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成功]毕业5年决定你一生-5

作者:林少波 字数:27268 更新:2023-10-08 21:52:13

两个人都可以有主见,但思想必须统一。统一的目标是搭档们联手的最根本动力,也是大原则所赖以产生的核心,必须最先搞清楚。如果连这个都无法融合,那根本就没有搭档的必要。第132节:别说你没有帮手,黄金搭档就靠组合(3)  二、尊重,还是尊重。  搭档们需要明确,如果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情,领导一定不会安排两个人来共同做。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搭档一定不是多余的。承认他的价值,尊重他,并赢取他的尊重,是双方合作至关重要的基础。  三、退一步海阔天空。  搭档平分秋色是不现实也不理性的。两个人也是团队,总需要一个人占据主导,才能最有效地推进工作的开展。不然,两个人相当容易互相推诿。各自在对方强的方面做出适当让步,扬己所长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大局出发,方是智者。  四、变变花样来沟通。  因为性格的不同,你和搭档也许无法像朋友那样通过友好的交谈沟通。没关系,沟通方式不止一种,可以变换方式来尝试。温柔一点儿的,可以偷偷观察对方的习惯,向熟悉他的第三者打听;直白些的,干脆就吵架好了,其实吵架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当然,吵一会儿等双方冷静了再处理,还是直到吵出一个相互满意的结果为止,任你选择。  ■[智语点"波"]  尊重那些你觉得不起眼的人,也许他们之中藏龙卧虎,日后将助你一臂之力。  拿出真诚的心凝聚你的人气,也许在某个关键时刻,他们能帮上你的大忙。  幸福与成功大抵是因为有一个好搭档,不幸与失败大抵是因为没有或选错了搭档。敢于与"不一样"的人做搭档,并能巧妙地搭档好,让团队在自己的领导下异彩纷呈,同时合作愉快,你就可以无愧地说一声:"我这个带头'大哥'还不错!"第133节:别说你没有专业,成功要靠综合素质(1)  别说你没有专业,  成功要靠综合素质  "朱元璋开始是当和尚,最后成了皇帝",学设计出身的香港导演王家卫,在面对大学生"如何看待专业不对口"提问时的这个回答,虽是笑谈,却也发人深省。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如不株守专业,则天地为之一宽,各种新机会就会自己跳出来。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很痛苦的莫过于用人单位一句"专业不对口"就将其拒之门外;找专业对口单位吧,要么量很少,要么不招人,要么已招满,面对困境,只能慨叹就业难。  不少用人单位也发现,虽然毕业生源多,但找到专业对口的合适人才绝非易事,也只好抱怨招人难。专业对口是否如此重要?  专业不对口同样可以干出惊人的业绩,同样可以成才。除了一些特殊岗位,一般岗位直接运用课堂知识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再说,即使是优秀的毕业生,四年中学到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经过专业的岗位培训后才能胜任工作。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关键,至于专业是否对口并不重要。事业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你学的什么专业,而取决于你的综合素质。  NO1.那些非科班出身的成功者  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喜剧演员斯蒂夫·马丁和前首席检察官詹尼特·里诺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取得非凡成功的人都没有追求一个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里诺主修的是化学,格林斯潘学的是音乐;而马丁取得的是哲学学位。  惠普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娜在斯坦福取得的是中世纪历史和哲学专业学位。  艾美奖男演员詹姆斯·甘多费尼在罗格斯大学学的是交流专业。  美国政治家和前总统候选人理查德·格普哈特在西北大学取得演讲专业学位。  《花花公子》杂志创始人休·海夫纳,在伊利诺大学的专业是哲学。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前领袖李·艾科卡在利哈伊大学学的是历史。  "滚石"首席歌手迈克·贾格尔在伦敦经济学院时主修经济学。  男演员阿什顿·库切尔曾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学生化工程专业。  派拉蒙电影集团主席雪莉·兰辛在西北大学取得的是英语学士学位。  女演员刘玉玲在密西根大学的专业是亚洲语言。  前最高法院法官桑德拉·奥康纳在斯坦福学经济学专业。  著名演员布拉德·皮特差2个学分就能在密苏里大学取得新闻学学位。  加州州长、男演员阿诺德·施瓦辛格在威斯康星大学学的是经济学。  奥斯卡奖得主丹泽尔·华盛顿获得过福德汉姆大学新闻学学位。第134节:别说你没有专业,成功要靠综合素质(2)  …………  NO2.没有哪种工作因为你的专业不相关而遥不可及  根据美国劳动部统计,平均每个人一生中会更换三次职业,你又怎么能用大学所学的专业来规划整个一生呢?在追求完美的学习道路上,75%的学生大学中至少换一次专业。  职业咨询师、《如何以任何专业获得任何工作》一书的作者唐纳德·埃舍说,职业发展中最大的一个秘密就是拥有任何一个专业都能获得一份工作。他说,即使每个专业所学到的知识为工作所做的准备程度也许不同,但从没有哪种工作是因为你的专业不相关而遥不可及。  你拥有比你认为的要多的选择。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上的目光如同井底之蛙--他们选择专业基于的是这个专业是否是通往理想工作唯一的快车道。问题是,他们也许不喜欢这个专业;学得很差,而且还排除了从事自己或许能干得不错的职业。  的确,当你应聘一份工作时雇主会考虑你的专业,这主要是因为你的专业能让他们知道你能带来哪些技能。但是,其他因素,尤其是相关经验,会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公司招聘人员所寻找的十大特质任何专业的学生都有。  这些特质是:交际能力、诚实/正直、团队合作的能力、人际关系、动力/主动性、很强的职业道德、分析能力、灵活适应的能力、电脑技能、自信……  NO3.不要背上专业对口的包袱  一项调查显示,理工类大学生择业时注重专业对口的仅占16%,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外语类毕业生注重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和42%,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专业对口意识正逐步淡化。然而一项调查却表明,90%以上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对口是挑选人才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弄潮儿"往往是专业不对口者,尤其是创业者。每一个新的产业诞生之际,由于过去没有相应专业的人才沉淀,往往成了"专业不对口"者的创业乐园。法律专业的比尔·盖茨创造了电脑软件王国,足以让众多的科班出身人士刮目相看。面对大批新岗位,若要在短时间内要求从业者均为纯专业人员是不可能的。这样,大量的所谓专业不对口者自然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从而成为真正的创业者。近年兴起的证券、保险、广告等新领域,最先都是由非专业人员开拓的,而现在他们又都成了专业人员。如果用专业对口的观念进行择业,这些行业将永远是空白。第135节:别说你没有专业,成功要靠综合素质(3)  专业对口是传统的职业观念、成才观念的反映。传统的人才配置是专业与岗位一一对应,并以强制性制度长期固定下来,这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束缚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随着我国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将更加频繁,人才的正常流动也更加容易。另外,由于专业兴趣的转移及偶发性因素也会导致专业不对口现象,但这不足以影响一个人最终的发展。  ■[智语点"波"]  世间千般学问皆有相通与互渗之处,重要的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并且融会贯通。  面对就业难,年轻人应该辩证地看待"对口"。年轻人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对口的,因为大学四年只是通才教育,只能学到最基本的知识、基本素质与基本方法,是难以培养出专家来的。一个专家的成长,从大学毕业至少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拼搏15至20年。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能把求职与就业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第136节:忙而有为:每件事情都要做得有价值和有意义(1)  第六章  现在忙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做什么  我们大学时天天忙约会,工作后天天忙事业,成家后又天天忙赚钱。其实,年轻人忙点儿总是好事。但是,不见得越忙越好,越忙越有出息。可以忙碌,不能盲目;可以忙碌,不能茫然。忙要忙到点子上,忙要忙得有价值,累也要累得有意义。做人做事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方向是我们披荆斩棘、辛苦忙碌的终极意义,哪怕走得慢却能一步一步靠近成功;可倘若走错了方向,不仅白忙一场,更可能离成功越来越远。方向决定我们的走向,方向决定我们的出路,方向决定我们的未来。  忙而有为:  每件事情都要做得有价值和有意义  年轻人在进入社会的前几年,努力一点儿,用功一点儿,让自己忙点儿不是坏事,问题在于,你要清楚为什么而忙。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清楚它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价值,而不是闷着头使劲儿干,结果是忙到最后让自己累得半死,却因为盲目而茫然。  人的生命,说漫长很漫长,说短暂也很短暂。人的心灵,说狭小很狭小,说宽广也很宽广。可是,在毕业这几年里,我们的心灵总是跟不上生活匆忙的脚步,因为我们太忙了,舍不得停下。有时自己也迷茫了:我们要走哪条路?我们在为什么而忙?我们忙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的主人公许三多遵循这样一个人生信条:做事情要看是否有意义。什么事情有意义?好好活着就是有意义,好好活着就是要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套用一下:做事情要看是否有意义。什么事情有意义?正确地忙着就是有意义,正确地忙着就是要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NO1.有些事也许不是你当初想要的,但能让你收获很多  1988年,24岁的杨元庆正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做论文。他当时的人生目标是:到美国拿一个博士学位。为了在出国前找一个跳板,杨元庆决定先找一份工作。恰逢联想第一次大规模面向社会招收高层次的人才,他便什么都没准备就跑来了。在二楼的办公室,主考官面试了半个多小时,初试过关;复试以后,他被正式录取。  此时,他还没有从科大毕业。进联想,对他来说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令杨元庆没想到的是,自己被分到公司做销售,卖Sun工作站。这并不符合他的理想,因为自己学的是理论,本来是想去搞科研的,结果阴差阳错竟成了跑腿的销售。但他没有退缩,开始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四处推销产品。他没想到,这份临时工作让他得到了全面的锻炼。接待客户、开票收款、焊接网线、调试机器、售后服务,虽然忙得要死,但是他因此领会了那个时代中国企业家最缺少的一个要素--做市场。  1994年,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1995年,出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1996年,晋升为集团副总裁;1998年,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2000年,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裁。2001年,成为联想集团总裁兼CEO。2004年12月,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第137节:忙而有为:每件事情都要做得有价值和有意义(2)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和杨元庆一样,毕业后所从事的和工作我们当初想要的、所学的专业不一样,但是在一段时间之后,或许会发现,这件事情让你得到了另一种收获。想明白这点,我们在忙碌中,就能坚定信念,坚持到底,最终收获事业的成功。  NO2.忙要忙到点子上,不断朝自己优势的更高层次迈进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脱颖而出。进入央视后,杨澜感觉到,这次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做传媒是她喜欢的事情,这彻底改变了她未来的人生道路。靠着自身的实力与魅力,杨澜获得了"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等。4年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不仅开阔了杨澜的眼界,更确立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传媒人。  由央视的名主持到远涉重洋的学子,再到凤凰卫视的名牌主持,最后到阳光卫视的当家人,杨澜的角色在不断变化。以一位文化经营商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则是杨澜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角色转换。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从加盟凤凰卫视到创立"阳光文化"公司,大众视野中的杨澜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角色设置。但是,千变万化的杨澜,从没有偏离做媒体这个大方向,她清楚地知道,这是自己的优势,她的目标就是不断向这个方向上的更高层次迈进,无论如何变化,她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传媒人"。  杨澜的每一次选择都包含着对自己、对未来的清醒把握和预测。"一个人要想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先要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成功的意义应该是由自己确定的……"这些话闪烁着杨澜的智慧,并决定了她的成功。  NO3.在忙碌中好好利用时间,养成好习惯  1940年,一个名叫葛朗华的奥地利青年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祖国,逃亡到了美国,历尽艰辛,最后终于在《时代》杂志的外国新闻部找到了一份送稿的工作。他每天的工作职责之一,便是把作家们的稿件油印,然后送往设在另一栋大楼的外国新闻编辑部。第138节:忙而有为:每件事情都要做得有价值和有意义(3)  但工作不惜力、不偷懒的葛朗华送稿速度总是很慢,因为他一边走,一边为这些文章编分章节、插做标题等。他走到外国新闻编辑部时,正好拟妥一份让文章更出色的编辑建议。  葛朗华的才华很快在全公司引起注意。于是,多年后《时代》出版集团出了一位名叫葛朗华的总编。  你看,葛朗华在送稿这件工作中,并没有抱怨其枯燥,也没有让自己忙得麻木,而是比别人多动了一些脑子,多做了一点儿事情,而且,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养成一个好习惯,结果,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成功的机会。  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人的行为暗示经过21天以上的正确重复练习,会形成一个好习惯。别在忙碌中浪费时间,养成一个好习惯,你就可以让自己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并收获良多。  ■[智语点"波"]  忙要忙到点子上,累要累得有效果;忙要忙得有价值,累要累得有意义。  忙只是过程而非结果,不要做无用功,有用的忙才是为生命的充实而忙。  大家都打出"忙"的旗号赶路,却没人愿意静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到底忙什么?忙的人很多,忙出效果的人很少。其实,忙不是为了表现得自己很勤奋、很认真,忙只是我们获取成功与幸福的一种手段。我们对于忙碌要采用"功利主义",要清楚自己忙得对不对,忙得有没有效果。第139节:忙而有章:按照流程办事是为了让我们少出错(1)  忙而有章:  按照流程办事是为了让我们少出错  能否按照流程来处理各种事情,首先是职业素养的最基本体现;其次,企业制定的规章、行业建立的流程,绝对有其合理性,千万不要以你个人之力去挑战经过千锤百炼的管理理论;再次,有章可循、按章执行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  我曾经给自己测试过,结果显示,我是属于猫头鹰行为风格类型的。这种风格的人具有以下特征:传统而保守,分析力强,精确度高,喜欢把细节条理化,不愿破坏规则,在乎标准和流程……  我在毕业后的那几年里,因为在工作过程中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为了避免出乱子,都是小心翼翼严格按照流程来办事。在逐渐接触企业管理后,我更深有体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与流程具有相当重要的力量--按照流程办事,可以让我们少出错,可以少受损失,可以更有效率。  NO1.伟大的发明--生产流水线  我一直认为,生产流水线是现代社会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西方管理的一个文明成果。  20世纪初,在福特汽车厂内,专业化分工非常细,仅一个生产单元的工序就多达7882种。福特通过反复实验,确定了一条装配线上所需的工人数目,以及每道工序之间的距离。在当时,这样的流水线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法,才能生产出大批量的产品。  当流水线开始在福特汽车生产中推行时,作为新生事物,大众传媒对其诟病不少,好莱坞笑星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就对生产流水线极尽讽刺,但随着生产流水线的不断完善,它属于新时代的巨大优越性和生命力得以展现出来,并被其他行业纷纷效仿。  一个年轻人刚毕业出来,就是企业运行流水线上的一环,你必须先老老实实遵循,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整个运作流程,掌握工作的方法,才有可能在日后独立承担其他任务。没有这个过程的锻炼,就会在工作中缺乏全局观念和意识,浪费时间与精力。  NO2.不按流程办事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某市一家公司在2004年11月发生重大案情:财务室的门被撬,室内的保险柜敞开着,柜内20万元现金不翼而飞。这笔资金是公司第二天急需的购料款,如今没了着落。  一起盗窃案也许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让人奇怪的是该公司失窃的保险柜是国内最先进的保险柜,上面配有报警、电击和密码装置,还有电脑控制着密码系统。在这样完备的安全系统下,窃贼究竟是如何得手的呢?  经查证得知,原来这一切都是由于使用保险柜的出纳员不遵守规定造成的。公司对财务室的管理有一整套规章制度,然而这位出纳员却没有按规定去落实。他认为保险柜虽好,但使用非常不方便,于是长期搁置不用。直到一个月前,他因为丢了旧保险柜钥匙,所以才把这个高科技产品从角落里"请"了出来;但他又怕一不小心遭电击,于是就没有接电源;怕记不住密码,就按数字大小顺序编了1至6的号码;又怕把钥匙弄丢,索性把钥匙直接放在办公室抽屉里。结果窃贼在办公室里没有动用任何工具就把保险柜打开了,这个窃贼估计自己都感到非常幸运。第140节:忙而有章:按照流程办事是为了让我们少出错(2)  尽管第3天犯罪嫌疑人就被抓获,但是,该公司因一时无法筹集购料资金而不能按时交付订单,失去订货,最终错失商机,一个巨大的客户被同行夺去,损失可想而知。  非常明显,事件起因在于出纳员没有按照财务流程办事。流程制定的目的是让员工有章可循,有助于实际生产和工作。你不妨仔细对比一下自己,看看身上有没有这样的毛病,因为不按流程办事,有时不仅仅是你个人的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重大危害。  NO3.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五种混乱情况  缺乏明确的流程,工作就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就容易造成混乱。下面是平时在工作中可能会碰到的几种混乱情况,不妨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一、职责不清造成的混乱。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任务安排不合理,造成某项工作好像很多人都在管,其实谁都没有真正负责,每个人对工作都是纠缠不休,整天扯皮。  二、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混乱。  素质低下、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也会造成工作上的混乱。不少承担着某项工作的负责人,都因为其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  三、业务流程的混乱。  每个人大多只考虑工作在自己这里能否得到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他人实施。流程制定不合理、衔接不流畅,导致管理混乱,工作也无法顺利完成。  四、协调不力造成的混乱。  相互间的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结果被拖成大问题。  五、有章不循造成的混乱。  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不按制度进行,造成有章无序的管理,影响了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混乱不可怕,怕的是混乱了还不知道如何修正,还一味忙碌不停。一个知道如何正确忙碌的年轻人,应该分析造成混乱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方法,使混乱变得清晰,从而有效率展开工作。第141节:忙而有章:按照流程办事是为了让我们少出错(3)  ■[智语点"波"]  有规不遵、有章不循,看似潇洒快意,其实这种违规操作往往隐藏巨大隐患。  走正路才不会走弯路,有时候你想象中的捷径正是把你带入危险地带的歧路。  不要以太忙作为借口,给自己的偷懒与缺乏纪律找理由。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企业的运行线上,你只是其中一道工序,该怎么走就怎么走,不要偷工减料,也不要画蛇添足。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有时不出错就是对企业最大的贡献。第142节:忙而有据: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位置(1)  忙而有据: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位置  年轻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的意见与上级部门相左而又想坚持己见时,常常会得到这样的忠告:"摆正自己的位置。"尽管这句话含有一些消极成分,但如果从积极角度去理解,它是指:可以忙,但别没有依据地忙;不要做自己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忙自己职权范围外的活。  在战场上,军事指挥员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在瞬间清楚回答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敌人在哪里?友军部队在哪里?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是决定战斗胜败的前提。位置感决定了参战者的命运。指挥员必须明确自己的位置,并从这个位置出发,为应对战场局势做出对己方最有利的决策。  战场如此,职场何尝不是呢?职场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失败,而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年轻人失败并不可怕,跌倒了站起来就是,可怕的是不清楚自己今天在什么位置,明天应该在什么位置。这种状况我们称之为"岗位迷失"。不清楚自己今天的位置,眼前的成长机会没有了;不清楚明天应该在什么位置,未来也没有了。  NO1."打好这份工"  2007年,香港选举第二任特首。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曾荫权的竞选口号简单到令所有人吃惊,就短短几个字:打好这份工。这句朴实的话赢得了香港市民的认同,曾荫权以高票当选香港第二任特首。当选后,曾荫权到北京述职,他握着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手也没有豪言壮语,依然是"我要打好这份工"。香港人认为,曾荫权的话没错,特首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在今天这样一个职业化的时代中,尽管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尽职尽责。  "打好这份工",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职业操守。我们经常讲"成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成功,是市场行为的成功。市场行为,就是交换。既然我们在企业、在各种组织中是按照法律形成的劳动合同关系,那就应该树立契约意识。契约意识在劳动合同关系中,就是拿到这份报酬,打好这份工。我们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责任;失去的是自由,收获的是财富。  我们处在一个需要重新想象、重新确定社会角色、重新确定组织角色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苦恼和问题,都来自于定位不清--忽视了这是个职业化的时代。在一个职业化的组织中,我们都是组织的人、岗位的人,任何时候都应该认清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小组织在大组织中的位置,局部在全局中的位置。一个年轻人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只顾眼前利益,很难成为企业里受到重视的员工。  NO2.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要做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他天性豪爽正直,深受孔子的喜爱。他在蒲这个地方做行政长官的时候,有一年夏天遇到了洪水,子路很担心,便带领民众疏浚河道,修理沟渠。子路看到民众工作很辛苦,而且还吃不饱,于是就拿出了自己的俸禄给民众买食物。孔子听说子路的行为后,就派自己的另外一个弟子子贡去制止他。  子贡见到子路后告诉了他孔子的观点,子路听后大为生气,立即去见孔子,说道:"我是看到民众从事那么繁重的体力工作而且还吃不饱肚子,心中很是不忍,老师竟然还要来制止我,难道你平日里教我们的仁治都是假的吗?我以后不会再听你的了!"  孔子让子路冷静一下后,说道:"人应当做到仁治是对的,但是这种行为的实施者不应该是你,你应当去禀告君主,让君主用官府的粮食来赈济灾民,只有这样,施恩于百姓的是君主而不是你,君主知道了才不会怪罪于你。"子路听了孔子这一番话后连连点头称是,并深深感激孔子的教诲。  看完这则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呢?我的理解是: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要去做,不要越权,不然就会出现费力不讨好的情况。在职场上拼杀的年轻人一定要记住:本色做人,角色做事。越位是职场生存的第一大忌!第143节:忙而有据: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位置(2)  NO3.主意还得领导拿  小赵几年前大学毕业,应聘到一家外企公司做秘书,如今她已经提升为该公司的首席秘书,这不仅是因为小赵有很出色的工作能力,也因为小赵懂得很多为人处世之道,特别是在与上司相处之时,小赵懂得做事不可以超越自己的权限范围,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绝对不可以冒犯上司,不可以越俎代庖。  有一天,小赵的老板收到一封非常无礼的信,这封信是与公司交往很深的代理商写来的,老板对这封无礼的信非常生气,他把小赵叫进了办公室,让小赵来记录下自己口述的回信,回信的措辞很严厉:我对你无礼的信感到非常气愤,尽管我们之间有很长时间的业务往来,但事已至此,我决定中断我们之间的所有往来,并且将其公之于众!写完以后,老板命令小赵将其立即打印出来发送出去,小赵一一照办,但她在打印完以后又进办公室再次请示老板,这封信是否马上发出去,这时老板怒火已经消了,这封怒气冲冲的信最终没有寄出去。  小赵在老板生气的时候并没有去当场反驳老板,因为她不知道想与那个代理商断交到底是因为老板的一时气愤还是因为公司实际利益上的关系,而且重大的问题还是应该由领导来下决定的。小赵在把信打印出来后又重新去请示老板,这让老板有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以使公司不致失去一个很重要的客户。  大部分年轻人在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前几年,都是处于基层的员工,充当着助手的角色,既不是政策的制定者,也不是最后的决策人。就算我们能干,就算我们有能力,但是请切记,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尤其是职场新人,更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发掘工作中的乐趣。  ■[智语点"波"]  想你该做的,说你了解的,做你分内的,改你做错的,是成为骨干的基本前提。  上司永远是决策者、命令的下达者和最终决策人,你最多只是执行者和通报人。  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就牢牢地固定在你的位置上,一步也不要挪动。如果你只是一个士兵,就别老想着对别人发号施令。想发号施令,那是等你当了将军以后的事。人不能忘乎所以,时时都得摆正自己的位置。第144节:忙而有序: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1)  忙而有序:  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  平时,我们互相问候的时候总会说自己"忙死了"。可是我们到底在忙些什么呢?我们忙出什么花样,忙出什么成果来了吗?没有。如果我们能把工作计划好并条理化,使自己在琐碎而繁多的工作中把有限的时间科学合理地运用,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  看看现实中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在办公室里忙得团团转,可是当别人问他们忙些什么时,他们却回答不出来。这就是瞎忙,无序做事,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跑去做另一件事,结果第一件事情又要重新来做。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精力,还浪费心情。  为了达到高效率的工作水平,你必须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方式。  NO1.让自己的时间效率得到最大优化  以下是一位年轻人某天上午的上班画面。  清晨,上班途中,他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即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  他9点整准时走进办公室,但并没有立刻开始预算草拟工作,因为他突然想先将办公桌整理一下,为自己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虽然未能按原定计划开始工作,但他不后悔,因为30分钟的整理不但获得一目了然的成就,而且还有利于以后工作效率的提高。  办公桌整理好后他面露得意神色,然后随手点了一支烟,稍作休息。此时,他无意中发现报纸上有自己喜欢的一位明星的照片,于是拿起报纸来。等他把报纸放回报架,时间又过了10分钟。这时他略感不自在。不过报纸毕竟是精神食粮,看看也是有好处的。这样一开脱,心也就放宽了。  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一位顾客的投诉电话。他花了20分钟才说服对方平息怒气。挂上电话,他去了洗手间。在回办公室途中,他闻到咖啡的香味。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他们邀他加入。他心里想,刚费心思处理了投诉电话,一时也进入不了状态,而且预算的草拟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倘若头脑不清醒,则难以完成,于是他应邀加入,在那儿前言不搭后语地聊了一会儿。第145节:忙而有序: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2)  回到办公室后,他果然感到精神奕奕,满以为可以开始"正式工作了"--拟定预算。可是,一看表,已经10点45了!距离11点的部门例会只剩下15分钟。他想,反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太适合做比较庞大耗时的工作,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待明天算了……  对比一下,你也是这样上班的吗?  NO2.单面A4纸的变废为宝  美国某汽车公司总裁莫瑞要求秘书给他呈递的文件放在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即批阅,橘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必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其实,我自己在平时也有一个工作习惯--  每天早上坐到电脑前,在等待电脑进入系统的那点儿时间里,把平时打印过一面的A4纸的背面反过来,然后拿出笔迅速写下我今天必须完成的几件事情,同时规定3~5件是今天无论如何要完成的。  接下来,在一天的工作中,每完成一件事情,我就用笔涂掉。下班时再看看今天的完成情况,如果有些事情不能等到明天,那我一定加班完成;如果是不着急而且可以稍微偷懒一下的事情,那就放到第二天。  每划掉一件事情,就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而如果没完成,拖到第二天,又在纸上写一遍时,我又会有一些危机感和负疚感。在这样的成就感和负疚感的交集中,我感觉工作的条理性清晰了很多。  同时,每个月和每个星期要处理的事情进度安排,我都在电脑上建立一个文件,放在桌面上,每天早上一开电脑,就先打开这个文件,看看完成的情况以及做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正。按照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我把每件事情用不同颜色标注,以提醒自己。  养成这样的工作习惯后,虽然我每天都非常忙碌,一大堆工作同时压着,但是由于采用了正确的习惯,我每天的工作效率特别高。事情不怕多,而是怕乱;工作不怕忙,而是怕无序,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我们绝对能做到忙而不乱!第146节:忙而有序: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3)  NO3.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更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需要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程度来划分,即:重要且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一、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这类事情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而且是当务之急,只有迅速解决完,才能顺利进行别的工作。这种事情紧急而重要,你必须把它们处理好,不能再拖延。  二、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这类事情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关系到你的长远发展。由于它们没有规定的限期,如果没有被其他人催促或现实因素的刺激,可能被永远拖延下去。  三、紧急但不重要事情。  这一类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极需解决的,而且要立刻采取行动,但是如果客观地来审视这些问题,我们就应把它放到次要的事项中去。  四、既不紧急又不重要事情。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不需要即时处理甚至不需要处理。如果把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面,纯粹是浪费时间。  任何工作都有轻重缓急之分。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并把它做好,工作才会变得井井有条。做一个忙而有序的人,你的工作会更高效。  ■[智语点"波"]  任何工作都有主次之分,如果不分主次地平均使力,在时间上就是一种浪费。  在主要工作上,必须用全部精力和黄金时间,将其做到最好。  不管做什么,都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将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将大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坚持"要事第一"的做事原则,久而久之就会培养起自己"先做最重要的事"的工作能力。第147节:忙而有果:做事情最忌悬而未决、决而未落实(1)  忙而有果:  做事情最忌悬而未决、决而未落实  你的思路再科学,决策再英明,如果落实不到位,不付诸行动,等于瞎忙乎。做事情一定要执行到位、落实到底,那种悬而不决、决而不定、定而不行、行而无果的方式是最浪费生命的。记住,所有的领导都会对你说这样一句话:"我不看过程,我只要结果!"  年轻人在做事情时,有时难免遇到一些客观的阻碍或者自身懒惰,容易做减法。于是,问题出来了--方案已经有了,可事情就是悬在那里,没有得到执行或落实;即使执行了,也可能没有结果,无疾而终,中途夭折。  从管理角度来讲,这样的人缺乏"结果导向"思维,他们不知道结果的重要性,不知道执行的重要性,不知道落实的重要性,而是以过程为理由,以问题为托词,以困难为借口。  反观那些成功者,当他们接到任务时,从来不找借口,只说"好,我马上去做"或"放心,我一定尽全力去做";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一定不会让事情悬而未决、决而未行,也不会半途而废,而是坚持追求结果的落实情况,把事情做完、做好。  NO1.老鼠给猫戴铃铛的启示  一个老鼠洞里的老鼠越来越少,老大让一只行动灵巧的小老鼠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情。小老鼠慌慌张张地回来报告说:"老大,老大,大事不好,有一只又大又凶的猫出现了,每天都要吃几只老鼠。"  于是老大带领三只最大的老鼠去打猫,一回合还没打完就被打败了。老大又带了三只最狡猾的老鼠去骗猫,结果偷(又鸟)不成反蚀把米,被猫吃掉了。  老大看着兄弟们一个个死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主意。他召集大家说:"谁能想出一个对付猫的好办法,我就把老大这个位置让给谁。"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时,有一只灰毛老鼠说:"虽然我们打不过那只猫,但如果给猫戴上铃铛,只要猫一动我们就知道了,然后就可以逃跑了。"老鼠们都觉得这个主意好,老大也认为不错,就把位置让给了这只灰毛老鼠。  过了几天后,老大又听到有老鼠被猫吃掉的消息。老大心里纳闷,于是找到灰毛老鼠质问:"这是怎么回事儿?不是说给猫戴上铃铛就没有事情了吗?"  灰毛老鼠支支吾吾地说:"这……这……"  旁边一只老鼠抢着说:"因为它根本就没去给猫戴铃铛,它怕被猫吃掉!"第148节:忙而有果:做事情最忌悬而未决、决而未落实(2)  老大听了,觉得受到了欺骗,一气之下把灰毛老鼠咬死了。  这则故事很好笑,其实意义很深刻:既然发现问题了,并且已经有解决方案了,就得去执行去落实,只有行动了才会有结果。坐而论道谁都会,动而立行才是关键。  NO2.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问题后不去解决  某化妆品公司的老板重金聘请了一位年轻人任部门经理,年轻人非常有能力,但到公司一年多,几乎没有创造什么价值。  要说能力,这位年轻人的确是个人才。他毕业于名牌大学,到这家公司之前,曾经在3家企业担任主管。他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曾经带领一个5人团队,用3年时间将一个2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员工上千人的中型企业。这样出色的人才,怎么会创造不了价值呢?  后来,老板经过与年轻人深入的沟通,才知道年轻人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的难度越大,越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随时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  "在进入公司之初,我满怀激情,决心干一番大事业,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那样,越来越觉得没劲,对公司也渐渐失去了认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认同。"年轻人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原来,老板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对所用之人难以放心,害怕能人挖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亲力亲为,经常越级指挥,在很多事情上,使年轻人感觉自己形同虚设。  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老板和年轻人进行了一次长谈,共同分析公司授权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明确了作为老板的职权范围和作为部门经理的职权范围,共同制定了公司的授权制度以及组织指挥原则。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人几乎变了一个人,他作出了很多成绩,而且,老板和他已经成了不可分离的亲密搭档。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问题后不去解决。工作忙碌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处理事情得不到落实。做事情,不是光会忙就可以的,得忙出结果来,而忙出结果的关键,就是必须让事情得到落实!第149节:忙而有果:做事情最忌悬而未决、决而未落实(3)  NO3.再美妙的借口对事情结果的改变无任何用处  职场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境--  营销部经理说:"最近销售不好,我们有一定责任。但主要原因是,对手推出的新产品比我们的好。"  研发经理"认真"总结道:"最近推出的新产品少是由于研发预算少。就这么一点儿预算还被财务部门削减了。"  财务经理马上接着解释:"公司成本在上升,我们没钱。"  这时,采购经理跳起来说:"采购成本上升了10%,是由于一个生产铬的矿山出事了,导致不锈钢价格急速攀升。"  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原来如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没有责任。最后,人力资源经理终于发言:"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矿山了?!"  推卸责任,为错误寻找借口,是平庸与懦弱的表现,也是对自己的工作敷衍塞责的推卸。不管什么理由,公司运营得不顺利,每个部门就应该从自身的失误找起。  失败者总有理由为自己开脱,推卸责任。但仔细想想看,失败总有原因,为什么失败的是这个人而不是别人?既然失败了,就是做得不好,就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寻找借口来掩饰是毫无意义的。以结果来评判执行力,是对一个人执行力的最佳评价。还是那句话:"我不看过程,我只要结果!"  ■[智语点"波"]  落实的关键在于行动,行动的意义在于结果。没有任何借口,只给上司结果。  做一千件半途而废的事情不如完完整整做好一件事情,因为衡量行为价值的标尺是结果而不是进程。  成功人士并不是在行动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办法克服,因为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当你遇到问题时,不要总是瞻前顾后,要下定决心去解决它,要毫不犹豫地去落实,只有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第150节:忙而有选:在最熟悉的领域里做你最熟练的事(1)  忙而有选:  在最熟悉的领域里做你最熟练的事  七十二行,各行是各行,没有谁能懂全部。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即使你是一块铁,又能打多少根钉呢?因此,一定要弄明白自己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最能做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行业。走熟悉的路最近,做熟悉的事最快!  比尔·盖茨说过,微软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软件技术。随着公司的成长,他们已能应对那些需要长期探索的疑难问题,这也是微软一直从事软件行业的原因之一。  美国《经理人文摘》指出:经理人应当迈向自己的工作目标,除了思考、计划、辅导员工、分配任务、签署文件之外,什么都不做。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说,自己就干三件事: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管别人不管的事。看似高深,实则朴实,是一种复杂化以后的简单,是一种难得的境界。  看来,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在最熟悉的领域里做最熟练的事。  NO1.明确你心里要的是什么  盛大集团的陈天桥在复旦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陆家嘴集团,从子公司的经理做到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德的秘书,可谓如鱼得水。  不久,王安德被组织上派到浦东新区任副区长。王安德希望陈天桥跟自己到区里去,如果他选择投身仕途,可能成为全上海最年轻有为的区长秘书,前途不可限量。但是陈天桥婉言谢绝了,因为他的志向不在那里。他是学经济的高材生,他想在经济领域里一展身手。  后来,陈天桥从事证券业,赚到了第一桶金,再后来建立了盛大集团,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首富。  很多人在创业的道路上,掘到的第一桶金,往往就来源于自己最熟悉的行业、最熟悉的事情。不要说没有机会,那是你还没有发现。如果你对你所处的行业熟悉到一定程度,一定能够发现隐藏在里面的巨大机会,但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熟悉。只有熟悉,你才能找到里面的弱点,发现里面的机会。创业的成功,往往源于你对某个行业的熟悉程度。  NO2.幸运之神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有前途。"第151节:忙而有选:在最熟悉的领域里做你最熟练的事(2)  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  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优点和弱点,人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常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幸运之神总是垂青于忠于自己个性长处的人。  NO3.隔行如隔山,不熟不做  小李在毕业后一时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工作,因有朋友淡出商圈而转让花店,于是他接手了这家花店。但经营花店他并不在行,几个月过去了,花店生意始终清淡。  他分析,是花店所处的位置不佳影响了生意。正当他准备关门歇业、另起炉灶时,距花店不远处又有人新开了一家花店。抱着观望的心态,小李要看看那家花店究竟经营得如何。没想数日后,那家花店风生水起,生意越做越红火。看来,小李的花店"位置论"有失偏颇。  闭门思过,小李终于想明白了,生意萧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位置,而在于自己对花店的经营业务不熟悉--不是说"不熟不做"吗?小李陷入了沉思……  砰,砰,砰,一阵敲门声传来,一位老同学心急火燎地请小李去抢修电脑。小李立即拿起工具包,披衣出门。到了老同学家,三下五除二,一直死机不动的电脑很快恢复了活力。老同学紧蹙着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小李你真行!干脆开个小店专修电脑吧,现在像我这样会用电脑但不会修电脑的人很多,你专修电脑生意一定不会差!"第152节:忙而有选:在最熟悉的领域里做你最熟练的事(3)  对呀,为什么不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呢?小李作出决定:关掉花店,开一家电脑维修店!  由于轻车熟路,技术精湛,小李赢得了很多电脑用户的青睐。有的电脑IE浏览器打不开了,有的电脑打印机连不上了,有的电脑完全黑屏什么都不显示,有的电脑由拨号上网改装宽带问题频发,有的电脑不能打开下载的软件……面对五花八门的电脑"病症",小李都能一一解决,手到病除。  可见,对自己的长处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但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选择职业也是如此,无需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重要的是,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最能使你的品格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职业。  ■[智语点"波"]  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放弃自己最熟练的事,就是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抗衡。  宝石放错地方就是废物,在人生的坐标系里站对位置,才能经营出有声有色的人生。  在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人,有熟悉的工具,有熟悉的事物流程,当你把这些都牢记在心,做起来也就流畅得当。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里做好、做精、做熟,可能不需要太多的附加要求就能达到目的,就好像一条路如果你走得很熟,那么你可能不需要灯光也能找到目标。第153节:忙而有度: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随便作出决定(1)  忙而有度:  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随便作出决定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好情绪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烦恼,就会有消极的情绪。如果你在生某人的气,尽管发泄,只是别在气头上轻易作出任何决定。因为在气头上所作的决定,往往使你后悔莫及,终生遗憾。  根据心理学家的测算,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在愤怒的关头,人们会作出非常愚蠢的决定,也会做出非常危险的举动。  人是感性动物,生活在爱恨情仇的交织中,而人生又是处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有些选择或许无关痛痒,有些选择却事关全局;有些失误可以尽力弥补,有些却无力回天。因生气而作出错误决定的事,每个人身上都发生过。如果你没有被那错误的决定所伤害,那要感到庆幸,但幸运并不一定永远垂青于你。要想把握自己的一生使之不偏离轨道,就请记住这句忠告: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随便作出决定!  NO1.生气时别作决定,作决定时别生气  凤凰卫视主持人许戈辉就在电视上这样说:"生气时别作决定,作决定时别生气。"  为此,许戈辉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天,美国的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总统林肯的办公室,气呼呼地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了某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个家伙。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信,然后拿给林肯看。  "很好,很好!"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痛快地骂他一顿!你真是写绝了,斯坦顿。"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时,林肯叫住了他:"你要干什么?""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林肯大声说,"生气时的决定多是不妥的。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的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再消消气,问问自己可以有多宽的胸怀,最后再写那封信吧!"  人活在世上,难免会有受气的时候,如果把这种不满的情绪积压在心中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这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但是如果在气头上进行反击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我们在生气的时候,会失去理智,从而减弱对事物的判断力。因此,请记住:收敛怒气,理智行事,谨慎决定,如此才不至于做出什么让你后悔的事情。  NO2.发火生气时,智商只有5岁  有一位企业家,素以行事稳健著称,即便身处瞬息万变的商界之中,他也几乎没有犯下过什么致命性的大错,因此,他所经营的公司日渐成长。几年后,他要退休了。  在荣退茶会上,记者们问他这几十年来的成功秘诀,他微笑地说:"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的秘诀,我之所以能顺利,是因为我懂得在愤怒的时候少说话、少作决定,所以我不容易坏了大事。"  短短的一句话,却给当天在场的人上了一课。  其实,我们不妨冷静地回想自己过去在生气时曾出现的情绪、念头,或者观察一些在盛怒中的人们,无论一个人多大岁数,当他在气急之时,其思虑之不成熟,情绪之不稳定,言语之不知节制……就像一个5岁的孩子一样不成熟。第154节:忙而有度:永远不要在盛怒之下随便作出决定(2)  因此,在平时工作中,一定要切记,盛怒之时少说话,少作决定。因为,我们在发火生气时,智商只有5岁!  NO3.年轻人如何控制和调节情绪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一个人能自我控制情绪,调节心情,不仅能修身养性,而且有助于成就事业。那么,年轻人该怎样控制和调节情绪呢?  一、学会转移。  当你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儿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余怒未消时,可以用看电影、听轻音乐、出外散步等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  二、学会宣泄。  如果你有什么不愉快,不要闷在心里,可以向你的知心好友和亲人说出来。这样有助于你释放积于内心的郁闷。不过,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以避免伤害他人。  三、学会自我安慰。  当追求某项事情而得不到时,年轻人可以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一样,不妨运用一下"酸葡萄心理"。  四、语言节制法。  每次在情绪激动时,要默诵或轻声警告"冷静些"、"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词句,抑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上"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或挂在墙上。  五、愉快记忆法。  可以回忆过去经历中碰到的高兴事,或获得成功时的愉快体验,特别是回忆那些与眼前不相关的愉快过去。  六、环境转换法。  如果你处在剧烈的情绪状态,要暂时离开激起情绪的环境和有关的人与物。  ■[智语点"波"]  凡是冲动型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自己莽撞行事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  时刻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从容、理性。遇事三思,留有余地。  生气时不要作任何决定。当你失望或者生气的时候,你所看到的都是那件令你失望的事情,它会占据你全部心思。当你心平气和之后,才能找出最合理、最客观、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你会为此而欣慰。第155节:忙而有得:同学聚会应该成为提升自己的机会(1)  忙而有得:  同学聚会应该成为提升自己的机会  我不反对大学同学聚会,只是觉得不要太频繁,太频繁了第一浪费钱,第二浪费时间,第三还会造成盲目对比;关于聚会的形式与内容也要相应丰富,并且相应提高档次,不要只是停留在喝酒、打麻将、唱歌、聊天这些比较低层次的娱乐中。应该把大学同学的聚会当成真正激励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友谊,又发展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说法:人生有"三铁",一起扛过枪,一起分过赃,一起同过窗。"分过赃"这个我们不去细说,"扛过枪"也不用质疑。我这里想说说"同过窗"。  大学同学之间的情谊我觉得是非常宝贵的,也是非常纯真的,这是人生中非常值得珍惜的一段感情。我个人对这点并不否认。  也正因为如此,在毕业的前几年,我们大部分在同一个城市上班的同学,由于还没有建立家庭或者还是单身一个,就会时不时凑在一起,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这个本来是好事,也是很正常的。人们总是寻求自己熟悉的圈子,刚毕业的时候,其他社会圈子还没建起来,同事之间又不能放得很开,大学同学肯定是最合适的人选。殊不知,这很容易限制自己的发展,特别是毕业后这关键的几年。  NO1.不要在同学的拥有里寻找自己的痛苦  大学同班同学,是你最熟悉的人,又是你最不熟悉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大学四年,一起同窗甚至同寝室,同学的性格特点甚至生活习惯(比如打呼噜)你都了如指掌,所以说是你最熟悉的人;可是,大学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他在上大学之前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你就不一定那么清楚了。  据我了解,大学同学里面,去过对方老家的人很少。这样一来,毕业后,大家的情况就非常复杂了:找工作时,有的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获得,有的是通过家里的关系,有的则通过自己的处世技巧……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奋斗,有的买了房子,有的买了车子,有的结婚生子……第156节:忙而有得:同学聚会应该成为提升自己的机会(2)  其中具体的情况,你可能都是不很了解。那么,大学同学经常聚会,难免看到哪位同学买车了或者听说哪位同学买房了之类的事情,也许你表面上波澜不惊,非常淡然。但是,在聚会结束的路上或者回到家后,你内心深处会不会这样想呢:哎呀,想当年我的成绩比那个谁好多了,怎么他现在都混上经理了,我还是个小职员啊;想不到啊,那哥儿们才毕业不到一年就买房子了,都是同一届的,我怎么还租地下室呢?诸如此类。  这样就变成了你在同学的拥有里寻找你自己的痛苦。你既想从同学的拥有里找自己的影子,又想拽着同学这根绳子从自己的拥有中跳离。于是,当在同学的拥有里找不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拽着同学的绳子没有从自己的拥有中跳离时,你就开始怨天尤人或者破罐破摔了。久而久之也就把生活当作了负担,随之便会觉得生活充满了痛苦。  人比人,气死人。当你过度地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像两只抱团的刺猬一样,可能会被对方身上的"刺"给扎痛。  我的个人建议是:大学同班同学聚会是必要的,但还要扩展自己的交往面。比如,可以多找你的学长学姐,在同一个行业里发展,他们有过来人的经验,即使他们发展得比你好,你也心安理得;或者可以找不同行业的朋友或校友,大家都在奋斗,又是不同行业,收入不同你也不会感到眼红,而与他们交往聚会,还能给你提供一些对你职业发展有益的信息。  NO2.聚会次数太频繁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在同一个城市的同学,有时搞点小聚会,对于友谊的加深和资源的共享是很有好处的。但是,不能太频繁,一是很多人没工夫,二是造成金钱的负担,失去新鲜感。  大家通常找个理由,比如哪位同学过生日之类,在某个周五或周六晚上,提前通知好一个吃饭的地方,大家陆陆续续过来。开始吃饭,一大帮人热热闹闹,有说有笑。不过,和当年毕业吃散伙饭时的依依惜别、泪眼矇眬相比,毕业后的聚会,大家都显得用力过度:大声喧哗、使劲儿喝酒、抽烟,根本就没有说说话、谈谈心的机会,还不如私底下的三五人小聚。第157节:忙而有得:同学聚会应该成为提升自己的机会(3)  饭吃完了,有的回家,有的继续战斗,比如换个地儿继续喝,或找个地方K歌,或找个棋牌室打麻将,有时候甚至玩个通宵。年轻人兴奋起来总是有无穷的精力,闹一晚上都不累。可是第二天,就会因为前一晚上的通宵而精力不济,昏昏沉沉,甚至补觉大半天,影响了本来安排好的事情。  通宵喝酒、打麻将这些活动偶尔消遣一下可以,但是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个人价值没有任何意义。毕业这几年,不是消遣的时候,而是得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自身上面。  说句玩笑话,聚会就是"痛并快乐着,然后又麻木着"。快乐的是好久不见、生疏了的同学又能聚在一起,交换生活的见闻和感触。可是,一旦聚会变得频繁,就成了"甜蜜的负担",不管是在经济上、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会有一定的压力。  刚刚毕业两三年的同学,一般都是在行业里的基层,大家一样的起点,要说让谁帮得上谁,还真是不好说。其实,在大家毕业5年甚至10年时,再好好地聚一次,就会发现,各自的变化很大,这个时候,大家的行业资源以及人际关系才能真正用得上。这样的聚会,才真正有意义。  NO3.提高聚会的档次,丰富聚会的形式  既然大学同学聚会不能只是喝酒、唱歌、打麻将、侃大山,那就要逐渐提高聚会的档次,丰富聚会的形式。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少喝酒,尽兴即可,不要一醉方休。  喝酒只是我们聚会的一个工具,我们不是为了喝酒而喝酒,通过喝酒使大家心情放松、心态放开,但没必要不醉不归、烂醉如泥。万一出点儿什么事,不仅扫兴,更可能后悔莫及。  二、少花钱,太高档的地方没有必要去。  虽然已经毕业了,但是收入还是有限,没必要去那种太高档的地方。一般聚会都是AA制,而大家收入各不同,消费太高有的人会承受不了。要是让一个人花钱请大家,那就对经济有更大压力了。  三、多讨论一些对职业成长有用的话题。第158节:忙而有得:同学聚会应该成为提升自己的机会(4)  在聚会时,讲一些飞短流长的琐碎小事和娱乐圈哪个明星是同性恋之类的无聊话题肯定是少不了的,但更要聊一些各自职业成长的经验与教训,这样既可以寻求大家的建议,又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四、多交流一些与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  大学同学,由于是同一个专业,大部人就会从事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世界是平的,职场是通的,要多和大家分享一些你了解的信息,说不定你能从一次聚会中得到一次职业成长或转折的机会。而且,和大家分享行业发展信息,能扩展你的知识面,对你的工作有好处。  五、增加聚会的人群,不要局限于同学。  一起上课、一起生活的同宿舍兄弟或姐妹的关系是首先要维护的;接下来是本班同学,可以多观察,多了解,然后在普遍来往中确定日后要结交的好朋友;本院系的同学也可以联系,毕竟一起上过公共课,所以要多认识些,这些人说不定哪天会成为你的贵人;然后就是校友,这些人所处的行业一般来讲也会和你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如此一层层递进,让你的人脉圈逐渐扩大。  ■[智语点"波"]  生而为人,活着就是活着,要活在自己的内心里,不要活在大学同学的影子里。  灯红酒绿,是人生的浪费,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要在推杯换盏中挥霍青春。  生活中这些诱惑和羡慕往往会让我们迷失自己,常常会打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到不安。其实,影响我们的,不仅是别人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方法,还有自己的心态。人生没有绝对的输赢,盲目攀比只会搅乱自己的心理平衡。第159节:忙而有乐:懂得平衡,工作与生活都要当赢家(1)  忙而有乐:  懂得平衡,工作与生活都要当赢家  真正懂得闲适的人,是智者。工作虽然是我们这几年的人生主题,但它不管多么重要,毕竟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你还有爱情、亲情、友情、健康、快乐、幸福,需要自己去悉心经营。工作越是忙碌,越应该学会见缝插针地"偷懒",让自己吃好、喝好、睡好,以保证旺盛的精力和足够的体能,从容应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大小事务。  忙碌的年轻人,早起晚睡似乎已经是个普遍现象。早上六七点钟出门,冲进公司就开始工作;下班约几个朋友聚会,或者加班,有时要九十点才能回到家。每个人似乎都在像陀螺一样旋转,应酬完别人之后开始打理自己的事,一转眼时间已经到了午夜凌晨。晚睡早起使得我们就好像两头烧的蜡烛,只会让生命燃烧得更快。  工作固然是我们这段时间的人生主题,可以让我们累积财富,但工作毕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有没有想过:你是不是"职场赢家,生活输家"?还是想办法两者皆赢?  一定不要忘了,生活也是大事业。要像经营事业一样去经营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爱情,经营自己的健康。爱工作更爱生活,爱生活更爱身体。  NO1.累了,就要歇会儿  小张大学毕业后刚进一家外资公司就被企划部的经理看中了,一干就是3年。在3年的工作中,小张是频频创新,经手的几件企划案特别受委托方的赞赏,也给对方创造了很好的业绩,连公司老总见到小张也主动打招呼,私下里一直称赞。  经过3年的锻炼,小张已经成了部门的主力,所有大案要案都是由她负责。为了保持自己良好的口碑,为了创造新的成绩,小张更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一个客户的企划案不能仅仅一个方案了事,至少要同时拿出三个不同角度、不同视点的方案让客户选择。于是,小张经常是吃完晚饭休息片刻后就开始连续几个小时的文案策划,而一个方案的完成至少要3天,累积下来,只要小张接一个新客户就会连续开两个星期夜车。  有段时间,小张感到胸闷气短,有时还会眼冒金星,视力也下降了,医生建议她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对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没有做好。  对于毕业几年的人来说,繁忙的工作一天天地重复,身体疲惫不堪却从没想过让自己休息一下。很多人都想透透气,却抽不出时间。  年轻人一定要努力、要拼搏,但是拼搏之余要学着放松自己,给一点儿时间去休息,才可谓享受人生。累了,就要歇会儿,这样才是善待自己,珍惜自己!第160节:忙而有乐:懂得平衡,工作与生活都要当赢家(2)  NO2.即使老板不给你休假,自己也要给自己休假  有句俗话在年轻人的嘴上流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好像永远没有休假的时候。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并非单位里最出色的,既不是领导,也不是最优秀的员工,大家都还在工作时,自己去休假,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担心自己落后于别人,担心领导有看法,担心错过一些机会。  因此,多数人更青睐"你休我休大家休"的集体放假。类似"五一"、"十一"这样的假期,很多人想上班都上不了,大家才休得心安理得。  其实,放松自己、给自己休假,并非一定要到法定假期,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永葆无压力状态,使自己彻底地放松,在心里给自己放假也是一种方式。  繁忙的都市生活,无穷的工作压力,让我们忙得团团转。在纷扰复杂的生活夹缝中,我们要大声说:"给自己放假!"  NO3.享受生活,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  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过日子,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生活就是生老病死。  享受生活,是一种态度,与金钱无关,与身份无关。只要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情操去创造生活、改善生活,每个人都能享受生活。  每逢周末假期,你不妨到超市大肆采购一番,将自家冰箱塞得满满的。这样,只要一想到家中"粮草不缺",你便会有富足快乐的心情,来迎接每个星期的辛勤工作了。  可以日行一善。不论是扶老婆婆过马路,还是在公司里帮同事们一点点小忙,或者在办公室讲一个笑话,制造一下欢乐气氛,都算是好事,你自然也会获得快乐。  定期清理一部分旧东西,或在周末给自己住的地方来一个卫生大扫除,这样不但让家里窗明几净、空气流通,也有除旧迎新、改善心情的功效。  辛苦工作了一天后,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好好奖赏自己一番,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就算是只有短短的10分钟时间,也能帮你消减疲劳,带给你不可思议的美妙感受。第161节:忙而有乐:懂得平衡,工作与生活都要当赢家(3)  依照你喜欢的方式,精心为自己计划好一星期的生活,比如打球、逛街、约会、睡觉、学习等。这样你就可以在旁人无法预察的情况下,积极快乐地享受每一天。  为自己买棵小盆栽或养只小宠物,让它们在你的悉心照顾下,一天一天地长大,相信你也一定会从中体会到付出与收获的快乐。  …………  总之,每个人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享受生活的福祉,享受生命的赐予。只要你肯享受、会享受,你将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人生。  ■[智语点"波"]  只有那些懂得休息的人,才能继续积累力量投入新的战斗。  那些学会善待自己的人,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一个人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他的社会竞争力。工作以外的娱乐时间决定了人的发展空间。娱乐休闲能让一个人的思想和世界观发生变化,从而使他的身心愈发地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当你把工作和娱乐很好地结合起来的时候,你距离成功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第162节:后记  后记  你可以没人生经验,但不能没人生体验  今年北京的夏天很热,也让很多坐在办公室上班的人心情浮躁,生出几许怨气。  刚好赶上又一年的大学毕业生离校,听到、看到很多关于就业难的感叹,让人更是焦急。  而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则每天对着电脑思索、打字,完成《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这本书。  其实,我从2006年就开始构思这个想法了,在积累了两年半后,到今天终于完成。让我体会最深刻的是,越到收尾阶段,越是艰难,就如同一个人爬山,越接近山顶,路越陡峭,心也越忐忑:既期待看到心中期望已久的无限风光,又担心上面所谓的风景只是一两棵树和几块石头而已。  写这本书,我就是这样的感受。今天上午刚刚完稿时,发了一小节给一位好朋友看,也跟他说了自己的感受。他的一句话让我信心坚定很多。他说:"真的很诚恳,写书就是要这样推心置腹地写出你的故事和你的感受,这样才是真正对读者负责!"  他这么一说,我释然了。写这本书,我的确是把多年来的成长经历、职场感悟以及人生心得等全部梳理了一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些毕业几年的年轻人走过的轨迹。唐骏说:"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我当然没有唐骏那么高的成就,但是我相信:我的轨迹可以参考。  我特别喜欢两个词语,一个是共享,一个是共鸣。  这十几万字的书稿,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我身上,也不是所有的理论都是我总结的,但是我平时加以整理并自己内化,通过我的笔触把这些人类文明的精华,这些无数成功人士的体会,一一呈现在大家面前,既有成功者的共性,又有我个人的感受。相信这么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一定能与你有个很好的共享。  生活永远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不管你是交了满分还是不及格的答卷,你都永远是生活的学生。我不是说教者,如果非要加一个名头的话,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激励者。我和正阅读着本书的你一样也经历了毕业后的5年生活,相信我的肺腑之言能和你产生一定的共鸣。  虽然我们的人生阅历还要继续积淀,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不可能经历所有事件,人生的体验不在于其花白胡子的根数,而在于对生活用心思考的程度。也就是说,你可以没人生经验,但不能没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  我自己在写完这本书之后,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心态观念、工作习惯等重新思考了一番,对生活的体验又上了一层,自认为达到了新的境界。如果你和我一样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喜欢思考的人、渴望进步的人,那么我相信你一定愿意与我共享本书里的精彩内容,同时我也相信有些段落会令你产生共鸣,从而引发你对自己人生的重新思考并进行有益改变。  当然,我要感谢让我对人生有这么丰富体验的人们:  感谢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士的事迹对我的启发;  感谢在我之前的无数思想者和文字工作者对这些资料的整理;  感谢人类先进文明给我的阅读与信息搜集带来的便利条件;  感谢我的妻子在我写作的这段时间里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奉献;  感谢朱宇老师和王彦祥老师,他们让我的大学生活以及毕业后那几年充满力量;  感谢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领导以及现在的单位领导,他们让我这几年迅速成长;  感谢马志明先生和李彦昌先生,他们给本书提供了很多宝贵而且有意义的建议;  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和我牵挂的朋友,我会继续努力。  林少波  END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