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世界遗产悬谜作者: 张翅/王纯《世界遗产悬谜》选取《世界遗产名录》中多年来为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谜,将世界的奇迹与世界的难题做了综合的分析与阐述。它触及了古代文明的兴盛与衰亡,特别是那些似乎超出常规的、难以理解的、悬而未决的人类古代文明中的重大奥秘,构成了一次对世界遗产之谜的浏览,也是一次神秘莫测、令人向往的心灵之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基金,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进行保护。至今为止,全球共有世界遗产788处,其中文化遗产611处,自然遗产154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23处。本书选取《世界遗产名录》中多年来为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古之谜,将世界的奇迹与世界的难题作了综合的分析和阐述。它触及了古代文明的兴盛与衰亡,特别是那些似乎超出常规的、难以理解的、悬而未决的人类古代文明中的重大奥秘,构成了一次对于世界遗产之谜的浏览,也是一次神秘莫测、令人向往的心灵之旅。中国-“北京人”遗址“北京人”遗址国 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旗:五星红旗。长和高的比例为3:2.国旗的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为黄色,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国 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自然地理: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的陆上疆界长达两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总长18000多千米。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沿海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岛屿海岸线长14000千米。首 都: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故乡所属国:中国英文名: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侧,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丰富、最系统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的人类遗址。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人”是生活在距今50~20万年前的一种猿人,它的化石发现于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中。这里有一些属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形中的石头洞穴,居住此地的村民,经常在此开山采石、烧制石灰。他们将石灰洞穴和缝隙中发现的一些难以辨认的动物化石,统称为“龙骨”,龙骨山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北京人”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1921、1923年和1927年曾先后在龙骨山的裂隙堆中发现了三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石器、用火遗迹和哺乳动物化石。后来这三枚牙齿化石被命名为“北京中国猿人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为“北京中国猿人”,简称“北京人”。从此,周口店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1929年2月12日,中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此次发现震动了世界考古学界,并引起了各国古人类学家的关注。1936年11月,我国生物学家贾兰坡又在周口店连续发现了几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创造了古人类化石发现史上的奇迹,沉寂6年之久的周口店也再次成为中外考古学家瞩目的焦点。正是因为有了裴文中、贾兰坡以及那些众多的默默无闻的考古学家的科学探索和无私奉献,才使得周口店的“北京人”名扬四海。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中国人民永远感谢他们。“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起源提供了大量的、富有说服力的证据。大量事实表明,“北京人”生活在距今50万年前到20万年前之间,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厚度达4~6米、色彩明显的灰烬。这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这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经有关人员检测,这些灰烬、骨头和种子的年代可追溯到更新世中期。同时,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科学家们对洞穴堆积层出土的动物骨骼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50万年前到23万年前,这里的气候曾出现由冷转暖并再次由暖转冷的变化。发现“北京人”的意义还在于,它使我们了解到早期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使我们知道,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初期,“北京人”已懂得选取岩石制作石器,用它作为武器或原始的生产工具,学会使用原始的工具从事劳动,这也是人和猿的根本区别所在。同时,“北京人”的发现和研究,还解决了19世纪爪哇猿人化石发现以来围绕科学界近半个世纪的“直立人”究竟是猿还是人的争论。事实表明,“直立人”是人类最早的始祖“南猿”的后代,也是以后出现的“智人”的祖先。“直立人”处于从猿到人进化序列中重要的中间环节。经过对遗址多年的发掘,人们发现了一批重要的“北京人”化石,共出土头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碎片。这些 “北京人”遗骨化石分属40多个个体。可以说,这些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史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谓无价之宝。但万分遗憾的是, 绝大多数 “北京人”化石,竟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运输途中被丢失了,只有石膏模型留了下来。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正当周口店的“北京人”化石发掘工作顺利进行之际,1936年11月25日,日本法西斯与希特勒签订了《日德反共协定》。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对我国不宣而战。不久,北京失陷,战火也烧到了周口店。两天后,周口店考古被迫停止。1941年秋,考虑到战火的威胁已迫在眉睫,有关人员把过去历年已发现的“北京人”化石标本全部装进了两个大木箱,封好后,送至北京协和医院总务长办公室,当天又转送到F楼4号保险室内,拟暂时运往美国保管。第二天,两个木箱又被运走,谁知这一走,竟不知运往何处。从此,“北京人”化石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对于化石的去向,虽经过中、美、法、日等众多国家有关方面将近70 多年的调查,但仍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可靠的结果。有人说在日本人占领秦皇岛后,美军将保管的化石从火车上卸了下来,装船运往天津,途中船只遇礁覆没,这些化石沉入了海底。有人说,轮船没有沉没,而是中途为日军所截获,化石落入日军之手,后来下落不明。也有人说,这些化石根本就没有出北平城,它被埋在美国驻京公使馆的后院里。还有人说,装化石的箱子在天津疏散后,最终落入了日本人之手。1942年8月,有两个日本考古学家到北京协和医院寻找“北京人”化石。得知化石被转移的消息,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曾指派专人进行跟踪搜寻。后来又有报道称,“北京人”化石在日本东京被发现,但中国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接收的物品清单中却没有“北京人”化石。1972年,美国巨商詹纳斯悬赏15万美金,寻找化石下落。世界各地提供了300 多条线索,但最终一一被否决。但无论如何,当我们总结这次神秘失踪案件的发生时,可以看到,尽管其中有着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种种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首先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日本侵略者应是罪魁祸首。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北京人”化石至今无影无踪。这一无价之宝的失落,不仅对考古专家在探讨人类早期文明,原始人类对石器、骨器及对火的利用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对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也是一个重大损失。“北京人”,你现在哪里流浪?你可知道,“故乡”的中华儿女都在盼望着你,你何时踏上“回家”的路?附:1987年之前,“北京人”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惟一一个没有申请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人类遗迹。据有关媒体报道:2004年9月30日至10月14日,目前世界仅存的两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之一的北京人头盖骨(枕骨)化石真品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出。这是它1966年出土以来首次面对公众。与这块枕骨同期发现的还有一块额骨、一枚牙齿、173件石器、用火的遗迹以及大量动物化石。而额骨和枕骨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两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真正见过其真容的只有极少数专家。在展出的当天上午,北京人头盖骨枕骨被移出“藏身”38年的保险库,随后,在荷枪实弹的武警保护下,被运送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到达目的地之后,头盖骨将被放置在防弹玻璃罩中。玻璃罩的上方,博物馆还安装了一个远红外线探头,探头的另一端连接的是设在保安室内的电视屏幕,保安将全天监视头盖骨的情况,如果有人触碰玻璃罩,监控系统就会发出特别尖厉的报警声。另外,展柜也是专门订制的。看似平常的木头底座的内衬是非常厚的钢板。展台可以升降,一旦发生危险,头盖骨将降入展柜内作为临时避险。在展览期间,头盖骨将24小时有人看守。经技术鉴定,1966年发现的这块枕骨为男性,脑容量约为1140毫升。它具有北京人的典型特征:一些部位明显与猿相似,有些则更接近于现代人,其余则多介于二者之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从1927年正式发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而被迫中止,在猿人洞里共发现五个完整和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挖掘出来的北京人化石除了三颗放在瑞典实验室的牙齿之外,其余全部神秘失踪。看到这样的报道,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北京人”是多么珍贵,然而,作为举世无双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它目前的现状怎么样呢?让我们看一下近两年关于它的报道。据有关媒体2003年12月3日报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坍塌过半。据报道:74年前的12月2日,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猿人洞发现震惊世界的“北京人”头盖骨;74年后的今天,猿人洞和另一化石发现地山顶洞,却面临全部坍塌的危险。在关于周口店遗址保护的专家研讨会上,中科院公布了对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北京人”的老家——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而负责保护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委员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长期以来周口店遗址保护工作仅停留在呼吁阶段,长期的资金匮乏使保护工作一直处于停滞阶段。根据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凡由于保护不力或过度开发等人为原因损坏的自然与文化遗存,将被取消“世界遗产”资格而列入“濒危遗产”名录。2003年12月8日,媒体报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面临坍塌,紧急抢修计划上报——“山顶洞紧急抢修计划”拯救“北京人”遗址。报道说:12月3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位教授牵头制定的“北京人遗址抢修计划”呈交有关部门。“这只是个临时性的抢修计划,我们希望能尽快得到批复,最好能在明年雨季来临前动工修缮,因为岌岌可危的遗址已经等待不起了。”据悉,在这次提交的方案中,中科院提出了两套保护方案:一种是在猿人洞和山顶洞加盖一个密封的大棚,用来防止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侵袭;另一种是保护遗址原貌,将局部加固、重点剖面保护处理和日常维护相结合。对于许多已经出现裂缝的堆积岩,则采用灌浆结合锚杆加固的方法。专家们目前比较倾向于采用第二种方案……2004年7月22日,媒体报道:《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规划》有望出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保护规划》初稿审议会22日举行。这部周口店遗址有史以来第一部保护性法规,有望在年底前出台。根据《保护规划》初稿,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范围将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保护区域。2004年7月27日媒体报道:抢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紧急行动全面展开。一场抢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紧急行动日前全面展开。7月22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加固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承担该工程的施工人员,已向周口店遗址的鸽子堂搬运施工设备。这是自1929年挖掘出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来的首次加固保护工程,故称为“百年大修”。土耳其-三千年前的地下城国 名:土耳其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旗面为红色,靠旗杆一侧有一弯白色新月和一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鲜血和胜利,新月和星象征驱走黑暗、迎来光明,还标志着土耳其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也象征幸福和吉祥。国 徽:图案为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其上方写着“土耳其共和国”。自然地理: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有东西方桥梁之称。其中欧洲一小部分领土位于巴尔干半岛东南部,亚洲部分领土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东界伊朗,东北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亚、希腊毗连,北濒黑海,西与西南隔地中海与塞浦路斯相望。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以及两海峡间的马尔马拉海,是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的惟一水道,扼欧亚交通之要冲,自古以来为咽喉要道。首 都:安卡拉格雷梅国家公园和卡帕多西亚石窟建筑——三千年前的地下城所属国:土耳其英文名:Goreme National Park and the Rock Sites of Cappodocia格雷梅国家公园及卡帕多西亚石窟群,位于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省,距首都安卡拉东南约220公里。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格雷梅国家公园及卡帕多西亚石窟群作为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耳其共和国地处欧亚两洲之间,有“东西方桥梁”之称,不仅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也是东西方地理的结合点。所谓地理上的结合点,是指沟通黑海与地中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世界上惟一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在欧洲的一小部分称为色雷斯,在亚洲的大部分称为安纳托利亚。远古时代的安纳托利亚曾湖泊遍布、树木繁盛。然而,随着岁月流逝,气候变迁,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已成了干旱少雨的莽莽高原,有些地方甚至成了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土耳其80%的土地在安纳托利亚高原。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土耳其“国父”凯末尔高瞻远瞩,他没有把首都定在历史名都伊斯坦布尔,而是迁移到了安纳托利亚腹地的高原城市安卡拉。自此,这个城市不仅成了土耳其的政治中心,而且离它不远处的卡帕多西亚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也被土耳其政府开发为格雷梅国家公园。格雷梅国家公园及卡帕多西亚石窟群,距首都安卡拉东南约220公里,是由远古时代的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构成的火山岩高原,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数百万年前,卡帕多西亚火山大爆发,火山灰涵盖了整片卡帕多西亚地区,岩浆冷却后,就形成了这种极为奇特的地形地貌。放眼望去,悬崖、深谷、岩石遍地,火山岩尖上的沉积物好像被切削成了几百座奇形怪状的古堡、石笋、断岩和岩洞,它们是由火山熔岩硬化后,经过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而最终形成。山体上寸草不生、岩石裸露,与光秃的山体成鲜明对比的是林木茂盛的山间峡谷。格雷梅公园的村镇、道路、古建筑遗址也大都沿着峡谷分布。东南部的格雷梅谷地,气候反差极大,严寒和酷暑并存。冬天白雪皑皑,时常处于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夏季却热得像蒸锅一样酷暑难忍,气温高达 40 摄氏度。生存环境之恶劣令人望而却步,因此人烟稀少,满目荒芜。由于这一地带是由大量的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凝灰岩,凝灰岩与一般的岩石不同,质地较软、空隙较多,稍微用力即可挖成洞穴。后来,人们偶然发现,在河谷两旁的悬崖上、山岩下,竟隐藏着成百上千座古老的岩穴教堂、不计其数的洞穴式住房和规模宏大的地下建筑遗址,即举世闻名的卡帕多西亚石窟建筑。据记载,2000多年前,土耳其先民赫梯民族就曾在此凿洞而居,而大规模在此挖掘洞穴则始于公元4世纪,当时的基督徒在此地挖掘栖身的洞穴、修道院和教堂。也许是因为洞里冬暖夏凉,既能躲避山岩上面的严冬酷暑,又可防备猛兽和敌人的侵害,这里的每座小尖岩几乎都被挖空,每一座岩山就是一座教堂,岩石被巧妙地琢成拱门、圆柱、拱顶。修士们甚至把他们的住所挖到几乎无路可上的山岩顶尖上。这种营造活动一直持续到12世纪。因此,今天的卡帕多西亚山岩上布满了古代的修士们留下的大量宗教遗迹。这些古代洞穴如今有些已被居民胡乱当做储藏杂物的仓库。从外表上看,这些修道院和教堂有些粗陋不堪,然而当你走到里面时,才会发现,教堂内精美的圣画、优雅的圆形廊柱、雕刻细腻的壁画、华丽的装饰令人肃然起敬,它们千年来沉睡在卡帕多西亚奇幻孤绝的岩洞里,保持着与世无争的澄澈与宁静,使人简直无法将它们的精美和洞外荒凉贫瘠的山岩联系起来。由于历史上这里属于东罗马帝国,这些宗教画大都带有罗马艺术风格。其中,被现代人称之为“苹果教堂”的石窟教堂规模虽小,但处处典雅华贵。其内部天井以拱门支撑,上面绘有圣像画,由于教堂位于直立的岩石上,因此没有大门,必须通过狭窄的岩棚始可进入。而被称为“黑暗教堂”的石窟教堂由于窗户很小,白天的光线照不到教堂内,绘画不易褪色,因此里面的壁画色泽鲜艳、保存良好。拜访露天博物馆时,需上上下下穿梭攀爬狭窄的岩窟,每一转身,就有更幽深的洞窟在眼前等着你,若是没有导游在前引路,在这些洞窟迷路是很可能发生的事。卡帕多西亚真正引起世界轰动的,是人们偶然发现,在山岩下还隐藏着一批足可容纳1.5万人居住的远古地下城市。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座坐落在今天的代林库尤村附近。1963年,卡帕多西亚高原上的代林库尤村爆出一条大新闻:一个农民掘地时,在他家院子底下偶然碰到一个洞口。刚开始,这个农民望着这个深不可测的像井一样的入口,说什么也不敢下去。后来,在村民的帮助下,他沿着梯子进了这个洞口,竟发现了一处巨大的地下城。从后来的有关人员挖掘来看,这座地下城规模宏大,共有1200间石头小房子,可居住1.5万人。它上下共分8层,其迂回曲折的走廊又低又窄,人在里面需弯腰行走,走在这样的走廊和石头房子里,好像进入了蚂蚁窝。通往地下城的通道隐藏在村子各处的房屋下面。这些古城从地面往下层层叠叠、深达数十米,纵横交错。这个地下城无所不包,房间、居室、礼拜堂、酿酒坊、牲畜圈、仓库等设施可谓应有尽有。城市边缘还有一些隧道,通向别的地下城,现在已勘测到的最长隧道达9000米。每个地下城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仅能居住几十人,有的可容纳上万人。地下城的通风设施设计也很完美,在地下城中心有通气孔与地面相连,通风道在地下城密如蛛网,其两壁人工开凿的凿痕清晰可见。据勘测,从地面通风口算起,最深的地下通风井竟达86米。地下通道每一层的入口都用一块巨大的石门堵住,以防外面的入侵者进入,里面的住户则可以通过地道在各层之间自由出入而不被人发觉。这种防范敌人的石门为圆盘形,直径约1.5米。石门的石质非常坚硬,并非当地所产的凝灰石。在地下城内,人工开凿的石梯抬头可见,每层之间都以石梯相连。地下城的古代居民很注意相互传递信息,墙上凿有通话孔。这里甚至还有学校,教室中间的讲台及两排课桌都是以原石凿成。地下城易守难攻,当初的建造者巧妙地利用地形,窄而复杂的通道只容一人进或出,垂直开口的通气孔和循环系统可以让最底层跟最上层的空气一样清新,而利用杠杆原理推动的两吨重大圆石门,更是地下城最坚固的屏障。两年之后,同样规模的另一个地下迷宫在凯梅克里附近被发掘,有一条长10公里的地道连接着这两个地下城镇。更令人惊异的是,在以后的10年中,有关人员在这里发现的地下城已达36座,而且,目前发现的所有地下城相互之间都能通过地道连接在一起。现在人们已绘制出这些地下城的俯视图,仅仅在代林库尤的地下城,就有52口通风井和无数条小型通道。更令人惊讶的是,格雷梅公园内还有许多山中、地下的教堂和房屋因地震引起的洞口坍塌尚未被挖掘。因此,有人估计,地下城的数量可能远不止这36座,其总数可能达到100座之多。面对着如此庞大恢弘的地下城市群,人们不禁要问:它们是谁建造的呢 ?有人认为,这些石窟就是基督徒建造的。因为基督教初创时,在中东地区备受打压和追杀,于是安纳托利亚高原就成了基督教传道和喘气的窗口,卡帕多西亚更是基督徒重整队伍的关键地区。也有人认为,土耳其从公元前起就是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熔炉,在历史上曾先后被赫梯、高卢、希腊、马其顿、罗马、帕提亚和蒙古人入侵并统治。而这些地下古城的年代远比基督教建筑要早得多,在历史上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据有关报道,近年来,考古学家已经在地下城最底下的一层中,发现了闪米特时代的器物。闪米特族是一支古老的神权民族,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000 年曾在这里生活过,其都城哈图沙离代林库尤大约有300 公里。人们据此判断,这些地下城市早在赫梯人以前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有人甚至认为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为人们早已在卡帕多西亚西南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用来制造石斧、石刀的黑曜石石场,而卡帕多西亚不远处就有9000年前的人类古城遗址。也就是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些地下城建造于3000年前。于是又有人提出质疑:这么宏大的工程,绝非一年半载就可完工,经现代工程师们预算,仅仅凿通城市与城市之间一条9000米长的隧道,就要1000人连续工作10年以上。至于整个工程,不仅需要极大的劳动量和大量的工具,而且还需要精密的整体性规划设计和严密的组织工作。如果说,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仅凭原始的石刀、石斧、草绳等简陋工具,要完成勘测、规划、设计、挖掘、运输、后勤等等,更何况他们的工程好多是在地下和石头打交道,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另一个令人深思的疑问是:这么庞大的城市为什么要建造在地下? 如果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既然城市的建造者们能够建造出容纳1.5万人居住的庞大城市,那么把它们建在地面上同样可以起防御的作用,而工程难度要远远小于建在地下。如果说是为了隐蔽,那么他们在躲避什么呢 ? 还有,这里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就连树木也难于生长,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在这种人烟稀少的岩石之下,这座1.5万人居住的城市,需要多少的粮食、水源及必需品,他们是靠什么去获取,又靠什么来维持生存的呢 ?还有一种观点:有些研究者注意到,在远古时代卡帕多西亚一带可能发生过某种原因不明的大爆炸。这里古建筑的废墟与乱石,都显示出剧烈爆炸后的痕迹。在地下城所发掘的古代文献中,也曾提到过“飞行的敌人”。这样看来,地下城也许是用来防备“飞行的敌人”的。但是,这些 “飞行的敌人”又是谁呢?土耳其-铁血王国赫梯的都城铁血王国赫梯的都城所属国:土耳其英文名:Hattusha1. 安纳托利亚古代文明哈图莎(赫梯城)废墟遗址位于土耳其乔鲁姆省的博兹柯伊村,城内有赫梯国王的王宫。古城附近的阿拉加霍于克,是赫梯人最早的居住地,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东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摇篮,土耳其是中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也被人们称为连接古今文明的纽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把人类6000年文明划分为26个,其中巴比伦、古埃及、赫梯、拜占庭、古希腊、基督教、东正教、阿拉伯、波斯和奥斯曼等文明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深深印迹,不同时期文明的古迹遍布土耳其。古代的小亚细亚,也称安纳托利亚,就是现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据考证,早在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7000年之间,安纳托利亚人已经开始种植原始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等动物。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部落遗址就是在安纳托利亚南部的恰塔尔霍尤克,历史上最早的风景画现存于该遗址的古屋墙上。考古学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占地13公顷的恰塔尔霍尤克大约有6000人居住,那时的人们不仅能熟练的耕作,还用从附近两座火山上采集来的黑曜石制成匕首和镜子,并用黑曜石来换取贝壳和燧石等货物。他们还掌握了冶炼金属的技术,用铜和铅制成了所需的物品。古代的安纳托利亚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人,时间可能在公元前5000 年。在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有两个在安纳托利亚:伊兹密尔埃菲古城的月亮女神神庙和位于哈力卡尼斯的卡里亚王陵。安纳托利亚相传也是最早的基督教圣地,圣经中的伊甸园灌溉水据说源于一条大河,河水流出伊甸园后分成了四条河流,其中两条分别是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区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安纳托利亚的亚拉腊山,据说是诺亚方舟的停靠地。在圣保罗一生中,大部分出使之行都是在安纳托利亚,并在此地写下了《圣经》中的大部分内容。相传出生在耶路撒冷的圣母马利亚失去爱子基督后,离开家乡北上,就是在这里逝世的。而基督教七个天启教堂都建于安纳托利亚,它们位于埃弗斯、士麦那、佩尔默姆、锡亚蒂拉、萨尔迪斯、费拉德尔菲亚和拉奥迪申。无论从地理、种族还是历史方面来说,安纳托利亚都是一个极具多样性的地区,这种地形上的生态环境,使安纳托利亚成为不同文化的万花筒,来自亚洲和中东的许多民族接连不断地在这些山地、平原和河谷相遇,进行无止无休的贸易和征战。在这片土地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文明当属赫梯文明。目前史书记载的关于安纳托利亚的历史,几乎都与赫梯人有关。赫梯文明诞生于公元前2000年初叶,发祥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历时500余年的繁盛,是古代近东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赫梯文明虽然属于人类文明史中相对独立的一支,但是它受到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据考证,《旧约全书》中所载赫人即是赫梯人的祖先。不过,直到19世纪后半叶,赫梯人的历史虽然在安纳托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的考古发现中得到浮雕、象形文、楔形泥板文书和其他雕刻品的佐证,但它仍然仅限于《圣经》的提示而难以取得突破,人们并不知道它的确切位置。那么,这个神秘的古代帝国究竟位于何处,它又是怎么被发现的呢?2. 发现哈图莎城1834年,有个法国建筑师兼文物古董商来到了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此人名叫查里。特克思尔,他想看看能否找到希腊和罗马人留下的一些文物。在安纳托利亚北部一个叫博兹柯伊的小山村,当地村民们告诉他说,村后边的山中有个要塞,那里就有一处古代遗址的废墟。他半信半疑地让村民带他去看看。让他惊讶的是,原来,这里的要塞是个天然堡垒,它雄踞于陡峭的山脊上,俯瞰着北部一片肥沃的山谷,背后有荒山护持着。事实上,特克思尔至死也未想到,他在这一荒僻地点偶然发现的是一个伟大的帝国——赫梯王国,而这个遗址正是他们壮丽的首都哈图莎。哈图莎废墟占地162公顷,充满着狰狞的峭壁和崎岖的山坡。古城所在的地方有很多溪流从山坡上潺潺流下。赫梯人将坚固的巨石雕刻成蓄水池(水箱)蓄水。看得出来,当年建造这座古城的建筑师并没有将街道排列成有规律的格子形式,而是因地制宜,利用了每一块可以利用的土地。甚至,为了在崎岖的山坡上铺出平坦的地面,他们竟然将山坡改造成梯田形状。令人惊讶的是,现代人看到的哈图莎古城依然气势磅礴,环绕着古城的是长达6公里的高墙,围墙底部是防御墙(屏障),上面垒着坚固的石墙。垒墙的巨石中有的非常厚重,以至于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敢相信这是3000多年前的赫梯人所建,而宁愿相信这是“巨人”所建。城墙下面是一条长而隐蔽的隧道,表明防守者随时可以向敢于来犯的敌人进行反攻。城门两旁有塔楼护卫,现在游客们所看到的、保存最好的是靠近山顶的南门。城门上都装饰着雕刻在巨石上的雕塑。守卫着斯芬克斯门的是两座狮身人面兽雕塑,而守卫着狮门的是一对仰天咆哮的石狮。看到这样的古城遗址,特克思尔兴奋不已。村民们又对他说,附近还有一处更大的废墟遗址,并且领他沿着一条山道朝东北方向走去。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特克思尔望见前方高大的石灰岩山头上出现深深的天然裂缝,沿着这些裂缝进去,66座气势雄伟的雕像沿着两排显然是天然的柱廊,在列队阔步前进——有的身携巨大的弯剑,头戴锥形冠;有的身着松垂的长袍。近前审视,他辨认出大量的以前从未见过的象形文字。当地人通常把此地称为画窟,意为“刻有铭文的岩石”。特克思尔试图弄明白刻在岩石上的人物是谁,但他又实在琢磨不定。他一直以为这个废墟遗址可能是古代历史学家赫诺和塔斯曾经提到的安纳托利亚古城浦特利亚。根据赫诺和塔斯的说法,浦特利亚在公元前547年毁于战火之中。特克思尔在安纳托利亚的这次偶然发现后来轰动世界,无意中打开了古赫梯文明的大门,并探寻到一个在3000年前就已消失的帝国。3. 打开古赫梯文明的大门自从特克思尔于1834年发现博兹柯伊之后,引来了更多的人来到这一地区考察、发掘。1869年的最后一天,铁路工程师约翰。伍德手下的发掘队在以弗所发现了大神庙,他们在地表之下近10英尺处掘出了神庙的大理石铺面。同时,德国人施里曼1870年发现了特洛伊遗址,那些被发现的文物属于青铜时代早期。1893年在博兹柯伊出土了首批泥板文(总共数千块),上面刻有某种形式的楔形文字。对这些泥板文的研究最终揭示,安纳托利亚的历史比古希腊、罗马时期要早许多。1872年,一位名叫威廉。莱特的爱尔兰传教士得到了5块从叙利亚城哈马斯采取的带有雕刻的石头, 虽然莱特本人看不懂这些石块上的符号,但作为传教士,莱特对《旧约》非常熟悉。《旧约》中曾几次简单地提及过赫梯人,以色列人来到应许之地时发现居住在巴勒斯坦的几个民族中就有赫梯人;还有,亚伯拉罕从“赫梯人以弗仑”手中买来埋葬其妻撒拉的岩洞;同样,无名的“赫梯国王”从所罗门那里买马,所罗门的众多妻妾中也有赫梯人。同时,还提到叙利亚国王如何集合一支大军包围以色列王国的都城,一段时间过后城中粮尽,人们只能以驴头和鸽粪为食。正当被围困的人们要放弃希望时,奇迹出现了:上帝 “使叙利亚军队听见战车和战马的声音——一支大军发出的声音”。叙利亚人以为以色列国王召来了赫梯和埃及联军来保驾,遂惊惶而逃。根据这些记叙,莱特认为,如果《圣经》中把这支军队给予和埃及军队同等的地位,这显然不是个沙漠游牧部落。于是他推测,赫梯人曾经威风凛凛,他们很可能曾在哈马斯的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历史,那么,这些石块上的铭文可能就是赫梯人留下的。莱特把这5块石头交给了大英博物馆的专家,希望他们能破译石块上刻下的符号。1879年,一位名叫阿其波尔德。舍斯的英国学者把特克思尔曾经在博兹柯伊和亚塞尼亚卡拍下的照片和哈马斯石头的照片做了比较,舍斯发现两处照片上的符号有相同之处。于是,他想到,这是否意味着同一文明从安纳托利亚中北部迁移到了位于几百英里以南的叙利亚。舍斯认为这可能就是《圣经》里提到的赫梯人,并进一步推断说他们可能就是在博兹柯伊附近修建山顶城堡的民族。在1880年伦敦举行的《圣经》考古学会大会上,舍斯再次宣布了爱尔兰人威廉。莱特6年前写下的断言:哈马斯铭文是赫梯人的作品。莱特也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久被遗忘的民族的第一本书:《赫梯人的帝国》。它为全新的赫梯学研究开辟了道路,永远改变了史学家对古代世界的看法,可以说,赫梯人通过其尚无法破译的文字,终于开始要求恢复他们在历史中应得的地位。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研究亚述和埃及文明的科学家也从文献中找到了一些有关赫梯人文明的线索。最终,打开赫梯人秘密大门的钥匙不是在土耳其被找到,而是在千里迢迢之外的埃及被发现。1887年,在开罗南部200英里处,尼罗河畔的泰勒。阿玛尔纳村附近发现了一批密藏泥板。这些刻有数行整齐的楔形文字的泥板,原来是埃及法老埃赫那吞的外交和行政信函,这位法老以古埃及历史上的宗教改革而闻名。公元前14世纪,他另建新都埃赫塔吞,埃赫塔吞的意思为“阿吞光辉照耀之地”(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埃及法老埃赫那吞与其第二个夫人所生下的儿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图坦卡蒙,图坦卡蒙不到20岁神秘死亡,原因至今不明)。其中许多泥板文提到一位杰出的赫梯君主并详细描述了其军队的动向。有一泥板文是赫梯君主苏比鲁利乌玛以宫廷方式,祝贺年轻的埃赫那吞登上埃及王位的书信。大多数书信是用巴比伦阿卡得语当时的外交通用语写就。然而有两块泥板却与众不同,它们是用一种没人知道的文字所写成,那么,这两块泥板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呢?1893年,一位法国人类学家在安纳托利亚的博兹柯伊挖掘出两块泥板。他心细地发现,这两块泥板上刻的楔形文字,和埃及阿玛尔纳村那两块泥板上无法破译的楔形文字相同,这一意外的发现将古埃及文明和赫梯文明联系起来了。1905年,写有这种楔形文字的一块博兹柯伊泥板到了德国亚述学家胡戈。温克勒手中。温克勒和一组助手于10月下到博兹柯伊的发掘坑内,发掘出34块泥板,其中大多数是用这种无法翻译的楔形文字写的。这些泥板文及博兹柯伊巨大的遗迹范围似乎显示,这一遗址乃是赫梯人一座重要城市,而这种楔形文字可能就是赫梯人的文字。为查明这一点,他决定次年再度对其进行发掘。这一次,温克勒和他手下的人早早来到这里,他们在通常被称为大城堡的附近,很快挖出了排列整齐、保存完好的泥板文。温克勒意识到,这个地方显然不是普通的居民点,他猜测“很可能,博兹柯伊是一个重要的中心”。让他疑惑的是,这处遗址与赫梯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看来,要想揭开这个谜,只有耐下心来继续向下挖掘,第20天后,一位挖掘工人给温克勒带来一块保存得非常好的阿卡得语泥板文。温克勒回忆道:“看它一眼使我以前的所有经历都相形见绌。”他看到了什么呢?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1906年8月20日这一天,令德国人温克勒终生难忘。有个挖掘工人交给他一块刻有阿卡得楔形文字的泥板。 这块泥板,就是后来轰动世界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和约——即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和赫梯国王哈图施利三世于公元前1270年签署的一项和平协议!原来,这些泥板是赫梯人的编年史,上面记载历史上著名的卡迭什战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重要战争,是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人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于公元前 1312 年,它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缔结和约的方式宣告结束的战争。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其疆域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谷地,并一直扩展到西亚的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当时埃及的法老时代已经历了1500多年,正处于第19王朝统治之下。赫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于安纳托利亚,他们最先发明了铁制的武器,常常攻掠周边国家和民族。公元前16 世纪,他们打垮了强大的巴比伦帝国,攻陷了其首都巴比伦。公元前15 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占领了腓尼基并侵入叙利亚、巴勒斯坦。为了建立在西亚的霸权,赫梯人步步逼近,与驻扎在西亚的埃及军队关系极为紧张,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在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看到赫梯的势力严重地威胁着埃及利益,双方迟早必有一战。经过五年的整顿内政,积蓄财力军力,他集结了四万铁骑,准备讨伐赫梯。赫梯安插在埃及的谍报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十分吃惊,连夜用木棒在泥板上以楔形文字刻下秘密情报,派人带回赫梯帝国的都城哈图莎,呈给国王穆瓦塔利。国王连忙召集部下商议。他们赶到赫梯帝国南部的要隘卡迭什城,只见山脚下左边是一条通向大海的大道,右边是深不可测的茫茫山谷,其中有条水势湍急的河流,名叫奥伦特河。国王仔细观察了一番地形,当即下令手下将领如此这般,分头准备。这时,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正率领着他那威震四方的阿蒙神军团、拉神军团、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浩浩荡荡向北挺进。大军接近卡迭什高地,法老见前方山路曲折,便下令部队暂停前进,布下岗哨,就地安歇。半夜,埃及哨兵发现灌木丛里有两个人影在探头探脑,便立即冲上前去,把这两人抓了起来。法老亲自审问,得知是没来得及撤退的赫梯士兵。他们招供道:“赫梯国王为了躲避贵国的军队,已命令卡迭什驻军撤退到远处去了。”法老感到机不可失,不等天亮,就率领身边的阿蒙神军团渡过奥伦特河,向卡迭什冲去。当时埃及军队大部分还未赶到,法老派人通知后续的拉神军团火速进军,到卡迭什城堡会师。谁知他们抓到的那两个赫梯士兵是奉命来提供假情报的。赫梯国王穆瓦塔利见埃及人已经上当,便调拨2500 辆战车,包抄到法老后面,突击正在行进中的埃及拉神军团。拉神军团猝不及防,很快就被赫梯人击溃。随后,赫梯战车部队调转车头,包抄了法老所带领的阿蒙神军团的后路。这时拉美西斯二世正在和部下商议如何攻城,万万没想到赫梯军队从后面杀来,顿时乱了阵脚。赫梯大军向埃及人发起猛攻,潮水般冲进了埃及军营。赫梯国王下令发动进攻,他把所有的战车和士兵全部派了上去。眼看着赫梯人胜利在即,突然他们的军阵背后开始骚乱。原来是埃及的普塔军团、苏太哈军团闻讯赶来。被围的法老和埃及士兵见援军到了,顿时勇气倍增,一阵内外夹击,终于杀出重围。赫梯军队也无力再战,只好收兵退入卡迭什城堡。卡迭什恶战使双方都遭到惨重损失,只好各自罢兵,但是双方都心有不甘。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双方展开了拉锯战。你攻我守,我打你防,互有胜负,又都不肯罢休。连年战火,使赫梯大伤元气,埃及也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公元前1273年穆瓦塔利去世。赫梯首都哈图莎再次发生政变。穆瓦塔利之弟哈图施利三世篡夺了侄子的王位,并将他的侄子放逐。然而,这位篡权的国王却在历史上青史留名,这不是因为他的劣迹,而是因为他的权术和作为政治家远大的谋略。在卡迭什之战过后16年的公元前1259年,哈图施利三世派使者带着一块银制的字板去了埃及。此时,满头白发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正准备向赫梯发动第 28 次进攻。士兵们向他报告“赫梯人来了”。当法老远远看见赫梯使者手里捧着闪闪发光像磨盘一样的东西时,马上想到:“难道赫梯人又造出了什么新的武器?”等赫梯人向法老恭敬地敬礼,递上那块字板时,法老惊讶了。原来这是赫梯人刻在银板上的战争和约,开头刻有“伟大而勇敢的赫梯人领袖哈图施利”、“伟大而勇敢的埃及统治者拉美西斯“的字样,下面刻着两国之间的和约:确立两国间的和平,互相信任,永不交战;一国若受到其他国家的欺凌,另一国应出兵支援;还规定,任何一方都不许接纳对方的逃亡者,彼此保证互有引渡逃亡者的义务等18条。埃及法老深受感动地接过了这块银制字板,表示接受赫梯人提出的和平条约。考古学家在博兹柯伊发现了45封与此条约相关的信函。哈图施利三世是位高明的政治家,他后来又让自己的两位公主嫁给了拉美西斯。拉美西斯随后在埃及的神庙里以浮雕形式纪念这一联姻。尽管浮雕已受到严重侵蚀,但可以看得出身着高雅服装的哈图施利三世和他的女儿,向宝座上的法老走来,举着双手表示敬意。埃及——赫梯联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埃及人也把卡迭什之战的记载与和约全文刻在了卡尔纳克神庙和底比斯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庙的墙壁上,至今这些文字还保留着。作为一个优秀的考古学家,温克勒对此当然不会陌生。而他的助手此时拿给他的泥板,正是用阿卡得语写成的、关于这次战役与双方和约的赫梯人一方的版本!看到这个文件,温克勒怎能不激动,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在《旧约》和古埃及神庙中提到的赫梯人和他们创造的帝国,认识到博兹柯伊就是考古学家们长期寻找的赫梯人的首都。至此,赫梯人那不易捉摸的历史最终被确定下来——他们原来就在土耳其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直到1912年温克勒逝世之前,他一直在博兹柯伊废墟遗址上从事挖掘,一共发现了一万块泥板或它们的碎片。遗憾的是,尽管他根据许多写有阿卡得语的泥板文能够确定零零散散的赫梯君主的姓名和业绩,为最终重新描述赫梯历史奠定了基础,但即使如此,大多数的泥板文却仍然倔强地保持着沉默。温克勒未能如愿地破译赫梯人的语言,他只能从古巴比伦人所用的阿卡得语泥板中,来窥测赫梯人的历史。有许多情况仍然无法弄明白。这对他来说是终生的遗憾。那么,赫梯语又是如何破解的呢?5.捷克学者赫罗兹尼破解赫梯文字破译赫梯人语言这一荣耀最终归属于捷克亚述学教授贝得里希。赫罗兹尼。这位天才的学者终于让那些写在泥板上的赫梯楔形文字吐露了一部分它们保持了3000多年的秘密。1915年,赫罗兹尼对楔形文字赫梯语释读成功,并将泥板文书翻译出来。赫罗兹尼是古代闪族语语言专家,他并不能理解赫梯语本身,却能熟练地读懂楔子形状的字体。他从语音方面进行研究,挑出仿佛是专有名称的那些词,然后再鉴定出直接从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借用过来的表意词,也就是图形字,赫梯人从这种文字发展出自己的书写传统。他宣布,赫梯语不是中东语言的一支,而是与起源于欧洲和印度的亚欧语系相连的印欧语言。其结论是根据名词和动词的词形变化作出的。如,名词主格以-s结尾、宾格以-n结尾;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用-ti,复数用-nti等等,这些特征都充分证明它们出于印欧语源。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印欧语系的安纳托利亚诸语言包括赫梯语、巴莱语、卢维语、象形文字卢维语、吕底亚语、吕西亚语。前三种是1905年以来在博兹柯伊——哈图莎出土的楔形文字泥板文献中发现的,其时间约为公元前2000年。象形文字卢维语主要是安纳托利亚南部和叙利亚北部的碑铭、印记等,约可溯至公元前1200~前700年。用字母文字书写的吕西亚语和吕底亚语,可溯源到公元前600~前200年。在赫梯语出现之前的哈梯语,在楔形文字赫梯语文献中写做:“attili”,常被误认为赫梯原始母语,实际却是底层语言,与赫梯语及其姊妹语言无关,也与同样通行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胡里语、乌拉尔图语无关。很难断定哈梯人在安纳托利亚有多长时间,但是可以肯定,在赫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前1190年),哈梯语已经死亡。在赫罗兹尼的研究基础上,到了本世纪40年代中期,学者们对赫梯人文字的所有形式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和把握,并逐渐了解到,赫梯语的发展,根据赫梯王国的历史,可分为:古赫梯语,相当于古王国时期(公元前1700~前1500年);中赫梯语,相当于“黑暗时期”(公元前1500~前1400年);新赫梯语,相当于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400~前1190年)及赫梯新国家时期(公元前1190~约前700年)。20世纪初,另一支德国的考古队也在博兹柯伊开始考古挖掘,他们的挖掘重点主要放在测量绘制赫梯人的古城的城墙、庙宇和宫殿上。这项工作,后来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博兹柯伊地区的考古工作得以恢复。至今,考古人员在此地发现泥板的总数达25000块,这其中包括了德国考古学家彼德。涅夫于1990年至1991年间在一个赫梯皇室档案馆发现的3000多块。通过世界各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终于了解到,安纳托利亚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之前的几千年,这高地上的废墟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远古文明之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甚至更早。在赫梯文明出现之前,安纳托利亚高地上就有人定居过。赫梯人在这里建立了辉煌的帝国,然后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们的活动,构成了安纳托利亚文明壮丽的一页。如今,这一切的遗迹已被收藏在安纳托利亚的赫梯文明博物馆中。走进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域文明的兴衰,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脚步。6. 走进赫梯文明博物馆安纳托利亚博物馆(也称赫梯文明博物馆)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博物馆,这里展示了人类四大古文明之一、巴比伦文明的一个部分——赫梯文明和亚述文明。这个博物馆坐落在安卡拉市一座仅存残垣的古堡内,这所立柱支撑圆形拱顶的建筑始建于1464年(也有建于12世纪之说),曾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商业客栈,后因火灾废弃。1921年土耳其政府奠基为博物馆,并于1967年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的展品陈列大体是按照年代排列的,它展示了赫梯文明的发祥、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过程,表现了赫梯文化承袭哈梯文化,吸收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帕莱克文化,迦南文化以及古埃及文化影响的痕迹。这些影响体现在赫梯人的政治、经济、语言、楔形文字泥板、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石雕、浮雕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同时,赫梯人建立的法典更堪称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成就。博物馆的展览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展览是从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5500年的石器时代。当时的安纳托利亚,住着一批今天已不存在的部落,这些部落的先民尽管尚处于穴居社会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早期农业社会,但从展出的从山洞中取下的岩画看,其生活的内容已经多姿多彩。岩画上描绘有各种色彩,有人,有各种动物,有打猎的情景,并且已经有用火成岩砸制的工具。第二部分是从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铜器时代。这时小亚细亚人已经会冶炼青铜。青铜技术并不是孤立发展的,它总是与强劲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曾经有一点令考古学家疑惑不解,因为他们没有发现一个主要的锡矿源或用来熔化锡矿石的火炉的证据,这个谜到20世纪仍未揭开。安纳托利亚又一次为此提供了答案。原来,人们在安纳托利亚南部城市塔尔苏斯以北60英里处,发现了一座锡矿,还发现了大量的锡矿石残留物,和数以万计的小型陶瓷熔化锅,其中最大的有饭锅那么大。这一切表明,大约从公元前3290年至公元前1840年,这里曾是青铜冶炼中心。第三部分是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小亚细亚人已经到了后铜器时代,当时就有了“”字符的铜器装饰物,尤其是到了公元前2300年左右,各种铜制用品和武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装饰品如出土的铜鹿、铜羊已浇铸得十分精致。第四部分是从公元前1950年到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9世纪中叶印欧人种的赫梯人进入小亚细亚,博兹柯伊废墟遗址上就已经矗立起城堡和定居点了。最初的居民称之为汉梯息,意为汉梯人的土地。公元前18世纪晚期,汉梯人和另一支迁徙而来的好战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汉梯息在战火中被毁灭。现代考古学家仍然不大清楚新的民族从何处而来,也不知道他们是突然大举迁徙而来,还是一批一批、积少成多的。反正他们中的一支突然向汉梯人发难,将汉梯息夷为平地。新来民族中的一支就重建了汉梯息,并重新命名为哈图莎,使它成为自己的首府。这个部落的领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哈图施利,意为“哈图莎人的国王”,由此建立了一个王朝,这就是赫梯王国的开始。他的臣民被称为赫梯人。7. 哈图莎的兴盛与衰落与最初的汉梯人不同,赫梯人喜爱征战,他们很快将自己的王国扩展到了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现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大量他们留下的废墟遗址。赫梯人的军事扩张行动远不止于这一地区。哈图莎的心脏是一个建于山丘上的城堡,由于两面有陡峭的悬崖保护,极为易守难攻。赫梯人在城堡的另外两面修筑了又厚又高的斜墙来防范可能侵犯的敌人。从安卡拉东行约150公里,便可到达乔鲁姆省的博兹柯伊村,这里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赫梯帝国首府哈图莎古城。现在的遗迹还有城墙、塔楼、城门等建筑,以及近年来发掘出的卫城 、5座神庙和数以万计的楔形文字泥板文书。这些泥板使用的语种主要是赫梯语、巴比伦语和阿卡得语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赫梯人在泥板上曾记载其历史的三个时期,并提到赫梯国王哈图施利一世统治期间在哈图莎建造了繁华的都城。其孙穆尔西利又击败胡里人,摧毁阿勒颇,并乘胜攻占了巴比伦城而归。至今,据说是当年的穆尔西利的头骨仍在安纳托利亚博物馆中陈列着。为了保卫安纳托利亚的家园和对外进行扩张,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等武器。赫梯人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据说他们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人。哈图莎城堡里出土过高质量的铁制工具、武器和盔甲。然而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赫梯人的社会被严格地分成了几个等级:最上层的自然是国王和王后了,王室之下是贵族阶层;这一阶层下面是将军和朝廷的官吏;再往下则是商人和手工艺者,诸如铁匠和陶匠;他们之下则是那些耕种小麦、大麦、经营蜂蜜和果树、为城堡提供食粮的农民;处于最下层的是奴隶。所有这一切都由一个已形成文字,又极为详尽的法律条文来约束,该条文对谋杀、强奸、叛国和其他罪行的惩罚做了详细的规定。如果说赫梯人的法律相当严厉,那它也非常公正,反映了社会间的一种平衡。诸如酷刑一类的野蛮惩罚为法律所不容,取而代之的是让大多数的罪犯向他们的受害人提供某种形式的赔偿。例如,一个谋杀犯必须向受害者家属提供巨额赔偿。与那一时期出现的其他文明一样,赫梯人也用奴隶,通常都是捕获来的战俘。但是在赫梯社会里,奴隶也享有某些权利,他们被允许拥有财产和赎买自身的自由。赫梯人信奉神,但与历史上其他文明不同的是他们也容忍别的宗教信仰。他们被称之为“万神的民众”。考古学家在哈图沙废墟遗址上找到过31座神庙的遗址,其中最宏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被称之为大殿。它占地5英亩左右,是一座建筑复杂、四通八达的庙宇,可能曾经拥有200多名僧侣、神职人员、乐师以及其他供奉神的人。考古学家们曾于1962年在大殿的一间贮藏室里发现一块泥板,其文字显示此庙宇是为供奉风雨雷电之神和太阳女神而修建的,他们是赫梯人供奉的最高神明。在赫梯王国最后的几个世纪里,赫梯的国王也被认可为众神之一。赫梯文明繁荣了5个多世纪,但到了公元前1200年,灾难降临了。科学家们已找到证据证明大约在不长的几年时间内,哈图莎和其他许多赫梯城市就被夷为平地。在他们那繁华的首都哈图莎,到处是被烧毁的遗物碎片和烧焦的瓦砾,尽管考古学家目前尚不清楚毁灭哈图莎的那神秘的敌人到底是谁,但从遗迹可以看得出来,哈图莎的敌人是以冲天大火烧毁了这座城市,从火焰熏黑的城墙内壁上仍可看出他们所放的火势之烈,整座哈图莎竟没有一座建筑物依然耸立。考古发现,同时,灾难不仅仅是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莎,在目前已辨认出的零零散散的其他赫梯城市,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那些城市也遭受了类似的破坏。1993年德国考古学家在赫梯首都之东125英里的库萨克里,挖出了一座土砖墙壁也已被大火烧毁的巨大的建筑群,在该建筑物的54个房间里到处都是散落的巨大的赫梯陶器堆,其中有些陶器因受烧毁建筑物的大火的高温烘烤而熔化。总之,赫梯人遭到了灭顶之灾,所有的赫梯城镇被毁为废墟。虽然赫梯王朝的覆灭来得迅猛而突然,但致使它遭此灭亡的各种条件因素却已孕育了好几十年。尽管考古学家对造成赫梯王国在极短的时间突然消亡的原因看法不一,但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种:有人认为是长达一个世纪,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干旱和庄稼歉收,严重地削弱了赫梯王国的实力。民众开始迁徙,寻找好一些的生活环境。于是,由于自身臣民的不稳定,再加上北部迁徙而来的掳掠性游牧部落和西部入侵民族的合力,把赫梯王国推向了覆灭的深渊。有人认为是来自“海上民族”对中东的侵略。考古学家发现,在拉美西斯三世于公元前1180年左右写的一份文本中有这样的记录:“这些外国在它们的岛国本土密谋策划,没有一个国家能挡其锋,赫梯首当其冲……他们继续前行……来到埃及。”但也有许多的史学家很难接受赫梯帝国独毁于航海者之手这一观点,他们倾向于认为其他劫掠者也卷入了,并且国内的敌人也起了作用。总之,到了公元前1150年,赫梯王国已经彻底地不复存在。那些在城市毁灭时幸存的赫梯人四散奔逃,在许多年之后最终为别的民族所同化,然而赫梯文化在历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一页。在赫梯王国覆灭200年以后,在安纳托利亚东部和叙利亚北部又崛起15个小王国。考古学家们相信这些王国的人民不会是赫梯人的后裔,但是他们却选择了赫梯人的语言,承接了赫梯人的一些宗教和风俗习惯。学者们把这些王国称之为新赫梯人。在叙利亚,新赫梯人建立起了城邦,并持续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正是这些叙利亚的新赫梯人雕刻了后来在哈马斯找到的石头;而《圣经》里提到的也正是这些新赫梯人。哈马斯石头和《圣经》上得到的零散信息仅是第一手线索中的一部分,这些线索帮助现代学者解开了赫梯文明之谜。8.印欧语言到底起源于何处?自从赫梯楔形文字的神秘密码被解开之后,赫梯人才开始抖落那3000多年来,埋没在它们身上的尘土,他们那神秘的面容逐渐清晰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哈图莎(博兹柯伊)的发掘及其楔形文字的释读成功,奠定了一门新的学科——赫梯学的基础。赫梯学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从远古到公元前1千年代中叶小亚细亚(即土耳其亚洲部分)居民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前面我们已经提到,1915年,捷克学者赫罗兹尼对楔形文字赫梯语释读成功,他宣布,赫梯语不是中东语言的一支,而是与起源于欧洲和印度的亚欧语系相连的印欧语言。从那时起,现代人才真正认识了赫梯文化,也认识了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莎城(博兹柯伊)。然而,赫梯历史仍有一小部分无法了解:其中包括一样用赫梯象形文字写就的文本。19世纪80年代末,一位名叫阿切贝尔德。赛斯的学者破译了6个象形符号。其中一些是当他发现了一枚所谓的双语制银质印章时破译的,印章上用赫梯象形文字和一种已知的胡利安方言写的楔形文字的双语铭文。1946年,这一不解之谜有了新的突破,在土耳其南部的一座新赫梯要塞遗址,伊斯坦布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两座相同的门之两侧发现了刻行文字的平板。每座门右侧的饰板上刻的都是赫梯象形文字,左侧饰板上是用可读懂的闪族语文字写的腓尼基语。由于各块饰板上的内容几乎相同且文本很长,所以,学者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些长长的铭文,编写赫梯象形文字的释义用词和语法。这样,史学家终于有了进入赫梯王国的钥匙。在如何能读懂赫梯语言这一多年困惑了无数语言学家的难题之后,又一个不解之谜随之而来。即如果赫梯人确实讲的印欧语言,而印欧语言并非源自安纳托利亚高原本地,那么,印欧语言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种语言到底起源于何处?起源于何时?接着而来的是,赫梯人的族源到底来自哪里?他们来自何处?他们迁徙的路线?他们又是什么年代来的呢?这些令考古界长期迷惑的问题,却至今也没有定论。关于赫梯民族的起源,有的人认为他们来自黑海西部,也有人认为他们原来就居住在安纳托利亚东北方。关于印欧语言,有人认为印欧语系发源于从大西洋到中国的西域。但有人持否定观点,认为这样定位史前时期的语言实在过于宽泛,它大大超过了任何单个语言可以保持的地区范围。有人认为,印欧语系语言的发源地位于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间的地域。日前正在讨论中的印欧语系的起源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种解释认为,原始印欧语可能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以前,大概在旧石器时代或者中石器时代,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是最不能接受的模式,因为它没有解释那些我们从推测中的原始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共同词汇,更准确地说,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词汇。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印欧语系语言是随着农业的传播而扩展。也就是说,印欧语系语言是随着新式的、生产力更高的经济向外扩展的。讲印欧语言的农民逐渐地占据了欧洲,取代了那些早期以打猎采集为生的人。提出这些模式的专家认为最早的印欧语系语言就是在安纳托利亚的博兹柯伊一带。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大多数欧洲人与西亚人所讲的语言曾发生过重要的变化。按照这种理论推断,专家一般认为,最早的印欧语系语言产生于黑海与里海以北的草原与森林草原地带,而这些语言的扩展,是由半游牧或至少骑马驾车到处流动的民族来完成的。由于他们死后大都葬于一种俄语里叫做“库尔干”的土墩之下,所以这种理论经常被称做“库尔干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流动人口开始离开草原迁到中欧东南部,逐渐同化了当地的民族,使他们也接受了印欧语系语言。那么,到底印欧语言起源于何处、又起源于何时呢?尽管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通过赫梯人的首都哈图莎的发现,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问题也是可以通过考古研究追寻到根源的。土耳其-特洛伊考古遗址今日的西萨尔立克已完全不是1870年施里曼开始发掘的那个泥土覆盖的小山丘了。如今,特洛伊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特洛伊考古遗址——从希腊神话中发掘出的特洛伊所属国:土耳其英文名:Archaeological Site of Troy特洛伊考古遗址,位于土耳其达达尼尔海峡主要港口查纳卡累以南40公里处的西萨尔立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日的西萨尔立克已完全不是1870年施里曼开始发掘的那个泥土覆盖的小山丘了。如今,特洛伊考古区入口前重建的巨大木马,已成为土耳其最重要的文化景观之一,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荷马写下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这两大史诗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也是古代希腊人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伊里亚特》写的就是特洛伊战争。战争的起因是由于普里阿摩斯国王的儿子帕里斯诱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希腊最著名的美女海伦而引起的。斯巴达国王为了夺回爱妻,告诉了他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于是阿伽门农出面组织希腊各城邦盟军,亲自担任统帅,率领1000多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渡海进攻特洛伊城,从此爆发了特洛伊战争。希腊士兵把特洛伊围困了十年,却始终不能攻占这座城池。后来,希腊军中最有智谋的英雄奥德修斯想出一条妙计,他们造了一只巨大的木马,内藏伏兵,然后全军撤退,待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入城内后,半夜木马内的伏兵悄悄杀出,打开城门,希腊人里应外合,攻破了特洛伊城,临走又将繁华的特洛伊城烧个精光。在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公元前700年~前200年),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特洛伊也被誉为古希腊人获得辉煌胜利的地方。在后来著名的希腊历史学家中,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都认为荷马所讲的故事完全属实。他们相信:正如《伊里亚特》中所描写的那样,真正的特洛伊城位于达达尼尔海峡。后来,当罗马人兴起而统治了地中海沿岸国家时,对特洛伊故事十分感兴趣,还兴建了一个叫新伊利昂的城市(新特洛伊),该城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他们所认为的古特洛伊所在地,然而到公元6世纪罗马人离开小亚细亚之后,新特洛伊被废弃不用,迄今为止,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它当时究竟位于何处。岁月悠悠,沧海桑田,随着时光的变迁,世人对这些历史传说渐渐忘却。到了19世纪,《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虽然仍被视为人类文学的初期经典之作,但只是被当做虚幻的神话或传奇。而历史学家只能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特洛伊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人们不再相信它们曾真实存在,而认为那是根据公元前 1500年到公元前1200年间发生的多次战争所编纂的,不足为信。惟独从小着迷于荷马史诗的德国考古学家亨利。施里曼并不这样认为。1870 年,经过多年的准备,47 岁的施里曼带着他新婚的妻子来到了西安纳托利亚的爱琴海岸和今天土耳其的西萨尔立克,寻访他为之魂牵梦绕 40年的古城堡遗址。他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史诗作者荷马!他已经把《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传记。令世人惊奇的是,凭着荷马史诗的指点,施里曼不仅证明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城是历史事实,挖掘出湮没两千多年的特洛伊城遗址,找到了“普里阿摩斯宝藏”,而且又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条山谷发现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的坟墓,打开了埋藏三千年之久的地下宝库,由此揭开了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1870 年4月,施里曼在西萨尔立克小山上开始挖掘。很快他在土壤表层下4.5米处发现了一段由巨石构筑的古城墙。一年之后,他回到这里并有了更多的发现。1872年,施里曼在当地找了一百多个工人来协助他。他们发掘出的不是一座古城,而是一些城市的遗迹,这些城市一座建在另一座的上面。很明显,一座城市被毁之后,另一座城市在它的废墟上又建造起来。挖掘者们找到了更多的城墙、缸和陶器的碎片。这就是特洛伊城吗?1873年6月,施里曼在靠近特洛伊王宫的环形墙附近,发现了一批宝贵的器物,其中最珍贵的是两顶华丽的金冠,另外还有金镯、高脚金杯、高脚琥珀金杯、金耳环、金扣子、穿孔小金条以及银、铜的花瓶与青铜武器。施里曼喜极而泣,他确信自己已经找到了传说中的特洛伊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宝藏。施里曼去世之后,他的同事、德国考古学家威廉。德普菲尔德继续在此地挖掘,根据最新的挖掘材料推断,这层城市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200年;这比传奇中的特洛伊战争年代要早1000年。再后来,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莱根以及最近的科夫曼等著名专家都花费了多年的工夫,做了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工作。经过长期的发掘,人们发现,在特洛伊的遗址中,竟然重叠着分属 9个时代的古城:第1~5层相当于青铜时代早期,第6、7层属青铜时代中期和晚期,第8、9层属早期铁器时代。最初的特洛伊城为一直径90多米的小城堡。它有石筑城墙和城门,是当地的农民和村民在危险的时候躲避灾难的一个设防城堡。第2层特洛伊城建在第一个特洛伊城上面,被历史学家们称为特洛伊2城,它是一个更大更富有、直径达120多米的城堡,城中有王宫及其他建筑,在一座王家宝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许多金银珠宝和青铜器、石器和骨器。这座古城毁于大火,也正因此使得施里曼错误地认为这就是荷马所描述的特洛伊城。随后3层的城池都比原来的大。第6 层有许多新的居民,城墙坚固,曾经多次扩建,总长540米,至少有4座城门,城内有许多贵族住宅的建筑台基。公元前1300年这座城市毁于地震。再上一层即特洛伊7层甲城,于公元前1250年被掠夺并被烧毁。历史学家能知道这个时间,是因为他们可以精确地判断出当时进口的迈锡尼陶瓷的年代。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特洛伊7 层甲城就是传说中普里阿摩斯国王时发生了特洛伊战争故事的那座城。后来的特洛伊乙城存在的时间不长,于公元前1100年被舍弃,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这里成了一座空城。第8座特洛伊城建于公元前7世纪初,那时它附近利姆诺斯岛上的希腊人重新占领了它,并且繁荣了很多年。最终,罗马人于公元前85年劫掠了这座城市并建造了特洛伊9 城,也就是考古学家们所认定的最后一座城。公元400年左右,这座城市被离弃,直到施里曼重新发现它之前,一直没有被打扰过。虽然多数学者认为施里曼判断他发掘出的特洛伊城的年代不够准确,但毫无疑问这个遗址是他最先认定并发掘出来的。特洛伊古城重见天日,他的功劳应居首位。然而,据说施里曼在挖掘出“特洛伊宝藏”之后,并没有上报给土耳其当局,而是把它们运到了希腊。这个消息一传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土耳其政府强烈地要求归还这批宝藏,而希腊政府在土耳其人的压力下,也不敢接受这批宝藏。最后,施里曼只得把它们送到自己的祖国——德国,存放在柏林国立博物馆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逼近柏林,德国的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被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但等到二战结束时,这些无价之宝却神秘地消失了。于是,有的考古学家开始怀疑施里曼所描述的寻宝经过是否真实。有人经过研究施里曼的文章后发现,他的妻子当时没在发掘这些宝藏的现场。还有的学者认为这批藏宝并非一次发掘,而是施里曼把遗址不同层次和位置所发掘出的许多少量的珍宝,日后汇集在一起,当做“普里阿摩斯宝藏”宣布,以便更强烈地渲染这次稀世考古发现的轰动效应。直到1996年4月,“特洛伊宝藏”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重见天日。为保证这些珍宝的安全,博物馆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这些珍宝被放在19颗子弹都穿不透的橱窗里展出,每个橱窗旁还安排一名警卫,每天只接待800~1000名参观者。目前,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罗斯均宣称拥有这批财宝的所有权。看来,这场被称做第二次“特洛伊之战”的宝藏之争将是旷日持久的。从世界遗产的角度来看,特洛伊之谜还远远没有揭开。不论考古学家们把特洛伊考古遗址认定为第几层,施里曼和以后的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找到能够证明它就是荷马史诗中特洛伊的可靠证据。从考古学家搜集到的证据来看,第6层与第7层在某些细节上与荷马对特洛伊的描写颇为一致,但这两层的遗迹极其贫乏,远不像荷马在《伊里亚特》中描写的那么宏伟。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是一个宏大的城市,有高大的城墙和城门,他还特别提到特洛伊城的西城墙建造得不好。后来的考古发现,第5层特洛伊的城墙有4米多厚,有几段城墙超过9米高,但是西段城墙建造得确实较差。因此又有人怀疑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是在第5层。但不论是第5层、第6层还是第7层,都可以说施里曼发掘出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并非真正的荷马史诗中的宝藏。那么,这些宝藏的主人到底是谁?而真正的普里阿摩斯宝藏又在何处呢?柬埔寨-吴哥遗迹群国 名:柬埔寨王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相连构成,中间是红色宽面,上下均为蓝色长条。红色象征吉祥和喜庆,蓝色象征光明和自由。红色宽面中间绘有白色镶金边的吴哥庙,这是著名的佛教建筑,象征柬埔寨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国 徽: 以王剑为中心线两边对称的图案。菱形图案中的王剑由托盘托举,意为王权至高无上;两侧为由狮子守护着五层华盖,五在柬埔寨风俗里象征完美、吉祥;两边的棕榈树叶象征胜利。底部的饰带上用柬文写着“柬埔寨王国之国王”。整个图案象征柬埔寨王国在国王的领导下,是一个统一、完整、团结、幸福的国家。自然地理: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北界老挝,西北部与泰国为邻,东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西南濒泰国湾。海岸线长460公里。中部和南部是平原,东部、北部和西部被山地、高原环绕,大部分地区被森林覆盖。首 都:金边吴哥遗迹群——热带丛林中发现的古城所属国:柬埔寨英文名:Angkor在柬埔寨王国国旗的正中,有三个金色佛塔组成的寺庙建筑,这就是被誉为东方四大古迹之一的吴哥窟。这座建于中世纪的寺庙建筑,是柬埔寨国家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珍品。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遗迹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讲到吴哥窟,就不能不提到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欧。1860年,亨利。穆欧为了寻找珍稀的植物标本而钻进了柬埔寨密林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意外地发现,在浓密的树影之中,竟突然出现了一批巨大的石雕佛像、宝塔和寺庙——整个就是一座古城。眼前的景象令穆欧和他的向导惊讶不已,极目望去,他们好像走进了一个神话世界:到处是雄伟庄严的庙宇,到处是精美绝伦的石刻和浮雕,有形态各异的大象、飘逸优美的仙女、慈眉善目的大佛。几百座风格奇特的宝塔,庞大得惊人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宽阔笔直的大道。但这里却没有一个人的身影,这是一座荒废了的古城。这就是吴哥。穆欧后来写道:“那比古希腊和古罗马留给我们的任何东西都更壮观。”然而,这么辉煌的古城,这么多精美的建筑,为何被人遗弃,隐没在莽莽林海之中?穆欧深感不解,而且至死也没明白,因为他在发现吴哥的第二年就得热病去世了。三年后,穆欧的所见所闻由他兄弟在欧洲发表,吴哥的名字由此轰动了世界。由于这一地区周围人烟稀少,到处是参天大树,藤蔓密布,高大的榕树和木棉树四处伸延的树根已把那些巨大精美的石刻雕像层层缠绕,古寺庙宇群、蓄水池、运河等已长满杂草,难于辨认。经过多年来考古学家们的清理,才使大量寺庙恢复了本来面目,阳光再次照射到沉睡达几个世纪的吴哥古城,人们总算揭开了这座古城的一些秘密。从此,吴哥与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柬埔寨国旗上的金色三塔圣寺图徽,画的就是吴哥寺。吴哥在高棉语中意为“城市”,有关高棉帝国的传说始于公元一世纪扶南王在湄公河三角洲建立之时,扶南疆土的开拓者是国王范师蔓(约205~225年在位)和范旃(约225~240年在位)。由于扶南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湄公河地区正处在连接印度和中国的商路上。4世纪到5世纪时,扶南进入了鼎盛时期,扶南王国的祖先大力推广和印度的贸易往来,使该国商业繁盛达几百年之久。扶南王国后被真腊征服。第一个统治真腊和扶南的国王是拔婆跋摩(598年即位)。8世纪下半叶高棉艺术臻于全盛时期,耶跋摩二世(802~850年在位)统一了高棉,创立了一种新国教,通过特定的仪式封自己为神王,此后,国王被奉若神明。耶跋摩二世登基不久,就宣布在金边湖北部建立新都,这就是吴哥。这里后来成为不断扩张的帝国的中心。在接下来的200年里,高棉帝国向北延至中国,向南扩展至马来半岛,占据了今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片地区。其后苏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在位)统治高棉时期,建造了吴哥殿皇宫。100年后,柬埔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苏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为了供奉毗湿奴而建造了吴哥窟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最后一位建造高棉寺庙的国王是阎耶跋摩七世,他建造了与吴哥窟相埒的吴哥通王城,其功绩可与苏耶跋摩二世媲美。经过5个世纪的营造,吴哥终于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华丽的庙宇和城市。高棉人在吴哥城周边地区建起了大约600座寺院,铺设了多条宽阔的大道以连接首都及帝国其他地区,还为旅行者夜宿准备了栖身之地。现在的吴哥遗迹群包括9世纪到15世纪的多处遗迹,其四面延伸400平方公里。在建庙的同时,还挖掘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座人工湖,其城市居民至少在100万以上。吴哥遗迹的精华是吴哥窟。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梵语意为“寺之都”,历时三十多年才得以建成。吴哥窟是按照事先做好的设计图建造的,其布局非常合理,庄严匀称,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有两重石砌墙,占地长为1500米,宽为1300米,包括一座由逐渐缩减的三段石头平台组成的金字塔形建筑物。第一二层均为长方形,每层的四边,各有左中右三条石阶梯连接上一层。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建有五座莲花形状的塔,那是支配宇宙万物的弥楼山的缩影,分别代表弥楼山的五座山峰。根据印度教信仰,弥楼山是众神的家园,而平台则代表着环绕世界的群山。庙宇周围是宽180米的护城河,代表着在世界边缘的山脉之外的海洋。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宗教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磴道、宝塔,全部建筑都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他黏合剂,全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吴哥窟的艺术杰作,不仅表现在吴哥窟的建筑本身,还在于它处处精雕细琢的浮雕石刻。据说,全部吴哥窟的浮雕、塑像超过18000幅(尊),堪称人间珍宝。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致,且富有真实感,是高棉王朝时代艺术的精华。寺庙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这些浮雕的内容都以王室和宗教为题材,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也有战争、舞蹈、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题,也有显示苏耶跋摩二世在世时的情景,有的表现了他检阅士兵和接受晋见的场面,有的是武士乘着战车或骑着大象作战的情景,也有扬帆出海的舰队,还有军队和旗帜招展的凯旋场面。在几百米长的墙壁上,还有二百多尊上身裸露、颈戴珠串的舞蹈者浮雕雕像。这些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当时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堪称世界艺术史中的杰作,表现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艺术才能。吴哥的所有宫殿、寺庙都丝毫不差地建在东西走向的轴线上,坐西朝东,面向太阳。而惟独吴哥庙大门坐东朝西,与之相反。这使研究古代高棉的学者们百思不解。在通往吴哥城中心的堤路两旁,矗立着一排排巨大而威严的石像。吴哥窟不仅本身规模恢弘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大门,堤路的两边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那伽是印度神话中的守护神。阎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巴容神殿,墙壁上所雕刻的也大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些描绘的是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斗鸡场面。从远处看,巴容神殿像是一堆不成任何形状的乱石,然而当你走到近处,就会看到成千个石雕的面孔——它们都是佛祖宁静自在的形貌。在这里每一根柱子的四面都刻有佛祖的面孔,他们平静地凝望着苍穹大地,似乎任何东西都无法逃避他们的目光。离开吴哥窟向北走,没有多远就到达吴哥城。这是一座正方形的城池,差不多是吴哥窟四倍的面积。除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外,在东面偏北的位置还有一座胜利之门,每座城门的前面都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但在15世纪初,吴哥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这座豪华壮丽的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岁月流逝,人世沧桑,当年紧靠湖岸的吴哥城,现在已离湖20多公里,鸟儿播撒的种子,在屋顶和院墙上生根发芽,使得数以万计的精美雕塑早已变得面目全非。直到19世纪穆欧发现这个遗迹以前,就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也一无所知。吴哥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历史没有记载,现代学者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或许是当时的吴哥城流行了一场瘟疫,导致了城市的毁灭。也有人把这归于外敌入侵,并明确地指出它是被泰国军队攻占所致。但瘟疫不可能使全城居民无一幸免地全部死去,而据历史记载泰国军队撤离后高棉王朝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这两种解释都难以成立。还有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是高棉的佛教徒原来信仰大乘教派,吴哥的佛教建筑也是这时兴建的,但后来该国僧众改信小乘教派,于是这些大乘教派建造的寺庙就被废弃了。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仍有疑问,首先大乘、小乘都是佛教内部的派别,双方对教义的理解虽然不同,但崇拜的神佛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没有废弃寺庙的必要。其次吴哥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寺庙群,它还是吴哥王朝世俗的都城。据考证,在吴哥地区最繁华时曾有上百万人口居住。即使教派改变,这些人都到哪儿去了呢?还有人认为是因吴哥后期国王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导致起义,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逃离了这座城市。可是,不论是瘟疫、战争还是奴隶起义都是简单的猜测,因为吴哥遗址并没有受到任何人为或者战乱破坏过的迹象,这里既没战争痕迹,也未见杀戮的尸骨,一切都似乎消失于自然之中。吴哥,世界古代文化的奇迹,也是世界古代文化的难题。巴基斯坦-被毁灭的印度古城国 名: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左侧是白色竖长方形,右侧为深绿色长方形,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和一弯白色新月。白色象征和平,代表国内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祆教的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绿色象征繁荣,还代表伊斯兰教。新月象征进步,五角星象征光明;新月和五角星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国 徽:颜色同国旗;深绿色和白色。顶端是五角星和新月图案;中间是盾徽,盾面分为四部分,分别绘有棉花、小麦、茶、黄麻四种农作物。盾徽两侧饰以鲜花、绿叶。下端的绿色饰带上用乌尔都文(巴国语)写着“虔诚、统一、戒律”。自然地理: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与印度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西北同阿富汗交界,西同伊朗毗邻,南临阿拉伯海。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三座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西北部汇聚,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奇特壮丽的景观。首 都:伊斯兰堡摩亨约。达路考古遗址——史前被毁灭的印度古城所属国:巴基斯坦英文名:Archaeological Ruins at Mro摩亨约。达路位于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拉尔卡纳县城南20公里处,距卡拉奇约500公里,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之一。这座遗址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看法,从此,印度河河谷文明被公认为古代世界主要文明之一,并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提并论。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度次大陆文明的曙光,究竟从何时开端?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是从印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时算起。这是因为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后,留下了关于他们活动的文字记录,从此,印度次大陆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学者们称这一时代为“吠陀时代”。 《吠陀》是印度最早的文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吠陀本集》从公元前1000年之前就已口头流传,婆罗门教徒把它一代又一代传诵。到公元前400年左右印度人发明了文字后,《吠陀本集》才得以书写下来。可是,当人们读到印度的《吠陀本集》时,又常常发现,雅利安人初侵印度河流域后,曾与原始居民进行过无数次剧烈的战斗,并摧毁了他们的许多城堡。那么,人们不由联想到,在雅利安人到达次大陆之前,这里一定有过居民、城堡和高度发达的文化。可是,这种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被毁灭的,为什么被毁灭?历史的谜团吸引着考古学家的脚步。1856年,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河谷铺设轨道时,在属于现在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村附近发现了一些烧制精良的古代砖块,随后又发现了一些冻石刻制的印章,印章上刻有各种动物和一些陌生的文字符号。虽然当时有人意识到这是一项重大的发现,但有关部门并未立即着手组织发掘。1922年,一支由约翰。马歇尔率领的考古队在印度河谷下游一个名叫摩亨约。达路的土丘挖掘一座佛塔的废墟。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发现挖掘出的一些古代石雕远比佛教的时代更为古老。经过十年的挖掘,一座被尘土掩埋、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破土而出。这时人们才想到,这里与哈拉帕发现的遗物属于同一类型、同一文化的物品,便将其称之为哈拉帕——摩亨约。达路文明,或曰印度河谷文明,并开始发掘哈拉帕古城的遗址。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地区共发现了5座古代城市,其中最大的两座是位于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尔卡纳县境内的摩亨约。达路和位于旁遮普省的哈拉帕。这两个城市每座约有居民5万多人,其他三个城市人口略少。最使挖掘者们震惊的是,这两座古城实在是太古老了,它们最初的建设始于公元前 2500 年,几乎像苏美尔文明和埃及文明一样古老,比人们原来所了解的古印度文明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不但城市的年代异常古老,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两座城市在建造之前,似乎就已经作了非常细致的设计。不论是公共建筑、住宅、街道、商业区还是仓库,都规划得极有条理。摩亨约。达路可谓上古时代城市设计的最佳典范,整座城市布局合理、规范,极端重视条理、秩序和计划,颇具现代化城市特征。每个城市都分为几个区,每个区都有墙围绕着。全城是四方网格设计的整齐街道,宽阔的街道呈棋盘式布局向四面伸延。两条南北向和三条东西向大路纵横交错,四周筑有城墙、塔楼、壕沟,均用烧制砖石砌成。人们居住的房屋设计风格基本相同,均是中间有天井的四合院结构。楼梯直接通往楼上或屋顶,窗户上装有活动的木格窗。在摩亨约。达路城西面,有座高高的土堆,形状与众不同。这本来是一处巨大的用砖搭起来的平台,这个平台长366米,宽183米,高12米。尽管它的实际用途人们至今无法弄清,但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它似乎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不是为百姓日常生活而建造。它旁边有一座深达12米的蓄水池,是用泥砖和灰泥仔细修建。现在,人们一般将这座建筑称为“大浴室”,猜测它可能是用来举行宗教的沐浴仪式的。与大浴室毗邻的是一座更为奇怪的建筑,人们现在把它称为粮仓,但事实上,这只是考古学家们的一种揣测。这座建筑只剩下一排排相隔很近的方形建筑群,里面有着狭窄的通道以利于空气流通。平台的另外一端的第三个建筑是一座大型的方形会堂,成排的柱子将屋顶撑起,因为这样的设计适合大批群众的聚集,所以现在被人们称为会馆。哈拉帕古城比摩亨约。达路略小,但城市总面积也达85万平方米。该城雄伟的砖墙高达15米,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哈拉帕最宏大的建筑就是他们的港口,似乎这是个贸易发达的商业城市。城内有巨大的谷仓,还有作坊和劳动者居住的宿舍。据估计,这些宿舍可以容纳数百名雇工和奴隶居住。难以令人置信的是,这两个古老的城市里的居民可能是古代最讲究卫生的民族,他们在城市的各处都铺设了下水管道并挖掘了排水渠,其公共卫生设施、洗浴和讲究洁净的程度令现代人惊讶不已,居民每户每家都设有浴室和便所。他们不仅有着可与现代城市媲美的地下排水系统,且全城到处都是水井,共用的街井、私宅用的屋井比比皆是。宽10 米的大道两旁均有完整的下水道设备,能汇集各路雨水和污水,考古学家还在哈拉帕城出土了一段上有高约1.5米弓形顶的下水管道。另外,这里不但有公用的垃圾道排放垃圾,每户住宅也都有特制的垃圾滑运道,直接与地下的下水道相接。这种健全的公用卫生设施,就连当代许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也望尘莫及。通过对遗址的挖掘,人们还发现,当时的手工艺人已掌握相当高的手工技巧。他们不但是技艺娴熟的陶制工人,制作出大量的精细陶器,还制作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商品,如金属工具和武器,用贝壳做成的镯子,用珠子串成的项链。有些精致的项链其制作技术极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比如,一条长长的光玉髓(一种类似石英的红色宝石)项链大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些精制的铜质天平,以及众多象牙和彩色小石块制成的砝码,说明他们已有一套完善的计量制度。 这里出土的文物塑像最多的是公牛,也有用牛拉车的陶俑,说明这里的人们已懂得驾驭牲畜并使用车辆。在这两座城市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陶制或石刻的人像,他们的服饰比较独特,似乎与后来的印度民族服饰并不完全一致。考古人员在这两座城市发现许多冻石刻制的印章。据推测,好像当时的每个家庭都可能有自己的印章。印章上的图案大多是公牛、犀牛、大象、水牛、羚羊、独角兽等一些动物,图案的上方是一种陌生而独特的文字,行文似是由右至左。考古学家还相继发现了上百处碑刻,以及在一些陶器、铜器和用石头、贝壳或者象牙做成的物品上,都可以看到一些简短的文字。古文字学家们研究了这种文字,发现它是用四百多个不同的符号来代表音节和完整的词。世界上其他一些地区的早期文字有些也是音节和单词的复杂组合,但没有与哈拉帕的这种文字有联系的。这种文字与人们所熟知的古印度梵文完全不同,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字也都不一致,至今还没有得到破译。更让考古学家们困惑的是,有着高度文明的这两座城市,在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却突然消亡了。从此,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之光熄灭了。直到五百多年后,即公元前1500年左右,另一种文明——雅利安文明才在印度重新兴起。与此相关的是,尽管印度是个文化渊源悠久的古国,但在古印度的所有典籍和传记,包括最古老的《吠陀本集》之中,都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两座城市和它的文明。有些学者认为,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两座城市的文化在这些典籍的撰写之前很久就已经不存在了。那么,这两座城市究竟是谁创造的,为什么突然消亡,印度历史为什么在此处发生了“断裂”?这是世人不能不关心的问题。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这两座城市的多年考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印度河河水孕育出来的文明,是依赖于河岸居民不断的抗洪才发展壮大,可能是一次地震引发了印度河的洪水泛滥,导致城市毁灭。但洪水可以毁灭一座城市,却不大可能毁灭由五座城市和众多村镇组成的一种文明。因此这种看法不够令人信服。更广泛的一种看法认为是外族入侵的结果,具体地说就是雅利安人入侵,造成了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持此说法的学者是根据有迹象表明摩亨约。达路曾遭到巨大的破坏。在这座城市的街道和房屋中,人们挖掘出不少集中死亡的男女老少的遗骨,这些人有的还带着手镯、戒指和串环,显然是突然死亡的。因此这种看法一度流传甚广。但历史有明确记载雅利安人到达印度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而这两座城市毁灭是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这里有500年的差距。也就是说,在雅利安人到达的500年前,这两座城市已遭到放弃。而对摩亨约。达路居民的突然死亡,也有不同的解释。近年来,英国学者捷文鲍尔特和意大利学者钦吉又提出了与上述说法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推测这两座古城之所以突然销声匿迹,是一次原因不明的史前核爆炸造成的。这种观点虽然有些耸人听闻,却在印度的古代文献中确实找到了某些相应的记载。其实,在此之前,有些考古学家就已经注意到,这两座古城都曾遭到过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摩亨约。达路,从挖掘的现场来看,全城居民几乎死于同一天,因此被称之为“死亡之丘”。这显然是遇到了某种不可抵抗的灾难。而在该城遗址的中心,有一块十分明显的爆炸点,约一平方公里内的所有建筑物皆化为乌有。而在距爆炸中心较远处,人们却挖到许多尸体骨架。有人认为这极像一次核爆炸后的痕迹。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自从哈拉帕和摩亨约。达路重见天日以来,很快引起各国历史学家的注意。当年富庶繁荣、盛极一时的城市,现在仅剩下一片片砖瓦残迹和数不清的谜团。如果人们能够破译出这些神秘的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千古之谜也许就能大白于天下,但如何破解这些文字,却仍然没有一点线索。至今无人能说清它毁灭的真正原因。虽然对这两座城市的考古挖掘工作还在进行,但这一带地下水的上涨又妨碍了考古学家们的工作,古城的原始地基现在低于地下水位6米多,这道难题的解决对考古学家来说,已迫在眉睫。印度-泰 姬 陵国 名:印度共和国国 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国 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法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惟有真理得胜”。自然地理: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首 都:新德里泰 姬 陵——“一滴爱的泪珠”所属国:印度英文名:Taj Mahal泰姬陵位于印度阿格拉近郊亚穆纳河畔,这座华丽壮观、玲珑剔透的古代陵墓,不仅是印度莫卧儿伊斯兰文化中最完美的瑰宝,是世界遗产中的经典杰作之一,也是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游览最多的地方。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度莫卧儿王朝时代的古都阿格拉位于德里240公里处,自16世纪成吉思汗的后裔巴卑尔立国起,阿格拉就成为莫卧儿帝国的皇都。这里有举世闻名的泰姬陵,有另一处世界遗产阿格拉古堡、伊蒂迈德。阿尔-道拉陵、阿克巴陵、法塔赫布尔。西格里古城(即胜利城)。这些伟大的古代建筑不仅是古老的印度献给人类的一份厚礼,也为阿格拉带来了无尽的财富。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汉(1592~1668年)为他的宠姬所建的陵墓。据说,沙。贾汉在登基之前曾经有过多年的流浪生涯,在他最困难的岁月里,有一位忠心的女人,始终不渝地伴随和侍奉在他的身边。沙。贾汉登基以后,不忘旧情,便赐给她一个美丽的封号“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里的王冠)。泰姬皇后一共为沙。贾汉生了14个孩子,当生第15个孩子的时候,不幸死于难产,那年她仅仅38岁。她在临终时说:“我有三个要求:好好抚养孩子;终身不再娶;为我建造一座美丽的陵墓。”沙。贾汉许下诺言,会在她去世后为她建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墓,并用她的封号泰姬。玛哈尔命名,即为后来的泰姬陵。一般史书的记载是,泰姬陵始建于莫卧儿王朝的鼎盛时期,于1632年动工,由来自中亚各地,土耳其、波斯、印度和欧洲国家的建筑师和工匠参加。其建筑材料遍及欧亚,有印度的黄大理石、红砂岩、巴基斯坦的白大理石、斯里兰卡的蓝宝石、阿拉伯的红珊瑚、伊朗的紫水晶、俄国的绿孔雀石和中国的翡翠等,用遍了世界的奇宝异石,历时22年,才砌成了这座绚丽多彩的建筑奇迹。对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说,对泰姬陵印象最为深刻的,除了泰姬和沙。贾汉之间情意缠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更多的是这座建筑本身的无限魅力。泰姬陵以她典雅的绿色庭院,雄伟的红色门楼,圣洁的白色陵寝,湛蓝的清冽水池,别致的圆顶凉亭,高耸的四角尖塔,宽阔的讲经堂,高大的清真寺,组成了一幅色彩明快、造型奇巧的图画,给世人带来超凡脱俗的美感。泰姬陵全长583米,宽304米,四周是红砂石墙,整座陵墓占地17万平方米。陵寝居中,东西两侧各建有式样相同的红砂石建筑:一是清真寺;一是答辩厅,对称均衡,左右呼应。陵的四方各有一座高达40米的尖塔,内有50级阶梯。此塔专供穆斯林阿訇拾级而上,登高朗诵(可兰经),高呼阿拉,祈祷朝拜之用。从大门到陵寝有一条用红石筑成的甬道,两旁是人行道,中间有水池和喷泉,池水倒影,奇花异草、灌木浓阴,相互辉映。甬道末端即陵墓所在。整座陵墓建在一座高7米、长95米的白色大理石底基上。陵高74米,主体建筑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上部为一高耸重叠的穹顶,以苍天为背景,轮廓优美;下部为八角形的陵壁,四面各有一扇高达33米的巨大拱门,门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镶有《可兰经》经文。其中有一句为“邀请心地纯洁者,进入天堂的花园”。陵寝内还有一扇精美的门扉窗棂,传说是出自中国工匠的雕刻。在中央宫室里设有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围栏,内置放沙。贾汉和泰姬的两座大理石棺椁,但其真棺则安放于底下的一间地下室内。棺椁上以翡翠、玛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余种五颜六色的宝石镶嵌出精致的茉莉花图案,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华丽,可谓巧夺天工,无与伦比。凡是见过泰姬陵的人,都被它那洁白晶莹、玲珑剔透的身影所倾倒,难怪印度最伟大的诗人泰戈尔曾赞美泰姬陵为“一滴爱的泪珠”。由于泰姬陵通体用雪白的大理石砌成,当初的建造者又在墙壁、门扉、窗棂雕满了精美的花纹,因此一日之中,随着晨曦、正午和晚霞三时时间不同,阳光的强弱不同,照射在陵墓上的光线和色彩就会变幻莫测,呈现出不同的奇景。它和谐对称,花园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令无数参观者惊叹不已的奇迹,使得游客们眼中的泰姬陵似乎在天地之间变化纷呈般浮动,令人百看不厌。薄薄晨雾中,它仿佛安静地沉睡在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中;初升的一轮红日伴着亚穆纳河袅袅的晨雾,仿佛要将泰姬陵从童话王国的睡梦中唤醒;中午时分,她头顶蓝天白云,脚踏碧水绿树,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块光彩夺目的宝石;傍晚时分的泰姬陵是一天当中最妩媚娇柔的时刻,白色的泰姬陵开始从灰黄、金黄,逐渐变成粉红、暗红、淡青色,随着月亮的冉冉升起,最终回归成银白色,仿佛羞涩地提醒游客,她很快就要向游客谢幕;花好月圆之夜,泰姬陵恍若仙境,仿佛又成了一座景色迷人的神秘宫殿。正如沙。贾汉所说:“如果人世间有乐园,泰姬陵就是个乐园。”有意思的是,正因为泰姬陵有清晨、日落和月光之下等不同景色的差别,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惟一一个早中晚游览票价不一样的景点。即使对印度本国游人而言,泰姬陵的门票白天仅20卢比,而早上7时前或下午17时后也都升至110卢比。多少年以来,泰姬陵几乎已成为印度的代名词,由于泰姬陵的构思和布局之美超乎于人们的想像,她赢得了世界各地游客最为慷慨的赞美。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稀世珍宝,其设计者和建设者是谁呢?长期以来,围绕着泰姬陵的设计建造和艺术流派问题,引起了印度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和争议。有关这座建筑物的设计者和艺术风格流派,目前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为“波斯伊斯兰说”。数十年来,大英百科全书的作者一直认为,泰姬陵的建造者是沙。贾汉皇帝,而主要设计者是波斯人(一说土耳其人)乌斯泰德。伊萨,由他总揽其事,并没有印度人参与构思。也有一种说法为“欧亚文化结合说”,代表人物是英国旧牛津学派的印度史学家史密斯。他认为,泰姬陵是“欧洲和亚洲天才结合的产物”。当时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些建筑大师,如意大利人吉埃洛米莫。维洛内奥、法国建筑师奥斯汀。德。博尔多均参加了设计。这种观点虽然新颖,但遭到了一些印度穆斯林史学家的驳斥,他们认为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建筑物,与西欧文艺复兴时代的构思完全无关。而印度著名史学家马宗达认为,在探讨泰姬陵的设计究竟应该归功于谁时,不应该忘记印度自身的因素。其依据是:(1)从泰姬陵的平面图来看,其主要建筑风格并不完全是创新的,它与苏尔王朝舍尔沙的陵墓和莫卧儿胡马雍的陵墓,在建筑上有师承关系。(2)就建筑材料——纯白大理石及其上面的宝石镶嵌工艺水平而言,在西印度的拉杰普特艺术中早已存在,不能把此陵的设计和建造完全归功于波斯的影响。但是,考虑到莫卧儿时代的印度已对西方开放,不能否认西方艺术的某些因素对印度建筑风格带来影响。1986年,一个名叫戈德博尔的人写了一本小册子——《蒙泰姬。玛哈尔》,它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对泰姬陵是否沙。贾汉下诏建造一事,提出种种异议。其依据是,某些史书上记载的建造泰姬陵为沙。贾汉“动用两万劳动力历时22年”的说法,源出于法国珠宝商人塔维尼埃之口。此人虽然在17世纪对印度作过5次访问,回国后写成《印度之行》,但他本人并没有亲眼看到泰姬陵的破土动工等具体的建造过程,让人怀疑有道听途说之嫌,难以令人信服。更何况和他同时代的一些欧洲旅行家,回国后均未提及泰姬陵。精美绝伦的泰姬陵,它的真正设计者是谁?它究竟是不是沙。贾汉在17世纪下诏建造的呢?这一切还没有结论。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寺庙群国 名: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 旗: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长与宽之比为3:2.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国 徽: 由一只金色的鹰、一面盾和鹰爪抓着的一条绶带组成。鹰两翼各有17根羽毛,尾羽8根,这是为了纪念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日——8月17日。鹰胸前的盾面由五部分组成:黑色小盾和金黄色的五角星代表宗教信仰。盾面上的粗黑线代表赤道。鹰爪抓着的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自然地理: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万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素称“千岛之国”。领海面积约是陆地面积的4倍。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首 都:雅加达婆罗浮屠寺庙群——石头上的画卷所属国:印度尼西亚英文名:Borobudur Temple Compunds婆罗浮屠位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日惹市西北约40公里处墨拉比火山的一个山丘上,以精美的浮雕闻名于世,婆罗浮屠的全部浮雕连接起来,长度可达3000多米,有“石头上的画卷”之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实心佛塔。它远含青山,近拥碧翠,其东南方向的墨拉比火山,海拔3150米,高居于群山之上,登临塔顶可望见烟波茫茫的印度洋海面。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产生于印度,这谁都知道,可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并非建在印度,而是建在了印度尼西亚,这就是婆罗浮屠。印度尼西亚横跨赤道,拥有1.7万多个岛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地理位置处在亚澳两洲之间,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是连接两大洲和两大洋的海上枢纽。在中国人的习惯用语中,“爪哇岛”常常被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地方,而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就位于印尼爪哇岛的历史名城——日惹。“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意思就是“丘陵上的佛塔”,俗称“千佛塔”,又称“印度尼西亚的金字塔”。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吴哥古迹相媲美,被称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近代来,随着对古代文物的关注,婆罗浮屠这座举世无双的历史遗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重视。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全世界发出拯救婆罗浮屠的呼吁,先后有27个国家呼应,并对此塔进行了比较彻底的修复。婆罗浮屠是根据印度的堵波(宝塔的意思)而建,从空中看,犹如一个立体的曼荼罗(印度佛教里一种用于装饰的花纹)。整个建筑约用200多万块玄武岩石块砌成,总计5.5万立方米。其建筑材料取自附近安山岩和玄武岩,没有任何接合剂,完全由岩石经切割后堆砌而成。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边长112米,台基上由面积依次递减的5层方台组成,每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由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台组成,顶端为1座巨大的钟形堵波,从地面至塔尖,高达近40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楯间有4条回廊,回廊两壁上为连续的浮雕,长达2000多米,有1460幅叙事浮雕和1212幅装饰浮雕。婆罗浮屠的浮雕,就像一幅幅雕刻在石头上的史诗。游客面对着那千年前的佛像,犹如面对着一个久远的年代,为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了最为直观的方式。其浮雕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有的描绘了佛陀生平圣迹,佛教、佛教徒的事迹、故事,也有民间传说等众多题材。目前游客们看到的婆罗浮屠为9层,但实际上它共有10层。在联合国协助大规模修复时,婆罗浮屠实际上已处于濒危状态。为避免倒塌,专家们将底层充做地基而埋在地下。现在人们只有在东南角,还能看到底层一部分浮雕。1885年,有关人员在塔底发现了装饰塔底的160幅非同寻常的浮雕,这些浮雕都是根据佛经刻出来的。出于某种考虑,部分浮雕在展出一段时间后,又都被重新掩盖。在各方形层的的栏杆上,每隔一定距离都配置着一个向外的佛龛,共432个,每个佛龛内各安置一尊佛像。圆形层各层并列着格子形镂空小塔,计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72座,如同众星拱月,围绕着中心大堵波。小塔内也置有佛像,佛像按照东南西北不同方向取有不同的名称,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臂、手掌、手指各部位也都不同,形象非常传神。方形层佛龛和圆形小塔中的佛像,再加上中心大堵波中的佛像,婆罗浮屠共有佛像505尊。浮雕和佛坐像以表情典雅为特色,它们在接受印度佛教雕刻艺术风格影响的同时,又处处显露着印度尼西亚爪哇古代艺术的特色,如浮雕中的世俗人物即为当地人打扮。因此,人们称之为印度-爪哇艺术的杰作。如今的婆罗浮屠,已被印度尼西亚政府扩建为面积达85公顷的游览胜地,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数十万佛教徒和旅游者来此朝拜、观光。然而,这座辉煌壮丽的“千佛塔”,竟然在热带丛林的石块和野草之中荒废了800多年,就像柬埔寨的吴哥窟和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一样,早已被当地的人们遗忘,而直到近代才被西方的科学家或探险家重新发现。1814年,英国人托马斯。斯坦福德。拉弗尔斯爵士重新发现了该塔,并清除了周围的碎石和杂草。婆罗浮屠这才为人们重新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援助和印尼国内各界的捐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工作,整个工程耗资达2250万美元。可是,即使这座伟大的佛塔被世界重新认识之后,人们也并未真正了解它,因为这座巨大佛塔的建造者们虽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来雕刻这座“石头上的画卷”,但却没有为它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在印尼和印度等国的历史典籍和佛教经典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资料。因此,婆罗浮屠本身也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之谜。现在人们对它的了解,只是根据联合国一些学者和专家在现场及别处考古所寻获的一些古代碑石等资料,考证和推测出来的一些看法。因此便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意见。首先,婆罗浮屠建造于什么年代?这一点始终没有定论。据考古学家们从跋罗婆文写的碑铭上看,这座建筑大约建造于爪哇的夏连特王朝统治时期,即公元772~830年间,但具体什么时间却无法确定。人们只是知道,1006年发生了默拉皮火山喷发和地震,周围的居民纷纷出逃,婆罗浮屠随即被火山灰淹没。再往后,这座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佛教建筑惨遭废弃,任其悄然崩塌、被丛林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