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空杯心态

作者:吴甘霖 字数:10428 更新:2023-10-08 21:56:11

第一章 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  在职场中和生活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抓住了什么就愿意松手。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无法继续成长、超越,导致因小失大、后退乃至更严重的错误产生。  外在的"松手",来自内在的"空杯心态"。只有倒出你"杯子"中的水,才可以装进新的水,更不至于让原来"杯子"中的水发臭。  "时刻归零"是一流人才的成长之道,更是联想、海尔这些一流团队的成长之道。  不要害怕松手,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更多!  "5分钱硬币与3万元花瓶"的管理寓言  《空杯心态》是一本我近年来越来越想写作的书。  产生写作此书的念头,来源于我在清华大学总裁班讲课的一次难忘经历。  那天,我讲的是"禅宗管理学与企业家心灵修炼",当讲到"看破、放下、自在"这一节时,一位女总裁讲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一天,她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听见从客厅里传来4岁的儿子非常恐慌的声音:  "妈妈!妈妈快来呀!"  她一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赶快跑到了客厅。这才发现原来儿子的手卡在一个花瓶中出不来了,因此痛得哇哇直叫。  她想帮儿子将手从花瓶中拉出来,可试来试去就是不行。看着儿子脸上挂满了泪水,她急坏了,于是找来一个锤子,小心翼翼地花瓶敲破了。  费了很大的劲,儿子的手终于出来了。这时她看到儿子的小手紧紧攥成了一个拳头,怎么也不松开。  她吓坏了,想难道是孩子的手在花瓶里卡得太久变了形?  等她将儿子的拳头小心地掰开了,这才彻底松了口气:孩子的手没事,他的小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5分钱硬币。  这让她哭笑不得,因为刚刚被她敲碎的,是一个价值3万元的古董花瓶。  原来,淘气的儿子不小心将几枚硬币扔进了花瓶,他想把硬币取出来,可由于紧紧攥住硬币的拳头大过了瓶口,于是就怎么也出不来了。  她不由问儿子:  "你怎么不把松开手,放下硬币呢?那样的你的手就可以出来了,妈妈也就不必打烂这个花瓶啊!"  儿子的回答却是:  "妈妈,花瓶那么深,我怕一放手,它就跑掉了啊!"  为一枚5分钱的硬币,砸烂了一个价值3万元钱的花瓶,这个故事听上去未必太可笑了。  但笑过之后,大家却一致认为: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4岁孩子身上,但其实这种现象在成人身上也普遍存在--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职场中的人,正是由于将手中的东西抓得太紧,最后导致了因小失大,甚至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当然,他们手中紧抓的"硬币",并不是5分钱,而是其他很多在他们看来十分重要的东西,如:  成就、权力、利益、面子、学识……  他们之所以紧抓这些"硬币"不愿松手,有两大原因:  第一,已经拥有了,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就要死死抓住。  第二,生怕松开手,这些东西就再也没有了,所以恐惧。  我们觉得孩子紧抓5分钱不放,最后导致3万元的花瓶被打碎很好笑,也觉得很惋惜,但我们是否也想过:  此时此刻,自己是否也抓着一枚或者几枚硬币舍不得丢弃,结果丧失了更大的机会与发展,甚至可能造成不应该的悲剧呢?  这个"5分钱硬币与3万元花瓶"的故事,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也是一则管理寓言甚至人生寓言,难道不值得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高度重视吗?  外在的"松手"来自内在的"空杯"  通过对上面故事的分析,学员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尽管捍卫自己的权益和有价值的东西很是正常的,但不管获得了什么--金钱、名声、权力……都不要紧抓不放,更不要自我膨胀,得意忘形。  换言之,松手不仅十分必要,也是一种大智慧!  但同时大家也提出:权力、利益、面子……这是很多人争相追逐的东西。尽管有时候明明意识到了应该松手,但要真正做起来却十分不容易。当联想颇具影响力、迅速发展的时候,客户对联想极力夸赞,而柳传志却谦虚地说:"我们联想只是一家小公司……"因此赢得客户的加倍信赖,也促使了企业更大更快的发展。  而让我们最难忘的,恐怕还是现在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的"归零"经历。  进入联想后,由于工作出色,杨元庆很受柳传志器重,不少人已经隐隐看出来,他已经被柳传志作为接班人在培养。  面对工作上的成就和领导的支持,杨元庆虽谈不上很骄傲,但难免有些自以为是,当自己的看法和别人不一致时,不太懂得让步,结果与其他一些领导之间矛盾加剧,而他还并没有觉察到。  于是有一次,柳传志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批评了他一通。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杨元庆很受不了,甚至当场就哭了。晚上回家后,他准备写辞职信。  但最初的冲动过后,他冷静下来,认真反思了自己。最后他终于想通了,觉柳传志对自己的批评是对的,这不仅是为单位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于是,他撕掉了辞职书,而是改为写了一封检讨书。  从辞职书到检讨书,这是一次十分彻底的"归零"。  通过这次"归零",杨元庆开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终成为了联想的董事长。  不仅要能干,还要敢于"归零",杨元庆的成长经历,正是"彻底空杯迎来超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联想集团"时刻归零"的故事还很多,但就从上述几个"归零"的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1)"倒空"过去的优势,才会创造新的优势。  (2)越能走出"光环",越能创造事业的辉煌。  (3)越不崇拜自己的优秀,越能求得职场的发展。  其实,学会"归零"并非联想一家的独特文化,许多优秀的管理者和人才,都格外重视"归零"的价值。  如2000年末被《中国青年》杂志评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的《南风窗》杂志总编秦朔,就把"归零心态"作为自己成功的原因之一。  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先生也特别喜欢向每个员工倡导"学会归零"。他说,每一天都是一个原点,每一次工作都应从零开始,每天都应以一种崭新的心态去学习新东西。  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所有人重视的共识。要有不断的发展,就要学会"时刻归零"!  松开的手比紧握的手拥有更多  拥有了"空杯心态",松手就不会太难。  勇于松手,拥有的只会更多。  在这方面,海尔总裁张瑞敏的做法,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1988年12月,创业刚刚四年的海尔在全国电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块金牌!  当全厂上下等着张瑞敏开庆功会时,张瑞敏却召集中层干部开会,并在会上宣读了一封用户来信。  在那封信里,用户对海尔冰箱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意见。为此,张瑞敏当场点名批评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点名批评之后,所有中层干部都开始自查近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差距,分析原因。  一场原以为的"庆功会"变成了"挑刺会"!  这件事在管理者和员工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对此,张瑞敏对大家说:"我们产品应该零库存,成功也应该是'零库存'"。  此后,大家不仅在金牌面前处处找差距,在取得的其他成就面前也处处找差距,最终迎来了海尔的巨大发展。  对成功要学会"空杯"和"归零",对失败也应该这样。  2007年10月,一则消息引起了世界的瞩目:20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美国的前副总统戈尔。  对关心政治的人而言,戈尔并不陌生。他曾8年担任美国副总统的职务,政绩显著。2000年,他竞选美国总统,赢得多数选民的支持,比布什多50万票,但在决胜负的"选举人票"上,却以5票之差败北。  根据美国的司法裁定,布什成为了总统,而戈尔,只能算是总统选举的败北者。  很多人都为戈尔抱不平,但戈尔却说:"我强烈反对最高法院的决定,但为了国家统一和民主制度,我接受落选的结果。"  不少人如果经历这样的失败,肯定心存怨气。但戈尔却表现得很平和,并且将目光投向关系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将主要的精力,用在呼吁解决日益威胁人类生存的温室效应问题上。  7年来,他做了上千场演讲,并拍摄了一部名为《一个艰难的真相》的纪录片,让更多人认识到温室效应的严重性。开始时,他是孤独的,不仅要面对大众的冷漠,还要面对对手的抹黑和打击,但这并没有浇熄他为人类和地球命运奔波呼号的热情。  这位曾经落败的候选人,更像一位视野远大的贤者。终于,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很多人受到了他的积极影响,他也最终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高度肯定。  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有记者问他:"你是否还会去竞选美国总统?"  戈尔微微一笑,说:  "这世界上有比当总统更伟大的事业,我为什么还一定要走那条路呢?"  成功也罢,失败也罢,都需要松手和放下。只有放下,才有超越!  松开手,放下失败,敢于重新再来,反而会迎来了人生最大的超越。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史玉柱的沉浮,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史玉柱的成长经历极富传奇色彩:  198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史玉柱凭着借来的4000元开始下海创业。靠着开发排版软件,4个月就赚了100万。  1991年,史玉柱创立了"巨人公司",当年仅靠卖电脑和软件,销售额就达到了3.6亿元。"巨人"由此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1994年,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巨人"推出了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史玉柱也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第8位。 仅仅用了6年时间,史玉柱就从一个穷大学生成为了排名第八的大陆富豪,他实现了许多人做梦都没想到的创业神话。  然而,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1997年,由于盲目扩张和投资失败,"巨人集团"轰然倒塌,一夜之间,史玉柱不仅一无所有,而且背负上了2.5亿元的债务。  谁都认为,史玉柱完了,"巨人"完了。然而,经历了从"首富"到"首负"的沉重打击,史玉柱却并没有认输,而是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坦然而顽强地又站了起来。  1998年,史玉柱带着一批老部下重新开始创业,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将保健品"脑白金"做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2000年,"脑白金"创下了年销售10亿元的奇迹。  2001年,史玉柱还清了2.5亿元的债务,并开始准备"巨人"的更大腾飞。  2007年11月1日,史玉柱的"巨人网络"成功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此举使得"巨人"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网游公司,也成为了在美国发行最大的中国民营企业。  如果没有当年松开"失败"的勇气,而是被倒掉的"巨人"和2.5亿元债务压垮,那么史玉柱和他的"巨人",留给大家的只能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一个被反复提起、起警醒作用的反面教材,而不是给人以信心和鼓励,让人在困境中也决不放弃希望的榜样和经典。  只要人生还在,就没有什么不能放下,没有什么不可以从头再来!  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不管是面对事业还是面对人生,拥有了放下的"空杯"心态,才拥有了不断超越、永创一流之道!  在职场中,"空杯心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使你更快融入职场。  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有价值。当你不再把学校的光环背在身上,就会变得谦逊,弱化自我,强调单位与团队。这样的你,不仅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创造更多的东西。  (2)使你超速发展。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中快速甚至是超速发展,而真正让我们超速发展的,不是曾经的"光环",而是倒空后不断进取的心。  (3)是优秀者和成功者超越自我的最佳途径。  高学历、成功、优秀、名声和地位,就像给我们镀了一层金。但也正是这层"金",让我们不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甚至停止不前和倒退。因此,优秀者与成功者更要空杯。因为,优秀和成功只代表过去,要永创一流,就必须时刻"空杯",永远"空杯"--这是能够确保永久一流的惟一选择!  我们将职场中人分为三种状态:  第一, 主动"空杯"。这样的人,必然会有最大最快的发展;  第二,被动"空杯"。这样的人,会有发展,但是发展的速度和强度会大打折扣;  第三,拒绝"空杯"。这样的人,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倒退,要么成为他人的绊脚石。  如果想有最大最快的发展,就一定要做主动"空杯"的人!  第二章 "空杯心态"的6大价值  要在职场有很好发展,就必须掌握职场发展的"主旋律",掌握一个基本原理:单位只为你的"使用价值"买单。  人人都有可能拥有阻碍自己发展的"长辫子",它往往是无形的。只有你把它找出来,并把它剪掉,才能有好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很多没有激发的潜能,只要勇于"倒空"对自己的轻视和漠视,就有可能创造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生命奇迹。  "倒空"过去,才有真正的创新。打破束缚自己的条条框框,你也可能成为杰出的创新人才。  人生是一场盛宴,绝对不只是一道好菜。只有不断"空杯",才能不断提升事业与人生的境界。  找到职场发展的"金钥匙"  通过第一章的分析,相信你已经开始懂得"空杯心态"的重要性。那么,具体而言,"空杯心态"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价值呢?  粗略地总结,"空杯心态"起码有6大价值。而它的第一大价值就是:找到职场发展的"金钥匙"。  职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生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职场中,有的人发展快,有的人发展慢,有的还会倒退。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关键在于你是否掌握了职场发展的"金钥匙"。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济学博士的经历。  这位经济学博士生是我的学员。从我第一次接触他开始,就觉得他很有学识。  但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在他毕业后的三年里,走马灯似地换了好几个单位,但每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待不下去,最后只好辞职。  他很苦恼,于是问我:  "吴老师,我觉得自己工作非常努力,可为什么单位总是对我先热后冷,最后一点也不认可我呢?"  然后,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听了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坐了3年"冷板凳"--  他的心太满了,整天活在"经济学博士"的光坏中,结果连职场发展的基本规则也没有掌握。  这位学员博士毕业后便开始找工作。刚开始时,应聘单位一听说他是博士头衔,都争相聘请他。  于是,他选择了其中不错的一家单位。但刚到单位第一天,他就颇不就满意。因为没有人专门接待他,领导只让一位同事帮他安排了住宿。  他有种受冷落的感觉,心中有些忿忿不平,觉得自己一个博士生,单位居然一点都不重视。  带着这种情绪开始工作,自然就免不了处处挑剔。这样一来,手中的工作迟迟也没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单位对他的态度急转直下。因为没有创造出价值,领导对他的能力开始产生了怀疑。  不仅如此,因为过于骄傲不合群,同事也疏远他,不愿和他一起做事。  后来单位将他安排到新成立的分公司当经理。这家公司是和别人合作,对方出技术,他们公司出钱。  可在双方合作中,他的态度始终非常高傲。他认为那样的技术很平常,哪里都找得到,于是常常流露出瞧不起对方的样子。  最后,双方的合作没有成功,大家不欢而散。分公司也因为他不善管理,没有创造效益而被撤销。这样一来,他自然也被公司辞退了。  后来他又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当部门经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表现得对谁都很客气,但从骨子里,他还是谁也瞧不起。  抱着这样的心态,工作自然还是做不好。没多久,他又一次被辞退。之后,他又去过几家单位,但每次都是大同小异,过不了几个月就被辞退。  听完了他的讲述,我对他说:  "其实你的发展,是被'经济学博士'的光环给葬送了。你从来没有空下心来,仔细想想职场发展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什么?职场发展的基本规则?"  很显然,这是一个他从未想过的问题。  我换了一种方式问他:  "换句话说,你认为单位是根据什么给员工买单的呢?"  他想了想,说:  "根据每个人的能力。"  我对他说:  "你讲得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甚至有很大的误区。"  他疑惑地问:  "为什么?"  我告诉他:  "你用的是价值导向思维,而单位却只对员工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买单。"  听了我的话,他若有所思,但接着又问:  "难道我一个博士生,还不能为单位创造效益吗?"  我对他说:  "不一定。能力仅仅代表你的价值,而使用价值,则是你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单位创造效益的那一部分。  "举例而言,假如你掌握了5门外语,这对你而言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只有你用这5门外语为单位创造了效益,单位才会为你买单,如果你根本没用这5门外语为单位创造效益,那么就绝不会有一个单位为它们买单。你说对吗?"  这番话让他茅塞顿开:  "我现在终于明白自己坐冷板凳的原因了。我总觉得自己是博士生,有学识,理所当然应该得到单位的重视,却没有想到重视是建立在脚踏实地为单位创造效益的基础上的。"  "现在我明白了,职场发展的基本规则,就是重视使用价值,凡是能体现自己使用价值的地方,就该努力去做;凡是影响自己发挥使用价值的地方,不管是观念、个性,还是其他方面,都要尽力排除掉。一句话,要'倒空'自己,轻装上阵,最大体现自己的使用价值!"  从那以后,他对自己来了一个彻底的"空杯",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甚至咄咄逼人的个性,也没有了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的情绪,而是一心变得脚踏实地,处处为单位着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去为单位创造价值,并处理好与方方面面的关系。  现在,他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常务副总裁,成了一个不仅在本单位,而且在方方面面,都很受欢迎的高级管理者。  经济学博士坐了3年冷板凳,这在职场中其实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很多人都因为没有弄懂"单位只为你的使用价值买单"的基本规则,结果导致了职场中的种种问题,包括:  应聘时,不谈自己将怎样为单位创造价值,而只谈待遇,结果尽管有才能,也没有单位愿意接受;  进入职场后,自我感觉太好,只想着单位应该给自己怎样的职位、多高的待遇,却没想到职位和待遇是和贡献直接挂钩的。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发展缓慢,甚至成为单位最不受欢迎的人;  在职场中,开始很重视奉献,也很敬业,但随着待遇和地位的提升,却处处以"老功臣"自居,开口闭口"我曾经",不愿再进取,也不再重视给单位创造效益。结果成了单位的落伍者,有的甚至成了单位的绊脚石。  这几种人,都是不懂"空杯心态"价值的人,更是没有掌握职场发展"金钥匙"的人。他们的表现,值得我们所有的人警醒。  当然,"空杯心态"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下决心倒空自己,你就能够拿到那把"金钥匙",继而在职场不断发展、不断腾飞!  剪掉无形的"长辫子"  "空杯心态"的第二大价值,是让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并与阻碍自己发展的因素告别。  谁都想在职场中有所发展,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往往还是效果不理想,其中的原因,往往是自己有一些无形的缺点,但自己却没有发现。  在我们甘霖智慧培训机构举办的"首届中国白领成功班"上,一位姓薛的小姐给大家讲了一个"一头头发换一份工作"的故事:  薛小姐在法国留学时,得知巴黎一家著名企业要为在中国开设的专卖店招聘主管,于是决定去应聘。这家企业招聘的要求很高,内容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美感、创造力、领导才能等等。薛小姐在首次面试中表现得十分自信,也很出色,加上自己是中国人,学成之后会回中国发展,比其他竞争者更有优势,她认为得到这个职务是十拿九稳的。但没想到的是:面试后,很久才得到复试的消息,而且从主考官通知她的语气中,显得比较冷淡,没有太多的热情。  薛小姐是一位很懂得反思的人,她想: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自己哪方面出了问题?  这时她想到了一个情景:进门的时候,主考官的目光在她齐腰的长辫子上停留了一会。她突然意识到,问题会不会出在这一头她留了10多年的长发上?因为她应聘的公司,是一家世界著名、以经营服饰和珠宝为主的企业,办事干练是公司员工的总体风格。招聘的主考官,就是一头齐耳的短发,显得特别精明能干。  她想:是不是因为这条长辫子,让主考官担心她无法融入企业的整体文化呢?  在一些外国人的印象中,辫子恐怕仍然是保守的象征。于是,薛小姐一咬牙,剪去了她一直视为珍宝的及腰长发,并选择了一款与主考官风格相近的套装去复试。  她的分析一点没有错,当她再次出现在主考官面前时,主考官一看到她那一头短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然后会心地一笑,说:  "看来你已经准备好了。"  复试十分顺利,薛小姐很快就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位。  长辫子是薛小姐个人的所爱,但当她意识到自己所珍爱的东西,也许与企业整体风格有冲突时,便毅然决然将她剪掉,最终赢得认同。  或许,主考官看到的不只是她剪掉长辫子的勇气,更是那种体现在取与舍之间的职业素养。  在职场中,很多人未必留着薛小姐那样的长辫子,但却留着思想等方面的 "长辫子"。这种无形的"长辫子",实际上是他们向来珍视的一些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这些优点按常理是应该引以为荣的。可有时候,优点也可能成为事业发展中的瓶颈。  不能说这些"长辫"不好,但是,当它与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相冲突的时候,就要看你是否有勇气将它"剪掉"了。  惟有将它们"剪掉",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迎来职场更大的发展空间。  最大限度激发生命潜能  每个人都有很多没有激发的潜能。美国学者詹姆斯有这样一项研究成果:  "普通人只发挥了他蕴含潜力的1/10。与应当取得的成绩相比,我们不过是半醒着的。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心资源很小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有一个弱点:取得了一定成绩,就认为自己的水平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不愿意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往更高的地方迈进,不相信自己还有没有挖掘出来的生命潜能。  而"空杯"的好处,恰恰是让自己能经受生命极大震荡,逼自己反思和成长,去创新和改造,最后激发自己都无法想到的生命潜能,创造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生命奇迹。  我们先来看日本音乐家小泽征尔的经历。  小泽征尔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父母也因此大力地培养他,让他上最好的音乐学校学习指挥。  他不负众望,顺利地毕业,而且还去欧洲继续深造。  没过多久,他就在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奖。不但如此,他还得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赏识并亲自指点。这对于一个从事音乐的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与幸运。  在巴黎的两年,小泽征尔进步非常快,成为了相当引人注目的指挥家,并受聘于纽约爱乐乐团和美国最大的演出公司--哥伦比亚艺术公司,成了一名乐队指挥。  小泽征尔的成功引起了日本广播公司交响乐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聘请他回国,担任该乐团的常任指挥。  对于他来说,这是很高的荣耀,而且他也非常高兴能为自己的祖国效力,于是很快就接受了聘请。  他满怀信心和热情回到了日本,准备在舞台上一展自己的风采。  可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正式演出,他就遇到了一件让他感到愤怒和耻辱的事情: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他一个人站在指挥台上,而乐团的成员,一个也没有到场!  原来,虽然年轻的指挥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乐团的成员们却对他很不服气。因此,他们拒绝参加演出。  公开被"晾"在台上,这给年轻气盛的小泽征尔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他怎么也没想到,在国外辛辛苦苦学到的本领,回到祖国却遭受了如此的冷遇。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