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佛祖问一只在屋顶上织网的蜘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蜘蛛回答是“得不到”和“已失去”。此后,佛祖每隔一千年都来问蜘蛛同样的问题,蜘蛛每次给出的都是同样的答案。有天,一阵大风将一滴甘露吹到蛛网上,蜘蛛爱上了甘露。但大风又将甘露吹走了。三千年后佛祖再次问蜘蛛同样的问题。蜘蛛黯然道:世间最珍贵的仍然是“得不到”和“已失去”。因为尘缘未了,佛祖让蜘蛛去尘世间走一遭。于是,蜘蛛化作京城太师家的千金,取名叫蛛儿。16岁时,蛛儿遇到了新科状元——甘露,即她前世无法忘怀的情缘。但太后将她许配给太子芝草,甘露迎娶了长风公主。蛛儿绝望了,在奄奄一息中问佛祖。为何这样安排?佛祖回答:“甘露是长风公主带给你的,最终他还会被长风带走,而太子芝草是三千年来仰慕你的一株小草,一直爱你的人是他。”蛛儿顿悟道:原来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已失去”和“未得到”,而是“珍惜当前,珍惜眼前人”。所以,北宋词人晏殊在《浣溪沙》一词这样感叹: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人生短暂,能平安度过已属不易,又何必要求那么多呢?只要是健康着,相爱的亲人每天都快乐的生活着,那就是很幸福的了。把那期待幸福的眼光转到自己拥有的事物上,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比其他什么都更重要!幸福是住在你对面的“邻居”最近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幸福像花儿一样。的确如此,幸福需要我们懂得欣赏,知道去体察。一位教师,教的是一群患有先天性残疾的孩子。当她讲到“幸福”这个词的时候便顿住了,因为那些饱受不幸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关于幸福的体验。后来,她将孩子们分成面对面的两组,一组是失明的孩子,一组是聋哑的孩子,失明的孩子说,最幸福的事是见到阳光,聋哑的孩子打手语“说”,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听到声音。在她的传递下,两组孩子互换了答案。孩子们终于知道,其实幸福并不遥远,就在自己的身边。第178节:谬误41幸福总是在别处屠格涅夫说:“幸福不管明天,也不问昨天,幸福记不得过去,也不去想未来;幸福只存在于现在——甚至不是今天,而是眼前的一瞬间……大凡幸福的人,总是开心于自己已经拥有的,已经满足的;因为他懂得享受当下,把握眼前的快乐!我们不过芸芸众生一平凡人,我们的生命不过时间长河里短短的一瞬。但我们可以及早醒悟,把短短一生活得有质量、有密度。幸福有无数种诠释。对于陷入牢狱的囚犯,窗外自由的天空就是他的渴望,对于住院的病人,院外健康的生活是他的期盼,对于流浪在外的游子,家的舒适和温馨才是他真正向往的幸福……人最幸福的是生活在当下,活在最丰腴饱满的时刻,活在生机勃勃的时刻,活在最能品尝生命滋味的时刻。甚至饥饿时的一口饭,口渴时的一口水,寒冷时的一件衣,困倦时的一夜睡眠,这都是至真至美的幸福,甚至人所经过的种种磨难,尝受的各种挫折,历尽的无数沧桑,也都是幸福要素的构成,而遥远则是拔秧瓜所伸长的枝蔓。留意身边的一切幸福,我们才能品尝到最丰盈、最汁鲜味美的果实。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很多平常而微不足道的幸福,但好多人在拥有时却浑然不觉——就像指缝间漏下的那缕阳光,一点点被错失忽略和遗忘,而对生活的埋怨却常常滞留在心里,其实,只要你稍稍一举足,迈出心中的那道门槛,你便会发现,幸福一直就是住在你对面的邻居。身在福中要知福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话是我们许多不懂幸福的朋友所要细细体味的。有两个金鱼缸。左边一个养了8条红金鱼,右边一个养了1条黑金鱼。红金鱼们望着黑金鱼发呆,心里一直在想:黑金鱼住的地方多么宽敞。黑金鱼望着红金鱼也发呆,心里也在不停地琢磨:红金鱼们住的地方多么热闹。于是红金鱼们纷纷往黑金鱼的缸里跳,黑金鱼也急切地往红金鱼的缸里跳。结果,左边缸里变成了一条黑金鱼,右边缸里变成了8条红金鱼。两边缸里的金鱼仍然望着对方,目瞪口呆,继续在羡慕着对方……第179节:谬误41幸福总是在别处熟悉的“此处”没有风景。但当我们兴冲冲地到达“别处”时,又会懊恼地发现它已变成了“此处”,也许最理想的生活所在只能神往,而无法拥有。我们一些人的生活就像金鱼那样,从一个金鱼缸里跳到另一个金鱼缸里,结果什么也没改变。其实所有的理想和幸福并不在别处,它一直就在这里,就在自已的内心深处。远方带给他的只有迷惘、挣扎、找不到方向的绝望和无助,只有回到自已内心的平静,安于内心,才能找回自已所要的内心,才能在时光里悠闲地漫步。有些人从不认真体会自己身处的幸福,经常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但却不知道父母还健在的庆幸。唠叨孩子调皮、不争气,却不知道为自己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而高兴。总觉得自己的爱人没别人的好,却很少去想,有这么一个人愿意把她的一生交给自己,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幸福。既然如此,我们与其徒劳无益地神往“别处”,倒不如实实在在地经营“此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跳转到未来去。珍惜现在,好好地品味生活的滋味,这是给幸福最好的答案。解套心法如果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自家窗口的玫瑰。那么,你是感受不到幸福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并不是你拼命追求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尽办法刻意想要挽留的东西,幸福并不是在前方,而是在左右,幸福就在每一个人的身旁,就像空气一样存在,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珍惜的。第180节:谬误42没有别人的鼓励,就缺乏动力谬误42没有别人的鼓励,就缺乏动力“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有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勇敢地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这舞台太空旷,总有一天我会看见挥舞的荧光棒。”张含韵演唱的这首为超级女声摇旗呐喊的《想唱就唱》响遍了大江南北,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学会为自己加油鼓掌,做勇敢的自己,相信自己,懂得自我肯定和欣赏,才能更积极乐观地去热爱生活。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人生无时无刻不需要鼓励。古往今来,历史的长河中回荡着多少伟人的喝彩声。李白借诗云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王之涣这样自我鼓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毛泽东更是豪情满怀地激励着自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人们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天地间的每一个人都应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在人生旅途中不忘为自己喝彩。著名作家李雪峰曾讲过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有个头发花白的老校长问他的学生:“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学生们想了半天也没有答案,只得摇着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这个故事揭示的人生哲理深刻警醒、耐人寻味,它能为自卑的骨骼补充坚强的钙质,也能给懦弱的血液注入青春的活力。当我们站在人生舞台上,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应该感到欣慰。但遇到否定、打击别放弃失望,不要自卑浮燥。记得一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是一种草。那英可能是许多人都喜爱的歌手,但也许你不知道,这位颇具实力的歌手初闯乐坛时,却是以苏芮的替身而出现的。那英的语言模仿能力从小就非常强,由于她的音色与苏芮相近,因此在她早期的演唱活动中,以模仿苏芮而为人所知。1990年以后,那英在听苏珊?维格和赛德等世界级大歌星的歌曲中突然有所领悟。在许多作曲家的帮助下,开始逐渐地脱离了苏芮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风格。她开始成熟,开始走向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自己的音乐事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181节:谬误42没有别人的鼓励,就缺乏动力也许你是一只煅烧失败、一面世就遭冷遇的瓷器,没有凝脂样的釉色和龙凤呈祥的花纹;也许你是一块矗立于山中终生承受日晒雨淋的顽石,丑陋不堪并且平凡无奇;也许你只是一朵日益凋零的小花,只是一片被秋风撩起的落叶……可是,当你摒弃杂质,将泥胚变为瓷器,你的生命已在烈火中变得灼人而美;当你在日晒雨淋后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你已经是做到了最好;当你开出花朵,点缀大地的时候,你的生命已经升华了。是的,不管你是失败的瓷器也好,丑陋的顽石也好,还是无名的小花也好,都应为此而欣慰,去除心理的自卑,消灭心灵的畏惧,消除浮躁的情绪,不管自己是什么,都应该让自己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红火。学会为自己鼓掌生活中的很多人因为过于苛求自己,所以无法舍弃自身的瑕疵,一发现别人的长处,就愈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不是不懂得欣赏自己,而是不能、不敢欣赏自己。为什么不去好好欣赏自己呢?记住:没有人是完美的,但同样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微软公司的大门在许多人看来是那么高不可攀。有一个青年并不擅长计算机理论和操作,可他硬是到微软公司去应聘。当主考官对他的“一问三不知”感到沮丧时,那青年说:“请给我一星期时间来证明我的才能。”主考官出于礼貌答应了。一星期内,他向图书馆借了有关书籍躲在家里废寝忘食地学习。一星期后,当主考官认为这是一个玩笑时,那青年又出现了。上次的提问他完全正确地答出,还讲了自己的想法。主考官惊讶于他的进步,但考虑他的技术不过硬,又勉强答应再给青年一星期时间。如此进行了5次,当这青年第五次踏进微软的大门时,主考官伸出手恭喜他:“你已成为这里的一分子。”后来主考官告诉青年:“从你第二次踏进公司的大门时,公司就已经录取了你,因为你的才能和自信。”有个想去自杀的少女,来到湖边,正欲跳水的那一刻,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倒影竟是那么漂亮,头发是那么油黑发亮,自己的容颜是那么姣好,这时她后悔了,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到这些呢?过去看到的是男友无情的背影和风雨中的残花败叶,唯独没有好好端详过自己,欣赏过自己。想到这些,她收回了那即将跨入死亡深渊的脚步……第182节:谬误42没有别人的鼓励,就缺乏动力这些真实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欣赏自己!古人云:“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得千人响。”忘情地欣赏自己也好,不露声色地内心欣赏也好,只有这样,才会发现原来自己才是你不断前进的动力。“欣赏自己”不是所谓的盲目自信,它是来自我们内心世界的呼唤。与其一味欣赏他人而贬低自己,不如好好正视自我。只有首先学会欣赏自己,才有可能获得别人的肯定与欣赏。人生是一段寂寞、坎坷、孤零的旅程,在漫漫行程中,我们时常需要对自己高声喝彩。或许它只会给你带来一声号角、一杆旗,但它却如一盏灯、一副拐杖、一对翅膀引领着你向前走。为自己喊“加油”加油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词语。比赛中,加油一词令人倍增信心;困难中,加油一词令人充满斗志;失败后,加油一词鼓舞着你下次的前进。一天,有个人拉着沉重的板车走了很远的路,疲惫不堪的时候又要爬一段长长的地坡。不禁望而生畏,心想:凭个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拉不上去了,必须要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来了一位过路人。过路人大概已看出他的窘境,笑着对他说:“没关系的,我来帮你推车。”说着便卷起袖子,做出全力推车的架势。这个人心里顿时有了底,信心倍增,于是咬紧牙使劲拉车,很快便登上了坡顶。他抹着汗水向这位热心人连连道谢,不料路人却说:“其实你用不着感谢我,其实很抱歉,这些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用不上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是你自己把车拉上来的。”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人生的“制高点”其实并非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只要我们持续地为自己“加油”,增强自信,奋力搏击,人生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当我们摔了跟头时,应该立即爬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为自己喊一声“加油!”当我们获得一次微小的成功后,应该敢于骄傲地对自己说:“我真棒!”当困难来临时,自己给自己鼓励,总结经验寻找新的挑战,当机会来临时,学会为自己壮胆,用知识和智慧,写下新的篇章。第183节:谬误42没有别人的鼓励,就缺乏动力世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或有多大的权力,无论你有多么得软弱或有多么得无能,无论你是多么平凡或多么平庸,生命不因任何因素而变得不平等。蚂蚁就是因为懂得这一点,所以团结一致,敢于进攻比自己大上千百万倍的大象,并且唱着胜利的凯歌而归。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失意时不会忘记为自己鼓掌,正如著名汽车制造商约翰?艾顿所说:“那表示你经得起苦难。”为自己鼓掌加油时你会告诉别人你正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为别人表演,却听不到观众的掌声,这是何等的悲哀与不幸。但邰丽华说:“不,因为我心里会为自己加油。”那是一种精神力量,支持她在人生路上走下去。为自己加油吧,你的生命一定会更加绚丽!解套心法真正的力量源自自己的内心,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和双手,所以当别人没有给我们掌声的时候,我们自己相信自己,自己给自己掌声就好了。别人的加油声的确可以激励我们,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自己为自己呐喊,加油。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加油站,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源动力。第184节:谬误43工作忙得没有暂停的时间谬误43工作忙得没有暂停的时间在人生的旅途中,停止与躲避、放弃、失败等字眼一样,在许多人的理解中,似乎总带有某种消极、贬抑的色彩,不怎么讨人喜欢。可是如果人们总是走得太快,就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失落了最珍贵的看风景的心情。给自己设置暂停键时下,我们不论见到谁,只要问一句:最近干什么呢?对方的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忙啊!太忙了”!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人们似乎已经很难再“停下来”审视自己和细细体味生活中的美好的风景了。面对现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拼命工作,小心翼翼地盘算自己的前程。我们的心渐渐变得麻木了,心灵的草场一片荒芜,我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修剪它,它逐渐变得杂草丛生。我们应当选择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让心灵的牧场轻松茁壮成长。大卫?柯恩是耶鲁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曾当过美国国会助理、摄影与主编,在人生巅峰时期,他把收入优厚的工作辞了,带着妻子与3名子女环游世界,放逐自己的灵魂。让人生暂停一年,他说这才是理想的人生,有了决定权,可以知道在做什么,并且真的做了。他把家当卖了,房子出售了,车子处理了,放下一切,一家人飞往陌生的国度,包括土耳其、希腊、泰国、印度、柬埔寨、南非等等。他在自己的书里引用诗人艾略特的诗——我们结束冒险,终又回到起点,并将重新认识这里。值得吗?他未给一个答案,但在我们看来却是值得的,他们每到一地,或居住农舍,或者搭了帐篷;有些地方呆了一星期,有些则度过个把月;在大堡礁他们享受天人合一的自在感,但在非洲则在令人吓破胆的河流泛舟,并且参观泰姬陵、吴哥窟、罗浮宫等等精彩的艺术宝库,这可是很多人一辈子做不来的事。他们花了一年办到了,更重要的是,精彩的环游世界之行,在孩子的脑海里埋下了浪漫的种子,同时也是他们夫妻俩永生难忘的记忆。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常常感觉,结婚多年平淡得已感觉不到当年的海誓山盟,工作日复一日的机械重复就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其实,景由心生,看风景是需要有好心情的,你把焦急的心情放轻松了,才会有心思欣赏每一个细小的事物,才能美美地享受眼前之景。美好生活,最该学会的是放自己一马,抽离一下固定的程式,就拐角处看看桃花源。幸福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是一种心态。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幸福,那实在是太幸运了。如果觉得自己还欠缺一些,不妨按下生活的“暂停键”,好好思考思考,也许另一个世界正在等着你去开创新天地。停下,是为了欣赏人生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中,有一条风景很美的大道上,挂着一句标语,写着一句名扬天下的话:“慢慢走,请注意欣赏!”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天天都处于紧张的生活状态中,就像上紧了的发条,只会迫使生命过早地衰竭,不会有愉快幸福的心情。偶尔停下来,我们才会领悟到生命的各种状态,因而使自己变得宠辱不惊。让我们在纷繁的人世间偶尔停下来,我们才会恍然然领悟,人生原来如此。第185节:谬误43工作忙得没有暂停的时间有一个探险家去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当地的土著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去。那群土著的脚力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行李,仍然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探险家先喊着需要休息,让所有土著停下来等候他。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内心仍然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好好地来研究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第四天时,探险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著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领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经过详细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这群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3天,便需要休息一天。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询问翻译的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部族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探险家的问题道:“那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3天路的疲惫身体。”探险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许久,终于展颜微笑,心中深深认为,这是他这一趟探险当中,最好的一项收获。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是不是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回家看望父母?没有停下来省视内心,总结得失?生活的节奏太快,以致于连看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假如能够偶尔停下来,偶尔抽出一两天时间,离开城市,到故土去,你会发现这里才是你灵魂的栖息地,除了感受到温暖、亲切、关怀、牵挂之外,一切的烦恼都会在这里烟消云散。你会后悔你丢失的正是现在渴望的。当再返回城市的时候,你发现你的视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灵也得到了一次彻底的净化。“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谢,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停下来,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人生是如此的清闲安逸,停下来,你会觉得人生其实很简单!第186节:谬误43工作忙得没有暂停的时间不懂得暂停,就无法全力加速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在向人生目标进发的过程中,没有人永远会一帆风顺。当工作太累了时,我们也应该懂得停下来,可以给自己一些放松。也许只有停顿,才能让后面走得更好。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遇上过人生的荆棘: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李白等文豪都曾经在人生的路上停歇过,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追求理想和人生目标。暂停下来不但不会阻止你的前进,还能为你补充体力,增加精力。有一位滑雪学习者这样写道:“有一次和朋友去滑雪,我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滑冰还不错,于是就很从容的到了山顶,当我开始滑的时候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从山顶到山脚,几乎是滚着下来的,而且还慢的不得了,于是我学乖了,开始慢慢的从基本的动作学起。老师告诉我们,想要学习滑雪,最重要的是知道怎么样停止,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滑倒,才会继续往下滑。按照老师说的做,很快我学会了怎样停止,然后再继续往下滑,就这样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学会了,渐渐的我发现,自从我知道了怎样停止之后,我滑得更快了,因为我的心理没有害怕的地方,遇到危险我可以很轻易的停下来,然后绕过去继续滑。就这样一直到达终点。”是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遇到困难其实并不一定非要想尽办法过去,或许停下来反而会得到想想不到的答案。我们的眼睛如果只盯着梦想中的目标,就无法清醒地认识自我,也看不清周围的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迷失了自己,或是被外围的种种诱惑或危险所吞没,以致“出师未捷身先死”。所以,在奋力拼搏的同时,我们可别忘了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常常要停下来反省一下,掂量一下自己已有的能力、学识能否为自己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看看自己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想想行动的方案是不是切合实际。通过反省,我们才能发现偏差,校正自己的目标和行动。如此,你的努力将会获得实实在在的回报,而不至于劳而无获。有一位哲学家说:“单凭思想而不劳动,当然不能生活,但一生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那更加没有意义。”人们忙碌着,奋斗着,博得财富与功名累身,但仍觉得缺一佳境,那就是托着腮帮子偷闲。因为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适时的停顿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解套心法生活中,我们常常忙的忘了停下来,于是感觉到越来越累,人生像被一条无形的线拉紧,你越挣扎,就越是难受。有时候,你休息一会儿,打个盹儿,醒来,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突然奋力一搏,反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现状与现实之间,暂停就是加油站,试一试停止吧,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第187节: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当我们碰到对己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一时血气之勇,也千万别固执地认为士可杀不可辱。争一时之气,心理的确舒服了,但很可能不仅会因此而错失良机,而且会为火冒三丈的情绪付出很大的代价。正如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所言:“心灵之崇高主要不在于高高在上和遥遥领先,而在于知道如何控制与约束自己。”这是每个走向成功的人所必备的理智处世哲学。冲动是生活中的地雷一个人受到攻击或伤害时,生气与愤怒都是正常的反应,但最好先问问自己:这样能否达到目的?对事情的解决有无帮助?现实生活中,在各种场合下因为过度反应而使自己受伤害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自己向来尊敬的人,如果作出令你伤心的事情,你很可能立即讽刺回去;受了陌生人的气,恨不得打他。跟上司拍桌子,向另一半摔花瓶,对好友咆哮……这些情绪失控的行为,可能使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有两只乌鸦在两棵树上对骂。它们越骂越凶,越吵越激烈,最后,一只乌鸦随手捡起一样东西,向另一只乌鸦砸去。那东西击中对方后破裂开来,这时,丢东西的乌鸦才发现,自己扔出去的东西,原来是自己巢中一枚尚未孵化的蛋。第188节: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多数时候,遇到问题和矛盾时,不理智的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因为冲动就像是你身边的一个地雷,可能你不小心就会踩到它,不但没有益处,还会把自己炸得面目全非。有一个警察晚上着便装出来买香烟。喝了不少酒的流浪汉缠着他索要烟抽,警察不给,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随着互相谩骂和嘲讽的升级,两人的情绪逐渐激动。警察掏出警官证和手铐,说:“如果你不放老实点,我就会给你一些颜色看。”流浪汉反唇相讥:“你这个混蛋警察,看你能把我看样?”在言语的刺激下,二人扭成一团。旁边的人赶紧将两人分开,劝他们不要为一支烟而发那么大火。被劝开的流浪汉嘴里骂骂咧咧地向附近一条小路走去,他边走边喊:“臭警察,有本事来抓我啊!”失去理智的警察拔出枪,冲过去,愤怒地朝流浪汉连开几枪……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坐了牢,起因是一支烟,罪魁是失控的激动情绪。林肯说:“与其为争路而被狗咬,不如将路让给狗,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受伤的伤口。”有人说,容易冲动的人往往不计后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冲动真是魔鬼的代名词。患有这种病症的人,在与人相处时,往往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稍不满意就对人动真格、发邪火,它与成熟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一个成熟的人应是一个为人稳重、深思熟虑的人,在商场上、在政治斗争中、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他们也都不会为图一时之快而不计后果、头脑发热、意气用事导致满盘皆输。学会“冷”处理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发脾气是值得赞扬的,如果你能做到:在适当的场合,向正确的对象,在合适的时刻,使用恰当的方式,因为公正的理由而发脾气。”而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与此背道而驰,一碰到不顺心的事,自己就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有一个小男孩,脾气特别坏,动不动就会生气,大声地骂人,甚至用力地打人,要不然就会放声大哭,仿佛要掀起屋顶盖。每一次只要他生气了,大家就会躲得远远的,害怕被他的怒风扫到。第189节: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有一次,他跟弟弟闹别扭,他的牛脾气上来了,气得脸红脖子粗,两手插腰,一边跺脚一边骂。这时候妈妈静静地走了过来,拿着一个镜子放在他的前头。他看到了自己,眉头紧锁,面容皱皱的,恐怖而好笑,原来生气时是这样的丑啊。从此以后,每次他只要生气就会联想到自己生气的脸,想到自己如此难看,也就不再乱使性子了。多数人生气时都会把生气的表情写在脸上,这样只会让大家都觉得你是一个脾气坏的人,而且不好相处,所以人人都会对你避而远之。生气是短暂的发疯,生气更是一把锐利的刀,随时会切掉缘分。当一个人情绪失控,是因为生气这个病毒正在扩大它的范围,要想除掉这个病毒,就不要一直在想着别人的过错,也要想想自己的过错,也许这个病毒就不会感染到你了。有个研究生毕业后回学校探望导师。正赶上另一名学生有急事要请教导师,那位同学很激动。原来其他实验室的另一名研究生出言不逊,当众讽刺他的理论过时、见解平庸,令他大为恼火。他不知道是该直接找那个学生论个明白,还是应该找对方的教授评理。他这次来,就是要征求导师的意见。“年轻人,”导师慢条斯理地说,“有时候,别人的言行是很难理解的。如果你不介意,让我给你一个小建议。批评和侮辱,跟泥巴没什么两样。你看,我大衣上的泥点,就是今早过马路时溅上的。如果我当时立即去抹,一定会搞得一团糟。所以我把大衣挂到一边,专心干别的事,等泥巴晾干了再去处理它,就非常容易了。瞧,轻轻掸几下就没事了。”老教授的处世智慧令人叹服。那个聪明的学生也顿时醒悟,连连道谢。导师最后说:“我年轻时不善于控制情绪,深受其害。慢慢地我发现,最好的办法是先把让我恼火的事搁在一边,晾一会儿。等我冷静下来后,再去对付它们。如果你现在就去质问他,你会更生气,矛盾会更严重。我建议你等情绪的水分都蒸发掉了,再来想这件事。到那时,如果你还打算讨伐他,请再来找我。不过晾干水分后,你也许会发现那泥点也淡得找不到了!”第190节: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生气像一场火灾,而冷静则是灭火器或水,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尽快压制火苗,而不是还让它继续烧下去。毕竟当自己的房子烧起来时,没有人想让它烧下去,大家都是匆忙地拿水或灭火器去灭火。《增广贤文》上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优。”对于那些无聊的恶语中伤,对于那无须争的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根本不需求去理睬,让其自觉没趣。否则,凭意气用事,在小事上不肯退让,则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与苦恼。理智的活出自我生活中的人们常常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也会从这从那受到各种各样的气,但如果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事情最终会搞得焦头烂额。无数的经验表明,不理智的作出决定,到头来受害的还是自己。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张飞闻讯,悲痛欲绝,严令三军赶制孝衣,为关羽戴孝,逼得手下将官无奈,最后铤而走险,将其刺杀。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举兵伐吴。诸葛亮、赵云等人苦苦相谏,都无济于事。这时的刘备已完全失去了理智。结果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军从此一蹶不振。魏大臣司马懿多谋善变,遇事极为冷静,从不为自己的情绪左右。一次,诸葛亮出兵伐魏,进军至五丈原。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筑垒抵御。当时,蜀国大军出动,粮草有限,利在速战,司马懿则坚守不出,以待时机。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心生一计,派人给他送去了妇女的服饰,以侮辱他。讽刺他胆小如女人。但他看到后只是佯装恼怒,却始终按兵不动。诸葛亮也就没有办法了。最后,诸葛亮看同魏军长期相持,难以取胜,心力交瘁,加之过度操劳,病死在了五丈原军中,蜀军只好退走。由此可见,是否理智地处理事情,有时就成为事情成败的关键。大事是这样,小事也是这样。苏轼曾指出:“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有所忍。”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现实生活中的血与火凝结而成的至理,身处逆境者更需要具备这种性格。第191节:谬误44由着性子来,才能活出自我人生就像行驶中的汽车,车轮的快慢似人生的节奏。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快,出现错误的频率越高,于是就越需要控制。失去控制的车轮常常会翻出正常的轨道;失去控制的人生最终会使你失败。而理智的思考则是最好的控制之法。康熙皇帝刚刚登基时,为了能够擒拿权臣鳌拜,处处忍让,最终抄了鳌拜的家,并用同样的方法战胜了吴三桂、郑经、葛尔丹,成为一代圣君。正如高尔基所说:“哪怕对自己的小小的克制也能使人变得坚强而有力。”人要适时息怒,不管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局面,也能忍耐;不管是遭到什么样的挑衅,也能平心静气;不管处于什么样令人厌烦的境地,也能心地坦然;不管是面对多么嚣张和恼怒的人,也能心平气和。如果能做到这些,人便能增加自信,赢得他人尊敬,从而在社会的大环境里游刃有余地生存。解套心法在成功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成功的最大敌人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愤怒时,不能制怒,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学会控制欲约束自己吧,要知道成功往往属于理智思考的人。第192节: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如果你喜欢江南细腻的山水,可有人偏要让你住到粗狂风沙的塞外去;如果你嗜好“粤菜”的甜润,偏有人请你饱餐川菜的火辣;如果你喜欢过乡村过悠闲的生活,然而偏偏有人带你在城市嘈杂混乱的街上闲逛……你会开心么?不会,但是别人是故意和你的喜好做对吗,不是。只是很多时候,之所以会让自己和别人都不开心,主要是人们错把自己的喜好当作了别人的喜好,错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了别人。凡事不要“以己度人”孔子有句至理名言,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处世、且可以终身奉行的真理:自己所不希望的、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这的确是一种宽和、大度、风雅的高尚行为。然而,“以己度人”也是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自己视为善、快乐、幸福的东西,难道就可以强加于人了吗?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纷争的确起于强求别人接受自己的趣味、观点、立场等。《庄子》中有一个被称为爰居的故事。爰居是一只美丽、歌声动听、舞姿优美的海鸟,楚王于是将它捉来,为它建最华丽的宫殿,做最美味的佳肴,请来最优秀的舞娘为它跳舞。总之楚王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了爰居。但是,爰居还是郁郁而亡。因为楚王喜欢的东西并不是爰居所好,所以给了也是白给。现代人尤其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常常犯了和楚王一样的错误,把自己喜欢的、认为是对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最常见的,就是包办了孩子的需求——带孩子买他自己的东西,无论小孩多么喜欢的东西,只要大人认为难看就不可以买;去公园,也要去大人指定的公园;再大一些,上兴趣班,也是在大人的兴趣范围内做选择;上学了,孩子必须按照大人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以己度人”,或者凭自己的想象一厢情愿地代替孩子做事。很多人将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就寄望于下一代;自己童年存在的某种缺陷,希望能够在孩子身上补偿。我们把自己认为好的,应该做的都强给了孩子。把我们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判断事物,按自己的想法去估计别人。正如吃饭时喜欢给别人夹菜的人,夹到别人碗里的有时只是自己喜欢吃的菜。人们把自以为正确的、有益的、快乐的东西给了孩子,可是却没有发现,这些所谓正确、有益、快乐只不过是你自己的观点。人们似乎认为,以己不欲施于人是明显的恶,出发点就是害人;以己所欲施于人的动机却是好的,是为了助人、救人、造福于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老夫妻,相依为命,恩爱的生活了几十年。吃饭时,老头儿总将鱼头夾给老太太,老太太总将鱼尾夾给老头儿。其实老头喜欢吃鱼头,老太太喜欢吃鱼尾。他们就这样做了几十年,把各自喜爱的东西给了对方。直到有一天各自说出自己的爱好时,才知道美好的心意变成了终生的错误。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吃鱼了。像这样甜蜜的“己所欲”,也最好“勿施于人”。第193节: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在生活中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自己喜欢从事某种工作,总是希望他的亲友也从事这种同样的工作,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做的是一件愉快的事。殊不知,对他的亲友来说,可能是一件不感兴趣甚至是痛苦的事。比如抽烟喝酒打牌,是你所喜欢的“己所欲”,要“施于人”,你随处一支烟,快活如神仙,不仅影响自己的建康,也影响别人的建康。你喝酒半斤八两不醉,打牌三天两夜不累,要别人陪你,别人可要受罪。这样的“己所欲”,当然要“勿施于人”。要做到己所欲,亦勿施于人,很难吗?其实不难,只要你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就能做到不施于人了。有一位作家,当年曾被他的父亲逼着学中医。因为他的父亲在当地,算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中医,很受人们尊敬,所以他也希望他的儿子作一名中医,希望他的儿子比他做得更出色。可是他的儿子对中医毫无兴趣,因此他在父亲的眼中成了一个典型的逆子。这个儿子其实有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那就是造型设计,父母就不明白了,那种东西能比得上医生的职业高尚,比的上医生的收入高吗。后来儿子只好搬出去住,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父亲连见儿子一面都难了,父亲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的好心怎么就成了驴肝肺。父亲的意愿是好的,只是他不明白,他喜欢的儿子却不一定也会喜欢。他错就错在,拿自己的喜好去衡量儿子的喜好,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儿子。你说他有大错吗?也没有。但是却弄得自己和儿子都不开心。幸福也好,成就感也好,都是自己的感受,但是却未必是众人的感觉。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可复制的,因此衡量的标准因人而定。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正如不希望别人用他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一样。在狗的眼里,全世界都是骨头中国有句老话:在狗的眼里,全世界都是骨头。如果我们将自己的兴趣或意志按狗打量世界都是骨头的思路去处理,看到的将是一个多么单调的世界!第194节: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举个例子来说,在动物园中,我们经常看到饲养员训练动物时,用食物来做奖励。海豹吃的是鱼,猴子吃的是香蕉,长颈鹿吃的是草。同理,我们就要明白,要给兔子喂白菜,给小鸡喂虫子,给老虎喂肉,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激励。如果我们将肥肉喂给兔子,把白菜给喂老虎,后果一定很严重!媒体曾披露过乡村代课老师李小棚的故事。李小棚很贫穷,月工资只有100余元,还被拖欠了两年未发;李小棚很勤劳,一个人教着好几个班;李小棚更艰苦,欠债6万余元,还要照顾家庭和精神分裂的妻子,放假去车站搬运石灰补贴家用……可是他善良,捡到了现金4000多元,不惜借钱到很远的镇上还给失主,还不留下姓名,不求回报,当失主坚持的时候,他只有一个愿望:给自己的学生每人一个香蕉。因为他的孩子们还从来没有吃过香蕉。可就是这样一个乡村代课老师,却被当地的媒体说成是做秀,也被领导说是为己谋利。这些人就像狗把世界打量成骨头一样,用自己被利益污染的眼睛观察着这个社会,怀疑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实践证明,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和重视”不是口头说教,而是从实际出发。所以做什么事情,要考虑对方的立场,尊敬对方的选择,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百花齐放才能结善果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看待事物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个人看同一件事情也会因为时间,地点不同,看法也不同。尤其是在很多学术问题上就更是各有各的言论,各有各的看法了,如果我们处处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那思想也就活跃不起来了,大家都要统一口径了,还何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呢?有一次在中国讲学的苏联学者,谈到他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孙中山的世界观的论点的评价,他不赞成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价。陪同人员将这个思想动向反应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认为应该和苏联的驻华大使谈一谈这个问题。毛泽东知道这个件事后,说:“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因此没有必要和大使谈,如果对于别人的不用意见企图完全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第195节:谬误45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和要求别人毛泽东的信阐述了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学术问题上任何人都有权争论。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任何的意见,如果你不同意,谁都可以有异议。只有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喜好,不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才能使真理更明。人们的眼界也才能更开阔,思想更活跃。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见不得百花齐放的局面,认为那样是在破坏标准,他们觉得一切都应该有个固定的尺度,一切都应该按既定的标准来进行,这样的人习惯了别人以他们制定的标准来行事,习惯了别人活在他们的眼皮底下,如果社会上都是这样的人,那么人民的思想将会是僵硬的,社会将会是单一的。百花齐放提倡的就是要全方面看待一切事物,社会要多元化发展。忌讳的就是用自以为是的标准去衡量别人。解套心法很多人都觉得,别人应该按自己的标准来行事,其实这样的思维是极其错误的。别人也有别人的活法和主张,凭什么要按照你设计的路线来走呢,放弃用自以为是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是一个文明人的高级修养。尊重他人的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才是真正的能人所为。第196节:谬误46为人刻薄,难以宽容他人谬误46为人刻薄,难以宽容他人很多人对别人的过失绝对不能原谅,假使别人对自己有丝毫的触犯,便揪住不放,穷追到底。其实,一个成熟的人,一人智慧的人知道轻重,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有意义,有价值。人在该宽容的时候就要宽容,宽容是有力量的表现,而刻薄却是力量不足的流露。宽容有时给自己带来痛苦,但是那痛苦是短暂的。刻薄有时给自己带来快乐,但是那快乐也不会长久。博大可以稀释忧愁,深色能够覆盖浅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因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难免会有些恩恩怨怨。这时如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必然会使矛盾激化,后果难料。仇恨永远与痛苦做朋友,宽容则与快乐做朋友。一个常怀有报复心理的人永远不会得到快乐,他永远生活在猜疑、嫉妒、仇恨中,也就会永远痛苦。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因为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是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普鲁斯特成为了定比定律的发明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据功为己有。他真诚地对曾激烈反对过他的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地研究下去这个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的功劳。允许别人的反对,并不计较别人的态度,充分看待别人的长处,并吸收其营养。这种宽容让人感动。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开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倚仗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正在气头上的开平公主听后如火上浇油,立刻乘车赶回皇宫向父皇告状。唐代宗听了开平公主的哭诉,不但没有为女儿撑腰,反而替郭暧说话:“孩子,你有所不知,你公爹确实是不愿做皇帝。要不是这样的话,李氏的天下早就姓郭了。”郭子仪听说这件事后,气得浑身发抖,立刻命人将郭暧五花大绑,亲自带他到皇帝面前请罪。皇帝见状,赶忙将郭子仪请到内宫,安慰道:“俗话说,不痴不聋,难做大家庭的老翁。小夫妻俩在闺房里说的气话,你作为国家的重臣怎么能去追究呢?”一场犯上大祸,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平息了。巴尔扎克曾经写道:“世上所有德性高尚的圣人,都能忍受凡人的刻薄和侮辱。“其实,有时候,刻薄的人,比那些表面迎合你的人更有用处,因为,他们的话语虽然尖酸,但却句句是实话,他们的行为虽然刻薄,但却可以让你因此而学到宽容。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富兰克林说:“宽恕,原谅绝对是一种美德。”襟怀宽广的人,快乐必然会围绕在他的身旁。美国前总统林肯幼年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一次因为顾客的钱被前一位顾客拿走,顾客与林肯发生争执。杂货店的老板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不满意,那么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在许多年后,林肯当上了总统。做了总统后的林肯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第197节:谬误46为人刻薄,难以宽容他人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的是,你的心态如何。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著名诗人汪国真曾在一首诗中说:“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人生处世应该胸怀博大、宽容大度。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争一时山穷水尽,”。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宽容,就会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一支强有力的助推剂在电视里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一个太监犯了一个小错误,本想蒙混过关,可有一天太监总管看见了,就把他叫到跟前,说了几番话,就让他走了。因为总管知道,要是这件事报上去,这个太监肯定是没有好日子过的,从而会记恨于心。相反,如果报告了上级,上级就一样会怪罪到总管对太监的管理不善。他这个总管的职业就可能不保了,还有可能会参到皇上那儿去,这样不仅小太监没好日子过,就连“公公”也没好日子过。这个太监总管是个聪明人,其实也说明了“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的道理吗。这则看似诙谐的故事揭示了很深的道理。人生在世,各人头顶一片蓝天,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但是也不能因为别人的一点点错就死揪住不放,那样别人得不到宽恕,你也得不到宁静。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第198节:谬误46为人刻薄,难以宽容他人我们每天的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如果老是陷入其中,并为左右,整日烦恼不堪的话,怎能拥有好的心境,好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呢。某知名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电视招聘,三位求职者为海外经理一职展开激烈的角逐。由于职位只有一个,大家都显得很紧张。但是有一位年轻人表现很出色,当别的竞争对手说到精彩处时,这位年轻人竟然很自然地为之鼓掌,引得台下的观众和评委也跟着鼓起掌来。那一刻,很多观众就断定这位年轻人一定会中选。节目进行到最后时,评委和企业代表果然一致决定把聘书发给了这位年轻人。为什么把聘书给了这个为别人加油鼓掌的年轻人呢?因为这个年轻人懂得给,懂得为别人鼓掌。表面上看是他在为别人付出自己的鼓励之心,实际上是因为他不怕输,也可以说他输得起,给,其实意味着付出,给说明你有能力,你富有。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拿,意味获得说明你需要,也就是欠缺。所以说给予永远比拿愉快,给的比拿的多的人也最受人欢迎。2001年8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开幕式上,当法国体育代表团走到主席台前时,人们意外地发现,法国运动员高高举起了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一行字:“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巴黎申办奥运会败给北京,但法国人仍能大度地为竞争对手喝彩,他们赢得了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越是有人责备我,我就越坚强;越是面对刻薄的人,我就越懂得宽容。”解套心法宽容不仅表现为一种胸怀,而且表现为一种睿智;刻薄不仅表现为一种狭隘,而且表现为一种短视。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宽容者像充满生气的春风,令人亲近;刻薄者像充满杀气的秋风,令人疏远。一般的说,与其选择刻薄,不如选择宽容。第199节:谬误47对“破坏分子”毫无防范之心谬误47对“破坏分子”毫无防范之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而有的人是害人之心全无,但防人之心也全无。他们总是不设防,随便是谁都可以和他交上朋友。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朋友对一个人思想言行的影响很大。人生在世,少不了朋友的友谊和支持。然而,正如美国的一句谚语所说:“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大千世界,鱼龙混杂,所以对你身边怂恿你干坏事的、打击你积极性的、背后挖你墙角的“破坏分子”就不能不防着点了。选择好身边的朋友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有时会碰到这样一些人,或许由于他们个性灰暗,成日抑郁缺乏幽默感,或意志消沉无所事事。总之,他们是一群乘坐灰色列车的人,只要你跟他们在一起,便会被对方弄得筋疲力尽,他们是精神上的吸血鬼,碰到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远离他们。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便有益。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善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心术不正的人交朋友;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便有害。可见,孔子是以“品德”和“知识”这两个标准衡量朋友的。他的话虽已过了两千多年,但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在一个“创造财富”的论坛上,有人将财富与朋友的关系作了一个很形象的测试。他要求测试者拿出一页纸,然后在纸上写下和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人,也可以说是与你关系最亲密的6个朋友,记下他们每个人的月收入。然后,算出这6个人月收入的总和,最后算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这个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个人月收入的多少。许多人都验证过这个试验的准确性,结果都具有震撼的效果:一个人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由与他关系最亲密的朋友决定。提出这个测试的人进一步这样阐释: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高级主管,那么你们在一起时所谈论的主要内容多半会是关于如何管理和经营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公司的职员,那么你们在一起时谈论的主要话题多半会是关于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最亲密的朋友是房地产商,那么你们谈论的话题多半会是关于房地产的。第200节:谬误47对“破坏分子”毫无防范之心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能清楚的反映出积极心态的人和消极心态的人不同的表现:有个年轻人打算搬家到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去住。他想了解一下这里的人情世故怎样,便问路边的一个老先生:“这里如何?”老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你的家乡如何?”“那里糟糕透了,根本就不适合我们居住,总是让人觉得很讨厌,所以我想搬到这里来!”老先生听完很严肃的对这个年轻人说:“那你还是走吧,这里和你家乡一样让你讨厌。”后来又来了一个年轻人,也是碰到这个老先生,还是问了同样的问题,而老先生也是没有直接回答,同样反问那个年轻人。不过那个年轻人的回答却是这样的:“我的家乡很好,我也很想念我的家人,要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也不会搬到这里来!”老人高兴的回答:“那么你就留下吧,这里也和你的家乡一样美,你也会想念这里的。”正所谓一个人的心态是什么样的,那么他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什么样的。生活积极的人,他们的心态会影响我们,而不是让那些消极的人用他们消极的话来干扰我们的行动。消极的人,他们由于不敢做什么事,总是把一些问题想得过去复杂,以至不敢尝试。如果在你的身边有几个这样的人,你将受其影响而一事无成。所以说,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很重要。请与雄鹰为伍人们常说:“人生如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交友其实也是如此。与正直的人交友,可以使自己积极向上;与颓废的人交友,可能会使自己不思进取。可见,交友不慎,就很可能导致人生偏离航向,甚至成为引发灾难性后果的起因。为此,交友应讲策略,多交益友,远离“损友”。有一个寓言故事:一枚鹰蛋被放到了一个母鸡的巢里。结果这枚蛋被母鸡孵化成了一只小鹰。这只小鹰自以为也是一只小鸡,每天做着与母鸡一样的事情,在垃圾堆里找食物吃,与其他母鸡嘻戏,像母鸡一样咯咯地叫。它从来没有飞过几尺高,因为母鸡们只能飞这么高。它完全认为自己就与母鸡一样。一天,它看见一只鹰在万里碧空中展翅翱翔,就问母鸡:“那种美丽能干的鸟是什么?”母鸡回答说:“那是一只鹰,它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鸟。你不过是一只鸡,不能像它那样飞,认命吧。”第201节:谬误47对“破坏分子”毫无防范之心于是,这只鹰接受了这种观点,也不尝试着去飞,没有想过与母鸡们做不一样的事。由于没有鹰一去影响它,它只有与母鸡伙伍,缺乏远见,结果丧失了鹰的特长,像鸡一样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也像鸡一样最后死去。多么可惜啊!它本来能像鹰一样地飞,但却习惯于周围母鸡的影响,最终造成了这种悲剧。由此可见,消极的情绪会在人的心中不知不觉地腐蚀人的心灵,把人推向下坡路。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也可发现,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你想展翅高飞,那么请你多和雄鹰为伍,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你仅仅和小鸡成天混在一起,那么你就不大可能高飞。如果你想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你就得学会鹰飞翔的方法;如果你想成为成功者,你就先结交有成就的人;如果你想成为思想家,可以先结交思想渊博者;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爱发牢骚的人,那你倒可以结交一个更爱发牢骚的人。这确是一个真理。积极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失败!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追随积极的人,他们会不断地给你传达积极的信息,你也能变得积极起来;而消极的人,动辄怨天尤人、遇事往坏处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和他们呆在一起你也会变得消极起来。不良朋友是生活中的烂苹果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有一个关于人们情绪的“烂苹果”理论。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如果一筐苹果中有一个苹果开始有一点点的腐烂,如果不把它清除掉,它会迅速扩散,整筐苹果都会烂掉。由此他们揭示出研究成果:消极行为的影响力比积极行为大。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表述可以说是一个坏苹果可以毁掉整筐苹果,用中国人的通俗语言讲,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晋人傅玄的诗,道出了择友的重要,就像水之所以有清浊之分是因为源头不同,就像野鸭和凤之所以不愿结伴飞翔是由于志趣各异一样。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我们为成功而奋斗之初,可能需要寻求知己,但是,我们要注意,不要结交那些对我们有害无益的朋友,不要被拖入他们的浑水之中。第202节:谬误47对“破坏分子”毫无防范之心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乌鸦羡慕刺猬有一身坚硬的铠甲,刺猬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也有弱点。我腹部有个小眼不能完全蜷起,如果朝那个小眼吹气,我受不了痒,就回打开身体。”刺猬说完,要乌鸦替它保密。乌鸦信誓旦旦地说:“你放心,我们是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然而不久,乌鸦被狐狸捉住,为了求生,乌鸦顺理成章地出卖了刺猬。我们的环境和朋友,对我们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可以说,交上怎样的朋友,就会有怎样的命运。因此,在选择朋友时,你要努力与那些乐观肯定、富于进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这正是孔子所说的“无友不如己者”的意思。假如我们已不慎交上了坏朋友,应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要知道:把一只烂苹果留在筐里,会使一筐的苹果都腐烂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交友的座右铭。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帮助,自己就随着好了,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侵蚀,自己就随着坏了,所谓“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在生活中的我们要善交益友,乐教诤友,不交损友。当一个人生活在友情中,就会像禾苗长在沃土中,花儿见到阳光,便拥有一种博大的力量。解套心法悲观的人一般都有负面的思想、语言,偶尔再加上点负面行为,和这样的人呆久了,你也会忘记了乐观是什么,更为可怕的是,它还会浇灭你的希望。所以远离你身边的“破坏分子”吧!第203节:谬误48老跟自己过不去谬误48老跟自己过不去生活在现实世界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没有烦恼。化解烦恼的办法只的一个:抛弃。可悲的是,我们有些人本不烦恼,却去自寻烦恼。人生在世,烦恼已经够多了,不要再增加别人的烦恼;痛苦已经够多了,不要再自寻痛苦。这是很通俗的道理,可惜许多人都不懂。别拿错误惩罚自己有一则流传甚广的“人生幸福三诀”这样说:第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第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第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了这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人生在世,或多或少总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不可避免的错误,有些人坦然面对,积极改正,让错误成为迈向成功的垫脚石。而另一些人,要么无法正视错误,竭力为之申辩,要么沉陷在错误中无法自拔,怀疑自己,对自身失去信心,甚至自我放逐。如果说前一种人在自己与幸福之间架起了桥梁,那么后一种人则是断绝了自己的幸福之路——即使跨出一小步便可得到幸福,他们也宁可用悲伤将自己重重包围。一位很有前途的士兵在一次演习中不慎撞死了战友,他悔痛至极,悲伤之下,申请退役,放弃了大好的前程。但是,离开军营未能减轻良心上的负担,战友惨死的景象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从此一蹶不振,时刻生活在悔恨与痛苦之中。一时的疏忽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而忏悔,可以说理所应当,但是,为此就让自己背上一生的良心债,士兵的做法,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放弃了事业,继而又放弃了自己的人生,难道这样便可以让战友复活?这样就能弥补对死者亲属造成的巨大伤害?想必人们希望看到的是他从悔痛中振作起来,勇敢地面对人生,尽力以实际行动去弥补对战友一家造成的伤害。一个人不可避免会犯错,若是太过拘泥于往昔的错误而停止了前进,一味跟自己过不去,不但生活难以快乐起来,也可能永远与成功无缘。那些成就突出的科学家,其背后往往有无数次的失败与不计其数的错误。而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正视了自己的种种错误,从中总结教训,汲取智慧,赢得经验。爱迪生发明电灯,曾尝试了上千种材料;居里夫妇发现镭,也曾经历了多次失败。他们的成功,不正昭示着我们面对自身错误时的正确态度吗?第204节:谬误48老跟自己过不去人们喜欢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比如,这位大嫂白天买菜时小贩少给了1块钱,于是郁闷了整整一晚上;那位大哥开车堵了5分钟,于是嘀咕嘀咕不爽了一路。其实他们烦恼的根源往往在于别人,但是由于自己放不下,就等于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了,受到伤害的也常常是自己。有位百岁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及长寿的原因,老人用听起来并不清晰的方言答道:“学会快乐。而快乐的秘诀是:别人犯错少计较,自己犯错多考虑。不难为别人,也别跟自己过不去。”栽种一棵“烦恼树”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如影如随、挥之不去!人生烦恼有很多,有成长的烦恼,有生活的烦恼,有事业的烦恼,有情感的烦恼……当烦恼来临时,我们是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呢,还是想方设法将其驱逐出自己的领地?有个农场主雇了一个水管工来安装农舍的水管。水管工的运气很糟糕,第一天,因为车子的轮胎爆裂,耽误了一个小时。第二天,还没正式开始工作就电钻坏了。第三天,开来的那辆载重一吨的老爷车又趴了窝。那天他收工后,雇主开车把他送回家去。到了家门前,水管工邀请雇主进去坐坐。在门口,满脸晦气的水管工没有马上进去,沉默了一阵子,再伸出双手,抚摸门旁一棵小树的枝丫。待到门打开,水管工笑逐颜开地和两个孩子紧紧拥抱,再给迎上来的妻子一个响亮的吻。在家里,水管工喜气洋洋地招待这位新朋友。雇主离开时,水管工陪他向车子走去。雇主按捺不住好奇心,问:“刚才你在门口的动作,有什么用意吗?”水管工爽快地回答:“有,这是我的‘烦恼树’。我到外头工作,磕磕碰碰,总是有的。可是烦恼不能带进门,这里头有太太和孩子嘛。我就把它们挂在树上,让老天爷管着,明天出门再拿走。奇怪的是,第二天我到树前去,‘烦恼’大半都不见了。”俗话说:“庸人自扰。”豁达的人懂得原谅他人的错误,聪明的人懂得笑看他人的错误;唯独庸人,才会钻进别人做下的茧中,莫名其妙地承受各种不如意带来的苦恼。第205节:谬误48老跟自己过不去有个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去报到时,在公共汽车上,他摖得发亮的皮鞋却连续被人踩了几脚,而且对方不打招呼致歉,他很为恼火,原先的满心欢喜一扫而光。到新单位报到时,还在生闷气。结果给领导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生活中这类事不少,别人碰撞了自己,使自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当别人已远离自己而去时,自己则还耿耿于怀,再一次同自己过不去。如果他们心中也有一颗“烦恼树“。那么她们就能把烦恼都挂起来了,能把烦恼放下了。烦恼是心灵的垃圾,是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病毒。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还心灵一片晴朗的天空,学会给自己栽上一棵化解烦恼的“烦恼树”吧。给自己积极的选择生活在偷悦与烦恼同在的社会,人们也时常陷入在“跟自己过不去”的陷阱中,虽然知道这样既伤神又伤心,既费时又费力,但还是会为一些自己得不到、不切实际的欲望而苦苦追寻,为之忧愁烦恼。有时人生的苦恼,不在于获得多少,拥有多少,而是因为想得到更多,或者说没有给自己积极的选择,从而钻进了一条没有前途的死胡同“作茧自缚”了。杰克是个情绪饱满生活积极的人。当有人问他过得怎么样时,他总是说:“如果我能更好些,是因为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好些。”有人好奇地问他:“我不明白,你不可能一直都那么积极。你是怎么做到的呢?”杰克回答:“每天起床后,我都会告诫自己‘杰克,今天你有两种选择,要么选择好心情,要么选择坏心情。’而我选择了好的心情。每次有糟糕的事情发生时,要么做一个受害者,要么从中学到一些教训,而我从中学到教训。每次有人来找我抱怨,我可以倾听他们抱怨,也可以为他们指出生活中积极的一面。我选择告诉他们积极的一面。”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取决于他自己。如果用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那么坏机会也会成为好机会。如果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去对待,那么,好机会也会看成是坏机会。对那些乐观旷达、心态积极的人而言,两个都是好机会。对那些悲观沮丧、心态消极的人而言,则两个都是坏机会。第206节:谬误48老跟自己过不去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或这或那的缺陷。所以,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美好认识和执着追求,不要把心灵挤压得支离破碎。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瓶子,而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如果说烦恼、追悔或是焦虑,都是一种习惯,那么当一切不如意降临,我们可不可以为自己多准备一些积极的选择,换一种心情去面对,就不会觉得生活老和自己过不去了。这个世上的很多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之,我们要学会放自己一马。我们应该记住:世上没有不快乐的人,只有不肯让自己快乐的心。解套心法别跟自己过不去,才能让自己在烦恼中解脱。它也会促使我们从容走自己选择的路,做自己喜欢的事。学会自己原谅自己,原谅别人。这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生命的珍惜。第207节:谬误49忧心忡忡,总担心发生不好的事谬误49忧心忡忡,总担心发生不好的事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养成了一种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思想,做什么事情都掂量来掂量去,总是一幅顾虑重重的样子。其实,人活着就要像在战场上一样,必须集中精力勇往直前,如果顾虑重重,这也虑那也怕,分散精力,不仅会感到疲惫恐惧,甚至会倒在人生的战场上,哪里还有精力去拼搏?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很多顾虑都是多余的,冲过去了就是胜利,冲不过去就是失败,顾虑太多只会浪费时间,只会增加心理压力。事实证明,人们所焦虑和担心的事情,绝大部分从来没有发生过,别被没有必要的“包袱”压垮,我们要学会从容,笑对人生。顾虑是人生的包袱人生也好像一盘棋,每走一步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正因如此,有些人不自觉地给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害怕面对悲哀和不幸,害怕面对疾病、灾难和死亡,棋局行了愈久,负上的包袱愈多,各种各样的顾虑愈多。有些人不敢坐飞机,害怕遇上空难,“9?11”恐怖袭击后,不愿坐飞机的更多了。可事实上,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只是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夸大了自己的内心恐惧而已。有一个叫琼的女孩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当她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后,便按照医书上的说明以及她的理解得出,自己好像是得了膝盖积水症这样的诊断。接下来,她迫不急待地想弄清楚自己到底还能够活多久,再一次自我论断:先动手找脉搏,竟然,感觉脉搏也没有了!后来又有脉搏了——一分钟140次!琼前往图书馆时,觉得自己还算是健康的正常人,可当她看完医学手册时,却成了一个浑身都有病的“老太太”。于是,她忧心忡忡地去找医生。后来医生告诉她,她很健康,她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更确切的说是心理想象出来的病。如果丢掉这些顾虑她会活得更轻松,更幸福。但是琼不相信,硬是要医生给她开药,医生只好给她开了一个偏方。她拿起来一看,只见上见写着:“建议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6小时1次。10英里路程,每天早上坚持。不要用你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正是这样一个偏方,让琼又回到了健康快乐上去。这里不难看出,困扰琼的,不是疾病,而是顾虑。每个人有七情六欲,有顾虑也是正常的心理活动,问题是人们的有些顾虑是多余的,是夸大了的。这样的顾虑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包袱,让我们背负重担,寸步难行。如果人们能去客观真实的去观察自己、对待自己,那么顾虑就会少了,包袱也就能真正放下了。不要被自己所吓倒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困难和挫折就像路上的一块块石头一样,不定期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可是有些人总是加倍放大这种困难,把它们都看成了一只只拦路虎,而不敢轻易越过。有一位名人曾经有感触地写下了这样一段心路历程:有一天,我站在一条道路的起点上,这条路拥有好多名字:生活、进步、成就、成功。我站在路的起点遥望着远方,准备走出去,直至达到成功。这时我看见了一头巨大凶猛的公牛,它正挡在我前进的道路上,我想前行,就必须从它身边经过,想到这里,就令我惧怕不已。好长时间之后,我没有挪动自己的脚步,而那头公牛依然呆在原处。第208节:谬误49忧心忡忡,总担心发生不好的事过了很久,仍然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不得不向前走。我知道我必须走过去,这么做一定会产生一些不可知的后果——它可能很善良,也可能很凶残。终于有一天,当我走到这头公牛的身边时,它叹息着对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久才来,我在这里只是想载你一程。那么,现在告诉我,你要去哪里?”很多读过这个故事的读者,在看完后都会哑然失笑,是啊,有多少时候,我们将前进路上的困难看成了拦住去路的“公牛”呢?在生活中,我们在计划做某些事情时,通常要设想得困难重重、阴云密布、雨雪纷纷。如同要远行的人,首先在自己肩部压上层层重负,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苦不堪言,以致于我们还没开始做事,就首先担惊受怕、忧心忡忡、焦虑不安。怀着这样的心绪,怎么还能成功?还未远行,就被自己加到背部的重荷所击压垮,如此行事,势必畏首畏尾、功亏于篑,何胜之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最大的敌人往往并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无法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是我们自己吓倒了自己!历史上也同样有过这样的故事。《晋书》上记载,有个叫乐广的人有个亲密的客人,分别了很久都没有再见到面。一次,乐广见到了他,问是什么缘故。这位客人回答说:“上次在您家里做客,承蒙您赐酒给我喝。我端起杯子正要喝的时候,发现杯子中有一条蛇,心里感到特别不舒服,喝下去后就病倒了。”乐广回忆,当时招待客人的河南郡郡府大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用漆画了一条彩色的蛇,客人杯中的蛇大约就是这张弓的影子吧!于是,他又在前次招待客人的地方重摆了酒,让客人还坐在他上次坐的地方。然后问客人说:“在你的酒中又看到了什么没有?”客人端起酒杯看了看,回答说:“跟上次一样,酒里面有一条蛇。”乐广就指着墙上的弓告诉了客人真相。客人一下子明白了,治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治好的病,顿时全好了。第209节:谬误49忧心忡忡,总担心发生不好的事后人将这个典故总结为一个成语,叫做“杯弓蛇影”。其实,我们有时就常犯“杯弓蛇影”的错误。很多困难都是想象出来的,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困难与恐惧都不存在。比如创业,都会碰到一些困难,每个人都会面临难题,每个人的难题都会过去,每个人的困境都会有转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多,有些事情当你真正的投入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障碍并没有那么大。勇气的敌人是顾虑有人说,勇气的敌人是顾虑,顾虑太多的人勇气就小,顾虑小的人勇气越大。这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有一些“杞人”,他们整天为着一些子虚乌有的事犯愁,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摧残自己的身体。这种人整日生活在忧郁里,没有心思工作,更没有心思做事业。他们关心的是那些根本不会发生或者不一定发生的问题。久而久之,神经质就变成了神经病,再发展下去,离精神病医院就不远了。人生有岔路,一条走向成功,一条注定失败,往失败路上走的人都有“杞人忧天”的个性。有一个寓言故事是这样说的。猴子想变成人,它知道要变成人前至少要砍掉自己的尾巴,因为人没有尾巴。于是猴子拿起刀,决定动手砍掉尾巴,但动手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扰住了:一是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它怕疼死。二是尾巴砍了以后身体还能不能保持平衡,能不能保持灵活性,能不能活得长久。三是尾巴一生下来就和自己在一起,跟了自己很多年了,不忍心抛弃它。这个问题一直想不通,所以一直无法下手砍掉自己的尾巴,直到今天猴子也没有变成人。蜕变和完美需要痛苦的挣扎,恐惧和顾虑太多是前进之大忌。面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弄清哪些值得顾虑,哪些不值得顾虑,哪些应该顾虑,哪些不应该顾虑,哪些顾虑是对的,哪些顾虑是错的等等;信心是勇气的后盾,没有信心就没有勇气,信心十足勇气才十足。第210节:谬误49忧心忡忡,总担心发生不好的事有一位年轻人在山顶上做工。有天晚上,他在下山的途中,不小心掉下了山崖,他手疾眼快,抓住了一只松枝,整个人都悬在半空中。那青年往下看,似乎深不见底。四周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他双手一直抓住树枝不放,担心会掉入一个“无底洞”。他高喊“救命”,希望能碰到路人,把他救上来。突然,他听到上面传来一个声音:“年轻人,放开你的双手就可以了!”那年轻人抓紧树枝,始终不敢松手:“这下面很深呀!”他抓紧树枝拼命坚持,但因体力不支最终掉了下去。他心想,这下完了,还没等他叫出口,脚便落在坚实的地上。天亮时,他看到落脚的地方距离那树枝几乎触手可及。这位年轻人就是因为顾虑太多了,所以不敢迈出第一步。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反正对于未可知的事,所有猜想都是机率问题。所以,何必要为一个虚拟的结果而担心呢?更何况,如果最坏的结果真被你料到了,你又能怎么办?能够改变它吗?所以说,与其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倒不如鼓足勇气,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脚步,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一切都应在意料之中!解套心法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困难,每个人都会面临难题,每个人的难题都会过去,每个人的困境都会有转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多,有些事情当我们真正的投入去做的时候,你会发现障碍并没有那么大。第211节:谬误50知足常乐,平庸一点也无妨谬误50知足常乐,平庸一点也无妨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人,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愿平庸地度过一生。可是,生活中却存在着两类人,一种人安于平凡的生活,却做着不平凡的努力;一种人不安于平凡,却因为放弃了努力,而过着平庸的生活。从平凡到平庸,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心生懈怠,甘愿沉沦,就滑向了平庸的边缘。超越平庸就是向前再迈一步在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上雕刻着一句让很多人倍感振奋的格言:“在此,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一个人会希望自己就这么平平庸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是古往今来,糊里糊涂中庸庸碌碌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却不少。很多人以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愿意去过平凡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平庸与平凡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可是他们能在生命的过程中把自己点燃,即使自己只是根毫不起眼的火柴,也要释放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并在自己的世界里燃起熊熊篝火;平庸的人可能是一大捆炸药,但他却连自己的引线都没有去寻找,然后去将它点燃,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轰轰烈烈,最后只能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变成了一堆垃圾似的废火药。有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所有的孩子都已勇敢地从三米跳台跳下水时,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了。这个小女孩长的很漂亮,金黄的头发,娃娃脸,但是恐慌却爬满了她的小脸。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的同学也在鼓励,但是她就是害怕,害怕得泪水已经流了出来。“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似乎已经对这个小女孩失去了耐心,说了这样的话。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看了看——三米的高度。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安格拉,我们都为你自豪,你是怎么样战胜自己的胆怯的?”旁边一个叫弥洁娜的伙伴问她。这个叫安格拉的12岁的小女孩已经抹干了泪水,穿上了衣服。但她用颤音慢慢地说:“我突然就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安格拉的爸爸是当地一位有名的神学院院长,对她的要求很严,希望她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她也没有忘记父亲对她的教诲,从此在各个方面都很刻苦,即使是在最差的体育方面,她也做到了坚持。第212节:谬误50知足常乐,平庸一点也无妨因为这样一个信念,安格拉以后在学业上进步很快,尤其是在科学方面显露出不同凡响的能力与才华,她两次参加华约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她的数学老师曾这样评价:“我从来没有在数学班上见过她这样的女孩。她真的很少见——逻辑性强、分析能力强,注意力非常集中。”32岁时,她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还表现出了对政治的极端关心与关注,以及由此所延伸出来的属于她的政治辉煌。她就是安格拉?默克尔,2005年11月22日,她当选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对于我们来说,顺其自然是平庸无奇的,平庸是你我的最后一条路。为什么可以选择更好时我们总是选择平庸呢?在人生之路上,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平庸,人就会变得麻木,不知进取,碌碌无为。只有超越它,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而超越平庸,其实很简单,只需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进一步就可以了。平凡不同于平庸萧伯纳曾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平凡中孕育伟大,伟大是从平凡开始的。是的,平庸只能造就庸人,平凡却能造就伟大,所以我们要的是平凡而不是平庸。曾经感动过中国的乡村邮递员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传邮递信,朴实得像一颗沙粒。但正是他,却用20年的跋山涉水缔造了一段邮政史上的传奇,用年复一年的翻山越岭沟通着大山深处的老人与漂泊在外的游子,他的平凡带给人们的是震撼。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印度修女特雷沙,个子矮小,其貌不扬,既没有戴安娜王妃的绝代风华,也没有比尔?盖茨的亿万财富。但正是她,用平凡的一生为世界慈善事业创造了一个奇迹。她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去恳求瑞典皇家大殿上的人们,节省下诺贝尔奖庆典午宴的6万英磅,为的是让更多的苦难者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她能忍受捐赠者的狂傲无礼,为的是让爱的春风化去孩子们脸上苦难的泪水。正是这份炽热的爱心,让她的生命熠熠生辉,让全世界景仰。她在点点滴滴和平凡之中铸就出不平凡的人生。第213节:谬误50知足常乐,平庸一点也无妨而在日本有个叫田中耕一的人,他既非教授,又非硕士、博士。他只是“日本企业社会最低层”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甚至连同行专家对他也一无所知。田中发表论文很少,但他默默无闻,潜心钻研,发表了一篇论文,在高分子研究领域提出了性质界定和结构解析的原创思想。经过十几年实践,这个思想已发展成为世界感应度、精确度最高的生物高分子分析方法,受到欧美学术界高度评价,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让许多人大吃一惊。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无数做出非凡贡献、取得伟大成绩的人,无不是从平凡中的小事开始,一点一滴地努力,最后才成功的。他们都是我们身边平平常常的人,但是由于他们的锲而不舍、辛勤工作使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用智慧拒绝平庸我们都是平凡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也都想从平凡走向伟大,但是机会永远等不来。优秀的人不会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寻找并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征服机会。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徽宗有10个北方特色的玻璃瓶。玻璃瓶口小腹大,工艺精美,是宫中的珍品。有一天,徽宗观赏着玻璃瓶,突然想起要在瓶内托一个金的里子,便命令小太监去找皇宫中的工匠办。但工匠们都不敢接受这项任务,他们说:“金里子放进瓶中,必须用烙铁烘烫,才能服贴。而这瓶口太窄,烙铁放不进,瓶子又脆又薄,也经不起手触弄。如果硬做,瓶会破碎。”因此,工匠们宁可让皇上怪罪,也不敢给玻璃瓶托金里子。有一天,太监在街上看见一个锡匠正在陶器瓶口上装饰金银,手艺十分精湛。太监心里一动,转身回到宫中,拿了一个玻璃瓶试着交给锡匠问:“能在这瓶子里托一个金的里子吗?”锡匠二话没说,要太监明天来取。第二天,太监前来取瓶,果然,玻璃瓶内已托好了一个金里子,而且质量叫人满意,挑剔不出一点毛病。太监当即带着锡匠进宫,向徽宗禀报清楚。徽宗想亲眼看看锡匠如何给玻璃瓶托金里子,来到了后花园。又命宫中所有的工匠集中到院子里,一个挨一个再问过,工匠们还是说没有办法给玻璃瓶托金里子。锡匠独自走到前面,将金子放在炉火上加热后锤打,打成像薄薄的一层纸,拿起来裹在玻璃瓶的外面。工匠们讥笑说:“像这个样子,谁不会呢?原就知道你是个平庸的锡匠,怎么会做玻璃瓶内托金里子的事!”锡匠笑笑,也不回答。他把裹在玻璃瓶外的金子剥下来,用银筷子夹好,小心地插到瓶中,然后慢慢地将水银灌入瓶中,盖上瓶口,左右来回摇动。这样过了一会儿,又把玻璃瓶中的水银慢慢倒出来,只见金里子服服贴贴地托在瓶内,一点缝隙也没有。锡匠又慢慢地用自己的指甲把瓶口的金子擦匀压平。院子里的工匠们对此惊讶得瞠目结舌平庸人只会死死的等待机会,聪明人善于抓住机会,智者勇于创造机会。平庸是一种得过且过、浅尝辄止的工作习惯;平庸是一种一劳永逸、坐享其成的谋生态度。平庸能诱发一个人的惰性,使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最终陷入无望无为的沼泽。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的是一种拼搏开拓的精神,需要我们在勤于动手的同时多多动脑,用智慧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那样,即使奋争失败了,也属于不平凡;即使没碰出火星白费了力气与心血,也属于不平凡。解套心法我们不能够飞翔,却可以放飞梦想。杰出者不同于平庸者的迥然之处在于,杰出的人会用智慧行事,平庸的人只会等机会送到他手上来。要想成就自己的人生,就不要甘于平庸,要超越平庸,才能做好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