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爱控制我【个人控制】 当我们围在他床前时,他回忆起他的童年,说起了那些可怕的往事。那是充满训斥和暴怒的日子,令人恐惧。我们知道他的父亲——我们的爷爷,待人和善,深受朋友们的爱戴,但他在家里却像换了一个人,脾气十分暴躁。情景测试题:?测测夫妻之间的控制状况 ?测试父母对子女的控制状况?测测你与朋友之间的控制状况 ?测测你与同事之间的控制状况第一章人的行为无非是两种状态,有意识或无意识无意识不是强制的理由,它只是让强制成为可能。 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时,你是否时常会碰到交流困难的情形,无论你怎么解释,也无法使对方理解你当时的所思所想。事情有时并不大,可让双方都很不愉快。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交流不畅的情形 梅走向公司会议室时,脑子一团乱麻,手头那些生意上的琐碎事情,让她有些心不在焉。 “噢……!”她刚推开门,一阵欢呼声扑面而来。 “生日快乐!”屋子里所有的人一起叫起来。 “哦,天哪!我都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梅又惊又喜:“谢谢大家!” “嘿,梅,不会吧?”同事蒂嚷嚷到。 “真的忘了。”梅说。 “得啦,你肯定知道的。你知道我们要为你开生日会。”蒂坚持说。 “我真的不知道,”梅认真地解释说。 “你知道我们为你订了蛋糕,你正等着呢。”蒂的口气已略带嘲讽。 “我发誓,的确不知道,”梅有点无可奈何。 “别这样,你就承认你是假装吃惊的吧,”蒂还是不依不饶。 “……” “你们别争了,开始切蛋糕吧。”旁边有人不耐烦地说。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转向了生日蛋糕,梅却觉得沮丧极了。 “蒂今天怎么了?像个疯子,干吗非要强迫我承认我确实不知道的事情?” 梅不明白,屋里其他同事,对她们的争吵似乎也莫名其妙。 “没人想在开派对的时候看别人争吵,”梅想。“我并不想争论什么。” 她只是感到蒂的随意猜测侵犯了她,下意识进行反驳而已。这个生日被蒂弄得挺不开心的,而其他同事,在她们争论不休时也挺尴尬。 这件事,让她想起许多类似的情形。当她向朋友们说起时,他们常说:“小事一桩,我也经常碰到,你别太在意。” 忘记自己的生日是有点奇怪,但问题的关键是,蒂无法认真听梅的解释,她也不想去真正理解梅的想法。 这就是控制欲很强的人的一贯表现。 交流不畅,是一方对另一方个性的抹杀 确切地说,此时此刻,无论你与他(她)们认识多久,无论你如何向他们表白,对方根本不会听你的解释,因为他(她)们可能根本就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去真正了解你。他们可以对你说三道四,随意下结论性的评语,随意下定义,根本不认为你是个有独立个性的人,是个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特别的个体。 当你遇到那些试图控制你的人时,你的个性常常会遭到“抹杀”,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根本不值一提。在夫妻或父母与孩子等一些特别的关系中,这种行为还可能会伴随着辱骂和毒打。 而为维持这些特别的关系,被控制者会觉得精疲力竭,并且要忍受心理与情感上的巨大痛苦,连身体也可能受到伤害。 不沟通,不理解是问题的关键 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大到影响人类生存的各种暴力行为,不沟通、不理解或是不愿理解对方都是问题的核心。反对他人的行为——不管是轻微的,例如轻蔑的眼神;还是强烈的,例如对别人大发雷霆——都是没有目的但又似乎可以理解,这听上去有点自相矛盾。因为这些现象,通常只是试图控制他人的一些表现而已。 现在,请你与我一起,从诸多无意识行为中寻找其真正的目的,发现事情的真相。我想,我们之所以还不能知道人们总想控制他人的缘由,是因为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太普遍了,大家都觉得它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经历时,才能帮助我们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 学会对人对事的适度掌控,生活才会更惬意 那些伤害我们情感甚至身体的人,都自认为有操控我们的必要。这一发现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挖掘这种需求形成的原因。 文化习俗差异、经济发展不均衡、宗教信仰不同都是支配和控制行为的主要形成因素。但我们不能完全归因于此,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控制别人的需求是一种很难抑制的冲动,就像着了魔一般,一下子失去了理智。 产生这种冲动的主要原因,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不被挖掘出来是无法改观的。认识不到驱动力,我们会一直困惑着、痛苦着。 为了揭示这种强制力量,我们将要考察它在日常生活所扮演的角色。一旦我们弄清楚它的影响,我们就会知道它是什么,我们将学会缓解这种力量,而不是忽视或者抑制它。如果我们学会疏导它,生活会变得更惬意;而如果我们压制它,生活通常变得糟糕透了。 我们将一起通过无意识行为组成的迷宫,这些行为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遇上一些反映控制行为的案例和另一些反对被控制的案例。因此,我们不但会了解隐藏在控制行为之后的驱动因素;我们同时会了解那些促使我们保持自我的因素。 在认识了这种强制力量和它的影响(消极的或积极的)之后,我们还要与它为友,与其和平共处,从而避免压制它而带来的负面结果。 准备好了吗?我们将共同迈步,把我们的发现带入新的世纪。第二章你存在这些问题吗? 一个难题就是一个好的老师。如果一开始就忽略了问题答案的某一细节,以后,它随时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 很多人向我讲述他们的经历,详尽描述为摆脱强行控制做出的种种努力。 另一些人则告诉我,如何努力调整自己企图控制别人的念头。在这些案例中,“控制者”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破坏性,他们因此感到震惊和可怕。 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无意识行为? 本章开头富有哲理的一段话是一位女士说的,我们就叫她“楠”吧。她现在是一位快乐的已婚职业妇女,一位母亲,还是一位祖母。但是,楠并不总是这么开心。她的生活曾经一度混乱不堪,那段时间里,她付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就为了搞清楚“出了什么问题”。 在她离开父母之前,辛辛苦苦抚养她的父母,经常莫名其妙地贬低她、奚落她,并且对她随意下评语: “小傻瓜,不要跟我顶嘴!” “你怎么总是这么自私!” “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搞不明白。” “除了我们,不会有人喜欢你。” 他们压制她的个性,并一味把他们的意志强加给她,他们自认为,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爱她的缘故。 他们对她的苦恼视而不见,对她的解释充耳不闻,还加以谴责:“你以为你是最好的?”“你以为你比我们更有经验吗?”多数时候,楠感到悲哀、无助与困惑。 19岁时,好不容易离开了父母,楠遇上了一个看似英俊、有教养的男人。结婚之后,她的丈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改追求她时的无限温情,经常羞辱她,叫她的绰号,冲她大喊大叫,她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她觉得,如果继续处于这种状态,不知什么时候,她也许会自杀的。她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这些她最亲的人,总说她是造成这一切的祸根。她没有了自信,失去了自我,要从困惑中走出来,她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困难。 幸好她是个非常坚强的女性,及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她明白了什么是无意识。 她明白了身边原来有这么多试图强行控制她的人。意识到这点后,她摆脱了困境,把过去抛在脑后,开始新的人生。 …… 一个内科医生对我说: 我父亲80多岁,浑身都是病,没多少日子了。于是,我和我的姐姐们,带上各自的家人一起去看他。 当我们围在他床前时,他回忆起他的童年,说起了那些可怕的往事。那是充满训斥和暴怒的日子,令人恐惧。我们知道他的父亲——我们的爷爷,待人和善,深受朋友们的爱戴,但他在家里却像换了一个人,脾气十分暴躁。 父亲的话使我感到压抑,他记得自己童年的痛苦,却没有意识到,他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 医生的父亲从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他的行为似乎也没什么道理可讲。其实,很多人都能讲出同样的故事。 …… 意识到了自己的控制行为,却欲罢不能。 那些热衷于控制别人的人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通常会震惊不已。我曾经听到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说出同样的话:“我是个可怕的人。”有的人因为难以接受自己的行为而变得十分痛苦。但不管他们多么后悔,改变自己又非常艰难。 谁也不会真的认为自己是“可怕的人”,他们只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难以置信罢了。与前面那位医生的父亲不同,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相应的结果都很清楚。那么他们为什么还会那么做呢? …… 一个委托人向我描述他是如何试图控制自己妻子的:他有时当她不存在,有时则让她感觉总做错事。 没有人能发现我的控制欲,因为我是个对待朋友很友善的人。但当周围没有别人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发火,我以为那是“发神经”。我想了解我自己,常常想从自己的朋友那里得到帮助,解决问题,但是,我根本就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每当我“发神经”之后,都非常自责。类似下面的这些行为,会经常在我与妻子之间发生: 1.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到孤独和被拒绝。 2.表现得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淡地说:“没什么。” 3.有时候出门去玩,故意不告诉她去哪、什么时候回,让她在家里忐忑不安的等一夜。 4.不让她和她原来的朋友来往。 5.如果她问我问题,我就发火。 6.我总说是她的错。 7.我告诉她,结婚前我比现在过得舒心多了。 8.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当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一切,我心痛不已。我想要明白这都是因为什么。 …… 无意识的控制者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 还有一种人,以那些压制别人的家伙为榜样,他们的理解往往与问题的实质南辕北辙。这些人不检讨控制者的影响,反而将辱骂和暴力归咎于那些受害者―― “自找的” “至少也有部分责任,” “自己应该预料到的,” “活该倒霉,” 甚至他们会把控制归咎于一些无形的,或不存在的东西,或干脆把它归咎于魔鬼缠身。 …… 在日常行为中,明显存在着相似的无意识举动,比如为了“让孩子止住哭声”而动手打他。 这样对待孩子,会破坏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使他们迷惑,让他们不知所措。我不断听到打孩子的事情,即使是六个月大的孩子,也可能挨打。 …… 如果你遇上这么一个人,他尽做出那些反对你的行为,让你烦恼:乱评价你,歧视你,或是从肉体上伤害你;你会注意到,他对你做出的这些侵害行为,就好像这都是你应得的一样。 无论是表现得很强烈,危害极大,还是一些表现轻微的无意识行为,反对他人的行为有一些共同特征。简单来说,它们有如下特点: 1.侵害者通常认为自己的强制行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确的。2.3.通常反对他人的目的在于控制住对方,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4.5.反对他人的行为来自于对事情的曲解与无知。侵害者几乎都认为他们很清醒、很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反对别人的时候,人们无法意识的是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无知所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以下的关键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控制别人?” 我一直无法忘记几年前我碰上的一件事: 有个男人变得很难相处,于是他的妻子离他而去,搬到了几个街区之外的公寓去了。她忍受了他愈演愈烈的恶劣行为长达20多年,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她曾抱有希望,以为他会变好,可以变得温柔体贴、富有爱心,并且希望多年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能换得与丈夫之间的亲密关系。 她的丈夫一直希望她回来,甚至在两年之后还耿耿于怀。在妻子的建议下,他决定和我谈谈。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我问他是否知道妻子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愿望,如果知道,他能改变什么来使她回心转意? 他说,“她只想我对她好一点。” “你可能对她好一点吗?”我问。 “她就是因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么能对她好点呢?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在我们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清楚了。说不出什么理由,他就觉得 如果他表现得十分狂暴与愤怒; 如果使劲吵闹,让妻子认为是她使他发了疯; 如果大肆羞辱和胁迫她,告诉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 甚至干脆饱揍她一顿。 就能够使妻子认为离开丈夫是错的,就会乖乖的回到他的身边。 很明显,正是他强烈的控制欲,迫使妻子离去,这就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发神经。与所有侵害者一样,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那些制造紧张关系的人,并不是在自觉的情况下伤害了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亲密的关系,但对于不同的人,亲密有不同的含义。对于什么叫亲密,如何做才能达到亲密,双方的观点恰恰相反。一个人对于建立亲密的关系存在错误的见解,居然还付诸于实践,这实际上消灭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 什么是行为发生的情境? 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不管他的目的是“建立亲密关系”还是“做点好事”——会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既然所有的压制行为都有逆向的性质,它们可以被认为发生于逆向情境中。 首先让我们自己真正了解情境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如果你只看到我大声喊叫,面红耳赤,东张西望;我的行为就会显得很奇怪,难以解释。但如果你知道了这一行为发生的情境——我正在观看足球比赛——我的行为就不再是无法解释的了。在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了解情境或拓宽视野能够很好地解释我的行为。 除非我们知道行为发生的情境,不然连普通的行为也无法解释。一旦我们了解行为发生的情境,我们就能够对行为做出解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存在着逆向关系。 知道了反对他人行为发生的情境,我们就可以开始解释他们的行为了。第三章行为的目的目的很好,结果却不一定好 我们已经知道,习惯性反对别人的行为,经常发生于逆向情境中。大多数控制欲太强的人,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所采取的强制性行为,都是为满足某种特殊需求的,这种需求很可能违背他们原本良好的目的。 由于受到误导,他们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满足需求,其实多数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需求是什么。结果当然是破坏性行为,无法实现所谓的需求,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无视别人存在的行为,即使目的很好,结果总是不好 虽然很多控制者的目的,是想正确地对待别人,并希望别人也如此对待自己。可多数情况下,他们良好的目的总是没法实现,因此付出的努力总是付诸东流。 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做“米勒的女儿”。讲的是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的就同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一棵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这件事情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园了。 但米勒没有这么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米勒一样,做事的目的很好,就是不考虑别人,这样仍然会事与愿违。这个古老的寓言,今天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我在写米勒的故事时,就经历了一次“米勒事件”: 一个态度和蔼的电工,来我家检修电器。我很明白地告诉他:“我正在书房工作,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先和我打个招呼。” 而他根本没有认真理解我说的意思。就这样,无意识的控制行为发生了: 当时我正在对书稿做一些编辑工作,突然,屏幕“啪”的一声关了——停电了!所有数据都丢失了。周围没有声响,也没有什么人来向我说明发生了什么事。一阵死寂之后,我飞快跑出屋外,想弄明白怎么回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他是不是触电了?” 他很好,他正在工作! 是他切断了整座屋子的电源。如果他问问我,就一定不会这么做,但他就像米勒一样,不考虑我的存在,似乎就没我这人似的。 我告诉他我正在工作,他却置若罔闻?非得我是一个将军或者法官,他才能上心吗? 我把米勒的故事告诉了这个电工。他非常真诚地对我说:“今天,您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原本并不想搅乱您的工作。” 与撕碎妻子书的那个人不同,这个电工向我道歉,并决定以后改正。他本来就不想打断我的工作,只是确实不明白我的意思。 不去理解或考虑别人,这样的人做事情常常适得其反,即使他本来的目的是想帮助别人。第四章失控是怎么回事?失控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有一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变得可以理解和忍受,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的行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人在灾难发生时可能会呼喊、诅咒,有些人则变得十分易怒,对周围的人大声叫嚷:“该死的!给我止血带!快点!” 变故之后的失控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发生的场景,可以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某种情况,“他因为恐惧而失去控制”;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她因内心痛苦而无法控制自己。”如果知道一个人暂时失控的原因,我们就不会在意他的疯狂举动,我们不会顶撞或离开,而是温和地处理这样的情形。 设想你是一场惨剧的目击者,或者突然有人告诉你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在经历了如此大的打击后,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抓住身边的某样东西,例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张桌子。你也可能坐立不安或者失去思维能力——你失控了。 通常,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时,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他们已经失去了理智,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尽力去抓住些什么东西——甚至是某个人。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不仅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连自己在做些什么都不知道。似乎已经和自己的日常行为失去了联系。为了能够恢复正常,一个人不仅仅要抓住一把椅子或一张桌子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还要抓住身边的某个人,然后和那个人说话,希望把这个人控制在自己手中,使他按自己的吩咐去做些什么,成为他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的失控行为,就让人难以理解 人们可能失去控制的原因有许多种,包括痛苦的感觉,危急情形,或者遭遇失败等等。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就可能弄清楚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但是,对于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那些无法忍受的失控行为,如何解释呢? 有一个例子,一天早上,杰克打算去买他最喜欢的周报,出门看了看天,感觉有点凉。回头就对妻子婕喊道,“该死的,给我衣服,快点!” 在这个例子中,杰克并没有把婕当作一个人看待,而是把她看成其他的什么东西。他的命令是粗暴的。他的举动好像失去了控制,就好像经历着一场灾难,正试图抓住身边的什么人,他的所作所为不就是把婕作为自己的附庸,随时听从他的调遣吗? 然而,他并没有遭遇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不是巨大的打击使他失去了控制,又是什么在影响他呢?他是如何失去理智的?如果很久以前的打击,使他失去了理智,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一直没能恢复正常?即使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的早晨,他仍是如此,难道他和米勒一样,根本就没把妻子当回事吗? 在下面的章节中你会找到答案的。但是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当人们“失去控制”时,他的“本性”是怎样的。第五章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 如果我问“你是谁?”,当你向我描述你自己时,会把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我喜欢这种样子,不喜欢那种 我会这么做…… 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我是这么想的……”等等。 在你描述自己的过程中,你清楚地说出了自己内在本性,包括你的思想、理念、感受、动机、价值观、能力、潜力、好恶等等。而通过这种方式,你正尝试着随意地给自我下一个定义。 自我定义过程中,你创造出了自己的精神边界 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经历更多的事情,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观点,你将更加了解自己。 比方说,只有当你尝过巧克力核桃冰淇淋之后,你才会知道它是不是比香草冰淇淋更适合你的口味。 你通过日常生活不断塑造着自己的本性,在这个过程中,你不断认识自己、世界。你的经历与你的知觉、感受、直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你大脑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来组织你的各种行为。 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你的自我认识也一直在改变,你需要对这种认识不断地进行修正与调整。你可以想想自己的经历,想想你自己,想想你的价值观、行为、思想、目的等等。 你随时可以改变自己的自我认识:“我过去很害羞,但现在已经不再害羞了。”从孩提时代到长大成人,你的自我感觉在不断变化,你的自我认识的内容也不断地扩大。“十岁的时候我是个钢琴家。现在我20岁了,我不但是个钢琴家,还是个作曲家。”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逐步塑造着自己,因为我们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但有的人却对自己内在本性的某个方面感到惊异。 比如,一个艺术家第一次接触艺术的时候会明白“这就是我想做的”;一个演员头一回登台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就是我的归宿”;一个学者看到某一课题会知道“这就是我要研究的”。世界著名的神学者,约瑟夫?坎贝尔说,当他小时候第一次接触神话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 而对于一个多数时间都处于失控状态的人来说,自我认识都很差。 长大成人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也是身体和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一开始我是一个细胞。现在我是一个人了。”“以前我不识字,现在我会写作。” 你在每个年龄段,都能发现新的潜力与爱好。那些个性开放,又能真实面对自己的人在生活中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自己。身体长成之后,心理上的成长还在不断延续。如果他们接受这样的心理成长,他们的认识会变得更加深刻、全面和充分。 在自我定义的过程中,你塑造着自己,同时你也创造出了一些未知的心理因素。这个看不见的因素就是精神边界。 知道精神边界吗? 如果没有精神边界,我们就会像滴进一池清水中的几滴墨水一样——很容易就淹没在众人对我们的评价之中,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会相信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就是自己本身。 所谓的精神边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你的精神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的分界线。我们给这种无形的界限起了个精神边界的名称,只是为了使我们的讨论更具象一些。 这本书对你了解你的精神边界非常有帮助,而这是很重要的,因为那些企图控制你的人侵犯的正是这条边界。 正如你的身体边界决定了你的外表一样,精神边界决定了你的个性。 你掌管着通过这条边界的一切,你就像一个“看门人”。当你接受或拒绝信息(事件或是经历)的时候,你就像在签发或拒签许可证,打开或关上了经过边界的门。 身体边界的开放程度,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同样,你体内的细胞是你生理世界的看门人,它们以特殊的方式保护着你,自动地吸收或排斥不同的物质。 有意思的是,你的身体也似乎在你体形之外延伸出了一个无形的边界。在不同的环境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反映了这种奇特的边界。 例如,我和你从不相识,同时走进一间没有第三人的电梯里,如果我靠近电梯的一侧站着,你肯定靠着电梯的另一侧站着。 如果我靠近你站,你会往后退,下意识的保护自己的身体边界。即使我并没有接触到你的身体,你也会觉得我想侵犯你的个人空间。如果我不小心撞到了你,我还应该向你道歉。 但是,如果我和一个两岁的孩子待在同一间电梯里面,那么我不但会站在她身边,而且还要抓着她的手。一个孩子的边界是开放的,接受所有善意的呵护。 当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外形特征,驻足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肉体上的暴力行为如殴打、性侵害等,就是侵犯了身体边界。一般人都非常清楚别人的身体边界,注意不去侵犯它。而不这么做的人,则常常碰钉子。 那么,与对身体的攻击一样,对精神的侵犯也是有害的。这些攻击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对方。但是所有人,只是在最近才关注对精神的攻击。 关注精神边界,能更正确地理解自我 一直以来,我们对精神边界关注很少。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如此关注外在的世界,我们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思维: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随着原子裂变、微波、新星体的发现,网络交流的出现,我们才明白,还存在着很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因为很少关注精神边界,人们有可能把别人的本体,与自己的混淆在一起。这带来严重的后果,它对所有的关系都会产生影响,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你的本体有很多无形的组合因素,还有很多无形的品质和特征,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整体感”,当我们经历灾难事件时,会有一种失落感与被抛弃的感觉——甚至会出现丧失记忆的情况,忘记自己是谁,或者以前的生活。 精神边界受到打击,就会产生失控行为 有些事件很突然,以至于我们无法接受,或是只能逐步地接受。突发性事件给我们的精神边界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震动。如果我们遭受的打击超过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如果我们无法从这样的经历中摆脱出来,我们会感到被压跨或是被生活抛弃。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可以说我们就处于失控的状态了。 我和一个老朋友谈起那些失控的人。我的朋友说他有一个久远的记忆: 他回忆起在他2岁的时候,他的妈妈把他和他姐姐,单独留下来几个钟头,就在那个时候,他感到一种安全感,并看清了自己。他说从那时开始,大多数时候他都能感觉到自我。接着他问,“我一旦失控,所失去的就是这种对自我的感觉吗?”我肯定了他的判断,并且对他这么早就认识自我感到很惊异。 迄今为止,我们看到反对他人的行为,都发生在逆向情境中。那些不良事端的肇事者似乎处于失控的状态中。在他们试图控制别人,做出反对其他人的行为时,他们侵害了对方的精神边界,或是身体边界,或者两者都进行了侵害。 另外,当他们控制别人时间、空间或其他资源的时候,他们完全无视他人,就好像别人不存在一样第六章人格分裂及其后果给自己下定义,这是我们的自由。 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什么有人还是会陷入失控的状态? 前面提到的例子中,杰克让妻子拿衣服,不仅没有任何感激之情,还对她恶语相向。为理解这种失控行为,我们需要研究杰克的某些童年经历。这些经历并没有直接导致杰克失控,但对他今后生活的影响是深远的。杰克这种负面性格的形成,就是很多这样的经历,加上其他方面的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还要注意到两个重要的事实,这既与杰克有关,也与那些试图控制别人的人有关: 其一,这些在正常情况下失控的人,他们只针对某些特定的人有这样的行为。例如他们不大可能漠视、羞辱、命令、诅咒他们的邻居、朋友,还有那些随意碰上的人。 其二,当人们处于失控状态时,实际是失去了对自我的感觉。可以说他们出现了自我分裂的现象。 感觉、知觉、直觉和思考使我们产生自我感 在揭示产生自我分裂的途径之前,我们先稍做停顿,探讨一下所谓的“四种功能”,因为当这些功能遭到削弱的时候,就会发生人格分裂。 每个人生来具有四种功能:感觉、知觉、直觉和思考。这些功能使我们产生自我感。 教育者、雇主和职业顾问,都是以这四种功能为基础,设置各种测验,来评估被测试者的人格类型、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的。 例如,一个人走进一间屋子,他可能会感受到屋子的温度、气味和颜色(知觉),注意到屋子里人们的情绪(感觉),当把现在的情形和过去相似的聚会对比(思考),他觉得一个不常到场的朋友可能会随时出现(直觉)。 虽然,我们出生的时候这四种功能俱全,但如果我们不去用它们,汲取经验的能力,对自身与周围世界的理解,都会遭到削弱,因为这四种功能,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例如,婴儿对知觉做出反应。他们知道自己湿、冷、饿还是不舒服。他们通过看、听、闻、触摸、品尝来感知周围的世界。他们有感情,会高兴、难过、惊恐——这是由他们的感觉功能来提供的。他们甚至可以通过直觉感受到妈情绪的变化。很多妈妈说:“我要出门的时候孩子能够感觉到。” 在孩子自己能够明确意识到这一切时,他们的内心体验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需要这些功能给我们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我们的生存依赖它们。 如果没有知觉,我们就不知道是否受伤,生病,或疼痛。如同知觉让我们保持健康一样,在没有其它可用信息的情况下,我们依靠直觉引导我们避免危险。直觉就像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别去那儿”或“别干那事”。 我们与别人的感情交流是以感觉功能为主导,再辅以其它几项功能。因为我们的感觉、直觉和知觉给了我们种种直接经历,所以它们是我们获取信息的源头。 我们的感觉功能,不仅能帮助我们辨别屋子里的气氛,也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所经历的是开心还是厌恶,是悲伤还是愉悦。通过感觉功能所体验到的情感,使我们明白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什么对我们有益,什么对我们有害。 与直接经历不同的是间接经历:思考。我们对经历和面对的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抽象的概念。对于其他三种功能传递来的信息,我们通过思考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理解,造就一个与外部世界和谐而精彩的内心世界。 切断这四个功能中的某一个,都会引起许多麻烦:肌体不平衡、疾病,严重的会使人神志不清。比如阿尔茨海默病,会破坏人的生理和神经上的“连接”,患者失去记忆,最后会失去其他精神和肌体的功能。 许多在这些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障碍的人,实际上是受到分裂教育形成的。 被动式人格分裂——父母对孩子不断的心理扭曲 杰克3岁时,他的父母,迪克和简,带他到城里给他买冬天的衣服。走走停停了一个小时,时间有点晚了,于是他们急急忙忙地从商店里出来吃饭。杰克有点累,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很痛,他开始大哭了起来。 他的父母急忙拉起他,几乎同时说道:“你又没有受伤,哭什么。你就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别人笑话。”这些话影响了杰克的感受,扭曲了事实。杰克的经历对他自己产生了负面作用,他的内心体验,被父母从外在的表象所曲解。 杰克可以从这次的摔伤中痊愈。但如果杰克不断面对这样的遭遇,慢慢的就无法体验自我、认识自我了。 如果我们“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 用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向内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在那次购物事件中,杰克听了他父母的话后,开始相信他膝盖疼痛是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我没有受伤”,这样他将渐渐失去知觉认知。他会觉得流泪一钱不值,“我没什么可哭的”,这样他将会失去情感认识。同时,他觉得这样做很不好,“我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将会失去对坏事的直觉。如此这般,他被教育成相信事实的另一面。 另一个例子仍然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但类似的争论也经常发生在成年人之间。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女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女儿7岁左右。 她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道。 “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妈妈说。 “我现在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她妈妈说。 随着母女俩的对话不断深入,母亲的话越来越让我听着不舒服。她的话让母女俩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对立。贝蒂只知道自己的喜好,并不知道女儿对什么感兴趣。可贝蒂的所作所为,就好像她知道苏茜喜欢什么似的。 苏茜的个性遭到否定,她被迫忽视自我需求。她被明确地告知,她内心的想法——她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别人说的——妈妈的臆断——才是正确的。她还明白,真实的自我想法(想吃香草冰淇淋)并不为自己的妈妈所接受。 贝蒂的动机是好的,她想给女儿买好吃的冰淇淋,但她实际上侵害了她女儿的精神边界。 孩子的边界,是对一切教育开放的 不管怎样,苏茜没有接受她妈妈的独断专行,她似乎可以抵挡这个小小的攻击。她没有被说服,她并不认为妈妈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内在想法。但是许多女孩都会屈服于父母的权威。如果苏茜的妈妈认为,她可以在女儿的爱好和选择方面拿主意,她肯定有很多类似的行为。 尽管母亲一再坚持,但苏茜保持了自我,及对个人爱好的清醒认识,这是难能可贵的。苏茜身边很有可能有一个对她影响很深的人,他不断地支持和帮助苏茜保持自我。没有持续的肯定,一个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判断而放弃自我。 一个孩子的边界是对一切教育开放的。对孩子来说,父母是神圣的。但是,这些神圣的父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会把孩子搞得无所适从。对特定情境的虚构和疏忽,使许多成年人自己都很困惑。 自然本身不会逆规律运行的。即使是一棵树,也是在土地滋养、阳光维持下从内到外成长的。植物知道它们生长需要什么。并且它们自己会去寻找。它们的枝叶朝向太阳,根须则扎进泥土之中。 孩子们也一样,期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成长所需要的东西。地球的重力作用指挥一棵树哪部分“向上长”,哪部分“往下伸”。对于孩子,父母的作用也像“重力”,他们教导孩子识别真假和是非。 杰克的父母混淆了真假。他们根本不考虑杰克的感受。随着一些看似不经心、平常的话灌入杰克的耳朵,比如“你没有受伤”,杰克被教导成不再信任自我。他逐渐学会与感觉、知觉、甚至直觉分裂开来。如果他完全丧失了自信,他就会放弃思考,不假思索地根据别人的想法,或听从别人行事。甚至他可能拒绝思考,完全地感情用事,而根本不理会自己的思想。 贝蒂表现得就好像她知道苏茜的需要,迪克和简也表现得似乎他们明白杰克的行为和感受;他们行为的方式是相同的。他们表现得好像他们进入了孩子的精神边界,并且知道他的个性——而事实上并没有。他们没有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的负面效应。 不是自己的真正感受却要被别人说成是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很荒唐吗?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如果我害怕,我自然会感到恐惧,难道会觉得愉悦吗? 父母经常随便给孩子下定论,会使孩子失去自我 迪克和简想做称职的父母,是什么扭曲了他们良好的愿望呢? 他正在关闭内心体验的大门,向相反的方向敞开了一扇门――对自我非常扭曲的反映。然而,他依然存在自我,只要不受到大的创伤,他还是会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只是对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有些困惑与不安。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学会总结归纳自己的经历,通过思考并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但是,如果他们和自我“分裂”开来,他们就会失去这种有价值的技能。 正如我们在平滑的镜子中,才能看清自己一样,当我们的个性,不加扭曲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些在养育者的培养、支持下,自由地表达自我的孩子,都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 只要一个人给别人下定论时,扭曲现象就出现了。例如,如果我说,“我饿了,”有人却反过来对我说,“怎么可能呢,你刚吃了没多久。”他们扭曲了我的感受,我就好像站在一面哈哈镜前。 即使我们的父母真正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我们,使我们与自我分裂。我们会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地失控。我们的家庭或者文化环境,对我们的表现和行为都起着限制作用。“你都老大不小了。”“不要做得太过分。”“坚强点。” 所有的分裂只是个程度问题。下面是一些孩子被反向的定义限制了人生体验和阻碍自我认识的例子: 人们认为女孩应该是“乖巧”的,而男孩则被认为应该“有点淘气”。如果一个女孩不跑不跳、不乱攀爬,大家就会说她像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如果又跑又跳、爬上爬下,人们就会说他像个小子。 在童年,我们依靠别人的反映来了解我们内在体验。当别人确切表达的时候,我们学会了描述和接受它们。例如,有人很同情地对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受伤了,让我瞧瞧。”实际他是在对我们的体验下结论。这样我们就能清醒地了解内心感受。否则我们就不知道如何理解自己的感受,我们甚至会把虐待当作正常的事。 我有这样一个客户,他并未丧失自我,但很忧郁。当他搞清楚经常辱骂和殴打自己的父母,其实是在控制他时,他才明白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情绪。虽然以前他并不知道自己遭受了侮辱和虐待,但他在自我感觉上从来都是畅通无阻的。和杰克不一样,他很清楚自己的感觉,即使是伤感。 他是个极端的例子。他的童年时代十分孤独,以至于他不知道如何分辨对错。他一直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中,没有机会认识到什么是错的,就这么过了30年。他说,“我刚开始明白我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你是如何长大的呢?”我问。“父母不让我呆在家里,我就住在工棚,还要去干活。那时我只是个孩子,我怎么可能有别的想法呢?我以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知道我需要许多调整,但我的内心已经被触动。我无法形容这种感觉。我知道我能够去爱,并且也有人爱我,因此我知道我会最终把握住真正的自己。” 主动式人格分裂——孩子被迫与自我感觉决裂 除了被动走向人格分裂之路,人们还可能自己主动分裂。 当父母不断给自己的孩子下定论,孩子就要忍受长期的被排斥感。这种折磨是如此痛苦,而孩子希望被接纳的情感是如此强烈,所以孩子努力效仿父母的行为,以期得到父母的爱和认可。如此,孩子将放弃自我感觉,这不仅是为了逃避被排斥所带来的痛苦,更为了被他们那些感情不外露的父母所接纳。 男孩子更倾向于模仿那些感情内敛的男人,就像影视中那些“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同样,如果有人告诉他直觉是“女孩子的专利”,他就会忽略自己的直觉。他会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学习男子气概;如果他的父亲不在乎身体上的痛苦,他也会努力照着父亲的样子去做。 就这样,孩子慢慢与那些通过感觉、直觉和知觉而来的信息割裂开来。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他们父母的影响,仍然迫使受折磨者不断地失去认知能力。 有一次我和一个人交谈,他很严肃地问我,“痛苦和恼怒有什么区别?” 这个男人希望改变自己的脾气,因为当妻子打电话、做家务或其他的事情时,只要他觉得妻子没有关注他,就会对着妻子大喊大叫。他自我分裂得很厉害,因为当妻子离开他的时候,他却连痛苦的感觉都没有。他就是这样的人,从童年开始,他就不允许为失去的东西而伤心。事实上,他惟一明确的感觉就是恼怒。 创伤导致的人格分裂 除了被迫自我分裂(受教育的自我分裂)、主动自我分裂(自己进行的自我分裂),以及因为疾病和意外带来的精神上的伤害之外,我们还会因为创伤丧失自我认识。 当感觉和知觉处于极度痛苦时,我们可能会失去认知能力,这样的情况会自发地产生。只要是难以忍受的事情,给我们的情感上带来巨大伤害,而这样的事情无处不在。 这种情感上的冲击,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我们只能记得这种事情的零碎片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数事情可以被认知,我们也能应付这样的状况了。但是如果我们经受的,是频繁不断的创伤,一旦想起这些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就会感到内心紊乱,浑身不自在。 女孩子不常被锻炼成失去感觉、知觉、直觉和思想,因为我们的社会允许女性运用所有这四种功能。她们可以拥有感觉,很多人都认为哭和情感外露,是女性的专利而不是所有人的特质。同样,女性也可以拥有很宽广的知觉体验,她们的知觉灵敏而细致,她们对创伤极为敏感。她们也可以按直觉行事。此外,人们也鼓励她们动脑筋(思考功能)。实际上,在美国,这些年来上大学的女性要多于男性。所以,女孩子并不像男孩子那样会主动放弃某种功能。 所有女性的自我分裂,起作用的往往是某种创伤。这种创伤是如此深刻和持久,使她们不得不选择与自我决裂。当然,这种深度的创伤也常常给男性带来痛苦。例如,有过战争经历的人,往往要长期忍受着周期性创伤带来的痛苦。 文化环境导致的人格分裂 我们的一生中,自我感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但这个自然过程也受到文化信仰的限制。 那些和你相处的人,以及你周围的文化环境:故事、传说、制度、教条和传统,都会给你定位,就好像除了你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你应该怎样。 在很多人的一生中,自我分裂是占上风的。有的人不但放弃了感觉、知觉、直觉和思考,还深受鼓励分裂的集体价值、传统以及期望的影响。这种对自我分裂的要求通过两种主要的方式发展起来。 首先,为了建立一个文明社会,人们必须集中精力于外在的社会需求。结果他们就无法过多地注意自己的内在体验。 其次,有的人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学会了抛弃自己的内心感受。 人类历史开端之时,不论如何恐惧,不论对死亡如何提心吊胆,不论肉体上多么痛苦,人们总是英勇地与入侵者作战,以保护自己的家园。 不关注内在感受本来是一个必要的规则,但最后却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否定模式。 有的美国军人受到大肆赞誉,原因在于,他们将钉子刺入自己和别人的皮肉中,却毫不在乎,这把自我分裂的目标推到极致。 如果自我分裂和相互虐待倍受推崇,有的人就会下意识地想把自己可怕的分裂经历,推广给其他人,让他们与自己一样痛苦。 “我们是坚忍不拔的。”(知觉体验遭到了阻碍)“我们可以断定。”(情感体验遭到了阻碍)“我们只面对冷冰冰的事实。”(我们的直觉遭到了阻碍) 人格分裂导致知觉、感觉、直觉的伤失 如果我们被教育成怀疑自己,或是不相信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忽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可能知觉迟钝:“这个伤口是怎么弄的?”或是感觉不灵:“我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工作,为什么我还要干?”或是无视直觉的提醒:“我应该知道不该去那儿的。”可悲的是,那个恼火地向妻子要外套的杰克,就是这么走上自我分裂道路的。 追溯到上一代人,当杰克的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别人也常常对他们下定论。在杰克的妈妈简的童年时期,她受伤时的感觉与杰克是相同的——但她否定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自己做得不好。除非她表现得好一点(按照大人们对她的期望),要不可没人会喜欢她的。因此,成人之后简变得对自己很不自信。 简其实有可能最终对自我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因为她相对于杰克有特殊的优势,她周围的文化环境不但鼓励她开发了自己的智能,而且还允许她发展理解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因此她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知觉体验与直觉体验。理论上看,她可以保持自我。然而,一次严重的创伤削弱了这个优势。 杰克的爸爸,迪克,学会了扭曲自我和自己的感受。他所在的文化环境在支持他开发智力的同时,激励他“刚强不屈”,使他忽视了自身的很多特质。他学会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拒绝认识自我。他学会了自我分裂。 他不可能对同事的不幸感到难过,男人不就是需要竞争吗! 他也无法感觉杰克对他的需要,直觉是女人才有的东西! 他不会因为心疼就停止自己的行为,退缩难道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吗! 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真诚又充满爱心 当我们搞清楚自己的本性时,我们就了解并相信自己了。由此我们提高了自知能力,并保持与内心的沟通。像苏茜和那个把书粘贴好的女士一样,有了辨认和反抗控制行为的能力。 与杰克的经历相对照,让我们想想一个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人们没有从外到内地给他下定论。他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定义自我。他的体验是真实的,并以真实的面目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他能够认识自我。他能明白自己的感觉、动机、直觉和知觉。他可以描述它们,并且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不同的时候他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恭敬、勇敢、大胆、表现欲、惊奇、悲伤、恼火、兴奋或者彷徨。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了解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妨碍他向别人奉献真诚与爱心。 他不用为了服从父母的旨意而忍住眼泪,也不用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也不用为迎合父母的需要而扭曲事实,而让父母来理解他。这样他将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能忍受什么,懂得他的经历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 那些受到反向定义的人,是由别人来告诉他什么是他所需要的,他的感受应该是怎样的等等,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感受。他们通常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也把握不了自己的经历有什么意义。他们与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分裂现象。 那么他们是怎样认识并发展自己个性的呢? ※情景测试1: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下面的测试,从三种情景测查你对孩子的控制状况。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诚实回答,并参照书后的解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容面对未来的日子。 一露西是个四岁的小女孩。一天,她和妈妈打算去郊游。“准备好了吗?”妈妈问,“马上就好。”露西坐在地板上一边穿袜子,一边回答。妈妈回头看看,发现她左脚穿了一只绿色的袜子,正试图往右脚上套红色的,显然她喜欢这样穿。如果你是露西的妈妈,你会: A马上阻止露西,要她一定穿同色的袜子才能出门。 B好言相劝,最终让孩子服从妈妈。 C提醒她,袜子穿同色的才好看。 D随她去,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 E对露西加以赞赏。 二儿子上初中了,你希望他将来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有一次儿子刚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有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踢球。你如何对待: A绝对不允许。 B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出去。 C限定踢球一小时,马上回来完成附加作业。 D他只要能完成额外作业,随便踢多长时间都行。 E反正是附加作业,不做也行。 三孩子即将高考,成绩一直不错,你希望他报考法律专业,可孩子一直对历史感兴趣,想报考历史系。你如何处理: A孩子太幼稚,一定得替他做安排。 B和孩子商谈,最后让孩子听从自己。 C找来亲朋好友,让众人说服孩子。 D只是提醒他,爱好和前途是两码事,最后由孩子做决定。 E完全由孩子做决定,不施加任何压力。 以上选项ABCDE所代表的分值分别为:4、3、2、1、0。请算出你的得分。书的最后会一章,专家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情景测试1: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9-12分 你对子女有过强的控制欲,一般不会做出让步,常常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常用教导的口吻:“你必须”、“你应该”、“你一定”。因为平时比较武断,子女往往口服心不服。 建议你适当地收敛自己,严格要求而不横跋扈,给子女一定的自由空间。 5-8分 你对子女有较强的控制欲,也能给孩子一定的民主,但要避免过多的唠叨或说教,对小事不要管得过多。 0-4分 你是一个讲民主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宽松。当然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偷东西、撒谎、逃学等,相信你会严加管教。 建议你对孩子宽松民主而不放任自流。第七章非正常的建立自我孩提时,他们是我们的上帝,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随便给我们下定论。 如果一个人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中,认识自我就只有一个方式,从外到内地创造出一个自我,这叫逆向创建自我。 根据别人的观点塑造自我,先天不足 这很悲哀,但又可以理解。长期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时,人们会成功地学会抛弃自我。他们认为自己是谁就扮成谁,喜欢自己是什么样就装成什么样,还特别愿意按照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表现自己。 他们已经习惯了否认自己的智慧,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而且是毫无意识的。这些处在自我分裂状态中的人,并不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依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 他们的观点、信仰和好恶等,通常不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这种体验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形成的,而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父母的指令和文化的影响,往往是其根据或标杆。其结果就是逆向创建了人格。 多数人通常会下意识地根据别人的观点塑造自我,在别人眼中他们的形象如何,这成为衡量他们自身价值的标准。 但这样建立起来的自我先天不足,它没有深度,缺乏发展空间,与社会无法融合。理性、温情和宽容——所有这些人性的内涵——在他们身上无从体现。 当人们年轻时,更容易接受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即使他们的自身感受与别人的猜测相距很远。 逆向创建自我的方式很多。下面是其中一种: 一个现在很有才华的哲学家,小时候如果人们总说他只会像他父亲一样做个农民,他就会压制自己的思维,停止对生命的探究。他最终将放弃自己的本性、潜质和爱好,成为一个头脑简单的人。 保持真实的自我,虽然痛苦,结果却是幸福的 反过来说,有些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感觉、知觉和直觉,但却得到别人的否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保持着自我认知,但却忍受着不被别人接受的痛苦。 一位女士向我描述了她童年的痛苦经历。与那个被迫待在棚子里的男士不同,她幼年时,即明白自己是被错误对待的。比那位男士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被与外部世界隔离开,因此她能够知道她与同学们,是处于多么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小时候,她的父亲把她说得一文不值,对她自己的想法大加抨击。而她的母亲(数年之后经诊断患有精神病),则不停地抱怨她长得太难看,说她是个累赘。 即使只是一个小孩子,这位女士也不甘受别人操纵。直觉告诉她,父母这么对待她是错误的,她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当她在父母身边的时候,无论她怎么努力对自己说:“爸爸妈妈是非常爱我的,”她还是觉得浑身紧张。 最后她坚信自我,抛弃了父母对她的评价,使他们无法控制她。令人钦佩的是,她13岁时就离开了家。自己找了个住所和一份工作。她不仅从内向外创建了真实的人格,而且还真正把握了自我。 有这样一种人,无论别人如何评论他们,无论别人如何想要控制他们,他们都力争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知道别人都在不懂装懂,他们知道别人的话都不足信。 正如我们所见的一样,很多人却会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会相信别人更加了解自己,如此一来,他们就会根据外部信息反向建立自我。 如果老是遭到别人否定的时候,一个人很难相信自己。但一个人是应该有肯定自己的能力和自由的,他们可以把别人的言论,看作是别人自我保护的伪装。第八章伪装及其影响 只有在演戏时,别人才能够决定你的角色。真实生活中,如果有人按他们的意志给你分派角色,他们就是在玩“伪装”游戏。 如果别人对你随意下定论,即使是轻描淡写,也说明他们正在不懂装懂。他们的言行中到处是伪装,而他们却常常意识不到。他们既欺骗了自己,也让别人一头雾水,误以为他们的话是真的,他们的行为是对的。 记住,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当别人评论你时——好像他们就是你一样——他们正在试图控制你,多数时候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一旦别人有控制你的企图,他们就开始伪装自己。当他给你下种种定论,行为变得很荒唐时,他们就是在伪装。 当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得好像你不存在似的,或者你就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就像机器一样,他们也是在伪装。 控制者通过这种微妙而不易察觉的方式,试图将你控制在他们手中——控制你的时间、空间、资源,甚至生命。 其实控制者只是在不懂装懂,这是因为根本没有人能够告诉你:你想要什么、相信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有人能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本性、目标、动机、想法、信念、感觉、爱好、厌恶,知道些什么,如何行事以及你是谁。如果有人假装知道你的内心想法:“你正准备和别人吵架,”他们恰恰想反了。人们只能了解自己,而其他的奢求只能是天方夜谭。 有人试图强行控制你时,要懂得保护自己 既然只有你能给自己下定论,你的自我认知就是你自己的专利。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天生的,不是他人赋以的,你没有必要去证明或是解释它。 尽管事实很明显,很多人还是很难意识到,那些给他们下定义的人是不合理的。有些人尝试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回应,结果发现别人的评价(他们曾经认为是有意义的),实际上是胡说八道的。在第28章,会进一步探讨如何应对别人的评论和攻击。 第一章里,那个过生日的例子,当蒂说梅确实记得自己生日的时候,梅是如何保卫自己的:“不,真的”,梅说。但是如果梅说“别争了”,那她就是对蒂的臆想毫不认同。 我们现在知道了,蒂在假装了解梅的内心世界——梅的思想、记忆、情绪。但是最有趣的是,蒂对梅说,“你只是假装……”蒂又一次把事实搞反了。 许多人试图在被控制时保护自己,并且把争辩描述成了争吵。这是争吵吗?我不这么想。我把它们看成是一种斗争,是回击他人入侵、保护自己本性的斗争。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常常是当局者迷:“我们吵了起来,我不知道这都是为了什么,”人们常常这么说。并且当我问,“你们在吵什么?”答案常常是,“我不知道。” 识别控制行为并不容易 识别控制行为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会以为,那些假装知道我们本性的人,有权力对我们说三道四。例如,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传说,常常会被人们当成真理,给我们的认知抹上阴影。有一些所谓的定律,则为控制行为打掩护:像男人擅长逻辑思维,女人擅长感性思维等等。 如果你相信那些给你下定论的人是理智和聪明的,那么你就会对他们的无理取闹一概接受。如果意识不到他们行为的无理,就会受到别人的影响,离真理越来越远。 例如,一位女士相信,只要通过做一些事,就能向自己的丈夫表明,自己并非像他说的那样“过于敏感,”这是因为她相信他头脑是清醒的。 如果对方是专家、企业的CEO这样的权威人士,对我们下定义,特别是如果他们有良好的目的,大家就更容易相信他们是正确的,决不会意识到他们也可能在侵犯自己、伪装自己。 长期形成的习惯,容易蒙蔽对控制行为的识别能力 例如,一个人会相信他哥哥对他的批评,“你什么也不懂,”他会认为这样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童年时代他的哥哥确实比他懂得多。结果,他会试图通过为自己辩解,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改变哥哥的看法——而没有意识到他哥哥正处在“伪装”的状态中,他其实并没有权力对他下此定义。 有的人一直相信,某些不断对他们下定论的人,是真的爱他们,这一信念遮住了他们的双眼,使他们看不清控制行为的真相。 下面讲的是一个我所见过的最令人悲哀的案例: 有一位女士,相信她的丈夫十分爱她,只有他才最了解她自己。虽然她很聪明(不久以后的测试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具有歌唱家的天赋(早先的评估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因为受丈夫对她看法的影响,她认为自己“不聪明”,并且有一副“不出众”的嗓子。这位女士20岁结婚,60岁时成了寡妇,在她剩下的没有丈夫的日子里,种种信息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但为时已晚,她不但为失去丈夫难过,还为失去自己“另一个生命”悲伤。如果她不相信丈夫是因为爱她,才对她如此评价,她的生活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所处的环境会逼迫我们抛弃自我 如果一个人的本性常常遭到别人的否定,他就很难拥有自信。作为成年人,精神边界会经常遭到攻击,受到影响,而攻击者常常是出于正义、责任、关爱以及亲情的考虑。 除非我们明白,那些人是在假装了解我们的内心,对我们乱下评语;否则人们对我们的评价将会遮蔽事实,扭曲认识,模糊我们的视线。如果我们接受这些评价,我们将会颠倒黑白,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依据错误认知进行人生选择,最后,我们会被别人控制在股掌之间。 在顺境中,人们很难了解自我,因为我们受流行观点的影响,受到别人期望的支配。如果我们学会忽视或无视我们的个人经历,这些影响的作用就会更大。 我们一旦丢掉了自我感觉,就失去了满足我们内在需要的能力。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些需求是什么:“我想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巧克力冰激淋。” 每当我们接受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就把自己的体验抛在了一边,并且丧失了自我感觉。最终,我们失去了靠知觉、感觉、直觉和思考四种功能获取信息的能力。 然而,只有拥有这些信息,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选择,认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表现自我。我们的祖先需要这些功能,以应对自然界的种种危险;今天,这个世界上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同样需要这些功能。 即使我们的自我感十分强烈,如果我们的精神边界一段时间内遭受频繁的攻击,也会很不自信。我们越是对自己信心不足,就越是容易接受外来的评价,这是一个螺旋下降的过程。 长时间的攻击会最终动摇人们的自信心——而这是信念、活力和创造力的源头。虽然我们会感到十分不自信,但只要我们把精力放在不断认识自我,保持自我感,同时铭记别人的评价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我们就不会给别人下定论。 丧失自信最常见的后果是极端的举棋不定,“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 明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如果人们与自我完全脱节,没有了痛苦的感觉——完全的自我分裂,他们就会试图控制别人。这种分裂通常会发生在孩子的童年,如果不断对一个孩子下定义的话。成年之后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因为一旦我们长大成人,除了诸如战争、毒品、严刑拷打这种极端的伤害之外,很少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们同自己决裂。 如果自我分裂的结果是极端和长期的,那么其影响会波及到很多人。实际上压制、偏见和暴力都和自我分裂有关。当然,不是所有感到失控的人都会压迫别人,也并不是所有的人总是失控。当一个人有压迫心理时,他们往往试图控制的是某个特定的人或群体。对于“被压迫者”,与这种行为和平共处是极其困难的。而外人根本无法意识到是发生了什么事。 人们评价我们实际上是在假装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对我们精神边界进行攻击。 这些攻击如果被接受,会导致我们暂时迷失自我,屈服于别人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