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7

作者:白落梅 字数:9647 更新:2023-10-09 11:40:04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103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  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直以为,林徽因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不超过二十岁。翠绿的年  华摇曳在青春的枝头,可以无所顾忌地爱自己想爱的人,犯下不可弥  补的错误,做一切想做的事。因为人一旦丧失了青春,就再也不会有  资格这样随心所欲。现实的压力、生活的包袱,会给你许多无法推卸  的责任,到了那时候,谁还有心情采折一枝春花去装扮花瓶,去拾捡  落叶夹进书扉。  林徽因却做到了,她写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她轻灵柔美  的文字,逼迫我们不敢老去。她就像一位多情少女,在芳菲的四月咏  唱人间最美的诗篇。纵然那些迟暮之龄的人读了这首诗也会觉得青春  重现,而那些丢失在过往风中的爱情再次得以寻回。有时候,我们不  能不信服文字的魅力,它可以让我们在枯树上看到春满华枝,在无边  的黑夜看到天心月圆。  三十岁的林徽因经历了人生的变迁,她不再是康桥那个不谙世事  的小姑娘,守着壁炉,隔窗听着细雨,寂寞时,期待有一个温和诗意  的男子可以陪她一起喝茶读书。如今她已嫁为人妇,成了人母,生活  太多的琐碎让她不能沉浸在文字里与诗书做知己,再加上她对建筑事  业的一片热忱,更无许多空闲时光来做梦。  可林徽因却没有成为一个凡妇,亦没有成为一个一心钻研学术的  104    女学者。她的心中始终充满盎然的诗词,充满了爱与暖。这个纷繁的  俗世没有将她漂染成五颜六色,她依旧还是那朵白莲,如梦似幻地植  于世人心中。那么鲜妍,那么娉婷,那么赏心悦目。  这几年,林徽因似乎蓄养了充沛的精力,她要将最后一段旺盛的  青春释放,不负她不同凡响的人生。徐志摩死后,林徽因的感情少了  一段纠葛,而金岳霖对她的爱因为没有任何的压力,令她觉得安稳而  舒适。在事业上,林徽因与梁思成夫唱妇随,一起走过许多城市,始  终相濡以沫。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在不能预知的未来,我  们可以相信的只是现在。林徽因不会想到,在她过世之后,一直与她  恩爱、说好不离不弃的男子也会另娶他人。反倒是那个从不曾将她拥  有的金岳霖,寂寞地守候了她一生。原以为爱情只有一种,只是爱了,  就一颗心相待,却不想爱也有千万种。在疏淡与亲昵、懦弱与坚定之  间,不知道哪一种适合自己,也不知道别人想要的又究竟会是什么。  一九三六年,三十二岁的林徽因发表了十余首诗,还有几篇散文  与小说。每当空闲之时,林徽因都会让心沉静下来,独自思索,这世  间到底什么是永恒?可以追随她一生的,是缥缈的爱情?是不朽的事  业?还是如流的文字?又或许什么都不是。因为陪伴一生的,始终是  自己,只有自己无法背离,不能丢弃。  105    沐浴战火  这个春季,我翻读了林徽因的诗,在晨晓迷蒙的烟雨里,在午后  和暖的阳光下,在新月纤柔的夜色中。这个美好的女子用她轻灵的文  字,教会我们做梦,教会我们记住花的香、叶的绿,以及生活的希望。  我终于相信,林徽因是那种走在拥挤的人流中,让我们可以准确无误  喊得出她名字的女子;是那个与之擦肩,必定让人频频回首的女子;  是那个走过春秋岁月,依旧可以素朴清淡的日子。  如水的岁月,如水的光阴,原本该柔软多情,而它却偏生是一把  锋利的尖刀,削去我们的容颜,削去我们的青春,削去我们仅存的一  点梦想,只留下残缺零碎的记忆。这散乱无章的记忆,还能拼凑出一  个完整的故事吗?我总以为,追溯一个人的前尘过往悲伤会多于喜  悦,因为我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匆匆将别人的一生看尽。从一个  曼妙多情的少女,到一个看过世态万千的老妇人,这其间,该尝历多  少五味杂陈的烟火。人只有老去的时候才会深叹,许多事还来不及做  完,许多缘分还没有好好珍惜。  不知是谁说过,人生要起伏有致才能平安,太过顺畅反而不得久  长。信了这句话,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就从容淡定了许多。下雨的日  子未必都是感伤,可以煮一壶闲茶,品味人生。月缺之时也未必只是  惆怅,亦可以倚窗静坐,温柔地怀念远方的故人。读林徽因,心情不  会有太多的起落,她是一个和美的女子,不舍得让人轻易为她落一滴  眼泪。  106    也曾和至爱的人生离死别过,也曾落下一身病骨,也曾奔忙于滚  滚的红尘陌上,可林徽因始终不肯向岁月低头,她的诗中从来不现消  极悲观的愁肠。无论在凋零的秋季,还是在荒芜的寒冬,我们都可以  闻到那抹清新的绿意。她不是结着丁香愁怨的姑娘,不是徜徉在往事  里独自惆怅的女子,她懂得生活的真实,懂得悲欢离合才是真味人生。  红叶里的信念  年年不是要看西山的红叶,  谁敢看西山红叶?不是  要听异样的鸟鸣,停在  那一个静幽的树枝头,  是脚步不能自己的走——  走,迈向理想的山坳子  寻觅从未曾寻着的梦:  一茎梦里的花,一种香,  斜阳四处挂着,风吹动,  转过白云,小小一角高楼。  钟声已在脚下,松同松  并立着等候,山野已然  百般渲染豪侈的深秋。  梦在哪里,你的一缕笑,  一句话,在云浪中寻遍  不知落到哪一处?流水已经  107    渐渐的清寒,载着落叶  穿过空的石桥,白栏杆,  叫人不忍再看,红叶去年  同踏过的脚迹火一般。  ……  平静,我的脚步,慢点儿去,  别相信谁曾安排下梦来!  ……  这个女子仿佛从没有忘记过寻梦。她的梦不是缥缈在云端,虚幻迷离  得让人无法把握,她的梦只是人间草木,是一花一叶,是鲜艳的生命,  是生存的力量,亦是人生的信念。所以读林徽因的诗,无需过于深入,  那缕清风就可以掸去你积压已久的尘埃,使你忘记岁月带来的疲累。  也许林徽因亦是依靠这些灵动的文字来消解疲乏,来忘记疼痛。每个  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这个伤口不轻易对人显露,而自己也不敢轻易  碰触。总希望掩藏在最深的角落,让岁月的青苔覆盖,不见阳光,不  经雨露,以为这样,有一天伤口会随着时光淡去。也许真的如此,时  间是世上最好的良药,它可以治愈你的伤口,让曾经刻骨的爱恋也变  得模糊不清。  忘记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忙碌,忙到没有时间去回忆过往。但如  此不是长久之计,一旦闲散下来,那些无边的思绪会如潮水般涌出,  泛滥成灾的记忆伤得人措手不及。所以人生应该以缓慢的姿态行走,  如此心境,就没有大起大落,也无大悲大喜。  108    想来林徽因这样聪慧的女子早已悟懂这些,所以无论遭遇什么,  她都可以从容以对,徐志摩的死几乎带走了她内心对美好情怀的所有  梦想。以为思绪会枯竭,以为情怀会更改,可她没有沉陷于悲伤,已  然拾起笔,写下灵动的篇章。她是这样的女子,任何时候都深知自己  所要是怎样的生活。每当她走至人生岔路口,她可以很清楚分辨出自  己要走的路,或转弯,或前行,都那样从容不迫。  一九三七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应顾祝同邀请,到西安做小雁塔的  维修计划,同时还到西安、长安、临潼、户县、耀县等处作古建筑考  察。之后,林徽因又同梁思成、莫宗江、纪玉堂赴五台山考察古建筑。  林徽因意外地发现榆次宋代的雨花宫及唐代佛光寺的建筑年代。这年  七月,卢沟桥事变,林徽因等一行人匆匆返回北平。  八月,林徽因一家从天津乘船去烟台,又从济南乘火车经徐州、  郑州、武汉南下。九月中旬抵长沙。十一月下旬,日机轰炸长沙,林  徽因一家险些丧生。这一次的灾难让林徽因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在  硝烟战火面前,任何力量都那么薄弱不堪一击,此刻你看到的人还在  那铿锵有力地谈救国,转瞬就可能化为灰烬。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看着身边的人濒临死去,而你却没有丝毫的  办法来救赎他。见惯了生离死别,依旧无法做到淡定自若。世间草木  都有情义,更况人心,无论你历经再多的生死,看着亲友离去,也终  究会心痛难当。  灾难过后,林徽因离开长沙,几番辗转去了昆明。在动乱的战争  年代,无论你多么的想要安稳,都免不了颠沛流离的奔走。这一路,  109    任何的落脚处都是人生驿站。我们可以把这些驿站当做灵魂的故乡,  却永远不要当做可以安身立命的归宿。人的一生只有在结束的时候,  才找得到真正的归宿,在这世上的其余时间里,充当的永远都是过客。  王朝更迭,江山易主,世事山河都会变迁,其实我们无需不辞辛  劳去追寻什么永远。活在当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一座和  自己有缘的城市,看每一道动人心肠的风景,珍惜每一个擦肩的路人。  纵算历经颠沛,尝尽苦楚,也无怨悔。  小镇驿站  人活着,都有一份信念在支撑,心里有了寄托,有了依靠,才可  以维系住那些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否则这风烟乱舞的红尘,早晚会将  你的意志瓦解,原本清雅的不再清雅,原本端然的不再端然。很多时  候,我们明明知道匆匆跋涉并非是赶赴某个宿约,但还是要一往直前,  纵算有短暂的停留,也躲不过春秋交替、月圆月缺。  直到有一天,风尘满面,谁还可以在时光的明镜里收拾起凋落的  容颜?无论你如何掩藏,想要挽留青春的纯真,岁月还是会无情地在  你脸上留下年轮的印记与风霜。人的力量多么地微不足道,抵不过一  寸光阴的削减。过尽流年,以为可以让自己更加深邃成熟,内心却总  是面临巨大的洪荒,一刻都不能消停。  如何才可以做一个不惧怕孤独的人,千山万水独自行走,看众生  芸芸无尽欢欣,而你却甘愿清淡自持。世间万物都有故事,我们每个  110    人将内心的情感倾注在一草一木、一瓦一檐上,让彼此有了依托,有  了坚持行走的理由。无论你是慈悲之人还是残忍之人,都免不了对某  种生物或植物动情。这就像是生存的法则,你可以淡然出尘,却不能  惨淡独活。  林徽因之所以热爱建筑事业,全凭她对古建筑的钟情,就像她与  文字的情结,与人间万物的情结一般。她努力奔走于各个城市,日以  继夜地钻研古建筑学术,并非是为了留下响亮的虚名,而在于这份难  以割舍的情结。就像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一旦有了缘分,彼此  的欢喜与执著就再也道不出缘由了。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任何沉静都不能取代纷繁,许多人藏起  了雪月风花的心事,让自己深入红尘。今天的生或许就是明日的死,  眼前的沧海转瞬就成了桑田。世事风云变幻,让原本模糊不清的生命  更加难以把握。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在有限的时光里做一切自己认为  有意义的事,让人生多一些圆满,少一些无悔。  我是钦佩林徽因的,那些年来,她携一身病骨跟随梁思成奔走于  各个城市,尝历风霜,从无怨悔。以她的诗情与柔弱,应该居住在某  处深宅大院,端然度日,安享流年。可她偏生爱上了漂泊,像船只一  样驶向远方。只是她不孤独,每行至一处都有目的,并且必定会留下  灿烂的印痕。而我们可以沿着那些芬芳的足迹,寻找到与她相关的故  事。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旅程,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  不同,所付出的情感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自从林徽因选择  111    了建筑事业,她就明白,自己一生都将做一个奔命的人。她背着空空  的行囊上路,一路拾捡,也一路丢失,从不问得到与失去的多少。她  甚至知道,也许有一天就这样在路上消亡,像落花一样随水飘零,不  知道会流向哪里,也不知道哪里是归宿。  一九三九年年初,因日机轰炸,林徽因一家搬至昆明市郊区龙泉  镇麦地村。时局的逼迫令人无法不去躲闪,在命运跟前,有时候你不  得不委曲求全。然而此刻的躲闪也只是暂时的安置,纷乱的年代谁也  不能偏安一隅,找个村庄乡落从此安身立命不再赶赴尘海滔滔。《桃  花源记》里有先世为避秦乱,而逃至深山老林,自此与外人间隔。那  就像是一个遥远的神话,让多少人泛舟寻往,但最终不获而返。纵算  寻到幽静之处,仓促地做了一场桃源之梦,也要匆匆醒来。  许多人携飞沙风尘上路,而林徽因则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况  下,她都可以做到诗意美丽,不同俗流。她的清雅是与生俱来的,在  骨子深处流淌,任何人都无法效仿,所以她所作的考察与研究似乎都  与别人有所不同。林徽因为云南大学设计女生宿舍,而这座宿舍因为  这位绝代才女,仿佛多了几分典雅与风情。  一九四○年初冬,营造学社随史语所入川,林徽因一家亦迁四川  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也许是多年的长途跋涉、万水千山的漂泊,让  这个坚强的女子再也支撑不住,她终于病倒了,一直纠缠于身的肺病  在茫茫旅途中发作。然而这一病竟是四年。四年,她都卧病在床,再  也不能背着行囊行走山重水复,不能撑着长篙独上兰舟。  此后,这个川南小镇成了林徽因又一人生驿站。如若不是有缘与  112    她这般深入结识,心中一直误以为这个美丽的女子一直生活在多情的  江南,来往于繁华的京城,又漂游过浪漫的剑桥,纵算知道她为了建  筑事业奔走于各个都市,也不曾想得到,她的人生还有如许多的坎坷。  人在漂泊的时候,总会感觉自己力量的微薄,许多时候我们无力改变  人生的沟渠,就只好任由流水东逝。  病的时候,林徽因的心格外的脆弱,仿佛过往所有的华彩都灭了,  而她的心情竟如此毫无血色。病时无事,她开始不厌其烦地怀旧,怀  想春花烂漫的小径上,她穿一袭素白的长裙独行。怀想人间四月的无  限芳菲,而镜中的自己憔悴得似秋叶黄花,原来竟这般的老了,岁月  的繁花随水漂流。  留存一段记忆只是片刻,怀想一段记忆却是永远。林徽因永远也  忘不了,忘不了当初肺病发作是谁把她从沈阳接到北平香山去疗养,  又是谁陪伴她寂夜长谈,听雨煮茗,焚香读书。流年真的似水,一去  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逝去的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  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  印象。  我相信,林徽因在病榻上想的最多的应当是徐志摩。也许她需要  梁思成无微不至的关照,需要金岳霖不离不弃的陪伴,但这些都无法  填补她内心深处的空落。她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和她在阳光下晒书品  茗,在月色里赏花听风的男子。这个男子给得起她暖意,给得起她对  人世一切美好的渴望,可以与她一起分担岁月的辛酸,以及世态的茫  然。  113    我们知道,这些只有徐志摩给得起。她本该是为他红袖添香,但  她终究舍弃了浪漫,选择烟火。她无悔,只是会情不自禁地将他怀念,  在每一个落寞的日子里。而他给她的爱,在多年前就已经结束,他的  离去那么决绝,仿佛仁至义尽了一般。  我们常说,人到世上是来讨债还债的,讨完了,还清了,就会离  开。生命会如此长短不一,会有生离死别,这些都是命定的悲感,我  们无可逆转,也不可挽回。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  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如果他们的相遇  真的是一场美丽的错误,就无需乞求谁的原谅。在风尘起落的日子里,  愿生者安静,死者安息。  自我救赎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  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信了这些,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  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言者随意,但生命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每一寸时光都要自己亲历,每一杯雨露都要自己亲尝。  得意之时,光阴总是倏然而过,仿佛还没有好好享受,美好就消  逝得了无影踪。失意之时,则觉得流年缓慢,秋天与春天的距离是那  么的遥远。想来人只有在闲淡的时候,才有机会掰着指头细数日子。  但人生应懂得浓淡有致,珍惜流光的时候,莫忘了时光有时候是用来  奢侈的。有时候,一个人静坐一日,比忙碌一天,要收获得更多。  114    人的一生在不断地相遇与离别,每一天与你擦肩的路人都是第一  次相逢,也是相别,也许有一天会再度重逢,但是没有谁可以认出谁  的背影。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必为一个陌生的人计较太多,要知道,  每一次转身都是诀别。我们都是彼此的天涯过客,提前消耗了缘分,  就不会有重来之时。  林徽因病倒在川南小镇,不能如从前那样行走天涯,生命中也自  然少了许多过客。卧病在床的日子,少了繁琐,多了寂寥。这座简朴  小镇有素淡的民俗风情,却无当年在香山别墅的雅致。在这里,林徽  因没有什么朋友,寻常的日子都是独自在小屋里,几本闲书打发时光。  不像当年在香山总是高朋满座,哪怕是养病期间亦不断有社会名流及  文友去拜访。  林徽因原本就是一个热爱生命的女子,她喜欢被人围绕着生活,  而不愿意静守在狭小的空间里孤芳自赏。她喜爱山间植物,喜爱自然  佳景,更愿意与三五知己一同分享那份天然雅趣。最让林徽因怀念的  是,在香山养病之时时常陪伴她的人是徐志摩。那些倾心交谈的时光  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林徽因害怕生病,生病不仅是身体的痛苦,更  是灵魂的折磨。  一天  今天十二个钟头,  是我十二个客人。  第一个来了,又走了,  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  115    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的胸怀,  黄昏却蹑着脚,好奇地偷着进来!  我说:朋友,这次我可不对你诉说啊,每次说了,伤我一点骄傲。  黄昏黯然,无言地走开。  孤单的,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怀抱。  这是个寂寞的春天,病中的林徽因用她独特又寂美的文字,表达  了她惆怅难言的心境。许多人读完这首小诗都爱不释手,这并非是一  首华丽的诗,但道尽了流光的轻薄与生命的无奈。倘若不是在病中,  林徽因亦无法有如此的耐心与时光为伍,看着它们像客人一样你来我  去。日子过得久了也没有新奇可言,无非就只是这些,蹉跎也好,珍  惜也罢,都是一种意味,一样色彩。  在川南李庄镇卧病的日子,林徽因没有让自己彻底闲下来。一九  四二年,梁思成接受委托,编写《中国建筑史》。林徽因亦按捺不住,  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抱病阅读了二十四史做足资料准备,并写了  该书的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又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  补充工作。正因为她如此通宵达旦的努力再次消耗体力,使得病情一  直不得好转。但是林徽因对工作的热忱是无人可以劝阻的,这个骄傲  好强的女子向来只听从自己的心。  忙碌的工作使得林徽因病情再度加重,此后的日子她多半卧病在  床,除了偶尔阅读史料,其余的时光都是在静坐或静躺中度过。想来  忙于工作的梁思成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而多年来一直与她为邻的  金岳霖应当会抽闲为她解闷。以往听到金岳霖一直追随林徽因,只觉  116    得应当是在北京某处安稳的院落,两家隔着几座宅院,相约为邻。可  如今方知林徽因这一生并不安稳,她四处漂游,不曾有长久的归宿,  难道金岳霖也为她如此奔走于各个城市小镇、乡野山村?  倘若真的是,这种无需诺言的相守确实令人感动。到底是怎样一  个女子可以让一个男人如此为她毫无怨悔地付出,数年来禁得起寂寞  的消磨。或许金岳霖从来不觉得寂寞,因为他只要可以守护在林徽因  身边,可以和她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可以偶尔看得到她的微笑,甚  至为她煎药端水,都是一种幸福。一个沉浸在幸福中的人,满足都来  不及,又何来寂寞?就算不是,这个男子亦会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在  她身边,让她随时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有时候,深爱一个人可以爱到不要自己,爱到放弃一切。在找不  到任何理由的时候,只当今生所有无私的付出是因了前世相欠,否则  再没有谁可以诠释出这其间的因果。若说有缘,自当携手共度岁月,  可偏生就有那些缺憾,让许多付出终究无果。  十一月的小村  我想象我在轻轻的独语:  十一月的小村外是怎样个去处?  是这渺茫江边淡泊的天;  是这映红了的叶子疏疏隔着雾;  是乡愁,是这许多说不出的寂寞;还是这条独自转折来去的山  路?  是村子迷惘了,绕出一丝丝青烟;是那白沙一片篁竹围着的茅  117    屋?  是枯柴爆裂着灶火的声响,  是童子缩颈落叶林中的歌唱?  是老农随着耕牛,远远过去,  还是那坡边零落在吃草的牛羊?  是什么做成这十一月的心,  十一月的灵魂又是谁的病?  山坳子叫我立住的仅是一面黄土墙;下午透过云霾那点子太阳!  一棵野藤绊住一角老墙头,斜睨  两根青石架起的大门,倒在路旁  无论我坐着,我又走开,  我都一样心跳;我的心前  虽然烦乱,总像绕着许多云彩,  但寂寂一湾水田,这几处荒坟,  它们永说不清谁是这一切主宰  我折一根柱枝,看下午最长的日影要等待十一月的回答微风中吹  来。  这是林徽因病中的姿态,看似描写素朴乡村简单的安宁,却终究  还是感受到初冬的萧索与凉意。她没有浓墨重彩,只用淡淡几笔勾勒  这个十一月的田园小村,却无比的形象生动。十一月的心有些清瘦,  十一月的灵魂是谁的病,她用无言的感伤摄住读者的心魄。而我们又  会被她丝丝青烟、篁竹的茅屋、零落的牛羊所感染,让人想要抵达这  118    个宁静的地方,这个十一月的小村。也是在这一季,林徽因还写下了  一首长诗《哭三弟恒》。三年前,其三弟恒在抗战中身亡,但她早已  习惯了在黑夜中等待黎明的到来。  想来这就是林徽因不同于其他才女之处,无论在何时何地,她都  不会用大量悲伤的文字来渲染其心境。她骄傲却不孤绝,她清新却不  薄冷,她安静却不寡淡。无论是生活中的林徽因,还是诗中的林徽因,  都那么的让人喜爱。我们无需任何防备,可以安然地走进她的世界,  因为任何时候都不用担心会找不到出路。她既不是让人穿肠至死的毒  酒,也不是绚烂至极的芍药,她只是一杯清淡耐品的闲茶,是一朵雅  致素净的莲花。  林徽因知道,一切苦痛都要自己承担,她没有理由将自己的病痛  强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纵算卧病整整四年,也让文字不悲不泣,让  日子过得不惊不扰。这是一个值得世人钦佩的女子,也许她征服不了  命运,却可以驾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她是一个贪恋岸上烟  火的女子,不会让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溺水,也会用最美的姿态  自我救赎。  第六卷人生聚散两依依  焚书取暖  人生有太多过往不能被复制,比如青春、比如情感、比如幸福、  119    比如健康,以及许多过去的美好连同往日的悲剧都不可重复。这样也  好,既是拥有过,又何惧此刻的失去。有人说,人在世上的时间越长,  失去的则会越多。因为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又无力挽回,  而那些新生的绿意却总是与自己格格不入。或许这就是年轮的代价,  每个人都必须付出的代价,时光不容许你讨价还价,该散去的,终究  会不再属于你。  也许很多人都很想知道,死去的人在阴冥之境是否可以再度相  逢?走过忘川,又真的会有奈何桥么?如果有,那些殉情的人尚且是  值得的。倘若没有,黄泉路上烟雾渺茫,寻找不到那个人,该如何是  好?这一切都是猜测,谁也不知道人在死后是否还可以魂魄相会,又  是否可以一起投胎转世再续前缘。  之所以说这些,并非是突发奇想。徐志摩当初意外死去,林徽因  固然伤心欲绝,但是不至于到殉情的地步。再说林徽因与徐志摩的那  段感情早已成过往,就算他们彼此有情,以林徽因的理性,她断然不  会为任何人轻生。而当时与徐志摩热烈相爱的陆小曼,闻得徐志摩死  讯,哭得肝肠寸断,也不曾想过上天入地将他追随。她们所想的,也  许是在自己离世之后,于另一个世界与爱过的人重逢,如此已是最大  的情分了。  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多年的动乱总算得以  平息。一场漫长的战争让整个中国都被灼伤,而那些被烟熏火燎过的  人都需要好好地疗伤。多少人用生命换取了如今的盛世太平,可只有  那些活着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等风流时序。人之出生的年代,不是自己  120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