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心理训练-2

作者:刘丽 字数:36242 更新:2023-10-08 21:56:59

父母面对挫折的态度也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怒,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情绪失落,一蹶不起。你是否会因小的挫折和失败而大怒,还是总结经验,继续迎接下一个新的挑战?另外,幽默感也很重要,能够以轻松诙谐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这样的父母会成为孩子们很好的榜样。但有一点需要提醒你:你可以自嘲,但永远也不要嘲笑你的孩子。在合适的时候,跟孩子讲讲自己的失败体验或者曾经经历过的尴尬事,孩子会从你的故事中了解“错误和失败总是难免,它们会让人很不舒服,但有的时候也会带来好的结果。”(四)该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珍爱。孩子自信的来源不一定是学习成绩优异,也不一定非要擅长舞蹈或者钢琴,更多时候,孩子们最大的成就感恰恰来自父母对他的珍爱与骄傲。“我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种感觉非常好。所以,父母一定要留给孩子一些时间全心全意陪伴他。你一定要从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分出一点点时间来,专门留给你的孩子——哪怕是周末带他一起去超市采购。当这些成为日常生活的习惯,让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珍爱。孩子会知道,不管父母在做什么,不管生活中发生什么事,不管爸爸妈妈有多忙,他们一定会有时间和自己在一起,一起解决碰到的问题,他们才是父母心中最重要的人。(五)客观地挖掘青少年的闪光点。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和父母应以客观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父母要努力去发现孩子擅长做哪些事情,并且鼓励他去做。有些学生希望自己是班上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因而努力学习;有些学生学习不是出类拔萃,但经常在体育活中为班级争光等。在某一方面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挫败。不要强迫孩子学习或者参与某项活动。要努力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势,因势利导,不要强迫让孩子做不愿意或不擅长的事,那只会给孩子带来压抑和怨恨,也不可能实现所期望的结果。(六)正确分析失败。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正确理解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是成功必须走过的阶梯,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没有拒绝就没有赞同,要正确分析产生失败的原因,客观地评价挫折的来源和自身的情况。比如你的孩子没能被选上三好学生,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同学。”应该帮助他分析可能是另有原因或不足。这样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责任——有些时候导致失败的确实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做这种失败分析的关键在于让孩子看到:那些导致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七)鼓励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和失败。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与教他正视失败同样重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曾经有心理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表扬孩子成绩的时候,科学家采取了不同的说法。他们对一些孩子说:“你很聪明,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而对另一些孩子则说:“你很努力,你的考试成绩非常好。”几天之后,这些孩子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科学家告诉孩子们,他们的成绩不如上次好了。面对这样的结果,那些曾因为“很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表现出了很好的控制力并且愿意接受挑战。这是因为失败对他们来说只是意味着“还不够努力”。而那些因为“很聪明”而受表扬的孩子则显得缺乏对失败的忍受力,因为他们认为失败意味着“我笨”。应对孩子的成功提出表扬和赞赏,以予激励,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只要稍稍调整一下你表扬的方式,就能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掌握了一项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那些在困境中依旧能够快乐前行的孩子往往也是非常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孩子。鼓励你的孩子照顾和帮助他人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的好办法。美国加州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瓦尔纳博士在对700名出身贫寒的孩子的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中发现:那些在成年后个性坚韧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的时候就很乐意照顾别人,为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发现自身的能力——如果你可以帮助别人改变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适当地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或完成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他创造机会,自己解决问题,就能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抗击打能力,就能沉着面对生活的风暴。十、孩子受挫后的最佳应对方式因为自身明确的缺陷或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或者评价,将会激发一个人产生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动力的着力点将很稳定地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即通过改变并创造条件实现最佳效果。培养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首先是一个品质问题,反映一个人对待困难、挫折的理智程度,社会风险意识,对自我思想、情绪、行动的控制能力。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基础,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尽可能让青少年自己处理和决定自己的事,少奉承孩子,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进行积极的排解和疏导。忍受孤独——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帮助自己的人,人要有出息,必须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孤独与寂寞,在孤独与寂寞中才能卓尔不群。忍受屈辱——暂时的屈辱与苦难是磨砺一个人意志的机会,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可以坦然应对出现在面前的不幸,关键是我们要做好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忍受失败——机会的发生都存在于对失败的清醒认识之中,最重要的是要立即去做。这些都是发愤的思想前提,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忍受失败。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发愤的内容和形式,就是如何改变条件去达到最佳效果,这是发愤的核心。巴西有一个小孩叫桑托斯,他和巴西的其他小孩一样,从小酷爱足球。但是后来他得了小儿麻痹症,六次手术之后,虽然免于一死,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膝盖骨变形,脚尖向外撇,肌肉发育不全,右腿也是严重的畸形,他不能站立,只能坐在轮椅上行动。他看到街上的小伙伴们踢球,真是羡慕极了,有时候看得入迷,自己的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动了起来,可是当他的脚碰到轮椅上的挡板而疼痛难忍时,他又回到残酷的现实。正是这个孩子,经过顽强的锻炼,后来竟能站起来,丢开轮椅,能跑能跳,学会了踢球,而且成为国家队的主力,参加过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世界杯比赛,为巴西队连获两届冠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个桑托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加查林,加查林是火箭鸟的意思,由于他比赛时满场飞快地奔跑,使人想起巴西最常见的飞得最快的火箭鸟。加查林创造奇迹,首先在于他克制了自己的痛苦,他没有坐在轮椅上向隅而泣,而是行动了起来,积极地进行顽强的锻炼;其次,在于他看清楚了问题。他看出失败并未成为定局,只要努力,还有胜利的希望。更奇妙的是,他利用自己一只脚长一只脚短的特点,练出了在快速奔跑中灵活地突然转身变向的绝招,同时,利用左脚外撇的缺陷来做假动作,快速转身切入,成为世界足球史上的奇迹。这是发愤的经典案例,所以,当孩子受到挫折或者愤愤不平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等待着孩子自己去领会,然后去发愤,最好的办法是:1.与青少年共同分析“受挫”的真正原因。受挫通常是“条件”准备不足,而不是因为天赋不够或者人情世故,要找出“受挫”的真正原因,所以,要努力去创造条件、改变条件,争强好胜要有理由,要有方法。2.尝试着转移孩子受挫情绪。当孩子受挫时,最好是用适当的方法转移孩子的受挫情绪,如:最好的做法是找到立即可以圆满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孩子保持忙碌,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3.锻炼孩子经受考验和失败。古时候,有个渔人捕鱼技术很高,在当地被尊为渔王。但是,渔王的三个儿子捕鱼技术都很平庸。渔王很纳闷,就去向当地的智者请教:“我的捕鱼技术这么好,儿子们为什么会这么差呢?从他们懂事起直到长大,凡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了。可是为什么他们的捕鱼技术还赶不上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呢?”智者听完他的倾诉,问道:“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渔王肯定地点了点头。智者说:“你的失误就在这里。你传授他们技术,却没有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人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同样不能使人成大器。”渔王的失败在于只手把手地教给孩子顺利的一面,却从不教会孩子去经历挫折,吸取教训,直面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父母,像渔王这样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凡事一手包办,不愿看到孩子有一点点失败和挫折。殊不知这样做却是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埋下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中国有句俗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与其送鱼给别人吃,还不如教会别人捕鱼的技术。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能全部包办代替,要注意锻炼孩子经受考验、经历失败、总结教训、克服困难的能力。十一、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调适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青少年学生也不例外。但人在遭受挫折后的表现却大相径庭。有的人能从逆境中奋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前进中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才干,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的人稍遇挫折就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丧失了前进的信心与勇气。受挫后轻则寝食不安、无精打采,重则发生行为偏差,引起种种疾病,甚至诱发自杀行为。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挫折进行调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十分重要。(一)正确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勇敢面对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使人奋进。1.能增强个体情绪反应的力量。挫折是一种内驱力,它能推动个体为实现目标而做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大的精力,它又如苦口良药,逆耳忠言,有利于青少年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因而有些青少年遇到挫折,会百折不挠,愈战愈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社会上有许多身处逆境,但通过努力实现自己夙愿的佼佼者,他们的成功就是挫折和内驱力驱动的结果。2.能增强个体的意志力。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帆风顺,过于顺利,畅通无阻,很少遇到失败和不幸,万事由父母包办,那么,他们可能就会对各种困难体验不深,缺乏忍耐力,意志薄弱,一遇到挫折就逃避,其容忍力极小,很容易被击垮。现在青少年,从小受到溺爱和保护,在生活中很少受到挫折,如果家长和教师不能有意识地提供适量的挫折情境锻炼,再加上青少年自身认识、修养的缺陷和法制观念淡薄,则一遇到挫折就容易出问题,甚至犯罪。因此,现实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他们每战胜一次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就会强化自身的力量。(二)正确认识自己,制定恰当的人生目标。青少年应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轻易地否定自己,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可行的奋斗目标。1.通过生活经历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全方位的,包括自己的观念、价值、情感、态度、能力、气质、性格等,青少年应冷静、客观地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2.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俗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而,青少年应充分听取同学、朋友、老师、家长等多方面评价。尤其是背后对你的评价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对自己做出评价。3.从比较中认识自己。青少年可以通过与同伴的比较,找出自己的位置。此方法虽常带有主观色彩,但只要参照物选得准,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三)正确理解人生,不断完善个性。青少年要保持对学习、生活的乐观积极态度,不为挫折所困扰。因为成功的路并不平坦,生活环境也不是遍地鲜花。青少年即使处境艰难,也应该寻找积极因素,决不放弃取得微小胜利的希望;面对挫折,不应幻想奇迹出现,做白日梦,依赖他人拯救;更不能畏缩、自暴自弃;面对挫折应再接再厉,锲而不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以意志对付挫折,笑傲得失,将挫折转变为前进的激情。无数实践证明,凡是经过痛苦磨炼、饱经风霜、有高度修养的人,意志就更坚强,就能战胜挫折,并在战胜挫折中找到生活乐趣和自我价值。(四)掌握面对挫折和战胜挫折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的价值观念与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们产生良好心理和行为的前提。一些青少年学生在遭遇挫折后,由于没有掌握一些必备的调整心态的方法与技术,因而表现出萎靡不振。青少年学生如何获得面对挫折和战胜挫折的知识和技能呢?1.感悟挫折。挫折是人生中的一次小小不幸,是人生中的一块垫脚石,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他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让你站得更高”。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教育青少年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与对待挫折,认识到挫折的两面性、客观性与普遍性。挫折并不可怕,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在思想认识上消除对挫折的畏惧感。2.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力量和源泉,是胜利的保证。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会在挫折面前消沉下去。而一个有自信心的人,则会在挫折中自省,在挫折中崛起。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应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有了强大的自信心,青少年学生就能超越逆境,战胜挫折。要帮助青少年树立信心,让每个学生体会成功,在成功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3.寻求补偿。学生受挫后,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和情绪,充分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优势,以自己成功的行动获得满足来弥补原先失败的痛苦。如有个学生考试屡遭失败,自尊心受挫,但他在体育方面很有天赋,就在体育运动方面强化训练,终于在全市运动会上打破一项长跑纪录。他感到找回了曾失去的自我价值,在这种补偿中他找到了自信。4.将挫折转化为奋发的动力。失败不等于挫折,失败之后不一定保留挫折,只有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其说忘记挫折,不如说不要白白遭受挫折,应该积极地将挫折转化成动力,将挫折化解为成长的养分,从失败或挫折的经验中积累未来成功的经验。学生受挫后,应教育他将痛苦和悲伤的情绪转化为激发自己奋进的精神动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悲痛为力量,向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如有个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十分苦恼,这时教师及时帮助他分析学习成绩差之原因所在,鼓励他只有刻苦用功才能将成绩提高上去。(五)把握挫折的适度性。目前挫折教育是应我国的教育现状出现的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如何实施挫折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有的师长已意识到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过度关心、过度保护与过度限制,很容易使孩子缺乏挫折的磨炼而形成一种无主见、缺乏独立意识、过于依赖父母的心理。因而错误的认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要对孩子越严越好,目标定得越高越好。想当然的认为高的目标都能达到,那么,低的目标不就会迎刃而解了。殊不知,这种做法由于违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败后的耻辱、无助和沮丧心理,引起学生的厌恶、反感情绪。反而使学生对挫折教育持否定和排斥的态度,那么我们的挫折教育效果就不会落到实处。挫折教育决不是吃苦教育。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一定要以心理学、生理学及教育学知识为基础,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挫折教育的目标,善于把握挫折的适度性。目标定得太低,学生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定得太高,又容易使学生失去战胜困难的信心。“一顿饭吃不成一个胖子”,要保证挫折教育的难易适度和时间适度。难易适度是指在实施挫折教育过程中不能给青少年太大的压力,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给青少年一些有意义的挫折性,从而培养其抗挫折能力;时间适度是指在挫折教育过程中要控制好教育的时间长度和时间点,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的给予青少年挫折教育。(六)在挫折情境中提高抗挫折能力。自古英雄多磨难。人不经过艰苦的磨炼,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受不起严寒的考验。前俄国著名物理学家列别捷夫说过:“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儒学大师孟子也曾告诫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的抗挫折能力不是天生具备的生物本能,是在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中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技能和行为的练习,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战胜挫折,增强其挫折承受力。如在一些登山、旅游、夏令营、社区服务与义务劳动等耐挫活动中,青少年学生为了实现目标,就要积极地寻求摆脱挫折、走出困境的办法。在挫折情境下也培养起他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挫折情境中学到的应对困难、挫折能力等良好心理素质会使青少年再遇到其他的挫折情境时,克服依赖性,增强挫折耐力,使青少年学生在遭遇挫折后能做出积极主动的适应。(七)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与育人环境,如良好的社会风气特别是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是避免青少年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重要条件。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要加强净化社会风气,加强校风、班风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重视群体的力量,为消除学生的心理挫折提供良好的心理氛围与优良的学习环境。青少年学生在遭受挫折后,总会有不同程度的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果青少年学生生存的集体中充满着友爱、和睦、关怀和帮助的气氛,受挫者就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团结、融洽的集体中,感受到来自集体的爱,就会从中获得战胜挫折的力量。就能主动找朋友或师长倾吐心声,缓解受挫折的心理压力,尽快地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以积极的情绪情感,重新振作精神,恢复心理平衡。因此,教育者要教育学生通力合作、互助、谦让、相互鼓励,发挥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战胜挫折的互补性。在良好的心理氛围与优良的教育环境中,当学生受了挫折,来自同学的鼓励和教师的关心与爱护,是学生克服受挫心理、调节心理平衡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八)增强青少年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师长和同伴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挫折的认知和克服挫折的行动。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时,教育者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或是利用其他同学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或是自己以身作则,注意示范作用,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强青少年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念与决心。如有的学生学业受挫,感到无助,认为自己很笨,心灰意冷,对学习失去信心。这时师长要用榜样的力量,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怎样成长和如何获得成功的例子,用以说明只有在挫折中不断奋进,才有可能摘取成功的桂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可以与学生谈众所周知的爱迪生、牛顿等人最初在学校并不是优等生,甚至因为学业成绩差面临被开除的危险,但后来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奋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在榜样的鼓舞下,青少年学生就会感到挫折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树立起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再加之以实际行动,就能超越逆境,战胜挫折。(九)及时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惑。面对挫折,每个人都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强烈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果青少年自己一时无法走出挫折的阴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帮助和引导。学校和学长应当及时了解和咨询青少年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防治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当学生遇到心理挫折时,家长、学校要有对受挫学生疏导感情、摆脱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忧患。要了解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渊源,教给学生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宣泄不良情绪,学会自我调节。让青少年学生尽快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战胜挫折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十二、正确掌握消除挫折感的方法(一)消除挫折感的关键在于心理调适。1.降低期望,压力适度。青少年要从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小成功做起。压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个体的心理感受。当压力适当时,可使人产生积极进取、振奋的心理状态。不要有好高骛远的习惯,要脚踏实地,积累状态和趋势,从量变到质变。当压力过大时,就可能引起紧张、焦虑、忧郁、易怒等不良情绪,甚至情绪危机。如果不去调适压力,精神就长期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心理疾病。2.宣泄、倾诉等是能够释放精神能量、缓解紧张的方法。宜泄就是疏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要想使青少年减轻挫折带来的压力,就得让他们把心中的痛苦都说出来。让孩子淋漓尽致地吐露出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使其达到心理平衡。身陷挫折的人,总觉得心中有许多委屈,希望找同学、朋友和自己信得过的人尽情倾诉。青少年可以用宣泄压抑紧张情绪,向同学或朋友倾诉等方法消除挫折感。用各种方式把委屈说出来。3.活动释放法。可以采用借助活动把在挫折中所积累的能量排泄出去,使情绪得到缓和,如到操场上做些运动:跑步、打球,弄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心中的挫折感就会渐渐平息。4.幽默,自我解嘲。幽默恰当,可使人感到愉快,使生活增添情趣和活力,是一种积极的防御挫折的方式。青少年在遭受挫折时,不妨采用精神胜利法或自我解嘲等方法调节一下失衡的心理,冷静地看待挫折,用幽默的方法调整心态。5.改变环境、转移兴趣。青少年在遭受挫折时,往往一时不能从挫折中解脱出来,缺少“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肚量。这时,青少年可以采用改变环境,转移兴趣,找出挫折的真正原因,或者暂时将手边的工作放置一边,改换其他的内容,以此达到改变环境的目的。6.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是通过对受挫者的个别谈话帮助他出主意、提希望,把受挫者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让陷于苦恼的青少年摆脱矛盾,稳定情绪,保持较为理想的心理状态。青少年自己可以找心理老师、心理医生或者上心理网站,来消除挫折感。(二)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挫折教育,以增强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尝试。1.提高挫折的耐受力。多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进行教育。一类是自然环境挫折。“环境是要人来改变的”,对人力所不及的自然挫折做到有心理准备。一类是社会环境挫折。由于社会条件的某些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和动机可能无法实现。如果对此准备不足,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一类是个体需要挫折。一个人常常为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方面的和谐完善,这就是自我实现,当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能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要明白动机和目标,能力和期望永远有差距。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挫折耐力就会逐渐提高,做到宠辱不惊。2.战胜挫折的信念教育。教育青少年以坚定的信念做支撑,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面对各种考试或竞赛名落孙山等严重挫折,如果缺乏信念、失去信心,就会前功尽弃。如果坚定信念坦然面对,吸取教训、重振旗鼓,就会战胜挫折。3.克服挫折的行动教育。克服挫折的务实行动,一般有以下四种:(1)升华,变挫折为向上的动力;(2)加倍努力,在措施上加大力度;(3)改变策略,降低行动目标或重新选择达到目标的方法;(4)补偿,亦即人们常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以其他方面的成功,弥补某一方面的缺陷,仍不失为明智之举。4.挑战挫折的实力教育。战胜挫折也要靠自身实力。事实说明,只有具备雄厚的实力,才能当挫折出现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挫折,青少年学生一方面要冷静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仔细审视自身的优劣,扬长避短,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精于谋划,巧用方法,出奇制胜。人只有不断向更新更高的目标挑战,只有勇于和善于超越自己,尽可能多的、好的具备立身于这个世界的技能、技巧和心理素质,才能沉着冷静笑对挫折。以上几种教育方法,构成了挫折教育的基本内容,在教育实践中应同步实施并有机统一起来,采取适当的科学的形式实施挫折教育。十三、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一)从多方面入手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1.正确评价自我,树立信心。让青少年了解世界很大,天外有天,事物是发展的,不是绝对的,“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是永恒的真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了解自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这对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中克服困难,提高抗挫折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理想、锻炼目标,有针对的给予指导,让学生更好的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战胜挫折和困难的重要法宝,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又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教学中,有意识的设置适宜的困难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3.设置困难,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能力。可以通过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人为的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困难和战胜各种内部(生理、心理)困难和外部因素造成的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完善自我。练习者在一次次失败中感悟挫折,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体验战胜挫折的愉悦。排除心理障碍,使学生能够从挫折中走出来,让他们感受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在成功时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在失败时,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从失败快速走向成功。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鼓励,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困难和挫折,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成为未来生活中的强者。(二)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现代的青少年很多都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青少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青少年学生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设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心理准备,遇到挫折就会犹豫不前。人生并非处处美好、顺利。人们在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处处都可能出现挫折。2.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本身不是好的事情,挫折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理的痛苦,行为失控;另一方面它又可给人以受益与磨炼。青少年学生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一方面可以磨炼意志,增长智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看见挫折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有时适当的挫折还会激发人的斗志,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另一方面挫折也可以使人消沉,帮助青少年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3.正确适当的设置期望水平。青少年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由于对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所以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因此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适当的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4.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炼,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歌德曾说过:倘不是就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这样才能从逆境中奋起。5.创设条件,改变环境。情绪反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产生。因此改变挫折引起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就可以达到消除消极情绪的效果。6.合理的宣泄。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必须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否则积累过多,容易导致精神失常。7.寻求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通过个别交谈,排除心理障碍,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理想效果。不可忽视的任性心理一、任性的孩子处处碰壁“现在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任性,真拿他们没办法”;“我的孩子很任性,应该怎样教育他。”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青少年经常惹老师生气,让父母头疼,而这往往是由于任性造成的。那么,什么是任性呢?所谓任性,是指对自己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抗拒、不服从别人管教,不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不管正确与否,只要是他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不按照他人正确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从心理学有度来看,任性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孩子的任性心理得不到纠正,会妨碍其心理健康和心理正常发展。因为任性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就会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有时候,家长以为,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是“天然的合理”。有的家长认为只有这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孩子,会使孩子获得“幸福”,否则就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然而就是家长们所谓的“好心”,培养了孩子的任性,给孩子制造了痛苦。任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事事都不顺心,觉得好像人人都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感到非常痛苦,经常碰钉子,受打击,遭受挫折。对他们的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他们自己又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总是与周围的人和事处于一种对峙状态。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酿成心理的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等。这样的坏习惯必须及早纠正,否则会造成很多的痛苦。现在的大多数青少年生活在“四二一”式的家庭中,从小被视若掌上明珠,有求备应,备受长辈宠爱。一些家长平时对孩子迁就、放任、纵容,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事事都由着他们的性子来,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些青少年无限地放任自己,不顾及他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就非做不可,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遇事就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势。然而,生活的周围不都是为满足青少年自身的种种需要和要求而设置的,别人也不能完全听从自己的“支配”和“调遣”,任何人不可能随心所欲。二是与此正好相反,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欲望,不管是否合理,就凭借自己的权威,断然拒绝。家长的无理、粗暴,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凡事只要坚持就是胜利。三是父母在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也会使他感到父母是可利用的,进而放纵自己。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感到事事不顺心,觉得好像老师同学都有意跟自己过不去,就不可能快乐地学习。如任其发展,任性的孩子长大了就可能发展为刚愎自用、钻牛角尖的人,这样的人难以与别人合作,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将会严重影响我们自身的健康成长。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对已为父母的人说过:“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得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这位一百多年前的教育家举例说:“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钟楼上的风标拿下来给他们,竟要人拦住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好让他们多听一会儿行军的鼓声……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他们的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骚中度过的。像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吗?”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25.4%。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过分呵护。大学生马晓明因被劝退学就杀死父亲、奶奶,清华大学学生“伤熊”等这些看来不可思议的低级犯罪,却时时发生在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确实令人费解。青少年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一直都一帆风顺,自我定位过高,对挫折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坎坷、挫折或突发事件,容易产生心理压抑甚至是过激行为。面对任性的孩子,家长应该制止时就制止,一味迁就孩子的任性,怕孩子受苦反而不会给孩子一点点幸福,会害了孩子,因为总会有满足不了他的时候,总不能让孩子任性一辈子。家长要想真心爱孩子,就要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从小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孩子,不能让他们养成任性的毛病,免得让孩子任性一时,痛苦终生。二、客观分析孩子任性的需求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孩子任性也是一种需求的表现。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孩子特别任性,为达到某种目的甚至会大哭大闹,把家长搞得精疲力竭仍不罢休。人们往往把这种任性错误地归咎于独生子女太娇惯,其实这种结论过于简单、武断。任性一般是从幼儿时期养成的坏习惯。幼儿随生理发育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对待周围事物,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瞻前顾后的分析,而仅凭着自己的情绪与兴趣来参与,尽管一些事物往往是对他不宜、不利,或者是有害的。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玩气球,妈妈不小心给碰破了,孩子会顿足大哭,怎么哄都哭闹不止。妈妈会认为孩子任性,无理取闹,可妈妈没有从心理角度去分析,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伤心?这是因为孩子已经把这个彩色气球“拟人化”,把它当做自己的“玩伴”,气球破了,“玩伴死了”,自然会使他“伤心欲绝”。婴幼儿的这种心理得不到理解和安抚时,无奈中只得以哭来抗议。其实,苏苏仅觉得那小汽车有个闪亮的灯,好奇那个灯为什么会闪亮而已。当这种心理需求得不到安抚时,她就与妈妈作对,以哭来抗议。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处于独立性萌芽期的幼儿,一切事物都想弄个透彻,一切事物都想亲力亲为,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原本是好事。但是,这种“亲力亲为”的心理,往往会在不合情理中表现出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切不可简单地以孩子任性来对待。这种任性,实质上是一种与父母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又在于父母初始没有重视他的心理需求。否则,孩子的任性就会越来越严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任性的表现会越来越严重。这实质上是一种与家长对抗的逆反心理,多因家长初始没有理解和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所致。所以,年轻的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理解和接受孩子的心理需求。任性虽然在幼儿期表现较典型,而有些孩子到了青少年还保持着任性的坏习惯,这多半是由于从小就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父母及教育者又没有及时地给予帮助和纠正,一直到青少年了,还依然任性撒娇,发展深了,就会我行我束,不受任何人任何规章的教育和约束,极易走向犯罪心理。所以解决青少年任性之本还要从幼儿时抓起。三、孩子任性是家长之过当今社会,父母大多过于宠爱孩子。孩子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什么,可谓百依百顺。这样容易促使孩子任性。一旦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便会大哭大闹,直至达到目的为止。任性往往是溺爱的结果,孩子有时会用不理睬父母、赌气、发脾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你若不坚持原则,一味满足他,孩子就会越来越任性。可见,孩子任性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惯出来的。人的性格形成与教育、生活环境、家庭气氛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孩子的性格在学龄前已初步形成,但不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成熟,并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应该从小抓起。首先,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千万不可打骂,应当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其次,父母的言行要一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好哄、好骗,往往不假思索就许下诺言,结果实现不了,造成孩子心灵的伤害和对家长的不信任。第三,不要吓唬孩子,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用一些可怕的事物来吓唬,久而久之,孩子便变得多疑、胆小怕事。第四,在孩子犯错误时,特别是犯“滑稽”的错误,家长不要嘲笑和模仿孩子的错误,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儿,分析为什么错。总之,好的环境与好的教育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四、善于发现任性孩子的优点有一个叫思思的同学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可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印象都很差,说他脾气大得很,只要有一点事情不顺心就大哭大闹;非常任性,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讲的话他高兴了就听,不高兴了就拗着来,整一个惹不起的主儿。教过思思的老师一提起他无不大摇其头,说这种孩子真没救了!思思真的没救了吗?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让老师对思思有了不同的看法。那天上手工课学插花。思思对插花很感兴趣,当其他同学还在吵吵闹闹地不知如何下手时,她已经在凝神观察摆在台上的花束,并尝试着照样一枝一枝地插。下课后老师见思思在一教室门口凝望,就走过去问他:“思思,你在看什么啊?”思思挠了挠头说:“我想看看那些鲜花怎么插才好看。”原来那教室里放着几天前学校庆典时摆设的大花篮,思思是跑到这里观摩学习来了。原来,任性的孩子也有他的优点。这件事之后,老师对思思的任性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一般觉得任性的孩子霸道、令人讨厌,但其实,换个角度看,任性的孩子大都好胜心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做事也更专心投入,而且非常有耐性。如果孩子能把这些潜在的特质用在学习上,而不是满足自己的一些自私、无理的要求,那将来很可能成就大器呢!如何让思思把他任性中执着追求的一面用在学习上,而克服他不顾别人感受、无理取闹的性格缺点呢?思思的自尊心很强,以前他犯错误不听话时,老师往往严加批评,但他越受批评越不改正,有时候还会顶撞老师。针对他的逆反心理,老师尽量避免在他犯错误时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或指责他,而是在课后的闲聊中暗示他这样做不对。针对思思爱思考、好钻研的特点,在课堂上,老师有意先提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暗示大家留心听讲、回答问题。发现思思对老师的提示很在意,每次都抢着举手回答。老师让他有机会在同学面前展示他优秀的一面,然后大加鼓励,强化他的自信心。老师借机提醒他,如果能改掉任性的毛病,就更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尊重。一段时间过后,思思的脾气收敛了许多。虽然偶尔也有任性耍赖的时候。其实,每个孩子的性格中都有着一些闪光点,任性的孩子也不例外。如果父母、老师能够因势利导,让孩子扬长避短,细细观察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发现他们身上的潜力,不因孩子任性就全盘否定他,一定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五、任性形成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如果放任任性,将会导致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一般来说,孩子任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任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的孩子任性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的要求,有的则是想得到别人的承认,有的是因家长的教育不当。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得对不对,一概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的意愿、想法,只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想出各种方式让孩子就范,这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也是形成任性的原因;另有一类家长经常当着别人面数落孩子,爱用讽刺、挖苦的语气和孩子说话,虽然是为孩子好、哪怕家长说得再对,也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孩子为了面子,为了和家长对抗,故意任性犯拧。同伴交往机会丧失。现在居住条件使大多数人生活在高楼里,使得孩子从小多由成人陪伴,由于亲子交往经常是一种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中,如果没有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由于孩子任性的表现千差万别,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不可用一个模式去套,应按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对策。六、家长如何对待任性的孩子孩子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和人类的未来。但是我们却不断听到和看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受侵害的事实,这是所有父母都不希望发生的。我们应当在精心养育孩子的同时,更加关注其性格的形成、心灵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家认为,作为家庭一名成员,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原因,而是跟家庭其他成员和这名孩子的交往模式有很大关系。当父母、老师发现孩子的某些心理行为问题需要纠正时,就必须从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模式入手,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改变这名孩子心理行为问题的目的。任性孩子的表现是对家长的正确劝告故意不听,稍不如意就犯拧,拧劲一起来,家长怎么说也不行。任性的孩子总爱拿“不吃饭”、“大哭大闹”为手段要挟家长,一旦他们通过这一番折腾最终“如愿以偿”,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任性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如果干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没有任何约束,性格就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就会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越发不冷静、爱发脾气。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有些“任性”行为是家长屡屡“让步”的结果,那就应该由家长来改变“让步”这一强化物。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对于不良行为,家长的态度要旗帜鲜明,而且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决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改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对于孩子来说,最大的惩罚莫过于被父母冷落。只要父母下得了决心,孩子是赢不了这场持久的“冷战”的。但前提是全家人在认识上和行动上要步调一致。雯雯的父母最怕的是孩子会哭“昏过去”,其实这种情况很少真正发生。就连雯雯的妈妈也发现,雯雯即使是在哭闹最凶的时候,也还常常在偷眼观察大人们的反应。当然,如果真出现什么异常现象,例如有的孩子会哭得呕吐,还有的甚至会做出某种自残的举动,家长不能置之不理。但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干预的同时,也仍然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当孩子的这类行为始终收不到效果时,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就会降低,多次尝试后就会逐渐消退。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主要表现为固执、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等;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所以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父母就会对孩子不满,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天长日久更助长了孩子的这种行为。那么,当孩子出现任性、不听话的行为时,家长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才算是明智、有效的呢?面对任性的孩子,家长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脸地一顿打骂,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该怎么办呢?根据国外的一些行为科学家的研究,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长参考。1.沉着冷静地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是对的。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办法把难题巧妙化解。2.冷处理。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事后,家长可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对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带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审视他,强制他休息片刻。3.转移注意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由于其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可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在孩子任性时,家长应动脑筋想办法,如给孩子讲个故事、猜个谜语、说个笑话或叫他去干点别的事情,以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高高兴兴地服从大人的要求。家长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4.暂时回避。有时孩子任性发作时很激动,对于要求不能满足就要纠缠不休,家长一时难以说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耐心,应让孩子冷静下来,先不去理他,使他自觉没趣,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切忌”武力”解决。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合理的应给予满足,一时不能满足的,也要给孩子讲清道理。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一定不能迁就,否则,孩子会更加任性。5.一个温柔的暗示。在孩子任性时,可以采用一个温柔的暗示,来引导孩子不要任性下去,而不是强硬地压制他的行为。6.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例如,从小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睡觉起床后把小枕巾盖在枕头上,久而久之,他也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任性的毛病从小就要加以杜绝。7.对可能发生任性的情形提早预见。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打好预防针。比如带孩子到商场之前,要估计到孩子会要求买玩具,一旦得不到满足也许会耍脾气。家长在从家里出发前就要和孩子讲好条件,看到喜欢的玩具只许看一会儿,不能买,不听话就不带他去商场了。如果孩子表现好,家长可以表扬鼓励他,甚至可以给他买个小礼物以示对“不任性”的奖励。8.对比诱导。任性的孩子好胜、自尊心强,可使用对比诱导法,用他所了解的英雄伟人的事迹与他的行为进行对比,让他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受到刺激,使他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问题,主动地改变自己的任性行为。9.以身作则。家长要注意检查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比较任性。家长的任性往往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任性。因为“孩子是家长的影子”,所以说家长处处要以身作则,此外,切忌以家长的任性来对待孩子的任性,这样做,孩子的任性非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因为家长实际上起着“榜样”和“示教”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只有先纠正家长的任性,孩子的任性才能迎刃而解。10.态度要坚决。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因此,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绝对不能让步,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怎样使性子,甚至不和大人说话,自闭,都不能有任何迁就的表示,态度要坚决,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底。11.让孩子多与他人交往。目前,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溺爱,又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形成这种性格的青少年,在外面和同学相处困难,一不顺心,回家更要耍脾气,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应多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与同龄人交往时,同龄人是不会事事顺着自己,对别人任性耍脾气的结果可能就是“没人理了”。慢慢地孩子会因此意识到任性的坏处,并且在和同龄人交往中改变任性的坏毛病。12.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就会按时吃饭了。13.注意把握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技巧。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让孩子”蹦一蹦能够得着”,即应该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不是孩子怎么付出努力都达不到的过高要求。提出要求时,要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此外,提要求的口吻,应是肯定、亲切的,这样更易于被孩子接受。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有些青少年之间的交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语言”,这与任性、霸道不是一码事,学生们在电车上也满不在乎的大声讲话、吹牛,被车里的人听到了,丝毫没有不妥的感觉。这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强迫父母答应无理要求的任性是大相径庭的。青少年的“自我中心性”随着身体的发育到上小学中年级时开始消退,并随着朋友关系的增多而转向社会性发展。如果一个孩子上小学还是任性,家长要耐心等待他们成熟、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如果任性的毛病一直维持到中学,甚至走向工作岗位,那么就会影响他们与他人正常的交往和工作,也是及其不完善、不成熟的人格体现。七、让青少年有个性而不任性通常所说的“有个性”是指有主见,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合理行为。任性也表现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却是无理取闹,即所坚持的不是合理的。怎样才能使孩子既保持个性又不任性呢?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家长们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1.尊重孩子。如果不尊重孩子,不管孩子提的要求合不合理、有没有可能实现,都一味地给予否定,孩子因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产生对抗心理,容易形成不服管教的性格,或是不敢提正当要求,一味顺从大人,行为畏缩,胆小怕事。2.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给予满足,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必然为所欲为,自私自利,不讲道理,任性胡为。对于不合理的要求,不要采取强硬措施驯服孩子,应因势利导帮助孩子增长自我控制力。因此,只有得到尊重又不受迁就的孩子,心理才会健康发展。3.延缓满足“延缓满足”就是当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家长不是马上满足,而是间隔时间或有条件的满足。让孩子明白需要的满足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让孩子学会等待,很多家长都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如要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等,都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是很好的现象。但要注意一些条件限制,如让孩子只能在几套方案中选择,超过了条件限制便不能满足要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放弃不合理的要求。害人害己的自私心理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是指自我;“私”是指利己;“自私”指的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所以常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说法。不同程度上的自私表现不同,轻微一点是计较个人得失、有私心杂念、不讲公德;严重的则表现为为达到个人目的,诬陷他人、铤而走险。虚荣、嫉妒、报复、吝啬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美男子邹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来访,徐公走后,邹忌便问妻子、小妾、客人,他与徐公哪个长得更英俊,三人异口同声说邹忌长得更美。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认为妻子是偏爱他,小妾是害怕他,客人是有求于他,他们不讲真话,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所以《书·周官》就提出“以公灭私”,孙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为公”的主张。自私,首先是一种心理动机,这种心理活动,集中表现在某些人为追求个人利益或私欲而冥思苦想,煞费苦心。自私心理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私欲行为的产生,而一旦私欲得不到满足未达目的时,就会产生各种不正常甚至反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称之为“欲求不满”。欲求不满的心理又会迅速引发种种偏离行为。诸如情绪忧郁、压抑,有的甚至酗酒、嗜烟、情绪暴躁,对周围一切事物反感,甚至失去理智。现实生活中,因此而伤身害己或害人者不乏其人。其实,即使那些通过非正当手段暂时满足某种私欲的人,也并非心安理得。人的心境能否保持平和,情绪是否愉快,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病理学的实践早已证明,暴伤脾,郁伤肝,火攻心,惧伤神。这些道理已成为日益普及的健康常识。有道是:“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应当成为人生身心健康的座右铭。努力培养和造就自己无私的胸怀,是人一生身心健康的保证。一、小气是自私的坏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孩子特别小气,不准其他小朋友动自己的东西,不愿与其他孩子分享物品,家长在感到难堪的同时要重视小气带来的危害。造成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造成的。小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孩子对心目中一切物品常理解为是“我”的,从未感受到别人的需要。如“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2.父母自身行为的影响。如:邻居来借物品,父母怕东西被弄坏而表现出的故意搪塞,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影响。3.教育上的问题。在与同伴交往时,孩子看中了同伴的玩具却遭对方拒绝,因此,当别的小伙伴向自己借玩具时也表现出小气行为,父母见后,没有正确的引导却给予一些赞赏,这样,孩子的小气行为便愈发严重。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什么事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如:好吃的菜让孩子先吃,好的水果让孩子先挑……这在很大程度上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心理,而一旦孩子出现小气行为后,家长不但不重视,还往往错误地认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有两三个孩子便知道分享了,长大自然就好了。”其实,这是对孩子自私行为的掩盖,如不及时发现和改正孩子自私的坏习惯,是会害了孩子的一生的。二、自私的特点1.深层次性。自私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人有许多需求,如生理的需求、物质的需求、精神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等。需求是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人的许多行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需求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法律法令的制约,不顾社会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2.下意识性。自私心理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它的存在与表现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有自私行为的人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病态的社会心理。3.隐秘性。也有一种人,因自私行为而引起公愤,但已养成习惯,为了逃避舆论的谴责和社会的惩罚,便常常口唱高调,故作姿态,或者偷偷摸摸地占别人的便宜,在谎言和假象之中,隐藏其内心自私的本性。如有些青少年内心深处从不愿意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自己会做的习题不愿意告诉别人,还谎称自己不会,其实是自私的心理在作怪,不愿与他分享,不愿与他人共同进步,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自私的行为。三、自私心理的成因分析自私行为的病因可从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客观方面看,我国是人口众多、自然与社会资源十分有限(自然资源包括耕地、山林、淡水、物产、消费物资等;社会资源包括财富、权力、信息与社会关系等)。社会中任何个体或群体、集团都需要一定的资源,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目前我国各项资源的数量、种类、方式在占有和配置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合理之处,对资源的权力、行业、部门垄断还比较严重。于是,缺乏资源的一方会采用非正当的方式去交换。另外,社会文化的积沉和社会制度法律不完善,也是客观原因。从主观方面看,个人的需求若是脱离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人就可能表现为自私行为。另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自私自利之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敏感性极高,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对他人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缺少奉献精神的人。四、自私的表现与危害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有很强的渗透性与传播性。除了社会上少数品德高尚的仁人志士外,处在世界观、品格形成期的大多数社会公民在不同程度上都存有私心杂念。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1.不讲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广大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可是有些却漠然视之:如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违反交通规则;你这里刚坐下学习,他那里把音响开得震天响;有的居民楼,每家每户收拾得干干净净,但走廊过道上却无人打理,垃圾成堆等。自己的东西爱护有加,公家的财产却随意浪费,这些都是不讲公德的表现。2.嫉妒他人。自私的人嫉妒心强,有些青少年心目中只有自己,根本不能容纳别人。如果谁的本事比他强,取得了好成绩,甚至在容貌、身材、年龄方面超过他,就会心生嫉妒,于是想方设法诋毁、为难、孤立比他强的人。嫉妒心有时会把人引入疯狂的状态,甚至会导致青少年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等最蠢的行为。3.感情自私。感情自私常表现在恋爱婚姻家庭中。有些人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在恋爱婚姻中玩爱情游戏,玩弄异性,用甜言蜜语欺骗他人;有些青少年会因恋爱对方与其他异性交往而心生嫉妒,甚至与他人交恶,不能正视青少年男女恋爱应给予对方的自由,将对方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凡自私的人,都有这样的病态社会心理,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公家的事小,自己的事大”、“利人者是傻心,利己者是聪明人”、“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这些心态经社会心理的传播,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的畸形心态。这种社会上的畸形心态也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了污染,社会风气的败坏和丑恶现象也对青少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青少年人群中自私心理的膨胀也使青少年的人格培养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五、青少年如何应对自私心理“孔融让梨”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在现代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不自觉地或不知不觉地以家庭的“中心人物”自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私的性格,这就提醒我们,家长在把希望和爱倾注于孩子身上的同时,千万要阻止他们自私心理的无限膨胀。在家庭里,孩子应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衣食住行玩都应该由家长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合理的安排,切不可迁就他们的不合理要求。现代的独生子女,处于众星捧月的氛围,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呵护使他们的自我意识观念增强,吃要吃好的,穿要穿好的,玩要玩高档的玩具,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一旦达不到要求,动则耍脾气,有些家长看不得家中的“小皇帝”发脾气,看不得孩子不高兴,不管其要求合理不合理,一切依从孩子,没有原则性,这是滋长青少年自私观念的温床,任其发展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要纠正孩子的自私观念,不合理的要求就不能给予满足,甚至是合理的要求亦不可百分之百地给予满足。自私是每一个人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都会存在的一种心理,但有的人会巧妙规避这种不良心态,而另一部分人却避免不了,在与人相处时,自私的表现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影响自己的社交。有的人自私心大,不战胜对方,决不罢休;也有的人自私心小,打不过对手,宁愿推让。过分的自私心理也会让一个人变得痛苦,忧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是其最大的任务,在考试的时候,自己总想超过别人,同学问你一道题,你的自私心让你不想告诉他,生怕他考过自己,超过自己,但心理却又十分不安,这是自私的心理在作怪。自私会使人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等。克服自私也并不难,只要你自爱、自尊、自律,勇于克服自己的自私,那么,自私就会离你而去。用自己的意志克服它,用自己的意志战胜它。欲望是滋生自私的根源,欲望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对儿童,家长一味将他置于只享受,满足欲望,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地位,要让他们懂得欲望的满足和履行义务同等重要,要学会主动与他人分享。在家务上,让青少年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让青少年自己感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有自己的义务。这样,孩子才会养成尊重长者,关心他人,而不会事事只想到自己。六、自私心理的调适方法1.内省法。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某些心理现象,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到危害和问题,从而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2.多做利他行为。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找到自己的快乐,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3.回避性训练。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一旦产生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即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4.学习赠与。可常常鼓励孩子把旧时的物品(玩具、衣物等)赠与邻家的弟弟、妹妹或捐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也可在节日里,让孩子向同伴赠送礼物,从中体会赠与感受。另外,家长应正确给孩子以适当的鼓励,如孩子有好东西与人分享时,家长应给予及时的肯定、赞许,孩子将会逐渐改掉小气的毛病。5.父母自身也应以身作则。有一则笑话,一对夫妇对儿子百般呵护,有求必应,而对父母却千般挑剔,某一天,这对夫妇对父母的恶劣态度被儿子看到了,其子大声叫喊:“我记住了。”,其父母问他记住了什么,其子说:“我记住了你们怎样对待祖父母,看我长大后怎样收拾你们。”父母哑然。可见父母自身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损害健康的嫉妒心理嫉妒是对他人的所有优越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它俗称“红眼病”。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青少年一方面由于心理发展不完全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交往范围日益的扩大,置身一种充满竞争的环境,于是个别差异在相互交往中被突出了,由此而导致的优越地位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激发起一个人的奋发图强的精神,这是积极方面,但也可能使人因此而产生嫉妒心理,由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无力或不愿改变现状,于是就会对对方表示不满、愤恨,甚至加以损害。青少年的嫉妒具有明显的外露性,有时还具有攻击性,破坏性。青少年嫉妒心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工作。学业优秀,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为嫉妒的对象。(2)爱情。爱情是青少年向往并追求的一种美好的情愫,然而也容易被感情烧得头脑发昏走向嫉妒的极端。可以这样说,爱情与嫉妒是一对双胞胎。有追求没有得到爱情的一方极易对被追求者或收获爱情者产生极强的嫉妒甚至是恨,妒火过盛,则容易把爱情之花烧得枯萎,甚至导致杀人或自杀的严重后果。(3)才貌。优秀的才能和俊美的容貌容易使人得到幸福和成功,而才貌一般者则要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嫉妒心理便由此而生了。一、嫉妒心理的表现和危害(一)嫉妒自卑的女孩。小婧自述:“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女学生,今年15岁。从小学二年级起,就住在姑姑家,和姑姑的女儿(我的表妹,14岁)在一起。同住的还有我的爷爷奶奶。我和表妹一直是同班同学。我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每年只回来两三次。近年来,当我拿起这令人难以说出痛苦的考试卷时,就想哭,我曾经很厌烦地撕过考试卷。我感觉自己很笨,考试常考不过别人,还常常听有人说:’这么大了,还上小学!’也曾经想过去死,想过不再上学,远远地离开再也不回来,总感觉到老师、同学在嘲笑我。虽然还在上学,但是总抬不起头来,还常常是人坐在教室里,心里却胡思乱想,学不进去。就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在关心我,没有属于我的东西。与我的情况相反,我感到表妹简直就是老师的掌上明珠,不管什么事,老师总是喊她去做;而感到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如同一棵小草。我真不明白,她的成绩为什么那么好,而我的成绩却最差,我成了世界上最笨的人。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天,我一点勇气也没有,也不想再上学了,学习知识对我有什么用呢?两个星期前,我父母回来一次,因为我哭鼻子,妈妈骂了我一顿,我也与妈妈吵了架,父母批评我学习不好。当时我心里烦死了,现在仍旧很苦恼……”小婧由于缺乏父母之爱,产生了情绪障碍,她心情自卑、沮丧,并且嫉妒表妹。要从调节她的情绪,并帮助她树立自信心开始,使她鼓起勇气,克服困难,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二)嫉妒心理的表现。1.不承认别人的成绩和进步。别人明明成绩好,进步大,或某方面发展较快,却视而不见,不予承认。2.贬低别人的成绩和进步。这与第一种表现常常伴随发生。贬低的方式,常见的是把别人成绩、进步的取得说成是偶然的、投机的。如说某位同学“死读书”,“靠死记硬背才得好分数”,或者说他“运气好,题目给他猜中了”。有时候,以明褒暗贬的形式出现,话讲得很好听,而其中的味道却是酸溜溜的。3.对成绩、进步比自己大的人表现出整体的怨恨。对嫉妒对象的所有行为都表示怨恨。这时,嫉妒者的理智已经为嫉妒所主宰,造谣中伤、幸灾乐祸、挑拨离间、公开侮辱等极其错误的行为都可能发生,其后果是破坏性的。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三)嫉妒心理的危害。嫉妒心理是一种破坏性因素,是一种微妙、强烈而又隐藏的消极情感,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生活、人生、工作、事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是一种病态心理,正如培根所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1.嫉贤妒能,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憎恨或怨恨能干的人,必然在言行上有所表现,或耍态度,讽刺打击;或制造尴尬,疏远冷淡;或造谣中伤,诋毁对方。所有这些都会严重破坏友谊。2.嫉妒心理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善嫉妒的人心胸比较狭窄,不但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而且在嫉妒别人的时候,自己也痛苦不堪。不仅在生活上是苦涩的,精神上备受折磨,而且还给自己生理上造成危害,加速衰老的过程。嫉妒往往滋生出无名火,往往表现出心情烦躁、神情沮丧。嫉妒能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肠胃功能失调,导致心血管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同时,他在良心上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自责,因而在心理上陷入苦海,不能自拔。可见,嫉妒实质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正如诗人艾青所说:“嫉妒──心灵上的肿瘤。”巴尔扎克也说过:“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3.容易使人产生偏见。嫉妒,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程度有多大,偏见也就有多大。偏见不仅仅出自于一种无知,还出自于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4.压制和摧残人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对人才的评价和使用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及时地、合理地使用。有位历史学家曾断言,中国社会自唐代以后开始走下坡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嫉贤妒能的现象日趋严重。5.影响人际关系。嫉妒别人的人,总想方设法贬低他人,有时还讽刺、打击、诽谤、中伤他人。荀况曾经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三、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要了解青少年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只有了解了青少年产生嫉妒的原因,才能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嫉妒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二是心胸狭隘。(一)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主要原因。从起因上看,主要有因竞争受挫而产生的嫉妒心理;有因教师对他人的表扬而造成的嫉妒心理;有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有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产生的嫉妒心理等等。1.环境影响。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面议论、贬低别人,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2.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个同学,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人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3.人的公平合理。人是要求公平的,当公平畸形发展,就可能导致嫉妒。嫉妒是公平心理的消极反映。如果不在同一个公平层次,比如说在特定时间条件对另一个人另一件事自愧不如,就不会产生嫉妒。一般而言,在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他们都比较“安分”,他们已习惯于做“弱者”,一时得不到表扬和没有表现的机会都无所谓;但能力较强的孩子,则因为能力较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而又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会对别的有能力的同学产生嫉妒。再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因为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而做得不如别人好,也可能由羡慕而产生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经常受到夸奖、家长比较溺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二)嫉妒心理的发展的三个阶段。1.程度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不易觉察的潜意识中,如自己与某同学相处很好,对于他的优势名誉、地位等并不想施以攻击,不过每念及此,心中总会感到有一种淡淡的酸涩味。2.程度较深的嫉妒。是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的。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做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3.非常强烈的嫉妒。嫉妒者此时已丧失理智,向对方作正面的直接的攻击,希望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这往往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三)克服嫉妒心理的三要素。1.增强认知修养,善于觉察、监控、调适自己的过敏性情绪体验。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认识过程的认知。在这里我们把它扩展为一个人对自己整体心理活动过程的认知。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意识指导下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和对自己的情绪心理过程进行认知,都是意识对自己心理活动过程的反省认知过程。一个认知修养好的人,能够在嫉妒心理产生时,及时地觉察到自己正在对某一刺激产生过敏情绪反应。知道老师表扬某人这件事,并不值得我如此痛苦,而是我自己在潜意识地产生过敏性痛苦。能够觉察这一点的人,其消极情绪就不会泛滥起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认知修养良好的人,应该能够在任何消极情绪泛滥时,通过适应的肌肉活动,深呼吸练习,认知调解等,将消极情绪平息下去。2.培养正确观念,保证正确思维。一个认知修养好的人,当她连连产生对某人的不利认识、思想、行为或态度等时,会自觉反思:究竟真的是某人不好,还是由于我自己在消极情绪推动下,连连检索到对某人不利的知识观念,还是客观上某人确实值得否定?也能区分自己的情绪究竟是正义感,还是嫉妒?一个认知修养好的人,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不在激烈情绪推动下去评判任何是非。如果想判断某人究竟是否值得表扬和学习,那么,这种思维进行的条件也应该是在激动情绪完全平静下来之后,平心静气地冷静思维。3.调控情绪保证正确思维的人格化、条件化。把上述对情绪、思维的反省认知和调控方式完全练习到自动化、技巧化、人格化程度。避免在小事上表现出程度较深的嫉妒,一遇较大的刺激便又老毛病重犯,变得偏激起来。三、嫉妒心理的调适“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为见到贤能的人、比自己强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怎么样的人、有毛病的人就要反过来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些缺点。孔老夫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面对别人的能干或进步,有的人“小心眼儿”,不高兴,心里酸溜溜的,总想着把别人拽下来才甘心,这是犯了嫉妒的毛病。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掉在这一心理“泥沼”中的人不能团结别人,自己进步也慢,还常常苦恼不堪。有人把嫉妒心理作怪说成是“妒火中烧”,确实,这股邪火烧起来,烧掉的只能是那些美好的东西——包括你身上原来具有的优点。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嫉妒心理,我们建议青少年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学会胸怀宽广。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们人人都要有能容下别人的度量。别人超过了自己,应该为人家高兴。要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放在公益的事业上,对一些鸡毛蒜皮的细枝末节不斤斤计较。2.要发愤自强。别人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这种自省应变成痛下决心、努力奋斗的行动,刻苦学习,增长才干争取赶上或超过先进。自己的本领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自然会在别人的比较中占领主动地位。3.懂得自重自爱。正视人都是有弱点的,不能事事比人强,也不会处处比人短。正确地估量自己,既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要为一些不可企及的事劳心费神,以“平常心”处世,才是正确的态度。4.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在具有竞争气氛的学习生活中客观地对待自己,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要把学习中最优秀的同学仅仅看成是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对手,而要看成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动力。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仅仅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较,而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会有长进,才会使学业和思想都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5.要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做个聪明人。嫉妒别人成功是从自我的视野中把别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障碍,因此其内心深处潜藏着一种自己不好,也不许别人好的自私心理。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会发现自己周围的同学正在超越自己。如果你能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并能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那么你就走出了自我狭隘的小圈子,你就具有了一种宽广的胸怀,这种胸怀对于你将来的成功十分重要。如果说嫉妒心理代表着一种平庸和狭隘,那么能够积极地容纳别人和欢迎别人超越自己的态度则代表着一种高尚和理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个聪明人,我们应力争做一个能够积极地容纳别人并欢迎别人超越自己的聪明人。6.要建立起自我丰富的内涵。从我们对嫉妒危害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嫉妒是一种害人害己的危险心理。要克服人性的这些褊狭、自私和平庸的弱点,就应该用人类的智慧和知识来充实自己,使自我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四、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对于父母、教师而言,要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理想和世界观教育。有嫉妒心理的人是自私狭隘的。嫉妒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活动,而是受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制约的。嫉妒恰恰是偏离了正确方向的自尊心,是畸形的自尊心。它把自尊理解为高高地凌驾于别人之上,自己只能超过别人,决不容忍别人超过自己。所以,嫉妒心强的人要逐步树立起崇高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铲除唯我独尊、显示自己、沽名钓誉的嫉妒心理,与别人友善共处,把别人的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变为动力,推动自己发展、进步。2.建立良好的环境。许多原因会产生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产生,但从根本上讲,嫉妒是孩子内部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学校、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良好气氛,给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创造根本的环境基础。3.以事实为依据。家长、教师在表扬其他孩子时,应以事实为依据,讲清楚并让青少年理解他人的优点及可以学习之处。如果没有具体实例,孩子往往很难口服心服,容易产生“教师有意偏袒”或“父母有意刺激我”的心理,从而产生反感。所以,当向孩子赞扬他人时,应以事实为依据详实具体表现,使孩子真正明白别人的优势之处和自己的差距,从而变嫉妒为改进和超载之心。4.客观地肯定孩子,激起孩子上进的愿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冷静、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要善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摆正自己和别人的位置,进行心理“互换”,尊重、理解他人。家长、教师在称赞他人、引导孩子向他人学习时,一定要肯定孩子现在的优点,并与其对照找出差距。因为在成人称赞他人时,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成人因此不喜欢他。这种怀疑一旦出现,就会折磨着孩子,使他对别人的成绩或优于自己产生恐惧。为了排除恐惧,他可能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可能主动出击,诋毁否定他人。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注意在称赞他人、树立榜样的同时,给予孩子客观恰当的肯定,使其看到自身的优点、鼓起向上的激情,并为其指出不足,以帮助他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时,要注意千万不能用有意表扬他人来奚落、嘲讽孩子,这样做不但不会唤起孩子改进的愿望,还会激起孩子对他人的嫉恨之情。5.对孩子给予正确的评价。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为只有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甚至不能接受别人的优秀,别人的荣誉。由于青少年还不会全面地看问题,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父母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过分的过高评价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等,过分赞赏会使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判断。家长要对孩子的各方面进行恰当的评价和表扬,使孩子明白人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正视自己,正视他人。6.帮助孩子提高能力。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孩子,不要当面指责孩子不如别人,而应具体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与同学一起做好一件事情,让孩子在与他人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在同学的帮助下,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缩小与能力强的人的差距,以此减轻嫉妒心理。7.谦虚做人的美德教育。通常嫉妒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身上,孩子往往因为已有能力,但没有受到注意和表扬,因而对那些因受到注意和表扬的同学产生嫉妒。所以在纠正嫉妒心理的同时还必须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即使别人没有称赞自己,自己的优点仍然存在,如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又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的才干就会更强,就会真正地长久地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8.把精力用到学习中去。英国学者培根说得好:“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每一时期都为自己规定一个奋斗目标,孜孜不倦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不断努力。这样便不容易被周围的变化所分心,嫉妒心理就很难形成。9.培养宽阔的胸怀,为他人喝彩。嫉妒心往往是由误解所引起的,即别人取得了成就,便误认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是一种主观臆想。家长、教师对孩子学习他人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使孩子感到“我也能做得同样好,甚至还会更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使孩子体会到了由“我为他人喝彩”到“别人为我喝彩”的内涵,从而意识到没有“我为他人喝彩”,也就不会有“别人为我喝彩”。只有真诚地为他人喝彩,勇于正视他人的优点,我们才能找出自己的差距,才能迎头赶上,取得新的成就。所以,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他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自己喝彩”,必先走出“小我”的“自我包围圈”,撤去为灵魂自设的屏障,真诚地、自信地“为他人喝彩”。家长和教师也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妒忌成性的成人是不可以培养出心胸开阔的孩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才能让孩子走出自我的小圈子。10.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向积极的方向。11.发挥自我优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各人自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追求万事超人前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某些方面自己不如人,但却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所以要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开创新局面。12.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这样,你就能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俗语说“无事生非”,正出于此。一个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就会去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自己不进取,却去阻碍他人前进,唯愿众人都平庸度过,相安无事。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是“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影响成长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反着来”。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较劲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一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不希望成人的监护和束缚。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看做小孩,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对任何事情的看法要求大人不一样。当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二是社会因素,如老师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等。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且有多种表现。如对老师、家长的教导做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故意猜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鼓掌叫好;对制度、规则和纪律要求则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等。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是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客观方面,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往往也会导致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般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关系僵化、感情疏远,甚至对立,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甚至可能会造成大错。逆反心理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偏执、多疑、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无信念、无理想、意志衰退、工作消极、生活萎靡、学习被动等。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在产生逆反心理时,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努力塑造青少年健全的人格。一、逆反现象提前了王女士发现她六岁的女儿突然莫名其妙地和她对着干,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各种主张,家长说东,她偏讲西,和家长对着干!而且做事也变得拖拖拉拉,越是催她做什么她越是慢,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孩子马上要上学了,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生理疾病呢?王女士很苦恼也很担心。无奈之下,王女士准备开学后将孩子送入学校寄宿。王女士说,这样就可以减少孩子与自己的对抗情绪,避免与孩子发生新的矛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龄期前后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认识事物能力提高较快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觉得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了,如果得不到支持,他们就开始“叛逆”。研究发现,5%~15%的学龄儿童都有逆反、叛逆行为的征兆。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等。面对有逆反情绪的孩子,要正确对待并加以科学的引导。王女士的这种做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孩子叛逆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孩子天生就叛逆,家长应该加强后期性格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另一种是后天的家庭环境影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不讲诚信,不以身作则,凡事通知命令的多,容易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二、逆反的正面效应许多父母会认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对其身心健康是完全不利的,其实,逆反心理虽有妨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面,但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正面效应。研究表明,逆反心理包含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阔、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认清孩子叛逆、逆反行为的正常性和利弊双面性,寻求合适合理的沟通方法。“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个叛逆期,一个是幼童期,一个是青少年时期。但是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叛逆,都需要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斥责、打骂,否则,在孩子长大后就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或遇事唯唯诺诺,胆小怯懦;或执拗任性,胆大妄为。”三、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对于现在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心态。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正确的认识和引导,把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结合到青少年成长的教育之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正确效果。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做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现在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叛逆的心理。一来,是这个时期所必然拥有的心理过程;二来,现在社会过分强调个性化、自我化,导致叛逆的心理更加严重。青少年逐渐拥有对现代人与社会的矛盾,逃避心理,遇事不能显示妥协的心态,对人生的价值,幸福的含义,世界观,价值观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他们在成长的矛盾中不断自省:逃避自己讨厌的的东西,追求带来快乐的事物,到底有什么错?现实和梦想,选择哪一个呢?在追逐理想中受到的挫折导致愿望的不断膨胀,与周围事物、家长、学校的抵触使得叛逆心理不断加深。这便养成了多少想和别人反着干的心理。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一个人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但同时,每个人又必须通过他人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当我们认为别人肯定、认识的人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心中便会产生莫大的恐惧感,行为上便会反应为一种不依从的行为。每个人心中存在独立思想、个人爱好以及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如隐私)或者是希望别人理解而又得不到理解的地方,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测量事物的尺度。我们也许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误解、心与心之间没有障碍的世界中。青少年的那种希望被认同,被完全理解的心理日益强大,然而不能完全被别人理解和认识,只能对青少年产生相反的作用,那就是他偏偏向人们认为错的或不好的方向展示自己,以宣泄心中的误解和不快。有些心理问题并不是都可以解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人们大多用自己的视角去观察、衡量、理解世界,因而就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完整地、了解他人,这是人类智慧中虚妄的一面,可以说是人类心灵中黑暗的地方。青少年在不理解中成长,不理解他人也不被理解,就用逆反心理作为他们的突破口。但假如人们能够换一种角度来观察世界,客观全面地对待他人,对他人的恐惧、不安和逃避就会减少,如果能够这样,就能走出原来封闭、狭隘的世界,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四、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逆反心理,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既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也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第三个构成要素便是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逆反心理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要求我这样,我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就越发使他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孩子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一)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1.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表现比较突出。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啰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