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成长美德-5

作者:佚名 字数:31329 更新:2023-10-08 21:58:09

“彼契!”老人轻轻地叫它道,“你多不害臊!彼契,你干吗去打扰人家?”  可是彼契仍然站在那里,只是它的前腿不住地哆嗦,因为举乏了,耷拉了下来。等到两脚碰到潮湿的肚子上时,便忽然醒悟过来,又重新举了起来。但是那些年轻人没注意它,他们正在津津有味,且时时把冷啤酒倒进杯子里。  雪粘满了窗户,当你看见人们在这样的严寒里喝着冰冷的啤酒时,背脊上不禁会起一阵寒战。  “彼契!”老人又叫,“喂,彼契!过来!”  小狗很快地摆了几下尾巴,好像告诉老人它听见了,请他原谅,不过它一点办法也没有。它不看老人,甚至完全背过身子去,好像在说:“我自己知道这不好,不过你又不能给我买这样的面包。”  “唉,彼契,彼契!”老人低声说,因为心里难过,声音有点发颤。  彼契又重新摇了一下尾巴,顺便哀求地看了老人一眼。它好像请求他别再叫它,别再责备它,因为它自己心里也不好受,若不是万不得已,它是决不会向陌生人乞讨的。  一个颧骨高大、戴着绿色帽子的年轻人终于看见了这条狗。“要吃的吗,狗崽子?”他问道,“你的主人在哪儿呐?”  彼契欢喜地摇摇尾巴,看了老人一眼,甚至轻轻叫了一声。  “您是怎么回事,先生!”年轻人说,“您既然养狗就得给食吃,不然就不文明。您的狗跟人家讨食吃,我们这儿有法律规定不许讨饭。”  那些年轻人哄堂大笑起来。“净是胡说八道,瓦尔卡!”其中一个人喊道,掷给狗一片香肠。  “彼契,不许吃!”老人喊道。他那风吹雨打的脸和干瘪的、青筋嶙嶙的脖子都涨得通红了。小狗蜷缩起身子,耷拉下尾巴,回到老人身边,甚至连香肠看都没看一眼。“一点儿渣都不许动他们的!”老人说。他开始痉挛地翻他的衣袋,掏出几个银角子和铜子来,放在掌心上,一面数着,一面吹掉钱上粘着的脏东西。他的手指不住地颤抖着。  “还生气呢!”那个高颧骨的年轻人说,“瞧啊,多大的自尊心!”  “唉,你别去理睬他吧!你耍他干什么?”一个年轻人用调解的语气说,一面给大家倒了啤酒。  老人什么也没说,他走到柜台边,把几文零钱放到潮湿的台子上。“来一块香肠面包!”老人哑着嗓子说。小狗夹着尾巴站在他身边。  女售货员在碟子里放了两块面包,递给了老人。  “只要一块!”老人说。  “您拿去吧!”女售货员低声说,“我不会因为您受穷的……”  “谢谢!”老人说,“谢谢啦!”  他拿起面包到月台上去了,月台上一个人也没有。一阵暴风已经吹过,第二阵暴风正在刮来,不过离得还很远,甚至可以在利耶卢皮河对岸的白色树木上,看见微弱的阳光。  老人坐到长凳上,给了彼契一块面包,把另一块用灰色手帕包起来,藏在口袋里。小狗痉挛地吃着,老人看着它说道:“唉,彼契呀,彼契呀!真糊涂啊!”小狗没听他说话,它在吃东西。老人看着它,用袖子揩着眼睛——风吹下了眼泪。  尊严是无价的,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即使快饿死,也不能容忍尊严被践踏。尊严于人与财富、境遇无关。在尊严与实惠面前,有人选择前者,有人选择后者,有人则陷于两难。最重要的是尊严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位置,你会选择它哪一种“无价”的价值。  有分寸的回击  罗伯特·清崎  小时候,我长得又高又壮,妈妈很害怕我会用身体优势成为学校里的“小霸王”,就着力发掘我身上“女性的一面”的性格因素。不久,事实就证明了,妈妈的教育的确很奏效。一年级时,老师在我成绩单上的评语是:“罗伯特应该学会更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使我想起了费迪南德公牛……”  大家都知道费迪南德公牛的故事:一头叫费迪南德的公牛不去与斗牛士打斗,而是坐在场地中央嗅闻观众抛给它的鲜花。爸爸看过老师的评语后,立即变成了一头发怒而不是闻花的公牛:“你怎么看待这个评语?”  我向他解释我只不过是听从妈妈的教导。他转向妈妈说道:“小孩子们都是‘公牛’,所以,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学会与‘公牛’相处很重要,因为他们迟早要处身于‘公牛’群中。如果他们在童年没有学会与‘公牛’相处,到了成年就会经常受人欺侮。与人为善不是与恃强凌弱的人相对的最好办法,如果别人向你挑衅,你就必须是一头发怒的斗牛!”父亲又问我:“别的孩子欺负你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我的眼泪哗地流下来了:“我感觉很不好,我觉得无助而且恐惧。我想反击他们,又想照妈妈的希望去做个好孩子。我讨厌被别人推来推去的在那里忍受侮辱。我觉得我是个胆小鬼……连女孩子们也笑话我了……”  “你打算怎么办?”父亲问。  “我当然想回击。”我说,“我真想揍他们一顿,灭一灭他们的气焰。”  “不必揍他们,”父亲静静地说道,“你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你不再忍受他们的欺负了。你现在要学习的是非常重要的一课——争取自尊,树立自信。但你不能打他们,动动脑子想个办法,让他们知道你不再忍受挨打了。”  我停止了哭泣,擦擦眼泪,感觉好多了,勇气和自尊似乎又重新回到我的体内。  第二天,爸爸和妈妈被请到学校。当爸爸和妈妈走进办公室时,我正坐在角落的椅子里,身上溅满了泥点。爸爸着急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是这样的,”校长说,“我看到了事件全过程。男孩子们去戏弄他,但这次罗伯特没有站在那里忍受欺侮,而是再三警告,男孩子们却越发猖狂。于是,他跑回教室,抓起他们的午餐盒,把里面的食物全部都倒进了泥塘。在我穿过草坪跑过去制止他们之前,罗伯特抓住两个男孩并把他们也推进了泥塘里。我已经把那两个男孩子送回家换衣服了。”  “可我没打他们。”我在角落里插话说。  爸爸示意我不要说话,然后他转向老师和校长说:“我们会在家里处理这件事的。”  校长和老师点了点头,老师接着说道:“我很高兴能够亲眼目睹过去两个月不会发生的事情。尽管我不会宽恕罗伯特把那两个孩子和他们的午饭扔进泥塘的行为,但我真诚地希望从现在起,男孩子们中间的这种恃强凌弱的事情能够结束了。”  第二天,两个男孩子和我被叫到一起开会,握手言和了。课间休息时,其他孩子向我走过来和我握手,祝贺我回击了那两个也欺负过他们的男孩子。我对他们的祝贺表示感谢,然后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应该学会为自己的权利而战。如果你们做不到,你们一生都将只是一个懦夫,被那些永远也不会绝迹的恃强凌弱的人推来搡去的。”  如果爸爸听到我在说他教给我的这番话,一定会非常骄傲的。从那天起,我找回了宝贵的自尊,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尊重,连全班最漂亮的女孩也成了我的好朋友。我学会了以勇敢和自尊带来和平,而不是仅仅为了做个“好孩子”而沉没于恐惧和害怕的感觉中。  那个晚上回家后,爸爸对我说:“许多人只生活在是非分明的世界里,于是有人会建议你‘不要回击’,另一些人则会高喊‘回击他们’,而生活中的事情却远非如此简单。掌握回击的分寸要比简单地说‘不要回击’或‘回击’需要更多的智慧。”  ……与人为善不是与恃强凌弱的人相对的最好办法,如果别人向你挑衅,你就必须是一头发怒的斗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恃强凌弱的事情。如果我们总抱着“息事宁人”的想法,失去自尊,甘受欺侮,那欺侮人的人就会更加猖狂,我们的尊严就无从谈起。  勇敢面对挑战,运用智慧作巧妙的回击,才能最终赢得做人的尊严。  最真实的人  刘墉  二十多年前,我做电视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要去韩国采访亚洲影展。当时出国的手续很难办,不但要各种证件,而且得请公司的人事和安全单位出函。我好不容易备妥了各项文件,送去给电影协会代办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电话,说我少了一份东西。  “我刚才放在一个信封里交给您了啊!”我说。  “没有!我没看到!”对方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立刻冲去了西门町的影协办公室,当面告诉他,我确实已细细点过,再装在牛皮纸信封里交给了他。  他举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说:“没有!”  “我以人格担保,我装了!”我大声说。  “我也以人格担保,我没收到!”他也大声吼起来。  “你找找看,一定掉在了什么地方!”我吼得更大声。  “我早找了,我没那么糊涂,你一定没给我。”他也吼得更响。  眼看采访在即,我气呼呼赶回公司,又去一关一关“求爷爷、告奶奶”地办的时候,突然接到影协“那个人”的电话。“对不起!刘先生,是我不对,不小心夹在别人的文件里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我怔住了,忘记是怎么挂上那个电话的。  我今天也忘记了那个人的长相,但不知为什么,我总忘不了“他”。明明是他错,我却觉得他很伟大,他明明可以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现有的东西灭迹,但是,他没那么做,他来认错。  许多年前,我应美国水墨书画协会的邀请,担任当年国际水墨画展的全权主审,所谓“全权主审”,是整个画展只由我一个人评审,入选不入选,得奖不得奖,全凭我一句话。那天评审,我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先为自己“属意”的作品贴上,再斟酌着删除。  评审完毕,主办单位请我吃饭,再由原来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晚上,她一边开车,一边笑着问:“对不起,刘教授,不知能不能问个问题?没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那幅有红色岩石的一群小鸟的画,您先贴上了标签,后来又拿掉了呢?”  “那张画确实不错,只是我觉得笔触硬了一点,名额有限,只好……”我说,又笑了笑,“你认识这位画家吗?”  “认识。”她说,“是我。”  不知为什么,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是水墨书画协会的负责人之一,而且从头到尾跟着我,她只要事先给我一点点暗示,说那是她的画,我即使再客观,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起码,最后落选的不会是她。一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她。虽然我一点都没错,却觉得欠了她。  从世俗的角度看,那影协先生是浑蛋,那水墨书画协会女士是蠢蛋。但是,在我心中,他们是那最真实的人。  跟那些不学无术、徒有虚名,但却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卑劣手段得到荣誉和地位的欺世盗名者相比,文中两位主人公诚实自律的表现,是那样让人肃然起敬。  当我们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做错了一件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事情时,会不会勇于承认呢?“诚实”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一生诚实无欺,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天使的吻痕  詹姆斯·摩尔  大学时代,我认识了一个快乐、活泼的年轻人,他脸上有一块巨大而丑陋的胎记。紫红的胎记从他的左侧眼角一直延伸到嘴唇,远远看去像一条虫子趴在脸上,又好像有人在他脸上竖着划了一刀。英俊的脸由于胎记而变得狰狞吓人。  但外表的缺陷掩盖不了这个年轻人友善、幽默、积极向上的性格,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他喜欢参加演讲,刚开始,观众的表情总是惊讶、恐惧,但等到他讲完,人人都心悦诚服,场下掌声雷动。每当这时,我都暗暗佩服他的勇气:那块胎记一定曾带给他深深的自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克服这么严重的心理障碍,在众人惊异的目光里言谈自如的。  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后,我每天都在感受着他的自信和快乐,也一天天地对他的乐观越发觉得不可思议。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向他提出了藏在心里的疑问:“你是怎么应付那块胎记的呢?”我言下之意是,你是怎么克服那块胎记带给你的尴尬和自卑的?他的回答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他说:“应付?我向来以它为荣呢!很小的时候,我父亲就告诉我:‘儿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我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上帝给了你特殊的才能,还让天使给你做了一个记号。你脸上的标记是天使吻过的痕迹,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在人群中一下子就能找到你。当看到你和别的婴儿一起睡在婴儿室里时,我立刻知道,你就是我的儿子!’”他接着说:“小时候,父亲一有机会就给我讲这个故事,所以我对自己的好运气深信不疑。我甚至会为那些脸上没有红色‘吻痕’的孩子难过。我当时以为,陌生人的惊讶是出于羡慕。于是我更加积极努力,生怕浪费上帝给我的特殊才能。长大以后,我仍然觉得父亲当年没有骗我:每个人都从上帝那儿得到特殊的才能,而且每个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与众不同的。而因为有了这块胎记,我才会不断奋斗,取得今天的成绩,它何尝不是天使的吻痕,幸运的标记呢!”  他的话让我想起来另一个相类似的故事。南美有一个传说:唇裂婴儿是降临到这个世界的神,他们来到世上以前是上帝面前特别蒙上帝喜悦的果子,于是上帝就多咬了一口,来到这世上,他们就有了残缺。他们来,他们便是神更宝贵的器皿,他们是离神最近的孩子,与神最亲近的孩子;神也是借由他们试炼世人,他们是试炼世人的炉与火,以显明人的有限性、软弱性,也考验出和他有关的各种人的罪性。最终他也显明神的恩典。  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原来,自信才是真正拯救自己的上帝,自信是可以将所有可怕的缺陷都升华成上帝特殊的赐福的。  外表的缺陷根本不足以为意,相信自己是离神最近的孩子其实就是相信自己。自信来自对自己的欣赏和承认,更来自于勇敢地面对不公平的对待。  我们一定要相信,一些无关紧要的所谓的缺陷,在自信心的作用下,都会升华为值得我们骄傲的资本;如果没有自信,即使看上去再完美,生命都可能会变得毫无价值。  谁来拯救自己  佚名  在美国,有一位叫拿破仑·希尔的人写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是一本小书,却帮助了不少人。经常会有读者向他求教:怎样才能增强自信心?  一天,有一个流浪汉模样的人来到希尔的办公室。这个人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本书——正是希尔写的那本。那人拿着书对希尔说:“一定是命运之神昨天下午把这本小书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为,我当时已经决定跳进密歇根湖了结此生了。但很幸运,我看到了这本书,它带给我无限的勇气和希望,支持我度过了昨晚。我下定决心找你,是因为我觉得你一定能够帮助我再次站起来,一定能够替像我这样的人做些什么。”  原来,这个流浪汉不久前投资不慎,将全部家产都投到一种小型制造业上了,不幸的是,世界大战爆发了,导致他们所需要的生产原料无法获得,于是他破产了,眨眼之间成了一无所有的人。这个打击令他绝望至极,他无法面对家人,便离开了妻子儿女,加入了流浪汉的行列。  听完这个流浪汉的讲述,希尔明白他期望什么。希尔充满同情地问:“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无能为力。”他端详着这个流浪汉,看到一丝失望渐渐地浮现在他的脸上,停了一会儿,希尔又说,“不过,我虽然不能帮你,但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人,他就在这幢楼里,我想他一定可以帮你东山再起的。”流浪汉脸上升起了希望的光芒,对希尔万分感激。  希尔带他走进一间空屋子,来到一块窗帘前。希尔将窗帘拉开,一块大镜子映着流浪汉呈现在眼前。流浪汉疑惑地看看周围,除了自己和希尔并没有其他人。他又转向镜子,这时镜子里的希尔望着他说,“我介绍的这个人就是他。”希尔的手指着镜子中的流浪汉,“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这个人能使你振作精神,东山再起,不过有一点,你必须彻底地了解和认识这个人。”流浪汉默默地站在镜子前,从头到脚地打量着镜子里那个长满胡子、失魂落魄的潦倒的人,突然低下头掩面痛哭起来。  过了一些时候,希尔在街上碰到一个人,那人微笑着脚步轻快地向他走来。希尔觉得面熟,便停下脚步,仔细一看,原来是不久前那个流浪汉,此时的他昂首挺胸、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光洁的面庞上充满了自信的微笑,几乎变了一个人。“流浪汉”对希尔说:“我正要去找你,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呢。那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个流浪汉,现在,我已经找到一份年薪不错的工作,老板预支了我一部分薪水,要我去买新衣服,再寄一部分给家里……我现在已经踏上成功之路了。希尔先生,将来有一天,我还要来拜访你,我会带上一张空白支票,签好字,受款人是你,由你填上数字。幸好你要我站在镜子前认识了自己,不然我真的会与真正的自己失之交臂。如果我不认识自己,那么……天哪,我将无法想象……”  “流浪汉”激动地说着,希尔望着充满了自信的他,脸上露出了快乐的微笑。  是谁拯救了“流浪汉”?是希尔吗?不,拯救他的正是“流浪汉”自己。当我们站在镜子前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地认识自己呢?  有位哲学家曾这样告诫人们:“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是的,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才能够走出绝望的困境。  能改变自己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最好的自己  文泽  当一个人踏进社会的门槛,就很自然地承担了很多社会角色:子女、学生、老师、父母、同事、朋友、丈夫或妻子……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思索过,自己在承担的各个角色中,到底该怎样做才好?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作为我们自己——这个独立的个体,是不变的,所有角色的变换,其实也只是构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而已。  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个人家里养了一头驴子和一条哈巴狗,驴子被关在栏里,哈巴狗则同主人住在舒适的房子里。驴子虽然生活得温饱不愁,但每天要在磨坊拉磨、到树林里驮木材,干很重很重的活儿,干得不好还得挨主人的鞭子。哈巴狗每天在主人身后跟进跟出,又会表演很多逗人喜爱的小把戏,很得主人的欢心,主人经常把它抱在怀里,还奖赏给它好吃的东西。驴子看到这一切,怨天尤人,总是抱怨上天对自己不公平。终于有一天,主人的疏忽大意——忘记扣紧缰绳,给驴子带来了机会。驴子拖着缰绳跑进主人房间,学着哈巴狗的样子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把碗碟都打碎了。驴子觉得还不够,它居然学那哈巴狗的样子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主人的脸,可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当然,正在等奖赏的驴子被一顿痛打之后,重新关到了栏里。  这则寓言中的驴子错在不认识自己,把自己的角色定错了位。正如你爱踢足球,但你不一定能当足球运动员;你爱听音乐,但你不一定能当作曲家一样。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然后专心致志干好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功。  举世闻名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那幽默出色的表演,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但是,他刚刚入行的时候,因为遵照导演的指示,模仿德国当时著名的喜剧演员,很长时间都默默无闻,直到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戏路,才得以名扬天下。  音乐家欧文·柏林与乔治·格什温相识的时候,柏林已经是颇有声望的作曲家了,而格什温还只是个每星期只能赚三十五块钱的无名小卒。  柏林非常欣赏格什温的才华,愿意付三倍的价钱请他当自己的音乐助理。不过,随后柏林又对格什温说:“你最好别接受这份工作,否则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柏林。假如你能秉持本色努力奋斗下去,你将会成为一流的格什温。”  格什温终究没有接受柏林的工作,并牢记柏林的忠告,努力奋斗,最终成为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家,成为了一流的自己。  我们自己是这世上唯一的,无论我们担任什么样的角色,我们都是唯一的那个自己。  无论自己的园地是贫瘠还是肥沃,我们都要勤勉地耕种;无论自己的幼芽是瘦弱还是茁壮,我们都要努力地成长;无论自己的嗓音是沙哑还是明亮,我们都要努力地歌唱……  相信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更有意义!  二永远守住真实的自己  反思  塞涅卡  人应该像对待旅行一样对待生活。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向你抛掷过来,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你击中。生活不是件舒适安逸的事,它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你已经在这条路上起步了,你必须做好摔跤、跌倒、遭受打击的预备,还要预备有倦怠的时候,甚至公开表示希望——此乃谎言——死去。你会在一个地方离别一个同伴,在另一个地方掩埋一个同伴,又在第三个地方害怕一个同伴,这些都是你在这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将要碰到的事情。想死吗?还是让自己做好预备来面对这一切吧,让自己意识到步入了一个雷鸣电闪的地方吧,在这里,悲痛、报复和忧虑已置放好床,住下苍白的疾病、阴郁的老年。  这就是你必须终生与之相随的伴侣,你无法逃避它们,你能做到的是蔑视它们,通过不断反思过去你就能够猜测未来,那么你也确实会蔑视它们的。人们要是预先经受了练习,那他们对于自己早有预备的事情,对于各种磨难,甚至对于自己受到别人反对的情况,都会更加勇敢地予以正视。相反,没有预备的人则常被无关紧要的小事吓得惊慌失措。我们务必做到,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使我们感到惊异。因为使事情显得比实际上更为可怕的原因是对于情况的不熟悉,所以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能确保你无论碰到哪种不幸都不会是完完全全的生手。  人生的无常是注定的,眼前的路永远充满着未知和一切可能,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我们确切能做到的,只有“反思”,因为只有“反思”才是确定的,可把握的。  假如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情,如果反思,再遇到类似事情时就不会再错;假如我们经历了挫折,如果反思,未来再遇到挫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  反思是人生的开路杖。  我的忏悔  托尔斯泰  虽然我认为作家的职业是浪费时间,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一直坚持写作。我尝到了作家职业的诱惑,尝到了大笔金钱报酬的诱惑,尝到了掌声的诱惑,我那微不足道的笔耕赢得了那些掌声,所以我屈服了,以此作为改善物质条件的手段,在我的心灵里,抹杀了那些关于我的生命意义、关于一般生命意义的问题。  在我的作品里,我赞成人们为自己、为家庭寻觅最安逸的舒适,人们应该这样生活,我以为这是唯一的真谛。  我就这样开始了生活,但五年前,奇怪的事在我身上开始发生了:起初,我刹那间陷入了迷茫,不久又陷入了生命的困惑,仿佛我不知道该怎样生活、该做些什么,我感到迷惘而沮丧。但事后,我照常像以前一样生活。后来,那些迷茫的时刻越来越频繁地重现,情形总是一样。生命的困惑永远表现在同样的问题:“为什么?那么,然后呢?”  起初,我以为那只是漫无目的、不合时宜的问题。在我看来,似乎那已是家喻户晓的了,我若想寻求问题的答案,亦是轻而易举的事,我没有时间顾及这些,若是我想的话,我会找到真正的解答。问题越来越频繁地提出来,一如既往地要求解答,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就像落在同一个地方的污点,变成了厚厚的一块黑色斑污。  那里发生的一切,就像一个病人,体内患了致命的疾病。起初,只出现了难受的轻微症状,病人毫不留意;后来,这些症状越来越频繁地反复出现,瞬间就融为一种不可分散的痛苦。痛苦逐渐增加,病人还没来得及掉头回顾就意识到,他以为难受的,对于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那就是死亡。  在我,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我深知,那不是倏忽即逝的不舒服,而是生死攸关的事,那些问题若是三番五次地出现,就有必要寻得一个答案。我试图解答它们。那些问题看起来十分愚蠢、简单、幼稚。当我触及它们,试图解答它们的时候,我才相信:第一,它们不是幼稚和愚蠢的,而是生命中非常重要和深刻的问题;第二,不论我的尝试多么巨大,也不能解答它们。在照看我的翅果地产之前,在关心我儿子的教育之前,在埋头写作之前,我应知道我为什么那样做。只要不知道为什么,我就会一事无成。我不能生活。那时候,我酷爱农活,我脑海里会突然浮现出这样的问题:“真不错,我控制着六千俄亩的翅果地产,我拥有三百匹马——那么,然后呢?”我完全失落了思想,不知道该思考什么。当我考虑孩子们的教育时,我问自己:“为什么?”当我思索民众追求幸福的方式时,我突然问自己:“那与我有何相干?”当我幻想我的作品将取得的名声时,我自言自语地说:“很好,你的名声将超过果戈理、普希金、莎士比亚、莫里哀和世上的一切作家——这有何裨益?”我绝对无法回答。那些问题并不等待,我不得不立即回答;否则,我就不能生活。  我感到脚下的大地消失了,我没有立锥之地,我生命的依托消失了,我没有生命的寄托……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但是他却放弃了奢侈的享受;他是俄罗斯,也是世界上一流的文学家,但他对于名誉相当淡泊;他鄙弃不劳而获的行为,甚至对于所谓的精神劳动都心存怀疑,因为在他看来,不劳动吃饭是有罪的。  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生活,是因为他向往纯粹的境界,渴望本真的,清白的生活。他卓越的文学成就是他心灵生活的写照。  一个基督徒的忏悔  奥古斯丁  主,你的法律惩罚偷窃,这法律刻在人心中,连罪恶也不能把它磨灭。哪一个窃贼自愿让另一个窃贼偷他的东西?哪一个富人任凭一个迫于贫困的人偷窃?我却愿意偷窃,而且真的做了,不是由于需要的胁迫,而是由于缺乏正义感,厌倦正义,恶贯满盈。因为我所偷的东西,我自己原是有的,而且更多更好。我也并不想享受所偷的东西,不过是为了欣赏偷窃与罪恶。  在我家葡萄园的附近有一株梨树,树上结的果实,形色香味并不可人。我们这一批年轻坏蛋习惯在街上游戏,直至深夜。一次深夜,我们把树上的果子都摇下来,带着走了。我们带走了大批赃物,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虽则我们也尝了几只,但我们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  请看我的心,我的天父啊,请看我的心,它跌在深渊的底里,你却怜悯它,让我的心现在告诉你,当我作恶毫无目的,为作恶而作恶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罪恶是丑陋的,我却爱它,我爱堕落,我爱我的缺点,不是爱缺点的根源,而是爱缺点本身。我这个丑恶的灵魂,挣脱你的扶持而自取灭亡,不是在耻辱中追求什么,而是追求耻辱本身。  美好的东西,金银以及其他,都有动人之处;肉体接触的快感主要带来了同情心,其他官能同样对物质事物有相应的感受。荣华、权势、地位都有一种光耀,从此便产生了报复的饥渴。但为获致这一切,不应该脱离你、违反你的法律。我们赖以生存于此世的生命,由于它另有一种美,而且和其他一切较差的美相配合,也有它的吸引力。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  对于上列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假如漫无节制地向往追求这些次要的美好而抛弃了更美好的,抛弃了至善,抛弃了你、我们的主、天父,抛弃了你的真理和你的法律,便犯下了罪。世间的事物果然能使人快乐,但决不像你、我的天父、创造万有的天父,正义的人在你身上得到快乐,你是心地正直者的欢忭。  如果追究一下所以犯罪的原因,一般都以为是为了追求或害怕丧失上文所谓次要的美好而犯罪。这些东西的确有其美丽动人之处,虽则和天上的美好一比较,就显得微不足道。一人杀了人。为何杀人?因为贪恋人家的妻子或财产,或是为了生活想偷东西,或是害怕他人抢走自己的东西,或是受了损害愤而报仇。是否会没有理由而杀人,欢喜杀人而杀人?谁会相信?据说有这样一个毫无心肝、残暴至极的人,是凶恶残暴成性的,但也有人指出其中原因:“他担心闲着不动,手臂和精神都会松弛。”但为何担心呢?他的横行不法,是企图抢得罗马城后,光荣、权势、财富便唾手可得,不再会因手头拮据和犯罪后良心的不安而恐惧经济困难和法律制裁了。因此,卡提里那也并不爱罪恶本身,是爱通过犯罪而想达到的目的。  唉,我这一次偷窃,我十六岁上所犯的罪行,这可怜的我究竟爱你什么?既然是偷窃,能有美丽动人之处吗?有什么值得我谈的呢?我们所偷的果子是美丽的,因为是你造的,我的好天父,万有中最美善的,万有的创造者,我的至善,我真正的至宝。的确,果子是美丽的,但我可怜的心灵并不贪那些果子,因为我有更多更好的;我摘这些果子,纯然是为了偷窃,因为我到手后便丢掉,仅仅饱餐我的罪恶,享受犯罪的乐趣。即使我丢下一两枚,这也不过作为罪恶的调味而已。  但在这次偷窃中,我究竟爱上什么?是否我在这件事上错误地、倒行逆施地模仿我的主呢?是否想违犯法律而无能为力,便自欺欺人想模仿囚徒们的虚假自由,荒谬地曲解你的全能,企图犯法而不受惩罚?瞧,这样一个逃避主人而追逐阴影的奴才!唉,真是臭腐!唉,真是离奇的生活,死亡的深渊!竟能只为犯法而犯法!  奥古斯丁是著名的神学家,当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他的忏悔无比庄重,因为这是基督徒的常课。  但是,他为什么为自己童年时代的顽皮行为深感不安?谁没有顽皮的童年,谁不曾在规矩之外撒谎撒野?  因为真正的基督徒向往心灵的宁静,他们都想得到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  人的自我完善是从自我批评开始的,没有自我否定,休想得到真正的进步。  忏悔录  卢梭  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不管你是谁,只要我的命运或我的信任使你成为这本书的裁判人,那么我将为了我的苦难,仗着你的恻隐之心,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不要抹杀这部有用的独特的著作,它可以作为关于人的研究——这门学问无疑将有待于创建的第一份参考材料;也不要为了照顾我身后的名声,埋没这部关于我的未被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可靠记载。最后,即使你曾经是我的一个不共戴天的敌人,也请你对我的遗骸不要抱任何敌意,不要把你的残酷无情的不公正行为坚持到你我都已不复存在的时代,这样,你至少有一次高贵的表现,即当你本来可以凶狠地进行报复,你却表现得宽宏大量。如果说,加害于一个从来不曾或不愿伤害别人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报复的话。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只有我是这样的人。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只有读了我这本书以后才能评定。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不论善和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我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其中可能把自己以为是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但决没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说成真的。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卢梭的忏悔是一种自我辩解,因为当时他遭到了难以承受的诽谤和攻击,所以,他打算向世人公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赤裸裸”地站在世人面前,交由他们评判。  他的忏悔,是一份严苛的解剖报告:将健康的器官和发病的毒瘤都袒露了出来,这份报告显示了一位伟大思想家的良知、自信和勇气,同时,也为人性的研究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个案。  吹牛的妙用  庐隐  吹牛是一种夸大狂,在道德家看来,也许认为是缺点,可是在处世接物上却是一种呱呱叫的妙用。假使你这一生缺少了吹牛的本领,别说好饭碗找不到,便连黄包车夫也不放你在眼里的。  西洋人究竟近乎白痴,什么事都只讲究脚踏实地去做,这样费力气的勾当,我们聪明的中国人,简直连牙齿都要笑掉了。西洋人什么事都讲究按部就班的慢慢来,从来没有平地登天的捷径,而我们中国人专门走捷径,而走捷径的第一个法门,就是善吹牛。  吹牛是一件不可看轻的艺术,就如修辞学上不可缺少“张喻”一类东西一样,像李太白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又是什么“白发三千丈”,这在修辞学上就叫做“张喻”,而在不懂修辞学的人看来,就觉得李太白在吹牛了。  而且实际上说来,吹牛对于一个人的确有极大的妙用,人类这个东西,就有这么奇怪,无论什么事,你若老老实实的把实话告诉他,不但不能激起他共鸣的情绪,而且还要轻蔑你,冷笑你,假使你见了那摸不清你根底的人,你不管你家里早饭的米是当了被褥换来的,你只要大言不惭地说“某部长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某政客是我拜把子的叔公,我认得某某巨商,我的太太同某军阀的第五位太太是干姊妹”吹起这一套法螺来,那摸不清你的人,便服服帖帖的向你合十顶礼,说不定碰得巧还恭而且敬的请你大吃一顿宴菜席呢!  吹牛有了如许的好处,于是无论哪一类的人,都各尽其力的大吹其牛了。但是且慢!吹牛也要认清对手的。不然的话必难打动他或她的心弦,那么就失掉吹牛的功效了。比如说你见了一个仰慕文人的无名作家或学生时,而你自己要充老前辈时,你不用说别的,只要说胡适是我极熟的朋友,郁达夫是我最好的知己,最好你再转弯抹角地去探听一些关于胡适、郁达夫琐碎的逸事,比如说胡适最喜欢听什么,郁达夫最讨厌什么,于是便可以亲亲切切的叫着“适之怎样怎样,达夫怎样怎样”,这样一来,你便也就成了与胡适、郁达夫同等的人物,而被人所尊敬了。  如果你遇见一个好虚荣的女子呢,你就可以说你周游过列国,到过土耳其、南非洲——并且还是自费去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证明你不但学识阅历丰富,并且还是个资产阶级。于是乎你的恋爱便立刻成功了。  你如遇见商贾、政僚、军阀,都不妨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大吹而特吹之,总而言之,好色者以色吹之,好利者以利吹之,好名者以名吹之,好权势者以权势吹之,此所谓以毒攻毒之法,无往而不利。  或曰吹牛妙用虽大,但也要善吹,否则揭穿西洋镜,便没有戏可唱了。  这当然是实话,并且吹牛也要有相当的训练,第一要不红脸,你虽从来没有著过一本半本的书,但不妨咬紧牙根说“我的著作等身,只可恨被一把野火烧掉了!”你家里因为要请几个漂亮的客人吃饭,现买了一副碗碟,你便可以说“这些东西十年前就有了”,以表示你并不因为请客受窘。假如你荷包里只剩下一块大洋,朋友要邀你坐下来八圈,你就可以说:“我的钱都放在银行里,今天竟匀不出工夫去取!”假如哪天你的太太感觉你没多大出息时,就可以说张家大小姐说我的诗作的好,王家少奶奶说我的脸子漂亮而有丈夫气,这样一来太太便立刻加倍的爱你了。  这一些吹牛经,说不胜说,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吹牛”的经历,似乎人人都有过。幼稚活泼的小孩子吹着天真的“牛”,让大人们忍俊不禁,平添了种种可爱;生活中善意的“吹牛”,无非是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使人快乐的幽默。不过,一旦“吹牛”成了用故意夸大事实而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那就是该憎恶的了。  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认真真地学习,踏踏实实地做人,才是真正的道理。要知道,任何“牛”都有被吹破的时候,因为,谎言终不能长久,纸怎可能包得住火呢?  认识自我  纪伯伦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历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儿,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咏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认识自我”,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斯芬克斯的谜语道破天机:如果你站在一生的角度来认识自己,那么,这将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或俊美、或粗鄙的外貌并不能说明灵魂的优劣,它们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是人的灵魂。如果我们能够透过我们的躯壳看到我们的灵魂深处,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度自己,我们就一定不会被虚假的外表所迷惑而丢失自我!  三在欣赏中生活  单纯  佚名  “单纯”二字是我心中所能做出的对人的心灵境界的最高褒评。清澈、纯净即是美!朴实、坦诚即是美!拒绝了繁杂、混浊即是美!单纯的心灵可以锻造美丽厚重的人生。  心灵的单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的单纯,一种是超越的单纯。儿童的心灵具有原始的单纯。人在童年时是天真的、纯粹的、梦幻的、艺术的。可以说,童年所赐予我们的幸福、勇气、鼓舞和信心,童年所教会我们的高尚、正直、善良和诚实,比人生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得多。人在童年时期,敢于参天悟地,没边没沿说些同无限相关,连后世哲人都不敢说的话。人类的童言和稚作就连后世的伟大哲学家、艺术家也极难比肩。  岁月像筛子,筛去了人最初的纯真和善良。人成熟了,身体扩展了,年轮添加了,反而灵魂猥琐,人格缩水了。童年时单纯的心灵宛如一粒花粉,却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只蟑螂拖走。某些“成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用生命中天然美好元素和纯洁高尚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生存经验、技巧和某些策略的过程,就像一个单纯的天使,不断掏出衣兜里的珍珠,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在使人性复杂化的社会领域中,有一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在丢失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能获得超越的单纯。古今中外精神上的圣人、哲人,他们都充满了丰富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但其心灵世界的核心始终是单纯的。他们永葆儿童的单纯,简化社会关系,节制人际交往,从浮嚣尘世抽出身来,穿越世俗社会的蔽障,朝着伟大的精神目标奋进。  单纯的心灵是精美的,世间一切精美的艺术作品都缘自精美的单纯。蒙田苦思冥想创作了启示人类的“随笔”,弗洛伊德倾尽心血写出了探索心灵奥秘的皇皇巨著,巴尔扎克夜以继日描绘了人间画卷,梵·高饱蘸笔墨画出了含蓄多姿的向日葵。这些当之无愧的珍宝都是单纯的心灵的结晶体。  清朗明亮如蓝天丽日的莎士比亚的语言;洋溢着浪漫气息,读来齿颊生香的唐诗宋词;或精辟犀利,或含情脉脉的元曲,这些都是绽放在单纯心灵上的五颜六色的百合。  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中,在琐琐屑屑的日常生活中,在灯红酒绿的滚滚红尘里,我们通过艺术会晤那些单纯的心灵,可以走进不受世俗与物欲困扰的无拘无束的天地,获得精神上的幽静与清凉,心湖一片澄明。  单纯是一种何等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愿天下所有的人都拥有一份单纯的心灵。  德国作家凯斯特纳曾在《开学致辞》的演说中这样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当成熟以牺牲单纯为代价的时候,我们失去的将是心灵的澄澈,“收获”的则是灵魂的萎缩。  看看孩子的眼睛,向孩子们学习。只有心中向往如孩童般的单纯,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永恒的宁静。  人生的乐趣  林语堂  中国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活泼、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会玩儿。尽管现代中国受过教育的人们总是脾气很坏,悲观厌世,失去了一切价值观念,但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亲切、和蔼、活泼、愉快的性格,少数人还保持着自己的情趣和玩耍的技巧。这也是自然的,因为情趣来自传统。人们被教会欣赏美的事物,不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社会实例,通过在富有高尚情趣的社会里的生活,工业时代人们的精神无论如何是丑陋的,而某些中国人的精神——他们把自己的社会传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抛弃掉,而疯狂地去追求西方的东西,可自己又不具备西方的传统,他们的精神更为丑陋。在全上海所有富豪人家的园林住宅中,只有一家是真正的中国式园林,却为一个犹太人所拥有。所有的中国人都醉心于什么网球场、几何状的花园、整齐的栅栏、修剪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树木,以及按英语字母模样栽培的花草。上海不是中国,但上海却是现代中国往何处去的不祥之兆。它在我们嘴里留下了一股又苦又涩的味道,就像中国人用猪油做的西式奶油糕点那样。它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就像中国的乐队在送葬行列中大奏其“前进,基督的士兵们”一样。传统和趣味需要时间来互相适应。  古代的中国人是有他们自己的情趣的。我们可以从漂亮的古书装帧、精美的信笺、古老的瓷器、伟大的绘画和一切未受现代影响的古玩中看到这些情趣的痕迹。人们在抚玩着漂亮的旧书、欣赏着文人的信笺时,不可能看不到古代的中国人对优雅、和谐和悦目色彩的鉴赏力。仅在二三十年之前,男人尚穿着鸭蛋青的长袍,女人穿紫红色的衣裳,那时的双绉也是真正的双绉,上好的红色印泥尚有市场。而现在整个丝绸工业都在最近宣告倒闭,因为人造丝是如此便宜,如此便于洗涤,三十二元钱一盎司的红色印泥也没有了市场,因为它已被橡皮图章的紫色印油所取代。  古代的亲切和蔼在中国人的小品文中得到了极好的反映。小品文是中国人精神的产品,闲暇生活的乐趣是其永恒的主题。小品文的题材包括品茗的艺术,图章的刻制及其工艺和石质的欣赏,盆花的栽培,还有如何照料兰花,泛舟湖上,攀登名山,拜谒古代美人的坟墓,月下赋诗,以及在高山上欣赏暴风雨——其风格总是那么悠闲、亲切而文雅,其诚挚谦逊犹如与密友在炉边交谈,其形散神聚犹如隐士的衣着,其笔锋犀利而笔调柔和,犹如陈年老酒。文章通篇都洋溢着这样一个人的精神:他对宇宙万物和自己都十分满意;他财产不多,情感却不少;他有自己的情趣,富有生活的经验和世俗的智慧,却又非常幼稚;他有满腔激情,而表面上又对外部世界无动于衷;他有一种愤世嫉俗般的满足,一种明智的无为;他热爱简朴而舒适的物质生活。这种温和的精神在《水浒传》的序言里表述得最为明显,这篇序文伪托给该书作者,实乃十七世纪一位批评家金圣叹所作。这篇序文在风格和内容上都是中国小品文的最佳典范,读起来像是一篇专论“悠闲安逸”的文章。使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篇文章竟被用作小说的序言。  在中国,人们对一切艺术的艺术,即生活的艺术,懂得很多。一个较为年轻的文明国家可能会致力于进步;然而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度,自然在人生的历程上见多识广,它所感兴趣的只是如何过好生活。就中国而言,由于有了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人当做一切事物的中心,把人类幸福当做一切知识的终结,于是,强调生活的艺术就是更为自然的事情了。但即使没有人文主义,一个古老的文明也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价值尺度,只有它才知道什么是“持久的生活乐趣”,这就是那些感官上的东西,比如饮食、房屋、花园、女人和友谊。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像巴黎和维也纳这样古老的城市有良好的厨师、上等的酒、漂亮的女人和美妙的音乐。人类的智慧发展到某个阶段之后便感到无路可走了,于是便不愿意再去研究什么问题,而是像奥玛开阳那样沉湎于世俗生活的乐趣之中了。于是,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它不知道怎样像中国人那样吃,如何像他们那样享受生活,那么,在我们眼里,这个民族一定是粗野的,不文明的。  再贫苦的姑娘,都会从野地里采一朵小花戴在发际;再简陋的房舍,都会被尽力装点得有声有色。美化生活是人们最美的禀性。  生活的乐趣并不在于拥有了多少财富,也不在于追赶了什么样的时髦,而是在于懂得区分美丑,坚守个性,善于将普通生活悉心装点得健康雅致、赏心悦目和生机勃勃。  真水无香  潘向黎  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  我对文物、金石都全然无知,也不知道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自道,还是另有出处,可是无声地念着这四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时间有莫名的感动,很想说出来,可不知道对谁说、从何说起。  读过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气?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进取、催人奋斗的,是有目标要去争,而“真水无香”却是没有目标,也不争,只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这才是大智慧啊。回来后把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地念,越发觉得深不可测。  读一本随笔,里面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听叶田谦好在里面说,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句子:“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隐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原来我想找的,在《徒然草》里等着我呢,真人无所谓聪明,无所谓品德,无所谓建功立业,更无所谓声名远扬,难怪“名”字常和“虚”字相连,叫做了“虚名”,可是“祸”却是“实祸”。而那些超越了贤愚得失之境的真人,我们是无从得知、无从了解的。盛名、美名如同芳香,借此我们才能了解一些古代的人中精华,但是那些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俗的人,却如同纯净的水,是没有香气的,更不会远近飘扬。除非有福气接触到他们,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人可以做到那样的纯洁和一清至骨。可是那样的人,岂是我们可以得闻其名、得见其人的呢?我们可以仰慕、追随的,无非还是有香之物、有名之人罢了。如果我们拒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仰慕、追随的了,我们心里的一个地方,只能永远是空的。至于世上所有的建功立业,所有的功成名就,若不为财富、地位,总能说出一个“名”字——无非是想让自己成为有香气的水罢了。真水无香,我们一出发就走了反方向。可是我们不出发,也许本来就不是纯净的水,还不如求些香气,掩了浊气呢。要淡、要透彻,是要大本钱的,而且是与生俱来、不可强求的。想想真是让人悲哀。  真水无香,说到这儿,话是说透了,却也说到头了。既是高山仰止的意思,也是人至察、水至清的意思。  忽又觉得奇怪,我怎么会由“真水”想到“真人”的呢?细细再想,原来这不相关的两处里倒是藏着绝妙的一联——上联:“真水无香”,下联:“真人无名”。其间时间和空间都跨越了很远,真是遥遥相对,玄妙无限。  妙联天成,可是该用什么样的纸和墨来写才妥当,谁来写才能传出这几个字的神韵?若有了那么天衣无缝的一联,谁又配在自己的住处挂它呢?恐怕任谁也要从身上生生逼出伧俗来的。那样的话,岂不是风雅不得,反成祸害。有些话有些事,也许还是从来不知道的好。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开宗明义,像水那样才是至善的境界。功名利禄无不挑战着人们的欲望,让人们迷失在追逐的路途上。  淡泊名利,心存“真水无香”的信念,才能让我们以“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的心态面对纷至沓来的诱惑,而不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何敏宏  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了。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入我眼睛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了。  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然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下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辞。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绚丽装点着这个自然界。  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乎也很短暂。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点点的黑,像是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我拼命追赶着,但是终于没能追上。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但是,第二年,同样在这个原野里,我却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所填满。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是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长不过冬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了。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飘舞一次。  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盼总是特别强烈。蝴蝶不仅是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也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心里。  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也许,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绚丽。  不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或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舞一次,美丽一次。  生活的美需要用敏感的心去捕捉,生活的美需要用爱美的心去体会。  大千世界中,各种生命都极尽努力地展示着自己美丽的一面,花开花落是一种美丽,破茧成蝶也是一种美丽。  爱美的人们总会有一颗渴望美的心,总会有一对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总会有一双长于创造美的手和一片追求美好生活的赤诚。  巷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会有机会看见它,接触到它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幢幢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儿,你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郁悒,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简洁平淡的生活,就如古朴清雅的小巷,带给我们的是身心的愉悦和精神的放松。喜爱幽静小巷的人,定然是淡泊名利、耽于思考,具有极高生活品味的人。  真正优雅的生活,从来不需要灯红酒绿的点缀和熙熙攘攘的渲染,它就像这小巷:宁静、雅致、含蓄和厚重。  放弃对浮华的追求,我们便会获得身心的无上自由。  四微笑是最美的花  小酒店之歌  查理斯·W·史密斯  大约在七岁那年,我初次与英国的小酒店打交道。那年的一天,母亲为制作圣诞布丁,需要一些褐色啤酒作搅拌原料,便打发我去本地的小酒店。当我拉开这个未知世界的大门时,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两侧以木板为山墙,上面镶嵌着冰花玻璃窗的小小的天地。屋子的一端传来笨拙的手指击落在钢琴键上发出的“嗵嗵”声,以及从胸腔里挣出来的发颤而走调的歌声。  我正踮着脚、眯着眼睛向窗里张望,耳畔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要点儿什么,小伙子?”  我抬起头,眼前出现一张玫瑰色的、明朗的脸膛,顶部冠以蓬乱的红发。  “妈妈说,请你把最好的褐色啤酒给我打满。”说完,我把手里的罐子和包在手绢里的硬币一并递给她。  须臾,她转身回来。“当心,别洒了。”她嘱咐我说,又眨眨眼睛,“也别喝了。”  回家的路上,我感慨良多,觉得小酒店仿佛是个温暖而欢娱的家,它使我想起星期日晚上祖母客厅里的情景:父亲喜欢弹奏钢琴,叔叔、婶婶及堂兄弟们爱尖着嗓子用伦敦方言哼唱小调。  对许多英国人来说,当地的小酒店就是一个家——尽管十六年以后我才真正体味到它那巨大的吸引力。  1943年,我在德国人的战俘营里庆祝圣诞,与战俘们一同纵饮一种用葡萄干和杏干制成的饮料。伙伴中有个在敦刻尔克被俘的老兵,几杯落肚,愁绪万端,伤感而狂热地谈论起他家乡的小酒店,以及酒店里质优味醇的啤酒。他醉意蒙,咧嘴强笑着问:“你们这些家伙,知道我的小酒店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么?”  犹如面对一则难以猜破的谜语,烂醉如泥的人们都稀里糊涂地摇摇头。  “好,我告诉你们,”他步履蹒跚,喉结随着情绪上下滑动,“我的小酒店……是地球上的一个小小的天堂!”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它使我开始遍访集中营的战俘们,搜集他们所钟爱的小酒店的资料,记下那些甜蜜的回忆。  我似乎发现了一个秘密:小酒店神秘的吸引力来自它的女招待们。对于那些可怜的、失去了家庭温情的男人,小酒店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许多人在追述中,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对一位熟识的女招待温存友情的回忆中。尽管岁月相隔,他们却依然记得她们的音容笑貌。大不列颠的女招待们是真正的、无处不在的天使。  战俘营的生活教给我一条真理:只有当你失去了自由,才能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1956年,当我移居鲜有小酒店的加拿大后,一种茫然若失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居室附近见不到“马头”小酒店,海湾尽头难觅“铁锚”小客栈,秀色村边没有“麦垛”酒菜馆。当然,加拿大不乏高雅的饮酒场所,但它们毕竟不是小酒店,它们也不可能是,小酒店是不会移居的,它是英国的历史、社会生活及自然风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今天的小酒店越来越重视娱乐,甚至在偏僻的乡村也不例外。我曾在圣厄斯·普兰兹村的一家小酒店逗留,以为身处如此僻壤必定寂寞无聊。没想到为招徕顾客,小酒店几乎每晚都增设娱乐活动。这里不仅欢迎爵士乐队和民间歌手,连迪斯科也甚为流行,难怪我从没被传说中的鬼魂惊扰过。  游戏已经成为小酒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的游戏以投镖为最,这种游戏早已深入人心,它自己就拥有好几本专刊和杂志。其次普遍的游戏或许要算骨牌了。远在拿破仑时代,它就被法国教士从中国带进英国。  至于我自己,最为愉悦的事就是享受小酒店提供的欢乐和结交良友。每当心情忧郁时,我便合上双眼,飘然重返故乡惠灵顿的米尔小酒店。在那清幽秀美的绿色山谷中,茂密的棕榈树下矗立着被风雨剥蚀的可爱而古老的小酒店。在一个深秋季节,我安坐在摇晃的、木质高背的手扶椅上,手持一杯苦味啤酒,望着面前燃烧的炭火。身后的柜台边传来柔和的絮语和钱币相击的清响。炭火的木柴偶有坍塌,便会迸出一片耀眼的火星。我啜饮着啤酒,感到世界上充满了爱。  地球上一个小小的天堂,我为它痛饮干杯!  无论生活怎样的喧嚣,我们所求的,终究不过一方能使自己的心灵得以宁静的小小天堂。  漂泊的心总会期望一个归宿,哪怕那只是一个跳动着微弱烛火的窗。  身边闪过的许多召唤和诱惑,最终不及记忆中某一个场面,某一段音乐或某一个时刻带给我们的永生不能挥去的怀念和向往。  怀旧是一首忧伤的歌,唱响在每一个敏感的心房。  宁静  伯特兰·罗素  过度的兴奋不仅有害于健康,而且会使对各种快乐的欣赏能力变得脆弱,使得广泛的机体满足被兴奋所代替,聪明被机灵所代替,美感被惊诧所代替。我并不完全反对兴奋,一定的兴奋对身心是有益的,但是,同一切事物一样,问题出在数量上。数量太少会引起人强烈的渴望,数量太多则使人疲惫不堪。因此,要使生活变得幸福,一定的忍受力是必要的。这一点应该告诉年轻人。  一切伟大的作品都有令人生厌的章节,一切伟人的生活都有无聊乏味的时候。试想一下,一个现代的美国出版商,面前摆着刚刚到手的《旧约全书》书稿。不难想象这时他会发表什么样的评论,比如说《创世记》吧。“老天爷!先生,”他会这么说,“这一章太不够味儿了。面对这么一大串人名——而且几乎没作什么介绍——可别指望我们的读者会发生爱好。我承认,你的故事开头不错,所以开始时我的印象还相当好,不过你也说得太多了。把篇幅好好地删一删,把要点留下来,把水分给我挤掉,再把手稿带来见我。”现代的出版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现代的读者对繁复感到惧怕。对于孔子的《论语》,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所有那些被当做畅销书的圣贤之书,他都会持这种看法。不独圣贤之书,所有出色的小说也都有令人乏味生厌的章节。要是一部小说从头至尾,每一页都扣人心弦,那它肯定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伟人的生平,除了某些光彩夺目的时刻以外,总有不那么绚丽夺目的时光。苏格拉底可以日复一日地享受着宴会的快乐,而当他喝下去的毒酒开始发作时,他也一定会从自己的高谈阔论中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他的一生,大半时间还是默默无闻地和他的妻子克姗西比一起生活,或许只有在傍晚散步时,才会遇见几个朋友。据说在康德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到过柯尼斯堡以外十英里的地方。达尔文,在他周游世界以后,余生都在他自己家里度过。马克思,掀起了几次革命之后,则决定在不列颠博物馆里消磨掉余生。总之,可以发现,平静的生活是伟人的特征之一,他们的快乐,在旁观者看来,不是那种令人兴奋的快乐。没有坚持不懈的劳动,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这种劳动令人如此聚精会神,如此艰辛,以至于使人不再有精力去参加那些更紧张刺激的娱乐活动,除了加入假日里恢复体力消除疲惫的娱乐活动,如攀登阿尔卑斯山之外。  宁静是惊涛骇浪中的渔船躲避风浪的海港,宁静是长途跋涉的旅人得以休憩的温床。  漫步于蓝天白云下的树林,呼吸着泥土芬芳的气息,不为名利躁动,不为成功所骄,不为一切喜怒所伤,任宁静的阳光照耀清澈的心灵。  宁静,决不是孤独与寂寞的同义词,而是安宁与寂静、协调与完善、沉思与遐想的融合。  宁静,是人们舒展身心的天堂。  我要笑遍世界  奥格·曼狄诺  我要笑遍世界。  只有人类才会笑。树木受伤时会流“血”,禽兽会因痛苦和饥饿而哭号哀鸣,然而,只有我才具备笑的天赋,可以随时开怀大笑。从今往后,我要培养笑的习惯。  笑有助于消化,笑能减轻压力,笑是长寿的秘方。现在我终于把握了它。  我要笑遍世界。  我笑自己,因为自视甚高的人往往显得滑稽。千万不能跌进这个精神陷阱。虽说我是造物主最伟大的奇迹,我不也是沧海一粟吗?我真的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吗?我现在所关心的事情,十年后来看,不会显得愚蠢吗?为什么我要让现在发生的微不足道的琐事烦扰我?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记忆呢?  我要笑遍世界。  当我受到别人的冒犯时,当我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时,我只会流泪诅咒,却怎么笑得出来?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复练习,直到它们深入我的骨髓,让我永远保持良好的心境;这句话,传自远古时代,它们将陪我渡过难关,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这句至理名言就是:这一切都会过去。  我要笑遍世界。  世上种种到头来都会成为过去。心力衰竭时,我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当我因成功洋洋自得时,我提醒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穷困潦倒时,我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腰缠万贯时,我也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是的,昔日修筑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头下面,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会埋在沙土下面。假如世上种种终必成空,我又为何对今天的得失斤斤计较?  我要笑遍世界。  我要用笑声点缀今天,我要用歌声照亮黑夜;我不再苦苦寻觅快乐,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悲伤;我要享受今天的快乐,它不像粮食可以贮藏,更不似美酒越陈越香。我不是为将来而活,今天播种今天收获。  我要笑遍世界。  笑声中,一切都显露本色。我笑自己的失败,它们将化为梦的云彩;我笑自己的成功,它们恢复本来面目;我笑邪恶,它们远我而去;我笑善良,它们发扬光大。我要用我的笑脸感染别人,虽然我的目的自私,但这确实是成功之道,因为皱起的眉头会让顾客弃我而去。  我要笑遍世界。  从今往后,我只因幸福而落泪,因为悲伤、悔恨、挫折的泪水毫无价值,只有微笑可以换来财富,可以建起一座城堡。  我不再答应自己因为变得重要、聪明、体面、强大而忘记如何嘲笑自己和四周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我要永远像小孩子一样,因为只有做回小孩子,我才能尊敬别人;尊敬别人,我才不会自以为是。  我要笑遍世界。  只要我能笑,就永远不会贫穷。这也是天赋,我不再浪费它。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滋味。只有在笑声和欢乐中,我才能享受到劳动的果实。假如不是这样的话,我会失败,因为快乐是提味的美酒佳酿。要想享受成功,必须先有快乐,而笑声便是那伴娘。  我要快乐。  我要成功。  笑是人类最古老的交流方式,也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是一种不分国籍、种族,不学就会的“世界语”。善于微笑的容颜,始终都会是最美的。  微笑能让自己在困境中坚强面对,微笑能带给自己无穷的信心,也许不经意的一个微笑,还能救赎一个绝望的灵魂,不是吗?很多人的绝望就是没有微笑的温暖。  笑吧,如果能笑遍世界,你就是最快乐的人!  纳什:以美丽心灵与人生博弈  佚名  2002年,一部名为《美丽心灵》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风靡全球,该片以美国数学家纳什的生平为基础加以改编,当观众被影片中所表现的爱和美丽心灵所打动的时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那个孤独的老人也逐渐走入世人的视野。  约翰·纳什1928年出身在美国一个军人家庭。十四岁时,他的数学天分开始展现,由于他的存在,使教他的老师都产生受挫感。纳什二十一岁博士毕业,他的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在当时被看成游戏之作不入主流。此时的纳什对名利表现出无足萦怀的态度。别人常常请他解决数学难题,题目破解后,有些人却以此作为自己的成果来发表,当朋友气愤地建议纳什诉诸法律时,他总是一笑置之——解出难题是最快乐的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纳什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还被《财富》杂志推举为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但就在这时,不幸降临,他患上了强迫性精神分裂症。精神错乱困扰了他三十年。此时,母校向他张开双臂,特意留出一个闲职让这位昔日的天才有个栖身之地。于是,在普林斯顿校园里,常常有一个衣着怪异的“幽灵”喜欢在黑板上乱写乱画,留下稀奇古怪的信息。多年来,纳什的经济来源就是从母亲临终前替他成立的信托基金中每月提取四百多美元。他的妻子艾利西亚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一直陪伴照顾他。在她的努力下,奇迹出现,数十年后,纳什终于康复,由“疯子”变回“天才”。  上帝也最终眷顾了这个“怪人”。随着商业竞争时代的到来,纳什五十年前所作的博弈论一下子成为与市场联系密切的显学。纳什也因此进入诺贝尔奖评委的视野。为了验证纳什是否已经痊愈,诺贝尔委员会特意派代表访问他,当该代表向纳什委婉地表达他已被“考虑”授予诺贝尔奖时,纳什坦率地说:“我想您来这儿是想看看我疯没疯,如果我疯了却得了奖,肯定会把你们的事儿搞砸。”接着他又认真地说,“在你们看来我疯了几十年,我却以为,那不过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而已。”  1994年,纳什与其他两位学者分享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奖金的纳什对记者说:“我相信有资格申请信用卡了。”当被问及得奖对他的生活有何影响时,他说:“我现在可以去咖啡馆了。”纳什把奖金(3人分享后已经不多)一部分还了债务,一部分买了基金,然后就去资助那些贫困的研究者。他依然住在一座普通的房子里,艾利西亚依然照顾着他。而在普林斯顿大学,每天落日的余晖下仍然可见纳什散步的身影。对纳什而言,自己仿佛在与上帝进行一场人生博弈,用半生疯狂的代价获得暮年的声名,两者毫不亏欠,恰如博弈论中著名的“纳什均衡”。  是美丽的心灵成就了纳什辉煌的成就。  这美丽的心灵不仅仅是纳什自己的,还有他美丽的妻子和那些尊崇他的同事。就是这些充满爱的心灵,帮纳什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岁月。  宁静淡泊和执著奠定了纳什成功的基石,因为没有了纷繁喧嚷、明争暗斗的搅扰,唯有对挚爱和痴迷的事情的执著和不言放弃。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美丽心灵。  博尔赫斯的梦与爱  潘能军  阿根廷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家,他永远生活在一个迷宫里。他以不可思议的想象创作了大批的小说和诗歌,在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里赢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晚年的博尔赫斯是不幸的,双眼趋于失明,他九十余岁的老母亲既做秘书又当护士,继而又不得不担当起他的文学代理人和巡回大使。自始至终的母爱使博尔赫斯获得了力量。六十余岁的他在高龄的母亲面前永远是个孩子。母亲听写他口授的作品,并用英语和法语读书给他听,这一切都像是一位母亲在帮她的儿子做家庭作业。博尔赫斯和母亲长久地生活在一个空间里,好像曾维系他俩的脐带从未被割断过。但时光在流逝,他们都衰老了。  博尔赫斯并不是个严格意义上的禁欲者,他终生爱过一个女人,并且他为她等待了三十年,这个女人名叫埃尔莎。那时,博尔赫斯二十七岁,埃尔莎十七岁。但她对当时这位年轻而腼腆的诗人似乎并不感兴趣,他们的浪漫史如昙花一现。埃尔莎后来嫁给了十九世纪阿根廷一位著名作家的后代,但这并没有改变博尔赫斯对她的恋情,三十年后,埃尔莎的丈夫去世,博尔赫斯与埃尔莎重逢,并很快就决定结婚,母亲提出了反对意见,博尔赫斯不顾母亲的反对,固执地履行了婚约。母亲知道,儿子坚持的事情是不可动摇的,年迈的母亲还是参加了儿子的婚礼。  然而用三十年等待的一个梦,很快就破灭了。他们的婚姻生活持续不到三个年头,博尔赫斯就毅然带着一千五百册的藏书离开了埃尔莎。他对这短暂的婚姻长久地保持着沉默,许多年后,他才打破了保持沉默的戒律。他对好友说,他在埃尔莎的身上发现了一桩奇事——她从来不做梦;而埃尔莎指责他是个顽固的单身汉,没有一点婚后的生活经验。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指责都有一定的道理,对博尔赫斯而言,他的“发现”肯定有其更深的含义,他没有从埃尔莎的身上得到他所梦想得到的东西;而早已与梦想无缘的埃尔莎已与老妇人无异,时间已经改变了一切,可见博尔赫斯是个怎样的老顽固了。如果你知道他是个终生与梦想为伴的诗人,对他的“顽固”就会充满同情和理解,并且你还会觉得他顽固得十分可爱。  从那以后,博尔赫斯再婚的念头永远打消了,他又回到了母亲的身边。母亲为双目失明的儿子的独身处境忧心忡忡,因为,她的身体一天天地衰败下去。九十九岁的母亲终于熬到了生命的尽头,同样衰老的博尔赫斯僵立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晚年的博尔赫斯非常伤感,尽管有不少的朋友和亲眷,但他仍然感到极度的孤独。那时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文学上独树一帜的成就,并没有安抚他孤苦的心灵,失明把他与现实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他说:“我既已失明——失明是孤独的一种形式——我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便是独处的,为了使自己不觉无聊,我就构思小说和诗歌。如果有人来看我,我就让他听写这些作品。我没有专职秘书,因此我的客人不得不记录我的口授。”  博尔赫斯虽然是个婚姻上的失败者,但他具有一种博大的爱,明智的、丰富宽广的爱。他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许多年间,我一直认为几近无限的文学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同样可以说:“几近无限的爱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是说,当你彻底拥有一位恋人时,就有理由相信,普天下的恋人其实只有一个。这是一种永恒的精神之恋,纯粹之爱,其坚定性是不容改变的。而在现实中,这样的爱你只能去梦想,因为几乎没有一个女人(男人)能集中所有女人(男人)的优良品质。  晚年的博尔赫斯心境变得十分澄明,至死也与梦想为伴。他用梦想筑起一座文学的迷宫。这里,时间失去了它的意义,如果说还有时间的话,那是因为忽然有人从外面闯了进来,而那人仍在时间里,博尔赫斯并不为之所动,失明使大脑的空间无限扩大,这里充满了宇宙的奥秘,充满了奇巧的故事和包满整个人类文化的诗歌,除了想象之外,周围是一片沉寂。这就像他内心的爱,已不具有纯粹或简单的个性,几乎与大海无异。  当一个人将爱转移到对所有人和可爱之事的时候,这种爱便成为了一种永恒。  能扛得起孤独的人,内心都有着强大的动力,不是吗?博尔赫斯一生都在深深地爱着,如梦一般地爱着。他爱得深沉、执著、无悔,失败的婚姻恰好印证了他对爱的坚守和执著。  一个人的生活观念可以影响人的整个生命,只要追求健康向上的灵魂,那么一生便是意义非凡的。  这就是我的母亲  马克·吐温  我的母亲简·兰普顿·克莱门斯是在她八十八岁那年去世的。这对于一位四十岁时就身体纤弱、被公认有病疾在身、注定不久于人世的人,是难得的高龄。但是一个病弱的人,只要忘掉自己,对一切事物和所有的人感到热烈而顽强的兴趣,就像我母亲那样,一生不知愁闷为何物,对于病魔却是一个劲敌。  她的心胸开阔,无论谁的悲伤与欢乐都容纳得下。她的一个邻居永远忘不了她听到镇上出了一件事故后的反应。一个骑马的人由于一条小牛闯到面前而被摔下马来当场丧命,他讲完了这个消息后,我母亲真心关切地问道:“小牛怎样了呢?”她倒不是对那个人的死无动于衷,而是对小牛也关切。  对于最粗暴的人或动物,她都能找到一点借口予以原谅,而且照例爱他们——哪怕她得编造一点借口也成。有一次我们诱骗她,使她替魔鬼也说了一些好话。我们这几个预谋者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咒骂魔鬼,恶狠狠地骂个不停,直到把母亲引进了圈套。她承认我们的指控是有道理的,但是那魔鬼就受到了公平的待遇吗?  母亲说话从不用大字眼儿,但是一旦激发了她的同情心和义愤,她可是我听到过的最有口才的人。那时我们家里有一个从汉尼拔镇上一个人那里雇来的小黑奴。他是被人从马里兰州他家里带走,从半个美洲大陆以外带到这里,然后卖掉的。这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唱歌,吹口哨,又喊又笑。喧闹的声音让人心烦,有一天我发了火,怒气冲冲地找到母亲,跟她说,桑迪已经足足唱了一个钟头,我再也无法忍受了。妈你能不能让他闭上嘴,母亲眼里含着泪说:“可怜的家伙,他能唱就表明他没有想家,这就使我心情舒畅;可是如果他一声不响,我就担心他是在想心事。他永远不会再见到他的妈妈了;如果他还能唱,我觉得那是万幸的事。要是你年纪大一点,你会明白的,那孤苦伶仃的孩子的喧闹声会使你听了高兴的。”  所有不会说话的动物都有我母亲做它们的朋友。被人追赶的、狼狈的野猫一眼就认出她是它们的庇护人和保卫者。我们家一度同时养了十九只猫。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它们都是不幸的,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她坐下来的时候总爱在膝上抱着一只猫,但是她愤愤然矢口否认她爱猫胜过爱小孩;不过她常说,猫有一个优点,你抱腻了的时候,总是可以随时把它放下。  我小时候像任何一个小男孩一样讨人嫌,有一次一个邻居问我母亲:“你也信这孩子的话么?”“他是真话的源泉。”母亲回答说,“但是你不能用一只桶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泉水都打上来。我知道他的底儿,所以他也就从来骗不了我。我从他说的话中扣除90%的添枝加叶的话,剩下来的就是完美宝贵的真话,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母亲害怕蛇和蝙蝠,我便把它们藏在衣服口袋和针线筐里;除此之外,她是完全无所畏惧的。有一天,我看见那全镇无人不怕的科西卡恶汉手里拿着一根粗绳,追赶他那成年的女儿,扬言要在她身上把粗绳抽断。谨小慎微的男性公民们都给他让路,可是我母亲却为这位逃难者敞开了大门,等她进去,然后既不关门也不加锁,而是站在门口,拦住去路。那家伙诅咒、怒骂,还拿着绳子吓唬她;但她只是站着一动也不动,满不在乎,并且责骂他,羞辱他,奚落他,蔑视他,一直把他摆布得向她求饶,交出了绳子,同时骂了句亵渎神灵的粗话起誓,说母亲是他见过的最有胆量的女人。自那以后,他和母亲一直是好朋友。他在母亲身上发现了他长久感到缺乏的东西——一个不怕他的人。  有一天在圣路易斯城,母亲出门走到街上,她突然向一个正在用重鞭柄痛打马头的粗壮车夫冲过去,从他手里夺过了鞭子,然后好好地规劝了他一番,使他不得不结结巴巴地承认是他的过错,而且自愿提出保证以后决不再虐待马了。  母亲活到偌大年纪,每逢有马戏班子进城,总要起个大早去看热闹。她最喜欢什么游行啦、演讲啦、开大会啦、营火会啦、福音布道会啦——实际上各种各样的热闹,只要是证明不违背教义的她都喜欢。而且她对每次丧礼都必参加。她为这种爱好辩解说:要是她不去参加别人的丧礼,人家也不会来参加她的。  八十二岁那年,当时她住在基奥卡克镇,不知什么缘故,她执意要去参加密西西比河流域老移民的年会,一路上,虽然路途遥远,她却兴高采烈,青春焕发。她一到旅店就说要找圣路易斯城的巴雷特医生。人们告诉她,巴雷特医生已在当天早上动身回家,而且不再回来了。母亲转过脸去,满腔的热情全然消失,她要求回家去。回到家里,她静坐沉思了好多天,后来才告诉我们:她十八岁的时候,真心实意爱过一个年轻的医学院学生。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点误会,那学生便离开了当地;她也就立即结了婚,想让他看看她才不在乎哩。从那以后,她一直没有见过他,后来她在报上见到一条新闻,说他要参加老移民年会。“咱们到达那个旅店时,他走了不过三个小时。”她感伤地说。  这一感情重负在她自己心里压了六十四年,而我们大家谁都没有察觉。那一年还没有到头,她的记忆就开始衰退了。她总是给已经死了四十年的老同学写信,还纳闷儿为什么他们从来不回信。四年以后她去世了。  但是直到最后她那张嘴还很厉害。我早先一直听人家说过,在我出生后的头七年里,我是个主要靠药罐子过日子的病秧子,母亲去世的那一年,我问起她这件事,我说:  “我想您那时一定整天为我担心吧?”  “是呀,时时刻刻都在担心。”  “是怕我活不成吗?”  回忆了片刻之后——表面上是在追忆往事——  “不是——是怕你活下来。”  简·兰普顿·克莱门斯的性格,既鲜明又可爱,在我的作品里作为汤姆·索耶的菠莉姑母的形象出现。我给她添加了一点方言;本来还打算设法美化她一下,但没有想出任何办法来。  积极乐观的心态,决定着人的一生是否快乐。面对繁琐的生活,如果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困苦也会在其中变得不那么难耐,相反,如果内心充满消极悲观,那么,生活就注定会充斥长吁短叹,变得苍白黯然。  抱怨不会改变什么,唯有乐观的阳光才能够驱散生活的阴霾,带给我们充实和温暖。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