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书名:桥的故事作者:[日]中野京子译者:孟华川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6-1ISBN: 9787508656311内容简介:所有的桥中都隐藏着许多故事。桥把不同的世界串联起来,众多故事诞生于此。本书汇集世界各国有关桥的历史。以其为线索,围绕着 “奇”、“惊”、“史”、“怖”四个主题讲述了30个有关的桥的故事,也有桥引发的传说、神话、电影、艺术。中野京子将世界各地知名的桥进行了一一的盘点,将其中的历史故事以及背景进行了详尽的描写。相比艺术作品中的桥,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桥更承载着那些被湮没的历史和惊人的秘密。各式各样的桥静静的横跨众多的河流,无声的述说着众多的历史故事,展示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这是一部难得且视角独特的桥的故事。1、不论哪个民族,对桥的印象都有相似之处。从四个主题盘点世界各国的桥:“奇”、“惊”、“史”、“怖”。将这些桥背后的故事呈现了出来。有从历史故事挖掘、有透过艺术作品展现其风采、也有通过民间传说展示……众多被淹没的历史与惊人的秘密在本书中被作者一一揭露。2这是一本各国文化小品集,作为一套大众普及类的各国文化史读本,同时兼具了知识性与可读性,没有过多的专业名词与让人望而却步的厚重历史感。本书语言十分活泼有趣,轻松愉快的盘点了全球知名的30座桥。3、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连接着两个不同的世界;是人生阶段中难关的象征;还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要地,相遇与分别之地。中野京子的这本有关桥的故事的合集将这个看似普通的建筑物无限的丰富了起来。4、桥诞生于有历史记载之前,人类开始使用工具的时代。据说桥的起源是自然界偶然倒塌的树木或落石构成了河道天然的桥梁,然后人类自己动手砍伐树木而建造了独木桥。从此岸到彼岸,从已知到未知。跨越桥本身,包括它的高度,想必是一种十分振奋人心的体验。作者简介:出生于北海道。早稻田大学讲师。专攻德国文学、西方文化史。中野老师凭借自己在历史和艺术方面的广泛知识,以及对人类心理的超群洞察力,撰写出全新解读欧洲文化史与艺术的专著,获得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喜爱。现今除了在报刊杂志上撰写专栏外,中野老师还参与出演NHK艺术相关的电视节目,活跃在艺术普及多方舞台上。国内已出版的作品《名画之谜:希腊神话篇》、《疯狂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洲.(上)》等。目录序章 跨越彩虹奇奇·第1章 恶魔之桥奇·第2章 买味噌之桥奇·第3章 小狗纵身自杀之桥奇·第4章 宛如埃舍尔世界一般奇·第5章 透明的桥奇·第6章 断桥奇·第7章 小官吏的幽灵惊惊·第8章 金门大桥惊·第9章 水面下的桥惊·第10章 波斯国王的舟桥惊·第11章 布鲁克林大桥惊·第12章 暗杀者之桥惊·第13章 樵夫的蜡烛桥惊·第14章 横跨双子塔之桥史史·第15章 维奇奥桥(也称旧桥)史·第16章 鸣门德国桥史·第17章 古城的吊桥史·第18章 崩塌的伦敦桥史·第19章 美妃之桥史·第20章 桥梁的要塞化史·第21章 雷玛根铁桥史·第22章 印象派所描绘的新桥史·第23章 双体道祖神怖怖·第24章 流刑囚所渡之桥怖·第25章 年轻歌德所渡之桥怖·第26章 所谓地狱怖·第27章 安托瓦内特之拦路桥怖·第28章 格林童话《会唱歌的白骨》怖·第29章 泰河铁道桥怖·第30章 祈愿桥后记序章跨越彩虹桥诞生于有历史记载之前,人类开始使用工具的时代。据说桥的起源是自然界偶然倒塌的树木或落石构成了河道天然的桥梁,后来人类自己动手砍伐树木而建造了独木桥。从此岸到彼岸,从已知到未知。跨越桥本身,包括登抵它的高度,想必是一种十分振奋人心的体验吧。不论哪个民族,对桥的印象都有相似之处。桥连接着两个不同的世界,把日常与非日常,此岸与彼岸连接起来。它是人生阶段中“难关”的象征,也是人们不得不跨越的历练考验和转折点。同时,它还是战争中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人们相遇与分别之地,犹如人生剧场中故事诞生的舞台。如果一个人梦中清晰地浮现出桥的场景,很有可能象征着这个人正迎来人生中的某个过渡时期。潜意识里感知的这一变化的征兆,会在梦中以“桥”这种象征符号出现。古代罗马的大祭司Pontifex(最高祭司长)被尊称为“桥梁(Ponts)的架设者(Facio)”。为何如此称呼?一个理由是,大祭司具备渊博的架桥技术和知识,并以此为百姓服务;另一个理由是他们把神灵的语言传达给民众,俨然成为神圣与世俗之间的一道桥梁。桥绝不是一条单行道,不仅可以从此岸通达彼岸,而且从彼岸抵达此岸也变得容易。只要有桥的存在,人们必然要对异界入侵的风险了然于胸。这样一来,神灵与恶魔通行的桥,自然成为诡异事件发生的场所。有时候桥本身就是一种连接现实与异界的媒介。在本书中,我想讲讲形形色色的桥。连接此世与彼世的桥、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桥、现实的桥、虚幻的桥、画作中描摹的桥、小说中出现的桥、歌剧中被歌唱的桥、影视剧作中的桥、可爱动人的桥、断桥、充满血渍的桥、愉快的桥、恐怖的桥……各种各样关于桥的故事。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呈拱形悬挂于高空之上,在这世上规模最为庞大、最美丽高贵的七色桥——彩虹。据《古事记》关于国家诞生的神话记载,男女二神伊邪那歧与伊邪那美,拿长矛搅动海水,把矛提出来时,矛尖滴落的海水形成了岛屿。当时二人正是站在悬于天空的浮桥上,这浮桥应该就是彩虹。由于连接天与地的彩虹具有类似桥梁的象征意义,在世界上到处可见将二者视为一体的神话。在北欧神话中,战死疆场的勇士跨越彩虹之桥,进入天宫阿斯加德。在希腊神话中,彩虹女神伊里斯(Iris)顺着彩虹从天空降到地下深处,她是众神的信使。虽然是男神赫尔墨斯(Hermes)的“女性版”,但与他的速度完全不同。她来无影去无踪,简单明快地传达完该传达之事后,便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若彩虹,初现其形又很快了无踪迹。特洛伊战争末期,伊里斯曾奔赴海伦(Helen)身边,宣告其“将成为战胜者之妻”的命运。此时海伦与帕里斯(Paris)私奔已10年,当听到伊里斯的此番话语时,她不禁悲从中来,怀念起离别的夫君与故土希腊。我们由此可以预见故事对其偷情行为的清算与战争的走向。在特洛伊灭亡后,伊里斯和一段悲哀的恋情故事也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故事是这样的——迦太基(Carthage)女王黛朵(Dido)在庇护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Aeneas)的过程中,两人渐生爱意,感情不断升温。但是,短暂的蜜月期一过,埃涅阿斯即肩负起罗马帝国建国大业的使命,于是他离开了迦太基。悲痛欲绝的黛朵愤然自杀,葬身于山林中堆砌起来的柴火中。为了从黛朵的肉体中解救出其灵魂,伊里斯特意降下彩虹,瞬间截取了黛朵的一缕头发,升天而去。古代人的奇思妙想真是有趣。他们仿佛真的看见了在雨后初霁的天空中架起的那一弯彩虹之上,伊里斯正在奔跑或攀登的身影。奇·第1章恶魔之桥芥川龙之介的著名短篇小说《烟草与恶魔》中的主人公,是与圣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 Xavier)一道从远方来到日本的恶魔。恶魔在费尽周折后幻化成一位僧人,但是,当时日本的基督教徒寥寥无几,他总也找不到将其诱惑后坠入地狱的合适人选。百无聊赖之际只好通过农耕来打发时间。一天,一位贩牛商人经过此地,对从未见过的植物饶有兴趣,于是上前询问植物的名字。恶魔心想这下机会来了,于是露出原形,威胁道:三日之内你若猜不到植物的名字,到时你的身体与灵魂就都得归我了。商人急中生智想出一计,半夜赶牛到田地把植物糟蹋一番。恶魔大怒,骂道:你个刁民竟敢破坏我的烟草地。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蠢恶魔。不光在异国他乡,即便在故土之地,恶魔幻化为人的故事也为数不少。在欧洲被称为“恶魔之桥”或“魔桥”的桥竟有几十座之多。据传这些桥都是由恶魔亲手建造或是由与恶魔签订了契约的人修建而成。架设在险峻之地,其存在对当地人而言有至关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价值,这些都是“魔桥”的必备条件。关于魔桥的传说,在古罗马有桥之处,随处可见。由此可见古罗马人在造桥技术上展现出的超凡水准,进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时代的衰退——古罗马帝国消亡后,如此高超的土木建筑技术竟也随之遗失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是因为,在被宗教统治的中世纪社会,曾经作为“技术巨匠”而颇受人尊敬的建筑家们地位下降,沦为建筑苦力,人才就这样慢慢枯竭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这些技术受到教会的压制,当人们看到架设在险象环生之地的古桥时,才不禁发出“若非恶魔,谁人能为”的惊叹。还有一种说法。在中世纪早期,僧侣独占了文化阵地,造桥便成为常见之事(“架桥同胞教团”的存在在当时非常有名)。关于桥的传说中,恶魔与圣人纠缠不清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现象了。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原本就确信有天使、恶魔或奇迹的存在。让我们看看瑞士的桥吧。瑞士2/3的国土是崇山峻岭的山地,现如今是旅游景观丰富的观光大国。但在过去,就连修建一条道路和一座桥梁都很难。13世纪初期,南北纵贯雪勒嫩峡谷(Schoellenen)的通道正式开通。该通道主要用于和意大利、德国的通商以及军事用途。因此,在这个峡谷北部被罗伊斯河截断的断崖绝壁上架起的一座桥,简直令人头昏目眩。因为有记载说桥的修建全靠苏黎世近郊的修道院帮忙,所以它应该是拥有建桥技术的修道士们建造的吧。但是,在传说中,建桥的并不是修道士,而是恶魔——乌里州的人们曾多次尝试建一座桥,但是都没有成功。由于地势过于险峻,人类绝对无法办到,只能放弃,工匠随口说出:“要是恶魔可以建这座桥就好了。”于是,就像在浮士德面前出现的梅菲斯托[1]一样,恶魔突然就站了出来。恶魔说:“我给你们建桥可以。不过,我要第一个过桥者的肉体和灵魂。”由于这令人瞠目结舌的转变,木桥建成了。可是,为难的事情也来了。谁也不想第一个过桥。幸好,有一个聪明人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赶一只山羊过桥。恶魔一下子朝山羊扑过去,发现不是人后勃然大怒。但是幸运的是,在契约里并没有明确“过桥者”必须是“人”……这是一个多么“天真”的恶魔啊。至此恶魔还不善罢甘休。怒不可遏的他正要投掷巨石想毁掉这座桥,一个有虔诚笃信的女人在桥上画上了十字架的图案,恶魔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这块石头至今还被保留在离桥不远的地方,被称为“恶魔石”。“恶魔桥”“恶魔石”,这种名称听起来非常可怕,但对“异教徒”而言,不过是如同芥川的小说中的调侃,充满了幽默感。这座恶魔桥,耐久性差,由于洪水、战争的原因曾经倒塌过3次。现存的“恶魔桥”是经过了第4次重新修建而成的,它俨然已成为人们欣赏绝佳景色的著名旅游景点。19世纪后半叶,恶魔桥上面又新架起了一座桥,作为机动车道使用。连接着恶魔桥的旧路,紧贴岩石表面形成弧形外围。与此相对,机动车专用桥径直地接入隧道。在隧道入口处,可以看到红腹蝾螈似的用红油漆涂鸦而成的恶魔和山羊图案,看上去简直有点俗不可耐,也有点恐怖。横跨罗伊斯河的桥恶魔之桥 乌里州(瑞士)如果在难以靠近的险峻峡谷上出现一座桥,人们宁愿相信那是恶魔所建的吧。在那样危险的地方建桥的人,或许也曾经希望得到帮助吧,即使对方是恶魔也无妨。有俗语云:“招惹恶魔易,而避其诱惑难”。[1] 全称梅菲斯托菲勒斯(Mephistopheles),浮士德传说中的恶魔,给浮士德所有的快乐,而以夺走浮士德死后的灵魂作为报偿。奇·第2章买味噌之桥桥,也是不少“命运逆转”类型故事的发生地。日本的民间传说“买味噌之桥”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在乘鞍岳的泽上这个地方,住着一位穷困潦倒的烧炭翁,名叫长吉。一天晚上,一位老人出现在他的梦里,并告诉他“你去飞高山的‘买味噌之桥’那里,可以听到对你很有用的好消息”。长吉立即出门奔赴高山,他在“买味噌之桥”上不断跟来来往往的人们搭话,但过了好几天仍然没有听到那句“有用的话”,于是内心极其失落。桥边味噌店的老板见到长吉这副样子,觉得很奇怪,于是上前打听他在干什么。长吉如实地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味噌店的老板听完后不禁笑出声来,“别相信这样无聊的梦了,还是赶紧回家的好。我也做了一个梦,梦里有老人跟我说‘泽上的长吉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杉树,你去挖树根看看,里面埋有宝物’,如果当真了特意跑一趟,不是相当愚蠢的嘛。”长吉听后甚为吃惊,火速赶回家中。到家后他便开始挖杉树的根部,果然如那位老人所说的那样,他挖出了许多宝物。由此,他被尊称为福德富翁,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有点像悬疑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意外。对于意外降临的机会,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也有人不以为然。长吉与味噌店老板,两个人有同样的机会。然而,只有主人公紧紧地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前者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份幸运,摆脱了贫困的境遇,摇身一变成为富豪。而后者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白白浪费了机会,所以只能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味噌店的老板好不容易做了个美梦,但他完全没有当真,更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而他却偏偏注意到了桥上神情奇怪的男子。其实这个时候也还为时不晚,如果他向这个男子打听“你从哪儿来?叫什么名字?”的话,被称为福德富翁的人也许就是这位味噌店的老板了吧。形形色色的人在桥上通行,桥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进行大量信息交换的一个场所。这时的桥仿佛发挥了现代社会因特网的作用。不能准确把握珍贵信息的人,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此外,还有连接看得见的世界与看不见的世界的桥,对于不用心去发现的人来说,终归什么也看不见,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民间传说并非来源于日本古代,它出自格林《德国传说集》中的“桥上的宝物梦”,里面收录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子做了一个梦,梦见去雷根斯堡桥后就可以成为富翁……不仅在德国,在欧洲各地都广为流传着各种与桥相关的类似的故事。在最新的研究中,有人推测这些故事也许是通过英国传入日本的。但是它们的起源地在哪里?好像可以追溯到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成于9世纪左右)。不过遗憾的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桥在这个故事集中却始终没有出现过。家住开罗的一个男人反反复复做了同一个梦,梦中启示说如果他去波斯的伊斯法罕,并进入那里的寺院,会有宝石等着他。于是这个男人不顾路途遥远,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那个寺院,并在里面过夜。但不巧的是,由于那个寺院已经成为强盗们的老巢,他被误当成强盗的同伙被捕入狱。尽管他辩称自己是无辜的,但仍然遭到拳打脚踢。最后他被带到审判官的跟前,于是将自己停留在寺院中的原委和盘托出。法官听后大笑道:“我也做了一个那样的梦。在开罗的一家庭院里,有池塘、日晷和无花果树,而且树下埋有珍宝。你可千万别再被梦境所蛊惑,赶紧老老实实回家乡吧。”男子向审判官道谢后急忙赶回家中。当然,法官提到的那个庭院就是这个男人家的庭院,而且在无花果树下果真发现了埋藏的宝物。这里为什么没有出现桥?不,问题恰恰相反。应该说,在故事流传到欧洲的时候,为什么出现了桥?恐怕因为同沙漠之国波斯相比,欧洲有着为数更多的桥吧。而且所谓的桥——同教会和寺院一样——带有某种神圣性。横跨宫川的桥买味噌之桥 横滨(日本)筏桥全长:27米 宽:10.5米1933年竣工 水泥钢筋桥看见这座桥,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话“名产无美味(名不副实)”。遥远的波斯故事中饶有趣味的逸事竟和平凡至极的桥联结在一起。令人意外的是,世事多如此。奇·第3章小狗纵身自杀之桥桥也是怪异之事多发的地方。因为人们认为桥连接着另一个世界,所以怪事的发生也就理所当然了。故事发生在苏格兰一个靠近敦巴顿的丘陵地。19世纪60年代,一位富豪购买了一片巨大的地皮——这里能够俯瞰克莱德河,并建起了一幢乡舍(country house)。也许你会认为既然是“乡舍”那应该只是一座小小的别墅吧?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指贵族在远离大都市的地方所建的大豪宅。这栋乡村豪宅在日本人看来简直就是一座城堡。它的设计施工者是玛德琳·史密斯(Madeline Smith)的父亲。英国人创造出了哥特小说(Gothic Romance),还喜好幽灵。他们挑衅似的议论着建筑物和设计者之间的关系,流传着史密斯家发生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事。玛德琳·史密斯因婚事遭到旧日恋人的妨碍,她便用砒霜杀死了恋人,而后遭到逮捕。她尽管没有莉兹·波顿(Lizzie Borden)那么为众人所知——后者用斧头残忍地杀死了父亲,但她们二人都是在犯罪者列传中必定会被提到的上流阶级女性。虽然她和莉兹一样最后被判无罪,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认为当初的判决受到了权势者斡旋的干预,所以她们都是真凶。时光流转,1928年,到了乡舍第二代主人的时代。地皮不断扩大,豪宅和邻近的村子之间隔着一条瀑布小河,河流之上架着前面提到过的奥弗顿大桥。这座桥并没有什么特色,十分阴暗。在浓雾弥漫的傍晚,远眺前方的城堡,桥恰恰成为了构成哥特式恐怖场景的重要元素。到了20世纪,包括桥在内的土地建筑被出售给了敦巴顿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座乡舍被征作士兵的疗养所,之后成了为年轻人提供便利的公益设施,例如有时会为未婚先孕的青少年们提供帮助。这个时期,在奥弗顿桥上发生过年轻母亲从桥上抛下婴儿的杀人事件,被传言这也和桥的怪异相关。奥弗顿大桥早已以“自杀桥”而闻名。只是接二连三从桥上掉下身亡的,并不是人,而是小狗。在这座桥上,不断有小狗穿过桥的栏杆,从13米的高度坠落而丧命。最早发生小狗坠落事件是在大桥建成60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先后有50多只小狗在此丧命,即平均每年至少有一只小狗在此坠亡。有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据说期间有几只小狗虽然从桥上坠落,但平安无事,它们却仍会返回桥上,再次从桥上跳下。于是,桥上贴了一条标语,上面写着“此桥危险,请牵紧你的小狗”。几年前,英国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件奇异的事件。在桥上失去爱犬的女子也出现在节目中。她边哭边说,自己像往常一样带着小狗出来散步,没有任何前兆,小狗突然一下子猛冲向前,从桥上纵身而下。事情就发生在转瞬之间……饶有趣味的是,小狗从桥上纵身坠亡的事件有三个共同特点:从桥上跳下的都是长鼻猎犬;事件都发生在晴天;小狗常常是从桥的同一侧跳下的。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电视中公开了当地动物行为学者的推理。他说,小狗不会自杀。因为假如能够目测到高度,小狗绝对不会从危险的地方跳下来。巧合的是,桥的一侧有较高的灌木丛和小路,乍看上去,并没有多高。此外,猎犬的嗅觉格外发达,难道它们不是受到了诱惑,例如在晴朗的日子里,从桥下飘出了什么物体的强烈味道吗?经过调查人们发现,刚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桥的附近有大量繁殖水貂。它们散发出浓烈的气味,可能会吸引嗅觉灵敏的狗。这无疑就是原因所在。于是,学者用十只和纵身跃入桥下的小狗同种类的猎犬在平地上进行试验。地面上并列摆放着分别装有水貂、松鼠、老鼠分泌物的容器,然后从远处放出猎犬。结果,有七只猎犬猛冲向水貂分泌臭味的方向。谜底由此解开。犹如猫之于木天蓼,猎犬也会对水貂臭味发狂,但未料到身处那么高的地方,才会猛地冲向桥下的猎物。果真只是如此吗?说起来,世界上飘散着水貂臭味的桥就只有奥弗顿大桥吗?为什么能够断言小狗不会自杀?对于从远古时代开始便是人类的朋友的聪慧动物,下如此断言会不会太武断呢?众所周知,小狗的世界是嗅觉的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同样,它们的感知能力也远远超过人类——对于喜好灵异故事的人们来说,小狗能够感应到精神上的某种东西,这种可能性也不能说是没有的。横跨于克莱德河的桥奥弗顿大桥 米尔顿(英国)1892年完成 石拱桥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故事:一位朋友的爱犬从高层公寓跳下而丧命。朋友的狗硬是钻过阳台栏杆的狭窄缝隙,从高处往下跳。当然,楼下并没有水貂。那是一只年迈的病犬。奇·第4章宛如埃舍尔世界一般这是多么超现实的景象啊!在富饶的田园地带,两条河流一上一下,呈直角立体交叉。究竟是现实的景象,还是“视错觉”画家埃舍尔的作品经过数码化之后的景象?或者是科幻片里的一个镜头?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实际上,穿行在上方的,不是河,而是桥。桥?但是,这桥上注满了水,大型船只也能通行。桥即是河,河即是桥……日本人似乎对此还难以理解。这就是横跨河流的“河之桥”。好想走走这不可思议的水道桥啊。大概谁都会这么想吧。这里是德国古都马格德堡的近郊。在下面流过的真正的河流是易北河,架于河上方的是马格德堡水路桥。因为桥的两侧是人行道,边走边望向两侧,既可以看见即将从旁边驶过的船,也可以看见渐渐远去的船。易北河源于波兰和捷克的国境,从德国东部往北流,在汉堡注入北海。马格德堡从很早以前就是水上交通要塞,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运河建设十分发达。由此人们构想出了连接运河与运河的水路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马格德堡桥建成以前,进入到米特兰德运河的船只必须先进入易北河后下行,然后转弯进入易北哈维尔运河,再继续前行。不仅如此,要是进入干旱季节,易北河水位下降,就常常有大型船只无法通过的情况。因此需要缩短航行距离,同时确保运输顺利进行。于是在1919年,德国人率先实施了横跨易北河,连接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维尔运河的“河之桥”的建设计划。大家认为凭借德国人杰出的技术力量,无需耗时太久,大桥应该就能竣工。但是,不久便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德国又遭遇了国土分裂的悲剧。马格德堡被归入民主德国,由于经济形势严峻,水路桥建设计划被无限期地搁置下来。之后经过80年的光阴变迁,德国重新统一后,大型造桥计划再次被提上日程。为了首都柏林和鲁尔工业地带的物资运输,桥是必不可少的!此次的大桥建设速度很快。1997年开始动工,历时6年,于2003年竣工。这确实是技术强国德国的杰出作品。可供船只航行的水路桥部分长达228米,为世界最长。如果包含陆地部分,长达918米。水路桥看起来宛如自然河流。桥很宽,易北河最顶上的部分宽达106米(顺便提一下,东京的日本桥的宽度仅有27米)。当时,建造该桥时最大的难题是两条运河的高低差距太大,相差18米之多。后来,这一难题通过设置升降机得以解决。从上空俯瞰很难看明白其中奥秘——在水路桥前面的闸门处,船只可以像乘坐电梯一样下降。也有人提议将这条包含水路桥的新运河一直延伸至莱茵河。但是,目前由于环境保护等问题,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各持己见。从中世纪开始,欧洲就很盛行运河和水路桥的建设,高架的水路桥很常见。尽管如此,马格德堡水路桥的规模还是具有绝对优势的。水路桥不仅因为交通流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作为观光景点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日本,原本水路桥就极少。由于人们对“船从桥下通过”的认知根深蒂固,所以桥上流水的“河之桥”,这个想法本身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建桥是为了从此岸过渡到彼岸,那么通过桥的就并不只局限于人。就如有汽车和铁道专用的桥一样,有运船的桥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如果是这样,连那首悲切的恋爱之诗——“米拉波桥下塞纳水长流,恋情长逝一去不可留”——也要反过来了。易北河“上”船离去,恋情逝去不复返……这样的新诗,不让人觉得奇怪吗?横跨易北河的桥马格德堡水路桥 马格德堡(德国)全长918米 宽106米2003年建成 水泥钢筋桥当然,这座悠长的水上桥一直延伸到了河流上方的地面上。从底下望向陆上桥的周围,支撑的部分宛如多条彼此相连的龙骨船,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