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老年心理健康咨询-5

作者:刘援朝 字数:49076 更新:2023-10-08 21:51:17

生老病死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适者生存"又是物种生存竞争的发展规律。人的生老病死虽不可逆,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都有"适者生存"的问题,都面临适应与改造环境的任务。人只要能同环境保持密切联系,不断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可延长生命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为了适应生活就应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8.2.1 认识自我,适应生活  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把关于人的哲学课题归纳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大关系。而正确认识自我则是妥善处理其他关系的基础。  转变观念  有人提出: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脑子要围着社会转,这个转就是适应,较高道德修养是老年人保持从容、豁达心态的重要前提。社会在迅速发展,老年人为适应新形势、新特点,其价值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社会大环境中腐败消极现象增多等现象, 这都会对老年人产生影响。如果,仍从计划经济和传统封闭社会的角度看问题,会认为社会一无是处,形成愤世嫉俗的心态;若从更为消极的角度看问题,有些人则会随波逐流,放弃一生的信仰和追求;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则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做到老有所为,老有奉献。  学会放弃,淡泊名利  讲到人生的奋斗、拼搏,似乎总是在争取什么。其实,任何获得都是选择的结果,都需要付出代价,都是一种放弃。只不过有的人总想"鱼和熊掌兼得"。什么都想要的人往往顾此失彼,甚至什么也得不到。人生就是各领风骚几十年,除了极少数领袖人物、取得原创性成果的科学家、著名的学者、艺术家之外,谁也不可能风光永在,更不要企盼青史留名了。作家李国文有这样一段话:"人老了不要怕人遗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还要插手管事;不要怕失去讲话的机会,产生令人讨厌的指导癖;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必然的真理......"人老不是错误,但老而不达,仍然挡住后来者的道路,就会令人生厌了。老年人应学会放弃,放弃那些已经力所不能及、不现实的生活目标,去发现、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有助于使自己保持心理上的从容、愉悦。如果人"不知老之将至",仍然对个人乃至家庭的物质利益苦苦追逐,不能解脱,就很难做到"安度"晚年了。有的人为最后一级工资,为子女的工作安排,为一套房子费尽心机,不能如愿就怨天尤人,把原因归结为自己退休后的人走茶凉。有一位老先生,子女都已结婚另过,老夫妻住了一套三室一厅。原单位又盖了一批福利房,这是福利分房的最后一趟车。他抱着势在必得的心态与现任领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当他被告知"希望不大"时,气得脑中风住进了医院。后来虽住进了新房,却失去了健康。因此,只有学会必要的放弃,才会享有健康长寿的高质量生活。  8.2.2 光荣退休,进入新角色  人从出生到成年,有许多事是值得庆贺的,如,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升官、发财等等。然而,有些人忽略了一点,退休同样值得庆贺。  退休亦可贺  无论你是官员、学者,还是平头百姓,退休都是有失有得的事。名利贬值,离开了工作环境和交往圈子这是失;而使自己的生活由紧张劳作状态归复于平静、自如,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随意支配,可以做许多过去想做而没时间去做的事,这显然是得。  苏东坡说过:"士人历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释肩而去......已足乐矣。"他还主张"贺下不贺上",即贺退休而不贺升官,他看透了宦海沉浮多风浪,而把安然退休视为可贺之事。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节奏紧张,老年人的体力、精力难以应付,与其留下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遗憾,不如急流勇退,让年轻一代去继续波澜壮阔地画卷。另外,许多老年人虽然没有为个人、为子孙挣下一大笔金钱,但几十年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所做诸多好事就是自己的财富。没有那些搅得你烦心不安的事,有了这笔可以让你安然过日子的财富,退休就如同人载誉而归,当然可喜可贺。  有位中学老教师,她在学校为她举行退休欢送会的那天,穿上漂亮的衣服,还嘱咐孩子们在她回家时燃放鞭炮,全家吃喜面,她用这种形式向家人也向他人表明,自己已经圆满地走完了人生旅程中的生动阶段。接下去的,将会是一段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如此这般,还会有什么心理的不适应?  主动进入新角色  这里所说"角色",不是那种老态龙钟的角色,而是能够保持从容、豁达心态和更大生活自由度的退休老年人的生活角色。老年人看问题更清醒,他们的思考更能表达自己的意志,不必刻意去遵从他人的意愿。他们懂得在是与非、黑与白之间往往有着很宽的过渡带,不必非此即彼,他们更为宽容。老年人千万不能因为自己老了就倚老卖老,总是要求他人迁就自己。进入这个角色,老年人的身心才真正进入"自由王国"。个人的荣辱盛衰,名利追逐,彼此的恩恩怨怨都成为过去,个人生活待遇的降低、收入的减少、世态炎凉也就可能泰然处之了。因为,你已找到了自己夕阳的价值。在这里,老年人不再象征衰退,老年人是成熟智慧、深沉、温情的结晶,是饱经风霜之后的平和与宁静。  8.2.3 怀旧有度,面向未来  人生只有单程票,但老年人的思绪却常常会回到久远的岁月之中去,或寻找昔日的风采、或欣赏过去的苦痛、或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等等。但怀旧不应成为前进的羁绊。  人老爱忆旧  怀旧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有情愫。历史在不断前进,但人却难于忘记过去。有位老先生感慨地说:"人越到老年,越容易陷入回忆往事的困境之中。因为,往事故友会越忆越多,环环相套,有时会让人感到悱恻缠绵,有时让人觉得欢欣鼓舞,有时又令人感叹惆怅,不易挣脱,令人长夜难眠。"  有些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他们自感叱咤风云、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已成为过去,往往以缅怀过去来激励和慰勉今后的生活。  审视过去  人们怀旧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如果陷于自以为是,自我炫耀式的怀旧之中,不仅于己不利,而且时间长了,会令人生厌。那种懊悔过去,感怀人生的怀旧,充满了痛苦的情调,只能给人带来遗憾和伤感,亦不足取。有的老人视旧时的岁月如一瓶老酒、似一首凝练的诗、像一道如画的风景,内含浓郁的韵味,久久回荡,值得细细品咂。不管过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是对是错,经过时间的锤炼,都成为亲切而温馨的过去。因此会自然而然地去寻找对旧时的新感悟;去寻找对过去岁月的再体验。这种回忆、怀旧也使人再次感到自己的能力。恢复了人的自信,感到了生活充实,也不失为抵抗衰老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有些人,对那些忘却不了、无法改变的历史,以一个老年人的睿智来重新审视,以博大胸怀对待人生和社会,使自己的经验成为年轻一代攀登未来时的铺垫。与前面相比,这种怀旧更为可取 。  学会忘怀  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在回忆过去的时候有些方面是应该努力淡忘的。有人提出了八个忘掉:忘掉年龄:有的人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心态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人不思老,老不将至"是有一定道理的;忘掉仇恨:一个人种下仇恨的种子,甚至千方百计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使人长期不得安宁,忘掉仇恨就会心平气和,对长寿大有裨益;忘掉悲痛:人总会遇到不幸的事情,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必然有损健康;忘掉气愤:气愤是一种激情状态,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变化,人应该有意识地摆脱这种情绪;忘掉忧愁:多愁善感难免疾病缠身,远离忧伤才能保持健康;忘掉悔恨:有的人到了晚年后悔自己错过了什么机遇,或者伤害了某个人,追悔莫及,自责自罪;忘掉疾病:精神专注于疾病,情绪紧张,免疫力必然会下降,泰然处之,方有助于健康;忘掉名利:老年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乐,才能健康长寿。  老年人如果能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多忆起那些让自己高兴、振奋的往事,淡忘使自己产生消极情绪的事情,必然有助于你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走向未来  虽然,深沉的怀旧,犹如一樽久远醇香的老酒,沁人心脾,又似一首世人皆知的美妙乐曲,常常引起众人的共鸣。然而,西方一位哲人却告诫老年人不要过分沉湎于往事之中。他提出,人不能生活在回忆之中,而应该放眼未来,为自己计划着明天应做的事。确实,有些经常处于回忆中的人,导致了思想僵化,精神呆滞,缺乏热情,远离生活,性情孤僻,把自己限制在自己过去的小天地里,这对自己是有害的。  老年人在怀旧之时,要激发新的生活希望和目标。希望不是奢望,奢望只能带来幻想破灭之后的痛苦,而切合实际的希望则带来乐趣和成功后的喜悦,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老年人的精神支柱。没有希望和目标的老年人,必然会感到空虚、无聊、身心衰退得更快。因此,怀旧不应是无缘无故的遐想,不应是无病呻呤之举。应是在回首之际,肯定自己如歌的过去,牢记昨天的自己;在怀念之际,懂得如何珍惜今天的自己;在沉浸之际,灵活地把握明天的自己。立足于今天,想到的是明天,怀旧带来的就会是成熟的心态,创造的是成熟的人生。  8.2.4 童心常在,老有所为  保持童心与老年人怀旧不是一回事。返老还童,物我两忘,是进入人生收获季节的老年人成熟心态的表现。也是人在摆脱了纷繁琐碎的搅扰之后,以超脱的心态,去开创新生活的动力 。  童趣与"四忘"  天真美好的童趣,是人生长河中最纯洁、最美妙的一道风景。只是由于它一掠而过的短暂和事后生活的忙碌,使得人无暇细细地品味它,但它依然深藏在人们的心底。到了老年,人的心境又归复于平静,品味童趣又成为可能。  恢复内心的平静,实现人生的超越,有人提出忘年、忘形、忘怀和忘机的看法,供老年朋友参考。  "忘年"。古人云,"生也有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当老年人总感到自己又长了一岁, 渐近生命的尽头时,心中不免产生隐忧。因此,老年人应忘记自己的年龄。诗人元结有首诗:"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他住在竹林茅舍中,在清苦的境况中,观山赏景,竟把自己的年龄忘记了,他活得多么惬意。  "忘形"。忘形是指超越自我,摆脱形体的束缚。每个人,即使平头百姓,也都有过生命的鼎盛时期,但步入老年,则绚烂归于平淡,徒生感叹。聪明的老年人应自我调适,回归自然 。  尤其一些稍有成就的人,到了老年就更应该放弃造作的身段,做个平易近人的长者。尤其在老年人之间,忘掉彼此的身份,不拘形骸,友谊自然而纯真。意随境迁,修养水平高的人,忘形并非难事。  "忘怀"。忘怀是指内心超然恬淡,不依恋身外之物,不追怀往日荣宠,不计较过去恩怨,将心中所系念的事物一手抛开,全都忘了。  在人生旅程中,每个人都有过自己的追求和荣辱盛衰,谁也不能超然世外。但到了老年,很多事皆成过眼烟云,追求名利已成过去,忘掉这些曾让自己徒增烦恼的事,倒有助于你以平常心,去发掘新的乐趣。  "忘机"。忘机指的是要涤净与他人计较的心机,要心无纷争,养成纯真的意念。  李白有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老年人入世已深,阅历已多,在欢度晚年之际,心态应是返朴归真、淡然自处,遇到复杂之事,视之若单纯;遇到横逆之行,处之以泰然;遇到伪诈之徒,待之以真诚。人生之事早已参透,还何必费心机?  在这里,童趣和"四忘",说的都是"宁静以致远",是对自身社会角色的主动调整。  (2)"老有所为"是根本  保持童心童趣,以超然,怡然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许多新奇事和高兴事值得自己去做。老有所为可以是原有工作的延伸、继续,但更多的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闲暇娱乐活动。老年人是无所事事,还是充满情趣地去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这取决于他们如何调整确定自己的生活位置。  老年人要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晚年,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老有所为是根本。作为是事物的过程,其实也是生活的目的体现。因为,人只有在不断地作为过程中,才感受到欢乐和自己的价值。只有作为才能帮助人去除那种灰色的不健康情绪。反之,一个原本身体很健康的人,停止了工作、思考,被灰色情绪左右,他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衰老,甚至垮掉。因为,空虚本身就是一种病。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存在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譬如,老年人锻炼身体是为了祛病和益寿延年,这是人追求的长期效果。但谁也无法否认,每一天、每一次锻炼过程,都会娱悦身心,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这就是短期效果。而短期效果才是最能引起人关注和兴奋的事。人对过去某件工作的怀念,往往就是怀念它的短期效果。这里所讲的老有所为,正是突出了人行为的短期效果对人的积极影响。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但始终坚持上山采药、著书,活了101岁。法国作家雨果,40岁便患了心脏病,但他一边服药,一边笔耕不辍,留下了不朽的世界名著,终年83岁。写书、出版、留传于世是其工作的长期效果,但创作本身所带来的快乐,所产生的精神动力,这种短期效果对人身心的积极影响不可估量。老年人退休后,保持适度的忙碌,哪怕去从事一些最琐碎的事情,也有助于克服退休后的无力、无用和无助感。  8.2.5 做好"老"的学问  "老是一门学问"是作家李国文一篇文章的名字。他认为,只要不是老年痴呆,人过花甲,应该追求一种成熟的美。进入古稀之年,更应该体现一种智慧的美。人在六十岁时清醒,七十岁更清醒,八十岁时彻底清醒,这就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了。做到这一点,对于过去曾经做过一些工作的老同志,尤其要注意:"老有所为",不能等同于"无所不为",显得"无所不能",就不免令人摇头;"发挥余热",不能等同于"余热无穷",显得"热力无边",就不免令人生厌;"再送一程",不能等同于"总不撒手",显得"不肯下马",就不免令人不安;"永葆青春",不能等同于"难耐寂寞",显得"老不安生",就不免令人笑话。时代是一个不停进展的过程,一个已经退出舞台中央的老年人,一定要摆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位置。人到老年,虽然进入人生的终曲,但任何一出戏,在将近闭幕的时候,才是故事真正的结局。结局演好了,整出戏成功了,结局演不好,整出戏说不定就砸了。所以,"老是一门学问"。老年人退出历史舞台的中央,并不是退出现实生活。老年人奋斗了、拚搏了,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职责,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舞台的中央理应让给青年人。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开拓属于自己的新生活。尽管夕阳西下,来日无多,但彩霞满天,绚丽晚景,闭幕前的光彩,同样不让日中。因此,只有积极调整,主动进入、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才能做好"老"的学问。8.2.6 老年人角色调整应注意的"五自"、"十不"老年人退休后主动调整自己,进入新的生活角色,而又防止前面提到的"老年人意识"对自己产生的消极影响,应使自己的行为有所遵循。这里介绍一些老年朋友的自身生活经验,供参考。  (1)老年人生活的"五自精神"  自学精神。要以专心、好奇的心境,自学一些有趣、有益的知识,来充实头脑,丰富生活,以开阔心境,寻觅乐趣,形成习惯和兴趣,进而向书本要青春,要年华。  自理精神。老人自理自己的情绪相当重要,切忌失落和忧郁感,不要自我认为年老无用而颓废,仍要心胸开阔,情绪昂扬。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珍惜自己。  自爱精神。即自爱自己之名德,自爱自己之人格,爱自身过去的光荣历史和为民为社会所做的好事之功,爱自己的现实生活,扬其生活中的精华,舍弃、抵御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不良之事。保持自身的高风亮节。  自护精神。即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己保护和爱护自己的生活。生活宜适度,自我多保重。能静则静,能动则动,且以适当为宜。  自乐精神。老有所乐,是老者的必要生活,更是健身所需。自我乐趣,自求欢乐,常和几个老朋友、老交情,走走串串,叙叙家常,搞些有益于健脑强身的娱乐文体活动。(摘自《老人天地》95·12期)  (2)晚年生活"十不"  (1)不可过度沉溺于过去而回避现实;  (2)不可毫无精神欲求而无所事事;  (3)不可勉强做年轻时所做的事情;  (4)不可无伴无友而孤独地生活;  (5)不可太认真而苛求自己、苛求子女;  (6)不可做激烈的活动;  (7)不可自卑;  (8)不可无生活规律而混日子;  (9)不可守财而省吃俭用;  (10)不可因病而失掉尊严。  8.2.7 学些保健知识,保持身心健康  老年人的健康直接决定着自身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不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过于敏感,但注重养生保健应成为他们的生活内容。  学习一些基本的保健知识  《黄帝内经》中说:"夫道者年皆百岁。"所谓"道者"就是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自强不息"。孔子认为"智者寿",他精神豁达,知足不贪,食居慎节,爱好广泛,虽一生坎坷,"三月不知肉味",仍活了73岁。道家的养生思想是"清静无为",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神以道全,形以术延",重视修身养性。相传老子(李耳)活了101岁,庄子活了84岁。墨家的养生思想是"兼相爱,交相利"。创始人墨翟活了93岁。这在人均寿命只有20岁的时代,确实很了不起。他们懂得养生之道是他们长寿的重要原因,而反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绝大多数短命,这显然与他们不懂养生和生活上荒淫无度有关。  医家懂"道"多长寿。我国历代有医著传世的大医学家40人,平均寿命79岁。长寿者都有适合自身情况的养生方法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古往今来,懂得养生重视自我保健的人多长寿。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美国国家老人学研究会负责人高斯博士指出:"一个人通晓、掌握的医学知识越多,其自我保护、保养的能力就越强。"因此,老年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特点,有针对性的学些保健常识,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心态平衡。  注意营养补充和休息  人是个生物能量场,人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着自己的能量。过度的饥渴、劳累、大怒、大悲、大喜及持续消极的心境都会影响能量的摄取,形成破坏性的能量消耗。过度的透支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加速衰老的过程。而适时补充能量,保持心态平衡,保持充沛的精力,就能够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延续衰老过程。  适时补充能量应注意:保证合理饮食和必需的营养,这是延年益寿的物质基础;保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这可以使人尽快消除疲劳,重新获得精力;坚持适度而持久的体育锻炼,这是延缓衰老,保持身体机能的最有效手段;起居有度,永远保持规律的生活,稳定的生物节律有助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保持乐观的情绪,对生活充满乐趣、信心,是人战胜各种困难和疾病的精神动力。坚持这些作法都有助于人吸收和保持自身的能量。    8.3 角色变化过程中的情绪调适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情绪与人的需要紧密相关,它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客观世界的某些刺激并不全都能引发人的情绪反应,只是与本人的需要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事物,才使人产生情绪态度。通常,那种能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对象,会引起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满意、愉快、欣喜等;反之,那些妨碍与干扰需要得到满足的刺激,就会引进否定的情绪体验,如不满意,痛苦、忧愁、愤怒等。  老年人应主动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方式,转变观念,使自己尽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这种适应,实际上就使自己保持了情绪上的稳定。现在,从另外角度再谈谈老年人角色变化过程中的情绪调适。  8.3.1 老年人的"幸福观"  (1)老年人"幸福观"种种  随着年龄的变化,老年人和青壮年相比,其生活的内容不断变化,因此,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目标,以及对幸福的感受也必然会相对变化。曾在一篇老年人写的文章中读到这样一句话:"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退休自是人的小休歇。而退休后一段时间中的种种不适,除了生活习惯的变化之外,更多的无不涉及个人利益与名望。  许多人不论你以前干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在你如日中天的岁月里,总是习惯把功名利禄作为体现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内容。而随着退休生活的到来,许多人的幸福感、幸福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①幸福仍是功名利禄。有些人几十年受名枷利锁的羁绊,到了老年仍不得解脱。近年在经济犯罪活动中就出现了59岁现象和55岁现象。男士60岁退休、女士55岁退休,个别手中掌有权力的人在临近退休时想大捞一把,结果导致自己的身败名裂。  ②幸福应是游云野鹤般的生活。有个别人厌倦了生活中的你争我夺,幻想自己退休后能退隐山林、远离人世。一位老年女士,为了求得宁静,四处托人想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农村买一间小房,远离人群,在想象中她认为那一定是最幸福的生活。大量事实告诉人们,人在寂静的环境中仍然会心乱如麻,人也可以在闹市中求得内心的平静。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遁世的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③幸福是知足。"知足常乐",语出自《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如果我们辨证地理解老子的思想,知足,是对生活上的物质待遇、人际关系、名分地位等遂心如意,不做非分之想。常乐,则是乐观豁达,不为个人境遇去劳心伤神。知足常乐者,追求宁静淡泊,见高官而不攀附,见财帛而不思获取,见美色而不侧目,见佳酿只轻酌浅饮,随遇而安。合乎自然、顺乎天理、符合人情,无疑有助于老年人的情绪稳定和身心健康。  ④幸福是健康、长寿。"人生幸福寿为先",是人看破名利用以自慰的通达之言,也可用来安慰那些长寿而又感到不如意的老年人。但同样是活着,生活质量可以完全不同。有的人虽活着,但长期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苦不堪言,有的人虽活着,却失去了清醒的意识。因此,幸福应该是康而寿。  ⑤幸福是热情。对于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人来说,岁月只能苍老、憔悴容颜,不能熄灭生命的热情。生活的热情永远体现着理想和希望。充满生活热情的人能够战胜各种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困难。常怀热情心,就不失少年心、童真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同时代息息相关,就会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潇洒。  ⑥幸福是吃亏。郑板桥说过"吃亏是福"。他认为:"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一些道德修养较高的老年人,常以辛苦我一人,造福千百家鞭策自己,心胸开阔,凡事体谅他人,从心底悟出吃亏是福的哲理,主动参与社区义务活动。  ⑦幸福是天伦之乐。有的老人离开工作后,把生活的重心移到家庭,老夫妻其乐融融,含饴弄孙其乐无穷。有的老年人甚至把与孙子游戏称为"孙子疗法",忘却了一切烦恼和病痛。他们视天伦之乐为晚年最大的幸福。  ⑧幸福是坦诚。有位老先生讲道: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做人应襟怀坦白,正直无私,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保持自己的品德,与人交往总是坦诚相见、平等相待,从不搞阴谋诡计、落井下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心无愧于自己和他人。胸怀坦荡,做人诚实,内省不疚,心理平衡,使自己强烈地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幸福感。  ⑨幸福是达观。孔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人应通达事理,达观地看待一切事物,才能认识人生,才有幸福可言。  通达、豁达,"达人知命"。如视坎坷为人生必经之途,视一时辉煌为过眼云烟,视怀才不遇为淡泊明志,视生老病死为自然规律,视欢乐为一时兴至,视离合如月有圆缺,视家无余财为君子本色,视家人父子如朋友相聚,视受人欺诈为心无愧〖HT5,6"〗十〖KG-*3〗乍 〖HT〗等等 ,皆为达人知命之想。万事皆求通达,只因为通达能化解不幸和痛苦,使人保持心态的平衡。  ⑩幸福是宽松。人老了退休了,相对来说,少了些压力,多了些自在,进入了一个更加宽广、辽阔、自由的世界。  ⑾幸福是安康。中国自古就有五福之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许多普通百姓,他们不企盼升官发财,只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人人平安,他们认为幸福在安康。⑿幸福是排除不幸福。这是一种非常辩证的认识,晋人羊祜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八九",这是人生体验的真谛。如何在崎岖的生活道路上,活出生命的质量来,如何在坎坷的艰难日子里,感受到幸福,取决于懂得寻找幸福和排除不幸福。也就是说,幸福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也不是任何物质标准可以衡量的,幸福是一种心态,就在自己心中。有了这种心态,你就能够拒绝烦恼。还有,幸福是读书、是工作、是兴趣和爱好的实现、是交友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幸福的看法。以上只是一些老年人,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做法、看法,各有千秋。有些看法之间能互有所补,有些看法则显出偏颇。  (2)老年人幸福观对情绪的影响  从哲学的角度看待幸福的内涵,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转化成"灾难"。这时候的"幸福"就成了一个动态的概念,正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实,福与祸之间的转换规律正是人生幸福之"边际效应"的根本原因。以上老年人表达的不同的"幸福观",只要其真正地有助于你适应现实生活,有助于调适自己的情绪都应该说有可取之处。但应注意,前述有些做法、看法若走向极端,也会对情绪构成消极的影响。  恬淡虚无、淡泊明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前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各种诱惑时时袭来,同样对老年人构成影响。若老年人不能减少嗜欲,仍苦苦挣扎在名利场上,要么会令自己身心疲惫;要么会因自身地位、身份、体力、精力的变化和他人对自己态度的变化而导致强烈的失落感。因自己的失意而愤愤然,因别人的态度而感叹世态炎凉,进而愤世嫉俗者不乏其人。产生这种消极情绪是由于这些人未能进入自己应有的角色位置。  建议不妨读读郑板桥《道情》诗:"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退下来的不要去和在位的攀比,老年人不要去和中青年攀比。老年人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只想索取,不肯放弃的人,最终难免由斤斤计较而陷入愤世嫉俗的泥潭中。  还有些老年人幻想遁世,脱离现实生活。具有这种心态的人绝大多数都经历了较大的挫折体验,感到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无能为力,个别人会因此产生厌世弃俗的心态。这显然也是一种很消极的情绪状态。遁世山林与那种豁达看待人生的态度不同,也非无所欲、无所求的淡泊,往往恰是欲求需要受阻后的悲观、失望的结果。然而,现实生活是难以回避的。因此,建议不妨读读石成金的《莫恼歌》。  "莫要恼,莫要恼,烦恼之人容易老。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任你富贵与王侯,年年处理埋荒草。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己寻烦恼。莫要恼,莫要恼,明日阴晴尚难保,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粗布衣,茶饭饱,这个快活哪里讨,富贵荣华眼前花,何苦自己讨烦恼。"  当人面对现实生活,而又能不以物喜、不为己悲,有了达观的应对心态时,才能真正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  前述老年人的种种"幸福观"中,最大的特点是多种生活态度均表达了老年人对变换的生活和真诚的情感交流的渴望,并由此决定了他们能以豁达、大度的处事方式面对生活。表现在一时一事上的豁达并不难,难的是时时事事心理的豁达。如果没有淡泊宁静之心,即使是官高位重、财大气粗,也是很难达到豁达境界的。  饱经人间沧桑的老年人,对人情世态感悟甚深。因此,他们往往能够摆脱狭隘、偏颇和不必要的思想束缚,俯视人生,超越自我,走向豁达。思想上的解放使得他们得以进入宽松的生活环境、能够对人以真诚。豁达对于老年人并非高不可攀。豁达恰恰是老年人心理成熟、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标志。  闻名遐迩的号称"补白大王"的掌故专家,郑逸梅先生,一生著述六七百万字,出版单行本五十多种,95岁高龄时仍笔耕不辍。他在谈及养生之道时说:"我既无道家吐呐之术,也无释家禅定之方......我的养生之道也很简单,仅仅是不吸烟、不喝酒、生活规律化而已。什么都看得很淡,名和利,有的人攘夺奔竞,我却从不置身其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不贫不贱,岂不乐哉。"  中外知名的红学家,诗人俞平伯,生前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的处境更加危难,但他仍能平静如常,不时在家中打打桥牌,唱唱昆曲,高兴时还常到附近的小店中喝两杯。他坦然处世,"爱怎么活就怎么活,人就长生了。"他身体力行,因此活到91岁高龄。可见,当你的生活态度被豁达、宁静的心态所包容时,你就会有个好心情。  8.3.2 使自己不断产生幸福感  在一定程度上,幸福与人的欲望会构成反相关的联系。托尔斯泰说过:"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番话,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它是针对欲望越大,人生越容易至祸而言的。人的幸福和快乐缘于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但并非享有高官厚禄的人就必定是幸福和快乐的。前述"幸福"观中列举许多,这往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其实,很大程度上,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心中。  善于从积极角度看问题  喜怒哀乐忧恐惊原本一直伴随人意识的始终,人要是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能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世间事,不断变化,人要适应生活,而生活却不可能适应你,不愉快的事情在所难免。所谓,"气死"、"恨死"、"吓死"、"恼死"、"羞死"、"自讨苦吃"、"自寻烦恼"、"自作自受",都是说,人在遇到挫折时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心理平衡的最大敌人就是自己。  时常能够听到一些老年人,感慨人生苦短,会面有限,见一次少一次了。外出旅游又说:"出来一次少一次了"。总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观、消极情绪。如果遇到挫折时,能换个角度看问题,人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幸运和快乐。契诃夫在《生活是美好的》(对企图自杀者进一言)中说:"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①善于满足现状;②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他并举例说:"如果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依此类推,你就会感受到生活欢乐无穷。邱吉尔讲得更快活:"当我回顾所有烦恼时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临终时说:'一生中烦恼太多,大部分担忧的事都从未发生过。'"  我们依这种思路去考虑问题,那么老年朋友间不是见一次少一次,而是见一次多一次;出去游玩也不是玩一次少一次,而是玩一次就会拥有一次。多与少不只是一字之差,而是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自身的情绪是悲观还是乐观。少表达的是失去,而多则体现出一种收获的心态。  乐观,是一种对待事、物、人的积极态度。快乐是人的思想处于愉快时的心理态度,是乐观的表现方式。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快乐,但却可以做到永远乐观。乐观的人也会面对忧虑、愤怒、悲伤和痛苦,但这些情绪永远也不会击垮乐观的人。  香港名医陈存仁博士在其《乐天长寿辞》中写道:"健康要道,端在正心。喜怒不萦于胸襟,荣辱不扰乎方寸,纵有不治之疾,自有回天之功。毋虑毋忧,即是长生圣药;笑口常开,便是祛病良方。养生只此真诠,长寿无他奥秘。昔时七十已称稀,今后百岁不足奇。随遇而安,无往不乐,优哉游哉,同登寿域。"天津市河东区老龄委和民政部门,对五百余名离退休和社会孤老人调查发现,除少数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外,大多数属"老人健康族"。这些健康老人多在70-90岁之间,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过分追求高享受、没有过多的忧愁。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并善与人交往。可见,老年人淡泊名利,处事豁达,喜神在心,快乐随时可寻。  让心中青春永驻  30岁的人可以是80岁的心态,80岁的人也可以拥有30岁的心态。人拥有豁达、宁静、乐观的心态,就拥有了青春的心理。热爱生活 ,充满情趣,不断感到满足,生活紧张而又有序,保持心中的童趣等,这些都表明人的心理并未衰老。  老年人善于包装自己,也很有助于防止心理的衰老。那些不修边幅、不善装扮、精神萎靡的人显得比实际年龄更老,也更容易衰老。国外学者曾对1438名60-80岁平时讲究穿着打扮的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人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有的看上去甚至比实际年龄小20岁以上。美国许多女士到了七八十岁仍爱穿色调明快的衣服,追求流行色。正是这种对时尚的追求,给予老年人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自信感、满足感和活力感。  一位胡女士在退休时留下了一句话:"退休后我要打扮得比现在还年轻。"她认为,人老了为什么就一定要用一张蜡黄脸去对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打扮得年轻一点呢?年轻人可以通过衣着、化妆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老年人同样也能做到。她就这样从内心找回自己当年的青春 。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中说:"生活在和别的日子完全隔离的今日里",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生命就在生活里,过好每个今天才能使生命更有朝气、更有意义,也更增加幸福感。老年人不妨俏一点。老年人注意修饰和穿着,会在内心产生一种青春活力;经过打扮显现出端庄、大方、有风采,能使老年人产生"我并不老,我还年轻"的良性心理。老年人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情感。人在心情愉悦时,能够促进体内分泌有益的激素酶、乙酸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生化物质增强免疫功能,延缓生理衰老。积极的生活态度会通过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而穿衣打扮,保持爱美之心又会对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老来俏是使人不断体验到生活意义、不断产生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方法。  8.3.3 不要展示自己的病痛  老年人身体功能处于退行性变化之中,生病的几率增高,一经染上疾病极易影响情绪。有的老年人患病痛之后,总是向人不停地诉说自己的病痛和耽心。事实上,除了向医生介绍病情和与病友交流治疗保健的经验之外,多说于人于己均不利。  不断地诉说,就是消极自我暗示的不断强化,担心、忧虑、悲观、恐惧的情绪会成为你的主导心境;对他人也会构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当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烦恼时,应把宣泄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切不可见人就说,到处展示。  暗示的作用  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有时暗示会对人产生很大的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  有这样的人,他看到别人患了某种疾病之后,拿对方的病状与自己对照,越比较越感到自己似乎也得了这种病,四处检查、惶恐不安。尽管最后没查出病来,这种不必要的紧张也已经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的人本来没病,但过分的关注最终会诱发出病来。这就是暗示的作用。当人看到他人患病而过分关心自己时,是通过听对方的陈述,看到对方的病状,接受了由此而发出的暗示。自己不必要的紧张、焦虑,则是自我暗示的结果。还有个别人,接受了他人的暗示之后,四处查病,不查出病来不肯罢休,这种强迫性的行为就是心理疾病。而每个人的这种做法,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别人构成暗示。  有的人到处诉说自己的病痛,别人顺情说好话:"唉呀,不得了,你可要注意身体了。"或者"这两天你脸色不好,要当心。"等等,这会对他产生"我果然有病,别人都能看出来了"的进一步消极暗示,也就可能加重他本来并不严重的疾病。有的人尽管身体有不适,但坚持锻炼,别人说:"你这精神蛮好,"这也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常见一些人得了诸如癌症一类的病症之后,首先沮丧万分,随着心理的崩溃,病情急转直下。然而,通过积极的暗示,不断增强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战胜疾病的也不乏其人。  我岳父的一个老战友刘克,他在1939年16岁时参加革命,21岁入党,是二等乙级革命残废军人。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有3位亲人献出了生命。1975年老伴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1982年,天津水上公园发生沉船事件,他的女儿、儿媳、孙女同时遇难。他获悉后当即突发广泛性心肌梗塞,生命垂危。几经抢救,才脱离危险。作为事故最大受害者,在经历了巨大的悲痛之后,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积极配合有关方面率先做了亲人的善后处理。当他重新操持着为儿子再次成家立业,生活刚刚平静下来,沉浸在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时,癌症却悄悄而无情地向他袭来。1986年9月,他又被医院确诊为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面对死神的威胁,他丝毫没有退缩,他用几句形象的话描述当时的心情:和牺牲的战友比,我已是幸运的了。战场上几乎死过几回了,癌症还有什么可怕的?对癌症就向对敌人一样,敌人的刺刀抵住了你的喉咙,哪容得你再犹豫害怕,心中只有仇恨,没有退路,只有鼓足力气,奋力把敌人刺死,杀出一条生路。他横下心要和癌症斗一斗。在接受治疗积极争取康复的同时,他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过去忙于工作,失掉了许多学习的机会,现在他进了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文史、诗词,当班委、编校刊,参加书画展、文化知识竞赛、老年体育竞赛、参观旅游。他积极参加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他说:"延安精神是我战胜癌症的主要精神支柱。"在与癌症斗争的时日里,他常常忆起抗大二分校老校长李志民和孙毅两位将军关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身残志不残的教导。他以火一样的生活热情,一边同癌症斗争,一边撰写革命回忆录《青春战歌》、《到延安去》、《难忘抗大恩师情》、《延安精神使我成为抗癌明星》等二十余篇先后发表。在他患病的当年,他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离休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离休后又获得一系列的荣誉称号。1992年,获京津沪三市抗癌明星。1993年,全国首届癌症康复经验交流会上,被授予中国抗癌明星称号。1993年,个人临床资料及体会被收入《中国癌症康复经验集》。1995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1996年,被评为市康复会1994--1996年度红十字奉献有为志愿工作者。1996年,获齐鲁抗癌英豪称号。他的家庭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特色家庭"、"文明家庭",1997年又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他还被聘为欧阳询书法艺术学会理事,获得书法师职称,他的书画艺术作品多次参展、获奖、见诸报端。如果说人生旅途是苦乐参半的话,刘克的坎坷经历和接二连三的不幸变故所导致的挫折肯定会超过许多人。对于一个年过古稀,患癌症多年的老人,他始终信奉不向命运低头的信条,他不断地给自己发出积极的暗示。在与癌症斗争的同时,刘老绘制了一副有声有色、夕阳更红的感人画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在78岁时患过直肠癌,84岁时又患了胃癌,但他战胜了两次癌症,并一直工作到九十多岁。他的经验是充满信心,情绪乐观,精神上不服老,坚持锻炼,生活有规律。胡老的书房名为"不老斋",他每天清晨都打太极拳、八段锦,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乐观情绪与疾病斗争  任何暗示和意念总是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导致积极的暗示,使人充满信心和希望;消极的情绪只能导致消极的暗示,涣散人的意志。  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会与疾病打交道,老年人与疾病打交道的机会更多。当老年人不能顺利地进入自己新的社会角色,而又面临疾病时,会加重他们原有的挫折感,加深他们的无力、无助、无用感。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不但不利于身体康复,还有可能加重病痛。当人长期处于焦虑、压抑、惆怅、悲伤状态时,会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抑制神经内分泌物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一羟色胺、儿茶酚胺的传导"中介"影响作用,降低人体免疫功能,有损健康。而乐观的情绪不但有助于人战胜病痛,也有助于客观地面对现实,顺利地进入退休后的新角色。  当前,各种各样的心理疗法都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治疗理论,而各种不同的心理疗法的要旨都是要使咨客或病人保持乐观的心境。谁能使自己经常保持乐观情绪,谁就是自己的心理医生 。  《黄帝内经》指出,要"无恚嗔之心",要"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说的是,只要保持恬适愉快的心情,不忧怨,不生气,做到精神爽快,就是养心了。在古代以色列,贤明的老所罗门曾说过:"快乐的心犹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惟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惟一药方。美国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马·马尔兹谈及快乐时说:"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想得更好,干得更好,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灵敏。"可见,快乐的情绪可以激发人体组织的各种机能,振奋精神,战胜疾病。  我国古代的养生家们就提出"养生莫若养性",有的甚至用养性来代替养生。养性,指的是道德修养与精神修养,是健体养生的大境界。无独有偶,西方的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俄国心理学家克·柯克契耶夫说: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美国斯坦福大学智力研究中心发现:人在乐观心境下,大脑皮层特别活跃,因而更加聪敏;尤其是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满意的时候,他运用脑子的功效便达到了顶峰。乐观的情绪不但开发了人的智力,还提高了人的道德修养。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过:"乐观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我们不是由于抑制欲望而享受快乐,相反,我们享受快乐才能抑制欲望。"  疾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存在,很难说,只凭精神的力量就可以完全战胜他。但不要忘记,人本身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体,精神的力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机体的免疫力来抵御疾病的侵袭。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乐观情绪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祛病延年的灵丹妙药。  当我们丢开那种喋喋不休,而用乐观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疾病时,我们就能保持住自己的尊严,成为胜利者。(3)老化不是病  老年人查体时总会听到:微循环有问题、血管轻度硬化、骨质增生、胆固醇偏高、窦性心律不齐、传导阻滞、血粘稠度偏高、血压不稳等等提法。医生的职责就是查病、治病,你的各种指标偏离正常,他就要使用一个医学名词给你标定,就要给你开药、告诉你有关的注意事项。有些老年人也会自我感到体力、精力不如以前,腰腿僵化,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等。结合医生的忠告就认为自己有病了,到处求医问药,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吃,搞得自己惶恐不安。  有病当然要治病,没病也应注意养生保健。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出现退行性变化,人体出现老化是正常的,并不表明已经发生了疾病。单纯的血管轻度硬化,记忆力减退、血粘度偏高,窦性心律不齐等等,不构成疾病。如同老年人白发、脱发、耳聋、眼花一样,谁能说这些都是病呢?谁又会为此而焦虑不安呢?当然,老化造成了器官机能减退,如果不注意养生锻炼,任其发展也可能成为病症。老年人保持乐观情绪,调摄养生,就是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而如果仅因为老化就惶恐不安,四处诉说,不断给自己消极的暗示,那可就是没病找病了。因此,老年人面对老化现象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以待。  8.3.4 勇于对待不幸  喜、怒、哀、乐、忧、恐、惊,谁都离不开七情六欲。七情不和百病丛生,七情反应的强度和方式既与出现的刺激源有关,更与人的道德修养、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关。  人在一生中不知何时就会遇到某种不幸的事件,如,意外的伤病、亲人的故去、个人的荣辱升衰等等。少年时遇到不幸,有父母扶助;青壮年时遇到不幸,则紧张的工作和未来的希望会淡化心中的悲痛;老年人则更多地需要依靠自己的豁达、冷静、乐观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态度来帮助自己解脱。  有人用多事之秋来比喻老年人的生活,这虽然显得有些悲哀、低沉,但也确有些道理。老年人已经开始从自己人生的顶峰向下滑行,有些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生活和心态,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有的老年人会因自己的伤病而加重心理的恐慌和无助感。还有老来失伴,挚友作古,更会使人悲伤。以及其他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和意外刺激,这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老年人都构成了强烈的精神创伤。如果,面对不幸痛心疾首,悲伤无度,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伤身损志,使不幸事件得以扩大。  美国心理分析家史坦丝博士在《论失落》一书中写道:"人有脆弱的一面,生命也一样,只要活着,我们就难免遭逢失落--小到丢掉一个布娃娃,大到失去父母;有些是我们的责任,有些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幸好,人有坚强的一面,生命更是如此。......少了心爱的布娃娃固然还要活下去,痛失父母也一样。......脆弱是人性,坚强也在你心中。"有位女士,在其夫癌症去世后,悲痛欲绝,茶饭不思,哭泣不已,儿女亲友多方劝慰无效,此后不久,这位女士也患病去世。另一位女教师,退休不久即患了轻度脑血栓。经抢救治疗基本康复,医嘱其应加强锻炼以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可她就是振作不起来,生怕旧病复发丢掉性命,不敢活动、不敢看书,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日益憔悴,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祖国医学认为,悲则伤肺、恐则伤肾,七情失调,伤及脏腑。  前一位女士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后一位女士被恐惧束缚不得解脱。悲哀、伤感、不安、 恐惧等消极情绪是老年人养生之大忌。这种消极情绪持续的时间超过一二个月,就可能构成一种病理情绪,会使得人心情忧郁、缺乏生活兴趣,导致自我放弃的心态发生。因此,原有的生活不幸还会引发出新的不幸。可见,有时不是不幸找上门,而是消极的心态导致一些人"祸不单行"。  清代医学家程履新指出:"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须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之,时者不悟,徒恃医药,则轻者增重,重者乖危矣!"人若能以豁达、乐观的心境面对各种不幸,则能保持做人的尊严,有助于最终摆脱不幸。在这里良好的心境不仅是一副良药,更是一种修养的自悟和自我人格的超越。例如,官至太史令的司马迁,由于有了"不羡千金买歌舞,一篇珠玉是生涯"的心境,虽被处以腐刑,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史记。  有位叫莫若凡的老先生,1978年退休,1981年患了严重的肺病,连续几天大口吐血,多次昏迷,医院诊断为晚期两侧空洞型咯血型肺结核。当时,身体极度虚弱、骨瘦如柴,亲友们都感到他希望不大了。但他经过最初的紧张、焦虑之后,确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科学地对待疾病,身体很快康复。过了几年,大儿子患病去世,老年丧子,他和老伴陷于无限悲痛之中。他每天不间断地阅读各种报刊、书籍,从中汲取振奋自己的精神力量,摆脱了丧子的痛苦。又几年,老伴患病去世。纯朴、贤惠的妻子,是他相依为命的好伴侣。丧妻之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悲痛,有时通宵达旦地在庭前踱步。他逐渐认识到,悲哀也是一种能量,在心中郁闷久了,会导致精神的崩溃。因此,应当让悲哀以恰当的方式释放出来。于是他选择了写诗以排遣悲伤,寄托哀思。他把痛彻心脾的悲怆凝聚到十余首悼念亡妻的诗里。一首首诗, 使椎心泣血的悲戚缓和下来。  他感慨地说:"80年代我屡遭不幸。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经历了患病、失子、丧妻的一系列不幸,精神打击像排浪般袭来,要置我于死地。但我并没有被击垮,我凭借坚强的毅力和感情调摄度过了层层难关。我现已跨入高龄期,但身体尚健,精神矍铄,生活充实,安度晚年。"  莫老先生面对接踵而来的不幸,表现出老年人应有的气度、豁达和乐观。这一切都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试想,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能如此乐观,如此坚强吗?  8.3.5 老年人"自我解脱"法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之后,虽然可以做到与世无争,但老年人也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有的矛盾和挫折。即使是再豁达、乐观的人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关键是他们能够做到不被消极的情绪所左右,能尽快求得心理上的自我解脱。无论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经历,每个人都要摆脱过去,才能走向未来。老年人科学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摆脱情绪上的困扰就是老年人的"自我解脱"之法。现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供参考。  (1)"自我解脱"十三法  各法可因人而异:  ①返老还童法。经常回忆童年的趣事和朋友,拜访青年时代的故友及师长,可故地重游,旧事重提,让童真、童趣净化人的灵魂。  ②时间淡忘法。遇到不愉快的事,为避免发脾气,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可采用"无为而治" 的办法,先放一放,让时间使自己逐渐转变。有些经历必然会使人产生痛苦,重要的是留给自己时间。  ③自我宣泄法。遇事采取不伤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方式,可通过某种积极的活动,也可在无人处大喊一通、痛哭一场 ,以恢复心理平衡。特别是性格内向、情绪忧郁者,当遇到不愉快时,应学会主动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以保护自己。  ④善交朋友法。真心朋友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的重要保证。每个人都应交几个知心朋友,主动建立起自己的心理支持系统,当遇到挫折时,可向朋友倾诉。  ⑤情绪转移法。心情不愉快时,不要钻死胡同。有些事情在想不通时,不妨索性暂时放下,先去干点愉快的事,或在海滩漫步,在崇山峻岭中跋涉,或观日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会使人平静,适度的疲劳会使人忘却烦恼。  ⑥精神寄托法。坚持读书、看报,书写、绘画、运动、音乐,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使自己在为社会服务、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使晚年生活更充实。  ⑦改变环境法。当面临某些环境、事物和人而产生不快时,当睹物思情引起悲伤时,可通过改变环境来调整情绪。如避开某人、调整居住环境、改变家具的摆放位置等。  ⑧自我肯定法。有时人会因某事的不成功产生自责感。《悲痛时刻》一书的作者伯莎·西莫斯说:"在一次失败后降低对你自己的要求将大有裨益。记住,在悲痛的危机中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和依赖性是不会持久的。这些感觉只意味着你是人类的一部分。"因此,人应放弃自责,而应肯定过去的努力和今天的认识。  ⑨知足常乐法。老年人恰当地给自己的生活目标、生活角色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追求生活,不过多奢求,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满足的状态。  ⑩直面现实法。当人经历了不幸,心理面临挫折时,常会产生躲避现实的念头。躲避的不但是痛苦,还有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领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创造幸福时,或许能在过去的不幸中看到生活的意义,总结出人生的经验。为了未来,人应当面对现实,适应生活 。  ⑾松弛神经法。一个人若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身体就会受到精神和机体两方面的消耗,降低人的应激水平,导致能力的降低。因此,老年人不可过于紧张,要张弛有度,可通过及时的休息、睡眠,以及从事各种兴趣、爱好活动来松弛自己的神经。  ⑿生活肯定法。当人经历过大的不幸之后,不要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只要善于从不幸的境遇中及时发现与己有利的积极因素,就能够使人尽快振作起来,及时摆脱消极的心境。  ⒀意志锻炼法。意志是自尊、自信的前提,是战胜困难的保证。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良好的生活习惯、始终如一的生活态度,都体现出人的意志力。  (2)"六然"怡心境  王夫之(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晚年隐居著述,提出了著名的"六然"修身格言,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这对老年人修身养性,大有裨益。  ①自处超然。自处有两层意思,一是独居生活。老年人随着子女成家立业,单独分过,随着配偶的故去,有些老年人可能在一段时间要单独面对生活。老年人离群索居,造成自我封闭,容易性格孤僻,这显然不利于身心健康。但是,如果在一段时间里能有效地调整自己,从孤独寂寞中享受内心的宁静,这就是自处超然。  另一层意思是,人在对待生、老、病、死和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时,能悦纳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包括机能的衰退、境遇的变化,顺乎自然,不自责、不后悔、不怨天尤人。采取超然达观的态度。  ②处人蔼然。蔼然,即和蔼、和气之意。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一些纠葛和不快,有的人会心生疑窦,常生一些偏狭的念头,认为别人冷待了自己,多心子女嫌弃自己,并为此与他人发生争执。这样做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很不利的。人与人相处应多理解,谅解,宽以待人。若能常以"处人蔼然"的态度来解决人际关系矛盾,有助于经常保持乐观心态。  ③无事澄然。澄然,即清澄、安宁之意。老年人时间的自由度较大,应妥善安排好自己的闲暇时间,并学会从宁静、闲逸的生活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如果心浮气躁,自处则不宁,无事则烦闷,那就会"无事生非",失去了心理的平衡。无事澄然,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  ④有事斩然。斩然,即决然、果断之意。当人面临一些躲不开的矛盾时,长期犹豫不决,矛盾困惑,会加大人的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当问题找上头,久拖不决就不如决然果断。处事斩然有两层含意,一是使问题迅速解决、告一段落;另一是,实际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但从内心把自己与事件的关系确定下来,给自己一个说法,不再受搅扰。有些矛盾、问题解决不了,就不如暂时回避,保持心灵上的宁静,岂不有益于修身养性。  ⑤得意淡然。淡然,即恬淡、平静之意。老年人都经历了各自生活的峰巅,大都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孔子说,老年人"戒之在得",告诫老年人不可对身外之物有过分的留恋和追求。老年人很少会像年轻人那样容易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老年人在闲暇活动中,通过各自的兴趣、爱好,发挥自身特长,在新的生活领域中,找到了乐趣,取得了成绩,产生得意、欣喜之感。这时就需注意到对这些"得"绝不能欣喜若狂,而应淡然处之,在宁静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就像细细地品味一杯老酒,醇香而不醉人 。  ⑥失意泰然。泰然,即平安,安定之意。老年人的失意感大多与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有关,当然也会受到退休后生活待遇变化的影响。"历尽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老年人经历了大半生的荣辱兴衰,体悟到人间冷暖、世态沧桑,他们的生活信念愈加坚定,而对具体生活目标的追求,已从激烈转变为平稳,因此,他们能够做到失意泰然。  老年人若能做到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还会有什么烦恼困扰呢?  9.人际关系调整与老年心理适应  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全部发展的一个最简单的原则。他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人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友谊、理解、爱情,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被他人所接纳。  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人是"乐群"的"动物",总是要与人交往,并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在交往中,满足彼此间友谊、友善、爱情、关心、归属的需要,丰富人的感情。反之,一个人要是离群索居,就会陷入孤独寂寞、感情枯竭的泥潭。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老年人的人际关系会在调整之中重新确立。老年人正确进入角色,及时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使自己在遇到心理挫折时能够及时得到他人的支持,有助于身心健康。  9.1 老年人应有自己的朋友  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三个社会交往圈子。这是,以血缘和姻缘关系组成的亲缘关系,由家人和亲戚组成;以同乡邻里组成的地缘关系;以职业、兴趣、爱好组成的业缘关系。这对老年人来说,也不例外。不过,随着老年人退休,生活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家庭,亲缘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以社区为主的地缘关系会得到加强;在原有的业缘关系中除能继续保留的友谊之外,许多老年人都围绕兴趣、爱好,建立和发展了新的友谊。这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很有意义的。  9.1.1 友谊益于健康  美国著名精神病专家雷德福·威廉斯教授研究发现,易怒和愤世嫉俗的人比那些性格沉着冷静、信任他人者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4倍。对他人不友善、缺乏友谊者更易卒。这是因为充满善意的人,一俟被激怒和心烦意乱时,体内的副交感神经就不失时机地发挥作用,使人很快心平气和。而不友善,嫉妒心强和总不信任他人的人,往往情绪暴躁,傲世轻人,动辄怒火中烧,大发脾气,产生敌意心理和挑衅性行为,从而引起体内肾上腺素等应激素大量释放,使人音调高亢,吸吸急促,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肌肉绷紧,用以应付可能降临的各种不测。由于冠状动脉急剧收缩,血压大幅度上升,加之这些恶劣情绪还会使血液粘滞性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加强,进而使心脏难以不断地充足地供氧,时间一长,心脏、血管就容易出现问题。  日本有学者认为:"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人难享大年。"古罗马则有这样的谚语:"多交一个朋友,我多十年寿命。"有歌曲中也这样唱道:"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 美国有学者对1730名年逾80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好交朋友的占83%以上。因此,得出了"长寿老人朋友多"的结论。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揭示--友谊益于身心健康。  这是因为:老年人朋友间的交流,使人感到友善,促进了良好情绪的发生、发展;朋友间的交流,沟通了信息,使人常对生活抱有新鲜感,使大脑处于灵敏、激活的状态;朋友间的交流,使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得以形成和发展,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朋友间的交流,使他们互相关心、爱护,互相帮助、支持,经常感到自身的价值,克服了失落感。因此,拥有友谊的人就拥有青春。  9.1.2 交友勿分贵贱  庄子在《逍遥游》中主张: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的人生态度。他以自然万物的不同天性作比喻。日月星辰移,江河泥沙奔,人与天地相适应。听其自然,与世无争,逍遥复逍遥。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生活啊!可惜,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现实社会中利益的纷争,生活的竞争,把人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享有不同的身分待遇,社会把人分为贵贱不同的三六九等,这往往构成人们交往的障碍。  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感到过去的下级不再上门了,以往的一些所谓朋友不再往来了。即使是"平头百姓"回到原单位,那些徒子、徒孙们也都忙得顾不上说话了。  从人际关系的总体看,"人走茶凉"并不奇怪。但有些老年人却因此而感到心理的失落和生活的悲凉。其实,这也很正常。你过去交的许多人,不过是业务上的伙伴,是利益关系、利用关系,缺乏真正心灵上的交流。遇到这种事,你用不着去责怪谁,谁也没有责任,生活就是这样。一个豁达的人是不会用那些于事无补的指责、埋怨使"朋友"变为"敌人"的。 摆脱失落、孤独的最好办法是退休之后再交一茬新的朋友。在保留那些能够继续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自己新的人际关系圈子。  天津市著名的支教模范、退休三轮工人白芳礼老人,在84岁时自豪地说:"做老人真好。" 这种感怀,只有那些经历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领悟到人世间是非曲直;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获得了身心的自由和宁静,对生活抱有豁达态度的老年人才能发出。人若能以支教模范白芳礼那样的豁达心态去与人发展关系,无疑会做到"处人蔼然",建立真正平等的友谊,使人感到生活的价值。  不攀附权贵  退休后生活的主旋律是宽松,退休后交友的宗旨是心理上的沟通和支持。在过去几十年的生活中,受名利之影响,有的人不免要费尽心机,为了自己的前程想方设法去铺设一张"网",起码是想有了好事时会有人想着自己、关照自己;有的人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赢得他人的欢心,从不表示个人的意见,即使是违心的也无条件地服从,做了多少年的"工具";有的人丧失了个人的人格和尊严,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等等。人世间争名夺利,丢掉的是心灵中的那片净土和思想的自由。正因为人在追名逐利时煞费苦心、备受煎熬,名利并未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所以,一些老年人在退下来之后深有体会地说:"这下可思想解放了,不用再看着谁的脸色说话了。"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老年人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能够淡泊名利,追求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宁静。淡泊指的是恬淡寡欲,《老子》中有句:"淡令其若海。"淡是安静貌。《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句:"泊乎无为。"泊是怡静之意。淡泊不是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消极,不是壮志难酬者的自暴自弃,也不是庸碌无为者的自我安慰。淡泊是波澜壮阔之后的宁静,是对自然和人类本性的归复,是一种大境界。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是只有对功利性目的淡泊了,才能确立远大的志向。  老年人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宠辱不惊,悉由自然,何必要再去仰人鼻息,攀附权贵呢? 退休者之间的身份差距,比过去要小得多,彼此间交往的重要基础是思想上的自由和平等。无论你过去有着何等的身份、地位,能够平等相待,才可彼此交往。  不居高临下  有的人过去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退休后如果抱定过去的身份,那是很难真正适应退休生活的。人到老年,人生旅途的步伐已从过去的急匆匆,变得稳健、从容了。让你再去眼睛向上,毕恭毕敬地服从谁,违心地再去顺从谁,你肯吗?同样你不放下架子,别人也不肯与你交心。退休之后,人无贵贱,只有年龄大与小。在开拓新的生活时,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时,眼睛向下,和比你社会地位低的人交往,和自己一样老或更老的人交往,是很容易的。  本人的母亲是1938年参加工作的离休干部,上个世纪80年代搬家时,她总担心换了新的居住环境,离老同事们远了,与人交往困难了。可搬到新址后,很快就与周围的人融洽相处了。原来,人与人之间有许多相近的关系,接近的工作性质、接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相似的家庭情况、共同的兴趣和爱好等等,使她很快就与周围人熟悉起来。这些人中有地位比她高许多的,有相接近的,有过去的下级,还有邻居、家庭妇女、门口摆摊卖早点的等等。尽管每个人原来的身份、地位不同,但老人能彼此平等相待,生活就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交谈起来分担彼此的快乐和悲伤。生活中经常相互照应,几天不见就想得慌,谁有了病总有人去看望。因为到处有熟人,见了谁都要打招呼,谁都会与你热情地说上一席话,说起话来就乐而忘返了。尽管有时感到有点累,但老人精神上很充实。  这种基于地缘和业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交际群,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纠葛,用不着再去戒备,想说就说,想笑就笑。说错了,说过了,顶多也就毫无顾忌地争执几句,不怕得罪谁,也得罪不了谁。老年人一旦产生了对淡泊大境界的追求,生活中就会从容、快乐,人与人之间也就能够坦诚相见了。彼此间没有了那种礼尚往来的人情负担,都多了几分有难相帮的义气。难怪,做老人真好。  矛盾过去可以是朋友  美国一位政治家曾说过:"战斗过去就是朋友。"这体现了政治家的胸襟,更体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的价值观。在这里不同人、不同政治集团、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与和都是依据自身的最大利益而确立。  年轻时,你争我斗,少不了明枪暗箭。感到自己被人伤害了的,有时会寻机回敬对方,感到自己伤害了别人的,除却良心上的不安之外,可能还要心生戒备,小心度日,生活并不轻松,让人心累。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生活归于淡泊、平静,他们对过去的一切看得都很透彻,也能够理解、谅解对方的立场和做法。其实,许多人并不坏,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和办事情的立场不同罢了。鲁迅有一句诗:"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会,是很难对过去的恩怨"相逢一笑"的。可老年人,他们告别了过去的纷争,没有了眼前的利害冲突,是能够做到与人为善的。  有两位老先生,过去在同一单位工作,为了各种各样的事,两个人闹得十分不愉快,并导致子女之间也很冷漠。离休后,两人是老年大学中的同学,都学习了书法和绘画。高雅的兴趣陶冶了人的情操,两个人一同上下学,在家习字作画也经常切磋技艺,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在老年重新成为好朋友。现在看来,过去的恩恩怨怨都成为笑谈,是那样不值。  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过去的业缘关系,对老年人是一笔财富。如果我们抛开过去的不快,谁都可以从中发掘出新的交往方式和内容。结交新朋友时,不必丢掉老朋友。  9.1.3 谈天有助平衡  为什么许多心理学家,医学家都主张老年人不要封闭自己,要交一些朋友呢?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构成了心理上的相互支持。这种社会支持系统常常帮助人度过心理挫折造成的困惑,给人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有学者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之后,逐渐退出原来工作的社会环境疏远了原有的朋友和同事,社会角色的转变使老年人原有的交际圈子不断缩小。与此同时,老年人与邻里交往的频率呈升高趋势,不仅高于一般的亲戚,甚至高于分居的子女。这是因为,老年人居住相对稳定,长期共处,邻里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取得认同,相互有充分的信任感,为感情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针对老年人社区活动频率增高的特点,为了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寂寞感,给老年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场所,上海市建立了遍布全市的1200间"老人谈心室",迎合了老人倾衷肠、解烦恼、交朋友的心理愿望。10多年来做得红红火火,使人眼前一亮。  聊天如同琴棋书画、钓鱼、养花一样,对人们身心健康非常有好处。因此,国外便应运而生一种专陪老年人聊天的"计时工"职业。老年人退休,不论你怎样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论你怎样超脱、豁达,但你仍生活在社会上,社会上的种种变故不免会或多或少地对人产生影响。老年人也不免产生一些烦恼和不快,因此,老年人需要相互间沟通,通过聊天来获得心理平衡。  聊天有助于观念更新  据报载,山东烟台南山公园的栖云阁前,每天有十几位从不同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年人,来这里一边登山锻炼,一边聊天辩论。他们从国内外大事到生活小事,凡看法不一就要辩论一番,直到是非清楚。  老年人看到社会上不尽如人意的社会现象,或者自身感到不如意,要不怨天尤人生闷气,要不信口开河发牢骚,或者随意贬斥、否定,这样做,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都没有益处。而几位老年朋友聚在一起,不拘形式地侃一通,争执一番,集思广益,沟通了信息,开阔了思路,活跃了思想、更新了知识,也有助于澄清是非。老年人退休了,可并没有退出社会生活。经常这样的聊天、交流,有助于观念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聊天有助于家庭和睦  幸福、和谐的家庭生活,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每遇到身体不适,老夫妻之间发生误会,代沟所造成的亲子之间矛盾等等,常会使人产生挫折感,感到苦闷和不满。这种消极情绪如任意发展,必然影响老夫妻关系,影响亲子关系,引发出新的矛盾。长期闷在心中又会使人产生焦虑、愤怒、委屈等消极情绪,会引发各种身心疾病。  这时,老年人际关系这个支持系统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了。不能和老伴、子女诉说的不满和委屈,可以在朋友间诉说。放放怨气、发发牢骚,通过别人的劝解,调整了自己看自己的角度,甚至理解了他人的做法,找到了自身的不足,恢复了心理的平衡,再去面对亲人,当然有助于家庭和睦、团结。例如,有对老夫妻,因生活琐事彼此搞得很紧张,谁都不肯先低头,各自生闷气,心情压抑。老年朋友在聊天中都分别批评了双方,使他们先消了气,再"和稀泥"把他们"粘"在一起,一场愁云顿时消散。  聊天有助于开发智力、增进健康  人们在聊天、谈话时,需要用脑思考,这对于大脑功能,无疑是一种锻炼,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脑过早老化。人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脑细胞代谢产物褐色素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而锻炼身体,科学用脑,则是减少这种积累的重要途径。历史上许多文学创作和发明创造的灵感,就来自于好友之间的信息沟通。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形成、发展,多源于聊天这种不间断的思想交流,知识互补,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聊天是自身的宣泄,可疏散郁结。对于性格内向,情绪抑郁的人,聊天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暴露情感,获取别人理解、帮助、支持的重要机会。聊天使人精神通达,四肢血脉舒畅,郁闷之气从内心发散,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有谚语说:"气气恼恼成了病,嘻嘻哈哈救了命;笑笑说说散了心,憋憋闷闷伤了身。"说的就是聊天谈心与精神修养的关系。  聊天使人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人退休后有时会产生去势焦虑,产生无用感,这会加速老化的进程。许多人在进入老年之后,都变得比过去爱唠叨,希望有人听自己讲话,也乐于听别人讲话。当老年人一无所长,不能再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时,却有人乐于和你交流,乐于听你讲,也乐于向你倾诉,使你重新感受到被别人需要和尊重,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我们对别人有多重要,全赖我们肯付出多少,朋友来找我们,愿意跟我们在一起,给我们尊敬和温情,这样一来,我们无论在什么年纪都会有被需要的感觉。"老年人彼此间的需要,不是出于实际的物质利益,更多的是出自友谊和同情。因此,老年人保持一定的友谊关系,有人乐于同你分享快乐,共担忧愁,你就会感到自身的价值--你仍然能给别人提供帮助,你仍然被别人需要着。  几个老年知己,聚在一起,心事不藏,坦诚相见,快乐分享,忧愁共担,畅所欲言,消除苦闷,增添信心,岂不快哉!  9.1.4 忘年交可得  一般来说,青年人多与青年人交往,老年人愿与老年人交往,同一年龄段的人之间容易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不同年龄段的人交往至深,对双方会更有益处。  人们把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称做"忘年之交",又称"忘年交"。《辞海》解释,"忘年交"是"年辈不相当而结为朋友"。《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赞赏,因结忘年交。"中国古代男子20岁,称为弱冠。南乡范云赏识何逊的试卷,范云岁数已不小了,故二人结成友谊,被称为忘年交。  在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人物结为忘年交。如东汉的孔融和祢衡,唐代的陆贽和张镒,宋代的钱惟演与梅尧臣等等,都留下许多传颂至今的佳话。唐朝诗圣杜甫有诗曰:"人生交契无老少,论心何必先同调。"可见,杜甫在人际交往关系上持非常积极、开放的态度。交不分老少,心何必同调,只要接触了,就是有益的,就是交往的开端。有些人把年龄差距视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自己先画地为牢,那当然无法相互沟通了。  忘年交对双方都十分有好处。人类的进步,在于经验的代代传承,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在开明的老年人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年轻人的身影。时间长了,年轻人可以从老年人身上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减少生活中的弯路和失误。反过来,老年人可以从年轻人身上得到许多新的知识、了解许多新的观念,避免自己因年老而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而且多和年轻人交往会使老年人"忘年",萌生童心、童趣,产生愉快、轻松、乐观,充满希望的情绪,从而使自己保持心理的年轻和思维的活跃,焕发青春活力,驱走老年疾病。忘年交犹如醇和的美酒,更像悠扬的乐曲,沁人心肺。而且忘年交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相比,有时会更具理解和相容性,更容易使人感到自身的价值。  忘年交的障碍是"代沟"。社会关注代沟的存在,承认各代之间的断裂,承认每一代人都将经历科学发展不同的世界。但这种承认绝不只是意味着年轻人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进步,各代之间的变化就是一种新秩序。因为,青年人从本质上还处于学习、发展的阶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去建设。如果放弃了学习、发展的前提,单纯凭热情去作为,就有可能出现破坏性的释放。  代沟是两代人之间,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区别。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代沟形成的年限在缩短。代沟体现的不是老年人的落伍,不是青年人的轻狂,不是生活的冷峻,它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了人类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思维方式连续性的中断。试想,一代人和一代人之间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没有变化,社会怎么进步呢? 然而,"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塞涅卡)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说,代沟发生在时代的先行者与落伍者之间。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落伍者中有因循守旧的老年人,也有浅薄、幼稚,执拗于时尚、新潮而不能脚踏实地的年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代沟不是必然地发生在所有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然而,代沟的出现毕竟在社会范围内为两代人、三代人之间的沟通带来了困难。但代沟并非不可逾越。正如一首诗中所说:  它是弥合代沟的良策,  它是跨越代沟的金桥,  那就是两代人之间的忘年之交。  老年人不把今昔只作简单化的比较,  避免硬要年轻人只钻老的套套,  年轻人明白继承优良传统的重要,  不把历史割裂而将过去忘掉;  两代人都能立足现实,  把一切都放到今天来做探讨。  有些老人在阅历、经验和智慧方面确实存在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与年轻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摆出一副老气横秋、正襟危坐的架势,总是表达出不满、担忧、批评的情绪,这就无形中关闭了与年轻人交流的大门。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巴金老人对青年人的态度,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一次,他在评价一位青年作家时这样说:"她脑子里并没有资历、地位、名望等东西,我在她的眼睛里也不过是一个小老头子。这是新的一代作家。她(他)们昂着头走上文学的道路,要坐上自己应有的席位。......我喜欢他们,由他们来'接班'我放心,'接班'二字用在这里并不恰当,绝不是我们带着他们、扶着他们缓步前进;应当是他们推开我们,把我们甩在后面。"巴金老人是完全有资格"教训"年轻一代应该如何的,但是他没有,他觉得应该给年轻人一定的空间,应该让他们有新的接受教育(包括自我教育)的方式。他心态平和、健康,如此的金玉良言,对年轻人是大有裨益的,而他们肯定也是闻之必喜的。  结为忘年交,关键是在平等、真诚、互解、互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交往关系。拥权自重、倚老卖老、少不尊长、轻视历史的人,是难于结成忘年交的。老年朋友不妨试一试,拓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寻找自己的忘年交。  9.1.5 独处亦能自乐  在老年人交友这个问题中,提出独处亦能自乐,是不是与前面的观点相互矛盾呢?其实,老年人喜欢热闹、喜欢交流,同时也希望清静。而且,人到老年,也开始明白,如同痛苦、失败、失落一样,孤独、寂寞,也是人生不可回避的调味品。人生若总是一片喧嚣,岂不没了味道?善待它们,就是善待真实的人生。  独处不是离群独居,独处应是聚合后的分离,是喧嚣后的宁静,独处是感悟生活,是在自我充实、自我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自处超然"。  离群索居不利健康  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有的人老年丧偶,子女分居,身体退化,生活态度愈发消极,缺乏生活兴趣,自我封闭,不愿与人往来,伴随着悲观、孤独、寂寞的消极情绪。这样时间一长,加速了大脑功能的退化,而且极易引发老年痴呆症。  离群索居、自暴自弃、悲观厌世何以会让人多病早衰呢?现代医学证实:人与人的交往可抑制下丘脑区的活动,降低乙酰胆碱,氢氧茎皮质酮和儿茶粉胺的分泌量。这些生化物质能使人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并出现其他症状。由于离群索居的孤独者的下丘脑区活量增强,加速了上述有关物质的分泌,影响了血压、心跳和情绪,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和白血球抗御疾病的能力,致使人多病而体衰。  因此,这里讲的独处,绝不是离群索居、孤芳自赏和悲观厌世者的独处。  喧嚣与寂寞是生活中交替出现的音符  不同的音符,恰当的组合,就构成优美和谐、动人心弦的乐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聚合与孤寂,使得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情趣。  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往往疲于奔命,生理和心理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许多人都向往田园村野的安宁,享受独自的清静。这样的愿望,显然不同于离群索居者的孤独,而是在主动调节自己的生活。  老年人相聚,天南海北、嬉笑怒骂,其乐融融之后,还要归于平静。人若整日在人群中周旋,必然会使人感到厌烦和负担,而独处之境则成为调节情绪的必需。老年人的情绪若长时间处于亢奋之中,过度兴奋和大喜,同样会引起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把独处与失意后的孤独、寂寞感混为一谈,这显然有失偏颇。老年人的朋友相聚之后,能保持一段独处的时间、寻找一个独处的空间,细细品味同伴交流时所获得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真是快乐无穷。  拥有朋友的人,还要善于独处。  在独处中感悟生活  不论你是自己寻找安静,还是生活把你抛向独处的境地,在独处中都会使人感到孤独和寂寞。但是,孤独和寂寞并非是消极的。乐观是一种生活态度。快乐则是一种内心体验。乐观的独处,也可以从中寻求人生的快慰。  海明威有半生一人躲在古巴海滨,刻画着笔下的人物;陈景润把自己关进斗室,从一麻袋一麻袋纸中寻找数学宝塔上的那颗明珠。他们独处,却不孤独和寂寞,更不消极、痛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精神生活的充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会使自己的生活充满色彩。尼采说过:"你生活在孤独里时,像在海里一样,海载着你。"独处时的孤独赋予人更多的时间,更自由的思想环境,让人可以在思想的空间里自由的驰骋,去探索生活的真谛,进行心灵的对白,在灵与肉的对抗中寻找自己。  孤独和寂寞有时确实是痛苦的,但这却使人冷静地思考生活和自己。意大利的索菲娅·罗兰深有体会地说:"在寂寞中,我正视自己的真实感情,品尝新思想,修正错误。我在寂寞中犹如置身在不失真的镜子的房屋里。"她还说:"缺少了寂寞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孤独使人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头脑的充实和心灵的自由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充裕的时间,学会独处,善于在孤独、寂寞中品味人生、感悟人生,享受到的是更高人生境界中的恬淡、宁静和充实。  内心充实的人,能够享受孤独和寂寞。  在独处中调整自己的情绪  离开了具体的人和事去谈交往好还是独处好,就过于抽象了。总的说,人与人之间应建立积极的交往关系,但有时人也需要独处。可以使人冷静地进行自我调整。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处于焦虑、紧张、忧郁、强迫等消极心理状态之中,对其进行心理调整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譬如,指导他们在知心好友或家人中进行交流、倾诉、适度宣泄,使社会支持系统尽快发挥作用。在必要的心理指导之后,又要为他们留些"家庭作业",要求他们独自思考,调整自己的思路,最终获得心理的平衡。一段时间的独处、调整、静思,是使他们确立新的认识、恢复心理平衡的必要条件。    9.2 老年人家庭人际关系的调整  老年人生活的中心转向家庭。家庭生活的和睦与否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日本人口调查表明,3172位百岁老人的共同特点是"家庭成员和睦相爱"。江宁县的18位百岁老人都生活在四世或五世同堂的和睦家庭中。老年人都有安享天伦之乐的愿望。为了营造美好的晚年生活,子女晚辈们要尽孝道,关心、爱护老人,老年人亦应明确自己的角色,付出自己的努力。  9.2.1 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和需要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把家庭比喻为一个三角形,夫妻各为一点,子女是另一点,三点连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比只有夫妻结成的直线更稳固。因此,稳定、和睦的家庭,每个人都应占据自己的位置,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  家庭中老年人角色的调整  老年人应该看到:第一,随着自己工资收入的减少,自己已从家庭中主要收入者的地位变为次要收入者。过去自己养活一家人,而今退休金很可能刚够自己花用,甚至还要晚辈们补贴。  第二,过去自己只是父母的角色,而今已是公婆或岳父母的身份,可能还是祖辈长者的身份。也就是说,在原有家庭三角形之外,又形成了新的三角形和其他的关系。再像以前那样思考和处理问题,很可能就行不通。比如,对待儿媳、女婿就不同于对待儿女那样简单、随意,往往需要更客气更周全。只有经过一段磨合,相互适应之后才能真正地相互接纳。  第三,过去你的经验和观点很可能对于子女发挥较大的影响,而今天你的知识经验在许多新事物面前可能显得陈旧过时,而子女们那看似幼稚的观点、做法却迎合社会潮流。自己老了倒要向子女们学习了。  第四,孩子再大在家长眼中还是孩子,父母习惯了叮嘱孩子生活琐事。而如今子女已成了父母,他们也具备了家庭中的双重角色,再那样千叮咛、万嘱咐,只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逆反。  随着自己上述角色特征的变化,老年人似乎应该有更多的放手,家庭生活中也应该引入更多的民主。  第五,面对空巢的两人世界。随着子女的长大,上学、工作、结婚、离家,一些独守空巢的老年夫妇会发现,伴随着孩子成长而来的不只是欣喜,还有孤独和忧伤。这就是所谓的"家庭空巢综合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情绪上出现持久、强烈的郁闷、悲哀等消极情绪反应;在认识上会因过去有对不起孩子之处而感到自责,或因子女忙于自己的事而感到强烈的失落;在行为方面变得不愿意与人交往,活动兴趣降低,食欲不振和睡眠障碍等。  老年人的空巢家庭具有普遍性,而出现"家庭空巢综合症"的老年人只是少数。老年人只要面对空巢的现实,积极进行心理调节,构筑充实的两人世界就可以预防"家庭空巢综合症"。要有意识地将家庭关系的重点由亲子关系向夫妻关系转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降低对子女回报自己的期望值;更新生活内容,寻找子女"离巢"后的替代角色,构筑新的生活支撑点。  老年人的需要  在前面"老年心理发展"中专门谈到老年人的心理需要,这里着重谈一下老年人在家庭中情感上的需要。  老年人享有儿女情长则明显有益于身心健康。一则调查表明,80%的老人希望分开居住的子女能经常来看望自己,即使和子女同住的也有43%的老人希望子女多和自己进行情感交流,能够多说说话。有的老年人对子女说:"不要给我们买吃的买喝的,只要能勤来看看,多说说话就行了。"天伦之乐,儿女情长,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兴趣,有助于他们感到自身价值,有助于老年人性格的良性发展,也有助于他们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奉献。但有一批老年人常常感到自己的这种精神需要得不到满足,感到失望。这其中有诸多原因。  第一,年轻一代不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要。他们以为老年人有吃有喝有穿有用就可以了。其实老年人更需要问寒问暖,需要亲情间的交流,需要了解子女们的情况。  第二,子女们的工作太忙。现代生活节奏快,每个人都十分忙,这是生活使然。老年人已经把社会舞台的中央位置让位于年轻人了,他们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更何况人人要生存、要竞争,忙了工作,忙孩子,再忙小家庭,到老人这就没时间了。这固然需要老人的理解、支持,但更需要子女们的妥善安排,把老年人的事摆到生活日程上。  第三,老年人的期望值太高了。哲学家罗素说过"老年人对孩子不要过分依恋,这样才能度过美好的晚年"。有些老年人常埋怨自己的儿女大了不听话,是由于结婚受媳妇和女婿的影响所至。其实,年轻一代永远不可能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父母如果把所有的生活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就极易感到不如意,感到空虚和失落,找不到自己的生活了。过分依恋子女是父母缺乏生活自信和精神衰老的表现。因此,老年人应多依靠自己的力量把生活安排得丰富些,遇到自己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再取得子女的支持,这会使家庭变得更为融洽。  第四,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区别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奉献,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和心血。子女对父母的爱同样出于亲情,但却有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的成分。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总的来说,子女爱父母不如父母爱子女那样强烈,因为子女走向独立,变得强壮,于是就走到父母的前面去了,与此同时,父母却总是在子女身上看到自己活动的实际对象。"人们常说,孩子小时父母在他们心中是第一位的,长大成立了小家庭,父母就降到第二位;有了孩子,父母可能就降到了第三位。儿女虽然永远不可能报答尽父母的养育之恩,却可以在自己的下一代即父母的孙辈那里,将对父母欠下的养育之恩弥补乃至超越。这虽不是绝对,但却带有普遍性,一代一代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老年人若理解了这一点,心理可能会更平衡些。反过来,社会应大力提倡尊老爱幼,年轻一代也会老,因此,年轻一代人应当更多地理解老年人、关心老年人。  9.2.2 面对家庭中的"代沟"  前面曾提到"代沟"问题,现在我们把代沟"置于"家庭中来思考。代沟表现在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  代沟不是谁有意设置,不是谁的过错,而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有人认为代沟是年轻人的不听话,是对老年人的蔑视,这种看法显然是过于简单。  一般来说,老年人喜欢采取纵向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年轻人则喜欢横向的进行比较;老年人常用回顾式的方法对待现实,因为他们经历了过去,而年轻人则乐于用瞻前式的方法,因为,他们拥有未来;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老年人更趋于尊重经验和权威,惯于用渐进的、稳妥的、保守的方式,而年轻人更乐于不唯上、不唯书,用突发的、冲动的、激进的方式。很难说表现在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上的这种差异,哪一种更好。其实,两者都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如相互靠拢,则会优势互补。所以,代沟是客观存在,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年轻人注意从历史上发掘传统,虚心向老一辈人学习宝贵经验,而老一辈人认识到新一代接受新事物快,更具创新精神,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时,代沟就会逐渐弥合。  提倡理解和宽容  已知两代人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有不同的认识,就应大事明白,小事糊涂,在一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上不去强求一致。可以办可以不办,可以这样办也可以那样办的事,不如顺其自然,由谁来具体办,就尊重谁的意见。实在看着别扭,不如出门会会老友,躲过去再说。  有对老夫妻和小夫妻同住一个单元。小夫妻结婚不久,屋子就乱了起来。两口子下班回来也许累了,吃完饭刷了碗,就不愿动了。衣服脏了往脸盆里一放,早晨起来常不叠被、不收拾屋子就上班走了。衣服每周洗一次,屋子每周清扫一次。这让爱干净的老两口越看越心烦。总对回娘家的闺女说,儿媳妇太懒。其实,儿子结婚前也是这样,只不过那时当爹妈的乐意伺候,所以屋里总是干干净净的。现在可不行了,老两口不情愿伺候儿媳妇,可不管吧又看着别扭。还是闺女会办事,她劝老两口说:"他们乱又没乱出自己的小屋,您这屋干净利落就行了。您看着别扭,不许不去看吗,眼不见心不烦,你就别管。"反过来,又去嘱咐兄弟,让他们早晚把屋里大面上收拾一下,总算使这事过去了。经过一段相互调整、适应,都相安无事。  接受观念多元化的现实  我们已经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社会,如果老年人还要求年轻人完全恪守自己的观念,不是要引起两代人的冲突,就是要压抑了年轻人的正常发展。观念多元是时代造成的,人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老年人应该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更新或了解新的观念。接受观念多元化的事实有时会带来感情上的挫折,但必须有这种理性认识。  尊重孩子的生活选择  两代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老人不能总用自己的意志去干涉孩子的生活选择。有的老年人习惯了铁饭碗,看到子女辞职"下海"就心惊胆战,横加阻拦。看到职业选择不合自己的意,就认为孩子不务正业。看到孩子穿名牌、下饭馆,进舞厅就认为是奢侈浪费。这些事,往往什么也管不了,只落了个心身疲惫和亲子间的隔阂。细想一下,哪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尚,每一代人都要实践自己的生活,只有付出应有的代价才会心甘情愿,谁也代替不了谁。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有些事,你不去过多干涉,年轻人也不会来惹你。这样,代沟不就"自然"消失了吗?  尊重孩子的婚姻生活  中国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是无代价的,有时还具有干涉性。子女婚姻问题往往构成两代人心理冲突中最敏感的一个问题。  家长不要对子女的恋爱婚姻横加干涉。当然,父母有权对子女的各种选择提出忠告和建议,帮助他们做出切合实际的决定,帮助他们度过心理的难关,但惟独不应包办代替他们做出最后决定。两代人也会对婚姻观、家庭观、恋爱观发生不同的认识。亲子可以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进行讨论,老人应以社会经验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子女从中得到教益,之后他遇到麻烦就会请教你。否则,你尽管是为他好,他不但不领情,还会产生反感。  亲子应成朋友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天地君亲师,父子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代际关系。这样很难有真正的父子、母女间情感的交流。弥合代沟,就要走出这种传统的误区 。  亲子之间是一种血缘关系,但仅此往往达不到相互的理解。朋友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更注重情感交流的关系。亲子之间若能建起友情,相互间平等协商,有问题推心置腹,就可以消除误会,增进感情,家庭中的心理气氛就会更和谐、更融洽。  子女应做出努力  弥合代沟只有老年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不应让老年人一味去迁就、容忍年轻人的种种做法,老年人的人格相对固定,并会因老年病和其他精神因素而向消极方向发展。有时这甚至是无可奈何的事。  代沟的跨越,需要老年人的努力,但更需要子女们调整自己来适应父母。这是不争的事实。  9.2.3 家庭和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家庭的和睦需要亲子两代或者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但对老年人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老人当自立  在前面提到了老年人的"五自"、"十不",其中都包含着老年人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自理、自立、自乐的内涵。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是多子多孙多福禄,如今计划生育,今后的老年人很难都能享有儿孙绕膝的生活了。老人希望能经常见到孩子们,可孩子们又各有自己的工作、生活,身体健康的老人难免有许多时间要自己安排生活,自己照料自己,身边没有子女,肯定会感到生活的冷清,老年人自立就应适应生活中的这一现实,尽可能通过老年人之间的交往,通过自己丰富的闲暇生活充实自己。  老年人都有支配生活的需要,希望有经济上的自主权,有活动时间、空间的支配权。尤其经济上的自主权能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职业老年人都有自己的退休收入,这是经济自立的基础。老年人固然不应视财如命,但也不应轻易放弃自己的经济自主权。保有这个权利,个人遇到什么事,就可以避免与子女的纠葛。  当然,实在过不去时,子女也必须履行他们的义务。  生活上要自理,经济上要自立,精神上还要自乐。老年人在身体、精力尚好的情况下,尽可能自立,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在生活中,亲子间有分有合有交流,更能促进家庭的和睦。  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过去老年人是一家之主,自己享有较大的独立空间。现在和孩子们同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都有各自的隐私。最好是老年人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与子女有分有合。分可以互不干扰,合可以互相关照,有利于建立亲子的融洽关系。  当亲子间共同生活时,老年人在保持自己独立空间的同时,一定不要过于挑剔,过于猜疑,不要随便打听、传话,不要过于干涉子女的生活,不要介入子女小家庭中的纠纷和琐事,不要干扰子女的人际交往。当子女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时,老年人应提出自己的忠告和建议。但不要介入到小家庭的生活中去,那样往往"好心没好报",反使问题复杂化。总之,应使自己和子女都享有一个不会被随意打破、渗透的空间环境,亲子间保持融洽的接触,使双方都感到适宜。  家庭生活应有点契约精神  契约精神,是指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以协议的形式,把家庭成员在某些事情、某些时间内,各自的权力、义务确定下来。譬如:家务劳动的分配、财务的收支、闲暇时间的安排等。  在家庭中,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有位退休老师,当儿媳进门度过蜜月,她就召开了一个家庭会,她主动提出负责采购,老伴、儿子、儿媳轮流下厨,这个建议受到了大家的拥护, 人人都争露一手。这个协议使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都有各自的责任。老两口也有了充分的时间参加各种老年活动,感到生活轻松、愉快、内容丰富。这种协议也避免了家庭中因琐事而出现矛盾。  也有的在家庭结构发生新变化之后,没有明确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各人依各自心意去行事。婆婆不情愿"伺候"儿媳妇,儿子干活爹妈又心疼,儿媳妇上班累了一天,回家不得休息就干活心中又觉委屈。特别是有个别老年人上午遛早,下午睡觉,晚上打牌,只吃现成饭,最后人人不满意,个个有怨气。以上实例让人看出,在生活中有了可遵循的准则,有助于抑制家庭成员对他人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使自己的期望值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睦家庭生活气氛。  让家庭生活充满幽默  每个家庭在生活中都不免发生一些误会和不快,过于简单、生硬的处置方法就会使小的误会变为大的矛盾。而幽默就如同是生活波涛中的救生圈,一句玩笑,一个自我解嘲,就往往能够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作用。幽默往往体现人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人们的修养和水平,幽默是一种达观、洒脱的生活态度。  有这样一个幽默故事。有两位老人,结婚几十年了,仍然相爱如初。一天,老爷爷对老奶奶说,今晚我约你出去,让我们重温热恋时的旧梦吧。老奶奶很高兴地说,好啊,可我怎么看出是你呢?老爷爷说,这简单,像当年你到老地方的树下,看到手持一束玫瑰花的那个英俊的男人就是我。当晚,老爷爷反复嘱咐后提前赴约去了。美丽而宁静的夜色下,老爷爷手持一束玫瑰花在树下久久地企盼着自己的心上人。等到半夜,老爷爷实在等不下去了,他急急赶回家,却见老奶奶躺在床上。他气冲冲地问:"你为什么失约?后悔了吗?为什么要耍弄我?"老奶奶缓缓地抬起身,少女般地面带着羞涩地说:"我妈妈不让我去。"  故事的主人公,以自己的幽默展示了老年人爱情生活的罗曼蒂克。幽默可以醇化人的感情,更可以消解人与人之间的误会。  统一对第三代人的教育  "含饴弄孙"的故事形容人到老年,含着饴糖逗小孙子,尽享天伦之乐。老年人退休后,把舐犊之情转移到孙辈身上,是很自然的。宋人郭功父曾写过一首《老人十拗诗》其中一拗就是"子不惜,惜孙子"。世上的事有个共同规律,就是两个相对的方面反差越大,融合后的效果也就越明显。祖孙间的融合有助于消除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寂寞和孤独。也有助于减轻小夫妻的生活负担。但还应看到,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似乎有着较多的清醒和理性,而祖父母对孙辈的关爱就有着更多的纵容。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连母鸡都会,但是教育孩子就是一件伟大的事业。"这句话对隔代老夫妻同样意义深刻。  报载,某市通过对875个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老人能配合对孙辈进行教育的,仅有132个,占15%;过分溺爱孙辈的,达743个,占85%。老人溺爱孙辈,主要表现为顺从、讨好、陪衬、给予、纵容、护短和包办代替等类型。由于老人的溺爱,会给孙辈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此,常听一些小夫妻说:"孩子都让爷爷、奶奶惯坏了","都让姥姥、姥爷宠坏了。"有的小夫妻为了保持教育孩子的一贯性,甚至采取了少让孩子接触老人的措施。我就听人说过:"带孩子去趟爷爷家,回来后不听话好几天,费好大的劲才能把孩子的坏毛病扳过来。"这种说法也许有些过分,但两代人在教育孩子上存在的观念和方法上的分歧却往往可以看到。尤其是个别老年人,对孩子管吃、管喝,但不注意自身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言谈、举止,也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两代人应当统一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切忌把管教孩子的矛盾展示在孩子面前。那样孩子会更有恃无恐、不听话,也会增加两代人的矛盾。教育孩子的分歧并不很难消除,因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爱孩子,再加上契约精神,两代人会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和默契的。  10.休闲与适应  人常把人生的老年比做黄昏。其实夏日的黄昏并不短暂,而且有着绚丽的晚霞和白昼所没有的壮丽景色和异彩,同样可以照亮晚归者的道路,给后来者以温馨和鼓舞。经过一天的喧嚣,黄昏是相对宁静的时刻,它没有了急匆匆的步伐,却显出几分闲逸。黄昏并不比清晨和白昼逊色,同样值得珍惜。  休闲在青壮年时只是偶然的话,在老年则成为重要的生活内容。能否使休闲的生活更具有意义,则体现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0.1 休闲是生命力的张扬  经历了太多的辛苦之后,他们理应享受,只有这时才真正属于自己的休闲。但是,休闲绝不是碌碌无为的消磨时光,休闲应是老年人的积极生活方式。  10.1.1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闲暇  有些退休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生活中没了压力,认为自己也该享享清福了,因此,生活变得懒散、随意。有的人终日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心中不免产生失落感。这种消极心态容易导致人的精神抑郁和情绪失调,影响身心健康。  另有一些老年人,起居无常,看电视可以看到大半夜,打麻将可以彻夜不眠,一觉可以睡到大中午,缺乏运动,自以为日子过得随意。但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却打乱了体内的生物钟,四肢不勤,导致血脉不畅,血粘度增高,血管硬化速度加快,各器官亦因得不到锻炼而退化,加速了衰老的进程。  美国的生理和心理学博士林顿,几年前曾经作过一个实验,他将一批老年人分成两组,一组老年人性格开朗,社会活动多;一组老人长期在家中消闲度日,无所事事。三年后,第一组老人们依然活泼健康,未见任何衰退现象,第二组老人则大都显得精神呆滞,老态龙钟。  国内有人做过调查,离退休老人中兴趣广泛的人健康状况好的占82.1%,而没有兴趣爱好的人,健康状况好的只占10.6%。诗人歌德说:"闲散无聊的生活就足以催人衰老。"另据美国学者的一则调查,孤独寂寞的人死亡率比随时为他人做好事的人高出2.5倍。我国有人对8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进行调查,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乐于奉献"、热爱生活。  卢梭曾经说过:"如果你的兴趣和活动既广泛又浓烈,而且你又能从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那么你就不必去考虑你已经活了多少年,这种纯粹的统计学情况,更不必考虑你那也许不很长久的未来。"卢梭在这里告诫老年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只要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关注着这个世界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并且像孩童那般充满新鲜的感受,人们就会忘掉自己的年龄和衰老。可见,对闲暇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老年人退休后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有人白白地浪费掉大好时光,有人用这时间来糟蹋自己的身体。所谓休闲,绝不是消极的听天由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休闲是休养生息,安闲适逸之意。休闲体现的是一种恬淡、宁静、放松、舒适的生活态度,和有意义的生活内容。不能适应生活的人即使有大量的闲暇时光,也不会有休闲 。  一位事业正处于巅峰的中年人,因病曾数度住院,先后近一年时间,接触了许多重病病友。这些人都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工作,除了治疗,有的是时间供自己思考、安排。他同屋的一位病友,不到40岁原本很健壮的小伙子,突患重病,惶恐、悲哀的情绪一直控制着他,眼中经常流露出来对未来生活企盼的目光。那位小伙子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要是50岁再得这病就好了。"他把50岁定为自己的生活目标。他出院后,又坚持了一年左右,就去世了。处于这种精神状态的人,他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空闲时间作为休闲呢?另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女病友,患病多年,养病成了她的生活内容,住院期间却没见她愁眉苦脸过,总是一边和病友们说笑,一边织着毛衣。突然一天早晨起来,听病友们说,她半夜发病死去了。她还年轻,她肯定还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尚待实现,她的那件毛衣才织了一半。但至少在人们眼中,她走得很安详,她享受着每一天的生活。  当一个人的年龄和事业都如日中天的时候突患重病,这无疑是心理上的重大挫折。得病、治病、养病,以至于后来恢复工作,他对生活的理解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感到生活中的你争我夺实在没什么意义,最重要的,应使每一天的生活充实起来,人生的价值应表现在方方面面,有了好心情,就有了好生活,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拥有了好心情,人可以在紧张的工作间隙求得瞬间的放松,张弛有度的工作本身就是休闲,没有好心情,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反倒会使内心受到无聊空虚的煎熬。  休闲就是生命力的张扬。对于老年人来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精神上的宁静和愉快,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就是享受休闲。  10.1.2 休闲是一种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休闲不仅是老年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因为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是具有高度文明的人"。所以,如何安排好休闲娱乐不仅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而且是一种更广泛的社会文化现象。  1996年于光远先生到广州讲课时,应邀为一家娱乐单位题词,他的题词是:"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六句话中有六个玩字,句句围绕玩字做文章,真是玩气十足。他认为,"人之初,性本玩。"至于母亲怎样教育孩子,孩子怎样玩,每个家庭各有不同。但是,玩也是贯穿人的一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玩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既可玩物丧志,也可玩物益智。我国实行五天工作日,大多数老百姓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休闲已经成为普通中国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老年人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活动,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所以,要提倡有文化的玩,玩出科学性、玩出艺术性、玩出高尚、玩出文化的品位,使休闲在文化中占有自己的位置。  对于休闲文化于老提出了六结合的观念,即: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创新与引进、高雅与通俗、平民消费与高雅消费、少儿与成人、外国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六个结合。于老充满激情地说:"其实,玩就在你的脚下,在你的学习工作中。关键是要玩出情趣,玩出文化,有益健康,催人向上。过去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还要加上一个玩到老。"对于老年人来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休闲内容,把休闲视为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抱着积极的心态投入休闲活动,你也就是在从事着创造和发展休闲文化的事业。  10.1.3 寻找自己的"兴奋点"  明代才子袁宏道曾说:"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故有人以弈为寄,有人以技为寄,有人以文为寄。古之达人,高人一层,只是他情有所寄,不肯浮泛虚度光景。"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无事而忧,悲观失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情无所寄。这情就是生活兴趣,又可以说是兴奋点。  兴奋点,也是关注点,体现了人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随着退休,身体、工作地位、生活等各方面的变化,人必然要找到自己看问题的新的视角。正如一位叫胡文琪的老年人,结合自己退休后的思想变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仔细分析这些变化,不外乎是多了实际,少了幻想;多了淡化,少了竞争;多了相融,少了好胜。因此就对生活更加珍惜,对亲朋老友,老同事更重感情,更加关怀。在自己生活中更看重美化生活,也看重美化自己。"  老年人寻找自己生活的兴奋点,即生活兴趣应考虑对自己身心有益、对家人有益、对社会有益,人的老年生活并不与过去割裂。而是过去几十年紧张生活的继续,只是体现出对某种生活内容关注的程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等差别,对老年人来说,这是个普遍发生,带有规律性的转变过程。自觉的转变就表现为生活和心理的适应,不自觉的转变就表现为各方面的不适应。  老年人寻找自己生活的兴奋点、生活兴趣,其实很简单,只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位置,敞开心胸,克服懒散,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寄托。琴棋书画、花鸟鱼虫、读书写作、旅游登山、体育锻炼、音乐戏曲、烹调裁剪、集锦收藏、社会奉献、适度工作等等,生活中随处都有无穷的乐趣,敞开视野就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美丽图景。老年人找到了新生活中的兴奋点,就如同找到了滋养生命的清泉。坚持不懈,这点点清泉就可以汇集成伴随人生,长流不断的河流,呈现清幽而迷人的又一道人生风景线。  10.1.4 休闲当适度  当一个人情有所寄时,常常可以保持心理的平衡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有助于老年人接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共同的话题可以密切许多人之间的感情。良好的兴趣、广泛的交往都可以激发人的童趣,给人带来欢笑和快乐。  法国的亨利·理班斯坦医学博士说:"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跑步的锻炼,它可以使肌肉强壮、加强心律、加快脉搏、扩张支气管,加速肺部换气;笑,不仅等于给内脏按摩,而且也等于给小腹肌和胸大肌推拿,由于吸收了更多的氧,因而也净化了血液。另外,笑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驱除疲劳,对神经过敏或容易暴躁发怒的人来说,是一剂良药。人在笑的时候,脑子里会产生儿茶酚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和其他荷尔蒙,这些物质能使体内自行产生吗啡,有利于镇静。"  老年人生活中兴趣浓,朋友多,在休闲娱乐中就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归属感、成就感。在老年人活动场所和老年人社团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毫不顾忌地开怀大笑,这是满足的笑、欢乐的笑、幸福的笑、好奇的笑。老人适宜地休闲能陶冶情操,使人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  但是,任何兴趣、爱好一经形成,必有其专注性。因此,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应讲究适度。如,有一李姓老翁爱好下象棋,这本来很好,可他一下起棋来就进入废寝忘食的痴迷状态。尤其不能输棋,输棋后不"捞回本"来是决不肯放对方走的。为此,常把自己和对方搞得头晕目眩,既影响了身体,也伤了和气。这就有害而无益了。  还有一老先生,退休后迷上了钓鱼,钓鱼可使人修身养性,可钓鱼也要有必要的体力。一次他患了感冒仍坚持要去钓鱼,结果终因体力不支倒在池塘边,幸好周围有人才未酿成大祸。  还有些老年人常以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诗句自勉。须知,苏东坡写下此名句时,才39岁,他尚未有老年人的体验。而且,有些老年人往往忽视了那个"聊"字,聊者,即偶尔暂且之意。有些事物偶尔为之尚可行,经常超负荷、超限度的为之,则会造成体力、精力的"透支",会引发"危机"。更有个别老年人发起"少年狂"来向自己的生命极限挑战,发生悲剧就不足为奇了。  不否认,有些老年人在晚年休闲活动中成就了年轻时未做成的事业,实现了自己的宿愿;有的老年人甚至在某些领域做出较大贡献;还有的老年人长年坚持锻炼,使得身体比年轻时还健康等等。这些老年人有着自己的执著,但一切成果都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结果。  更多的老年人关注的焦点是休闲活动本身,是事物的过程。比如,众多老年人学习书画艺术,是为了情有所寄,修身养性。真正想成书画大家,能由此成名成家的毕竟只是个别。老年人写文章的也不少,但真正想在文学领域有大成就又有几个?文章写出来发表更好,不发表也抒发了情感,使自己的心理能量得以宣泄、升华,求得心理平衡。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能真正利用余暇的人,必然是能改善自己精神面貌的人。"老年人的休闲活动毕竟是在有效地利用余暇,因此,专注而不应过分痴情和投入。在那些会使体力、精力过分疲劳的活动中要慎发"少年狂"。老年人的休闲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和、安静、乐观应是老年人休闲活动的主体基调,一切活动应有助于身心健康。    10.2 休闲怡情种种  在《大众健康报》读得一段文字:"医学家在总结业余爱好与健康的关系时指出:爱书法--能延长人的寿命;爱赏鱼--能调节人的血压;爱音乐--能增强人的食欲;爱养花--能陶冶人的性情;爱写作--能丰富人的想象;爱下棋--能调节人的情绪;爱集邮--能增加人的博识。"看来,任何一种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都能使人走出无聊乏味的小圈子,丰富多彩的生活会使人健康、长寿,关键是专注而不过分痴情和投入,把握住适度。  老年人的休闲活动范围太广了,甚至一些老年人既往工作的延续也是一种休闲。因此只选择人们熟悉的几种活动做些介绍:  10.2.1 读书益寿  人进入老年时期,如能坚持读书看报,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更可以激活大脑细胞,延缓衰老。  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就懂得读书疗疾健身的道理。清代的秦子忱患恶疾,"伏案呻吟,不胜苦楚",一部《红楼梦》竟使他忘记了病痛,"迎月读",病愈,并写出了一部《秦续红楼梦》。清代著名戏曲家、养生家李渔深有感触地说:"余生无他癖,惟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消,牢骚不平之气藉以上除。"一韦姓老年人撰文说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也曾感慨自身少年从戎,到如今仍是一介平民。在这种时候,我读老庄,读陶渊明,读苏东坡,读林语堂,读朱自清。从他们那里,我聆听到人生真谛,领会到人生感悟,心态由浮躁归于宁静,由蝇营归于淡泊,由郁闷归于豁达。单位的人都说我乐观开朗,不计名利。如果真是如此,那我要说,这是得益于书呀!"书中的喜怒哀乐具有调达情态,平衡阴阳的心理调节作用。离退休老人读书,不仅可以解除失落感、寂寞感、孤独感,而且可以笔下千秋,大有作为。  人体健康与文化素养间的关系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疾病监测中心统计,结核病、流感、肺炎、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死亡率,与文化素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患这些疾病的死亡率越低。挪威对冠心病的研究表明,受教育年数少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受教育年数多者高2.3倍。而文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国民平均寿命也存在明显区别,文化素养较高的日本,国民预期平均寿命男性70.6岁、女性75.2岁,而文化素养较低的埃塞俄比亚,男子预期平均寿命仅36.5岁,女子39.6岁。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载文说:"紧张的学习能帮助年老病人较长久地保持健康,它还有助于防止患心脏病的人出院后重返医院。"国外心理学家朗姆士曾说:"一个人只要智活心灵, 青春就不会离他而去......老年人经常阅读好像服用超级维生素。"当前海外盛行"读书疗法",德国有些医院为年老多病者开设专门的读书馆。意大利还有医学家与文学家联袂创办的"诗药有限公司",为不同心理病患者提供读书服务。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因慢性心脏病而住过院的病人在接受广泛的教育计划后重返医院的可能性减少44%。  读书益寿,而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更体现出老年人生趣盎然的生活态度。报载:法国法兰克福的一退休老年男子在一家图书馆做了多年门卫。看到莘莘学子进进出出,萌生了自己也要上学的念头。于是他85岁上了大学,90岁成为硕士,99岁成了博士。在他百岁生日那天,老人诙谐地说,因为有心学习,脑子里只有"开始"的印象,没有"结束"的感觉,学无止境,也就永远想不到尽头。这是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  10.2.2 音乐养生  音乐,包括戏曲和歌曲,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创造音乐形象,表现感情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其美学和心理学价值远远超过了音乐艺术本身。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在他的《乐记》中则进一步提出音乐对人生理的影响:"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晋书·律历上》说得更明确"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善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终生热爱音乐,他曾说:"音乐萌发了我创造的灵感。"因此,音乐不但可以养生保健,还能开发人的智力。  美国一位医学家曾经统计了几十名美国著名音乐家的寿命,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达到73.4岁,其中活到80岁、90岁的大有人在,大大高于美国人的平均寿命。而且,喜爱音乐的老人大多身体健康,一些老年人常见病,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几乎与他们无缘。  因此,有心理学家指出:D调音乐有热烈的气氛,可鼓舞人的干劲;C调让人产生和谐之感;A调有高昂之感;F调有优美亲切之感等。并认为,"音乐使愁苦人快乐,胆怯者勇敢,轻浮者庄重。"  音乐的医疗价值被更多的人们认识,音乐疗法成为心理治疗中的重要疗法。国内外许多心理治疗机构,都开设了音乐治疗室,让病人在此静心凝神听上一二个小时的音乐,就可达到药物难以达到的疗效。用音乐疗法可治许多疾病,如让高血压病人听轻松、舒缓、抒情的音乐,可以降低血压;心理紧张、恐惧、焦虑的病人,可以收听柔和、平静的音乐,以解除其不良情绪。用音乐疗法,还可帮助失去记忆的人恢复记忆力。国外有医生研究发现,巴赫的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症,莫扎特的音乐可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症,舒伯特的音乐能治疗失眠,贝多芬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治疗忧郁症。  有些老年人喜欢民族乐曲,这同样可以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比如,《金蛇狂舞》、《彩云追月》、《喜洋洋》、《轻舟荡曲》等就有振奋精神,克服忧郁情绪的作用;而《汉宫秋月》、《二泉映月》、《苏武牧羊》等就具有平心静气,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的作用;《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等可用于治疗失眠。  每个老年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听一些音乐曲目,实践证明,这对人是大有益处的。文载,一位老先生过去对音乐是门外汉,几年前,夏日的一天,其因琐事心情不舒畅,到友人家去串门,正值友人播放一曲优美的曲子。他静坐谛听,顿觉一种无法形容的宽舒、安谧、适意感从心里扩展开,烦躁、紧张情绪一扫而光,心身清爽,汗也退去。由此他即领略到音乐对改变心境的巨大力量。从此,欣赏音乐成了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身心愈健。  那么音乐何以能够起到使人兴奋、镇静、调神降压、止痛的作用呢?仅仅是一种心理因素吗? 现代医学指出,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的振动系统构成的,人们的脑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舒缩、肠胃蠕动以及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各器官的振动节奏相一致时,就能使身体发生共振,产生心理上的快感。同时优美动听明朗轻快的音乐作用于大脑,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通过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并对调节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促进唾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和加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等都产生积极影响。  音乐对人身心的影响和人体对音乐节奏的跟随功能,还可以促进人的性生活。我国古代医学家很早就知道音乐与性生活的相互作用。《红炉点雪》中指出:"歌咏所以养性情......"直到今天,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青年男女仍沿用吹笛、对歌等形式表达爱情、选偶配对或进行性爱活动。  美国性心理学家朱莉亚.海曼发现,一定的音乐刺激作用会带来性的诱惑和兴奋,特别是那些情调缠绵、娓娓动听的柔和音乐,更能赋予夫妻间以柔情蜜意,增强性生活的兴奋强度。美国性心理学家还发现,音乐对女性的性感挑动作用往往比对男性更强烈些。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的生理节奏,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周身血流通畅;或心律呼吸平稳、气血平和、周身舒畅。人的音乐才能越高,音乐所起的作用就越明显。因此,性专家建议夫妻在性爱前播放一些美妙、轻松的爱情乐曲,尤其对于老年夫妻,以促进脑啡肽、多巴胺的分泌,起到调节血流与兴奋神经细胞的作用,使性生活更加和谐。  因此,老年人如能善于选择和欣赏音乐,不仅能治疗疾病,而且能有效的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少疾病的发生,还有助于融洽夫妻感情。  10.2.3 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是指锻炼身体的各种形式。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这已是人们所共知的事。但仍有些老年人,退下来之后,松散自己,生活没有规律,加速了老化的进程。有个别老年人,在体育运动方面过力,也有损于身体健康。  人体有五百多块肌肉,肌肉由肌纤维、神经和血管构成。运动可以使肌肉纤维变粗,改善血管和神经传导机能。这样使肌肉粗壮有力,耐力、速度和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都得到改善 。运动还有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供血量,提高机体的摄氧能力的作用。运动能使腹部肌肉柔韧有力,对胃肠道产生按摩作用,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运动还可以提高人的兴奋度,平衡情绪,具有抗忧郁的镇静作用。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