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诸葛亮日记-5

作者:迟双明 字数:14408 更新:2023-10-08 21:51:56

诸葛锦囊:  我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会借,还在于善于准确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力点,比如"借箭"中的鲁肃。2. 我的锦囊里有些什么人们对我常用的锦囊很感兴趣,觉得它充满了神秘感,像刘总去东吴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南徐娶亲,就是靠我授予赵云的三个锦囊,不仅粉碎了孙权周瑜的毒计,还顺利娶回了娇妻。其实锦囊里的东西绝没有人们传说的那么神秘,只不过基于对事情情势和走向的正确判断安排的行动策略。  就娶亲这件事而言,当时东吴公司的代表来到我们在江夏的临时驻地一谈起此事,孙权、周瑜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已然猜了一个八九不离十,剩下的只是怎样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了。  第一个锦囊我让赵云一到南徐马上开拆。锦囊中我告诉他到南徐后一方面让手下人大张旗鼓地置办物品,将东吴公司代表前往说媒、刘总亲来相亲的事传得尽人皆知;另一方面由赵云陪刘总拜见东吴公司的元老乔国老,借他之口将此事传到孙权的母亲吴国太耳朵里。这样做的原因是我判断对方说亲的目的是借说亲之由给刘总猛灌迷魂汤,瞅机会施个伎俩把荆州公司骗到手。至于婚姻本身,孙权一定不愿真的将妹妹许给刘总。我让赵云如此这船的目的是先把舆论造出去,让孙权成殄虎之势。同时让吴国太了解这一事实,她必不会同意把女儿的婚姻大事当作东吴公司商场施诈的工具。  第二个锦囊我让赵云在年底开拆。我预计孙权一计不成也就只好顺水推舟,让刘总和其妹成亲,但为了达到其索回荆州公司的目的,采用以奢华的生活方式麻醉刘总的斗志的办法是其最可能的选择,而以刘总的性格习惯,既陷入其中便不会轻易警醒,因此我让赵云想尽办法把刘总骗回来。  第三个锦囊我吩咐赵云在危急而走投无路之时拆开。什么情况下走投无路?只有刘总要离开对方又坚决不许之时--既不可报警,也不能硬闯。我告诉赵云的办法是让刘总以夫妻之情打动孙夫人,由她出面想办法,回来定能成行。  这三个锦囊在适当的时候起到了适当的作用,人们便以为有多么神奇。实际上,人们做事情和思考问题的过程都有其内在连续性和逻辑关系,我在对这些事情和问题进行分析时,抓住其内在规律,并综合当事人的性格特征、特定环境、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现象,做出一个选择性的判断,所谓妙计之妙就在于我的选择和判断正确率高一些而已。  对手之间的竞争说文雅一点叫尔虞我诈,说直白一点叫耍心眼儿。周郎妙计未能安天下,以致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原因在于他耍心眼儿的功夫跟我孔明相比还差那么一点火候。  我的成功心得:正确分析事情的发展走向才能耍好心眼儿  分析深刻、全面才能预测正确。我的三个锦囊就是在深刻分析、正确预测的基础上做出的预警安排,也就是把可能的因导到可能的果,把可能发生的情况尽量想得周到,早做打算,这样可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领导人的预测能力十分重要。我们也可以把领导人的预测能力称之为领导预断力。预断力实际上乃是领导决断力的一个分枝。  预测能力或预断力,之所以十分重要,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预测是为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由于决策,是为下一步或明天干什么和如何干提供意见的,所以,没有预测为其提供的"未来信息",决策是根本无法进行的。  预测,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主观能动性对客观反映出来的征兆性的信息,进行正确加工的结果。  古话:"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说的是这种征兆。  可见,预测必搜寻事变的各种可能征兆。有了事变的征兆,再综合分析,即可预断。  相关性原理,是领导据以进行正确预测和预断的一基本原理。  考察一下商场,为什么搞家具的厂家和商家,搞家电的厂家和商家,特别关注迁新居的家庭数目和搬迁时节,特别关注新婚的青年人数和结婚时节,就是因为乔迁新居、青年结婚这两件事同家具、家电的消费量是息息相关的。  《史记》中"孙子吴起列传"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吴起在魏国担任大将之时,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中有个生了恶性毒疮的,吴起看到了,替他吮吸毒汁。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哭了起来。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一个普通士卒,将军却亲自吮吸他的毒疮,你还哭什么呢?"这位母亲说:"不是这个道理。昔年吴起将军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父亲就在战斗中勇往直前,结果战死于杀敌的疆场。如今吴起将军又替我儿子吮吸毒疮,殊不知道我儿子会死在哪里啊。所以,我禁不住要为他哭泣。"  这位士卒的母亲,利用相关性原理,对他儿子未来的战死做出了预测。  领导人利用相关性原理进行预测和预断时应注意几点:  (1)两类不同的事物必须确实相关,而且要明确在什么意义上是相关的。  (2)两类事物相关,要明白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即二者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此长彼长呢,还是此长彼消。  (3)在预断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尤其是新发生的竞争性、干扰性因素在预测问题时的作用。  (4)利用相关性原理时,要研究触类旁通的机理,以便为决策提供便利。  领导人在预断时局态势时,由于各种主观的、客观的原因,常不可避免地会面临风险。要使所遇到的风险处于领导人的预期控制范围之中,则不可不认真地对风险做出估价与评判。  这里所说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主要有:  (1)领导人在决断时局发展态势时,不可能对所有影响因素"胡子眉毛一把抓",因此势必忽略或暂时忽略一些所谓"次要因素"。然而,这些次要因素在时局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很有可能发展起来,演变成为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或重要因素。  (2)随着时局发展,还会有一些新生因素出现,它们可能对时局发展态势产生重要影响。  (3)由于领导者作为个人,其知识、经验、眼界、性格等的局限性,不能保证对影响时局态势的诸因素综合分析得十分准确,预断和决断得非常到位。  由于这些原因,领导人在决断时局发展态势时,必须同时预断上面决断的风险性。  诸葛锦囊:  锦囊是个小玩艺儿,小玩艺儿里的纸片体现的是大学问。3. 与孟获的较量 孟获是南方一个专事造假、贩假的个体户,可千万别瞧不起个体户,现在这些制卖假货的个体户不同从前,早就鸟枪换炮了。他们用的是最新的技术、最先进的设备、最有经验的技师,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至于太差,因为不交税、少交税所以售价低得很。他们所到之处我们的产品销售马上就停滞了。这些人的实力和能量也不容小觑,像孟获这样的个体户随时动用成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作祟,他们的利益也很少受到根本性的触动。  我可是动了真格的,这些人不除,我们的名牌战略便永远是空中楼阁。  但是鉴于孟获在这一类人和那一带地方的强大影响力,我不打算跟他拼死拼活地硬干,我的策略是,用计把他们收服,让他们成立单独的公司并挂靠在我们蜀汉公司名下,我们给其技术、管理的指导和质量的监督控制,同时负责品牌宣传;他们要执行公司统一的价格政策,利润双方按比例分成。当然要让这些人就范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我决定先拿下孟获,拿下孟获我的这一策略就成功了一大半。  收孟获的过程就是我依靠耍心眼儿让其心服口服,从敌视对抗到甘愿合作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七擒孟获。总结起来我的成功归结于我把握了这样几个跟孟获斗心眼儿的要点。  其一,展之以力使之敬。我公司在孟获造假的老窝南蛮地区展开地毯般的广告轰炸,同时主办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鞋类产品博览会(当然曹魏和东吴两大公司未参加),让孟获知道,蜀汉公司的实力比他想象的还要雄厚,使他自觉不自觉地对"蜀汉公司"这块牌子产生敬意。  其二,树之以威使之畏。我们针对当地政府展开强有力的公关攻势,承诺如果主管部门能有效遏制假冒我公司的产品和销售,我们将在这里大规模投资,给当地创造可观的税收和就业机会。他们当然求之不得。同时我也把我准备收编这些"野战部队"性质的个体户,使他的经营在我公司的整合下去上正轨,这样也赢得了暗中支持孟获等人的某些政府官员的支持。我促使他们公开表态支持我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打假决心。看到我们与当地政府的亲密关系,令孟获他们感觉失去了依恃,顿生畏惧之心。  其三,施之以恩使之惭。我们派出了多个打假小分队,会同当地执法部门,查获了多家造假、卖假的个体户,而且多是人脏俱获。每查获一个我们便主动由公司相关领导出面,说服(实际是达成默契)执法部门对他们免于或减轻处罚,同时做工作促使其坚定加入"蜀汉公司"的决心,即使一时决心难下,至少让他们产生一丝感恩心理。孟获的好几个生产企业都被我们这样处理,我们也因此找了孟获前后七次。  其四,现之以能使之服。我这次带来的包括策划、公关、销售、技术、保安(打假)等各类人员几十人,个个精明强干、训练有素,加上我指挥得当,让这些散兵游勇见识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使其不能不服气。  这四条是从大处斗心眼儿,在每一项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免不了在细节、小处斗心眼儿,终是我们技高一筹,降服了孟获,又通过孟获的影响,使众多的造假者改邪归正投入到我们门下。我任命孟获担任"蜀汉公司南蛮地区产销联盟"的总经理,协调管理该地区加盟商户的生产经营。我们不投入一分钱,从联盟中提取销售额10%的品牌使用费,孟获另从其他商户那里提取销售额的5%,该联盟单独成立一个销售公司统一销售各商户生产的产品,销售公司由孟获管理。另外我公司还派驻了一个办事处在南蛮,负责品牌维护、质量控制和"联盟"的部分组织协调工作。  至此,这一制约我公司发展的一大顽疾被治愈了。  我的成功心得:夺气攻心解难题  遇到棘手的问题不能一条道跑到黑,而应审时度势,抓住主要矛盾,运用适当的策略。对于孟获,不管是使之敬、畏,还是使之惭、服,目的是为了攻其心。让他的思路与我们靠拢。  夺气攻心是现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常用的一种应变战术。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一家百货公司大楼地下室的第一、二层,设有地下自动降价商店。这家商店陈列的每一件商品,不仅标有价格,而且还标有首次陈列的日期。所有商品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降价,直到一个月后降至零而赠予慈善机构为止。具体销售方式是这样的:商品自开始陈列到第十二天,按原价出售;若这件商品未能卖出,则从第十三天开始降价25%,即原价100元的商品只卖75元;再过六天仍未卖出,再降低到原价的50%;再过六天如仍未卖出,又降低到原价的25%;经过最后六天,如仍无人买,这件商品就被送往慈善机构。采用自动降价推销商品,在于抓住消费者购物的求廉心理。他认为,自动降价不但可以满足顾客的不同要求,而且对于处理滞销商品和过时商品有很大的作用,也有助于大商店内部货物的流通。实践也证明,这一营销办法是成功的。商店里顾客总是熙熙攘攘。人们也许会问,商店实行自动降价,顾客如果都等到商品降到最低价格时再去购买,这样商店不是要赔钱吗?其实,这里也有一个心理因素,顾客们不仅会看上这里的商品价格低,而且还会产生一种担心:降了价的商品自己不买,别人就会买走。于是,往往不等到再次降价,就被人买去了。可见老板运用"夺气攻心"术的高明。  在商业广告战中,运用夺气攻心取得收效的更是不胜枚举。有一家饮食店,门前摆着一个大酒桶,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不可偷看!"但是,酒桶又无盖、无遮、无栏,路过的人受好奇心的驱使,不由得停步想看个究竟。原来,桶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店有与众不同、清醇芳香的啤酒,一杯五元,请您享用。"这一招,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心,纷纷走进饮食店,一饮为快。 4. 将计就计的用法将计就计是耍心眼儿的较高层次,即对症下药,就其计而计之。我刚刚以将计就计的办法把我哥哥诸葛瑾送走。  今天我正与刘总商议公司与东吴公司的关系问题,人报诸葛瑾来访。我哥哥诸葛瑾现任东吴公司企管部副总监,因各为其主,我们很少来往,此番肯定是为荆州公司的问题而来,我派人安排哥哥到公司招待所住下。  果然,哥哥一见面就痛哭流涕,弄得我不知所措。他说孙总找他谈话,说他弟弟在刘总的公司任CEO,如他真心奉劝,孔明定能把荆州公司转让给东吴,如其不然,说明他诸葛瑾吃里扒外,要将他免职。哥哥哭诉道,我人已中年,身无长技,挣扎拼搏多年才熬到副总监的位置。现在妻子有病在家休养,儿子明年就要上大学,家里的房子还在月供着按揭,我一旦被辞退如何支撑这个家庭?贤弟你无论如何不能见死不救吧。  我听罢忙对哥哥说,你这是哪里话?哥哥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别着急,我跟刘总说说看--这重大的事我作不了主,得请示刘总。然后我泪眼汪汪地向刘总求情,希望刘总看在我为他鞍马劳顿半生的份上卖我一个面子,给我哥哥一条生路。起初刘总坚决不答应,经我再三厚着脸皮请求,刘总才说这样吧,孔明的面子我不能不给,诸葛瑾先生的个人前途我也要照顾,但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也不能完全弃而不顾。我把邻近你们东吴公司的荆州公司的三个子公司先转给你们,具体价钱和交接事宜由诸葛瑾先生你去跟我二弟、荆州公司董事长关羽谈。就这样我哥哥乐颠颠地走了。  其实我派人安排、问候哥哥时就已探明其来意和原因,我一听就知道这是拿我们的兄弟之情作砝码来要挟我,是其为得荆州公司的所有权施的一个不怎么高明的诡计。这一招说笨也笨--让人一看就不合情理,说狠也狠--如果我就是置之不理,那我这个弟弟太也不近人情,所以看似简单的问题处理起来又极棘手。  我的将计就计的招法是这样施展的:我与刘总默契配合,我的极力求情足以为自己塞责,刘总答应让其三个子公司也足以为我哥哥塞责,而这一计策的紧要之处还在后面。哥哥到荆州找到关总,但空口无凭,关总怎么会随便出让公司的资产呢?哥哥必然会再回来找我和刘总,到时候我以视察各地子公司的名义躲出去,没有我签字盖章他是什么手续也办不了的,然后由刘总告诉他,我一时半会回不来,让他不如先回东吴,等我回来把相关手续办好主动给他送过去--然后就让孙权等着去吧。  将计就计是我职业生涯和人生历程中使用颇多的招术,这一招的厉害之处在于,对手施计必然恃计轻敌,而我以计待计对手便无路可走,只剩下挨宰的份儿。  我的成功心得:两者相较取其重  一边是我立志服务一生的公司,一边是骨肉同胞的前途,这确是一个让我两难的选择,但我必须做出一个选择。兄长处可适当照顾,以本公司利益为重的原则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这是我将计就计把兄长打发回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我知道,等兄长回过味来一定会生气,但没办法,我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以讨好的态度不得罪任何一人,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一般来说,这么做事的人有以下几种心理:  第一,不想得罪任何人,甚至想讨好每一个人,至于是非对错,不管啦!  第二,本身就是没有主见之人,无法分辨是非对错,所以谁说得有理,就听谁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心理,但你要知道一点:想面面俱到,不得罪任何人,又想讨好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做人方面,你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到了,别人却不一定这么认为,甚至根本不领情也有可能;在做事方面,你也不可能顾到每一个人的立场,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需要都不同,你要让每个人满意,事实上,就会有人不满意!最后的结果只有两个:  (1)为了面面俱到,反而把自己累死。因为你总是怕对方不满意,还得小心察颜观色,揣摩他的心思,恐怕非神经衰弱不可了。  (2)别人摸透了你想面面俱到的弱点,便会软土深掘,得寸进尺地索求。你的工作会越来包袱越多。  那么应该怎么才能让大家尽量满意呢?  做你该做的!也就是说,你认为对的,你就不受动摇地去做,参考别人意见时要看意见本身,而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这么做有时确实会让一些人不高兴,但如果你不受动摇,就可赢得这些人事后的尊敬,毕竟人还是服从公理的,除非你的坚持纯是为了私心!  诸葛锦囊:  将计就计就是借人之计行己之计,目标是实现自己明确的主观意图。5. 司马懿是个对手我平生用计,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司马懿。司马懿见机之快、见识之高让我这个在用计耍心眼儿方面一向不服人的人心里也暗暗敬服。一生之中能碰到这样一个棋鼓相当的对手也算一大快事,但决不是幸事,幸好这样的对手只有一个。我们俩的较量时间很长,结果可用"不相上下"四字来概括。  我与司马懿有过几次正面交锋,互有胜负,我稍微占一点便宜。其实双方斗法,看的就是耍心眼儿的层次,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看谁的心眼更多,谁能在耍心眼儿时多转几个弯。我知道,只要司马懿担任曹魏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我们侵蚀曹魏、见机吞而并之的战略便无法进行下去。为此我寝食难安。  我忽然想到,曹操其人多疑,对手下人从来不予信任,这种作风也带进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和继任者的行事风格之中。司马懿多智人人皆知,他掌管的曹魏销售公司在曹魏公司是员工们最向往的部门--名声大、工资高、各种福利待遇好。加上司马懿这个人在公司里一言九鼎、威权很重,听说在其集团公司董事会议上,只要他提出的建议即使有一点不同意见也一定能获通过。现在曹睿继承父业当上董事长,对这个难以控制、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肯定心存疑忌。  根据这一分析,我决定避开正面冲突,使用离间计把司马懿赶走。  我派人于适当场合在业界同仁面前散布谣言:听说司马懿对乳臭未干的曹睿不倚重、提拔自己很是不满,现在正筹备自立门户,要借曹魏公司的资源建立一个自己的公司;听说司马懿准备率领曹魏销售公司的骨干集体跳槽,至于想跳到蜀汉还是东吴公司目前还不清楚,反正他正找他手下的心腹密商此事;听说司马懿很快会跟曹睿摊牌,大家有热闹瞧了……  我怕谣言的杀伤力不够,又下了一包佐料,以司马懿的名义和口吻,给曹魏集团的董事每位都写了一封信,意思是我司马懿功高盖主,可与当年曹总的业绩相比拟,但至今仍只担任销售公司的总经理,说明总公司的管理运行机制有问题,分配制度不公平,我要求担任CEO,给我以更大的空间。  可能他们不相信,但声势造出去了,他们不能不考虑考虑,我断言他们的感性必战胜理性。果然,没过多久就听说司马懿被就地免职!真是大快我心,我得要有一番作为了。  我的成功心得:以非常手段,应付非常对手  《史记?货殖列传》曰: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任时"就是抓住时机,随机而动。  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固然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要从中找到对手的弱点,施以相应的措施迫其就范,为我所用。否则,若是死守清规戒律,不会随机应变,有的放矢,自免不了处处碰壁的命运。  这是商场中致胜避祸的基本之法,说来简单,如要做得恰到好处,实也不易。  这里有一个故事:  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贪婪的国王和一个机智的游僧,游僧总想整治一下这个祸害百姓的国王。一次,他路过草原,碰见一个牧民无精打采地走着,手里拿着一条马尾巴。  "你出什么事了,为什么这样悲伤?"游僧关心地问他。  "我遭到了不幸!"牧民伤心地说:"一群狼把我的最后一匹马吃掉了,只剩下一条尾巴。你想想看,没有马我可怎么活啊?"  游僧听了很同情,说:"把马尾巴给我,你在这等着,我保证给你换回一匹比你原先还要好的马。"  牧民把马尾巴给了游僧,就地等候。  游僧拿着尾巴到了国王的住处。在他的帐篷附近找了一个狐狸洞,使劲把马尾巴塞进洞里,用两手抓着马尾巴。  过了一会儿,国王骑着一匹快马疾驰而来,他看见游僧的样子很蹊跷,便停下,好奇地问道:  "你在这儿干什么?干嘛揪着马尾巴?"  游僧回答说:  "我在这儿放马,一不留心,它钻进洞里去了。幸亏我跑得快,总算抓住了马的尾巴,否则要失去一匹好马了。我休息一下,就把它拽出来。"  "是匹什么马,跑得快不快?"贪婪的王爷问道。  "它跑起来像风驰电掣一样,脚蹬子都快磨坏了,我骑着它一天能绕地球跑七圈。它的鬃毛像高山顶上的白雪,两耳之间可以放置十头骆驼,它抬起前蹄往上一跳,鬃毛能触到云霄。"  世上哪有这样的好马!国王听了垂涎三尺,"扑通"一声从马背上跳下来,推开游僧,就去夺马尾巴。还翻脸训斥游僧:"谁允许你在我的帐篷周围放马的?立刻给我滚开!"  "唉哟,我的脚磨出血了,走不动路,请你给我想个办法吧!"游僧装着可怜巴巴的样子哀求道。  "你骑我的马走吧,把马尾巴给我。你给我滚远一点,我不愿再在我的帐篷周围见到你了。"国王吼叫着。  游僧悻然骑上王爷的马,一溜烟向草原跑去,跑到那个牧民跟前,把马交给了他,自己又到各地漫游去了。  《孙子兵法》说"利而诱之",机智的游僧利用国王的贪婪好利的心理,以一匹只露出马尾巴的莫须有的好马诱他上钩,结果换得了对方一匹好马。  在这里,曹睿和他的董事们就是那个贪婪的国王,关于司马懿野心的谣言不就是那只马尾巴吗?  诸葛锦囊:  抓住对手的弱点制之于无形。6. 让对手同意我的意见--我的东吴之行与东吴公司的合作在我们蜀汉公司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想起来我都非常后怕,如果合作不成,我们公司将无立锥之地,"天下三分"的隆中路线这第一脚就踩空,把脚踝扭伤,我诸葛孔明的个人前途又何从谈起?  其实,我当时完成了一个看起来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曹操大兵压境,孙权狐疑不决,我们市场、资本都几乎两手空空,却要去跟人家谈什么合作,而且要求地位平等,只准成功不许失败。如果就这么黄口白牙地正面去谈,说得天花烂坠恐怕也难以说动孙权。  我适时地耍了几个小心眼儿,让东吴公司的决策层最终同意了我的意见。  第一步,激活孙权。照理说,东吴公司创立、经营了几十年,品牌响亮,市场稳固,有与曹操一搏的基础。但是一方面曹操统一了北方市场之后倾力南下,兵锋正锐,表面看来其咄咄逼人的市场攻略一般企业很难招架;另一方面孙权本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不假,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战阵,一旦失败要承担公司所有权易主甚至倾家荡产的灾难性后果,这不能不令他思前虑后。我面见孙权首先以言激他,我说你孙总只能跟曹操合作,而且曹操提什么条件你答应什么条件,因为就目前双方实力对比看硬抗你是抗不过他的。我说我们刘总跟你不一样,曹操名声很臭,刘总不愿与这样的人为伍,虽然力量弱,但刘总有志气,一定要跟曹魏公司见个真章。孙权一听眼睛一瞪,这是什么话!噢!你们刘总不怕曹操,难道我就怕他不成?我江东人才两旺,真要干起来,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他的气儿上来了,我第一步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二步,强化信心。我告诉孙权曹操必败。曹操一口吃下比自己实力还强的北方袁氏兄弟的公司后十分得意,更加目空一切,看不起任何对手,所谓骄兵必败,此其败象之一;南方市场与北方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曹操劳师远征必水土不服,此其败象之二;曹操忙于四处兼并,不管对象是否能融合到自己的公司中,势必造成"消化不良",像他刚匆忙兼并的荆州公司壮其声威则可,干实事则败事有余,此其败象之三。我说孙总你如能充分利用曹操的这些弱点,曹操又怎能不败。  第三步,孙刘联合的必要性。我说孙总你还看不清这个形势吗?明摆着曹操是想独霸全国市场。即使这一次曹操的南下攻势未能成功,他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孙总你必须联合外来力量对曹操形成牵制之势,三方互为犄角才可形成相对平衡的均势。放眼天下,能有资格跟你孙总合作抗曹操的能有谁呢--唯有我们刘总而已。刘总虽然暂时力弱,但他是曹操最为忌惮的人物,凭现有实力可与您共同应付目前的局势,凭其个人品质、能力和在业内的号召力,将来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市场后,咱们刘孙合作,至少可保不败。所以我说孙总,咱们都是明白人,为了抗衡曹操这个强大的对手,你必须以平等的态度为曹操,也为你自己再制造和扶持刘总这样一个对手。  孙权听了哈哈大笑。  第四步,稳固信心。我知道,通过前几步孙权抗曹的想法已占上风,但尚未稳定。我知道在营销问题上孙权对周瑜言听计从,在东吴公司向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传统。因此我再施激术,以周瑜的敌忾之心坚定孙权的信心。  这样,我两手空空去东吴,让孙权、周瑜这些本来瞧不起我们的对手完全同意我的意见,客观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扩大了我们公司的自身利益。  我的成功心得:像熟悉自己一样熟悉对手  现实中每个人每天都要与人交往,比如上司、同事、朋友、亲戚等等,而交往的媒介主要是语言,所以如何说话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那么与对手交往,要想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就要设法让对手沿着自己设定的思维轨迹思考。为此,必须首先熟悉对手。《韩非子》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十分详细的阐述: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辨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责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为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原则,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  这段话的意思大致为:进言实在是太难了,而最大的难处并不在于自己本身知识太少,也不在于自己有口难言,表达不出来,更不在于自己缺乏勇气。进言之难是难在如何洞悉对方的心意,而采取对方所希望的办法。例如一个想追求美名的人,若是跟他谈重利,就会被他看不起;相反的,若跟一个喜欢利益的人谈话,必定不能跟他谈名声,否则也会被敬而远之。而对方若是表面为了名,私底下为利,若以高名去游说,他必定表面赞同而实际上疏远;若以利去游说,他必定私下采纳而表面离弃。  以此为前提,再推演出更具体的进言诀窍:"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种,而灭其所耻。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真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种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  这段话大意是,要称赞对方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而忘记他自觉可耻的事情。对方如果对自己的行动有所顾虑,害怕是不是太好利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他的行动赋予正义的名声,以加强他的信心;如果对方行为的动机卑下,但却属迫不得已,那么说服者就要夸饰他的好处,使他安心;如果对方理想很高却苦于达不到理想,那么自己就要指出此事的不足,告诉他不这么做也无伤大雅。同样之理,若要劝说对方中止危险的事情,就应该暗示出对他不利的方面,而不要提及自己知道的利害关系。  这绝不是阿谀逢迎,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法则。每一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恭维自己,设身处地的为自己考虑。有一些人往往不注意谈话方式,乐于挑别人的毛病,而不善于真诚地赞扬别人的优点,结果往往不受大家的欢迎。因此,在与人打交道之前,必须首先分析对方的心理和欲望,用言语打动别人,这样才能最终说服别人,并赢得别人的好感。这样,人家才会不经意间按你的思路走下去。  诸葛锦囊: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彼,事情才能成功。7. 空城计惊了我一身冷汗"蜀汉公司股票转让协议",我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仔细对照落款上司马懿的签名和曹魏公司的印章,确定无误后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抹去额头上的冷汗,对坐在一旁等候消息的老总们半是无奈半是欣慰地笑道:"好悬呀。"  自几年前开始,我为蜀汉公司制定了多元化发展战略,因为我感觉到,刘老板和蜀汉公司是卖鞋起家,可现在外有世界知名的洋品牌大举入侵,内有新兴的企业如雨后春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价格战、口水战,利润微薄,赚的除了辛苦就是闲气。幸好这么多年我们公司攒下的家底不薄,我决定不能坐吃等死,及时向房地产和服务行业进行经营战略转移。在我的精心策划下,战略转移的头几步迈得非常成功。两年间一个房地产项目运作下来净赚了三四亿元,相当于我们上万人做鞋卖鞋好几年的收入。投资几千万搞了两个娱乐城生意非常火爆,可以说日进斗金。被这一形势鼓舞,我的头脑有点发热,投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扩张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宽、越来越杂。虽然说我的眼光还是比较精确,基本上搞一个项目成功一个,新上马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赢利的。但是赢利的速度远跟不上我多元化扩张的步伐,所以几年下来,蜀汉公司已清除了头上"专业制鞋"公司的帽子,成了一家完全的多元化公司,公司规模和实力也急剧扩大了十几倍。同时,资金与扩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银行存的数亿元的现金早就花完,能够贷到款的银行都贷过了,公司负债率已大大超过警戒线。为了筹集资金,我把已单独上市的蜀汉鞋业公司的股票从60%逐步减持到不到20%,控股地位岌岌可危。从经营战略上讲,我绝对不想放弃蜀汉鞋业公司,不光因为它是我们起家的根本,还因为在这么多年的经营中累积起来的品牌荣誉和公司的形象是集团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公司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依托。我的想法是等资金状况好转,再购回股票,维持绝对控股地位。  惊嘘的一幕就在这时发生了。  曹魏公司的司马懿早就盯上了我的这种不理智举动,他不动声色,购入了大量蜀汉鞋业公司的股票,待我惊觉时,他已撤下伪装开始明目张胆地大肆收购。我们公司的股票几天之内一下子从每股十几元涨到了三十多元。  我没有时间在自责的漩涡中转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但看完公司的账目,听完财务总监的汇报,我心里凉了半截。公司的资产几年里扩张了几倍不假,但基本上都是不动产,账上可动用的现金只能维持公司的日常开支,到银行贷款这条路因公司过高的负债率也已被堵死,怎么办?  就在市场上风传"曹魏公司对蜀汉鞋业志在必得","蜀汉鞋业反击乏力","这场龙虎斗成了一家独舞大局已定"的时候,我突然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我气定神闲地宣称,蜀汉集团拥有的蜀汉鞋业的股票一次性转让给某知名的国际鞋业巨头企业,意向性协议已与吃晚饭时签定。我告诉记者们,这两年蜀汉鞋业的经营基础原地踏步,业绩和分红都差强人意,导致负债增加。这次转让也算卸掉了集团身上的一个包袱。就在我于记者们目瞪口呆之中匆忙离去同时,我们的合作方某国际鞋业公司的重磅金弹已轰向股票市场,顷刻间,该公司与曹魏公司的争夺达到白热化。  但我在当天晚上,司马懿亲自找到那家国际鞋业公司,经过近一夜的商讨,把已购得的股票,以并不算太高的每股30元转让给了该公司。  关于我们转让股票的事,实情是这样的:某国际鞋业公司近几年一直想在国内找一个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小企业他们看不上,大企业如曹魏、东吴因经营状况不错又不愿合作,他们也找过我,我因忙于多元化没顾得上。这次紧急关头我想到并找到他们,提出一个看似荒谬的合作建议:双方签定一个意向性股权转让协议,然后由他们以志在必得之势去市场上争购我公司股票。我断定二到三日内曹魏公司必然会找他们出让已有股票。他们购得股票后,我们原签的意向性协议自动失效,同时他们必须出让部分股票,使我公司的持有量达到相对安全的控股地位,至于价格嘛,我们可以在他们的购买价上每股加5元,但需分期付款。但如果曹魏公司不出让已有股票,我们双方的意向性协议必须执行。  可以说我冒了一个奇险,要赌司马懿会不会把手里的股票转给某国家公司,这一赌又取决于司马懿对我的空城计的判断。  司马懿知道我这个人一生谨慎,不走险棋,虽因扩张造成险象,但战术步骤上向来稳扎稳打,这一次忽然全额转让股份,定有现实隐情。另一方面某国际公司的介入让他心里犹怵,让他感觉力拼下去没什么好果子吃,果然就范。  就在大家击掌相庆,佩服我的神机之时,我摆摆手:我非行险,实因不得已而用之。这也给我提了个醒儿,以后公司的经营还是稳健一点好。  我的成功心得:于险处行险才能保安全  经商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一切动作都必须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千百年来的贸易实践,形成了许多既定的行为模式与习惯做法,破坏这些模式与做法,往往意味着亏本失败。  但经商是一门艺术,正如写诗也是一门艺术一样,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异想天开,自出机杼,而不是单调乏味的模仿,一个智慧过人的商人决不是一个囿于成见裹足不前的庸人,而是一个敢于打破既定的模式与做法,跳出框框,大胆创新的天才,他们的成功,正如一首好诗一般破局立新,翻空出奇,每多神来之笔。  这里是我一位商界朋友的亲身经历,与我的"空城计"虽是异曲却也同工,说明的道理都一样;于奇处翻新,于险处行险。  有段时间股价猛涨,不少股票持有者都按兵不动,等待最高价位的到来而抛出,牟取更大的利益,更有许多人踊跃购进,企图趁此捞上一票。  但他却在此时把他公司25%的股份全部抛出。这一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因为在当时似乎买进股票才是上策,才有增值获利的机会,而抛出已被看好的热门股票,就意味着丧失这一机会。  但他却另有见地,他认为一个经营房地产的高潮即将来到,香港房地产价格必将猛涨。而他抛出自己公司25%的股份,投入市场出售,正是为了换取更大量的资金,全部投入房地产经营。他的行动是基于以下这个原则:率先进入一个潜在的、即将迅猛发展的领域,要比驻足于现有的成功更为有利,也更有发展前途。  果然,房地产的迅猛发展为他带来了巨额利润,原来不被理解的做法也受到了一致的赞同。  他还有绝的。  一件商品明明能卖高价,但偏有人要将它低价出售,一种商品,明明人人都在卖高价,而且一个卖得比一个高,但偏有人要反其道而行之,这人是不是傻瓜?  他就是这样一个傻瓜:  那时房地产商的做法是先买地,再盖房子,最后才出售卖钱。这已经成为当时房地产业雷打不动的一种习惯做法了。原因很简单,这样可以卖高价。  但是他冲破了这种思维走势,他的方法是预先出售,楼影还没见,就把房子卖出去了。这样一来,售价大大降低,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会为了一座还没看到的楼房出上一个大价钱呢?  楼价是低了,利润是少了,回款速度加快了,周转资金增多了。原来的一元钱,现在可以派上四五元钱;原来做一笔生意的时间,现在可以做上四五笔生意,甚至更多。在进入高速运转、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后,他以"一切讲求速度"的崭新原则,打破了原先的习惯做法,他失去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利润,买到的是时间,获得的是效率。  做生意就像在打仗,要的是寸土必争,丝毫不让;做生意像在打仗,更要有纵揽全局挥洒自如的气势。一个只会锱铢必较,精打细算的商人,充其量只是局部战争中的指挥者;只有高屋建瓴,纵观全局的商人,才是运筹帷幄之中,而又决胜千里之外的总司令!  诸葛锦囊:  最危险处往往最安全。但险棋只为应急求变,如果把"险"当成家常菜,那就真的危险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