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世界遗产悬谜》作者 张翅王纯-2

作者:张翅 字数:37788 更新:2023-10-09 11:42:39

又如,建造这座寺庙的人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当初建造婆罗浮屠的目的是什么,现代人也未能彻底弄清。有人认为它是为了安奉佛陀舍利子而建造的;有人认为是作为帝王等有权阶层的陵墓;也有人认为它是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还有人认为它是帝王为弘扬佛教所做的功德。还有,人们虽然知道它是一处佛教建筑,因此塔内的石雕也必然属于佛教内容的演绎,但这里的石雕数量众多,远远超出了人们对一般佛教故事的理解。实际上, 婆罗浮屠的大多数佛像、雕石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现代人至今并不真正了解。在众多的佛像雕石中,世人能够理解的仅占20%,而剩下的80%人们至今含糊其辞。婆罗浮屠,这座矗立在赤道上的最大的佛教遗迹,那绚丽多姿的千尊佛像,虽然每天都面对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对考古专家看来,却好像始终哑口无言。伊朗-波斯波利斯国  名: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7:4.自上而下由绿白红三个平行的横长条组成。白色横条正中,镶嵌着红色的伊朗国徽图案。白色与绿色、红色交接处,分别用阿拉伯文写着“真主伟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国旗上的绿色代表农业,象征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征神圣与纯洁;红色表示伊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国  徽: 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四弯新月和古兰经书本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真主);而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自然地理: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波斯湾和阿曼湾。首  都:德黑兰波斯波利斯——是谁焚毁了百柱殿、万国门?所属国:伊朗英文名:Perspolis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设拉子市东北60公里处,为波斯帝国旧都。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伊朗是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公元前6世纪称波斯。波斯人是来自西亚的尚武民族,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他们来到伊朗高原。据亚述国王沙尔马纳塞尔三世的铭文,在公元前9世纪时,波斯人还处在游牧部落阶段,当时,他们已组成以阿契美尼德氏族为首的部落联盟。波斯帝国的创立者是阿契美尼德氏族的居鲁士二世。据《居鲁士文书》记载,居鲁士二世的祖先曾是安桑之王。公元前558年,居鲁士二世统治了波斯,正式在波斯称王。居鲁士是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上台后南征北战,大大扩充了帝国的领土。公元前539年,他攻陷了巴比伦城,据《圣经》记载,居鲁士在巴比伦曾释放被囚禁的犹太人,使他们返回故乡的家园,从而赢得当地人民的好感,使得原其所属的腓尼基、叙利亚、巴勒斯坦及阿拉伯人也都自动归降了波斯人。公元前530年,居鲁士在一次战斗中身亡,他的儿子冈比西斯继承了王位,并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在那里建立了第27王朝。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去世后,一位名叫大流士的贵族加冕为王。大流士统治时期是波斯帝国的鼎盛时期,在他称王期间,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旨在扩充疆域的战争。他先后南下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国家和部族,后又西进征服了欧洲东部的色雷斯和马其顿。随后,又虎视眈眈地瞄准了希腊。公元前486年,大流士去世,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继续扩充实力,组建了百万大军,企图实施征服希腊的计划。但在著名的马拉松一战中,薛西斯以失败告终,这也标志着波斯人在欧洲和中东扩充的结束。大流士和薛西斯在位期间,波斯统治的区域空前庞大。当时的波斯帝国西达欧洲的色雷斯、非洲的利比亚,东至印度河流域,北抵高加索山脉和咸海,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沙漠。其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波斯人建立了这个世界性的大帝国之后,又建造了三座宏伟的都城——帕萨加第、波斯波利斯和苏萨。这些都城被建造得富丽堂皇,其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来自帝国各地。例如苏萨的王宫是由巴比伦和米提亚建筑师设计,其建筑材料来自印度和黎巴嫩,黄金来自吕底亚和大夏,象牙来自非洲,而白银、绿松石和宝石则来自更遥远的国度。公元前518年,大流士迁都波斯波利斯。这座世界上最豪华的宫殿前后共花费了60年的时间,历经大流士等三个朝代才得以完成。根据波斯波利斯王宫正门上的铭文,大流士一世时代只完成了都城的宫殿、宝库、觐见大殿、三宫门等建筑。薛西斯一世修建了万国门和其余主要部分,从此,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不仅是帝国的心脏,而且成为了存储波斯帝国财富的巨大仓库,以高傲的姿态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从遗址的废墟可以看出波斯波利斯原是一组风格华丽的宫殿,整个王宫的建筑除了石雕、浮雕外,还有釉陶砖瓦、各类壁画及黄金、象牙等镶嵌物。宫殿的墙虽然是土坯砌造的,但表面都贴上了黑白两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砖,大厅内部布满色彩鲜艳的壁画。波斯波利斯建在拉赫马特山西面山麓,背依山峦,居高临下,可以俯视辽阔的法尔斯平原。全部宫殿建筑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所有的房舍都建造在人工垒成的12米高的平台上,平台长448米,宽297米。平台的西北端有阶梯,宽7米,共有111级石阶,每级石阶只有10厘米高,足以让人骑马上去。除平台之外,最明显的还有13根依然耸立的高大的石柱,石柱高10余米到20米。还有数不清的石墙、石门、石雕像和房屋台基。从这些遗物可以想像出当年宫殿的巍峨高大、雄伟壮观。阶梯的尽头是“万国门”,也叫“薛西斯门”或者“波斯门”。在平台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两段巨大的仪式用阶梯,它们分别通向觐见大殿的北面和东面,是波斯波利斯最宏伟壮观的景象之一。阶梯上饰有大量浮雕,刻画了波斯帝国23个属国的使节向国王进贡献宝列队前进的场面,他们各自手捧贡品,分上中下三排,由波斯或米底军官引路,手捧贡物,送向处于中心地位的皇帝。皇帝站在华丽的华盖下面,象征着波斯帝国的伟大和永恒。根据贡使的服饰和所贡物品可以识别出这些使节有波斯人、米底人、伊兰人、帕提亚人(今阿富汗)、埃及人、扎兰人和萨卡尔提亚人(今锡斯坦以西)、亚美尼亚人、巴比伦人、西里西亚人、斯塞西亚人、坎大哈人(今阿富汗南部)、索格特人、亚述人、萨尔德希腊人、巴赫蒂亚尔人和印度人、索库德人、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阿拉伯人、索马里的普提人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哈巴什人和利比亚人。他们的贡品有宝石、金银酒器、瘤牛、精纺羊毛披巾、种马、珠宝、珍贵皮毛和公羊等。这些雕刻品历经2400多年依然栩栩如生,并由此可以看出,当年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是何等的繁荣昌盛。阶梯所通向的觐见大殿又称阿帕达纳宫,是大流士一世接见外国使节的宫殿,向西双向石阶,院内两台阶,一东一北。根据传说,大流士一世也曾将大量的货币和文书埋于大殿地下。殿内大厅呈正方形,每边长达61米, 中央大厅有36根石柱。大厅外的前廊和左右侧廊各有石柱12根,共计72根。大会厅面积 36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万人。大厅外墙面贴黑白两色大理石或彩色琉璃面砖,雕刻花纹或拼接图形,屋檐和枋木都包贴金箔。大厅内墙面有壁画。这些石柱高18米,石柱的柱础、柱身和柱头都有着精美绝伦的雕刻,尤其是柱头雕刻更是华贵异常,自上而下有覆钟、覆莲、竖立的成对涡卷,上端是相背而跪的雄牛,两牛头间用以架设托梁横木。柱础是覆钵形,刻着花瓣,柱身上刻着凹槽,极尽精巧。与觐见大殿仅一小庭院相隔处还有一座更加庞大的建筑,据考证有可能是薛西斯一世的觐见大殿。殿内大厅同样也是正方形,每边长为73米,因为殿内有100根13米高的石柱,因而被称为“百柱殿”。在这座华丽的大殿里面,国王可能在100根柱子构成的柱林之间气宇非凡地端坐于宝座之上款待远方来的尊贵客人。在百柱大殿的后面,有着拥塞的金库、贮藏室以及寝宫。1971年10月,伊朗政府曾在这里举行波斯帝国建国2500年庆祝大典,招待宴请各国宾客。波斯波利斯的宫城除了具有历史和建筑艺术方面的意义之外,它的建筑和雕刻也反映了当时波斯和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表现了波斯如何把这些文化因素与自身的文化融为一体。根据古波斯铭文记载,王宫建筑是由许多民族和部落的匠师共同建筑起来的,其建筑艺术风格上,除了波斯的成分外,还包含有西亚、埃及和希腊等艺术风格的影响。然而,自从考古学家1930年到1940年间发掘出这座巨大的古代建筑遗址之后,就有了一个巨大的疑问:王宫遗址上有严重的火焚痕迹,焚毁的部分是正殿和珍宝库。如此强大的帝国王宫,为什么会被人焚毁,又是被谁焚毁的呢?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一般认为王宫毁于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之手。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正式向波斯宣战。他率领30000步兵、5000骑兵所组成的以马其顿人为主力的希腊联军和160艘战舰渡过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 )海峡,向小亚细亚进发。亚历山大首先在格勒奈克斯河战役中击败了波斯军队。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军队向东进发,经巴勒斯坦、叙利亚,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在距离阿卑拉城不远的高加米拉村驻扎。由此爆发了亚历山大东征史上最大的一场战役——高加米拉战役。在西方战争史上,高加米拉战役被称之为改变古代世界局势的“最伟大的一场战役”,这一战的胜利使亚历山大彻底击溃了波斯帝国军队的主力。不久,波斯波利斯陷落。公元前330年3月,败逃中的大流士三世被随从杀死。亚历山大征服了整个波斯,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包括埃及、小亚细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叙利亚、巴比伦和波斯在内的广大地域都被划入这个帝国的版图。亚历山大占领了波斯波利斯,在经过彻夜狂欢之后,他的军队将宫殿付之一炬。随着一把大火,波斯波利斯,这座当年世界上最为豪华的王宫很快化为了砾土和灰烬。据说,在波斯波利斯的珍宝库房,存放着许多金银和珍贵物品。为了运输如此巨额的金银财宝,亚历山大竟调集了10000头骡子和5000头骆驼。亚历山大为什么要焚毁波斯波利斯王宫呢?对此,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希腊史学家阿里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写道:亚历山大把波斯波利斯王宫烧毁是为了报复。因为“波斯人在雅典曾大肆破坏,烧毁庙宇,对希腊人犯下了数不清的残暴罪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其《世界史纲》中也持亚历山大“把万王之王的伟大的宫殿焚毁,是希腊人对薛西斯焚毁雅典的报复”的观点。而古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则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亚历山大是在酒后受到雅典名妓泰绮思的挑逗、怂恿而放火烧的。日本学者大牟田章在他的《亚历山大》也写道:“亚历山大在一次庆功宴上,喝得酩酊大醉,他的身边坐着一个雅典名妓泰绮思。她对亚历山大开玩笑地说,愿不愿意放一把火,把波斯王宫烧掉?亚历山大一时冲动,真的就放起火来了,一时之间,整个宫殿都陷于一片火海之中……”而美国学者杜兰。威尔在《世界文明史》中则认为:亚历山大烧毁王宫,是由于他们在沿途看见800个希腊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残害,有的砍了腿、有的斩了手、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被挖去眼珠,盛怒之下才如此干的。还有人认为王宫是在亚历山大举行盛大酒宴时,偶然起火而被烧毁的。以上各种观点,有的有一定道理,有的则只是一种猜测。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记载,波斯波利斯被焚毁的原因至今还未揭开。值得庆幸的是,波斯波利斯、帕萨加第、苏萨这些波斯帝国的王宫遗址和许多的古代城市一样,在岁月的流逝中始终暴露在地表之上,而不是在地下,这就为后人的考古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阿契美尼德时代的铭文大多以古波斯、巴比伦以及新埃兰三种楔形文字刻写,在岩石、建筑物、金银器和印章上都有发现。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讲述的就是有关大流士取得波斯王的故事,当初以楔形文字记载在伊朗贝希斯敦山崖上,以波斯语、埃兰语、巴比伦语等三种古代文字刻成。近代以来,人们对楔形文字的研究奠定了后人解释古代近东这一文字的基础。 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亨利。劳林森抄录下来贝希斯敦山上的石刻之后,将其中的波斯和巴比伦文字破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楔形文字的秘密,为考古学家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波斯波利斯之门的钥匙。也许,随着挖掘的深入和研究的进行,波斯波利斯宫殿被焚毁之谜终有一天能够被揭开,这座波斯帝国最伟大的城邦的历史面目,也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耶路撒冷古城——耶路撒冷旧城到底在哪里?英文名:Old City of Jerusalem耶路撒冷坐落于古犹太山丘上,介于地中海与约旦河之间,世界上的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认定它为信仰源流和精神指针的圣城。能享有如此殊荣的城市,世界上仅此一座,可见在世人心目中,它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12月17日,在世界遗产大会第六次会议上被纳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3000多年来,不曾有一座城市的光芒可以盖过耶路撒冷。事实上,在所有人类文化遗产中,似乎只有耶路撒冷的位置不用说人们就知道。作为三大宗教的圣地,她在世界各地所有信徒们的心中,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耶路撒冷全城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新城位置偏西,而旧城居东。旧城略呈方形,四周环以石造的城墙,城内集中了大量宗教古迹,一般人心目中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的便是旧城,或称古城。 在耶路撒冷古城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大约220处被考古学家列为具有重大价值的古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三大宗教在这块小小的土地上层层叠叠演绎出多少千古奇谈,使她以无数神秘的故事和传说,辉煌厚重的历史,浓郁的宗教色彩,丰富多姿的古迹,独特的情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信仰的信徒们来此顶礼膜拜。早在3000年前,犹太人的大卫王就曾在巴勒斯坦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定都耶路撒冷。3000多年来,不同的统治者:埃及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英国人等,都在犹太人的圣地耶路撒冷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他们你来我往,征伐不休,使耶路撒冷的历史呈现出世界上少有的错综复杂和艰难曲折。有人作过统计,耶路撒冷曾历经30多次征服,先后18 次被毁为平地,又18次重建。对犹太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他们光荣历史的见证和民族复兴的中心。如果单纯从人口比例来讲,犹太人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与他们的人口数是最不成正比的。这个小小的民族为世界贡献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圣经》,为人类贡献了耶稣基督、斯宾诺莎、门德尔松、马克思、海涅、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卡夫卡等许多世界级的思想文化巨人,所以人们称犹太人为“智慧的民族”。正因为三分之二的《圣经》都是希伯来人提供的,在上古时代的民族中,现代人了解最多的竟然是希伯来人和他们的耶路撒冷。因此有人说,除了埃及以外,再没有一个民族比希伯来人对现代世界更具有重要性了。从另一方面看,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过自己不幸和痛苦的历史,但没有哪一个民族遭受的苦难像犹太民族那样普遍、深刻和长久,所以又有人称犹太人为“不死的民族”。从古至今,犹太人多次遭到歧视和迫害。公元前的“巴比伦之囚”,公元70年罗马人的摧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犹太人又被称为“没有国家的民族”。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更令人触目惊心,仅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害的犹太人就达40万。据统计二战中被杀的犹太人总数竟多达 570 万。从上古时代起,这个民族的遭遇就如此多灾多难。为什么他们那么多次被征服之后,却始终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一切似乎都和耶路撒冷古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在几千年的岁月中,耶路撒冷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都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耶路撒冷的历史。在希伯来语中,耶路是城市,撒冷意为和平,耶路撒冷即为和平之城的意思。今天的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中部。大约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耶布斯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移过来,在死海以西的犹地亚山地河谷中建起了城堡,起名“耶布斯”,这就是今天耶路撒冷最早的雏形。有关希伯来民族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阿拉伯沙漠是希伯来人的原居地,属闪米特族的一支。相传犹太人即希伯来人最早居住在两河流域上游亚述地区。公元前1800年,他们的先祖亚伯拉罕率其渡过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来到迦南,即后来的巴勒斯坦。迦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意思是“渡河者”。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一些以色列部落和其他的希伯来人为了逃避灾荒进入了埃及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希伯来文《圣经》的《出埃及记》中曾记载,在埃及法老的统治下,犹太人在埃及生活的数百年间受尽剥削奴役。在濒临灭族之灾的情况下,犹太人决定逃出埃及。后来,他们由圣人摩西统率,经过长途跋涉,渡过红海,穿越西奈沙漠,立志回到那块“上帝应允的土地”——迦南。在经过西奈山时,摩西接受了上帝耶和华写在两块石碑上的戒律,即摩西十戒。《出埃及记》第25章第10节曾记载,摩西按照上帝的指令,让手下的人做了一个“金约柜”。从此,这个金约柜就成了上帝与以色列之间的见证。摩西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是约书亚,在约书亚领导下,以色列人终于结束了流浪生活,返回到了巴勒斯坦。公元前11世纪,以色列领袖大卫王统一了犹太各部族,缔造了以色列王国。他从耶布斯人手里攻下耶路撒冷要塞之后,定为以色列国都。他夺回了“金约柜”,并着手筹划建造耶和华圣殿。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登基。所罗门王以智慧、谋略和财富闻名天下。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建成了第一座用来供奉“金约柜”的犹太教圣殿,史称第一圣殿。圣殿长200米,宽100米,整座建筑宏伟华丽、金碧辉煌,在此后相当长时间内,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不绝,从而成为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耶路撒冷由此也成为犹太教的圣地。所罗门王死后,国家被分为两部分,北半部称为以色列,定都撒马利亚。南半部称为犹太,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58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将圣殿付之一炬,城墙被拆毁,神庙、王宫和许多民宅被焚烧,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尼布甲尼撒下令在犹太王西希家的面前,杀死了西希家的几个儿子,又剜去了他的双眼,用铜链锁着这位国王到巴比伦去示众。随后,耶路撒冷的国王、大臣、贵族和城里的大部分居民全部沦为奴隶,被流放到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巴比伦之囚”。对犹太人来说,“巴比伦之囚”的亡国之痛,是他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惨痛记忆。50年后,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征服了许多的东方国家,也征服了巴比伦帝国。他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并允许犹太人重返故乡。大约100年后,以色列人在先知尼希米和学者以斯拉的领导下,开始对圣殿进行重建。直到公元前后希律王统治时期,圣殿才最后完工,史称第二圣殿。但是,犹太人在回到耶路撒冷之后,并未能过上独立自主的日子。公元前332年,他们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统治之下。亚历山大死后,他们又先后被埃及、叙利亚所统治。公元前63年又被罗马人征服。公元65年,犹太人起来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于是,早先被巴比伦人摧毁之后又重新修建的圣殿,也在这次浩劫中,被罗马人再次夷为平地,只留下了西墙的一段断垣残壁,这就是后来的“哭墙”。接着,整座城市也惨遭罗马人蹂躏,这次浩劫,使犹太人被迫流散到世界各地,由此揭开了犹太人绵延近2000年浪迹天涯的苦难历程,他们的圣殿再也没有被修复。耶路撒冷成为基督教供奉的圣地,要比犹太教晚得多,但影响毫不逊色。相传,耶路撒冷南郊伯利恒小镇附近有个叫马赫德的山洞,耶稣基督就诞生在此洞里。对于全世界的基督徒来说,耶路撒冷是基督耶稣受难、复活和升天处。最早建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圣墓教堂,据说就是当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及埋入坟墓的地方。由于三天之后耶稣复活,因而圣墓已是一座空墓。圣墓大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是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因此也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地之一。每年基督受难节时,虔诚的基督徒,抬着巨大的十字架,循着当年耶稣赴刑场所经过的道路,边走边口中念念有词:“我们赞美你……你洗清了我们的罪恶……”那庄严肃穆的情景令人为之动容。假如现在的游客们进入殿内大厅,一抬头就可看见教堂内大厅顶部架子林立。 殿内被隔成若干大厅,不同教派各有祭祀时的偶像。有人看到这么多架子,还以为是要翻修,而事实上, 因各个教派在如何翻修问题上始终争执不下,导致其成为世界上最为“漫长”的工程。这些架子已在殿内搁置了200多年。公元7世纪时,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来到阿拉伯半岛传教布道。据《可兰经》记载,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天使送来一匹女人头的银灰色马,穆罕默德跳上这匹马扬鞭奔驰到耶路撒冷,马蹄一脚踩到一块圣石上,瞬间马直向七重天飞腾而去。在接受了上天旨意后,他又连夜快马加鞭返回麦加。现在伊斯兰教义“夜行登天”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因此,穆斯林把耶路撒冷奉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第三个圣地。也许,正因为耶路撒冷这种特殊的历史、文化以及与世界宗教悠久的渊源,才使得她不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还引来每年超过三百万的游客从全球各地来此参观游览,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让我们以游客的视角来看看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旧城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城墙长5公里,高约14米,有34座城堡和8座城门。城内一条南北走向和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把旧城区分成了亚美尼亚区、基督教区、伊斯兰教区和犹太区4个部分。耶路撒冷旧城现存主要遗迹有,犹太教希律圣殿的西墙(即“哭墙”)、奥玛清真寺、阿喀萨清真寺、基督教圣墓大教堂、受难之路、马撒达古堡等。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所罗门王在位时,在耶路撒冷建造了用来供奉“金约柜”的圣殿,圣殿曾先后被新巴比伦和罗马人摧毁。此后,由于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迫移居他乡,圣殿始终未能恢复。出于怀旧、崇古的心理,犹太人在第二圣殿废墟上,用大石头垒起一道长481米,高18.3米的石墙。犹太人认为砌墙的石头取自圣殿,因而石墙就是圣殿的遗址。这就是犹太人敬仰和团结的象征——“哭墙”。有趣的是,这处寄托着犹太人2000年大流散哀思的“哭墙”,在穆斯林的传说中,就是先知穆罕默德“夜行登天”前拴马的地方,穆斯林因而称它为“飞马墙”。建于691年的岩石圆顶清真寺(又称奥玛清真寺),是圣城内最重要的伊斯兰教建筑。它位于哭墙边沿石阶而上的入口处,这座金色圆顶的美丽建筑,堪称耶路撒冷的地标。清真寺全用石块砌成,外墙用花瓷砖贴面,镶嵌有穆罕默德神奇夜行时留下的那篇未完成的《古兰经》文。寺内圆顶富丽堂皇,圆顶下方的栅栏内,就是举世闻名的白色岩丘。相传穆罕默德由天使陪同乘天马从麦加到耶路撒冷,就是踩着这块巨石升天、去聆听安拉的启示的。据说这块石头至今还有穆罕默德升天时留下的脚印。而按照古老的犹太教记载,上帝为考验他们的始祖亚伯拉罕,让他杀死自己的独子以撒献祭。当他正要举刀杀子时,上帝派使者阻止了他,并命他以一只公羊代替。相传,当年亚伯拉罕就是将以撒捆绑在这块岩石上准备献祭的,因此犹太人也把这块大石头看做圣石。岩丘下的比雷─阿尔瓦洞穴即为灵魂之井,传说是世界的中心。阿喀萨清真寺建于公元709年的瓦利德王时代,直到13世纪末马木路克王朝时期易名为阿喀萨清真寺,后来又经过地震损毁,重新修建时的大理石圆柱由墨索里尼捐赠,天花板屋顶则是埃及国王法鲁克所赠。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世界上最为鼎鼎大名的耶路撒冷,古城内虽然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但其中有些是后来才建造的。而由于耶路撒冷诞生之日起至今已18次被毁为平地,近年来,有的学者对这座古城其原来所处的地理位置,提出了质疑。黎巴嫩贝鲁特的一位历史学家经过5年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观点:他认为古代的耶路撒冷并不在现代的耶路撒冷城区,也不在巴勒斯坦境内,而在当今沙特阿拉伯境内。确切地说,是在当今阿拉伯半岛从麦加到沙特-也门边界附近的红海之滨一条长约200英里的狭长地带内。他还认为古以色列的大卫和所罗门王国及第一圣殿都在这个地方,即现在的阿西尔省和希贾兹省境内,距离阿西尔50英里远的阿尔瓦。萨拉姆或阿里。希里姆地下。在那里保存着所罗门王国时代的古都耶路撒冷。可能是他的看法太离经叛道,得罪的人也太多,这种观点一出现即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反对者大多是站在己方的宗教立场上,对其进行谴责和讨伐。这也反而使一些人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一家之言,仍有进一步考察和研究的必要。约旦-佩特拉古城国  名:约旦哈希姆王国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等腰三角形,内有一颗白色七角星;右侧自上而下为黑白绿三色的平行宽条。以上四种颜色为泛阿拉伯色,白色七角星象征古兰经。国  徽:为斗篷式。斗篷顶端有一王冠,象征约旦是一个君主立宪国。斗篷内一只展翅的萨拉丁雄鹰站在一圆球上,象征伊斯兰教义传遍全球。鹰两侧为约旦国旗,国旗下有阿拉伯宝刀和弓箭,象征伊斯兰的胜利者。代表地球的圆球下面,是麦穗和棕榈枝,象征农业。底部的绶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约旦哈希姆王国国王祈祷真主赐给他幸福和帮助”。绶带下面是一枚复活勋章。自然地理:位于亚洲西部,属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南濒红海,北边与叙利亚接壤,东北与伊拉克交界,东南和南部邻沙特阿拉伯,西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毗连。首  都:安曼佩特拉古城——“嵌在岩石壁上的玫瑰古城”所属国:约旦英文名:Petra佩特拉古城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方262公里处,坐落在群山环抱的穆萨谷地之间。它不仅是约旦古代文明的见证,而且是中东地区的奇观和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有着“嵌在岩石壁上的浮雕宝石”之美誉。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约旦是个比较陌生的地方,但对研究古代西亚的历史学家来说,约旦河谷东西两侧被称为“世界历史的博物馆”。约旦正式称约旦哈希姆王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西亚阿拉伯国家,曾以“圣地”自居,这是因为新旧约《圣经》里写的许多神迹,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可谓俯拾即是。沿着约旦境内西部的山地,由北到南散布着一串《圣经》中提到的历史名城——格拉森(杰拉什)、拉巴(今安曼)、塞拉(佩特拉)、尼波山、马代巴等圣地,这些历史名城,让人一下子就联想到摩西、所罗门王和耶稣基督的时代。佩特拉希腊文意为“岩石”,在圣经 《旧约全书》称其为“塞拉”。这座古城最独特的地方是它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在朱红或赭石色的岩石上开凿而成的,在朝阳和晚霞照映下,闪烁着玫瑰红的光泽。所以,后人便称它为“石头城”或“玫瑰城”。据约旦古代文献记载,佩特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公元前4世纪前后,有个早先过着游牧生活的部族纳巴特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了约旦阿拉伯东部、亚喀巴与死海间的一片狭长区域,当他们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之后,就在易守难攻的佩特拉建立了纳巴特王国的首都。即使在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打开约旦境内的地图时,也不得不承认,当初的纳巴特人选择佩特拉可谓独具慧眼。我们都知道,约旦为沙漠国家,其境内的东部和东南部均为沙漠,沙漠占全国面积80%以上,而佩特拉地区却是四处群山环绕,牧场肥沃,清泉终年不断。由于佩特拉一半凸出,另一半镶嵌在环形山的岩石里,所以,纳巴特人在山岩中开凿出来的这座都城,四处都受到悬崖的保护。古城惟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即使在古代烽烟四起的年代,敌人也无法集结大批的军队攻城。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佩特拉能相对处于和平和稳定的环境之中。佩特拉地处从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的贸易之路上,控制着中东地区当时沙漠商队运送货物最为重要的贸易通道。 善于经商的纳巴特人给从此地过路的商队提供方便并向他们征收税款,积累了不少财富。公元前2世纪时,佩特拉日益富强,当时的纳巴特王国不仅在铜的冶炼业、农业和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商业贸易也很发达。佩特拉成为埃及、叙利亚与希腊、罗马之间商路上最重要的中转站之一。公元前65年左右,当时的纳巴特国王阿尔塔斯二世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在阿尔塔斯三世统治时,其王国的版图由大马士革一直伸延到红海地区。阿尔塔斯四世国王统治时期(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佩特拉的鼎盛时期。当时纳巴特王国不仅人口发展到数万人,他们还修建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修建了5个皇家墓室和女儿宫。公元1世纪时,罗马人控制了佩特拉周围地区。公元106年,罗马人夺取了佩特拉之后,佩特拉城市和周边地带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但它也是罗马帝国最繁荣的一个省。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再度繁荣起来。讲究秩序和奢华的罗马人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修建剧场,建造大街和拱形大门、石柱等,也把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带到了佩特拉。于是佩特拉又出现了在石壁上凿出的希腊式廊柱和罗马式拱门的建筑。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商贸和货物运输是佩特拉走向日益富强的“血脉”,但在后来的历史岁月中,由于海上贸易的发展和陆地贸易都开辟了新的通道,南北商路逐渐打通,越来越多的货物直接从红海出入,商队也就不再通过佩特拉,这使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为削弱。4世纪初,佩特拉被东罗马帝国所占领,不久又经历了几次大地震,破坏了大部分地面建筑,拜占庭人便遗弃了佩特拉。7世纪,佩特拉被阿拉伯人所征服,但由于它远离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已无法再现往日的繁华,后来竟成了叙利亚到埃及或阿拉伯半岛驼队经过的落脚点。此后,佩特拉再次被人遗弃,纳巴特人也在漫长的时间里不知去向了。此后的岁月中,隐藏在群山峡谷之中的佩特拉古城默默无语,荒芜和沙漠埋没了她昔日的一切辉煌,像历史上很多被荒弃的城市一样,约旦古国的这座玫瑰城被人们遗忘得无影无踪,只有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英人,还记得它存在于大漠与高山之中。但他们也只是把城池内的墓地和洞穴当成遮风避雨的场所,而外界几乎无人知晓。直到1812年,一名化装成阿拉伯商人的瑞士探险家约翰。伯克哈,凭着一身地道的穆斯林长袍和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竟奇迹般地通过西克峡谷,在一位当地向导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座沉睡了几个世纪的“石头城”,向世人揭开了她玫瑰色的面纱。约翰。伯克哈进入古城时发现,当时的佩特拉只有少数的贝都英人居住,但大部分建筑依然十分宏伟。这些雕凿在石壁上的建筑虽然在2000年中饱经风霜,却仍屹立不摇、熠熠生辉。约翰。伯克哈感到十分震惊。从佩特拉回到开罗后,他将关于佩特拉的见闻记录在《叙利亚圣地旅行记》一书中。此后的100多年,这座“荒漠古城”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家、探险家、考古学家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通过考古学家多年的发掘、整理和开发,今天的人们再来到这座石头城前,已对城池中的建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展现在游客们眼前的佩特拉古城,处于与世隔绝的深山峡谷中,整座城池散布在方圆20多平方公里的山谷、山坡、山顶上,城池中的每一座居处几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围悬崖绝壁环绕,令人叹为观止。为了进入佩特拉,游客们必须徒步、骑马或乘马车穿过一道高耸而狭窄的地峡,也就是说,这条长约1.5公里的狭窄峡谷是进入佩特拉遗迹的惟一通道。峡谷最宽处约7米,最窄处的裂缝仅两米左右,岩危壁峭之下,只能容一人通行。峡谷通道的两侧是由岩石自然断裂而成的峭壁,高达100余米,人行其中,顿感肌骨透凉,仰观苍穹,石岩成缝,只见一线青天,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无法想像的是,这条崎岖不平的峡谷裂缝中,在两边如同刀削斧砍般的崖壁上,不仅雕凿有众多的洞窟和岩墓,还排列着两条为城池输送饮用水的水槽,有的地方用陶制水管连接。史前时代的纳巴特人和后来的罗马人,就是将进入佩特拉之前山上的穆萨泉水,用这样的水槽,引到“宫殿墓室”上方的储水池里,供城里居民饮用。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利有弊。 公元106年,罗马人决心进攻佩特拉,而要想进入古城,除了这条高耸巨石的狭窄裂缝,并无任何入口。罗马人久攻不下,后来竟意外发现,供给佩特拉城的水源在地峡的外面,于是便切断了城中的水源。这招“断水计”果然给了佩特拉致命的一击,当城内水源枯竭之后,佩特拉军民不得不放弃抵抗,终于被罗马帝国吞并。“一线天”峡谷裂缝的末端形似一个巨大的钥匙孔,从这条裂缝中走出来,就到了一片较为宽阔的广场,广场正面是佩特拉最负盛名的建筑——卡兹尼宫。卡兹尼宫刻凿于公元前1世纪,是纳巴特王国阿尔塔斯三世国王的陵墓。宫殿正面宽约30米,高43米,整座宫室凿在陡岩上,分上下两层,依山雕凿,造型雄伟,有6根罗马式门柱,直至洞顶。柱与柱间是神龛,供奉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虽多残缺,仍不失本来神韵。正殿后壁龛肃立着圣母像,栩栩如生。左右殿壁的壁画,色彩暗淡,但粗犷的线条依稀可辨。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据说当时的佩特拉古城富庶一时,作为国王的陵墓,这里面藏有无尽的宝物,而宫里顶端的瓮就是藏财宝的地方。所以,后人称它为“卡兹尼”(阿拉伯语藏宝室的意思)。穿过卡兹尼宫前面的小谷,是一座因形就势沿山石而凿成的露天剧场。剧场紧靠山岩巨石,剧场的舞台和观众席也都是从岩石中雕凿而出,共34排,有几千个座位,周围有四根粗大的石柱。这座宏大的剧场是公元前后阿拉斯塔四世国王统治时期修建的。南面半山腰的欧翁宫似是王室殿宇。拾级而登,只见半山岩石几乎被完全掏空,几百平方米的大殿不见一根柱子。后面的配殿肃穆而阴森,从此地沿台阶而下,错落排列着纳巴特王国历代国王的皇家墓室。宫殿的两侧是密如蜂巢的石窟群,分别作为寺院、住宅、浴室、墓窟。墓窟内部红白相间的细砂岩纹理变化丰富、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大自然造就出如此精美的岩石实在令人叫绝。史前的佩特拉古城,南北均有城墙。纳巴特人在那里用石头铺就的宽达6米的街道,街道两旁是一、二层的建筑,罗马人占领后,在街两侧加了石柱,所以佩特拉大街现叫“石柱街”。大街北(右)侧原建有拜占庭塔和飞狮神殿。神殿建造于公元27年,但后来遭遇大火,公元363年,当地又发生大地震,这座旷世之作成了一片废墟。位于佩特拉大街西端的是佩特拉博物馆,里面陈列的佩特拉出土的纳巴特人和罗马人时代的陶器、铁、铜和玻璃制品令人赞叹,而馆内的人兽雕塑更是美不胜收:绰约多姿的顶水坛少女、盛气凌人的壮硕武士、咆哮的雄狮、温顺的绵羊,一尊尊呼之欲出。佩特拉博物馆设在纳巴特人挖凿而成的石室中,还在大门上方开了五个窗洞。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负责对佩特拉遗迹进行管理、发掘和保护的文物部门可谓独具匠心。博物馆北面的五公里处,是佩特拉著名的“代尔修道院”,沿着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梯形盘山道拾级而上,须爬1800个台阶,途中怪石林立,两侧隆峰峭壁。代尔修道院是纳巴特人建的一座神殿或皇家墓室,沿山劈凿而成,正面宽50米,高45米,前面有8根巨大石柱,是佩特拉最大的石凿建筑。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方尖碑。佩特拉古城反映了纳巴特王国五百年繁荣时期的历史,古城多数建筑保留了罗马宫殿式的风格,表明古纳巴特人曾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古城的遗迹,我们可以了解古纳巴特文明,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罗马文化,是罗马文明研究的重要参考。虽然已是旅游胜地,但在许多方面,佩特拉依然披着神秘的面纱,使人难于理解。首先,佩特拉的原住民,那有着高超的建筑和雕刻艺术的纳巴特人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他们从哪里来?佩特拉古城被遗弃之后,他们又流落到何处?2000多年前曾经森林繁茂、牧场肥沃、清泉绕峡的绿洲为何变成了今天酷暑枯涸、寸草不生的沙漠荒原?有关佩特拉的真正用途,至今也是不解的谜。佩特拉方圆几十公里内,四周的山壁雕凿有许多的建筑物。有的壮观,有的精美,有的简陋,有的还不及摆放小神像的方形小室大,几乎仅能算洞穴。一般认为它们是神殿、庙宇和祭坛。但有人却对此提出疑问: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房间里却没有任何的祭祀标记?有人据此进一步提出,佩特拉不能称为一座城市,它更像一座纪念碑似的公墓或者说寺庙。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亡灵之城”。然而,假如它果真是纳巴特人的墓地,为什么从未发现过有关丧葬的物品,如石棺、尸骨?还有,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古城为什么早早就被人遗弃了呢?1991年,有些科学家们发现,早期的纳巴特人时代,佩特拉四周的山地曾密林四布。然而到了罗马时代,人们为了建房和获取燃料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致使森林匮乏。到了公元900年,环境进一步恶化,过分地放牧羊群又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一地区渐渐沦为沙漠。也就是说,环境恶化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也有人认为,导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灾。公元363年,一场地震重击了佩特拉城,震后,许多建筑沦为废墟。公元551年,佩特拉城再次遇到强烈地震。连续的地震使它损失惨重,因此走向衰落。1994年,又有一位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现在人们看到的佩特拉只是古城的一小部分,“佩特拉古城大多数的建筑还都埋在自然沉积的沙中,事实上,佩特拉城的大部分还有待发掘”。虽然人们认为他的话未免有些耸人听闻,但谁也不敢轻易作否定的结论。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和考察。据新华社报道: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与约旦签署的旅游谅解备忘录,从2004年12月15日起,将开展中国旅游团队前往约旦旅游的业务。朋友们,约旦的玫瑰城在等待着你,启程吧!泰国-班清考古遗址国  名:泰王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国  徽:图案是一只大鹏鸟,鸟背上蹲坐着那莱王。传说中大鹏鸟是一种带有双翼的神灵,那莱王是传说中的守护神。自然地理: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面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首  都:曼谷班清考古遗址——班清——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所属国:泰国英文名:Ban Chiang Archaeological Site班清遗址位于泰国的乌隆地区,自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青铜器在班清史前遗址的墓穴中被发掘出土,考古学家们开始思考东南亚发展红铜和青铜制作技术的可能性,随着对班清研究的不断深入, 班清被视为东南亚发掘地区最重要的史前聚居地,是人类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的中心。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班清,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上的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自从人们在其地下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大量的青铜器物和史前人类遗骸之后,这座过去默默无闻的小镇突然引起了世人关注,成为泰国历史中的重要一页。事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祖祖辈辈以来,虽然班清的村民对村里随处可见的陶器碎片相当熟悉,但这并未引起他们的注意,直到1957年,有个村民发现了一只完整的陶罐。1966年,有个美国人在这又发现了新的陶器。后来通过对其测定,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些陶器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1974年,一批考古学家来到了这个位于泰国东北部的村庄。谁也没想到,从地下挖出的第一件“文物”让所有的考古人员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挖出来的是个20世纪的便盆。但当他们继续往下挖到5米深处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可以看出,几千年前的先民,曾代代重叠地生活在这块遗址上,并将死者埋在这里。每个新聚落的村民,其居所的柱桩正好从前人的墓穴上夯下去,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1975年,在班清的另一个地方,他们也发现了一处墓葬,里面的尸体由几层陶器碎片覆盖着。在挖掘现场,作为当时的联合探险队的主任,美国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发现在方坑最底层有一件青铜别针模样的东西,当他轻轻地把这个小东西移动出来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别针,而是一只带插孔的矛头,矛头的尖被特意折弯。后来的分析表明,这只矛头经过浇铸、冷却后捶打和退火。研究人员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所对应的地层中,发现了陶土坩埚及大量被烧过的黏土,坩埚里面有渣滓余迹。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红彩陶、青铜器和金银制品。大量的发掘表明,班清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人们发现,数千年以来,班清在冶金技术方面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班清人在制作技术上还有着不断的创新。在班清遗址上发现的最古老的青铜器,虽然已经显示出一定的制作水平,但在后来出现的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器以及装饰更加华丽的工艺品中,更显示出他们在金属冶炼加工上高度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人们通过研究发现,约公元前2000年,班清一带的居民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考古人员还出土了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锡量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由此可以证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在青铜时代之后,班清经历了铁器时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制作的铁制手镯和铁制矛头,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这些铁制器物表现出不同于青铜器物的铸造技术。令人不解的是,经过分析显示,班清的铁是从专用矿石中冶炼出来的。班清古代居民在陶器制作上的水平,包括丰富多彩和多种多样的风格,也给现代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班清遗址中出土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些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1982年,美国考古学家乔伊斯。怀特把在班清古墓中发掘出土的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在早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陶器中,摇摆压印、丝线标志和雕刻图案是普遍使用的装饰技术。至早期的后半叶,手工绘制简单的线条图案日益盛行。球状的陶器有的有美丽的短花边,有的在下部有着特征性的丝线标志,有的在肩部有着红色的画和雕刻的图案,这些都出现在早期的末期。中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特征是更大的陶器容量和更小的陶瓷厚度,丝线标志和雕刻也变得更为精细。在班清中期葬品中发现了形态各异的龙骨陶器,有些陶器有着雕刻和着色的图案,有的陶器有着白色龙骨,有的龙骨的脉管镶嵌着厚厚的红边。晚期(大约公元前300年到公元200年)的陶器普遍用红色蒙在黄色上面,有红色图案的红陶器和红色的磨光陶器,这些陶器有着鲜明的手工设计特色,主要有卷轴形的、涡旋形的、S卷形的、同心圆形的等等。简单的、磨光的、没有绘制图案的陶器在晚期也普遍得到制作,用做祭品的陶器是精心绘制的红色黄色错杂的陶器。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随着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越来越多,考古学家们对班清史前民族的关注、探讨、争论和疑问也越来越多。乔伊斯。怀特曾经写道:从班清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在它最为繁华的时期,“一定是一种地区性的中心,然而又是什么样的中心呢?”他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班清文化无疑是东南亚最早的青铜文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之一。因此,一些泰国历史学家据此推断,也许班清就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然而,这种看法并未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学者们的共识。有人指出,在班清文化的同时或稍晚,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也先后出现了青铜文化,而这些地域有的与班清距离非常遥远,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原、山脉或海洋。如果说班清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那么这些地方的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难道他们都是从某一个源头传过去的吗?如果进一步追问,远古时代世界上的青铜文化到底是一源发生的还是多源发生的呢?还有人问道:虽然班清的青铜文化时间久远,但从发掘的情况来看,在这里似乎并未发现最初的青铜冶炼产生过程。那么,班清的先民是怎样获得青铜冶炼加工技术的?他们是这项技术的原创者还是从别处学来的呢?由于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班清一地,而且涉及到人类青铜文化的起源,事关重大,未经深入研究谁也不敢轻易下结论,所以这些疑问至今仍未解决。马耳他-地下宫殿国  名:马耳他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两个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左侧为白色,右侧为红色;左上角有一镶着红边的银灰色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士的鲜血。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的来历:马耳他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作战,配合盟军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进攻,于1942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十字勋章。后来,勋章图案被绘制在国旗上,1964年马耳他独立时,又在勋章图案四周加上红边。国  徽:为盾徽。盾面为马耳他国旗图案。盾形上端是一顶王冠,两侧为橄榄枝和棕榈枝,底部的饰带上写着“马耳他共和国”。自然地理: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316平方公里,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首  都:瓦莱塔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谁在五千年前开凿了这座巨石迷宫?所属国:马耳他英文名:Hal Saflieni Hypogeum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是马耳他著名古迹,有“史前圣地”之称。它位于马耳他岛上距首都瓦莱塔城南1公里的帕奥拉市中心附近。这座地下宫殿约建于公元前3200年到前2900年间,为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地下12米深处的岩石中挖凿而成。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提到马耳他,人们首先会想到“阳光、大海、蓝天、沙滩”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好多年来,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的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马耳他是世界上几个最小的国家之一,从最东南部到西北部大约有27公里,东西向最长为14公里。整个境内没有大的山脉、河流,也没有永久性的湖泊。海岛四周是洁白如雪的沙滩,若从空中俯视,马耳他更像几颗散落在地中海的璀璨珍珠。历史上的马耳他可谓多灾多难。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地中海的中心,扼地中海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冲,自古以来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2000多年以来,这里曾相继被腓尼基人、罗马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圣约翰骑士、法国人、英国人统治过。直到1964年,马耳他才终于脱离了英联邦而宣告独立。1974年,马耳他共和国正式成立。这种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使它不可避免地融合了多种历史文化背景。各族统治者们先后在马耳他岛上建造起富于他们各自民族风格的寺庙、教堂、城堡、宫殿等。这些古老建筑,有的已成为残垣断壁,有的埋没于荒草蔓野之中。而“马耳他”这个名字也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取的“马莱特”演变而来的,意思就是“避风的港湾”。在马耳他这种极为复杂的历史背景中,有两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尤其为人所瞩目:新石器时代和圣约翰骑士时代。这两个不同的时代,造就了马耳他的三处世界遗产。别看马耳他整个国土面积只有 316平方公里,但考古表明,早在公元前40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马耳他群岛就已经有人类居住。早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间,这些岛上的居民建造了三十多处巨石神庙和地下墓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在如此有限的面积之内,能有三处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和320座具有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在这三处世界遗产中,最为神秘的当属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1902年,在瓦莱塔城南不远处,有条过去从不引人注意的小路,忽然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原来,当地有户居民在挖地基准备盖房时,无意中在地下发现了一处暗藏的巨大洞穴。考古人员通过勘察这个洞穴时发现,这并不是天然洞穴,而是人工在石灰岩中凿出来的一座地下迷宫。整座地下建筑共三层,最深处离地面12 米。里面由许多上下交错、多层重叠的房间组成。经历了几个世纪后,洞穴中的房间越来越多,通往新出口的新通道不断被凿出,最后整个遗址形成了一个有着3层33个房间的地下结构,成为一处名副其实的地下宫殿。里边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龛。中央大厅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的石料凿成的大圆柱和小支柱支撑着的半圆形屋顶,天衣无缝的石板上耸立着巨大的独石柱。整个建筑线条清晰、棱角分明,没有发现用石头镶嵌补漏的地方。人们走进这里,顿生别有洞天之感。哈尔。萨夫列尼地下宫殿一系列彼此连接的墓室均是在坚固的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凿空岩石作为墓顶,类似拱形悬臂。其中有20间墓室的顶部还雕出了房梁、门楣,有的壁画上画的是牛的形象。地下陵墓中央的礼拜室,是没有任何修饰的正方形房间,在礼拜室中的一个小的赤土陶器中,人们发现了一个10厘米高的女神雕像。在这座地下宫殿里,岩洞的作用各有不同,有储粮、储水、殉葬、神谕室等。神谕室因一个刻在墙壁上的壁龛而得名。而最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们测算了这座地下迷宫的建造年代,发现它竟然是公元前3200年到前2900年间建造的!也就是说,这座地下迷宫建于距今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面对着规模如此恢弘的地下宫殿,任何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在遥远的、生产力低下的石器时代,马耳他岛上的居民为什么要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座地下建筑?它的用途又是什么呢?1902年这座地下建筑被最初发现时,施工人员在其中发现了大约7000具遗骸。当时有人据此判定,它可能被用做死者的安葬之地。但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掘出的地下宫殿规模也越来越大。不少人开始对安葬之地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他们感到,建造这样巨大的一座宫殿来做“墓地”,这是无论如何也令人难以置信的。于是就有了新的解释:这幢地下建筑,也许原本要建成一个神殿,但是从史前时期开始,却一直被当做墓地使用。但“神殿”与“墓地”是功能完全不同的建筑,按常理绝没有二者混用的道理。因此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更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人们发现这座庞大的迷宫并非用石块砌成,而是在一个石灰石质的山上将一整块巨石掏空而凿成的,整个工程大概用了几百年时间之久。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还不会使用金属,所用的工具只是石刀、石斧等简单的石器,那么,他们是怎样开凿出这么巨大的地下宫殿的呢?考古学家们虽然研究了很久,但始终不得要领。直到现在,这些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答案。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庙——孤岛上的巨石神庙所属国:马耳他英文名:Megalithic Temples of Malta马耳他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科米诺、科米诺托和菲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马耳他巨石庙也被人们称为“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在马耳他群岛的岛屿上,至今仍有30多处雄伟宏大的巨石建筑遗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是地球上从遥远的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最为复杂、最有魅力的遗迹。1980~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耳他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耳他真是个神奇的岛国。在这个小小的国家,不仅有十字军时代的宏伟建筑,而且还有众多更为古老得多的、新石器时代的神庙遗迹。这些远古的建筑都用巨大的石块建成,散布在马耳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列尼以及塔尔申等地区的村落中。虽大多已在过于悠久的岁月中坍塌,但基本结构仍较完好。这些巨石建筑气魄非常宏大,所用的石灰石有的雕凿粗糙,有的琢磨光滑。其建筑物本身有的墙上有粉饰,有的还看得出来当年的精细雕刻。在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中,考古学家们发现里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来很像神龛,还有平滑的石块酷似祭坛,猜测它们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筑,所以就把这些建筑物称做神庙。在这些巨石建筑中,最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戈佐岛上的吉干提亚神庙。这座神庙经考证建于公元前2500年前,当地人称之为“戈甘蒂扎”,意思是“巨人的杰作”。它面向东南,背朝西北,是用硬质的珊瑚石灰岩巨石建成的。这座神庙正面高达8米以上,用紧密衔接的石灰石板拼成,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最早运用拼接技巧建成的杰作。神殿内部使用的是软质石灰岩,有多处精美的装饰。神殿最早只有南庙后部的3个穹顶,后来又增建了两个小穹顶。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神殿外墙最后部分所用的石材竟然高达6米。在人类还没有发明任何机械的史前时代,这样巨大的石块是怎样运送到工地的,至今还无人能够回答。坐落在马耳他岛屿上的哈加琴姆神庙也是用巨石建成,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极品,也是最复杂的巨石遗迹之一。考古人员发现,这里很多石头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宗教意义。其中一块长达660米用做铺路石的大石板,是马耳他群岛所有的神庙中最为巨大、也最令人瞩目的超巨型石块。在这座巨石神庙中,人们可以看到,在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块做成的“石桌”,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还是柱基,至今仍未定论。在这座神庙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有人据此估计这座神庙与当时的母神崇拜有关。穆那德利亚神庙俯瞰地中海,其扇形的基本构造因峭壁的掩遮,而减少了风化的侵蚀,保存得相当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现出马耳他巨石建筑的特征。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年前,它又被称为“太阳神庙”。有人仔细测量了这座神庙后提出,这座庙宇实际上是一座远古时代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直到现在,这些神奇的功能依然存在。这又引发了人们新的猜测:有人提出,4500年前,神庙的建造者们怎么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呢?在马耳他神庙中规模最大也最著名的要属塔尔申神庙。很久以来,岛上塔尔申村附近的农民在犁地时就常遇到犁被地下的大石块碰坏的情况。但朴实的农民们并未想到刨根问底,直到1913年,当地有个人才将此报告了岛上的有关部门。考古学家经过挖掘发现,这里竟然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塔尔申神庙只有较低的外围墙和地基还基本保持完整。但通过艰难细致的考证,考古学家们终于把这座约建造于5000年前的庙宇的原貌重新拼砌出来。这座神庙遗迹占地达8万平方米,已挖掘出来的有几间厅房,包括一座庙宇的两个大厅,另一座大殿的一个大厅以及第三个大殿的进口。通过反复考证,考古学家认为,塔尔申神庙的顶盖似乎是用横梁加树枝再覆以黏土或者石灰石造成的。神庙的大厅前有个前院通往庙内。神庙厚厚的外墙嵌有石灰石板。有关人员发现,石墙上的石头与石头之间没有灰浆黏合,墙顶上砌有石砖及其楣石。神庙的正门通往第一个大殿的正厅,内有一尊大石像,据考古学家研究,这尊石像可能是被称为“送子娘娘”的主神。石像右边有个祭坛,祭台上边有螺纹雕刻,有人分析说,这可能代表娘娘的慧眼(这些雕刻在塔尔申好几处地方都发现过)。在石像右边的祭坛上,还遗有动物的骸骨和一把燧石刀,附近还有个石盆可能用来盛放献祭时的用具。塔尔申神庙有两个阔大的门洞通往弧形的凹室,其中一个凹室有另一条通道连接第一个庙殿与第二个庙殿的主厅。两个大石盆可能是用来焚香或者盛放献祭的牲畜。献祭用的祭坛位于通道的两侧,通道旁有道石头台阶,石头台阶顶端有一个形状十分奇特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用途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至今用途不明。塔尔申神庙的另一个神秘之处在于,经过通道出了庙门之后,外面有个形状更为奇怪的亭子,亭子的顶部盖着大石板。亭子里面满地小圆洞,石洞附近还有大小与石洞完全吻合的石珠,但这些石珠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至今无法弄清。考古学家认为,总的来说,马耳他巨石神庙建造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 ~公元前1500年,也就是距今5500~3500年前。但人们至今在马耳他没有发现任何建造这些神庙使用的工具。不论从建筑规模、工程技术上还是从它所体现的科学内涵上,马耳他巨石神庙都使考古学家们感到惊异和难以理解。这些神庙大多数比金字塔建造的年代还要久远,根据历史学的常识,那时的人们应该还没有文字和轮子,对机械和金属的使用也一无所知。它们如何搬运、挪动、竖立起来这些庞然大物般的巨石,又如何精确地规划和设计这些巨大的建筑?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却显示这些神庙的建造者在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和历法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造诣,而且他们还应该拥有深思熟虑的社会组织,这才能使他们不依赖外力完成这些巨大的建筑。那么,马耳他岛上的这些巨石神庙到底是什么人建造、又是如何建造的呢?再进一步追问,那些远古时代的人们为什么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如此巨大的建筑,它的目的和用途又是什么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中世纪起,人们就开始绞尽脑汁地追究这些巨石建筑的由来和用途。几百年过去了,神庙遗迹和资料又发现了不少,具体的考证和研究也有许多进展,但这些关于神庙的根本问题却始终在困扰着人们,至今无法弄清。马耳他,这个只有316平方公里的岛国,因为出现了这么多巨石建筑遗迹,给全世界的考古学家们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希腊-德尔斐考古遗址国  名:希腊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蓝白相间的横条组成,四道白条,五道蓝条。靠旗杆一侧上方有一蓝色正方形,上有白色十字。九道宽条表示希腊的一句格言:“不自由毋宁死。”国  徽:为由橄榄枝环抱的盾徽。近似方形的蓝色盾面上镶嵌着一个白色十字,白十字象征宗教信仰。自然地理: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北部与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接壤,东北与土耳其欧洲部分接壤,西南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首  都:雅典德尔斐考古遗址——“世界之脐”德尔斐所属国:希腊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Delphi德尔斐为古希腊著名圣地,位于雅典西北方帕尔纳索斯山麓,距科林斯湾9.65公里。遗址系阿波罗神庙所在地,以该庙的女祭司皮提亚宣示的神谕著称。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尔斐考古遗址作为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研究表明,从迈锡尼晚期(公元前14世纪)起,这里便开始有人居住,但其历史实际上始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因为这时它参加了近邻各城邦的同盟会议并成为它的主要中心之一。当时,雅典、斯巴达、科林斯、西息温等近邻同盟就在德尔斐神庙前举办过“皮提翁庆节”。从公元前582年开始,希腊的德尔斐竞技运动会每4年在此举行一次。相传此地最早的神是加伊娅,这里是加伊娅和她的女儿忒弥斯的祭祀地,由一条巨蟒看守。一天阿波罗来到这里,杀死了替加伊娅守护神坛的巨蟒,遂据有此地。也就因此,阿波罗不肯呆在众神王国奥林匹斯山上,而常年在这里享受人世的祭享与供奉,并经常通过女祭司之口来向人间发布神谕,故而德尔斐以阿波罗的家乡闻名于世。历史上的阿波罗神庙是德尔斐城的中心,最早可能建于公元前5世纪以前,后曾几度重修。公元前356~前346年,福基斯人强占德尔斐,劫掠神殿财物并熔化了许多贵重供品。直到他们被马其顿王腓力二世驱除,神庙才得到重建。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自认为是阿波罗在人间的化身,他执政时阿波罗神庙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成为希腊最著名、最壮观的神庙之一。但从罗马时代早期起,德尔斐便屡遭劫掠。公元390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封闭属于希腊众神的德尔斐神庙,禁止神谕活动。从此之后,德尔斐的地位逐渐降低,众多的庙宇等建筑逐渐坍毁,并最终沦为废墟。德尔斐遗址系统的考古发掘始于1829年, 法兰西考古研究院主持的发掘使这一世界遗产得以重见天日。发掘所揭示的建筑布局,为2世纪地理学家鲍萨尼阿斯的著作所证实。经过考古学家多年的努力,现已将神庙区的所有古建筑清理出来,并建有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人们可以看到德尔斐遗址的复原图,群山环抱之中,巍峨壮观的阿波罗神庙矗立其中,显得极其宏伟辉煌。今天人们看到的德尔斐遗址建筑群,主要由阿波罗神庙、剧场、竞技场等建筑组成。从神庙区大门进入圣地,有“之”字形大道沿山而上,可达于阿波罗神庙和露天剧场,此即古时所称之“圣路”,路两旁有希腊各城邦为供神而兴建的“礼品库”、祭坛、纪念碑、柱廊等众多的历史遗迹,包括从公元前6世纪到前2世纪的希腊各时代建筑代表作,其中已部分修复的有雅典、锡夫诺斯、尼多斯等城邦的礼品库。遗址建筑群的核心阿波罗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间曾数度被毁,又曾多次重建。现存的阿波罗神庙区,仅存神庙地基和圆柱遗迹。在神庙的前后各有6根硕大的多利安式石柱, 两侧各有15根,全部是用石料精雕细刻而成,并有院墙环绕。院墙内的圣地面积为16.7平方千米,三面为德尔斐城所围绕,东南面为入口处。院内设有众多城邦或私人颂扬神谕的纪念碑。在神庙和各邦礼品库中发现了不同质地的众多雕像。其中阿波罗神庙北侧的驭者铜像,是一组已散失的群像中的一个,约作于前470年左右,被认为是希腊早期古典雕刻艺术的杰作。驭者像高约1.8米,取直立姿势,似站在一辆战车之上,右手伸出拉着缰绳,左臂已残缺,双脚并立,但重心放在右足上,全身姿态极为潇洒自然。在前面有高约9米的伊奥尼亚式细长圆柱,圆柱附近的一些地方还有圆殿遗迹。它是公元前390年左右的建筑物。圆殿的底基直径长为13.5米左右,殿身长为8.6米左右。外侧柱为多利安式石柱,内侧柱为科林斯式石柱。另有一尊立于爱奥尼亚式柱头上的大理石有翼狮身人面像,造型生动,形象别致,也常被作为希腊雕刻艺术的代表作。著名的雅典礼品库建于公元前490年~前480年,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维多利亚式廊柱建筑。礼品库墙壁上刻有800多篇献词以及希腊人喜爱的雕刻。此外还发现有献神鼎、钵、碑志和铭文等,它们对研究希腊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阿波罗神殿后面的不远处是德尔斐露天剧场,是一座大理石建砌的半圆形古剧场,也是古希腊人建造的数百个剧场之一。这座露天剧场之所以举世闻名,是因为它和阿波罗神庙建在一起,阿波罗神正是音乐与诗歌之神。在如今的墙壁上,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刻有阿波罗颂歌的音符。很难想像,作为公元前4世纪遗物露天剧场,现在仍能使用。今天的希腊人仍在这里演出当年创作的戏剧。同时,希腊人也常在这里举办音乐、诗歌及戏剧的竞赛。德尔斐剧场为半圆形格局,有38层台阶,可容纳5000名观众。如今的德尔斐剧场俯视着希腊最古老最漂亮的一片橄榄林。橄榄林共有120万棵橄榄树,把这座古老的建筑衬托得光彩照人。再往上往西一直攀登上去,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竞技场。跑道上的起跑线仍可辨明,自起跑线至终点线的距离约为177.53米左右。场地为红泥土地面,周围用条石垒成环形看台,可以坐7000人。整个竞技场的平面呈长条马蹄形。该运动场是古代希腊的四大运动场之一,著名的皮提翁运动会每隔4年在此举行,其盛况仅次于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尔斐有着所有希腊圣地中最重要的神殿。而对古希腊人来说,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它是一个国家的圣地,“神谕”所在之处。从希腊的远古时代起,德尔斐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和统一的象征,又被称为“世界之脐”。根据希腊神话中的记载,据说阿波罗神庙是大神宙斯的双鹰从天涯两极飞来聚会的地方,因此被称为“欧姆法洛斯”(脐),希腊人在其正中立石为记,作为地球“肚脐”的标志耸立在神庙的前面。在此后的岁月中,这块石头不仅成为传说中的神物、当地最古老的崇拜物,也是德尔斐神谕的起源。古希腊人认为, 要想知道神的重大信息,就要到神谕宣示殿去听。他们相信,神明会向人类说话,为人们指点迷津、指点未来,而与神的交流,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据说当时的德尔斐神谕十分应验,因而威信极高。古希腊人也对此极为崇拜,希腊国内,地中海沿岸,以至遥远的黑海地区,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信徒前来祈求神谕。信徒们祈求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普通人想知道自己的婚丧嫁娶、结婚后配偶是否忠诚,将军们想知道哪天出兵,工人们想知道哪天开工,水手们想知道航行的凶吉,政治家想知道怎么调节理顺政务。总之,从国家大事到家庭、个人的私事无所不包。据说,德尔斐神谕不但能对个人祸福示解,还能对城邦的重大问题作出决议。这一传说对希腊的宗教、文化与政治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德尔斐神谕中,一个最著名的神谕是对俄狄浦斯发出的,预言他以后要犯下杀父娶母的罪行。尽管俄狄浦斯想尽办法希望避免悲剧的发生,神的旨意仍然不可抗拒。于是,古希腊最著名悲剧之一——《俄狄浦斯王》就被视做命运悲剧而为世人所熟知。千百年来,德尔斐的神谕宣示殿遗址都被人们当做求取预言的地方。无数古代记载证明,古希腊人相信神谕确实灵验。当然现在很多人认为,神谕是一种古代的习俗,与别的早先已经消失的习俗差不多。也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神话、民间故事和当时广为流传的一般性预言混合而成的东西。德尔斐的神谕宣示殿里真有神谕吗?古代的希腊人真的能得到神谕帮助吗?这对现代学者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谜。西方自然科学兴盛以来,不少人运用近代科学对此地作了考察。他们认为,神谕的预言能力来自地质现象,包括一个地表的裂沟、从裂沟冒出来的气体以及一道泉水。神职人员就根据气体冒出来的方向、高低以及泉水流注的情况对人们宣示神谕。然而,100年前考古学家在此挖掘时,却没有找到裂沟,没有侦测到气体。于是,1900年,一位英国的年轻古希腊学者欧皮便明确指出,德尔斐的神殿中根本就没有裂沟,也没有气体逸出。那么,德尔斐神庙里的“神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对此简单地指责为“迷信”,恐怕是失之轻率的。有些人认为,裂沟和泉水恐怕是在罗马人封闭神庙时被损坏了,而经过漫长的岁月侵蚀,到重新发掘时神庙只剩下地基和一些圆柱,因此无法找到。另一些人却认为,在德尔斐神庙求取神谕有一整套仪式和行为方式,在这些仪式中,人们受到心理暗示,从而对事物的未来作出判断,这才是神谕真正的秘密。究竟谁是谁非,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希腊-韦尔吉纳的考古遗址韦尔吉纳的考古遗址——亚历山大之父的金棺?所属国:希腊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Vergina位于希腊北部的小镇韦尔吉纳的考古遗址,被视为古代马其顿人的首都艾加伊城的遗址。遗址中发现有墓葬群中的马其顿王国皇室墓群,其中可能有亚历山大之父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四世的墓穴,两座墓穴中都装饰着精美的壁画,被保留下来的巨大宫殿用马赛克和灰泥装饰。整个遗迹有300多个坟墓,其中有些为公元前11世纪建造。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韦尔吉纳的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艾加伊城位于皮埃利亚山脉以北的山坡上,是古代马其顿王国的首都。考古学家证明,自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青铜器时代早期艾加伊城就有常住居民,到了铁器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该城逐渐繁荣昌盛起来,成为周边地区的中心城市,居民人口数也急剧增加。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艾加伊城发展的鼎盛时期,包括马其顿国王都城在内的大量的传统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建起的。19世纪初,几位法国考古学家对艾加伊城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不久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二战以后,人们又对艾加伊城的墓葬进行了第三轮挖掘。1977年,发掘工作有了很大的突破。发掘人员在研究马其顿历史卓有造诣的考古学家马诺里斯。安德罗尼科斯率领下,终于使遗址中的马其顿王家墓地重见天日,这个重大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人们发现,在墓地的几百座墓穴中,虽然有些在古代就已被盗墓贼所洗劫,但里面还是保存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文物,以及墓中珍贵的壁画。挖掘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座与众不同的拱顶墓。它的入口上方装饰着一道彩绘中楣,长5.56米,表现的是狩猎的场面。经过仔细勘查,人们发现,构成这座拱顶陵墓大门口的两块石板没有被人触动过,于是,决定采取移走拱形顶部拱心石的方法进入陵墓。当清理干净陵墓顶部的时候,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个看上去像是用干泥砖砌成的祭坛。打开陵墓之后,墓室的地板上有一批银制器皿,青铜盔甲立在墙边。在墓室后面朝门的地方,有一个盒状的大理石椁,里面是一只精美绝伦的金棺,金棺重11公斤,顶盖上有一颗星,那是典型的马其顿王族的标记。里边装殓着一具火化后的骨骸,它最初被包在紫色的布里,上面放着一个一个用黄金制成的橡叶和橡子环绕而成的金橡树花环(橡树叶是古希腊主神宙斯的象征)。随着挖掘工作的继续,人们又发现了位于陵墓前方的第二个墓室。这里也随葬着木制家具以及镀金的青铜盔甲,镀金的银弓箭匣。前庭也有一具金棺,里边发现了金器和用来包裹一些火化遗骸的紫布。这具遗骸看上去是一位妇女,其年龄在25至29岁之间。在如此大的古墓中发现这么丰富的遗存说明这很可能是马其顿王族成员的墓。在随葬主墓室的一顶头盔上有一条带状的金银头饰,它曾是希腊国王佩戴的饰品。墓内发现的壁画和器物风格所属的年代表明,这座墓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在遗址中还发掘出了王宫和剧院,据考证这两座建筑建于公元前4世纪。宫殿是以一座以柱环绕的内院为中心来组织布局的,宫殿还建有圆形的神殿、豪华的宴会厅,其中的一所建筑中还有马赛克铺成的地板。根据出土的陶器和其他物品的制作工艺判断,安德罗尼科斯认为,这座坟墓是在公元前340年~前310年间封闭的。这座陵墓应该是马其顿王族成员的墓穴。从墓中挖掘出来的文物豪华程度及年代来看,有人据此推测,它也很有可能就是亚历山大大帝之父腓力二世之墓。这种说法得到主墓室金棺上的王族星徽的支持。但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而在墓中没有发现能够确凿证明此人就是腓力二世的碑文或其他文字记载。那么,墓中的遗体究竟是不是腓力二世呢?20世纪90年代,一批法医专家根据古代文献对腓力二世的可靠记载,试图重新塑造出这位葬在墓内的死者的容貌。他们最后塑造出来的,是个面貌凶狠的独眼龙,这个人被加上胡须,制成了一尊蜡像。这尊蜡像身高约1.67~1.72米,其年龄大约在35到45岁之间。法医和考古学家们一致认为,这张重现的面孔,和从古代保留下来的腓力二世画像相比还是很近似的。蜡像的重塑增大了墓中人是腓力二世的可能性,也大大煽起了人们的好奇心。这个独眼龙到底是谁,他是不是亚历山大的父亲呢?有人提出,既然无法确认,那么,如果能找到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的墓,将尸骸挖出并进行DNA测试对比,不就解开疑惑了吗?这个想法不错,但前提是要找到亚历山大大帝的陵墓。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远征印度回到巴比伦后不久突然猝死。当时,他的遗骸就被埋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中。但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却突然失踪,变得下落不明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亚历山大死后,他部下的将军们为了争夺继承权,在大马士革为了亚历山大的遗骨争斗不休。一般认为,是他的将领托勒密最终获得了亚历山大的遗骨,并将其带回埃及。但也有人认为,托勒密带回的遗骨并非亚历山大本人。事实上,亚历山大的遗骸后来究竟被埋在何处,千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为了找到这个亚历山大的陵墓,自50年代以来,埃及国家文物委员会已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下发起了140次考察工作,并确定了40处遗址或者地区可能是陵墓的所在地。从60年代开始,一支波兰考古队一直在亚历山大城展开挖掘,他们挖出了一座罗马剧院和大型的罗马浴室,但是并没有找到亚历山大的陵墓。2004年6月17日,一条来自英国《独立报》的消息引起了考古学界的震惊——亚历山大遗骸在威尼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一位名叫安德鲁。鲁格的考古学家声称,他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亚历山大大帝的遗骸就埋在位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墓中。鲁格指出:在威尼斯圣。马可墓中祭坛下所摆放的木乃伊并非是圣徒马可,而是亚历山大大帝。他说自己的观点是根据一系列历史文献而得出的。比如,从时间上看,亚历山大遗体消失的时间正好于圣。马可陵墓落成的时间相吻合,并且陵墓的本身的结构正是马其顿王室所用徽章。他的文章被刊登在《今日历史》杂志上,他还在文中指出,应该掘出墓中的遗骸进行尸检。虽然这一提议遭到很多人的质疑,但也得到了个别人的认可。更有人联想到:“这是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机会,如果我们将那具遗体发掘出来,然后进行DNA测试,我们将有可能揭开亚历山大为何英年早逝,又有可能证明韦尔吉纳考古遗址中,那墓中人的真实身份。”这一切真能做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希腊-阿伽门农的都城迈锡尼和梯林斯的考古遗址——寻找阿伽门农的都城所属国:希腊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s of Mycenae and Tiryns迈锡尼和梯林斯的考古遗址,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与爱琴海萨罗尼克湾相距9英里,与阿戈斯北相距6英里,是一座3700年前的王城。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迈锡尼和梯林斯的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根据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记载,公元前12 世纪初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作为希腊各国的统帅,率领联军去攻打特洛伊(特洛伊是安纳托里亚西海岸的一个城市)。10年的战争虽然使希腊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迈锡尼国力受到了大大削弱。战后阿伽门农从特洛伊返国途中,被其妻子的情夫艾奎斯托斯杀害。而据说,阿伽门农所积累的财富和他一起埋葬在迈锡尼城附近,在荷马史诗中,它被描述成是一座“黄金遍地、建筑巍峨”的都城。专家们对荷马史诗描述的真伪持不同意见,曾有不少人认为这是神话传说。然而,亨利。施里曼(1822~1890年)这位曾发现过特洛伊城的德国考古学家,却坚信荷马史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并于19世纪70年代,动身到希腊南部一座陡峭的小山上去寻找阿伽门农国王的都城。1876年7月,施里曼在迈锡尼著名的“狮子门”城墙内发现了几个竖穴墓,他判断这就是阿伽门农的墓穴。掘开之后,墓中出现了壮观的场面,随葬品有大批的金银和青铜器物以及珠宝、饰物和武器。施里曼在最后一个坟墓中,发现了一个戴着金色面具的干尸。他兴奋地宣布,那就是阿伽门农的金面具。这消息曾轰动一时,但后来专家研究表明,这个竖穴墓的存在年代是公元前16世纪,金色面具也是在公元前1580年左右制成的,它们比阿伽门农的年代更早。但无论如何,迈锡尼王室陵墓的发现应归功于施里曼,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此后,施里曼又曾两次前往迈锡尼考察,特别是他在1884年发现了梯林斯的迈锡尼王宫,揭开了迈锡尼文明的面纱,使迈锡尼卫城和泰利安城堡以及大量古代遗址重见天日。后来考古学家们的研究都是在他的发掘基础上进行的。如今,迈锡尼已成为游览胜地,它以远古时代的城堡、圆顶墓建筑及精美的金银工业品著称于世。迈锡尼卫城入口的石狮门为最著名的景观之一。人们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珍藏的迈锡尼时代遗物,从金质王冠、面具、权杖、水晶高脚杯、价值连城的花瓶、铠甲和饰有宝石的武器、精美的壁画以及那曾隐藏着迈锡尼时代秘密的线形文字B泥板,件件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似乎都在诉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通过考古学家们长时间的研究,今天的人们已对迈锡尼文明有了一些了解。迈锡尼人是生活在青铜时代的民族,他们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间兴起于古代的希腊,其名字来自当时在希腊居主导地位的城市迈锡尼。虽然迈锡尼人从未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单一的王国,但是他们形成了一些松散的小城邦,城邦之间靠相同的语言、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相互联系,每个城邦有一位国王进行统治。除了迈锡尼之外,梯林斯、皮洛斯、底比斯、格拉、雅典也都是迈锡尼人生活中的重要中心城市。迈锡尼人的兴起恰与米诺斯文明的衰落时间一致。米诺斯文明以克里特岛为中心,从公元前2200年开始就在古希腊占据主导地位。大约在公元前1450年,迈锡尼人占领了米诺斯帝国的所在地克里特岛,并取代米诺斯人成为爱琴海世界的统治者。随着迈锡尼人的城市不断繁荣,他们的贸易和影响力跨越了整个地中海区域。通过考古发现,在每个迈锡尼王国的中心都有一座设防的城市。这些城市都建造在小山之上,易守难攻。小山的山顶总是建有一座卫城,卫城外围由巨大的回形墙所围绕,墙体窄部为3米,宽处为8米。王宫围绕着一个堂皇的庭院而建,其中包括宝殿、大厅、手艺工场、库房和王室成员的住所。王宫中最重要的建筑是“中央大厅”,这个大厅是国王议政和处理国家事务的地方。大厅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炉子,它的四壁装饰着华丽的壁画,壁画上都是日常生活的场景。在王宫的工场里,工匠们制作细陶器、珠宝、服装、香水、工具和青铜武器。王宫高墙外,卫城街道纵横,房屋鳞次栉比。在迈锡尼下葬的五位国王都戴着用金箔打制的面具。这些墓葬群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丰富的墓葬之一。迈锡尼国王下葬的墓室有两种不同的式样。早期墓地可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这是些简单的柱形坟墓,深陷在土地之中。好几代人连同他们的随葬品一起埋在这些坟墓中。墓室用石头作顶,墓室口用土封埋,墓顶可能会有一块石板来表明埋葬地点。公元前15世纪左右,竖穴墓发展成为规模更加宏大的石砌圆顶墓,这种圆形陵墓由技艺超群的工匠修建而成,因此,圆顶墓被认为是“圆顶墓王朝”。这种陵墓有着巨大的状如蜂巢的圆顶墓室,上面用泥土覆盖。这两种坟墓的结构都让盗墓者难以进入,因此墓葬中的许多宝物至今仍完好无损。和它同时期的遗物还有迈锡尼的宫殿城堡。迈锡尼人生性好战。他们的坟墓中常有铠甲、武器和战争场面的绘画,这些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再现迈锡尼时代战争的线索。国王们拥有庞大的常规军,在和平时期,他们驻扎在王宫之中。军人们的粮草、兵器和衣物均由统治者来提供。军队的指挥官身着沉重的青铜铠甲,头戴皮制头盔,头盔上竖起野猪的獠牙。普通士兵身穿皮制战袍,持有多种武器,例如长矛、剑、盾牌和匕首等等。在战斗中,指挥官们驾着战车冲锋陷阵,而军队里的其他人则步行冲杀。从公元前16世纪起,迈锡尼人就主宰着地中海地区的海上贸易,他们在意大利南部和安纳托利亚西海岸建有商栈,同来自遥远的中东、北非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商人进行交易。商人们卖出迈锡尼出产的谷物、陶器、布匹和手工艺品,买进诸如黄金、黄铜和锡之类的金属。在艺术、文字和宗教上,迈锡尼人深受米诺斯人的影响,制陶工制作的精美饮水杯和大肚花瓶都是米诺斯式样,上面用彩釉画着海洋生物的形象。在迈锡尼卫城,还有一座公元前1300年的阿特雷斯宝库。这座拱顶蜂巢式的墓室,今天依旧十分壮观。进入阿特雷斯墓室先要走过一条壮观和长达40米的石头走廊,来到一个由两片巨石板铺成的门楣前,其中的一块石板有9米长,经过了这道门,就会进入一个很特别的洞窟。洞窟的设计是一个呈蜂窝形圆顶的石头建筑,但是整个蜂窝建筑没有用一块小石或水泥接合,由此可见公元前16世纪迈锡尼时代高超的建筑技术。这座墓室是迈锡尼保存最完整的建筑。泰利安城堡位于迈锡尼南方17 公里之外,据荷马记载是希腊英雄赫克利斯出生之地。泰利安城堡有坚厚的城墙,显示其御敌的功能。这些墙壁厚达 6.l 米,其中一段更建有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由两边石墙往上堆砌,至顶端呈拱形接口,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石灰来补接,只以小块石头和泥巴来填补接缝的空间。令人不解的是,仅仅过了200年,迈锡尼人就不得不面临着神秘力量的威胁。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迈锡尼文明的统治已开始动摇,他们建立起高大的石墙来巩固自己的城市,抵御外来者入侵。考古研究表明,公元前12世纪时,迈锡尼文明地区的居住地有320个之多。但到了公元前1100年,其居住地有的被毁灭,有的被荒弃,仅剩下约40个,好多地方甚至人烟稀少。一切迹象都表明,迈锡尼文明可能已经走上了末路。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迈锡尼文明突然湮灭的呢?按荷马史诗的正面记载,这应该是特洛伊战争之后,阿伽门农回国被其妻子的情夫艾奎斯托斯杀害,导致王族动乱而造成的。但一次国王被害事件似乎不足以使整个迈锡尼文明溃败。于是有人依据荷马史诗中的另一些线索推测,在特洛伊战争之前,希腊北方的游牧部落就从北部和西北部进入了迈锡尼世界。他们认为,正是这些部落的南下入侵,导致了迈锡尼的文明毁灭,特别是其中的多利亚人更是祸首元凶。与这种看法相反,也有人认为,多利亚人南下并非迈锡尼文明崩溃的元凶。在西北方的入侵者来到之前,迈锡尼文明已经衰落。其原因可能是连年的内战或天灾,很可能那时发生了连年的干旱,造成庄稼歉收,食物短缺,大饥荒使人口减少,大量村庄被放弃。总之,在特洛伊战争之后不久,迈锡尼文明就遭到了一场严重的危机。他们的城市被摧毁或被放弃,纷纷从历史上失踪。希腊从此进入了一个被称为“黑暗时代”的衰败时期,这段时期长达三百多年,一直持续至公元前800年,原因至今不明。爱尔兰-博因遗迹群国  名:爱尔兰国  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从左至右由绿白橙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绿色代表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也象征爱尔兰的绿色宝岛;橙色代表新教及其信徒,这一颜色还取意于奥伦治。拿骚宫的色彩,也表示尊贵和财富;白色象征天主教徒和新教派教徒之间永久休战、团结友爱,还象征对光明、自由、民主与和平的追求。国  徽:为盾徽。天蓝色的盾面上绘有金黄色的竖琴。蓝色象征大海和天空,竖琴为爱尔兰人民喜爱的“天使之琴”。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部的爱尔兰岛中南部。西濒大西洋,东北与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壤,东隔爱尔兰海与英国相望。首  都:都柏林博因遗迹群——“巨人的杰作”所属国:爱尔兰英文名:Archaeological Ensemble of the Bend of the Boyne博因遗迹群位于爱尔兰都柏林市北部的博恩河谷中,新农庄是三个埋藏遗址之一。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北起瑞典及谢特兰群岛,南至西班牙、葡萄牙及马耳他,是一个大弧形。在这个大弧形里,有一种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景色:不论在山边、荒野以及林间的空地上,到处可见巨石林立,于雾色茫茫中时隐时现。这些巨石色泽灰暗,造型粗糙,满布蚀痕,雄伟动人,薄雾笼罩之中又显得尤为神秘莫测。这些巨石形状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只是单独一块天然大圆石头;有的是一块大石头的上面还支撑着另一块更大的石头,形成屋顶,这些形成屋顶的大石头又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条狭窄通道的大石屋;有的是许多块大石头砌成的雄伟壮观的某种建筑结构。其中有的巨石遗迹其建筑结构还很复杂,不但需要精心的设计,还要动用几万劳工,费时几百年才能完成。对于这些巨石遗迹,尽管考古学家没有做过精确的统计,但是据估计其总数至少有5万块。按照考古学家的描述,这数以万计的巨石,在遥远的年代犹如一片庞大的石林,密密麻麻地矗立在整个欧洲的西部,它们以无比磅礴的气势沿着海岸排列。而现在游人们看到的,只是过去的残迹而已。据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和检测,这些巨石遗迹建造的时代是在公元前3500年~前1500年间。中古时代,基督教徒把这些大石当做魔鬼或巫师的作品,后来又有人说,这是大洪水以前在地上出现的巨人所建。到了较具理性的时代,有人认为这些巨石建筑是古代塞尔特人所建,但后来经过科学的考证,发现这些巨石建筑早在塞尔特人到达欧洲西部以前几世纪就已建立起来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几千年来昂然屹立的庞然大物,在当地的编年史或者古老的传说中,却从来没有人讲述过它们的来由和用途。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站在这些巨石面前,好像永远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敬畏、神秘、不解和好奇之下,人们给这些巨石起了好多不同的名称:石龛、石台、石柱、石碑、石墓等。爱尔兰的新农庄发现于几十年前。当时,人们在满布荒草的大石堆下发现了这座巨石坟墓。坟墓本身的外形设计,与晚得多的希腊迈锡尼时代城市那种蜂房形坟墓相似。墓口前有一条70 英尺长的通道,两侧及顶部都用比人略微矮一点的大石板嵌合。坟墓堆下的葬礼室是拱形的悬臂屋顶,高约20英尺。所有的石块都是平放,层层叠叠如覆瓦状,一块压着一块,以保证每一块都绝对不会坠落。研究人员发现,新农庄巨石墓的定位是依照天文现象而确定的: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太阳初升时,有一段短暂时间,阳光直照进通道里,经过精心刻上螺纹的石板反射,使墓中高达二十英尺的拱顶大堂整个明亮起来。这个奇怪的现象被世人发现后,很多学者作了非常详尽的研究,但石器时代的古人究竟是如何计算并设计成这种结构的,仍然无法弄清楚。在新农庄的这些巨石坟墓里,屹立着许多带有饰纹的巨石,其中有螺旋、同心圆、V字形、三角形、菱形等,它们通常构成墓道的一部分或者垒砌在墓冢外沿的边石。有人认为,通过那些带有雕刻图案的巨石建筑,也许可以向我们提供当时的人们的宗教信仰、宗教仪式的某种线索。在所有不同的各种图案中,最为值得研究的是螺旋图案。起初,螺旋形是葬礼的象征,在爱尔兰人的坟墓中极为普遍,与此同时它在其他的巨石文化中也是如此。从历史学角度看,在巨石文化和新石器艺术中都有螺旋形与精神信仰中的生死轮回和再生的学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说法。在新庄园地区发现的螺旋形单独出现或者成对出现,有时沿同一方向旋转,有时故意反方向旋转。在新庄园地区的一个遗址的街边石头中还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惟一从中心点辐射的三曲枝图或者三倍数的排列方式的实例。螺旋线本身可能在其他的巨石文化中也很常见,但是在使用石斧或石凿的新石器时代发现螺旋线,在爱尔兰岛以外的同时代考古发掘中还是罕见的。新庄园遗址的许多螺旋形线条构成的图案,都呈现两个漩涡夹着一个连接的部分,有人认为,这样的图案象征生命之门的开放,或者是诞生和死亡之间、死亡和再生之间的分界。也有人认为,这是古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歌颂。圆圈和螺旋可能是天体的象征,许多巨石陵墓中的那种天象排列,似乎暗示着日月星辰对陵墓建造者的重要作用。当然,以上种种说法都只是猜测,这些巨石上的图案到底意义何在,现在还没有确凿的答案。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古代人建造这些巨石建筑是做什么用的?近代以来,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从公元前 5000年左右起,欧洲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结束了那种以采集为生、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定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这就是欧洲的第一代农民。那时的欧洲地广人稀,遍地都是猎物,人们只要干两个小时的农活,就足以解决食住问题。所以,他们可以挤出时间来建造这些巨石建筑,而新农庄的巨石遗迹就是这些农民建造的。但有人会问:就算这些新石器时代的农民在解决吃住问题之后还有着大量的闲暇时间,他们也不会因为吃饱了没事干就来搬弄这些笨重的巨石。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这项艰难的劳作,必然有着非同寻常的目的。他们为什么要建造这些巨石建筑,这些巨石当初建造时的意义、用途何在呢?这是爱尔兰新农庄巨石陵墓,也是欧洲所有的巨石建筑留给现代人的共同的不解之谜。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群国  名: 法兰西共和国国 庆 日:7月14日(1880年议会立法确认攻克巴士底狱日为国庆节,以纪念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白红三色。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国  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但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纹章作为国家的标志。纹章为椭圆形,上绘有大革命时期流行的标志之一——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法官用的权标,是权威的象征。束棒两侧饰有橄榄枝和橡树枝叶,其间缠绕的饰带上用法文写着“自由、平等、博爱”。整个图案由带有古罗马军团勋章的绶带环饰。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首  都:巴黎韦泽尔峡谷洞穴群——史前人类的洞穴壁画所属国:法国英文名:Decorated Grottoes of the Vezere Valley韦泽尔峡谷洞穴群位于法国西南部,有旧石器时代遗址147个,还有25个有壁画的岩洞,其中的拉斯科洞穴中的壁画大约有100个动物形象,距今约两万年,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岩画,基本上属于人类在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时代的作品,也是人类早期主要的艺术形式。对考古学界来说, 洞穴艺术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但它在考古界却有着特殊的地位。有人把史前岩画称为古代人类生活最首要、最直接的记录。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来自远古时代并保存完好的岩画,为我们描绘了古代人类在史前时代的“经历”,使我们在几万年之后,又通过岩画,看到了史前时代的先民眼里所看到的东西。欧洲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的发现,主要集中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法兰-坎塔布利亚地区。这些洞窟里的崖壁画以其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魄,成为旧石器时代马格德林文化期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韦泽尔河发源于法国的科雷兹省,向西南进入多尔多涅省后汇入多尔多涅河。就洞穴岩画而言,上苍对这一地区似乎特别恩赐,在其下游40公里长、 30公里宽的峡谷地带的崖壁上,分布着数百座岩洞,它们在很久以前由地下河流冲刷而成。这些由大自然鬼使神差造化的岩洞,曾是原始人的住所,保存着众多的原始人类的遗迹。考古发现,在韦泽尔峡谷100多座岩洞中,有古代石器、动物化石、岩面浮雕和图画,以及大量人类生活的遗迹遗物,如燧石的工具、篝火的余烬等。根据岩洞中的有机物测定,这些遗迹遗物的时代在距今1万到2.5万年之间,属旧石器时代最晚的马格德林文化时期,地质年代是晚更新世之末。当现代人发现这些岩洞时,洞穴内有些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已逐渐形成地层,犹如一本层层叠叠的无字天书,任由今天的考古学家去阅读。在韦泽尔峡谷100多座岩洞中,有25个岩洞的岩面上有浮雕、刻画图画或彩色绘画,其中最为精美的,当属于拉斯科、封德高姆、卡普布朗和孔巴海尔这4个地点的岩洞。在封德高姆的岩洞中,彩色绘画的年代较早,约在两万年以前。画中有许多披毛犀牛,犀牛身体为赭石色,能分出明暗,背部和腹部有十几条倾斜的弧形线条,不仅显示出身上的长毛,也显示出宽大的躯体。所画的其他动物也用了透视法,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通过这些岩画,我们能看得出来那时的欧洲气候比较寒冷,野生动物较多,有成群的驯鹿、野牛和犀牛等多种兽类,居住在这里的尚塞拉德人就以猎取这些野兽为生。保存最好的、绘画最生动的是拉斯科洞窟崖壁画,拉斯科洞窟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蒙提格纳附近,是韦泽尔河谷中的一座洞窟。1940年由法国当地4个少年偶然发现。当时洞口只有80多厘米宽,半掩在枯枝败叶之中。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这里竟然有600幅绘画和接近1500件石刻作品,它们不但保存状况良好,而且有些壁画非常清晰。虽然已发现了洞内的壁画,但想要发掘拉斯科洞窟绝非易事。数千年以来,从岩洞中逐渐脱落的岩石堆,已将洞口堵塞。形成于冰川时代的拉斯科洞窟,其洞穴内的石灰岩已成了方解石,使岩石的表面覆有一层难融性的黏土层,它们对洞穴内的岩画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对发掘洞穴的人来说,把原来仅有80多厘米宽的洞口拓宽到几米,其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多年的发掘,现在人们已知拉斯科洞窟包括前洞、后洞、边洞三个部分。前洞像一个“大厅”,约30米长,10米宽,前洞还附有18米长向后延伸的走廊与后洞相连。它的西边旁侧另有一条狭长的走廊,与边洞联结,边洞的底部保存着一口7米深的井。前洞壁画主要是几头大公牛的形象,它们是覆盖在其他的形象之上的,在它的下面叠压着红色的牛、熊、鹿等。这样相互叠压的现象在拉斯科洞窟大量存在着,仅就前洞和与它相连的通道的岩画中即可辨认出叠压达14层之多。但是要根据这种覆盖的层次来进行断代是有困难的。拉斯科前洞壁画中有一幅长5米的野牛,堪称是史前艺术辉煌的杰作。这头野牛线条简练,整体塑造得强健有力,特别是那生动逼真的头部,虽然只用单色涂绘,却能完美地表现出体积感来。这么逼真的动感效果,令现代人叹为观止。难怪有的学者把它称为“跳跃的牛”。这头“跳跃的牛”是拉斯科洞窟最为精彩和最富力度的形象之一。从洞口往里望去,窟顶就像一条长长的画廊。走过方形大洞,里面为圆形大洞,之后,洞窟隧道般的狭长,向两边分叉开去。崖壁画上的动物形象有的大,有的很小,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在3个洞内大体能区分出50多个幅面,100多只动物。画面大多是粗线条的轮廓画剪影,在黑线轮廓内用红、黑、褐色渲染出动物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其中有的画面令人不得不流连忘返:一幅是一头受伤的牛低头将一个男猎人顶倒在地;另一幅是几只驯鹿列队顺序行进;在后洞口内左侧不远处画有6匹类似中国画样式的马,有两把长矛正刺向其中的一匹。这些动物是当时人们狩猎时搏斗的敌手,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看得出来,当时的绘画者对所画的动物十分熟悉,观察细致入微,下笔轮廓准确、神态逼真,再配上相应的颜色,便显出跃动的生命活力和群体奔腾的气势。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