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孔第一趟旅行,目标是中国。马孔在气球上写下大字:《福布斯》向中美友好关系致敬。中国有关部门特别强调,所有的热气球都要绑好,不能自由飘行。随马孔出游的四儿子一再警告父亲:“千万别违反中国人的规定,千万不能!”马孔每次都回答:“要,非要不可!”出发那天,气球是绑好了的,但是他乘坐的气球突然飘向空中,20分钟后,马孔落在一所军营附近,被扣押了起来。在离开中国的告别会上,马孔表示,他只是想告诉大家,气球本来就应该在空中漂浮,绑着就没意思了。 马孔在中国的淘气之举,又让媒体有了一阵子的话题。之后,马孔又到了巴基斯坦、埃及、泰国、日本、德国、土耳其……《福布斯》的名字在全世界传播开了。 马孔虽然在杂志界是个风云人物,但他认为在圈外人中他也应该有很高的知名度。 机会来了。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为了推销新上市的“热情”香水,需要寻找一位名声响亮、品位高雅而又性感的百万富翁。这样,马孔结识了泰勒。站在泰勒身边,迎着镁光灯的闪光,马孔心里得意极了:只要和泰勒在一起,还愁自己不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吗?“做这位国际巨星的护花使者,就如同往银行里存钱一样。” 马孔经常表示他和泰勒无意结婚,但又经常做出一些小动作,让人对他们产生“误解”。1987年5月,在一次豪华宴会上,马孔当众交给泰勒一张百万美元的支票,接着又送泰勒一辆紫色的哈雷摩托车,上面刻着泰勒香水的注册品牌:紫色情怀。他还与一位半裸的摩托车迷合影,并特意对她说:“这照片可别让我的莉莎(泰勒的昵称)看到哟。” 1989年,在马孔70大寿的庆祝晚宴上,泰勒以女主人的身份出现。这是马孔的最后辉煌。 1990年2月24日,马孔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经常被他搞得沸沸扬扬的世界。 马孔·史蒂文森·福布斯是个极为少有的、赤膊上阵为自己企业做广告的企业家;而且,他做广告的方式也很特别。别的企业家做广告大多动口不动手,马孔却以他富有创意的方式来制造名声。他敢于冒险、敢于做别人没想过、没做过的事,为此,创造了马孔和《福布斯》这两个众所周知的名字。对此,我们想到些什么? 美国人可以这样做,中国人可以吗? 我们中国要不要有这样一个人? 如果中国人也这样做,对国家、对老百姓有好处吗? 心想事成,你敢像马孔那样设想自己吗? 其实,我们细想一下,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因为打破了既在的东西才被认可的,而打破就是向现有世界保守着的某一点冲击。冲击的点越是保守就越有创造性,也越成功。就像是爱因斯坦对绝对时间、绝对空间观念的冲击,就像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在这一点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冒险家,他们都处在事情的某个极端上。自然,这些冒险家并不都是成功者,他们是地道的走钢丝的人。由此才为我们所瞩目,才成为社会的推动者。至于马孔,我们对他的行事方式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他的精神和活法却有宝贵的教益。 ☆青年人走路连跑带颠,当然容易摔跟头。成年人走路稳稳当当,当然不容易摔倒。可青年人却比成年人走得快。 ☆同类你死我活,异类天高海阔。 NO.18 所有的成功都在极端上,必须在钢丝绳上跳跃 ———用冒险制造明星效应的出版业巨头马孔 他选择辉煌的方式非常特别,不同寻常。他这个人让我们思来想去。 引子 悟道------------处在两极的人最有创造力(1)------------ 处在两极的人最有创造力,既有洞察力又有平衡感 135 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倾倒了千千万万人。她的灵透和纯净,把人的心一下就带进了没有任何人世繁杂的原始世界,一爿清朗得只有森林和孔雀的天地,把人的心净化得干干净净。为这,不知有多少人消融在她的舞姿之中。她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2002年春,她回到家乡,准备息舞隐居。 就在这时,云南旅游歌舞团找到她,说他们节目老化,面临倒闭,请她帮助摆脱困境。是家乡的亲情,使她爽快地答应了。为此,她筹划着做一台《云南映像》的少数民族歌舞剧,也使云南少数民族的歌舞传承下去。 她熟悉家乡的人、家乡的舞。用了一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云南的村村寨寨,选了60多名演员。 这些演员又矮又黑,跳起来脚都不知道怎么摆。而她也没有创作、导演大型歌舞的经验。她从这些演员最本真的舞蹈动作中“剪辑”出需要的动作,加以整合编排,一点点地训练、排练。 一些人反对她使用这些演员,云南旅游歌舞团对这台舞蹈也越加怀疑。他们等不得那么长的时间,又看不见赚钱的希望,就决定撤资,终止与杨丽萍的合作。 几十年的舞蹈生涯也没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更令她不安的是,旅游歌舞团为这台歌舞投资了40万元,此时,她成了这40万的债务人。 她把在大理的房子卖了。但钱很快花光,剧组陷入了重重危机。 她从来不走穴,这时,她到广州、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演出。把所有收入都用来做演员排练和生活的费用。但就在她在外演出的时候,她接到通知,限令她们搬出原来的歌舞团宿舍。 这时候演员开始动摇,她们纷纷离开剧组。 她们的生活太艰苦了。杨丽萍只有一处一室一厅的房子,剧组就住在这一室一厅里。因为没有钱,每天排练后,演员们一身汗水,却没有热水洗澡。后来,连冷水也给断了。 苦她不怕。因为6岁的时候,奶奶就把半个家交给她。她11岁工作,就用自己的薪水养家了。问题是处境。 她在电影《射雕英雄传》里饰演梅超风,这使她的人气越加大了起来。于是,有人找到她、要她做广告。本来,她回避媒体、淡泊名利,这是知情人都清楚的,而此时却顾不得了。她背着反对的朋友悄悄地签了广告合同。 她要一拼到底。 排练时,她穿着7公斤重的铃铛服,又蹦又跳,又翻又滚,给演员们做示范。 她请音乐家三宝来看舞蹈。当第一个花腰歌舞的演员唱出第一句的时候,三宝眼泪就下来了。他无偿地创作整场的音乐,还请他的朋友来,一块帮助杨丽萍。 她请演艺商界的孙健君来看演出,当时演员没穿服装。演出刚刚开始,孙健君就看出舞蹈的质地,答应先给60万元。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花了几百万元,到2003年4月就要首演了。而“非典”到来,有关部门要求《云南映像》剧组解散。千辛万苦,眼看着就有了出头之日,却又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演员们哭成一团。 2003年8月,《云南映像》在昆明正式上演。这个原汁原味的云南少数民族歌舞很快便受到世界的关注,2003年月,她们开始到世界各地巡演。 出生在1934年的索菲亚·罗兰是意大利影星,一生中拍过60多部影片,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她主演的《卡桑德拉大桥》等,为她赢得了世界声誉。应该说,除了声誉,她是个与其他影星很不相同的人。我们先来看她的自述: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恐惧是我生活中的常客,我惧怕没有东西吃;因为我是一个未婚女人的私生女,惧怕别的孩子在学校里嘲笑我;我还特别惧怕大轰炸机出现在我的上空向下扔致命的炸弹。 “我要不是早上8点钟第一个到校,就是在8点15分跟在最后一个女生后面溜进教室,我的痛苦经历使我懂得这是避免别人注意的办法。只有避免引人注意,才能躲开我的同学的窃窃私语和嘲笑奚落。我非常腼腆,害怕见人,毫无能力对付这种残酷的境遇。我所在教区学校里的修女,对我所受到的排斥熟视无睹、毫不关心。她们拘谨、刻板而冷酷,很难设想我能和她们中的任何人谈论我所处的窘境。实际上,我怕她们怕得要死,她们对待我不比我的同学好多少。在我童年时,每天早晨我都害怕上学,我感到私生女的污名已黥墨在我的额上。” 她说: “我不知道我是天生孤僻而离群呢,还是因为同学们那样对待我所造成的后果,直到今天我还是非常腼腆,总是想找些理由不去参加我被邀请出席的宴会。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几岁的大儿子小卡洛有着和我相同的性格。放学后凡由我去接他时,他总是窘迫不安并显出不自然的样子。他会抱怨说,你不像别人的母亲,你看起来很特别,所有的孩子都瞧着我们,还对你指指点点。” 也许是她过于自卑,心被挤压到了并非正常的角落,竟称自己是一个“女巫”。她说: “我说过我是一个女巫,的确我就是。我有敏锐的超感官知觉,怪异的预感,萦绕心头的迷信观念。我身上总要穿戴一些红色的衣饰,但不一定穿戴在外面,从我还是小姑娘的时候起,我的身上就穿戴着女巫的红色。我一生中从未有一天身上没有红色的东西,我总是相信红色能使我交好运并可以避邪。我还有许多其他迷信观念。有一次,我正在和马斯特罗亚尼、德·西卡合拍《磨房主的妻子》。在拍了一场极为热烈的戏之后,我把化妆师递给我的镜子失手摔碎了。我感到非常震惊,就好像整个布景倒在我身上似的。整整一天,我等待着打碎镜子所预示的巨大厄运。那天结束时,我已精疲力竭,几乎无法表演。我迷信观念的后果实际上就是我所预示的厄运。” 一个如此自卑到迷信的人,也有她的理想,理想中又显示了并非一般的自信。在她还只有10岁的时候,就有了当电影演员的梦,而且非常执著。她说: “虽然在一个10岁孩子的梦想和实现这个梦想之间存在着漫长的距离,但奇怪的是我倒信心十足。我固然从未对人谈起过这件事,但在我内心深处,我深信我来到人世就是为了当电影演员。” “我强烈地感到我投身人世就是为了从事表演,为了表达自己,为了发泄我内心的感情,也许是为了想摆脱默默无闻的状态。我并不醉心于获得成功和名望,也不对伴随成功而来的皮大衣、珠宝、名贵的汽车和住房感兴趣。后来当我成名之后,当我有了这一切所谓的报酬之后,人们总会认为,像我这样出身的人,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当我沉醉在电影院时,这些东西根本不在我的心上。” ------------处在两极的人最有创造力(2)------------ 后来,当她真的成了电影演员之后,她也有了与别的演员的不同: “实际上,我从来不在拍摄前进行排练,到今天还是如此。我只是做一些技术上的排练,念念台词,因为在摄影机尚未转动之前,我根本不会表演。当我同需要靠排练来培养情绪的演员合作演出时,我就勉为其难,无非是马马虎虎、应付场面而已。在摄影机没有开动之前,我感到羞怯万分,无所依傍、尴尬之至。我想这是因为我基本上是个业余爱好者,而不是专业的。一个专业演员应当能够排练,在必要时从头演至尾,但是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我的表演只是听凭本能而已。和我在其他情况下一样,我在拍摄现场是个双重的女人,作为女演员的我,只有在摄影机的召唤之下才应声而出。‘开拍’两字解放了我,我踢开了自己的羞怯心理,感到束缚尽去,无所禁忌,甚至无法无天。开动着的摄影机在我身上唤起的变化是某种我无法解释的东西,它脆弱、神秘,过多解释就会破坏无遗。” 她说:“在需要我做任何有关表演的事情之前我总是害怕的。直到今天,在摄影机转动之前,我还是害怕我要演的那场戏。但我有说服自己的消极办法。我毫不骄傲自大,甚至没有信心。我从来不盼望得到什么,因此如果我能得到什么,我会感到加倍的高兴。如果得不到,我也不会感到十分难受。但是有一点,我一旦从事一项工作,我总是尽力而为,尽我最大的力量去做好。我从不认为我对自己的要求会理所当然地实现。我的态度是:我的努力是不会得到结果的,我在思想上已如此做好了准备。但这个态度并不影响我的表演,我仍用我的全部才干来演出。总之,积极的演出,消极的态度。” 可能就是因为她这种积极和消极的结合,产生了她对事业的正确态度: “在我一生的某一段时期,看上去似乎所有的目标都已达到,获得了全球声誉,取得了好几项荣誉奖,婚姻很幸福,两个迷人的孩子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需要去奋斗的了。那么,继续演出的动力在哪里呢?奋斗之心是否已失去了它的锋芒,自满情绪是否已战胜了好奇心?我可没有。我和以往一样对自己的表演毫无把握。作为一个演员,我并未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我自认为可以达到的地步。所以,我的缺乏信心仍然驱使着我进入笼罩着潜力的迷雾。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在进行自我发现,我内心仍然有一种力量驱使我去寻求更为深刻的满足,去寻找梦想以外的梦想。” 下面是她丈夫卡洛·庞蒂对她的看法: “当我初见到索菲亚时,她的品格比她的外貌更使我动心。她身上表露出某种东西,使她光艳照人。我不能相信她是一个少女。她是如此成熟,如此一心想当一个演员,并且如此在行,但同时又如此胆怯和缺乏自信。这是一种迷人的混合。我立即就知道她是某种了不起的人。在选美会上我们短暂的初次邂逅之后,她到我的办公室来谈话。我听她谈了她在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奋斗历程和她如何贫穷,我开始对她有所了解。她是家庭中的男人,是供养者,谁都依靠她。她怀着无限深情谈到她的母亲,对她充满了深沉的爱和感激。 “要了解索菲亚很困难。当她想谈的时候,她很健谈,但她不愿意谈她自己,或者暴露她内心的世界。她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女人,对我的确全心全意,但她却决心把她灵魂的一部分保留给自己,并始终列为禁区。 “我知道她心里有火,但从未见她发作。20年来,她偶尔对我发过火。当我知道我惹她生气了的时候,她却不动声色。如果她在理,她最多悄然离去,停止和我讲话而已。 “索菲亚对我们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她的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她有坚定不移的价值尺度,还有一种天赋的明辨是非的识别能力。我靠她判断人物,这种判断力屡试不爽———有时候我因为没有听从而后悔莫及。跟索菲亚耍花招是毫无意义的,她就像诺克斯堡金库一样牢靠。” 另一位意大利导演和演员德·西卡说: “在同索菲亚拍摄这部影片时,我发现了她的某些基本的品格。她在自己周围,在她那内在的、秘密的、在情绪激动时易受伤害的部分周围筑起了一道厚厚的护墙,她躲在墙壁后面觉得心满意足。但是她真正的天性是富于戏剧性的、喜怒无常、典型的那不勒斯式的,她的反应———快乐、忧伤、愤怒、急躁等等———都是极端的。所以她把它们严密地控制在墙后面。但是,当她表演的时候,她就越过那堵墙壁,倾泄出她真正的内在感情。她会大喊大叫,哈哈大笑,歇斯底里大发作,诱惑,反抗,达到感情奔放的最高峰。她演一个情绪激动的电影场面时,就像一个精神病患者去精神病院就诊一样。” 人都有自己的两极,自信与自卑,坚强与软弱,悲伤与快乐等等,只是,这两极有的拉得很大,有的拉得较小。我们很多人不愿意过这种两极的生活,或者不愿意把两极拉得很大;因为两极一旦拉开,无论在心灵上还是生活里,都会受到非同寻常的煎熬。但无论生活还是心理,两极就是张力;拉得越开,张力越大。这张力带给我们的肯定是非同一般的深刻。自然,把这深刻化作力量,还需要把这两极结合起来,使其平衡,这才能有所成就。就是说,进入两极最容易认识事情,但把事情做好,却要找到两极的结合点。也可以说,索菲亚就深得其要领。她就说: “翻了一下我的笔记本,使我惊讶的是,在我写下的东西里,关于孤独的主题比其他任何主题都多。‘没有孤独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我虔诚地相信这句话。在我的生活中,我需要孤独就像我需要吃喝和儿童的笑声一样。听起来可能夸大其词,孤独是我灵魂的过滤器。孤独给我以营养,使我恢复青春活力。我独处时感到怡然自得。我在笔记本里写道:‘你如何不使自己感到寂寞?’‘先生,我本人就是寂寞。’ “我在孓然独处时经常看书并有身历其境之感,我在孓然独处时经常毫无掩饰地正视自己和自己的感情。我探索新的思想,反躬自省有无不当之处。孤独就像一间镶满了镜子的房间,使我如实地看到自己。我有一次读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安宁与满足并不存在于身外,而是存在于内心。’孤独是我内心安宁与满足的保护神。” 看来,孤独帮助她找到了自己两极的平衡点。 ☆人陷深谷一定要向高山反弹,而在登上高山之后,又会对深谷深情回味。就在这种反弹与回味中,他或她变得深刻。 ☆就像是一场辩论会,这一方和那一方论辩得十分激烈、已经把论题的两端充分显露出来的时候,听众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激奋。不过,要把这论题落到生活里,还需要经验和悟性的力量。 NO.19 处在两极的人最有创造力,既有洞察力又有平衡感 ———称“我就是寂寞”的影后索菲亚·罗兰 从一个私生女到一代影后,索菲亚一生都在自信与自卑的矛盾中度过。也许就是这种过度的矛盾,把她推到了心的两极,使她在深汲两极之后,找到了生活的洞察力和平衡点。 引子 悟道------------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1)------------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 149 王永庆是台湾最大的企业家,他的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有数万人,包括16个大型企业,还有学校、医院等。这个只念过小学、从粮店小伙计开始创业的人,常有一些常人不解的事情。 台湾有大学要授予他博士学位,找上门来。他告诉人家,我只有小学文化,根本没有资格当博士,我不要这个学位。吓得别的有此意图的大学再也不敢行动。 自然,有人说他:“会做事,似乎不太会做人。” 他吃葡萄不吐皮和子,吃西瓜也连子吃下去。他说:“有人吃西瓜要慢条斯理地把瓜子一粒粒剔出来,其实这又何必呢?统统吃下去也不会出毛病的。吃葡萄也有人要细细地剥皮和剔子,岂不太浪费时间吗?要发展工业,先要养成不浪费的习惯,节约时间,节省物料,刻苦耐劳。” 下边的人问他:“买牙签是买一头用的还是两头用的?”他问:“哪种便宜?”那人回答:“两头用的便宜。”他说:“那就买两头用的。”他每天都要做毛巾操,而一块毛巾竟用了27年还在用着。 他有一段议论:“享受本身并非罪恶,但浅尝最为甜美,同时也才能持久。贪嗜无度反易感觉乏味,所谓过犹不及,这与苦味也相去无几了。尤其如果穷极逸乐,因为一切甘甜已经尝尽,便会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人生就乏味可悲了。” 他还说:“假如有一天钱赚得够多了,你就会感觉到钱实在没有什么用的。” 陈景润,瘦弱的身体,憨厚的脸庞,再怎么研究他的外表,也看不出他有什么特殊之处。特别是,但凡人们在形容科学大家时往往会说他的眼睛是如何地睿智,关于这一点在陈景润身上也无从发现,陈景润的眼睛被厚厚的镜片遮挡,只给人痴呆的感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所证明的“1+2”,至今依然保持着世界记录和领先地位,歌德巴赫猜想被他大大地推进了一大步,也让世人记住了这个大众化的人物。 他生于1933年。在他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成了多余的人———他曾有个兄弟姐妹,活下来6个,他排行老三。这么多嘴巴,父母早已不堪重负。生母早逝,他在家里并没有享受到多少爱和童年的快乐。上学了,瘦弱多病的他一副窝囊样子,让人觉得选他作为炫耀力量和发泄的对象毫无危险,因此很快就成了校园暴力的攻击对象。他挨打的时候一声不吭,既不叫疼也不求饶,这就更勾起了施暴者的摧残欲望。而他,就在拳打脚踢之中完成了对自己坚韧和耐力的培养。这时候,如同石缝里求生存一般艰难的陈景润,把演算数学题当成了他的治伤良药,当成了他的心灵慰籍,也当成了他的全部乐趣。 高中时代,正逢抗日战争,原是清华大学航空系的主任成了他的数学老师。就在他的课上,陈景润第一次听说了歌德巴赫猜想。 老师告诉他们,数学分为两大部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纯数学处理数的关系与空间形式。在处理数的关系这部分里,讨论整数性质的一个重要分支,名叫“数论”。在数论中,有一道著名的难题,叫歌德巴赫猜想。在1742年,德国数学家歌德巴赫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这需要予以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为猜想。歌德巴赫自己不能证明,就写信告知赫赫有名的意大利数学家欧拉。但欧拉一直到死,也没能完成证明。从此,这成了一道难题,曾有无数人为之努力,但没人能够成功。 老师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自此,歌德巴赫猜想便深深地植根在陈景润的心中。老师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学生将成为穷其毕生去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人。 1950年,陈景润考取了厦门大学数学物理系,到三年级进入刚刚成立的数学系。虽然是大学,但陈景润享受的却是研究生待遇,因为数学系有4个教授、一个助教和4个学生。陈景润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开始了他最快乐、舒畅的生活。 1953年,由于成绩优异,百废待兴的国家又急需人才,陈景润和他的同学们就提前毕业了。他被分配到了北京,成为一名中学的数学教师。 陈景润对自己所获得的好运并没有欢天喜地,相反地,他感到忧愁和恐惧。他知道自己是一个有许多缺点乃至缺陷的人,最要命的就是不善交往和言谈,这经常让他觉得与人打交道是一件又累又麻烦的事。而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自己能是一个好老师吗? 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同样是演算数学题,换在了课堂上,陈景润就感到不幸福。他口中呐呐,含糊不清,学生更是如坠云雾。他一次次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生对他、还有数学也失去了耐心。这样的心境,再加上生活的过分简单随意,对他身体造成了伤害,他一年住了6次院,做了3次手术,成了有名的“病秧子”。 在这样的窘况下,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的研究,他十分艰难地“啃”完了华罗庚的新著《堆垒素数论》。同时,他还开始为可能的失业做准备:节省每一分钱,以在失业后还能维持一段生活,让他能继续进行数学研究。至于以后怎么办,就不想了。对于数学他才思敏捷,可对于生活,他不愿动脑甚至无从动脑。 一次,陈景润所在中学的校长见到厦门大学校长、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翻译者王亚南,立刻好好地把陈景润质疑了一番。王亚南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厦大最好的学生。他认为,即使陈景润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那也只是他不适合这个工作。王亚南把陈景润带回了厦大,把他安排在厦大图书馆,却又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潜心研究数学。 1954年,21岁的陈景润写了一篇文章,寄给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对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的一个结论提出质疑,并做了改进。华罗庚从文章中看到了陈景润超人的数学才华。于是,1956年年底,陈景润又被召回北京,在数学研究所作实习研究员。 华罗庚所长提出:侧重于应用数学,但也要去奋力摘取那颗皇冠上的明珠———歌德巴赫猜想。 当时,陈景润住在中科院数学所集体宿舍的病号房,按照规定,晚上10点必须熄灯。熄灯之后,陈景润总是拿着纸和笔,到楼内洗手间席地而坐,埋头计算题目,常常通宵达旦。别人问他:“我经常失眠,就怕缺觉。我睡得比你多,精神没你足,这是怎么回事?”他想了想,认真地回答:“失眠说明不缺觉,应该起来工作。” 为了摘取歌德巴赫猜想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他规定自己每天凌晨3点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他投入到了痴迷发呆的程度。中午闭馆时间到了,管理员大声地问里面是否有人,全神贯注的陈景润听不见。等他发现自己被锁在里面,就又回到老地方,扎进书堆里去了。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2)------------ 他的生活简单到了只是让他活着的地步,经常衣冠不整,脸上带着肺结核病人特有的红晕,连走路都在思考问题。一次撞在树上,还说:“对不起。”一时传为笑谈。 其实,外表平和的他骨子里是一个心气极高的人。1957年,林群如(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问他:“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回答:“打倒维诺格拉多夫(苏联的世界级数学权威)。”对他的执著和痴迷,人们也有议论、误会,甚至嘲讽,他无暇顾及。 正在这时,“文革”开始了。陈景润理所当然地被批判了,他是修正主义苗子、白专道路典型、白痴、寄生虫、剥削者。过了一段时间,病重的陈景润回到了自己6平方米的小屋。虽然下面的锅炉房烟熏火燎,小屋里没有桌椅,但他又可以趴在床上读书运算了。他多么想躲在这颠倒了的世界里的一角,安静地搞研究啊!但总是有人不能忘记他,每天都有人来敲门查户口,还把他房间的电灯铰了下来,开关线也拉断了。陈景润买来一只煤油灯,在窗玻璃上糊上报纸遮光,神经极度衰弱的他在黑暗中挣扎着生活。他惟一的心灵安慰就是数学,6平方米的小屋成了数学研究的天堂。 后来,环境有所好转,允许他去图书馆了。支持他的人们把他藏在一个小书库的幽静角落里。更为宝贵的是,由于一些研究员的坚持,数学所一直订购世界各国的文献资料,从未间断。陈景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一个久涉沙漠的人见到了水,长久压抑的工作热情极大地爆发出来。因他多年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已经掌握了德语、法语、日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大学还学过俄语,这些积累终于得到了充分施展。 1973年春节,新上任的数学所领导看望了陈景润,还送了他一些水果。已被人遗忘多时的陈景润激动极了,这是第一次有领导来看望他。他端详着水果袋:“这是水果,我吃到了水果,这是头一次。”他把自己锁进小屋,再也没出来。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天上班,他就把一份手稿交给领导,说:“这是我的论文。我把它交给党。” 就这样,一个世界奇迹诞生了:在恶劣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中,6平方米的小屋,借着昏暗的煤油灯和一只笔,演绎了几麻袋的草稿,证明了“1+2”———后来被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德国数学家李希特命名为陈氏定理。他们认为陈氏定理是“筛法”的“光辉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赞誉不胜枚举。 而此时的陈景润,生命已几近垂危。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陈景润住院治疗。 由于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的发表,陈景润闻名遐迩。其原因,一是他的成就,二是他的“怪”和“笨”。当时,许多老百姓把他的“怪”和“笨”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于,陈景润的这种特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里知识分子形象的范本。 1978年,陈景润在医院对女医生由昆一见倾心,也就有了陈景润人生中惟一一次分心。不要说恋爱,陈景润和女性相处的经验都没有。他费尽心思找到了和由昆一起学习外语的借口,尽管由昆并不欢迎,但陈景润还是用英语说出了:我爱你。由昆马上用中文回答:“这不可能。”这时,陈景润的执著再一次显现出来,他仍然毫不停歇地进攻。慢慢地,由昆了解了陈景润,她终于接受他了。 1980年,47岁的陈景润和29岁的由昆结婚了。迟到的爱情和婚姻更容易让人沉醉,然而,陈景润仍然每天工作小时以上。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蜜月开始还没几天,陈景润就独自一人回到了他在中关村那间6平方米的小屋。他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也许他11点就要休息,也许到后半夜2点又要起床。而实际上,他又多么需要妻子的照顾! 陈景润“在科学上是巨人,在生活中是孩子”。早在厦门大学读书时,陈景润就不会照顾自己。他只有在十分饥饿时才去吃饭,衣服也要等到迫不得已时才脱下来,放在盆里浸一浸、搓几下,拿起来晾干就算洗过。1952年,系里开展思想改造活动时,陈景润才当众保证以后每天刷牙、洗脸。但没坚持几天,又搁下了。结婚后,陈景润也逃避刷牙,每次都被由昆“揪”来刷牙。陈景润刷牙的时候常常用力过大,把牙龈都刷出血来,由昆十分心疼,干脆替他刷。1984年后,陈景润一天刷两次牙,一周洗两次澡,两天刮一次胡子,两周剪一次指甲。这一切他自己都干不好,是由昆替他做和教他做。 对数学的挚爱,已使他忘记了一切外在的事情:饥不知食、食不知味,与人交谈口中呐呐不知所云、神情恍惚……这一切实在是由于过分投入而进入了忘我状态。除了事业,陈景润对做人的其余一切视而不见,目不斜视地向着既定目标。他竭尽全力发展了自己卓越的数学才能,而另外的方面则显得低能,以至于成为世人眼中的“怪人”、“畸形人”。但是,正是因为“怪”,科学家才成为科学家。陈景润的“怪”和“笨”是与他对数学的偏爱与痴迷分不开的,“怪”和“笨”成就了陈景润。 1984年,陈景润从书店出来,被一辆自行车撞倒,不省人事。几个月后,主管国家科技工作的方毅见到他呆板的“面具脸”,指示赶紧去医院做检查,被确诊为帕金森氏综合症。自此,病魔一直纠缠着他。在生命的最后年里,他依然呕心沥血地做着冲刺。在最后的几个月里,陈景润痛苦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手中还握着一本数学书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元痛惜地说:“你就放弃它(歌德巴赫猜想)吧。你已取得的成就,至少本世纪无人能望其项背!”陈景润摇头,缓慢又坚决地说:“不!”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带着不能企及“1+1”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遗憾,和不屈不灭的永恒追求,走了。他死不瞑目。 2002年3月20日,是英国和美国两家出版公司悬赏100万美元解决歌德巴赫猜想两年期限的最后一天。可是直到截止日期,仍然无人有缘。 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6平方米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用一只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那瘦弱的身躯何以创造出这样的辉煌? 一个人的成功度和他精力的集中度成正比,能够到达成就巅峰的人,必是那些能够在某一个领域学有所专、研有所精的人。如果集中心力于某一个领域,全力以赴,那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正因如此,这样的人不可避免地、在他们所不擅长的领域就表现出所谓的“低能”,甚至成为别人的笑柄。亚当·斯密写出《国富论》这一经济学的不朽名著,但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家庭理财;牛顿能解读自然奥秘,却也为自己的大猫和小猫开了一大一小两个门洞;作家流沙河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不知道打电话是先拨号还是先把听筒拿起来;哲学家金岳霖居然会忘记自己的姓名,不得不求教于自己的洋车夫…… 时间短促,不仅因为人生短暂,更由于人事繁杂。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唯有如此,才能超越芸芸众生成为一个成功者。当然,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因为人的欲望太多,诱惑也就难以抵挡。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威尔曾这样评价:“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邓小平说:“中国有1000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天才有时会有些怪、异、蠢、笨、呆、傻、痴。凡是常人有的,他们很少有;凡是常人没有的,他们却多有一些。 ☆有人敏感,满眼都是彩儿;有人迟钝,眼前什么也看不出来。敏感地盯着别人,迟钝地装着自己。盯着别人的聪明,装着自己的智慧。前者小胜,后者大成。 NO.20 聪明人最愚蠢,呆傻人最智慧 ———叫人很难想象的数学家陈景润 从特定的角度说,不呆、不傻、不笨,不会成就事业;数学家陈景润就又呆,又傻,又笨。 引子 悟道------------懂得获取的是小聪明(1)------------ 懂得获取的是小聪明,懂得放弃的是大智慧 151 麦哲伦是葡萄牙人,有20年的军旅生涯,对航海探险有浓厚兴趣,多次向葡萄牙国王请求率队远航,被讥讽为“异想天开”、“狂妄之举”。这样,他不得不移居西班牙,并屡次请求西班牙国王答应他的请求。终于,他得到了恩准,于是有了环球航海的壮举。 1519年他率5艘船上的265人出发,越过大西洋,沿着南美洲的东海岸南下,经过现在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在1521年4月到达菲律宾。这时,船队经历千辛万苦,已经只剩下3艘船了。 因为西班牙国王令其扩大版图,他也想以此邀功,所以每到一地,麦哲伦都以强迫那里人信基督教为手段,使其皈依西班牙。到达菲律宾后,他采取同样手段已经把宿务岛上的酋长变成了孝忠于西班牙的基督徒,但离宿务岛不远的马克坦岛却不接受他的要求。岛上的酋长还发誓杀掉一切背叛的人,这更使他恼怒。 麦哲伦率60名水手,发起了向马克坦岛的进攻。虽然,他们使用的是枪,而对付的是矛和箭,但对方的人太多了,他们寡不敌众。于是,麦哲伦派人去烧土著人的房子。结果,烧房子的两个人被打死,麦哲伦的腿也中了一箭,他不得不命令撤退。而他的人一听撤退就乱了,自顾逃命,他便被乱枪刺死。 195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在美国西雅图出生。他的父亲是西雅图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法律界的一位活跃分子,曾当过华盛顿律师协会主席和几任美国律师联合会主席。他对盖茨的期望就是将来也做个律师。1967年,父母送盖茨进入西雅图收费最高的湖边中学。 湖边中学重视在某个方面独树一帜、表现突出的学生,它会给这些学生许多特权,自由和随意活动的空间,允许他们去做愿意做的任何事情,有时,甚至是超出学校规定范围之内的事情,以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1968年,学校做出了一个对盖茨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美国当时正致力于把卫星送上月球,由于电脑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个新科技浪潮将要出现。湖边学校决定开设电脑课,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抢先领略电脑科技的神韵。 盖茨第一次接触电脑,就深深地迷恋上了它。盖茨并不像一般同学一样,学会开机、关机和一般数据输入、处理操作,满足一下新奇感就可以了。他既对电脑的神奇怀有敬畏,又有着专业人士才有的种种疑虑:电脑的机理是什么?电脑各部的组成结构及联通方式又是怎样的?现有的电脑能用来干什么?它的功能又用什么办法得以拓展?第一台电脑在1946年才诞生,所以,湖边中学的教师对新奇的电脑也了解甚少,对盖茨的问题难以做出确切的回答。老师只能给盖茨找来各种电脑的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让他自己动脑动手到机器上寻找答案。一位老师还意味深长地说:“你们的明天就是要回答和解决今天尚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盖茨就这样开始了在电脑软件海洋中遨游的历程。在高年级有个同学保罗·艾伦,也是个电脑谜。艾伦经常就解决一个电脑难题而向盖茨挑战:“我敢打赌你不能把这道题做出来!”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经常一起上机,一起交流学习电脑的心得。有大约半年的时间,晚上他们还会借口到学校复习功课从家里溜出来,潜入学校的电脑教室,肆无忌惮地使用“电脑时间”。两个人互相研究程序的编制与校验,这样的合作使两个人的电脑操作和编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由于学校支付的电脑“机器时间”租金急剧增加,学校难以承受,他们的行为才被限制。父母也开始担心盖茨是否会玩物丧志,对他加以劝告。盖茨表面上疏离了电脑,但他的心里却依然渴望着有全身心地浸润在电脑世界里的机会。 电脑程序中的错误,通常被业内人士叫做“臭虫”,找出错误叫作“除虫”或“捉虫”。在电脑应用处于萌芽阶段,PDP-10型电脑程序中错误百出,经常造成重大损失,令公司和客户十分头疼。湖边中学附近的电脑中心公司的工程师们不断从程序中抓出“臭虫”,但觉得他们的力量不够,于是就联络湖边中学,而学校的电脑教师认为这个机会应该给盖茨、艾伦和其他几个电脑迷学生来施展身手。 在公司经理不信任的眼光里,盖茨和艾伦开始通宵达旦地“捉虫”。环境让他们提高很快,不多日子,就轻松地捉出了电脑程序里的最后一个“臭虫”。公司十分欣赏他们的才干,又继续让他们做迪吉多公司给予的其他编程工作。盖茨在工作中发现,大量的信息是网络状堆砌,设有密码,不能进入。他尝试着编制各种破译程序,终于进入了“禁区”,得到许多秘密发现。这个进展让他感到倍加兴奋,于是就不断更加疯狂地重复着破译、闯入、揭密的活动,结果破坏了电脑的指挥中心,导致整个系统突然停机、瘫痪。 电脑中心公司勃然大怒,狠狠地教训了盖茨一顿,从此禁止盖茨接触他们的电脑。 但是,这样的挫折并不能让已经被得手后的成就感和好奇心搞得发昏的盖茨停下来。他听说华盛顿大学的PDP-10型电脑和全国性网络连接,便潜入电脑机房,在网络的电脑系统上安装了自己编制的通讯联系程序,让这个程序传播到其他电脑上。几分钟后,网络上的电脑竟然全部停机。 盖茨由此受到科技界的责难,他不得不承诺:从此不再接触电脑。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盖茨远离了电脑,他在痛苦中反省着自己。他明白了人的才智要用到正确的方向上,否则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他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他压抑着使用电脑的渴望,反复回味名人们是如何对待逆境的,以此来支撑自己。 1970年,信息科学公司的老板慕名找到盖茨和艾伦,把程序设计工作教给他们,报酬是价值近万美元的电脑“机器时间”。尽管不少人列举了盖茨的种种劣迹来反对这位老板的举动,但这位老板相信盖茨已经汲取了教训,应该给他一次机会,否则,这个电脑神童就会被扼杀。 受老板行为的启发,湖边中学在1971年6月又给盖茨和艾伦提供了机会:用电脑设计排课程序,以解决手工排课效果不佳的问题。 盖茨和艾伦利用暑假,在空无一人的校园里不分日夜地工作。重新得到的信任和使用电脑的幸福感,让盖茨充满了热情。 1971年秋季,艾伦考入华盛顿大学攻读电脑专业。对他而言,大学生活平淡至极。在无聊中,他突发经商的念头。他向盖茨提议成立一个交通数据公司,专门为西雅图市的交通管理部门设计程序。说干就干,这个生意让他们赚了2万美元。 尽管盖茨把电脑视为自己生活的灵魂,但是在对未来前途的选择上,他依然飘忽不定。他有开公司的兴趣,也有对抽象数学和经济学的喜好,又受父母的影响觉得做律师也不错。最终,他还是在1973年秋选择了去哈佛大学读法律。湖边中学的老师为他写的推荐函中写道:“对一名学生而言,他在湖边中学是出名的一流电脑奇才……” ------------懂得获取的是小聪明(2)------------ 在大学里,盖茨陷入了极为痛苦的内心矛盾中。他不像父亲那样对法律有兴趣,没有兴趣的事情是不可能干一辈子的。迷茫之下,他迷上了打牌赌钱,一个晚上的输赢在几百上千美元之间,他很快成了玩牌高手,也有了难以克制的牌瘾。夜里不玩牌的时候,他通常在电脑中心度过,累了就睡在电脑工作台上。许多人认为,盖茨仅仅是个不务正业、不修边幅的电脑迷。 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经常能和艾伦在一起讨论他们的未来。艾伦喜欢计算机硬件,而盖茨对软件更加情有独钟。搞硬件成本太高,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并且容易亏损。最后,他们确定搞软件。 1974年月的一个早晨,艾伦在杂志上看到阿尔泰电脑的报道,他一路兴奋地跑去找盖茨:“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和专业小型电脑相媲美的微电脑,我们可以用它来编软件。” 阿尔泰电脑的生产公司是这样一家公司,它能生产电脑,却没有相应的程序让电脑工作。盖茨和艾伦就拨通了公司经理罗伯特的电话,告诉他:“你需要的东西我这里有,叫BASIC。”随后,又写信要求面谈。其实他们根本没有这个东西,但是,他们相信自己会马上让这个东西出现。 在随后的8个星期里,他们两个人白天黑夜都在机房里工作,试着干一件工程师们都认为无法做到的事———为阿尔泰电脑8080集成块发明一种高水平的计算机语言。盖茨停止上课,取消了打牌的娱乐,两个人分工迎接挑战。他们经常是24小时连续工作,有时在键盘前就睡着了,几分钟后醒来,继续敲击键盘。艾伦曾因此认为盖茨有某些特异功能:“这家伙在梦中也一定在编程序。” 2月底,第一套高级计算机程序———BASIC语言诞生了。 他们把BASIC语言输入阿尔泰计算机。突然,计算机开始工作起来,它在按着他们的指令工作! 公司经理罗伯特高兴得几乎头脑晕眩:“我们的机器终于成了一台有用的计算机!” 从此,盖茨和艾伦点燃了计算机的伟大技术革命。他们编写的BASIC语言不仅可以使阿尔泰腾飞,而且使计算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实用领域,计算机得到了迅速而普及的推广,在很短的时间内,从美国西北部蔓延到了整个美国。 1975年7月,盖茨和艾伦创办了微软公司,专门从事微电脑软件的开发。 到了在学业和事业之间抉择的时候了。他几次尝试着告诉父母他确实想从哈佛退学,但是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母亲是华盛顿州立大学评议会会员,在教育界享有盛名,她绝不会容忍儿子无视哈佛的教育。而父亲因为盖茨违背他的意愿不想做律师,也深为恼火。 盖茨的母亲求助于斯托姆———一个受人尊敬的、辩才极好的商业领袖,希望他和盖茨的交谈能让儿子打消退学开公司的想法。盖茨对斯托姆谈到了他和艾伦共同的前景,即将到来的计算机革命,谈到他的理想是“让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放着他所生产的电脑”,将来或许有无数机器依靠他们的软件运转。然而,如果他不退学,将来做一名律师,那他、还有这个世界将失去得太多太多。靠搞电子技术而起家的斯托姆听了,觉得盖茨要走的是一条和自己当年创业相似的道路,他不仅没有劝阻盖茨,反而鼓励他好好干,争取干好。 1976年月,盖茨退出了为他铺就了锦绣前程的哈佛大学,投身到在别人看来前景还不明朗的软件业。 在湖边中学的毕业纪念刊物上登出盖茨的照片:电脑桌前的小鬼,穿着便宜的运动鞋和磨破的牛仔裤,毛线帽低低地覆盖在额前。旁边还附上标题:谁认识这个人?在盖茨创业20年后,几乎所有的美国小孩都认识他,他也成为世界上许多青少年的偶像。他的照片比迈克尔·乔丹的见报率还高,稍带着狡黠微笑的形象成了各类报刊杂志的金招牌。 到20世纪终结的时候,盖茨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570亿美元,数次占据美国《财富》杂志的世界富豪排名榜榜首。 盖茨回忆说:“我之所以辍学,只因为我当时有个理想:创立第一家微电脑软件公司。而那理想不能耽搁。” 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有理想了,很美很美的那种。只是,有人一生都守着她,而且,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趁年轻绝不耽搁。而另一些人很快就丢得无影无踪了,而且,恋着大学文凭带来的优越和稳定,再也不愿意奋斗。这就是一种人与另一种人的区别。 应该说,为了长远的目标而舍弃眼前的、看得见的利益,也是我们许许多多人难以做到的。哈佛大学是多少人的梦,是成功、权利、影响、伟大等等的象征。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届官员中有许多人毕业于哈佛,美国总统中也不乏哈佛校友。哈佛,为盖茨铺就了通向美好人生的红地毯。但是,盖茨选择了舍弃。 关键时刻,不要想着你会得到什么,而要想着你会失去什么。想得到的,想的多是眼前利益;想失去的,想的多是长远发展。 人世的道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大失大得,小失小得,不失不得。尤其是在人们欲望膨胀的时候,有舍弃的勇气是一种大智慧。在这上,我们才能真正地体会盖茨成功的意义。 ☆选择是为了得,但必以失为前提。因为人总不情愿失,所以得的人也就不多。 ☆屋里的东西越多,人的活动空间越少。人生也是这样,清理掉那些可用可不用的东西,我们才能轻松。 NO.21 懂得获取的是小聪明,懂得放弃的是大智慧 ———不要哈佛法学学位的微软之王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太有名了,不仅因为他缔造了微软王国,曾是世界首富,还因为他勇于放弃哈佛大学法律学位,毅然弃学从商。为此,没人不赞佩。然而,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选择放弃? 引子 悟道------------成功必须付出代价(1)------------ 成功必须付出代价,越成功的人代价越大 157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在英国的一个拍卖会上,最后要拍卖的是一张很古老、很值钱的邮票。同样的邮票,世界上只有两张。 经过一番较量,富商洛克中标。他走上前台,高高举起那张邮票,得意地向台下的观众展示。台下的人们既羡慕又嫉妒。就在这时,洛克拿出一只很漂亮的打火机,把那张邮票点着了。人们哗然,议论纷纷。这是500万美元啊!你要是嫌钱多,干脆捐了多好…… 洛克笑而不语。他的助手从一个金色的盒子里,拿出了另一张与刚才烧掉的一模一样的邮票。洛克接过来,对人们说:“各位请看,刚才被烧掉的邮票全世界只剩下两张,一张值500万美元,现在只剩一张了。你们说,这张值多少钱?”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的乌尔姆城,父母都是犹太人。在读小学的时候,校长曾经冷冷地说:“你的儿子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反正他将一事无成。”后来,他被勒令退学,因为“班上的风气都被你弄坏了。”爱因斯坦在瑞士读完高中,第一年考大学也未能如愿。但是,在1905年,他发现狭义相对论之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从此,爱因斯坦的名字和科学巨人连在了一起。 爱因斯坦的人生在我们今天看来称得上是辉煌的,但他却是孤独的,他一辈子生活在深深的孤独感中。他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在今天,所有的人都在赞颂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伟大神奇,不只是宇空的飞行和研究,就是在计算机领域,信息的存储,也都离不开他的理论。但在相对论刚刚创立的时候,他却为了他所追求的真理,把自己置于孤独的境地。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 1920年,更大规模的敌视行动开始了。柏林大学的学生在爱因斯坦讲课时蓄意捣乱,爱因斯坦愤然离校。后来,柏林出现了一个专门攻击相对论和爱因斯坦的魏兰德组织。他们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收买科学家,辱骂爱因斯坦。德国实验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勒纳也对爱因斯坦进行恶毒攻击。魏兰德更是疯狂,居然在报纸上说“要杀死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迫离开柏林。 1921年10月,爱因斯坦赴日本讲学,11月中旬途经上海,接到一份电报,得知瑞典科学院已经决定授予他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此,瑞典科学院评奖委员会受到来自德国科学界的指责,批评他们的行为太“轻率”了。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的祖国被人变成了疯狂的野兽,杀戮仿佛变成了惟一的正义事业。他为此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在一个为军国主义的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有93个科学家签名,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只有4个人签名,其中之一,就是爱因斯坦。 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这样一个物理学家,被视为危险分子,他的周围充满了敌意。 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德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公开宣布不再回德国。4月1日,德国普鲁士科学院开除了最享有盛名的、堪称国之瑰宝的院士爱因斯坦。1933年5月10日午夜,在一片欢呼声中,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书籍被投进柏林国家歌剧院广场中央的火堆里。后来,一位从柏林来的朋友给爱因斯坦带来一本棕色封面的画册。画册的第一页就是爱因斯坦的大幅照片,并附有罗列罪行的说明文字,文字的下面是一个括弧,括弧里有4个小字:“尚未绞决。” 他的祖国抛弃了他,他周围的知识分子抛弃了他,他成了一个孤独者。 爱因斯坦的家庭和朋友也并不能成为他心灵的栖息地。爱因斯坦从不按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的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所以,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僻:他常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即使在结婚当天,婚礼结束后,他和新娘返回住所也不得不喊房东开门。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装束依然不变:一件浅灰色的毛衣,衣领上别着一只钢笔,甚至连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 他身上缺少常人那种可能引起麻烦和不幸的感情,和他相处20多年的朋友从来没有看见他表现出嫉妒、虚荣、痛苦、愤怒、怨恨或个人野心,也许他丝毫不受这些感情的影响。因此,他也避免了为物质的东西而烦心。他主张生活简朴,因此剃胡须时只用安全刀片和水。朋友建议他使用剃须冷霜,他说:“只要刀片和水就行了。”朋友为了说服他,就送了他一管剃须冷霜。第二天,爱因斯坦好像有了什么重大发现那样洋洋得意:“你知道,它不扯胡须,使人感觉好极了。”冷霜用完了,他就又用刀片和水了。 他以拉小提琴为娱乐,却是一个不太高明的提琴手。他很少演奏现成的乐曲,而是喜欢拉即兴创作的准莫扎特主题,从中得到乐趣,得到科学的想象力。他用的也是一把廉价的小提琴。朋友赠他一把稍好些的提琴作为礼物,他却说:“琴太好了,我不配使用。” ------------成功必须付出代价(2)------------ 有个匈牙利钢琴家名叫尼里基·哈齐,由于时运不济,人地生疏,被迫在一家餐厅当个钢琴伴奏者。从前在布达佩斯他是个公认的神童。美国的核物理学家、氢弹之父冯·卡门觉得很可惜,认为应该给他个显身手的机会。于是,他举办了一个欢迎爱因斯坦的宴会,特意把南加州的一大批艺术家和音乐会代理人请来听哈齐的演奏。晚上,大家请哈齐弹了几首曲子。这时,爱因斯坦的夫人心血来潮,要她的丈夫拉小提琴和哈齐合奏,大家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高兴。没想到,哈齐愤怒地大声嚷道:“我从来不为任何人伴奏!”说着,就真的不弹了,哈齐也就失去了为美国音乐界重视的机会。而爱因斯坦却兴致勃勃,照拉不误。大家为爱因斯坦热烈鼓掌,而把那位布达佩斯的神童忘得一干二净。 爱因斯坦是绝对的理论家。他对自己理论的实际应用没有丝毫的兴趣。他的E=mc2也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式———它表示任何已知物质中未释放出来的能量。但是爱因斯坦不愿意沿着大街去看一个反应堆制造原子能。他的光电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金———他却认为这一系列方程式相对来说并不重要———他也没有丝毫好奇心去观察他的理论是如何使电视成为现实的。 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他创立的理论十分深奥,只能使当时很有限的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但是他的名字却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自己造成的这种现象困惑不解。他说:“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社会公众如同洪水暴雨似的对他表示关注使他感到困惑。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和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写信给他,甚至他身上的东西,哪怕一颗扣子,也成了别人的圣物。以色列人民还请他去当总统。他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受到这种关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与众不同的人突出出来。 一头卷曲的白发,一件普通毛衫加一只烟斗,加州理工学院人人都知道这个形象是谁。由于要求他写自传的人络绎不绝,爱因斯坦只好要求冯·卡门想个办法让他避避风头。卡门为他在洛杉矶奥列薇拉大街安排了一个住处,那是条艺术街,街上行人以留长胡子、穿羊毛衫而远近闻名,因此,他走在大街上从未碰上过麻烦。结果谁也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闻名世界后,许多国家邀请他去讲学。一次,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火车站里,官员们准备好了要为爱因斯坦的到来举办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却久久不见爱因斯坦到来。原来,爱因斯坦从另一个小站下了车,一手拎着皮箱,一手拎着小提琴,徒步向皇宫走去。 爱因斯坦为人坦率,心口如一,直言不讳。一次,他应邀出席一个“面向全国”的广播节目,有个播音员发现了这位科学巨匠,就擅自宣布爱因斯坦要向全国听众发表讲话。爱因斯坦非常反感,立刻站起来说:“我没有话要讲,因此讲不出什么话。今后如有话讲,再来向各位奉告。”说完,立刻就坐下了。 他拒绝著名作家的来访或很有成就的画家为他画像,很少有例外情况。只有一次他改变了态度。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自然被爱因斯坦拒绝:“不,不,不,我没有时间。”画家坦率地说:“但是我需要使用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爱因斯坦回答:“是这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你画。” 这样一个按照自己的古怪方式生活、生活得非常自我的人是很难和别人相融合的。 他结过两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是他大学的同学,一位坚强的女性,她出身于大学教师家庭,对家务并不在行,曾在学术上有前程。在爱因斯坦成名后,他同妻子的关系渐渐紧张起来。在他获得第二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思考和生活习惯,与妻子的关系终于无法维持,两个人只好分手。 后来他同爱尔莎结婚。这是一位出色的家庭主妇,家里的一切变得井井有条。他的妻子喜欢招待朋友到家里来喝茶,有时她为了让爱因斯坦休息一下也会叫他下楼和他们一起聊天。他的回答往往是粗暴的声音:“不!不!我不!再这样打扰我,我简直受不了了!”爱因斯坦并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他差不多独自生活在小阁楼里,那才是他自己的天地,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地和他研究的宇宙结合为一体。他在孤独中体会着快乐。 1936年,爱尔莎病逝。此后,更深的孤独一直陪伴着他。20世纪四五十年代,包括居里夫人、妹妹玛娅在内的亲朋好友相继去世,他遭受了沉重打击,孤独感伤不时流露出来。特别是当他看到,由他和一些科学家为了维护和平而建议美国研制的核武器,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时,他自责不已。 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底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 杰出者的存在确实令世界精彩,但是成为杰出者的代价也十分巨大。他必须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追求做出奉献和牺牲。长时间地专注于专一的工作,会经受来自别人和自身的痛苦和寂寞。所以,绝大多数杰出者都成了难以相处的人:一方面自己经常生活在煎熬中,一方面给那些亲近他们的人带来苦痛。曾有一家英国报纸用一个标题概括地对此做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爱因斯坦=天才-可爱”。 不仅如此,爱因斯坦同时忍受了一般人所难以忍受的长期孤独:为了专注于工作,他与亲人朋友保持距离;为了坚持信仰,他离乡流浪。应该说,为祖国所抛弃让爱因斯坦在精神上丧失了大部分的归属感,如同无根的浮萍一般。他就是在驮着这些枷锁、一步步地向前爬行。自然,越伟大的发现、伟大的成就越在极端上,越不易被人理解,所受攻击也越厉害。 不过,世界会永远怀念像他这样的伟人。20世纪末,在英国的两家著名杂志社的民意调查中,爱因斯坦都被列为上个千年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人。 ☆人生在世没有人不想往上走,走得越高越好,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壮阔!可那却一定是个缺热、缺氧又人烟稀少的地方。为此,像尼采、凡高这样的人,精神都不再正常。也许,这会令许多人害怕。所以,在成功的路上,人越走越少。 ☆“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真正能“红杏出墙”的很少,大量的天才夭折在成长中。知道这个道理又义无反顾的,才把伟大留在世上。 NO.22 成功必须付出代价,越成功的人代价越大 ———“爱因斯坦=天才-可爱” 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的尊崇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替代。但是,他却说:“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 引子 悟道 ------------有无相生,什么都没有就有了(1)------------ 有无相生,什么都没有就有了 167 石家庄有一位女士,改革开放之初她要创业,就准备了一笔资金,找了1个硕士毕业生,4个大学毕业生,还有1个小姑娘,注册了一家公司。到了公司成立的时候,这些人问她,公司做什么业务?她说不知道。因为她没有什么经商的知识,没过多久,她的公司就只剩下那个小姑娘了。后来,她承包了一个部队的招待所,开了一家饭店。因为她不懂经营,很快就又赔得不能营业了。 这时,她的心情坏透了,为了给自己透透气,就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上街去遛。走着走着,有一个人问她:“你的衣服是从哪儿买的?”她没心思说衣服的事,漫不经心地说是自己做的。接着又有第二个人问她:“你的衣服是从哪儿买的?”她仍然没有在意。到了第四个人问她的时候,她突然意识到:我可以做几件衣服试试,看能不能卖出去? 回到家里,她开始做衣服,又把衣服送到商店,跟人家商量,能不能代卖?商店里的人看这衣服还不错,就答应了她。出乎意外,她的衣服几天就卖出去了。于是,她做起衣服来。不过,很快她就不再自己做,而是找到服装加工厂,请他们批量生产,然后拿到商店销售。 就由这儿开始,她逐步地了解社会,学会做生意。今天,她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1963年出生在河北文安县农村的戴玉强,对唱歌有一种自然的爱好。上高中的时候,他就跟着广播天天学唱《祝酒歌》、《再见吧,妈妈》、《泉水叮咚》这些文革后最早的流行歌曲。渐渐地,他从兴趣开始萌发了以后要吃这碗饭的念头。在他的心目中,歌唱家是神圣的,北京也是神圣的,所以在他的意识里,凡是歌唱家都在北京,要实现梦想,就要到北京去。为了去北京,高中毕业他选择了北京煤矿学校———这个没人知道,也没有多少人想去的学校。 在中专里,戴玉强对他的建筑专业几乎没用多少心思。上课的时间,都是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听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度过的。他还经常去政协礼堂、首都体育馆听音乐会。等音乐会结束,下了地铁,往往就要跑回学校去,因为时间太晚,此时公交车早就没有了。还好,他是学校的文体骨干,拿过北京市中专运动会长跑冠军,北京市环城长跑第一,所以,跑起来也不是太难的事情。 毕业时,他的成绩勉强及格。他曾想靠着唱歌、足球、跑步等方面的出色表现留在学校团委,但最后,他被分到了山西太原古交矿区的建筑队,当了一名技术员。 进了北京,又离开北京,戴玉强觉得自己离理想越来越远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追求理想的脚步。 19岁时,他第一次听到《我的太阳》这首歌,帕瓦罗蒂那宽厚高亢的歌唱和意大利美声如行云流水般的旋律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自此,他对美声的迷恋不能自拔。现在工作了,他攒下了前3个月的工资,又借了一些,买了一个0元的录音机。这样,他就能天天听歌了。 在建筑队,戴玉强扛材料、和灰浆、挥着瓦刀砌墙,实习期满就当上了副队长,成了重点培养对象。人生的路就这样走下去似乎也是一片光明,但戴玉强绝不是把理想当成获取功利手段的人,他没有因为得到了这些而满足,在他心里,要唱歌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梦。工作之余,他天天跟着录音机向著名歌唱家们学习唱歌,他连乐谱都不认识,却学会了几乎所有的歌。他还偷偷跑到中央音乐学院考试,一试就被刷下来了。他知道了,光会唱歌,还远远不是一个歌唱家。 后来,他开始自己花钱上北京找老师上课,一个月不多的几个钱都用在这上面了。一次戴玉强从北京回太原,买火车票时发现钱不够了,还差一毛多钱。他想找售票员通融一下,人家却以为他是个捣乱的。戴玉强没办法,想了想,就开始在地上找钱,还真找到了一毛多。他数了数,还差一分钱。可是火车快开了,没时间再找了,戴玉强赶紧跑到售票处:“同志,我还差一分钱,这趟车马上开了,你看能不能……”“不行!”戴玉强话没说完,一大把零钱又被推出来了。带着屈辱愣在那里,戴玉强活活急出了眼泪。 工作两年后,山西省歌舞团要招一个进京学习的歌剧班,他赶紧去报了名。唱几首歌,朗诵一首诗,戴玉强轻而易举地通过了考试。他终于实现了进京的愿望。但是进京的代价也很大:公职没了,工资待遇没了,以后还要边上学边挣钱交学费、养活自己。父亲阻拦,单位挽留,他还是走了。这事如果发生在今天,根本算不上什么,但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戴玉强成为辞职大军的先行者。为了实现理想,他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 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歌剧班3年,戴玉强同时扮演两个角色:在学校学习高雅艺术,在校外卖苦力。他干过装修、卖过旧电器、当过监工、跑过采购。期间还到中央音乐学院参加过一次考试,还是没考上。 学习结束后回到山西省歌剧院,发现根本没有歌剧可演,于是,他又一次辞职来到北京。为了省钱他不吃早饭,到中午买张大饼,吃一半留一半到晚上再吃,1?郾80米的大个子经常饿得头晕眼花。生活这样艰苦,但他却说:“生活条件差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最难受的是事业上的失败!” ------------有无相生,什么都没有就有了(2)------------ 终于,1990年他考入总政歌剧团,1991年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深造。 歌剧不景气,他就改唱民族唱法,想通过参加大赛一举成名。然而他屡屡受挫:1992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初赛即被淘汰;1993年,戴玉强得到一次公派自费到维也纳参加歌唱比赛的机会,他终于凑够路费赶到维也纳,却因劳累意外失声;1994年他再试中视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复赛中又被淘汰。命运啊,真是不向他垂青! 和戴玉强同期学歌剧的不少人都已转行,老同学一见面就问:“你还唱啊?”他在唱,在酒吧、酒店里,只要有人需要,他就唱。此时他确已动摇了理想,把生存放在第一位,但他还是带着一线希望坚持着:“谁叫我太喜欢这行,只想咬牙撑下去。” 接连不断的挫折带来的是强烈的自卑感,这使得戴玉强每每站在魂牵梦萦的舞台上就开始怀疑自己,结果演唱发挥不正常,每战必败。但是,这时依然有人相信他。每当戴玉强排练演出,在台下就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静静地充满爱慕地看着他。那是同在总政歌舞团的民族歌手刘燕。这样的眼神牵引着戴玉强走出了自卑的阴影。 后来,中央歌剧院向全国招考歌剧《图兰朵》的演员。戴玉强又去应考,这次他成功了,成了《图兰朵》的主要演员。 1995年11月17日,戴玉强站在北京世纪剧院的舞台上唱起《图兰朵》中《今夜无人入睡》,观众给了他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戴玉强惊呆了!他体会到了什么是一夜成名。接着,他出演了《弄臣》、《卡门》、《茶花女》等7部西洋经典歌剧,参加了许多大型音乐会以及声乐比赛。 然而戴玉强清醒地知道,这不是他的目的地,他要步入歌唱艺术的圣殿。他依然在朝圣的路上匍匐前行。 2001年,北京为争办“奥运”要举行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会。三大男高音的经纪人公司来到中国,考察伴奏乐队———中央歌剧院交响乐队。剧院安排戴玉强配合乐队演唱了两首歌剧的咏叹调。《冰凉的小手》唱到1/3,经纪人公司的副总裁托马斯就对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人说:“我要这个人的资料。”《冰凉的小手》和《今夜无人入睡》唱完,托马斯已经泪水涟涟了。他迫不及待地见到戴玉强,竟然相见恨晚地说:“你都躲到哪里去了?”他把戴玉强推荐给公司总裁鲁道斯。鲁道斯开始并不相信一个中国人能把歌剧唱到多么令人惊异的程度,但是他听了戴玉强的录音却激动了:“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像帕瓦罗蒂的男高音。”帕瓦罗蒂听完后开玩笑地说,他不相信这是一个中国人唱的;如果是真的,中国的演唱会他就不用去了,让他唱就行了。 在北京“三高”音乐会新闻发布会前,鲁道斯决定与戴玉强签约,全方位包装、培训、经营他。这样,戴玉强成了帕瓦罗蒂的首位亚洲弟子,“世界第四男高音”、“中国第一高”的美名不胫而走。 鲁道斯曾私下问帕瓦罗蒂:“这男高音真的好吗?” 帕瓦罗蒂回答:“不,是非常好。” 戴玉强说:“真正的大戏还没开演,目前的热闹只是大戏前的一个小序曲。”他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 这是一个年轻人追求理想的故事。前半段是一个接一个的失败,后半段是一个接一个的成功。看前半段的时候,我们会想,成功太难了;看后半段的时候,我们又想,成功来得多容易。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吧。 失败的意义在哪里? 失败表明你已经走出去了,迈动了自己的脚步。这就是开始。 失败表明你有勇气,就凭这,还怕成功不会到来吗? 失败不是真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赚来的财富。难道这不是成功? 不要让成功来得太快,因为太快的成功没根基,不会长久。而经历失败的成功才真的是成功,因为已经有了太多的积累。 尤其是青年人,年龄就是你的优势。有年龄在就不怕失败,明天肯定有美好等着你。 只要肯于失败,那有就在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到来。 ☆理想进入现实总要付出代价,有时代价非常之大,可没有这代价,希望在哪儿?黎明前的天是最黑的,那段日子最苦、最难、最受煎熬。挺过来的,成就了未来;没挺过来的,丢失了积累。 ☆一般地说,只有挫折和失败才能把既在的模式打乱,摇撼起旋涡和波澜。使人清醒,并动员起自我。 NO.23 有无相生,什么都没有就有了 ———屡战屡败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 他只是个爱唱歌的农村人,为了唱歌,学业不要了,工作不要了,几乎付出了一切,却赛一次败一次,几乎没有任何希望。只是,突然间他成功了。------------处在多数会兴奋 处在少数会幸运(1)------------ 处在多数会兴奋,处在少数会幸运 175 居里夫妇因发现镭而获得诺贝尔奖,并享誉世界。居里夫人更因她的伟大品格而为人称道。但人们不清楚,她和她的丈夫在发现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是不被自己的国家认可的。 居里夫妇在一个临时搭起来的大棚子里,历尽千辛万苦才把镭提炼出来,而一旦这个成果发表出来,便轰动了世界。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物质小到了原子就不能再分了,但镭有放射性,说明原子还有变化,是可分的。这就不只打破了人们的观念,而且,给研究物质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天地。 自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为此,瑞士日内瓦大学要以高薪聘请居里担任物理学教授,还给他一个实验室,并请居里夫人到这个实验室工作。可他们所在的巴黎大学却没给他们任何待遇和条件。他们不但仍然在那个破旧的棚子里工作,而且,大学的实验室也不对他们开放。本来就应该由居里担任的物理学教授职位也没给他,而刚刚空出来的一个矿物学教授职位还给了别人。这时,法国政府也只给了他们一枚勋章。 第二年,他们应邀到伦敦演讲,英国皇家学会把英国科学的最高荣誉———戴维奖章授给了他们。接着,瑞典皇家科学院又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给了他们。到这时,巴黎大学才让居里担任了物理学教授,给了他一个实验室。1905年,即他们发表成果3年之后,法国科学院才通过了居里的院士资格。也到了这时,他们两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才有所改善。 1922年,皮尔·卡丹降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近郊,后来贫困的父亲带着全家来到法国谋生。 7岁的时候,小卡丹给一个小女孩的布娃娃缝了一条漂亮的小裙子,得到了小女孩的赞叹。这让小卡丹念念不忘。 8岁那年,小卡丹上学了,但是他总是被法国同学欺负。小卡丹在学校找不到快乐,就经常在街上闲逛,站在服装店的橱窗前研究各式各样的服装,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中学。 14岁,生计所迫,小卡丹做了裁缝店的小学徒,他找到了展示天赋的机会。两年后,他的手艺就超过了师傅,在当地小有名气了。羽毛渐丰、心高气盛的皮尔·卡丹放弃了在圣莱第昂已经打下的江山,他要到世界服装中心和艺术中心巴黎去!他认为在那里才能展翅高飞。17岁的皮尔·卡丹在巴黎看到的却是荷枪实弹的德国士兵,所有的服装店都关了门。 他流落到维希,到一家服装店当了学徒。三年后,他成了这里最出色的裁缝。衣食无忧了,但这还不是他要的生活。苦恼的卡丹在酒馆里喝闷酒,他时髦的衣着吸引了一个伯爵夫人的注意。当伯爵夫人得知这些衣服都是卡丹自己制作的时候,伯爵夫人非常确定地说:“孩子,你一定会成为一位百万富翁,这是命运注定的!”伯爵夫人给了卡丹最需要的东西———把他介绍到了巴黎颇有名气的帕坎女士时装店。 1945年,卡丹到了巴黎。不久,皮尔·卡丹为电影《美女与野兽》的角色设计了一套刺绣绒的服装,使角色大放异彩,他也一举成名,成为巴黎服装界的耀眼新星。 后来,皮尔·卡丹又做过几位时装设计大师的助手,这使他的设计技术和设计理念都有了质的飞跃,学会了“高贵、大方、优雅”。 皮尔·卡丹的生活好起来了,但是,他依然不满足,他要有自己的事业。1950年,他买下了帕斯科缝纫厂,并租下一个铺面,办了一家小公司。他推出的第一批服装都是他自己设计的戏剧服装和面具。人们蜂拥而至,啧啧赞叹着:真是出神入化一般! 1953年,皮尔·卡丹第一次举办了个人时装展览。充满浪漫情调的时装和别出心裁的配有伴奏的时装表演,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官贵人纷至沓来。 他的事业之门被打开了。但这时,皮尔·卡丹却要开始吃他的第一只螃蟹了。他产生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想法:高级时装只有面对更多的消费者才有出路,才有更大的影响力。他开始致力于“成衣大众化”的革命。 在当时,购买时装是贵族、富豪的专利,普通人对时装望而却步。因此,时装市场非常有限。皮尔·卡丹不断推出一系列物美价廉的时装,深受中产阶级妇女欢迎。但他的这个大胆举措,却遭到了保守又嫉妒的同行的攻击,说他有伤风化,还联手把他赶出了巴黎时装女服的行业协会。但皮尔·卡丹不为所动,只要有大众消费者的支持,他又怕什么! 法国时装有百年的传统,却始终没有男人的一席之地。皮尔·卡丹又开始发起下一场革命了,他设计制作了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高级时装。 在保守人士忙着攻击他又一次离经叛道的时候,他又关注流行时装的设计了…… 不断的变化和创新,皮尔·卡丹在市场占有和利润上都大获全胜! 1960年,皮尔·卡丹开设了两家很出名的时装零售部:“亚当”专营男装、领带及束腰大衣;“夏娃”是高级女装商店。皮尔·卡丹很有些得意地说:“当我在迪奥那里做设计师时,我就立下诺言,等我创业之后,我的服装不仅能够穿在温沙公爵夫人身上,而同时连她的门房也有能力购买。” 皮尔·卡丹成功之后,让骂他的人也闭了嘴,开始匆匆忙忙学着他挣钱了。1962年,巴黎时装女服行业协会又把皮尔·卡丹重新请回来,并请他出任行会主席。 ------------处在多数会兴奋 处在少数会幸运(2)------------ 皮尔·卡丹又异想天开地谋划着把名人们作为他的广告模特。 在美国总统肯尼迪即将就职前夕,皮尔·卡丹应美国邀请为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设计服装。他首先用一件夜礼服的素描图打动了杰奎琳,然后开始宣传他的设计思想。在总统就职仪式上,杰奎琳穿着皮尔·卡丹设计的大衣和无边女帽,站在众多女士中间,油然产生了鹤立鸡群的感觉,这之前的忐忑和略微的不自信一扫而光。马上,美国就开始流行杰姬(杰奎琳的昵称)式样服装。几个小时内,皮尔·卡丹的大衣就挂满了各个时装店的货架。 第一年,皮尔·卡丹为杰奎琳提供了100套服装。在肯尼迪的任期内,总共提供了300套。 一次,皮尔·卡丹设计了一个单肩的夜礼服。杰奎琳很喜欢,但是认为自己不能穿:“在新闻照片上裸露一个肩膀,这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这事你必须找总统谈。”皮尔·卡丹专门拜访了一次总统,他说:“在古代,常常是皇后或者最高女祭师定服装样式。她应该走前一步,才能受到臣民的称赞。这是她的一项社会职能。我认为美国总统也应该是起着相似的一种作用的。”肯尼迪总统笑着说:“好,卡丹先生,你赢了。” 把总统和总统夫人培养成他的时装潮流的领军人物,是不是一个很大胆的创意呢? 撒切尔夫人穿皮尔·卡丹设计的服装,也经常在衣着打扮方面征求皮尔·卡丹的意见。皮尔·卡丹经常对撒切尔夫人说:“既要勇于放弃你所喜爱的、但与你年龄不相称的服装,也要勇于穿可能引起别人议论的服装。”他向撒切尔夫人灌输的这种思想,也反映了他独树一帜的个性特点。 皮尔·卡丹首先在法国倡导转让设计和商标、利润提成7%~10%的经营方式,推动了法国服装产量的增长。 时装表演是皮尔·卡丹带到中国来的。在他决定要开拓中国服饰市场的时候,有许多人劝阻他。有人说:“中国实行共产主义,你代表资本主义,两者合作是不现实的。”他回答:“法国人是人,中国人也是人,人民之间没有理由不进行交往,我对中国充满信心。”法国驻华大使认为与中国发展外贸关系会有前途,他也坚信中法文明有共同之处,中国老百姓一定会喜欢他设计的服装。有人说中国是文化沙漠,他却带着对中国文化的一些偏爱,他还从中国古建筑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他说,如果10亿中国人每人买一颗“卡丹”牌扣子,那将是一笔多么大的生意,那是个多么大的市场啊!1979年春天,他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大陆办时装表演的外国人。现在皮尔·卡丹已经成为中国人最熟悉最欢迎的品牌。 他65岁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以专利方式转让他人,条件是:只允许好产品使用。这掀起了20世纪一场大规模的商业革命。如今全球行销的“卡丹”牌产品价值达亿美元,卡丹的服装已经没有皮尔·卡丹的名字值钱了。 皮尔·卡丹还有许多第一个:他是第一个西方服装艺术与企业的统一体建设者,第一个进入大战后的日本,第一个访问冷战中的苏联…… 皮尔·卡丹曾三次因设计的服装富有创造力而获金顶针奖。1992年,他当选为法兰西艺术学院自由院士,并且自己设计了院士装与佩剑。 现在,卡丹企业每年有着100亿美元的营业额。至于卡丹王国有多少资产,只有身兼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的他自己才知道。 皮尔·卡丹说:“我已经被人骂惯了。我的每一次创新都被人抨击得体无完肤。但是,骂我的人,接着就做我做的东西。”这是规律,百年、千年都是不易的真理。 创新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这不只一定要遭到反对,也一定遭致孤立。因为在他行动的时候,只有他自己。 其实,人是需要孤独的,孤独才有思考,才有生活,才有自己。你总是热闹就什么也没有了,一切都会离你而去。所以,为了找回自己,进入生活,你也必须孤独。在这个角度上,孤独不是悲伤,而是福气。 这也告诉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也要善于等待。在遭受孤立、孤独,甚至打击的时候,要明白这是过程,不是结果。只有你在被社会认可的时候,结果才会到来。《圣经》里“马太福音”中的那句话是确确实实的真理:“凡有的还要多加给你,没有的连你有的也统统夺去。” ☆多数人在已知的道路上走,少数人在未知的道路上行。前者为我们增长财富,后者为我们带来光明。 ☆江苏一老人每天在自家的房子上升国旗,22年始终如一。开始时人们以为他“疯了”,可22年,他成了旗帜。 NO.24 处在多数会兴奋,处在少数会幸运 ———被骂惯了的服装大师皮尔·卡丹 他既是伟大的艺术家又是超级大富翁,他几乎和埃菲尔铁塔、戴高乐总统齐名,他征服了各国首脑的夫人,还梦想到月球上开一家时装公司,并且亲自到那里主持开业典礼。但是,他饱受孤立。------------最有价值的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1)------------ 不以成败论英雄,最有价值的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人 183 一说到“那一头狮子”,人们就知道是海明威;一说到“硬汉”,人们就想到海明威。海明威是“永远打不倒”的象征。 他14岁走进拳击场,被打得满脸是血,却不肯倒下;他19岁走上战场,身受230多块弹片,却活了下来;在非洲,他两次遭遇飞机失事,却从大火里爬出;在他已经不能提供给读者有价值作品的时候,他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下。 1899年,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郊的橡胶园镇,父亲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外科医生,喜欢钓鱼和打猎,母亲喜欢艺术,热心于宗教活动。 他14岁时学过拳击。第一次训练,他被打得满脸是血,躺倒在地。而第二天他脸上裹着纱布又来了。20个月后的一次训练,他被击中头部,伤了左眼。由此这只眼的视力一直没有恢复。 1918年,他19岁,志愿参加了赴欧洲红十字救护队,在车队里当司机,被授予上尉军衔。一天夜里,他被炸成重伤。膝盖骨被炸碎了,身上的炮弹片和机关枪弹头有230多个。意大利政府授予他十字军勋章和勇敢勋章。 回国后,他专心写作,但稿件纷纷退回。 1926年,在他27岁的时候,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来了》发表,引起社会反响。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这部书以美国著名女作家斯泰因的一句话作为题辞:“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由此,他被赋予“迷惘一代”这个流派的开创者称号。小说写了一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流落巴黎街头的英美青年的内心苦恼。 1929年,他发表《永别了,武器》,获得巨大成功。4个月售出8万多册。 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于第二年以记者身份到西班牙采访,并参加了战斗。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海明威参加了海军。他改造了自己的游艇,装上电台、机枪和几百磅炸药,在古巴北部的海面上搜索德国潜艇。准备一旦发现便直冲过去,与其共亡。但近两年时间,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1944年,美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他率领一支法国游击队深入敌后,获取大量情报。为此,他获得了一枚铜质勋章。 二战期间,伦敦实行灯火管制。他遭遇车祸,头被撞得鲜血直流。 1952年,他写了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写一个老人去深海打鱼,千辛万苦,只打了一条大青鱼。回来的时候却被鲨鱼把肉吃个精光,他拖回了鱼的骨架,放在沙滩上。以此来表示:那个老人遇到了比不幸和死亡更严重的问题:失败。他借老人的嘴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1954年,海明威去非洲采访,两次遭遇飞机失事。他从大火里跑出来,而头部再遭重创。他说:“我简直弄得遍体鳞伤,因而人们把我叫做吃子弹的狂人。” 1961年,在他62岁的时候,他知道再也写不出让读者高兴的作品,身体又病得难以承受,他把自己的双筒猎枪枪口放到嘴里,扣动了扳机。 1945年,除了年轻一无所有的退役军官理查德·尼克松首次角逐国会议员席位,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 1960年,他作为前任副总统受共和党推选竞选总统,局面对他非常有利,可他落选了。 两年后竞选加州州长也没有成功。 他背着失败的阴影离开加州来到纽约,重操旧业当起律师,同时为了卷土重来积极与东部的金融家、实业家联络,为了建立一个牢固的竞选基地。经过8年的苦苦奋斗,机会终于来到尼克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