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的是什么,答说是王判。王判接到状子后,立刻传来陈将军,核查他的犯罪事实。经审讯,全如状纸上所说,陈将军也供认不抵赖。王判斥责道:“你为什么妄杀无辜?”陈将军说:“我在那个房子里住了有几百年了,而齐氏在那里生孩子,弄得污浊不堪,叫我实在难以容身。我再次催她搬走,仍然赖在那里。我忍无可忍,便把他杀了。”王判说:“阴间阳世本来两不相干。你一个阴间之鬼,占据人间房舍本就不对,还滥杀无辜,该当何罪!”陈将军道:“罪该万死。”王判说:“念你主动认罪,就从轻发落,把你流放到东海南边去吧。”陈将军被带走后,案吏说道:“齐氏的阳寿还有二十八年,请王判处置。”王判下令道:“把齐氏叫来。”齐氏到后,王判说:“你阳寿未终,理应返回人间。今天就放你回去,愿意吗?”齐氏拜谢道:“非常愿意。”王判又对案吏说:“哪就判她回人间去吧。”官吏奏道:“但齐氏的尸体早被破坏,魂魄难以返回肉身。”王判下令:“马上派人修复。”案吏又说:“尸体早已腐烂,实在无法修补。”王判道:“齐氏阳寿还很长,若不放回,天理不容。请再想想有没有别的办法吧。”这时,一个老官吏启奏道:“可以具魂作本身,让她复活。一切便与常人没有差别。只是寿终时,不见其形体罢了。”王判说:“具魂是怎么回事?”老吏答道:“人活的时候有三魂七魄,死后就飘游四方了。只要把它们收合在一起,用续弦胶沾上就行了。”王判问韦会:“这样做可以吗?”韦会说:“可以,只要能把齐氏救活就行。”唐宋传奇.. ·200·王判下令后,就见一个官吏领着七、八个女人,个个都跟齐氏一个模样。把她们往一起一推,就合在一起,俨然成了一个人。接着,又有人端来像糖稀一样的东西,这就是续弦胶了,在齐氏身上从上到下全都涂遍。王判对韦会说:“你可以和齐氏回去了。”于是,他们拜谢后走出大殿来。穿黄衣服的人又领着他们往南走,出了城门,如同走在峡谷中,一不小心就跌了一跤掉了下去。韦会睁开双眼,见自己仍跪在香案前。田先生说:“这事非常秘密,若不是你诚心诚意,是做不到的。你的夫人还没下葬,赶快捎信让家里埋了,这样等你们回去后,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切记不要对任何人讲起这件事,否则对你岳父十分不利。你的夫人就在门前等你,一同回去吧。”韦会再三拜谢,出门一看,夫人果然正在门外。先派人送书信给齐推,请他把停放的灵柩赶快安葬。齐推以为韦会不再回来,便不再等他,把女儿给埋了。过不几日,见韦会夫妇居然一同回到家,人们都吃惊不小。再三询问,韦会一直不肯吐露情。半年后,有一次有个人把韦会灌醉后,逗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终于讲出了实话。齐推听说后,心中十分不快,不久就得了一场重病,几个月后就死去了。韦会和齐氏共同生活了近三十年,生儿育女,与常人没什么异样。唐宋传奇.. ·201·49贾昌传唐朝时有位老人,叫做贾昌,是长安城宣阳里人。他生于开元元年,到元和五年时,已是九十八岁了。虽然年事已高,仍是耳聪目明,记忆力仍不减当年,说起话来声音宏亮清晰、而且有条理。贾昌的父亲叫贾忠,身材魁梧高大,力大过人,能把牛拽得倒着走。凭着一身的气力和勇猛,年轻时贾忠被选去做了宫中卫士。唐中宗景龙四年,贾忠手持武器,跟随玄宗冲进大明宫,把韦氏给杀死了,护卫睿宗登殿,朝见众臣,这样,他成为唐睿宗的功臣,被任命为皇帝的贴身侍卫。皇帝对贾忠非常赏识和信任,特地下令让他把家搬到离皇宫不远的东云龙门去住。贾昌自幼聪颖,伶牙利齿,对答如流,因而非常惹人喜爱。在他七八岁时,不仅手脚灵活异常,可攀着柱子爬上房梁,而且还能听懂禽鸟的叫声。唐玄宗还没做皇帝的时候,就喜欢看民间的斗鸡。到他当了皇帝后,便命人在东西两宫中间盖了养鸡坊,并从各地挑选了数千只毛色金黄、脚骨坚硬、鸡冠高耸尾巴高翘的雄鸡,养在鸡坊里。又从皇宫侍卫军中挑了五百名少年兵士,让他们专门负责喂养和训练这些鸡。皇帝喜欢斗鸡,因而很快形成一种风气。许多官宦富家人家,都争着以高价购买强健好斗的雄鸡,京城中的些平民百姓,有些甚至宁愿不置家产,也要设法凑钱买鸡玩耍。有的贫穷人家的孩子玩不起真的鸡,便弄假鸡来玩耍。一时间,京都中男男女女,都把买鸡、喂鸡、斗鸡当成了唐宋传奇.. ·202·头等大事。有的人家甚至为买好鸡或是赌鸡输了钱而倾家荡产。一天,唐玄宗出宫外游玩,看见贾昌正在云龙门路旁玩木头做的假鸡,就把他召进宫中,让他在养鸡坊工作。当时贾昌还不过是个三尺高的孩子,但他一旦到了鸡群中间,那些公鸡都像跟他很熟的样子,也不躲他。小贾昌就像一个养鸡的老手一般,哪只强壮,哪只衰弱,哪只勇敢好斗,哪只胆小温顺,他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什么时候给鸡喂食喂水,什么症状是得了什么病,他也都清楚。那些鸡没有不怕他,不服从他的,只要他一声令下,全都像人一样懂事,乖乖地听他的指挥。不久,负责管理鸡坊的太监王承恩知道了这个情况,便报告了玄宗。开始,玄宗不大相信,便叫贾昌当面给他演示,结果非常满意,当即命他做五百个养鸡少年的头领。由于贾昌训鸡有方,办事机敏,忠厚谨慎,所以深得皇帝的喜爱和赞赏。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不断有金银、丝绸等皇帝赏赐的东西送到他的家中。唐开元十三年,玄宗去东岳泰山祭天,贾昌便带了三百只鸡跟随同行。他的父亲贾忠作为皇帝的侍卫,也一同前去。在泰山停留期间,贾忠突然患病,因为儿子受宠的关系,玄宗特别批准,让贾昌护送父亲的灵柩回长安安葬。当地县官为贾忠准备了棺木和灵车,途中,都由驿站派夫役护送,待遇不亚于当朝官员。开元十四年三月,贾昌身穿斗鸡服装,到骊山温泉朝见玄宗,在华清宫与玄宗斗鸡。当时,人们都称贾昌为“神鸡童”,还给他编了一首歌谣:“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仔细回味这首歌谣,也正是对当时腐败现象最好的讽刺。唐玄宗在八月初五日出生,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千秋唐宋传奇.. ·203·节。到时,朝廷要赏赐全国百姓许多牛和酒水,准许全国上下玩乐三天,皇帝也与民同乐。皇宫中尤其铺张豪华,有时在宫中庆贺,有时还特意到洛阳去游玩。此外,每年的元霄节和清明节也搞得十分红火热门,大都在骊山上度过。每到这些节日,京城中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游乐节目,皇后嫔妃全都陪伴皇帝一同前往。当然,每次也都少不了贾昌的斗鸡表演。每当这时,贾昌更是八面威风,大出风头。他总是穿着华贵的斗鸡服装,手持铃铛和驯鞭,率领鸡群遮道而过,然后十分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贾昌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指挥起来娴熟自如。贾昌一摇铜铃,所有的鸡便立即全都竖起羽毛,鼓动翅膀,磨嘴擦足,准备最后决斗时刻的到来。搏斗开始后,那群鸡或进或退,或高或低,都随着贾昌的鞭子而动作,没有半点差错。决出胜负后,贾昌便下令停止,并让胜的鸡在前,败在后,排列整齐有序,回到鸡坊去。这番表演,简直让人惊叹不已,拍手叫绝。只要贾昌一出场,那些摔跤、爬杆的,踢球、走绳索的艺人们,便无不垂头丧气,惭愧不已,自叹不如,没有一个敢再到广场去表演了。开元二十三年,玄宗为贾昌娶了梨园弟子潘大同的女儿为妻。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穿着佩戴的东西,没有一个不是皇帝赏赐的。这样一个出身低贱、以斗鸡为业的年轻人,后来深得皇帝所宠爱,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后来,贾昌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起名叫至信,另一个起名叫至德。到唐天宝年间,潘氏能歌善舞,因而得到杨贵妃的赏识。他们夫妇二人受到皇帝和杨贵妃的宠爱,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玄宗出生于乙酉年,属鸡。他特别喜欢看斗鸡,甚至有时还让官员们穿着朝服斗鸡,这无疑在朝中上下,以至于在社会上造成一种不务正业的风气,在太平年代便逐渐酝酿着一场大唐宋传奇.. ·204·灾祸。唐天宝十四年,悲剧终于发生了,胡人安禄山起兵作乱。很快的,叛军攻下了洛阳。后来,连潼关也把守不住了,玄宗便决定逃往成都避难。贾昌得知这一消息时,玄宗已离开了长安。于是他夜间从大明宫西南面的便门逃出,想去追赶保护玄宗。但因为天黑,马匹不慎踏进一个土坑里,马的脚受伤不能再跑。贾昌无计可施,只得手拄拐杖,摸黑躲到长安城南面的终南山里。安禄山做节度使时,每年都要进京朝见皇上。他曾看过贾昌的斗鸡表演,还同贾昌相识了。等他攻下洛阳和长安城后,便在这两地四处张贴告示,悬赏金千两,寻找贾昌。贾昌受玄宗恩宠多年,怎会去为背叛朝廷的人做事呢。于是,他便更名改姓,投奔寺庙,整日扫地撞钟,一心要皈依佛法。贾昌对玄宗的恩德始终惦记不忘,每年一到进献鸡的日子,他便朝西南方向跪拜,并痛哭失声。等到肃宗即位,平定安史之乱,玄宗便以太上皇身份回转长安兴庆宫,贾昌这才回到自己原来住的地方。他的家里早被乱兵抢劫一空,妻子和两个孩子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他衣服破旧,面容憔悴,再也不能到皇宫中去了。过了几天,他便又出长安南门,准备再回寺庙中去。在路上,正好碰到了他的老婆和儿子。他们每人脸上也都显出饥饿的神色。儿子背了一捆柴禾,妻子披着件破棉衣,像是逃荒讨饭的一般。分别几年,今日得见,半生荣华,突遭此劫难,贾昌心潮震荡,与家人抱头大哭一场。他已是心灰意冷,不肯再回家去,便在路旁和妻儿诀别,到长安的庙宇中,一心专习佛事,学习佛家道理。唐代宗大历元年,贾昌投奔到资圣寺,拜一个德行很高的僧人运平做师父,住在长安城东的放生池。他不顾劳苦,除做好佛事外,挤出时间读书识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唐宋传奇.. ·205·连释迦牟尼的佛经也能大致念下去了。运平和尚年龄已高,便让贾昌主持寺内事务。他增建了僧房,重修了佛殿,并栽种了不少花草树木。他白日里给花木培土浇水施肥,晚上在禅堂中打坐修行。唐德宗建中三年,运平和尚去世。贾昌在葬礼过后,到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边建舍利塔一座,并亲自栽种松柏百余棵,在塔下搭一座小屋,日夜守护在那里。他早晚烧香打扫,侍奉就像师父生前一个样子。当时,太子李诵拿出三十万贯钱来,为贾昌造了一座画着运平画像的纪念堂和斋舍,还在四周围建了些房屋,专门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租用,所收租金由贾昌支配。但他始终生活简朴,喝稀粥,睡草席,其余全用于佛事供奉上。他的两个儿子曾几次前来探望,他都拒绝不见。后来,他的妻子潘氏也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唐宋传奇.. ·206·50定婚店唐德宗贞元年间,长安城东南郊有个少年名叫韦固,自幼死了父母,只得靠亲友照顾。到他十几岁时,便想早些娶妻成家,以求独立门户。于是,他到处托谋人说亲。说了不少,见了许多,但总是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唐宪宗元和二年,他有事到清河去。途中,一日住宿在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边 )的一个旅店中,店中有位客人向韦固介绍了前任清河司马潘昉的女儿,建议他前去求亲,并约好第二天早上在客店西面的龙兴寺门口见面。韦固求婚心切,第二天天不亮就出门上路,赶到约定地点去了。来到龙兴寺门口,只见一个老人倚靠着布袋,坐在台阶上,借着月光看书。韦固在寺门口站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来到老者跟前,想看一下那人到底读的什么书。韦固看那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那上面既不是隶书篆字,也不是梵文蝌蚪文,他觉得十分奇怪。于是,韦固问道:“请问老人家,您读的这是什么书呀?我从小刻苦读书,可说世上文字没多少不认得的。就是那外国的梵文,我也能读得上来,怎么也没见过这书上的文字呢?”那老人笑了笑说:“这不是人世间的书。你怎能有机会见到哩!”韦固更觉震惊,忙问:“你说不是人间的书,那是什么书呢?”老人说:“这是阴间的书。”韦固说:“既然是阴间的书,那你一定是阴间的人了,但是你怎么能到人世间来呢?”老人答道:“你这话就不对了。并不是我不能来,只是因为你出门太早。你知道吗,那阴间的官员,都掌握着活人的命运,怎么不可以夜里到人间来走动呢?其实,唐宋传奇.. ·207·这会儿在路上走着的,人和鬼各有一半,你是很难认出来的,只有我们才分得出来。”韦固又问:“那你是掌管什么事情的呢?”老人说:“我专管天下的婚姻簿。世上的人一生下来不久,那婚姻簿上便把他将来姻缘的情况记载明白了,要想改变是不可能的。”韦固听后十分高兴地说道:“我叫韦固,从小是个孤儿,想早点娶妻成家,也好生儿育女。近几年来,我到处托人说亲,但到现在还没有谈成。昨晚有人约好,说今早在这里相见,一起商谈向潘司马的女儿求婚的事。凭你老人家所知,这事能成吗?”那老人毫不犹豫答道:“不成。婚姻之事,是早已注定了的。如果命里不合,你就是把求婚对象从豪门望族降到平民百姓,也是不能成功,更何况你求婚的对象是司马的女儿呢。我现在告诉你,你的妻子现在才三岁,要等她长到十七岁时,才能嫁到你的家里。”韦固听后有些沮丧,但还是想弄得更清楚一些。于是,他又问道:“你那布袋里装的是些什么东西?”老人说:“是红绳,用来系夫妻的脚的。在你的脚上,已经有红绳跟她系上了,所以,再去找别的姑娘一定没有用的!”韦固又问:“我的妻子在哪里?她家是干什么的?”那老人说:“从这儿往北走,卖菜的陈婆的女儿就是你的妻子。”韦固说:“我可以去看看她吗?”老人说:“当然可以。那个陈婆经常抱着她到菜市上来卖菜。如果你跟我走一趟,我可以把她指给你看。”天亮后,韦固约定的那人并没有来跟他见面。老人把书收起,扛上布袋就往前走。韦固跟着她,一块来到菜市里。不一会儿,一个衣服破旧,模样十分丑陋的瞎老婆子抱着个小女孩走来。老人用手指了一指说:“这小孩就是你的妻子。”韦固说:“按你所说,我还得等十四年才能成亲,而且她家又这么穷困,这怎么好呢!我想现在就把她杀死。”老人说:“这个唐宋传奇.. ·208·女孩命里注定是要吃皇家的俸禄,还能靠儿子的官爵而受到封赏,你怎么可以杀害她呢?”老人说完,突然间就不见了。韦固四处寻找那位老人不着,于是破口大骂道:“这老家伙好不通情理!我们韦家是仕宦人家,娶亲肯定要讲门当户对吧,怎么可能把一个瞎老婆子的丑娃子嫁给我呢?岂有此理!”他憋了一肚子的气,很不高兴的离开了菜市。他心中暗想,如果我真的和这瞎老婆子的女儿成亲,这一辈子还有什么意思?还会有出头之日吗?不行,一定要把那女孩杀死。于是,他偷偷磨好一把小刀,交给自己的一个奴仆说:“我知道你平时很能干,你如果能替我把那女孩杀死,我就赏给你一万文钱。”奴仆说:“好。这点小事很容易可以办到的。”第二天,奴仆把刀藏在衣袖里,溜进菜市。他见瞎老婆子抱着女孩走来,便挤进人群,朝那女孩刺了一刀,转身就跑。那女孩”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鲜血流了满脸、满身。立刻,整个菜市乱作一团。乘混乱的时候,韦固和奴仆匆忙逃走了。稍稍静下心来,韦固问奴仆道:“刺中要害了吗?”奴仆不敢说谎话,只得照实说道:“我本想刺中她的心脏,没想到当时心里一慌,只刺中了她的眉音。我想,不会致命的。”韦固把奴仆狠狠地骂了一顿,当然那奖金也就不会给了。从那以后,韦固再不敢谋害那女孩,但是仍不信那老人说的一番话,仍不断托媒人说亲,但说来说去,始终没有一家定的下来。转眼十四年过去了。韦固依靠他父亲生前官场的关系,做了相州参军。不久,刺史王泰让韦固当上了司户,主管审问犯人。王泰对韦固的办事才干十分欣赏,便主动把女儿嫁给了他。王氏年纪只有十七岁,容貌非常漂亮,所以韦固感到非常满意。韦固和王氏结婚后,相亲相爱,生活十分美满。王氏长得如仙女一般,但是在她的眉间总贴着一个剪花的饰物,无论是晚上唐宋传奇.. ·209·睡觉还是洗澡时,都不解掉它。开始,韦固对此并不在意,但时间一长,就感到有些奇怪了。一年多后的一天,韦固闲居在家,突然想起十四年前那老人说的一番话和他让奴仆刺伤小女孩的情形,越来越觉得奇怪,便追问妻子为何总用东西遮挡着眉间。这一问,立刻勾起王氏的伤心事,便流着眼泪说道:“我并不是王刺史的亲生女儿,只是他的侄女。十几年前,我父亲曾是宋城的长官,不幸病死在任上了。那时,我刚出生不久。谁知祸不单行,不久,母亲和哥哥也相继去世了。奶妈陈氏见我可怜,便象亲女儿一样带着我。当时,我家住在宋城的南郊,那里有个菜市,奶妈带着我靠卖菜维持生活。在我三岁那年,一天,陈妈正抱着我在集市上走着,突然窜出个人来,用刀子朝我的头上刺了一刀,幸好没伤着要害处,只是在眉间留下了一块伤疤。七八年前,叔父到卢龙做官,便把我带在他身边,像亲生女儿一般照顾我。我长大后,叔父就张罗着给我找个满意的婆家。谁知你一来这里,就被叔父选中了。”听了王氏这番话,韦固忙又问道:“那陈氏当时眼已瞎了,对吗?”王氏一听十分奇怪,说道:“是呀,你怎么知道呢?”韦固说:“那时,就是我让人去杀你的。”接着,韦固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讲给王氏听。最后,他感慨道:“这都是命中注定的呀。”然而王氏并没有因此而怨恨自己的丈夫。从此以后,两人相敬相爱,感情更加深厚了。后来,他们生了个儿子,取名叫鲲,官做到雁门太守,王氏也因此而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宋城的长官听说这件事后,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便把韦固住过的那家客店题名叫做“定婚店”。唐宋传奇.. ·210·51李暮唐玄宗开元年的时候,出了个著名的宫廷音乐家,他的名字叫李暮。他的拿手戏是吹笛子,是当时人们公认的独一无二的高手。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他所遇到的同行里,的确没一个的技艺超过他的。所以,他也十分骄傲,以为笛子演奏的第一名是他的了。后来,有一次因为有事,他向管理宫廷音乐的官员请假到了越州。当地的官府和一些社会名流都希望能听到他的笛子吹奏,所以很多人轮换设宴招待他。当时,越州有十个考上进士的人,家中非常富有,便出了二千文钱,相约在镜湖举行宴会,邀请李暮到湖上去吹笛子。因为凑的钱多,赴宴的人少,所以大家说好,每个人可再请去一位朋友作为陪客。其中有个进士因别的事情很多,把带陪客的事给忘了。到快要去赴宴时,这人才突然想起这事来。时间不多,到其它地方去请朋友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便请了邻居一位老人一起去赴宴。那位老者很久以来就住在偏僻的乡下,孤身一人,住着几间破茅草屋,性情孤僻,与人很少来往,所以人们叫他“孤独生”。聚会的人们准时到了镜湖。那里碧波荡漾,周围景色非常迷人。人们谈笑风声,很是开心。李暮轻轻抚弄着笛子,露出悠然自得的样子。船工慢慢把船摇到了湖中心。就在这时,乌云汇集堆积,狂风阵阵吹来,湖中陡然掀起波澜。那湖水和岸上树木都显出冷森森的气氛,仿佛将有鬼神降临一般。船中的人们都为这突然变脸的鬼天气而感到沮丧。李暮却不为所动,捧着笛子吹了起来。那笛声刚刚在湖面上回荡了一下,阴沉沉唐宋传奇.. ·211·的天空便突然变得明朗起来。座中的客人一齐赞叹不已,认为即使是天上的仙乐也比不上的,真是绝美之极,无与伦比了。惟有孤独生默不作声,不置可否。船中人大部分人认为有这么个不开眼的糟老头子在场,真是扫了大家的兴。李暮也以为孤独生是藐视自己,所以心中愤愤不平。过了许久,李暮又静静地构思,用心吹奏了一曲,这一次吹得更加扣人心弦,悠扬悦耳。船中众人都十分惊奇,个个赞不绝口,只有孤独生还是默默无语。为此,请他来的那个进士很感惭愧和后悔,于是对大家解释说:“我的这个邻居住在偏僻的山村里,很少进城,没见过多少世面。他对音乐之类,全然一窍不通。”船上的人们又一齐指责和嘲笑这个”无知”的老头,孤独生既不辩解,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而已。孤独生这一种表情,使李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对孤独生说:“先生这个态度,是看不起我呢,还是因为你自己是个吹笛高手呢?”这时,孤独生才慢慢开口说道:“诸位怎么知道我就不懂音乐,不会吹笛子呢?”众人一听这话,大吃了一惊,顿时都哑口无言了。孤独生对李暮说:“请您试吹《凉州》曲,我听听到底怎么样。”李暮再不敢轻视这个不起眼的老头,拿起笛子吹了起来。到曲子奏毕,孤独生说:“您吹得也算是很熟练,也是很有才能了,可是,声调中夹杂着外国音乐的节拍,您莫不是曾经接近过龟兹音乐家而受到了影响?”李暮听后更加惊讶,忙站起身行礼道:“老先生真是明察秋毫,连我自己也未觉察到这种影响哩,我的师父确是龟兹人呀!”孤独生又说:“到了第十三段,您把《凉州曲》误吹成了《水调》曲,您知道吗?”李暮答道:“晚生非常愚笨,实在没有觉察到。”于是,孤独生拿起笛子来要吹,想给他做个示范。李暮身边还带了一支笛子,赶忙擦拭干净后递给他。孤独生看了看说:“这唐宋传奇.. ·212·些笛子很不好,不大顶用的,吹的人不过懂得一点皮毛罢了。”李把李暮吹的那支笛子还了,掂着另一支说道:“这支笛子吹奏到入破这个音节时,一定会裂开的。您难道不可惜吗?”李暮说道:“岂敢,岂敢,望前辈不吝赐教。”于是,孤独生吹了起来。笛声响彻云天,四座都为之震惊而颤栗。李暮更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