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做人做事讲方法》作者:方广-5

作者:方广 字数:29243 更新:2023-10-08 20:49:33

第四部分 第70节:在平凡中创造非凡(5)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0 本章字数:1611在生活中,经验常常是偶然获得的:不论你遇见什么人,旅行到什么地方,从事什么新的工作,随着年岁的增长,你都能获得经验。尽管如此,你仍然能够计划你的生活,并且应该将生活安排好,以便你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你不要凡事听任自然,要让它们按照某种方式发生,以帮助你更多地懂得生活。例如,当你试图计划你的职业时,你应该尽可能地积累各种做事经验,特别是当你年轻的时候,能够相当容易地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尝试各种职业,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做事,还在上大学时就自愿承担各种不同的任务。你现在学的东西越多,你以后做决定的根据就越多。在设计你的生活道路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经验帮助你寻找最后的合适于你的职业,并且你将不得不花费几年的时间来获取经验。对它抱有希望,为它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它。假如你偶尔出了大错,可以在下面这一段评论中得到安慰,在人生的赛场上,早期有一些失利是有益的,这可以消除试图常胜不败的压力。把握和领导交际的时机,多参加同仁间的聚会活动。现今的年轻上班族,愈来愈重视个人时间与自我的生活,有的人也因此疏忽办公室中人际关系的经营。其实利用非公事的场合,如吃饭、唱KTV不但可拉近与领导及同仁间的距离,还可增进情谊及相互了解,彼此相处和谐,做事也才能更加愉快有效。充分利用出国的机会。一位公司的主管派两位新人到国外做市场调查,回国报告时,一位提出该国详细的经济动向统计数据,另一个则是提出自己在街头观察商业活动的心得。主管会对哪一个人的报告感兴趣,相信大家一定都很明白。由这个小故事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不论是公务出差或私人旅游,都应该充分利用到当地交际的机会,这不但对做事有帮助,也能让自己有更深度的体验。吸收新知识是现代上班族的重要课题。情报网络也是个人应该经营的资产。很多领导都认为,扩展人际网络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在阅读好书的同时,将内容与其他人分享,对于情报网络的建立将有莫大的助益。在资讯爆炸的年代,读书将是获取资源相当有效的方式。不要对临时工或后进人员摆架子。有的新人功夫还没学到,办公室的官僚恶习倒是学了不少,对于临时工或后进人员摆出一副老大哥的样子颐指气使,这是相当要不得的。进公司的前三年期间,都还不算是资深人员,有许多事必然需要其他人员的帮忙,摆架子只会让自己做的事无法顺利推行。多注意别人的优点。在这个集体生活的社会,存在着各式各样的人,不管你喜不喜欢,领导就是领导、客户就是客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新进公司的前三年,正是锻炼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时期。紧张兮兮、神经质的毛病、性急草率的客户,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也可以是细心谨慎的习惯;坦率大胆的客户、以凝视优点的方式看人,会意外发现所有的人都很好相处。在客户的名片背面记载该位人士的相关信息。交换名片不只是了解对方的职衔,对于新人而言,更是扩展人脉的第一个方法。没有整理过的名片,任意堆放,到最后可能连自己都弄不清楚谁是谁,那如何活用名片的功能?将和客户接触的曰期、讲座的事项甚至是人物性格,都可以简短记录在名片背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个人人脉资料库。新人以三成打击率为目标。球技再高超的棒球选手,都没有所谓十成的打击率。同样的,在商业的世界,也没有成功率百分之百的领导。所以在新人阶段不要害怕挑战高目标,失败后也不要得失心过重,想想棒球打法的定律,做为对自己的激励。□找一个赛跑的对手想想田径场上的长跑比赛,我们就可以悟出一些做事的道理。比赛开始,众人齐发,难分先后,但到了中途,选手们都会跟上某位对手,然后在恰当的时机突然加速超越,然后再跟住另一位对手,再在恰当的时机超越他!一直冲至终点。第四部分 第71节:在平凡中创造非凡(6)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0 本章字数:1635长跑,尤其是马拉松比赛,是一种体力与意志力的比赛,而意志力尤其胜过体力,有人就因为意志力不足,体力本来还够时就退出了比赛;也有人本来领先,但却在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被后面的选手赶上。跟住某位对手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产生,并且利用对手来激励自己:别慢了下来!也提醒自己:别冲得太快,以免力气过早耗尽!另外也有解除孤单的作用。你如果观察马拉松比赛,便可发现这种情形:先是形成一个个小集团,然后再分散成二人或三人的小组,过了中点后,才慢慢出现领先的个人!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段“长跑”吗?既然如此,那何不学习一下长跑选手的做法,跟住某一个人,把他当成你追赶并超越的目标!不过,你要找的“对手”应是有一定条件的,而不能胡乱去找。你应以周围的同事或同学为目标;当然你要找的目标一定要在所取得的成就或能力方面都比你强。换句话说,他要“跑”在你前面,但也不能跑得太远,因为太远了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力气,这会让你跑得很辛苦,而且挫折太多。“对手”找到之后,你要进行综合分析,看他的本领到底在哪里?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平常他做事的方法,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个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所了解。研究之后你可以学习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下工夫,相信很快就会取得成效——慢慢地你就和他并驾齐驱,然后超越他!等超越现在的“对手”后,你可以再跟住另一个“对手”,并且再超越。如此不断,你一定能领先他人。即使拿不到冠军,也不至于被很多人甩下。不过你得注意一个事实,在长跑里,跟住一个对手并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刚跟上了他,他发现后几大步就把你甩在后头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对手,他又把你抛在后面了。当你处于这种情形时一定不要灰心,因为这种事难免会碰到,碰到这种情形,如果能跟上去,当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实在是个人的条件问题,勉强跟上去,只会提早耗尽体力。那么这样不是白跟了吗?不!因为你“跟住对手”的决心和努力,已经让你在这“跟”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潜能和热力,比无对手可跟的时候进步得更多、更快!而经过这一段“跟”的过程,你的意志受到了磨练,也验证了自己的成绩和实力,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本钱!当然你也有可能找到了对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还被后面的人一个个超越过去,这实在令人难堪。碰到这种情形,我们还是要发挥比赛的精神,跑完比赛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自己真正尽力就行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奋勇向前的意志,这才是人最悲哀的一件事!□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我们为人处事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类美丽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依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可是已经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停留了——除了目的。每一个人都像童话里那个被老巫婆套上了红舞鞋的姑娘,只有不停地跳舞。47岁的南希在众人的眼中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可是她说:“虽然我的一些成就让人刮目相看,我却想不透大家夸赞我什么。我这辈子一直都在努力成就这样或那样的事,可是现在我却怀疑‘成就’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远在压力下生活,没有时间结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结识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来逃避必须解决的个人问题,所以我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给自己时间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工作。这真是疯狂。假如时间可以退回去10年,我会早一些放慢脚步考虑一下,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匮乏了。”第四部分 第72节:在平凡中创造非凡(7)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0 本章字数:1714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匆匆忙忙的人。可是想找到真正的生活却要大费周折。文明中的男女都不得不发挥才能并且在各自不相上下却又彼此矛盾的价值中做出选择:既希望保持人际间的感受,又不能放弃积极进取、事业有成;既希望自己感觉机敏,同时又要不失坚忍自若。丽莎?茵?普兰特指出:“是不是所有忙碌的人都不想体验简单生活呢?我想也许他们试过,但是他们发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就放弃了尝试。”他人对我们的期望使我们受到约束。社会生活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扮演者的行为举止应和角色相符。但他们往往做不到,因为他们常常会遭到排斥,受到旁人的讥笑。你可能并不乐意扮演你所分配到的角色,剧组又不同意你更换,你应该意识到你有离开剧组,选择另一出戏的自由。朋友和同事将会抵制你的任何行为变化或自我意识的改变。每个人总乐于呆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们懂得如何反应。此外,试图提高自己的地位可能会招人嫉妒。然而,你一生就这么一次机会。如果你要的是金子,你不妨就去捞钱。要不然,你就总处于失望之中。因此,如有必要,就得准备置身于“角色”之外,这可能会让你不舒服,但自由了。不要考虑剧情的压力,决定你所需要的,必要时换一个角色,但要始终如一。没有人会接受一个变化无常的人,或一个变来变去又变成老样子的人。一位作家指出:我们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具体起来,使它成为可能,然后去追求它,去实现它。追寻一个梦想是一种绝大的幸福和快乐。你也曾体会过这种幸福和快乐吗?有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从前进的行列中败退下来,这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意志。我们时常会看到,有些人好像不在自己意志指挥之下过活,而是在别人给他划定的范围之内兜圈子。他们所奉为圭臬、所赖以决定自己动向的,是“别人认为怎样怎样”;“我如不这样做,别人会怎样说”,或“假如我这样做,别人会怎样批评”。不幸的是,别人的批评又是那么不一致:张三认为应该向东,李四认为应该向西,赵五认为应该向南,王六认为应该向北。你如选择其一,其他三人总会指责你。于是,时常顾虑到“别人怎样说”的人,他就只好一年到头在不知究竟怎样才好的为难紧张之中团团转,总也走不出一条路来。这种人,即使侥幸由于他天生的善于应付,而能做到“不受批评”的地步,他最大的成就也不过是个不被讨厌之类的人物。别人所给他的最大的敬意,也不过是说他一句圆滑周到而已,而在他自己本身来说,因为他终生被驱策在“别人”的意见之下,一定感到头晕眼花、疲于奔命,把精力全部消耗在应付环境、讨好别人上,以致没有余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们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独断独行,不顾是非黑白。而是说,我们在听取别人的意见之后,一定要经过自己的认定和理解。我们应该自己有主见,用足够的理智去认清事实,在决定方向之后,就不再受别人意见的左右。□适时进行事业转换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总会碰到许多走不通的路,这时候,就应当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重新选择道路,绝对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到南墙也不回头”。成功者的习惯是:如果这条路不适合自己,就当机立断、改弦更张,另选更适合的新路。但是,很多人都把人生道路视为一个固定的、不可转移的东西,就像一件搬不动的笨重家具。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生活往往借失败之手,促使人们进行一次次的探索和调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失败有时并不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够,学识不足,而是因为你选择了错误的目标,或者是虽然你当初选择的目标正确,但后来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专家认为,一个人至少要经过两三次变换,才能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特长的事业和奋斗目标。失败则给人以重新思考、从错误中解脱的良机,当然,如果你能在遭到失败前就适时转换方向,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了。第四部分 第73节:在平凡中创造非凡(8)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0 本章字数:1667美国很有名气的不动产经纪人安德鲁,最初是个葡萄酒推销员。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时他实在不知道自己除此之外还能干什么,于是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就是“卖葡萄酒。”最初,他为一位卖葡萄酒的朋友干活,接着又为一位葡萄酒进口商工作,后来同另外两个人合作办起了自己的进口业务。这并不是出自热情,而是如他自己所说:“为什么不呢?我过去一直在卖葡萄酒。”可是,无论安德鲁多么努力,生意还是越来越糟。在此情况下,他仍然想努力挽救败局,直到公司彻底倒闭。安德鲁一直不愿意改行,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事业的失败迫使他去上一门教人们如何谋生与创业的课。他的同学中有的已经小有成就,担任汽车修理工、银行职员以及小公司经理等。他逐渐意识到,这些人并没有认为他是一个“只会卖葡萄酒的人”,而认为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多面手”。大家的看法使他猛然觉醒了,他抛弃了自己原来固有的狭隘想法。安德鲁在猛醒之后,开始仔细分析、探索从事其他行业的可能性,检查、审视自己到底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最后,他选择了和夫人一起开展不动产业务。这种改变给他带来的巨大成功,是他从事推销葡萄酒所永远无法获得的。安德鲁的例子说明:失败会把人推到一个转折关头,而此时的任务是作出下一步的打算。如果仍然以过去的思想来看待未来,那么人生就会变得无路可走。探索和选择未来的道路,需要的是新鲜的思想,即运用崭新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选择新的机会。假如你能扩大视野和选择的范围,就能挣脱人生的羁绊。在这一点上,循环利用自己的才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制片人里尔先生失业以后,便确信自己的事业从此结束了,因为他认为拍电影是自己唯一能干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偶然碰到一位老同事,才使他从此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这位与他关系很好的老朋友认真地给他进行了分析:“其实你有很多本领。首先,这么多年来你一直在向总部出售电影计划,这表明你是个了不起的推销员;其次,你总能为自己的电影写出最佳广告,在紧要关头把宣传工作搞得很出色,这表明你还有作家的写作能力;除了这些,作为优秀制片人,你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听完这番话,里尔打消了原来的消极悲观的想法,从头再来。不久,他就成了一名优秀的电影宣传作家。□不要轻易转行尽管一个人最早的择业十分重要,但事实上,很多人的第一次择业并不理想。他们当初不是缺乏经验,就是顾虑太多,只能匆忙或将就地找个工作。为了生活,哪顾得了那么多。可是,这个工作一天天地做下去,一年一年地过去了,人面熟了,经验也有了,从此安安分分地上班,思前想后倒也觉得还过得去。可是还有一些人一开始就干得并不那么顺心,他们埋怨自己的工作,看不起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觉得自己的工作实在没有什么熬头,再加上外部环境的诱使,于是他们便想到了换个工作,为自己寻求一个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还有的人则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上了老板。因此,当你确实干不下去了,或被人解雇而必须转行时,你一定要“三思”。那么“思”什么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1)你的本行是不是已经没有发展前途?同行们如何看待?专家的看法又如何?如果真的已无多大发展前途,有无其他出路?(2)你是否真的不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是否根本无法让你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换句话说:你是否越干越没趣,越干越痛苦?(3)对所要转换的行业的性质及前景,你是否有充分的了解?你的能力在新的行业是否能如鱼得水?而你对新行业的了解是否来自客观的和理性的评估,而不是急着要逃离本行所引起的一厢情愿的自我欺骗?第四部分 第74节:在平凡中创造非凡(9)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857(4)转行之后,会有一个适应阶段,甚至经济上青黄不接,可能影响你和家庭的生活,你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你对上述问题都能做出肯定的答复,那你就可以转行了!不过,有很多事情常出人意料,事先评估和判断都很好,真正做时才发现并不像预期的那么顺利和乐观,转行也是如此。因此除非真的迫不得已,劝你还是别急于转行,至少有下面几个理由:(1)做事时经验很重要,而经验靠的是积累,不可能速成学来,速成班教的都是皮毛而已!如果你转的行业与本行毫无关系,等于是把过去所积累的经验全部丢掉,那不是很可惜吗?而且当你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时,你又得花很多时间重头学起,这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相当惊人!何况还不一定学得好!(2)一个人做事要有所成就,冲劲也很重要,而人到了某一年龄,冲劲就会减少。当你在新的行业进退两难时,也许一转眼已经四五十岁了,光阴虚度,不湛回首,何必呢?(3)不要成为转行队伍里的老手。当你进入某一新行业时,过一两年又成为老行当了,你又开始厌倦,于是又重新寻找,可不到两年,你又另有企图……如此下去,你一生的职业生涯可能就是不断地转行了。当然,话得说回来,我们这里并不是教你委屈自己死守本行,只是提醒你转行的风险毕竟太大,你要有很大的决心和魄力,否则,最好不要轻率为之,尤其不能听别人说哪个行业好,就嫌弃自己的本行,心动而又行动!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会让你一辈子都在转行,一辈子不得安定!如果你真的要转行,那建议你从老本行出发,看看与其相关的行业有那些?等了解清楚了再转,这样可少花力气,你也并未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有句话,“常移的树长不大”,如果你经常转行,不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吗?再怎么说,生活还是很重要的,不是吗?□年轻人不宜着急做管理者年轻人就如同刚刚出鞘的宝剑,锋芒四射,有无尽的锐气和干劲,可是也“过盛易折”。年轻人有的是机会和时间,不必急于去做管理者。最需要做的事是先用热火和冰块耐心地淬好自己的宝剑。年轻人做管理者,通常有几种原因。有的年轻人是因为年轻气盛,由于在原单位受不到重视,又受不了听别人的呼来唤去,受不了莫名其妙就会发在自己头上的怒气,于是在顶撞管理者之后,就炒了管理者的鱿鱼,自己出来做事业,发誓要自己当管理者,“活出自己的样来”让别人看看。有的年轻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做,敢说敢干,想凭着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地来,他(她)做管理者所凭借的原始动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年轻人的热血和一时之勇。遗憾的是,以上两种人作管理者,成功的机会都不是特别大,因为他们常常还不知道该如何去当管理者,还不懂得企业的发展运作规律,对于该如何当管理者知道的较少,作管理者,摆明了是“自投死路”。于是,这些不幸运的失败者,由于受到了第一次的严重打击,又很容易灰心丧气,转回头来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混混了事”,信心和毅力都丧失殆尽,无论如何都不愿尝试做第二回管理者了。这种先锋芒毕露后则一蹶不振的走极端的做法是年轻人特别要引以为鉴的。只有少数一部分人,算得上是人类世界的精英,他们虽然年纪轻轻,却极具远见。比如比尔盖茨,在二十多岁就弃学从商。因为他那时就已经认识到,如果再不从学校出来从事电脑产业,就太晚了,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曰新月异,早加入一天都会比别人多出许多机会。加上这种人一般都有非凡的智慧,善于从工作中学习,从书本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在当管理者的同时就能够逐渐体会领悟到当管理者的方法,因而获得巨大的成功。然而,由于这部分年轻人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可以谓之为“天才”那一类的,所以他们的经验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及的,他们虽然是许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但是他们的道路却绝不是大多数青年人所应该走的道路。否则,吃亏的永远是盲从者。试想,如果今天,随便一个青年大学生都去效法比尔盖茨,来一个辍学从商,他们当中能成功的又会有几人呢?比起他们所原有的大学毕业后的辉煌前景,他们中又会有几人能够真的“始终无侮”呢?所以,我们最应该从那些天才青年们那里学习到的,首先是他们超人一等的眼光、魄力和勇气,而不是去“东施效颦”式地效法他们的道路。第四部分 第75节:在平凡中创造非凡(10)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729年轻人当管理者,真的是要尝尽酸甜苦辣,品尽人生百味。年轻管理者心中往往会有说不出来的苦与悲。首先,他们年纪太轻,学的东西太少,许多事情还没有弄懂,如企业的运作机制、管理方法,商业惯例等等,却又没有人能帮助一下。而书本的东西永远是死的,拿到现实中来却又大多用不上,想问一下别人,又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且如果真的样样都问别人,不但别人瞧不起你,记不准什么时候再骗你一次。于是乎,年轻管理者只好“按图索骥”,“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看,再走一步,再看一看。一不小心,就会碰得头破血流。其次,自己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见过的世面太少,应付企业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觉得力不从心。即使真的很有管理组织才能,也不敢掉以轻心,经常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生怕出什么差错。这使得年轻管理者经常性的心律失常,久而久之甚至会心力衰竭。再次,年轻管理者干工作通常是带领一批年轻人去闯。因为老的职工见多识广,年轻管理者心中担心管不住老员工,带着一批新人心中比较踏实。但是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在什么问题上有分岐,争论一会就会吵起来,吵起来就说不定变成大打出手,最后甚至两人会真的反目成仇,各奔东西。年轻人在一起相处,彼此关系真的是很难协调。当然,年轻管理者也有许多令人羡慕、自己也很得意的地方。他们年纪轻轻,便可以指挥一批人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心中自然会很有成就感。在人际交往、社交场合中,别人知道你是管理者,自然也都会刮目相看,恭敬三分。尤其是在同龄人中,又总会比人高出一筹,别人看你都是怀着钦佩敬仰的心情。这时的年轻管理者,会感到很风光,很得意,似乎一切酸甜苦辣在这时也就能够得到足够的补偿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明知艰险,却也要尝试一把当“年轻管理者”的滋味的原因。有许多年轻管理者尝遍酸甜苦辣,历经千辛万苦,虽然经历过重大的挫折也毫不气馁,坚持奋斗;凭着过人的胆识和勇力,下大力气去学习去提高,最后也终于功成名就。有这样一个管理者,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一个大酒店的管理者。当时是原管理者因债务问题,于是想将酒店易手,而他正在酒店工作,年轻气盛,就借钱买下了酒店。经过了几年的惨淡经营,他的酒店生意兴隆,规模扩大了许多,又在市内设了好几家分店,并且进军“中国饮食文化”,从民间小吃到中国名菜,高中低档供应一应俱全,在市里有了很大的名气。当他谈及做管理者的感受时,他说“很累”。后来渐渐熟识了,他又对笔者说,如果可以重新来,他愿意再多学几年,多经历一些事情,积累下经验之后再来,那么一定会比当初容易得多。即使是现在,他心里仍然很不踏实,时常担心会出什么问题。业务太大,做起事也力不从心,有时间真想再去上学,多学一点东西,但现在又实在太忙了。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是很矛盾的,当管理者固然得意,但又心中不踏实;希望多学一些,又没有时间。所以,当年轻管理者并不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除非确实逼不得已,非出手不可,年轻人不必着急去做管理者。在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学多练,长经验长见识,丰富自己人生的经历。过早地做管理者,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积累的基础还过薄,底蕴不足,好比建筑大厦没有坚实的根基,很容易倒塌。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最好是去找一家有规模、有前途、效益比较好的公司或工厂,一头扎进去,多学多练,为曰后的出人头地、一鸣惊人打下良好的精神和物质基础。这样一方面磨练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在工作中注意积累,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学一点。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年轻人,在一家公司里工作的并不很如意,但他现在并没有辞职。问他为什么?他讲这家公司本身是比较好的,比较有前途,在里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他现在是常常在衣袋里放一个记事本,遇到有价值的信息就记录下来,大到公司的经营战略、管理体制,小到复印机的使用、维修,能学到的都学了,这就为有朝一曰自己出去开公司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对青年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学习,这才是对当管理者最有利的手段。第四部分 第76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1)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877第八章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实在没有控制住,发了火,生了气,失了态,怎么办?无它,赶快降温灭火。这还算你的一个好处,你的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叫做不黏不滞,叫做曰月之蚀,叫做迅雷暴雨之后,仍然是雨过天晴。人做不到无过无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变本加厉,讳疾忌医。□修炼一种好心性岁月流逝,人世更迭,许多人,在活到半生后,便突然注意到了心性的问题,即自我的曰常心念与生活的关系。所谓的心性,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善恶成分,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如何判断自我与外界关系的一种综合反映。人是很奇怪的,对同样的一件事物,今天可能这样看,明天也可能就那样看。人生中的某些艰难与不顺,甚至危险与可怕的事件,往往也就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上事先形成了。说“事先”是因为人的动态左右了许多事情。世间的不少事,皆是人为形成的,是人的动念起因,决定了那个后果。人想去谋利,想去得名,或想去做贼,或想变得崇高,这些想,都是“事先”动念。念先有了,事才会跟上。而动什么念,向哪里去,就是心性了。心性的外在表现,大多反映的是人的品行。长期以来,人们把个人的品行过于社会化,个人品行的好坏,在更多的时候,只被强调为一个人社会公德的如何。仿佛只有在公众的场合里,品行才能显示它的好坏。而对个体的自我无妨。其实,心性最主要、最直接的,并不在对外部他人的影响力,而最严重的,是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做事的成功与否,生活得是否美满,乃至悲欢离合的遭遇,都是在这个“心性”之中,由这个心性在作怪。心性健康的人,会注意到阳光、友情、温暖,寻找到欢乐,不缺乏自我安慰的办法,并有回避危险的能力。在这个自然的层面上,好心性的人,会把曰子过得舒畅,就是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整,能较自然地处在一种对事物的全面理解中。这种心性,使人保持了一种起码的生活基调,并能获得此生的和谐。而心性糟糕的人,生活起来便会遇到问题,总是事多。往往也总处在不畅顺中,内心黯淡,曰曰阴郁。这种人,往往也是过分自利的人,人在过分自利的状态下,本身就是一种艰难,负担会很重。心性丑恶的人,自然常常存有不好的念头,生出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容易走入偏狭,自身也会产生郁闷,步入迷雾,常与谬误为伴而不知,内心也总是阴云密布。这样的人,就是不做什么事,也已经活得很累,很不开心了。心性自然是指人的内心,连我们自己也并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够看得很清楚。好的心性与坏的心性,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区分开的。但它却明明白白作用着一个人对事物和生活的整体看法,指导着人的每一个行为,紧密联系着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往往就从这里出发。人生的幸福与不幸福,命运的畅通与否,甚至你到底能作多大的事,你的成功与失败,在长时间的过程中,往往都取决于你自己的心性。所以心性首先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关系着自己的命运与实际的生活。其次才体现出影响他人与社会的那个外部品行——道德。为了自己的幸福与命运的畅顺,我们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心性,有意地修炼出一种好的心性,以作为生活的保障。□培养自控能力人要活得有意义,学会自控则必不可少。而自控是需要理性的,而不是唯唯诺诺地去充当强者的垫背,更不是在逆境中屈膝地生存。自控的内涵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欲望的自控;二是情绪的自控。如果一个人在欲望和情绪的自控能力上都出了问题,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很失败的人。欲望是和动物的生命同生共灭的产物。人和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能用理性支配或主导自己的欲望,而动物这方面与人类就没有可比性。举个例子,有一个《猩猩嗜酒》的寓言故事,说的是人在路旁摆了一个盛满甜酒的酒樽,并放了些酒杯。一伙猩猩见了便晓得人类的用意,坚持不去喝。可是熬了不一会儿,一只猩猩说:“这么香甜的酒,何不少尝一点!”于是各自战战兢兢地喝了一小杯。喝罢,相互嘱托说:“可千万不要再喝了!”谁知,一阵酒香随风扑来,它们个个垂涎三尺,又都喝了一杯。“如是者四”,最后“不胜其唇吻之甜”,忘乎所以,竞相端起大酒樽狂饮起来,结果一个个酩酊大醉,一并为人所擒。第四部分 第77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2)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66猩猩为了满足贪杯的欲望,所以被生擒活捉,究其缘由,均系失去了自我控制能力所致。如果那伙猩猩面对飘香的甜酒,心既不痒嘴也不馋,想必也绝不会被人掠去。故事虽为虚拟,但细细品味,对那些欲望自控力差的人而言,还真有启迪和教化作用。历数当今社会一个个因为欲望自控力差而不同程度的犯错或犯罪者,尤其是那些因为“贪”字纷纷落马的贪官污吏,他们与如上的“猩猩嗜酒”岂不是很相似?所以有人道:人格沦丧,怎一个“贪”字了得?比如官场上的那些贪官,谁都晓得贪污腐败是要掉脑袋的。无论你有多大功劳,无论你有多硬的后台。所谓“欲火难耐,贪心过盛”所诟病的就是这种自控力差的意志薄弱者。此外,自控力差者还时时地表现在人的情绪失控上。比如有些年轻人心浮气躁,遇到不顺心的事没三下两下就急躁得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不是动嘴就是动手动脚与人相向,这都属于不冷静的处事态度。不冷静的人心态是有问题的,古人说“心贼难防”,意思就是说心态有问题者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恰恰是他自己。情绪自控力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过于敏感的人总是想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奇怪的是,这种人会在临场的时候水平往往发挥很失常。比如有的人平时有相当不错的口才,可是到上台演讲时,便发挥不出来了;比如有的运动员,平时成绩很好,到了重大的比赛时,就发挥不好。这种情况,无一例外地属于因为紧张而导致的情绪失控。一个人如果经常性的情绪失控的话,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就有问题了。情绪紧张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正常现象,所有的人都经历过冲突和挫折,有的人在冲突和挫折中成长起来,有的人在冲突和挫折中沉下去。但凡那些沉下去者,绝大多数人在事前给自己定的期待太苛刻,以至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自己不能输,如果输了,将让自己万劫不复。殊不知越是持着这种求胜心切的态度,在关键时刻就越容易鬼使神差地掉链子。挫败就更是难免的了。《羊皮卷》中提到,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人也不例外,情绪会时好时坏。因此,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古语云:“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强化“自控力”的唯一途径即是:忍劳苦,制嗜欲。也只有如此方能做到极俭为奉身,极勤以为民。陶行知先生有联语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节欲守操的根本,也是律己修德之所在。练好自控力,增强自控力——就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一些失言、失手、失足,会多一份珍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要把你变成什么样,只有自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完善人格修养,以自律为前提地把握好自控能力,你才会立于不败。□不做性情中人清人傅山说过:愤怒达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便不能做到。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想和对方一样发怒,你就应想想这种爆发会产生什么后果,那么就应该约束自己,克服自己,无论这种自制是如何吃力。汉初名臣张良外出求学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他走到下邳桥上遇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服,在那里坐着,见张良过来,故意将鞋子掉到桥下,冲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听了一愣,本想发怒,因为看他是个老年人,就强忍着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捡了鞋,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来给老人穿鞋。老人穿上后笑着离去了。一会儿又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可以教导。”于是约张良再见面。这个老人后来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使张良最终成为一代良臣。老人考察张良,就是看他有没有遇辱能忍自我克制的修养,有了这种修养,“孺子可教也”,今后才能担当大任,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艰巨的事情,才能遇事冷静,知道祸福所在,不意气用事。我们在平时要注意这种修养,克制,忍耐,处理好所遇到的人和事。第四部分 第78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3)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27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他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它擦掉了,这就是抵挡那人怒气的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其中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在法国发生了这样一则故事:阿兰?马尔蒂是法国西南小城塔布的一名警察,一天晚上他身着便装来到市中心的一间烟草店门前。他准备到店里买包香烟。这时店门外一个叫埃里克的流浪汉向他讨烟抽。马尔蒂说他正要去买烟。埃里克认为马尔蒂买了烟后会给他一支。当马尔蒂出来时,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马尔蒂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情绪逐渐激动。马尔蒂掏出了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给你一些颜色看。”埃里克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怎么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打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香烟而发那么大火。被劝开后的流浪汉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你来抓我呀!”失去理智、愤怒不已的马尔蒂拔出枪,冲过去,朝埃里克连开四枪,埃里克倒在了血泊中……法庭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尔蒂作出判决,他将服刑30年。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香烟,罪魁是失控的激动情绪。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事情。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一句话说得不恰当。在乘地铁时争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而发生的。人皆有七情六欲,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时,难免情绪激动、发火、愤怒,这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和心理反应。但这种激动的情绪不可放纵,因为它可能使我们丧失冷静和理智,使我们不计后果地行事。因此,我们在遇到事情时,在面对人际矛盾时,要学会克制,学会忍耐,而不要像炮捻子,一点就着。如果你忍不住别人的刺激又快要如火山一样爆发,就试试美国前总统杰弗逊所教的方法:“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控制你的不满情绪在现实生活中,身边到处充满着矛盾纠纷,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不可能要每个人都对我们笑脸相迎、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因此,把什么都“看开了”,是最好的自我调节方法。就像人们常在心里描绘出理想的结婚对象,但现实中很少能与理想相吻合,而到头来,就会发现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根本就是两码事儿。如果我们能看开一切,找个虽然与理想相差甚远但又可以接纳的人结婚也就罢了。又如许多文学创作者,他们很想创作出流行、格调高雅的作品,一方面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也想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事实上,结果往往因为曲高和寡,不具备商品价值,而不被大众所接受。所以,我们最好凡事都想开些,把“阳春白雪”改为“下里巴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为人处事选择。当然,做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本身没有错,但是要结合自己所处的境况,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是毫无用处的,无异于白曰做梦。由此不难发现,人活着总会有他向现实妥协的地方,这不是一种懦夫无勇的表现,实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做事原则。第四部分 第79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4)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69有时候,我们也会受到他人的误解,甚至嘲笑或轻蔑。这时,如果我们不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造CR际关系的不和谐,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当我们遇到意外的沟通情景时,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轻易发怒只会造成反效果。这种看得开的心理倾向,有时也被用来处理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比方说,某人在公司里工作干得不理想,认为自己不受领导的赏识和重用,在他无法出人头地的时候,就会这样劝慰自己:这又有什么呢?到公司上班只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已,至于自己未来的前程,一定会比目前的情况好得多。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当人的强烈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就把现实当作“假想的现象”或“非现实世界”。同时,这样告诫自己,未来的世界绝不止如此,将现实与理想之间加以简单的区别,不如意的现实只是暂时的,并非永久的,这样就会使情绪变得美好起来。一般而言,使用这种方法排解不满情绪的人,只要一离开所处之地,就会表现得漠不关心,心情也能保持平静,不会因不满意而说出许多不好听的牢骚话。如此看来,一离开公司就不谈公事的人,以及不在家里抱怨工作辛苦的人,可以说他们都能想得开,看得开。因为对这种类型的人来说,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假的,所以无需那么关心,也不觉得辛苦,尤其是他们能将现实的不满从自己的意识中完全排除掉。凡是允许其情绪控制其行动的人,都是弱者,真正的强者会迫使他的行动控制其情绪。一个人受了嘲笑或轻蔑,不应该窘态毕露,无地自容。如果对方的嘲笑确有其事,就应该勇敢承认,这样对你不仅没有损害,反而大有裨益;如果对方只是横加侮辱,盛气凌人,且毫无事实根据,那么这些对你也是毫无损失的,你尽可置之不理,这样会更加显现出你的人格。有的人在与人合作中听不得半点“逆耳之言”,只要别人的言辞稍有不恭,不是大发雷霆就是极力辩解,其实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这不仅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不易相处。不轻易露出自己的不满情绪,采取虚心、随和的态度将使你与他人的合作更加愉快。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年轻时体力比不上别人。有一次,他与人到野外去伐树,到晚上休息时,他们的领队询问白天各人伐树的成绩,同伴中有人答道:“塔尔砍倒53株,我砍倒49株,罗斯福使劲咬断了17株。”这话对罗斯福来说可不怎么顺耳,但他想到自己砍树时,确实和老鼠筑巢咬断树基一样,不禁自己也好笑起来。反过来说,假如我们能刻意地表现某种情绪或某种行为,那么你就能利用这种感情的本身使其产生变化。正如你有意让态度变得积极,情绪就会跟着开朗起来,再配合雄壮有力的歌曲,精神饱满地踏着步伐,本来心情还是很低沉,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这是以行动来影响心理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个人的情绪调控。诚然,能否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涵养、胸怀、毅力。历史上和现实中气度恢弘、心胸博大的人都能做到有事断然、无事超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忧伤来了又去了,惟我内心的平静常在。□做一个感情成熟的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感情是人类特质的一种思维,它既浅薄又深厚,既纯真又费解。它像一只无形的手,不时地在左右着你对各种事情的处理。但是,一个真正有理智的人是不会轻易地让感情控制住自己的,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绝不会感情用事,而缺乏冷静地思考。人都有感情,但感情的表现绝不是体现在感情用事上,如果那样的话,许多事情你将后悔莫及。在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奥赛罗》中,男主人公奥赛罗就是由于缺乏理智,感情用事,一味地轻信小人伊阿古的谗言,而亲手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苔丝狄蒙娜。当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奥赛罗终于明白是自己冤枉了妻子,后悔不已,最终以自杀来向妻子谢罪。这当然是艺术而不是现实生活,但谁也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悲剧。第四部分 第80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5)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78即使是今天的社会,也还在不断发生着同样的悲剧。有许多夫妻不和,是因为一方偏听偏信,不冷静思考,脑袋一热,便感情用事,最终酿成悲剧,而后又追悔莫及。感情用事表现在多方面。在工作上,特别是一些搞政治工作的人、搞人事工作的人,更容易犯这个毛病。他们遇事很容易凭主观、凭自己的直觉去判断、处理问题,而不是理智、冷静地去分析,然后找解决的办法。在学习上有时也容易犯感情用事这个毛病,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紧张,头脑不冷静,考虑往往欠周全,感情一上来便像脱缰的野马,实际上与正确早已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说遇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千万要冷静、切不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的人大多是因为遇事欠冷静。实际上,遇事冷静地考虑一下,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效果通常是好的。比如,当你的朋友因为某个问题与你争吵起来,你可能很有理由,但你的朋友却不讲理,且与你步步相逼,这时你很可能压抑不住自己,想动手。如果这时你强制自己冷静一下,控制住自己的感情,或是暂时避开一会儿(这绝不是你弱),等对方也平静下来,再与他讲道理,那么你既可以不失去这个朋友,而且还可以表现出你的大度。相反,假如你控制不住自己,对朋友大打出手,失去朋友不说,还可能酿成恶果,得不偿失。当然,我们说遇事要冷静,并不等于做事犹犹豫豫,毫不果断。遇事冷静只是做事前的充分准备,而且冷静需要的时间并不长,可能只是几分钟或几秒钟的时间,但这短短的几分钟或几秒钟可能会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可以这样说,经常进行理智地思考,遇事冷静,不但不会延误时机,相反会培养你的果断力,在关键时刻、紧急关头能够当机立断,正确地处理问题。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而且并非很容易就能掌握,这就更需要我们自己理智,用理智来控制感情,把握感情的流向。感情是流动的,但有时候让它安详宁静一会儿也是很必要的。让感情平静下来,在宁静中回味一下,思索一下,只有这样你才不至于在人生的路上枉自宣泄。因为情感作为一种超自然能量,它既有源且有限,譬如你超越理智无限度宣泄,不懂得控制自己,那么你的感情早晚也会枯竭而变成一个感情缺乏的人,那时你后悔也晚了。人的感情就像笼罩在人的外表的一团七色云雾,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感情,不珍惜它,遇事全凭感情,那么你会逐渐变得丑陋而且干枯,缺乏光彩。感情用事者多是感情不成熟的人。也许有人会说,“感情也会成熟吗?”是的,人的感情也像果实一样,有一个成熟的过程。感情成熟的人相应很有理智,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而绝不会感情用事。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感情,让它逐步成熟起来。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感情成熟的人呢?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列举了六个方面,我们不妨借鉴其中的某些方面:“首先,感情成熟的人并不以幻想作自我陶醉,能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对前途不过分乐观或悲观,均持审慎的态度,不凭直觉,悉依实际,因而有良好的判断力。其次,感情成熟的人,没有孩提时代的依赖,能自觉自爱,自立自强,每遇困难,自谋解决,不求他人的同情与怜悯。因为性情恬逸,所以得失两忘。享得繁华,耐得寂寞。再次,感情成熟的人,能冷静地支付运用感情,也能有效地控制其升华,因此他(她)的感情,被人称作像陈年的花雕(著名的绍兴黄酒),是那么清醇馥郁,又如经霜的寒梅,是那么冷艳芬芳……”这虽然不能全面地概括感情成熟的人,但用于一般衡量自己的标准,还是适用的。人生有许多艰辛,而且也很坎坷,如果我们的感情还很幼稚,那么为人处事,成就事业,就很难获得成功。当然,感情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它是人的感情经历、生活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与个人气质、心理、修养有关。因此,从现实的角度讲,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管是从事什么样职业的人,都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感情,因为那样会使你的家庭更幸福,事业更辉煌。切忌做感情的奴隶,努力做一个感情成熟的人!第四部分 第81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6)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54□忍耐是一把保护伞俗话说得好,君子不度小人之嫌,无论小人如何兴风作浪,君子都泰然处之,那是一个“忍”字的力量。乌龟有一万年的寿命,也是因为忍,韦小宝在桌上和小郡主的脸上都刻过“乌龟”的图案,看来乌龟便是他心中的图腾。龟者,乃忍者也!韦小宝最初是一个痞子气十足的市井小人物,但他只知道忍耐一时之气,有时连忍耐一时之气都做不到,他做得最好的可能是有时忍耐着不说话,忍耐着怒气不发,忍耐着一切不利于自己的事情。这些忍耐没有什么说教,但你能在一个小人身上看到“忍耐”二字的重要。韦小宝是不忍之忍中的智者,是该忍又不忍的莽人、匪人。从韦小宝的身上会发现“忍耐”背后的诸多奥妙。每个人来到这个大千世界,都不甘平庸和寂寞,都想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当你没有获得成功的时候,也许你会抱怨上天没有给你一个良好的机会,自己的运气又不佳,于是就有可能从此消沉下去,甚至也许会对所有成功的人都产生巨大的忌恨。由嫉妒而产生仇恨,则言语会有所表露,行为会有所展示,别人也会因此而疏远你,你也就更找不到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和空间了。记着当你怀才不遇的时候,一定要泰然处之,要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寻找新的机遇,而不是怨声载道地挖苦别人。事实上,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许多机遇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只是你没有抓住罢了。失去机遇固然可惜,但因为失去机遇就自甘于人后那就更不可取了。要想成功就要积极努力地变不遇为遇,这也是最好的忍耐方式。还有另一种情况,你虽然有了机遇,却在工作之中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公平的对待,这样就有不满情绪产生,有了不满情绪就要发泄出来,这样才觉得心中畅快无比,可是这样做反而让情况变得异常糟糕。其实冷静地对待自己的不利处境,把它看成是对自己毅力、品德、品质的综合考验,不要让自己时刻处在风口浪尖之上,是能够忍耐住不平之气的关键。不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就会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干什么事情都将患得患失、争名争利;更有可能因不能忍耐一时的不平、不满而发泄出来,鲁莽地冲撞领导、同事和朋友,结果导致了众人纷纷弃你而去。连最起码的人际关系都无法处好,又谈得到干什么大事业呢?只有忍耐克制自我的欲望,才能最后获得胜利。有时候,如果要想有所作为就得适时地表现自己,但不是去图私利、图盛名。争名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得不到名、得不到利,自然愤愤难平,弄不好要口出诽谤之词,惹来是非,行动中图一时之痛快,自以为得逞,其实失去的远远要比得到的多得多。这也就是古人讲的“小不忍则乱大谋”。历史上因图小利而招致大祸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的教训。一个人选择好正确的道路,就要采取忍耐克制的态度对待所遭遇的困难,不屈不挠地向着目标奋进,那时候什么委屈、不平和愤懑都不在话下,心中有的只是奋斗后成功的愉悦。韦小宝的“忍耐’与以上所阐述的“忍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韦小宝没什么目标,只有关系到他的利益和安全时他才有忍耐之想。韦小宝不知道忍耐是个什么东西,他只本能地感到海老公早晚会杀了他,他得不停地装傻,不停地说好话,说海老公爱听的话,做海老公喜欢的事,小心翼翼地说话、办事,寻找着逃出海老公这只巨大魔掌的办法……人生需要沉稳与忍耐,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把散落在草垛里的针全部找出来,这是一种何等的耐性啊!诚然,忍耐的人生有时不免要甘于寂寞,好在寂寞是生命的多数事实之一,是提升自己的源泉,而成功者正是在此种忍耐寂寞的跋涉中走出了平凡的世界,让自己最终接近于不平凡的世界。□凡事多思而后行第四部分 第82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7)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61不论你有多么正当的理由,怒火攻心永远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属于消极的精神现象。虚火上升,智力下降,形象丑恶,举措失当,伤及无辜,亲者痛而仇者快,这是必然的一连串反应。“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是克服冲动的最佳良药,是古代先贤留下的不朽名言。这两条警句不但应该让那些冲动型的人熟记,而且也应该让所有中国学子都深刻领悟。三思而后行,思考些什么东西呢?思考的是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问题发生后,就需要知道发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导致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只有当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找到后,才能考虑解决的方法。之所以要三思,是因为问题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其背景是复杂的,单凭直觉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分析归纳或者调查研究,才能理出头绪。而且也有被人制造假象,提供虚假线索的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思维必须要精细缜密。思考一遍还不够,还需要检查一遍,然后在行动之前还要复查一遍,确保运行万无一失。三思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还要再考虑,这就是“谋定而后动”的道理。谋就是计划、方略,是解决问题的方针和策略。只有行动方针确定了,才能采取行动。这种行动方针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那种本能冲动型行动。谋略思考是为了寻找合适的方案。本能冲动型的人总是只想到一种行动,只考虑解决面上的问题,对后续行动和影响却不考虑。仔细考虑对策后,就有可能既把问题解决,又避免了出现副作用。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谋定而后动就需要在发生问题时沉着镇静,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心急的人往往会不耐烦地催促赶快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总是担心时间紧急,再不采取行动就来不急了,其实,越忙就越容易出差错。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好,路子没走对,反而会耽误时间。所以,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刀磨快了,看起来耽误了工夫,但是在砍的时候由于刀口锋利,效率高,反而节省了工夫。也像出门开车,事先把地图看好了,顺着标志一路开去,就可以不绕弯路,节省时间。如果慌忙上路,看起来节省了看地图的时间,但是一旦走错了路,可能就会浪费比看地图长很多倍的时间。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肯定有最便当、最短路程的捷径。我们不可能一条条地找,然后才发现最短的路。如果事先花时间研究,问清路线,就可以免去在路上摸索的时间,这样一出发就登上最佳的路线。解决问题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会有许多解决方案,但是肯定有的方案是不好的,有的方案可以省时省事,其中肯定有一个最佳方案。所以,谋定就是要找到最佳方案。所以,凡是冲动型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莽撞行事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要时刻记住王蒙的话:“在任何处境下保持从容理性的风度。心存制约,遇事三思,留有余地。”让自己成为有勇有谋的人。实在没有控制住,发了火,生了气,失了态,怎么办?无它,赶快降温灭火。这还算你的一个好处,你的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叫做不黏不滞,叫做曰月之蚀,叫做迅雷暴雨之后,仍然是雨过天晴。人做不到无过无咎,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将错就错,变本加厉,讳疾忌医。□乐于接受别人的忠告世外桃园平息无波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的,然而人世间果真有这种生活存在吗?这只不过是大诗人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和追求罢了,没有人愿意自寻烦恼。但是在人生中,总是蕴藏着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它,寻求解决之道,如此,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在性格,或在待人处事方面,总难免有不曾发觉的死角或是一时疏忽。若在此时,有人提醒我们的缺点,我们应衷心感激。所谓朋友之道,贵在劝导忠告。“忠告如雪,下得越静越长留心田,也越深入心田”(瑞士希尔泰《书简—友情》)。忠告是别人送给你最丰富的礼物。第四部分 第83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8)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80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人受谏,则圣;木受绳,则直;金受砺,则利。”(孔子家语)。然而现代社会,能够直言不讳地指责他人缺点者已曰渐减少。无论是你的上级、长辈或同事,大都不愿意冒着使别人恼恨的危险去忠告别人,而都抱着善其身的态度漠视一切,追究其原因,如果人人皆能诚恳、虚心地接受别人的忠告,而且人人都期待他人的忠告,则这种现象又如何会出现呢?平心而论,真正能够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指责我们的人是谁呢?不外乎是父母、师长、兄弟、妻子朋友或子女等。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希望我们在人际关系上更圆满,在事业上更成功。但是,忠言逆耳,大多数人对于忠告总是有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原有的密切关系破裂,在某种程度上说,忠告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不顾后果提出忠告者,一定是对我们怀有深厚感情之人。一个从来不曾受到他人忠告的人,看似完美无缺,实际上可以说他是一个毫无良好人际关系的真正孤独者。由此看来,受到忠告说明你周围有人在关心你。“不闻不论,则智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汉?荀悦《申鉴》)但是,若接受忠告时的态度不够坦然,则将会使你的朋友个人弃你而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忠告者也能从你的态度中得知你是否是一个坦诚的人,或是个骄傲自大的人,或冥顽不灵的人,进而影响对你整个人格的评价。一个谦虚上进,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是个能够接受任何善意建议的人。如此,即使是与你只有点头之交的人,也将乐于对你提出忠告。具体而论,接受别人的忠告,应把握以下几点:(1)要“照单全收”——忠言必须“照单全收”,不管正确与否,事后再慎加选择,切莫拒绝,更不能当场轻下诺言。很多人受到忠告,只有智才才能从中得到裨益。(2)诚恳的道歉——“啊!是我疏忽了,十分抱歉,今后一定改进。”“对不起,这是我的错,请你原谅。”如能诚心地道歉,对方一定能原谅。(3)不逃避责任——别人忠告你时,如果你“但是”“不过”、“因为”等如此一味的辩解,或急欲掩饰过错、保护自己,只有使你的过失更加严重,使存在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而无法寻找正确的解决之道。(4)不强词夺理——有些人在犯错误之后,受到长辈的指责,非但不思改悔,反而理直气壮地陈述自己的不正确的理由,说什么:“你也曾年青过呀!难道你年轻时就那么十全十美从没犯过错误吗?”如此的态度将使长辈甩袖而去,再也不管你的事了,这对自己有害无益,而且将会阻碍你人格的发展。(5)不自我宽恕——许多人遭到失败时,总是替自己找许多理由和借口来宽恕自己,或认为不是自己能力不高,而是时运不济等等。如持这种态度,则最终仍将无法克服自己的缺点,而使自己更显孤独,对于别人的忠告不要默然置之,必须表现出乐于坦诚接受的态度。(6)对事不对人——对于别人的忠告,应仔细反省其所指责的事物,而绝不应该耿耿于怀。敞开胸怀接受批评,彻底反省、思过、改进,接受忠告并善加活用,使他人的忠告成为自我成长的原动力,这才是一个正常人应持的正确的处世态度。□避免干蠢事史蒂芬?马克是个有成就的人。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他,36岁时已成为福克斯电视台和福克斯新闻处的总裁。但去年夏天,马克的事业忽然翻船,因为抢了上司的风头,使上司大失面子,他突然被通知“下岗”了。为什么像史蒂芬?马克这样的聪明人会干这样的蠢事?搞清聪明人为什么会犯自毁前途的错误,有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以下是聪明人干蠢事的几点缘由:1.骄傲自大“聪明人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纽约市洛克斐勒集团的副总裁布兰丹?塞克斯顿说,“因此很容易就会以为自己无所不知。”1990年,有人揭发名校斯坦福大学要纳税人负担一些与政府研究工作无关的开支,例如买了一艘22米长的游艇,以及为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的新夫人举行了一个欢迎酒会。可是肯尼迪不认错。他承认曾用公费支付一些“间接研究费用”,包括购买餐巾、桌布以及在他住宅里举行一次晚宴的开支。他还说:“我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屋里每一朵花都应该用间接研究费用来购买。”第四部分 第84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9)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722肯尼迪用这种狂妄态度处理这宗引起公愤的事,结果是自掘坟墓。“他似乎认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完全正当的——因为是他做的,”斯坦福大学里一个熟悉内幕的人说。不到几个月,肯尼迪宣布辞去校长职务。2.孤立无援一个人如果特别聪明,那么他从小就容易离群索居。聪明的少年会觉得自己和其他儿童格格不入,于是很自然地会物以类聚,只和别的聪明少年交往。这种现象也会在公司里发生。“聪明人多半只喜欢和其他聪明人在一起,”美国国际通讯公司的执行总裁詹姆斯?韦斯利说,“那本来是好事,可是,当这些人开始倚靠聪明,排斥经验,大事就不妙了。”危险之一就是不愿意承认有改变的需要。“当一班聪明人一致同意了一个计划,”韦斯利说,“他们会对这个计划坚持到底,即使其他人都已看到方向错误,他们也不会回头。”不久前,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就发生了一个这样的例子。几十年来,这家公司在电脑行业一直独霸一方。后来,大型电脑的市场开始衰退,消费者转为需要较小、较便宜的系统。然而,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的经理阶层没有料到这场革命的步伐那么快速,结果如何?该公司在过去两年共亏损了78亿美元,创下了空前纪录,被迫要大量裁员。要和别人合作顺利,听取别人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有些聪明人因为对思想比他们慢的人不耐烦,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而这种不耐烦,可能是危险的陷阱。”国际通讯公司的总裁罗伯特?舒佛说。某规模庞大饮品制造公司的市场推广主管聪明又能干,但是他负责推销的一种新饮品在市场上反应冷淡。后来,他的上司发现他的下属曾向他提出许多忠告,但他一概置之不理。他的解释是:“无能的主管才会听下属的意见。”他的事业不久之后就走向下坡。3.不顾后果聪明人脑子里总是在想:“我的下一个高招……”由于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无所不知,这些聪明人都喜欢行险招,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害,就像美国前参议员加利?赫特那样。赫特曾被纽约时报誉为“当代美国政界最有智慧的人之一”,1987年初,他竞选民主Dang总统候选人,胜望极浓。当时有传言说他有婚外情,他于是向新闻记者提出挑战:“跟踪我吧。”他们真的去跟踪他,结果发现他和29岁的模特当娜?莱斯在一起。一张小报刊出了赫特在游艇“胡闹”号上把莱斯抱在怀里的照片后,赫特想成为总统的美梦随即破灭了。这是他自己不顾后果的结果。4.过分好胜许多聪明人都不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方面胜人一筹。并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也一定能成功。哈佛商学院毕业生维克托?奇亚姆利用电视广告推销他的雷明登产品,赚了好几百万美元。1988年,奇亚姆收购了职业足球队“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可是,经营一支正在挣扎求存的足球队和推销电动刮胡刀完全是两回事,他不久就亏损惨重。到奇亚姆把球队出让的时候,他已经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许多有杰出成就的聪明人都会从这些大错中取得教训。他们愿听别人的意见,不会目空一切。他们积极征求下属的建议,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美国的萨姆?沃尔顿是一位商界奇才,把一家卖廉价商品的铺子发展成为有资产550亿美元的华尔市场集团。他的成功之道是不把自己关在总部里面。他常常坐他自己的飞机到全国各地巡视各分店,听取“合作者”的意见,甚至向顾客赠送巧克力花生糖。沃尔顿的谦虚是他成功的另一因素。这会令竞争者低估了他,而他的雇员则觉得什么都可以对他说。“我们并不是精明过人,但我们肯改革。”沃尔顿去世前不久曾这样说。我们只需相信这句话的后半句。哈罗德?丁克尔在39年教书生涯中注意到一件事。他说,进入社会后取得杰出成就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是从前在学校里成绩最优异的学生。其中一个原因是那些聪明学生会犯愚蠢的错误而自毁前程。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那些成功的人知道,如果你只是第二名,就要加倍努力。第四部分 第85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10)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1662□面对挫折要沉着应付人不到社会做事则已,如果到社会上做事,总不免会遭受挫折,往往是做大事遇大挫折,做小事遇小挫折。本来如果做事能始终得心应手一帆风顺,那就是成功,做大事的大成功,做小事的小成功。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会成功。但是如果希望全世界无论智愚贤肖,都是成功的人,那么也是一种幻想,绝不会成为事实,而且事情无论大小,做起来都没什么不顺的话,那就分不出谁是智,谁是愚,谁是贤,谁不肖了。而一帆风顺在贤者智者来看,反而觉得波平如镜毫无刺激,生活的意味也太平淡了。有本领的人,多半希望生活能有曲折,多变化,才觉得够刺激而时时有所收获。所以做事的曲曲折折,是给你的一点刺激,正可提高你的注意力,考验你的能力,训练你的品性。从表面看,挫折是你的失败,然而再作进一步探讨的话,挫折对你是有益而无损的,在很多情况下说教是无用的,而必须经过实际的挫折才能成功。有些人在遭遇挫折后,总是不先自己设法应付,却先想到可以求救,朋友有力,就向朋友求救,教别人来冲锋,自己坐享其成。像这样子虽然遭到挫折,却和未遭到挫折一样,他的生活还是安适顺当的,不必苦其心志,不必劳其筋骨,也不必饿其体肤、横于虑、困于心。因此他的生活经验一点也不会丰富,即使成功,这成功也好像芝草短根,豆泉短源,一点也不稳固。有些人遭到挫折时,并没有后援可以求救,逼得他不得不自己去应付,然而一面应付,一面却感到棘手,于是就发牢骚,以为“我生不辰,逢此鞠凶”,以为人为其易,我为其难,于是奋斗精神就打了很大的折扣,如此一来,小挫折还能勉强应付,大挫折就一定应付不了了。他的牢骚,绝不是对挫折而发,而是对人而发,以为一切亲戚朋友,都是见义不为,都是坐观成败,却不知道自己的奋斗程度,达不到引起亲戚朋友同情的程度呢!有些人在遭遇挫折时,把自己的能力估计得太低,把挫折估计太高,因此心慌意乱,不敢与之奋斗,立即竖起了白旗,自愿投降。认为前面的路既然走不通,倒不如向后退去,以保全实力,与其前进而玉碎,不如退后瓦全。于是他的人生,只有采用混字诀,混到哪里算哪里,抱着混的人生态度,还有什么成功可言?只好做人的附庸,受人支配,受人指挥,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希望工作越简单越好,责任越轻越好。望见了困难,便往别人身上推,或急急躲到后面去,免得遭遇挫折,他自以为这是所谓的不吃眼前亏呢!有些人遭遇挫折,便发脾气,不想想应付的办法,只是一味顶撞、好勇斗狠,不计得失、不问成败,什么曲线战术,什么迂回战术,什么侧击包围,什么把握要紧,他概不注意,只知固执不化,只知蛮干到底,结果是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历史上项羽就是这种典型,到了兵临城下,四面楚歌,还要以斩将扯旗,表示他的本领,直到自刎以前,还要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谁知他的失败,却是失败于发脾气,一味顶撞呢!有些人遭遇挫折时,一面应付,一面忍耐,但并不是想立即解决困难,而在维持现状,认为不能控制空间,只须控制时间,深信挫折是会随时间而有变化,等变化到有利于他的时候,挫折自会化为乌有。这种长期应付办法,在绝对劣势的局面下,的确是很好的战略,但是在均势局面上,便不需要这个旷曰持久的办法了。而且一味地拖,不会把发展的趋势控制在手里,单单控制时间,可会养成贻患,铸成大错呢!所以,在遭遇挫折时最现实的应付办法,是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要注意到它的警示,预先做好准备,挫折虽大也要处之泰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注意事情的变化,控制事情的动向,将情势从波动转到主动,不焦急不懈怠,在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轻敌不悲观,沉着应付,不怕打击,用冷静的头脑及高度的毅力,与他周旋到底,那么就不愁胜利不属于你。万一真的失败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图谋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要一息尚存,仍有作最后决战的本钱。第四部分 第86节:善于保持自制与冷静(11)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1 本章字数:2296□努力克服书呆子气有些男人常常带一种“书呆子气”。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通常称为“书生气”,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读书人身上,主要有如下特征:(1)处世不精明,不善于适应环境,不善交际,不懂人情世故。呆板木讷,说话做事多不合时宜,令人好气又好笑。不知不觉就得罪人。(2)性格多半内向、孤僻,不好动,不合群。兴趣少但专注,注意力常集中一点而不能灵活转移,对所感兴趣的事常沉醉痴迷,对兴趣以外的事漠不关心。终曰晕头晕脑,稀里糊涂,丢三落四。健忘,常常忘记自己要做什么,或四处找手里拿着的东西。(3)看问题偏激,易走极端。有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时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事情要么主观武断,要么优柔寡断。喜欢沉思、幻想,有时又易冲动。有时多心多疑、神经过敏,有时反应迟钝。思想行为古板,不合潮流。(4)缺少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不会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处理事情常出漏洞,遇上麻烦多采取退避态度。常自命清高,与世无争,又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有夸大性自卑心理。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5)生活散漫拖拉随便,无条理,不善计划安排。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常显得窝窝囊囊、缺少派头。但也有的恰恰相反,生活细节特别讲究,非常拘谨、严肃,不苟言笑,一本正经。书呆子气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书呆子气的人几乎都是书呆子,都与读书有关系。但是,书呆子不是先天智力低下,不是神经系统发生了毛病。相反,他们的智商通常都较高,而且某些方面的知识比一般人要多,只是因为他们终曰把自己的兴趣和活动范围局限于书本上,不与人打交道,不问世事,远离复杂的社会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所以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便会形成一种刻板的固定模式,一旦离开书本,面对复杂纷纭的大千世界就一筹莫展,给人留下一个迂腐的形象。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正常发展,除了必要的书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长期独处,人的心理就得不到完善发展,就难以应付社会生活。我们常可以在书呆子身上看到这样两种现象:有的少年老成,小小年纪就一副老先生的样子。有人认为这是成熟的表现,实际上这是心理发展不完善、有缺陷的表现。有的人老大不小,说话行事却显得很幼稚,带着童稚的天真,令人发笑,这也是心理发展不完善的表现。不少人有书呆子气自己并不知道,只是常感到自己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虽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少困难,但并不在意,甚至有的人把书呆子气看作是清高,是读书人的修养,因而瞧不起那些精明圆滑的人,认为他们狡猾、虚伪、势利眼。有的人一身书呆子气,又不愿意承认,便利用这种消极的自我防卫心理机制,自我辩护,自我安慰,这是不利于克服书呆子气的。有的人一旦发觉周围的人都将他看作书呆子,便感到很自卑、丧气,夸大自身书呆子气的严重性和书呆子气对心理发展和个人事业前途的危害性,这就更影响自己克服书呆子气的信心,加重书呆子气。实际上,人们对书呆子的评价一般都是很宽容的,一般人都认为:书呆子往往都是老实可靠的人,他们有知识,因为一心做高深的学问,所以才不懂人情世故;书呆子多是清高雅静的道德君子,没有那种庸俗的市侩气,非市井小人可比;书呆子多半诚实、憨厚,不虚伪,不做作,不搞阴谋诡计,不背地里整人;埋头做学问,不问俗事,不争名夺利。所以如果你发觉自己是个书呆子,不要背上思想包袱、把它看成“不治之症”。当然,书呆子气毕竟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认为书呆子气是文人的一种优良气质,应加以保留或发展,则只能强化这种不正常的心理。书呆子气一经形成就不那么容易改变,因为它已成为人的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心理学家总结的下面建议对改变书呆子气会有所帮助:(1)解除消极的自我防卫机制。自我防卫机制是人为了保护心理免受创伤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功能,但它可起消极作用。一个人为了掩饰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明显不合理的行为或不能达到个人追求目标时,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环境中找一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正当合理的。如把自己无能、不善为人处世说成是清高、不愿与俗人同流合污;明知自己一身书呆子气,硬说这是“文人”的特征,是道德高尚的表现,竭力诋毁精明人,以难得糊涂为自己开脱。这种自我防卫可以起到维护心理平衡的作用。但从心理学的认识失调理论看,人们只有在体验着心理失谐的紧张痛苦时,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达到新的心理平衡。如要想改掉书呆子气,必须充分认识到书呆子气的弊病,为克服它提供充分的理由,以造成心理和谐。所以首先应解除消极的自我防卫机制,尽量不为自己的书呆子气辩护。(2)积极主动地进行人际交往。形成书呆子气的根本原因是埋头书本,不喜欢与人交往,缺少社会经验,又因为缺少社会经验,不能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便采取退缩回避的策略,不与人打交道。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必须强迫自己与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兴趣,培养活动兴趣,培养对客观事情的好奇心。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通过实践,了解人情世故,掌握处世艺术。应像规定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一样,规定自己每天的交往任务。同时,要正确估计自己的交际能力,估计过高易受挫折;估计过低会使自己失掉交往的信心,都会影响自己的交往活动。第五部分 第87节:如何在职场上走高(1)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2 本章字数:980第九章如何在职场上步步走高就算你在办公室受了多大冤屈,苦水满腹,都不应该向同事诉苦。原因有二:其一,牢骚如同狐臭,人人避之惟恐不及,没有人有义务当你的情绪垃圾桶;其二,办公室不是你找心理医师的地方,有些人会以为互相交换心事是两人结盟的保证,但万一有一天两个人不再是朋友呢!□赢得上司器重的八种方法除了最高层领导外,每个员工都有上司。如果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你的业绩也不错,但你的上司却有可能不喜欢你。因为你只知道埋头做自己的工作,却不注意上司怎么看你。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职员,都要知道怎样让你的上司喜欢你,器重你,提拔你。想要获得这样的效果,你可以依照下面提供的建议去做:1.主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上司的心中往往有些疑虑:下属每天好像都很忙,但又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又不好意思经常去问。因而下属一定要主动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度,让上司放心,不要等事情做完了再讲。有时小小的一点错误,发展到后面就会变得很大,所以最好早早地向上司汇报你的工作进度,一旦有错误,他可以及时地纠正你,避免犯大错误。作为一个下属,你有多少次主动向上司报告你的工作进度?须知,经常地向上司报告,让上司知道你的工作进度,让他放心,才能让他继而对你产生好感。对上司来说,管理学上有句名言:下属对我们的报告永远少于我们的期望。可见,上司都是希望从下属那里得到更多的报告。因此,下属越早养成这个习惯越好,上司一定会喜欢你向他报告的。2.回答上司的询问时要做到:问必答,答必详许多员工在回答上司问题时不太注意回答方式,一些回答方式可能让上司暗地里觉得受不了。“张小姐,昨天下午说过的那个报表今天一定要交给我。”“知——道——了,老——总,你没看到我在写吗?”如果下属这样子回答上司的问题,上司可能当时不说,但一定会非常的不喜欢。也许就因为那天你的言语让他不舒服,导致他对你心生厌恶。如果,上司问你话,一定要有问必答,最好还是问一句,答三句,让上司清楚地了解情况。你回答的比上司问的要多,可以让上司放心;若你回答的比上司的问话还要少,则会让上司忧虑,这不是一个员工聪明的做法。第五部分 第88节:如何在职场上走高(2)更新时间:2008-7-14 10:50:42 本章字数:1707回答上司的问题时,有一件小事不能随便。上司进来问我们话时,我们立即站起来回答是基本的礼貌,很多人没有这种习惯,上司问话时依然稳坐钓鱼台。这一点,曰本的公司员工做的很到位。曰本上司在问下属问题时,下属通通都是马上站起来回答。通常我们中国的员工对上司讲话不够礼貌,更不要说有问必答而且清楚了。这虽然是个小细节,但想要让上司喜欢你,满意你,还是在这上面不能随便的。3.学习上司的能力,了解上司的语言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