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3

作者:中野京子 字数:11399 更新:2023-10-09 10:23:52

当时,由于对沉箱病(也叫作潜水员病、减压病等)的了解还不充分,人们对于伤员紧急浮出水面后如何治疗还不太了解。从高压的环境中突然返回到正常的气压中,华盛顿一下子还无法适应。由于血管里产生了氮元素气泡,华盛顿因此承受了剧痛而呻吟不已。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还是落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顺便提一下,几年后在美国圣路易斯的伊兹桥的建设中也发生了由沉箱病引起的惨案,很多工人患此病,15人死亡,79人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华盛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桥梁建设的现场。但是想起父亲的遗憾,他无论如何都想将发生在他和父亲两代人身上的不幸转化为成功的动力。他住在桥附近布鲁克林高地住宅区的最高层,每天用望远镜远眺工事的进展,然后下发指示。但是,那时距离桥梁竣工还需要很多年,他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被周围的人们接纳。故事由此进入高潮。华盛顿·罗布林的妻子比他小6岁,名叫艾米丽(Emily Warren Roebling)。她最终完成了已故公公和病中丈夫的夙愿——布鲁克林大桥从建造之初到竣工都必须是罗布林家的作品。艾米丽自学了数学和桥梁学,并全方位接受了丈夫的说明和指导。身为女性的她频繁地亲临现场进行监督,工程才得以继续下去。19世纪,女性进入社会工作仍然受阻。土木领域也同样禁止女性的介入,而且工人们也比较粗暴。艾米丽能够让他们完全言听计从,尤其能够受到技术人员的信服。这样的巾帼形象怎能让人不钦佩呢?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她的肖像画——一位宽额头、英姿飒爽的女性形象。回到故事里。13年过去了,加上华盛顿亲自指挥建桥的那一年,总共是14年。1883年,布鲁克林桥终于威风凛凛地竣工了。大桥是和父亲约翰站在栈桥上时看到的幻景一样呢,还是超出了父亲的想象呢?华盛顿虽然不能亲自横渡大桥,却拥有“桥由我所造”的自豪感。当然,艾米丽也同样拥有这份荣耀。布鲁克林大桥横跨伊斯特河的大桥 曼哈顿(美国)全长:1834千米 宽:26米1883年竣工 钢铁制吊桥布鲁克林大桥建成前,布鲁克林和曼哈顿岛之间的交通只能靠船维系。这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大桥建成后两地间的距离缩短了。不对,准确地说,变成了“以大吞小”。布鲁克林被编入纽约市,成为纽约市的一部分,据说当时很多市民还为此愤愤不平呢。惊·第12章暗杀者之桥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萨拉热窝,有一条水量不大的河,叫米利亚茨卡河(Miljacka River)。河上有一座拱形石桥,被称作拉丁桥(The Latin Bridge,波斯尼亚语:Latinskacuprija)。这座桥看起来毫不起眼,但闻名于世界史的“萨拉热窝事件”就发生于这座古老的石桥旁边。1914年6月28日,星期日,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由于为哈布斯堡王朝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举行欢迎庆典,萨拉热窝街上积聚了许多人,十分热闹。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来欢迎斐迪南大公的。当时在奥匈帝国的这一片土地上,人们反奥地利的情绪高涨。时任陆军总监的斐迪南大公被视为“好战派”(尽管实际上他对于进入匈牙利半岛持消极态度),招致了很深的怨恨。甚至有亲信向斐迪南进言说,此次怕有暗杀计划,还是取消对萨拉热窝的访问比较好。尽管如此,他还是毅然前往萨拉热窝,乘坐敞篷车参加了游行。为什么要冒死前往?这其中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一天正好是斐迪南夫妇结婚14周年纪念日,斐迪南与爱妻索菲亚相伴而坐,向道路两旁的人群挥手致意,而这在奥地利本国内是不被允许的。索菲亚出身于波西米亚一个小贵族家庭。后来在某大公家做女官时,与斐迪南一见钟情,很快陷入热恋。未来哈布斯堡王朝的当家人,竟然与区区一个女官相恋——这对恋人身份地位过于悬殊,遭到了斐迪南的伯父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的强烈反对。尽管如此,几年下来,斐迪南仍然顶住了压力,选择坚守自己的爱情。出于无奈,皇帝也不得已做出了让步,但并没有忘记提条件——不会承认索菲亚为皇室成员,索菲亚所生子女也将不具有皇室继承权。斐迪南与索菲亚忍受了这一切,终于结成夫妻。后来他们有了三个孩子,家庭生活十分幸福。但是在那个时代,“身份悬殊的婚姻”承受着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索菲亚不仅在各项正式仪式和典礼中不能出现在丈夫身边,还常常被安排坐在皇室的末等席上,不停地受着来自宫廷中人们的欺侮。看到索菲亚受到如此苛待,斐迪南曾多次向皇帝提出抗议。将一直以来不得不躲藏于暗处的妻子带到公众面前亮相,是斐迪南多年的心愿。而此次作为奥地利以外的军队首领,就可以与妻子堂堂正正一同公开露面了。斐迪南不愿错过这次机会。他想让索菲亚开心,而能将其付诸现实的就是萨拉热窝市内的游行庆典。但是,这对于激进的民族主义者来说,同样也是一次机会。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敞篷汽车沿着米利亚茨卡河前行,在拉丁桥减速右拐时,突然,塞尔维亚学生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持枪从路旁人群中冲出,一脚跳上台阶,朝车内胡乱扫射。索菲亚当场身亡。斐迪南满身鲜血地抱着爱妻喊道:“索菲亚,你不能死,为了孩子们,请不要死!”不久,斐迪南也停止了呼吸。深深相爱的两个人,也许命中注定要一同归去。斐迪南不愿与爱妻分开,他生前就曾进入哈布斯堡皇室的灵庙,特意准备好了夫妻合葬的墓穴。但是,哈布斯堡家族高高在上的自尊心真是令人生畏!皇室虽然勉强同意为两人举行合葬仪式,但是索菲亚的棺木还是被置于远低于斐迪南棺木的位置,哈布斯堡家族自始至终也不承认两人的遗孤是皇室的成员。讽刺的是,如此讲究高贵血统的王朝,在弗朗茨·约瑟夫这一代最终走向了灭亡(请参阅拙作《哈布斯堡皇家12物语〈日本:光文社〉)》。那么,暗杀者普林西普究竟是何人?由于当时他才19岁(不满20岁),被捕后未判死刑。据说他当时的刺杀目标只是斐迪南,并没有暗杀索菲亚的打算,却因为过度兴奋而酿成悲剧。自己射出的几发子弹日后成为引发前所未有的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他应该在狱中也对此有所耳闻。但是,这场战争是如何结束的他却无从知晓。因为他很快因肺结核而病死狱中,年仅23岁。他的名字曾一度被留于桥上。在前南斯拉夫时期,拉丁桥曾被称为普林西普桥。众所周知,南斯拉夫解体(即波黑独立)后,这座桥同时也被恢复为原名“拉丁桥”。横跨米利亚茨卡河的石拱桥拉丁桥 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1799年竣工 石拱桥袭击以萨拉热窝为首都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的“民族净化”悲剧发生在现代的欧洲,这始终令人难以相信,令人类社会对此记忆犹新。惊·第13章樵夫的蜡烛桥气色红润,一脸福气相,蓄着白胡子,圆圆胖胖的身体穿着大红衣服,没有比这更惹眼的打扮了。圣诞老人的原型到底是何人?其原型是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的祭司尼古拉斯。因其一生救助了无数人、施惠贫者、给小朋友送礼物而广为人知,死后被天主教尊为圣人。圣诞老人(Santa Claus)是圣尼古拉斯的荷兰语读法,是Sinterklaas(圣尼古拉斯)的谐音。在荷兰,12月5日是纪念这位圣人的节日,人们有相互交换礼物的习惯。不久,这个习俗由新阿姆斯特丹(现在的纽约)的荷兰系清教徒传到美国,并与耶稣诞生日结合了起来,渐渐形成现在圣诞老人的形象,还统一了装扮。将那身鲜艳的装扮理解为“美国产”的,也就释然了。另外,带着装满礼物的大袋子,乘着由驯鹿牵引的雪橇飞在空中,去拜访全世界的小朋友,即使不是基督教徒也禁不住会喜欢上他。圣诞老人的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高涨。1927年,芬兰向全世界高调地宣布——如今圣诞老人就住在芬兰拉普兰德州的耳朵山(Korvatunturi)!是那个时代太安逸了吗?既没有人来证明圣诞老人也就是圣尼古拉斯早已逝世,也没有人站出来说“圣诞老人是来自我国著名人士”,关于圣诞老人的“芬兰生存说”也就成了“既定事实”。1985年,在拉普兰德州的罗瓦涅米市(Rovaniemi)郊外建成了“圣诞老人村”。这里曾是军用地下防护壕,现在已然变为主题公园。据说由于来到这里随时都能遇见“圣诞老人”,所以现在每年从世界各地前来观光的游客达50万人。从振兴城镇的角度而言,这是个巨大的成功。罗瓦涅米虽然是拉普兰德州的行政中心,但是人口只有6万。罗瓦涅米是靠近北极的极寒地带,能够成为观光项目的只有白夜和极光。在圣诞老人之乡罗瓦涅米和观测极光的绝佳地点欧纳斯山(Ounasvaara)之间,隔着凯米河(Kemijoki),河上架着一座桥,被称作“樵夫的蜡烛”。这座桥新建于1989年,桥旁竖着一座樵夫的铜像。这是一座颂扬樵夫的桥,以纪念那个因伐木业而繁盛的时代。在白天,它只是一座毫不出众,普普通通的吊桥。和纽约的布鲁克林桥相比,缆线既少又短,只能给人留下太过朴素的印象。但是,“樵夫的蜡烛”这座桥的特点在那座屹立的主塔上。芬兰语的kyuntera译成日语是“蜡烛”,但它既不是蜡烛也不是松明,准确的意思是“烧火用的柴禾”。它指的是直径约20厘米,长约1米的针叶树或者白桦树的圆木,樵夫和野战士兵常常带在身上用来烧火取暖和煮东西。Kyunfera的使用方法如下:在圆木的正中间切开一个十字,塞满点火用的材料(白桦树的树皮等),点燃。这样一来,原木表面由于热辐射而保持高温,新鲜的空气进入缝隙中,正常情况下能连续燃烧好几个小时,从远处看宛如蜡烛一般。将其固定在雪或者冰上,吊上水壶,连水也能煮沸。由于圆木的下半部分没有切开,也可以任其自然熄火。桥的主塔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令人不可思议的“蜡烛”。夜晚点灯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巨大的kyuntera在熊熊燃烧。特别是到了冬天,大部分河流都结冰了,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那灯火就成了能让人感受到炙热生命的火光。在森林的深处,孤独作业的樵夫们所感受到的温暖一定是这样的吧。圣诞节期间,在亦真亦幻的美丽极光的衬托下,一身鲜红的圣诞老人会乘着雪橇飞过蜡烛桥的上空吧。横跨凯米河的大桥樵夫的蜡烛桥 涅米(拉普兰德)全长:327米 1989年竣工钢筋混凝土制的吊桥实际上,这富有生气的圆木蜡烛,在日本也被称作“樵夫的蜡烛”、“木蜡烛”、“树桩炉子”等,既可以自己简单制作,也可以放在柴禾市场销售。但是,由于日本对室外燃火的管理非常严格,所以“圆木蜡烛”并没有得到普及。惊·第14章横跨双子塔之桥这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市的宾馆前聚集了很多人,一阵喧哗声,人们纷纷手指上方。是不是有超人飞过天空?抬头一看,只见两座大楼之间横着一根钢丝,一个男人正在钢丝上行走。在远离地面而接近天空的高度,他正若无其事般轻巧地行进着(看起来是这样)。虽说每天都做着同样的表演,并且设有救命绳网,但是万一脚下踩空,像结草虫一样悬挂着,谁能够来救他呢?只能靠自己往上爬了吧。就只是看看也觉得头晕目眩。想来,那钢丝也是桥。只不过,那是只有具备特殊技能的人才能渡过的险桥;是比人正常迈步的宽度狭窄得多的桥。如果没有了平衡杆,人就会像枯叶一样被风吹走。“渡”本身并不是这桥存在的目的,从游客那儿听到喝彩声,才是它的价值所在。有部纪录片叫作《走钢丝的人》(Man on Wire),由詹姆斯·马什导演于2008年制作。该片讲述的是杂技名人菲利普·帕特(Philippe Petit)在高空中走钢丝的故事,十分惊人。帕特出生在法国的一个小城镇内穆尔(Nemours),十几岁的时候,他听说纽约正在建设世界上最高的双子楼——世界贸易中心的双子塔,此楼共110层,高411米;从塔底至其顶尖部,共528米。从那以后,在比邻的两座高楼之间架上钢丝,不用救命绳网高空行走,就成了帕特的梦想。他真是天赋异禀。通过不断的研究、准备和练习,他的热情已不知不觉感染了恋人和朋友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国年轻人,想要在纽约这个大都市上演游击式的表演,没人帮忙是不可能成功的。为此,帕特制订了非常周密的计划。6年后的1973年,双子塔即将公布竣工之前,帕特和几位朋友一起渡过了大西洋。他们伪造凭证进出双子塔,偷偷拍摄到双子塔的内部照片,一起探讨要在哪儿、如何铺设钢丝才能减少风力影响等问题。他们还得到了当地热心人的帮助。万事俱备,终于迎来了这一天。悄悄潜入尚无人居住的大楼当然是违犯法律的行为。倘若被发现就要被逮捕。而帕特即使表演成功了也难逃被逮捕的命运。如果失败了,等待他的只能是死亡。事件的结果令人惊叹不已。当时的保安制度没有现在这么严格,帕特和几个朋友轻而易举地分别进入双子塔的两栋楼。在黑夜的掩护下,他们成功地铺设了钢丝。黎明到来的时刻,帕特开始了高空走钢丝的表演。长达45分钟的时间里,他在钢丝上来回自如,展示出高超的技艺。地面上的人群开始骚动。人们的惊讶之情毫不亚于古希腊人看到伊卡洛斯将收集到的羽毛安装在背上飞翔于天空时的惊愕。古希腊人还把伊卡洛斯误认作神呢。警察来到了第110层。但是,就连他们也被感动了。这样的事情一生只能碰到一次啊。不管怎样,除非帕特从纤细的“桥”上返回到他们这边来,否则他们是无法逮捕他的。帕特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他似乎打从心底享受着这场表演。尽兴之后,帕特还是被逮捕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从此诞生了。然而有趣的是,在成为名人后,帕特毫无眷恋地抛弃了他的恋人和朋友,真是彻底地展现了忘恩负义的姿态呢。在纪录片中,那些曾支持帕特,为了“走钢丝计划”的成功而倾注了许多心血的朋友们,当他们回忆起往昔,无一不百感交集,泪流满面。然而帕特则仿佛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表演似的,侃侃而谈。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去的朋友仿佛被帕特吸走了所有的能量,而帕特则已经“看清”了未来,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一将功成万骨枯”吧。帕特走过的钢缆桥当然早就被撤走了,双子塔(纽约世贸中心)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也消失殆尽。帕特到最后也成为了一个传说。纪录片《走钢丝的人》(Man on Wire)横跨双子塔之桥21世纪伊始,双子塔因遭到两架被劫持客机的撞击而在熊熊烈火中毁于一旦。这一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告知世人,即使在新世纪的和平年代,血淋淋的事件依然存在。史·第15章维奇奥桥(也称旧桥)在意大利北部的“花之都”佛罗伦萨城中,静静地流淌着曾在歌剧《贾尼斯基》(普契尼谱曲)中出现的阿诺河(Arno)。阿诺河上有8座桥,其中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便是维奇奥桥(也称旧桥,Ponte Vecchio,在意大利语中Ponte表示“桥”,Vecchio是“古老”的意思)。旧桥的造型独特,让人过目难忘。尤其对于日本人来说,一般不会想到要在桥上修造建筑物。但这座老桥上却参差错落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店铺,仿佛是童话王国的糖果糕点桥(在东京迪士尼乐园,就有一座以此桥为原型建造的古桥)。这座石桥有三个圆拱,从外观看去,似乎它只是横跨了贯穿全城的阿诺河,实际走过去,你就会发现,它是一条贯通河两端,延续到岸上的“空中走廊”。在宽32米的桥面两侧,珠宝首饰店和礼品店鳞次栉比,人徜徉其中悠闲观赏,不知不觉便走到了桥的对岸。旧桥饱经战乱与河水泛滥的洗礼,经过了数次重建。现在的桥体重建于14世纪中期,之后一直保留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旧桥”。但是,最初桥面上的店铺全是肉铺或鱼铺。腐肉和动物内脏被直接丢到河里,腥臭弥漫,与童话世界的形象相去甚远。后来在15到16世纪,为佛罗伦萨带来繁盛的名门望族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下令,桥上的店铺只许经营珠宝首饰。当时,这座金融都市表面上标榜自己为共和制,而实质上采取的却是美第奇家族王朝独裁的政治形态。美第奇家族拥有巨额的财富,由于他们对艺术的推崇,意大利得以点燃了文艺复兴之灯。更加令人震惊的是,据说当时佛罗伦萨一个城市的财富就超过了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对于这个名门望族的独裁统治感到不满的大有人在。动乱时期,阴谋暴露和暗杀未遂事件不绝于耳。美第奇家族采取了多种规避危机的策略,其中就包括对维奇奥桥的改建。桥的两端,一侧是美第奇宫殿(现皮蒂〈Pitti〉宫殿),另一侧是政务官厅(现乌菲兹〈Uffizi〉美术馆)。美第奇家族成员从宅邸出来到官厅办公,必须经过维奇奥桥。他们首先下令撤掉了恶臭之源的店铺,将其改造成富丽堂皇的珠宝首饰街区。但店铺改造是细枝末节的问题,重要的是如何规避刺客。因为在桥上无处逃遁,一旦遭受袭击,便性命攸关。于是1565年,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特别委托画家兼建筑家瓦萨里(Giorgio Vasari)修建一条走廊,要求从自己宅邸通往办公厅的途中能不迈出走廊半步。先不说在陆地上,就说从这座桥上众多林立的店铺中穿过,这在技术层面突破就极具困难,但瓦萨里在半年之内就完成了走廊的建设。从宅邸延伸出的这条细长的隧道状长廊连接到阿诺河时,便通过台阶将其架高。回廊建于维奇奥桥鳞次栉比店铺的上层(“并非戏中戏,而是桥上桥”),一直通向对岸。又延伸到岸边的办公厅。这条神秘的钩型通道后来被称作“瓦萨里长廊”,总长达一公里。多亏了这条长廊,美第奇家族从未在维奇奥桥上被袭击过。但具有讽刺性的是,美第奇家族的势力却从此一落千丈。岁月流逝,曾经为防备暗杀而建造的瓦萨里长廊,如今变成了世界罕有的专收自画像的美术收藏馆。无数名人的自画像都收藏在这里,如乔托、拉斐尔、杜勒、鲁本斯、伦勃朗、安格尔、德拉克罗瓦、夏加尔,还有日本藤田嗣治的自画像等。因法国大革命而流亡的女性画家伊丽莎白·维杰·勒布伦(élisabeth Vigée Le Brun)(因给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绘画肖像画而出名),在顺路到访佛罗伦萨时,向收藏馆送上了一幅自己的自画像。从那时起,请求收藏馆添加自画像,已然成为了画家至高无上的荣誉。如今,这里汇聚了1700多件作品,确实非常难得。然而,更为难得的,是由自画像群激发了不同寻常的热情。有的人自我陶醉,有的人讥讽嘲弄。有的人袒露内心,还有的人暴露“虚无”。画家们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技艺,彰显着自我风貌和人格,呼喊着:“看啊,看啊,快看我!”正因为如此,这股热情必然比一般肖像画更为强烈,不会越看越厌倦了。如此这般不断地被注入新鲜血液与功能,也许,这就是老桥的魅力所在吧。从通行场所到商业街区,再从政治“通道”到艺术长廊。说不清,道不明,充满了意大利风情。横跨在阿诺河上的大桥维奇奥桥 佛罗伦萨(意大利)全长:84米 宽:32米1345年重建 石拱桥很久以前,阿诺河一带为广阔的沼泽地。如今的维奇奥桥恰巧在两岸高地彼此接近的渡河点附近。这里便是架设桥梁的最佳地点了。史·第16章鸣门德国桥该桥位于德岛县鸣门市。在大麻比古神社绿树浓荫笼罩的一片区域内,唯有一处地方与众不同,有着别样的氛围。在这里,有一座富有中世纪欧洲风情的石拱桥。这座可爱的小桥长9.6米,宽2米,高3米,布满了手工建造的痕迹。它就叫作“德国桥”。难道这座桥是从德国移建过来的?事实并非如此。这座桥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100年的1919年,是由在鸣门的德国人建造的。为了取代已经坏掉的木桥,德国人收集了3000块石头,花费了3个月时间建成此桥。他们并非桥梁专家,而是居住在距离神社两公里处的板东俘虏收容所的德国战俘们。据说,当时他们修建该桥也并非被强制劳动,而是自愿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日英同盟的关系,日本对德宣战,并将于战争中俘获的5000名德国战俘移送到日本各地。其中近千人被送到板东俘虏收容所,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从1917年到1920年的三年时光。时任收容所所长的陆军大佐松江丰寿,从一开始就决定以人道的方式对待战俘,尽量给予其自由并希望建立友好的关系。军官首领的想法立刻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士兵中,于是管理战俘的日本士兵并没有将俘虏视为残兵败将进行虐待,而战俘逃走的事件也几乎未曾发生过。收容所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一个小城区一样。俘虏们发挥各自在家乡原本的职业优势,开办了面包工厂、啤酒厂、乳畜场和乐器制造厂等。甚至还开办了拥有摄影师的报社,发行了名为“板东收容所”(收容所,das Aufnahmelager,德语“营房”之意)的报刊。除此之外,语言学、体育、戏剧等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他们在类似文化中心的地方开办了一些讲座。所有活动中举办得有声有色的当属德国人的音乐活动。他们不仅组织了合唱团,还组建了管弦乐队,举办的音乐活动多达数百场。仅仅是以上事例,就已经很难得了。更加显示出该收容所特殊性的,是俘虏们与当地人的交流融合。鸣门市的居民对战俘们很热情,称他们为“德国先生”,双方不仅进行买卖等经济活动,还积极学习和吸收对方的文化。收容所举办的演讲会和音乐会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文化活动。最早聆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整曲合唱版演奏的亚洲听众,正是鸣门市的百姓们。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在战争结束后,竟有150多名德国人没有踏上归国之路,而是选择留在了日本,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其中,以“年轮蛋糕卷”著称的西点品牌“Juchheim”和香肠制造商“Lohmeyer”的创始人都是来自原板东俘虏收容所的战俘。1972年,当地修建了纪念日德友好的“鸣门市德国馆”,并在这里展示了当时珍贵的历史资料。殊死搏斗、被敌军捕获并被剥夺了自由,从此过着俘虏生活,以及战俘尝试逃跑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打击与麻烦,这些是电影《大逃亡》(约翰·斯特奇斯导演)中呈现的情节。与此对战争的思考方式相对照,我们就会发现板东俘虏收容所是何等的与众不同。应该说,它综合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首先,收容所所长松江丰寿胸怀仁厚,而且出身战乱年代,他十分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其次,因为俘虏中很多人不是征用兵,而是志愿兵,所以战俘整体的教育水平较高。另外,鸣门人思想的开放程度也值得一提。他们对欧洲的先进文明表现出极大的敬意和兴趣,但是也并不过分贬低自己(由此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语:“古老优雅的日本人”)。此外,德国人和日本人有很多共同的气质。循规蹈矩,擅长整理,忍耐力强,乐于集体行动,崇尚廉洁等。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相互间都不太会形成压力。(如果管理者是拉丁语系国家的人,不,哪怕是现代日本人,也许都没办法做到这样。)让我们回到德国桥的话题。虽然现在河水已经干涸,但是过去板东谷川支流的水流十分汹涌,木桥曾多次崩塌。来自德国的有志者们团结起来,运用当时日本没有的石砌技术建造了一座坚固的石桥。这就是于微小中见博大的日德友谊的见证。大麻比古神社内架于板东谷川支流上方的石桥鸣门德国桥 德岛(日本)全长:9.6米 宽:2米1919年建成 石拱桥拙作《通过“恐怖绘画”解读人类》(NHK出版)被拍成了电视节目,作为作者,我感到十分荣幸。节目中就使用了这座桥的形象。关于这座桥,我设定的情节是:苦于前世作孽而患重病的巡礼者,为了前往圣安东尼修道院,而渡过此桥。在电视画面里,它看上去就像是中世纪欧洲贫困山村里的一座小桥。史·第17章古城的吊桥西方城郭的起源是山城。在战乱不断的中世纪,山城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演变为坚固的要塞。它作为领主权力的象征的同时,也守护着领主的宅邸,形成了包括士兵和各类管家等成员在内的一个生活共同体。城郭的构造一般是以领主的宅邸、家臣的住所、礼拜堂、武器室、牢狱、里院、城池、农田、牲口棚、水井等为中心,再用两三层的围墙石壁环绕,最后修筑护城河将其包围。护城河并非一定要常常注满水。由于挖掘得很深,护城河对于想要攻进城里的敌人而言往往是一道难关。此外,每一堵石造的外墙都很厚,垂直耸立,除了细小的枪眼、箭孔之外没有多余的窗和孔。瞭望楼上,军旗猎猎飘扬。瞭望塔、悬塔、蓄水池、台阶上的巡逻路径、落石塔、钟楼、检查出入的大门凸窗、吊闸……领主在各种防御上下足了功夫。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城门。它是连接城郭内外唯一的——实际上还有秘密的地下通道——出入口。城门是否牢固得足以承受住敌人的攻击,关乎城内人们的生死。城门也常常设置了桥梁。这种桥就是横跨护城河,进入城内时所通过的——“吊桥”。简易的设计是在桥的一端装上铰链,在另一端装上锁或者绳索,通过门内的滑轮控制其上升或下降。虽然这种装置很简易,但由于把桥完全升起来耗时较长,在遇到敌人突袭时,有来不及升起的隐患。而且,采用这种方式,桥本身不可以太重。所以,即便把桥收起来变为门,它也无法起到较好的防御作用。因此,为了建造更厚重、更具有防御能力的高桥,人们使用了粗壮并可移动的横梁。分别将两根横梁的中间点固定在城墙上,其外端用铁索吊桥,内侧承载重力,在滑轮上装有绳索。一旦敌人出现,守门人只要剪掉绳索,滑轮就会在瞬间旋转起来,重力使横梁像跷跷板一样向下滑,桥便哐当一声向上拉升,迅速变成大门。同时,由于两根横梁也要升起来,所以在外壁上预先凿刻了纵槽。这结构设计得很简单,但的确十分出色。到了近代,随着要塞逐渐变成宫殿,古城的护城河被填埋起来,吊桥也撤去了。不过,在外墙上还能看见过去的痕迹。因为门的上方还留着收纳横梁用的纵槽的乌黑的痕迹,犹如血腥战争后留下的伤痕。为了能迅速地把桥吊起来,桥不能太长。可是,如果护城河很宽,一定需要长桥怎么办?办法是从护城河外侧至河中央,建成普通的桥,从河中央到与城相接的部分,则加工成吊桥。敌人冲到桥的半中间,眼看着前方的桥不断上升,转眼间就变成了大门,应该会气得直跺脚吧。那么,若是在吊桥升起来之前,敌人已经冲到了城门前怎么办?这一点也被充分地考虑到了。在城墙的内部备有另一扇门,在厚厚的城墙门中,敌人被夹在这扇门和由桥转变而成的门之间,成了瓮中之鳖。此时,头上方不断地落下又尖又利的吊闸、石头、热水、投枪、粪便等等。下面以位于德国南部符腾堡的列支敦士登城为例进行简单说明。这座城建在令人晕眩的断崖上,完全没有必要在周围修建护城河。要进城只有一座桥可以通过,而且此桥在距离地面250米的高处。这看起来难以攻陷,似乎很安全。尽管如此,那座桥在靠近门的一部分还是被加工成了吊桥,至今可见其突出的横梁。于13世纪建成的列支敦士登城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壮烈的战争故事,后来渐渐地失去了战略上的意义,到了17世纪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么,列支敦士登城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旅游景点呢?19世纪,德国浪漫派作家威廉·豪夫(Wilhelm·Hauff)创作了一本畅销小说——中世纪骑士物语《列支敦士登》,当时的城主读了这本书后非常感动,于是复原了这座城。城内的庭院里还竖立着豪夫的铜像。列支敦士登城古城的吊桥在具有坚固岩盘的岩石山上建城,在建造防御城墙上是最节省经费的,所以在德国这样的山城非常多。入口处的两个楼门上都设置了吊桥用的横梁。史·第18章崩塌的伦敦桥英国民间童谣集《鹅妈妈的童谣集》(Mother Goose)中有一篇《崩塌的伦敦桥》,在日本也广为人知。虽然有很多个版本,但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伦敦桥塌了,因为它是用木头和泥土建造的,所以就被水冲走了。那么用砖和泥浆建造怎么样?用砖和泥浆建造的桥也会塌。那么用钢和铁呢?钢铁会弯曲。用金和银呢?金银会被偷走。那么,用石头建造可以吗?用石头建造的话,无论何时都不会倒塌。实际上,伦敦桥经常倒塌。由于大雨造成的洪水、意外发生的火灾还有战争等因素的破坏,原来的木桥至少被重建了5次。到了13世纪初,坚固的石桥才建成了。鹅妈妈的歌谣好像就是以伦敦桥的建成经历为故事原型。另一方面,还有与此截然不同的一种说法。据说《鹅妈妈的童谣集》是在石桥建成后很久才被创作出来的。自从建造了石桥,木制的非法建筑物开始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过去,欧洲的任何一座桥都胡乱地承载了很多建筑——人们擅自一层一层地往上建,最后甚至可以建到七层高。那到底是桥呢,还是小路,又或者是隧道?让人完全搞不清楚。何止如此,看当时出版物的插图,桥犹如细长的小镇一般横穿了泰晤士河,那光景真可谓是奇妙啊!这样一来,桥可能会因为不堪重负而倒塌,所以人们内心忐忑不安。据说,这才是“倒塌”歌谣的由来。但是,这座桥保留了600多年。尽管桥上的建筑群(大多是经营妇女用品的店铺)因频繁地遭遇火灾而被烧毁了,桥墩拱门的一部分也被损坏过,桥本身被反反复复地修补,最后倒还成了伦敦的著名建筑。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