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空杯心态-5

作者:吴甘霖 字数:10758 更新:2023-10-08 21:56:14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航天器,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后返航,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加加林因此成为了超级明星,走到哪里都被光环笼罩着。  在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下,加加林不免有些飘飘然,甚至开始无视交通法规,经常开快车闯红灯。有一天,他又闯了红灯,还撞翻了另一辆汽车,万幸的是,他和另一辆车的司机都只受了轻伤。这本来是加加林的责任,但交警一眼就认出了他,于是连忙举手行礼,并表示要"追究肇事者的责任"。  而对方是一位退休的长者,他虽然受了伤,但看见面前站着的是加加林,也陪起了笑脸。随后,警察拦下一辆过路汽车,嘱咐司机将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下一步,则准备将全部责任记在老人身上。  尽管加加林坐上了车子,但老人的苦笑和受伤后的表情却一直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一刻,加加林的淳朴本性复苏了,他让司机迅速开回出事地点,向警察和老人诚恳地认了错,并帮助老人修好了汽车,承担了全部费用。  加加林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只要你有地位,就有人来讨好你,将鲜花、掌声给予你,甚至给予你种种特权。如果自己看不到这些东西后面的陷阱,哪天就有可能出现想象不到的问题甚至灾难。  开始时,加加林在光环面前有些迷失,但值得庆幸的是,他最终明白:光环荣耀并不代表自己可以高高在上,拥有特权,否则,自己在人民心中高大形象总有一天会倒塌。  所以很多表面看似好的东西,未必就真的好,也可能是糖衣炮弹,甜蜜的陷阱。如果不懂得主动空杯,就会迷失方向!这样的例子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一些领导干部风光之后却沦为囚徒,比如不久前被查处的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在他人的追捧下,在鲜花和掌声中降低甚至丧失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因此,在成功时,在鲜花面前,不妨淡然一点,多一点脚踏实地,少一点飘飘然。  要居安思危,不要"自以为是"  孟子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也就是说,居安思危,才能再接再厉,达到事业的高峰。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否则就可能摔大跟头。  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其业绩一直处在行业前列。可就在2007年,索尼的营业净利大幅度萎缩,被同行的三星公司、苹果公司大大赶超!  这个消息让大家吃惊不已,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索尼突然间由高峰跌了下来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索尼太习惯成功了,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是"最"好的。正是这个"最"字,给索尼埋下了隐患。  索尼前任CEO出井伸之曾经带领公司凭借一流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在本行业内遥遥领先。  此后很多年,"索尼"、"出井伸之"似乎成了"成功"、"一流"、"卓越"的代名词。  这样一来,公司的管理者们也觉得自己的公司有"最"好的技术、有"最"好的管理、有"最"好的经营模式,可以在市场中牢牢站稳脚跟。  这其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市场调查结果显示,索尼的一款电视机和松下公司的一款电视机相比,消费者更青睐于后者。  这本来给索尼提了一个很好的醒,可惜这并没有引起索尼领导者的重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的电视机是"最"好的,是未来市场的引领者。  这样的结果使得索尼丢失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前不久,索尼集团执行副总裁井原胜美对此进行了反省,她说:  "也许我们是太过成功了,这让我们看不到危机。"  井原胜美的话道出了索尼失去行业领头地位的关键。因为领导者不懂得居安思危,认为过去是最好的,就永远都是最好的,结果导致了今天的结果。  成功的时候,我们往往自恃很高,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也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只有等到危机来临时,才发现自己错失得太多。  而真正优秀的人,总能把每一次成功看成新的开始,即使很能干,有功在身,但他们却能倒空功名,将眼光和心思放在未来,放在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上。  第八章 永远"空杯"--一流团队的长青之道  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背后,是团队强烈的"倒空"精神。  而"甲壳虫乐队"的精彩和辉煌,和他们一直奉行的"人人发光"理论密不可分。作为一个领导,只有带头"倒空"自己,才能培养团队的"倒空"精神。  空杯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永远保持"空杯",不仅是一流人才的成长和超越之道,也是一流团队长青的根本。  向中国女排学习"倒空"精神  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不希望自己拥有一流的团队,也没有一个优秀人士不希望自己是一流团队中的一分子。  那么,一流的团队如何产生呢?  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保持"空杯心态"。  在第一章中,我们谈到了联想集团打造一流团队的核心密码,也就是"时刻归零"。其实,分析众多的一流团队,可以说无一不是把"时刻归零"和"永远空杯",当成自己最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  曾经在奥运会上创造了金牌"五连冠"奇迹的中国女排,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倒空"精神,就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  1076年,年仅37岁的袁伟民成为了中国女排的教练,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创造了"五连冠"的佳绩。  袁伟民被很多人称作"冷面教练",他的训练以"狠"著称。但光"狠"并不能保证团队变成铁军,还需要培养团队彻底"倒空"的精神,否则,再狠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还会让队员产生抵抗情绪。  值得敬佩的是:无论是袁伟民本人还是队员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将女排打造为一流"铁军"。无论遭遇什么,都敢于倒空自己。所以教练要求再严格,队员都积极响应,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我们来看关于女排的几件小事:  一次,老队员陈招娣主动要求陪几个队员练防守。可练着练着,她发现袁伟民不是在练那几个队员,而是故意在练自己,于是发火了:  "我不陪了!" 说完就朝练习馆的门口走去。  这种未经教练同意当场"罢"练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发生。虽然陈招娣是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队员陪练,但是袁伟民明白:如果任她意气用事,不仅不利于她的发展,也会对其他队员产生不好的影响。  于是他很严肃地对陈招娣说:  "好,招娣,你走得了今天走不了明天。"  这话很有威慑力。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陈招娣最终还是回到了训练场。于是袁伟民又若无其事地扣球给她,让她和大家继续训练。  还有一次,被誉为 "铁榔头"的主攻手郎平,也是主动留下来帮队友补课,谁知袁伟民对她的扣球尺度要求很严格,郎平练了一次又一次,最终还被罚多做几组。这让郎平又气又累,忍不住抹起眼泪来。  袁伟民知道:郎平是一个无论是品质还是能力都很出色的队员,照理,她主动陪练应该好好表扬她。但他更知道:为了锻炼出一流的团队,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球赛中要一次夺得金牌,就一定要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队员。  因此,他并不为郎平的眼泪所动,而是毫不留情地要求大家一次次从头再来。  这反倒把郎平和大家的斗志以及最好的状态给激发出来了。姑娘们从下午5点到练到了晚上9点,终于补了一堂高质量的训练课。  事后,袁伟民找郎平等人谈心,对她们说:自己之所以"折腾她们",就是为了锻炼她们在竞技场上最佳的情绪和队员间的协作精神。说得郎平和大家不但怒气全消,而且点头笑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或许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会觉得教练的心未免"太狠",而且对队员也不公平。  但是女排的统帅偏偏敢于用最高的标准要求下属,而陈招娣、郎平这样的优秀队员,偏偏最终也接受这样的最高标准,敢于将所有的"委屈"都"倒"得一干二净,从而获得了素质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凭着这种精神,中国女排夺取了第三届世界女排冠军。  夺冠之后,女排迎来了一片赞扬之声。但袁伟民却冷静地告诫队员们:  一切从零开始,把冠军丢到脑后,重新研究战术,研究打法。  正是这种彻底"空杯"的心态,使得女排连连获胜,赢得了"五连冠"的殊荣。如果能够学习女排的这种"倒空"精神,那么就能以一种最谦虚、最负责的态度,去开拓事业的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成为一流的团队。  "甲壳虫"与"飞人"乔丹的团队艺术  要职场中走得更加顺利、发展更快,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学会融入团队,共同打造一流的团队。  一流的团队如何形成?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  只有适当放弃自我,才会实现更好自我!  只有让他人发光,自己才能更好地放光!  这个"放弃自我"和让他人发光的过程,就是"空杯"的过程,也是让自我"归零"的过程。  在这方面,享誉全球的"甲壳虫乐队"以及被誉为"飞人'的乔丹,都值得我们学习。  "甲壳虫乐队"被称为当代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最成功的乐队。乐队由四名男孩组成。从单个看,他们都很普通,但组合起来却有不可阻挡的超凡魅力。  后来有人对"甲壳虫乐队"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魔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为4 条成功经验,并将其称之为"甲壳虫"原理。  这4 经验包括:"熟知与信任"、"永久创新"、"通才与专才结合",但最重要的一点,应该还是"人人发光"。  在很多摇滚乐队中,鼓手和吉他手并不容易受到赏识,很多时候,他们就像是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者"。  但"甲壳虫"的灵魂人物约翰和保罗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既然是一个乐队,就应该做到"人人发光"。因此,他们并不只突出自身,而是格外重视团队成员的平等。  为此,约翰和保罗也为另外两个成员、也就是鼓手和吉他手写歌,几乎在每张专辑里都有他俩的独唱曲目。  这一来,人人都有放光的机会,谁都觉得自己是集体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怎么可能不齐心协力,让"甲壳虫"放出最闪亮的光彩来呢?  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只突出一个明星或几个明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懂得让所有人都放光,才会形成最大的凝聚力,发挥最大的合力。  我们再来看看被誉为世界篮坛"飞人"的迈克尔·乔丹又是怎么做的。  乔丹的队友皮彭也是NBA的球星。在众人疯狂追捧乔丹时,皮彭的情绪难免会受影响。  人们常说:一山难容二虎。但乔丹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作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不仅自己能力要强,而且要懂得团结队伍,激发其他队员的信心。  于是,有一次,乔丹主动找皮彭聊天。  乔丹说:  "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  皮彭回答:  "当然是你。"  乔丹微笑着纠正:  "不,是你!你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  乔丹还对他说:  "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  而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他不由深深被乔丹感动了。?  从那以后,皮彭和乔丹成了最好的朋友。皮彭也在一次比赛中首次超过了乔丹。  而乔丹这种无私的品质则为所在的"公牛队"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使"公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乔丹知道,自己球技再好,个人得分再多,如果"公牛队"没能赢整场比赛,他也不算一个好球员,一个成功的球员。  "甲壳虫"灵魂人物约翰和保罗以及"飞人"乔丹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个人优秀、有专业和特长并不难做到,难做到的是集体优秀、人人都优秀。而个人的优秀和发展,又是和团队的优秀和发展密不可分的。  只有肯于"倒空"自己,收敛个人的光芒,主动制造机会让别人发光,那么才能使团队真正优秀,促使团队获得最大的发展。团队优秀和发展了,反过来,才能为自己提供更大的舞台,促使自己有更大的发展。  领导得带头"倒空"自己  在团队建设中,员工需要归零,领导同样需要归零,而且得带头"倒空"自己。IBM的董事长小沃森,在继承父亲的位置担任公司第一领导之后,业绩提升很快。但在每一个阶段,他都觉得自己需要修炼,这将是一个永久的挑战。  比如说,如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对此,有一段他的自述:  我本人时时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我希望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所有行政主管都能跟我一样感觉到这种紧迫感。无论他们做了什么,永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一直到最近,我才逐渐学会克制的美德。  当时,我们有一个名叫戴夫·莫尔的行政主管,他是我们的国际记时器部门的经理。在整个30年代,它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实力最雄厚的部门之一。但到了战后,记时器在人们的眼里变成了那种劳动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工厂的象征。  这种改变不仅有损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良好形象,而且更糟的是,许多公司坚决地拒绝使用记时器。因此,我们的记时器部门的发展出现了迟滞,利润迅速下滑。戴夫尽了他的最大努力来扭转这种趋势,但年复一年,部门的业绩每况愈下。最终,威廉和我决定戴夫不得不被顶替。  我们允诺给予他另一份同等薪资的工作,但戴夫在听到这个决定时目瞪口呆。他去找了他的直接上司瑞德·拉莫蒂并说道:"我在记时器部门的工作非常成功,难道不是吗?"  当然,如果他真的非常成功的话,我们就没必要让别人代替他的工作了。当我听说了他们的谈话之后,我本来应当顺其自然的。但我在发觉某个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成员拒绝直面问题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我召见了戴夫并说道:"我真的不知道你是怎么能够厚颜无耻地说出那种话的,戴夫。记时器部门现在糟糕透顶。你怎么能说它成功呢?你可以说尽到了最大努力。但是你赚钱了吗?你的部门前进了吗?不,都没有。你并没有成功地经营。"  他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办公室,我的话深深地伤害了他。几个月之后,他就辞职了。  我一直遗憾我把戴夫推出了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尤其是回想起来他的确是兢兢业业地做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的继任者同样不能扭转记时器部门的颓势,最终我们不得不出售了这一部门。  慢慢地,我学会了越来越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事实上,小沃森不仅学会了越来越好地控制自己脾气,而且在其他方面也都得很好,甚至被评为"美国最有魅力的商业领袖"之一。他的成功,不正是带头"倒空"自我,成为榜样的典型吗?  一流的团队人人都需要归零,但是,"下级学习的是上级的背影",领导更需要主动归零!  归零是一个永远的过程  "时刻归零"说的是每时每刻归零,换句话说,就是要永远归零。  如果希望成长无休止,那么超越也必须无休止。  如果要超越无休止,就必须归零无休止。  《亮剑》是前不久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剧中的主人公李云龙的成长,就经历过一次从膜拜自我,到懂得空杯的过程。  李云龙是很了不起的将领,他带领队伍在战场上舍死忘生,打败过很多日军和国民党的将领,屡立战功。  李云龙的功劳很多,由于他对工作负责又富有创造性,所以有时能打一些出乎意料的大胜仗。但他制造的麻烦也不少,这些麻烦,主要是因为自以为是所致,为此,他没少挨处分。  但不管怎样,他就在这种犯错误又打胜仗的过程中前进,也不断改掉自己的毛病。  后来,为了提高高级将领的水平,解放军有关部门决定,将其中一些送到军事学院去读书深造,李云龙也其中。  但李云龙去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就生了一肚子气。首先是学校规定,所有学员一律不准佩枪,必须把随身携带的武器上交。  更让他气愤的是,他发现给他们授课的教官中,有一个竟然是曾经被他俘虏过的国民党的少将!  让手下败将给自己上课,这在李云龙看来简直是羞辱自己!  而且他认为,这些人只会讲大道理,只会纸上谈兵,那些理论,就算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又有个屁用?那些国民党教官谁真刀真枪地打过仗?哪个在战场上能赢得了他李云龙?于是李云龙总是在课堂上故意捣乱,跟教官做对,引起了很大的冲突和矛盾。但他却洋洋得意,觉得出了一口恶气。  一天下课后,一位校务人员跑来告诉李云龙,说学校的院长在办公室等他。  院长是李云龙的老首长。当李云龙还是团长时,他就是师长。李云龙进了办公室,院长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递给了他一张纸。  李云龙接过一看,是份委任状。上面写着:  "任命李云龙同志为南京军事学院教员。"  李云龙看完这张委任状,脑袋"嗡"地一下,他结结巴巴地说:  "老师长,您这不是……拿我开心吗?我这底子咋能当教员呀……"  可院长却笑眯眯地说:  "我相信你能当好,你回去整理一下,搬出学员宿舍,我和营房部打个招乎,给你一间教员宿舍,好好干吧。"  李云龙对自己的那点本事心知肚明,让他领兵打仗可以,让他上台讲课,那哪行啊?  于是他又说:  "老师长,您饶了我吧,我干不了这个,还是让我回部队吧。"  这时,院长"啪"地一掌拍在桌上,对李云龙大声训斥道:  "好你个李云龙,胆子不小呀,课堂上捣乱……你现在的身份不是什么军长,是学员!是学员就要尊重老师。老师以前不管干过些什么,可现在都穿着解放军的军装,是你的上级,是你的同志,你就得尊重他们。  哼!刚打了几个胜仗就了不起啦?就谁都看不上眼啦?老天爷是老大,你是老二?没人管得了你是不是?告诉你,就你肚里那点儿文化,你差得远啦,你不是不服气吗?好,我就叫你来当教员,我这个院长和全体教员学员明天就坐在下面给你当学生,怎么样?"  这番话训得李云龙汗都下来了,他一声没敢吭。  老院长自然不是真的要李云龙去当教官,只是以这样的方式警告他:不论你立过多少战功,不论你有过多少战绩,你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必须要服从老师!  院长的一番话,倒空了李云龙那只盛满了自我的"杯子",使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有了很大的转变,也为他日后的工作,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这个故事,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  "归零"的过程,是一个永远的过程,绝对不能是一劳永逸。  一流团队的长青之道,正是永远的"空杯"!  第三单元 如何让你的"杯子"空下来  第九章 "倒空"你的优秀,因为你可以更加优秀  固守今天的优秀,必会导致明天的落后。只有将优秀"空杯",才能轻装前进,吸取更多能量,迎来更大飞跃。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不是优秀有错,而是错在你膜拜自己的优秀!  不要害怕磨炼,千锤百炼才可成金!  不要成了"功臣"就不受约束!  不要提升了就当"甩手掌柜"!  不要取得了成绩就不找差距!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在最需要"空杯"的心态中,对优秀的空杯无疑是其中的一种。  前几年,有一本在全世界十分畅销的书《从优秀到卓越》。作者名叫柯林斯,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管理学家之一。他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就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  这句话十分耐人寻味。众所周知,从优秀往前面走一点,就到卓越了。应该说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才对,为什么他偏偏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来呢?  照他这样的观点,优秀不仅妨碍了卓越,而且还是大大妨碍了卓越啊!怎么会是这样呢?  但是,如果我们到实际中去考察,尤其去考察职场人士的成败得失,就会发现这句话一点不假。  我曾经被江苏一家著名民营企业邀请去给做员工培训。之前,企业老总和我  有过一次交流。  他谈到这次培训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决企业某些管理者取得了成功就很  "牛",甚至不服管的问题。  其中他特别谈到了自己的一位副总。这位副总当年跟随自己一起艰难创业,同心同德,立下过汗马功劳。等到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的时候,他也就自然而然坐上了副总的位置。  一方面为了感谢这位副总跟随自己多年,付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这位  副总也确实很有能力,相当于自己的左膀右臂,于是他给了这位副总能给的最高待遇,不仅年薪超过百万,而且许多方面都给了他自由发挥的空间。  开始时,这位副总表现得还不错,但很快,他就越来越随心所欲。开会的时候,他总是找各种借口经常不来,交给他的事情也是敷衍了事,差错不断。而最让这位老总难以忍受的是:这位副总居然自己偷偷在外面办起了工厂,干起了"私活"。  尽管这些他都看在眼里,但考虑到企业正处于腾飞期,正是急需用人的时候,所以还是忍了下来,并多次找这位副总谈心,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但效果都不大。  于是他希望我在做培训的时候,有意识地针对这种情况,讲一讲如何调整心态的问题。  为此,我特意增加了案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培训刚开始,这位坐在最前排的副总,居然就在众多员工的注视下,毫无顾忌地开始呼呼大睡,虽然旁边的人几次轻轻将他推醒,但没过两分钟,他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老总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当时非常生气。甚至将他睡觉的样子照了下来,准备在会后对他进行教育。  即使是再好的培训,对一个睡着的人也是无法发生作用的。一年后,我又遇到了那位老总,聊天中,我问起了那位副总的情况。  他告诉我,那次培训后不久,自己又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但还是无法改变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将那位副总辞掉了,同时接受了我建议,引进了几个人才,同时又在内部选了一批好苗子,进行重点培养。  那位副总后来全心投如到了自己办的工厂中,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做其实有很多困难,并不是想像的那么简单。很快,工厂就因为销售渠道没打开而陷入停产。不久前,他给这位老总打了个电话,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再回公司的意愿。  但这位老总说: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当初给了他机会,他没有珍惜,现在即使想回来,他的位置也早已经被人替代。"  不可否认,优秀、有能力的人是应该受到尊重和器重的。但是,由于自己优秀就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越来越听不进别人意见、越来越不尊重领导和单位的规章制度,却是职场的大忌。  而有些人,当感觉自己优秀之后,往往不仅个性上过于自大,而且私欲开始膨胀。这样走下去,最终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并非个别,通过这些年做培训的体会,我深深体会到:  "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一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该如何理解这一理念呢?  优秀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对自己优秀的崇拜。  一味崇拜自己的优秀,不仅无法卓越,而且最终还会葬送自己的优秀!  当自己优秀之后,就很容易自我陶醉,甚至会这样想:  "我真是太棒了。"  "我真是太了不了。"  "这么难的事,谁都办不到,就我能办到,单位里怎么能离开我!"  ……  当我们这样想时,就是对自己的优秀进行膜拜了。而这种膜拜一产生,就是滑向落后、走向失败的开始!  固守今天的优秀,必会导致明天的落后。只有将优秀"空杯",才能轻装前进,吸取更多能量,迎来更大飞跃。  "倒空"你的优秀,你才可以更加优秀!  不要成了"功臣"就不受约束  在做管理培训的时候,我发现单位老总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下属,一旦被提拔、重用,就变得很自我,不受约束,甚至处处要和自己逆着来、对着干。  自己花了很大心血精心培养出来的干将,一旦有了独挡一面的能力,就开始"牛",处处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且产生这样的心理:反正你离不开我,就算我不听你的,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这些人,往往有一种"功臣情结"。以为自己给单位做过很大贡献,老总应该长久器重我,其他人都要处处尊重我甚至让着我。  有这样的心理是十分可怕的。从小处讲,会导致领导不满,从大处讲,会损害与单位其他人的关系,毒害单位的文化,最后的结局,往往就只能被单位当成前进中的障碍排除在外。  即使是"功臣",也不能有不可一世的心理,而要懂得谦逊。  1952年,陈赓代彭德怀主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的工作。  当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不久,不少志愿军伤残人员都到哈尔滨进行休养。绝大多数军人表现得非常好,但是也有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发生。  有一天,在一个汽车站,乘客正排队上车,突然拥过来十几名伤残军人,他们争着往前挤。  有几个老百姓看不惯,说了他们几句。这些年轻士兵火了,大声嚷叫起来:  "老子在前方流血牺牲,现在身残归来,还不该享受优待?"  有几个转业军人也看不惯他们这种态度,就批评了他们。这一来,这些伤残军人不仅更生气,而且更张狂了,他们叫喊着:  "除了志愿军司令员,谁也别来管老子!"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