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第一部分 1.人格的净化过程我们的许多模式、冲突和无明其实是求生本能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已经卡在这些为了防止太多的痛苦或遭到灭绝而发展出来的模式和机制作用之中。我们一直没有能力放掉它们,于是它们便决定了我们的人格内涵……许多心灵导师描述他们的开悟经验,就好像他们的人格突然消失,然后就证悟了。因此你也可能幻想有一天自己打完坐之后,人格就不见了。这样的自我了悟概念是被误导的,虽然你的确可能体验到突如其来、改变一生的洞见或启悟。至于那些声称自己的人格自发地彻底消失的人,我的观察是,他们的人格深处遭到扭曲或欠缺整合的部分,有一天还是会显现出来。这意味着他们虽然有深层的体悟,但人格并没有彻底净化;那只是一种自我层面的超验经验罢了。如果人格遭到了弃绝而并未完全统合,那么生命仍然无法变得完整。我们可以从超验的角度来看开悟,也可以从在日常体现悟境的角度来看它。当一般人谈到解脱自我时,指的多半是一种超验经验。超越人格或自我的确可能办得到,但真正体现悟境却是很困难的事。这种境界不但要超越人格或肉身的局限,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里真的活出本体来。当然,某些修行体系是可以包含这两种途径的。从彻悟的角度来观察在此地的经验,你会发现钻石途径走的路子就是先有超验经验,然后再把这份经验体现于生活中。这样的方式有时被称为“先死再生”——死亡是一种超验经验,再生则是一种具体的体现。在体现的过程中,人格本身的穿透性会愈来愈强,因为有了对“存在”的体悟,才可能依照悟境来生活,然后才能活在本体中。不过你仍然是活在现实世界里面——有事业、兴趣、自己爱做或不爱做的事,以及各种关系的互动。你仍然是个人,不是一个没有具体肉身的魂魄。第一部分 2.体现悟境是让生命一切元素都和谐…这个体现悟境的过程非常有趣又令人兴奋,它带来的圆满和满足感,会令你觉得人生是有深刻意义的。它会为你的心智、情感、人格及肉身都带来意义。除非你把这份体悟统合到自己的每个面向里面,让生命的一切元素都变得和谐,并且认清眼前的各种情况,否则人生永远是不完整的。如果有一部分的你被排拒在外或仍然分裂,生命便无法彻底统合。人格必须彻底净化了,悟境才能充分体现,但人格的净化是个令人困惑的概念,因为我们往往会把人格视为烦恼的源头。当我们在自身上下工夫时,我们不断地会看到自我的痛苦和问题——愚昧、怨恨、愤怒、恐惧、嫉妒等。因此我们禁不住会产生质疑:人格真的可能属灵吗?我们充其量似乎只能忘却自我、向人格宣战,或是进行一场内在的游击圣战。其实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打败敌人,它最后带来的是领土的合并。这本来就是战争最初发动的理由,它其实是一种扩充而非摧毁的举动。我们经历的这场本体与人格的挣扎,是一件很奇特的事。它的确像是一场战争——一方胜了另一方,但即使是扩充了领土,内心的骚动仍然会持续下去。内心的反革命活动不会因为一方胜了另一方,而彻底止息下来。只要一方仍然在掌握着另一方,和平就不可能降临。为了解决这份冲突,我们必须先了解人格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以客观的态度,毫无偏见地研究一下人格这个东西。它为什么会制造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怪罪“自我”?许多灵修著作把人格视为魔鬼、野兽或是怪物,不断地批评它、排拒它,嘴上同时还不断鼓吹着爱,要你们把人格或自我交托出来。没错,当我们用内心的慧眼去观照时,人格还真有点像怪兽或魔鬼。人格有时像小孩,有时像男人或女人,它既是失败者、破坏狂,也可能变成观察者、行动者或叛徒。然而,人格究竟是什么呢?它势必有某种智慧,某种惊人的力量,可以示现成各种面貌——这一分钟它天真如孩童,下一分钟却成了怪兽;这一刻它是脆弱无助的,下一刻却变成了神鬼战士。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会突然洞察到内在孩童、自我、自我身份、情绪、心智、虚假人格、观察者、行动者、演出者、抗拒者、怨恨者等,全都是同一个东西。它们都是在不同的情境里以不同形式呈现出来的人格面向。我们会发现人格是一种具实质性的存有。对此我们可能会非常吃惊,但不妨去观察一下——我们可能会发现人格也是一种物质,它是有内在质地的。第一部分 3.人格是带有实质性的具体存有人格和思想、感受以及各种觉受相连。成长到了某个阶段,你会开始觉得人格的确是个有实质性的存有。它在感觉上并不是清新的,也不是一种当下的现实,更没有本体的光明性或明亮感;它不给人—种真实不虚的感觉。事实上,它往往给人一种混浊、迟钝或沉重的感受。但人格并不是由思想堆积成的;它有自己的实质成分。许多灵修体系声称人格是不存在的,自我亦非实存;从某种观点来看,它的确不存在。但人格如果在它所属的层次上是不存在的,那么别的东西也都不存在了。不但你的身体不存在,连物质现实也都是非实存的。因此,只要有概念活动,就会有人格和其他事物的存在。我们必须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具体的存有,才能了解人格的净化是什么。就大部分人而言,人格一开始会示现成一种抗拒、沉重或乌云般的感觉。当人格仍然困惑不明时,质地一般是不清明、不纯净的。这里所谓的“不纯净”,并不带有批判或道德意味,而是说它没有依照自己的本质存在。但人格的不纯净特质究竟有哪些呢?被净化的又是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过往的一切历史,你经验到的混浊、沉重和痛苦的感受,起源就是人格并非以纯粹的形式存在着。它携带了一堆的冲突、记忆、未释放的感觉、误解、蒙昧,以及种种的反应、联想和幻觉,而这一切都和过往的生命历史有关。人格就是洗东西的水,而且始终没有净化或过滤,因此过往的一切必须先释放和排除掉。人格的实体状态——我称之为假宝石——会在脾脏和胰脏部位造成一种紧缩。我认为脾脏和胰脏与心理层面的关系,就在于胰脏的功能是排除坏死的白血球。白血球存在的目的是防卫和保护,而这正是人格试图完成的事。这些白血球一旦达成了任务,就会从血液里排出去,但人格很少把老旧、不再需要的防卫模式摒弃掉,所以这些老旧的模式就是人格不清明或沉重的主因。内在工作会在不同阶段经验到不同面向的不清明感,端看你专注修行的领域是什么,或以往净化了哪些层面的问题。举个例子,你也许一直在安全感和意志力的核心面向下工夫,另外一段时间则是在力量的环节上努力放下防卫反应。其实你走得愈深,愈容易看到人格结构精微面的虚假性。我们称这种不清明状态为“假宝石”,而它是跟我们所谓的“珍宝”截然不同的。现在我们也许已经开始了解人格的不清明或愚钝是怎么形成的,它其实包含了早就该排除掉的一些元素。其中最需要排除的就是曾经带来保护和防卫作用、甚至有利于求生的制约反应。我们的许多模式、冲突和无明其实是求生本能的一部分,但现在我们已经卡在这些为了防止痛苦或躲避灭绝而发展出来的模式和机制之中。我们一直没有能力放掉它们,于是它们便决定了我们的人格内涵。第一部分 4.识破心理议题,让本体显现以下是净化人格的整个过程:每当你认清了某个心理议题,或认出了和过去的历史有关的某种冲突,或是发现防卫反应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你就是在释放与当时的心理议题有关的某些老旧的感觉,同时也识破了这些感觉和背后的信念。如同你们多次观察到的那样,识破某个心理议题——涉及不再认同它——就等于是让本体显现出来。在处理和本体品质相关的心理议题的过程中,人格会面临自己结构的一部分,而且这个部分的结构早已取代了本体的某种品质,或是补上了那份品质的空缺。举个例子,和本体的“力量”有关的心理议题,往往会透过人格的虚假力量而呈现出来。这种补偿作用一旦被识破,本体的力量就会释放出来,这时就不再需要那份错置的力量了。因此每一个示现出来的本体面向,都会揭露人格的某种无明。当你们在探索内心时,本体的某种状态会让你确知自己的心理议题是什么。在探索的过程中,每当你真的发现了本体的某种品质或与其相关的心理议题,人格就会变得益发清明和纯净,因为你释放了某些老旧的信念、自我形象以及紧缩感。当你感受到人格终于放松下来的时候,虽然你意识到它仍然有点沉重和迟钝,但同时也有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人格就像小婴儿一般,总是裹着小毯子走来走去。它会使你联想起自己的毯子、床以及在生病时照料你的母亲。这其实是一种自保诡计。但本体一呈现出来——当人格无法借由自保诡计来制造本体境界时——便可能清除掉人格的困惑无明。当然,本体有时也可能借由禅定或其他修行方式(与洞察人格议题无关的方式)呈现出来,但那种禅定境界并不能厘清人格的心理议题,因此人格仍然维持在旧有的状态。这种发展经常被称为灵性上的启悟:某人进入了一种本体状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认同了本体,但人格仍然维持原样。因此,为了使人在日常生活里体现本体,本体就必须转化人格。只有透过洞悉人格的真实心理议题,理解它们在所有生命领域显现的方式(特定的以及一般的),才能把本体的影响统合进来。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人格的某个特定心理议题,而本体的某种状态突然显现了出来,这时你会发现当下的体验并不能停止内心的挣扎。人格与本体的二元对立仍然存在着。灵性层面的经验或本体状态或许能使你的日常生活变得和谐轻松,令你感觉满足一些,但内在的二元对立仍然持续着。同时你会意识到,你仍然处在一种发展过程中,而且是以人格、非本体的角度在看事情。这种持续性的缺乏清明感,就是人格的标记。第一部分 5.心理议题中深埋着人格与本体的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特定的人格议题会变得愈来愈清晰,你的个人历史和心理议题也愈来愈能获得厘清。但是你必须在某个阶段开始直视人格本身、看见它的全貌,而不是去探究它的特定议题。你不再关切“我缺乏意志力”、“我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或是“我感受不到任何自我价值”之类的议题。虽然每个议题仍然是真实及需要解决的,但这些议题的底端其实埋藏着另一种东西。你探究这个深埋的东西时,会察觉心中的冲突就是源自于二元性本身。你会发觉内心有两个存有——本体与人格——这才是问题所在。这时对二元性的洞察就会变成内在工作的焦点。打从有记忆以来,这种分裂就一直存在着,你一直在把自己的经验冠上“好”或“坏”、“纯净”或“不纯净”的标签。你的某些经验可能充满着爱、智慧和清明感,但部分的你仍然困惑不明,而且很顽强地继续维护着自己。在没有觉知到本体之前,你会认同人格困惑无明的部分,而且仍然渴求快乐。觉知到本体时,你又发现这些境界并不能解决问题。或许你拥有了许多对本体的证悟——像是爱、力量、价值以及真正的美,但只要你仍然认同人格,那么这些证悟就会使你的人格膨胀,继而发展出膨胀的自我,误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本体。这么一来,你就会很骄傲地自以为认识了上帝,而且能够和上帝神交了。你会觉得你是一个重要人物,已经成就了某些境界。当你有了这些体悟时,可能充满着力量、意志力、清明的觉知或丰足感,但逐渐地你会发现,这种拿本体来充实人格的方式是有问题的。你会开始察觉你本身才是问题所在——你的身份认同以及看事情的方式。到了这个阶段,痛苦就不再源自于经验的内容或是你观察到的对象。痛苦其实源自于你内在的那个运作者、观察者、行动者和经验者。这个造作者、观察者、行动者才是问题所在。你开始察觉这个“我”必须有所转化,你开始认清痛苦其实源自于内在的二元对立。只有当你非常深刻又完整地经验到本体,才会看透这一点。一开始进行内在工作时,你经验到的完全是人格本身,因此自然想让它变得更好。接着你开始察觉自己比较真实的部分——本体,往往是以价值感或心理真相的形式显现出来,但这并不意味本体从未存在过,而是你从未看过它,或者多年以来它一直埋藏在心底深处。因此,接下来的阶段你会挣扎着发展出本体,而且会愈来愈揭露人格的真相。如此一来你就有机会更加了解本体与人格的二元对立。你会看见虽然你已经有了本体经验,但人格仍然持续活动着、维持着自己的身份,而这会让二元性变得更顽强。其实“想要做些什么”的心态才是问题所在。人格总是在造作着,想要证悟些什么,或者总想达成什么;就是这些活动制造了痛苦。事实上,造作、期望、欲望才是真正的问题。于是你开始关注身份认同的议题,然后你会发现身份认同是内在的一种意识活动。第一部分 6.自我意识活动构成了人格的内涵(…过往的成长历史都变成了我们的意识活动,而人格的内涵就是这些自我意识活动。自我的活动在本质上是痛苦的,因为它不断地在紧缩;观察一下身体的脉轮活动,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到这一点。观察顶轮的活动,你会意识到担忧和挂虑;观察心轮的活动,你会意识到罪疚感和挫败感;观察脐轮的活动,你会发现执著和欲望。这一切都是自我的活动,而自我的活动一向跟你过往的心理议题有关。这便是所谓的个人业气或生死轮回。它就是你的心智、人格、选择、偏好、论断或抗拒组合成的活动。当你选择做某件事和抗拒某种东西时,就是在造作,而这种内在的意识活动便是人格的内涵,也是人格不清明的原因。它会让水变得混浊,使人格背离了本体的清明静止状态。本体就是存在本身,而存在是完全寂静的,里面没有任何活动。当我们有所造作时,那些思维活动或欲望就会使你脱离本体,于是你就不再“存在”了。若是能察觉自己的人格活动而不随之起舞,有趣的事往往会发生;你会意识到,其实根本没有一个人在那里随之起舞或不随之起舞。转化人格有两种方式:一是观察人格的活动,也就是所谓的不认同它;另外一种方式则是彻底潜入于人格之中。奠基于不认同的自我了悟状态,本质上是跟自我分离的,因此人格并没有完全和本体整合;它没有被彻底认清。人格只是被搁置一旁而没有真正转化。如果我们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就必须彻底了解“潜入于人格之中”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清晰而完整地经验人格的内涵,不带有任何抗拒,也不试图逃避或超越人格。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成为人格本身,与它结为一体。你必须体认“我就是我的人格,我就是它,而且自我的活动本身就是痛苦”。你不能从高处鸟瞰人格;你必须成为它。这种体验必须是直觉的、感性的,而且是在身体上发生的。这决不是一种反省或反思,而是超越散漫心智活动的一种直观力。现在我们会发现厘清人格的心理议题有多么重要了。如果你仍然认同人格的某个部分,而这个部分是卡在潜意识的某些心理冲突之中的,你就很难完整地看到自我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被那个潜意识里的议题掌控,而持续卡在自我的活动中,无法认清它。这些议题一旦获得厘清,就比较容易觉知自我的活动——不是去看什么东西被翻搅出来,而是去看翻搅的活动本身。一旦察觉你就是那个在活动中的机器,而且彻底被说服这个活动本身会制造问题,便有可能停止轮回。轮回的活动若是静止了,一切的防卫机制也会跟着停止,如此一来你就不再以任何方式护卫自己,因为我们已经发现人格的活动就是一种防卫机制。当这些活动静止的时候,你会认清你大部分的思想、欲望和努力都是一种抗拒,而且你一直在抗拒的就是“当下”。第一部分 7.自我意识活动构成了人格的内涵(…如果你发现“当下”即是你的存在本身,你就会开始体验到当下这一刻的你——这个至上的存有。这份体验会让你看见,抗拒当下正是令你和存在分隔开来的原因。只要有自我的活动,你就不是处在当下,虽然你仍然能意识到存在。当轮回的活动正在运作时,它们会把你和存在区隔开来,这种界分同时也会让人格感到匮乏不足。如果你察觉这个防卫机制的恶性循环,就会清楚地看见你一直在抗拒的原来是自己,而且这份抗拒是不必要和徒劳无益的,然后你就会放松和静止下来。一旦对这种恶性循环活动有了洞见,就能够停止轮回,人格也自然会被清明的觉知消融掉。清明的觉知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不再有跟存在分隔开来的人格活动了。要发现这份洞见必须下很大的工夫,我们必须花很长的时间才能看见自我活动的全貌。若想直接体验自我的活动而非不认同或超越它,就必须深入探索人格涉及的所有领域。我们必须了解潜意识里的各种议题,同时要发展出对存在的体认,才能真的证悟到存在。当你在处理某个特定的人格议题时,也可能看见这至上实相的某个部分,但若是能在你所有的心理议题上下工夫,就更有可能看见它的全貌。你必须在当下看见你人格的全貌——它所有的思想、欲望、感受和梦想,而且是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同时你会发现,你的人格一向跟你周遭的社会结构相关;社会持续不断地影响你的关系和人格。你会发现自我的活动将你和社会的人格网络连贯起来,使你容易受外境影响,认不清自己是谁,真相是什么。只有彻底认清这一切,你内在的活动——使你和社会产生联结的活动,才会静止。当它静止时,你就会变得纯净、清明,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结构的灵魂,而这会疗愈与本体分隔的伤痕——其实分隔是根本不存在的。了悟的瞬间你会发现自己和至上的实相本是一体,你此生首度发现了人格的真实本质。原来人格的基本结构,使你成为一个人的基本法则,或是你一直在抗拒的那个东西本身,就是至上的实相。人格的本质即是我所谓的“珍宝”或至上的存在:它没有任何属性,而且是纯属个人性的存在。它是最精纯的一种存在形式,但却能示现成一个人,因此当人格彻底净化时,你仍然觉得自己是个人。你的人格并没有消失,你只是变成了最真实的至人。到了这个阶段,终极实相开始被看成是个人的现实,而不再是非个人性的至上存在。体证这至上的存在之后,接下来的过程则是要统合人格与终极实相,最后它们会合而为一。这其实跟彻底了解或净化人格是同一回事。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是至高无上的,有人称这种境界为“神子”,因为这跟耶稣基督提到的“我与父是一体的”有关。第一部分 8.净化人格是为了发展个人性本体(…这个净化人格的过程——也是净化灵魂的过程——就是要发展出个人性本体,或是我们所谓的无价之宝。这个发展无价之宝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地净化人格,直到它变成至上的个人性本体为止。随着人格的净化,每一种本体状态都会变得个人化,而本体的每个面向都会与你合一;你本身会变成这个本体的现实面,而且会在那无价之宝的层次上获得统合。譬如当你经验到慈悲心时,这份慈悲心与你是合一的,“我就是慈悲心。我就是真理和价值”。一旦拥有了这些品质,你就不再经验它们,因为你已经知道你就是它们。你人格的穿透性会变得非常彻底,而且能够跟这些本体的面向完全融合,这便是我所谓的本体状态的个人化。当本体的面向都个人化的时候——包括仁慈、爱、意志力、平安、价值、身份认同等,你就会进一步地发展出更无限量的个人特质,亦即至上的本体完全个人化了。到这时你会感到十分惊讶,因为你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处在这种状态里,从来不是其他的状态。一直以来你就是这个至人,你的本质就是它,包括你的人格内涵在内。此即你会一直想认同它,而且无法不认同它的原因,因为你就是它。你如何能不认同它呢?你怎么能摆脱掉它呢?它根本就是你啊。至此我们会发现,企图不认同人格,或试图从超验性的身份来脱离人格,就等于背离了现实的基础,因为你和你的人格从来没有真的分开过。你终于发现,那个被净化或厘清的人格,我所谓的至人,只是明觉本身罢了。你会体悟到自己就是明觉本身,但这并不意味只有你的心智是清明的;其实你整个人就是彻底开放和清澈的明觉之光。当所有不纯净的杂质消失之后,你就能维持在开放和光明的状态里。但这种开放的解脱状态是带有个人性的,这并不说明你是一个解脱的人,因为你就是解脱本身。这是一种彻底的个人性解脱状态。当过往的历史完全被消化和排除之后,个人性的解脱就会跟至上的本体融合,这时你就变成了以个人形式体现出来的透明净光。第一部分 9.净化人格是为了发展个人性本体(…这至上之人是永恒的,处在这种状态中你会亲身经验无时间的境界。当人格被厘清和统合时,你会发现自己是超越时间的一种永恒合一状态——它和时间是无关的。某些人主张“自我”根本不存在,因为处在“无我”的层次上,你的感觉是一种空无,而且充满着光。但这并不意味它没有引力,它像是一种空无的引力。你充满着喜悦和光明,而且是带着个人性的。你终于彻底成为了“你”,但这个“你”是个人化的至高形象。这并不是一种不自然的存在状态。虽然感觉上好像什么都没了,但其实是处在没有任何属性的空无状态里。当你完全成为自己的时候,你就变得清明了,你的行动也变成了爱,不再是充满挫败感的自我活动。从真实人格产生的行动就是一种爱的流动,这其实是人格发展过程的真正基础。这种爱的流动并不是从人格统合的经验中产生的,它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即使是制造痛苦或抗拒痛苦的自我活动本身,也是基于对自己或他人的爱和仁慈。努力成为一个人,就是朝着至人推进的一种发展,但多数的时间你都误解了这股推进的力量。你误以为自己必须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而这也就是你为什么一直抗拒和排斥痛苦的原因。保护自己的这份渴望是被爱所驱动的,有时抗拒痛苦也是基于想要保护他人,例如你的父母,你这么做是因为你爱他们。我们常常忘了那份最初始的爱;历史的积累使我们不再认识这股原始的驱力,因此你必须了解心理反应的所有层次,直到洞察意识最底层的东西为止。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抗拒痛苦的那股驱力原来就是爱。只有觉知到底端的爱,才会发现你并没有被本体排除,因为你和本体是合一的。二元对立性从来没有真的存在过,存在的只有无明和消化不良的经验。第一部分 10.人格与本体合一,就是圆满人格与本体合一,就是圆满当你体悟到这份合一性,并且了解它一向都存在着,就会明白我们的学校为何取名为圆满学苑(ridhwan)了。在阿拉伯文里面,ridhwan意味着知足、满足或圆满无缺。你在个人和非个人层面其实都是圆满无缺的,你对自己或他人都有一种客观的圆满感,你和他人的故事在合一境界中都是有道理的。缺乏这份对合一性的体认,你心中的困惑就无法获得解答。某些有过开悟经验的人说,开悟并不能为心中的困惑带来解答;困惑只是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处在这种合一状态里,所有的困惑,包括头脑中的问题,都会得到解答,因为你已经彻底无憾了。那时你的心中会充盈着圆满感,整个人(而非某个面向)都是圆满无缺的,也不再有二元对立。你的身心和人格——每一个面向,全都统合到一起了。这便是我所谓的“统合性身份认同”。人格、本体、至上的存在、身和心,全都变成一个完整的身份在运作着。这时你会变得十分平常,不再是一个刻意修行的人。你只是单纯地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或者有一部分必须排除掉。你不必再刻意对治自己的某个部分。你能想象一头老虎不断地对治自己吗?真的,老虎是一种很统合的存有,而真正统合的人也不会再刻意对治自己了。再想想你家的狗,试着去了解它的“狗格”是什么模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荒唐,但你决不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的东西组合成的人。这些界分是由你的心制造出来的,它永远会用某个部分来对治另一个部分。当你真的彻底统合时,你的整个系统会自然地运作——需要消化的自然会得到消化,需要排除的自然会排除掉。当这种状态出现时,就不再有不和谐的感觉了,这才是最健康的状态。这是人最正常不过的状态了。当你处在健康状态时,你是不会去想健康议题的;你不会驻留在这上面,因为每件事的感觉都很好。同样地,当你彻底统合时,就不再考量自己了,你只是以健全的方式活在世上。第一部分 11.人格就是我们的灵魂到目前为止我们下过的所有工夫,最后都会统合成这份了悟。我们要看到的就是净化人格过程中的所有线索。现在是说明这整个过程的好时机,然后你才会了解人格并不是一个罪人,也不是一个必须排除掉的东西;它只是充满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本质是什么。人格必须被了解和珍惜,但只有借由慈悲、接纳和客观的爱,才能真的了解人格的实相。借由认清人格的真相,我们就能获得这份了解,然后我们的心自然能得到彻底的滋养。由于心中圆满无缺,所以爱能够流畅无阻,于是我们的心就彻底感到满足了。当爱从心中溢出时,你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它只是自然地满盈于胸。你仍然是个很平常的人,以健全的方式过日子,但就是无法不去爱别人;你所有的行动都是源自于这份爱。你活在喜悦之中,以爱来联结别人,行动之中没有任何界分感。一开始的沉重、迟钝和晦暗不明全都消失了,你变成透明、永恒和充满着光的存有。借由理解和厘清人格的内涵,你学会了体谅自己、爱自己。一开始修行以及后续发展中所经验到的人格,其实就是灵魂本身。人格就是我们的灵魂,但我们的灵魂烙下了过往经验的印记,这些经验又形成了我们所体认到的自己,然后我们就停留在残余的经验内涵里,而障蔽了真正的本质。这些经验的残余物就是自我形象、内化的客体关系、压抑的感受和记忆,以及保护自己的各种防卫反应。净化人格的过程,基本上就是在消解掉这些残渣,方式是深入地去了解它们。如此一来,人格就能透过个体化的过程充分揭露自己。我们的灵魂会发展成一个无价之宝,亦即个体性的存在。第二部分 1.存在和追寻今天要很实际地探索一个跟基督的教诲有关的议题。基督教导过爱、仁慈及平安之间的关系,而我们要探讨的部分是:在创造平安的心境时,什么是最仁慈、最有爱心的方式(包括个人和宇宙性的面向在内)?我们可以说最仁慈以及最有爱心的方式,就是完全没有造作。我所谓的完全不造作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我们等一下会解释完全不造作是什么意思,也会解释为什么这就是一种爱与仁慈的展现,而且能带来平安。平安意味着完全没有痛苦,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他们并不渴求平安,他们渴求的是快乐。平安并非大部分人的首要选择,快乐通常才是最重要的事。但渴求快乐并没有什么错,快乐本身也没什么错,问题出在追求快乐会导致平安的消失,理由是追求快乐就是把快乐放在有别于当下的未来或不同的情境里。不只是快乐,连追求平安本身,都可能蕴含着这种假设。当我们在追求时,我们就脱离了快乐与平安的源头。因此当我说不再有任何造作时,我指的是心中没有任何追求——内心不追求快乐、平安、爱、安全感或任何一样东西,因为追求意味着有某个东西是可以被达到、被发现的,就好像有个目标可以达成似的。第二部分 2.追求快乐会使平安远离几乎每个人都在追求某样东西,然而只要他们停止追求,真正想要的东西就会出现。人总是认为必须先得到自己想追求的东西,然后才能停止追寻,但真相是追寻的活动必须停止,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大部分的活动和最关切的事物里面,都有这种荒谬性——追求的活动本身往往会让我们脱离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这份观察反映出大部分人无法洞悉的一个真相。即使有人从自身的经验认清了这件事,仍然不足以说服自己真的去改变追求的行为模式——他们仍然不相信快乐、平安、爱以及安全都在当下这一刻。这所有的品质都埋藏于存在本身,它们不是在遥远的他方,你真正的本质就是快乐、平安与爱。不论你认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人生的每一刻都只能靠着自己去圆满。如果你追求快乐,迟早会制造出痛苦。这意味着我们生命里的其他事物——事业、成就、财富、名望——从我们真正的本质来看,都是没有意义的。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人必须工作、赚钱等,不过这些事情仅仅是为了生存,而且它们并不能带来圆满感或内心的平安,甚至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有趣的是,只要观察一下眼前的世界,我们就能洞察个中的真相。许多人都拥有足够的钱财、食物和工作,同时也拥有别人的肯定和赞赏等,但99%的人仍然不快乐。纵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我就是那1%的人。如果我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快乐了。事实上,那1%发现圆满境界的人,都是不太在乎世俗成就的——这就是他们会感觉圆满的理由。他们的快乐并不是源自于财富、地位、伴侣等。不要相信电视上那些描述自己如何成功的人,他们所说的并非真相。他们只是在头脑里设想出快乐的概念:“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必定是快乐的,因为我一向深信快乐就是这样获得的。”某些人可能会被这类说辞欺骗,但任何一个体认到圆满本质的人都知道这不是真相。每当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或许会感到兴奋,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同时又会期望别的好事能接踵而至。我不是在说成就、财富、地位是坏事,我说的是它们本身并没有任何真实性。其实人生所有的活动——成就、情境和关系——全都是空洞的,如果你不存在于其中,它们都是空洞的东西。这就是人生的基本法则。由于我们不相信这个法则,所以才会一直追寻。即使你们都体认到全然安住于当下所带来的和平与圆满,仍然会认为追寻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够带来快乐。当你在痛苦时如果能观察自己的假设,就会发现一旦认同了追寻的活动,便误以为平安是无法在当下出现的。几乎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绝对相信这个观点。人们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下许多的苦工,不断地感到失望,才会开始考量:“也许我错了,也许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为我带来快乐。”你必须吃尽苦头,撞无数回墙,才会质疑自己对现实的根本信念。在帮助人的过程中,我的工作只是要人们认清自己的信念并不属实。人之所以会受苦,是因为他们总依照某些对现实的信念和观点来行动。即使他们来到一个团体里,想要探求真理或追求开悟,动机仍然是要更有效地得到某些东西。第二部分 3.安静下来,世界自然会美好而圆满…如果生活的动机是在追求满足或变得更好,我们就是活在一个空洞的世界里。若是能安静下来,忘掉并放下所有想要追寻的东西,世界自然会变得美好而圆满。当你在追寻的时候,其实已经脱离了意识、灵魂、存在以及你的源头,如此一来就忽略了存在本身。不论你想要追求或达成的是什么,内心都是匮乏的,因为你是从一种贫乏无力的观点在运作。处在这种情况下,你只是不断地在固化那贫乏的感觉罢了。追求的本质就是一种脱离圆满实相、快乐及平安的活动。实相是无法借由追求而达成的,因为我们追求的永远是另一种东西,所以你始终看不到它。不论你追求的是什么目标,看上去都似乎愈来愈接近实相或圆满的自性,但仍然不会带来任何不同。真正的关键就在于追求的活动本身——不论你追求的是什么,活动的本身始终带着同样的本质。或许你追求的是父亲的认同、爱人或工作成就,也可能是开悟,但这一切仍然是一种追求。在所有的追求之中都埋藏着一种假设:“你是有缺憾的。”借由追求,你强化了自己的匮乏感。我的观察是,不论你听到多少次这样的话,甚至已经有了体悟,仍然会不断地产生蕴含着匮乏感的行为。下面这种信念埋得很深:“我们在根本上是有缺憾的,我们不具备美好或真实的东西。”从这种信念来看事情,就好像美好的东西永远在他方;似乎只有在未来和过去,才能找到美好的事物。因此追寻或追求的本质就是痛苦。这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疑惑:如果没有什么好追求的,而且追求是不对的事,那么内在工作又要如何进行呢?修行又是为了什么呢?你们也许已经知道内在工作本是为了解自己,觉知自己真实的本质,但“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不去检视心中每个隐秘的角落,发现里面埋藏的东西,并试着去排除底端的那些恐怖的东西,又该如何进行自我探索呢?答案是:若想了解什么是自我探索与修行,就必须停止追寻,试着去观察纯然的存在和心的本质。第二部分 4.安静下来,世界自然会美好而圆满…一个人进行内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自我探索的活动也会污染内在工作。譬如,我说我们拥有一个本体,这时你就会去追求那个本体;我说你需要处理心理议题,于是你就开始挖掘自己的心理议题。每个人都会变成猎人,这就是我们痛苦的主因。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谈了许多有关追求、不满足或缺憾感的真相,而且已经很了解个中的模式了。今天我们要思考的,其实是追求这个活动本身。你往往会借由自认可以解放痛苦的行动,让痛苦持续下去。许多人都假定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就是在心中寻找心理议题,或是去寻找身上的紧张部位,或者去发现生活中的困境,以便解决心理议题、释放身体的紧张感,排除生活里的困境。你期待这样的活动能减轻痛苦。如果你不是在试图解除痛苦,便可能在追求某种本体境界或是令你快乐的情境,以便抓住本体的某个面向。这其实是件荒谬的事,因为你就是本体。如果你就是本体,又如何能抓住它呢?那个想抓住本体的人究竟是谁呢?这种试图抓住或排除某样东西的活动,恰好会让你认同追求的活动。这个追求的活动一直存在着,而你认为这就是你,于是不断地将它投射到外面。进行内在工作的过程里,你只是在借由追寻灵性上的目标,让追求的活动延续下去罢了。以往你追求的是适合你的人、适合你的工作、适合你的情境,现在你又在内心深处追求某样东西。你把追求真实的信心代替了寻求外在的赞赏,你从追求成就转向寻求开悟。不论是朝内或朝外,全都是同样的一种活动。这种追求的活动决不是对己对人的爱或仁慈。这个活动会让你背离自己,并且会继续以奠基于幻觉的方式来行动,因此它本身就是痛苦。从人格的观点来看,追求自认为能带来快乐的东西,似乎是件美好的事,然而我们会发现,这种活动只会带来更大的挫败和痛苦。第二部分 5.当你不再追求时,才会对自己产生…当你不再追求时,才会对自己产生了解因此,自我探索到底是什么,如果它不意味追求或排除的话?如果我们不寻求某种境界或排除行为的老旧模式,又该如何了解自己呢?答案很简单,了解的本身非常简单,只要你不再追求,自然会对自己产生了解。你不需要寻求了解,它不是一个可以被追求的东西。你也不需要付出努力来拥有洞见,因为努力无法换得洞见。当你真的放松不再追寻时,自我了解和洞见就会出现。观察一下你的经验,看看自己何时能体认到一种扩张和开放的状态,或者何时会有一种深刻的了解和洞见?当你忙着想把事情弄清楚的时候,这种状态会出现吗?还是当你不再挣扎和努力的那一刻它才会出现?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深刻了解和洞见,只有在心智不忙碌的时候才会出现。那时你只是单纯地存在着,当然那时你也可能正在进行某种修持,或正在思索着什么、质疑着什么,故而突然出现了洞见,于是就认为洞见是从这类活动产生的。但仔细地检视一下你会发现,在努力或寻找的活动之中,偶尔也会出现一段空当。你累了,于是暂时放下了努力和心中的挣扎,洞见就是在那一刻生起的。可是你往往看不到那个空当,因为它太短暂了,所以才会认为洞见是从心智活动中产生的。当我说你必须了解自己时,我指的并不是开始思考你的问题,变成一个研究心理议题的猎人。我的意思是,你必须对自己怀着爱和仁慈之心,让自己只是单纯地存在着。如果你能允许自己存在,便自然会产生对当下事物的好奇。只是活着、放松着、让自己存在着,便自然会生起自我探索的能力。单纯的存在会使你不再忙着思考、担忧或只想把事情弄清楚。你的心会变得清明与空寂,如此一来,你需要了解的真相自然会呈现出来。事实上它一直都在那里,你看不见它是因为你的心太忙了。如果你的心能贯注于当下,并且能单纯地存在着,就会自然而然地看见真相。因此我们会发现,真正的自我了解并不是一种追寻;追求自我了解,和追求财富、爱或任何一种外在事物是一样的。认为自己必须得到某样东西才能平安圆满,意味着你没有在看自己的真相。你没有发现你并不需要得到什么东西,因为你真正的本质就是纯粹的快乐与平安,是追求的活动让你脱离了内心的平安。第二部分 6.当你不再追求时,才会对自己产生…观察一下你的内心和你的生活,你会发现自己总是不停地忙着。我们指的不是忙着做某些事,而是你的脑子和情绪一直忙个不停。你的心从不停下来休息,除了深睡之外。你的心一直忙着衡量对错,衡量自己是否善良,担忧将要发生的事,为未来作计划,或者不停地想着过去发生的故事。你不让自己休息,你不停地娱乐自己或是和自己争执,然后又质疑自己是否快乐,而这种想法又会促使你产生新的头脑活动:“也许我该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加入某个灵修团体。”然后你就投入一个带给你新的承诺的活动,如果这个外在活动不生效或没有达到预期,你就会觉得加入的团体或人有问题。当你遭受挫折时可能会说:“他们不爱我,他们不喜欢我。”于是你又希望别的人或团体能以你所期待的方式来爱你。你一直在追寻更多的活动,而从不停下来毫无批判地面对当下的经验。其实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放松下来,只是存在着,心中不带有任何概念。你只要放下所有的论断、野心和追寻就对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去做这件事。当然,大部分的人对何时可以放松下来,都抱持着某种看法。我们觉得自己必须满足了许多需求之后,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安。事实上,当这些条件都达成了,我们仍然不允许自己休息,通常我们又会设定新的条件。这些条件大部分时候都是无法达成的。其实这些条件都是多余的,既然我们真正的本质就是爱、平安与快乐,又何须再设定条件呢?如果我们真的投入于内在工作,真的进行自我探索,就会发现追寻的活动便是痛苦的源头。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势必会继续认为追寻能带来快乐。这么一来我们就会感到更挫败,即使达成了自认为能带来快乐的事,仍然不觉得满足。你仍然没有圆满感,因为追求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第二部分 7.彻底消化和吸收经验,就能成长与…彻底消化和吸收经验,就能成长与发展自我了解就是一种灵修,它不是追寻,也不是厘清问题,更不是试图在外面得到一些资讯,它是一种不费力的洞见。了解的过程并不涉及任何造作活动,它其实和当下的觉知有关。当你真的存在于当下时,洞见和了解自然会产生。追求自我了解,试图解决心理议题,寻求和企图抓住某些境界——这所有的活动都源自于无明。我们经常以为自我了解是一种心智活动。你的心智或许能得到一些资讯,但并不是我所谓的自我了解。如果在了解的那一刻没有产生转化,就不是真正的自我了解。缺少了转化,自我了解只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追求的活动。自发地生起自我了解,意味着你的本体触动了你的心智,或者和眼前的情境产生了联结。和存在或自己的某部分心智联结上,就是一种自我了解。洞见或自我了解,乃是借由存在或本体消化了内在经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转化。存在和某种经验或人格的一部分联结上了,你的经验或人格的某个部分就被存在消化吸收了。这不是一种心智活动而是真正的转化——一种蜕变。这种蜕变本身就是自我了解,它永远不会导致懦弱、匮乏或缺憾感,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成熟度和能力。然而成熟究竟是什么,难道不是彻底消化吸收自己的经验吗?一个人的能力就是来自于消化和吸收内在和外在的经验。全然地消化及吸收经验,就能带来成长和发展,这份成长能够让存在、心智及经验产生联结。这也是一种炼金术的反应或综合力,它会让人更有能力在世上运作。这种综合力可以让我们变成一个成熟的人,而这是不需要追寻的。你只要单纯地存在着,自然有能力消化吸收经验。如果一直想弄清楚事实,一直在担忧、期待和渴望,就会脱离当下的存在。如果脱离了存在,你的存在与经验就无法联结,也不能产生自知之明了。缺少了自知之明,不可能有真正的蜕变,于是成长和发展也无法出现。第二部分 8.彻底消化和吸收经验,就能成长与…你现在明白什么是内在工作或自我了解了吧?从上述的观点来看,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的工作,只不过是要消化和吸收心中的食物,没有其他的东西了。到目前为止你已经拥有过许多经验,但你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它们,于是这些东西就变成了你潜意识里的记忆、认同、思想、感受、行为和各种模式。它们带给了你许多麻烦,因为你无法消化它们。你的心应该是寂静的,它不该充斥着过往的历史、各种的反应和认同活动。但借由充分安住于当下的经验,你就能彻底消化它们,并且获得成长。至于过往的历史,这就必须借助内在工作来了解和消化潜意识的活动,以及我们的自我或人格。若是彻底将它们代谢掉了,就不会留下缺憾或虚弱感,而会带来成长、发展以及本体层面的运作能力。缺少了经验,缺少了对本体的证悟,你是无法健全地活在世上的。消化吸收经验会让你有能力单纯地存在于世间,这便是人生的重点。如果你无法完全代谢掉你的经验——譬如抗拒它而导致了消化过程的中止——那么这些未消化完的经验就会带来痛苦。由于你的心中还残留着未消化完的食物,所以直接面对眼前经验的能力就会严重地缺乏,如此一来你就无法正确地进食。你的系统里存留着多年以来的腐食,因此首先必须把这些食物消化到某种程度,才有能力代谢眼前的经验。这会为我们的内在工作带来两种结果:一是清除过往的记忆;二是愈能做到这一点,面对眼前事件的能力愈强,而眼前的事件又会为你带来蜕变。如果真的能安住于当下这一刻,任何一种经验或印象都能带来蜕变和成长。通常这样的蜕变和成长之所以无法产生,是因为未消化完的过往历史造成了障碍。因为你不想经验那些未消化完的东西,所以才无法彻底代谢掉。造成一个人在经验上消化不良的因素,往往是不愿意或无法和当下的经验共处。我所谓的消化吸收指的并不是去做什么,而是要单纯地存在着。本体的特质就是充分消化吸收经验,每当它遭遇某种经验时,都能消化掉它。这就是一种觉知、自我了解、贯注于当下的能力,也是一种智慧。因此你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在寻找某种境界,也不是要排除掉某种东西。内在工作其实就是存在于当下的经验里面,不产生任何防卫反应,然后你的本体和内外经验自然会联结。当这种联结产生时,转化的过程就出现了,我们通常称之为“消化”或“吸收”。这个转化过程会让你变得愈来愈开放,心量愈来愈大,而这便是一种成长。你的身体需要透过进食来生长,你的灵魂也需要摄取一些经验来获得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没有所谓的坏经验了,因为任何一种经验你都能消化吸收,但前提是你必须安住于当下。某些经验会带来痛苦,某些则会带来快乐,但它们都能促进成长。唯一的例外是,有些经验超越了你的消化能力,包括快乐或不快乐的经验在内。第二部分 9.自我了解就是直接而不防卫地与经…自我了解并不是止念,从此不再思索自己是谁或现实是什么。真实的自知之明会带来更高的成熟度,让我们能够和谐地活在世上。因此自我了解是非常实际的事;透过它,成长就会在每个层面发生。有时人们在进行内在工作时会认为这种方式无效,原因是他们想追求或试图排除某个东西,但没有达成目的。他们什么都尝试了,就是没有了解自己或自己的情况。这种追寻和试图改变事情的活动,不外乎就是想挪动那些消化不良的食物,但挪动并不能帮助消化,也不会带来转化。“自我了解”意味着深刻地处在当下这一刻,你的整个存在和眼前生起的思想、观点、感受或外在情况,都是紧密相连的。让存在与生命经验合一,就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和能力,这便是所谓的个人性本体。自我了解就是让个人性本体能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从一开始我们已经认清,自我了解并不是一种追寻、期待、渴求或追求,它其实就是安住于当下的经验,直接而毫不防卫地与自己的经验联结。如果你不去抗拒它,自然会有所成长;这是每个人身上都应该发生的事,也是我们的潜能和天命。如果你允许自己存在,就会对自我有所了解。你不需要去寻找经验,因为它会不断地出现在眼前。你不可能不去经验它,关键就在于能否消化吸收。吃过东西之后你不需要做什么,消化的活动自然会发生。同样地,你不需要做什么,就能消化你的经验,只要让自知之明自然地出现就对了。你不需要设想什么,弄清楚什么,也不需要追求“消化吸收”这个目标。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在工作并不是跟生命或事件分开的。自我了解不是一种额外要做的事,它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每个人都在做这件事,只是某些人的消化功能比较好罢了。所谓的内在工作,就是把焦点专注在这个消化的过程上面,以便让自己的功能更强一些。如果我们的消化功能增强了,自然会变得更成熟。每个人在日常的每一刻,都在消化吸收各种经验和意象,然后从中成长和学习。你根本不需要达成什么特定的境界或体认。自我了解并不要求你刻意探索心理议题,也不要求你排除掉它们,因为所有的经验都是生命的资粮。如果你真的活在当下,就能更快更彻底地消化食物。我们会另外找些时间来探讨这个代谢、吸收和排除的过程,现在我们只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概念就够了。从自我了解之中产生的成长,从消化经验之中出现的成熟度,会带来我们所谓的个人性本体:“能够在世上运作而又能单纯地存在的你”。你身上的个人性本体,足以让你清楚地意识到你就是存在本身。它会使你觉得:“我在这里,我是一个真实的存有。”那是一种圆满的存在感。事实上,每一次当你在追寻的时候,就是在推开存在的圆满性。一个人愈是不追求,愈是能感受到圆满。想要追求的心愈强烈,这个人就愈不幸。我现在指的是情绪上的痛苦,而不是屋顶倒塌在自己头上这类不幸的事。即使是屋顶倒塌在你头上,心只要不落入追寻的活动,仍然有机会复原,幸福地活着。即使你没有钱,只要能放得下,仍然可以感到快乐。反之,即使拥有几千万的财产,只要你的心还在追求,仍然是不幸的。不过当然,没钱就没食物,所以还是会因为挨饿而感到痛苦。但即便是这样,你仍然可能拥有另一种超越痛苦的满足感或圆满感。第二部分 10.心安静了,就有机会看见当下(1)心安静了,就有机会看见当下我所说的话其实毫无新意,因为它已经被传诵数千年了,但通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还是会左耳进,右耳出,因为我们会继续追求自己认同的活动。我指的当然不是像开车或买食物之类的事情,显然这些事都是必要的。我现在谈的是内在活动以及这些内在活动形之于外的表现,譬如,你也可能投入于非常激烈的外在活动,但内心是安静的。其实大部分的外在活动都反映了内在的活动;因为我们的心很忙,所以外在的行为也很忙碌。通常我们的心并没有安住于外在的活动上,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教诲都告诉我们要放慢速度、让心安静、过俭朴生活的理由。你必须放慢速度才能看见整个活动的过程,继而产生自我了解。并不是因为外在活动不好,而是你的内在与外在都太忙碌,以至于没有机会看见当下的真相。当你真的存在时,外在的活动有多快就无关紧要了。但若是没有真的存在,那么不论你的速度是慢是快,仍然是在背离自己。我们存活的这个世界,包括其中的每样事物,都没什么不对。换句话说,所有的事物皆是中性的,并没有好坏之分。世界之所以会变成一个令人痛苦的地方,是因为我们没有真的在活;如果我们真的存在于其中。就会使它变成一个令人满意的地方,因为只有完整地活着,才会有圆满感。世界如同一场魔术表演——显现于外的就是你内在的状态。如果你的内心有痛苦,外境当然会示现出痛苦;如果你的内心是快乐的,自然会把这份快乐显现出来,于是世界就变成了令你快乐的地方。你的内心如果尽是恐惧和仇恨,也会把这些东西示现出来。世界犹如你的梦境一般,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的梦和你的心息息相关,并没有一个上帝在那里决定你的梦,也没有任何人在那里强迫你做这个梦或那个梦。你的梦代表的就是你这个人,整个宇宙都在你的梦中。在我们这个集体世界里,也会看到同样的现象——我们共同制造了各式各样的事物,因此我们看见的人生以及看待它的方式,都跟我们的心以及我们认为的自己有关。譬如,你可能抱怨自己没有情人,而你一直努力地进行内在工作。当你对自己的某部分有了清晰的了解时,会突然因释放了心中的某个议题而产生一些变化,这时你的情人没来由地就冒了出来,好像奇迹一般。这代表过去你的内心可能有一股抗拒力,有一部分的你不想有情人,而且在工作和金钱上面也有同样的障碍。你可能一直想找份有意义的工作,也一直在处理心中的冲突、错误的自我形象和心理议题,但什么进展也没有。某一天当你的心真的准备好,理想的工作就像奇迹一般被你找到了。这种事我已经听过上百回了。如果你全心全意毫无抗拒地想要某样东西,它就会像奇迹一般地显现出来。第二部分 11.心安静了,就有机会看见当下(2)因此你比你想象的更能影响自己的现实。譬如某人很想有更多的生意上门,我试着去帮助他,但什么事也没发生,然后莫名其妙的客户突然冒了出来。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往往是在此人完全放弃寻找客户之后,客户就出现了,因此真正的原因是他不再造作什么了。我们从不信任自己的力量和存在的丰富性,我们永远是从缺憾和匮乏感来看事物。我们已经被说服这就是真相,以及过日子的方式。如果你要这么认为也无妨,但痛苦是必然会出现的,不信的话,二十年后再来找我吧。当然,有许多力量都会促使我们去追寻。我们有各式各样的欲望,对自己和他人也有强烈的恨意,而且对自己是谁以及实相是什么,都有数不清的困惑无明。我的理解是,我们必须探究这一切,以便让追求背后的力量和能量减轻,乃至于消失。打从一开始起,我们就必须看见追求即是一种痛苦,而且追求的本质就是在背弃自己,使我们脱离本体。追求是从错误的假定之中产生的行动,自我了解则是一种自然又毫不费力的行动。学生:我发现我最近花了许多时间追求知识,我一直在背书和试着去学一些东西,因为马上就要考试了。我想我要问的是,我如何能……阿玛斯:让我告诉你我的做法是什么。我会阅读各式各样的心理学书籍,而且非常专注地阅读它们。我阅读它们的理由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这是既自然又不费力的事,因为我真的很感兴趣。通常从其中会产生许多了解,虽然我只是很自发地选一本书来读。从这样的角度去做这件事,往往能吸收许多东西,而且得到的知识也会使你更了解自己,认清自己和他人的某些真相。这其中存在着一些好奇心,而且是兴致勃勃的,所以阅读的速度会很慢。我并不想尽快把这些书读完,我只是对它们感兴趣,所以很想了解它们。这其中有一种乐趣,就像入神地阅读小说一样。在学校做研究也是同样一回事。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在读书、追求知识、找参考资料等,其实并没有追求之心,这种自然产生的阅读活动非常有创造力。当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其中可能有些东西是我们不了解的,于是我们很专注地去查字典。别人也许会认为我们在追求什么,其实我们是在享受而不是在追求。学生:所以关键就在于心态是什么。第二部分 12.心安静了,就有机会看见当下(3)阿玛斯:如果动机是源自内心深处的某种自然的动力,那就不是一种追求了。你的本体可以朝着特定方向流动而不涉及自我的活动。自我的活动就是在脱离本体,而本体不会根据你头脑里的话语“你该做这个,不该做那个,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来运作。论断事情应该怎么样,往往会导向追求和追寻。反之,你的能量或本体自然会朝某个管道毫不费力地流动。这种流畅的能量之中是没有追求动机的。从这种真实的活动之中会产生许多的了解和认知,并且会统合成真正的了悟。这就是为什么两个阅读同样一本书的人,了解的深度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并不意味其中一个人比较聪明,而是他真的从心中产生了想要理解的欲望,但这并不代表他会知道得更多或变得更成功。大部分时候我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显著的理由,我不知道这些书会把我带往何方,我只是感兴趣罢了。我以这种方式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很确定每个人都有这种融入的经验。你彻底融入于某样东西是因为你很享受它,很喜爱它。当然读书有时也可能是相当索然无味的事,那时你不禁会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恨不得立刻就读到最后一章。”读科学书籍时,我也不是想获得知识,虽然获得一些知识是有可能的,重点是我同时也得到了娱乐。我读客体关系理论时,感觉上就像一般人看漫画书一样。这种书很不容易理解,但是不打紧,读它还是值得的。此外,你也必须探索为什么你会爱某样东西。譬如你在做你爱做的事,而那件事可能跟你无关,它跟某个更宏大的东西有关。我阅读的书大部分和我的工作有关。我的阅读有利于我的工作和我要帮助的人,它对别人的利益往往大过于我,因此这种用途也会变成我爱读这些书的理由。就某个角度来看,这可以说是一种仁慈的行为。虽然我的学习是出自于仁慈以及对他人的关怀,但不意味我很关切和想要帮助别人。我们的行为并不是这样产生的,它通常会示现成感兴趣或喜欢做那件事,所以感觉上好像是在为自己做,但其实又不是为自己。当这种状态产生时,我通常不会去想这件事是为我自己或为别人。第二部分 13.我们是神之子,是生来就富有的当本体出现时——如果你提醒自己单纯地存在着,它的本质就是爱、仁慈、智慧、理解、意志、力量以及其他的面向。一旦投入到追寻的活动领域里,我们就切断了和这些品质的联结,故而觉得匮乏不足。如果我们真的允许自己存在,并学会消化吸收自己的经验,个人性本体就会浮现出来,逐渐臻于成熟。个人性本体也就是所谓的“人子”或“神子”,因为我们就是它,我们就是神的孩子。我们是终极性的存在显化出来的一个人。我们其实就是存在本身,这不是你可以达成的一种东西,它一向都是我们最真实的状态,而且不可能以另外的方式出现。如果我们不是存在本身,就不可能有觉知。圣诞节并不是在庆祝某个人的诞生,它是在庆祝每一个人的诞生,庆祝每个人最核心的部分。基督代表的是全人类,他并不是某个特定的人,他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体现了生而为人最真实的意义。他让自己全然敞开,因为有勇气开放自己,所以成了我们的典范。当他说“我是神的儿子”的时候,我了悟到他指的其实是众人皆是神子,或者每个人都可能认出自己是神的儿子。当他谈到神就是他的父亲时,他指的其实是我们每个人的状态。如果神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又为什么会觉得贫穷匮乏呢?追求某样东西的本身,不就是一种不尊重自己的行为吗?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尊重自己,如果我们真是神的孩子,那么打从一开始我们就是富有的,因此为什么要像一无所有似的追求各种东西呢?我们必须质疑这种追求和匮乏的生命态度,很客观地去检视它,认清它为什么和痛苦有关。我们必须认清它为什么是痛苦的源头,为什么是毫不必要和多余的。这跟解决某个心理议题无关,你只需要放下自己,安住于你最真实的本质就对了。第三部分 1.臻于成熟的人(1)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很清楚生命的重点不在于好或坏的感受,而是在于不丧失自尊自重,不放弃自己最真实的实相——心中最高最纯净的面向。不论事情有多美妙或多痛苦,你自重的程度都足以维持住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代表必须获得成功、胜利或达成心愿,而是以最诚恳的方式面对自己,展现出最核心的价值。若想活出圆满的人生,就必须活得像个人。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冲突、我们的失望及欠缺感,并不是源自于通常认为的理由;由于我们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生活,所以才会导致这些问题。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按照应有的方式生活,那种脱轨的行为就会显现成不和谐、冲突、烦恼,或是肉体、心智上面的运作不良。只有以自然的方式生活,才能脱离不必要的挣扎和奋斗,也就是以真人的方式生活。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由某个权威决定的,而是应该按照存在的自然法则去活。真心关切这件事会彻底转变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同时行为也会彻底改变,但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生活之中确实存在着不必要的活动和挣扎;这意味着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活得像个人。我们必须认清我们并不知道一个臻于成熟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也不知道这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准则。进入灵魂的精微次元,乃是要转化人格,褪去幼稚的模式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我们一向自以为知道“活得像个人”是什么意思,自以为懂得人生是怎么一回事,或者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但是由情绪概念、从他人和过往历史得来的信念所组成的正常意识,并不足以使我们成为真人。我们只是借由模仿、反应和未竟的企图,试着变成一个人罢了。这样的人的潜能还没有完全发展出来,他们只是按照掌理孩童的法则在生存。这种掌理一般人的法则,不该用来掌理真正成熟之人的生活。如果仍然按照这些价值观、影响力和法则来生活,就会停留在孩童的发展阶段。我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没有把成熟之人的潜能发挥出来罢了。如果我们不允许自己以应有的方式成长,生活就会出现冲突、紧张、痛苦、误解和烦恼。第三部分 2.臻于成熟的人(2)若想真的了解什么是成熟之人,首先必须质疑自己对“人”的假设,同时也要质疑自己是否真的知道“人”是什么,“人”该如何过日子,该依照什么法则生活,该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都很熟悉一般人的脑子受到的影响:不外乎恐惧、欲望、贪婪、不安全感、竞争性、嫉妒以及各式各样的原始需求。这些影响力都是由老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当然也包括外面学来的一些概念、误解和偏见。这些信念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是妥当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阶段。它们对孩子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成年之后就应该摆脱掉它们。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不该被这些东西影响的。对金钱、权力、名望、赞美和肯定的需求,其实是一种孩童式的渴望,这些需求表现出了一个人不够练达以及不成熟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人所认同的趋乐避苦态度,也不该是成熟之人应有的生命准则,因为这些准则是动物王国的生存法则。一个成熟的人应该超越这一切,活在更高、更练达、更有圆满感的价值观里面。因此,如同我曾经说过的,首先我们要质疑自己是否知道“人”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我们必须先承认自己并不知道答案,然后再看看我们是否对这类事所知甚微。也许你从未以这个角度质疑过自己;也许你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当成了一个人应有的状态;也许你把掌控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法则,看成是正确而妥当的。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一种幼儿阶段,因此我们必须穿越这些阶段,不再滞留其中。社会接受的知识学问之中,并不包含对真人及其运作方式的了解,因为社会大众在这方面的知识都停留在未发展的层次。关于如何长大,我们并没有正确的引领,因为社会的存在只是要满足人的基本保障和需求。但真正的需求比这些要多得多,为了发展人更深的潜能,我们必须满足更精微更深层的需求,而内在工作就是要揭露那些动物性和孩童式的需求,让更精微的面向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早已认同了内在的匮乏感,因此往往会用自己更精微的面向来满足那些原始需求。其中一个模式就是利用灵性体悟来胜过他人。但我们的灵性潜能并不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的,譬如想要获得赞同、赏识、爱、接纳、安全感、权力,甚至快乐。人类灵魂的精微次元乃是要用来转化人格,以便脱离幼稚的模式。与本体的各种品质联结,应该会影响你对自己的体认,使你变得更成熟才对。这些精微面向不该形成狭隘的成就感,或是形成一种过度良好的自我感。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感,其实是孩子或年轻人的需求。你或许以为升起禅悦的时候,就拥有了精神成就。没错,你的确有了一点成就,但这只是十来岁人的成就,距离成熟之人的状态还差得远呢。第三部分 3.内在工作是要支持我们发展为成熟…我们在这里学到的一切经验,都会带来滋养,帮助我们长大成人。这些经验会带来改变,并示现成价值观和生命法则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影响我们的余生,也会更明显地影响我们的关系,以及我们和他人互动的方式。如果你已经体认到自己就是价值、仁慈、清明以及平安的本身,而你和别人的互动方式仍然像个淌着鼻涕哭号的婴儿,那么你的内在工作就尚未完成。你还没有能力享受本体的这些品质。一个成熟之人会善用与人互动的经验,示现出真人应有的品质。体认我们本质中精微次元的目的,并不是要我们像存钱一样将它们累积起来,以便带来富足感。如果你是按照这么幼稚的方式来进行内在工作,那么某些部分就没办法改变了。内在工作的目的不是要满足孩童式的需求,其目标乃是要带领你长大成人,与自己最真实的本质达成一致。虽然内在工作的目的并不是要满足婴儿式的需求,但并不意味这些需求必须被排拒或贬抑。我们必须了解和认清它们,这样你才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于是就能超越它们,放下它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在这里进行的工作并不简单。我们的原意也不是要让它变成一件简单的事。它不是奠基于大部分人所认同的价值观与准则之上的。这里的内在工作有一半会造成惯常的价值观和另一种价值观的冲突。这两种价值观的交集会制造出一种折磨,有利于揭露我们的那些老旧的信念和幼稚模式,并促使我们放下它们。这不代表人们没有权利按照婴儿式的价值观和准则来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这么做。但选择内在工作的人所渴望的,应该是真的长大成人。他应该已经略为明白孩童式的价值观并不是本体的状态。内在工作的作用就是要支持我们发展为成熟的人,而不是拿它来抚慰婴儿。我们这里的工作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它十分困难,而且比你一开始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你当初来这里的时候,对内在工作抱持着许多概念和想法,如果一直坚持下来,就会发现内在工作比你预期的要多得多。你同时会发现,真的进行内在工作,真的想成为一个成熟的人,就必须下更深的工夫。因为成熟需要付出努力,而且要有很大的耐性和奉献精神。第三部分 4.你必须承认“我不知道”,才能真…开始进行内在工作之后的几个月或几年,你通常可以比较清晰地感受和表达情绪,而且比较能联结自己的身体。对许多人而言,这就是他们所渴望的,但这仍然是初阶。这个阶段的确很重要,不过尚未碰触到全部;真正成熟的人不该被他的情绪和感觉所操控。如同我曾经说过的,如果你仍然继续被情绪和生理欲望操控,就势必对内在工作极度失望。你必须改变人生信念,而且必须勇敢地说出:“我不知道。”你甚至需要更多的勇气承认自己“的确想知道”。因此,内在工作一开始必须处理人格的情绪部分,然后要揭露我们对自己、对现实的所有信念、假设及成见。接着我们可能体验到存在不同阶段的面向,于是内在工作就变成去统合这些比较精微的部分。接下来整个人格都必须加以转化、产生蜕变,并且要跟这些深层的精微面调成一致。我们必须变成一个更细致、更成熟、更进化、更真实的人,然后才可能活出真人的生活。这个过程既漫长又复杂,并且因人而异,但每个人都要下很深的工夫才行。你必须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智、情绪、性格的构成模式,以及导致行为的种种缘由。这是需要耐性和时间的。这个过程涉及许多的痛苦和困难,同时也带来了喜悦和振奋感。若想觉知本体的各个面向,体悟以及整合它们,就必须发展出毅力。老师只能点化你,你必须亲自去做这些困难的工作,但我们生活的社会并不支持这种工作,周遭的环境不明白也不支持这样的发展。我们就是被这样的社会制约着,因此自我解脱遭遇的障碍是相当强而有力的,况且它们早已渗透到你的内心和人格里了。你必须经历许许多多的理解、体验和洞察,才能真的有所了悟,而这种了悟是涉及许多层次及面向的。你会从某个阶段进化到另一个阶段,而且是来来回回的,这需要对自己抱持极大的耐性和慈悲心。如果你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须下一些工夫,同时还要抱持慷慨、实际和成熟的态度。没有人可以为你做这件事,也没有人可以把本体送给你,因为你就是本体。如果我们发现某个人很懂得怎么穿越这个过程,而且对潜能开发很感兴趣,那我们应该觉得幸运才对。这样的人在社会里是很稀有的,因此必须以尊敬和感恩的态度对待他。能帮助你走过这个过程的所有内在工作,都应该拿最深的敬意来对待,因为这么做就是在尊重自己以及人类的潜能。这样的工作应该被看成是最重要的事,因为在根本上它的确是超越一切的。我们应该将其置于那些幼稚的价值观、准则和影响力之上。但内在工作并不是一种道德观,而是很实际的观察。它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否则是很难生效的。这种敬重的态度不只要放在内在工作上或是我这个老师身上,而且要示现在你们彼此身上。如果你们的确想成为一名真人,就应该以甘心情愿和诚实的态度面对彼此,而不该把对方当成敌人或是能得到满足的对象。那是一般世俗人相互对待的方式。想成为一个真人,就必须从这一点开始做起。第三部分 5.内在工作不只是为了自我了悟,还…我想说的是,仅仅去发现内心的问题还不够;你的理解必须示现在行动和关系上面,只有这样,人格的统合才可能发生。这样你本质里的精微面带来的影响才能转化人格。缺少了统合,内在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实上,缺少统合很可能会造成各式各样的扭曲,以及不正常的发展。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行为和人际互动,而且要从内心更高的次元来进行观察。如果你的外在生活无法与内在情况调成一致,就不可能成为真人。如果内在经验和对待他人的行为是冲突的,扭曲就会产生。如果你懂得了某些真理,但行为却是按照另外的方式在进行;如果你重视实相的某个部分,在真实生活里却把它丢出了窗外,那么非常怪异的事就会发生,而令你和周围的人感到十分挫败。内在工作不仅仅是自我了悟,也不是忘却周遭的人,只顾保有自己的良好感觉。成熟之人的本质,就是敬重他人。如果你真的想体会做真人的滋味,就必须努力成为这样的人,不论过程有多么辛苦。如同我曾经说过的,内在工作要处理的就是你早先的概念、信念和准则与内在工作之间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了解和发现以前所不知道的自己,这会让你开始修正行为,而且是带着觉知持续地下工夫。你的行为应该依照真人的方式来展现,不只是对我或对其他老师,对生命中的每个人都要按照这样的方式,否则就是在助长自己的不成熟。你仍然可能以动物性的方式来行动,因此不论是对待同学或你生命里的所有人,都应该清醒地付出努力,依你所了解的这些细致的品质来生活,而不是耽溺在老旧的模式里。理想上大家都应该彼此尊重、了解和友善对待,如果你不以尊重、感激和认同的方式去跟另一个人互动,就等于没有在尊重或认同自己的崇高面向。大家都是一体的,我们的差异性仅仅在于物质次元。本质上我们并不是分开的,而是联结在一起的。其他的人和我们一样珍贵,而且值得我们付出尊重、爱及关怀。这份了解必须示现在每一刻的行为里,然后这部分的内在工作就会彻底转化你。第三部分 6.内在工作不只是为了自我了悟,还…首先要下的工夫就是对本体的证悟,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困难一些,因为我们必须学习把这份证悟示现在日常生活里。你得学会如何活出这份了悟,如何把生命变得更成熟。若想记住自己的本体以及那些更精微的面向,是需要下很大工夫的。让这些了悟影响自己的生活,改善与他人及环境的互动关系,也需要一番努力。过往的竞争心态、贪得无厌、嫉妒、排拒等,必须转化成慷慨、尊重、感恩和仁慈。如果真的想变得成熟,就必须按照这些价值观来行动。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行为像个蠢蛋,而展现出不高尚的行为。如果你这么做,就是在违背自己的高尚本质,不尊重自己真正的身份。如果你很想成为一名真人,就必须按照最高的价值标准来行动。认为把自己的了悟统合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便是在展现幼稚的一面,因为你完全不了解人生的真相。变得仁慈、慷慨、有爱心、清明又值得尊重,是必须下工夫的。并没有一个神在那里帮助你达成这件事,你必须在每个当下做出一些努力,否则不会有任何转变。当然,没有人是“必须做”内在工作的,选择权完全在你手上,如果真的想做它,就必须按照这些准则去做。现在你可能会说:“这实在太困难了,我很愤怒,我不想下这些苦功。”没错,它的确很困难,但如果你真的想变成一个成熟的人,此刻就必须觉察愤怒、挫败和受伤的感觉,而且要学会忍耐和承受。假如你说:“这实在太困难了,我很想逃跑,不再管这件事了。”那么你的行为就像是遇到困难时找妈咪的小孩。真的想长大成人,行为就得像个成年人。只是坐着一动也不动地打坐,很难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爱、仁慈和真实不虚的品质。认为在工作坊里进行一些呼吸练习,或是跟一群人打坐、经验本体的某些面向就已经足够了,这样的观念也是偏颇的。你必须依照成熟的价值观来生活,直到它变成你的第二天性为止。要做到这点必须尊重自己,否则就是耽溺在孩童的模式里,背叛了自己最深的面向,也藐视了自己真正的潜能。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断地背叛自己真正的本质,按照不适合我们本质的方式生活。第三部分 7.生命的重点是不丧失自尊自重,不…活出自己真正的本质意味着心中不趋乐、不避苦,不企图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不想获得别人的赞赏。同时你也不去批判别人、打击别人,或是向外追求名望及权力。你只是真实而自然地活着,并且尊重和体恤他人。你的爱心是没有企图的,也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生为一个成熟的人,爱心、慷慨、体恤、恭敬有礼、行为举止细腻、态度成熟,就是你的第二天性。若想让这些价值标准或特质变成第二天性,必须有意识地下工夫,但这并不代表你必须变成一个严格冷酷的人。重点在于必须下工夫觉察自己和他人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尊重自己和别人,诚恳地展现自己。我指的并不是要放弃享乐,而是不主动追求享乐。这也不意味要制造痛苦,而是不逃避痛苦。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很清楚生命的重点不在于好或坏的感受,而是在于不失自尊自重,不放弃自己最真实的实相——心中最高最纯净的面向。不论事情有多美妙或多痛苦,你自重的程度都足以维持自己的完整性。这不代表必须获得成功、胜利或达成心愿,而是以最诚恳的方式面对自己,展现出最核心的价值。体恤自己、尊重自己、爱自己,意味着学习维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这意味着如果必须学习,就勇敢地去学;必须做什么,就勇敢地去做;必须说什么,就勇敢地去说。维持自己的完整性和尊严意味着不抱怨,而且不论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都能尊重和体贴别人,即使快要死了,仍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因为,你是谁比你将要死亡更为重要,也比可能失业或失去情人更重要。自尊自重比这所有的事更珍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练习不把情绪立即展现出来的理由。当你做这项练习的时候,不但要持续地留意自己,而且要留意不立即把情绪展现出来。你必须把它放在心里去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并且把它当成自我了解的资粮。你或许不能一直保持在这种状态,但即使无法做得很完美,也不要打击自己;重点在于尽量保持觉知,持续地做下去。这意味着如果你的潜意识里有一股愤怒,就要试着去了解它,而不是把它发泄在某人身上。如果有人排拒你、令你感到受伤,你也要把它放在心里,而不是立刻告诉那个人:“你排斥我,所以我觉得你很糟糕。”你只是去感觉自己遭到了排拒,然后试着靠自己去理解这份感受。如果有老师的话,你可以和老师一起进行探索。你要善用这股能量和资粮,以及从内在工作中产生的热力,将其用在自我了解和转化上面。第三部分 8.觉知情绪,就是不压抑,也不发泄所有的情绪都是自动化反应,譬如绝望或失望。不对这类感觉产生反应,意味着即使早上起来觉得人生无望,你仍然会起床、上班。不产生自动化情绪反应,指的是朋友来访而你正觉得孤独,需要拥抱,但你仍然不按照这份渴望去行动;你只是在内心里感受着它,因为你知道这只是一种原始的需求罢了。你可能得花很长的时间来了解自动化情绪反应究竟是什么,但这也无妨,只要不耽溺在情绪化反应之中,一直保持着觉知就够了。我们现在讲的不是压抑情绪,而是不把情绪展现出来,因为展现它们就等于释放掉它们,这么一来你就无法深入了解了。展现情绪会阻碍转化过程,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将情绪发泄出来的。这项练习非常重要,它能教导我们许多东西。了解这项练习或许很困难,但若想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就必须持续地练习。自我耽溺是无法带来任何帮助的,因为耽溺意味着助长原始的需求和价值观。做这项练习时,需要运用所有的觉知和已经发展出来的意志力。我们必须带着觉知靠自己来转化人格。一个自尊自重的人不会宣称自己已经开悟,也不会渴望被视为开悟的人。一个人变得愈真实,就愈不想彰显自己,因为你会把体悟放在心中。渴望将其显现出来、留给他人强烈的印象,就是在满足原始的需求,而真人是不会按照这些需求行动的。一个成熟的人不会想取悦别人。这项练习并不是要制止情绪,而是不让自己对情绪产生反应,因为我们发觉这是从幼稚又原始的需求产生的。这就好像养育小孩一样:你不会让孩子为所欲为,否则他会把屋子弄得一团糟,甚至伤到自己。不是吗?对待你自己也是同一回事:你不会让心中的那个小孩为所欲为,因为他会把你的人生弄得一团糟,继而伤害到你。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你必须学会自律。你必须认清自己的行为是不成熟的,而且是无效的,甚至具有破坏性。当一个孩子生气时,他会丢奶瓶或是摔东西,因为这么做会令他舒服一些。他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制止他,因此当你制止他的时候,他会更生气。面对自己也是同一回事。你可能会说表达愤怒令我感觉舒服一些,但这种行为仍然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损伤。表达愤怒是一种自动化反应,为了长大成人,你必须学会不将其展现出来。这件事的重点不在于展现情绪是好是坏,重点是人必须自重以及诚实面对自己。第四部分 1.执著于解决问题,会让问题不断发生一个成熟的人决不是没有问题的人,成熟的人是能够以成熟态度处理问题的人。有时我认为你们来这里的理由是错误的,因为你们有许多人只想从内在工作中获得一些东西,但却不是它能提供的。有些学生想要靠我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问题要解决,但这并不是内在工作的目的,也不是我助人的重点。当我在协助某人时,我一般关切的并不是如何解决问题。我不但不关切这件事,而且我发现为别人解决问题,或是与人共同解决问题,是非常乏味而徒劳无益的事,因为这并不是重点所在。解决特定问题不是最重要的事,因为问题还是会继续出现。人生总是充满着问题,如果你致力于解决问题,这辈子都处理不完的。不过当然,解决问题仍然有其重要性,而且学生们往往认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最后一定会带来快乐,但事实并不是如此。想要根绝问题的这种渴望,其实会加强对问题的执著。你会让问题不断地发生,因为这就是你所期待的,也是你擅长的事。助长烦恼和问题是很容易的,当这种机制掌控你的内在工作时,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问题上面,其他的事就变得不重要了。我了解人偶尔会出现非常紧迫、立即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时候我会很乐意帮助对方,但这并不是内在工作或这里的老师要做的事。我更感兴趣的是帮助人了解自我转化的过程而非结果。我不会去注意解药是什么,我会观察学生如何处理问题和眼前的情况,譬如,他是怎么在挣扎的?他抱持的是什么态度?我可以从其中看见这个学生学到了什么。如果有某个学生对解决问题不感兴趣,但是对眼前情况的真相感到好奇,我会觉得和这样的学生一起探索更有满足感。内在工作背后有它自己的价值观、准则和美学。这些价值观、准则和美学与解决困难有所不同。如果我的目标是帮助人解决问题,那么这种工作可能连一两年都维持不下去。我会像有一百多个孩子的母亲,当他们哭泣时,我就得照料、安抚他们。我可不是母亲,而且即使是跟小孩相处,我也期待他们能为自己负起某种程度的责任。我不会一看到他哭,就立刻去帮助他。有时最富爱心的方式,就是允许孩子尽量靠自己发展成独立自主的人。成年人也是一样。不断挂碍着心中的问题,是一种自贬的行为,人应该有更高的人生目的以及更高的自尊。如果你关切的只有这些问题,你会发现问题无处不在,这其实是在浪费我们的潜能。我们的内在工作强调的是:了解自我和实相的本质。当我们变得愈来愈客观自爱时,某些问题自然会获得解决,但这是与自己的真相调成一致的副产品,因为我们有许多问题都是源自于不明白自己是谁。如果内在工作的动机是要排除问题和痛苦,它们就会变得更糟,而你也会变得更挫败。痛苦和挫败感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你想除掉它们。这便是痛苦的开端,也是它们会一直持续的原因。第四部分 2.内在工作的重点是超越得失一个自尊自重的成熟之人,会学着去容忍和接纳某些问题,学着与挫折共处,同时又能欣赏人生美好的一面。如果一个人体认到了某些精微面向,或是某种本体的境界,但还是一味地追求圆满和至乐感,而忽略了过程中的心理内涵,就是一种不成熟和琐碎的态度。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其中的一种反应就是兴奋,因为开悟的感觉十分良好。还有一些人则可能视其为不重要的事,因为“我的男朋友仍旧不够爱我”。她的心并没有敞开来接纳那一刻的灵性体悟,而只想满足婴儿式的需求。要注意,内在工作并不是魔杖。我想看到的是学生珍惜我们一起工作的过程而非结果。当两个人在互动咨商时,其中会有一种和追求满足十分不同的美,而感觉良好只是这种情况之中的一个元素。事实上,结果往往是相当有趣的,因为我们会看到情人不爱我们会造成什么感觉。我觉得当我们体验到那种感觉时,是非常有趣的。而且我们会发现,别人爱不爱我们根本不重要。这是非常重要的体认,不过这不代表一份关系结束时我们不会伤心或失落。感觉一定会出现,但内在工作的重点乃是超越得失之心。真的渴望看到内心的真相,最终一定会带来自由,这才是重点所在。内在工作之中若是存在着想要了解真相的诚意,那么师生都会在过程里体认到一种美和感激。如果只想排除掉不舒服的感觉,本体就不会有所回应,于是咨商就会变得十分乏味,而且缺乏美感。学生感兴趣的如果是过程里的真诚、好奇与成熟的展现,那么师生两人就能一起共舞,这种交流是非常真实亲切的——这时人格的世界就会退让给实相。即使人格关切的东西又冒了出来,参与者仍然能从真相的角度去觉察,甚至连人格带来的恼人活动也会因而停止。从了解自我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对人格复杂性的欣赏,而不会一味地想要排除掉某些东西。这份欣赏又会带来真正的自尊自重,因为我们只是在觉察人格而没有随之起舞。如果一个人愿意体验自己的痛苦又不迷失或耽溺其中,就会出现一种美。真相有时能减轻痛苦,但也可能导致痛苦,不论结果是什么,做学生的如果能允许自己去欣赏和爱心中的真相,就会跟自己产生一种亲密感。这种亲密感又会带来一种满足,不论结果是痛苦或快乐都一样。因得不到而抱怨,或者因得到了而兴高采烈,都只会阻碍你看到更深的真相。与真相亲密地贴近才能带来最深的满足,这种追求真相的态度,会使我们从幼稚的欲望、需求和梦想之中解脱出来。如果你能在这个过程里学会欣赏自己和自己的真相,就能和自己产生亲密的联结,而这是你从不认为有可能得到的能力。这份满足感远远胜过超越别人、获得权力财富,或是感觉重要和被人赏识。你愈是能和自己亲密,就愈会发现这些世俗欲望都很空洞。即使你达成了所有的目标和欲望,也比不上跟自己亲密带来的富足感。从爱和真诚之中产生的洞见会带来谦冲的胸怀,但不代表你要变得谦卑,因为谦冲是源自于跟自己亲密,而这是非常人性又令人感到满足的状态。证实自己是正确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部分,因为它们不会让你更贴近自己或心中的真相。第四部分 3.放下趋乐避苦之心,才能学会欣赏…我们必须决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可能允许自己追求享乐、逃避困难,也可能让自己专注于自我了解和发现心中的真相。如果我们只想等待痛苦消失之后才学着欣赏或爱惜心中的真相,那么痛苦就永远不会消失。我们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心理议题、冲突和误解,这些都该被视为内在工作的一部分,但却不是焦点或重心。其实当你在观察某个心理议题时,也该以欣赏的态度来了解头脑的机制作用,也就是不企图排除问题,只是专注在心理议题的真相上面。这两者也许看来并没有多大差异,结果却会带来很大的不同——后者往往能促进活力和动力,前者则会造成乏味和停滞不前。如果你想活得更圆满,就必须发展出对某些价值观和真理的品味、内在的深度、精密性与细腻的觉知,还有坦诚及自尊自重的能力。这些价值都属于很精微的层次,它们会带来细致优雅的人生,为我们注入色彩丰富的内蕴和自然美。本体丰沛的品质一直都存在着——你不需要达成它们,而是要懂得欣赏它们。你要开始爱它们,将自己导向它们,以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展现它们。同时你还得了解,一味地想解决冲突、问题和紧张感,只是一种依赖老师的幼稚行为罢了。如果学生能欣赏自我了解的过程,承受心中的真相,就能长大成人,与老师平起平坐。这样你的人生就会有一种统合感、艺术性和创意。这个世界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奇妙事物、幽缈的精致性和难以言喻的美。当我们不再集中焦点于解决问题时,这整个自我了解的过程就会带来一种满足感。我们经常有一种态度:“如果这个问题不解除,好事就不会发生。”这种态度阻碍了我们敞开心胸面对当下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坚持必须以沉重的心情解决他的问题,那么此人就不可能快乐。我们现在探讨的是一种缩小焦点和冥顽不化的态度。如果你一直以狭窄的观点渴望得到美好的事物,就等于在说:“我只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东西,其他的事我都不在意。”而这显然只会导致痛苦、破坏和紧张。第四部分 4.学会放松,才能对己、对人更仁慈…如果你能学会放松,然后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为什么不放松下来喝杯茶?”这样就能对自己、对别人更仁慈友善一点。你为什么会认为只有在没问题时才能享受自己?你为什么要等到开悟才放松下来?为什么必须等到仁慈友爱的品质从天而降的那一刻,才能对自己和他人友善一点?这决不是人生运作的方式。你必须有耐性一点一滴地面对问题,并且在面对问题时,仍然能感受到快乐和圆满。当你在处理问题时,这个“你”究竟是谁?当你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挫败时,你是以真诚的态度在面对,还是怀着一肚子的气在面对?你是否只对抱怨感兴趣,还是肯花点时间学习以智慧来处理问题?某些事是需要处理的;某些事则只能允许它变成生命的一部分。当屋顶漏雨时,大发脾气是不智慧的——你不该在这时怪罪于人。如果有某些事的确需要处理,就该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如果你痛恨自己的房子以及自己沉重的责任,并怀疑上帝为什么要制造大雨,那么你只会感到挫败不已。你必须接纳这些事的确会发生,而且要面对它们。一个成熟的人决不是没有问题的人,成熟之人是能够以成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人。他或她能面面俱到地考虑问题,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观察来采取行动。这种态度会取代婴儿式的行为举止,因为后者只可能导致挫折和更多的问题。成熟之人有能力把困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愿意以妥当的方式处理它。人生的确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你仍然能享受这个过程。人生并不是在问题解决之后才开始的。某些人之所以比较能感觉圆满和快乐,并不是因为问题都解决了,是因为他们能够如实地接受事情的真相。成熟意味着尽己所能地理解问题,然后发展出专业知识和技术,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成熟的人会默默地接受问题,视其为人生的一部分,最终他们必定会因为能全心全意地面对人生而获得喜悦。人生比局部的事件要宏大得多,如果你认清了这一点,就会发现在接纳之中蕴含着一种诚挚的心态。你会从面对困难的能力之中获得一种喜悦,从接纳和感恩的态度之中产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此一来我们就不再像婴儿一样需要别人照料了。第五部分 1.彻底整合的人开悟经验的确存在,但这只是平衡的意识需要的起码元素。它们既不是灵修唯一的元素,也不是最终的结果。换句话说,若想活出和谐平衡的人生,只凭开悟是不够的。开悟只是个起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