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锻炼您的口才艺术:金口玉言-4

作者:匿名 字数:29744 更新:2023-10-08 22:02:09

随机应变能力强的人,遇到困境时经常能自圆其说,补救失误;也能反击对方攻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还能应付意外,出色地完成任务。可以说,灵活地说话是展现一个人的才能和智慧的表现,也能增强一个人的魅力,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巧妙地应付尴尬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肯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要么是自己失言失态,要么是对方的反应不如预料的好,要么是周围的环境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变化,等等。在遇到这些猝不及防、进退尴尬的情况时,往往会让人啼笑皆非,狼狈不堪,最后陷入窘境。  有位老牧师从未坐过飞机。一次,因为有要事,不得不乘坐飞机到另外一个城市。在飞机上,老牧师两手紧紧地抓着坐椅的扶手,大腿上摆着《圣经》。看得出,他非常紧张。  这时,一位空中小姐走过来,见他这个样子,就倒给他一杯酒:"牧师先生,您喝了这杯酒后感觉会好一些。"  老牧师看了空中小姐一眼,说:"我们现在距离地面多高?"  小姐说:"我们正在两万英尺的高空上。"  老牧师看了窗外一眼,又说:"哦,那还是先不喝了,这里离总部太近了。"  周围的乘客因老牧师的这句话都笑了起来。  空中小姐也笑着说:"那么我先将酒藏起来,等离远一点儿的时候我再偷偷拿给您吧。"  奇怪的是,老牧师随着大家开心的一阵笑声后,竟然不觉得紧张了。  一个适当的幽默,能让当时的尴尬情况得到消除。昂里艾特o比妮耶曾经说过:"幽默是我们身体中最理智的一部分,是治疗剂。幽默能让我们驱逐恐惧,发泄对权威的不满,补偿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失败复仇。您的心理分析家总是这样告诫您:'如果我们不在厄运面前发笑,我们就会从窗口跳楼自杀,或跑去杀死同楼的邻居。'幸好,我们中间的多数人都会笑,所以死亡率大大降低了。"  一次,一位司机和领导开车到另一个城市办事。半路上,司机要下车方便。当时是冬天,天很冷。领导看了看外边的天气,再看看离车很远的厕所,不想去。司机只好下车拔下钥匙,自己去了。  谁知道,汽车在拔下钥匙后,空调就关闭了。可偏偏司机坏肚子,进了厕所就不出来了。领导坐在车里很冷,因此很不高兴。司机回来后,领导就对司机发脾气说:"你下车拔车钥匙干什么啊!"司机有苦难言,又不好直说。  原来,这车的自动锁有些故障,关上门几秒钟后就落锁,司机的车钥匙被锁在车里好几次了。但看到领导冻成那个样子,他想现在说车有毛病领导肯定认为自己在找借口,于是就笑笑说:"自从本o拉登袭击美国后,我们干什么都得防着点啊!"  领导一听,苦笑着摇了摇头。但看得出,他的不快已经烟消云散了。  尴尬场合、尴尬局面的出现,往往就是刹那间的事,或者仅仅就是几句话的事。如果大惊失色,难以应付,可能就会紧张失措,乱上添乱。但若能在心理上保持平衡和稳定,神色不改、镇静自若地面对出现的问题,就能巧妙机智地应付尴尬。  敏捷地进行反攻  在聊天中,对方可能会有意用犀利的语言攻击你;如果你不够敏捷,就会被对方击倒。但若你能在谈话中富有机智地反击,就可能让对方心服口服。  法国着名戏剧作家莫里哀说:"随机应变的回答是一个有机智的人的试金石。"所以说,不论你准备在应对中用什么形式,你都应该在心中想想你的话对对方会产生什么影响。就像许多情绪会让你想起一句机智语一样,你一句机智敏捷的话语,也会激起他人的情绪。  以下的故事,说的是两个人对查尔斯二世所说的话。  第一个是爱特门o华勒说的。他的诗在克伦威尔以及复国了的史蒂华特统治下都曾大大受到称颂。他在克伦威尔时期称颂克伦威尔,而在复国后的查尔斯二世时,又大大称颂之。于是,查尔斯二世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趋炎附势。当然,这是个让他窘迫的情势。然而他却说:"陛下,你得知道,诗人是崇尚想象而不重历史的。"  虽然这个回答不会让我们对他产生尊敬,但是,他却受到了皇帝的宠爱。  第二个是约翰o密尔登。他曾是克伦威尔的秘书,并为克伦威尔写了不少册子。查尔斯二世问他:"你可曾想过你的眼睛所以瞎掉,正巧是因为你帮了杀我父亲的凶手而遭的天谴吗?"  密尔登这样回答:"我的眼睛瞎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不过假如一切祸害都归于上帝的天谴,那么你要知道,陛下,令尊的头颅也是失掉的啊!"  这句富有机智的应对,当然会让皇帝发窘。同时,我们也会合理地推测到,密尔登可能早在他的书房里就已准备好这句回答了。  在许多情况下,尤其是遭受别人的侮辱时,巧妙地应对是能给对方一个立即反攻的毒刺。  伏尔泰早年曾对巴黎殊色女伶爱得林娜o兰可夫海一往情深。一次,当他正去她家拜访时,罗亨伯爵也进来了。  "请问这位高声谈话的青年是谁啊?"这位贵族冷笑着说。  "先生,是一位青年。他虽然不像别人,因为他的名望实在与身份不合而摇摇欲坠,不过他对于他自己的名字,倒却非常尊敬了。"伏尔泰讽刺地说。  罗亨伯爵本想当时举起手杖来击他,然而因女伶的惊倒,不得不当场饶了伏尔泰。翌日,伏尔泰被捕,在伯爵前几乎死去。对于一个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说机智的话不要紧,但若是触犯了对方的尊严,就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所以你在与别人交谈聊天时,如果想反击对方,一定不要让人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如果你能说几句让对方感到骄傲的话来反击他,那么你才是真正的高明。  一个律师在与一个演员聊天。这位律师讲起了演员的戏剧才能,而这位演员却在说各省许多不同的戏院。  "您到过爱赛戏院吗?"演员问。  "去过。"律师回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个非常蹩脚的演员表演,也就是你在此处获得极大声誉的角色。"  "先生,"演员说,"那位演员就是我!"  如果将你换成那位律师,你当时是否会大惊失色,或者窘迫难当?然而这位律师是一位熟悉社交的任务,他竟能不动声色反而显出钦佩的声调说:"真想不到,在短短的时间内你居然进步得这么快。"  即使你在反攻别人时,也要设法不要让对方感到不安。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对方指责得太厉害。即使你有时会惹怒对方,可至少对方会认为你是无意的;或者当时他们感到不安,但事后也不会太记恨你。第55节:打圆场有妙招  打圆场有妙招  与别人聊天发生矛盾争执时,夹在中间的滋味是比较尴尬的。作为争论的局外人,我们应该善于随机应变地打圆场,让彼此的矛盾得以化解。  不过,在打圆场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偏不要倚,要让双方都觉得你没有偏向。否则,你的圆场恐怕就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不说。  一位中年男子在生意红火的面摊前等了半天才占上位置,要了一份自己爱吃的面。很快面就端了上来,他想先尝一口汤。可是,汤的味道刺激了他的呼吸道,随着"阿嚏"一声,他的体液和着面汤同时砸在了对面一位顾客的身上和面碗里。这可惹火了这位顾客,他"呼"的一下站了起来吼道:"你怎么乱打喷嚏!"  中年男子也被自己的不雅之举惊呆了,赶紧赔礼。待缓过神来后,马上对着老板喊道:"我告诉你不要放辣椒的,你干吗在里边放辣椒?你赔我的面钱,我要赔人家的面钱!"老板马上问伙计,伙计也很委屈,他明明就没有放辣椒。  结果顾客、老板及周围的群众都开始七嘴八舌,说得不亦乐乎。最后老板感到这不是个事,就赶紧打圆场,对着厨房大手一挥:"算啦!再下两碗面,钞票都免啦。只要大家和气,才能生财嘛!"  两位顾客这才平静下来,表示接受。此后,他们还和老板成了朋友。  有时候,当双方都处于尴尬境地时,第三方若能从旁边巧妙地为双方打个圆场,便能将凝滞的气氛变得轻松。  清末的陈树屏口才极佳,善于调解纷争。他在江夏当知县时,张之洞在湖北担任督抚,谭继询担抚军。张、谭两人素来不和。  一天,陈树屏宴请张之洞、谭继询等人。聊天过程中,当谈到长江江面宽窄时,谭继询说江面宽是五里三分,张之洞却说江面宽是七里三分。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本来轻松的聊天也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陈树屏见状,知道两位上司都在借题发挥,故意争吵。为了缓和气氛,又不能得罪两位上司,他说:  "其实两位说得都对。江面在水涨时宽到七里三分,而落潮时便是五里三分。张督抚是指涨潮而言,而谭抚军是指落潮而言的。"  陈树屏巧妙地将江宽分解为两种情况,一宽一窄,让张、谭两人的观点都在各自情况下显得正确。他们二人听了如此高明的圆场话,也不好意思再争论下去了。  有些时候,争执双方的观点明显不一致时,这时就不能"和稀泥"了。如果你能巧妙地将双方的分歧点分解为事物的两个方面,让分歧在各自的方面都显得正确,这必定是一个上乘之法。  实际上,在聊天讨论中,需要灵活应变地打圆场的事往往很多。有时要为自己的过失打圆场,有时要为他人的争吵打圆场。如果弄不好,不仅不能息事宁人,还可能火上浇油,扩大事态。所以在打圆场时,作为圆场之人要理解争论双方的心情,找出各方面的差异,并对各自的优势给予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满足了双方自我实现的心理。这时再提其他的建议,双方就都比较能接受了。第56节:上级:把握分寸,巧妙应对  交谈--莫唱"独角戏"  上级:把握分寸,巧妙应对  在你的上司面前,你的说话水平表现如何,对于下属的工作环境、事业兴衰、处事前景等,都具有很大影响。说话中听,上司就会赏识你,器重你,你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说话不中听,上司便给你小鞋穿,设障碍,你的前景也可能一片惨淡。所以说,与上司交谈,一定要掌握艺术。  与领导交谈分寸至上  说话谁都会,但要将话说到位,通过说话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在与领导的相处过程中,懂得说话的艺术极其重要。因为领导在公司里掌握着生杀大权,一不留神说错话,后果你就好好掂量掂量吧!  某报纸的记者在上海卡耐基培训学校旁听了一堂人际关系课,学员在课堂上纷纷提问:如何正确把握与领导的交谈分寸?因为他们大多数人都有过在老板面前说错话的惨痛经历,对这个问题深感苦恼。  如何与领导交谈呢?下面的几点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将领导当做朋友  他虽然是你的上司,但他同样是一个普通人。他也同你一样,需要和朋友们谈谈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能让他相信你并没有打算通过一种私人的关系来影响职务上的决定,他或者也很愿意和你做个朋友,和你谈谈他的家庭、孩子等,或是周末如何消遣等话题。  有些领导平易近人,也很愿意与下属打成一片。面对这样的领导,你除了向他多提一些好的意见处,还可适当与他谈谈个人的私生活。但有一点要注意,在与上司交谈时不要无所顾忌。  不替领导作决定  一些下属为了显示自己的精明干练,可能会在某些事情上先斩后奏,自己作决定后再去告诉领导。这就犯了领导的忌讳。  没有一个领导愿意听下属在他面前说:"我决定如何如何。"即使你这个决定真的是最佳方案,也不要直接在领导面前说这是你的决定。聪明的说话方式是引导老板说出你的决定。比如对老板这样说:"我们有三个方案可选择,都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第一个方案比较好,但我做不了主,您经验丰富,还是您帮我们作决定吧。"  听了这样的话,老板一定会权衡利弊,做个顺水人情的,这样岂不两全其美?  不要谈论领导的财产  对于一个合法经营的老板来说,无论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他们自己的,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但是在商战中,经济实力的保密是关系到企业生存、老板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你在老板手下工作,对于老板、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财产来源等,不要过多询问和谈论,或故意无中生有地乱宣传。作为一个员工,你应该养成对自己企业的商情守口如瓶。  同样,也不要问及领导的收入状况,尤其是那些刚刚到企业上班工作、与领导比较陌生的员工,谈论这个话题就更不合适了。  不要与领导开黑色玩笑  开玩笑却实能拉近彼此间的关系,但如果玩笑带有人身攻击的成分,就属于黑色玩笑了。  某天,客户来公司找老板签字。老板签完后,客户连连夸奖老板:"您的字签得可真气派啊!"这时,正好会计小杨进来也找老板签字,听了这句夸奖,顺口说道:"能不气派吗?我们老板可是暗暗练了三个月的!"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户同时陷入了尴尬。  其实,黑色玩笑体现着一个人性的弱点:面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会不自觉地进行挑剔。这是一种思维习惯。在生活中,爱开黑色玩笑的人一定是热衷于挑刺的人,这类人往往被认为"刻薄",容易引起他人反感。同事间开这样的玩笑就已经很过分了,如果与领导开这样的玩笑,冒犯了领导的尊严,后果肯定是很严重的。  不询问领导的婚姻状况  领导也不能脱离现实,他们的婚姻状况也不可能完美无瑕。事实证明,不少大人物、有作为的人,其婚姻状况往往较常人更为复杂,也更难说得清楚。作为一名下属、员工,最大的忌讳就是询问领导私生活方面的情况。  当然,有时领导也可能主动谈及自己的婚姻状况,这时你只要给他一只耳朵听就可以了,不过随便插嘴询问,更不能向别人传播。  不私下议论领导的身材相貌  人的身体相貌,一般来说是先天决定的,任何人的身体相貌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员工在和领导交谈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切忌对领导的身体相貌品头论足,特别是不要谈论领导的身体缺陷!第57节:不当众揭领导短  总之,上司就是上司,即使上司私下里把某位下属引为知己,下属也不要得意忘形,口无禁忌。  不当众揭领导短  "人活脸,树活皮",作为领导更是如此,他们时刻都希望在员工面前维护自己的权威。所以,聪明的下属懂得处处维护领导的脸面。领导也是普通人,也有弱点和不足。当你发现这些后,千万不要当众揭穿他。因为这会让你的领导颜面尽失,甚至恼羞成怒,做出不利于你的举动。  张作霖在一次给日本"友人"题词时,由于笔误,将"张作霖手墨"的"墨"字写成了"黑"。旁边一个下属说:"大帅,这字缺了个'土'。"一句话说得张作霖非常窘迫,一脸尴尬。  这时,张作霖身边的另一个下属马上说:"浑蛋,你懂什么!大帅这叫'寸土不让'!大帅怎么能轻而易举就将'土'拱手让给别人呢?"  结果不久后,第一个下属就被张作霖找了个借口调离了,而第二个下属则成了张作霖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现代社会流行一句话:你以为你是谁?这句话很有道理。你发现领导的某些毛病后,一定要先想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明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曾经是个小混混,当过和尚和乞丐。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按说都算不得隐私了。但是,自从他当上皇帝后,他的寒微出身便成了他的"短处",成了碰不得的东西;只要有人提他的这些过去,比挖他家的祖坟还更令他恼火。  朱元璋在儿时有个最要好的朋友,名叫方不圆。听说朱元璋做了皇帝,就想去向他要个官做。他跑到京城里,对朱元璋大大奉承了一番,然后提出想让朱元璋给个官做。朱元璋其实已认出这个儿时的朋友了,但却故意惊诧地问道:"你是谁呀?"  方不圆说:"皇上怎么不记得呢?我是方不圆啊!咱俩从小一起光屁股在凤阳长大,小时候从来你干的坏事全由我替你挨打。有一次咱俩偷了一个农家的豆子,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吃。豆子还没煮熟,你就要拿来吃,我不肯,你就抢,结果破瓦罐被打烂了,豆子撒满了一地。被偷豆子的人家发现我们,就来追打。你比我小,飞快地跑开了。我比你大,只好站下来挨打。怎么,如今做了皇帝就一点都不记得这些事了呢?"  方不圆将当时的恶作剧说得详尽具体,想这定然能得到朱元璋的封赏。殊不知,他当众揭了朱元璋儿时的"短",朱元璋哪能饶他,只见朱元璋龙颜大怒,吼道:"大胆刁民,竟敢编造故事来骗朕,朕儿时哪有这些不光彩的事?来人啦,推出去斩了!"  方不圆一听,更急了,大喊着朱元璋的儿时小名,破口骂道:"朱老四,你耍什么威风,别看你现在成了皇帝,你从小当混混当乞丐当和尚的事别想瞒过世人,你不过是个流氓皇帝……"  没多久,方不圆便被腰斩弃市于京城街头。  方不圆之所以丧命,就是因为他不懂得"避尊者讳"的道理;他本以为细数朱元璋儿时趣事就能获得朱元璋的理解和同情,殊不知这却触及了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揭穿了他极不光彩的一面,最终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不要当众揭领导的短,这是交际场上一条铁定不移的规矩。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只在古时最高一级官场宫廷之中才有这样的条规,现在的生活中这样约定俗成的习惯依然有效。  古人常说:"君乐不算乐,与民同乐才算乐。"现在的许多领导也学会了不少管理之道。为了笼络人心,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一些领导经常会与下属一起娱乐,或打球,或下棋,或游泳等等。即使这样,你也不要以为真的能与领导打成一片,甚至与领导称兄道弟。别忘了,他终究是你的领导。说话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切忌用这样的字眼与领导说话:"你这人,水平真差,拜我为师好了!""如果你不是我的上司,我今天肯定不会让着你!""你这人,当领导还行,下棋,还差了点。"等等。  即使是在与领导一起娱乐时,我们也要讲究说话的方法,太过火了就会犯忌。该谦让就要谦让,该让领导出风头就让领导出风头。即使你赢了,也要多说一些"承让"之类的话,上司才会感到受用些。  他错了,你不可揭穿他,适当的时候还需替他掩饰,让他面子上好看。毕竟,这些事关系不到你的利益。你充个好人,或许以后还能凭借于此,事事顺利呢!第58节:善于解围打圆场  善于解围打圆场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希望领导能帮助下属解围,这几乎是人之常情。其实,对于领导和下属而言,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和对等的,处于工作矛盾焦点中的领导,同样也期盼下属能在关键时刻为自己解围。只是领导者的心理需求由于种种原因不便轻易暴露自己而已。  作为下属,善于为领导解围,打圆场,不仅可以获得领导更多的赏识和信任,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看到高兴时常会赏赐艺人一些东西。一次,她看完杨小楼的戏后,将他招到面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赐给你了,带回去吧。"  杨小楼赶紧叩头谢恩,可是他不想要糕点,于是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小民受用不起,请老佛爷……另外赏赐点……"  "你想要什么?"慈禧当时心情好,并没有发怒。  杨小楼马上叩头说道:"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一个'福'字给小民?"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马上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到了慈禧写的字,悄悄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说:这字写错了!如果拿回去,必定会遭人非议;可不拿也不好,慈禧一生气可能就要了自己的脑袋。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尴尬至极。慈禧此时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又不好意思说不给。  这个时候,旁边的大太监李莲英灵机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的福气,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啊!"杨小楼一听,脑筋立即转过来了,连忙叩头,说:"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的福,奴才怎敢领呀!"  慈禧太后正为下不来台尴尬呢,听两个人这么一说,马上顺水推舟,说道:"好吧,改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让二人都摆脱了尴尬。  当领导的人,一般都比常人爱面子,尤其是在下属面前。如果在公共场合遭遇尴尬,那是非常令人沮丧的事。这个时候,作为下属就要站出来,帮领导打个圆场,缓和一下尴尬气氛,领导也会对这样的下属心存感激的。相反,如果领导遭遇尴尬时,下属不仅不帮助领导解围,只想着自己脱干系,那么你在这个领导面前工作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某食品公司因为产生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投诉,电视台记者闻讯都到该公司采访。记者在公司门口遇到了经理助理,便向他询问情况。可是经理助理害怕自己承担责任,就对记者说:"我们经理正在办公室,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这下可好,记者们蜂拥般闯入了经理办公室,将经理逮个正着。经理躲也躲不开,又没有心理准备,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乱炸。  事后,经理得知助理不仅没有提前向自己汇报,还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这里,非常生气,不久就将助理解雇了。  这个教训值得我们深思,记者因产品质量问题采访,这对于公司及公司领导来说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此时,领导最需要的就是下属能挺身而出,甘当马前卒,替自己演好"双簧戏"。而对于下属来说,此时不仅要面对记者讲明问题的原因,还要极力维护领导的面子和威信,而不应该将责任推到领导身上。事情做好后,领导自然心中有数,即使不会有明显的表示,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下属一定的好处。若下属因怕担责任或没有眼色,将领导弄得很尴尬,领导不发火才叫怪呢!第59节:巧妙化解与领导的矛盾  巧妙化解与领导的矛盾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与领导因为工作或其他事情产生矛盾,这种矛盾对你与领导的关系极为不利。聪明的下属,会利用巧妙的方式化解与领导之间的矛盾,让自己与领导的关系更亲密、和谐。  那么,下属在面临与领导的各种矛盾时该如何巧妙化解呢?  面对无理指责时保持低调  在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过去有过摩擦的同事忽然成了自己领导,让你一下子不知该如何与之相处。解决这个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调离,但调动工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与之调整关系。  作为下属,你可以主动表示友善,将自己与领导的表面距离拉近。在任何情况下,对方都会做出高姿态。这样,你与之关系不好的事实就会被掩盖起来。但你也要记住,在其他同事面前少提你和领导过去的关系,避免风言风语,有关两人的矛盾更不该重提。不妨在人前人后多赞赏他的好处,表示你的大度和友谊。  不为一时之气葬送自己的前程  假如你与领导产生了冲突,论力量,你是鸡蛋,而对方是石头,怎么办?是像拼命三郎那样以卵击石呢,还是避其锋芒,等自己也变成石头,比对方强大时再有所图谋呢?  作哪种选择,从中也能看出你是办大事还是办不成大事的人了。试想,为争一时之气而拼个你死我活,于己于事又有何益?泰山压顶,先弯一下腰又何妨?折断了就永远断了,而弯一下腰还有挺起来的机会。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有一位吏部官员名叫王朴,曾因直谏犯了龙颜而被罢官。不久,又被起用做御史,他马上评议当时的时政,在朝廷上多次与皇帝争辩是非。一日,又为一事与明太祖争辩。太祖一时恼怒,命令杀了他。  临刑时,太祖又将他召回来问道:"你改变自己的主意吗?"  王朴回答说:"陛下不认为我是无用之人,提拔我担任御史,奈何摧残污辱到这个地步?假如我没罪,怎么能杀我?如果我有罪,又何必让我活下去呢?我今天只求速死!"朱元璋大怒,立即让左右对他执行死刑。  不是说生性耿直不好,但做人做事要善于开窍,懂得弯与折的辩证法--尤其在一言九鼎的领导面前,不要毫无价值地送了自己的前程。  消除领导的误解  在多个领导手下工作,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难免会在不经意间得罪某位领导。假如领导误解了你,要想办法消除误解,否则肯定会影响你的工作。  要消除领导的误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掩盖矛盾:如果领导误解了你,与你之间出现了矛盾,你在其它同事或领导面前要尽力掩盖这件事,不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与某个领导有矛盾,以免他们把这件事宣扬得沸沸腾腾,使事态扩大化。  二、在公开场合要尊重领导:即使领导误解了你,在公开场合仍要尊重他,见面要主动打招呼,微笑着与他讲话,让他意识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样他对你的误解慢慢便能消除。  三、背后多褒扬领导:虽然领导误解你,但在背后也不应讲他的坏话,相反还应多在背地里说他的好处,通过别人之嘴替自己表白真心。对方知道你在背地里褒扬他,肯定会高兴,利于误解的消除。  四、找机会尽释前嫌:待领导对自己逐渐有了好感后,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请教领导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看法。弄清领导误解的原因后,你可以耐心向他解释,证明你并不是有意的。只要你够坦诚,领导不会不接受你的解释。  甘心做领导的绿叶  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后,不要总想着表现自己一下,而应懂得用自然而巧妙的语言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归于领导。这样做,能显示你自己慷慨大方的品质和对领导的忠诚。这样也能在领导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且也可能会换来他同样的回报。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大臣。当时渤海一代灾害连年,百姓生活疾苦,纷纷起来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汉宣帝只能派年近七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就任后,安抚百姓,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人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菱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每天带着剑的人,他劝慰道:"干吗不将剑卖了买头牛?"  经过几年的整治,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也名声大震。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与他一起去长安,并对他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然而,此人经常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其他属吏都反对他去,怕他坏事,但龚遂还是带他一起上了长安。  一天,皇帝要召见龚遂,王先生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尽管王先生整天一副醉汉的嘴脸,但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是如何整治渤海的,大人如何回答?"  "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龚遂说。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样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大人要这样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非常高兴,并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且轻闲的官职。  龚遂正是在属吏的建议下,将功绩归于汉宣帝,才让自己的晚年更加有了着落。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功就忘了你的上司,很容易招惹上司的嫉恨,这可是非常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但若你能摸清上司都喜欢被人夸耀的心理,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杨修自以为学富五年,才智出众,因而恃才傲物,身在曹操的营帐里,却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常常口出狂言,做事也经常自作主张。杨修的行为让曹操大为恼火,终于找了个机会砍了杨修的脑袋。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将不如卒、君不如臣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明卒被昏将压抑、扼杀的情况同样屡见不鲜。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小卒,却遇到一位无能的领导,或领导一时为一叶障目,这时你该怎么办?  再无能的领导也是有好胜心的,也是要面子的。在领导面前,你最好不要表露出"我比你聪明"的意思,要在谦虚的请教中表达你的意见,这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古人云:"人之恶在于好为人师。"一般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除了爱听奉承话外,还好为人师。为了满足人的这种心理,你在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自以为是,而应多将好处和荣誉让给领导,自己甘心当个绿叶,不要让领导认为你是个目中无人的家伙。  会说话的下属并不是消极地给上司留面子,而是在一些关键时刻、给领导争面子,给领导锦上添花,多增光彩,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第60节:不做夹心饼干  不做夹心饼干  我们都知道,夹心饼干很好吃,尤其是中间那个夹馅,软软的,滑滑的,味道非常好。然而,夹心饼干好吃却不好"做"哦!一不留神,自己当了"夹心饼干",那滋味可是大大地不受用。  李刚在一家外企公司做宣传秘书。一天,他的直属主管--项目经理,安排他为公司新产品做一个宣传策划方案。  经大家讨论后,宣传方案初步拟订,项目经理安排李刚负责执行。李刚加班加点,终于按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了方案。但让李刚没想到的是,当策划案交到上级主管那里审批时,上级主管大为恼火,狠狠地批了李刚一通。  李刚觉得很委屈,忙辩解说,这方案是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项目经理也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  结果,上级主管竟当着李刚的面叫来了项目经理,责问道:"听说这都是你的想法?你认为这种能叫'方案'吗?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吗?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走出主管领导的办公室,还没等李刚从上级主管的痛骂中回过神儿来,项目经理又狠批了他一顿,并告诫他,以后少往主管办公室跑,说话前动点脑子。  可怜的李刚被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李刚,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李刚所犯的错误,在于他找错了说话对象,不应该越过直属主管直接到上级主管那里去汇报工作。就现代公司的组织制度而言,下属员工只对直属领导负责。所以李刚只要将完成的任务交给项目经理就可以了。如果越级汇报,那么就很容易让自己成为"夹心饼干",不好做人。  当然,除了像李刚这种"主动"当了"夹心饼干"的情形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两级主管之间沟通不善,上级主管喜欢事必躬亲,不愿放权;或不信任直属主管,结果上级主管"越级"直接向你传达任务,且又与直属主管处理方式大相径庭,让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让自己卷入两个主管的是非之中,被动地沦为"夹心饼干"。那么该如何避免呢,我们不妨试试如下的招数。  太极推手,金蝉脱壳  两级主管,一个是上级主管,一个是直接主管,两人都是你开罪不起的人,但偏偏两人意见又有分歧。遇到这种情况,除非你有把握能将他们都摆平,否则不如试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的对策,来个"金蝉脱壳",想办法让自己抽身在外,不至于身陷其中。  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以委婉理性的口气告知直属主管:  "张主任,昨天经理秘书送来一份A产品的市场推广方案,您不在,我替您收下了(实际是经理指名要你来接这个方案)。经理的方案我大概看了一下,和我们现在正在执行的这个(由你负责执行)有很大不同,不知我们是否能从中借鉴一些点子,请您先看一下。"  身为直属主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下属解决其力所不达的难题。这样,你就能将手上的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直属主管去处理了。而你只需静观其变,听从直属主管安排即可。  切忌,面对上级主管的越级处理,暗自窃喜,以为被上级重用,委以重任,忘乎所以地与上级主管直接"对话"。要知道,"现官不如现管",若你连直属主管都维护不好,怎么指望日后会有好的发展机会呢?  对直属主管负责  如果你与直属主管产生分歧,并且主管执意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并且指派你去执行,你最好不要多言,只需乖乖地按直属主管的要求做就行了。你的工作就是直接对他负责,有了责任他自然会扛。  借他人的嘴说话  如果上级主管的处理意见确实很好,而直属主管又固执己见,不愿意按上级主管的方法施行。你自己又人微言轻,说出来的话也影响不了直属主管的决定,又不想因其与上级矛盾激化而受牵连,此时不妨找一位了解业务的,与直属主管级别相当或比较有威信的,且与直属主管私交不错的同事从中调停一下。借他人的嘴巴,从旁提个建议给你的直属主管,为你的直属主管找个理由下台阶,事情也许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第61节:让坏消息来得温柔点  让坏消息来得温柔点  "经理经理,不好了,A客户刚打电话说,他们今年不想和我们继续合作了,想找一家新的供应商合作,这怎么办啊?真要这样,我们会损失四分之一份额的!"  如果你就是那位经理,当时正与一位重要客户联络感情,宾主尽欢之际,突然冲进来这样一位员工,气喘吁吁地告诉你这样一个消息,你立在当下,有何感想?  也许你在还没有被这个坏消息震惊前,先被这位员工的举止惹恼了。得承认,不是你修养不够,实在是这位员工行事太没眼色,太不会说话办事了。  转换角色,让我们做回一个员工。面对坏消息时我们该如何得体地向老板回报,才不至于让坏消息蔓延,殃及自身?或说得更有人情味些:如何汇报坏消息,才能减少它对老板的冲击?  让坏消息来得温柔些  俗话说得好:怎么说要比说什么更重要。面对坏消息,如果我们能以一种相对委婉的表达方式将它传递出去,或许对听说双方都会有利无害。比如上面那个消息,如果这样说也许会更好:  "经理,客户那边刚刚出了点状况,A客户打电话过来说……"  这里的措辞用的是"状况",而不是"麻烦、问题"一类激烈的言辞。这时,你的技巧在于弱化了消息的负面刺激,给上司一个缓冲情绪的时间。如果再配合你本人镇定自若的语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神态,上司会更高看你一眼。而如果你在表达中再多用一些诸如"我们"一类的字眼,表明你和领导是站在同一立场上,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领导也许真会将你当成"自己人"呢!  当然,我们提倡在领导面前委婉地表达坏消息,并不是说你要在领导面前兜圈子,捉迷藏,说了半天还让对方一头雾水。最佳的表达方法应该清晰、委婉地表述。  带着你的建议一起说  有人说:好的上司最痛恨两种人,一种是整天只会讨好的马屁精,另一种则更被他所痛恨,那就是只会将问题丢给上司的下属。  所以,当你有坏消息要向老板汇报时,能否以你的能力所及,考虑一下解决麻烦的相应对策?以你自己对公司的了解,以及对目前情况的分析,怎样处理这个问题最好?这样就可以在说出坏消息的同时,给领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处理方案,或提供一些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可靠信息。如果正好你是这个问题的专家,那就更是责无旁贷了。你有责任向领导提供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步骤,顺便不要忘了让领导知道,有些地方你非常需要他的帮忙,没有他的支持这件事绝对搞不定。  把握开口的时机与场合  如果坏消息不是急于马上让领导知道,那么就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对他说。最好是在私下,没有其他人在场时说,让领导有个心理准备。  另外,如果老板刚批评完员工,或老板自己被老板的老板批评了一通,这时你最好不说话为妙。否则老板正找不到出气筒,你却主动投怀送抱,他也就只好顺水推舟喽!  如果你是企业中一位以处理问题为工作内容的员工,掌握上面的这些沟通原则或技巧尤为重要。记住,要将你的领导当成你的朋友、家人,真心为他着想,不要总拿坏消息刺激他,试着把坏话说好,急话说慢;不要因为你要集中处理问题,就让别人真的将自己当成乌鸦,觉得见了你就没好事。这样只会创造不良氛围,于人于己都不利。第62节:巧妙地对老板说"NO"  巧妙地对老板说"NO"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板叫你去做某件事,你马上应承下来,即使这件事不该你做,或者超出了你的负荷。也许是慑于老板的压力,也许是处于其他的考虑,你往往都不会拒绝。  然而,下属也有独立的人格,不一定什么事都一味地服从上司。而且,面对一些事情,下属的能力也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能做到。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拒绝我们的老板。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会对老板说"No"。有心理专家指出:不会拒绝是一种疾病,背后的原因是你不够自信,想用百依百顺来讨好他人。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只是在多数情况下,不会拒绝不见得都因为我们想讨好老板,而是因为不知如何开口拒绝而已,生怕拒绝的话说出口后,不但没有实现初衷,反倒惹火烧身,让老板对自己有看法。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恰当地拒绝老板的技巧,事情可能会好办许多。  直接解释不得不推辞的理由  许多员工尽管手边已经有了一大堆工作要做,但仍不断受托新工作。虽然心里也很想拒绝,但又害怕拒绝后失去个好的工作机会,只好勉强接受。  其实,只因为曾经推拒过一次,并不会因此就失去工作机会。只要能清楚地向领导解释自己不得不推辞的理由,领导是能够给予你谅解的。  "如果可能,我也很想接下这份工作,但目前我这里的工作已经到了饱和状态,这次实在无法承接。因为我不想造成工作质量降低,或逾期不能完成。"如果你能这样恳切地向上司说明理由,上司也不会为难你,反而还能认为你是一个工作很努力且认真负责的下属。  对规定的工作期限提出异议  如果领导为你定下"疯狂"的工作期限,你只需解说这项工作内容的繁重,并举例说明同样的工作量需要领导规定的限期的几倍,给领导一定的考虑和决断时间后,再要求延期。如果限期仍旧铁定不变,那么你也可以请求领导聘请临时员工。此时,领导可能会欣赏你的坦率,你也可能会被认为既对完成计划有实际考虑,又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少领导都表示会晋升那些能准确评估完成工作时间的员工。  当然,倒霉的时候也不是没有,那就是你被领导认为工作效率低。不过这样的领导迟早都会让你感到失望的,因为他的心中本来对工作就没数儿。  利用集团力量掩饰自己的拒绝  如果你被领导委派完成某件事,其实很想拒绝,但又说不出口,此时,你不妨拜托其他两位同事与你一起去领导那里。这并非所谓的三人战术,而是依靠集团的力量来掩护你拒绝的目的。  首先,商量好谁是赞成的一方,谁是反对的一方,然后在领导面前讨论。讨论一会儿后,你再出面说:"原来如此,那就太牵强了。"然后再靠向反对的一方。  这样,你不必直接向领导说"不"也能表明自己的态度了。这种方法会给人一种"你们是经过激烈讨论后才下的结论"的印象,而包括领导在内的所有人都不会有一方感到受了伤害,领导也会很自然地放弃对你的命令。  引用名言或俗语  在拒绝别人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俗语,以表明自己的意思,或佐证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的好处很明显,既增加了说话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又省去了许多解释和说明,而且还能增加口语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朝阳公主死去丈夫后,看中了朝中品貌兼有的宋弘。  一次,刘秀召来宋弘,以言相探:"俗话说,人的地位高了,就会改换自己结交的朋友;人富贵了,就会改换自己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  宋弘回答说:"我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自然深知刘秀问话的含义,但他进退两难。答应了吧,就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则,也对不起贫贱相扶的妻子;含糊其辞吧,还可能招来更多的麻烦;直接拒绝吧,既不得体,又会冒犯龙颜。所以,他就引用了一句古语来"表态",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下属:用语言善待下属  虽然作为上司,你在职能和地位上与下属是有区别的,但是,在人格、尊严等方面,上司与下属是平等的。上司要想在下属面前树立威信和声誉,在与下属交谈时就要信守诺言,以身作则,公平待人。只有这样,下属才能服从领导,配合工作,从而将工作做得更出色。第63节:用人情话笼络下属的心  用人情话笼络下属的心  人情话并不全是虚虚飘飘地闲扯,有些人情话也并非两嘴一开一闭就能说出来,而是需要一种宽阔的胸襟和做大事的气度。所以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从某些特殊的人嘴里说出的一些人情话,会让人感觉有千钧之重。我们对《三国演义》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一段情节耳熟能详:赵云大战长坂坡,九死一生救出少主刘禅,当他从怀中把仍在熟睡的刘禅抱给刘备时,刘备接过来,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果然,赵云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关键是豁出孩子。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大同小异,作为领导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士也是不行的。所以,领导们都习惯说一些收买人心的人情话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马驹跑掉了,结果被不知情的百姓逮住后杀掉吃了。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三百多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然而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还听说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  过了些年,晋国大举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原来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三百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仅救了秦穆公,还帮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大获全胜而归。  看来,领导让下属办事也要学会收揽人心。只有笼络住下属的心,才能更好地让下属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力。  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个商业奇才,同时他还是个善于笼络下属的高手。  一天,胡雪岩外出,路上遇到了刚被辞退的一家钱庄的档手李治鱼,便邀他来到一家路边小店一起喝酒。席间胡雪岩问道:  "李师兄,到乡下有什么好活计?"  李治鱼叹道:"无非就是割麦插秧,笨重农活,只求果腹而已。"  胡雪岩说:"可惜了你一身银钱绝技,却派不上用场,难道就这样英雄末路,委屈一生吗?"  "恶名在外,谁还敢雇咱,只好认命啦。"李治鱼无奈地说。  胡雪岩目光炯炯,逼视他道:"如果有人相信师兄的为人,请师兄再回钱庄主掌档手,你意下如何?"  李治鱼疑惑道:"若果真如此,便是重生父母、再造爹娘,但谁又能如此大胆,敢违抗同业大会的意愿?"  胡雪岩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小弟我。"  李治鱼大吃一惊:"果真如此吗?"  胡雪岩爽快答道:"小弟与师兄同业同行,英雄说英雄,惺惺惜惺惺,对师兄向来极为敬佩,今日愿请师兄主掌钱庄,共同干一番事业。"  李治鱼方知是实,绝境之中如同从天上掉下了馅饼,哪有不愿意的道理!当下便感激涕零,要给胡雪岩跪谢大恩。胡雪岩忙扶住他说:"自家弟兄,不必如此拘礼,今后务必同舟共济,共兴钱庄大业。"  然后掏出一张两千两的银票给他,说:"从现在起,师兄就是阜康钱庄的档手,每月定饷十两,年底另有花红,这银票拿去,随取随用,订房子、雇伙计、购什物,任你支派,不够再说一声,我随时补上。"  一番真言实话,慷慨大度的安排,令李治鱼心悦诚服,高叫道:"雪岩老弟不必多虑,只看咱神算李手段!"  胡雪岩道:"从此以后,咱弟兄俩就是一根线上的蚂蚱啦,同呼吸共命运,吃香喝辣,都在一块儿。"一番人情话说出后,一个钱庄的好手已成了他死心塌地的战友。  有时,有些人情话好像分量显得并不重,但因为是从特殊人物的嘴里说出来,尽管轻描淡写,却也能收到奇效。  无论是谁,都愿意在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团队里工作和生活。这种人情味的注入,首先是该团队领导的责任,因为领导是否善解人意,是否体恤和关怀下属,直接决定着这个团队人性化氛围的浓度。对于新生代员工来说,他们最在意的,就是别人对他们的态度。而善解人意的背后,正是体现了上司对下属的那份最可贵的尊重。  假如一个员工今天气色不好,你要问问他有什么不舒服;如果他请假去照料他生病的妻子,那么当他来上班时,要问问他妻子康复了没有;倘若发现他今天走路一瘸一拐,要问问他怎么回事;如果他经常谈起他女儿上学的事,可过问一下他女儿在学校的成绩如何。虽然这些只是一点儿小小的关心,但他会几天几夜想着你的恩德。这样做当然不难,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惊奇地发现,这种小小的关心竟使你的上下级关系迥然不同。第64节:与下属说话也要留余地  大人物也好,小人物也好,这种让人从心里感动的人情话都应该多说,这样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与下属说话也要留余地  在一个团队中,上司无疑占有绝对的权威地位,作为下属一般都只有服从的份。这就使得一些拥有绝对权威的上司往往口无遮拦,对下属想说什么说什么,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厉声呵斥,一点面子也不给下属留。  其实,下属和上司一样,都是有面子的人,也都爱面子。面对上司的蛮横,他们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所以作为上司,不论在任何场合,对下属说话都要留面子,不要将话说得太绝。  多年前,通用电气公司面临一项需要慎重处理的工作,免除查尔斯o史坦恩梅茨的部门主管之职。史坦恩梅茨在电器方面是一等的天才,但担任计算部分主管却是彻底的失败。然而,公司又不敢冒犯他,公司绝对解雇不了他,而他又十分敏感。于是,公司给了他一个新头衔,让他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顾问工程师"--工作还是和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一个新头衔--并让其他人担任计算部门主管。  史坦恩梅茨非常高兴,通用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很高兴。他们已经温和地调动了这位最暴躁的"大牌明星"职位,而且他们这样做也没有引起一场大风暴--因为他们保全了他的面子。  让下属保全面子,这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却很少能做到这点。我们常常会残酷地伤害别人的感情,又自以为是;我们在其他人面前严厉地批评一个小孩或成人,甚至不去考虑会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然而,一两分钟的思考,一两句体谅的话,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下次,当我们必须解雇员工或惩戒他人时,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点。  一位审定合格的会计师马歇o葛伦杰说:"解聘别人并不有趣,同样,被人解雇更没有趣。我们的业务具有季节性,所以,当所得税申报热潮过后,我们不得不让许多人走。我们这行里有个笑话:没有人喜欢挥动斧头。所以,大家都变得麻木不仁,只希望事情赶快过去才好。通常,例行谈话都是这样的:史密斯先生,旺季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工作可以给你做了。当然,你也清楚我们只是在旺季的时候才雇用你,因此……"  "这种谈话会让人感到很失望,可能还有一种被损及尊严的感觉,所以,除非不得以,我决不轻易说解雇别人,而是委婉地告诉他:'史密斯先生,你的工作做得很好。上次我们要你去纽瓦克,那里工作很麻烦,而你却处理得非常好,一点差错也没出。我想告诉你,公司以你为荣,也相信你的能力,愿意永远支持你,希望你别忘了这些。'结果被遣散的人感觉好多了,至少不会觉得损及尊严。他们知道,如果我们有工作的话,还会继续留他们做的,或是我们以后再需要他们时,他们也是非常乐意回来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佛雷德o克拉克谈到发生在他们公司的一件事。  一次,公司在开生产会议时,副总裁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是有关生产过程管理的问题。他气势汹汹,矛头指向了生产部总监,一副准备挑错的架势。为了不让自己在同事面前出丑,生产部总监对问题避而不谈,这就使得副总裁更加恼火,直骂生产部总监是个骗子。  再好的工作关系,都会被这样的火爆场面所破坏。说实话,生产部总监是个好员工,但他因为这件事再也不能留在公司了。几个月后,他离开了公司。  法国飞行先锋和作家安托o德o圣苏荷依说过:"我没有权力去做或说任何事以贬抑一个人的自尊。重要的并非我觉得他怎样,而是他觉得自己如何,伤害他人的自尊是一种罪行。"  当然,下属也许真的在某件事上出现了失误,不过即使这样,作为管理者你也要充分顾及到下属的面子。在此基础上,你再从深层挖掘错误的原因,或者用委婉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才能逐步帮助下属从内心里接受你的批评或建议。第65节:怎样让他安静地走开  怎样让他安静地走开  对任何一位团队的管理者来说,辞退员工都是一件很伤感情的事,也是每位管理者都不愿面对的情景。即使他不是管理工作中最棘手的事,但也差不多。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在问及一些企业老总、人力资源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经理,最让他们感到头疼的问题是什么,其中很多人说的不是"怎样招募到合格员工"或"如何留住核心员工"等,而是"怎样体面地辞退员工!"可见,"体面地辞退员工"对这些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来说是多么具有挑战性的一件事!因为看到那些无法适应公司发展、越来越拖后腿的员工,或使公司鸡犬不宁的害群之马,管理者必须采取行动,决不能作壁上观,姑息迁就。但是,"请人走"的话溜到嘴边,要怎样说出来才能减少谈话双方的压力与尴尬呢?  据说,在商业尚不发达的时代,一些老板们为了避免类似的尴尬,曾"发明"了这样一个规矩:  在过去的买卖行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每逢春节,掌柜老板在店铺开市的头天晚上,都要给伙计们办一桌丰盛的"便宴"。酒过三巡,东家开始说话。如果生意好,便宣布人事照旧,大家开怀畅饮;如果生意不好,东家便借此辞人。辞退的方法是先向大家念一番"苦经",无非就是世事艰难,前路惨淡之类的,然后,东家会亲自从早就预备好的包子中夹一个放在某人碗里。此人看到东家的举动,也就明白了--自己被解雇了。于是饭后卷起铺盖,告辞离去。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滚蛋包子"的来历。  我们现在不去追究这件事的真与假,只是想说明老板要开口辞人的难度。否则,也不用这样大费周折地办"便宴",夹"滚蛋包子"了。  有人形容辞退员工是一把双刃剑,舞得好,能控制成本,让公司轻装前进,早日走出困境;舞得不好,也会使公司陷入另一个旋涡,团队之中充满肃杀之气,员工人人自危。所以,领导者在开口宣布辞退员工时,都不得不费一番思量。  选择合适的时机  如此晦气的谈话,领导一定要选择好对话的时机。这不仅是为对方着想,也是为自己考虑。试想,如果你想在国庆前一天请某位员工"夹起皮包走人",此时办公室其他人都在准备回家过黄金周,而这位员工却在与其他员工侃得唾沫横飞时被你一脸严肃地叫到办公室,然后给他浇一盆冷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所以,辞退员工时一定要提前选个"黄道吉日"。比如在绩效考核后,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予以淘汰就无可厚非了;或者企业面临困境,效益、业绩不好时,裁员也是师出有名,情理之中的事情;另外,季节型裁员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总的来说,辞退员工的最佳时机并无定规,但要处理得最富人情味,最能缓冲员工的心理冲突。  态度明确,不让对方产生错觉  这样的面谈,尴尬在所难免,但作为管理者也不要因此就在谈话中兜圈子,聊一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而应等员工在自己对面坐定后,直奔主题,三言两语向对方交代清楚公司的裁员决定。当然,表达上要有人情味,但态度必须明朗。应该让对方意识到,你所传到的决定是最后决定,不容争论,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另外,在辞退员工时也不要做看似好心的、实则毫无意义的安慰,比如"你不干这个会更好"、"你很快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等。这些话不仅起不到安抚对方的作用,还可能让对方认为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因此激怒对方。与之相反,在推辞员工时为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职业建议,倒不失为一种得体而有益的方式。  斟酌谈话内容,控制谈话时间  辞退员工时,与员工面谈的时间不要过长。有专家建议,时间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在谈话时,领导只需将辞退对方的原因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将谈话时间拖得过长。否则,就可能使自己疲于应付,导致情绪失控或言多必失,说出:"其实我也不想让你走,但这是上面的决定"之类的话。记住,你是代表公司来宣布这个决定的。说这种话,不但帮不了他,还可能让他心存公司会收回成命的幻想,不利于他坦然接受被解雇的现实。这样解雇员工,无非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在谈到解雇原因时,你要注意摆事实,而不要对员工进行攻击,说"你能力太差"、"你个性太强,合作有困难"之类的话;也不要谈及任何与员工年龄、性别、生理缺陷等有关的事情,否则可能会伤害到员工的尊严。  即使是摆事实,也不要以"因为你表现不好,不配在公司留用"为由头。你只需强调:因为公司经济不景气,或结构调整等客观原因,不得不裁员,请员工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帮助他们正视自己被解雇这件事。即使真的因为员工表现不好,也应尽量委婉地说:"不是你不行,而是公司暂时没有合适的岗位提供给你。"  做到了上面几点,相信在解雇员工时就容易多了。不仅不会伤及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也让员工更容易接受被解雇这个事实。第66节:拒绝加薪有讲究  拒绝加薪有讲究  作为一名领导者,当一名尽职尽责的下属向你提出合情合理的加薪要求时,你是否能欣然应允,让双方皆大欢喜呢?  但是,别忘了,你可能刚刚还在为公司正面临利润滑坡、预算紧缩而头疼。如果口头应允了对方的加薪要求,你拿什么去兑现呢?然而,一口回绝是不是也不太好呢?  面对这种令人左右为难的问题,你打算怎么办?像鸵鸟那样,将脸埋入沙子,等问题自动消失,还是把拒绝的话留到明天再说,过一天算一天呢?  虽然这都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但是,如果真这样做,你看起来就不像一个出色的管理者了!  实际上,如果你能对形势估计得足够正确,对情况分析得足够透彻的话,不妨当机立断,果断地向对方表明态度。  充满人情味地拒绝  如果拒绝对方在所难免,但果断地拒绝不等于不近人情。像下面这位主管的拒绝,简直就是噎死人不偿命:  "加薪?公司今年业绩不好,你也不是不知道。况且公司刚刚失去一个大客户,我还不知道怎么弥补损失呢,你还提加薪?现在连工作都不好找,就算降薪都没什么可说的!"  试想一下,那位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提出加薪的员工,不仅没有获得加薪,还惹出这么多不顺耳的话来,他还有心情为公司好好工作吗?  所以,就算你是老板,对公司员工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但这个时候最好也讲究一下说话策略。尤其是对那些对公司作出过很大贡献,具有一定实力的员工,拒绝更应慎重。因为这些员工可能在提出加薪要求前已经为自己准备了后路--加薪不成,另谋高就。如果你不打算失去这样的员工,说话就要慎重小心。即使要拒绝对方的要求,也要说得充满人情味,在谈话中将此人的能力与公司的需求相衡量,然后基于他的工作表现,巧妙而委婉地否定他的要求。  给员工一个合理的理由  其实,下属在向你提出加薪要求前,已经做好了两种结果的准备。如果你能本着设身处地的态度,为下属着想,给出合理的拒绝加薪的理由,让下属明白你这样做不是独断专行,而是事出有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员工的理解和谅解。  要注意的是,当你给出下属解释前,一定要先听听下属的要求和想法。要知道,向自己的老板要求加薪并不容易,下属要鼓足勇气走到你面前更要花点时间。所以当下属向你提出要求时,你最好请下属坐下来,听他说说想加薪的理由,让自己了解下属的问题所在。这样也更有利于你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阐明拒绝理由。  不乱开空头支票  任何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面对下属不合理或暂时无法满足的加薪请求时,都会圆通而果断地说"不"。更重要的是,一些领导不会因为拒绝了下属的合理要求而心存内疚,甚至不负责任地作出超越自己权限的承诺,乱开空头支票。因为即使你一再强调你承诺的事要视将来情况决定,如等到业绩有转机了等,下属仍可能将它看做是承诺。因此,在拒绝时尽量不要开空头支票,徒然增加双方的麻烦。  将加薪换成其他奖励  加薪与不加薪的区别在于:加薪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一定仅靠加薪才能达到。如果你打算拒绝给员工加薪,又不想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妨尝试将加薪换成其他奖励方式,比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员工在公司内部发挥更大的优势,在技术、经验上得到积累;或者提供难得的培训机会等。想必有上进心的员工对这样的安排都会觉得是意外之喜,欣然接受。而且,这样也能让员工觉得:工作除了获得金钱外,还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不论是对员工,还是对公司,都是有好处的。第67节:批评下属也要讲究方法  批评下属也要讲究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的下属当然也不例外。作为领导者,你该如何去批评他们呢?其实,那些真正想通过批评解决问题,更好地改进工作的领导都很清楚:批评下属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就像一个合格的医生一样,对待每次手术都要全力以赴,不能掉以轻心。  杜绝揭人伤疤  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揭人伤疤,生来就喜欢揭人伤疤的人少之又少。但在情绪不好时就难说了。尤其是领导者,因为人事大权在握,对别人的过去知道得一清二楚,怒从心头起难免出口不逊,说些诸如"你不要以为过去的事情没人知道"之类的话。  对于今天该指责的事项,引用过去的事例是不适当的。只有当要把过去的例子作为追究事理方面原因的资料时,才能将它拿出来。如果领导不懂这个道理,驾驭不了自己的情绪,喜欢揭旧伤疤,那么员工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都已过去的事了,现在还抓住不放,太过分了!在这种上司手下干活,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  为什么旧事重提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愤怒呢?因为事过境迁后,下属认为自己已得到领导的宽恕,相信对方必然将过去的事忘了,并从此信任对方。而当领导重提旧事时,内心就马上愤怒至极,认为原来他只是假装忘记,事实他仍记挂在心!如此一来,不但从此不再相信对方,且可能因此而形同陌路。  一分为二地给予评价  既要修正错误的行为,更要肯定和鼓励好的动机,尤其应先肯定动机,后修正错误。  老话儿说得好:"倒洗澡水的时候,不要将孩子也一起扔了。"同样,批评错误行为的时候,也不能将下属的积极性也一同抹杀了。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不能在切除患者病灶时,将其他正常器官也一并顺手牵羊。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领导批评员工,目的在于指出并纠正员工的过错和失误,或制止和修正员工违反团队规章制度的行为。批评的对象,是员工的行为,而不是员工的人格和品质。所以领导者要记住,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训诫的是过错的行为,而不是有过错的人。  在批评时,领导避免向员工说这样的话:"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把事情弄得如此糟糕的人"或"整个部门就数你最差"等。这些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只会激起对方的对抗心理,让人怀疑管理者的批评动机。这不仅不利于对方认识错误,改进工作,还可能会激化矛盾。  比如,要想让一个办事过分关注细节的人能改正忽略大局、过于计较细枝末节的毛病,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知道你办事一向认真周到,凡交给你的事,我们都很放心。但如果你能从整体上把握办事的方法和方向,你的工作会更出色。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批评带来的不好后果呢?"  不在公共场所批评员工  一个领导者,在第三者面前批评某个员工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原谅的。用这种方法批评员工,不仅打击员工士气,还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在公共场所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他则会真诚地改正错误。  华纳梅克每天都到费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视一遍。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台前等待,没一个人接待她。那些售货员都在柜台后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华纳梅克没说一句话,而是默默站到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这件事让售货员感触颇深,他们及时改正了服务态度。  若要不惹火人而改变他,只要换一种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公共场所,如果一定要批评的话,我们不妨旁敲侧击地暗示对方。对人正面批评可能会毁损了他的自信,伤害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侧击,对方也会知道你用心良苦,他不但会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  及时挽回批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不当众责备下属当然是最好了,但有些领导容易冲动,特别是看到下属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严重影响全体时,可能按捺不住火气冲天,当众责骂起下属来。这就好像"丢了羊"一样。为防止继续"丢羊",领导就必须立即采取"补牢"措施,使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副作用减到最小。  某经理对工作一丝不苟,只是脾气暴躁。一天,他看到部门经理在工作中出了一点差错,便立刻暴跳如雷,大声斥责部门经理。事后,经理冷静下来,觉得自己太冲动了,而且后来听部下解释说,这个部门平时工作十分出色,只是因为特殊情况出点小错,但工作成果还是可观的。  于是,经理马上进行"补牢"工作。在他那天下班前,派人找来部门经理,说:"今天委屈你了,怪我太冲动,没有了解清具体情况就责怪你,请原谅。不过,你们部门的工作仍要提高,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几句话使部门经理的心得到了安慰,同时又有种被信任感,再大的委屈也飞到九霄云外了。  俗语说:"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虽然"这一巴掌"不能轻易打,但既然"打"了,给与不给"甜枣"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丢了羊,再补牢便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第68节:当优秀员工要"改嫁"  当优秀员工要"改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键员工的离去,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但这种情况又不可避免地每天都在发生,正如赛普拉斯公司首席执行官T.J.Rodger所说的:"现在已没有一家公司能将自己密封起来,来阻止外来竞争的侵袭。公司内部高质量的员工,始终不断收到来自外边提供的工作机会。"  有专家统计:在那些自愿离职的员工当中,去意已决地向企业提出辞职的约占40%;辞职目标不是很明确的约占20%;介于两者之间的辞退员工约占4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能即使作出正确积极的反应,准确把握员工离职的心态和原因,大部分员工还是能被挽留下来的。  那么,管理者怎样通过沟通既能最大可能地挽留住员工,又不失公司的尊严呢?  尽快进行面对面沟通  收到核心员工的辞职报告后,管理者应尽快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甚至中断会议,放下手头的日常工作,以示对此事的重视。任何迟疑、怠慢都有可能让这位员工理解为冷漠、轻视,使他们更坚定离职的决心。  同时,还应争取与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避免用电话和E-mail样不利于管理者掌握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通过面谈,察言观色,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或许还有一些可挽回的余地。  另外,在与员工面对面沟通时,管理者也要讲究策略,真诚挽留的同时,还要听话听音,旁敲侧击地了解员工要离职的真相。比如,与其直接问"你为什么离开公司?"或"谈谈你想辞职的理由好吗?"不如换个角度,有技巧地问:  "你希望公司作出哪些改变才能让你继续留在公司呢?"(表明公司挽留对方的诚意,从中寻找公司的不足。)  "你觉得你打算过去的那家公司哪些方面更吸引你呢?"(与自己的公司对照,找出相互间的差距。)  类似这样的问话,就能让员工谈更多离去的理由,同时也能了解真相,对症挽留。  不作兑现不了的承诺  在面谈过程中,如果对方开出了公司无法满足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这时领导者不要为一心留住员工而满口答应,以此取悦对方。这样做,不仅有损公司尊严,容易引起对方的轻视,还可能因日后条件无法兑现依然导致人才流失,更给公司留下失信于人的恶名,实在得不偿失。  面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完全可以从公司的现有能力出发,将公司的难处与局限说出来,让员工明白:如果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公司非常欢迎他回来;如果不能,公司也不委曲求全,满足他的一己私利。  注意随时沟通  员工离职的情绪,多半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领导,你如果能将工作做得足够耐心细致,就能在员工想辞职前发现一些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李经理最近发现部门一个项目骨干经常迟到,工作也不在状态,精神委靡不振。  一天吃午饭时,李经理看似无意地与这位员工聊天。一聊才知道,原来对方的妻子正在医院住院做手术,他既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又要照顾上幼儿园的儿子,还要搞好手头的工作,着实有点应付不过来了。  当天下午,李经理立刻将这个情况反应到项目经理那里。项目经理找到这名员工谈话后,适时地调整了他的工作量,减轻了他的负担。  事后,这名员工万分感激地对李经理和他的项目经理说:"当时实在有些忙不过来了,李经理找我聊天的那天,我正在考虑要不要辞职,等我老婆出院后我再重新找工作。现在好了,我真庆幸留在公司里了。"  可见,随机沟通对防止员工流失是有很大帮助的。  留住优秀员工的小窍门  要挽留住优秀员工,在做好面对面"谈判"的同时,还要辅以具体的行动和细节上的安排,这样能大大提高挽留员工的可能性。  首先,要做好保密工作,尽可能将员工辞职的消息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员工来说,这样能为其日后回心转意,继续留用消除障碍。否则,辞职的消息全公司都知道,员工再想留下来,也会面对很多尴尬,这就可能使其迫于压力无法回头。  其次,领导者在挽留员工时,答应员工的条件一定要兑现,决不能时过境迁,发生悔改。否则肯定会鸡飞蛋打,使今后任何的挽留措施都付诸东流。  此外,在与员工谈话时,要安排在没有干扰的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防止企业其他敏感性强的员工察觉、猜测,或传播小道消息。如果有必要,可以邀请员工下班后一起用餐,在用餐时谈这个问题会更合适。第69节:同事:把握好"攻""守"之道  同事:把握好"攻""守"之道  同事,就是同他从事某一事业的人。作为同事,大家都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处于同一职业群体,从事共同工作的人。工作中,与同事同心协力,就更容易获得事业的成功,因此与同事说话要讲究技巧,维持彼此良好的人际关系。  把握好与同事交谈的分寸  与同事之间,要想建立起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经常互相沟通。而要做到相互沟通,除了相互帮助、相互谅解外,得体恰当的语言也很重要。许多争吵,甚至发生在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之间,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说话不讲究艺术,让对方误解,以致造成同事间的隔阂。  那么,同事间该如何沟通才比较恰当呢?  注意对方的年龄  在与同事沟通时,一定要注意对方的年龄。对年长的同事,最好谦虚些。与这样的同事交谈,不要嘲笑其"老生常谈"、"老掉牙了",而应保持尊重的态度。即使自己认为不正确的,也要耐心倾听,而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对于年龄相仿的同事,态度应稍微随便些,但也要注意分寸,不能出言不逊,伤人自尊。在与年龄相仿的异性开玩笑时,更要注意不能乱开玩笑,态度暧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年纪比自己小的同事,更要注意分寸,应保持慎重、深沉的态度。年龄较小的同事,有些人思想可能比较冒进,或知识经验不足,所以与他们交谈时,不要对其随声附和,降低自己身份。但也不要夸夸其谈,卖弄经验,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外信口开河。否则一旦被对方发现,就会降低对方对你的信任与尊重。  注意对方的性别特征  交谈时,要注意性别不同,交谈方式也应有差异。同性别的同事之间谈话可适当随便些,而对于异性同事,谈话应特别当心。比如对方是名女同事,且身材肥胖,你不能叫对方"胖子"或"肥仔"之类的,否则可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女同事与男同事讲话,态度要庄重大方,温和端庄,不可搔首弄姿,过于轻佻。很多男同事都喜欢在女同事面前夸夸其谈,夸耀自己,让听者感到惊讶与钦佩。这时女同事只需当一个听话者,不要总想找机会打岔,纠正对方的错误。不过,如果对方真的让你难以忍受,也可巧妙地打断他的话,或干脆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对不起!我还有事!"  注意对方的地位  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谈话,常会让自己有种自卑感。有些人为了摆脱这种情况,却走了相反的极端,即对上级说话高声快语,显得很无礼。这两种态度都要不得。  与比自己地位高的同事交谈,不论他是不是你的上司或领导,都要采取尊敬的态度,但也必须维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做应声虫,让对方认为你唯唯诺诺,缺乏主见。  与地位比自己低的同事交谈,注意不要趾高气扬,而应和蔼可亲,庄重有礼,避免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谈话。对于对方的成绩,应加以肯定和赞美,但也不要显得过于亲密,以致让对方太放纵。也不要经常以教训的口气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让对方感到厌烦。  注意对方的语言习惯  各地都有很多方言,不同地域,对方言的理解也有差异。而一个规模较大的单位,一定会有各地的同事。  不同的地方,语言习惯是不同的,自己认为很合适的语言,在其他不是你同乡的同事听来,就可能很刺耳,甚至认为你在侮辱他。  还有一些其他的语言习惯,比如北方称老年男子为老先生,但放在上海嘉定人听来,就当是在侮辱他;安徽人称朋友的母亲为老太婆,是尊敬她,而浙江称呼对方老太婆简直就是侮辱骂人了。  所以,在与同事交谈时必须留心对方的忌讳话,否则一不留心说了让对方忌讳的话,就可能伤害同事间的感情。  要考虑对方的心情  与同事谈话时,还要注意什么时候最合适。比如对方工作正忙得焦头烂额时,你不要打扰对方;或者对方正焦急时,你也不要找人家闲聊;对方正处于悲痛之中时,你要选择合适的话题。否则你不分场合地扰乱对方,可能会碰来一鼻子灰。  对方的心情不同,你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话题。同事得意时,你应与他谈谈他得意的事;同事失意时,你应适时地给予安慰,同他谈谈你自己的失意事。如果同失意的同事大谈你的得意事,不仅显得你不知趣,还会让对方认为你在嘲笑他,破坏你们之间的感情。而同得意的人谈你的失意,对方可能认为你是故意扫他的兴,甚至认为你嫉妒他。  所以,与对方交谈最好的方法是:无论你得意还是失意,都不要忘形。对方心情不同,你也要给予不同的交谈,相信这样才能密切同事间的关系。第70节:注意语言细节,保持良好关系  注意语言细节,保持良好关系  同在一所单位,或同在一间办公室,同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关系融洽,心情就舒畅,这不仅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倘若关系不和,或者有点紧张,那就没滋味了。导致同事间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日常不注意自己的语言细节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要保持同事间的良好关系,该怎样注意日常语言呢?  不探听和揭露同事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不希望被他人触及,不管这个"他人"同自己关系多么亲密。比如自己身体或身体某部位有些缺陷,总怕有人揭短,这是很正常的事。报上曾有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女中学生,只因别人叫了她一声"胖女孩",羞愧至极,绝食自杀。  心理学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意将自己的短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而恼怒。因此,在与同事交往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都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敏感区,以免让人出丑。对于同事的一些短处或隐私,最好的办法就是装聋作哑,不去打听和追究。  说话不要喋喋不休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