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芙蓉国-4

作者:柯云路 字数:89355 更新:2023-10-09 10:26:59

母亲看到大女儿军绿色的衣服上还别着红卫兵袖章, 便说:"我看见他们刚才看见你的袖章后,态度就好一些了。"她问另外两个女儿:"你们的袖章呢? "两人回答:"在房间里呢。"母亲挥手道:"你们去把它都戴上。 "鲁敏敏噘着嘴嘟囔了一句:"人家是北清大学的红卫兵。"意思是北清大学的红卫兵厉害。 母亲突然想起什么,看着大女儿说道:"你们南开大学红卫兵不是也挺有名的吗? "鲁敏敦厚地看着眼前,说:"那我们也不能保自己的家呀,再说我们和北清大学红卫兵又没什么关系。"方可人眼睛一亮, 看着小女儿道:"卢小龙的妹妹不是你们实验女中红卫兵的头吗?你不是和她挺熟吗?"鲁敏敏双手插在口袋里,靠着二姐鲁继敏的椅子站着, 轻轻踢着地面,说:"人家卢小慧也不是靠着哥哥当上红卫兵的头, 人家自己就反工作组,是反出来的。"  全家人寂寞了一会儿,觉出在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及红卫兵地位的高低和重要性。母亲说:"咱家要是出个卢小龙,就没人敢来抄家了。"鲁敏敏依然低着头踢着地面,说:"那您要成了武克勤,不就更不怕人抄家了吗?"母亲双手拍膝叹了口气, 想到了出版社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更显得忧心忡忡了。 父亲这时将几乎平躺的身体撑起来坐直,双肘撑腿说了一句:"我真不该写那么多书。"全家人一时无语, 他低着头身子前倾地坐着,过了一会儿说道:"我那些书越想越有问题,他们不抄, 我自己也要抄,我要把我过去写的书全部销毁。如果允许我发一个声明的话, 我要向全国读者道歉,希望他们把我的书都销毁。"他长叹了一口气,"那些东西写得实在是太无聊了,小资产阶级情调哇。"  母亲想了想,看着女儿们说道:"你们还是把袖章戴上吧,这样好一些。 "除了鲁敏,三个女儿都晃着身子出了客厅。院门口守卫的两个学生问:"你们想干什么?"四女儿鲁敏敏瞟了他们一眼,"戴上我们的袖章。"不一会儿, 姐妹三人一边在袖子上别着红卫兵袖章,一边走出两边厢房回到客厅。 两个北清大学的红卫兵有些焦灼地来回踱着步,看着大门外的动静。  当四个女儿都臂戴红卫兵袖章坐在两侧时,屋里的气氛顿时发生了变化。 鲁湘岭觉得气氛光明了,雄壮了,红袖章就像红旗一样有力量。 方可人也觉得比较乐观了,她摘下眼镜用手搓了搓脸,笑着说道:"咱们家有四个红卫兵呢,革命家庭。 "二女儿鲁继敏说:"爸爸千万别出问题,爸爸要是出了问题,我们就都戴不成红袖章了。"母亲说:"你爸爸是共产党员,我也是共产党员,我们都是革命的。 "鲁湘岭站起来佝偻着身子在客厅里走了几步,走到门口时,看到院门口站的红卫兵,又转身走回来,说道:"看来,我的革命难一点。"他坐下了。  二女儿拿过父亲的手轻轻摩挲着,摩挲了两下, 说道:"咱们那天自己破四旧,还有什么东西没清除?"父亲说:"还有一些日记、笔记和书信, 当时不都翻看过了吗?"鲁继敏有些担忧地说:"就怕翻得不仔细。 "大女儿握住母亲的手背晃了晃,说:"咱们的贮藏室清查过吗?我记得那里堆了好多旧报纸、旧杂志。 "母亲回答:"没有来得及翻,他们要翻出来,就都处理了算了。你爸爸过去什么都要留, 什么《文艺报》啦,《人民文学》啦,《红旗》杂志啦,还有一年一年的报纸, 说那都是历史资料。屋里堆得满满的,动都动不了。"  做父亲的突然想起什么,一下把身子坐起来,说道, "我的写字台玻璃板下还压着一张与陆定一合影的照片。"陆定一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先被打倒的彭、罗、陆、 杨中的一员,这件事立刻使一家人极为紧张。二女儿鲁继敏说:"我们那天怎么没发现?"父亲说:"桌上放着砚台、笔筒,不太容易注意到。"鲁继敏看了看门外, 两个红卫兵背靠院门站着,她对鲁敏敏说:"快进爸爸房间, 把照片从玻璃板底下拿出来,他们看不见你。"  鲁敏敏探头看看院门,又往后靠了靠,觉出自己可以行动的角度, 她贴着墙壁移到父亲房间的门口。大女儿鲁敏斜着看见父亲房间的大玻璃窗了, 便压低声说道:"弯下腰过去。"鲁敏敏一进父亲的房间,便弯下腰来到父亲的写字台旁。 写字台贴窗放着,为了躲避红卫兵的视线,她弯着腰用比桌子还低的高度移到写字台里端, 蹲在那里,用手撬起了玻璃板。因为慌张,玻璃板上的砚台倾流出墨汁来, 墨汁流了一玻璃板,又沿着桌子流下来。外屋能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人都十分紧张, 又必须顾及着院门口的监视目光,鲁敏敏蹲在那里往外抽着照片。因为时间长了, 照片粘在了玻璃板上,她用力撕着。照片撕下来后,还有一点残迹留在玻璃板上,她用力抠着。  这时,大院门一片嘈杂,一群臂戴红卫兵袖章的大学生气汹汹地冲了进来, 拥上台阶,进了小院门。为首的正是那天在墙上贴最新动态的马胜利。 这边鲁敏赶紧压低声叫道:"敏敏,快回来。"鲁敏敏立刻放下玻璃板,因为动作仓促, 玻璃板砰地一声落回桌子,发出碎裂的声响。鲁敏敏连忙猫腰出来,贴墙站在原来的位置, 同时把那张四寸的照片对折又对折,塞到了裤兜里。  她探头看了看,那群学生正在院门口听那两个打前站的汇报, 便回头看了看墨汁流溢的写字台,立刻迅捷地贴墙进到爸爸房间里, 抄起一块白毛巾蹲下身擦着写字台上的墨迹,一边擦一边探头观看院里的动静。看到那群人朝客厅涌进来, 她赶紧将毛巾扔到墙角,一猫腰出了房门,依然背靠墙站在自己的位置。  马胜利现在觉得自己的斗争水平极大提高,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真是"革命群众吼一吼,能让大地抖三抖",过去扔铁饼也没有现在这样精神抖擞。 听说李黛玉的父亲自杀了,他更加觉得李黛玉需要他的照顾。 他在懵懵懂懂中觉得这是自己的又一个胜利。就好像水中捞虾一样,虾在手中跳着,其实已经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李黛玉现在就有点像他掌中一只可爱的小虾。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革命创造力火山一样喷发了。他已经查清楚了, 栗子胡同一号内院的作家,就是大名鼎鼎的鲁湘岭。过去这么多年不知底细, 一旦要打倒这个趾高气扬的作家也十分容易。他是北清大学红卫兵联络总站的副总勤务员, 既可以在北清大学叱咤风云,也可以管得宽一点,将手伸向全国。 他让北清大学中文系的红卫兵分站写了一些批判鲁湘岭的大字报,这些大字报立刻就被转抄到其他大学, 成了全国文化大革命中又一个新消息。现在,他亲自带领一批红卫兵到栗子胡同破四旧, 抄鲁湘岭的家。他还灵机一动, 以北清大学红卫兵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了"建造红海洋"的革命倡议。与此同时, 北京航空学院"红旗红卫兵兵团"也发出了相同的倡议:就是将所有的街道、机关、厂矿、学校的围墙都涂成红颜色, 要建设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今天出动,他负有双重任务:建造红海洋和抄鲁湘岭的家。  自行车、三轮平板车一路浩浩荡荡来到新街口。在他的指挥下, 上百个红卫兵开始用红油漆涂刷这一带商店林立的街面,同时, 他领着两个红卫兵率先冲进栗子胡同一号院,留下他们看守,准备大队人马完成了创造红海洋样板街的任务之后, 便来抄家。  一群人拿起刷子将红漆一道一道刷在店铺两边的墙上,真是畅快淋漓, 每一刷刷下去都立竿见影。副食店、菜店、百货店、钟表铺、新华书店、 药店的人纷纷拥到门口,用一种又胆战心惊又兴奋的神情看着他们,无一例外地对他们表示坚决支持。 他们刷了几块红得彻底的墙,这便是样板,然后,拿着油漆将其余每一道墙都刷上几道,用油漆刷指着各店铺的营业员们说:"我们已经做了示范, 你们要把自己门口的墙壁刷红。"说着,便把创造红海洋的传单贴在店铺的门上及水泥电线杆上。 当一二十桶油漆都刷空之后,他们把空油漆桶东倒西歪地撂到店铺门口,骑上自行车、 三轮平板车,一阵洪流似地卷进栗子胡同一号院。 坐在大门口的四大爷冲马胜利点头哈腰地招呼着,他也便对四大爷非常客气地点点头,说了一句:"我们来破四旧。 "一群人冲进内院。  马胜利雄赳赳地踏进客厅。当他看到一家六个人中四个女儿都戴着红卫兵袖章时,这个阵势有点意想之外。四个女儿除了老大矮胖些以外,其他三个都是漂亮女孩, 这对他也有一种隐藏在红卫兵袖章下的压力。靠左手站的最高挑的女孩, 那天打过一个照面,她显得最小,也最俊。马胜利今天才发现,她的嘴唇一点不厚, 那天觉得她厚嘴唇是一个错觉。她略低着头,目光上挑看着他,似乎还在无声的不满之中。  马胜利用北清大学红卫兵联络总站副总勤务员的气派说道:"你们一家六口人是吧?"母亲方可人说:"是,都在这里。"马胜利问:"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来吗? "没有人回答,过了一会儿,大女儿鲁敏开口道:"你可以讲一讲。"马胜利挥了一下手,上来几个红卫兵拿着浆糊桶在客厅的墙上刷开了, 一会儿就贴满了十来张黄色的大字报纸。这是北清大学批判鲁湘岭的一份大字报,题目是:"鲁湘岭为哪个阶级彷徨?"大字报大大的题目用红笔勾画着, 大字报中引用的毛主席语录用大一号的字书写着,大字报的最后几句话是:"彻底揭露反动文人鲁湘岭的反动真面目,抡起革命千钧棒,将他批倒批臭,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马胜利挥手一指,"看见了吧?"  全家人惊恐地不安地看着墙上的大字报, 马胜利觉出了革命舆论是革命行动的先行官的道理,他说:"你们现在先到院子里站着,我们要开始抄家了。 "看见一家人有些迟疑,他说:"你们放心,金钱衣物我们分毫不取,我们要搜查的是封资修、 反革命四旧。"他打量了一下四个戴着红袖章的女孩, 看到她们被大字报打蔫的样子,心里生出冷笑。苗条的四女儿那张微黑发亮的俊脸上无可奈何的样子, 让他再一次将她和李黛玉做了比较。看着她,他也找到了面对李黛玉时同样的感觉。 这种感觉实在好。  想到她们将会因为今天的革命行动而在明天丧失戴红袖章的权利, 他就有一种在北清中学抽打米娜的快感,这也是自己过去杀鸡时获得过的快感。将鸡头翻过来, 掖在反剪在一起的翅膀里,露出鸡脖子,拿起剪刀,几下就剪断了鸡的气管、血管。 看着鸡血汩汩汩地往外流,流满一碗。鸡在手中不时扑腾着,他牢牢抓住不放, 鸡垂死挣扎时,他用另一只手抓住鸡的双脚,高提起来,更有力地控制住它, 听凭它在手中做用力的挣扎,这时,你能感到鸡的痉挛。鸡挺起来做最后的挣扎, 喉咙便汩汩冒出带气泡的鲜血,每挣扎一下,冒一咕噜血泡,最后便直挺挺不动了。这时, 你把鸡撂在地上,它还会扑腾一两下,而后就在点点滴滴的血迹中一动不动了。  马胜利知道,今天不便于打人,也不需要打人。然而,他非常想有这个享受, 就是上去将四个女孩的袖章都拽下来。如果他此时有这个权力,那绝对是很痛快的事情。看着高高挑挑的最小的姑娘低头垂眼地从眼前走到院子里, 他感到非常解气:你那天的趾高气扬哪里去了?心中这样想着,嘴上不由得"哼"了一声。 对方扭过头瞟了他一下,那一瞟又让你感觉她的嘴唇很厚,眼睛很大。马胜利冷冷地笑了。  各屋的翻箱倒柜同时开始,一家六口人站在院子中央。 马胜利也背着手来到院子里,拿着皮带的手向四面发布着指示:"该动的东西一样不要漏, 不该动的东西一样不要动。"他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权威。当红卫兵从各屋里跑出来请示时, 他背着双手做着决定,尤其体会到了抄李黛玉家时体会到的感觉。  为了亲自查看各屋的战斗情况,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多年来的好奇, 他逐屋进行了巡查。转了一圈,便看清了整个院子的格局:屋里的东西也都还平常,只是房间之多、水龙头之多、院子之宽大让他愤愤不平。六个人一人一间房, 每间都比外院的房子宽大、明亮,这真是需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东西两厢的房间是四个女儿住的,没什么可抄的。南边的厨房,放菜、放煤、放自行车的空屋,也没什么可抄的。 重点抄的是正房,夫妻俩的房间都放满了书。鲁湘岭的房间迎门贴墙放着六个书柜。 他老婆的房间迎门贴墙也放着六个书柜,书柜里满满当当摆满了书。 马胜利看见红卫兵正东一本、西一本地挑拣着,便说:"不要这么缩手缩脚,除了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都清下来。"书潮水一般从书柜中倾泻到地上,片刻成了两座书山。 马胜利说道:"都扔到院子里。"于是,院子里出现了一座更大的书山。 一家六口人眼巴巴地看着蓬蓬勃勃的革命行动。  马胜利在房间里巡查着,看见写字台上的玻璃碎了,而且流散着许多墨迹, 他显得很首长地问:"你们把玻璃打了?"正在抄家的红卫兵看了一眼, 说:"我们一来就是这样。"马胜利皱了皱眉,看着写字台上零乱的样子,有了一点狐疑。 他目光又落在墙角一条沾着墨迹的白毛巾上,走过去把它拎起来看了看, 墨迹湿淋淋地露着新鲜的面貌。他俯身查看写字台上的玻璃板,在靠窗户的右前角,发现一张照片的残角。他看了看写字台四周,抽屉沿上也有淋淋漓漓的墨汁。 他叫来最先看守的两个红卫兵问了几句,思忖了一下,背着手走到院子里,来到一家人面前。  他两脚分立,双手背在身后,很权威地、有板有眼地、声音不高地说道, "请你们把手伸出来。"一家人莫名其妙,夫妻俩先老老实实地伸出了双手,马胜利点点头,"再翻过来,"夫妻俩又将手翻过来,马胜利又点点头,然后指着四个姐妹, :"也请你们把手伸出来。"三个姐妹把手伸了出来, 只有那个最漂亮的小女儿双手握拳放到身体两侧不动。马胜利走过去,"请你把手伸出来。"鲁敏敏不动。 马胜利摆了摆手,从屋里出来两个男生,他挥挥手说:"来两个女生。"随着传唤, 出来两个女红卫兵。马胜利抬起手中的皮带,很沉缓地指示她们站到鲁敏敏的身后, 依然背着手对鲁敏敏说道:"请你抬起手来,我们看一看。"这时,他注意到鲁敏敏的凉鞋、 袜子上都有黑色的墨迹。  全家人似乎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白白的太阳照下来, 院子里一片凝固而又紧张的气氛。马胜利在鲁敏敏面前来回踱了几步,站住,抬起头看着她, 说道:"你是自己伸出手来呢,还是我们采取革命行动?"鲁敏敏咬着嘴唇不说话, 看见她的膝盖在抖动,是有意的抖动还是不由自主的抖动此时很难分清。 马胜利摆了摆手中的皮带,两名女学生便伸手上来,鲁敏敏只好自己伸出了双手,右手沾着墨迹。 马胜利又在鲁敏敏面前来回踱了几步, 像是审问犯人一样缓缓地而又森严地说道:"玻璃板是打碎了,玻璃板下的照片是被揭掉了,玻璃板是刚刚打碎的, 墨汁也是刚刚流了一桌子,我现在问,那张照片在哪里?"  一家五口人都看着鲁敏敏。鲁敏敏低着头一动不动。"说呀? "马胜利在她面前站住。鲁敏敏说,"我已经把它撕了。""撕了?碎片在哪里?"马胜利问。 "我已经把它烧了。"鲁敏敏说。"烧了?灰在哪里呀?"马胜利说。鲁敏敏不语。 马胜利拿着手中的皮带,将铜头倒握在手里,轻轻拍打了鲁敏敏胳膊几下, "要不要我们继续采取革命行动啊?"这时,做父亲的说话了:"敏敏,把照片给他们,那都是历史,不能说明什么。"  鲁敏敏看了看马胜利,又看了看自己的家人, 从裤兜里掏出那张对折了好几下的照片,扔在了地上。马胜利"哼"了一声,指着地上的照片说:"你自己把它捡起来。"鲁敏敏还是一下一下抖着膝盖,低着头一动不动。"听见没有,你自己把它捡起来。"马胜利略微提高了声音,增加了威严的压力。鲁敏敏低着头, 略微抬眼看了看马胜利手中的皮带,依然一动不动。做母亲的这时上来,弯下腰说:"我来捡。 "马胜利抡起皮带抽打在方可人的胳膊上,方可人一下就被抽倒在地, 胳膊上出现了很宽的一道血印。大女儿鲁敏从背后把母亲拉起来。马胜利背着双手, 很近地逼视着鲁敏敏,"你把它捡起来。"鲁敏敏依然一动不动。马胜利突然双手向空中一振, 用震天动地的嗓门吼道:"你把它捡起来,你听到没有?"  这一声吼吓得鲁敏敏后退了几步,马胜利身后的鲁湘岭吓得一下瘫坐在地上。 大女儿及二女儿赶紧上去扶起父亲。鲁敏敏抬眼看了看父亲,弯腰把照片捡了起来。 马胜利把手一伸:"放到我手里。"鲁敏敏瞟了他一下,将照片放到马胜利手里。 马胜利将已经折得有些裂纹的照片一下一下打开,看到了鲁湘岭和一个人的合影, 他问:"这个人是谁?"鲁湘岭扶了扶眼镜说道:"这是陆定一,一块儿开会时照的, 很平常的照片。"马胜利冷笑一声:"很平常?你们这样做,就说明它很不平常, "他逼视着面前的鲁敏敏:"你在北清大学红卫兵采取革命行动的现场转移反革命罪证, 这是什么性质,你知道吗?"  鲁敏敏这一次真正颤栗起来。 马胜利感到自己比刚才高大多了:骄傲的小公主变成可怜的小羔羊了,又一个李黛玉出现了。他依然将皮带铜头倒握在手中, 用皮带轻轻托起着鲁敏敏的下巴问道:"你是哪个学校的? "鲁敏敏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回答:"北京实验女中。"马胜利通过皮带明显觉出对方下巴的抖动, 心中生出了特别成功的感觉,他问:"你说得大声一点,什么学校? "鲁敏敏退后半步躲开皮带,埋下头,用稍微大一点的声音说:"实验女中。 "马胜利又问:"你是实验女中的红卫兵?"鲁敏敏没有回答。这时, 马胜利身后的方可人说了一句在当时以及在后来都显得十分可笑的话:"她们学校红卫兵的头就是卢小龙的妹妹。 "马胜利扭过水牛一样的脖颈,冷冷地看了一眼这个出版社社长,高扬起皮带凌空抽了一下, 吼道:"卢小龙是卢小龙,你们是你们,卢小龙能救你们吗? "方可人仰着脸胆战心惊地站在那里,大女儿鲁敏将母亲拉到自己身前靠着。  马胜利威严地环视着一家人,又逼近鲁敏敏,伸手捏住她的红卫兵袖章, 轻轻往下拽了拽,"你还有资格戴这个袖章吗?"鲁敏敏扭过头, 用非常恐惧的目光看着马胜利拽袖章的手。马胜利又轻轻拽了拽这个袖章,"还是我把它摘下来吧。 "鲁敏敏伸出右手捂住自己的袖章,往后退了一步。马胜利没有松手,跟进了一步,说道:"我有这个权力,你知道吗?"他取下袖章上的别针, 将红卫兵袖章从鲁敏敏的胳膊上褪了下来。当他拿起鲁敏敏的手最后取下袖章时,觉出这只手光润而又潮热。  鲁敏敏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双手捂住了脸。 马胜利看着她慢慢说道:"我们会以北清大学红卫兵联络总站的名义给北京实验女中红卫兵发一个通知, 把你对抗文化大革命的行动告诉她们。"他回头看了看这家人,继续说道, "我们还可以把今天抄鲁湘岭家的情况写成大字报, 其中包括你这个实验女子中学的所谓红卫兵如何当场隐藏反革命罪证,都写在大字报上,张贴出来转抄全国各地。"鲁敏敏一下蹲到地上, 双手捂脸哭出声来。全家人都如遭灭顶之灾一样,傻呆呆立在那里。  马胜利重心放在一只脚上,另一只脚很潇洒地颠着, 用皮带拍打着鲁敏敏的肩膀讽刺地说道:"你可以去找卢小龙的妹妹,再通过她去找卢小龙, 然后通过卢小龙来跟我说情。"鲁湘岭这时有点颤巍巍地抬起自己干瘦的胳膊,说道:"这跟她没关系,是我让她去做的。"马胜利大吼一声:"我现在没和你说话,我在和她说话!"第31章  米娜恍恍惚惚如在梦中。  脸上两横三竖的伤疤使她的脸紧绷绷的,好像贴了橡皮膏,抽紧着她的脸皮。 阴阳头在太阳底下,左边温右边烫。出了汗,左边温暖右边凉。用手触摸, 左边毛茸茸的羽毛一样,右边又光又涩,剃净的发根像齐根割掉的麦茬一样扎手。 当她顶着阴阳头像褪皮的老鼠一样溜过校园时,不用抬眼就知道别人的目光是什么样的。 正像自己用手触摸能够觉出头顶一左一右的截然差别一样, 别人的触摸更能让她分明地感到一阴一阳在头上的分界。右边的光头能够感到别人目光的冷热锐钝, 左边的头发像茂密的竹林吹不透风一样。记得一次下乡支农割稻子,大片的稻田一半割尽, 一半还在。站在田头一看,一边是厚厚的稻海,一边是只留下稻茬的黑土地, 水稻在分界处像金黄色的墙。自己的头顶或许就是这个样子。  她也曾试图将左边的长发披过来,遮住点右边,这样, 至少有一点混淆不清的感觉。然而,她很快便将头发都归拢到左边, 怕这种混淆不清提醒红卫兵将左边的头发剪成平头,那样,自己的阴阳头就在任何时候都无法遮掩了。顶着阴阳头走路时, 她发现自己左右轻重不平衡了。左边有头发,脚步显出重来,右边没头发, 脚步显出轻来。这样一轻一重地行走,就好像左肩挎了很重的东西, 又好像穿了一双后跟左低右高的鞋,高一脚低一脚地踏在地上。校园的砖路原本就残缺不全高低不平, 当她一脚高一脚低地行走时,尤其不能适应这个路面了,她甚至有了残疾人的感觉。  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插上门,在镜子面前站住, 鸭蛋脸上两横三竖的伤痕还像篱笆墙一样静静地画着,阴阳头让她对自己的判断闪烁不定。 想象中黑色头发盖满全头,她便看到了往常的自己。想象中光头扩展到整个头顶, 她便找到了一个出家当尼姑的形象。新社会早已没有尼姑了,她便不俗不僧地立在阴阳之间。刚才, 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发跪地求饶,似乎很痛苦,现在却显得很麻木了。想穿了, 头发早晚能长起来,忍一忍就过去了。真正要紧的是,脸上的伤痕一定要养好,一定不要留下疤。 她觉出自己的冷静与现实,更能觉出自己要活下来的顽强愿望。 她像一条受了毒打的狗一样,爬过滚烫的炉碴和尖刺的荆棘,不管毛皮被划得伤痕累累,毛在身后挂满一路,还是一瘸一瘸地朝前挣扎着要活下去。  她见过农村打狗。狗先被打断了腿,嗷嗷叫着挣扎。再打头,依然不死,扭动着。又打脊背,脊梁骨打断了,听见骨头在木棒下折断的声音, 狗疼痛地朝天仰起脖子,折断的脊背成了直角,一个挺直,居然前爪离地立了起来,箭一样垂直射向天空。 这时,粗木棒又横扫过来,打在腰上,它一个后仰倒在地上, 白色的肚皮仰对着天空,它痉挛着,滚动着,口角流出粘稠的鲜血。看见它的胸部和肚皮在一喘一喘的, 还能看见它两腿之间一抽一抽的生殖器。接着,粗木棒垂直杵向肚皮,狗再一次扭动起来,几个彪形大汉抱住粗木棒使劲往下压,狗痛苦地挣扎着。脊梁早已断了, 腿已打折,头已打裂,嘴已打得合不拢,但还在奋力挣扎着, 试图用四爪和牙齿抓挠这根欲置其于死地的粗木棒。  过了一会儿,它挣扎不动了,仰面瘫倒在那里。几个彪形大汉才撤下手来, 擦着汗,满脸通红地说:"这个狗还挺耐打的。"他们坐在一旁休息了。没半支烟的功夫,狗又在地上一抽一抽地动弹起来,就有人说:"动不了几下了。 "又有人说:"看它能不能爬起来。"那条狗仰面躺着,微微地扭着,极力想翻过身来。做了第一次努力,便又恢复原状。像人仰躺一样,四爪完全摊开,又像一只飞在空中的风筝, 平平地张开着。有人说:"这下彻底没气了。"可是,它又抽搐起来,在肘部折成90度, 一抽一抽,抽了很久,接着,又做起翻身的努力。这次,打狗的人不说话了, 抽着烟看着它。周围看热闹的人都有了兴头。狗闭着眼,不知道这个世界在看它表演, 只是懵懵懂懂地走完生命的最后路程。它像还不会翻身的婴儿一样努着力。这一次, 它找到了一个角度,肩部和头部几乎翻过来了,一只后腿在空中软弱无力地乱刨着, 似乎在寻找空中的着力点,又失败了。白肚皮一下一下喘着。过了一会儿,再朝右翻, 左前腿和左后腿都在空中乱刨着,头使劲弯着。  终于,它大致翻过来了,只是右前腿和右后腿还被压在身体下面, 但左边的两条腿已经落地。它就这样趴着,喘着。正是在吃力地喘的过程中, 看出它的脊椎已经折断,在那里有一个生硬的折角。鲜血从口角、鼻子里更多地流了出来, 它的脖子整个贴地,嘴张着,血流得越来越多。它挣扎着又一翻,右边的腿从身体下面抽出来。 尽管濒临死亡,它却恢复了狗的尊严。看见它奋力往起站。先是两个前腿用劲, 然而,腿被打断了,只好又趴在那里,而且失去了俯卧的端正,侧躺着。它喘着、 挣扎着,像匍匐前进一样移动着,居然移出很长一段距离,身后拖出的血迹令人惨不忍睹。 它终于趴在那里不动了。头枕在前腿中侧卧着睡着了一样。  这是米娜在稻田旁看到的永志不忘的场面。  她要学习狗的精神,即使爬着也要活下来。  语文教研组的冯老师自杀了。那天, 他们这些反革命顶着黑白分明的阴阳头劳动改造,清除一道污水沟。冯老师的尸体被一辆三轮平板车拉了过来, 直挺挺的身子随着平板车的颠动僵硬地晃着,像一根木头。眼睛半睁半闭地凸起着,嘴合不上, 向着天空的表情十分可怕。路过一个小坑凹,平板车猛然颠动了一下, 僵硬的身体几乎滚落下来,又硬梆梆地落回平板车上。拉她的是学校的两个工人,去处自然是火葬场。  看着尸体被拉走,劳改队的阴阳头们纷纷收回胆战心惊的目光, 继续沉默不语地用铁锹挖着沟里的污泥。七十来岁的老校长昨天摔倒在剃头的现场,不省人事, 今天居然也弯着腰吃力地在沟里干着活。那矮小的身躯弯下来, 两手握在锹把的前半截,后半截高高地挑在后面,样子十分渺小。米娜知道,反革命不怕劳动改造,天天挖沟,天天给饭吃,就谢天谢地了,怕的是天天批斗。自己要活下去,首先就要逃避批斗。  她回想起第一天在日月坛公园遭受毒打后曾想到过的装疯。 她试着实施装疯的计划。她逐渐变得两眼发直,变得听不懂人话。当红卫兵挨个责令他们交待罪行时, 她便傻呆呆地看着他们。别人说她装傻,她听不懂红卫兵勒令她写检查, 她懵懵懂懂地接过稿纸,撕下一页揉一揉,就放到嘴里往下咽。看到周围莫名惊诧的目光, 她便"哇"地一声开始呕吐。她发现,只要一回忆那天咽纸条的经历,就产生呕吐感。 只要再嚼点纸咽一下,呕吐感会一下被刺激起来。 当胃中的消化物带着胃酸像瀑布一样喷泄出来时,那些审讯她的红卫兵都惟恐躲闪不及。 她就接着把第二页纸揉一揉往嘴里塞。一个矮个子的女生一脸嫌弃地缩回身看着她,一个男生一把将剩下的几页纸抽走,说道:"算了,去干活吧。"她还是傻呆呆地站着,浑事不懂。 红卫兵把铁锹塞到她手里,她似乎恍然大悟,去挖污泥了,一边走一边唱起了歌:"大海航行靠舵手, 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 "接着又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边唱一边扭秧歌。  她知道,装疯也只能唱革命歌曲,唱反动歌曲是要挨打的。装疯还不能装得过分,过分了,会把你关起来,也是很难活的。反正她随时能够呕吐; 反正她已经剃了阴阳头,脸上画着两横三竖;反正她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不是斗争的重点。 适可而止地装装疯,慢慢就把自己从批斗中"解放"出来。只要一上批斗会,她就呕吐。没有一个批斗现场愿意破坏自己的严肃景观,这样, 她成了一个唱着歌挖泥沟的劳改分子。  唱着唱着她便发现,装疯其实是件非常舒服的事情。她不需要看人的脸色, 不需要注意周边的环境,她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大傻瓜。 她扛着铁锹在校园里扭来扭去,她在"大海航行靠舵手",她在"万物生长靠太阳",她在"鱼儿离不开水呀, 瓜儿离不开秧",她在"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她在"红军不怕远征难", 她在"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唱着、扭着,自己像一个依依呀呀、跌跌撞撞乱走、乱爬、乱叫唤的大娃娃。浑身的筋骨从来没有这样舒服。当她夹着脸盆去洗脸房洗脸时, 也是这样唱着扭着就过去了。人们头一回见她这样,都会瞠目结舌,见多了,便习惯了。你这样走过人群,几乎没有人再注意你。这种又自由自在又被遗忘的感觉太舒服了。  她走到哪里唱到哪里,高兴的时候就扭一扭,这种唱和扭就是锻炼身体, 何乐而不为?这样一想,就扭得更多了,终日不停了。走路扭,洗脸扭,洗衣服扭, 劳动改造扭,挖泥沟的时候扭,担大粪的时候扭,扫厕所的时候还扭,一边扭一边唱, 对周围的一切都熟视无睹。这是最大的自由,是疯子才有的特权。 领悟到这个好处之后,她甚至想,怎么人们都没有想到装疯呢?怎么人们不知道疯子有多大的自由呢?  她的空间越来越大。洗了衣服,晾在宿舍外边的铁丝上,她一边唱一边扭, 一边扭一边晾,居然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她拿起一件汗衫,拧干,然后两手拽住两端,在手中转着跳了起来,跳着跳着,用一个舞蹈姿势将汗衫晾在铁丝上。 再拿起一个短裤,同样是拧干,两手拽住两端,再左转转右转转,脚尖着地跳着芭蕾舞, 在原地旋转720度,做出各种荒诞不经的舞蹈姿势, 最后以一个抒情的动作把衣服晾到了铁丝上。晾衣服的师生都离她远远的,她永远有足够的地方晾衣服。当然, 她也有一个原则,就是回到宿舍楼里之后,一进走廊,唱的声音就低一些,回到自己的房间, 声音就更低一些。她绝不打扰宿舍楼学生们的睡眠,她不愿意被赶出去。  到了晚上,她想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便十点、十一点、 十二点在大操场里扭起来,唱起来。有月光,没月光,都任她自由飞翔。有时候, 她居然一个人跳开了华尔兹,旋转起了芭蕾舞,高兴了,还可以做自由体操,一边做一边唱,秧歌、 华尔兹、自由体操及广播操混在了一起。她癫癫狂狂地在大操场上舞来舞去。 如醉如痴的表演给"疯子"带来越来越稳固的可信度。在自由自在的歌舞中, 她觉出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她的腰身越来越柔软,腿部的肌肉越来越绷紧,胸部越来越有弹性, 手臂越来越舒展。自己也越来越能吃,就着咸菜,窝头一顿饭可以吃两个。 这种狼吞虎咽的粗大胃口和"疯子"又是非常配套的。她觉出了这种挥洒自如的幸福感。 当月亮从深夜的天空照下来时,革命的校园早已寂静无声,大多数的窗户也熄了灯, 她一个人走到荒草遍地的校园里,做芭蕾舞的原地旋转, 做挺胸昂头伸手向前方的抒情动作,做庆祝胜利的扭秧歌。她觉得自己真是最聪明的人。她是一条会动脑筋的小母狗。 她经常唱着扭着还想着,要是有一天不让她这样唱、这样扭,又该怎么办呢?  扭得浑身出汗了,她绕着操场慢慢走起来。不管有人没人, 她都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漫步,她要踏着秧歌步晃着走。慢慢走到操场边的树荫下, 她从疯子的角色中出来了,脚步慢下来,两手握在身前,一边走一边想,自己怎么才能和卢铁汉通个电话呢?电话只有办公室有,白天不能去,晚上也不能去。她没有权利离开学校, 这样一个阴阳头和篱笆伤痕,就是逃到街上去,也打不成电话。只有在学校里她才是安全的, 她的装疯也只有在这里才有意义。可是,她需要和卢铁汉联系一下, 她也希望卢铁汉能够和卢小龙说一说,改善一下她的处境:她愿意继续装疯,但她不愿意继续当反革命。  突然,她觉得黑暗中有人在盯着她,像是遇到了鬼,也像是遇到了狼, 她一下毛发悚然。转过头才发现,旁边的一棵树下蹲着两个人, 两双眼睛像黑夜中的豹眼一样绿绿地发着光。她为自己刚才走神而恐惧,又难以一下进入疯态,便僵在那里了。 那两个人站了起来,走出树影来到月光下。是两个男生,一个叫宋发, 一个叫王小武,都是贫下中农子弟,她给他们代过课。宋发还是北清大学红卫兵的发起人之一。看来,他们已观察自己许久了,她觉出了危险。 宋发黑森森的眼睛平视着她说道:"你怎么还没睡?"王小武挂着一张黑长的脸,站在宋发旁边,没敢正视米娜。 米娜仓皇之中又尴尬地扭起秧歌步来,唱开"大海航行靠舵手",出了树影,站到月光下。 宋发伸出手很严肃地制止住她,说:"别唱了,我们早看清楚了。"米娜一下僵在那里, 两只手还呈一个扭秧歌的造型。宋发看了看王小武,说道:"咱俩今天看见的, 睡一晚上就忘了。"王小武微微点了一下头,宋发又对米娜说:"我早就观察过你, 我明白你的意思。"  米娜觉得浑身透凉,像玻璃人一样被月光照得清清楚楚。她开始轻微打颤。 宋发说:"我们知道你没有什么大问题,我们也知道你过去对贫下中农子弟不歧视。 "米娜想起来了,两年前开学,迎接新生进校时, 宋发和王小武从北京远郊区考入北清中学,那天在校门口,他们的行李卷散开了,忘了是宋发的还是王小武的, 农家的被褥里滚出了布鞋、衣服、煮熟的老玉米棒子,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米娜当时正骑车路过,马上停住车下来,蹲下身帮他们收拾起东西, 又将他们的行李卷横捆起来,行李散发着农村炕头捂出来的草木灰味和潮湿的馊味。然后, 她将行李卷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和他们一起推着进了学校。那以后,每次见面, 他们都很尊重地叫声"米老师"。两年了,校大人多,见得少了,也就淡忘了。  米娜在月光中咽了一口唾沫,她什么也不能解释。宋发又看了看她, "你还接着跳吧,我们走了,我们刚才也是在这儿说话呢。"说着,宋发拉住王小武的肩膀, 两人扭转身慢慢走开了。看着他们的背影,米娜叫道:"那……"宋发回过头, 疑问地看着她。米娜嗫嚅地说道:"你刚才不是说我问题不大吗? "宋发皱着眉说道:"都知道你问题不大,就是看你喜欢打扮,也没揭发出你别的什么问题。 可是现在谁也帮不上你。"米娜可怜兮兮地看着他们,宋发绷着嘴思忖了一下,眯着眼看了看她,说:"确实帮不上你。现在学校正在召开文化大革命代表大会,选举校文革, 以后看情况吧,现在也说不清校文革谁掌权。"  宋发扭头要走,看见米娜在月光下披着半边头发,像个没人管的狼崽一样, 便又说道,"6月2日那天卢小龙把你和贾昆从日月坛公园拉回来, 到现在还有人揪住不放,拿这事攻击我们北清中学红卫兵呢!"他停了停,又说:"你就先跳着吧, 文化大革命还早呢。"  看着两个人在月光下走过宽阔的操场,渐渐隐没在楼群的阴影中, 米娜好长时间都找不到重新扭起来唱起来的感觉。第32章  面对要冲上楼抄家的北清中学红卫兵, 挡在楼梯口的沈丽脱口说了一句:"我认识卢小龙。"一伙人愣了一下,看着沈丽袅袅婷婷地站在楼梯上, 朱立红觉得受到了居高临下的污辱,也觉出了自己及身后一群人被压抑的冲动。 她一瞬间觉得自己像被吹起来的气球一样胀得粗粗大大,体积可以占满整个客厅, 虽然她的身体没有那个高度,却有了意想不到的宽度及厚度。在瞬间的迟疑之后, 朱立红也脱口说了一句:"认识他有什么用?革命造反六亲不认。"说着,就要往楼上冲。  沈丽站在比地面高两三级的楼梯上挡住去路, 朱立红使劲踏响着脚下的木楼梯,威胁地举起皮带,做出要抽打的样子。沈昊从客厅的沙发里高高大大地立起来, 吊起高额头下那双硕大的眼睛,声音宏亮地嚷道:"《十六条》【1】讲了,要文斗,不要武斗。"朱立红冷蔑地看了一眼这个"国民党军官",心说, 你还知道《十六条》?她收起手中的皮带,将沈丽挤到一边,一群人呼呼噜噜冲上二楼。  二楼是沈丽的琴房和沈昊的书房,一间一间房门被冲开后,看见雍容华贵的陈设,开着盖的钢琴和贴墙而立的一个又一个装满书的高高的书柜。 朱立红用手中的皮带指挥道:"先把书架上的书全部拿下来检查一遍,是四旧的全部销毁。 "跟朱立红一块儿来的,还有北清中学红卫兵总部成员之一宋发, 这个贫下中农子弟一见满屋古色古香的雕花家具就说了一句:"这真是资产阶级。 "他伸出手掌将一排钢琴键摁得叮当乱响,说道:"这算不算四旧?"朱立红瞟了一眼这个留着寸头的贫农子弟, 在对敌斗争的同仇敌忾中生出一丝对他的轻蔑。她举起武装带随便抽了几下琴键, 钢琴发出一阵零乱怪诞的声响,说:"这个可以不算。"又说:"上面还有三楼, 留几个人在这里抄,我们上去。"她和宋发雄赳赳地将木楼梯踏得一片声响,冲上三楼。  沈丽已经上了三楼,并把所有的房门都关上了。朱立红命令道:"把门打开。 "沈丽说:"这是我们的卧室,外人不能随便进。 "朱立红双手叉腰说道:"我们才懒得欣赏你的卧室,我们是要破四旧。"沈丽说:"四旧我们自己可以破。"朱立红说:"红卫兵有权帮助你们破。"宋发抬起黑黑的眼睛锐利地瞄了沈丽一眼, 闪开沈丽的目光,对朱立红说道:"不和她争论,我们进去抄就是了。"说着, 就与朱立红带着一群人挤开沈丽,将她身后的房门撞开了。  这是沈丽的卧室。窗外的槐树滤进来幽静的阳光, 房间里洋溢着一股幽静雅致的气息。深棕色的地板,墙壁,家具,宽大的雕花弹簧床迎面摆放, 床边放着深棕色的床头柜。左面靠墙立着几个大衣柜,右面靠窗放着写字台。 写字台旁边是一个低柜。再过来,右后方的墙角,是一个斜对着床的梳妆台。 右前方的墙角处还有一个小一点的梳妆台,台上的镜框里是沈丽的照片。迎面木板墙上,挂着一个很大的镜框, 是沈丽穿着泳装坐在海滩上的照片。这张几乎像真人一样大的照片, 喜盈盈地看着冲进来的每一个人。  朱立红感到了环境对自己的压力, 同时也感到了自己对环境的冲击力和破坏力。她再次觉得自己的身体成倍膨胀,粗大无比。她手中拿着皮带,叉腰而立, 显出横扫千军如卷席的气派。她冷冷地盯着沈丽那张泳装照,用皮带一指:"这就是奇装异服,这就是四旧!"冲进来的红卫兵中,有几个是宋发同班的贫下中农子弟, 他们显然被这种奢侈的资产阶级生活惊呆了,迈进门时有些怯巴巴的, 当他们的脚在光滑的木板地上踏出声响时,似乎有种怕把脚底下的地板踏坏、踏脏的畏缩。 一个面孔黝黑的男生环视着房间里的摆设,懵懵懂懂地张着嘴,人都似乎矮了一截。  倒是宋发沉得住气,他浓黑的剑眉下一双眼睛眯得很锋利,表情有点阴森, 他用力踏着脚下的地板说道:"这就是资产阶级。"同时扭过头, 恶狠狠地看着自己带来的几个贫下中农子弟,冲他们一挥手,命令道:"呆着干什么,快抄! "十来个人冲向衣柜,梳妆台,写字台,床头柜,还有衣柜旁边的一个小书柜,拉抽屉, 开柜门,倒海翻江。朱立红抡起铜头皮带,向沈丽的大镜框抽去,玻璃一下出现爆破似的裂纹。  宋发掀起弹簧床上的褥子看了看,他为自己刚才进门时受到的压迫感到耻辱, 也为此刻的报复而冲动,他觉得自己还没有放开。他不敢正视沈丽冷冷的目光, 又一次感到受压迫的屈辱,内心涌起新的报复的冲动。他喊了一声"他妈的", 就一下踏到床上,践踏起柔软的弹簧床,并在上面走来走去。沈丽不动声色地看着他, 他居高临下地看了沈丽一眼,便躲开目光, 双手叉腰站立在弹簧床上指挥红卫兵将每个抽屉都拉出来,进行彻底的翻查。  看到自己带来的贫下中农子弟在拉抽屉时动作有点小心谨慎, 远不像干部子弟那么干脆利索,他冲他们嚷道:"怕什么?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能温良恭俭让, 怎么缩手缩脚的?"他特别冲那个厚嘴唇的红卫兵嚷道:"王小武,你是怎么搞的? "王小武正在翻来覆去试着把一个拉下来的抽屉装进写字台里,这时不知所措地仰起脸来,看着高高在上的宋发。宋发向他招了招手:"你上来。"王小武走到床边, 有些不解其意。宋发目光犀利地盯着他:"让你上来!"王小武看着床上漂亮的软席, 踌躇着没有抬腿。宋发两脚开立在床上颠了颠,说道:"让你上来知道不知道? 没骨头啦,这点勇气都没有!"王小武抬起一条腿,放到了床上,似乎这是一个经不住踩的地方。宋发不耐烦地伸出手一下把他拽了上来。沈丽冷冷地看着这个场面。  王小武看了沈丽一眼,避开她的目光,很别扭地站在宋发身旁。 宋发背着手严厉地训斥道:"这就是革命!"说着,他用力一左一右在弹簧床踏起步子来, 又用力颠了颠,对王小武说:"跟我学。"王小武吃力地在弹簧床上一左一右踩着。因为畏缩,也因为弹簧床上找不到平衡的感觉,当他转圈踩来踩去,并躲避着沈丽的目光时, 一脚踏到床边,很重地摔倒在地板上。  这时,有人喊了一句:"还有那两个老东西的卧室呢,我们去几个人到那里抄!"几个人正要冲出房门,一下子站住了:卢小龙出现在门口,后面站着华军。 卢小龙一眼看见朱立红,他问:"是你带来的?"朱立红说:"是,我们刚开始抄。 "朱立红回头看了看沈丽说:"她说她认识你。"  卢小龙这才看见了沈丽,一时感到十分惊讶。妹妹一直说帮他寻找到她, 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他低声问朱立红:"这不是沈昊家吗?"朱立红说:"是呀,她就是沈昊的女儿,她说她认识你。"卢小龙明白了。沈昊是国共斗争史上有一定名气的人,这他早就知道。想不到的是, 在日月坛公园遇到的漂亮女孩就是这位国民党军阀的女儿。他这才想起来,刚刚从一楼上来时,坐在客厅里的沈昊为何如此面熟, 那天在日月坛公园喷水池边遇到的老先生正是他。 看来自己今天及时赶到这里确实十分必要。刚才,他一回到北清中学, 华军就向他汇报了朱立红这两天领着北清中学红卫兵的所做所为。讲到朱立红领着红卫兵来抄西苑时, 华军以一个对卢小龙最忠心耿耿的助手的角色说道:"抄西苑,抄民主党派人士,合适不合适?出了问题,都是你的责任。"他当即就决定骑车赶过来。  他对沈丽点点头,又对朱立红说道:"我们确实认识。 "朱立红照例用那全场都能听到的广大嗓门说道:"你们认识,也不妨碍我们破四旧吧?"卢小龙笑了笑, 他在寻找自己的思路。屋里的红卫兵已经停下了翻腾的手脚,注意着卢小龙的态度。 沈丽此刻也毫无表情地看着卢小龙。卢小龙对朱立红笑了笑, 说道:"民主党派的家,我们暂时不要抄,怕不符合政策。 "朱立红双手叉腰大声说道:"破四旧是大方向,'8·18'大会上林副主席都讲了,《人民日报》也发社论了。 "卢小龙有些拘谨地笑着:"破四旧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去呀,外国大使馆里你可以去吗? "他用商量的口气说道:"你还是先带大家回去吧。"  朱立红脸扭到一边,垂着眼说道:"沈昊是大军阀,有什么不可以抄的? "卢小龙说:"沈昊后来投诚了革命。"朱立红说:"投诚革命怎么了,彭真都打倒了。 "卢小龙说:"沈昊在历史上还帮助过毛主席。"朱立红"哼"了一声:"谁能证明?""文史资料上都能看到。"卢小龙一直用哄慰的、和善的、拘谨的微笑说着话。 朱立红则怒气难平地说了一句:"我没听毛主席说过。"  沈丽看了他们一眼,走出房门,听见她推开另一间房门的声音,很快, 她拿了一个镜框过来,将它立在了梳妆台上。这是沈丽和沈昊一左一右站在毛主席身边的合影,照片的下面是一行小字:"一九六六年七月于武汉"。朱立红一下泄气了。 宋发尽量不发出声响地从床上下来了,乱糟糟的屋子有了一瞬的安静。  卢小龙看了看屋里的情景,用思索的、商量的语调对朱立红说:"撤吧。 "朱立红又不甘心地问:"别人家呢?"卢小龙依然用若有所思的声音说道:"都撤吧, 就这么定了。"朱立红知道,卢小龙从不大声争论。但当他每次这样似乎是思索地、 商量地说出意见时,其实已经是不可更改的决定。她挥了挥手说:"撤! "卢小龙依然垂着眼站在那里,声音不高地说了一句:"收拾一下再走,尽量恢复原状。 "红卫兵们纷纷把衣柜门关上,把抽屉推上。王小武还去把踩裂的软席拉一拉。  一群人踏响着木楼梯,滚滚而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沈丽和卢小龙,华军等在门口。卢小龙有些不自然地笑了一下,对沈丽说:"没想到今天在这儿遇见你。 "沈丽穿着一件白色连衣裙,袖子一直到肘部,下摆长及脚面,她两只手握在身前, 看着满屋的狼藉说道:"看你这个学生领袖的队伍。"卢小龙歉意地说:"真对不起, 你自己还得再收拾一下。"沈丽说:"我不收拾谁收拾?"卢小龙说:"要不, 我帮你收拾也行。"沈丽说:"不用。"卢小龙说:"我刚听到消息就来了,还是晚了。"沈丽说:"还好,还没有糟蹋父母的卧室。"她转头看了看站在门口的华军, 卢小龙回过头对华军说:"你到各楼看一下,叫咱们的人先走吧。"  华军看了看卢小龙,又看了看沈丽,满脸疑惑地下楼了。  卢小龙顿时感觉轻松了一些,他说:"没想到沈昊是你的父亲, 也没想到今天会这么巧合地遇见你。这下我们算真正地认识了。"沈丽穿着拖鞋在屋里走了两步, 站住说道:"非常荣幸。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卢小龙咧开大嘴笑了:"哪儿的话。我在批判大会上看到你了,我妹妹说你挺关心我。"沈丽轻轻踢了踢掉在地上的硬币,说:"我不过是好奇。"卢小龙凝视着眼前, 半笑不笑地说道:"我还托我妹妹打听你呢。""打听我?怎么打听?"沈丽抬起眼。卢小龙说:"我妹妹说, 她有个同学的母亲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可以通过她找到你。""找我干什么? "沈丽打量着卢小龙。卢小龙始终没有摆脱拘谨,他说:"我让她打听的。"  沈丽看着这个有些拘谨的男孩子,想到毛主席对他的评价, 觉得有趣地笑了:这个卢小龙相貌也太平常了,个子大约和她一样高,站在那里还显得有些窝窝囊囊, 这个窝窝囊囊的人能够让红卫兵听他的指挥,真有点不可思议。她在屋里走了两步, 指着墙上的镜框说:"你看,把我的镜框都打碎了。"  卢小龙这才摆脱了面对面说话的拘谨,走到镜框前面。 照片中的沈丽身着泳装站在沙滩上迎着风欢笑着,他由衷地赞叹道:"这照片真漂亮。 "沈丽"哼"了一声:"照片漂亮,人呢?"卢小龙转头看了看沈丽, 又看着照片说道:"人我不好意思正眼看。"沈丽问:"为什么?"她的声音显出了熟识与亲热。 卢小龙说:"因为人更漂亮。"  沈丽笑了,一瞬间,她甚至有些感谢红卫兵今天的行动了, 这让她读到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卢小龙此刻则真心地感谢文化大革命,正是这场大革命, 开始给他带来了一切。注:  【1】《十六条》 即《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因为其中共有十六条决定,故简称《十六条》,于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通过。第33章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如何相处,不仅决定于两个人的本质, 还决定于他们所处的全部环境。看着沈丽卧室扫荡后的一片零乱, 卢小龙暗自庆幸红卫兵抄家打破了这个环境的高雅。他完全能够想象,倘若在正常条件下单独踏进这个家庭, 这里的居住环境和气氛,一定会让他感到压抑。  沈昊上楼来了,高高大大地出现在门口,沈丽对他说:"爸爸,这就是卢小龙。"沈昊眼睛瞪得圆圆的,他总是用这种类似惊愕的目光看着他所感兴趣的人, 他伸出手有些风趣地训导道:"我们上个月在武汉见到毛主席,毛主席还说你是学生领袖。 你这个学生领袖可要把你的兵带好哦,回去以后,要好好整顿整顿,不能乱来。 "卢小龙笑一笑,依然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着眼前,说道:"沈老,您也是带过兵的, 您知道带兵有时候得严厉,有时候也得哄他们高兴,要不也带不动他们。 "沈昊用一种有意不加掩饰的怔愣表情看着卢小龙,这也是他特别的幽默感,说道:"言之有理。 "沈昊虽然对和卢小龙谈话饶有兴致, 但还是以一个做父亲的通情达理把初次见面的时间与空间留给两个年轻人。他环指了一下房间,依然睁圆了很大的眼睛, 用夸张的严厉与不满表现出又一种沈昊式的风趣,说:"你看看搞成什么样子了。好了, 就罚你帮沈丽收拾一下了。"说着,他一跛一跛地下楼去了。  沈丽感谢父亲给了她与卢小龙交谈的空间, 卢小龙也感谢沈昊给了他与沈丽谈话的空间,他们现在都有这个需要。沈丽拿来一把棕毛扫帚,将地简单扫了一下; 又拿来一个墩布,将地大致拖了一拖;又拿了抹布,将两把椅子擦出来。 她把抹布扔在桌上,又回去洗了手,回来后一指擦好的椅子,说:"坐下吧,等你走了, 我再好好收拾。"卢小龙想了想外边队伍的撤退情况,觉得还有一点时间坐在这里, 便坐下了,他说:"你的房间挺幽雅的。"沈丽也坐下了,两手相握放在身前, 说道:"要不是今天这种特殊情况,我从来不让别人进我的卧室,我只在琴房里会朋友。 卧室是人体的一部分。"  卢小龙拘谨而又幽默地笑了,说:"那我今天是进到你的身体里来了。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都觉出了它能够引伸出的意思,不禁都有点脸红。沈丽瞟了一眼卢小龙,说:"你这话不合逻辑。"卢小龙也觉出刚才的话语无意中流露的意思有些猥亵, 然而,又不能不从逻辑上狡辩,他说:"这是从你的话里推论出来的,完全符合逻辑。"  沈丽看着他又拘谨又大胆的样子,没想到她和卢小龙就这样自然地结识了。 一瞬间,脑袋里冒出一句小说中看到的格言:"生活总是特别巧妙地安排一切"。 她想阅读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正文。从以前的序曲到现在的正文, 可以说是不错的开篇。不过,这个故事并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男女之间怀着恋情的兴奋, 她丝毫都没有将卢小龙看成这样的交流对象,她只觉得自己在读一本类似《西游记》的故事, 她和这本"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成为很有趣的朋友。当然,也不这么单纯, 还有一些朦朦胧胧的东西,这是她和几个情投意合的表弟一起相处时能够感受到的亲切意味。 那意味是姐弟式的,又不完全是姐弟式的,有那种男孩和女孩性质的东西。 这一瞬间的感觉是非常飘浮的,当一窗绿树将夏秋之间的阳光明明亮亮地过滤进来时, 她又觉得自己面对的故事有点像动画片。让她感到高兴的是,卢小龙是一个爱干净的男孩。 他穿着白衬衫旧军裤坐在这里,没有给这个房间带来任何让她不舒服的不洁气味。  卢小龙拿起沈丽刚才扔在写字台上的抹布,将写字台擦出一个边来, 以便将自己的胳膊肘架在上面。及至想到什么,又站起来将沈丽坐的这一边也擦出一条边来, 然后坐下了,将椅子拉得妥贴一点,右靠着写字台侧, 右后方就是那扇绿树成荫的窗。沈丽也把椅子拉得妥贴了一点,她坐在写字台的正面, 左手也便舒服地放到了写字台上,可能觉得卢小龙刚擦过的写字台有些湿,手臂放在上面有点发粘, 她又拿过一张报纸垫在下面。两个人就这样很舒服地、半斜不正地相对而坐, 进入比较妥当的说话关系。  这个关系因为卢小龙擦拭写字台引起的环境细节的变化, 很快便有了让他们觉得非常自然、其实又非常突然的发展。  沈丽左臂下垫的报纸在宽度上一半在桌面上,一半在桌面下, 在长度上已经到了卢小龙的手下。 卢小龙看到那张报纸随着沈丽胳膊的活动还在宽度上滑向桌子下面,而且因为潮湿桌面的粘涩作用,在滑动的过程中是上面几层在移动,报纸显出卷皱来,他便伸手将报纸向写字台里边拉了拉。这原本是个顺手的事, 然而它使得沈丽不得不抬起手臂,等再落下时,卢小龙又将报纸抚平了一下,两人的手居然有了轻微的接触。这个无意的接触却诱发出有意的行为:卢小龙轻轻捏住了沈丽的手, 在说话的过程中若有所思地端详起来。沈丽没有想到事情竟会这样发展, 她从小对自己的美丽给予男性的压力是敏感的,对与男性身体的接触也是敏感的, 没有哪个人敢于随随便便握住她的手,更不要说在第一次认识时就如此大胆。然而, 今天的这个过程实在是太随意了,卢小龙轻轻捏着她的手端详着,那漫不经心、 若有所思的样子使得沈丽竟不好意思抽回自己的手。  卢小龙也没想到自己如此大胆,没有想到这一步如此漫不经心就实现了。 两三个月来,他对这个姑娘的种种渴望与想象已经造成了足够强烈的心理期待和紧张, 与她初次结识应该是矜持的,充满心理压力的。然而,无意中把对方的手握在手中, 就突破了一大段原本要反复试探才能走过的距离。今天抄家造成的氛围, 使得一切都懵懵懂懂、有意无意地过渡了过来。在坐下来之前, 他的内心还在非常紧张地想着该如何与沈丽谈话。他知道自己渴望什么,甚至感到内心在怦怦乱跳。 当沈丽麻麻利利地收拾时,他一直帮忙挪动椅子来转移自己的紧张。及至现在把她的手握到自己手里, 他依然觉得十分紧张,然而,他可以在漫不经心的注视和摩挲手的过程中若有所思。 这种不进也不退的状态麻木着一切,也维持着一切。他知道,自己绝对不能抬眼, 也绝对不能流露出与漫不经心、若有所思不一致的敏感, 更不能停止似乎是漫不经心的话语,总之,他像一个持久不变的、嗡嗡的噪音一样维持着这个格局。 他的身体一动不动,手用同样的频率和动作摩挲着那只手。这种摩挲绝不可停下来, 也绝不可增加内容。维持现状的重复,就是维持现状的全部手段。  在摩挲中,他觉出了这只手的美丽。  这只手不大,手指修长而且丰润。握在手里,感到它是温热的,又是温凉的。 手的皮肤十分润泽,和它的接触,衬出自己皮肤的粗糙。似乎在摩挲一块玉,久而久之,也能润泽自己的手。这只手很适宜绘画,加上手腕小臂, 让人联想到这个生命的年轻美丽。想到绘画,他那美术的细胞便活跃起来,想到蒙娜丽莎的手,想到达芬奇。 这双手比蒙娜丽莎的手年轻得多了,当然,这双手没有蒙娜丽莎那样温柔、敦厚和善良,在秀美中有些高傲,给人冰清玉洁不可侵犯的感觉。这不是给人以抚慰的手, 而是让你匍伏在地只能亲吻指尖的手。他为自己这个西方古典小说中的联想感到可笑, 模模糊糊掠过电影《三剑客》的一些镜头,那里似乎有类似的场面。  然而,好景不长,沈丽似乎一直注意着他讲述的文化大革命见闻, 但显然也有些心不在焉,她一直含着若有若无的微笑观察着这两只手在进行和维持的过程。这时,她做出了要抽回手的动作,卢小龙干脆用力一些抓住她,沈丽笑着把手抽回去, 说:"抓住不放啊,太放肆了吧?还没有人敢对我这样,你胆挺大的嘛。 "卢小龙有些尴尬地看着自己的手孤零零地留在桌上,把它抽了回来,笑着耸了耸肩, 说道:"我大什么胆呀?这会儿已经出了一身汗了。"沈丽笑了, 为这个调皮而老实的说法感到愉快。这个男孩拙拙的,却有一种不让你讨厌的趣味,她说:"你出什么汗呀? "卢小龙说:"紧张呗。"沈丽说:"紧张什么呢?"卢小龙说:"怕你的手跑了呀。"  沈丽靠到椅背上大笑起来, 她确实没有想到自己和这个风云全国的学生领袖就这样开始了故事。卢小龙看了看她,显然在这种开篇中逐渐找到了感觉。 他过去也多少自觉到自己性格的某种力量,现在,在沈丽面前他有了新的自信, 他决心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独特风格,看来这恰恰是能够征服这个原本对他形成很大压力的女孩。 他笑了一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说,我想了她好长时间,今天好不容易见到她, 还逮住了她的手,这容易吗?"沈丽笑得有点前仰后合了, 她十分开心地说:"你想了我很久吗?"卢小龙盯着她说道:"从那天日月坛公园第一次见面, 我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想你。"沈丽收住了笑容,向后抖了抖头发,问道:"为什么晚上想? "卢小龙回答:"白天忙着干革命呗。"沈丽问:"想我什么? "卢小龙说:"想你漂亮呀,想着怎么能认识你。"沈丽觉得这样的谈话挺有味道,她继续问:"真的? "卢小龙说:"真的。就连我绝食那几天也想你,还想得挺多呢。"  "是吗?"沈丽不笑了,她觉得这不是一个玩笑的事情。 她目光看着眼前恍惚了一下,说道:"我不会和你谈恋爱的。"卢小龙一顿,似乎受到挫折,又似乎不介意,他说:"我在绝食的时候还遇到了一只小猫。"沈丽有些不解其意, 卢小龙便将那只猫的故事讲了。沈丽显然被打动了。  卢小龙说:"在小猫和我认识的头两天,有一天我摩挲它时,想到了你, 我的手就停了。过了一会儿,小猫站起来走到一边蹲着去了。我当时觉得猫真通人性。 你不想它了,想别的事了,它都能觉出来。"沈丽目光朦胧地笑了:"那只猫爱上你了。"卢小龙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沈丽又向后抖了抖头发,说道:"你过去遇见过女孩吗?"卢小龙说:"那怎么会没遇见过?"沈丽想了想,说道:"我是说,你碰过女孩吗?"卢小龙问:"什么叫碰?"沈丽脸微微红了一下:"怎么理解都可以。 "卢小龙垂下眼想了想,说道,"有过吧。"随后,两人都沉默下来。这一瞬间, 卢小龙想起了自己惟一有过的对一个女孩的触摸。  那还是他上初一的时候,他们家在平房区居住。正值三年自然灾害, 他们在门口的小院里种起了一片毛豆。每到放学时,他们就提着水浇灌。 邻居金奶奶的外孙女薇薇是六年级的小学生,时常兴高采烈地跑过来帮着提水浇毛豆。 有一天家里别的人都不在,他和薇薇煮了几把毛豆剥着吃起来。吃着吃着,薇薇说:"你张开嘴。 "他张开嘴,薇薇便把剥开的毛豆弹到他嘴里。两个人相视而笑,那笑非常甜美。 薇薇又拿过毛巾,递给他说:"你擦擦嘴吧。"他拿毛巾擦了擦嘴。薇薇又拿过茶杯, 说:"你喝点水,漱漱口吧。"他看着已经吃了一桌子的豆荚,喝了一口水,漱了漱口。 薇薇说:"你再擦擦嘴。"他又擦了擦。薇薇站在他身旁说道:"你闭上眼。 "他闭上眼,觉出薇薇在自己身边蹲下了,然后,在他嘴唇上轻轻吻了一下。 他的心"咚"的一声,一时有些晕晕乎乎,薇薇的气息像云雾一样裹着他。他睁开眼, 看着蹲在面前的薇薇。女孩的头发有点自然卷曲,像个外国小孩,眉毛特别黑,又细又长, 正仰着脸用观察的目光看着他。他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两个人又轻轻吻了一下, 一股触电的感觉震遍全身。  从那以后,他们就要好了。每当放学在院子里碰到,他们就会左右看看有没有人。没有人,就探着头轻轻地吻一下,然后赶紧分手,各自回家写作业。 那些天他终日喜滋滋的。不久,薇薇被母亲领到南方去了,故事也便结束了,然而, 那种亲吻时产生的触电感和腾云驾雾感,至今还能回忆起来。  沈丽从他的表情知道他回忆起了什么样的事情,她问:"是不是很小的时候? "卢小龙看着她,说:"你怎么知道?"沈丽说:"你的表情告诉了我。 "卢小龙犹豫了一下,说:"是我初一时的事情。"沈丽说:"那不算。 "卢小龙说:"那我就没有别的经历了。"沈丽用一种宽容的目光看了看他,说:"你这个人不让人讨厌。 "卢小龙稍有点受宠地问道:"还有什么?"沈丽说:"你挺有意思的, 我愿意听你讲你的事。"卢小龙说:"还有什么?"沈丽抖了一下头发, 有些抱歉地说:"我不会和你谈恋爱的。"  卢小龙目光灼灼地问:"为什么? "沈丽说:"我不会和比我年龄小的男孩谈情说爱。"卢小龙愣着看着沈丽,脸一下子显得更长了。沈丽站起来,有些犹豫地说道:"我也不会和一个比我个子矮的男孩谈情说爱。"卢小龙感到受了污辱, 他也站了起来,脸涨红了。沈丽用目光瞄了一下他的头顶,说:"你也许跟我一样高, 可是男人只要和女人一样高,就显得比女人矮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说着, 她显得悠悠闲闲、甚至有点吊儿郎当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又站住说道:"请原谅我的坦率, 也原谅我的无理,我这样说话很不礼貌,不过,"她瞟了一眼卢小龙, "我很愿意成为你的好朋友,经常听你讲你的事情。"  卢小龙垂下眼说道:"那你就等着吧。"他转过身往门外走。 沈丽问:"你还会来吗?"卢小龙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 依然用若有所思的目光看着眼前说道:"会来的,我要教训你。"第34章  宋发总算找到了革命的感觉。当他带着王小武、 田小黎坐上去北京远郊农村的长途汽车时,就感到扬眉吐气。王小武从来都是听他的, 田小黎一听说去农村煽风点火破四旧,就十分积极,一路上好奇地问这问那。对这个从没去过农村的初中女生, 宋发显出懂得一切的成熟来。车窗外掠过的田野村落,白杨树相夹的宽阔大道, 正让他带着浩浩荡荡的革命风火杀向老家。  他的长方脸永远是端正的、贫困的,水平的眉毛永远是浓黑的、锋利的, 眼睛经常半眯着,水平地盯视人。在北清中学时, 他无时不刻地感到自己是来自农村的贫农子弟。在北京城内的重点中学念书,周围都是革命干部子弟、知识分子子弟, 他从一进校就感到自卑。特别是当学习比较吃力时, 他尤其觉得自己是一条农村的狗跑到了城市里。总觉得这里不是他的学校,总觉得自己像躲在什么地方, 有点小小不安的感觉,"寄人篱下"这个成语经常跳在眼前。自己的皮肤比城里的同学粗糙。 他们在校园里跑动时,空气一定是光光滑滑地抚过他们的面孔;而他在校园里跑动时, 空气的掠过只让他觉出自己皮肤的粗糙,他把城市柔润的风也磨粗了。 他的目光是狭窄的,不像那些城里的同学开阔。当他们的目光扇形张开普照校园时, 自己的目光总是锥子一样直盯盯地看着眼前。连自己的呼吸也带着农村的特点,烘热粗糙, 他是在火炕上睡大的,呼出的气带着烘热的土坯味。  宿舍里惟有他的被褥是大红大花的农村粗布,每天晚上铺展被子睡觉时, 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土疙瘩。临睡前同学们都说笑着脱衣服铺被子,那时, 他往往会感到自己是掺到白面里的一粒砂子。按说同学们的被褥衣装也很朴素,然而, 他们都是一色的城市味道。干部子弟常常穿着军人的绒衣绒裤、内衣内裤,铺着军队的草绿褥子, 那是一种朴素的高贵。那些工程师、教授的子弟穿着都很合身,毛衣、毛裤、 毛背心,棉毛衫、棉毛裤,背心、短裤,一层一层都显出朴素的文雅来。 他的衣服没有这么多层次,脱了厚棉袄,就几乎要光屁股钻被窝了。勉强有的一个层次, 就是一件粗布衬衫,也带着土气。同学们从来没有讥笑过他, 甚至从来没有注意过他和他们的差别,他也极力忽略这种差别,想方设法混入宿舍熄灯前的片刻海聊,然而, 在钻入被窝的一瞬间,粗布被子与滚烫身体的磨擦还是提醒了一切。  每当星期一, 那些周日回家改善了伙食的同学们大都吃不完早饭的一个窝头和午饭的一份米饭,他就常常在一片友善的说笑中帮他们扫荡。 同学们绝无对他的讥笑,有的女生竟会很不好意思地央求他说:"我的米饭给你一半行吗?"那时, 他多少处在了助人的男子汉地位上,他也装做非常豪迈地说:"行,那我就再努把力。 "同学们纷纷把窝头米饭堆到他的碗里,在一片友好的气氛中他喂饱了肚子, 也咽下了只有他自己知道的自卑。一个人有了自卑,便要寻找平衡。他刻苦学习,然而, 成绩却总不理想,这使他的自卑有增无减。他也刻苦锻炼,然而,体育成绩也是中下水平。 在跑道上长跑时,他呼哧呼哧地跟在后面,感到从小的生活没让他长得人高马大。 他也在政治上努力,然而,除了当上团小组长外,再没有什么突出业绩。 他远没有那些干部子弟政治敏锐。  他倒是做成一件独领风光的事,就是买了一把推子,给全班的男生义务理发, 这使他获得了好人缘。每当同学们围上毛巾,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让他理发时, 他就成了调动一切的中心人物。让转头就转头,让低头就低头, 让扭过来坐就扭过来坐。围观等候的一群同学以他为中心说笑着。他推着、剪着、指挥着,一个理完又理一个,成为受欢迎受奉承的人。这种风光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也成为一个让他有些耻辱的记忆过去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获得了一个真正让他有点光荣感的地位, 他成了北清中学红卫兵的发起人之一。然而,在一个又一个革命行动中, 他依然感到自己处在紧跟的位置上。这种感觉很压抑,心头憋闷了几年的火气迸发不出来。 那天与朱立红一起去抄沈昊的家,他先是在弹簧床上扬眉吐气了一番,很快又灰头土脑地撤兵。 从那时起,他甚至有了对卢小龙的仇恨。自己为什么要服从他的领导,受他的管辖? 他现在想要打倒的第一个人就是卢小龙。从西苑抄家回来,他和朱立红怒气冲冲的不满中, 多少有一个共同推翻卢小龙的计划。只不过卢小龙现在名声太响,推翻不得, 但憋下的闷火让他实在难受。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他说了算的时候,过去理发时围拢的小圈子, 是他一生中惟一说了算的可耻记录。但这次一回到村里, 却立刻尝到了从未有过的叱咤风云的痛快。  宋庄大队是一个七八百户人家的大村,傍在山脚下,盘踞着河滩里几千亩地, 占着山上几百亩山地。一到村里, 就看见大队部所在的那条街贴着几张不三不四的大字报。毛笔字写得歪七扭八,都是质问小卖部的,说小卖部卖糖精掺糖, 卖火柴一盒不够一百根,卖盐不够分量,收购鸡蛋高秤。 零零碎碎的几张破纸被风吹得鸡屁股一样乱飞着,又荒唐又可怜。他和王小武、田小黎专门带着一卷大字报纸和墨汁、 刷子,说话间就在大街的白灰墙上贴出两幅十几米长的大标语。一幅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一幅是"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落款是"北清中学红卫兵", 这也是全国响当当的牌子。杏黄纸上一落黑字,立刻显得杀气腾腾,街道两边围满了人, 在哄哄闹闹的围观中,他带着王小武和田小黎回到家中。 父亲宋富贵是个老实巴交的贫农,村里的贫协主席。看见儿子带着同学回来,两眼在黑暗中生出光来。 他磕着旱烟袋,张罗着烧水。宋发的母亲正在院里张罗七八只鸡,一头猪,也撂下手来, 忙着迎接儿子。  一家人正说着话,院子里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是村支部副书记兼民兵连长潘立本。潘立本吊着一张白生生的长脸,瞪着两只圆眼珠子, 用请示的声音问宋发:"文化大革命该怎么干?"宋发正坐在炕上倚着炕桌喝水,这时扫描了一下满屋的人, 挥了一下手说道:"先破四旧。"潘立本坐在小板凳上仰着脸问:"有的村把地富反坏右【1】都游了街,咱们也干吧。"宋发把碗往炕桌上一放,指挥道:"当然干。一个不能漏,规模要大。"一屋子人坐在小板凳上,蹲在地上,像听首长指示一样, 他觉出自己言谈举止和目光的威严。屋子里挺暗,耀眼的阳光从外面射进来, 一双双眼睛都言听计从地仰望着他。他尝到了公社书记来村里视察时的感觉, 也立刻有了指挥一切的气派和能力。潘立本坐在阳光里,一张脸像马脸一样左右摇摆着, 做着安排:集合民兵队伍,把全村的地富反坏右都拉出来,准备开批判大会。  宋发一伸手,很沉稳地打断了潘立本的安排, 他在炕上居高临下地面对一群人,沉着地说:"第一,通知民兵紧急集合,五分钟内在大队部门前列队站好;第二, 让民兵分头去把全村十几户地富反坏右都揪出来,到打麦场上开批斗大会;第三, 抄他们的家,里外抄个遍;第四,通知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参加批斗大会;第五, 民兵连要维持好大会秩序,严防阶级敌人破坏。"他一板一眼地下了五条指示。 潘立本掰着手指头重复记忆了一回,请示道:"批斗会要不要把地富反坏右捆起来? "宋发回答:"不用,一左一右两个民兵把他们胳膊扭过来,摁着就行了。"潘立本点点头,又问:"那些地富反坏右的家属呢?"宋发想了想说:"他们不能和贫下中农坐在一起, 那些地富反坏右摁在前面接受批斗,他们的家属就在两边接受教育。 "赵立本又问:"批斗大会要写几条大标语吧?"宋发一指炕上的王小武和田小黎, 说道:"我派他们帮你们写。"田小黎和王小武马上说:"没问题。"  潘立本立刻做了安排,人们纷纷出去行动了。潘立本也要走,宋发叫住他, 特别吩咐道:"一定不要手软,这是文化大革命,要火药味足。要安排几个喊口号的, 口号我再帮你拟几个。还要安排几个批判发言的。 "潘立本立刻说道:"你得先给大伙讲几句。"宋发说:"这个没问题。大会完了就游街,给每个人挂个牌子, 游到公社去。""是。"潘立本转身走了。看到父母一直注意着自己, 宋发尤其感到自己的指挥水平。他端起碗喝了口水, 对坐在一旁的王小武和田小黎说:"咱们要把宋庄的破四旧搞好,争取在全公社、全县带个头,把这里的文化大革命之火点起来。 "田小黎和王小武爽朗的点点头,两个人的脸上都是听从的表情。今天回村革命, 宋发感到十分痛快,一个全新的自我感觉正在迅速成长起来。  批斗大会在村边的打麦场上召开了。这个打麦场地势较高, 山上麦子多半在这里收拾。打麦场三面是齐胸高的土坯墙,一面是粮食仓库,青砖墙青瓦顶, 全村男女老少顶着金晃晃的太阳席地而坐,靠库房这一面就算是主席台。 在库房房檐下的墙上,贴着"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标语,像一门门大炮瞄着会场, 三面土坯墙上还贴了很多条小标语。打麦场能进出大马车的大门两边站着持枪的民兵。 在一片口号声中,村里的十几个地富反坏右被持枪民兵一左一右反剪着胳膊押了进来。在宋发、 田小黎及王小武的指导下,一个个被摁成标准的喷气式,弯腰九十度,又被揪着头发扬起头。民兵们有持枪的,有没持枪的,他们不整不齐地站到会场四面。 所谓主席台就是摆了一个长条桌,放了一个麦克风。麦克风里一讲话, 村里的广播喇叭便响彻村里村外。地富反坏右的家属们也早被驱赶到会,这些人既不能和贫下中农混在一起, 又有别于地富反坏右本人,便都按宋发的指示蹲在地富反坏右的两侧。  当戴着红卫兵袖章的宋发双手叉腰站在主席台一侧时, 他看到了席地而坐的几千个男女老少,看见了当空的太阳。在这个打麦场上放眼河滩地,可以看出十多里, 他觉出自己的高大来。民兵连长潘立本一件事又一件事地不断请示着, 他对每一个请示都做出指示。他发现,对任何请示都做出明确的回答,是加强指挥权的最好办法。 在学校时,田小黎和他都是红卫兵总部的成员,地位不分高下。到了这里, 田小黎样样听他的,成了他的助手。一想到田小黎心悦诚服的面对卢小龙的面孔, 他心中就愤愤不平。现在田小黎、王小武簇拥着自己,言听计从地听他分派任务, 他就觉得当首领没有什么难的,他甚至萌发出了回校后自己拉起一个红卫兵组织的念头。  批斗大会经他一点头便开始了。批斗程序中照搬北京大中学校的,呼喊口号, 批判发言,会前动员,会后总结。 当民兵连长潘立本宣布"现在请北清中学红卫兵宋发讲话"时,宋发几步站到了麦克风前。他一直为这个讲话支出着内心的紧张, 一张嘴也便来了气势。他双手撑着长条桌俯瞰着会场,只要表情沉着,一字一句讲得慢, 反而显得来头大分量足。他眯起眼看着会场, 从千百双傻愣愣的目光中看到了自己的高大,似乎没人记得他只是这个村的宋石头, 他们眼里看到的是传播大革命之火的天兵天将。一个戴着蓝布头巾的老太太用十分畏惧的目光看着他, 好像在等待一个有关她命运的宣布。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抱着双膝坐在第一排, 仰着一双驯服恭敬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似乎在听一个最重要的指示。他发现在农村领导革命更容易, 他的粗糙面孔在这里正合适。金晃晃的阳光混淆着热烘烘的山风吹过来, 他和空气一样粗糙。当他讲话中找不到字眼时,就故作深沉地扫视会场, 表明他将缓缓地放出每一句话,就好像打开笼子放出虎豹一样,他绝不需要匆忙,每一句话的出笼都是厉害的。  一个叫兰妮的女孩坐在第三排中间的位置上,不时仰起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他, 他觉出对方的低和自己的高来。他和她在一所小学念过书,她比他小两岁, 放学的时候常走一条路。记得有一天下着雪,坡路很滑,她滑倒了,他过去拉她。 把她拉起来,自己却滑倒了,结果两个人摔在一起。他们索性在雪地上坐了一会儿。 他握着雪球去擦兰妮的脸,兰妮躲开了,又抓起一捧雪扑在他脸上。他就趁机扑了过去, 两人在雪坡上抱成一团,直滚到了坡底,两人坐起身喘着,兰妮背靠在他身上, 一边喘一边抓着地上的雪有气无力地向他的脸上轻轻扬着。他抓住她的手,她没有挣扎。 他便从背后抱住她,在雪地里坐着。大雪鹅毛一般飞舞起来,十几步以外已经是模模糊糊, 再远一些,路、树和山都隐隐约约。他们好像坐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后来, 两人就站起来了,走完了回村那段路。现在,她看着他,好像在仰视一个英雄, 她那若有所失的目光给了他越来越高大的自我感觉。  这时,一个民兵走过来指了指兰妮,又向主席台两侧指了指。兰妮脸一红, 低着头从人群中站起来,走到弯腰接受批斗的地富反坏右的家属人群中坐下了, 她把头低低地埋下来不敢再看他。宋发这才想起来,兰妮从小过继给她的叔叔, 她叔叔是下中农,然而,她的生父是富农,正在台上接受批斗。这使他的思想空白了一下, 但很快便被大会的各项议程填补了,革命的逻辑不能中断。  在他讲话之后,批斗会暴风骤雨般开始了。  让他意外的是,田小黎今天扮演了第一个抽打地富反坏右的干将。 一个初一的女孩穿着一身旧军装,解下腰间的武装带, 奋力朝那些弯腰九十度接受批判的地富反坏右抽去时,显得英姿飒爽。抽打的起因, 是一个叫钱尚礼的右派分子嘟囔着申辩了一句。这个1957年被定为右派分子后回村的国家干部一脸粗黑, 早已与农民没什么两样,此刻被打得嗷嗷直叫。大多数农民都苦着脸看着抽打的场面,显得脑子慢, 跟不上形势。也有脑子快的,民兵连长潘立本便拿起了一条机器上用的帆布传输带, 噼噼啪啪抽打起撅在那里的地富反坏右们。他的行动更激发了田小黎, 田小黎手扬得更高,落得更重。两个民兵上来,干脆拿枪托戳打这些地富反坏右的腰、背和屁股。 在这一轮抽打中,全场秩序井然,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也没有喧嚷。 鸦雀无声中听到两个幼儿哇哇啼哭起来,很快,幼儿的啼哭也被哄着、捂着落了下去。  随着一片纷纷沓沓的脚步声, 对十几户地富反坏右实行抄家的民兵们跑步进了会场。他们先是把一摞折叠的黄纸扔到一个叫马兴海的地主老头面前, 一声大喝:"这就是你的变天账!"全场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很多人欠起身抻长脖子往前看, 后边的人半蹲半站地抬起身。那个叫马兴海的地主是一个六七十岁的瘦老头, 他弯腰九十度撅在那里,哆哆嗦嗦地申辩道:"这是我家的家谱,不是变天账。 "去抄家的是民兵连的副连长,一个虎头虎脑的高个小伙子,这时瞪圆了眼睛指着他说:"不是变天账?你为什么要记你的家谱?就是祖祖辈辈地要记录你的老根,要想变天。 "潘立本走到宋发面前,轻声问:"家谱可以算成变天账吗?"宋发沉吟了一下, 很有把握地点头道:"算。"潘立本上去一脚踹在老地主的屁股上:"隐藏变天账,还死不认罪! "老地主一个前栽,被反剪着胳膊的民兵架住,双膝一弯跪在那里,浑身筛糠一样抖着,又被踢着挣扎起来。潘立本从地上捡起那本家谱,打开看了看, 是像折扇一样折叠的十来页的窄条本,哗地一合,向空中一举,喊到:"打倒马兴海! 打倒反革命地主分子马兴海!"全场跟着喊起了口号。  随后,一个更大的战果公布于众。一个民兵拿着一张毛主席像站到会场前面, 大声说道:"你们看见没有?这张毛主席像从脖子这儿被撕裂了, 这是不是特大的反革命罪行?"全场一片肃然,那个虎头虎脑的副连长叫高石柱,这时将毛主席像接过来,走到刚才头一个被抽打的右派分子钱尚礼面前,说道:"这是不是你的罪证? "钱尚礼正被撅成喷气式,这时抬眼看了看说道:"那天我小孙子不小心把毛主席像弄破了,我已经从背后把它粘好了。"高石柱飞起一脚踢在钱尚礼的肩上,说道:"你还狡辩。"钱尚礼哆哆嗦嗦还想解释什么,一阵枪托落到他的臀上、腰上、背上。 他登时疼痛得扭动起来,呲牙咧嘴地说不上话来。潘立本把那张毛主席像拿过来, 前后看了看,小心地拿到宋发面前,说道:"这应该算是现行反革命吧?"宋发眯眼看了一下。 这是一张四开大的毛主席标准像,裂缝从一侧横过来,到达毛主席的喉头处, 在裂缝的后面已经用一条白纸小心翼翼地裱好了。他目光阴沉果断地回答道:"当然是。 "潘立本立刻指挥道:"打倒现行反革命右派分子钱尚礼!"  一阵口号声过后,刚刚做好的木牌被拿来了, 每个地富反坏右都被挂上了牌子。那个老地主挂的牌子是"反革命地主分子马兴海", "马兴海"三个字上用红笔打着×。其他人的牌子也都写明了身分、名字,打上了×。 钱尚礼的牌子上原来写的是"反革命右派分子钱尚礼",现在又当场给他加上了"现行"二字。 民兵们在潘立本的指挥下纷纷行动起来,准备押送这十几个地富反坏右游街。先在村里游, 再游到公社去。  在一片骚动中,由远及近响起了敲锣声与口号声, 上千农民押送着十来个挂着牌子、戴着高帽的地富反坏右游街过来了。大概是看到了打麦场中也在开批斗大会, 那支游行队伍呼喊口号的声音更嘹亮了。潘立本对宋发说:"这是陈村的。 "看着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打麦场前经过,潘立本愣了一会儿,突然转过头, 向宋发请示道:"游街已经落后了,前天大王庄就游了,咱们宋庄不能光搞游街。 "宋发问道:"还搞什么?"潘立本一指那群批斗对象说:"像钱尚礼这样的现行反革命, 马兴海这样的窝藏变天账的老地主,我们可以活埋他两个,这样一做,威风就打出去了。 ""活埋?"宋发没想到这一招,潘立本又请示地问:"像这样罪大恶极的可以活埋吧?"  宋发必须对任何请示都做出指示,当他不能做出否定的回答时, 便在两秒钟的犹豫后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可以。"潘立本立刻高声宣布:"现在开始游街, 然后,将现行反革命右派分子钱尚礼和窝藏变天账的反革命老地主马兴海执行活埋死刑!"注:  【1】地富反坏右 中国六十年代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右派分子的统称,"文化大革命"中也称"黑五类"。第35章  每个人都处在历史潮流中,可能信仰这个主义或那个主义。 每个人又都是饮食男女,有着再庸俗及琐碎不过的欲念与活动。每个人又都在装模作样和赤身裸体地折腾。反工作组的政治冒险给卢小龙带来了不小的名声, 也给他带来了北清中学"校文革"头目的地位,再加上他是北清中学红卫兵的首领,这一切似乎使他飞黄腾达。 然而,在大规模的社会风暴中,他只能算一缕说不上来的小风。他可能越刮越大, 也可能销声匿迹,他当然要越刮越大。现在, 他在汹汹嚷嚷的人群中看着灯光雪亮的辩论台上的辨论,正在做一股风如何越刮越大的思索。  这是北清大学的一个辩论台,背靠三层宿舍楼的侧墙搭起来的木台子有一人多高,因为它两边是北清大学最大的两个学生食堂,又是校内东南西北交汇的交通枢纽, 所以成了北清大学中心区,人们管它叫五角场。 这一晚进行着一场牵动北京大多数学校的大辩论,是关于一副对联的辩论。那副对联自从在一所中学被提出之后, 就席卷全北京,引发了许多学校通宵达旦的辩论。今天北清大学的辩论是一个大会战, 五角场人山人海,几盏聚光灯将辩论台上下照得雪亮。在辩论台后面的墙上, 就高高大大地贴了这副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是:"基本如此"。 对联一直顶到三层楼顶,白纸黑字像是矗立的鬼门关。 卢小龙密切关注着台上辩论的进行,而且无可回避地做着自己的抉择。  北清大学今天的这场辩论居然是北清中学红卫兵挑起的。 当这副对联传入北清中学后,立刻在部分干部子弟中引起狂热,而他们大多又是北清中学红卫兵的成员。 在黄海、田小黎的带领下, 北清中学数百名红卫兵骑着自行车冲进了北清大学并占据了辩论台,很快便在北清大学引发了支持和反对的激烈辩论。 卢小龙对这副对联引起的政治狂热还来不及做出判断,仅从自己的出身讲,他绝不反感这副对联, 甚至有血缘联系的亲切感。从政治斗争考虑,他也还做不出周全的思考。在他迟疑的时候, 也便是丧失领导权的时候。当黄海吆喝着几百个红卫兵冲出北清中学时, 卢小龙没有任何干预的力量。他停顿了几秒钟,便随便跳上一辆自行车的后座, 跟着队伍来到了北清大学。  这是一股旋风的冲撞,左奔右突冲刷过整个北清大学,涤荡起尘土、枯枝和碎叶。这是一股洪水的冲撞,一泻千里,将大江小河全部冲得堤岸奔突。 卢小龙希望自己能在时代的洪流中乘势前进。他总要选择流向,选择立足点,又常常难以左右自己。 当这群身穿黄军装、腰扎武装带、 臂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在北清大学内高呼口号扫荡着前进时,他只有跟随的资格,没有领导的权力。  辩论台前灯光雪亮,万头攒动,首先跳上台的就是黄海。他黑瘦的脸, 短短的头发,圆圆的脑袋,一副眼镜闪闪发光,一身旧军装袖子挽到胳膊肘上, 皮带扎在腰中,讲话时近乎疯狂,他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就是基本如此, 就是客观规律,这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总结。这个世界上就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红色政权是老一辈革命者打下来的, 革命的后代就天生热爱这个红色政权,就天生要捍卫这个红色政权,这就是我们的阶级本性。 被革命镇压的反动阶级,他们人还在心不死,随时企图复辟。他们的孝子贤孙从小受到反动家庭的教育, 就仇视这个红色政权。他们天生就有反革命倾向,就有混蛋倾向, 必须接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才可能被革命队伍所接受。"他一边说, 一边满脸放光地挥舞着手臂,五角场上的人海中不断响起雷霆般的掌声和狂热的呼喊。 黄海扶了扶眼镜,继续演说:"老子们英雄打下了天下,儿子们好汉就要坐天下,就是如此。 老子们反动被革命打倒,儿子们混蛋对抗革命,就是如此。这就是我们的阶级阵线。 红色的江山绝不允许反动阶级的孝子贤孙们染指,有谁胆敢伸出手来, 就立刻斩断他们的黑手。他们只有老老实实与反动家庭划清界限,接受革命的洗礼和改造, 才可能获得重新做人的权利。"接着,是一片更加狂热的狂呼。  看着黄海在台上的表演,卢小龙深深感到强大的革命狂热。 虽然狂热呼喊的人在人山人海中不一定到半数,然而沉默的人在狂潮中是显不出他们的存在的, 狂热的呼喊淹没了整个空间。黄海找到了一个题目,争得了他的机会。 他不时在台上叫道:"我叫黄海,我是北清中学红卫兵。我在这里设下擂台,有种的上来辩论。 "他的每一声呼喊都在台下激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北清中学几百名红卫兵簇拥在台下, 一阵又一阵振臂高呼烘托着黄海的英雄形象。卢小龙此刻感到黄海在和自己争夺着什么, 这是一个突发而起的对立面。  接着,田小黎跳上了辩论台。她也是一身军装,武装带扎在腰中, 她那俊秀的小样一在台上出现,就引发了台下一片赞叹,人们都能看出她的年龄不过十三四岁。 她振臂高呼地向全场问道:"老子英雄儿好汉对不对?"很多人振臂回答:"对。 "她又振臂高呼地问:"老子反动儿混蛋对不对?"又有很多人振臂回答:"对。"然后,她回身一指后面墙上像龙门吊一样高高矗立的大标语:"这是革命的对联。 革命造反派看了拍手称好,反革命看了心惊肉跳。这副对联就是鬼见愁。 "随着全场一片狂热的呼喊,很多身穿军装的红卫兵将军帽抛向空中。 田小黎又在台上领唱起了新近在北京兴起的"对联歌",她挥着拍子,领头唱了一句, 簇拥在台下的红卫兵就跟着唱了起来,会场中很多人也鼓着掌唱了起来:"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伴随上强有力的击掌声, 一阵狂热的呼喊:"滚滚滚,滚他妈的蛋,滚他妈的蛋。滚滚滚,滚他妈的蛋,滚他妈的蛋。 "田小黎干脆不唱了,领头呼起了口号:"老子英雄儿好汉。"全场人跟着喊。 她又领着喊:"老子反动儿混蛋。"全场又跟着喊。她又领着喊:"要是革命你就站过来。"全场人又跟着喊。"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全场人更高声地喊。 最后一句"滚滚滚,滚他妈的蛋",人们发疯一样呼喊着,很多人满脸涨红,青筋暴露,眼睛凸起,像千万朵向日葵一起窜向天空,像千万条毒蛇一下从草丛中立起身来, 像千万条海豚同时跃出海面。  卢小龙只要稍微放纵一下理智,也会投入这种狂热,发疯一样燃烧起来。 作为干部子弟,革命的红后代,他同样有这种血液里的冲动。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 他还从未在学生运动中见过如此狂热的浪潮。他注意到, 全场半数以上的人并没有跟着喊口号,然而,他们完全被这个浪潮覆盖了,正在用一种困惑的、惊恐的、思索的、 忧心忡忡的、忐忑不安的、小心翼翼的、谄媚迎合的、故作理解的、 羡慕崇拜的目光看着这一切。这里不仅汇集着北清大学、北清中学的学生,许多大学、 中学的学生也都闻风汇集到这里。  一个北清大学的学生跳上了辩论台。  这是一个样子很忠厚的戴眼镜的男生,说话带点南方口音, 他在麦克风前说道:"我想发表点不同意见。"狂热的人群似乎没有听见这个声音。他又重复了一遍, 人群才有了一点反应。他接着讲道:"我不同意这副对联。"这时,热潮降落下来, 黄海和田小黎也都叉着腰转过身来,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对立面。 这个大学生长着一张典型的读书脸,他很认真地说道:"我不同意这副对联, 我同意陈伯达同志提出的对联:"老子革命儿接班,老子反动儿背叛,理应如此。"全场响起了一片嘘声, 有人在台下嚷道:"你是什么出身?报报你的出身。"黄海在台上逼近了两步, 问道:"你是什么出身?"对方略迟疑了一下,说道:"我是职员出身。"台下立刻有人高呼:"滚他妈的蛋!"田小黎在台上又带领着呼起口号:"要是不革命就滚他妈的蛋。 "全场跟着高呼。田小黎又带着呼口号:"滚滚滚,滚他妈的蛋。"全场又跟着高呼。  那个大学生还在认认真真地想讲什么, 从台下跳上来十几个身穿军装的红卫兵,对他一阵连推带搡,搞得眼镜破碎,衬衫撕裂,被赶下台了。接着, 又冲上去一群身穿军装的红卫兵,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北清中学的红卫兵。他们有的双手叉腰, 有的解下了腰间的皮带,耀武扬威地嚷道:"这里就是鬼见愁。"台下有人更狂热地鼓着掌,呼喊着。 田小黎一手叉腰一手挥舞着说道:"我们北清中学红卫兵今天在这里设下鬼见愁辩论台,谁要不服气,就请上台来。"她的每一句话都带来一片狂热的喝彩, 卢小龙不得不承认,此刻的田小黎在台上确实显得英姿勃发。 人到了自己的舞台和聚光点上,真是光彩照人。一瞬间,他真正从男人的角度把这个女孩看了一个透。 当然他此刻不可能在这方面动更多的心思,他要在政治上做判断。  又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学生上了台,他也要发表点不同意见。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声音:"报出身。"他说:"我是男四中的,家庭出身工人。"听到这个出身, 台上台下的人一时发不出什么吆喝来, 他便扛着压力嘟嘟囔囔讲了几句与刚才那个大学生相似的话。黄海突然双手叉腰走到他面前,问道:"你父母是什么工人? "浓眉大眼的中学生目光有点闪烁:"工人就是工人。"黄海扶了扶眼镜, 双手握拳抵在腰间的皮带上,说道:"我问你是不是产业工人,是不是血统工人? "看到对方态度的犹豫和软弱了,他接着质问道:"你老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对方稍有点嗫嚅地说道:"是手工业工人。"黄海又问:"现在在哪里工作?""六必居酱菜园。"会场一片哗然。黄海说:"过去说不定还是小业主呢。滚你的吧!"他用手一搪, 把对方搪了个后趔趄。对方站在那里眨着眼,似乎还想说什么,然而只能灰溜溜地从台侧下去了。 田小黎又领着全场狂热地唱起了对联歌。  卢小龙在人群涌动中几乎站不稳脚跟。他不甘于处在无所作为的位置上, 可似乎又只能随波逐流。看到宋发和王小武也在人群中,他们的表情似乎也在思忖之中。 这时,身边有人挤过来,是华军,她也穿着一身军装,她小声问:"这符合大方向吗?"卢小龙眯着眼,看着灯光雪亮的台上,说道:"再看看吧。 "华军又说:"他们这是打着北清中学红卫兵的旗号辩论呢。"卢小龙微微点点头,"我知道。"  这时,台下跳上来一个人,立刻引起了台下一些人的注意。 听见不少人在说:"那是呼昌盛。"会场上的热潮还余波未尽,一片"滚滚滚、 滚他妈的蛋"的口号声还在此起彼伏地响彻全场,麦克风里却响起了他的开场白:"我叫呼昌盛,贫农出身。"全场一下安静下来。台上三四十个北清中学的红卫兵都拥在台的右侧, 呼昌盛一个人站在台的左侧,汹涌澎湃的人群暂时安静下来。呼昌盛显然深知自己出场的戏剧效果,他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名声,在这片刻的寂静中继续加强着效果。 呼昌盛的出场给了卢小龙非常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像一柄冰冷的剑插在他的胸脯上, 也像一道白亮的光照透他的身体。无论呼昌盛往下讲什么,呼昌盛都是聪明的,敏锐的; 而自己的随波逐流是迟钝的,他不该失去这个机会。他以对手的眼光打量着呼昌盛的表演, 令他惊愕的是,沈丽也混迹在人群中,尽管她戴着一副极为老旧的黄框眼镜, 但他还是一眼便认出了她。此刻,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显然没有注意到自己, 这一因素使得卢小龙尤其觉出自己的的愚钝。  呼昌盛那张颧骨凸起、两颊下陷的瘦脸顶着一副眼镜, 站在台上像是怪里怪气的枪手。他一讲话,就显出了他身分的特别和政治智慧的特别。 他挥手一指站在一边的黄海等人,面对台下说道,"北清中学的革命小将今天来北清大学大串连, 大辩论,我表示热烈欢迎。这既是代表我个人,也代表北清大学红卫兵联络总站。 我对北清中学红卫兵从来有着最亲切的感情,这种感情当然是革命的感情、阶级的感情。 北清中学红卫兵也是在反工作组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北清中学红卫兵的发起人卢小龙和我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同受过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压迫, 我们同被北清大学工作组关押批斗,我们也几乎同时进行了绝食斗争。我想, 我的革命立场绝不会使北清中学红卫兵产生误解。我的家庭出身是贫农,这也不会使北清中学的革命小将产生误解。然而我还要讲一句话,我觉得'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 基本如此'这副对联还值得商榷。"呼昌盛停顿了一下,转头看了看台上的几十个中学红卫兵, 又面对着全场讲道:"什么叫老子革命?彭真过去算革命的,现在已经是反革命。 北清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过去算革命老干部,现在已经是反革命黑帮。 老子革命本身就不是千年不变的概念。"  这话将锋利的矛头指向了狂热的红卫兵们。黄海双手叉腰一动不动地盯着呼昌盛。呼昌盛又说道:"老子革命不是一成不变,儿子好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被工作组迫害时,审问我、拷打我的几个北清大学的学生都是工农革命干部子弟,可是, 他们却成了工作组的走狗。今天的阶级路线,就要以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来划线。 "灯光雪亮的五角场中,有人带头高喊起"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 谁反对文化大革命就打倒谁!"但这片呼喊远没有刚才声势浩大,甚至显得势单力薄, 却也形成了对呼昌盛的呼应。卢小龙从呼昌盛的讲话中找到了分析这个政治势态的思路,凭着直觉, 他知道呼昌盛这一表态是正确的。当看到沈丽正目不转睛地仰望着台上的呼昌盛时, 他知道自己的不行动是错误的,然而,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他行动的机会了。  正在这时,台上的形势却急转直下。黄海从刚才的困顿中复苏了过来, 他走近呼昌盛这个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问道,"你是什么出身? "呼昌盛说:"我早已自报家门,贫农出身。"黄海又接着问:"你父亲是贫农,你爷爷呢?"呼昌盛回答:"出身看父亲。"黄海说:"看一代查三代,你爷爷是干什么的? 你的曾祖父是干什么的?"全场气氛高度紧张。 黄海运用了前一段时间北清大学批判呼昌盛时大字报揭露出的内容:呼昌盛的曾祖父是破落地主,也是一个秀才。 黄海显然认为自己抓住了反击的机会,他说:"你唱什么革命高调?"他一指墙上高高矗立的对联, "你反对这副革命对联,就暴露了你反动阶级孝子贤孙的阶级本质。"说着, 他解下腰间的皮带,朝脚下的台子使劲抽了几下,"这副对联就是真革命、假革命的试金石, 谁反对这副对联,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台上的几十个红卫兵以及簇拥着辩论台的北清中学的红卫兵又都狂热地呼叫起来, 有人在人群中高呼"打倒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呼昌盛!"  呼昌盛看着黄海等人说道:"查三代?你们是不是想消灭革命啊? 你们知道周总理的祖父、曾祖父是干什么的吗?"黄海及台上的红卫兵都瞪着眼说不上话来了。 呼昌盛又接着问:"你们知道毛主席的出身是什么吗?"黄海愣着, 突然抡起皮带朝呼昌盛脸上抽去:"你敢攻击毛主席?"一声脆响,将呼昌盛脸上抽出一片血印。接着,田小黎振臂高呼:"谁反对毛主席就打倒谁!"台上台下又跟着狂呼起来。 呼昌盛还想争辩什么,一群红卫兵扑上去用皮带抽打他, 北清大学的红卫兵们急忙跳上台将呼昌盛救走。这时,又有好几所中学的红卫兵狂热地呼喊着"老子英雄儿好汉, 老子反动儿混蛋"冲进五角场。北清中学的红卫兵更加得了势, 田小黎在狂热的浪潮中带领全场唱起了对联歌,"滚滚滚,滚他妈的蛋"响彻夜半天空。  卢小龙此刻对呼昌盛的嫉妒没有了,对自己失去行动机会的懊丧也没有了, 又在判断是否需要行动。这一夜的辩论, 他在是否行动这个问题上翻来覆去做了几十次抉择。他知道, 如果行动将失去的是什么:北清中学红卫兵从此将有相当一部分人离他而去;然而如果不行动,在大局上丧失机会则是更大的损失。他喜欢铤而走险, 他知道自己终将会行动,他喜欢一个人冲杀出来顶住狂风怒潮的斗争感觉。已经是半夜了,会场上的狂热正在进入后期,终将疲倦低落, 他不能等在人群都将散去时再跳出来。失去对立面的辩论台及五角场显出了气氛的松懈, 无论北清中学红卫兵在辩论台上如何独霸一方地讲演着、呼喊着,都显出节目将告结束的收势。 当他第一百次做着是否要登台辩论的犹豫时,看到了沈丽正扭过身要往人群外边走。 这个看来非常细小的因素使得卢小龙下定了决心。 天下有很多大的抉择都是因为某个看来偶然因素的介入而做出的,平衡的天平只要在一端加上一个小小的砝码就倾斜了。他挤过人群, 登上了辩论台。  对于他的出现,五角场上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而台上以及簇拥在台下的北清中学红卫兵却立刻有了强烈的反应。当黄海有些意外地立在那里时, 北清中学众多的红卫兵却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卢小龙。 卢小龙讲了第一句话:"我叫卢小龙,北清中学红卫兵。"全场顿时静下来,一些正在往外走的人也都转过身来。 沈丽也停住了脚步。  卢小龙对自己登台所产生的戏剧效果非常满意, 他的出场比呼昌盛的出场效果更强烈。他有意识地停顿一下,利用这个静止继续强化效果。他站在台上, 承受着雪亮灯光的照射,承受着成千上万人目光的注视。 他知道黄海正在用怎样敌对的目光看着他,也知道沈丽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人活在世界上,就要设法引人注目, 没有目光的关注,心灵就会枯萎,他就是要在成千上万人的注视中成长自己新的生命。一瞬间,眼前浮现出国庆节探照灯光从四面八方照过来, 集中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壮观景象。他现在就处在这个焦点上。  他沉着地说出第二句话:"我家庭出身革命干部,查三代,我的爷爷是贫农, 我的老爷爷也就是曾祖父也是贫农。"他停顿了,在停顿的寂静中, 他又说:"我的观点非常鲜明,就是坚决反对这副对联。"因为他的话来得强烈而且突然, 全场都在一种停顿之中。"我的父亲现在是革命干部,我接他的班,明天如果他被打倒了, 成了黑帮,我就和他划清界限,背叛他。"会场上虽然有人想发起骚动, 但整个气氛还在克制的平静中。  卢小龙知道,自己今天又顶风亮了相。接着,他又讲了不多不少的话, 觉出了自己的声音必将成为新闻传播到北京和全国, 便不再理睬这个可能通宵达旦的辩论会将如何混乱地发展与收场,跳下台,丢下一个尴尬的场面, 带着一伙跟随他的红卫兵撤离了五角场。第36章  每天天色微明,北清大学校文革负责人武克勤照例会巡视校园。 在北清大学工作了十多年,直到今天,她才对北清大学有了最好的感觉。 当她在一伙人的随从护卫下视察校园的时候,她体会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 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了新的感情。她现在是全国性的风云人物,白天绝不在人山人海的校园内露面, 总是蜷缩在校文革办公室或其他一些秘密巢穴里指挥着她的下属;清晨地旷人稀时, 才是她微服出行的时候。  校园还笼罩着黎明前的黑暗,大字报区亮着灯,只有寥寥落落的几个人。 她背着手,一边走一边看着两边的大字报和大标语。马胜利一群人跟随护卫着她, 这里有武克勤的保卫人员,也有她的助手。带着这群年轻有为生气勃勃的大学生视察校园, 武克勤有着非常好的感觉。他们高高大大地簇拥在她的左右,他们对她言听计从, 他们散发着年轻男性特有的气味,他们的脚步显示出了他们的年轻和健壮; 这一切烘托着她,让她想到众星捧月。在她的指示下, 马胜利派人跑去将大字报栏上的电灯都熄灭了,只剩下路灯清白地照下来。 黎明最初的明亮冷冷清清地浮现在大字报栏相夹的空旷甬道上。  武克勤觉出自己的脚步是朴素的, 布底鞋踏在水泥路面上没有任何重量带来的声响。她缓缓地走着,却时时感到自己的分量。周围一群人的脚步注释了她的存在。 她走到哪儿,这群人就跟到哪儿。她站住,这群人便站住。她拐弯,这群人便拐弯。 她的意志就是一切。看着笔直地通向南校门的道路,她背着手站住了, 这条路真像是由她胸中淌出来的。她随手指了指路上残留的碎大字报纸, 立刻有人对她解释:"清扫校园的黑帮们过一会儿就来打扫。"她点点头。巡视着大字报区, 她体会到"领袖"二字的含义。毛泽东视察全国,她视察北清大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大字报生动地显示出北清大学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动向。 每天在这里巡视一遍,就能够把握阶级斗争的火候。现在, 北清大学的大字报内容天南海北:有中央首长讲话;有全国各地文化大革命的动态;有对全国上上下下的黑帮、 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炮轰;有对北清大学揪出的黑帮、反动学术权威、 历史反革命与现行反革命的批判;有对早已撤走、又被揪回来的工作组的批判;有各种政治寓言、 政治打油诗;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然而,有一个主题非常突出, 就是对校文革与武克勤的"反"与"保"。  武克勤在一条大标语前站住了:"踢开校文革,自己闹革命", 落款是"虎山行战斗队"。武克勤问:"虎山行是哪一拨人?"立刻有人问答:"是化学系的, 一共四十来人。"武克勤含威不露地说道:"他们的核心人物是谁?要搞清楚。 "马胜利说:"核心人物叫张明山,三年级的学生。"武克勤说:"把他的档案调出来,另外,对他的情况做个全面调查。好人犯错误可以教育,坏人绝不能漏网。 "她又看到一张大字报:《武克勤是文化大革命运动深入发展最大的障碍》,落款是"井岗山战斗队"。武克勤用手指了一下,"把他们的背景情况都搞清楚。"又有一张大字报, 题目是《扳倒武克勤,北清大学才能真正乱起来》,落款是"旌旗奋战斗队"。 武克勤还没有张嘴,就有人说:"这是数力系的,情况我们已经基本上掌握,还在继续调查。 "又一条显赫的大标语:"校文革是新的工作组",落款是"红旗飘战斗队"。 武克勤问:"这个红旗飘是新成立的吧?"旁边立刻有人说:"是昨天刚成立的, 他们的情况我们也在摸。"  眼前出现又一张大字报,题目是:《武克勤的条条框框可以休也》。 这张大字报采用了漫画的方式,一共十几页,每一页都是一幅漫画,重点抨击武克勤的条条框框。第一条是"惟我独左",画的是武克勤挺着大圆球一样的肚子,翘着大拇指自我标榜。第二条是"反对武克勤就是反革命",画的是武克勤正唾沫飞溅声嘶力竭地讲话。 第三条是"老子一贯正确",画的是武克勤撅着屁股、一根尾巴翘在空中成了旗杆, 上面飘着一面破旗。武克勤站在这张大字报前,眯着眼,脸色很不好看。 漫画的落款是"缚苍龙战斗队",她冷笑一声,问:"这个战斗队几个人? "马胜利说:"好像就一个人。"武克勤眯眼想了一下,说:"一个人应该好处理呀。 "马胜利说:"我们抓紧搞情况,几天之内就把他抓起来。"武克勤又从头扫视了一下十几页的漫画, 说道:"我不是一贯正确;可是,现在反对我就是反革命,这一条确实不错。 "她背着手转身朝前走,一群人立刻簇拥上来。 马胜利紧跟着她说道:"这张大字报我们一会儿就将它覆盖掉。"武克勤说:"覆盖它干什么?我还怕他们骂吗? 能骂倒还算左派吗?多行不义必自毙。"她一边走一边说:"天快亮了, 怎么牛鬼蛇神们还没有开始打扫校园呀?把他们都关在哪儿啦?"马胜利说:"分了两片, 头一批人关在原来校办工厂的危险品仓库里,第二批人盖了牛棚,关在牛棚里。""哪一片近啊? "武克勤站住问。马胜利说:"牛棚近。"武克勤说:"去看看。"  北清大学关押牛鬼蛇神的营地到了。这是用席棚圈起来的一片地方。 大门是两道木栅栏门,武克勤远远看见问了一句:"这么低的门,不怕他们跑吗? "马胜利说:"谁敢跑?想一想就吓死了。 "木栅栏门口早有几个戴着红袖章的大学生和工人在那里等候,见到武克勤和马胜利,立刻跑过来汇报:"马上就集合出发。 "武克勤看了看微明的天空,摆了摆手,意思是不着急,马胜利在一旁说道:"我们要看一看。"  木栅栏门摇摇晃晃地拉开了,门柱是两根埋在泥地中的圆木。 隔几米一根圆木,钉上草席,就成了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牢不可破的围墙。一进这个特殊的院子, 就看到一排排临时搭就的棚子。棚子石棉瓦顶,前高后低,一面坡, 靠门这一面一人多高,另一面半人多高,四面都是苇席墙。一共有十来排,每排长长的数十米。往棚里望去,里边慌慌忙忙地活动着一些人。马胜利介绍道:"前七排关的是男的, 后三排关的是女的。每一排房子关五十个,一共将近五百个人。 "武克勤问:"这些房子中间通的吗?"马胜利说:"是通的。"  武克勤站在门口,渐渐适应了棚中的黑暗,看清楚棚子里一个地铺挨着一个地铺,有一些脸盆、牙缸在黑暗中反着光。她看了看房顶,摸了摸顺坡下去的石棉瓦, 想到这些牛鬼蛇神一进门便卧到床上,那半人多高的高度也就够用, 她问了一句:"这里有灯吗?"马胜利说:"有。"说着,拉开了灯。 几十米长的棚子被三四盏20瓦的电灯泡照得昏黄发亮。往那边看去,显得深远无限, 地上五花八门的褥子被单使你想到它们不同的主人。棚子里有股窒闷难闻的气味,她回头看了看, 数十米长的棚子开着三扇门,这一扇,中间一扇,再顶端那一扇就依稀可见了。 作为一个多年在教师队伍中生活的人,她不能不有一些善良的联想;然而, 马上就用一句话抹杀了自己的联想:"这条件相当可以了。"马胜利说:"是。基本上不怎么漏雨。"  她走出棚子,外面已经乱乱糟糟开始整队。 棚子与棚子之间只有两三米的距离,那些牛鬼蛇神们一排一排在自己的棚前站好,每一队牛鬼蛇神都有自己的队长, 看到武克勤和马胜利等人出现,所有的牛鬼蛇神都战战兢兢加快了排队的速度。 这里都是一些四五十岁以上的教授、干部,哆哆嗦嗦地扭动着,站不出一个整齐的样子。 面前这一队的队长是生物系的教授,武克勤认识他,叫董元明。一副挺拔伟岸的身材, 发际高高的,模样挺轩昂。武克勤看到他,略垂了垂眼,对方目光也闪烁了一下。 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段他们才能明白的缘分,武克勤几乎决心和自己的丈夫离婚, 与他结婚。然而,当五七年董元明成了右派之后,也便没了丝毫可能。 董元明作为牛鬼蛇神一个分队的队长,正在声音洪亮地喊着口令。武克勤走出院门,在外面的空地上站住,在疾风扫落叶的思想过程中,把一切非政治化的联想都扫荡得干干净净。 她现在是北清大学文化大革命的领袖。  五百人成十个分队一队一队走了出来,在院外这块坎坷不平的空地上排列好。 看到已经秃顶的原校党委书记罗进也在队列之中, 她深深感到世界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已经起了不可思议的大变化。这密密麻麻的一片人,白头发的、黑头发的, 秃顶的、戴眼镜的,男男女女,曾经掌管着这个最高学府,海内外享有盛名;现在, 他们的命运却操在自己手中。马胜利过来请示:"您是不是给他们训训话? "武克勤挥了挥手,说:"免了。"这时,一个负责看管的大学生走到队列前面开始训话。 训话的主要内容,是对两个昨天违犯劳动改造纪律的人进行批斗。一个, 是原物理系的系主任,头发苍白腰背佝偻的老头子,他昨天和家人私通消息。还有一个, 是原中文系的女教授,圆圆的脸上一双直愣愣凸起的黑眼睛,她也是和家人私通消息。 这两个人被叫出队列,弯腰九十度站在前面。训话的大学生宣布:现在, 全体先去打扫大字报区和为接待各地参观的群众修建的数十个临时厕所;回来吃早饭时, 再对这两个人进行批斗。每个分队要准备一个批判发言。  队列前面放着一堆大扫帚、铁锹,还有数十个粪桶、粪勺。 牛鬼蛇神们按顺序走过去,拿起自己的工具。依然排成纵队,出发去完成清晨的第一课。 武克勤站在一块水泥预制板上,用适当的高度看着这些人从眼前走过,她想起了世界大战中的战俘营。当这些人在眼前移过时,她觉得这里的运动体现着一种秩序,体现着一种权威。 这种秩序和权威因为一片沉默尤其显得尊严。当那些年迈的男女扛着大扫帚、铁锹、粪桶、粪勺从她面前蹒跚而过时,她决定今后不再视察这个地方。 这不该是她亲自出面的地方,也不该是她亲眼目睹的地方。毛泽东想必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他只须在文件上做出批示,以此体现生杀大权。此刻的权威感或许太赤裸, 所以并没给她带来十分舒服的感觉。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从她面前走过时, 咳嗽着扭头朝武克勤脚下唾了一口痰。这在武克勤心中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应,那声音十分像在唾她。 对方突然意识到了她的存在,抬起一张苦难的老脸,十分惊恐地仰望了她一下,那表情使武克勤确知, 这口痰绝不是针对她的。然而,这依然无法驱走她心中的不快。 这自然是一个无须发作的不快。她转头问站在一边的马胜利:"哲学系那个李浩然呢? "马胜利说:"他早就自杀了,向您汇报过。"武克勤问:"他老婆呢,是叫茹珍吧? "马胜利问答说:"她还在家里。"武克勤疑惑地看了看马胜利,马胜利解释道:"一些身体不太好、 问题又不太严重的,晚上回家住,白天参加劳动和接受批判。"  武克勤露出一丝讽刺的微笑:"这么说,他们算一批走读生了。 "马胜利笑着应和道:"是。"这时,他看见什么,抬手一指:"那不是茹珍? "武克勤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见茹珍顶着触目的阴阳头浮肿着脸矮矮地走了过来, 在她后面跟着一个十分纤瘦的圆脸女孩。武克勤问:"是她女儿吗?"马胜利回答:"是, 她叫李黛玉。每天早晨陪她妈过来,晚上再来接她。"武克勤问:"为什么?"马胜利小心地回答:"怕她在路上晕倒。"茹珍从扫帚堆上拿起了一把大扫帚,扛在肩上, 从武克勤和马胜利面前走过,还抬起眼傻呆呆地看了看他俩, 便懵懵懂懂像个大头娃娃一样跟上前面的人去了。李黛玉远远地看着,脸上是一种想跟随又不敢跟随的懦弱神态。  牛鬼蛇神在眼前走净了,武克勤挥了挥手,说道:"走吧。 "簇拥的人便都像她的尾巴一样灵敏地跟上。这一刻间她领会到什么叫"尾大不掉"; 什么时候跟随的人不灵敏了,就是权力开始消亡。走过茹珍的女儿李黛玉身边时,武克勤特意站住, 不失和蔼地问道:"你是茹珍的女儿?"李黛玉的脸一下涨得通红, 低眉低眼地点头回答道:"是。""叫什么名字?"武克勤问。李黛玉回答:"李黛玉。 ""在哪个学校?"武克勤又问。李黛玉回答:"北清中学。 "武克勤问:"你能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吗?"李黛玉点了一下头。武克勤说:"你要和家庭划清界限。 "李黛玉又点了一下头。马胜利看着李黛玉,说:"你要记住这些话。"李黛玉微微扬了一下眼, 点了点头。  武克勤又看了李黛玉一眼,转身走了。  走出几十步,她感叹地对马胜利说:"这个李黛玉长得和我女儿有点像呢。 "马胜利连忙点头:"是。"他见过武克勤的女儿陆文琳,确实和李黛玉有几分相像。 武克勤又扭头看了看站在远处路边的李黛玉,叹了口气,仍朝前走去, 同时想到刚才那个朝她唾了一口的老教授。虽然她确信那不是有意的,但她依然像被人唾了一口一样,感觉久久挥之不去。第37章  一踏上去南方大串连【1】的火车,鲁敏敏就禁不住漾起一阵兴奋,好像从冰冷的世界一步踏入暖热的世界,一种懵懵懂懂、 喜洋洋的感觉笼罩在她多日来一直忧郁的心头。  她跟卢小慧和另外两个女生一起来到火车站, 这里早已像蚂蚁搬家一样喧天喧地地挤满了人。随着人流拥进火车站时, 她学着卢小慧的样子掏出了北京实验女子中学的学生证,一晃便拥进了检票口。 扛着大包小包的普通旅客与拿着学生证冲锋陷阵的串连学生混在一起,汹汹涌涌。在拥挤中,鲁敏敏那被北清大学抄家以来所有的惊恐、不安与抑郁似乎都消淡了一半,虽然那巨大的阴影还不能彻底离开她。昨天, 卢小慧听她讲了抄家的情况后,安慰她说:"别想那么多,你爸爸还没最后定性, 怕什么?我爸爸在部里也早挨了大字报,咱们干咱们的,该串连就串连去。 "卢小慧从口袋里又掏出一个北京实验女子中学的红卫兵袖章,说道:"给你,戴上它。 "她感恩涕零地接了过来,戴到左臂上。  袖章是厚厚的红布做的,沿着袖子往上拉,有一种摩擦力, 这从手腕经过肘部套到大臂的感觉让她十分温暖。她觉得自己加入了一个组织,有了一个依靠, 自己在大家庭中没有被遗弃,甚至觉得左臂有了盾牌一样遮挡起全身。在往站台冲锋的一路上,她时时感到了左臂红袖章的存在。那是一种十分威武的感觉,有恃无恐的感觉, 红彤彤的感觉。在随着人流踏着台阶冲上地道口来到站台的过程中, 她时时感到整个身体的快乐。她像一头瘦弱的小鹿,离开了自己的家, 在森林边的草坡上生疏地一步步跑起来,周围有暖风,有很多快乐的动物和小鸟。她越来越放心地跑起来, 一边跑一边觉出自己的瘦弱,可也慢慢觉出自己正变得结实,可以跑得比较快。  她们随着汹涌的人流扑向开往上海的火车。车门前拥挤着一堆人, 车窗成了临时的门,很多学生干脆从窗口爬进去。她们四人在拥挤的人群后面着急地踮起脚, 卢小慧看到几个男生爬进了一扇车窗,便拉着鲁敏敏几个人赶过来。 几个男生正准备把车窗关掉,卢小慧连忙向他们招手:"拉我们上去吧,我们是实验女中的。 "正在关窗的男生友好地一笑,把关到一半的车窗又提了起来。 车窗里伸下来两双黑瘦的手臂,卢小慧推了推鲁敏敏,说:"你先上。"鲁敏敏将手举起来交给了男孩们, 在慌乱而又兴奋的攀爬中被拉进了车窗。她几乎是栽倒在男孩们的怀里, 那与男孩面孔的摩擦及呼吸的相互熏染给她带来了长久难忘的美好感觉。她快乐地喘着气, 觉得脸在发烧,接着,便与那几个男生一起伸手去拉, 这种车上车下团结一致的感觉让她充分体会到青春的快乐。最后一个上来的是卢小慧,她快乐地笑着, 大眼睛亮晃晃地放着光,无数只手伸下去把她热热闹闹、乱七八糟地拉上来之后, 几个男生便一下把车窗放下来,再不理睬外面敲窗喊叫的人们。  这是男三中的学生,也是四个,四个加四个,面对面挤坐在三人座上,十分亲热。车厢里坐满了人,过道里也站满了人,火车开动时, 鲁敏敏觉得车厢里火热的气氛正暖陶陶地生长着幸福。四个男生有话多的,有话少的,但都十分热情, 目光中有直扑过来的亲热与直率。卢小慧明明朗朗的圆脸漾着微笑, 大大方方地与男孩们说着话,鲁敏敏便在腼腆中保持了轻松。男孩们的目光经常扫过她, 那目光在亲热和快乐中隐含着别的意味,鲁敏敏能够朦朦胧胧感觉到。 她便觉得自己垂下眼的微笑十分快乐,能够觉出脸上发热,自己平时就爱脸红,此刻一定是脸红了。  当火车微微晃着掠过田野时,过道上塞满的人摆来摆去,不断有人挤蹭着她。 都是一些闹闹嚷嚷的男女学生。这种拥挤也给她带来团结战斗一家人的火热感觉。 一个身穿黄军装的男孩一直在她身边站着,每次因为拥挤和车的晃动侧压过来时, 军装上的扣子就印记在鲁敏敏的脸颊上。她能觉出扣子的光滑,衣服的毛糙, 甚至闻到了对方身上的汗味。这也让她感到兴奋。女子中学那种整整洁洁、单单调调、 严严肃肃的气氛一下被冲得无影无踪。这种男女生大杂拌一样挤在一起的感觉, 像过年的鞭炮齐鸣一样给人带来喜悦。她眼前莫名其妙地浮现出商店里卖的果脯,红的、绿的、黄的,各式果脯混在一起,甜蜜蜜地,软乎乎的,热闹闹的。 女子学校此刻给她方格本的感觉:千篇一律,一个字写在一个方格中,再没有变化。  到了晚上,火车在京沪线上飞驰时,车厢里更拥挤了。 卢小慧拉着她钻到座位下面,躺在地板上睡觉。在这一夜里,鲁敏敏有了十四岁年龄的最大收获, 她第一次明确知道,自己长得漂亮。这是卢小慧告诉她的。  两个人躺在地板上非常好玩,座位黑压压的在上面,用手一摸就能够着。 头这一面是车帮,左右两侧可以看见人的腿脚。脚的方向是过道, 灯光昏黄中也挤满了人。在这个上下左右都被人包围的低矮空间里,听着火车哐啷啷哐啷啷地飞驰, 感觉着火车在身体下面的颠簸,想象着火车在黑暗的田野上掠过, 听着火车里闹闹嚷嚷又瞌睡疲倦的嘈杂声,两个女孩挤在一起,低低地谈论有关女孩的话题, 让人想到婴儿的摇篮。  卢小慧告诉她,对面的一个男孩一直在看鲁敏敏,她说:"他肯定是喜欢上你了。"鲁敏敏在黑暗中仰躺着,微微笑着凝视着眼前的黑暗,两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胸口,说道:"他怎么会喜欢我呢?他为什么喜欢我呢?"卢小慧也舒服地仰躺着, 将两手放在胸前,说:"因为你好看呗。"  鲁敏敏当即觉得全身像触电一样有了麻酥酥的感觉,连后脖颈都潮热了。 她不太敢相信这种事情,问:"我哪好看呀?"卢小慧转过身来,将头枕在一条胳膊上, 端详着鲁敏敏,说:"你是挺好看的呀,难道你不知道自己好看吗? "鲁敏敏在黑暗中摇了摇头。她真的不知道,只知道从小学开始因为长得瘦高, 在班里排队总是站在最后,班里的很多男生都比她矮,这不但没造成她的优越,反而使她感到自卑。 在小学六年里,没有一个男生给她递过条子。后来,她慢慢长得丰满一些了, 同年龄男生的身高也逐渐有人超过她了,除此之外,她再没有别的感觉。 卢小慧说:"你真的很好看。从你一到实验女中,我就发现你好看了。告诉你,我说你好看, 就是在男人的眼里你也是好看的,你应该懂得什么叫女孩的漂亮。 "鲁敏敏处在无比幸福的暖热中,这幸福像最美妙的梦一样,让她晕晕乎乎。她甚至要真地想一想,这是不是做梦。  卢小慧显出成熟女孩的友善和热忱,她仰面躺着, 将鲁敏敏的漂亮做了一番描述与分析,显然她很愿意表现自己描述与分析的能力, 鲁敏敏则用旱苗逢甘露的心情聆听每一个字。鲁敏敏觉得,两个女孩躺在一起谈论这样的话题, 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卢小慧说:"你的身材很好,苗苗条条的, 而且你这种身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长越好看。你的皮肤不白,微黑但很光泽,有一种东方人的韵味。 你的头发特别好,不光黑,而且有弹性,是一头秀发,如果披起来一定非常漂亮。你的眼睛特别女性感,一看就很多情,很传神,是那种忧郁的美。反正你身上有很迷人的地方。 "卢小慧停了一会儿,问,"听懂我说的话了吗?"  鲁敏敏觉得自己的眼睛在黑暗中放着光,照亮了这片黑暗的空间。 她在光亮中看到自己好看的面孔烧得通红,也觉出自己的身体体现着女孩的线条。紧贴着火车地板,她觉出自己的脊背还比较瘦削,肩胛骨被地板硌得有点生疼,手臂也比较细瘦,然而,她觉出自己身体的修长,觉出自己臀部的丰满,也觉出两条大腿的弹性。火车颠动时,她觉出自己女孩的胸脯、肋骨还是微微凸露着,一对乳房却已经隆起, 随着火车的颠动,乳房也在颤动,让她觉出了乳房的体积、重量和弹性。 她在遐想中观察自己的面容,不由得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这一瞬间,她体会到自己的脸蛋确实光润漂亮, 自己的眼睛在微笑或者不微笑时,都含着一种忧郁的美丽。 她沉浸在对自己漂亮的体会和想象之中。  卢小慧又问:"你听懂我的分析了吗?"她又转过头来, 枕着自己的手对着鲁敏敏说:"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漂亮,知道自己好看。人活一辈子, 连这个都不知道就太傻了,明白吗?"卢小慧抓住她的手摇了摇。鲁敏敏在黑暗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一下翻转身俯卧在地板上。因为不小心,头还碰了一下座位。她满脸通红地、 幸福地说道:"我过去一直不知道,真的。""那现在呢? "卢小慧也转过身来趴在地板上,侧转头枕在手臂上问。鲁敏敏一下觉得有股幸福的热潮从身体下部涌上来, 她的脸和头都蓬蓬勃勃地发热,她凑到卢小慧的耳朵旁,轻轻说道:"知道了。 "卢小慧说:"你得谢谢我。"鲁敏敏在卢小慧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然后, 又不好意思地趴到自己手臂上,满脸烫热地说道:"太谢谢你了。"两人趴在那里, 眼睛在黑暗中发着明亮的光,一边看着眼前,一边想着与女孩有关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卢小慧问道:"你家里就没人讲过你漂亮吗? "鲁敏敏摇了摇头,"没有。"卢小慧问:"你不是有三个姐姐吗?"鲁敏敏趴在那里想了好一会儿,说:"她们从来没有说过我漂亮,她们小时候老打我。""为什么?"卢小慧问。 鲁敏敏说:"不知道。"两人陷入片刻沉默,听着火车在颠簸中飞驰。这样趴在地板上, 能够更真切地感到火车的铁轱辘在钢轨上飞速旋转和敲击钢轨衔接缝隙的运动。 她们感到自己的身体和火车融为一体,能够觉出火车在掠过黑暗中的广阔平原, 掠过黑暗中的村庄和树林。特别是当火车经过大小桥梁时, 那轰轰隆隆空空荡荡的震动与回响使她们感到下面河床的宽阔,河水的汹涌。在火车的颠动中, 她们感到了火车的生命,也感到了黑暗中广阔大地的生命。鲁敏敏在这一刻间想起了一个雨夜。  那天,二姐回来,发现家里的猫丢了,当即就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她至今还记得二姐那气汹汹的表情。那时候,她简直比妈妈还厉害,打了她以后还不许她哭, 不许她告诉爸爸妈妈。她想着,把这件小时候的事情讲给卢小慧听, 她说:"我小时候很怕姐姐,特别是二姐、三姐。"卢小慧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没姐姐, 我有两个哥哥。他们从没有打过我。"鲁敏敏在黑暗中突然好奇地转过头, 问:"卢小龙是你大哥吗?"卢小慧说:"是。""他对你好吗?"鲁敏敏问。"好。 "卢小慧回答。鲁敏敏又问:"他是不是挺有思想的?"卢小慧想了想, 回答道:"他是一个特别敢行动的人。"鲁敏敏又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卢小慧在黑暗中笑了, 说:"我以后让你见见他,你就知道了。"鲁敏敏在黑暗中凝视着眼前,陷入了遐想。  一出上海火车站口,就有红卫兵把守,北京的学生证便成了通行证。 在第二道关口,上海的红卫兵挨个询问每个人的出身,卢小慧说道:"我们都是革命干部子弟。"一个圆脸的女红卫兵声音响亮地说道:"欢迎你们来上海革命串连。"  她们在上海的高楼大厦中穿行了几天, 纷纷扬扬的传单从两边高楼上雪片一样飘洒下来。这里比北京更拥挤,更稠密,到处都是一派如火如荼的革命气象。 她们逛了桅杆林立的黄浦江外滩,又跑到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看了两圈大字报, 便决定登车直奔井岗山。在上海的几天中,鲁敏敏觉得自己到了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这里没有北京宽展,少了水平线,多了高楼大厦的垂直线条。 这里的墙与墙之间的距离更狭窄,这里的人更忙碌,这里的天空更零碎,这里的口号在空气中更稠密。 而真正使她快乐的是,她到了一个与自己的过去毫无关系的新天地。这里没有小时候的记忆, 也没有对家庭的回忆,想象不出姐姐们的面孔,这是她意识到自己漂亮后踏进的第一个乐园。当一个女孩意识到自己漂亮后,她对世界便有了一副全新的眼光。她喜欢上海的拥挤,喜欢上海的稠闹,喜欢上海高楼大厦间空间的狭小,喜欢上海方言的呢侬软语, 她成了一个晕晕乎乎、傻头傻脑、跑来跑去的女孩。因为知道自己漂亮, 她也便不断发现自己漂亮。那四个北京男三中的学生早已和她们挤散,现在无论在哪儿看大字报, 都有人注意她。有了这种感觉,眼前的一切便都有了特别快乐的趣味。 上海真是一个嗡嗡乱响的、快乐的马蜂窝。  她们又登上去江西的火车,又是同样的拥挤,又是从车窗里爬进爬出, 又是车厢过道里站满了人。在车厢的两端,门旁边和厕所里也都挤满了人。 像是成堆的胡萝卜塞在一个大筐里,晃呀晃呀,胡萝卜磨破了皮。 她在梦一样恍恍惚惚的状态中晃到了南昌。在这里,也是漫天遍野地看街上的大字报。 又跑到江西省委大楼前和本地的红卫兵一起冲了一回省委,震天动地喊了一片口号。 那潮水般冲进省委大楼的感觉实在令人兴奋,男男女女的红卫兵疯狂地喊着口号往前冲击时, 她能够感到冲击的快乐。南昌市也成了传单满天飞的革命城市,她们晃着通行无阻的北京学生证, 分文不花来到了吉安市。再往前走,就直奔革命圣地井岗山了。  吉安是个十万来人口的小城市,这里的文化大革命与北京还有一段差距。 造反派在地委、市委的门口都遇到了保守派稠密队伍的阻挡。 卢小慧说:"咱们先在这里冲一下,再去井岗山。"作为最早一批到达吉安市的北京红卫兵, 她们立刻成为本地造反派学生万众簇拥的对象。 她们用北京实验女子中学红卫兵的名义上街贴出了"炮打吉安地委"、"炮打吉安市委"的大标语, 吉安的造反派学生们在全市范围内帮她们张贴大字报、大标语。一时间,吉安市的街道两边和地委、市委大院门口, 都贴满了北京实验女子中学的大标语。现在,不仅卢小慧成了经常在街头讲演的中心人物, 鲁敏敏也容光焕发地在人群中做开了讲演。当她站在高处面对千百张面孔时, 觉得自己比过去挺拔了,高大了,也强壮了。  在她们的鼓动下,吉安市造反派学生开始冲击地委、市委前面的保守派防线。 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进行肉体的冲撞,鲁敏敏冲在第一排。后边的人潮拥着她, 前面一排排的人挡着她,她像潮水中的浪头一样冲过去,那些魁梧的工人、 清瘦的学生都在勉勉强强地支撑着。她侧着身,用胳膊和肩膀作为冲撞的盾牌, 在喊声震天的口号声中,她既能觉出造反派潮流的汹涌澎湃,也能觉出保守派防线拼尽全力的抵挡。 这种有弹性的冲撞与拥挤,让她感到生命深处迸发出来的兴奋与快感。 她浑身已经汗湿,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往前冲。终于,洪水突破了堤坝,他们冲了进去, 源源不断的人流拥进了大院。这个看来不大的院子很快挤满了喧嚷的人群,一片涣散的沸腾。 她气喘吁吁地撩着汗湿的头发,准备寻找新的造反行动。她把头发捋到两侧, 一瞬间又意识到自己的漂亮,心中漾起一丝幸福。卢小慧走过来,问:"你没有挤伤吧? "她快乐地摇了摇头。卢小慧看了她一眼,说道:"你变了。"她垂下眼想了一下, 快活地说:"我真热爱文化大革命。"这一瞬间, 她惟一遗憾的是腰间没有扎一条皮带;倘若那样,双手叉腰站在这里,一定会更挺拔,更有生气。  吉安市的形势急转直下,工厂的工人一队一队开出来保卫地委、市委, 农民也一队一队从四面八方的农村扛着扁担、铁锨进城保卫地委、市委。 几个北京的红卫兵和当地造反派学生暂时撤退到一所中学内。浩浩荡荡的赣江从吉安市旁流过, 江中有一个白鹭洲,这所学校就在白鹭洲上,她们等于被封锁在学校之中。 站在白鹭洲上看着岸边滔滔不绝的保守派游行队伍,卢小慧和鲁敏敏都觉出了一种战斗的气氛。 卢小慧决定从北京搬救兵,她给卢小龙拟了一封电报, 由吉安市的一名造反派学生连夜泅水过江,到吉安市邮电局拍发出去。注:  【1】大串连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接见了首都和各地红卫兵代表,同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从9月6日起, 组织外地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职工代表来京参观, 学习"文化大革命"运动,至此,大串连迅速在全国全面展开,直至1967年3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停止全国大串连"的通知。第38章  朱立红的父亲朱严明坐在客厅的双人沙发上, 他的妻子齐恩惠站在背后给他捶着肩膀。在他面前的茶几上放着一大摞相册和成堆的照片, 朱严明一边和妻子商量着重大的事情,一边一张一张看着照片。  朱严明是卫生部一位特别的领导干部,负责中央首长的保健工作,因此, 几乎和中央的绝大部分首长都有过合影,面前这成堆的照片,就是他多年光荣的记录。现在,政治上风云突变,他想到要将这些光荣的记录整理一下,按路线分分队。 有些照片绝对不能保留了:和彭真的合影,和罗瑞卿的合影,和陆定一的合影,和杨尚昆的合影,应该立刻销毁。而和毛主席的合影,当然应该多多地放大,挂在屋子的正中。 他看了看墙壁上挂的一幅照片:毛主席站在正中央, 其余的人分两排站在他的两侧和身后,在第一排靠边的位置上就站着朱严明。他低头一边翻着照片, 一边谛听着楼道里的动静。  一个人的脚步声上楼来,妻子停住手里的动作听了一下,说:"不是立红。 "朱严明也分辨出来,这不是女儿的脚步声,让妻子继续给自己捶着背, 同时像看扑克牌一样将一摞照片拿在手里,一张一张抽着看。脚步声经过家门口往楼上去了。 又有脚步声从楼下响起,两个人都停下来谛听着。脚步声很任性地咚咚咚上楼来, 两个人几乎同时说出:"立红回来了。"朱严明起身要站起来,妻子齐恩惠将他摁回沙发, 几步走过去将房门打开。朱立红气喘吁吁地滚进了房门, 她一边进门一边瞪着水泡肿的大眼睛嚷道:"今天开门怎么这么慢,我都敲第四下了。"做父母的赔着笑, 往常,女儿的脚步声在一层楼出现时,他们就有了反应;当女儿走到二层楼时, 他们早已确认;当女儿走到三层楼家门口时,他们大多已经把门笑吟吟拉开, 做出欢迎宝贝女儿的盛情状。今天,女儿的脚步声过了二层楼,他们才开始反应, 当女儿敲响第一声门时,他们还没有赶到门口。  朱立红一进屋就嚷着要喝水,母亲把一杯凉开水递到她手中。看着女儿喝完, 又接过杯子将毛巾递过去,等女儿擦完嘴,她接过毛巾说道:"去你爸那儿吧, 你爸等你一下午了。"朱立红撇了一下嘴,说:"我还没洗手呢, 咱家的规矩不是到家先洗手吗?"母亲又赔着小心笑了一下。父亲的目光一直笑眯眯地跟着女儿, 这时又笑眯眯地摆摆手,意思是快去洗手,再过来。朱立红哼了一声, 跑到厨房哗哗哗地打开水龙头,用肥皂洗了手。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毛巾擦了一把, 便走过来一屁股坐在父亲的大腿上。  高三的女儿一回家还要坐到父亲的腿上,足以表明她在家中的娇娃娃地位。 女儿已经很胖了,很重地压在朱严明的大腿上,朱严明不但不感到负担, 而且有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他从小喜欢这样抱着女儿,抱着她看连环画,抱着她看民间故事, 抱着给她讲故事。女儿慢慢大了,抱得少了,然而,每当女儿进出家门, 还要这样抱一抱。当然,现在抱的方法与以前不同了。  小的时候,总是把女儿紧紧搂着贴在自己怀里,两只手将女儿箍托住。 女儿胖嫩的身体和鲜嫩的气味总是引起他生命深处的冲动与亲爱。他吻着女儿的头发、 脖颈,女儿会因为痒痒在他身体上扭动、蹬腿,甚至还会伸手抓他的下巴。那时, 他就会捉住女儿白胖细嫩的手臂,女儿往往会极力挣脱,他就会说:"爸爸帮你打爸爸。 "然后,抓住女儿的手拍打自己的脸。及至打到比较重、比较响时,女儿便满意了, 继续安静地坐在父亲的怀里看连环画。他也就安安静静地搂着女儿, 同时像摇篮一样微微晃着身体,给女儿受到爱抚的感觉,也给自己爱抚女儿的感觉。  现在,他当然不能再随意地从后面箍住女儿的身体, 也就是两手轻轻地拍一拍女儿的大腿,再抓住女儿的肩膀或胳膊,任她在自己身上颠一颠。 这个颠表明女儿在维护自己从小得宠的小女孩的形象,也表明她这么大还坐在父亲腿上是天真烂漫的举动。父女俩都非常珍惜每次见面时的亲热仪式,他们都在重温往昔父女亲昵的活动。 他们都知道这么大的女儿在父亲身上不可久坐,搂抱也不可过分,然而, 他们总是显得非常随意和惯常。女儿像往常见面时坐在他腿上一样, 总要找到一个很急切或者很快乐的话题,以便自然而然地延长坐在父亲腿上的时间。她拿过父亲手中的照片, 一边看着一边问:"爸爸,你弄这些照片干什么?"做父亲的说起自己的打算。 女儿全神贯注地一张一张看着照片,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坐在什么地方。 父亲则一边轻轻拥贴着女儿烘热的身体,一边便很认真地继续讲起自己重新整理照片的想法。  对于父女俩的亲热举动,齐恩惠早已司空见惯,她似乎并不介意这一点, 而且常常扮演一个与丈夫争宠女儿的角色。她这时走过来, 用手摸摸女儿那光溜溜的短发,又拍拍女儿胖囊囊的脸蛋,说道:"我们立红今天想吃什么? "朱立红一边看着照片一边撇着嘴来了一句:"什么都行。"  终于,朱立红觉得在爸爸腿上坐的时间足够长了,便一滑坐到一侧, 半躺半坐地仰靠在沙发上。父亲则侧转过身体, 让女儿更舒服地把两条腿都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开始轻轻地给女儿捶起脚腕子来,一边捶一边说:"今天骑车腿骑酸了没有? "朱立红继续认真地看着一张张照片, 同时把两腿很舒服地伸挺在父亲的膝盖上:"怎么不酸?"父亲便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给女儿捶起腿来。捶到高兴了, 就把女儿的腿当作一架钢琴,"弹奏"起来。女儿坐在左侧,大腿就是低音区,小腿就是高音区。 他从高音击到低音,又从低音击到高音。有时一边哼着歌, 一边像弹钢琴一样高低音跳跃着击开了。这时, 女儿一边看照片一边就会撇嘴道:"你这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一点都不端正,一点都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便笑笑,又变成从高音到低音、 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捶敲。  齐恩惠在对面坐下了,仰着那张很精明的面孔看着父女俩,说:"立红, 要不妈妈给你捶吧。"女儿仰躺在沙发上,说道:"你那太专业,你给爸爸捶吧。 "做母亲的便一笑,她是在医院搞理疗的。女儿一边看着照片一边问:"妈,饭弄好了吗? "母亲说:"早弄好了,随时可以吃。"女儿说:"好了好了,我饿了,要吃饭了。 "说着,她便推开爸爸的手,放下腿站了起来。  一家三口人围桌吃饭时,通常的话题是互相评价对方的胖瘦和相貌。 女儿看了父亲一眼,说道:"爸,你最近是不是眼睛有点肿啊? "朱严明长着一张清清白白的国字脸,这时就会摸摸眼睛,说道:"觉睡得少。"朱立红接着就会看母亲一眼, 说:"妈妈倒是不胖不瘦,没变化。"然后,父母俩便端详起女儿来。 女儿那眼睛凸起的长方脸在他们眼里总是越看越顺眼。胖也好,瘦也好,埋在饭碗上吃饭, 真像一个大娃娃。  晚饭是大米粥,芝麻酱花卷,红烧带鱼,肉丝炒芹菜,葱油拌海蜇, 西红柿炒鸡蛋。朱立红吃得挑挑拣拣,在父母的不断哄慰下,终于吃完了。接着, 一家人便商量起正经事。  朱严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他过去曾在军队,后来到了地方, 看见文化大革命形势变化多端,又考虑再穿军装。夫妻俩早已把这个问题商讨了多日, 今天征询一下女儿的意见。女儿从来是家中的主心骨,现在又是北清中学红卫兵的头头之一, 全国响当当的造反派,每次回家都带来大大小小的传单,其中包括中央文革首长的讲话、 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比做父母的消息灵通得多。  朱立红非常满意自己扮演的角色,她坐在大沙发的中间, 将身体背靠在右侧的父亲身上,将两条腿放在了左侧的母亲腿上。这次是母亲给她按摩小腿和脚脖了, 这是她每次长距离骑车回家必有的待遇。她从茶几上成堆的照片中拿出一摞, 像看扑克牌一样一张一张翻看着,问:"您现在想回部队,随时能回吗?"朱严明点点头, 说:"能吧。"他一边和女儿谈着话,一边把女儿的手抓在手里摩挲着。 女儿的手不像身体那样肥胖,显得比较秀气,这样捏着,偶尔还可以用它胡噜胡噜自己的胡子, 光光滑滑的手摸过粗糙的胡茬很舒服。齐恩惠一边给女儿捏着脚脖, 一边说明道:"你爸爸可以去找林彪、叶群嘛。"朱严明说:"过几天我就有机会去林彪家里。"  朱立红一下有些兴奋,她扬起脸看着父亲,说:"那您就去。 "朱严明问:"去哪儿?"朱立红说:"去林副主席家,去军队。"朱严明点点头说:"不过, 这里因素还挺多的。"朱立红问:"什么因素?"朱严明想了想,说:"我慢慢理清楚, 再跟你说。"母亲这时倒把话挑明了,她使劲捏了捏女儿的脚脖,女儿尖叫一声, 训斥道:"你这是兽医呀。"母亲便停住手,说道:"你爸爸要留在地方, 卫生部这几个部长看来都呆不长了,毛主席对卫生部不满意,文化大革命搞来搞去, 最后说不定会让你爸爸当部长。你爸爸出身好,历史上清白,没问题。可是, 文化大革命的事谁也看不准,也可能留在地方最后被打倒也说不定。去部队就安全多了, 只是离开部队这么多年了,再回去也不一定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朱严明觉得妻子的话太不得体, 便说:"我倒没那么多考虑,我主要是考虑在路线问题上一定不要站错队。"  朱立红踢了踢脚,示意母亲继续按摩,然后用手拍了拍父亲的脸颊, 说道:"那你就应该紧跟林副主席,跟林副主席和跟毛主席是一样的。 "朱严明思忖地点点头,说:"我也是这么想。"他从相册里抽出一张他和林彪合影的放大照片, 说:"爸爸想把这张再放大一点,也买个镜框挂到客厅里,你说好不好? "朱立红拿起照片看了看,林彪一身军装瘦瘦地立在那里,父亲也穿着军装恭敬而端正地站在旁边。 父亲那时显得比现在年轻多了,像个小伙子,这张照片她早就见过, 她说:"那有什么不可以?"同时指了指墙上一群人与毛主席的合影说道:"不要比那张大, 毛主席永远是第一位的。"朱严明连连点头,说:"那当然。"一家人说到这里, 似乎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重大问题。朱立红坐起身来,三个人都围在大茶几前翻弄整理起照片来。  朱立红从小就喜爱爸爸与中央首长的合影, 朱严明也从来将这个作为骄傲与女儿分享。他经常一张一张地给女儿讲解那上边每一个首长的姓名、职务, 包括他知道的丰功伟绩。那时,他和女儿经常做的一个游戏是, 将上百张各式各样的照片像扑克牌一样背朝上理在一起。然后,一家三口人像发扑克牌一样, 一人一张地顺序发下去。到最后,每个人都将自己手中的照片摊开来,谁手里有毛主席的相片, 就是最大的光荣,最大的胜利。其他的中央首长, 朱严明也早已清清楚楚地讲给朱立红听:毛主席第一,刘少奇第二,周恩来第三,朱德第四,陈云第五,林彪第六,邓小平第七, 董必武第八,彭真第九。他总能够让女儿得到最大的光荣,因为毛主席的照片、 刘少奇的照片、周恩来的照片、朱德的照片常常更多地落在女儿手中, 于是乎他们就会说:"红红见到了毛主席,红红见到了刘主席,红红见到了周总理,红红见到了朱总司令。"  现在,这些照片需要重新整理了。一类照片, 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有毛主席,有周恩来,有陈伯达,有康生,有江青,朱严明都和他们合过影, 虽然有的是群体合影。另一类,是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有和彭真的合影,和罗瑞卿的合影, 和杨尚昆的合影,和陆定一的合影。这些照片前两天都已经销毁,今天大清理, 又翻出几张来,放在了一边。还有大量的照片堆在两个司令部之间,现在明显地是两头小中间大, 中间的照片像一座小山,朱严明说:"这些人你现在分不清他们以后会属于哪个司令部。"朱立红从中抽出一张刘少奇的照片,说:"这张肯定靠不住了。"说着, 就准备往彭罗陆杨那一堆里放。做父亲的说道:"先不着急,还要再看看。 "朱立红又从中间的一堆照片中抽出一张北京市副市长邓拓的照片,说道:"这个早已经被定性打倒了。"朱严明认出了照片中的邓拓,立刻点头说道:"对,这个照片应该销毁。 "说着,将它放到了反革命路线那一堆上。 朱立红又从照片中拿出一张有邓小平形象的合影,她说:"这张大概也不行。"做父亲的依然说:"这也还要再看看。"  朱立红把中间那堆照片用双手撮起来, 再哗哗哗地让它们从手中泻落到茶几上,说道:"用不了太久就能把它们分清楚了。"父亲说:"是。 "她用手拍了拍右边那几张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照片,说道:"和他们永远不要有任何联系。 "父亲点点头。她又拍了拍中间这一大堆,"和这里的每个人都要保持适当距离, 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去分析。"父亲又点点头。朱立红最后拍了拍最左边的照片, 说道:"这是你应该紧跟的。"她从里边拿出几张有毛主席的照片,"这是你永远要紧跟的。 "又拿出那张父亲和林彪的合影,"这也是你永远要紧跟的。"做父亲的又点点头。 一家人似乎都为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而感到轻松。  朱严明这才想起几天来一直想问的问题,他说:"你们学校的卢小龙胆够大的嘛。"朱立红问:"怎么大了?"朱严明说,"他上次反工作组反对了, 这次反对对联好像又反对了。我看你拿回来的传单上有中央文革的讲话。 "朱立红说:"爸爸什么时候去林副主席家呀?"朱严明说:"过一段时间,这个不是由我定。 "朱立红说:"去的时候带上我吧,我也想去。"第39章  当卢小龙搂着鲁敏敏在赣江边的沙滩上相偎而坐时, 他感到正在发生的一切如梦如幻,他没有想到自己对女性的征服从这里开始。  浩浩荡荡的江水流过,波浪不时泛上平展的沙滩,漫到脚边。 一个篮球大小的花皮西瓜像水雷一样半沉半露地在眼前漂过。 一块破席子上糊着一张粉红的大字报纸,湿漉漉地像一艘船一样漂移着,大字报纸的一角翻起着,像飘扬在江面上的一面旗帜。夕阳把这面旗帜照得透亮,隐约可以看见两个扭曲的大字:炮轰。远处, 一艘艘驳般在江心行驶,冲开的波浪渐渐变为泛上河滩的一阵又一阵浪潮。 对面的吉安市在夕阳下如一艘浩大无比的大船,楼群、平房、街道、电线杆、 树木以及河堤上蚂蚁搬家般的行人,都烟蒸霞蔚、茂茂盛盛地洋溢着秋日里江边小城的生活气氛。 江水映着夕阳亮晃晃地抖动着,从中看到天空和白云的镜像。这一段河滩极为平缓, 身后是起伏的农田与村庄。  他们是游泳过来的,秋天的傍晚坐在江边,不免感到有些温暖中的凉意。 他穿着游泳裤,鲁敏敏穿着游泳衣,两个人将衣服和鞋袜撂在了对岸的码头上。 夕阳带着金黄的暖热镀在他们半裸的身体上,潮湿的江风带着腥味一阵阵扑来, 觉出迎风的一面和迎阳光的一面身体凉热的不同。当卢小龙感到鲁敏敏因为凉意而轻微打颤时, 就将鲁敏敏的脊背贴在自己的胸脯上,双手从背后连同她的两条胳膊都紧紧箍住, 这样,两个人将夕阳镀出的暖热和江风吹出的湿凉贴在了一起。 他用胸脯摩擦着鲁敏敏稍有些稚嫩和瘦削的脊背, 两个人的体温排除了阳光暖热的印迹与江风湿凉的印迹融合在一起。  随着一阵更疾劲的江风低平地吹过来, 潮湿未干的腿感到了夕阳将落尽的凉爽。他从后面更完整地将鲁敏敏裹紧在自己的身体里, 同时觉出体内泛起的冲动十分直接和强烈。在一阵痉挛的搂抱中,他将这个冲动疯狂地印记在鲁敏敏的身体中。 他双臂紧紧搂着鲁敏敏,双腿夹着她,用双手抚摸着她的双臂和乳房, 头埋在鲁敏敏湿漉漉的头发里,吻着她的脖颈和肩膀,再探过去吻她的脸颊。  当夕阳像飘浮在江面上的火球一样一下一下沉没到茫茫江水中后, 江水先是被染得血红,随后变为暗红,最后暗淡下去。浓重的江水更沉默有力地流动着。 赣江此时像一个披头散发的青毛狮子从天边匍匐过来,又匍匐过去。 这是一头疲倦却又饱含雄壮生命力的雄狮,它趴在潮湿的红土地上,把狂热的身体烙印进了湿润的大地。 这和他此时紧紧抱住一个女孩的感觉差不多。在一阵阵又激动起来的搂抱、夹持、 抚摸和亲吻中,他觉得自己像一只骄傲的风筝,在地面上拖拉徘徊了许久, 终于扶摇升上天空。蓬蓬勃勃的大风筝兜满着风,顶破重重压力,不屈不挠地升得越来越高。 风在耳边呼呼地鼓荡着他,他雄赳赳气昂昂,无往而不胜。  又一阵狂热的拥抱和亲吻平抑下去后,他静静地搂抱着鲁敏敏。 他能够从身体的直接传导觉出对方在遐想什么,他此时也在懵懵懂懂地遐想什么。 他从小渴望很多的漂亮女孩能倒在他的怀中,不知编织过多少这样的故事, 在白日和梦境中花花绿绿地演绎着,那是他的连环画。他终于在迷乱恍惚的思想中, 大概整理了一下赣江边这个如梦故事的形成。  收到妹妹的电报,知道她和同学们被围困在江西吉安市的白鹭洲中, 他最初感到问题十分危险和严重。北清中学红卫兵正在分崩离析,对联辩论后, 黄海死抱着"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旗帜另立山头了, 差不多有一半人跟着黄海在北京各大中学校横冲直撞。宋发也露出了另起山头的迹象。面对这些分裂, 卢小龙一直想巩固自己对北清中学红卫兵的控制权。校文革早已成立,他名义上是校文革的第一号人物,然而, 随着大串连的展开,学生们流水一般流向四面八方, 学校的斗批改只有几个加入校文革的年轻老师在张罗,而大部分工作又是在忙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串连学生。 教室都成了临时宿营地,桌椅、板凳早已搬空,地铺上睡满了天南海北的外地学生。 对全北京、全国的政治斗争,自己该如何介入,搞哪些新名堂,也是他整日思索的事情。 当把这一切暂时放下,带着几个人经上海、到南昌、赶到吉安市时,他发现, 妹妹她们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危险。  既然到了吉安,就要有一个大的行动,要发起新一轮对地、市委的冲击。 让他十分兴奋的是,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有如此大的威望与号召力。 北清中学红卫兵卢小龙的名字一在吉安的大字报、大标语中出现,立刻引起了轰动。 当地的造反派学生纷纷云集到他身边, 全国各地不少路过吉安准备去井岗山串连的学生也都聚集在他的旗下。特别有趣的是,无论在北京是保守派还是造反派还是逍遥派, 到了这里一律成了造反派。他们将吉安市的舆论占领了,北清中学红卫兵和卢小龙署名的大字报、 大标语覆盖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没用两三天,他们就将吉安市的保守力量从精神上搞垮了。毛主席、江青对卢小龙有过的赞扬与接见,成了摧毁一道又一道保守防线的尚方宝剑。当他领着数百个北京学生打先锋,数千名本地造反派学生再度冲击地委、市委时, 那些由保守派学生以及工人、农民组成的封锁线显得不堪一击,一冲即溃。 当权派们纷纷被揪了出来,批斗、游街、挂牌子、戴高帽子。吉安形势翻了个个。  在吉安,他真正体会到了大权在握的感觉。在北京,无论他如何有名, 他直接指挥的就是北清中学红卫兵和北清中学校文革。在人山人海的北京城, 他算不上什么。只能用反工作组、绝食和反对"对联"这些铤而走险、顶风亮相的行为, 使自己的名字冒出来,家喻户晓。而在吉安,一个城市的局势直接受他左右,只要他一句话, 所有的学生,包括一些厂矿、机关的造反派, 都会在一两个小时内汇集成浩浩荡荡的队伍拥过吉安市最主要街道进行全市大游行。只要他做出一个决定, 就能立刻在体育场召开万人批斗大会。当那些地委、 市委的造反派干部也像造反派学生一样对他的讲话洗耳恭听、遵照执行时,他尝到了掌握权力的幸福。那是一种不用看别人脸色, 而把脸色给别人看的生活。他想起小时候玩泥巴了。一汪水,一片烂泥巴, 由着他践踏、挖掘、捏弄和摆布。想在地上添条沟就添条沟, 想在小河边立两个小泥人就立两个小泥人。想在小河沟上用破瓦片架个桥就架个桥。现在, 一个城市成了他玩泥巴的游戏场。  他知道什么叫"风雷动,旌旗奋,起宏图"了。他也知道什么叫"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了。他还知道了什么叫"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他也知道了什么叫"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正是想到这句毛泽东年轻时代喜欢的诗句,他才想到要游一游赣江。 他也想到了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正是以这种胸怀,他在一群簇拥他的北京学生和吉安学生中挥洒自如。  也正是在吉安,他第一次知道了自己在女孩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当那些地、市委造反派干部对他俯首贴耳时,他知道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权力。 当一群一群北京和吉安的女孩饱含着崇敬、爱慕或羞怯或勇敢地簇拥着他时, 他知道了自己对女孩的权力。 当鲁敏敏这个第一面就使他怦然心动的女孩以一种脸红羞怯而又崇拜仰慕的目光长久地凝视自己时,他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 他再不需要梦中用假想的故事来满足自己的饥渴,他也再不用面对漂亮的女孩局促不安, 他只要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政治才干,就无往而不胜了。 当他允许鲁敏敏跟随在自己身边时,鲁敏敏兴奋不已。一个原本看着柔和多情的女孩, 竟然像一个可以为他出生入死的女卫士。他走到哪儿,她便跟到哪儿。他讲话,她便记录。他召集会议,她便张罗场面。他饿了,她便帮他搞吃的。他渴了,她便给他找水。他说想游泳, 她便借来了游泳衣裤。他们横渡了赣江后上到了河滩上。他让她挨着自己坐, 她便又羞怯又兴奋地挨着他坐下了。他将她搂住,她便轻轻地将头倚在他的肩膀上。他吻她, 她便闭着眼把嘴唇给他。  那第一下吻在卢小龙全身激起了腾云驾雾般飘飘然的感受, 他觉出对方的身体也一下变得绵软,她闭着眼仰在自己肩膀上,好像有点喘不过气一样发着抖, 长长地呼吸了一下。他问:"你是第一次被人亲吗?"鲁敏敏点点头。 他一瞬间想到:曾经那么遥远地渴望和想象的事情,今天就这样十分容易地实现了,不需要绞尽脑汁的设计,不需要曲折的努力。当你成了政治上了不起的男人后,女孩就会自己走到身边。 他真像一只兜满风扶摇直上的风筝。他很饱满,很自信,很有力。 在赣江边上意识到这一点,让他无比的兴奋、幸福和陶醉。多少年的渴望变成了现实。 那一夜又一夜假想的连环画都暗淡下去,赣江边迷迷茫茫的故事才真正一派风光。 如果说反工作组的胜利培育出了他政治上的自信,那么,将一个可爱的女孩十分容易地搂到怀中, 开始培育了他男人的自信。  他紧紧抱住自己的所获,那苗条温暖的身体给了他极为亲爱的感觉。 这个亲爱还含着一种感谢,少女的爱慕使他真正成为顶天立地的男人。 在江水不知不觉的流荡拍打中,天色浑浊暗淡起来,夜色一层一层抹黑了天地。 天空中凝固着一派铁青色的云朵,暗蓝的天幕下对面的江城灯火迷离。江水在舒舒缓缓地流淌着, 江中的白鹭洲像一个蜷伏的噩梦。屁股下面的沙滩平滑而又潮湿, 偶尔摸到一两块凸起的鹅卵石记忆着日晒的温暖。身后的农村及田野浮浮荡荡占领着广阔的空间。当空气凉下来时, 他尤其觉出怀中这个女孩的柔软和暖热。她偎在自己的怀里, 在朦胧黑暗的暮色的庇护下,他更无畏地爱抚和亲吻着她。这时,他似乎忘记了北京,忘记了喧闹的革命, 他在占有和品尝着怀中的一切。  这时的亲吻是长久的,他发现,这是一下就学会的事情。这个吻像一眼深井一样,栽入大地深处。这时的抚摸是更热烈也更从容的,那是对大地细心的耕耘。 鲁敏敏的脸蛋是烫热的、光滑的,在她脸上吻着、蹭着的感觉非常激动他。她的嘴唇是湿润的,舌头长而润滑,像一条肥胖的泥鳅一样被他吮吸出来,在自己的口腔里活动着。 她的胳膊还显得瘦削,捏着那比较松软的肉,能够摸到那可爱的骨骼。她的锁骨、肋骨也都微微凸起着,能够一一触摸到。她的乳房却有着让他惊喜的丰满, 掀开泳衣吻着乳房,在两个人的身体中都激起了抑捺不住的扭动。 他的手沿着乳房下的肚皮一直摸下去,这个神秘的探索居然没有经过任何胆战心惊的犹豫和阻挡就完成了。 当他的手伸到女孩最隐秘的部位时,那里光滑的皮肤、 稀少的毛发和潮湿的分泌一下使他浑身激灵地打了一个抖。自己的手像被融化了一样,伸到了另一个世界。 他好一会儿找不到自己和这只手的联系,似乎中间的胳膊没有了。慢慢地, 他将手的感觉和整个身体联系到一起。当他再往下褪鲁敏敏的泳衣时,鲁敏敏轻轻抓住他的手,说了一声:"别。"卢小龙还没有成熟男人应该具备的性知识,便不再坚持,这时, 一个翻身压在了对方身上。他们裸露的上半身完全印在了一起。在黑暗江边的沙滩上, 这真是一个大地为床、天空为帐的拥抱。  一艘江轮哗哗地冲击着江水,突突地响着马达在江中驰过, 船上的探照灯雪亮地穿破黑暗,照射着江面。江轮远去之后,周围更加安静, 听见江水一潮一潮轻轻泛上河滩的声响。他一边亲吻着鲁敏敏一边问:"你爱我吗? "生平第一次问这样的话,显得稍有些陌生。鲁敏敏扬起双臂勾住他的脖子,眼睛闪闪发亮地看着眼前想着什么,说了一句:"我觉得像做梦一样。"卢小龙也有同感, 一瞬间他对这赣江边的故事的真实性有了怀疑。他甚至按照小说中描述的方法掐了掐自己的脸, 用疼痛证实了这并非做梦。他用双手摸了摸鲁敏敏的两只眼。那双眼合上了,又睁开, 在黑暗中依然若有所思地闪着亮。他又问:"你爱我吗?"这句话一出口, 依然显得生疏和不自然。对方点了点头。他问:"为什么爱我?"鲁敏敏依然用双手勾住他的脖子, 凝视了他一会儿,说道:"你棒啊。"卢小龙问:"我哪儿棒?"鲁敏敏看着他的脸, 把他的脖子一下勾下来,让他的脸贴在自己耳边,说:"你以后肯定是个革命家。 "卢小龙被她富有憧憬、崇拜和爱慕的声音激起了新的冲动,他用力地拥抱和亲吻了她一阵。  过了一会儿,他问:"你是第一次和人好吗?"鲁敏敏在黑夜中看着他, 无邪地点了点头。卢小龙吻了她一下,感到骄傲和满足。鲁敏敏用双手撑着他的肩膀, 仰看着他:"你也是吗?"卢小龙想了想回答道:"我也是。 "鲁敏敏又看了他一会儿,问:"你以后还会喜欢别人吗?"卢小龙看了鲁敏敏一会儿,不说话,又开始亲吻她。他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自己对女性的征服也才刚刚开始。注:  【1】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出自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参看第二章【12】(1965年秋)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76年1月号。这些诗句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红卫兵广泛引用。  【2】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出自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 参看第二章【12】第40章  林彪一个人在宽大而朴素的房间里踱来踱去。窗户拉着一层薄薄的纱帘, 窗外是安安静静的院落。毛家湾笼罩着一种日常的又是肃穆的安静。他走走停停, 背着手站立一下,他在寻找自己的思路。  从10月9日开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各大军区负责人、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中央各部委党组织的负责人都出席了会议。 这个会议是以"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为中心内容的。会议原定开七天,现在拉开架势, 已经开了十几天。他看了一下桌上的台历,今天是1966年10月24日,明天, 10月25日,他作为党的副统帅和毛泽东确立的接班人,要在这个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 他此刻要完成的任务是,准备自己的讲话提纲。他从来只让秘书准备基本材料, 讲话内容都是他亲自拟定。这也像指挥一场战争一样,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他站定在房间中央,再一次感觉自己面对的一切。房间里非常朴素、简洁, 四壁雪白,干干净净,只有写字台、几把不多的椅子和一个沙发。在一面墙壁上, 挂着一张毛泽东坐在藤椅中的照片,在写字台上放着一个地球仪。除此之外, 再没有任何装饰的东西来干扰他肃静的思想。他又在屋里走动了一下, 觉得屋内稍有点冷热不均。看了看墙上的温度计和写字台上的温度计,都稳稳地指着摄氏21度, 这正是他所要求的室温。又看了看白色的纱窗帘,没有一丝浮动。温度很平稳,空气很平稳, 他的心态也逐渐平稳下来。  他对这个世界,总是既在其中又在其外。 他从来觉得自己是一个单刀直入世界、又脱离这个世界的人物。过去作战时,他以战争为自己的生活。 对于世上其他争斗,他都隔着帏幕稀薄地观看。现在,处在和平时期的政治斗争中, 他也单刀直入思维简捷地紧紧把握与政治斗争直接关连的大脉络。 不管这个世界多么花红柳绿繁喧多样,也不管各种各样的事情如何千头万绪,他总是去繁就简, 抓住那些与他行动相关连的最简单、最重要的事情,其余的听任这个世界汪洋大海、恣肆泛滥。 一个人没有精力去观察世界的方方面面。一个真正成就大事的人, 要简捷地盯住那些与自己行为相关的为数不多的事情。看到世上有很多人漫天轰炸一样盲目地扑腾, 他常常轻蔑地摇摇头。  他在屋里慢慢走了几步,停住,觉出自己身体的干瘦和轻飘, 也觉出自己身体的衰弱。他觉得自己像一只鹰鹫,在空中飞翔时遮天盖地,在地上没有多少重量, 甚至有些轻飘。自己的脸也是鹰鹫的感觉,他有一只鹰钩鼻,有一双锐利的鹰眼, 颧骨凸起、两颊下陷也像鹰一样阴沉有力。他经常像鹰一样停在高高的悬崖上一动不动, 俯瞰世界。他眯眼打量这个世界的目光,和两眼之间鼻子这一部分那种向前用力的感觉,也像鹰嘴一样,这常常是一种并不坏的感觉。他不需要像毛泽东那样恣肆地畅游长江、巡视南国,气势澎湃地做各种讲话,也不需要像周恩来那样五洲四海地飞行, 日理万机地忙碌,更不需要像江青这样激昂慷慨、飞扬跋扈、上紧发条地紧张开拓。 他就是安安静静一坐,偶尔站起来走一走,依然沉淀出一种安静。 当一个人精力不过剩时,只要你善于休养生息,反而可以进入非常简洁明白的精神状态。 他在软椅上慢慢坐下了,整个房间肃静而又空洞。他喜欢肃静和空洞的环境, 常常在这种环境中完成必不可少的重大思索。  他拿起一摞白纸放在膝头,拿起一支粗自来水笔,开始做独特的构思工作。 他先在一张纸上写了一行大字"10月25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是他要完成的总题目。他把这张纸顺手飘在地上。 又在第二张纸上写上"1966年8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把这张纸也飘落在地上。 自己曾在1966年8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做过一个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重要讲话, 这个讲话已经作为现在的会议文件印发给了与会成员。他提醒自己过去曾经做过的讲话, 要在那个基础上有深入,有提高,有前进。 他又在一张纸上写下一行字"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这其实是这次中央会议上印发的参考材料之(四),讲的是红卫兵破四旧的丰功伟绩。这个材料实际上是他事先让谢富治准备的。他把这张白纸也飘落在地上, 这也是自己准备讲话要面对的基本情况。 他又在第四张纸上写了"关于国务院文教各部门红卫兵查抄五类分子家庭的简况、简报",这是这次会议上印发的参考材料之(五)。 他把这张白纸也飘落在地上,这也是他在准备讲话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基本情况。然后,他又在一张白纸上写上"陈伯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两条路线──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把这张白纸也飘落在地上。这是前几天, 10月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开全体会时陈伯达做的一个讲话。 这个讲话系统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被毛泽东所赏识。讲话稿他已看到, 这也是他准备自己讲话所要面对的基本情况。  一张张白纸从他膝头飘落在地,铺展开来,使他面对了他要面对的全部基本情况。在有的白纸上写着"周恩来"三个字, 那表示周恩来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有的白纸上写着"陶铸"二字,那是表明陶铸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有张白纸上写着"刘少奇"三个字,在与它相邻的白纸上写着"邓小平"三个字, 这两张纸就在自己的左脚旁边,它表明刘少奇、邓小平在昨天会上做的检查。 还有一些白纸上写着《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这几个月来的重要社论的题目, 它们也都洋洋洒洒、显显赫赫地铺在地上,各自做出它们的提示。当身边铺满了写着大字的白纸时,他就安安静静地俯瞰着一切,感觉着一切。他要面对文化大革命所有的重要情况, 最后形成自己这次讲话的有力构思。他的讲话绝不该繁文缛节,绝不该拖泥带水, 绝不能像陈伯达这些夫子那样洋洋洒洒、面面俱到。他要针针见血,提纲挈领,出语惊人。  他又写了几张白纸。在一张纸上写了五个字"炮打司令部", 并加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把它飘落在离自己较近的地方。那是提醒他毛泽东的着眼点。 又在一张白纸上写上了"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斗争",也划上了一个大惊叹号,飘落在面前较近的地方。 这句话是提醒自己前不久10月1日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上的讲话,那个讲话的中心内容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纸与纸之间有一些重叠没关系,只要字一落在纸上,它们的存在他就是清楚的。当满屋子都落满了白纸之后, 他知道自己所要面对的基本情况都在面前了,就像指挥战争时一样,现在,要的是作战方案。  他在一张纸上写上"一,文化大革命中的情况", 又在下面写了"两头劲很大,中间劲不足"几个字。他把这张纸放在旁边的一个板凳上,这是他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他又在一张白纸上写上"二,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 这是他准备讲的第二个问题。在这个大标题下,他又写了三行大字,"第一,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第二, 要重视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争。第三,破私立公。"他把这张纸也放在了板凳上, 与刚才那张纸半重叠地平行。接着,他又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三,怎么搞文化大革命? "这是他要讲的第三个问题,并在下面划了几个三角形,表明有若干条,然后, 把这张纸也放在身边的凳子上。他又静静地闭着眼想了一会儿, 在腿上那一摞白纸上又写下这样或那样简单的字,分别插到板凳上那三页纸的下面。 这是他为自己讲的三个问题分别罗列的要点。  当思路凝固时, 他便一手拿笔一手拿着一摞白纸踏着满地大雪一样的白纸轻轻走几步,巡视着,把有些纸张拿起来看一看,又飘落在地, 还把有些纸张之间的位置做一个调整。而后,就又会得到一些灵感,回到软椅旁坐下,又写下一些字, 分别插到板凳上那三页纸的下面。最后,他要讲的三个问题各有一摞白纸, 写着这样或那样一些简单提示。他便一摞一摞拿起来,分别翻看着, 又在新的白纸上将自己有关三个问题的思路归结为最简单的提纲。这该是开门见山的讲话,该是简洁有力的讲话, 该是提纲挈领的讲话,该是远远高于陈伯达这些夫子水平之上的讲话, 又该是恭恭敬敬跟随毛泽东的讲话。  讲话提纲大致出来了。他又将它们放下,在屋里慢慢走动几步,随后, 摁了一下传呼铃,警卫干部迅捷而又安静地进来了。他挥手做了一个示意, 对方立刻蹲下身将满地大雪般的白纸纷纷拾了起来,摞好放在写字台角。他又摆了摆手, 对方便无声无息地撤退了。屋子里又是干干净净的地面,雪白肃静的四壁。  他站住想一想,又慢慢在软椅上坐下。  他又在膝头上放上一摞白纸,在新的一页上写下了几行字:"一,维护领袖地位。二,掌握干部队伍。三,号召群众。四,理论高度。五,明确的目标。六, 历史的意义。"他把这张纸静静地放落在自己面前的地上。所谓"维护领袖地位", 就是他的讲话一定要进一步维护毛泽东的权威,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原则。"掌握干部队伍",那就是说,他的讲话一定要在党政军干部中形成震动, 同时感召起自己将要依靠的干部基础。所谓"号召群众", 就是他的讲话确实要能够在全国成为亿万群众的旗帜与口号。所谓"理论高度",就是一定要在理论上直通马克思列宁主义, 要有一些振聋发聩的理论提法。所谓"明确的目标",就是像一个战役一样,必须包含着战役目标,否则,泛泛的理论讲述永远形不成号召力。 一个明确的行动目标有时胜过十打理论纲领。所谓"历史的地位",就是自己的每一句讲话都要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面对自己设计的"六项原则",他又静心想了想, 便将刚才大致拟定的讲话提纲放到膝上从头到尾审查了一遍,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动, 然后整整齐齐简简单单地抄写在三张白纸上。他把这三张白纸看了几遍,便站了起来, 将三张白纸放到写字台的玻璃板上,轻轻压上一只红蓝铅笔。然后, 便将写字台一角放的那些从地上拾起来的纸片都慢慢撕碎,扔到纸篓里,又将软椅旁边板凳上讲话提纲的草稿也同样撕碎, 扔到纸篓里,这个世界又肃静了。自己明天按照这个提纲的即兴讲话,就是继往开来、 万马奔腾的了。  他在软椅上坐下了,觉出自己的额头和脊背上都有了冷汗。他一动不动坐在那里,听凭冷汗在稳稳定定的空气中慢慢蒸发。 他在等待自己身体内微存的正阳之气逐步从后背升起来,慢慢驱散脊背上的凉意,使周身变得气血完整起来。 一日又一日的独自静坐,使他体会到当一个人思想焦灼地驰骋于天南海北时, 整个精神和灵魂就都涣散到体外去了。那时,一个人的身体就像没有军队保卫、没有坚强边防的国家, 一丝一毫的凉风都可能侵袭进来,使你觉得躯体的支离破碎。当你安下心定下神来, 心神都守着自己的身体,你就会觉得自己比较充实,比较坚定。 这种体验经常让他想到中国古代的佛家、道家的修炼。  他随手摁了一下软椅扶手上的又一个传唤摁扭,很快,一个内勤军人轻轻推开门,用请示的目光看着他。他伸出食指向上指了指,对方立刻明白, 从写字台的笔筒里抽出一支绿森森的细香来,把香点着,插在一个小酒盅般小巧的青铜香炉里, 放在写字台一角。林彪又挥手示意了一下,对方便撤退了。屋门又紧闭了, 那只绿森森的细香燃起的青烟袅袅直上到雪白的房顶,又盘旋着漫开。 林彪眯着眼凝视着袅袅上升的青烟,安安静静地坐在软椅上。由于战争年代受伤,他的中枢神经受损,怕光、 怕风、怕水,在居室里焚一支香,就是检验有风没风的最灵敏仪器。 家中的人都夸张了他的怕光、怕风、怕水,他自己也在这种细心的护卫中沉浸在怕光、怕风、怕水的气氛中。他原可以不那么害怕,然而,渲染成这么害怕,也有一种麻醉人的力量。 安安静静地坐在无人干扰的环境中,观察和思考并不安静的世界, 有时让你升出一种冷酷而又从容的心态来。  眼前的青烟轻盈地、袅娜地上升着,这种青烟的飘动很能诱导他入静, 进入半睡半醒的恍惚状态。从写字台桌面这个高度到房顶,就是青烟"长征"的路线。到了顶,高度上受到限制,便只有在广度上扩展,然后,便会弥弥漫漫,缭缭绕绕,环形起伏,最后,缭绕的青烟在很大的空间里变成图案复杂的巨大存在。 他看到一个小小的蚊虫在缭绕的青烟中仓皇地飞翔着,在这只蚊虫的眼里, 缭绕的青烟就是一眼难以穷尽的大千世界。倘若它想研究清楚这个世界的结构, 想搞清楚千条万缕的青烟如何相互运动变幻,是极为困难的。实际上,这个大千世界的发源在那燃烧的香头, 它给青烟缭绕的大千世界源源不断输送着一切。世上的很多人就像那小小蚊虫, 看不清事物的根本。当他们为满天缭绕的烟雾费尽脑汁时,根本不知道只要伸手掐断烟头, 一切都烟消云散。一个青烟缭绕的世界来自一点红亮的香头, 而那一点红亮的香头就会造成一个烟云缭绕的世界来装饰自己。  他想到了毛泽东,想到了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当全国都大革命烟云缭绕时,他却盯准了那一点红亮的烟头。他慢慢闭上眼, 自己的讲话也是一缕青烟升上天空,也会缭缭绕绕弥漫成广大的影响,然而,他知道这一切燃烧的根源。 恍恍惚惚中,他知道一个人的行动根源于真实的动机和目的。从真实的动机与目的出发, 他便燃烧、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用弥弥漫漫的烟雾将自己笼罩起来。  忽然,门开了。林彪在恍惚中悚然一惊,背上泛出一片冷汗, 心跳也加速起来。他刚要发火,便觉出了也想到了进来的是老婆叶群。 他一瞬间不仅感到有风吹进来,而且有了小便控制不住、要尿到裤子上的急迫感。他出了一口气,定住自己的神, 身体一动不动,眼睛微微睁开一线,果然是叶群半嚣张半文雅地立在面前。 延安时挺好看的一个投奔革命的小姐,现在越长越像自己,露出一点男人相。也是颧骨凸起, 下巴有点变尖。女人长得像他,可是十分地不中看。男人鹰相是勇猛的, 女人鹰相是非常生冷可厌的。他瞄了瞄写字台上被扰动的那缕上升的青烟,没有说话。 叶群也看到桌上的青烟在不稳定地摇曳着,知道自己冲撞了一个静默的状态, 便立刻小心又犹豫地将门关上。林彪不耐烦地问:"什么事?"他生怕叶群长篇大套。 叶群做出话一说完拉门就走的姿态来,说道:"我不想打扰你,可是不得不打扰你了。 你要接见的人一会儿就都到了。"  林彪想起来,自己今天要接见几个军队卫生医疗系统的干部。 他含威不露地说:"不是还没到时间吗?"叶群说:"四点半他们准时到,现在已经四点十分了, 你也该准备准备。"林彪说:"我有什么准备的?"叶群看了看他,犹豫着还是把话说了:"你总不能半醒半睡地猛然去接见人吧。再说, 有关这几个人的情况我也要预先简单给你介绍一下。另外,你也好有个时间上上厕所,换换衣服呀。"林彪不快地闭上眼,没说话。他每到活动之前,无论是会见,还是开会,总要反复地上厕所, 似乎要把体内的水分全尿尽,才能够放放心心地去参加活动。 他这时便挥了一下手说:"我知道了。他们来了,你再告诉我吧。"叶群想了想,又说:"还有一件事, 一直想和你商量,希望你有个决定。"林彪不快地睁开眼,像个隐居山中的老道人一样看着叶群。  叶群说:"我是想说有关老虎的事。"林彪一下子振作了, 老虎是他惟一的儿子林立果的小名。叶群说:"总要给老虎做个安排,现在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 他这样闲着,是浪费时间呀。"林彪认真对待叶群的话了,他和叶群生有两个孩子, 女儿林立衡小名豆豆,儿子林立果小名老虎。 林立果现在是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的学生,是他十分钟爱的。他说:"那就做个安排吧。不过,做安排也要让他自己去闯, 去锻炼。"叶群说:"那当然。不过你不做安排,他就没有去闯、去锻炼的机会。 我想让他到空军司令部去。"林彪抬眼看了看叶群, 叶群又补充道:"在这之前可以先到下面军区过渡一下,在基层锻炼一下。"林彪点点头,说:"就这样办吧。 老虎这两天干什么呢?"叶群说:"正在搞你的自行车战时运输科目呢。"林彪一听高兴了, 站起身说:"我去看看。"  前不久,他坐小轿车在北京街道上游转时,看到街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 突发奇想。过去战争年代,独轮车是战时运输的一大手段,现在, 中国有上亿辆自行车,一旦爆发战争,能不能将两辆自行车临时组装成一辆四轮运输车? 这一定是新时代人民战争的强大运输力量。两个人一左一右蹬着四轮运输车,既灵活又机动, 需要时又可以化整为零,分成两辆自行车。他一回来,就把这个方案交给林立果去实验。 他经常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而自得。  他和叶群转来转去来到一间大房子, 儿子林立果正在两辆拆散的自行车旁满手油污地忙碌着,周围还堆放着很多钢管、钢条和一地的扳子、钳子等工具。 看见林彪进来,林立果立起身来,用手臂擦着额头上的汗。林彪笑眯眯地问:"到底行不行? "林立果稍有点局促不安地踏了踏脚,回答道:"理论上肯定行, 肯定是个了不起的大思路。实际上,就看我的设计和制作能力了。"林彪笑着点点头。他的情绪好了, 似乎也忘了怕光、怕风、怕水了,刚才急着要小便的紧迫感也消失了。他俯下身, 把儿子摆弄出的设计方案大致看了看,说道:"过段时间,要给你做点安排, 你要好好接受锻炼。"这时,又一个在毛家湾搞内勤的中年军人迅捷而又平稳地走进来, 对叶群说道:"主任,他们都来了。"叶群挥了一下手,说:"首长过一会儿就去。 "林彪摆了摆手,说:"现在就去吧。"  看着那个军人离开房间,叶群小心地问道:"你不上厕所了吗? "林彪非常恼怒地白了她一眼,挥了一下手,就往外走。叶群立刻跟上几步, 说道:"这几个人的情况我给你介绍一下。"林彪说:"我不是都知道吗? "叶群说:"其中有一个叫朱严明,过去来过咱们家几次,后来脱了军装去卫生部了。他今天也来了, 我不说怕你忘了他。"林彪一边听着叶群的介绍,一边记住了。他自己并不多记人名,然而, 每到会见前,他都要听叶群介绍一下,以表现一个首长对多年前部下一见不忘的亲切形象。  一见林彪在客厅里出现, 几位穿军装的和不穿军装的顿时恭敬而又欣喜地站了起来。林彪一一和他们蜻蜓点水地握了手。当握到一个惟一穿着便装的、 长着端端正正国字脸的干部时,他既威严又和蔼地直接说出了对方的名字:"朱严明。 "对方一下受宠若惊,说道:"林副主席还记得我。"  看到林彪在中间的沙发上坐下后,大家才纷纷就座, 带着恭敬而拘谨的笑容向他问候和进行三言两语最简单的汇报。轮到朱严明讲话时, 他将一起来的女儿朱立红也做了介绍:"这是我女儿红红,她看过我和您合影的照片, 从小就盼望能够见到林副主席。"林彪看着朱严明旁边坐的矮胖女孩,微笑着抬了抬手,说道:"很好, 年轻人要好好干,前途远大。"第41章  当卢小龙又一次来到沈丽家中的时候, 与上一次抄家时的"狭路相逢"已相隔两个多月了。这次见面在他们心中引起的变化是意想不到的。  沈丽正在琴房里和堂哥沈夏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十一月的北京早已是树叶落尽,一片光秃。当卢小龙身后跟着一个女孩出现时,沈丽一下站了起来, 她没想到卢小龙会来。在一片风景暗淡的无聊中,卢小龙风尘仆仆又自信饱满地出现, 多少让她感到一点自己的软弱。她觉得自己失去了一些往日的光彩,自己的骄傲也有一点崩溃。  她将高大轩昂而又贫乏无聊的堂哥介绍给卢小龙, 也从卢小龙的介绍中知道他身后站的印度式小美人叫鲁敏敏,实验女子中学的初中学生。在通情达理的应酬中, 她却感到了被遗弃的委屈,这对于一贯骄傲的自己是少有的感觉。 她当然还知道自己的漂亮,当然还记得上一次见面时卢小龙如何表白了对自己的爱慕, 自己曾平静而骄傲地在两人之间划定了界限;然而,当对方两个多月没有光顾自己, 今天突然出现时,她没有想到自己心中涌起一股怨恨,很像是小时候在父母面前受到冤屈时的感觉, 这种感觉已经久违了。坐在光线晦暗的琴房里,面对着窗外的初冬景象, 她发现这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已经在她心中占有了特别的位置。  两个多月来,她在漫天的舆论中常常读到这个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曾经对她一见钟情,现在却显然无暇顾及她。在两个月的萧瑟秋风中, 她还读到了自己的寂寞。当秋风将黄叶吹满街道时,北京的气氛显出了让人忐忑不安的动荡与冷酷。 一种不安全感逐渐抑制了她出没于北清大学观看大字报的好奇。当窗外的槐树叶被刮尽, 西苑的院子里一片灰冷时,她尤其觉出了自己的寂寞。 这个闹嚷嚷的世界已经将西苑遗弃了。她不过是满天刮落的黄叶中的一片,落到哪儿是哪儿,没有人理睬她。后来, 她似乎已经将卢小龙忘却。但当他今天出现时,她没有想到自己的内心反应会如此强烈。她把握着自己的反应,甚至有些为自己的软弱感、怨恨感和被遗弃感而感动。 当然,这一切都掩饰在她大方得体的举止之中,表现出来的是对客人的友好和热情。 鲁敏敏一看就是个多情的小女孩,她温顺地坐在卢小龙身边, 毫不掩饰对卢小龙的崇拜和爱慕。当她和沈丽目光相遇时,小脸微微一红表明她对这种人物关系的敏感。  沈丽也觉出了卢小龙两个多月来的变化。他脸上有了成熟男人才有的自信, 好像一个生嫩的水萝卜被风沙吹了一番显得成熟了一样。他面对沈丽的从容, 面对沈夏的从容,对鲁敏敏随心所欲的吩咐,都显出成熟的男人样。 这种成熟样虽然还夹杂着他原有的拘谨,然而确实以坦然和从容表现了出来。此刻, 沈丽觉出了房间的晦暗和几十天秋风萧瑟的笼罩,觉出了自己的黯然。她只是一个被遗忘的人。 卢小龙带着鲁敏敏生气勃勃地踏进她的琴房,让她看到了大串连的风光,而她的房间却一派陈旧。 她也想多少表现一下沈夏的存在, 他高高的个子和风流倜傥的相貌该是对卢小龙的一个压力,也是对她骄傲的一种支撑,她懂得这个。然而,她背靠着钢琴坐在那里, 面对着卢小龙却懒得这样争强好胜。  她知道自己的脸还在明亮地放着光,然而,那个光晕是柔软的, 融化在房间的晦暗之中。鲁敏敏却像是刚从野外回来,微黑亮泽的皮肤洋溢着一团灰白的光亮, 让你想到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匹小马在草原上跑过,鬃毛迎风飘舞。卢小龙坐在那里, 像棵不大不小的杨树,沉稳地迎着风哗哗作响。沈丽目光含笑地迎视着他。 这种目光对于迟钝的人,可以理解为大方礼貌;对于高傲的人,可以读作自尊与平静; 对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理解她的人,可以读作对对方长久的盼望和情意。 她就用这种目光面对着卢小龙,在似乎是安详的、又是听天由命的、逆来顺受的心态中等待着。  卢小龙也没想到今天的见面是这样的。他没有想到西苑如此冷清, 灰黄的风刮过院子,除了几棵松柏在守卫绿色的梦,柳树、槐树及杨树都光秃秃一派颓丧。 没扫净的落叶在一座座小楼前贴地溜过,家家门窗紧闭,像是没人居住的地方。 他只觉得自己是火热的,他带来的鲁敏敏是暖热的。当他敲开沈昊的家门时,沈昊不在家, 只有他的夫人杜蓉坐在客厅里,一边织毛衣一边与保姆聊天。客厅里光线阴暗,人烟荒凉。及至他兴致勃勃地登上二楼,推开琴房,眼前的景象同样晦暗。一扇窗户, 被黑苍苍的槐树所遮掩,房间里的木墙壁、木地板都是棕红色的, 一架钢琴半对墙角斜放着,沈丽正和一个看着挺高大、挺轩昂、又有点目光闪烁、唯唯诺诺的年轻人聊天。 从进门看到的景象,他知道这是一个冷清的谈话,不过是为了熬时间。  沈丽站起来了,并不像夏天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那样光彩照人。 她现在穿着一件深紫色的开身毛衣,里边是一件黑色的细毛衣,显得比过去家常和柔软。 她的表情也大不一样。那一次是大方的,揶揄的,骄傲的,无所谓的, 这一次却失了很多硬挺的光芒,甚至让他觉得沈丽这段时间生了一场并不严重却为时长久的病。 一个面临抄家都显出骄傲的漂亮女孩,今天发生这种变化,让他心中生出复杂的情感。 他原本是气昂昂地来这里,准备从容大度地表现一下自己的气概的。带鲁敏敏来, 就是对自己的陪衬。他要表明自己对沈丽不那么钟情和在意, 他要表明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胸怀。两个多月来,在对女孩的成功中,他早已领会了一个在政治上成功的男性, 可以如何保证自己在女孩面前的魅力。  意外的是,沈丽今天没有那种刺眼的骄傲, 而且在亲热随和中流露出别有深意的目光。他不是一个迟钝的人,也不是一个高傲的人,他读懂了这目光中的含义, 原来准备针锋相对地表演一番的气势消散了。在这个冷清的环境中, 看到一个骄傲但又温柔地维持着自己尊严的女孩,他感到心中发软。 他在这暗淡的气氛中读出了沈丽的寂寞。她背倚着钢琴坐在窗前,窗外那疏密杂间的槐树枝干描绘出同样寂寞的天空。 他也用一种目光凝视着沈丽。这种目光在迟钝人的眼里,可以读作和蔼友善; 在高傲的人眼里,可以读作心平如水、一视同仁;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人眼里, 可以读作深深的关切和想念。  他觉出沈丽对鲁敏敏的宽和与不介意,也觉出鲁敏敏对沈丽的敏感与介意。 他原本觉得,得到鲁敏敏能够让他心满意足,并获得轻视沈丽的力量,然而, 一旦面对沈丽,他就觉出对方的目光对他的揪心的力量,这才是他真正期待的故事。面对着沈丽,他觉出了鲁敏敏的单薄,想到了她细瘦的胳膊与简单的肩膀,他有点后悔带她来。  沈丽和卢小龙谈着话,两个人都觉得沈夏和鲁敏敏的在场妨碍了他们。 他们只好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谈到两个月来的经历,特别谈到那次抄家。 沈丽说:"他们还踩到我的床上,真是流氓行为。"卢小龙说:"是,应该算流氓行为。 "沈丽说:"这样的红卫兵应该开除。"卢小龙说:"对,应该开除。"沈丽看着卢小龙笑了, 卢小龙也看着她笑了。这时,一楼传来保姆的声音,客厅里有沈夏的电话。 沈夏下楼去接电话了,卢小龙说:"上次抄家,真对不起。"沈丽说:"有什么对不起的? 又不是你来抄家。"卢小龙问:"那个打碎的镜框修好了吗?"沈丽说:"早修好了。 "卢小龙说:"让我再看一看。"沈丽瞄了一下鲁敏敏,站起来说:"行,跟我来吧。"卢小龙对鲁敏敏说:"你在这儿等等我。"便跟着沈丽上了三楼,来到她的卧室。  卢小龙将房门在身后轻轻关上了。沈丽看着他,他也看着她。 这样相互凝视了几秒钟,沈丽扬起双臂,两人搂在了一起。卢小龙一下迸发出疯狂的冲动, 他双手箍住沈丽的腰,使劲将她的身体向后弯下去,狂吻着她的脸。沈丽则直起身来, 把头埋在他肩膀上哭了起来。卢小龙一边吻着她的脖颈、头发, 一边搂紧着她问:"你哭了,为什么?"沈丽浑身颤抖地往他身上贴了一阵,便仰起脸, 让泪水沿着脸颊流下来。卢小龙用手轻轻擦着她的眼泪,用嘴吻去她的泪水,说道:"别哭了, 待会儿让人看见,你怎么解释?"沈丽闭着眼摇了摇头,说:"我用不着跟别人解释。 "卢小龙一下又爆发出冲动,他伸手把门插上,扑在沈丽身上狂吻起来。沈丽躲避着他的吻, 伸出手轻轻挡住他的脸,说道:"让咱们的故事慢慢发展吧。"第42章  过去,每天到部里上班对于卢铁汉是愉快的事情;现在, 每天上班则变得十分头疼。当他站在寒冬刚露头的北京街道上等待公共汽车时,有一种日暮西山的感觉。  过去有小轿车接送,他可以舒舒服服七点多才从家动身。现在才六点多一点, 天刚麻麻亮,他就已经站在公共汽车站萧萧条条地等待了。 站牌下等车的人们在清冽的晨风中耷拉着脸戳在那里,像是破梳子上高低不齐的梳齿排排立着。 夹着文件夹的他个子高大,举止沉稳,在队列中显得卓而不群。 一些提着饭盒原地着急踏着脚的工厂女工经常仰起瞌睡未醒的眼睛注意地看着他,似乎想看出他的身分。 那些打量的目光与他目光相遇,便立刻躲闪开,过一会儿,便又斜过来。他立在那里一动不动, 粗硬结实的额头与有力的面孔也像石像的头部一样,很有重量地顶在垂直的脖子上。 风吹过面孔,觉出风的寒凉与锋利,也觉出自己皮肉的粗糙与烘热。 行驶着汽车与自行车流的街道在他的视野中常常向远处斜下去,让他感觉街道不平, 车辆和人流都像在巨型滑梯上,纷纷从眼前滑过。  车来了,人们立刻乱了排列的队形,争先恐后往上挤。他当然不会同流合污, 但也不能一次又一次被后来的人们挤出去。他的方针是,轮到自己排到首位了, 车在远处一出现,他就眯着眼估量着车速,判断公共汽车停车时前后车门的位置,然后, 在看来不慌不忙、不争不抢的运动中将自己恰好摆到车门的位置。这时, 后边的人即使拥上来,他也能在拥挤的推动中不失身分地、动作持重地登上车。 至于随后大群人拥上车的拥挤碰撞,他只能听之任之了,这种拥挤其实是一切群众运动的特征。 只要你打开了车门,只要一群人争着上车,那么, 你要在人群的拥挤和冲撞中保持自己的平稳,就要选择好自己的立足点。车开起来以后,虽然车上的冲撞弄得他很不舒服, 然而,当前后左右的压力相互抵消了, 他被那些比他矮多半个头的人稳稳地挤定在一个位置时,只需象征地举手抓着车上的扶杆。看着车窗外快一阵慢一阵掠过的街道, 也能体会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亲切感觉。  这种感觉让他想到农村。吃饭时,家家户户端着大碗蹲在门口, 你一言我一语地边吃边聊,真可谓"腿勤脑子懒,吃饭扛大碗"。一个大海碗, 简直能装现在一锅的棒子面稀糊,烫烫地端在手中,用筷子刮着表面一层凉皮,聚到嘴边, 吸溜吸溜地喝下去。冷风吹过,烫烫的稀糊糊表面又结下一层凉皮。兜着碗边, 刮着表面将它们聚拢过来,又是半烫半温地吸溜溜喝下去。棒子面糊糊冒着白气, 蒸在额头上是热的,风吹过额头是凉的。碗像脸一样大,脸对着碗。烫热的糊糊经过口腔顺着喉咙流下去,熨得整个消化系统舒服之极。稀糊糊上漂着咸菜条,咸脆脆地嚼在嘴里。 喝糊糊喝得熟练了,要一喝到底,碗的内壁还是光溜洁净的, 绝不能让它干结上磕磕巴巴的面糊糊。左邻右舍的聊天声,喝烫糊糊的吸溜声,夹杂上鸡鸣狗吠,炊烟袅袅, 水井轱辘吱吱尖响,老太婆的吆喝,驴的嘶叫,现在想来真是美好的山村景象。 文化大革命真要将自己打倒了,无非是卷起铺盖回老家种地,那也是个不错的归宿。  他咽了口唾沫,体会着刚才想象中端大碗喝烫糊糊的味道。 玉米面糊糊甜甜的还在口中,大碗的烫热也还在手掌心, 甚至碗边在嘴角处留下的又凉又烫的感觉也在咽唾沫时新鲜地存在着。  还是那座灰白色的八层楼,还是那高高的大门,门前一二十级台阶, 门口还是站着警卫,然而,他现在走上台阶,和以前从小轿车中走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遇见他的人不像过去那样亲热尊敬地向他招呼致意,或淡淡地点点头, 或干脆视而不见地匆匆走过。有的人快步在身边超越,扭头看他一眼,没有什么招呼就直奔门口了, 将脊背很不礼貌地留给了他。到了大门口,那些熟悉的警卫也不再对他表示特别的尊敬。有的警卫冷漠地看着他,有的警卫则因为没能保持过去的尊敬态度故意转开了脸。 他麻木不仁地进了大门。  一楼大厅中的影壁照例是贴最重要大字报的地方。这里每天早晨都围满了人, 好在身高有优势,他绝不需用丢失身份的拥挤就能将主要内容看在眼里。 正部长早已被打成黑帮,几个副部长也不三不四地被大字报批判着。将来是不是黑帮, 谁也说不清楚。这里的大字报差不多都是指向部领导的,或是指向他们在中央的后台。绕过影壁,迎面就是楼梯,两边走廊口还有电梯。他和许多人既不上楼梯,也不坐电梯, 而是经过楼梯两侧的走道,流水一般流向部大楼的后门。出了后门一片熙熙攘攘。 这里原来是一片开阔的草坪,在草坪对面就是部里的职工食堂。在职工食堂的后面, 就是宿舍区。除了部长们,绝大多数农林牧业部的干部职工都住在这个大院里。现在, 部大楼和职工食堂中间这块开阔地成了大字报区。一排一排木柱、 草席搭成的大字报栏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大字报,密密匝匝的人群在大字报栏间拥挤着、移动着。 看大字报的大多是部里的干部职工,还有他们的家属,也有其他机关、学校来串连的人。 现在,办公楼基本是空的,大字报区成了上班的主要地点。  卢铁汉以尽量不惹人注意的姿态加入看大字报的人群。他绝不拥挤, 绝不快走,也绝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随着蠕动的人群慢慢移动身体是最好的。 一到大字报区,他就觉得自己高大挺拔的身体有点松弛和萎缩。他发现,一个人只要稍微将面孔、 双肩、脊背与双膝松懈一点,收敛一点,就不仅让自己觉得矮小了许多, 在别人眼里也立刻显得不高大。此刻,只要他挺起胸昂起头,大大度度地背手一立, 立刻会成为引人注目的目标。而现在他稍稍塌一点肩背、低一点头,随着人流慢慢移动, 就处在很平常的位置上。他用毫不惹人注意的、平平常常的表情一栏一栏看着大字报, 判断着全国和部里的形势。  他发现,自己没当正部长是第一件侥幸的事情。正部长是众矢之的, 掌的权大,受的攻击就多。一张大字报的最后还画了一张漫画, 把那位正部长画成一个被革命群众一脚踏在下面的惊惶挣扎的可怜虫。漫画上,部长像只老鼠一样被踩住脊背挣扎着。他的又一个侥幸是,他从来讲话少,训人少, 所以在几个副部长中他挨的大字报也相对少一些。部里一共六位副部长,其余五位除了一位多年生病疗养、 这次反落清闲以外,剩下四位似乎挨大字报都比他多,也比他性质严重。 他看大字报最关注的还是这几位正、副部长的命运,心头最紧张的是自己的名字又出现在大字报栏上。 对其他几位正、副部长们被批判,他有着非常复杂的心理。他们挨的大字报多, 被上纲上线得高,一方面让他忧心忡忡地紧张,因为水涨船高,都打倒了,他也难逃噩运, 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在农林牧业部总要打倒几个走资派,倘若其他人都被打倒了,顶了数,他反而可能好过关。所以,在大字报栏前一点点移动时, 每当看到大字报标题上又出现了某位部长的名字而没出现他的名字时,他就感到一点轻松。  一栏又一栏的大字报看下来,接近尾声时, 他发现昨天下午到今天早晨没有增加自己新的大字报,不禁如释重负,这才发现额头已经有点汗湿。一阵风吹过来, 几张没贴严的大字报哗哗作响,他觉出了身上的凉意,也有了想上厕所小便之意。这一阵,小便成了困扰他的大问题,尿频,尿不净。然而,面对这么多大字报, 第一位的事情还是要将它们看完。  在靠近边角的、人流稀疏一些的大字报栏前, 他看到一个面孔熟悉的女孩正在那里抄大字报,他一眼就认出了她是正部长贾城上中学的女儿贾若曦,梳着两个小刷子,同时也看到了大字报的题目《贾城反革命修正主义罪行录汇编》。 洋洋洒洒二三十页粉红色大字报纸,罗列着贾城的五十多条罪状。这张大字报是前天就贴出的, 卢铁汉已经看过。贾若曦谨小慎微地抄录着, 目光只在大字报与手中的小本之间上下移动,这无疑是最安全的抄录方式。卢铁汉知道贾城已经被造反派们隔离起来, 他不知道这种抄录贾城本人能否看到。也可能他对贾若曦的打量有点特别, 女孩禁不住扭头很快地看了一眼,又转回头去。又写了几个字,才意识到她刚才看见的是谁, 便扭过头来看了看卢铁汉,垂下眼,困难地表示礼貌地笑了笑。  卢铁汉知道,作为她父亲的同事,作为长辈,他此时绝不能因为避嫌而毫无表示。他看了看周围,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陌生面孔,便走到女孩面前。女孩轻声叫了一声:"卢叔叔。"他低声问道:"这几天你见到爸爸了吗?"贾若曦点点头, 低声说道:"我每天给他送饭。""这能送给他看吗?"卢铁汉指着大字报问。 贾若曦点点头。卢铁汉说:"让你爸爸注意身体。"贾若曦点点头。就在这时, 卢铁汉意外地发现,在这张"罪行录"的旁边,还有一张两页大字报纸的大字报, 题目是《坚决与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贾城划清界限》,落款是胡秀芹,贾部长的妻子。 贾若曦抬起眼很快地看了一眼卢铁汉,又看了一眼母亲写的大字报,无言地低下头, 继续抄她父亲的"罪行录"。卢铁汉一时搞不清贾部长一家人的相互关系, 也搞不清眼前这个女孩的政治态度,便进可攻退可守地有意识地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 那声叹息对于决心和父亲划清界限的女儿, 可以理解为他对贾城自绝于人民和自绝于家庭的反革命罪行的谴责和深感意外的感慨。而对于一个同情父亲的女儿, 可以理解为他对贾城遭到的劫难无可奈何的同情与叹息,还有着对小女孩的爱莫能助的同情与爱惜。  到了八层楼自己的办公室, 秘书苏小钟正坐在那里和自己过去多年的司机老乔说话,苏小钟坐在卢铁汉的座位上,隔着宽大的办公桌在询问老乔什么事情。 这个长得像孙猴子一样的黑瘦精干的年轻人此时正脱掉鞋, 将两只脚一盘一曲地放在椅子上,一边问着一边在纸上记着什么。看到卢铁汉进来,苏小钟立刻把脚放下来,伸到鞋里,同时对老乔挥了挥手,说:"行了,你走吧。"老乔瘦瘦高高地站起来, 转过一张戴着旧军帽的蜡黄脸,犹豫而又惴惴不安地看了卢铁汉一眼,又转头看了看苏小钟, 佝偻着腰拖着步子走了。  苏小钟这时已经趿拉上鞋站起来,拿上刚才记录的几页纸,离开了卢铁汉的座位,绕过办公桌,坐到了刚才司机老乔坐的椅子上。 他目光闪烁地看着卢铁汉说道:"卢部长,您刚上来?"卢铁汉点点头。 他对这个已经成了农林牧业部造反派头目之一的年轻秘书刮目相看了。苏小钟矮瘦精干地坐在那里,凸额头下面凹眼窝,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礼貌地笑着:"卢部长,我准备写一张批判你的大字报。 "卢铁汉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很宽厚地点点头,说:"可以,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苏小钟又看了他一眼,解释道:"贾部长和其他几个副部长,我都贴过他们的大字报, 对您我也不能不贴。"卢铁汉表示理解地点点头。他拿出烟,苏小钟伸手去拿桌上的火柴, 卢铁汉自己伸手拿了过来,说道:"我自己来。 "苏小钟是他几年前在广东省视察时发现的一个农学院的毕业生。因为他笔头好,有才能,就想方设法把他调了过来。 现在,他自然应该对自己一视同仁。  烟点着了,办公桌上的电话也响了。苏小钟趁机不自然地笑了笑, 说道:"卢部长,你接电话吧,我先走了。"卢铁汉点点头,一边吐出烟来一边拿起了电话机。 听到对方的声音,他第一个反应是,幸好没有在楼下大字报区耽误再长的时间。 对方是米娜。看着苏小钟在身后把门关好,他便集中起自己的注意力来,他说:"是我, 卢铁汉。"  米娜一听见他的声音,一下在电话里哭了起来,越哭越止不住。 卢铁汉看了看办公室的门,尽量耐心地等待对方哭完。米娜哭了一阵,说道:"你也不管我。 "这句话一说,更委屈地哭起来。卢铁汉说:"你的情况我大概都知道,现在怎么样? 讲讲吧。"米娜还是上气不接下气地哭着。卢铁汉又耐心等待了一会儿, 说道:"我不是不管你,我的处境也不好。"听到这话,米娜很快止住了哭声, 听见她擦鼻涕的声音,她问:"也批判你了吗?"卢铁汉说:"是,大字报有不少。 "听见米娜在电话里继续吸鼻子擦眼泪的声音,她显然放下了自己满腹的委屈, 转而关切地问道:"他们给你挂牌子、游街没有?"卢铁汉说:"那倒还没有。""说你是黑帮了吗? "米娜问。卢铁汉说:"还没有,让我上会陪了几次斗。"  米娜那边完全安静下来,她说,"我不该埋怨你。"卢铁汉说:"你应该埋怨我。"米娜停了一会儿,说道:"你想开点好吗? "卢铁汉不禁为对方的善良和自己的无情而有些鼻子发酸。米娜又说:"我能熬过去,你也一定熬过去,好吗? "那声音有点像央告小孩听话一样。卢铁汉眯着眼,拿着电话,一句话说不上来。 米娜又说:"咱们一定要活下来。"卢铁汉听到米娜说"咱们"二字,就知道她的善良痴情了, 同时也想到自己过去再动情,也从未有过一丝一毫"咱们"的思想。 倘若自己现在还安安稳稳当着副部长,他绝对会被这种痴情吓着,并且会轻蔑对方。然而, 因为自己也处在前途叵测的困境中,这句话让他感到一种同病相怜的温情。但是, 即使在这种温情中,他依然有一丝对对方说"咱们"的痴情的轻视。米娜又说:"无论多少年, 咱们也一定能熬过来。"米娜的这个声音已经远离了刚才的痛哭和难过, 便进一步增加了卢铁汉对她浅薄痴情的轻视。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残酷,他有了自疚, 并更加感到对方的善良。这彼此矛盾的心理综合在一起,最终使他冷静地、 也是对对方含有温情地结束了电话。放下电话,毫无道理的浮上心头的问题是:米娜确实被毁容了吗? 她的容貌在以后还能够恢复吗?  这时,他才想起刚才急着上楼的目的是上厕所。  当他站到小便池前小便时, 厕所大开的窗户使他可以俯瞰下面人群涌动的大字报区。五颜六色的大字报中黄纸最显眼,在红纸、绿纸、粉纸的参差陪衬下, 一条条黄颜色在冬日的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光。 隔着稀疏的秃树枝看着足球场大小的大字报区兴旺发达着,他发现自己男人的标志软塌塌地下垂着,半天没有尿出来, 及至紧迫憋胀的尿意终于变为淅淅沥沥、断断续续的细水流出来时,他感到了生理上的苦恼。 他此刻又一次感到,一个人如果屎不出来,尿不出来,将是最大的痛苦。 迤迤逦逦了好一会儿,似乎尿完了,又没尿净,还在那里等待和运劲。 人体的水利工程倘若发生这样的问题,确实十分烦人。与此相联系的同样烦人的事情是, 自己男人的标志几个月来失去了勃起的功能。  虽然,几个月来并没有运用它的需要,然而,当他发现无论在睡梦里, 还是在白日有关女人的想象里,自己都失去了勃起的功能后,作为男人他还是十分的沮丧不安。这种沮丧和政治上的忐忑不安合在一起,弄得他更加萎靡不振。在这些年中, 正是和米娜的交往,使他男人的功能达到了最佳状态。他没有想到自己到了这个年龄, 却表现出比年轻时更雄健耐久的战斗力。他为自己奇迹般的表现而惊喜, 他知道那是生命力的标志。米娜这个娇小的女人调动了他的生命力,他为此在心中对她赞叹不已。  现在,这种生命力随同政治上的失势一同垂败了。 他最后抖落尽久久抖落不尽的几滴尿,准备收摊时,司机老乔一边解着裤扣一边进来了。 他站到尿池前告诉卢铁汉的话是:"苏小钟刚才向我了解您过去的生活作风情况。"卢铁汉心中微微一惊。 老乔一边掏出男人的标志一边说:"我什么要紧的事也没说,您放心。 我觉得您这个副部长倒不了。"这话让卢铁汉稍感宽心。然而,让他感到更加烦恼不快的是, 这个与他同样年龄的老司机一泡尿冲冲地就射了出来。第43章  早晨送母亲去劳改时,天气虽然清冽,但还安静。这会儿是上午了, 天却刮起了阴惨惨的寒风。窗外萧条的树枝摇摇曳曳地呼啸着,让李黛玉感到家中的寒冷, 也想到母亲穿得少了一点。她先给自己穿上一件薄棉袄,又拿起母亲的一件旧棉袄, 顶风出了家门。  今天,全校的牛鬼蛇神都在北清东校清扫垃圾场,等她赶到那里时, 看见老弱病残的劳动人群中,母亲围着一块灰头巾像个蹒跚的农村老婆婆一样, 双手笨拙地握着铁锹,使劲铲着一块淤结在地上的垃圾。因为力气不够,她将铁锹支在腿上, 弯着膝用整个身体的重量连撬带挖着。这是一片小树林,长着一棵棵胳膊粗细的杂树, 旁边的垃圾堆蔓延过来,和落叶泥土混在一起,淤结了一个夏天秋天的雨水, 现在是脏巴巴的一片。李黛玉穿过劳改的人群来到母亲身边,将棉袄递给她说:"妈妈, 你穿上棉袄吧。"  茹珍正弯腰用劲铲着那块很结实的垃圾泥巴,这时抬眼瞟了一下女儿, 又接着用劲,说道:"我不冷。"她的铁锹终于比较深地插到了那块淤结在地上的垃圾泥巴里,她涨红着脸憋着全身的力气撬着、铲着, 全神贯注的样子真像是在解决她面前最大的课题。终于,垃圾泥巴被撬了起来。她努起全身的劲把垃圾泥巴扔到旁边的垃圾堆上。泥巴飞落过去后,她还端着铁锹目视良久,似乎在欣赏自己的伟大成就。然后, 她将铁锹竖在地上,用手背擦一下额头的汗, 瞪着一双囊囊肿的眼睛看着女儿说道:"我不用,你拿回去。"李黛玉看了看小树林上空呼呼掠过的寒风,说道,"你现在不冷,待会儿休息的时候就冷了,我给你放在这里吧。"这是一件带绒领的蓝棉袄, 旧得已经褪色,是母亲下乡参加四清工作队时穿过的衣服。李黛玉把它卷了卷, 放到了树杈上。母亲看看周围在寒风中迎着灰沙干活的人们说道:"他们都没人来送衣服, 我不能特殊化。"李黛玉说:"你没看他们都比你穿得多? "母亲两眼怔愣地看看四周,很多人已经穿上了棉袄,再看看自己,一件旧单衣里边只有两件毛衣, 便傻愣愣地看着女儿,说道:"那你就放下吧。"说着,又端起铁锹去铲又一块垃圾。 垃圾与泥地几乎结成一体,她一下一下铲着边缘,终于插进了锹头,然后,又是弯膝将铁锹架在大腿上,憋足力气连撬带铲地往里进着。那全神贯注的样子, 真像是一心一意埋头做游戏的大头娃娃。  李黛玉转身走了,母亲已经适应了劳改生活。因为基本上不上批斗会了, 每日早出晚归的劳动,成了她一生以来最认真的上班。她没有一天敢迟到, 天不亮就在闹钟声中爬起来。也没有一天晚上不抓紧时间洗脸、洗脚、睡觉, 她总是说:"我明天还要去劳动。"她似乎完全忘却了丈夫的自杀, 也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心理学教授。她在半麻木半辛苦的劳改生活中甚至有一种心满意足的快乐。 每天回到家中都要讲讲一天干活的有趣之处,像刚才这样将铁锹支在腿上撬着用劲的姿势, 就是她在劳改中逐步摸索学会的。  第一次掌握这个方法,她回家后曾兴奋不已地和李黛玉讲述。当时,她激情难抑,居然拿起家中的一把长柄扫帚代替铁锹,给女儿做起了示范。 她一边用这个姿势象征地铲着地上的簸箕,一边仰脸看着女儿,说:"这个方法非常科学。 "她将扫帚铲入簸箕与水泥地之间。簸箕滑到了墙边,她也便铲着跟进过去, 终于在墙根处将簸箕铲到了扫帚上。簸箕里的垃圾洒了一地,她不在乎,平端着扫帚直起身, 对李黛玉说:"这样就把泥巴铲起来了,扔的时候要以身体为轴心旋转两臂。"说着, 她便像甩泥巴一样,将簸箕甩到房间那一边。铁簸箕落在水泥地上,咣啷一声, 她得意地对李黛玉说:"你看,我扬得挺远的吧?"当她余兴不已,还想继续表演时, 李黛玉说:"该吃晚饭了。"。到了饭桌上,母亲再一次焕发出了讲述这一技术发明的热情, 她拿起炒菜的铲子又比划起来。这次是拿桌上的碟子作为泥巴来铲,两个手抓着菜铲, 插入桌面和碟子的缝隙,然后撬起铲子,将铲子一下插入碟子下面。 碟子在桌面上滑行着,被碗挡住,她终于将碟子铲了起来。李黛玉生怕她把碟子又一扬摔个粉碎, 连忙伸手制止她。母亲这次倒还清醒,说道:"我就是和你讲这个道理。"说着, 就把铲子放下了。在以后的相当一些天内,李黛玉都要转移她对这个技术动作的示范热情。  李黛玉在北清东校的校园内走着,心中轻轻叹了一口气。人确实很容易适应环境。不仅母亲适应了现状,自己似乎也适应了现状。父亲的自杀, 对她是一次崩溃性的打击,自己在世上惟一的依靠失去了。 当她意识到从此再也见不到父亲和蔼的面容时,家变得一片空洞和冷落,自己的生命也荒凉了。 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供奉父亲的骨灰,她便将它放在父亲生前的写字台上。又觉得不妥,便挪到空落落的书柜上, 不高不低居中放着,还在上面罩了一块黑纱。 她把一张印着山水的明信片背靠在骨灰盒后面,算是用这片山水为父亲设置了墓地。当她沉默不语地布置时, 母亲瞪着一双浮肿的眼睛看看她,又看看书柜上的骨灰盒,说了一句:"能这样做吗?"见李黛玉不说什么,看了看便走开了。  那个早晨,李黛玉醒来便看到了床边的小推车。 小推车那绿叶衬托着朵朵红玫瑰的图案在台灯光和窗外黎明的交相映照中像婴儿的梦。小推车离台灯很近, 灯光像风一样涨满了小车篷。被照亮的小车篷又像一个美丽的大花灯笼, 让她生出许多遐想。突然,她听到了母亲的一声尖叫。她赶忙跑到母亲的房间, 看到了父亲留下的认罪书和给母亲的两封信。她又跑到书房里,看到了坐在书堆面前安详长睡的父亲。 她和母亲当天就把父亲的认罪书交给了北清大学红卫兵联络总站, 母亲又让她将父亲的那封长信也交上去。最短的那封信自然是遵嘱销毁了,现在,这一切都不明不白地过去了。父亲畏罪自杀,母亲是什么性质,至今模糊不清, 母女俩在痛苦与麻木中适应了这一切。  李黛玉心不在焉地来到北清东校的荷塘边散步。这里没有一丝硝烟, 安谧的小路环抱着荷塘。满塘荷花早已残败, 憔悴的黄叶与几枝露出水面的枯黄花茎在述说冬天即将来临的预言。三三两两的大学生在这里散散漫漫地溜达着。 一个男生摇摇晃晃地走着,心不在焉地左右看着,哼着一支莫名其妙的歌曲。李黛玉一边走一边想, 自己失去了父亲,但还是活下来了。一个人只要生命还在, 是不是离开什么都能活下来?想到这里,她既感到寒冷和可怕,也觉出一点超脱烦恼的纯洁与安静。 在这冷冷的风中漫步,心情竟然逐渐好起来。这里被高大的桦树、杨树包围着,风显得柔和了, 太阳便挣扎出一个模样,不那么颤栗了,比较安稳地照耀着这片小小的风景。 穿着薄棉袄走在阳光中,她甚至有了暖洋洋的感觉。她的棉袄外边罩着一件天蓝的布衣服, 两臂带着深蓝色的袖套,底下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布裤子,脚下穿着搭襻黑布鞋。 趟着这里的风光走,柏油路很清洁,她也很清洁。  正当她在一片初冬的阳光中暖洋洋的漫步时, 眼前出现的景象破坏了她心头的明朗。她看见卢小龙正和一个高挑而美丽的女孩并肩在荷塘边慢慢走着, 隔着丛树稀疏的秃枝,可以看到卢小龙自信而又平静的额头与眼睛,他正在讲述什么。 那个女孩一看就像初中生,带着少女忧郁、腼腆的多情。李黛玉感到有些难受, 心脏像被一只手抓住了一样发紧。她从两个人手拉手走路的亲昵中, 自然看明白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而那个女孩不得不让人注意的美丽,真正给李黛玉带来了折磨。高中以来, 李黛玉一直钟情于卢小龙, 那是她作为一个女孩在生理上获得自信后萌发的第一个感情。这种感情是蒙昧的,又是宝贵的。卢小龙从未理会过这个, 当他轰轰烈烈地投身于大革命运动时,他们的距离更是越来越远了。她在几乎把她打懵的家庭噩运中, 还在多多少少关心着卢小龙。她把他连同革命一起高高供奉在了崇高的地方。今天, 看到他随随便便地拉着一个女孩的手说说笑笑时,看到那个女孩俯首贴耳地跟随他时, 她觉出自己的屈辱。一种从未体验过的自卑联系着以往的自卑体验冲上心头。 她的心灵又像被抄家时一样,一片混乱凋零。  卢小龙和那个女孩走到荷塘边的亭子上并肩坐下了, 卢小龙一边说话一边将女孩的手放在自己腿上摩挲、捏弄和欣赏着。他还将那个女孩的衣袖撸起来, 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仔细地捏着她的小臂,似乎要发现什么。他拿起女孩的一只手, 放到嘴边亲吻了一下,还用那只手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和下巴,然后, 握着这只手拍打自己的另一只手。两个人的手拍出的掌声使得卢小龙和那个女孩都开心地笑起来。 卢小龙像个大哥哥一样笑得舒畅,女孩则笑得满脸漾着幸福的红晕。接着, 卢小龙踌躇满志地讲起什么,女孩侧着头专注地聆听着,不时看一看日光下亮晃晃的荷塘。 李黛玉隔着丛树和荷塘看着那边的亭子,觉出心中揪心的抖动。 她朦朦胧胧觉出了卢小龙为什么不理睬她,她在想象的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相貌。这时, 她有点失魂落魄地站在那里,太阳又颤抖起来,风也凛冽了, 刚才迎着阳光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一下飘零起来,浓重的自卑又像一块石碑带着它的阴影压在心上。  这时,听到过来几个人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其中一个人的脚步很重, 接着便听到很熟悉的马胜利的声音。她抬头看了一下,大路上过来了雄赳赳的马胜利, 身后跟着四五个大学生。马胜利一瞬间也发现了她,他站住了,对同行的几个人挥了挥手,说:"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说着,就下了大路, 沿着缓坡小路踏响着滚动的石子几步来到李黛玉面前。他宽宽大大地立在那里,俯瞰着李黛玉问:"你在这干什么呢?"李黛玉不由自主地又往亭子那边看了一眼,很快便转回目光来。 一脸狐疑的马胜利也隔着树丛及荷塘朝那边望过去。他的目光反应了一下,随即就集中了, 一脸铁青地望着坐在亭子里的卢小龙和那个女孩, 他认出了那个女孩就是他栗子胡同一号内院的四女儿鲁敏敏。他曾经去抄过她的家,曾摘下她的袖章, 也曾将抄家的战报贴在了北清大学。大概是文化大革命要打倒的黑线人物太多, 对这个资产阶级文人鲁湘岭的批判稍稍热闹了一阵,就被更多更大的题目淹没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家, 他差不多将这件事情遗忘了。受到歧视和污辱时,他会想方设法地报复;而抄家实现了报复, 他便多少遗忘了。现在,看到卢小龙捏着鲁敏敏的手,得意洋洋地夸夸奇谈时, 他的仇恨和怒火便"腾"地烧了起来。  他眯起眼,目光像枪口一样阴森地瞄着对面,用手揪断了一根树枝, 在心中下了一个狠毒的决心。看见那边卢小龙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 拉住鲁敏敏的手转身走了,他才收回目光盯着李黛玉。李黛玉也一直注意着卢小龙他们的背影, 这时转过来看了看马胜利,便垂下眼。马胜利这才联想起李黛玉在这里的动机,他的火一下就冒大了。他居高临下地指着李黛玉说:"你就一直看他来着?"李黛玉抬眼看了他一下, 又垂下眼,她显然不习惯撒谎。马胜利觉出浑身涨满了愤怒,他说:"你怎么这么不要脸?"李黛玉轻轻咬住自己的嘴唇,目光朦朦胧胧地看着眼前。 这种毫不辩解的沉默使得马胜利怒火发作了,他抡起手打了李黛玉一个响亮的耳光。李黛玉一下捂住脸, 鲜血从嘴角流了出来。她扬起脸怯生而又有些仇视地看着马胜利。 她过去很惧怕这个凶神恶煞,但在今天的情境下,她第一次有了一点与对方对抗的力量。 这种力量中隐含着对对方的冷蔑。  马胜利看了看四周没人,便暴跳如雷地说道:"你为什么这么贱? "李黛玉掏出手绢擦了一下嘴角的鲜血,又擦了一下手上的鲜血, 平平静静地说道:"我贱跟你有什么关系?"马胜利气得浑身发抖,他又一次举起手。李黛玉侧转过身去。 马胜利看到了她脸上血红的手印,嚷道:"我不许你这样不要脸!"李黛玉一动不动。 马胜利解下扎在腰间的军用皮带, 他这个不是革命军人子弟的红卫兵头目现在也穿上了一身旧军装。李黛玉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皮带,马胜利举起皮带,克制住内心的愤怒, 不轻不重地抽了一下她的脊背,嚷道:"你听懂我的话没有?"李黛玉看也没看他,说道:"我贱跟你没关系。"马胜利举起皮带,在空中停顿了几秒钟没有落下,接着, 便抽打起眼前这片丛树来,碎枝条飞溅着。他一边抽一边嚷着:"你是个混蛋!"  李黛玉转过头来,看着他莫名其妙的暴怒。一个碎枝条崩起来, 扎到马胜利的眼角。马胜利一下停住手中的皮带,捂住了自己的眼睛,接着拿下手来, 看见了手中的血迹,又摸了摸眼角。李黛玉一看,那里一道鲜血淋淋的裂口。马胜利看见她的目光,一下暴怒起来,抡起皮带狠狠地抽了她一下。这一下就把李黛玉抽得蹲倒在地, 她用手摸着自己的肩背,闭着眼扭动着。马胜利垂着皮带站在旁边,气呼呼地喘着。  荷塘边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儿,马胜利走到李黛玉的面前,说道:"我没想打你。 "李黛玉挣扎着站了起来,一手摸着脊背,一手摸着脸,垂着眼冷冷地说道:"你是没打我。 "马胜利看了看她,说:"我送你回去吧。"李黛玉说:"我这不要脸的人用不着别人送。"马胜利被这句话噎得又冒起火来,他抖了抖手中的皮带,李黛玉看了一眼, 说道:"你随便吧。"马胜利气得扬起皮带,在空中停顿了一下,抽在自己的腿上。然后, 站在那里表情狞恶地喘着气。李黛玉又上下看了看他, 似乎直到现在她才明白了什么。在父亲去世以后的两个多月来,马胜利每次见到她,都免不了要凶神恶煞般地训斥她、管教她。而这一切管教的结果,却使她在不知不觉中对马胜利有了一点支配的权利。第44章  当沈丽提出希望卢小龙带她参加一些文化大革命活动时, 卢小龙感到有些惊愕。窗外已是凛冽的冬天,琴房里一片暗淡,他看着头发有些零乱、面孔绯红的沈丽。 沈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垂下眼说道:"你不要老跟我纠缠这些,这样, 我会讨厌和你来往的。"两个人站在那里一时无语。  刚才,卢小龙很狂热地拥抱和亲吻沈丽,而沈丽却一直在敷衍地躲避他,推挡他,最后终于将他推开了,两个人都感到受了屈辱。 沈丽因为对方将感情粗暴地强加给自己而感到屈辱;卢小龙因为对方拒绝自己而感到屈辱。后来, 他们相互打量的目光都有点陌生,甚至有些敌意。沈丽看了看关闭的琴房门,楼梯上也没有脚步声, 又看了看卢小龙,说道:"你不要老和我谈这些行不行?我喜欢听你讲讲你的事。 你老着急地弄这些,就不怕别人讨厌你?"说着,她止不住又瞄了一下卢小龙的头顶。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再一次让卢小龙感到屈辱, 因为他在这个女孩面前没有身高的优势。他越来越承认,沈丽是他从未遇到过的一类女孩,她懂托尔斯泰, 懂曹雪芹,懂音乐,懂男人和女人的心理,他很希望听沈丽讲这些。 每当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来到沈丽的琴房,他就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里, 他沉迷在一种高贵的幽暗中,他喜欢这里洋溢着的与外界毛糙生活相异的舒适和温馨。他喜欢沈丽的美丽, 喜欢她身上散发的好闻的气味,喜欢房间里飘散的气味, 那既是多年老房子才有的典雅而陈旧的气味,让人想到几十年的历史,也混杂着沈丽的身体从小到大发散的气味。 他甚至非常喜欢房间里的寂寞感,一到这个房间,就多少有点与世隔绝, 棕红色的四壁在有阳光和没阳光的日子里都显出老房子的情调。在这里, 他虽然不时趾高气扬地讲一讲自己在外面的得意作为,然而,更多地感到的是对异性的饥渴。 他常常抑捺不住这种饥渴。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