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没买东西,也该对店员道声“谢谢”其实不仅店员应常说“谢谢”,顾客也该常向店员道谢。购物取货时,你都对店员说什么呢?通常,卖东西的人在售出货物时都会讲“谢谢!”,顾客则常不发一语,提了东西就走,反正付钱的人就是老大,何必再言谢?但这是错误的想法。事实上金钱并非万能,如果没有店员帮忙,你也不能买到需要的商品。所以,下次即使你没买东西,走出商店时还是对店员道声“谢谢”吧!不必要的东西趁早丢掉有时遗失重要物品,是让你养成好习惯的最好方法。你有出国旅行前却突然找不到护照的经验吗?再办已经来不及,简直让你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当然,你会将家里翻个“底儿朝天”,而最有效的方法通常是从你家最乱的地方先找起,护照可能就在里面。由此看来,要避免临时找不到要用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平常好好收拾家里,不必要的东西趁早丢掉。“护照不见了!”这不过是为了让你养成好习惯,而故意给你的考验。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讲话别人讲话时不注意听的人,在关键时刻也会无法集中全力完成任务。孩童时期就要养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与习惯。因为小孩子总习惯东张西望,有强烈的好奇心。若能养成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情的习惯,不只更有创造力,也会提升与人沟通的能力。只可惜,有人即使长大成人,还是不太能集中注意力,明明有人在对自己讲话,却无法专心倾听,这样心神定不下来的人,一旦遇到危急时刻,多半会慌了手脚,遭遇重大挫折。请学会鼓励自己“YES,BUT NO”的思考习惯不对,应该是:“NO,BUT YES”当遇到困难而犹豫不决的人征询意见时,我通常会果断地说:“这时候如果是我,应该会……”不过,许多人遇到这种状况,都直觉地反应:“是这样的问题呀。可是……”这“可是”一出口,恐怕就让请求你协助的人凉了半截,而这种反应模式,正是典型的“YES,BUT NO”型。当你脑中出现“可是……”的念头时,即使再有把握的事,也找不出好的解决方法了。所以,你应放弃“YES,BUT NO”的思维方式,而采用“NO,BUT YES”的积极思考习惯。如此,原本棘手的事情,说不定立刻能找到对策。不要把失败归咎于先天不足总是把失败归咎于先天不足的人,永远只能原地踏步,没有进步。有时事情做不好或失败,你会追根究底找出原因吗?是不是因为你习惯性地将失败归咎于自己的“先天不良”,才使你一再跌倒,爬不起来?事实上,成功的人几乎都是靠后天努力获得成就的,整天嘀咕先天条件不如人的人,永远只能原地踏步,没有进步。例如,有些女性会抱怨,父母生她不够漂亮,才不能获得男性青睐。但这种想法错了,没有男性注意到她,是因为她没有修饰外表,没有提高内涵,没有……想到什么,赶快去做!行动之前不要瞻前顾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者才能成事!虽然老师都教导我们,凡事要三思而行,谨慎才能避免错误,但却不能事事都如此保守、慢动作。有时你必须大胆地采取行动,才能掌握先机;总是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的话,机会将被别人抢去。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真的遇到问题了再解决也不迟,但起跑太慢的人,连修正的机会都会失去。谈生意也是一样,不可老是担心“我这么说对方会如何反应”,如此顾虑重重,话就讲不出口,生意也就谈不成了。挂电话之前记得先说:“我要挂电话啰!“我要挂电话啰!”挂电话之前,你会体贴地向对方道别吗?有一次我和一个影视红星聚餐,席间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孩子,挂电话前他亲切地对着话筒说道:“小明,爸要挂电话啰。”这真是令人感动的一幕。同样,你和别人通话完毕时,也会这么说吗?只要体贴地向对方说这句话,挂电话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让彼此产生温馨的感觉。事实上,不只讲电话,平时和别人谈事情,结束之前温柔地提醒对方自己要离开了,也是很重要的举动。你记得了吗?第三章 更加谦和待人的18个小习惯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就是真诚,对待每一个人都一样,以真诚为基本准则。生活是一面镜子,你付出什么,才能获得什么。真诚对待每一个人,相应地,每一个人都会真诚地对待你。现今社会,很多人皆为功名利禄奔波劳累。在追逐利益的时候,有些人喜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这都非君子所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必定拥有宽广的胸怀、热情的人生态度和真诚对待每一个人的人生原则。真诚是魅力的亮光,真诚是良心的表现,这是为自己赢得真诚、赢得尊重的必要条件。曾有一位哲学家这样说:“如果这个世界缺乏真诚,我们的脸上仿佛就蒙了一个面罩,无法看清楚每一个人的真面目。”是的,我们应该主动卸下面罩,以“真面目”示人。缺乏真诚的人是非常可怕的。缺乏真诚会让知心朋友远离自己,缺乏真诚会使自己失去信誉。我以前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故事中的男女主角都缺乏真诚,不断地相互猜忌,最终导致感情分裂。人生就像一个棋局,走错一步就可能会输掉整个棋局。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缺乏真诚只是一个小毛病、一个坏习惯。我以前看过一本囚犯访问录,全是囚犯犯罪心理的真实记录,其中就专门提到很多罪犯往往是因为自己缺乏真诚,最终走向犯罪。其中有一个罪犯,犯罪之前曾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老板,他与朋友合伙的生意非常兴隆。有一次,他利用职务之便独自吞了一笔数额非常大的资金。当他的朋友发现以后,曾坦诚地希望他能够主动将资金退还,不追究任何责任,一切就当作没有发生过一样。他不但没有按照这个方案解决问题,反而暗中陷害他的朋友,结果锒铛入狱。专家在分析这个案例的时候说:“最初他欺骗朋友,独吞公司资产,是缺乏真诚待人的表现。朋友坦诚相待,希望他反省,而且不追究责任,朋友对他这么真诚,然而他却以相反的态度处理这件事情。最后,他由缺乏真诚演化成暗中陷害朋友,这已经是不正常的心态了。但是,其根源却是因为缺乏真诚而引起的。”如果每个人多一点真诚,这个世界就会少一点误会;如果每个人多一点真诚,这个世界就会少一点摩擦;如果每个人多一点真诚,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和谐;如果每个人多一点真诚,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点关怀与爱心。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真诚是为人之本。尽量满足别人的要求在竞争激烈的商品社会,你来我往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时,应该尽量地满足别人的需求。我时常想一些过去的事情,其中包括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向朋友伸手求援之前的心理活动。现在想起来,往事还历历在目。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我因为急着用钱,没办法,想向朋友借钱。但我犹豫不决,经过了一番复杂的内心冲突:我害怕朋友嘲笑我,害怕给朋友添麻烦,害怕朋友不能帮我的忙而造成失落。幸好,最终我鼓起勇气向朋友开口的时候,正巧朋友手头比较宽裕,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至今,我都不能想像,假如当时朋友也恰巧缺钱,不知道自己的内心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所以,我常常推心置腹地为别人考虑,当有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都竭尽全力去相助。还有一次,我出差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大城市,当时已经是傍晚时分,我却不知道怎样到达目的地。我试着询问几个路人,但他们都无法听懂我的语言而爱莫能助。天色越来越晚了,我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地东张西望时,突然看见一位白发老人,我依然不气馁地尝试着问他,希望能够从他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这一次竟然收到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这位老人在年轻时曾到过我住的城市,依稀还记得当地的语言表达习惯,他不但为我指明了到达目的地的路线,而且还详细地解释下车以后的路线。我如释重负,为这难得的机会而感到欣慰。通过这些切身体会,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积极、认真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即使是询问时也需要极大的勇气。俗话说:“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另外,也有“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之说。这些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对于此,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亲身体会。曾经有一位商人,他的生意一度做得非常好。虽然如此,他不像有些富商那样傲慢。有一次,与他有生意往来的几个朋友来求他帮忙,请求在生意上做出一定让步。虽然生意人都以赚钱为本,但是他却不这样想。他认为:赚钱固然重要,但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东西。不能仅仅因为钱而丢弃朋友、友谊,甚至亲情。于是,他大方地做出让步,拯救了对方濒临倒闭的公司。后来,他自己的生意因为一次失误而陷入绝境。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曾经受过他的恩惠的朋友们都鼎立相助,使他最终走出了绝境。这使他不得不感慨地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我爱心的回报。首先我要非常感谢帮助我的朋友,同时也肯定自己一贯的人生原则。我喜欢帮助他人的做法是毋庸置疑的。”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发扬乐于助人的优良作风,这不但是你富有涵养和魅力的表现,同时也在为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做好准备。满足他人的要求,同时也是满足自己的要求。拥有这样的人生理念和具体行为,就像如虎添翼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多为对方着想,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表现的是人的本性,但并非是精妙的为人处事原则;真正成功的为人处事原则,是尽可能地为对方着想。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只顾自己,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恶劣得无法进行下去。“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我们都能为对方着想,关系就会变得十分融洽。多为对方着想,就要求我们拥有宽阔的胸怀,并大公无私地考虑各种问题。比如,一个商人在生意上不应该老是考虑自己能够从中赚取多少,而应该设身处地,考虑对方是否有利可图,这样才有利于生意的正常操作。我见过一些商人,在生意上只顾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使对方没有一点利益可获。其实,这样的生意往往不能成功交易。因为,利益是每一个商人的根本,对方不可能做没有利益的交易。为对方着想,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为对方着想,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为对方着想,才能赢得别人的真诚与友谊。一个常常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人,几乎是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友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局限于利益方面。这种人是孤独的,没有真正的朋友和纯洁的友谊。为对方着想,可以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为对方着想,可以培养令人景仰的个人魅力;为对方着想,可以为人生赢得良机。巴西曾经有一位总统深得民心,当民众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之所以极力认同这样一位总统,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时刻为老百姓着想的政府官员。我们老百姓日夜盼望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位国家领袖。”而这位国家领袖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他这样说:“他们说的一点没错,我的确是一个喜欢为别人着想的人。小时候,我时常为兄弟姐妹着想,什么事情都让着他们;同时也为父母着想,尽可能地不给他们添麻烦,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很小的时候就学会自食其力,利用假期赚学费;长大以后,我在政府部门工作,我常常为老百姓着想,通过减低税收等方式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们说选我当总统是因为我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我非常高兴。”我敬佩巴西的那位总统,因为他时刻为他人着想,受到巴西人民的爱戴,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人生。这充分说明了为他人着想就是给自己提供走向成功的良机。所以,人不应该是自私的,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才能铸造自己的品格,才能修炼自己的人生。清者自清,坦然面对别人的攻击有一句人生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如果我们能够领会这句话的精髓,就能够在生活中坦然面对别人的无理攻击与诽谤。我们几乎都有过遭受攻击的体会,只是表现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比如:“你也不照照镜子,那副长相还想去做公关。”“拿把尺量一下吧,离模特儿身材还差了好几寸!”又比如人们对你的能力的诽谤,特别是那些事业有成的女性是最大的受害者。“怎么升得那么快?大概又是靠哪位上司提拔的吧,早就听说他们有不正常关系。”面对此种令人生气的人身攻击时,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生气不是办法,争辩也只能是越抹越黑,我觉得坦然面对倒是一种可取的方法。“清者自清”,“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们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旁若无人地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处事就可以了。自己有能力做公关,总不会因为别人的攻击而放弃吧?自己有本钱当模特儿,总不会因为别人的轻蔑而放弃吧?自己的成绩明明是因为能力出色而获得的,总不会因为别人的胡乱猜测而自动离职吧?在面对别人的有意攻击时,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与镇静,不要让别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年轻人,本来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太好强、太固执。有一天,邻居说他没有志气,没有能力,只能靠父母养活。这明显是别人的攻击,他本来可以置之不理。但他却极不冷静地动手打了邻居,结果因故意伤人罪进了监狱。另外,有的人攻击你,是因为羡慕你的成就。完全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最好不予理会,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努力奋斗,让他永远也无法拥有你的成就。当然,面对故意攻击也可以适当地反击,当然应该讲究反击的艺术性。比如,我认为用幽默的方式为最佳。这样既可以达到反击效果,同时还表现得自己非常有涵养。有这样一则趣事:曾长期担任伦敦威斯敏斯特中学校长的理查德·巴斯比(1606~1695年),有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可惜的是他个子太矮小。有一次,他走进一家咖啡馆。人很多,也很挤。正当他往里面挤时,忽然后面有人叫道:“喂,‘巨人’,可以把我带到座位上去吗?”原来说这话的是身材高大的男爵,此人以肤浅、放荡出名。“呵,‘侏儒’,当然可以。”巴斯比应声答道。那位男爵忙上前解释说:“请原谅,我不是在取笑你的身材,我是指你的才智。”“我也不是指你的身材。”巴斯比回答说。还有一则幽默: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评论家,那位傲慢无礼的评论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让路给傻瓜的。”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让评论家过去。总之,别人的攻击实际上就是一个圈套,我们在面对的时候,千万不能轻易就中了这个圈套;相反,坦然面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活出真我的风采。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比他更聪明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聪明与优越;如果你想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更聪明与优越。”罗西法古毕竟是大哲学家,用简单的一句话精确地道破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也掌握住了人们在面对别人的优势与能力时的微妙心理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根据心理学家分析,当自己表现得比朋友更聪明和优越时,朋友就会感到自卑和压抑;相反,如果我们能够收敛与谦虚一点,让朋友感觉到自己比较重要时,他就会对你和颜悦色,也不会对你羡慕和嫉妒了。亨莉小姐现在是纽约人事局最有人缘的介绍顾问,但是,她也曾经是一位令同事们羡慕、嫉妒,甚至讨厌的人。原因是,她刚到公司的时候,最喜欢吹嘘自己以前在工作方面的成绩,以及自己的每一个成功的地方。同事们对她的自我吹嘘非常讨厌,尽管她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为此,亨莉小姐很是烦恼了一段时间。最后,亨莉小姐甚至无法在公司里继续工作了。所以,她不得不向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请教。拿破仑·希尔在听了她的讲述之后,认真地说:“惟一的解决方法,就是隐藏自己的聪明,以及所有优越的地方。”拿破仑·希尔继而说道:“他们之所以不喜欢你,仅仅是因为你比他们更聪明,或者说你常常将自己的聪明向他们展示。在他们的眼中,你的行为就是故意炫耀,他们的心里难以接受。”亨莉小姐顿时恍然大悟。她回去后就严格按照拿破仑·希尔的话要求自己,在公司几乎不谈自己的聪明,以及那些曾经的成功;相反,她非常认真地倾听公司其他人口若悬河的谈论。很快,公司同事们就改变了对她的态度,慢慢地,她成了公司最有人缘的人。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比他更聪明,除了得到朋友以外,还有诸多好处,比如减少竞争对手,避免与人不必要的争斗。我曾经见过一位年轻人,非常有能力,但就是喜欢“卖弄”,时常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有一次,公司准备培养一批管理人员。其实,原定的人选中也没有这个年轻人,但是公司里的一个主管候选人却误认为这个年轻人就是竞争对手,于是想尽办法让他无法在公司继续工作下去。后来,在对方的“陷害”下,他不得不辞职。仅仅是因为他喜欢表现自己的聪明,导致丢失了工作。所谓“树大招风”,或者“人怕出名猪怕肥”,都是说如果你过分地显露,就会招致别人的误会、嫉妒,甚至陷害。所以,我认为常常将自己的聪明与能力表现出来,是一种不太明智的做法,这将会带给自己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使人生一帆风顺地步向成功,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比他更聪明。建造丰富而良好的“关系网”一提到“关系网”,很多人都认为含有贬义,更有甚者干脆嗤之以鼻,认为利用关系网是缺乏道德的表现。其实,这样的认识是极度片面的。“关系网”本身是没有错的,如果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一些违反道德的事情,这只是人自身的问题。在近代西方成功学中,已经诞生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友谊网”。而在中国古代,也存在这种利用关系推荐人才的方式,在唐朝时期还非常盛行。如王维、白居易等大诗人都是得到当时的名人的推荐而“浮出水面”的。只要我们没有利用关系网徇私舞弊,完全可以合理地推荐贤才,或者寻觅自己合适的位置。比如,古代的王维、白居易等诗人本身就才华横溢,利用关系推荐只是让世人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企图。所谓关系网,说明它具有网状结构的特点,纵横交错的关系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成功机会,同时,这也是单凭个人永远也无法达到的效果。假如你是一个善于交友的人,你的成功机会将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而且,我们不能认为通过推荐就是“走后门”,只要我们自己是“真金”还怕“火炼”吗?比如,某公司新来了一个主管,他需要一个秘书。很多人跃跃欲试,面试者也是络绎不绝,最终张先生被选中了。原因是,公司选拔秘书的杜先生和张先生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并且是同一届的。杜先生对自己的同学非常了解,论能力绝对是出类拔萃。所以,他就大胆地将张先生直接推荐给主管。主管通过交谈,觉得非常满意,公司再经过严格、复杂的考察,也认为张先生非常适合这个职位。张先生欣喜若狂,当时他正在为前程而茫然,想不到凭借关系牵线搭桥,能够顺利找到这么好的工作。而他本人的心愿,也是当主管的秘书。我们分析一下,如果张先生不是因为杜先生的推荐,他要成功地找到这份工作绝对不是像这样容易,因为当时前来面试的人多得吓人。而杜先生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推荐张先生也没什么不妥当,因为张先生的能力得到了主管本人,以及公司管理层的认可。关系网的作用,是让有能力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成功,追求人生。特别是在这个更加开放的时代,关系网的作用愈加重要。在茫茫的人海中,如果你建造了良好的关系网,拥有众多的朋友,你的心里会觉得前方的道路更加踏实、平坦。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上,如果有一个知心朋友给你推荐一下,你的才华就多了一个闪光的机会。所以,很多成功学者都极力主张建造丰富的关系网,这是改变人生的一种非常切实可行的行为。赞美别人,是获取好感的最佳途径每个人都是有一点点虚荣心的。其实,虚荣心不是卑鄙的行为,而是大多数人的共性。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如何赞美别人。这是获得别人好感的最佳途径之一。学会赞美别人不但会赢得很多朋友,同时也会为人生赢得许多发展的机会。赞美对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是相当重要的。怎样去赞美人呢?戴尔·卡耐基曾经这样说:“一个人身上的优点与才能,必须去寻找,你才能认识到。一旦你发现别人身上具备的优点和才能时,你就会对他们另眼相看。从而,对方的工作就会更加出色与卖力。”戴尔·卡耐基的话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成功者必须拥有一个“赞美者”,或者称作“发现者”,这就好比“千里马”必须依赖“伯乐”一样。曾有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年轻人。因为刚开始工作,对工作技术不够娴熟,人生历炼也很浅薄,在工作上一遇到难题就心灰意冷。有一天,他又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而烦恼。恰巧,他的老板走了过来,于是他开始慌张,手忙脚乱,额头也冒出了冷汗。但出乎意料之外的,他的老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本来就不简单,在所有人当中,我只认为你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潜能,所以才安排给你。不要紧张,出现困难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你要镇静下来仔细找寻解决方法,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地解决这个问题的。”年轻人在老板的鼓励下,经过努力终于将问题成功解决了。后来,他的老板也不得不佩服“赞美”这种激发人的潜能的方式。而这个年轻人从此进入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他对自身能力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努力开拓人生和事业,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他为了感谢老板的鼓励,终身免费为老板做技术顾问。同时,他们也成了忘年之交。这位老板的行为让人钦佩,他的赞美不但让一个年轻人的潜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人生知己和助手。赞美固然是好事,但赞美也要讲究方法和艺术,不能无中生有、矫揉造作,更不能阿谀奉承。这些不良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台湾企业家们在一次聚会上专门谈到“拍马屁”,他们纷纷表示对这种行为感到厌恶,并认为赞美应该切合实际。而且,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因为“拍马屁”而遭到非议,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的事例。恰如其分的赞美是一种艺术,将为人生增添绚丽的光彩。让别人认可你的能力一个人的能力能不能得到表现,一个人的价值能不能得到认可,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自己能不能被别人承认,能不能被社会认可。让别人认可你的能力和价值,这将有利于改变你的人生。但要被别人承认,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表现自身的价值,而并非是通过其他手段去迎合别人,去讨好别人。有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路上屡次遭受到失败与挫折,因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说他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他为此而恼怒,甚至灰心失望。他去问他的老师,老师说:“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关键是你的能力能不能被别人认可。有很多人,一辈子被埋没,就是因为他的能力没有机会展现出来。”这位大学生听了老师的教诲之后,满怀信心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在一次人才交流会上,他面对公司主管时这样说:“因为我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所以我不要求你们为我提供任何薪酬,等我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自身能力得到你们的认可之后,你们再为我计算酬劳。”当时,公司主管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了试用他。工作后,他比其他任何人都刻苦努力,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做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成绩。同事们啧啧称赞,公司主管也对他刮目相看。主管对这位能力出色的大学生非常满意,不但将前几个月的薪酬全部补发,而且还专门开了一个表扬会。这个年轻人从此一帆风顺,全心全意投入事业,获得了丰硕的成绩。并且,担任公司主管职务,全方位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同一工作领域和职务上,有无数个人在等待,个人光彩被淹没是“家常便饭”,要想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就要努力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承认。曾经有一位足球教练,其足球理念与领导能力都非常不错,但就是没有球队愿意请他执教,原因是他的执教能力没有得到承认。执教能力之所以没有得到承认,是因为他一直没有当主教练的机会。但他并不气馁,在助理教练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后来,与他合作过多年的一位主教练主动向一个俱乐部推荐他。那位主教练说:“通过这么多年的合作,我觉得他确实是一位非常有水准的教练,而且非常勤奋。”这位主教练还很坦白地说:“我的很多足球理念都是来自于他。”这个俱乐部毫不考虑地接受了他,他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的能力,将球队的成绩带到了历史高峰期。从此,他名满足球界,成了一位非常优秀的主教练,并受到海内外许多大俱乐部的邀请。只要你的能力能够被别人承认,你的人生就会迎来光辉的一页。学会应用微笑的魅力外在形象与气质是我们的名片,而面部表情能够很好地将我们介绍给别人。一位社会礼仪学的学者这样对我说:“亲切而温和的表情,比一套高贵、华丽的衣服更加能够显示出个人魅力。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微笑,横眉竖眼只能让人对你敬而远之。”微笑是宽容,微笑是接纳,微笑是心灵的沟通。在熙熙攘攘的社会里,繁忙的人们虽然近在咫尺,心灵之间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而面带微笑却是缩短距离的灵丹妙药。曾经有一位年轻有为的日本企业家,是无数渴望成功之人的偶像。在这位成功的企业家身上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优点:明确的人生目标、坚强的斗志、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超越自己的毅力,以及诚恳的做人态度。凡是见过他的人,都对他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口皆碑,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从来不会微笑,冷若冰霜始终无法让人接近他。我曾经访问过他的员工,他们对这位企业家的风范大加赞赏,也深深被其个人能力折服。但是,他们在工作上却不喜欢支持他。其中一位女员工还心有余悸地说:“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找他,他是一个敬业的企业家,对我提出的问题也给予了近乎完美的解答,但是他严峻的神色让我从此以后不敢再去问任何问题。”我问:“你们见他微笑过吗?”他们的回答是:“工作中几乎没有,偶尔会在生活中看到他的微笑,但也不是灿烂的笑容。”微笑是文明的表现,也是涵养的表现,是人与人交流的润滑剂;微笑意味着胸怀宽广,微笑意味着慈祥与关爱;微笑显示出一种力量,它吸引别人的注意,同时也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魅力。就好比上面提到的那位日本成功企业家一样,他仪表堂堂、事业有成、雄心勃勃、富有朝气,但是给人的印象却始终不尽人意。他到底缺乏什么呢?要怎样做才能弥补呢?很简单,时常保持微笑就能够锦上添花。一位成功的社交家说:“无论你有多高超的交际艺术,如果缺乏了微笑就像一朵即将枯萎的玫瑰花,黯然失色。”英国有一位教授在对交际比较成功的人士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微笑,而且是将微笑纳入日常学习专案,通过学习提高微笑的魅力。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报以微笑,它也会对你还以微笑。我们笑得更动人,生活就会更美好。时常来点幽默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有不和协的时候,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些不和协的因素,那么,就会出现令人不快的局面。不过,如果我们能够适当使用幽默,是可以成功化解这种尴尬局面的。我听一位朋友的太太说,有一天百货公司在拍卖,因为抢购货品的人很多,百货公司也很难照顾周全。有一位女士抱怨百货公司的服务员缺乏礼貌,说:“要想在你们这里找礼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服务员被突如其来的话语惊醒了,沉默许久后才说:“太忙了,还没来得及准备‘礼貌’,可不可以看看你带的样品,我好照着去做?”这位女士听后不觉嫣然一笑。这样,本来可能出现的冲突就此消失了。在生活中出现了冲突与困境时,除了合理使用幽默以外,几乎再找不到更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对于此,我曾经有深刻的体会。有一次,我们十几个老同学聚会,气氛非常热闹,酒桌上说了很多意气风发的话。正在兴致高昂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两个久未相见的老朋友竟然吵了起来,而且气氛越来越凝重。大家都是朋友,好不容易相聚一次,都希望高高兴兴的,所以极力想平息事端,但谁也不知道怎样开口。我问:“刚才上的一道菜是什么?”我见大家茫然,便补充说道:“是鸡,而且还是一只公鸡。”那两个发生争吵的朋友也停下来问:“哇,厉害啊,一只被煮熟的鸡你也能够辨别出性别。”我故作神秘地说:“当然,否则你们怎么会吵起来呢?只有公鸡才会那么大的火气。”他们两个相视一笑,大家也跟着大笑起来。我见状立即举起杯子说:“老朋友好久才见一面,干了这杯,祝我们的友谊更上一层楼。”争执在酒杯的碰撞声中得到圆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多,用幽默去解决的方式同样很多。我们应该充分地发挥幽默的力量,为自己排忧解难,给人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为了更加充分地展现幽默无穷的魅力,我将用下面这个例子来结束本节内容。班奇利是著名的幽默作家,他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自己花了十五年时间才发现自己不具有写作的才能。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其中有一位同样具有幽默才能的读者来信说:“伟大的班奇利先生,你现在要改行还来得及。”班奇利并没有因为读者这封具有挑战戏弄的来信而生气,而是以幽默的方式给读者回了一封信:“亲爱的,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太出名了,我改行到任何行业里他们都知道我就是著名的幽默作家班奇利。”后来,班奇利的这封回信被刊登在报纸上,给人们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笑声。面对读者这样的来信,班奇利用令人愉悦、迂回的方式给读者回信,既维护了读者的自尊心,同时还保护了自己的声誉,处理得真可谓两全其美。忠实可靠的朋友是人生的财富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可以看出,朋友对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是一张复杂的网,其中的连接点就是朋友。《圣经》说:“忠实的朋友是人生的良药。”的确如此,朋友对一个人的事业、生活各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也是这个道理。记得有一位社会名人曾经这样说:“如果一个人缺少了朋友,就好比饭菜里缺少了调味料。”人生因为朋友而绚丽,个人单薄的力量因为朋友而强大,孤独的人生因为朋友而多姿多彩,枯燥的生活因为朋友而乐趣无穷。亚里斯多德曾经说:“只有野兽才是喜欢孤独的。”人是不可能拒绝朋友而独自闭门生活。有一位阿拉伯商人,非常热情,喜欢交天下朋友。因为他认为朋友在人生中有重要意义。起初,人们对他的观点并不以为然,特别是一些商人,他们认为利益高于一切。有一年,国家发生自然灾害,生意一落千丈,同行业中很多人都无法正常开展生意,惟独这个商人却依然能够正常经营。后来,人们纷纷前来讨教经验,他的回答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出乎意料。他的回答是:“我之所以能够经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而维持正常的经营轨道,主要因为朋友的帮助。”他详细地解释道:“我最喜欢的就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予我很多关怀。这次我能够度过经济危机,全靠朋友们的资助,否则生意上也一样会遇到困难。他们帮我筹集生意需求的资金,利用他们的人际关系帮我打通各方关系。我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帮助。”是的!朋友是人生的财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的无形资产,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各种艰难的困境,战胜挫折,迎来人生的曙光。友情是一曲抒情的音乐,当你失意的时候,它能够消解你心中的不快,让一切烦恼烟消云散。曾经有一位父亲,在儿子刚离开学校参加工作时,他的谆谆教诲是广交忠实可靠的朋友。这位父亲对儿子说:“父母不能照顾你一生,而朋友却永远与你相伴。当你有困难时,朋友可以帮你渡过;当你有烦恼时,朋友可以帮你消除。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当你快乐时,也要与朋友一起分享。”这位儿子谨遵父亲的教诲,并以此作为人生的原则。后来,他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并拥有了很多朋友。他也不否认,朋友在他的事业,以及整个人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应该记住,朋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请记住别人的名字虽然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离开了这个代号是不行的。比如,当我们与某人有了第一次谋面以后,如果你不能记住别人的名字,下一次见面就无法与别人展开交流,找不到交流的契机。记住别人的名字,表示你对别人非常尊重;记住别人的名字,也表示你是一个有涵养的人,并且能够表现个人魅力。比如,你和某人第一次见面谈得非常投机。但是你却没有记住对方的名字。等第二次见面的时候无法称呼,只能称呼“喂”或者“嘿”。这样的称呼将会使你们上一次建立的友谊崩溃,对方会觉得你连名字都不能记住,他在你心中的位置也不是很重要。法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有一次他与一位已经有过一次成功合作的出版商见面。见面后,这位著名的作家非常诚恳地与出版商讨论书籍出版的事情,事情差不多都讨论妥当了。最后这位大腹便便的出版商再次要求作家给他一张名片,因为他忘记了作家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这位作家顿时脸色大变,立即取消了与这位出版商的合作。作家认为:“我们既然有过一次成功的合作,通过那次合作,你至少应该记住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而你却连这一点都不能做到,只能说明你只看重利益,而不懂得尊重人。而我则相反,在考虑利益的同时,我还有人格和尊严上的考虑。我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交给一位不尊重我的人出版。”这位出版商就因为这件非常小的失误,错过了一次与著名作家合作的机会。我们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并不是为了去讨好别人;而别人要求你记住他的名字,也不是出于虚荣心。这是一个人对尊严和人格得到保证的最根本的要求。记住别人的名字,这也是一个人应该讲究的最基础的礼貌常识。也是一个人有知识、有涵养的基本表现。名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而称呼也是实际生活、工作,以及各种社交场合中不可缺少的礼仪内容之一,同时这还是正式交往得以进行和展开的必要内容。记住别人的名字,也就是为自己的人生迎得未来。这是赢得口碑,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开始。要赢得别人的好感与支持越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越是应该赢得别人的好感和支持。一个孤立的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很难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一只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这充分说明了个人力量的单薄,众人力量的强大。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去赢得更多人的好感与支持。好感与支持,在人生中是相辅相成的。获得了别人的好感,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支持;同样,你获得了支持,就容易对别人产生好感。这样彼此交错,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友谊,对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要赢得别人的好感和支持,应该从丰富自我开始。如个人良好的形象、丰富的知识、诚恳待人的态度、宽广的胸怀、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懂得尊重别人,以及赢得别人尊重的个人魅力。良好的个人形象是赢得好感的首要条件,谦虚而不自卑、自信而不骄傲、倔强而不狂妄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丰富的知识、敏锐的观念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胸怀宽广、待人真诚会赢得朋友的信任。除此以外,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对别人的尊重都是赢得好感的重要条件。赢得好感是赢得支持的基础,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赢得多方面的支持,就应该尽可能地赢得别人的好感。亚洲首富李嘉诚先生在谈及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我之所以能够拥有今天的成绩,可以说离不开朋友的支持。没有朋友的支持,我的经营理念得不到理解和贯彻,在我陷入低谷的时候,也是全靠朋友们的关怀与支持。否则,就没有我今天的事业与成绩。”李嘉诚先生还说,要赢得别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赢得别人的好感,这是获得支持的基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嘉诚先生的成功之道是我们最值得借鉴的良方。更何况,21世纪是一个更开放、更讲究合作的时代,只有通过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懂得如何赢得别人的好感和支持的人,将会一事无成。学会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每个人都离不开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怎样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这是一种交际艺术。有人认为只要不是陌生人,都可以保持一种比较熟稔的关系;而有些人则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是疏远一点比较妥当。无论是亲密还是疏远,都不是最佳的交往方法。比较中庸的方法是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过分亲密,更不能过分疏远。“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时就需要一个度的把握。太过亲密的人际关系,很容易使人感觉你这人很随便,与谁都是这样。或者,认为你这人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凡事都要与人商量,让别人替你参考。更有甚者,认为你是“应声虫”,喜欢跟着别人的后面打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太过疏远的人际关系,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你太傲慢,不容易与人相处,喜欢离群索居。如果碰见不理解的人,可能误会你瞧不起人,不喜欢与他们相处,甚至是讨厌他们。这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是一个绝对的禁忌。可以看出,上面两者都不妥当。我曾就此问题特地请教过社交礼仪专家,以及一些学者、教授,他们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不能亲密也不能疏远,掌握一个适当的度。至于怎样衡量所谓的度,他们都表示无法量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不同性别、性格、地位,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等等。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博士,针对亲密与疏远的程度做了一项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女性之间,喜欢保持相对亲密的关系;男性之间,关系一般都比较疏远;异性之间,如双方都有爱慕之意,关系则相对亲密,否则一般都比较疏远;性格孤僻的人,喜欢与人保持比较疏远的关系,相反,性格外向的人则喜欢与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地位较高的人,喜欢与人保持疏远的关系,地位较低的人则喜欢与人保持较亲密的关系。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我曾经与商界一位著名人士探讨过。他向我介绍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方法。他这样对我说道:“对于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已经不存在亲密与疏远,无论哪种情况双方都能理解和原谅;对于女性,如果没有工作上的事情,基本上没有私人会晤,因为私人会晤容易使关系暧昧不清;我个人性格开朗,所以与性格外向的人很谈得来,与他们的关系甚为亲密。”另外,这位成功人士还向我介绍了他对人际关系的具体处理方法:“如果对方喜欢与你保持亲密关系,可以频繁通过电话交往,也可以增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果对方不喜欢与你保持亲密关系,就应该减少面对面交流机会,但少不了适当的电话等其他通讯交流,否则容易使关系中断。”每一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人生观念与原则也不尽相同,在不同领域里接触的人也是形形色色,怎样去维系与处理人际关系?到底是亲密还是疏远?这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做出决定。无论怎样,我都将告诉你们,能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人生是否一帆风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扬起理想的风帆,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成功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请别人帮忙时要适当适量世间之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完美的。即使你是一个技能出色、高专业水准、综合能力超强的人,但也并非就能够良好地掌握生活、工作中每一个领域里的知识。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向别人请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我主张,遇到困难时要多请朋友帮忙。但是,万事都得讲究度量,适可而止,超出某个界限,就会适得其反。请求别人帮忙特别讲究艺术,其中主要是时机适当、提出的要求也要得当,如果你提出过分而对方达不到的要求,令双方都觉得不太好。请教别人的时机比较重要,有很多时候,别人是有能力、也愿意为你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往往因为你提出要求的时机不当而导致别人不愿意帮你。其中,应该充分注意场合、对方的心情等因素。比如,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起他吃闭门羹的事情。当时,他需要找一位官员朋友帮忙,他们平时关系非常好,而且事情本身对官员朋友来说是件小事情。但,他却被对方拒绝了。究其原因,那时官员朋友正跟公司某同事的关系紧张,弄得他心情异常糟糕。所以,他拒绝了好朋友在他失意的时候提出的请求。我问这位朋友:“为何不改天再去拜访?”他非常后悔地回答:“我以为大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事情不大,只需要他吩咐下属去处理就可以了,至少他不会当即拒绝。想不到他当场拒绝,可能是他当时的心情的确糟糕透顶了。”我说:“一个人自己的心情难以平静,哪还有心情去处理别人的事务。”由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找别人帮忙的时候,要充分把握时机。另外,度量也非常重要。绝不能因“芝麻大”的小事也去麻烦别人帮忙,即使与对方非常熟悉,或者关系特别好。凡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事情,一定是自己想尽办法也无法突破的事情。如果小事也去找别人帮忙,会让人觉得你这个人能力不行,明摆着就是把事情推给别人。再者,不能找同一个人帮你解决所有的麻烦,否则会让人觉得你非常讨厌。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对他的助手大发脾气,原因就是他的助手凡事都要喋喋不休地来问他。有一次,他的助手问他一个非常简单的常识问题,爱因斯坦显得极不耐烦,对助手说:“我又不是你的小学老师,不懂的常识就去查找资料,直到弄懂为止。”事后,有人针对这个问题问起爱因斯坦,他解释道:“他是我的助手,凡事都要来问我,他就是失职。我可以为他解决一些他不懂而确实又非常深奥的问题,但是绝对不能做他的小学老师,基础常识也要一点一点地教他。”的确如此,帮忙并非是尽义务,所以我们在请求别人帮忙的时候,切勿将所有事情都推给别人。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机与适量,这对改变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提高沟通能力我的朋友跟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男一女两个人同样性格孤僻、缺乏沟通能力。除了工作与生活必需之外,他们平时几乎不与别人沟通与交流。当网络盛行时,他们同时迷上了网络,面对冰冷的荧幕与在网上认识的朋友交流。后来,这两个人竟然在网上相识并谈起恋爱来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约定见面,可是见面后才发现他们俩在同一个公司上班,而且中间只隔着一张办公桌。这个故事说明,现在有很多人缺乏沟通与交际能力。在网络盛行的年代,大家都把交流寄托在网络上,而很少面对面地与别人交流。一个要成就事业、谱写光彩人生的人,绝对不可能性格孤僻,杜绝与人沟通和交流。相反,这一切都必须依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今天这个社会本来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促进沟通、交流、合作,否则就不能取长补短,结合大家的力量去完成工作,抒写人生。我记得一位人事部主管在训练员工时说:“无论你的个人能力有多么出色,我认为在我这个公司都不可能做出特别优异的成绩,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众多员工都惊异地看着他,他沉着地说:“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团队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结合大家的力量。所以,我对你们的训练,主要集中在交流意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等能力上,至于个人专业能力,那是你们在学校里都已经掌握了的,而且也是基础。”可以看出,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很多公司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我可以确定沟通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个人事业的影响是很突出的。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性格非常弧僻,平时基本上不与别人交流。虽然与我住同一个寝室,也很少有话说。我曾经规劝他积极培养开朗的性格、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适应这个开放的社会。当时,他不以为然,认为没有必要将精力浪费在这些“杂事”上。后来,当他开始工作时,就有了亲身体会,跑到我这儿来后悔,对当初没有听我的话而追悔莫及。因为他在公司不善于沟通和交流,工作上根本不考虑其他同事的意见,多次造成工作失误,给公司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影响。所以,公司毫不客气地给他下了“逐客令”。后来他也换了几个不错的公司,但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失败。他感慨地说:“这个社会,沟通能力真是太重要了,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你的话。”只要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沟通和交流,也就是说,如果缺乏沟通能力,完全有可能四处碰壁。所以,沟通能力对人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处理问题应该因人而异我们可以肯定世界上的人因为性格、性别、环境影响、所受教育程度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造成对问题的认识、理解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对一些人很敏感的东西,另一些人却没有感觉;有的人认为无所谓的事情,有的人却认为非常重要。这就是说,同一种处事方法,并非适合每一个人。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切忌对任何事情都采用同一种方法,那样有可能招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我有一位朋友是企业老板,他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独特的方法。我曾问及其中的秘诀,他这样对我说:“我公司有两个同样有水准的人才,但他们到我公司来的时候都对专业技能不是很熟悉,几乎是我一手将他们两个栽培出来。但是,对他们两个人的培养方法却是迥然不同。”我问:“能否说得具体一点。”“因人而异。”我的朋友真诚地回答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人,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因人而异。比如我所说的那两个员工,两个都同样的聪明、好学,但是其中一个比较好强,自尊心也比较强;另外一个则心胸宽广,容易直接接受批评。所以我在指正他们的错误并灌输观念的时候,总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第一个,我常常采取迂回、间接,比较含蓄的方法,这容易使他接受;而对第二个,我就可以开门见山地指点,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而他本人也觉得无所谓。如果我将两种方法对调,第一个人会觉得我瞧不起他,而第二个人会觉得我这人真啰嗦,婆婆妈妈的。”我佩服我这位朋友考虑得如此周详。如果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完全可能弄得一塌糊涂,无所适从。所以,我是非常认同这位朋友的处理方式,而他本人也表示这是自己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关键因素之一。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事情本身以外,还应该弄清楚事情涉及到的人物。换言之,不仅要因事而异,还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这是铸就辉煌人生的基本保障。要想改变人生,这是不可忽略的做法之一。积极化解与别人的冲突伟大的哲学家尼采曾经这样说:“这是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不但人与人之间有冲突,就是个人的内心也时刻充满着冲突。”只要人们之间进行交往,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冲突。这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的。但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拒绝交往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冲突时刻充斥在生活里,那么,是否能够积极化解与别人的冲突则成了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行为。同时,这也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产生冲突的因素林林总总,非常繁多,具体可以概括为:个人观点不同而产生冲突;兴趣与爱好不同而产生冲突;因为不可协调而产生冲突等等。那么,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怎样才能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在遇到冲突又怎样积极地化解呢?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说:“要做到尽量不与他人产生冲突,以及化解已经产生的冲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胸怀宽广、大公无私、宽容理解、不苛刻要求、弄清楚事情的是非、有‘冤家宜解不宜结’的观念等等。”稻本是日本一家大型企业的主管,而且就任此职已经很多年了,是公司的“三朝元老”之一。他在公司的人缘非常好,有口皆碑。曾有人问过他的下属,大家对这位主管非常敬佩。他们说:“我们很尊敬稻本先生,虽然是我们的主管,但他却从来没有‘官架子’,永远都是那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很会处理工作上的事务,即使是工作上有一些不可协调的情况,或者一点小冲突,他都能够冷静处理。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之前,他从来不凭自己的主观意见擅自处理。记得有一次,有个下属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不但没有气急败坏,反而是耐心地教导下属以后应该怎么做;还有一次,他因为错误处理了一件事情,导致一位员工受到冤枉,他理清事实原委以后,主动向那位员工道歉,积极化解了与他的冲突。”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向日本的稻本先生学习,首先要避免与他人发生无谓的冲突,即使产生了冲突以后,也应该积极化解。这样的处事方式和态度,能够帮助人们获得成功。我们应该相信,稻本先生能够在公司长久担任主管职务,能够赢得所有人的赞许,这与他这种处理事情的良好方法与态度是分不开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步向成功的绊脚石。但是,只要有交往,就会有冲突产生,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回避,想办法解决。我想,只要我们能够按照稻本先生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是很难得遇到冲突的,即使有了冲突也能够轻松化解。第四章 使你心境豁达的9个小习惯给别人足够的面子我有一位姓王的朋友,为人直率,生活上乐于助人,工作上也努力敬业,但他在公司和生活中却没有好的人缘与口碑。我曾对这种情况做过深究,发现了最大的原因:他太直率,凡事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喜欢钻“牛角尖”,而且是不分任何场合。所以,常常见到很多同事因为他而颜面尽失,在很多场合里下不了台。那些受害者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于是联合起来在很多场合里“整”他,使他也时常感到难堪。这样交换了立场,他自己也觉得以前的处理方式欠妥,于是苦闷地来找我。我对他说:“我以前在卡耐基成功学中看到这样的警句:‘若要与人愉快相处,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以及‘要给别人留足够的面子’等等。你以前的做法就与这两条完全对立,所以才有那样的结果。如果你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处理问题,我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后来,他就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那以后,他很注意考虑对方的情绪与面子,即使有需要反驳的地方,也会先考虑场合与口气,每次都是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委婉地向对方提出来。这样,以前的尴尬不但得到及时改观,而且还赢得了很多朋友与尊重。人是感性动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顾及其情绪。所谓给别人面子,就是要考虑别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与人格是人内心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人最敏感的部分,人们往往会奋不顾身地保护它。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给别人足够的面子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赢得朋友、赢得友谊、赢得支持的关键。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有一位年轻的学者提出了一个错误的观点,但当时其他人没有发觉,只有一位老教授发觉了。这位老教授看了看这位年轻学者,年轻学者的脸顿时就红了一大片。老教授心里想:他脸红,就说明知道自己讲错了。这属于偶然错误,而不是不可原谅的缺点。于是,他就没有当场揭穿。交流会结束后,这位年轻学者主动向老教授道歉,说刚才犯了一个错误。老教授会心地微笑:“我知道,但这不是你主观上的错误,而是你因为平时很少参加这种学术交流会,所以有点紧张,才导致刚才那个小错误。”这个年轻学者非常感谢老教授,而且他们经过交谈,相见恨晚,这位年轻学者就拜老教授为师,进行学术研究。他们的交往维系了很多年,师生共同努力,在学术领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绩。我们分析一下:假如那位老教授不顾及年轻学者的面子,当场指出年轻学者的错误,场面势必会很尴尬,而这位年轻学者的才学也有可能就此埋没。而且,老教授也不可能遇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忘年之交,老教授也觉得,这个年轻学者在学术研究上给他的帮助是很大的。由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某些特殊场合给别人足够面子的好处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引以为戒,用同样的处事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在商业、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等的各种场合里,我们都应该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坦诚相待,时刻为人设身处地的着想,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和面子,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多说“没关系”,生活就是一池春水如果生活是一根紧绷着的弦,一句“没关系”就能协调这根弦;如果生活是一潭死水,一句“没关系”能够“吹皱一池春水”。当别人对不起你的时候,主动说一句“没关系”,然后双方和颜悦色;当你对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平心静气地说声没关系,自己给自己一个“台阶”,人生会更加精彩。生活就是一组变奏曲,时刻离不开“没关系”。比如,眼看着时间已经不多,公共汽车慢吞吞地行驶着,这样下去今天上班非迟到不可。偏偏就在这时候,有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本来就急躁与慌张的心情,就可能因为这“临门一脚”而上升到极限。即使对方非常诚恳地说声对不起,可能你的内心却无法一下子平息下来。但是,只要你动一下脑筋,就会想到:争吵又有什么用处呢?车子会因为争吵而开得快一点吗?所以,凡是遇到这种情况,大方地说声“没关系”,皆大欢喜。换一种生活情绪,且不说别人已经跟你真诚地说了一声“对不起”,就算因为对方缺乏涵养而没有跟你说“对不起”,你也没必要生气。因为,生气就会出现争吵甚至相互打斗,这样的结果轻则是影响一天的心情,重则因打斗而带来伤害,造成的影响就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如果自己能向自己说声“没关系”,所有的愤怒顿时就会烟消云散。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这绝对不是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是人生内涵的表现。当你辛勤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时,当你精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错误时,千万不要跟自己过意不去。不去责怪别人不珍惜你的辛劳成果,不去后悔自己做了这么多而白费力气,而应该主动积极地说声“没关系”。这一声“没关系”的作用不仅仅是使自己的内心得到暂时平息,这对丰富人生内涵、抵制情绪陷入萎靡、钳制人生自信心减弱等等,都有着非常重要且积极的作用。我常常看到很多人,因为一点没有及时的回报而伤怀,因为一点错误而将自己逼到一个“悬崖”,从此萎靡不振。我对他们说:“为何不试着说一声‘没关系’呢?”他们的回答总有点淡淡的哀叹:“明明事情就是这样,说‘没关系’就是欺骗自己。”我接着对他们说:“这不是欺骗自己,而是安慰自己,为自己‘松绑’。”看着他们惶惑的神情,我说:“一个善于说‘没关系’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苦,都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让心灵休憩的港湾。”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无论事情多复杂、多令人烦恼,都大胆且勇敢地说一句“没关系”,我们的人生就会因此而得到改变,我们心灵的天空就会变得晴朗。吃亏,是一种游刃有余的处事方法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只是一部分人在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的“豪言壮语”,而并非为人处事的金玉良言。事实上,吃亏往往并非真的吃亏,而是一种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与原则。因为敢于吃亏,所以才有“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美谈。在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场合下,吃亏实际上是获得成功,或者利益的一种手段与方式。很多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反目成仇,其实,如果某一方能够主动作出退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清朝时有一则旧事:两个邻居因为一道墙的归属问题而发生强烈争执,差不多要打官司来解决了。其中有一家的亲属张廷玉在京城当大官,就想借助于他的力量赢得官司。不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而是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极力规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几句话是这样的:“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他的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主动承让。邻居见他主动吃亏做出让步,也觉得为一道墙而争执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于是也不与他们争执了,两家人握手言欢。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不是张廷玉写信叫家人主动“吃亏”做出让步,两家人必定会大打官司。甚至,私底下也有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造成一些意外事故。而在京城做官的张廷玉不但没有利用职权为家人赢得那道墙的归属权,反而是愿意吃亏,主动规劝家人放弃,所以才出现最后皆大欢喜的结局。相反,我所见到的两位兄弟就不同了。兄弟两人艰苦创业,经过多年的努力,生意做得非常好,可是兄弟关系却在这时候反目成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因素,兄弟俩在财产的分配上出现了一点分歧。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能够平心静气地谈判,但谁也不让谁,后来连坐在一起谈判的机会也没有了。最后,兄弟俩不得不分道扬镳。我想,两兄弟几十年都能够和平共处,为什么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却为财产而弄得水火不容呢?如果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能够做出适当的让步,事情就会得到合理而完美的解决。其中一个人这样说:“其实我们之间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一口气咽不下去,要是他能够主动吃亏,我反而还不会争执。”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确如此,与人相处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包容心,应该主动吃亏。吃亏不是说你就输了,或者是某方面惧怕,而是你面对事情的宽广的胸怀,这是你高尚的人格的表现。事实上,在很多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主动吃亏的人总是能够赢得更多的尊重,而事情本身也因此而得到圆满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敢于吃亏、主动吃亏。豁达是人生的真谛增广贤文云:“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之所以饶人,是因为胸怀宽广、心境豁达,而并非“痴汉”。短短一生总有太多变化,有的人在几十年里悲悲戚戚、郁郁寡欢,而有的人则是痛痛快快、潇潇洒洒。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的根本,是心境的豁达与否。我认为,豁达才是人生的真谛。豁达是超脱,豁达是宽容,豁达是开朗,豁达是自信。这是一种人生态度,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豁达可以自我解脱,豁达可以开放心境,豁达可以包容他人,豁达可以增强自信心。豁达可以使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而宽广的胸怀恰恰又是影响我们人生原则的关键因素。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如果胸怀狭窄,依然觉得不满足,内心就会遭受痛苦。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则只有人的胸怀了。”这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宽阔的胸怀,豁达的心境。这是快乐之本,这是尊重之源。古今中外,因为豁达的心境而赢得尊重与敬仰的人数不胜数。唐朝时,有一位吏部尚书,胸怀宽广、心境豁达,满朝文武有口皆碑。他有一匹皇帝赐予的好马和非常珍贵的马鞍。有一次,他的部属没有经过允许就擅自骑着这匹马出去玩。凑巧的是在游玩过程中,那位部属摔坏了马鞍,吓得魂不附体,不得不连夜逃跑。后来,这位吏部尚书知道事情的原委后,立即派人把这个部属召回来。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要严厉惩罚这个部下,没想到他却笑着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何况只是一个马鞍而已。皇上所赏赐的是对我能力的认可,而并非马鞍本身,你只是不小心摔坏了马鞍,用不着像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似的逃跑。”这位吏部尚书一番轻松而富有哲理的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更加敬佩他。还有一件事,也是有关唐朝这位吏部尚书的。他在一次战争中获得了很多稀世珍宝,回来后就拿出来与大家欣赏。其中有一个部属在拿一个非常漂亮的玛瑙盘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玛瑙盘因此而“粉身碎骨”。该部属立即下跪,叩头赔罪,当时在场等待欣赏玛瑙盘的人,都以为他会惩罚这个粗心的下属。没想到他却笑着说:“你不是故意的,我没有看出你哪里做错了。”大家看着他一脸轻松,并没有发怒的意思,才算放心了。我们试想,皇帝赐的马鞍一定值得珍惜,稀世的玛瑙盘一定价值连城,他十分地心疼。但是,部属也是无意中摔坏了,没必要责怪,何况,东西已经摔坏了,就算杀了头又怎样?促使这位吏部尚书做出令人钦佩的决定的,就是豁达的心境,正如他自己心里所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当这是命里注定该失去的东西吧!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时代,豁达的心境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容纳别人,善与他人相处的根本。一个心境豁达的人,他一生拥有很多朋友,并且能得到这些朋友的尊重和帮助。这对改变人生,是必不可少的。坦然面对别人的误解误解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就会有充分的体会与感受。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同事在工作上出了问题,于是就主动想帮助他。也许是因为他当时心情不佳,或者是本身性格就是这样。他很不礼貌地对我说:“你凭什么教训我?你行你来做算了。”我对他的反唇相讥感到无所适从,认真地说:“我不是教训你,只是想告诉你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已。”不料,他却红着脸说:“不是教训是什么?”他明显误解了我的意思,但我没有与他争吵。我觉得,既然对方不理解,那就没必要再解释,解释只会更大程度地影响情绪。如果我对别人的误解加以辩驳的话,可能就会与他发生激烈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也有可能。这样对双方心情的影响很大,而且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的好处,还增添新的麻烦。所以,我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是让对方自己反省。能够反省出其中的误解当然是好事,如果误解不能化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至少,不会引来新的问题。如果对误解辩驳,还会招致非议,认为你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头上,这在人格与品德上是一个损失。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情愿别人将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观点强加在自己身上,所以,辩驳误解会失去很多朋友。对于成功的人生,好人缘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你对别人的误解在意,会使心情变得糟糕,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热情,这对成功的人生是不利的。面对别人的误解,甚至恶意攻击,最好的办法是坦然接受,置之不理。在美国历史上,很多有杰出成就的总统,都曾遭受过别人的辱骂。他们在面对这些误解时,几乎都是坦然面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托马斯·杰弗逊虽然写出《独立宣言》,但他也因此遭受到这样的辱骂:“如果这样的人能够当总统,我们就会看见我们的妻子和女儿,成为合法卖淫的牺牲者;我们会大受羞辱,受到严重的损伤;我们的自尊和德行都会消失殆尽,使人神共愤。”就连被称为美国的国父的华盛顿也不能逃脱这样的辱骂,他被称为“伪君子”、“只比谋杀好一点”。罗斯福总统就曾经对别人的误解感到惶惑,他不得不请教父母。父母告诉他:“不要管别人怎样说,只要你知道自己是正确的就对了。不能让别人的误解打扰自己的理解。”既然误解不能逃避,我们就干脆欣然接受、坦然面对。我们应该记住,不能让别人的误解对我们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不应该轻易责怪任何人对一个人的过失进行正确的批评,是很必要的。但是,批评应该讲究策略与方法。一位文艺评论家甚至说:“批评也是一种艺术。”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位评论家的话,批评的确是一种艺术。至少,我认为不要轻易地责怪别人。责怪是批评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是最拙劣的。接受批评的人,在心理上是很难接受责怪的。所以,批评的效果非常不好。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对方的抵抗,进而出现相互争吵、打斗,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因为批评而导致不良的后果。我有一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我经常与他一起探讨一些关于教育的话题。在谈到怎样批评孩子的一些错误与毛病时,我这位朋友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千万别随便责怪孩子。”我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他说:“因为孩子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心理上比较叛逆,只能从正面教育。如果你要刻意责怪他,反而会使他与你‘对着来’。我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本来成绩还算可以,就是因为贪玩而经常遭到父母的责怪,有时候甚至辱骂。前不久,这个学生与父母吵起来了,原因就是对父母的责怪严重不满,最后竟然离家出走,急坏了学校和家长,幸好最后还是主动回来了。”可以看出,责怪的负面效果有多么严重。我见过一位企业总裁,他在批评人的时候从来不用苛刻的语言,更不责怪他人。不仅如此,他的批评还非常具有艺术效果。有一次,他的秘书在一项文件的处理中出现了错误,他没有责怪,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非常温和的方式处理,他说:“你的处理也不算不对,但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然后,他又把正确的处理方法对秘书说了一遍。开始,秘书的脸刷地红了,接着就是如释重负,她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老板竟然没有责怪自己。总之,批评不是责怪,责怪只能让对方产生厌倦,而达不到批评的效果。随便责怪人是缺乏涵养的表现,是缺乏人格魅力的象征。一个深受他人尊敬的人,是从来不轻易责怪别人的。责怪别人,只能使别人讨厌你、疏远你,而适当的批评则容易让人虚心接受,并对你深深地表示感谢与敬佩。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轻易责怪任何人。勇敢面对别人的怀疑怀疑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几乎都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比如,我在职场上一帆风顺的时候,很多同事都用怀疑的眼光看我。甚至,我还曾经听见背后有人这样说我:“他呀,我也没看出有高人一筹的能力,这么快就升职,鬼知道他用的什么手段?”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很不好受,觉得自己辛苦努力得到的成绩竟然被人们恶意地怀疑。顿时觉得自信心受到伤害,根本没有心情再去公司上班。后来转念一想,随便让他们怀疑吧,反正我又不是通过其他见不得人的手段获得现在的成绩的。于是,我鼓起勇气,继续坚强面对别人的怀疑。上班的时候,我依然积极地倾注热情,而面对背后说我坏话的人,也依旧和颜悦色,与以前一样。我当时就想,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就让别人去怀疑吧。有一个政府官员,一生善良、乐善好施,在他即将退休的时候,拿出自己大量的财产接济贫穷老百姓。因为这件事情,平时在工作中对他有成见的人便诬陷他,说他有贪污的嫌疑,现在是主动将赃款拿出来,并美其名曰为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当时,这一消息的确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一时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而且也相信他是一个贪宫。其理由是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官员。这个官员的家人都替他着急,纷纷劝他出面澄清。但他却觉得无所谓,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行为。后来,通过各方面调查,终于还了这位官员清廉的名声。这时,大家才发觉他的行为是多么伟大。怀疑是一个人的本能,不管多么崇高的人都具有,只是表现得强烈与否罢了。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别人怀疑你的能力、行为,就是卑鄙,或者是有意针对你。而我们在面对怀疑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发挥“自我本色”———只要我问心无愧,我就拥有面对怀疑的勇气。容忍别人的缺点,将赢得别人的尊重正所谓“人无完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缺点。在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时,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我优势。但是,怎样面对别人的缺点呢?宽容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总是对别人的缺点苛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以恶为仇,以厌为敌”。一个能够容忍别人缺点的人,必定是胸怀宽广,受人尊敬,而且也是拥有辉煌人生与成就的人。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不但以其科学成就名扬四海,而且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导师。他的助手在评价法拉第时,认为他聪明绝顶,科学业绩硕果累累,并且对于别人的缺点始终能够容忍与理解。同时,还给予大量的教诲。法拉第的助手德塞先生,起初只懂得一些基础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法拉第先生,并做了他的助手。德塞先生因为知识面不广,以及其他一些怪癖,经常犯一些小错误。他自己都说:“每一次我做错事后,总以为法拉第先生要对我发火,但每次他都耐心地教诲,说争取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德塞自从做了法拉第的助手以后,就没有再更换工作。尽管这位助手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但法拉第也没有提出更换助手,而是对德塞大加赞赏,他说:“这个年轻人真的不错,当初他的能力不怎么样,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锻炼,现在已经是博学多才了。我想,我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才了。”接着,法拉第先生又说:“我也有缺点,我是与德塞共勉。”德塞对法拉第称他为人才非常高兴,更加努力学习,在他一生中,也有一些不小的发明。而法拉第在省视自己的成绩时,说:“我成功的一半,离不开我的助手德塞先生。”我们想一想,如果法拉第先生不能容忍德塞经常犯错误这一缺点,德塞不可能永远做他的助手,更不可能在科学探索上也取得成绩。相反的,因为德塞本人的好学,这对法拉第本人的研究工作也有不小的推动。所以,法拉第在总结成绩时才那样感慨地说了那些话。我们都有缺点,我们可以推心置腹地想一想,假如自己的缺点不能被别人容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容忍别人的缺点的理由。曾经有一位非常出色的外交家感慨地说:“以前,社交圈比较狭窄,只知道别人有很多缺点。现在,随着社交圈的扩大,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后,才有知心朋友告诉我,其实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缺点。我希望别人能够容忍我的缺点,所以我也常常容忍别人的缺点。”容忍别人的缺点是尊重别人,同时,你也将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的,只会招致别人的厌恶。一个不能容忍别人缺点的人,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朋友,而他的人生也难以成功。要改变人生,就要赢得朋友的支持。所以,在面对别人的缺点时,要尽量多一份容忍与理解。也要宽容自己我欣赏一个人用“一百分”来要求自己,这样可以使我们更有创造力,更好地打造自己的美好人生。但“一百分”只能是一种激励手段,而不能成了束缚自己的绳索。比如,有的人明明做得很好,但他依然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将事情做得更好;有的学生,明明这次考试已经是九十九分了,还偏偏为了没有达到一百分而伤怀。我们可以理解其为追求完美,但我们应该明白,这世界本来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完美的。你要刻意去追求,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样,你会感觉到生活很累。所以,我们应该多给自己一点宽容,让自己在宽容里成长。当我们能力不足时,告诉自己:“不要紧,再努力就可以了。”当我们犯了不该犯的错误时,告诉自己:“人生难免不犯错,通过努力改正就对了。”就如英国戏剧作家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自己的损失而悲伤,却会很高兴地去找出办法来弥补自己的创伤。”我们不能对自己太苛责,那样会使自己陷入颓废的境地,以至于不可自拔。多给自己一点宽容,会增强你的自信心,当你失败时,你就会对自己说:“失败是人人都会有的,没有失败怎么能成功呢?”记得有一位日本商人,精明能干,在人生中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但是,正如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因为一次决策失误而丢失了一笔非常好的业务。这在业界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失误,更有甚者说他应该退休了。但他自己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他对自己说:“我一生还从来没有过什么过失,不就是这一回吗?比起那些一生都经常犯错的人,我应该是好多了。这没什么,只是简单的一次经营失误,是可以补救的。而且,这也是学习的机会,我相信自己以后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他之所以能够以如此轻松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情,就是因为学会了对自己宽容。假设他不宽容自己,而是像外界那样苛刻自己,可能他就真的一蹶不振而“退休”了。多给自己一些宽容,就不会因为错误而感到自卑,也不会因此而缺乏自信心,影响到对人生与事业的追求。我想对那些因为一点小失误就对自己缺乏信任,从而萎靡不振的人说:“假如你们能多给自己一点宽容,情况就会得到改观。”人是感性动物,在追求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有犯错误的可能。犯错误本身没有错,不原谅自己,不改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不宽容自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是在抹杀自己的创造力,人生会因此而黯然失色。所以,我们应该明白,“一百分”是激励手段,而不是束缚自己的绳索。当自己不能得“一百分”时,应该多给自己一点宽容。同时,这也是为了争取以后能够得到“一百分”。第五章 调整良好心态的14个小习惯心态平静,很难做出错误的决策平静的心态在关键时刻甚为重要,所谓镇定自若,就是平静心态的最佳境界。也许有人会说:“对于改变人生来说,平静的心态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这不但有用,而且还非常重要。比如,当你面临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时,就需要你拥有平静的心态,然后理智地做出决定。如果你贸然决定,就有可能为人生带来损失。在美国,有一家文化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关门,各路债主纷纷前来讨债,使得整个公司狼狈不堪。公司董事长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将所有的债主打发走。但是,还有一批员工的工资没有着落。公司的其他股东非常恼火,气急败坏地说:“公司都要完了,哪里还考虑得了那么多,几个小员工也成不了大事,根本不用理他们。”然而,公司的董事长却非常平静。他想:虽然公司面临破产,但是员工们平时都已经努力了,事情只能怪决策层经营不善,与那些勤奋的员工们没有关系。于是,这位董事长排除所有异议,想尽办法为所有员工们发了最后一次工资。当时,员工都不要工资,还是这位董事长强迫他们接受的。事隔多年以后,这位董事长准备东山再起,而且很快就要付诸于行动。听到这位董事长东山再起的消息后,当年那些员工纷纷回到他的身边,继续为他打拼。后来,终于闯出一番事业。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当初这位董事长也跟其他股东一样,不为员工们着想,不为他们筹措工资,多年以后这些员工是不可能回到他的身边继续为他努力的。而且,这一切都归功于董事长平静的心态,而不是意气用事。哈里斯是华尔街著名的风险投资家,他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平静的心态都是非常重要的。”哈里斯认真地回忆了当年一次惊心动魄的投资,当时,整个华尔街的人都认为某项投资很赚钱,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趋之若骛,偏偏哈里斯却不为所动。哈里斯说:“虽然我是一个风险投资家,但我天生比较冷静,凡事都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当时,我发现这么多人投资,就冷静地想了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赚的钱。经过仔细地分析,终于发现了里面的陷阱,所以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损失。”风险投资确实需要平静的心态,这个世界又有哪个行业、哪个工作不需要平静的心态呢?特别是当需要你做出非常关键的决策时,平静的心态就显得特别重要。我曾经看见很多因为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决策而造成损失的人,他们追悔莫及的神情可以表现他们的失落。所以我觉得,平静的心态对于我们来说的确非常重要,对建设美好的人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知足常乐,会避免意外的损失“知足者,常乐也。”这是一句古训,是说我们应该知道满足,杜绝贪婪,这样才会有快乐的人生。的确如此,曾经有一位西方人类学家说:“人类最不能满足的是欲望;贪婪是每一个人的共性,贪婪时刻给我们带来烦恼。”所谓知足常乐,并非是叫我们安于现状,而是要求我们正确权衡与处理自己的需求,不要让过分的需求扰乱我们的心情,影响人生快乐。我曾经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与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萍水相逢,老人并非泛泛之辈,年轻的时候是当时商界的风云人物。而今,老人已经完全告别了当年的“风云”。心若止水地在这风景怡人的地方修身养性,安度晚年。老人说:“我的生意做得很好,一直风光无限。但是,后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商人纷纷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陷入困境。按照当时的情况,我应该退休了。但是,就在我准备退休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似乎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润。家人纷纷劝阻,说这是一个陷阱。但作为一个商人,我对其中的利润难以抗拒。”老人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其实,当时我也知道这是陷阱,但我就是贪图其中的利润。现在想一想,真是犯不着,我当时已经很有钱了。就是这一次冒险投资,使我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财产。那次投资对我的打击非常大,甚至不想再打拼下去,所以就到这个地方来修养了。”让人感到可惜的是如果他不是那么贪婪,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最终栽进陷阱。但他开心地说:“知足常乐啊,所以我现在非常安闲地在这里安度晚年。”就是在我身边的很多人,也还没有领会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他们总是哀叹自己没有得到这样那样,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条件如何差劲,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命运如何坎坷,所以他们常常忧心忡忡。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还有很多的人却远远不如他们。他们实在没有必要自我怜悯,自寻烦恼。所以我认为,要想拥有快乐的人生,就应该认识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也许我们的现实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想到很多人比我们还差很多,那么你就会得到满足,并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随时自我反省,修改自己的计划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人,还是一生平凡的人,他们总还是有得有失的。再成功的人,总有失去的东西;再平凡的人,他们的一生也还是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所以,一位成功学者说:“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在每一段旅程中,既有得又有失,既有欢乐也有悲哀,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我反省。”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一名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在调查中,他选择了一千名在各自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士,针对“获得成功的方法”这个问题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透过调查得知,这一千名成功人士中,有九百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做自我反省。这名教授根据这一发现,提出“随时做自我反省,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做自我反省对于人生来说有很多帮助。比如,可以发现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需要改善;而哪些地方虽然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里面还有很多值得继续努力挖掘的潜力,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在自我反省时,用已经获得的成功鼓励自己,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凯因斯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华尔街一个著名的投资公司的高级顾问。凯因斯一生非常成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记者要他谈一谈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凯因斯却说:“我有一个习惯,喜欢为自己制定计划。计划包括每一年的计划,也包括每一个月的计划,甚至还落实到了每一天。可以这样说,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些计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问:“计划?怎么利用这些计划呢?”凯因斯说:“只有计划是不行的,还要严格地执行计划。这就涉及到自我反省。我每天都要做反省,看一看今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凡是没有做好的地方,必须得想办法弥补起来。同时,再想一想今天的成绩,用它们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用同样的方法,每一个月、每一年都要做这样的反省。”凯因斯最后补充说:“自我反省真的很有效果,既可发现自己的缺点,又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与人生,这对于获得成功是非常有帮助的。”人的一生中,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做自我反省。反省的目的是,修正自己的错误,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创造美好人生服务。经得起孤独与寂寞的考验商业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竞争的对手非常多。而在同一个行业领域里,你争我夺更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笨鸟先飞。意思是说,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我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应该大大地超出别人。我发现现在很多人,白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还要主动加班,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即使那些企业领导、企业老板,除了整日忙碌不堪以外,就算是节假日也没有空闲的时间。或者说,越是到了节假日,他们就越为各种应酬而忙碌。一个成天沉溺于工作的人,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经得起孤独与寂寞的考验。罗伯特是美国某企业的老板,他在谈到创业之路时,不无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太孤单、太寂寞了。但是,我明白,这是创业之路上必须忍受的。”罗伯特说,他最初只是某家公司的职员,当时工作非常辛苦。到这家公司之前,他也曾有过其他几次工作经历,知道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于是,在这间公司里,他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争取将工作做得最好。罗伯特说,他自己没有星期天,别人在周末与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不是在处理公事就是在学习。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罗伯特还十分努力地学习。他认为如果不时刻为自己储备知识,早晚就会遭到社会的淘汰。用罗伯特自己的话说:“我时刻与孤独和寂寞相伴”。后来,罗伯特的工作越来越出色,对工作流程,以及整个行业也非常熟悉了。他决定自己当老板,于是就意气风发地做起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事业。他说:“这就更不得了,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五小时。自己当了老板,就更加孤独与寂寞了,除了在工作上的联系,其余时间很少能够与朋友坐下来闲聊。”不过,罗伯特自己也承认:“凡是想要创一番伟大事业的人,都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我认为自己与孤独和寂寞相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罗伯特现在的公司办得非常出色,我们不能说这和他孤独、寂寞的生活有直接联系。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想要创造事业,想要在人生之旅上赢得成就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孤独和寂寞相伴。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平凡的人生、想要透过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要创造一番傲人的成就的人,那么,你就必须经得起孤独与寂寞的考验。只有战胜了孤独与寂寞,才能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人生之路上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赢得美好的人生。摆脱消极想法人是感性动物,所以,在形形色色的人当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绪观念。有些人的信念比较积极向上;相反的,有些就十分消极,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颓废观念。根据心理专家实验,在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中,有一半以上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而真正发生且又对自己与社会造成危害的,简直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说,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让消极想法占据我们的心灵。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消极想法比较严重时,就会缺乏创造能力和热情。这时人们会对人生的理想、抱负、志向等一切都漠然视之,在内心深处就不可能激发出一股对人生与事业的激情。因此,即使有很多成功的机会摆在人们面前,也会因为可怕的消极想法而阻止人们去争取,去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结果,留给人们的只有莫大的追悔。在一座海滨城市,我与一位老人萍水相逢,在谈到人生理想时,他向我唉声叹气地讲述了他年轻时因为一些消极想法而错过的良好机会。老人对我说:“我是一个手工艺者,当时,我的手艺在我们那个地方是首屈一指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满足仅仅为别人制作工艺品。我想,我可以开一个工作坊,专门制造出类拔萃的工艺品,然后拿到大城市,以及其他国家去销售。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却有很多顾虑,就是这些顾虑使我错过了很好的机会。当时我想,自己的情况还算好,因为精湛的手艺而有一份非常优厚的收入,假如创业失败,岂不是这么多年的积蓄就要付之东流?另外,我还担心制造出来的工艺品不能很好地推广等等。总之,我当时给自己找了一大堆在今天看来非常荒唐的借口,阻止了自己的创业。”而使这位老人永远伤怀的是在他打消创业念头后不久,他的一位同行竟然轰轰烈烈地做起来了,生意好得出奇。他以前考虑的那些因素,他的同行一点也没有遇到。老人的意思是他有很好的创业能力,同时老天还给他安排了良好的创业机会,但是那些消极想法却阻止了他获得成功。消极想法是一座庞大的障碍、是一面黑色面纱,它阻碍我们向成功发起进攻,它使我们看不清楚成功的真面目。很多时候,明明创业时机已经成熟,但就是因为那些消极因素而“甘愿”放弃心中的理想。所以,不是我们没有成功的机会,而是当成功的机会摆在我们面前时怎样去摆脱消极想法应该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摆脱了消极想法,就仿佛搬走了堵在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只要搬走了这块绊脚石,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一帆风顺。浮躁的情绪是成功的绊脚石常常看见有很多人为了“芝麻大”的事情而怒容满面,甚至与其他人大打出手。其实,旁观者都知道事情不至于如此。怎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呢?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情绪容易被激化。情绪一旦激化,就会愤怒不堪,即使是一点小事,他们也会认为“天理不容”。心理学家说:“浮躁的情绪容易使人冲动,常常做出与自己意愿相反的决定。”的确,浮躁的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轻则导致与别人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重则与人吵闹、打架,甚至出现人生的决策失误等等。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这样说:“我发现,凡是一个情绪比较浮躁的人,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比较理智。所以,我认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就是要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世界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一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正如俗话所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巴菲特也有一时不小心造成错误投资给自己带来损失的时候,而造成错误投资的原因就是浮躁的情绪。巴菲特自己都不否认,在很久以前,他自己曾经是一个情绪非常浮躁的人,常常为了一些影响不大的事情而焦虑。在经过一次失败以后,他学会了控制情绪。还是说一说巴菲特那次因为浮躁的情绪而导致投资失败的事情吧。当时,巴菲特因为很多杂事而劳累。而且,这些杂事根本就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帮助家里的一些亲戚。那时因为经济危机,投资的风险增大。每一个投资者都小心翼翼,谨慎投资。但巴菲特却不一样,因为被一些事情烦恼,情绪非常浮躁,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匆匆投资。结果,巴菲特的投资陷入了困境,这一次的损失非常惨重,令他元气大伤。直到很多年以后,巴菲特依然心有余悸。他说:“那次投资失败,不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归根究底是我自己的浮躁的情绪在作祟。如果不是这浮躁的情绪,在投资之前稍微考虑一下,就不会做那样愚蠢的投资。”浮躁的情绪足以令投资大师巴菲特昏头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可以看出其影响有多么严重。所以我认为,无论是一般的工作人员,还是领导决策者,总之,对于任何一个想要获得成功的人来说,都应该积极地避免浮躁的情绪带来的影响,甚至危害。总之,浮躁的情绪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负面影响,是成功的绊脚石,所以我们要极力地控制它。理智是创业的基础,理智是获得成功的基本保障。也许你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也许你是一个拥有创新想法与奋斗力量的人,但是,我们应该铭记:拥有理智就是如虎添翼。就让我们努力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吧!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生活是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就对你哭。”这句极其简单的话语,实际上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在这句话里,着重强调了“笑”的作用。所谓“笑”,这里的意思是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一个人,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处境,乐观向上的心态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当我们处于困境时,这种心态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它可以使我们的内心深处激发出摆脱困境的激情与力量,这样才能很快摆脱困境,向着阳光明媚的明天走去。凯瑟琳是法国著名的跳高运动员,年纪轻轻已事业有成,取得了各种比赛的好成绩。但是,命运仿佛很喜欢跟那些没有遭过打击的人作对一样。凯瑟琳在一次训练中,不小心摔坏了脊椎骨,造成下肢永远瘫痪。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这无异于判了死刑。但是,自幼性格坚强的凯瑟琳却勇敢面对厄运。虽然凯瑟琳下肢瘫痪,但她的大脑还没有坏死,这个倔强的女孩儿非常乐观,她非常轻松地说:“我从小接受运动训练,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接受文化教育,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从此以后,很多人就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勤奋学习的女孩儿。凯瑟琳从小喜欢服装设计,但却阴错阳差地进了体育学院接受训练。所以,当她有机会再回到学校学习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服装设计。凯瑟琳非常坚强,不因为自己身体上有残疾就宽待自己。无论多么困难的课程,她都要与其他同学一样完成,甚至很多时候完成得更出色。通过凯瑟琳艰苦的学习,她终于以优异的成绩从服装设计学校毕业。后来,她成了一家大型服装公司的设计师。而且,凯瑟琳所设计的服装还多次在比赛中获得奖项。凯瑟琳曾经到过台湾,当很多记者问她,得知不能参加体育比赛时的心情怎样时,凯瑟琳说:“如果说一点儿遗憾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当时我想,这下可完了,不知要错过多少次证明自己能力与价值的机会。但是,我立即又想到,证明自己的生存价值的方式绝对不只这一种。既然我不能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那么换一种方式又何妨呢?我认为自己换一种方式同样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所以,我坦然地接受了现实,转眼又将所有热情投入到服装设计的学习上。而现在,我觉得我已经用另外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心理学家在分析凯瑟琳时,主要说明了凯瑟琳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种心态对一个人的影响恰恰又是非常突出的。凯瑟琳本人能够坦然接受不得不放弃跳高运动这个残酷的现实,以及她以同样的热情投入到服装设计的学习上,完全就是靠她乐观向上的人生心态。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面临困境时,它可以使我们挣脱困境的束缚,以及重新启发创造的激情。为了改变自己的人生,让我们重温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那句话,每天对着生活这面镜子“笑一笑”吧。失败仅仅是一种事态的结局曾有一句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把失败比喻为成功的母亲,这充分说明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失败几乎是在所难免的。有一位社会学者说:“我对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做了充分的研究,他们的任何一项科研成功都不是一次性实验成功,而是都经历了曲折与坎坷。”失败作为一种事态的结局,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依然不放弃对科学真理的追求,想必对失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心理学家在谈及科学家的失败时说:“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就是成功的先期经历,这是每一项科学研究成功必须经历的。所以,失败对他们来说非常正常,在内心的认识上也非常平淡。”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在他一生中所做过的无数次科学实验里,他经历的失败可谓数不胜数。众所周知,诺贝尔因为科学实验,炸伤了自己的兄弟、父母,甚至还有的亲人在实验中丧生。我们可以想像,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何等伤心欲绝。后来,诺贝尔被周围的人视为危险人物,人们都“让”着他,不敢与他亲近。无论他将实验室搬到什么地方,都有人会去破坏实验室。但是,一次次失败的经历并没有使诺贝尔丧失继续研究的信心。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了长时间的实验,他终于成功了。在诺贝尔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失败真是太“丰富”了。但是,诺贝尔依然没有放弃,直到自己获得成功。诺贝尔曾说:“我知道,作为科学研究来说,一帆风顺简直就是做白日梦。我在准备做这项事业之前,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所以,当失败一次次接踵而至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气馁过,依然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无论在哪个领域里,失败都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怎样面对失败带来的打击与失落呢?是否能够从失败中获得走向成功的勇气与激情呢?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将失败淡化,简单地说,就是记住那句俗语:“失败乃成功之母。”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小得多。“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获得成功必须经过的一道关口,就让我们坦然面对,勇敢地接受,然后再继续努力,向成功发起进攻。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明过失在人生之旅中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心理学家曾经做了实验,他们在访问曾经有过失的人时发现,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主动提到曾经的过失,即使有些人愿意提及也是含糊其词。同时,心理学家的实验还表明:当一个人因为失误而产生了过失时,如果能够勇敢面对,那么因为过失所带来的损失几乎都得到了及时的弥补。而且,这一次过失在他的一生中一定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对自己的成功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勇敢面对过失,不但把当时的过失及时地弥补了,而且还可以总结经验,争取以后不再犯类似的失误。同时,勇敢面对过失的心态对人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吉格是纽约的一位富商,他的起点很低,经过几十年的打拼才拥有了今天的成绩。与他有过交往的人都觉得他性格非常开朗。这可能是他在几十年的奋斗中练就的。当有人问起他的创业史,他在说起自己从一位小工人成长为今天这样的富商时,提到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过失。人们问他:“怎么总是提到自己的过失,而不提自己那些值得炫耀的成绩呢?”没想到吉格直接就是一句:“如果只想着那些值得炫耀的成绩,我就不可能拥有今天这样的成绩,说不定早被激烈的竞争击垮了。”人们半信半疑地问:“这是为什么呢?”吉格哀叹了一声,说:“每个人一生都难免没有过失,但是有的人却对过失置之不理,甚至有意掩盖。其实,这样做并不好,以后的过失还会接踵而至。我则不一样,我能够勇敢面对过失,而且还常常将很久以前的过失拿出来仔细分析。针对产生过失的原因,提出避免这种过失的措施与方法。与此同时,我甚至会将别人的过失也拿来研究,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己犯同样的过失。”他笑着说:“在我整个商业生涯中,只有一次过失。这次过失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但是,我并没有狡辩或者逃避,而是勇敢面对,挖掘出了产生过失的原因,得到了经验教训。这次反省对我来说真是太重要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过那样的过失,一帆风顺地发展到今天。”纽约著名富商吉格先生能够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失,这令我十分敬佩。我想,这一定需要宽阔的胸怀、乐观的心态,否则只会为了虚荣心而极力掩饰。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失,这对人生来说真是太重要了。所以我认为,当我们的人生中出现了过失,不要刻意去掩饰,而是应该勇敢面对,从中归纳经验教训,争取以后不再有同样的过失。拥有正确的人生定位世界是一个纵横延长的座标图,我们每一个人在里面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心理学家和成功学家都一致表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失败与成功,都与自己心中的人生定位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生定位非常重要,太高的人生定位,虽然可以激励自己,但同时也可能给自己带来压力;如果定位太低,就有可能限制自己的能力,阻挡自己去获得成功,使自己的潜力得不到合理的开发。所以,正确而合理的人生定位,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如个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来制定,既不能使自己的能力受到压抑,也不能妄自菲薄。卡耐基是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他开设了成功学课程,去听课的人络绎不绝。在卡耐基的成功学教育课程里,第一节课就是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位置。卡耐基说:“如果缺乏人生定位,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向着什么方向前进。就好比是一次没有目标的航行,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目的地。”人生定位的内容非常丰富,首先应该确定自己在哪个领域里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另外,对自己的人生境界也要做正确的定位,比如自己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这是对成功的定义,以及权衡成功的尺度。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人生之路才能春风得意。尼古是意大利船王,他从一个贫穷的农民之子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的确是来之不易。后来,他为自己写了一本自传。在回忆创业之初时,他特别强调了一个人的人生定位。尼古说:“因为从小在海边长大,对船有独特的爱好。所以,我后来选择了一辈子与船打交道。这是我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一个人的事业应该与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这是热情的来源。至于能不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当初确实没有考虑过。最初的时候,我将人生理想划分成几个阶段,具体针对每一步该做什么,我都有详细的计划。然后,我就按照计划去一步步实现,直到今天这个样子。”最后,尼古说:“当初之所以将人生理想分为几步骤,是因为自己家境贫寒,起点比较低,只能一步一步走,然后在成功的基础上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听了尼古这一番话,我们就应当明白尼古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所以,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定位,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这些都是为了我们更好地获得成功,改变自己的人生。身体是事业的本钱俗话说:“身体是事业的本钱。”的确如此,对于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作保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大都是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才获得超出常人的成绩。所以,我们不难想像,在这奋斗的几十年里,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要想实现人生理想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