还是重要的役畜,查文人用它来驮运东西。最早的有组织的大型美洲驼队可能为查文人带来了许多当地没有的水果、辣椒、可可、鱼等他们喜欢的东西。随着贸易的往来,查文人不仅得到了许多异国他乡的产品,也使查文-德万塔尔日渐强大起来。公元前900年左右,查文人开始在查文-德万塔尔修建石庙,这就是后来安第斯山区最重要的一座金字塔形庙宇。后来从滨海村落到安第斯山间小城方圆数百英里的人们,都开始信奉这些面目狰狞的查文神。这些神以及查文文化的其他许多方面都对周围地区的艺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查文-德万塔尔村落遗址被发掘以后,人们发现,查文考古遗址中的建筑物,包括一系列石头建造的宗教建筑,是一些附加建筑和改建后建筑的综合体,也被人们称为老庙和新庙。老庙广场的中心是一个圆,而新庙广场的中心则是正方形。老庙是用大石块和大小各异的石像建筑而成,其原始建筑的建立时间大约要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因此被称为老庙。它包括三个相互联结的土墩,形成“U”字形结构,这个“U”字形结构正好围绕着一块凹陷的圆形广场。北部的土墩高14米,中部的土墩高11米,南部的土墩高16米。庙宇下面有四通八达的、像迷宫一样的狭窄通道和无数房间(人称画廊)。有些石像是刻在巨石上直接砌到墙里的。“画廊”里的地上满是遗留下来的作为贡品的陶器。人们发现,在这些陶器中,有的是从很远的地方带来的,说明查文当时是一个祭拜中心。查文-德万塔尔庙宇上面的方砖檐口上有浮雕,建筑的门楣一般采用两根柱子来支撑,楣上刻着一排站着的鸟儿,柱子上刻着浮雕人像、鸟头、鸟翅、尖牙和利爪。在一块著名的方尖碑上,刻有鳄鱼形象,还装饰着眼睛和尖牙。有人认为,当时的查文文化深受周围环境,尤其是山脉东部的茂密的丛林的影响,丛林中的动物在查文文化中十分普遍,美洲豹、蛇、凯门鳄(一种短吻鳄)等都频繁出现。所以,在查文的浮雕中,动物常和人类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半人半兽的怪物。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挖掘中发现,战争,至少是战争仪式,对查文人来说极为重要。庙宇中发现的一些彩塑雕像中有矛、盾、刀、棒等多种武器形象,甚至有几个雕像手持砍掉的人头。由此可见当时一部分人的悲惨命运,这其中多半是些打了败仗的人。查文石板雕刻中,有块刻有美洲虎形象的石板极为著名,而另一块最为令人费解的当属兰藏独石柱(即立碑)了。这块石柱高达4.5米,通体用白色花岗岩雕成,底部埋藏于查文-德万塔尔神庙的地基内,顶端直达庙顶。在这块独巨石上,刻有一只猫口犬牙、大眼、长着獠牙的嘴、头上爬满了蛇,但手脚似人形的生物。这个生物带有明显的猫科动物的特征,有人认为,这种东西上可通天堂,下可接地狱,它可能是某种神谕物,也可能是一种发源于亚马逊的宗教崇拜。 同时,人们猜测,这座神庙实际上是围绕这座雕像建的,因此它在这个遗址上或许是矗立在原来地点的惟一的一座石雕。而查文遗址最重要的石刻可能是一个戴着精美头巾的人像。这幅石刻作于公元前400年左右,人像的双臂垂在身旁,双手各握着一根节杖。这种人称“节杖神”的雕刻还以略微不同的形状出现在蒂瓦纳科和瓦里。考古学家在查文北部沿海的遗迹中,发现了大量的黑、土褐、红色陶器。它们由查文人制造,陶器造型最有特色的是优雅的镫形嘴罐和粗颈瓶。镫形嘴罐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制成。陶器以低浮雕装饰,用抽象的圆环和螺旋形组成,也有抽象化的动物形象。用锤、锻、焊加工的金制品也出现在查文艺术中,如来自兰巴耶克谷地的长方形凸纹饰板和圆柱形王冠上的金饰。考古学家认为,在大约公元前400年,这座神庙经过了一次修缮和一系列的修建,修缮后的规模比原来的更大,但仍呈“U”字形,正是这种结构形成了新“U”字形的平台和遗迹,它们聚集于正方形的广场上,形成了新庙宇。但是,大约公元前200年,查文文明开始衰落,村落建设停顿下来。这座著名的神庙,当地的人们也不再用它了。1945年1月,附近山脚下的一个湖泊决堤,大水裹着泥石漫下斜坡,卷走了藏有人工制品和较小石刻的小型博物馆,查文神庙不仅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泥,上层的画廊也被毁坏了。学者们普遍认为,查文文化在公元前曾广泛传播,不仅是当时的文明中心,而且有着较高水平的金银冶炼技术和纺织品工艺,其文化影响十分深远。稍后兴起的文明,诸如纳斯卡文明和莫契文明,其设计的装饰图案以及生产的陶器、纺织品和金属制品都与查文文化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查文的兴盛时期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200年,有人推测其社会性质属原始社会后期的酋长国阶段。但查文为何衰落与被人放弃,以及在此后的岁月中,人们不再把它作为祭拜场所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秘鲁-昌昌考古区昌昌考古区(濒危)所属国:秘鲁英文名:Chan Chan Archaeological Zone1. 神秘消失的民族昌昌古城是南美古代契穆王国都城遗址,位于秘鲁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拉利伯塔德省特鲁希略城西北4公里的沙漠地区,14世纪之前最为繁荣。古城完全由土砖建造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土城遗址,也是南美建筑中的杰作。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大自然的侵蚀,盗宝者的破坏,加之暴雨和洪水的威胁,使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城岌岌可危。在1986年11月28日的世界遗产大会第10次会议上,被纳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早在印加帝国建立之前,在秘鲁的北部海岸莫奇河谷,就有了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这也是西班牙人到来前南美洲最大的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契穆王国的首都——昌昌古城。15世纪初期,自诩为太阳子孙的印加部落,以秘鲁的库斯科为中心,相继征服邻近的部族,建立了强大的印加帝国,这也是古代南美洲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文明社会。在印加帝国最为鼎盛的时期,帝国统治的疆域包括现在的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以及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据说,当印加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时,为了拓展帝国的版图,在和周围的部族连年征战中,征服了当时已由强变弱、四分五裂的昌昌王国。从此,这一地区也被置于印加帝国统治之下。几十年后,始建于11世纪的昌昌古城被彻底遗弃。昌昌,契穆语为“太阳、太阳”。对考古学家而言,今天的昌昌古城早已变得既面目全非又神秘莫测。早在哥伦布1493年到达美洲时,昌昌就早已被废弃。欧洲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只是一座被人遗弃的空城。欧洲人并没有见过昌昌的居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只是从印加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关这座古城的传说。昌昌古城全城占地约36平方公里,中心地带6.5平方公里,包括10个长方形的城堡。每个城堡平均长约400米,宽约200米,四周有高9~12米的围墙,最高的可达15米,墙基厚3米。目前,古城只挖掘出很少一部分。专家们相信,还有大部分的城墙和古物被掩埋在沙石下面,需要长时间的发掘才能使它们重见天日。从目前挖掘出的一小部分来看,这座古城非常壮观。其城市布局被严格地分为几个等级,反映出一种严谨的社会观念,当时的契穆人似乎已经有了比较细致的社会等级制度。城里一些主要的建筑群,都是用各种不同的土砖所造,看上去简单朴实。但在另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上,有饰有金箔嵌在泥土墙面上的装饰图案。可惜的是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已流失多年。城内设有非常复杂而有效的水道系统,用来供应城内的食用水,其中有一条水道长达80多公里。从供水设施来判断,当时在这座城里的居民大约有5~10万人之多。近年来,考古学家对其中的一个城堡做了详细研究。城堡北面有一狭小入口,堡内以高墙分为北中南三部分。北入口处为一略呈方形的大院,两侧是厨房和一些小院落,南侧有许多土坯房屋,有的墙上有浅浮雕的鸟、鱼、漩涡纹、格子纹等图案。中部近入口处也是一个小院,周围有一些小院落和可能是贮藏室的小房间,另有一个巨大的陵墓。这些城堡大概是统治者及其亲随的生活区,一般居民则住在城堡之外。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城堡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但其年代前后相接。 近年有研究者认为,因为这10座城堡正好和历代契穆君主的数目吻合,因此有人认为可能是这些君主各有一个城堡作为王宫,在他死后又成为他的陵墓。类似的习俗后来也流行于印加文化的库斯科。在10个城堡的西侧和南侧发现了4个手工业区。手工制作业似乎主要有木器加工业、纺织业和金银制作业。在古城中,也出土有铜器、金银器、陶器、织布机纺织品等。据考证,契穆人操容卡语(现已消失),没有文字。昌昌古城后来虽被岁月和沙石所湮没,但因为这个地区雨水罕见,所以古城的遗址保存非常完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土城,昌昌古城中,不论城墙或是房屋,一律不见石头,全部用土坯垒成。土坯有大有小,依不同建筑物而定,砌得“天衣无缝”。土坯常以品字形逐层砌造,以防地震的破坏。让人惊讶的是,1970年秘鲁大地震,后人修复的城墙倒了,残存的古城墙却安然无恙。后来人们发现,原来,当年的契穆人在建造这座土城时,其土坯是用黏土、贝壳、砂粒磨成细粉,混合掺水成型,以火焙烧制成,成品呈紫红色,坚牢度不亚于现代混凝土。再加上当地气候干燥,几乎终年无雨,才使得这些土坯建筑经受住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淋。昌昌古城和它的建造者契穆人引起了世界考古学家们的强烈兴趣,又使他们感到困惑。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昌昌古城以东不远沿海地区一些新的考古发现,更使世人感到了极大的震惊。1987年,人们在莫奇河谷接近沿海的地方,发现了一系列壮观的金字塔。这一发现,使人们重新了解了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及其文化。 这些金字塔之所以很晚才被发现,是因为它们全部都是用泥砖砌成的,而且时代非常古老,由于受到严重侵蚀,从外表看来,几乎很难辨认出它们是人工建筑。其中最大的一座名为太阳金字塔,是因为它是在太阳峡谷中被发现的。太阳金字塔高度为40多米,原本比这还要高,但因遭到风化的侵蚀和盗宝者的破坏,已经变矮了很多。它的基座面积达54400平方米,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巨大的土山。在塔的23米高处为一平台,平台高18米。 经过计算,有人认为,当年为建筑这座金字塔,估计用去了1.4亿多块砖坯。这座金字塔是西班牙人来到之前美洲最大的土坯建筑,也有人认为它在刚刚被建成的时候,很可能就是美洲最大的人造建筑物。在太阳金字塔附近,还有一座略小的金字塔,人们把它叫做月亮金字塔。两座金字塔大约建于同时代,有些建筑学家认为两个金字塔是一个整体,其建造很可能与葬祭有关。最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发现,这两座金字塔的建造年代大约是公元200年~公元600年间。也就是说,它们比契穆王国的年代更早。那么,这两座金字塔是什么人建造的呢?经过长时期的考察和研究,考古学家们终于发现,他们的建造者是一个名为“莫奇”的南美古代民族。据研究,莫奇人兴起于公元前200年,繁荣于公元1世纪至8世纪的秘鲁北部沿海地区。他们曾沿着秘鲁海岸建成了一个绵延350公里长的国度。莫奇人是契穆人在文化上的先驱,契穆人使用土坯建筑这一特点就是从莫奇人那里继承来的,因此莫奇人曾被称做原始契穆人。但他们似乎并不是一个民族,契穆人的帝国兴起之前二百年,莫奇人就已经消亡。2. 陶器写成的历史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现在人们已经知道,莫奇是一个等级鲜明的社会,由不同阶层的统治者、武士、手工艺人和农民组成,由国王统治。在他们的墓室里,人们发现过金光灿灿的王冠、王杖、金花生、精致的项链和精美的陶器。莫奇人虽然没有成型的文字,但却以特殊的方式留下了他们的信息。这就是他们的陶器。他们是制造陶器的高手,也可以说陶器是莫奇文化的精髓,莫奇人用陶器创造了他们的历史,他们遗留下来的陶器也让我们认识了这个神秘的民族。莫奇人的陶器制作之精美,让后世的考古学家们叹为观止。他们陶刻的技巧在古代秘鲁举世无双。从莫奇陵墓中出土的那些琳琅满目、千奇百怪的陶器,每一件都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活动以及植物、动物、建筑等等。陶器上有的绘有精美的宗教和政治仪典的场面。其他器皿则被制成人和动物的形状,上面的彩绘反映了莫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种精美的实用陶器“陶制肖像”,人头状的坛子,曾被深埋在墓穴之中,人像的脸部特征刻画得十分细致清晰,它们可能就是莫奇人的真实写照,而且多半是他们领袖的头像,其拥有者曾经是莫奇社会的实权人物。他们另一种出名的陶器就是所谓“色情”陶器,有各种细致入微、奇奇怪怪的性交行为,但也有人认为,这些陶器是为了某种宗教目的而非生殖或色情目的。除陶器外,莫契人也善于制作金银饰品,用来装饰历代国王的生活器具和墓葬。1988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秘鲁北部拉姆巴耶克地区的锡潘高台底下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莫奇时代的墓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锡潘古墓。据研究,古墓约修建于公元300年,正值莫奇文化发展时期。考古工作者从墓室中发掘出6具尸体,墓主约30岁,身高1.68米,属武士和祭司阶层。除此之外,还有多名殉葬者。在墓主上下和左右,有两个约20岁的女子,还有两个约40岁的男子,其中一人是武士,另一人是主人的侍者。在主人的斜上方,还葬有一个约20岁的男子,大概是卫士。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卫士没有双足,两个女子和两个男子中也各有一人缺一足。据推测,为了防止他们在殉葬时逃跑,所以在陪葬前将他们的脚砍掉。在古墓中,还发掘出大量的陶器和金银铜器等陪葬品,其中有工艺精湛的贵金属工艺品,如“金头人”,其眼睛由珠宝和青石雕成;还有金杯,其装饰图案反映了古秘鲁的发达农业。此外,还有貌似美洲虎的猫科动物雕刻品,和比实物大两倍的金花生。在出土的1000多件陶器中,有壶、碗、坛子、酒杯等。许多陶器上饰有精美的图案和人物形象,如:身披铠甲武士、裸体战俘,以及各种动植物和昆虫。莫奇人建造了重要的建筑物,作为行使权力的中心,如雄伟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但他们最突出的艺术贡献是冶金和制陶。而且,他们生活的地方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莫奇人将水引入干旱的土地,建立了良好的农业灌溉系统。但是这个创造过辉煌文化的古老民族,在大约公元8世纪以后便渐趋衰落,最终湮没于荒野之中。又过了二百来年,在大致同一个地方,契穆人开始崛起。从莫奇文化到契穆文化,这里面充满了令人困惑之处。首先,契穆人是不是莫奇人的后裔?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刚刚发现莫奇文化时,有人认为他们就是原始契穆人。这两种文化确实太相似了。从不用大多数民族所用的石头和砖块而用独特的土坯建筑,到陶器和金银器的制造技术,都仿佛一脉相承。但这种看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莫奇文化消亡二百年之后,契穆文化才出现,这里有二百年的历史断层。所以现在大多考古学家都放弃了这个看法,改持存疑态度。是什么原因造成莫奇文化的终止呢?这是国外不少学者所努力探究的一个问题。最简单的一种看法是由于自然灾害。有人说,自公元6世纪以来,这里遭受了长期的干旱。后来又有过地震、洪水和沙尘暴,使这里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无法生存。但如是这样,为什么后来的契穆人却能在这里生活并建立强大的帝国?也有人认为是来自安第斯山区的部落集团,可能是瓦里人,从东部入侵,最终毁灭了这个秘鲁沿海的古文化中心。但瓦里人却没有在沿海地区留下痕迹,因此这种说法也有些勉强。还有一种说法是在秘鲁沿海存在另一个强大的文化核心,它从南向北推进,从而湮没了莫奇文化。那么这个强大的民族是不是就是契穆人呢?如果是,他们的出现为什么要再过二百年?如果不是,那么又是什么人?不论是莫奇人还是契穆人,他们都没有留下文字,又都在世界主流文化接触他们之前就已经销声匿迹。秘鲁-纳斯卡和胡马纳草原纳斯卡和胡马纳草原的线条图——纳斯卡:神秘的史前地画所属国:秘鲁英文名:Lines and Geoglyphs of Nasca and Pampas de Jumana纳斯卡巨画,位于秘鲁西南部的伊卡省,被称为“人类第八大奇迹”。如果说,南美洲是个用谜铺成的大陆,那么,纳斯卡地画也许就是其中最难解的谜团之一。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纳斯卡位于秘鲁海岸的高原,在这片干涸、荒凉的不毛之地上,分布着一些卵石和碎石块堆成的长垄。这些石头垄堆有的是长长的一条直线,有的却莫名其妙地拐了弯。早在16世纪,西班牙人就知道这些奇怪的石头垄堆的存在,但他们却一直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也未给予更多的注意。直到20世纪,现代人学会飞行之后,科学家们才认识到,纳斯卡高原上那些垄堆原来是一些用碎石块砌成的无比巨大的图画!后来,人们把纳斯卡高原上的这些线条,称之为“地画”。纳斯卡地画是一次为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时,用飞机进行勘测,从空中俯看地面偶然发现的。那是在1939年,纽约长岛大学的包罗。科索克博士驾驶着他的小型运动飞机,沿着古代饮水系统的路线,在飞过干涸的纳斯卡平原时,偶然“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科索克博士这个惊人的发现,很快在世界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人们蓦然发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只能从三百米以上的高空中才能观赏的平面艺术作品,原来千百年来就存在于这片荒凉而贫瘠的高原台地之上。纳斯卡地画占地约500平方公里,是在黑褐色地表石头上,向下刻凿10公分,使之露出黄白色的沙土形成浅浅的沟槽,以组成图形,颇似单线勾勒的白描画。地画之所以历经几百年而没有被风沙侵蚀掉,是由于在地画图形上,堆砌了起阻碍激烈的温差与风蚀作用的小石块。科学家们对纳斯卡地画半个世纪的勘察和研究,特别是德国天文学家玛利亚。赖希小姐在纳斯卡工作了三十多年,为此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现已发现,纳斯卡镇南部的整个谷地布满了深度约为0.9米而宽度不一的“沟槽”。沟槽有的宽达数米,有的不超过0.15米。这些沟槽的形状和走向组成了许多抽象的图形。从飞机上俯瞰纳斯卡高原,可以看到荒原上的线条绵延数公里,跨越了山谷和低矮的丘陵。有些以一定中心向外辐射,有些连在一起,而大部分线条呈笔直而有规则的几何图形。目前,人们已在纳斯卡高原上辨认出了数百个形状各异的巨大图形,有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长方形、方格,平行或交叉的线条,以及种种莫名其妙的奇异图形。其中有的笔直的平行线很像飞机的跑道,有的是交叉线、锯齿线、回旋纹等,还有众多的飞禽走兽、鸟类动物和植物的图形。纳斯卡高原上的地画,几乎每一幅都称得上既规模宏大又精致严谨,而且全都是使用难度极大的“一笔画”的方法制作出来:一根连绵不断的线条,小心翼翼地描绘出一个个精确的轮廓。最引人注目的要属那些动物图形。其中鸟类图形共有18个。著名的蜂鸟图长达50米,其形态与出土的古代纳斯卡陶器上的蜂鸟图非常相似,可见蜂鸟是古代纳斯卡居民特别喜爱的艺术主题之一。但仅从面积上看,蜂鸟图形还远远不是最大的。另一幅兀鹰图形长达135米,展翼宽达128米。一条3.7英里长的太阳准线,从巨大的鸟翼上穿过。要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飞鸟图画,应该没有人会提出异议。有幅螺纹迷宫中心的图案特别引起考古学家们的关注。其实,这是个由一连串谜样的几何图形构成的一只体形庞大的猴子,这个螺纹迷宫实际上是猴子卷起的尾巴。这幅巨大的卷尾猴图长达130米,卵石堆砌成线条越过山丘,穿过沟渠,通过一切地形阻碍,精确无误地勾勒出猴子的图形。但最大的还要属一幅蜥蜴图,它的身体竟然达到将近200米,从皮斯科南下的泛美公路从这里穿过,把它的尾巴切成了两半。蜘蛛图是纳斯卡最耐人寻味的图形之一。图上这只蜘蛛长达46米,奇怪的是它并非产于纳斯卡当地的蜘蛛,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节腹目”蜘蛛,它只生存在亚马逊河流域最偏远、最隐秘的森林中。图画十分准确地勾勒出了蜘蛛的体形,特别是它右脚末端长长的接交器。但是,远古的纳斯卡人为什么要画一只产于千里之外的蜘蛛呢?曾有人认为它可能是某个部落的图腾,也可能与预卜未来的仪式有关。近年美国芝加哥天文馆的菲利斯。皮鲁格博士通过电脑分析认为,这幅蜘蛛图所显示的,实际上是猎户星座的形状,而连接这个图形的笔直线条,作用在于追踪猎户座三颗恒星的行径。纳斯卡高原图形中所描绘的动物除了兀鹰之外,几乎没有一种是产于当地的,例如:亚马逊河蜘蛛、鲸和猴子等等。在这片荒漠之中,描绘出如此庞大、如此精确而又并不产于当地的动物图形,实在令人不可思议。纳斯卡地画的发现给世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惊,也带来了巨大的疑问。任何人对此都不禁要问:在这种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沙漠化的环境中,这些巨大无比的地画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们的制作者是谁?制作这些地画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从作画的技术上考虑,据专家们计算,每砌成一条线条,就要搬运好几吨重的卵石。而图案中的线条的位置又必须精确无误,因此制作者们绝不可能直接在地面上凭空凿出沟槽并堆砌卵石,而必须依照事先精心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对此,玛利亚。赖希认为,古代纳斯卡人可能先用设计图纸制作模型,然后把模型分成若干部分,最后按比例把各部分复制在地面上。也有人认为,这些巨画是按照空中的投影在地面上制作的。这样解释虽能比较直截了当地解决设计和计算的困难,但却引出了更多的问题。首先,使用空中投影技术来创作这些地画,必须具备高度的设计、测量和计算能力,以及对几何图形的认识程度,而且必须要有在空中飞行的能力。而纳斯卡地画制作的年代,专家们根据有一幅画面上残留的木桩,对木桩进行碳-14测定,确定为公元前后至公元600年,也就是说,纳斯卡地画制作的年代最少也有2300年至1400年的历史。实际上,它们可能比这年代更为古老。古代纳斯卡人是否已掌握了空中飞行的技术呢?与此相联系的问题是,当初的始作者制作这些地画是想起什么作用?学者们一致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地画在古代纳斯卡人的生活之中绝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但遗憾的是并不清楚其中的含义。因为纳斯卡线条中最宽的一条即指向安第斯山脉最先下雨的地方,所以,最早发现地画的包罗。科索克认为,有很多图形是用来指示水源的。于是有人认为纳斯卡线条是一条条的道路,而那些放射形图案,主要集中于雨水流入大草原边缘的河谷的地方。有人认为是纳斯卡人为凭吊死者时行进的路线和标志,有人认为,它们可能指向一些祭祀的场所,如山脉等。也有人认为,这些线条是当地根深蒂固的政治、社会和宗教现象。但玛利亚。赖希和秘鲁考古学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图形与某种天文历法有关。因为这些图形中有几条直线极其准确地指向黄道上的夏至点与冬至点,还有的指向春分点和秋分点。还有人指出,某些动植物图形是某些星座变形的复制品,如我们在前面介绍的蜘蛛图被认为是表示猎户星座的情形。某些长短不一、形状各异的线条,则被解释为星辰运行的轨道。更有人认为这些巨画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历法图,这种图形表示着哥伦布以前时代的黄道十二宫。不过这一说法也很难被接受,因为如此巨大的图形,必须从空中才能看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些巨画的制作者就应该是精通星象的天文学家。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对这些高深的天文学知识并不理解。要说他们早在近两千年前就创造出了这些他们至今仍不理解的作品,实在是无法令人相信。有一点是确凿无疑,且得到所有考古学家公认的是,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地面上绝对无法看出纳斯卡巨画的形貌。根据美国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上拍下的照片,在百万米的高空中即可看到纳斯卡巨画的线条。而只有从三百米以上的高空中才能看清这些巨画的全貌。因此,无论如何纳斯卡地画只能是为从空中向下观看它的人绘制的。但在遥远的古代,纳斯卡地画的创造者怎么能欣赏自己的杰作?又有谁能从高空或太空中观看这些巨画呢?玻利维亚-古印第安文化遗址国  名:玻利维亚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黄、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黄色部分中央有国徽图案。现在这三色分别代表该国的主要资源:红色代表动物,黄色代表矿产,绿色代表植物。国  徽:中间为椭圆形,圆面上有太阳、山峰、面包树、驼羊、谷物等图案。圆周下半部有九颗五角星,代表组成玻利维亚的九个省;上半部用西班牙文写着“玻利维也纳亚”。椭圆形两侧各悬挂三面国旗;背后交叉着束棒和武器,象征权威;左边的束棒顶端有一顶“自由之帽”。椭圆形上端是一只被称为神鹰的大兀鹰,象征力量和自由。鹰两旁饰有月桂枝和橄榄枝,代表该国人民对民族自由的自豪感和与其他国家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自然地理:位于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西部通向智利和秘鲁,南部与阿根廷和巴拉圭为邻。东部和北部与巴西接壤。首  都:法定首都——苏克雷;政府、议会所在地——拉巴斯。蒂瓦纳科古印第安文化遗址——神秘消失的史前山城所属国:玻利维亚英文名:Tiwanaku蒂瓦纳科遗址位于的的喀喀湖东南方约13英里处,是远古时代蒂瓦纳科文化的中心。在古印第安语中,蒂瓦纳科为“创世中心”之意。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第二大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边境的安第斯山脉上,面积830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812米,平均水深100米,最深达300多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可通航的大湖。印第安人一向把该湖奉为“圣湖”,这里是南美洲印第安人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蒂瓦纳科遗址位于的的喀喀湖南岸,是个星散在长约1000米、宽450米的台地上的大建筑群。整个建筑群都用岩石筑成,这些岩石大多被加工成长方形,垒砌整齐。从残存的遗迹还可看出,这原是一座坚固而庞大的城池,建筑宏伟而又谨严,四面都有巨大石块砌成的高高的城墙,宽阔的石阶通向雄伟的城门,每个城门都用一整块大石凿成,里面有梯级通向地下的内院。如今,城门之内早已一片空寂荒凉,巨大石像兀立在崩塌了的台地上,好像用力托着青天。废墟之上,只有石砌的神庙墙壁上镶嵌的百余颗红砂岩石雕成的人头像,一颗颗从墙上凸出来,个个表情怪异,千古以来,他们一直虎视眈眈地守护着这些历史不明的古代民族的秘密,作为历史的见证。还有那些用整块岩石雕凿的碑柱,它们是那么巨大,那么笨重,但又被切割得那么整齐,雕凿得那么精美,使得每一个站在这些巨石面前的人,都不得不被它们的宏伟气势和神秘气氛所震撼,并时时唤起人们的惊叹与困惑。16世纪来到这里的西班牙人发现,在当地生活的印加人曾到那些排列整齐的庞大石像面前去献祭。他们从这些印加人口中得知,这座古城已被废弃很久了。但在印加人的传说中 ,远古时代的蒂瓦纳科是一座圣城,从安第斯高原到太平洋沿岸各民族都曾成群结队地来此朝拜。面对这巨大的空城,人们不禁要问:是谁建造了这座宏伟的石城?它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为什么又被废弃了呢?事实上,自从西班牙人发现这座遗址以来,围绕着蒂瓦纳科遗址起源、建造年代、由何人建造等,尽管已讨论了400多年了,但许多疑问,至今没有解开。关于蒂瓦纳科的起源,当地的印加人说,早在100多年前他们来时,那里就早已成了废墟,所以,他们对在此之前就已经消失的蒂瓦纳科先民同样一无所知,惟一能知道的,就是从祖辈流传下来的一些古老的传说。据说蒂瓦纳科是在古代大洪水退去之后,由来历不明的巨人在一夜之间建造起来的。因为这些巨人不听太阳会升起的预言,所以遭到太阳光线的毁灭,连他们的宫殿也被摧毁。另一个传说是:在很久以前,一场大洪水持续了60个昼夜,淹没了所有的城市和村庄。洪水过后,安第斯山脉的造物主维拉科查来到蒂瓦纳科,建造了这座古城。当然,这样的传说只是神话故事,但它是否多少也提供了一些这座古城的背景资料呢?1903年,一个法国科学考古队在对遗址进行挖掘时,挖掘出一所小庙,一半建在地下,墙上点缀着不少人头像,都是用血红色砂岩刻成的,每个头像都用大石钉钉在墙上。1932年,一个美国人的考古队在遗址发现了蒂瓦纳科的最大神像——一个近24英尺高的巨人,埋在地面下10英尺的地方。身旁躺着另一个神像,仅8英尺高,也是用红色砂岩雕成的,但第二个神像微露笑容,其神态风格与蒂瓦纳科较后期那些大雕像脸孔严肃的风格迥然不同。在第二个雕像脚下的平台里,还发现埋着一个与挂在小庙墙上石刻人头相似的石人头。尽管有了这些惊人的发现,还是无法断定这个废城的年代。1958年以来,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学家发现,在蒂瓦纳科遗址地下曾先后有五个城市相继兴衰,一城叠在另一城之上。但因为有关这五个城市的资料极少,所以只能说,它们重叠埋在地下,只有最后的这个城市那些庞大而神秘的巨石留在了地面上。智利-复活节岛国家公园国  名:智利共和国国  旗:由蓝白红三色构成。靠旗杆一边上方的旗角为蓝色正方形,其中央绘有一颗白色五角星。旗地由白红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白色在上,红色在下。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 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 为了反抗西班牙殖民军的统治,在兰卡瓜英勇牺牲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安第斯山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国  徽:盾面来自国旗图案。盾徽左侧是安第斯鹿,右侧是美洲大兀鹰,上方是与国旗颜色相同的美洲鸵鸟羽毛。底部的智利国花“戈比爱”野百合花是独立自由的象征。绶带用西班牙文写着“依靠公理和武力进行斗争”。自然地理: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首  都:圣地亚哥复活节岛国家公园——神秘的孤岛巨石人像所属国:智利英文名:Rapa Nui National Park复活节岛位于太平洋东南部,岛上以神秘的巨石人像闻名于世。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小的复活节岛独处地球偏僻的一角,孤悬于东太平洋,远离其他岛屿。西距皮特凯恩岛2000多公里,东距智利西海岸3000多公里。岛长22.5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1722年4月,由荷兰探险家雅哥布。罗格文率领的三艘战舰,在南太平洋的狂风巨浪中颠簸了数月之久。暮色中,他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小岛,这个小岛的四周竟然站立着黑压压的一排排参天巨人,走近一看,原来那是数百尊硕大无比的巨人雕像。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复活节,所以他们把这个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复活节岛形状宛如一个等腰三角形,大约由一百万年前海底的三座火山喷发形成。澎湃的波浪、陡峭的悬崖、高耸的火山,和星罗棋布的小火山锥,构成了岛上奇特的风景。随着18世纪的探险热潮,1770年,西班牙航海家冈萨雷斯,1774年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等相继来到过复活节岛,不过他们都只稍作逗留,没有做过较深入的考察。自从探险家们登岛之后,奴隶贩子接踵而至,开始到岛上抓捕拉帕努伊人当奴隶,1805年,他们掳去了22名岛民。1862年,更大的灾难再次降临,秘鲁人围捕了岛上的1000 多名岛民。岛上的男性几乎被一网打尽,包括酋长、祭司及岛上显赫的要人,他们被运往秘鲁去挖鸟粪。他们所掌握的那些世代相传的特殊知识和技能也随之失传。最终只有15人活着返回岛上,同时还带来了可怕的天花病。天花病的迅速流行又一次给了复活节岛沉重的打击,岛民病的病、死的死。到1877年,岛上竟然只剩下110人。正如当年的罗格文登上这个小岛记载的那样:“岛民们住在茅屋里,身上刺满花纹,穿孔耳垂长及肩膀。耕地有限,仅足糊口。我们起初从远距离观察,把复活节岛设想成了一块沙地,因为我们将枯萎的野草和密布的蔓草都当成了沙土,它的荒凉和贫瘠让人印象深刻。”事实的确如此,复活节岛贫瘠而干旱,岛的中部是风沙横行的沙漠,粮食作物根本无法生长。岛上几乎不能生长任何树木,全岛没有高于30米的树木,只有矮小的灌木和杂草。没有饮用水,没有河流,岛民只能靠挖池塘储存雨水度日。除了老鼠,岛上没有其他野生动物,甚至没有本土的蝙蝠和陆地鸟类,家养动物也只有鸡。居民既无法种粮,也无法狩猎,而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靠用简陋的木制工具打洞栽种甘薯和甘蔗,听天由命地艰难度日。难怪有人说,这里的岛民长年累月目所能及的除了大海、太阳、月亮和星星,实在是别无他物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干旱、荒凉,只有少数土著人居住的孤岛上,却遍布着887尊巨大无比的巨石人像。这些石像全部是用整块的火山岩雕凿成的,其中竖立起来的有600尊,大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4 米多高的长形石台上。岛上共约100座石台,每座石台上一般安放4~6 尊石像,最多的达15尊。这些巨人石像高约7~10米,最大的一尊高达22米,约400吨重。更加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巨大的石像有些还顶着巨大的红石帽子。一顶红石帽子,小的也有二十来吨,大的可重达四五十吨。这些巨石像几乎都是长脸,双耳又长又怪,下巴凸出有力,双眼深陷,浓眉突嘴,鼻子高而翘,一双长手放在腹前,面朝无边的大海昂首凝视,神色茫然。那么,这个地球上最为偏僻、孤独的小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石像呢?从19世纪末叶起,欧洲的探险家、传教士、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等开始对岛上的石像之谜念念不忘,对那些令人不敢逼视的巨人开始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比利时人、德国人、挪威人等不同国籍的人们相继登上了复活节岛,试图揭开岛上的石像之谜。1914年,科学家们开始对复活节岛进行全面的考察和测绘,并逐一统计了岛上的石像的分布情况。1955年,有关专家对该岛的考古调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开始了对岛上地层的发掘研究,获得了第一批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测定的年代数据以及花粉样本,找到了岛上许多珍贵古物,并加以分类,并在雕刻、搬动和竖立雕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实验。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测定,复活节岛上大约在公元400到700年间开始有人类活动。我们知道,对花粉分析可以推测古代植被的情形,因为沼泽地中的沉淀物是按时间远近沉积,而每一层沉淀物中所包含的花粉种类、数量及绝对年龄都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其植物分布的情况,据此,考古学家认为,早期的复活节岛一度遍布着雨林,可谓是物产丰富、青葱翠绿、美丽丰饶的人间天堂。当时岛上主要树种是大棕榈树,它类似于智利的酒椰树,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树。通过对动物骨骼的挖掘,考古学家还发现,在人类到达之前,复活节岛没有鸟类的天敌,成了海鸟最适宜的繁殖地。曾经至少有25种海鸟在这里筑巢繁殖,可能是整个太平洋中最繁盛的鸟类繁殖地。考古学家在古代垃圾中发现了至少6种陆地鸟类的骨头和一些海豹骨头,表明复活节岛可能曾经也有过海豹。考古研究表明,复活节岛上的物质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有过一次断裂。现在一般认为,因为复活节岛处于地球上最为偏僻的一角,移民们一旦定居在岛上,就被禁锢在那里,小岛便成了他们的整个世界。随着人口的急遽膨胀和无节制地开发、使用岛上的资源,花粉分析表明,公元800年,岛上森林开始遭到毁灭,地层中的大棕榈树和其他树木的花粉越来越少,到15世纪时,岛上绝大部分树木(包括大棕榈树)最终在岛上灭绝。岛上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也全都灭绝。而森林的灭绝,使岛民再也找不到用来造船的木头,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豹,并最终由渔民变成了农民。据当初登岛的罗格文估计,当时岛上人口不足2000人,整个岛上只有三四条简陋的小划子,长仅3米,最多乘2个人,用小木板简单地绑在一起,这样的小划子只能在岸边行驶,根本不可能到深海去。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复活节岛资源匮乏,居民食不果腹,那岛上的这些巨石人像又是怎样制造成的?这么巨大的石像又有什么用途呢?对此,有些科学家曾在岛上组织过实地的实验,结果证明,雕刻一尊中等大小的石人像,需要15个工人干上一年。照此计算,1000尊石像就需要1500个工人不停地整整工作一百年。但这还只是雕凿,而制作完工后还要运输,由于岛上没有家畜,只能完全靠人力移动。实验结果是:320个劳动力产生的拉力,可以拉动一尊8 吨重的石像。而很多石像重达10吨、20吨甚至80吨,那么拉动一尊80吨重的石像就需要3200人,照此推算,仅仅移动这1000尊石像所占用的劳动力的数量之多简直就无法想像。而要维持这些制作石像的工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就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来种植农作物,生产粮食,打造工具等等。因此,有人按照保守的预算,最少也得有5000名身强力壮的劳动力连续工作100年才有可能完成这么巨大的工程量。据统计,这个岛屿最多只能勉强维持2000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假如制作石像的劳动力真有5000人,那将远远超出小岛的承受能力,先不要说雕凿石像,他们靠什么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呢?人们找到了岛上的9处采石场,只见采石场内那些坚硬如钢的岩石像被切蛋糕似的任意割开,几十万立方米的岩石已被凿成初步的模样。还有300多尊石像,有的尚未完工,有的加工了一半,有的已加工好放在远处等待着运走。有一尊石像最奇特,它的脸部已雕凿完成,只有后脑勺的一点还和山体连接,只要再有几刀就可和山体分离,然而它的制作者却突然停工了。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是突然停止的,到处是石斧、石镐、石钎、石凿,大石料上深刻的凿痕还分明可见,四处布满石屑,好像人们突然接到一个无法抗拒的命令,顷刻间舍弃一切匆匆离去。这是怎么回事,小岛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在离复活节岛500米的海面上,有三座高达300米的小岛,分别叫做莫托伊基、莫托努伊、莫托考考。他们四周是悬崖绝壁,任何船只都无法靠近。然而岛民们清楚地记得,原来有几尊巨人石像就高高耸立在这危崖的顶端。法国考古学家马奇埃尔证实,过去耸立在这里的几尊石像尽管已跌入海中,可石像的基座石坛确实还稳稳坐落在危崖绝顶上。考古学家面对着这三个小岛绝顶的石坛,真可谓目瞪口呆。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别说是在史前的原始社会,就是文明社会掌握着高科技领先技术的现代科学家们,除了最先进的直升直降的飞行器,谁也无法把这些巨人石像运到这险象环生的悬崖绝顶。那么,石像制造者究竟是谁呢?根据该岛土著的传说,岛上原来住着“长耳人”和“短耳人”两个不同的种族。长耳人统治着短耳人,也是石像的制造者,但后来短耳人因反抗长耳人的统治发动了起义,除一个长耳人幸免外,其余的都被烧死。而雕凿石像的工作也从此中止,无人问津了。这个传说背后的史实已不可考,但岛民人种不一却是确凿的事实。据第一个到达岛上的罗格文在回忆录中写道:当时的岛民有的皮肤为褐色,也有皮肤颜色较深的,还有皮肤带红色的,而另一些完全是白皮肤,小小的岛上只有数百口人,却分为多种肤色。有些研究太平洋的学者认为,复活节岛的巨人石像,应属于波利尼西亚文化,根据是库克船长曾说岛民所使用的话语保留着南太平洋的音韵。持这一说法的一部分人认为最早居民就是现在岛上生活的波利尼西亚人的祖先。大约公元8~9世纪,他们历经艰辛、漂洋过海来到此荒岛。他们带来了石刻文化和波利尼西亚语言。至今岛上居民仍以该语言作为通用的语言。也有人认为,波利尼西亚人本来就是岛上的土著居民,不是外来的。因为星散在太平洋四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原是整块大陆,由于地壳变动,主大陆沉入洋底,剩下零星一些岛屿,而复活节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就是劫后幸存者。而以挪威著名人类学家、探险家海尔达尔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他们认为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的建造者们不是来自西方的波利尼西亚,而是来自东方的南美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海尔达尔等六人于1947年4月28日乘坐木筏,从秘鲁出发,依靠风和洋流漂流10天,到达了太平洋上的土莫阿土群岛。那里比复活节岛离南美大陆还要远,他以此证实古代南美人可能靠洋流漂流到复活节岛。还有人提出了另一种解释:在远古时代,太平洋中有一块巨大的陆地,名叫太平洲,那里生活着具有高度文化的居民,而复活节岛就是当时太平洲最东部的一座小山,太平洲人把此地当做墓地。这些巨大的石像就是太平洲人雕刻的,它们表现的实际上是太平洲历代统治者的尊容。后来太平洲在一场地震引发的地壳变动中沉没,只剩下如今的一些太平洲岛屿,复活节岛就是其中一个。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人口稀少的小岛上矗立着这么多巨大石像的原因。但是太平洲的存在并未在海洋地质学上得到充分的证明,因此这种观点也还只是一种假设。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