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多一个心眼多十倍机会-2

作者:不详 字数:37909 更新:2023-10-08 20:34:50

有一次,我和两个同事驱车从外地回来,到公司时已是深夜,因为次日还有要事,我们仨就决定在公司将就将就。我刚躺下,突然其中一个家伙闯进我的办公室:“领导,借一下火。”嘿,事情有时就是这么不巧:我的打火机也失灵了。这么一失灵,我的“烟虫”也往上窜,三杆烟枪都因为没“火”而大为光火,因为这时间出去买打火机要跑老大远的路,越没火越急着要火,怎么办?  我灵机一动,喝一声:“到厨房去!”两个家伙去厨房转悠一圈,出来了,没找着打火机。  我说:“厨房找不着打火机,难道就找不着火?”两个家伙茅塞顿开,不约而同喊道:“煤气灶!”  烟点燃了,这两个家伙大肆恭维:“领导就是领导,脑子就是比我们好使。”  我好气又好笑地问:“如果我们公司没有煤气灶,你们能不能再给我想个别的点火办法来?”  两个人面面相觑后,一个说:“那就别抽了呗。”另一个说:“那就把烟嚼着吃了呗。”其实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是空荡荡的,暂时没找出办法来。但我坚信只要不把脑子放在现成的打火机上,不论是谁,办法都是可以找到的。  朋友,你们在得到我后面的答案之前,是否也可以替我想出个妙招来?  这不,我还在想着呢,其中一个家伙先笑了。  “领导,我有办法,车——!”  三个人心领神会。因为小车一发动,前后座都有打火器,这不就解决问题了?  我赶忙接过话茬说:“咦,现在我该喊你叫领导了,你刚才不是说领导脑子才好使吗?”  ……  我们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此条不通换条路”,意思就是办一件事用一种方法遇到难题办不成,拐个弯,换个角度想一想,也许就变成易事了。这就好比人的视觉里的一张白纸,正面看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如果拐弯90度再看,则成了一根线。  我们也常听一些人戏称“我这人没什么心眼,脑子不拐弯”。那我请问,“没心眼”还有什么可标榜的?如果你是真的什么疑难事都不动心眼,我只能说你这人不开窍了。  有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困难,而事实上其中却深藏着极简易的奥妙,你顺着繁杂去苦思冥想,只能越想越难,越想越是把自己兜在里面出不来,结果无计可施,放弃了,可惜了,失意了,挫折感也会随之而来,再后面更是颓丧至极。而有心眼的人却常常能在这些难事中变换自己的思维,绕过困难之弯,一“跃”就“跃”过去了。  就说解数学应用题,这让很多学生感到困难,但是老师在讲台上稍稍一指点,大家纷纷大拍脑门——恍然大悟——就这么个小小的窍门就把难题给解决了。生活不是解数学应用题,但和解数学应用题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很多的困难本身就存在着很浅显的规律,只不过这个规律你没有用心去找,所以你才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如果你平常就有拐弯想问题的习惯,事情就会轻轻松松地得到解决。  所以,当遇到现实问题时,我要鼓励大家的是要多个化难为易的“急转弯”心眼,不要在常理性问题上钻牛角尖,不必因为对某种难度的偏执,把自己愣吊死在一棵树上。------------二、把复杂“转弯”成简单------------  记得在“脑筋急转弯”热那阵子,有一个朋友拿一个再复杂不过的问题来考我:“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厕所吗?”我噎了半天没想出来,朋友哈哈一乐,说:“你真笨耶,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接着他道出正确答案是:“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朋友道完谜底,得意洋洋地说:“没想到吧,你这就叫缺‘化繁为简’的心眼。”  我茅塞顿开。后来也“移植”了朋友的办法,“愚弄”了很多我的其他朋友,发现大家也和我一样“笨”,实乃不亦快哉!请诸位联想一下,如果用这种理念结合到我们做人方面的思考,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老子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国犹如煎小鱼一样,多注意火候就行了,不必弄得太复杂。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所谓的“三大盛世”:一是文景之治,二是开元盛世,三是康乾盛世。如果我们有心把他们的方略进行综合思考,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治国特点:都实行无为而治,政令简约,体现宽容与简易的风格。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好多疑似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来挺简单的,是因为我们的偏热思维把它想复杂了。  有人说,中国人最能干大事,其原因就是中国人最善于思考。不错,思考是一个人成功的要件之一,但如果城府太深,逢事左思右想,那么你就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思考而误了大事了。  那么如何操作“化复杂为简单”这个理念呢?我在此提出两条思路。  首先是破解复杂问题的核心命门。因为我们说的“简单”,并不是逃避问题的“伪简单”,而是要求人们对复杂问题的内在规律进行理性分析和评估,而后针对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实行集中“爆破”,如果问题太大,一时找不到简单,未尝不可绕开问题的核心,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曲线式解决。  说到这里,容我举个较大的事实:如今我们对日本右倾势力的抬头都很痛恨,但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在“二战”后整个处于一片废墟,可是人家在短短几十年,就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他们靠什么?靠的是繁文缛节的“从娃娃抓起”,然后再慢慢地等着发明创造?决不!他们先引进美国人生产的产品,对其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又生产出比原装产品更先进的产品,再返销回美国和世界各地,很快便成为工业强国。  日本的经验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提示:复杂问题往往潜藏着简单的规律,这条规律找到了,复杂问题就能在实务操作中得到简化。只要我们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急转弯”的感悟能力,掌握了简单思考的智慧,就能在短时间内厘清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  第二个要点是在心理上要放下包袱,尽量简化处理问题的老套格式。因为老套格式多是囿于“唯美”思想。这种思想往往程序过多,实质上是混淆事物的主次,束缚我们创新的手脚。  比如要办一件事,在计划上我们是要从事情的长远考虑,但在执行上就不能瞻前顾后了。如果我们太瞻前顾后,就会影响甚至弱化我们实务操作中的信心。  举个很“儿童童话”的例子。  两只旧钟身旁来了一只新钟。其中一个旧钟对新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新钟吃惊不已,“这是多么遥远的目标?办不到,我肯定办不到。”  而另一只旧钟则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滴答摆动一下就行了。”  “只要摆动一下就可以,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新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摆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动了3200万次。  这个例子非然很“儿童”,但却很说明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梦想能尽快成真,在复杂与简单的理解中,你只要把心眼放在“我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什么”上,就不会因为瞻前顾后而产生忧虑了。就像那另一个旧钟开导新钟的话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我们就会在许许多多轻轻松松简简单单中,分化并解决复杂。  我们再想想,为什么很多人很讨厌开会?因为开会往往人多口杂,容易把本来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比如要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根本没必要搞得上上下下领导人全部到场。领导人多了,人人都要道一堆陈糠烂谷,人人都必须表现一番,这时候你想简单都难了。  多想想,其实很多事情简单和复杂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正如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所言:“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女企业家卢平就痛恨这种“繁复”。她说:“人际关系的繁复自不必说,就是那些繁复的规章制度,虽然当初字斟句酌,可最后也只是束之高阁,更谈不上实施到位。”卢平觉得:“繁复就是臃肿,是一种病态,就像人到中年的发福。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信息变作无效,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浪费……这个‘繁复’,还不完全是指机构臃肿,关键是指人思想上的一种麻木和智障。”所以,她上任白沙集团总裁后,就毅然决然地取消了一项我们从小就已习惯乃至觉得天经地义的工作内容:写总结。咱再看看汉语里那个“人”字——一撇一捺,真是再简单不过!------------三、把危机“转弯”成机会------------  很多人一提起危机,心理就会出现不适反应。因为危机意味着计划可能出现变故,构想可能出现变异,形势可能出现变局……诸多之“变”均源于危机,自然打乱了原来的定式思维,这时候,如果心里对危机缺乏应有的准备,要想度过危机,谈何容易!  危机往往涉及一个人命运的转机。从现实意义讲,人活着,都好比是行船。只要行船远航,就会有风险。风险来了,人生危机随之出现,怎么办?是“急转弯”,改变行船的航向,还是咬着牙也要迎着危机上?这要看你对危机程度的评估,如果前方的危机告诉你,再往前行就是死路一条,你就得选择前者了。  试想,人都有脑子,但为什么还分出平庸与杰出?这个问题本来就需要解答,因为在危机来临时,有的人想的是如何适应危机,有的人会在危机中多个“急转弯”的心眼,去改变现状中的危机。无疑,前者因平庸难有机会,后者则因杰出而受到机会的青睐。  所以,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行船不下沉,不但要有不惧危机的勇气,更要有“急转弯”的潜意识心眼。  很多人都了解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的丹佛曾出现的一股“淘金热”。当时,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叫戴维的年轻人一开始也和许多人一样蜂拥而至,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赶来,便一头扎进山谷进行疯狂淘金。然而,山谷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人们经常是口渴难耐,生存遇到了未曾料到的威胁,还淘什么金呀。  正当很多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准备放弃淘金之际,就是这个戴维,他的脑筋一转弯,想:淘金是为了挣钱,挣钱就必须靠淘金吗?如果现在有谁能解决淘金者们眼下的生存危机——喝水问题——那么淘金者们岂不是既会乖乖地给你钱,还要叩着响头谢你的救命之恩?  想到这,戴维就决定自己由淘金改为掘地找水。他认定这是一条能化生存危机为转机的最好办法。那时在那块处处都支着帐棚的淘金地上,惟独戴维一户做的是就地挖水的事,他将水过滤后装入桶里,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卖给淘金的人们,结果他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挣的钱远比所有淘金者都多。只是一个脑筋小小地转个弯,既富了自己,又救了大家。一举两得矣!  淘金没淘成,卖水却卖出了致富心得,戴维正是靠脑筋急转弯——制造了自救救人的佳话,这段佳话给我们留下的启迪是什么呢?不管你做什么事,脑子里都要装着危机的潜意识,因为这个世界向来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凡变化,都是不同程度的危机,你有了危机意识,就有了脑筋急转弯的应变思考能力,就有了度过危机的智慧。  附带说明一下,任何危机的来临,自救总是首要的。具体地说,众人共陷同一种危机,需要救护,怎么办?你是和其中的多数人一样干巴巴地等着有脑子的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发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革命风格舍了自己的命去搭救别人,或是自己开动“急转弯”的脑筋,先力求自救,然后再思救人?  请不要用大话数落选择先“自救”的人。否则就没有“人人自危”这个词了。连自救的欲望都没有的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对自己都负不起责任,又怎样去救他人呢?  以上我从三个方面和诸位探讨了一下“脑筋急转弯”寓于生活的益处。下面将把我的观点简单作一下总结。我的结论同样还是三点。  一是要多个心眼看生活。生活是立体几何,有明角,也有暗角。很多简易的道理,就潜藏在不易发现的暗角处。如果你用平面的眼睛看待生活,你就找不到拐弯处的暗角;如果你用多棱的眼睛看待生活,并留意处处潜在的玄机,那么很多难事,拐个弯想一想就变成易事了。  二是建议大家永远不要相信一些看似是催人奋进、实际是误人子弟的说教式煽情。比如有人说“只要付出努力就必会获得回报”。比如在你的前方道路并不明朗的前提下,或者你在某一种方式上已经几次碰钉子的前提下,你就要多给自己留个“急转弯”的心眼,有时候,即使是一闪而过的心眼,也是一种智慧,也一样会闪光。但如果你在危机来临时还执拗地往“不明”方向走去,那么你就要陷入越走越深的泥潭里,得到的也只是“负回报”。  三是“脑筋急转弯”纯属个人思维形态,要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在行船遇到瓶颈时都能多一个“急转弯”的脑子这不太现实,就像一个基督布道者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自愿地成为上帝的子民一样,正是由于此,所以我才会说:就心眼定义而言,脑子转弯在别人之前,你就掌握了比别人更早成功的先机。------------结语------------  我刚到农村插队的时候,当地的农民干部到知青点来看望我们,其中有个村长老气横秋地瞅了瞅我们从行李中翻出来的一叠叠书,直摇头:“整个一批书呆子,怎么种田?”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原先我们口口声声喊着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可是第一次见面就给农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真是羞愧呀——羞愧得不知该把手里的书往哪儿放合适。  时过境迁,二十几年过去了,如今重温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知识就是力量”,觉得有点怪怪的。光有知识,不付诸有效的行动,力量何来?  还有一种让我困惑的说法叫“知识是不会过时的”,若是知识不会过时,那又怎样理解“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的呢?  把这两个问题提出来,可能有人不置可否,认为我这是在故意咬文嚼字故弄玄虚,我也曾经这样暗示过自己,但是没办法,因为我的经历在不断地重复着前面的疑虑,使我不得不多出个心眼来考量一些格式化的概念给我们制造的理解力上的盲区,我考量的结果也就是接下来要围绕“知悟合一”、“知行合一”和“知忆合一”这三个关键词和诸位谈的话题。------------一、知悟合一------------  知,指认识和知识;悟,指对知识的领会或觉悟。  所谓“知悟合一”,就是“知到”“悟到”,具体地说,就是学东西仅仅知其然还不够,还要多个知其所以然的心眼。在学“知”的过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并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开拓创新。  我们每天都在强调知识,这没有错,我们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重在学历,这也无可厚非,但是不是有学历就等于有能力呢?这就要看你的觉悟了。学历只能证明你的知识蓄量,但并不能证明你已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不二路径,就是“学中悟,悟中学”,而不是只会把自己关起来,硬生生地啃下多少本巨著。  从哲学的观点看,“知到”只是感性的认识,若是缺乏理性的“悟到”,“知”就很难为“做”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古人所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里的“知”,实际上就涵盖了“知到”与“悟到”“合为一体”的意思。因为有知又有悟,才能在实践中把握方向。从这个意义讲,“悟”就是“知”与“行”的中间桥梁,没有这个桥梁,你就很可能要为自己的盲目之“行”而付出沉重代价。  比如你读金庸的武侠书,其中的英雄也好,美人也罢,所塑造的形象无不栩栩如生,情节离奇却又不脱人间烟火,写到波谲云诡之处,扣人心弦,妙不可言。如果你只把金庸武侠书当作纯武侠看看而已,那么你就领略不到金庸老先生寄予的自然与人性关怀的思想,甚至还可能会把他的作品当作“打打杀杀”的消遣读物,书扔了,什么也就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佛教界的印光法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知悟是开眼,悟后才有真修实证的径路。不悟者未免盲修瞎练,堕坑落坎。因是之故,先须开悟,这是初步功夫。”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凡间。  可能有人听到“知悟合一”,就把它当作一种境界刻意描摹,以期将其提升到某种境界去修炼。其实“知悟合一”并不是什么境界的东西,也不是什么过程,而是将“悟”整合在学习知识的同一时间里,以知促悟,知悟结合。因此我才会提醒诸位:知识学得透与不透,关键在于你心眼到位不到位,一边学,一边多个心眼去领会,去觉悟,不但有利于巩固自己已学到的知识,而且还能在“悟”中深化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知悟合一”就是用心感悟世界!用心认知世界!------------二、知行合一------------  都说知识是生产力,科学是生产力,因此有幸能上大学的人自然就成了各单位的抢手货。可是参加工作后,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了。很多人都因“有文凭”而自命清高,看着单位里一个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人,打心眼里挺瞧不起人家,但接触到实际工作中后,才发现自己在大学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根本派不上用场,而且人际关系处理得一塌糊涂,还被一些老师傅说“光会读书,不会做事”,于是有人就不理解了:都说大学毕业生是人才,可是人才到了单位,怎么就成了得不到重用的“庸才”了呢?  这个问题应该说是只会出在“知无惧”的大学生身上。你想,当初疯狂的读书为了什么呀?当然是为了日后能将掌握的知识用到工作中去,可是一接触到工作,生了,缩手缩脚了,整个叫“行而畏”,你又怎么发挥出你的专长呢?  所以我主张知行合一,即“知即是行,行即是知”。诚如王阳明所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又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行也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如果片面地强调“知难行易”就会成为“方法盲”,如果片面强调“知易行难”就会沦为“书呆子”。  举个国外的例子。  美国汽车先驱亨利·福特起先读的书很少,可是他却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书本知识,什么叫实际能力,什么叫“知行合一”方可成大业!  福特只凭着对汽车事业的热爱,决心将这个原来属于“高级分子”的专有玩物通过降低成本的方式,变成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他想到了,也讨诸实践了——他建立了福特汽车厂,并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一个在汽车行业不起眼的人,却比当时的整个美国汽车知识界多出了个心眼:把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纵深化,边琢磨边学习边提高。  用福特自己的话说,真正有学问的人不是他先有多么高的知识文凭,而是要拥有比别人宽阔的胸襟,和在“知”中多一个“行”的心眼,以及在“行”中多一个“知”的心眼。没有这种胸襟和心眼,即使你拥有再多的知识,理论上再能标新立异,那也是好高骛远,实难有作为。  相比之下,现在持着文凭、看上去学富五车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已是汗牛充栋,然而其中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有着一种本能和自负感以及学术虚荣心,即使参加工作了,亦不遗余力地将学问变得玄之又玄,以为这样才能让企业老板刮目相看,殊不知当今社会多数企业根本不需要你的这些缺乏实际操作性的理论,更不要文凭上的博士能力上的幼儿生,人们所要的,是如何利用知识,使自己活得更好。  书本知识的本身,是人类克服了困难而得来的经验,本应是吸收了知识之后,令自己更高更强更勇猛更有实践心得,但端看当今中国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难找工作,即使找到工作后,长时间里找不着北,一遇到难题就只觉得到哪里都是单位老板心太黑,水平太次,对不起自己,一心想着跳槽换环境,不多动动脑筋想想自己读了那么多书,究竟为什么到哪里接触什么工作都插不上手,这确实是许多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基本界定,并不在于他是否找到了好的工作,而是他是否比他的同类或同代人多了个人成功设计的心眼。如果有了这个心眼,那么他就会在已有的知识带动下,自觉地找到自我激励的有效方法,他的成功机率就会比其他人多十倍!  经济大师佛利民在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曾说:“不要把在学校的时间多少与学问的高低混为一谈。有些人在学校念了很多年书也没有什么学问。有些人念书不多,但学问却非同小可。”比如金庸他老人家写人了一部《鹿鼎记》,其中的主人公韦小宝君既不是孤高自赏的文人学士,也不是高雅绝俗的世外高人,但他却很务实,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不能总是独个,遇上人能掺合就掺合,能扎堆就扎堆,在人群里面求成功。这一点给人感觉上的确很俗,不过却很实用。古话说:“大隐隐于市。”我想当今的大学生也该学一学韦小宝的“俗骨”,有时候俗点儿没准儿还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呢。  话说到这儿,马上就会有人提出质疑,你的意思是说读书无用?  非也!  任何形式的竞逐场合都决定于谁的决策高明,而决策的正确和高明与否又决定于智慧的多少与用心的程度,谋略何来?知识中来!知识何来?当然要靠读书;其次是把书本的知识带入实战中去,在实战中再寻新的问题和新的答案,而不是轻信一个伪励志作家故弄的“问题就是答案”的玄虚。假如“问题就是答案”逻辑成立,那么“因为”就是“所以”也成立,大家都不要用功学知识也不用讨诸实践了,不用成天找“问题”提“因为”了,水不用到,渠都已自然成了。误人矣!荒谬矣!  我的意思是:读书要用心眼,书本知识用到实际更要用心眼;实际行动同样还要着眼于知识的深化。只有知识与实践二者合一,才能不断地找到新的真知,不断有新的创造。------------三、知忆合一(1)------------  如果有人说现代人容易患健忘症,这一定是为思想颓废、行为懒惰者做辩解。事实是,现代人学习的机会很多,学过的东西不少,但就是总爱丢三落四,为什么会是这样?是不是知识多了脑子就装不下了,必然往外溢了?那么科学家脑子里记得的那么多数据,他们用的是几个脑子?所以说,健忘者怪罪“知识越多越容易忘记”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  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都是电脑闹的”。这话有一点道理,但这同样也不能怪罪电脑。不得不承认,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们发现键盘无所不能的神奇后,“无纸办公”的神话也成了现实,然而无纸办公只是提升了办公效率,并不能取代人们的智慧和记忆能力,电脑的好处明摆着,但却导致更多的人养成了惰性和爱丢三落四的坏毛病,此外,反复的复制与粘贴自然也会终止人们的思维与创新欲望。知识本应合理存在,但其命运无非也仅仅是等待着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被千万人所克隆。所以电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确实是充当了削弱人们记忆的帮凶。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没理由为自己记忆减弱找客观理由,毕竟,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的诞生,只是让生性懒惰的人丢弃了记忆,而心眼多、爱动脑的人非但不这样,而且还会充分利用科学与计算机的功用,给自己的知识与记忆充当插翅起飞的加速器。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真正的知识是靠积累而成的,只有积累的知识,才能使其发展与变革。而知识的积累除了学习外,主要的就是靠记忆,只有记忆,才能使学到手的东西不会荒废。诸位可能都曾有过创造冲动,但创造冲动未必是创造能力,创造冲动通过记忆得到延伸,使冲动逐渐趋向成熟,才会成为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和记忆既是串联的,又是平行的。所谓“知忆合一”,其意也是如此。  被誉为20世纪最卓越、最伟大的灵性导师J·克里希那穆提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知识和记忆是同样的东西……如果你有知识,却没有其记忆,这个知识就毫无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知忆合一”的强度呢?  首先是在学习知识的方法上要多下一番心思。当然,这和传授知识者的传授方法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一些很枯燥的知识,学习时并不难,但实在难记,怎么办?多个心眼找窍门!有了窍门,那些原本枯燥的知识就不再单一,并使其与记忆产生有效的对接,推动了知识的延伸。  在我读中学时期,我的父亲当过我的化学老师,我记得当时大家对必背的金属活动顺序表都很厌烦,我父亲就“发明”了一个“俗不可耐”的歌诀,叫“加拿大美女四千,童工也刨金”(意指钾、钠、钙、镁、铝、锡、铅、铜、汞、银、铂、金),结果这一歌诀让几乎他所有的学生都把这枯燥的金属活动顺序表熟记到老也没有忘记。  要说知识的枯燥,我看再枯燥也莫过于哲学。但那些搞哲学的人为什么对古今中外哲学家及其作品如数家珍?显然是他们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哲学知识的窍门啊!  提升“知行合一”强度的第二种方法是反复使用精彩的词语与人沟通。我们平素谈话,沟通,靠的是语言功能,然而语言功能的形成,就是来自无数个作为符号的词语记忆的总合,没有这种总合,就没有可以表述的语言,没有语言,沟通就不可能。  克里希那穆提在回忆自己足迹时就谈到,他20年来像留声机一样,一直在讲一些话。他记忆中累积了无数的词语。那么,他在回答别人的话时,词语运用就能驾轻就熟。当然,词语的重复并不等于我们思考也在重复,思考得益于记忆又发展了记忆的思想,而词语则是表达思想感情和与人沟通的基本式。如果丢弃了词语的记忆,沟通会成麻烦,如果任意“发展”词语,使你的表达超越了规范词语范畴,那就没人听得懂你的话了。  其三是别忽略了幽默故事的力量。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表现在故事上,就是将他人的典型事例寄存于记忆档案里,从中提炼自己的智慧的意思。幽默的故事最好记,它不但蕴含着生动的情节和潜移默化的力量,而且有助于人们一边充实记忆,一边通过发散型联想,然后再产生提炼后的新记忆。  西方国家的人都比较幽默,而这种幽默主要是得益于西方国家很早就拥有了《圣经》,而《圣经》是由无数个饶有趣味的幽默故事连接起来的,这些故事作为知识的补充,它总是在有意识及无意识中对西方国家的人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力特别深,所以也好记。  最后又要提到“小本本”(小笔记本)。关于“小本本”,我在后面“灵光一现,受用一生”中会有专门的讲述,在这里我只是扼要地提一下,以期让诸君好多个记忆的心眼,真正达到“知忆合一”的最高境界。  我们常说过去和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过去的年轻人出门在外,上衣兜里插着一支钢笔,裤兜里装一本“小本本”,把耳濡目染的事情一一记录下来,便于记忆;现在的年轻人出门在外,耳朵里塞着一个“黑橡皮”,衣兜里必有一个MP3,心眼里根本不把“小本本”当回事。过去年轻人的思考要翻翻本子,所以记性也好;现在的年轻人思考全凭感性,冲动一过就健忘。话至此,就知识与记忆而言,有“小本本”无“小本本”孰轻孰重,就不用我再多说,多说了就显得啰唆。  还用克里希那穆提大师的一句话来结束此话题:每个人都必须多个心眼弄清楚“我们的心是否能够和储存记忆的所在保持距离,在生命之水上面保持稳定,让记忆漂浮在上面,不紧抓记忆,必要时又能用记忆来畅游世界。”  有人说书读得越多越好,有人说读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到底谁说得在理儿?谁也难以说得清。我却以为,这两种说法都缺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读完书干什么?因为知识必须付诸实践,才有价值,没有实践,讨论知识的多与少毫无意义。  在知识与实践这个论题上,我主推三个关键词:“知悟合一”、“知行合一”和“知忆合一”。将这三个关键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要不为什么人们都认同这个社会上成功的人总是比失败的人少的说法呢?  别看“知悟合一”、“知行合一”和“知忆合一”都是独立存在的,但你若能多个心眼去分析,就能找出其中微妙的良性联系。知与行,知与忆,知与语,“知”都在前,是成功的引擎,但“行”“忆”“悟”更是托起知的三支桁架;“知”本身不是力量,只有知与行,知与忆,知与语互为作用,互为渗透,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产生“万有”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知”字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桁架,成功都无从谈起。为此,特奉上一句格言:“对于那些深思熟虑稳步向前的人,道路并不漫长,对于那些卧薪尝胆坚忍不拔的人,荣誉并不遥远。”  小时候我曾经被一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为什么遇到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却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我照着大人教导我的经验行事,却常常要碰壁?为什么有时候我违背了大人的意志,自作主张地如履薄冰地做一两件事反而获得成功?一直到我长大独立了,我的父母对我还是很不放心,说我这人干一件事常常有始无终,思维总是“跳跃式”的,甚至是“杂乱无序”的,这样以后成不了大事。直到我自己也为人父母了,我才发现所谓“跳跃式”或“杂乱无序”的思维并不会对人格发展乃至认识世界构成障碍,相反,在遇到危机时刻还能得心应手。------------三、知忆合一(2)------------  我现在姑且将“跳跃式”或“杂乱无序”的思考释为眼下辞海里还找不到解释的词,叫“换位思考”。  我认为能把别人解决不了的困难事情处理好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聪明绝顶的人,但一定是善于换位思考的人。换位思考不在于你行不行,而在于你心里有没有比别人多了这方面的动机与意识。  换位思考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如果我们多个心眼回眸,就会发现,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到泰罗的科学管理,再到卡耐基的人际关系理论,我们都可以找到换位思考的踪迹。  我之所以要和诸位谈论换位思考,因为这种脑际运动形式,涵盖面几乎无所不包,且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实用性。现在人点子多,想法多,但南墙也不少,钉子也不少。所以我们在思考任何问题,操作任何事情中,都要在行为上多投放点心力,在南墙和钉子上多放点心眼,这才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基础。  照我看来,换位思考主要以两种形式:一种是当原来的思路遇到瓶颈时,采用结果反证法,推翻原来的思路,组一个新的思路重新操作,俗话说的“换一种玩法”就是此意;另一种就是敢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自己模拟成与自己对立的“角色”,来思考问题,俗话说的“反求诸己”“将心比心”是也。  以下我将分三个部分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换位思考的动机与人格力量------------  把换位思考上升到动机与人格层面上来讨论,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认为我是在小题大做。那么我就和大家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电视剧《重案六组》有过一个情节,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摄影爱好者偶然中捕捉到一个凶杀案的真实镜头,赶紧举起照相机来几个“咔嚓”……也就是说,这个摄影爱好者在看到有人杀人,有人被杀的一刹那,只要他打出一声喷嚏,这起案子就不会发生了。可是他怎么就连这声喷嚏都不愿意打出来呢?  后来他被重案六组传讯时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摄影爱好者,我追求的是影像的真实性,我还要把这批作品寄出去申请国际摄影奖。”当办案人员骂他是个一丁点正义感都没有的冷血动物时,他还和办案人员大吵大闹,直到办案人员把他领到现场去,叫他长个心眼,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换位思考时,这时他才感受到自己当时是对事业偏执过头了,缺乏换位思考的基本动机,从而导致了人格的沦丧。  我们在为这个摄影者缺乏换位思考的动机而不齿时,另一种极端同样会困扰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那就是对“献身精神”的误读。这可能与我们长期以来受以主流教育自居的宏大主题——发扬舍己救人的精神的启蒙——导致我们从感观到心理产生了根深蒂固的“精神倾向”有关。因为人人都把舍己救人当作伟大的人格,于是具有这种人格者其心理就会自觉地潜伏着舍己救人的动机。  这么一说,问题好像又来了。  我的意思不是说换位思考后就可以见死不救,但你必须多个心眼想想看你这种“舍”值不值。你想,如果当年那个司马光不去砸缸,反而跳进缸内,这样的舍己救人,结局会是什么呢?当然是同归于尽。  我说换位思考的动机在于潜意识,但事实上这一点我们很多人都很欠缺。这可能跟我们接受的定式型的启蒙教育方式有关。我们做大人为了让孩子成为听话的乖孩子,往往不惜用各种框框束缚他们的想像力,如此的启蒙教育,孩子长大后在遇到问题时多个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心眼自然就不尽人意了。  缺乏换位思考动机自然就少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对提升一个人的人格力量无益。比如有些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总以为强化自己的观点就能处处占优,决不多个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心眼,以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能提升自己的人格力量。事实上,一个人的人格力量绝不是从强化自己的观点中产生的,而是从自己的影响力中产生的。请多个心眼想想,如果你影响不了对方,对方心里不能认同你的人格力量,你强化自己的观点又有何用?  当然,我并不是说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动机就有了影响他人的人格力量。很多人的换位思考的动机也往往是当人走入社会后,经过多番的摸爬滚打之后总结形成的,但这样的换位思考又往往因为动机不扎实,因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格的力量。这样的换位思考同样是无益的。  关于如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这个问题很大,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且很多书籍都有专门的著述,我就不在这里赘言了,我只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影响力带动人格力量这么一根价值链,什么价值链呢?还是那个主题:时时事事多个心眼,要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  只有具备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那么,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比如,干刑侦工作的人要具有与罪犯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辩护律师要具有与辩论对手、法官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商业谈判专家要具有与谈判对手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明智的父母亲同样要有与子女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即使是一个推销员,在成功推销出产品的背后,依然是强大的换位思考能力与基本动机。而这些能力与基本动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你对平时与人打交道中思维的自我历练而形成的。这种历练给你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率先做到将心比心,知己知彼。  人与人打交道,一旦做到知己知彼,那么你的人格力量自然会得到提升。------------二、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  提到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请容我先和诸位讲个小段子。  说的是有两个妇女正在聊天,妇女甲问:“你儿子现在还好吗?”  妇女乙一声叹息道:“别提了,真是不幸哦!他娶了个媳妇懒的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知道睡觉,连早餐都要我儿子送到她的床上!”  妇女甲又问:“那么你的女儿呢?”  妇女乙立马换了口气说:“噢,她可就命好了。她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她做任何的家务,全部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服,带孩子,而且每天都把饭送到她的床上给她吃呢!”  毫无疑问,段子中的那个妇女乙既自私又刁蛮,实在不值得称道,但我们从中似乎又能看到什么呢?当然是妇女甲问话的换位思考。段子虽简短,就两回合对话,但通过她内心对儿子与女儿的态度上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两起几乎同样的事情说成两种迥异的认知。放着她“小人求诸人”的品质不说,妇女甲问式中的换位思考心眼着实是够老到的了。  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首要原则是“求诸己”。现实生活中,“小人求诸人”者有,“君子求诸己”者也有。古人就讲求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等思想。其中“顺道”的教义就是指导人们要学会顺应客观规律,要顺应人心,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意在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提醒我们要用“君子求诸己”的换位思考方式来赢得人心。  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历史、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高人,却说出来道理上大意相同的话:多出将心比心的心眼,换位思考,才能做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大家想想,在我们平常与人交往中,最烦的是什么样的人?当然是看谁都不顺眼的人。因为这种人只有一根心眼,那就是“自我”,世界最好建立在以“自我”为核心的氛围中。问题是,这可能吗?于是这种人心里就不舒服了,就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别人了。今天说张三太小气,明天说李四太虚伪,后天说王五是小人,还有马六田七在后面排着队等着他数落……总而言之,在这种人眼里,身边就没有一个好人——除了他自己。试想这样的人能与大家搞好人际关系吗?  挑剔和抱怨别人——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最不容易的事恰恰是挑剔和抱怨自己。比如在工作中出了问题,很多人习惯性地先看到别人的错处,却不会在同等错误上多一个换位思考的心眼来,冷静地想一想自己是否也有问题。如果事情往往是那么的不凑巧,真有什么问题被追究起来,问题的核心往往是挑剔或抱怨者本人。这对不善于换位思考者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我在《试用期的困惑与支招》一书中曾经就应聘者在面试中普遍存在的在考官面前诋毁前公司、前上司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我认为现在有一些好高骛远的年轻人似乎已经把讲老公司的坏话当作求职的应有惯性,以为只要到新地方,倒尽自己的苦水,说尽老公司的坏话就能提升你的录用筹码。事实恰恰相反,你越是这么来,你眼前的这份工作机会越要泡汤。原因明摆着,只要你多个心眼,换位思考一下,就不难想像:在考官眼里,你能诋毁老公司,将来从这里离开时,就能保证你不诋毁本公司?这是人之常情,同时又是很多新人的陷阱,偏偏有那么多没心眼的求职者在犯着同类似的错误。真是不该啊!  人际关系的换位思考再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心比心。在如今物欲至上的社会,人心向背,很少人会主动做到将心比心的。尤其是企业,如果让员工个个都能和老板将心比心,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并不意味着老板不能与员工将心比心。老板要管好企业,老板就是要比员工多一个将心比心的心眼,这种将心比心,就是通过经常的换位思考,以期适度地了解以及满足员工的需求。  我说的“适度”,就是既要兼顾员工之所想,又不能太纵容员工的惰性。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比较贪玩,因而滋生了一种本能的对工作的惰性心理,最好少贡献,多拿钱,你对他的好他记不得,你有空子,他就钻你。这一点,我也是通过换位思考才总结出来的。不论诸位服气不服气,我还是这个观点。  前些年,我在办公司的时候,本以为多一些人性化的元素,让员工们自行掌握工作时间,只要能完成任务,无所谓考勤不考勤,对于这种机制,员工们自然很乐意。可是随之问题就出现了:我制定的早上9点上班,刚开始时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迟到,没多久,全公司都患上了迟到综合症,大家都到九点半甚至十点才来上班,谁要是偶尔早来了,还要被其他人冷嘲热讽。我想,现在人都怎么了?怎么个个都学会了抓企业的空子给自己找便宜?更可悲的是,到交活的时候,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那些没完成任务的人,丝毫没有自责之心,而且个个都能找出一万个理由推卸责任。甚至还有人声称:“不就扣钱吗?无所谓!”  我一着急,上火了,立即做出两项决定:一是请在我面前声称扣钱无所谓的员工滚蛋;二是抽调一个员工负责内勤,并制定企业制度:原定早上9点上班改为9点15分上班,迟到者将处以罚款。  结果呢?从第二周起,没有人再迟到了。在这时候,谁还敢在我的面前大言不惭地声称“扣钱无所谓”呢?  反过来,如果你只是企业的一般员工,同样也应该多长一个换位思考的心眼。员工怎样作换位思考呢?  首先是不要把老板当作假想敌,现在一些年轻人受网络的消极影响很深,动辙就说“老板和员工永远不是一家人”,这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说不得,说了,就相当于向老板挑衅,一个和老板做不好起码的人际关系的员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是莫以薪水标准来衡量自己所应提供给企业的劳动,一个以薪水为个人奋斗目标的人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一定得不到老板的重用,自己将来也成不了有心眼的老板。即使你对眼下的境况不太满意,但你若是放下来,也为老板的处境想想他有多么难,想想眼下的企业要是你来当老板又会怎样,你可能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换一个人,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你眼前的工作。而这些,只要老板不是呆子,你一定“逃”不过他的眼睛。  问题是,如上两种换位思考,在现有的企业员工中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才会有很多老板忿忿地拷问社会:现在能为企业着想的好员工都哪儿去了?------------三、面对疑难事的换位思考------------  疑难事,这可不是个轻松的问题。而我现在要跟诸位说的是,疑难事虽不轻松但并不可怕,关键要看你处理的方式妥当与否。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遇到种种的疑难事。比如当你的工作不如意,当你的事业遇到了麻烦,当你的恋人与你不欢而散,当你无端受到了委屈……诸如此类,一旦不幸被你遇上,你怎么办?你是懊恼,生气,消沉,抱怨?我告诉你:懊恼,生气,消沉,抱怨是最没本事也最不用本事的,有本事的是在遇到疑难事时能像如前所说的那样,多出个心眼,转换个角度来看待和处理面临的一切。  对疑难问题的思考方式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中的思考,既然是疑难事嘛,自然也就增加了思考的难度。  很多人都知道图书业有个亚马逊总裁贝佐斯,在互联网到来时代,他发行的图书突然陷入了低谷,他开始抱怨读者不读书,世风日下。后来一段时期,他刻意地把自己当作读者来感觉图书,经过一段时间的求索,终于他摸出了读者的心思:希望拥有更多的选择,希望拥有更方便、更快捷、更便宜的购书方式。于是他便投资免费送书系统,投资网络建设,投资新技术开发。结果只一年时间,美国读者从他那儿购得的图书就超过30亿美元,接着,他又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缔造了电子商务的神话。试想,如果当时贝佐斯没有把自己当读者去看待图书,能有他后来的成功吗?这就是遇到难事时多个换位思考的心眼所得到的报酬啊!  现在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成天都说在追求真理,追求幸福生活,但谁能预料到自己行进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我在目标思考中提到过不能一竿子捅到底,言下之意也是要求大家要活络自己的脑筋,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然而我们当中多少人在经历过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后,能具有贝佐斯这般的换位思考意识呢?  但看求职方面。“高不成低不就”已经成为许多求职者的难题。尤其是那些高校出来的“冷专业”人才,毕业找工作时就遇到了麻烦。这看起来的确很懊恼:眼看那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还未离校,就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而自己却因为冷门而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之感,这如何是好?有些人趋炎附势,跟着“热门人才”一起往“热门单位”钻,还想不受到冷落——难!但这难的后面,有多少人能多个心眼想想社会有哪些需要“冷门人才”的行业?所以冷门人才在择业前就应该注重进行多方反位的换位思考,有意识地避“热”就“冷”,寻找那些“冷门单位”去应聘,反而比较容易获得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两相比较,在换位思考指导下的“冷择业”对于“冷门人才”来说,我看成功率要高得多。  在工作岗位上,换位思考更显得重要。不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只要在一起工作,永远不发生冲突是不可能的,不遇到阻力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很多难事的发生往往是你毫无思想准备的,这就要求你时时刻刻保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就像自己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与信任一样,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当然,在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你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三六九等的其中一个分列中,也许,就是这种等级观念致使你的心眼染上了世俗的色彩,若真是这样,而且你仍在一以贯之,那么你就更应该自我强化换位思考的意识了。  关于换位思考,我就讲如上这些内容,现在我用几句话作个小结。  第一,多一个心眼,养成潜意识换位思考的习惯,这能帮助自己少走偏路和弯路。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你用一种原有的方式获取某一样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往往就会和你玩捉迷藏游戏,你越需要得到它,它离你越远。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劝人们要背弃应有的执著精神,而是在执著中要多一点灵动的心眼,就像前几年大家都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条条道路通罗马”,殊不知当时的罗马只是一个目标,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可以走的路却很多,此路不通,完全可以通过换位思考,改道而行,换道行路可能要多付出一些代价,但总比被南墙撞得头破血流还不愿回头好啊!  第二,换位思考的目的性要明确,亦即在考虑问题之前,首先要多出心眼来就自问自答诸如“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之类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为企业内看似平凡的工作提供一种更高的意义,在价值观层面、思想层面真正影响他人。  第三,当换位思考基于相互的关系时,双方都本着反求诸己、将心比心为基本出发点,这样有利于和谐合作。俄国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克鲁泡特金指出: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是与他人“将心比心”,结果是“双赢”;对事而言是换个角度,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了。  思考,又说思考!现在说的不是换位思考,而是逆向思维的思考。  当我们明确了人每天都要思考后,我们还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进一步探明不同的人的思考方式与思考深度。思考是脑运动,脑运动的终极是要指挥行动。所以说,思考的方式与思考的深度直接影响行动的质量。通常人们在提到思考时,就会想到正向思考(也叫正向思维),但凡事都有正反面,有了正向思考,也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逆向思考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恰恰这一点,被很多人忽略了。  所以,今天我要把这个问题作为另一个专题,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叫逆向思考——逆向,即反向之意,思考就是思维,合起来,逆向思考就是站在事物发展的反面考虑事物发展——它属于人们的超常理的思维方式,与正向思维方式正好相反,但用得好,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开动逆向思维方式与功能,不但能弥补正向思维的不足,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创造很多奇迹。当正向的思路和实践遇到瓶颈或屡试不爽时,如果我们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我们就很可能要坐以待毙,我们的脑筋必须多长个心眼,另辟蹊径,甚至不排除“反其道而思之”,这就是逆向思考的真义。  逆向思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正向的对立性;二是因果的倒序性。例如先假定结果后追溯原因,先得出答案后再寻找与该答案对应的提问,先有一个结论再逆推结论前的假设,先预期结果再着手如何开始行动等等。说白了就是一些对立的逆向思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逆向思维的能力。如果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逆向思维所留出的机会总是偏袒心眼多、勤动脑的人,相比之下,那些脑子里装着惰性气体的人就没这份幸运了。  当今社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心两项切身利益的事情:一是理财,二是处世(也叫行道)。这里,我就针对这两个问题,以逆向思维的方式,和大家进行一下探讨。------------一、逆思维理财------------  说到理财,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头头是道的话题。反正各有各的道,众口烁金嘛,可是谁说的最在理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权威:前些日子央视二套著名的“谈话”节目,花了两期在说国家的能源。提出的口号是:建设节约型的社会。无疑,节约就是理财。国家如此,个人乃至家庭也应该如此。这可不是逆向思维,而是地地道道的正向思维。  那么为什么我还要用逆向思维来阐述节约理财呢?  因为正向思维的节约大抵是秉承老人们“新三年,旧三年,逢逢补补再三年”之类的套词儿来界定的,这就让现代人大感倒胃口,但我也不会用富人的“大家风范”来和我们大多数正紧巴巴过日子的人们大谈不切实际的资金运转。我要谈的,正是我们应该多留点逆向的心眼,使花冤枉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的百姓日常生活理财。  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读中学的时候,我的一个台湾亲戚“偷渡”回来,他请我们一家到福州最好的聚春园餐厅(当时叫饮食店)美餐一顿。他对我说:“你就大胆地要菜,但只有一个前提,点多少无所谓,必须吃完,不能剩,不能浪费,浪费就是犯罪!”此话一出,我们一家人都愣了,觉得这个亲戚小气得很,于是谁也不敢点菜,半饥半饱地回家。  直到我进京后,发现几个北方朋友每次到普通饭馆请客吃饭都是把桌子大碗大碟摆得满满当当,但菜质又粗又咸,结果每次吃完饭,桌上都剩下一大半要倒掉。  两相对比,我那位台湾的亲戚的用意终于让我明白了应该怎样解读“节约”两字。  请问诸位,你们从中感受到什么了吗?我那台湾亲戚是逆向思考的节约:花多少钱吃了的都不叫浪费!北方朋友是正向思考的节约:花很少钱点了很多菜,一半倒掉了,这才是地地道道(包括能源)的浪费!对于后者的浪费,我倒也有了应对的办法:每逢和朋友一起上馆子,只要剩菜多,我就喝呼“小妹,来几个‘箱子’——打包!”然后瞄准了谁请客塞到谁怀里。迄今至始不渝。  我说这件事,目的是为了阐发节约的思维方式:既有正向的,也有逆向的。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充分发挥你的智慧心眼,采用逆向思维的节约,理财效果似乎更佳。  当然了,理财不仅仅靠节约就算是会理财了,还必须在生活细节上多动些心眼,有了心眼,就有了逆向思维的窍门。就比如过去人说“乱世黄金”,意思是在战乱时期如果去投资就是不理性的,也是不赶趟的,应该收黄金卧于箱底。至少,如今国家已经给了我们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那么我们在理财上就可以多考虑一些投资赚钱方面的事。但是投资与陷阱并存,所以我们同样还要多一个逆向思维的心眼,认真推敲推敲,什么是合适我们投资的项目,不要随大流,盲目跟风,否则我们有多少资本都有可能被无情的市场黑洞所吞噬。  从商理财的技巧在于成本的预算能力和市场风险预测能力。风险预测靠的正是逆向思维。如果不具备逆向思维能力,你就很难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又能抗险的企业操盘计划。而在企业动作中,不但老板要学会自己理财,还要多腾出一个心眼来培养下属为企业理财的自觉意识。  我这里有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年轻人和许多人一同到某公司应聘采购员,工作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招聘者在一番测试之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随后,面试考官提了几个问题,每个人的回答都各具特色,考官很满意,面试的最后一道题是笔答题。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枝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几分钟后,应试者都交了答卷。  前一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枝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大概需要20美元吧!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枝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用10美元左右。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考官拿起他的答卷,答案是113.86美元,见到如此精确的数字,考官不觉有些惊奇,立即让应试者解释一下答案。这位年轻人说:“铅笔每枝5美分,2000枝是100美元。从公司到这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考官问他:“你怎么会想得这么全?”  年轻人说:“你给我的问题,是企业老板心里要预算的题,我答题时,把自己当作你们老板了。”  考官听完,欣慰地笑了。这位善用逆向思维方式回答理财问题的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家庭理财。  家庭理财的渠道也是多得不得了,粗粗算来,我能说得上来的就有银行存款、国债、基金、房产、股票、黄金、期货、保险、彩票……反正是多了去了。但同是一种理财渠道,在我看来,却因为资金运用观念和资金运作方法不一样,出现了投资和投机两种不同的理财手法。  投资就是投入一定的资本,通过该资本有规律的运做,附加上各种劳动价值,使资本不断增值,投资者从资本长期稳定的运作中获取利润。这种投资方法应该是比较有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期望容易得到良性的回报。投资在本意上往往带来财富的增加。  而投机则不同。投机虽然也要投入一定的资本,但规律性不明晰,随着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其财务状况可能会大起大落,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地狱,什么时候猛地就升天。说得再直白一点,投机就类似于赌博,但也不失有“取巧”的元素。所以,你如果走上了投机的的线,你的心眼可要多多哟!  比如投资股票——这就是典型的“全民投机”理财方式。如果我问一个炒股票的人,怎样才能赚钱,十有八九有人告诉你:低进高出,赚差价,最好是抄底然后逢高抛出,大赚一笔。真正的股票投资获取利润是靠股票公司的运营业绩,分取红利。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炒股,其实都是投机。当然,股票投资应当有投机的机会和可能来获取利润,但最根本的还是应该靠股票的分红来获取利润。如果股票全是低进高出这一套,那你就死了心眼等着歇菜吧。  事实证明,理财得靠智慧,不能一窝蜂的随大流,要比别人多长个逆向思维的心眼,善于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下手理财,这样往往能收获奇效。这就好比美国经济学家亨盖蒂曾说的一句话:“东西没有人要的时候,就产生了机会。”  比如现在大家都一窝蜂地投资房地产和汽车,结果真正挣到钱的并不多。你有没有多个心眼去想想科学农业也能兴国兴家?而现在这方面正是我们国家的鸡肋呀!我的意思是说理财要学会顺理,也要学会逆理。所谓逆理,就是眼光毒一些,脑筋活一些,胆子大一些,心要细一些。  打个最浅的比方。现在北京的超市遍地都是。很多人迷上了超市购物,而我呢?能不去超市的尽量不去超市。为什么呢?一句话,咱的钱不是抢来的。三棵娃娃菜,到农贸市场三块钱就有,在超市里卖十几二十块不等,这叫啥事?实在想吃农家猪肉,开个车到郊区六七块钱就能有,在超市被贴上“无污染”标签,敢开36元的价,面对推销员,我只有说,这猪吃得比我好,我吃不起它,改让它吃我好了。  再看新果上市,价格总是高得惊人。那是达官贵人“排场”用的,咱也去赶热闹,那不是跟自己的钱过不去吗?比如小螃蟹刚上市,价格六七十,你选两三只一过称,没准儿一张百元钞票掏出去就没回头的了,拿回家里再看连丁点膏都没有,那心堵得哟——这叫吃螃蟹?我看应该叫吃钱!咱为什么就不能等等,等到螃蟹降到十几二十元再潇潇洒洒地吃呢?其他新水果、新疏菜说起来,也都是一个理儿。  总之,理财要有自己把控经济的头脑,我这不是先验,也没有什么绝招,我只是请大家注意,钱是可爱的,但傻傻地不明不白地扔到盯着你兜里的人的兜里,这钱就成了别人的可爱之物了。------------二、逆思维行道------------  所谓逆思维行道,说到底就是多长心眼,多动脑,想到别人没想到的。逆思维行道凭的是智慧加闯劲,既要有异想天开的勇气,还要有与众人反其道而行之的实力。  先说说异想天开的逆思维之功。  19世纪,人类能够驾机飞行在天空;20世纪,人类甚至还可以遨游太空——这在我们远古的先祖眼里,简直连想都不敢想,想了也是白想,因为那是空中楼阁、海底捞月式的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一直以来受到传统的嘲笑,因为在传统眼里,异想天开和不切合实际的空想是一对孪生兄弟,它的起初背景,就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般,不但无法让人相信,而且容易成为人们的笑谈。我倒以为,真正有异想天开的心眼又有创新实力的人,是不会屑于人们的这种笑的。要不然,这个世界就没有发明家、科学家和幻想家。  我在这里所说的异想天开,绝非眼里无物的异想天开,也不是“不想扫己屋即想扫天下”的异想天开,而是既要有“异想天开”的逆向思维,又要脚踏实地的发明、发现。这就提醒学校教学,为扶持学生异想天开的思维创造条件是责无旁贷的,但传统的方式往往是老师们要求学生遵循着这样的路向:打好“基础”或练好“基本功”,不要未学走路先学跑步,学校是教育学生,不是科学试验田。结果在严师的训导下,学生们个个战战兢兢,书读得吃力,个性乃至创新能力也受到无形的压制。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异想天开是没有概念界定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违背常规,甚至突发奇想,以致事情真地发生了,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比如一个不安现状的农民说不定只凭一个梦的提示,就敢借钱进城开连锁店,比如一个学习成绩糟糕透顶的中学生,光凭对文学的兴趣,就敢扬扬洒洒地著书立说……诸如此类,都揭示出这样一条道理:发挥你的逆向思维,想到别人没想到的,你的事就已经成了一半了。当然,后面还有一半靠的是实力。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实力支撑与支持,光凭想,那还是免了吧。  商圈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老板干一样不行就转行?这里面就也有异想天开的成分。  如果你原来操持的行业正在走向死胡同,或你在原来从事的行业领域“钱”途渺茫,未尝不可试着换一种被众人忽视的行业重新打拼。我在南京有一个经营图书的朋友王先生,原来在南京同行业中一直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可是这两年国人突然腻味读书了,都不爱买书了,王先生有感于此——图书这玩艺儿在我们中国现在是玩不动了,于是他异想天开,调集部分资金在南京本地玩起了坛坛罐罐、琴棋书画的买卖。就这些以前在百姓眼里不值钱的玩艺,也能做出生意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可是王先生的心眼就是这么“独”:他用他的逆向思维方式钻进去了,结果没多久,就让手中收来的这些物品的价格像屁股冒了烟似的,直上云宵!一幅画卖你个几千上万,那绝不是吓你;一只古碗卖你个千儿八百的,那只是小儿科。您还别不乐意,买的人都抢着来。不过这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玩得起哟。假如您身上的银子不多,又是一点一滴流汗挣来的,咱去看看热闹可以,要也跟着凑热闹,那恐怕就要血本无归了。  话说到这儿,就不得不对异想天开者留下几句劝诫。  逆向思维的风险性在于它是一种试验性思维,由逆向思维主导的异想天开,并付诸行动,是否能成功实践还有待行动中去证实。当我们采取另类的逆向思维行事时,就意味着我们思考着那些不易为人所觉察的事物内在特性,意味着我们正以足够勇气去大胆设想。那种“逆水行舟”式的思路,前人从未实践过,其失败的几率自然就高,所以说异想天开的逆向思维是一种风险性较高的思维。要想降低这种风险,你就必须眼里有真物。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逆向思维主导的反其道而行之。  毫无疑问,逆向思维行的是正向思维的岔道,但其新颖性是绝不容忽视的。  当我们的思维冲破陈规陋习的束缚而另辟蹊径时,其思路自然令人耳目一新。逆向思维提倡看问题和处理事物有新的切入点,从中寻找新意和创意,以及新的认识和新的体会,它大胆提出超越常规的、与事实或观念相反的问题和假设,在理念上与正向思维形成反其道而行之的态势,对正向思维造成强有力的冲击的同时,也是对那些缺乏主见,喜欢“一窝蜂”,看到别人干什么马上也跟着干什么的居安不思危的人的一种讽刺。  反其道而行之凭的不仅是胆识和胆略,更要凭借用慧心去多思考,思考成熟了,再去做别人没有想到做或者是别人做不到的事。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有悖常理,但只要你用心去揣摩市场定能寻得商机,创造巨大的收益。  举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成功案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纺织业正处于低谷,许多小厂纷纷倒闭,市场也萧条得很。整个行业成了巨大的“鸡肋”行业,当时的华润集团经过调查和周密的考虑,做出了听起来让人咋舌的决定——立即进军纺织业。集团总裁胸有成竹地道出其动因:一是收购成本会降低;二是随着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趋势的愈发明显,适时投资纺织业,必将大有作为。  不久,华润的纺织板块迅速将山东、北京、江苏、河北、深圳、上海等地十余家地方纺织企业悉数纳入自己的“领地”。规模上去后,又因区域分散和“群龙无首”的状态,使华润在纺织业上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彰显,于是他们又着手进行整合,而这需要一个很好的资本平台。  集团总经理傅春意心眼多多,他说:“收购工作完成后,事实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资本与整合平台,不仅通过其融资能力使华润纺织业务有一个跳跃性的发展,而且能借助这个平台,使我们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华润纺织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与品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华润轻纺已经形成了能提供全面纺织、染布及制衣的纵向整合公司,逐渐形成一条龙式的行业架构,并充分发挥出合力与协同效应。  如今,华润纺织业务从规模上已经挤身全国前三甲,成为国内一流的接近国际水平的纺织企业。  或许当时还有人认为华润的收购是“农民暴发户烧钱”,然而集团却以前瞻的思维和胆略,踏进这块人们称之“鸡肋”的行业,自是有其独特远见和深谋远虑的。  无疑,这又是一个逆思维行道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对逆向思维抱有抵触,更不愿意冒风险去做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所以一旦有成功的机会,也只能拱手让给具有超前的逆向思维者了。  前面提示过,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反其道而行之,实质上也是创造性思维。它打破常规思维定势,独辟蹊径,敢于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入手,并多留些分析的心眼,经过比较利弊,排除不利因素与干扰因素,找出解决问题的新的接洽点,这才是逆向思维的要着。能有如此反其道而行之的出色谋划,成功离你还远吗?------------三、触底反弹的智慧------------  触底反弹,这是处在逆境中凭借逆向思考获益的最佳结果。  一般而言,我们计划做一件事情,大多是从正向去推想,很少反过来想想,正向的事情也存在逆向的启示潜能。就说自我激励,当目标提出要求,然后按着既定目标循序渐进地督促自己去完成,但如果目标遇到瓶颈或者失败了,你怎么办呢?  诸位可能都知道成功道路上不可能一片坦途这个道理,但我要问的是,在遇到坎坷的时候,你有没有调过头来,多个逆向思维的心眼,来重新调整人生之路呢?  我曾在多个场合阐述过我的弹簧理论,简而言之:是好弹簧,就承受得起压,越压,弹得越高,人遇到逆境,其道理也是如此。当然,这得有个前提:你必须具有触底反弹的智慧。  人人都有遇到低谷的时候,但并不是人人在低谷时都有能力让自己触底反弹。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谈触底反弹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你的心理要比别人多装如下三个信念。  一是坚信咸鱼可以翻身。  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事业,但无奈江湖变幻莫测,客观条件瞬息万变……诸多的迷茫中,有的人心理变得很脆弱,成天怨天尤人,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然而在经历过同等困境的人中,我们却不难看到另一种人的身影,他们在困境面前力求思中求变。因为他们始终能抱定一种逆思考的信念:只要是有心人,那么咸鱼翻身并不是不可能的。  有道是“物极必反”,我却认为物极未必反,但可以反,谁能反?有心人则能反。就像人可能会有落魄的时候,但未必人人都必定要落魄。问题是,当你真的不幸落魄成常人所说的“咸鱼”“熟鸭”之类,也就是别人认定“死定了”的时候,你是否有重新翻身起飞、否极泰来的勇气?  对善于逆思考的人而言,任何成功都不一定是终点,但任何过程也不一定都能一路顺风。深陷困境,这只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就把它当作突然遇上的一阵逆风,纵然这阵逆风使你损失惨重,但“只要人活着,一切都不会死”,有了这种超脱的心眼,纵然被人认定为“死定了”的咸鱼熟鸭,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只要你认为自己只是暂时被压着的好弹簧,是好弹簧,还怕被压?所以,咸鱼翻身,熟鸭起飞——这绝不是狂人的无稽僭望!  二是敢以败者为榜样。  在中国传统思辨里,败者,差不多与坏蛋、恶魔之类,通归为反面的东西,以败者为榜样,有与败者“臭气相投”之嫌,自然与传统思辨背道而弛。而我说,成功者固然是榜样,那是经验的榜样。失败者也是榜样,是教训的榜样。  事实上,人们接受正思维的教育东西太多,这从某种意义上框住了人们活跃的思想,而逆思维的东西往往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一面面多棱镜,可以照出败者的众生相,我们忽略了他们,我们就会重复他们的失败,所以说,人在迷茫中,敢于以败者为榜样,实际上就是吸取独特自我的宝贵资源!  仅以经营者为例,有一份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现在每天平均有超过2 100家企业会遭遇停业或申请破产,这其中,有很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若是你多个心眼,向失败企业学习,其失败的经历、惨痛的教训,同样可以转变为对自己有益的警示和启迪。  当然,我不赞同把“失败”与“熟鸭”或“咸鱼”等同起来的观点,但能使“煮熟的鸭子”飞起来或使上桌的“咸鱼”自行翻身,这都不是一件简简单单地想一想或说一说就能实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能从心理上走出失败的阴影,找到败中取胜的绝妙计策。只有得到了绝妙的计策,你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能触底反弹的好弹簧。  三是好马能吃回头草。  有多少事可以重来,有多少事你不能释怀……吃“回头草”之马,古今世人一向视之为劣种马,若是人,则更斥之为没志气、软骨头。所以多数人的观念是在选定的目标上,不论艰难险阻,宁可冒死向前冲,也不愿意回头路上再瞧一眼,结果只能在错误的道上越滑越远。  我的意思是:曾经走过的路未必就是不归路,曾经盛过饭的碗未必就是毒碗,曾经的放弃,也只是因为有了新的选择,但新的选择也未必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失败时重头再来,多个心眼看看曾经走过的路或曾经端过的饭碗,或许就是调整后的又一轮新的开始。不要被“年轻没有失败”所迷惑,从职业看,有半成以上找到新工作的人留恋过去呆过的地方,只是当初离开时,把话说得太绝了。再回去,说好听的叫好马吃了回头草,说难听了叫自己拿石头砸自己脚。持这种想法的人,我看真是没事给自己下套子钻,路会越走越窄。  当然,后悔药不好吃,回头草也不好找,但如果有了这样的条件足可以挽救你面临的窘境,你却声言继续前行,那你就患了“死心眼”症了。  我曾经有一个助手,能力不错,人品也不错,在我的公司三进三出,当他第三次离开我的时候,我给他留下一句话:如果你还有第四次回来,我依然欢迎,你回来不是劣马,你走了因为你是好马。诸位如果同样也是一匹有心眼的好马,那么我同样给你开这盏绿灯!  以上我已经从“逆思维理财”和“逆思维行道”两个方面和诸位探讨了“逆向思维”的窍门,并结合话题谈了触底反弹的智慧。下面我将我的观点简单做个总结。  第一,理财,既要靠正向思维,也要靠逆向思维。二者皆俱,才能相得益彰。真正的富人不是“跟”出来的,而是靠比别人多的心眼“闯”出来的。但用逆思维导入理财理念——这就是“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既要靠出色的心眼计谋,也要靠对理财真义的另类理解。所谓真义,就是对手中的资本架构拥有超常的判断能力和掌控能力。日裔美国作家罗伯特·清崎曾说:“手里每多一块钱,就增加了决定未来是富有、贫穷或是中产阶级的能力。”请诸位闭门自欺欺人问一下:你现在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了呢?  第二,逆向思维主要是指我们以超常规的出发点,去思考看似矛盾、看似不合逻辑的思维,并将其纳入严格的逻辑思考中。虽然方式上有些悖逆,但在答案乃至效果上却为瓶颈找到了出路。很多卓越的销售管理者和伟大的科学家都有过逆向思维的成功经历,文中提到的一些事例就值得我们借鉴。世间万象,没有人事事都能心想事成,当我们正常工作遇到障碍,当我们投资计划遇到瓶颈,当我们研究课题遇到困难,当我们家庭生活出现风波……我们的正向思维已经无力再施展,我们就应该多长一个心眼,在逆向思维方面多动点脑筋,那里,或许能为我们开辟一条新的思路,把我们带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  为人处世——这是个老话题。有多老?我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因为它属于人际社会史学范畴,和我们现在要谈的如何在真实的芸芸众生中生存不是同一类话题。我现在要问的是,为什么我们当中很多人天天在讲为人处世,天天在学为人处世,而天天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困扰?依我看,这个问题的根子并不在我们读了多少相关的书,而在我们是否比别人多具备了应变的智慧。  我说的应变的智慧,关键是要在“本我”上着眼。“智”是“本我”的心智,“慧”是“本我”的慧眼。我认为思考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最高境界,并不是常人简简单单地说如何把血溶于水的问题,而是应该提升到把什么血溶于什么水的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思考成熟了,你才能达到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思考不成熟,只会一味地沿着“和谐”二字照本宣科、按图索骥,即使表面上已经有了成功的为人处世,我看也是形同虚设。  血有型,水有深浅清浊,不能胡掺和;人有心眼,心眼各异,人与人不能无原则相处。我们都爱讲原则,为人处世同样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谁谁都可以“和稀泥”。关于什么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很多官样文章都做得很足了,我不想在这里赘述,因为我们现在探讨的大主题是如何多个心眼,为人处世同样也讲究如何“上心”与何处“着眼”,所以我想我还是围绕我们的大主题来展开以下的论述。------------一、先修塑自己,再影响他人------------  诸位当中一定有不少人读过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本书。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的原英文书名叫《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文直译应该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人性的弱点》显然是译者根据个人的理解,重新冠予的中文书名。尽管现在我们见到这本书的中文版本几乎千篇一律的使用《人性的弱点》一名,但真正能领悟此书的人,从中得到的依然是卡耐基有关“修塑自我,影响他人”核心思想的点化。  我们每天都在与人交往,然而如何在社交中提高自我的个人影响力——这是很多人都在关心、但也深受困扰的问题。最近互联网上正在热贴的一篇文章叫《教练的智慧》(作者不详),其中就提到关于个人影响力的重要性。我觉得诸位去读一读,可能会受到启发。文章举了一个十分扼要的例子:说的是有一次一位学员在为自己开脱时说:“我之所以这样,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教练当即问到:“为什么不是你影响他们呢?”  是啊,当你没有影响对方,反被对方影响时,不妨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为什么我总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呢?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影响,而就没有办法影响对方呢?”  让我告诉你,这是因为你身上缺少影响他人的质素。  什么是影响他人的质素呢?这个问题要是系统起来就很庞杂,所以我不想说太多,只是简扼地提及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形象;另一个是仪态。也就是说,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形象和仪态仪表,其他方面的要素就自然被牵动起来了。  形象可以说是一种人格力量的标签,同时也是展示个人魅力的表现形式。很多人一提到形象就会想到怎样包装自己的外在,这就大错特错了。你想想看,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又不是做明星,你的主要接触面多在同事和亲友或是生意场上的客户之间,人家认同的是你的德行,如果你德行不受人褒扬,即使你空有一副明星般的皮囊又有何用呢?  我们大家每个人心里都有衡量他人形象的标准,但无论是什么标准,大家都会认同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那些外表上长得英俊漂亮,穿着时髦阔绰,语言哗众取宠的人未必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甚至还会给人留下粗野、鄙俗、轻佻、浅薄的印象。相反,有的人虽然长相一般,但胸怀宽广、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加之具有从容不迫、坚忍自律的个性,所及之处,都能发出一种磁石般的魅力信号。这种信号,就是我说的具有影响力的形象。  春秋时期的晏婴外表就对不起观众,《三国演义》中孔明夫人长相也摆不上桌面,可是我们后人谈论他们的影响力时,给予的是什么评价?前者是智慧,后者是德行!《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整个一个“土老帽”,可是这丝毫也不妨碍他骁勇善战的智慧与爱兵如子的德行,他的形象不但在剧中人物中最具有影响力,而且也影响了银屏前所有的观众。  知道体育的人一定会知道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你知道当初他是怎样当上奥委会主席的吗?那是2001年,国际奥委会要在5个候选人中遴选一个国际奥林匹克“家庭”的新任“大家长”。选主席当然不是“选美”,而是注重个人的影响力,最后就是这个素有“干净先生”的罗格先生当选。为什么人们叫他“干净先生”呢?因为当时国际奥委会官员们正值丑闻缠身,罗格是五位候选人当中惟一与任何丑闻都不沾边的官员,加之他的竞选演说没有任何水分与泡沫,这种德行与智慧综合于罗格一个人身上,就形成了“罗格版”的个人形象,不但征服了绝大多数投票者,而且多少也让当时“噤若寒蝉”的国际奥委会多少透了口气,挽回了面子啊。  我说到影响他人的最主要要素是德行与智慧,但诸位千万也别忽略了足可以与德行等量齐观的要素,那就是个人的仪态仪表。  仪态仪表与我前面提到的外在包装并不是一回事。请诸位不要混淆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仪态端正,服饰得体,加上优雅的举止,就会容易与身边的同事建立良好的感情,创造与同事之间的亲和力,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所以仪态的力量并不是什么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东西,它具体指的是一个人在公众场合或在公关活动中有必要检点自己的举止。根据商务礼仪的惯例和规范,公关人员为了培养出好的风度,必须刻意训练自己站立行的姿势、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在注意克服不良的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刻意地去做让人感到很虚伪的事。比如在职场里,男士为女士开门这样的“绅士风度”是不必要的,要是遇上生性敏感的女性,人家还以为你冒犯了她呢!  当然了,服饰也是影响仪态仪表的要素之一。尤其是职场,我们一般都讲究着蕴含企业文化的职业装,因为职业装本身就是影响他人视觉的“门面”,现在年轻人穿着都讲时尚,你讲时尚可以,但不能在客观效果上与自己职业文化形成对抗,况且时尚也是有“度”的。如果时尚玩过了度,即使形成了影响力,那也是负面的。比如最近一些电视“酷星”推崇“破坏装”,什么叫“破坏装”?不好好穿衣服呗!这种装束只要招摇过市吸引注目礼的话没人管你,可是如果你是上班族的话,也跟着凑热闹,一条好端端的牛仔裤,非得弄把刀子,唰唰唰来几刀,以为这既显档次又显个性,怪怪诞诞地走进公司,冷不丁引来个别女同事一声嗲叫:哇塞——好好好酷耶——!都能看到腿腿了耶——!你这饭碗还能混下去那才叫怪!  此外,仪态中的示意动作也很重要。它既能有效地进行交流,又能从中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最普遍的示意动作(包括眼语、微笑),是从相互问候致意开始的。了解那些示意动作,至少你可以辨别什么是粗俗的,什么是得体的。使你在遇到无声的交流时,更加善于观察,避免误解。示意动作貌似简单,却蕴涵着复杂的礼仪细节,承载着丰富的交际信息。对于有意提高个人影响力的人来说,这是不能忽视的。------------二、凡事比别人多想一步------------  我们常听老人说下棋要想三步。其实,只想三步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能成为象棋或围棋高手的,决不仅仅就是老人们所说的“想三步”。他们深知,“想三步”这种雕虫小技人人都会,真正有心眼的人,就是要比对手多想几步。也就是说,能比对手多想的棋手,才是棋坛取胜的关键,没有这个心眼,就休想在棋坛上所向披靡。  如果当初的那个苹果不是掉在牛顿头上,可能今天我们能够得到依然是:今天真是倒霉,这个讨厌的苹果为什么偏偏落在我的头上?可能我们都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这种说法在精神意义上解释得通,但在很多时候,比别人多个心眼,可能比付出努力更具说服力。  人不同于动物,就因为人是高等动物;而比高等动物更高等的是,比普通人想得更多的人。所以有人说,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天才能比别人多想一些。  诸位可能平常既谈政治,也谈哲学。但你想过没有,如果政治成“家”或哲学成“家”,他们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政治家对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只有一个,而哲学家的回答却有很多个。我们平素面对的生活与人际交往,不是政治,而是哲学,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谁比谁多个心眼,谁就是最不易遭人算计的人。  就比如关于牛粪与鲜花的关系,人们定势思维中的“鲜花插在牛粪上”是天大的笑话,如果你缺心眼,就会把这二者绝对地区别开,而有心眼的人却说,“鲜花不插在牛粪上,却能长在牛粪上”,因此他会把牛粪用于浇灌鲜花,让鲜花长得更鲜艳。  人类的基本算术都认同“1+1=2”,但谁能说那些从生育学中产生“1+1=3”的联想没有合理性呢?这就说明,人类世界没有边境,科学没有止境。认识世界需要心眼,发现世界中的世界更需要非凡的心眼。那个叫哥德巴赫的科学家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1+1=2”奇妙的猜想,这个猜想原先还只是多个心眼的猜想而已,后来我们的陈景润却用了一生的研究,为这个科学之谜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学者与凡人的不同,其实也就是在科学的领域,他们总是比我们多想了那么一步。  普通人在科学领域可能难有科学家那般深入研究的心眼,但普通人与普通人打交道,双方比高低的事常而有之,因而斗心眼的事也常而有之,如果你只认定自己心里亮堂,什么事都不往心里去,那么遇上稍稍爱耍小心眼的人,那倒霉的一定就是你。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那些凡事都能比别人多想一步的人,并不一定凡事都抢在别人前头,但只要他拿定主意动手了,就一定十拿九稳。为什么?因为他经过深思熟虑,对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的估计比别人更充分,因此也就有了相应的临场应对能力。  古人说的“后来者居上”,从某种意义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似乎存在着冲突,说来也是,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是在行动上抢了先,在方法上由于欠思考而吃得不得要领,因而他很可能只能吃到螃蟹的一只脚,而“后来者居上”之所以能真正大口大口地吃到螃蟹的肉,就是因为他善于趁着“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啃蟹腿的时间里多了个怎样吃螃蟹的思考。诚如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说明,凡事争先未必佳,只有多个心眼去思考,把成与败考虑充分,才能得到“格物”致胜的法器。  诸位可能都看过现在很多电视台举办的竞技娱乐节目,其中最有趣的是主持人安排同一个竞技项目让几个参与者分先后依次去体验,结果胜者往往是最后一个。为什么呢?因为前几个体验失败者都是最后一个体验者成功的垫背呗!除非最后体验的这个人是个没头没脑没心眼的蠢蛋。  我们都坚信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但“智慧”二字却把人的生存状态分成了两种迥异的世界:一个世界里是不善独立思考、缺乏心眼的人;第二种人凡事都喜欢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因为他们总是比庸才们想得更多,做事的把握性比庸才们更大,胜率更高,所以他们总是比庸才们走得更远,这种人则属于英才世界里的人。  言至此,诸君更愿意把自己列入哪个世界?这就得靠你自己多个心眼掂一掂了。------------三、陪玩心眼的人“玩”心眼------------  在国人把“阶级斗争”当作生存基础的时代,委实造就了许多“好斗分子”,他们成天不想别的,一门子心事都在琢磨着又有谁可以抓出来“斗”一“斗”。“斗争”“斗”得大家都惶惶不可终日,而那些爱玩心眼的人则是如鱼得水,今天斗这个,明天斗那个,冷不丁哪天自家后院起火,玩心眼的人也被同样爱玩心眼的人抓住了什么辫子,那绝对是逃不出同样挨“斗倒批臭”的命运,这种把全身心都放在“斗争”上的历史,的确是让国人经历了或见证了与一幕幕“人折腾人”的无聊快感,在这种无聊的快感之余,当然是折腾掉了我们的国力,折腾掉了我们本应有的人际和谐,所以,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再讲玩什么心眼,多少心里会犯点儿怵,觉得与人玩心眼实在是再无聊不过的事。  那么是不是现在人就不玩心眼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不过玩心眼的人已经比过去更高明,不像当年那般把人揪出来“斗”一“斗”了事,而是两眼盯着你的利益,琢磨着怎么在你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占你的便宜,这种人在你的身边不是一个两个,其比率远不比“阶级斗争”时代的比率少。这就逼得你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得不陪着这些玩心眼的人“玩”点心眼了。  需要声明的是,我讲的人们凡事要多一个心眼,本意上不是倡导大家怎样跟人玩心眼。多一个心眼和玩心眼是两码事。前者是为了有备无患,而后者则是绞尽脑汁琢磨着怎样侵害别人。从这个意义讲,“心眼”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导人行善,也可以诱人作恶;既可以帮人耍阴谋,也可以助人识破诡计。  我反对玩人,但不玩人则被人玩,怎么办?咱多长着点心眼,就能有效抵御被玩的可能。  虽然现在已经不再是“与人斗,其乐无穷”时代,但你身边玩心眼的人却有增无减。过去人玩心眼,目的很单一,大都只是出于政治企图——即通过“阶级斗争”这个桁架,踩着别人的肩膀好让自己往上爬;现在人玩的心眼则涉及众多领域,花样也是百出,手法更圆滑、刁钻。如果你对身边的人缺乏应有的洞察力和防备心,那么那些心揣各种企图的人就会专门盯上你,你就会傻傻地成为他们心眼里的玩物。  撇开有政治企图者不说吧,你睁开眼,走出家门,走进你工作的地方,就会遇上各种类型持有各种心眼的人,如果你自己不多长点心眼,就会被外来的心眼所困扰。  别以为好货不便宜,那些经营物劣价高的奸商,心眼里钻的就是你这种人的空子;别以为信息交流都能互补互赢,那些只进不出的人,心眼里等的就是你能为他提供的免费的午餐;别以为广交朋友就能行遍天下,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心眼里最好算计的就是你这种最信朋友的人;别以为没有技术能吃苦耐劳同样能赢得上司的器重,那些可恶的老板心眼里要盘剥的就是你这种廉价劳工……这么说来,心眼密布,这个社会是不是一无是处了?当然不是!人类社会首先是靠思维发展的,心眼作为思维的一部分,不管它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属于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消遁的产物,对于这些,你只有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眼去洞察,去分析,去正视,去面对。必要时,能与玩心眼者“玩”一把心眼,但也无妨!  麦凯在他的《攻心为上》书中给我们留下一句话:“假如你想要成功应付变局,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别人;阅读别人成功的故事,找出他们成功的秘诀。”  那么我在这里又要提及《三国演义》。这可是一部玩心眼者之大成的巨著。从先期的董卓、袁绍、刘表,到三国鼎立后的孔明、曹操、周瑜、司马懿,哪一个不是绝顶聪明的“心眼大师”?然而这些“能者”的命运怎样?多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呀!相比之下,我倒是比较欣赏吴国军师子敬。  子敬其人,忠厚老实在外,计谋在胸。你想,在三国鼎立之前,孙刘结盟当儿,心眼最多的莫过于孔明与周瑜了,可是敢与孔明、周瑜“玩”心眼的莫过于子敬。他只身辗转于这两个各怀心事密而不宣的“能者”之间,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而且两者都不得罪,自己也毫发未损,如果没有过人的心眼,他成吗?  或许你会说子敬只是会做人,其实他的功绩远不止如此。赤壁大战之后,北方战事看似趋缓,但蜀吴两家却为刘备当初向孙权“借”来的荆州这块地盘不断扯皮。子敬奉命三讨荆州未果,表面看来他很无能,其实他当时并没有真讨。因为他早已揣着另一个心眼:荆州乃是孙刘联合的基础,也是吴国给蜀国的一个渔饵,如果摞下脸来愣是要刘备归还,孙刘联盟自然解体,吴国就会挨揍。荆州乃兵家要地,由刘备所占,既保证了吴国的安全,又能借给刘备一个人情,何乐不为呢?这一点孙权没看清楚,刘备也在自得其乐,惟有子敬心里最明白,子敬死后,孙权举兵攻打荆州,蜀吴两国失和,吴国也从此走向没落。毕竟,周瑜和子敬相继死去后,无论是玩心眼还是斗心眼,孙权都不是刘备和孔明的个!  成功心理学创始人唐纳德·克利夫顿就很善于和玩心眼的人“玩”心眼。之所以他敢于和玩心眼的人“玩”心眼,最主要原因在于他很善于洞察人。他曾经撰写过200多个才干案例,涉及多种行业和人群。他也是睿智的,他直视你的眼神好像看到了你的内心深处。如果有人要采访他,他的随行人员就会悄悄地告诉你:小心,你想从他嘴里得到东西,但他却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你。这就说明,社会很庞杂,人心隔肚皮,但在为人处世中能多一个心眼,就不惧那些怀有玩恶意心眼的人在你身上打主意。------------四、莫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1)------------  前面已经和诸位探讨了如何与玩心眼者“玩”心眼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想想,那些最爱玩心眼的人当中,什么类型的人最让人痛恨?对,是小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被小人算计的切肤之痛,所以诸见“小人得势”“小人嘴脸”“卑鄙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类的骂名谁都能叨上两句,然而我现在要拜托大家回答的是:当小人在我们面前现身之前,谁能知道小人究竟在哪里?你用什么标准评判你面对的究竟是一个小人还是一个君子?  大家都知道,从概念上讲,“小人”是指不具有人格标准的人的泛称,他们活动很隐蔽,你不用心琢磨,还真难判定得出小人究竟何时何地在何人面前出现。在小人尚未耍小人计的前提下,一个公认的君子也可能被骂成俗不可耐的卑鄙小人。所以说,小人就是耍阴谋伎俩的人,这种人平素就生活在我们的圈子里,和我们有说有笑,貌似大方,只有在背后乘你不备时捅你的刀子时,你才发现,哦,你不幸遇上了小人。  小人固然可恶;小人固然爱玩小心眼;小人固然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安因素的角色——那么你将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小人?有人认为,只要自己身子正,不怕小人弄歪影。这话听起来好像很君子,那么我就要问了,纵然你是个君子,你真的就不惧小人的侵扰?  孔子曰:“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至于女子是否真的“难养”。各有各的一说,我就不凑热闹了。但对于小人,我认为远不是“难养”的问题,而是一般人防不胜防的问题。但是难防你也得防,你若不防他,就等于纵容他作恶。  千万别小看了小人的能量!无中生有,造谣惑众,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无不是出自小人之手,那么小人之计为什么总是屡屡得逞呢?依我看,这主要是我们对他们的行为太宽容了,甚至很多人还会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这无形当中就给小人施展其小人计提供了臆想空间,当他的臆想变成行动时,我们心里往往并没有做太多的防患,我们仍抱以“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苛求自己,而事实上却“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所以我们不断地吃小人的亏。  我这里就有一个“真君子误落小人坑”的案例。  案例的主人公叫陈杰,他读完“硕士研究生”后,兴致勃勃地进入一家大国企工作。不久,他凭着实力,当上了公司的技术研发部经理。职业使命感强烈的他,平常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在技术工作上,一心想着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做精,没有时间去应对身边鸡零狗碎的人际关系。  也许是陈杰太年轻、缺心眼的缘故,在群众中没有人缘,加上他的突出的表现,这可让单位里那些好吃懒做、靠谈资吃饭的人找着话题了,不久,公司就传出了“陈杰的研究生文凭是水货”的谣言,谣言的制造者是谁?天晓得!陈杰也不想去探个究竟,认为别人之所以会这样说自己,说明自己能力与大家的要求还是有距离的,总之,他认定只要自己不得罪人,也不会有人故意找他的麻烦。  没多久,有关陈杰谣言的新版本出现了:“不自量力的陈杰正企图抢夺公司的第二把交椅!”  陈杰起初也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是不是自己的言行太让群众反感了的缘故?他百思不得其解,工作也变得畏畏缩缩,后来一个好心人悄悄告诉他,是老总的助理一直在想提升当“老二”,但总感觉陈杰是一个威胁,所以故意制造谣言,来降低陈杰在公司中的人气。陈杰知道后,仍抱定“身子正不怕影子斜”的君子信念,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谣言自生自灭。可是时任公司“老二”黄总听到谣言,可不这么理解了。过去对陈杰的那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面孔没有了,而且还常常找茬刁难他。  身疲力竭之下,陈杰这才感受到自己被孤立了,他搞不懂,为什么自己越不与小人们斗心眼,小人的心眼就越来越多?他心里很受伤。对公司里的复杂人际陡生疑虑,终于向领导层递交了辞呈。  我们不得不承认陈杰是一个合格的真君子,但同时又是一个没心眼的君子。没有心眼的真君子从道义上讲只是文明社会的一种摆设,从人义上讲和小人的靶子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讲的陈杰这样的君子,还只是遇上职场的小人,要是官场上遇到小人,那恐怕就不是一走了之可以解决问题的。因为官场的争斗往往是你死我活。  有人说官场之争非君子之争,这话太偏激,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你想,“官”实质上就是权力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只能属于极少数人,小人的眼睛要是盯上了这种符号,自然要处心积虑地想出各种心眼挫伤他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以为君子者用君子之腹度这种居心不良的小人之心,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研究过清史的人都知道,在乾隆当皇帝时期,他身边的那个和中堂就是个十足的小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私欲,和珅一面伪装自己,一面不折手段地陷害乾隆身边的忠臣君子。可是你注意到没有?尽管和珅能在朝廷里里外外为所欲为,但他的所有阴谋诡计就是逃不出两个人的眼睛。这两个人一个是纪晓岚,一个是刘墉。  和珅心眼不可谓不多。在嘉庆继位之际,他预感到自己的地位将受到动摇,便耍了个小心眼:悄悄地到乾隆那儿嘀咕,说嘉庆年轻难有为,恐难掌玉玺,致使乾隆帝下了“传位不传玺”的圣旨。尽管这种小人心眼暂时逃过了当时圣上和诸位大臣的眼睛,但还是被礼部尚书纪晓岚和刘墉识破了。为什么呢?因为和中堂爱玩心眼,老纪和老刘却比和中堂多了一个心眼。  这就说明,君子固然让人敬重,但君子也分三六九等,傻君子和聪明的君子都叫君子,命运却迥异。傻君子因不识小人心而常活在小人的阴影之下,或成小人眼里的玩物;聪明的君子虽宽忍大度,但对小人则有着相应的超乎小人想像的心眼,所以在聪明的君子眼里,小人永无藏身之地!------------四、莫以君子之腹容小人之心(2)------------  为人处世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用你的心智与慧眼说话。因为世事太险恶,人心隔肚皮,如果用一种被模式化的处事方式与不同样的人相处,那么你一定会遭到现实无情的嘲弄。我们固然可以笃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但溯其过程,也常有正义向邪恶退让的时候,那些缺乏个人修养,言谈粗鄙,仪态猥琐的人之所以能大行其道,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大的能量,而是善良和正义的东西使自己缺乏足够的存活信心和底气。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如果说邪恶的人们能够积聚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善良的人们也同样应该如此。”所以说,要做到成功的为人处世,历练“本我”的影响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多一个善于体察他人的心眼,毕竟,血溶于水很容易,但考究什么血溶于什么水则颇费一番思量。西方有句古谚:“成功是旅程,而不是目的地。”这句话也可拿来用在为人处世的变局上,祝福诸位旅途愉快。  、请问诸位:“势”是什么?  答曰:势者,势力也。所谓“言”有声势,“论”有攻势,“政”有权势,“物”有钱势,因为“言”“论”“政”“物”总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如影随形,所以人的一生,不论命运如何,其背后都有一种无形的“势”在作用力。“势”虽然不是成败本身,但却会左右一个人的成败。  “势”的两极解读是“强势”与“弱势”,“强势”是“势”的操纵者,“弱势”则是“势”的受力者。所以“势”对于一个人立足社会来说,就是力量,就是时机,就是护身的宝剑!  我们有很多人对“势”字很反感,甚至有人谈“势”色变,好像“势”就是洪水猛兽,就是我们的敌人,与“势”为伍,就是仗势欺人,就是狗仗人势,所以,远离“势”,就是远离是非,就是清雅!由于这种理解和传统布道不谋而合,“势”字也理所当然地要被打入汉字文字狱了。  请大家多个心眼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你是弱势群体的一员,难道你的心里就不对“势”潜藏着种种渴求?如果你承认有这种心理,说明你有城府,没准儿心眼比我还多,想得比我还远;如果你真的眼中无“势”,或者刻意地削弱“势”的助力作用,那么你就成气候了。  有道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风,势者也;势,岂止风可涵?《孙子兵法·势篇》有云:“故善战者,求之于势。”意思就是胜券的把握不仅在于能掐会算,而且还得益于借助他人的“强势”。一个对“势”一概不屑的人,别说他会不会违法乱纪,我看他就连正而八经地干点正事都难。  那么“势”字究竟在哪里,怎样才能合理借势呢?我的回答很简单:“势”字就在你的心眼里,只要你平时能多个借势的心眼,那么“势”字随时都有可能前来叩响你迈向成功之门。  以下,我就从钱势、权势和风势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用你的心眼“借势”助己上青云。------------一、借钱势,有本才能生万利------------  记得五年前,家乡的一位老同学来电话向我借钱,我问借多少?他口气大得让我吃了一惊:十万!  “干嘛使?”  “单位倒了,被逼的,现在要自己开店做买卖,需要资金!”  我突然想起再前两年我闯京城时,他曾慷慨地为我垫过两万元的资金,现在轮到他困难了,我岂能袖手旁观?但十万块钱对我来讲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怎么办?  我先让我的朋友把开店的整套方案给我传一份来,看了后,我觉得挺有价值,有可操作性,而且我还能从中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家伙心眼就是多:一句“你垫一半的资金,我来管理,利润三七开,两年还本金”勾起了我的投资热情,以致我不遗余力地调集有限的资金,助他长势。  现在呢?这家伙不得了啦:他不但在国内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且在奥克兰还拥有了2 000多万元市值的私人房产!他在回忆起当时情形时,就说:“当时你要是拒绝支持我,我就没了开店的钱势资本,若是这样,真不知我今天会是啥样!”  相比之下,我的另一个朋友,去年也遇到前面这位朋友一样的情形,可是当他一听说我要投资回报,怕了,退却了,而且还在背地里骂我抠门儿。我当时心里想,“老子”愿意借钱给你,这是让你借钱发财,有势你不要,就等着狼狈吧!结果不出我所料,现在他的日子就过得很狼狈。我为他扼腕之余,也可怜他对“双赢”理解的缺失。我真不知他当时是多了个心眼呢,还是缺了个心眼。  讲了这两事进行比较,也许有人会偷偷地骂我见利忘义,在“利”和“义”的权衡上,我有我自己的理解和眼光,所以没必要在这里进行自我辩白。我只是要告诉大家:如果你是在从商,在银根吃紧的前提下,就需要多出借助他人的钱势的心眼,同时还要为借势或造势预算出必要的回报成本。  很多人创业伊始,往往有技术,有管理能力,但就是缺乏资金,以致影响了创业者的信心。在这时候,如果你有借钱势的心眼,不妨把脑筋动在巧借钱势来为己之所用。当然了,有钱势的人到处都是,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向你伸出援助之力,如果你能通过银行部门贷来款,息低压力小,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德国的阿迪达斯公司,刚起步时就立志要在体育用品上创出世界一流的品牌,他们的理念是做广告。可是产品还没面世,广告费预算就已一大把,怎么办?借钱也要把广告做好,做到位。结果成功了。  不过,阿迪达斯的发迹对我们国内绝大多数刚起步的人来讲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国人心知肚明的一个劣性就是信誉度差。因为信誉度差,有钱势者的防范意识也就相对严实,这自然也会影响借钱势的运作期待。尤其是国内的银行部门,口口声称扶持私企,但对私企贷款的门槛却越来越高,在你缺乏抵押能力的前提下,向谁讨借?当然多花心眼多游说那些有实力的朋友,或者通过朋友的朋友关系借钱。大不了就是付出笔利息,或者利润与对方分享嘛。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