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心理咨询简介 为了使老年朋友们对心理咨询工作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在这里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适用对象,及心理咨询常用的理论和方法做简要的介绍。 6.3.1 心理咨询的适用对象 我们已经充分了解了心理健康对于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保持心理健康,需要每个人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塑造、改善自己的人格特征,使认识、情感、意志处于正常的水平。当自己的努力仍难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时,就有必要寻求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和支持了。 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咨询的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我国学者钱铭怡认为:"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哈思(M·E·HAHN)1953年提出:"就我所知,极少有咨询工作者和心理治疗家对于已有的在咨询与心理治疗之间的明确的区分感到满意的......意见最一致的几点可能是:①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不能完全区别开的;②咨询者的实践在心理治疗家看来是心理治疗;③心理治疗家的实践又被咨询者看做是咨询;④尽管如此,咨询和心理治疗还是不同的。"陈仲庚教授曾指出,虽然存在某些差异,但"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没有本质区别"。在实践中,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往往自觉地运用一些心理治疗技术,解决一些神经症、心理障碍等问题。 尽管如此,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有些区别的。 工作模式有区别 心理咨询侧重于心理模式,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帮助咨客解决有关问题,咨询工作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开展,如学校、工厂、社区,也可以在心理咨询机构和咨客生活场所进行。心理治疗主要是在医疗情境中进行,而且是药物治疗与心理调整结合进行。 解决的问题有区别 心理咨询工作者帮助咨客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咨客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职业选择方面的建议,解决婚姻、家庭和性问题,指导轻型人格障碍者和心身疾病患者恢复健康,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导致的各类心理问题。心理治疗更侧重于典型的心理障碍,如神经症、性变态、轻型精神病和恢复期的精神病等方面的问题。 服务的对象不同 心理咨询工作者面对的是所有的正常人,当然也包括那些存在各种人格障碍的人。他们把服务对象称为咨客,而不是病人。前述的各种问题,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当自己解决不了时,就可以得到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比如,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性功能障碍方面的问题等。心理治疗的对象应是各种明显症状的病人。 由此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工作面对的主要是正常人。目前,心理咨询工作正日益普及,但仍有些人对此感到生疏。有的人已经感到自己心理上存在着强烈的不适应,想寻求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帮助,但往往把心理咨询工作与精神病治疗混淆。他们认为自己找了心理咨询工作者,就可能会被他人视为精神病人,因惧怕这种社会标定而不敢寻求心理咨询帮助。这实在是一种社会的误解,也是观念落后的表现。 6.3.2 心理分析法 心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他把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对人的心理分析过程中去,他把人看成是一个能量系统,一个服从物理和化学规律的动态系统。他认为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个性,就是研究这个动态系统、能量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他在后期研究中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的动力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的躯体,还同样适用于人格。他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创立了动力心理学,这是弗洛伊德的伟大理论贡献。心理分析的学说从创立之日起,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理论和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正,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现已被称之为经典的心理分析理论和方法。 心理分析学说的基本理论有:①无意识(潜意识)理论;②性心理理论;③精神结构理论。用这些理论来解释梦的意义,解释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和日常行为失误的病理学原因,进而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心理分析咨询与治疗的实践。 (1)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又被译为潜意识,在使用上是一个意思。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另一个是指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这种潜在的心理活动人们虽然意识不到,但却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外部行为。因此,被弗洛伊德称为是动力的无意识。意思是说,在人的无意识中存在着动机、欲望和压抑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然而,在一般情况下,人对这种冲突关系不能意识到。 在提出动力的无意识概念时,弗洛伊德指出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处于深层的无意识,其中的心理过程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到达意识,被称为"被压抑的无意识";另一种处于较浅的程度,接近意识层次,其中的心理活动比较容易进入意识,被称为"前意识",也叫"潜伏的无意识"。处于前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虽然平时不能意识到,但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即可进入意识。而处于被压抑的深层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不可能觉察到,甚至不承认它的存在,即使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也不能进入意识,只有通过自由联想法或对梦的深入分析,才能逐渐把它们揭示出来,使它们意识化。 心理分析的理论认为,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都和某种不愉快的经历和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观念、欲望和动机有关。人们对这些动机和欲望,意识上不能接受、不能忍受、不能承认,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一种力量把它们排除在意识之外。这就是弗洛伊德称为的潜抑作用(repression)。 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真正重要的、使当事人感受到震动的印象和经验,由于受到潜抑作用的干扰和阻拦,不能直接呈现到意识里,而用另一个无关紧要但多少有些联系的印象或经验来代替。人之所以能够记住这些替身是因为其内容和被潜抑的事务及其所反映出的观念具有象征性的关联。弗洛伊德把这种替身记忆称为"遮蔽性记忆"(screen memory)。遮蔽性记忆并不是真实经历的事件在记忆中的痕迹,而是被后来的各种精神力量润饰过的半成品。它隐含着其他的事件和经验。只有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才能成功地揭示出幼年经验被遗忘的部分,即被遮蔽的部分,使它们回到意识的记忆中。 潜抑作用是心理分析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病来源于人童幼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并把性压抑视为心理病的重要根源。 (2)性心理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食欲为基础的自我保存本能;另一种是以性欲为基础的种族保存本能,又称性本能。他认为性本能具有以下特征:①代表着基本的生理需要,源自体内兴奋,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力;②本能是一种推动力,其既表现在躯体方面,也表现在心理方面。这种性驱力被称为力比多(性原欲);③本能是一种需要,其目的是要求满足,这就必须使兴奋的内源得到适当的改变,或者使增高了的兴奋得到适当的宣泄;④本能欲望的满足要有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体外的人或物,也可以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乳房、生殖器等。他在晚期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理论。 尽管如此,他仍把性本能作为着重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文明社会中性欲的宣泄和满足在人们心目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这是人类历史发展不能否认的事实。在临床实践中他认为许多歇斯底里和强迫症患者都存在早期的或者现实的性挫折,这使得他进一步考虑力比多所起的作用。 他认为在神经系统中要经常保持一定能量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有某种力量使神经系统的能量增高,兴奋的总和在增加,能量的积蓄形成内部紧张。与此同时,就有一种倾向要求宣泄这些能量以降低内部紧张水平。兴奋过度增高使人感到紧张和痛苦,宣泄了多余的能量就可以感到舒服和平静,力比多也是一种能量,它的过量积蓄就会使人紧张。这种能量如果受到阻拦不能沿正常渠道宣泄时,就会向异常渠道宣泄,冲向其他方面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力比多在个体中,也被看做是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它的活动也受到能量守恒原则支配。因此,力比多从一个领域撤回必然要在另一处产生影响,以保持力比多的平衡。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经济的"原则。力比多最好理解为内驱力的能,其投注有量的区别,也有质的区别。 弗洛伊德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从身体的某个部位反映出来,力比多通过这个部位释放。这些阶段称为心理性阶段。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不是自动达到生殖阶段,也很少完全达到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对他们应控制的冲动控制的较少,大多数人也难于以完满的方式满足性欲。在这个意义上,生殖阶段的人格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理想,而非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 弗洛伊德的观点强调了性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性心理的发展做了阶段性的划分,这对于人了解自身,尤其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相当的实际意义。精神分析疗法的治疗作用就说明这一点。但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存在泛性论的问题,他把相当多的问题,都试图从性的角度给以解释和解决,而忽略了其他众多主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这显然是欠妥当的。应当看到,性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性也是人格的重要构成内容,但是,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内容共同表现了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整。 (3)精神结构理论 他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原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对自我给予了充分地重视。精神结构论并不排除和否定意识分层理论,两者相互补充,由此他也不那么轻视意识而重视无意识了,承认自我扮演着人适应环境的角色。 原我直译为"伊特"。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体系中完全无目的的兴奋,包括各种欲望和冲动,是一种完全没有组织的能量储备库,是来自本能寻求满足的动力。原我的表现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但和无意识不是同义语,因为无意识还包括原我以外的心理活动。原我不知善恶,不懂得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不顾现实的限制性要求。原我遵循初级思考方式。自我在原我的表面,处于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自我从原我吸取力量,要实现原我的意向,但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它必须判断是事实还是虚假的幻想,考虑是否符合实际,并斟酌利害考虑后果。必要时,根据外界现实情况控制或推迟原我欲望的满足。这种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是和它的防御机制紧密相关的。自我的活动遵循高级思考方式。超我又称理想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人格中的监察批判机构,为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的作用是按照个体所属的道德观念,鉴别是非善恶,作为自我行动的准则。患者在接受分析治疗过程中的阻抗,实际上就是超我的部分功能。 发现了自我、超我,才能更好的理解动力的无意识。一个健康的人格,原我、自我和超我必然是均衡协调的。原我在于求自己的生存,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于监督、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致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良心,以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自我对上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吸取原我的力量,并处理、调整原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的环境,对内要保持心理的平衡。 以上是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20世纪最有争议的理论之一,仅此就可以说明,这种理论自有它的局限性。这种理论试图用无意识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显然是肤浅的、不恰当的。精神分析治疗法需要的时间太长,无法适应快节奏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逐渐被其他心理治疗理论所取代。 (4)认识领悟疗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在自己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心理分析学说的某些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在心理分析学派内,各种观点互相渗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治疗技巧,其目的都是为了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目前,这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方法被称之为心理分析性疗法,又称心理分析式疗法。在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是钟友彬先生的认识领悟疗法的研究和实践。他的认识领悟疗法有如下特点: ①承认人有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承认人的一些活动可以在意识外进行。自己不能理解这些活动的原因,尤其是病态的行为。 ②承认人格结构论,承认人们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解除或减轻自己的心理冲突和烦恼,包括病态的恐惧。 ③承认神经症病人患病后有两次获益,尤其是外部获益,给治疗这类疾病造成困难。 ④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对人的个性形成的影响,并可能成为成年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但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的普遍特性的说法;也不同意把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都归之于幼年性心理的症结的观点。 ⑤同意心理分析的观点,认为各种神经症病人的焦虑都有其幼年期焦虑的前例,这是成年焦虑的根源。认为强迫症和恐怖症的症状即是过去或幼年期的恐惧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现。 ⑥弗洛伊德认为性变态是幼儿性欲的直接表现,是成年人一种非常态的性满足。他认为这有一定道理,性变态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乐方式来解决成年人性欲或解除成年人苦闷的表现,是本人意识不到的。 ⑦用病人易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解释使之理解、认识并相信其症状和病态的幼稚性、荒谬性、不合成人逻辑的特点,使之达到真正地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 他们采用的心理分析原则和对症状的解释,更接近中国传统的自然观--顺应自然而发展的要求,因此病人易于接受、领悟、领会。他异于传统心理分析方法之处,在于他把工作重心都集中在病人的意识领域,他不在无意识领域中寻找"情结",不让病人挖掘其早年生活经历 。而是在引导病人改变观念,更为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行为,使病人认知发生转变,认识到以前的恐惧、焦虑是无意义、可笑的,认识到成人的逻辑与行为方式与儿童式的思维与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以达到矫正行为的治疗目的。 认识领悟疗法对于改造病人人格,使其变幼稚为成熟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这种方法也经常用于心理咨询工作。 (5)认识领悟疗法的适应症及方法、步骤 ①弗洛伊德指出,移情是心理分析疗法治疗过程中的必要阶段。因此,他认为歇斯底里、强迫症和恐怖症是心理分析疗法的适应症。这三种神经症病人在分析治疗过程中都会对医生产生移情,即病人都可把幼年期对父母或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感情投射到医生身上。当移情发生后,病人对自己病情的关注减少,症状也减轻或消失。病人以前投注于症状的力比多转而投注于医生。但力比多并未获得自由,还需要从移情的关系中继续解放力比多。这时,需要治疗的已经不是原来的旧病,而是一种新患的病症。弗洛伊德称为"移情神经症"。所以,移情神经症不是一个原有的疾病单元,而是上述三种神经症在心理分析的特殊环境里出现的过渡状态。他还认为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和妄想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以及严重的疑病症,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对医生发生移情,因此不适于心理分析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属于心理分析性疗法,因此主要适应症为强迫症、恐怖症和某些类型的性变态,如露阴癖、窥阴癖、挨擦癖和异装症等。这些心理疾病从来都是被认为难以治愈的,但认识领悟疗法的效果比较好。 ②采取直接会面交谈方式,如果病人同意,可有家属一人在场。每次会谈60-90分钟,疗程和间隔时间可随病人自愿或医患双方商定。凡有书写能力的,均要求他在每次会见后写出对医生解释的意见以及结合自己病情的体会,并提出问题。 ③初次会见时,让病人或家属叙述症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症状的具体内容,尽可能在1小时内完成,同时进行精神检查确定诊断。如确是适应症,向对方介绍治疗的方法,提出配合的要求。根据对方理解能力,可简单告诉他,病态是由于幼年时期的恐惧体验在现实社会中再现的结果。 ④在以后的会见中,可询问病人的生活史和容易忆起的有关经验,但不要求深入回忆"不记事年龄"中的经历。可以涉及梦的内容,但不做过多分析。 ⑤引导病人并一起分析症状的性质,帮助他看到症状的幼稚性、可笑性,不符合成年人思维逻辑规律的感情或行动,只有几岁的孩子才会认真对待、相信和恐惧,并不自觉地用一些幼稚的手段来"消除"这些幼稚的恐惧,或用幼年取乐的方式来解决成年人的问题。 ⑥当病人对上述解释和分析有了初步认识和体会,即向其进一步解释病的根源在过去,甚至在幼年期。向强迫症和恐怖症病人指出,其根源在于幼年期的精神创伤在大脑皮层留下了痕迹,在成年期遇到挫折就会再现出来影响人的心理,以至于用儿童的态度对待在成年人看来不值得恐惧的事物。对于性变态病人,结合他可以忆起的儿童性游戏行为,讲明他的表现是用幼年方式来对待成年人的性欲或心理困难。这当然是幼稚可笑的了。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会有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可在每次会见中逐步讨论和解答,直到对方完全理解,有了新的认识。 6.3.3 行为治疗理论 "行为治疗"一词最早是由斯金纳(B.F.Skinner)等人于1954年提出的。行为治疗与心理分析不同,从一开始它就是植根于实验的发现之中。 (1)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①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巴甫洛夫在实验室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了应答性条件作用(respondent conditioning),即经典的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ing)。在动物实验中巴甫洛夫把条件反射又称为暂时联系,条件反射的形成即表示暂时联系的建立。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把某种不良的条件反射(行为习惯)消除,就要找出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条件反射)的强化物,把强化因素(即无条件刺激)去除了,我们所希望消除的不良行为习惯(条件反射)就自然会逐渐地消失。 此外,在条件反射形成以后,由于某些附加条件(即类似于原来条件刺激的刺激情景)的作用,还可能会使机体诱发呈现原先的条件反应,新的刺激越接近原先的条件刺激,条件反应被诱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现象被称为条件反应的泛化作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泛化现象的写照。有许多恐怖症患者常常在最初由害怕某种事务而扩展到害怕相类似的事务上去。 在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另一种现象是辨别反应。辨别反应与泛化反应是相反的过程。泛化反应是对相类似的刺激不加辨别地给予反应;而辨别反应则是对相近似的不同刺激有区别地和有选择地给予反应。在条件反射学习过程中,辨别反应通过有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的作用而形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事件,由于精细辨别的困难而导致动机冲突、思想矛盾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对于辨别反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来说,更容易引起心理紊乱,从而引发行为失调或神经症反应。 ②操作条件学习理论。斯金纳(B.F.Skinner)是对行为治疗影响最大的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研制出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仪器。在实验中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应(operant conditioning),这种反应与经典的条件反应不同。在操作性条件反应形成的过程中,人或动物必须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反应,而且在操作性条件反应中,这个习得的反应可以带来某种结果,在经典的条件反应中,并没有这样的效果出现。这种条件反应之所以被称为"操作性"正是强调了其操作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产生。 他特别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和行为的持续作用。认为行为既可作用于环境产生某种结果,又受控于环境中偶然出现的因素。任何一个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都必然包含下列元素:反应的偶然性;反应本身;强化性的结果。使这3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偶然性的强化。他推崇"刺激-反应"(S-R)公式,因此又被称为刺激反应心理学。他认为,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因素(刺激)作用的结果,而行为出现的后果又可以作为后续行为的原因。因此,人们就可以运用环境刺激和行为的后果来控制行为。这就是操作条件学习程序。可以通过强化、奖励、惩罚和间歇来控制行为的发生。 总之,斯金纳根据实验中所获得的观点,认为包括心理疾病在内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习得的。因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就是要以改变对咨客起作用的强化物的方式来改变其行为。 ③模仿学习理论。班都拉(Bandura)认为模仿学习可以在既没有模型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发生,个体仅仅通过观察其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以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但是,班都拉并未置强化于不顾,他指出,虽然个体可通过简单地观察学会某些行为,但为使个体运用这些行为,就必须运用强化手段。 班都拉对社会模仿学习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四个过程: 注意的过程。即把注意力集中指向需要模仿的范型,以便准确地认知其行为表现。注意过程一方面与要模仿的对象有关,如其行为的有效性、特点,及行为的价值等;另一方面与观察者本人的特点有关,如其感知的能力,唤醒水平,感知习惯和过去的生活经验等。 保持过程。即把模仿学习获得的信息通过记忆过程进行编码和存储,以便能够重新提取并付诸行动。 运动再现过程。即对所要模仿的行为的言语信息的呈现演绎有效的行为的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有:观察者的生理能力,是否其反应已包括了必要的反应成分在内,以及在尝试采用新的行为时,是否具有正确的调试能力。 动机确立过程。学习的和操作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在从事该行为时是否具有明确的动机。如果观察者通过这种行为可以获得内部奖励、认为是值得的、已经看到该行为给范型带来实际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动机的确立。 持模仿学习理论观点的人认为,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学习而习得的。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一渠道而形成的,如影视镜头对少年儿童不良行为的影响;家人特别关注对神经症二次获益的强化等等。模仿学习有助于人们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但也可能对不良行为、变态行为的形成起到作用。 (2)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与治疗过程 ①基本假设。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首先,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非适应性行为也是习得的。但要注意并非所有行为变化都是学习引起的。其次,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所谓行为治疗,就是要"利用通过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沃尔朴,1990年)。 各种行为治疗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治疗只是针对当前来访者有关的问题进行,至于揭示问题的历史根源、自知力或领悟通常被认为是无关重要的。其次,治疗是以特殊的行为为目标的,这种行为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在的。那些改变了的行为通常被看作是症状的表现。再次,治疗的技术通常是从实验发展而来的。第四,对于每个来访者,治疗者根据其问题和本人的有关情况,采用适当的经典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模仿学习或其他行为治疗技术。 ②基本治疗过程。行为学派与其他学派相比,更关心设立特定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是咨询者经过对咨客行为的观察,对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后,帮助咨客制定的。治疗目标一旦确定,新的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就可以开始实施。 我国学者钱铭怡认为,行为治疗过程的主要内容有三项:首先,确认咨客的不良行为,据此制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其次,以适当的技术方法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指导咨客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再次,纪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评估治疗过程。 (3)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 行为治疗的技术是建立在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然而,许多行为治疗技术也被其他治疗学派所选用,其疗效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方法有: ①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对于应付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的情绪与情境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人们振奋精神 ,恢复体力,消除疲劳,镇定情绪。其与气功的入静、佛家的坐禅很相似,通过训练进入自我抑制状态,使全身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平稳呼吸,增强个人应付紧张事件的能力。这种训练在方法上简便易行。 ②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疗法是由精神病学家沃尔帕所开创,又称之为交互抑制疗法,是一种基本的行为治疗技术。系统脱敏法利用的是交互抑制的原理和反条件作用的原理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系统脱敏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利用的是人的肌肉放松状态去对抗由焦虑或恐怖引起的个体的心率、 呼吸、皮电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反应。放松状态多次与引起来访者焦虑或恐怖的刺激物结合, 即可消除原来因该剌激引发的焦虑或恐怖的条件反应。系统脱敏治疗技术一般包括三个程序:首先深入了解患者的焦虑是由什么样的刺激情景引起的,找出各种条件和相应的焦虑反应由弱到强按次序排列成"焦虑层次";其次是训练患者学会一种与焦虑对抗的松弛反应。最后是把松弛反应逐步地有系统地和那些不同焦虑层次的反应由弱到强地配对呈现,形成交互抑制情境。如此循环渐进,最终把焦虑状态消除,让患者重新建立一种习惯于接触有害刺激而不再敏感的正常行为。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恐怖性神经症和强迫性神经症。 ③模仿学习。模仿学习的原理主要来自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治疗利用人类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倾向,帮助具有不良行为的来访者以适当的反应取代原有不适当的反应,或帮助某些缺乏某种行为的人学习这种行为。 ④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多用于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和进行社会技能训练。角色扮演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重复,又是一种预演,可用于个别治疗和小组治疗。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来访者可学习改变 自己所有的行为或学习新的行为,并进而改变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⑤决断训练。决断训练适用于人际关系的情境,用于帮助来访者正确地和适当地与他人交往,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决断训练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表达自己愤怒或者苦闷的人,很难对他人说"不"的人,和很难表达自己积极情感的人。通过训练使他们能够表达或敢于表达自己的正当要求和意见,以及自己的内心体验。 ⑥强化的方法。心理咨询中的强化是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应性行为,减弱或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强化的类型和方法很多。 6.3.4 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1)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行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是由艾利斯(A.Ellis)等人提出的,其基本理论为合理情绪治疗的人性论、合理情绪治疗的目标理论以及ABC理论。 ①合理情绪治疗的人性论。艾利斯强调人的价值观,他认为人在出生时就兼有两种思想:理性思想与非理性思想。理性思想使人珍惜自己的生命,认为生命是可贵的,懂得要追求快乐、要学习、要与人交流、要珍惜爱的享受,在爱的环境中成长,追求自我实现的目标。非理性思想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思维,特点是自卑固执、好胜冲动、追求完美、不断重复错误、挫折承受力差。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选择了前者就能够健康的成长,选择了后者就会在情绪上感到困惑,产生许多烦恼,无法正常生活。 这种理论认为每个人从一开始就有巨大的、未经探明的潜力,只要努力坚持自己的愿望,这种愿望就一定会实现。而抱有非理性思想的人在自己的一些愿望还没有实现时就谴责自己、埋怨他人,严重的还会伤害自己与他人。 对于人的思想、情绪、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论认为,这三者是同时出现的:当人感受时,他们同时思想和行动;当人行动时,他们同时思想和感受;当人思想时,他们同时行动和感受。要了解人为什么存在自我挫败行为,首先要了解人是如何感受、思想和行为的。而人的感受、思想和行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感受、思想和行为,人有能力重新评价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改变自己的旧观念,形成新观念,并导致新的良好行为。人不是过去经验的一成不变的受害者,人可以挑战自我挫败行为。 ②合理情绪治疗的目标理论。合理情绪治疗理论认为,人基本上是理性的动物,人的情感、行为受理念支配,如果人进行合理的思维,他就会保持健康的心态;如果人有了不合理的思想,就会产生许多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情感。所以,咨询者或辅导者面对咨客时,要设法以理性的观念代替非理性的观念,以合理的想法代替不合理的想法,使咨客摆脱不合逻辑的错误想法的干扰,帮助其尽量减少自我毁灭的潜在倾向,形成一个较实际、较开阔、较合理的人生哲学,使其认识到对自己不能要求太高,不要追求完美;对他人要宽容,能够容纳他人的缺点。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心理冲突,减少自我毁灭的潜在倾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ABC理论 合理情绪治疗理论不同意行为主义的"S-R"刺激-反应理论,认同"S-O-R"的理论,认为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一个有机体"O",它干扰S与R的关系。因此,合理情绪治疗理论就把"S-O-R"的理论改造成"ABC"理论。A=S、B=O、C=R。 在ABC理论的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即是A引起了C。但ABC理论指出,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当人们感受到挫折时,感到不安、焦虑、失望,这不能一概认为是不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悲观绝望等极端的情绪反应就是所谓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合理信念的特征 对于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人总结出三个特征,即: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 绝对化的要求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是经常见到的。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必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样的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德高望重就必须得到他人的尊重"、"我做了好事就应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我不应该出现失误"等等。由于每个人条件、能力的不同,客观事物的发展也不可能以某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如意的事情经常发生。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绝对化的要求发生冲突时,抱有绝对化信念的人就会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而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这种治疗要帮助他们认识这些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过分概括化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一些人当面对失败或失意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以自己做的某件事的结果、以自己现实的处境作为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做人的价值,结果导致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还有的人,看到别人稍有差池就认为对方一无可取、求全责备,这必然导致不满、敌意和愤怒的情绪,破坏人际关系。因此,在生活中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别人,刻意追求完美,不允许失误,这只能会造成心理的痛苦。 糟糕至极是把一件不如意事情的发生视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简直就是一场灾难的发生。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难以自拔。不如意的事情本来是经常发生的,没有哪一件事是糟糕至极、糟糕透顶、百分之百的糟糕,也没有哪一件事是根本不应该发生的,更没有哪一件事是灭顶之灾而没有出路的。但如果沿着这样的思路走下去,就会把自己引向非常消极的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的信念常常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出现的,当那种自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时,他们就感到无法接受,以至于感到糟糕至极。 许多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的思维和信念,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不合理思维的倾向更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难以自拔时,就需要治疗了。 (4)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步骤 这是以改变咨客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咨询者或辅导者可以运用质疑、挑选、提问、辩论、鼓励、设难等方法来改变咨客的不合理信念。具体可以分为4个基本步骤。 ①找出不合理信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咨客介绍ABC理论,向其指出思维方式、信念中的不合理内容,帮助他们搞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怎么成了这样,指出不合理信念与他们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②验证不合理信念。向咨客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他们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致。对此,应当负起责任来。要求他们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辩护,从而证实咨询者对其不合理信念的推测。 ③挑战不合理信念。通过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运用"质疑式"或"夸张式"的具体辩论方法,帮助咨客认清自己信念的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咨客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④改变不合理信念。不仅帮助咨客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还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避免重蹈覆辙。 (5)艾利斯提出的11条不合理信念 许多心理问题,包括一些神经症都是由于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不合理信念对人的心理伤害很大。为了便于在工作中掌握和发现不合理信念,现将艾利斯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经常遇到的11种不合理信念介绍如下: 个人绝对要取悦周围的人,尤其是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②个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他是否全能,是否在人生的每个环节都有所成就。 ③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是坏人,应严厉谴责和惩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允许矛盾和误会存在,对别人要求过分严格,不允许别人的任何缺点。 ④当事情不如己意的时候,感到可怕、可悲,不能忍受。 ⑤要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和责任,实在不容易,倒不如逃避来得省事。 ⑥人的不愉快是外界因素造成的,所以人实在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和困惑。 ⑦对于危险的、可怕的事物,人应该非常关心,要不断关注和思考,而且还要随时留意它可能再次发生。 ⑧一个人的以往经历往往决定了如今的行为,而且这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 ⑨一个人总要依赖他人,同时也需要一个比自己强而有力的人来让自己依附。 ⑩一个人要关心他人的问题,为他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⑾人生中的每个问题总会有一个精确的答案,若得不到答案,就会感到痛苦。 合理情绪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了认知的、情绪的及行为的治疗方法。在认知的方法中,有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有认知性的家庭作业,给别人进行ABC分析等。在情绪的方法中,有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耻辱练习等;在行为的方法中,采用了行为治疗中的自我管理的技术、放松训练、决断训练、社会技能训练等方法。合理情绪疗法倾向于多种多样的技术方法,运用于合理情绪疗法的框架之中。但最主要的是强调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如果把治疗的重心放在改变来访者的情感和行为上就不再是合理情绪疗法了。 6.3.5 森田疗法的理论和方法 (1)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 森田疗法是日本精神科医生森田正马创建的心理治疗方法。森田正马认为他的方法适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焦虑发作、各种恐怖症尤其是赤面恐怖等。 ①神经症与神经质症。森田正马的学生高良武久在《森田心理疗法实践》一书中指出:"神经症是由心理作用引起的精神或身体、或二者兼有的一种功能障碍,一般表现为慢性固定状态。"因器质性病变而起的症状,不是神经症。 他们认为,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神经症,神经质症是神经症中的一部分,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适应症。神经质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具有某种症状,这种症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障碍,所以,患者本人有克服症状、从这种症状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欲望。如果别人发现了患者具有症状,但本人对此毫无察觉,没有疾病意识,这也不能称为纯粹的神经质症。 森田根据其对"神经质"的理解,把神经质分为以下方面:首先,普通神经质(神经衰弱);其次,强迫观念和焦虑症;再次,发作性神经症,如心悸发作、焦虑发作等。他还认为强迫动作不属于神经质,因为病人不伴有自我排斥的心理冲突。如强迫洗濯的病人,实际上自己并不想停止洗濯,求治欲不强,不适用于森田疗法。 ②疑病素质与神经质症。神经质症的发病基础是病人的疑病素质。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生存欲望强,希望健康、幸福、努力向上。但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状况、生命安全和精神安宁担心。当他们把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某种感觉误认为是病时,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是敏锐,"症状"也就越重,形成恶性循环。 ③生存的欲望和死亡的恐怖。患神经质症的人都是生存欲极强的人,但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患有神经质症的。而是随着生存欲望的发展,想过超出常人的生活,但由于某种契机诱发了其疑病体验,使其精神能量不再朝向外界而是完全朝向自己的身心。过高的生存欲望同时伴有对死亡的恐怖。这种对死亡的恐怖常与惧怕失败、害怕疾病、恐惧不安等心理活动相联系。例如,过高的成功欲望同时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怖;过强的保持健康的欲望又会伴随着对疾病侵袭的恐惧。前者有可能形成强迫观念和行为,后者有可能导致疑病症状的产生。 ④神经质症的主观性。神经质症患者对生的欲望过高,对死的恐怖过强,因此把本来正常的现象看做是不正常的表现,陷入不可解脱的思想矛盾之中,这就是症状的主观表现。其主观性还表现为其症状缺乏客观的生理基础上。他们因其症状的存在而极度苦恼,但却不知这种苦恼是主观臆造出来的,苦恼的根源就在于自身。 ⑤适应不安与精神交互作用。适应不安的程度随着个人的素质、年龄、现在所处的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较内向的人容易出现适应不安,因其有较强的内省倾向,总是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否胜任所做的事情缺乏自信。较外向的人则不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希望。 不安、担心、痛苦等心理虽然令人不快,但它却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如果人们对这些令人讨厌的,但同时又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也认为不应当存在,企图否认这些应该有的心理现象,这必然使正常的心理产生反向的作用,造成精神内部冲突,最终形成神经质症状。 所谓精神交互作用,"就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越来越吸引注意进一步固定于它。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这种精神活动过程就是精神交互作用的过程。 如果说疑病素质对神经质症的发病具有决定作用的话,精神交互作用则可以说是对神经质症症状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⑥精神拮抗与思想矛盾。精神拮抗作用具体表现为,当一种心理出现时,常伴有另一种与之相反的心理出现。例如,恐惧时会出现不要怕的心理;受表扬时反而出现内疚的感情。森田认为,这种抑制性意志是我们精神领域中的自然现象,这种拮抗作用不是我们能够一一加以随意支配的。 精神拮抗作用过强或缺乏,人都会出现问题。神经质症患者的各种苦恼,就是由于欲望和抑制之间拮抗作用增强引起的。例如,拼命要加强生的欲望而排除对死的恐惧,为否定失败的可能想尽种种办法,反而使引起拮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相应增强,加之思想矛盾的影响,个体就会感到越来越苦恼。 按照森田疗法的观点,神经质症患者之所以产生思想矛盾,并最终形成神经质症状,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人性的实质。例如,恐怖、不安、苦恼这些人人都会有的令人讨厌的情感,患者总想避免和消除,却不知这是一种在适应环境变化时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想用是非善恶的标准来衡量这类情感,决定取舍,是不可能办到的,这即是受到"理应如此"的思想愿望支配所造成的矛盾。 综上所述,森田疗法关于神经质症的形成机理可概括为: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造成神经质症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想以主观愿望控制客观现实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的加强。 (2)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对神经质症"顺应自然"和"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要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和破坏精神交互作用。他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说理是徒劳的。人的感情变化有其规律,注意力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等等。因此,森田疗法认为让病人的苦恼发展到顶点,也就不会感到苦闷了,在治疗中要求病人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听其自然。 ①顺应自然。何谓听其自然?森田把它看做是相当佛禅的"顿悟"状态。所谓"顿悟"就是病人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体验到对自然(指超越自己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存在)的抵抗是无用的。具体地说,就是要老老实实的接受症状,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用任何手段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 顺应自然,就应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森田认为,情感活动有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神经质症患者反其道而行之,总是对自身出现的恐惧、不安或苦恼等人人都会经历的情感极其反感,总想压抑、回避或消除这类情感。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的情感,不去压制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积极的情感。 顺应自然,就要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神经质症患者常常主观地认为自己对某件事物只能有某种想法而不能有另一种想法,有了就是不正常或者是不道德的,即极端的完善欲造成了强烈的劣等感。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个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行为与否,则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人大可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只需注意自己的行为。 顺应自然,就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神经质症患者原本并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疑病素质的作用,把某种正常的感觉视为异常,并由于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 顺应自然,还要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实的客观规律。森田指出:"想依靠人为的办法,任意支配自己的情感,就如同要使鸡毛上天、河水逆流一样,不仅不能如愿,反而徒增烦恼。"例如,恐惧与不安是常见的心理现象,非要把它视为异物而与之艰苦抗争,坚持认为自己就不应有不安等现象,就是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反之顺应自然,不以不安为怪异,就可以排除思想矛盾,从神经质症的精神冲突中解脱出来。 ②为所当为。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务划分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务是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和改变的事物;不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学习以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的事物,如人的情感,但还要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应该控制的事物,如人的行为。 一面接受症状不予抵抗,一面带着症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不把躯体和心理症状当作自己身心内的异物。对它不加排斥和压抑,采取"有,就让它有去!"的态度。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即"忍受痛苦,为所当为"。这样就解除了主、客观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了精神交互作用和过剩的精神拮抗,顽症也因而减轻和消失。 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现实,陶冶性格。高良武久指出:"人的行动一般会影响其性格,不可否认,一定的性格又会指导做出一定的事情。但仅仅看到这一方面,则是一个片面性的认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的行动会造就我们的性格'这一客观现实。正是这一点才是神经质性格得以陶冶的根本理由。"一些神经质症患者往往认为只有先除掉症状,才能做好要做的事情,为此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因为不做事情或少做事情减少了自己实践与适应实际生活的机会,还会使精神能量更集中指向内部,注意自己的症状,并使疑病素质进一步发展。 为所当为有助于使症状得到改善,就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将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在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中又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个过程也是使内向性格发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的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的规律行事--任凭症状存在,而不去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生活。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其着眼点是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陶冶性格。这个治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治疗对情感、意志、行动和性格之间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最终可以达到改变一个人的情感,陶冶一个人的性格的目的。 (3)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森田疗法可分为住院治疗和门诊治疗两种方式。由于较重神经症病人对引起他们痛苦的症状采取"听其自然,不予理睬"的态度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森田设计了一个独特的住院隔离疗法。住院共分四期:①绝对卧床期;②轻劳动期;③重劳动期;④生活锻炼期。隔离住院的目的是使病人对精神的自然流动及其演变有实际的体会,消除以前对病的臆断和误解,达到心理的"自然流动、无所经心"的状态。森田疗法也可以用于门诊病人。 (4)森田神经症诊断标准 ①症状上的特征。森田神经症的症状表现应满足A、B的标准,同时C的5个标志中应满足三项。 A.对症状具有异常感,伴有苦恼、痛苦、病感(自我异质性)。 B.对自己现有状态(性格、症状、烦恼)不能适应环境而感到焦虑(适应不安)。 症状的内容及对症状的认知等项目中,满足三项以上。 第一,由于症状(烦恼)引起的持续的预期焦虑(预期焦虑)。 第二,症状(烦恼)的焦点明确(主要是对一件事而烦恼,防卫单一化)。 第三,认为自己的症状是特别的、特殊的(认为自己的症状特别)。 第四,具有想消除症状的强烈愿望(克服症状的趋势)。 第五,症状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情感相关,可以了解(了解可能性)。 ②症状形成的机制。在此,必须满足A、B两个标准。 A.必须确认精神交互作用,把握由于注意和感觉(或症状)的相互激活而使感觉(或症状)鲜明化。注意固着,注意狭窄而陷入恶性循环。 B.必须确认思想矛盾,要满足两项标准: 第一,消除症状的趋势,认为只要消除症状,就能做自己期望做的事,或期望完全没有焦虑、恐怖的状态。 第二,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而成熟的内心冲突。 (3)性格特征。 A、内向性、弱力性。 第一,内向性(对自己的存在过度内省、有劣等感)。 第二,顾虑性(拘泥于细节、难以自拔)。 第三,易受伤害性、过敏性(容易因别人的言行受到伤害,过分在意别人的言行)。 第四,疑病性(对自己的身体及感觉过分敏感的倾向)。 第五,被动性(缺乏主动性,易消极,对新事务接受慢)。 B、强迫性、强力性。 第一,求全欲强(强迫地追求完美,不这样做就不满意)。 第二,优越欲强(厌恶失败)。 第三,自尊欲强(自尊心强,希望有好的评价)。 第四,健康欲强(总想心身健康,期望完全没有焦虑的状态)。 第五,支配欲强(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握自己和周围的欲望强烈)。① 此外,还有包括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归因疗法等疗法在内的200多种心理治疗学派。尽管各派理论众说纷纭,采用的方法各有区别,但表现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上都不相上下。各派理论对发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事业都做出了贡献。因此,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者、心理治疗者,趋向于各种方法、理论的兼收并蓄。 ①资料来源:北西宪二《日本的森田疗法》,见《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第9卷,第1期第46页。 老年心理健康咨询 刘援朝著 7.珍惜自己的创造活力 创造性活动是指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战胜习惯和经验而生成的惰性,在开拓未来新领域中,从事具有社会意义的创新活动。这显然是不容易的,即使是许多年轻人也不一定具备这种创造能力,更何况老年人呢?这样讲,绝不是否认有些老年人仍然具有这样的创造活力。 老年人的创造活力,指的是每个人在自己的晚年生活中都能不断地开辟出自己新的生活领域,使生活不断有新的不同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求新求变的欲望就是老年人创造活力的体现 。 7.1 角色变迁与创造性 社会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随着人的年龄和社会角色的变化,人的创造活力和创造性的指向也会发生变化。 7.1.1 老年人与年轻人创造性的差异 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处于相对平稳、封闭的状态,社会整齐划一,"计划"也限制了人的创造性,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创造性方面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使人越来越感到世界是年轻人的世界。许多老年人,甚至一些中年人跟不上社会的高速发展,产生失落感和去势焦虑,自觉不自觉地妨碍了自己创造能力的发挥,有的还在压抑别人的创造性。 有个大型企业的领导,由于企业内外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不能有效地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个人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的因素。他常常提到企业过去的辉煌,并以此自慰。对于企业当时的困难,他总是强调各种客观原因,很少从自身观念去寻找原因。 他退休后,调来一位年轻的厂长,到任不久就从体制上对企业做了"大手术",干部大调整,机构大压缩,产品大换样,增加独立核算单位,扩大承包经营范围,使企业在短期内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那位老厂长对此始终耿耿于怀,认为对方是标新立异,撤换自己的人,是在否定自己过去的业绩。其实,在他退休以前,有好几年时间他可以改变自己和企业,他没有做。他把过去的许多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东西,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仍当做自己的成绩来保存,这就窒息了他的创造力。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年轻人的创造能力比老年人更生动,想象力也更流畅。"另外一位学者列赫曼通过研究发现,18世纪时,人们在40岁时还有比较重要的创造和贡献,而到20世纪时,创造性高峰的年龄提前到30岁左右。所以他说:"人的寿命虽然在延长,创造性的寿命却愈来愈短了。" 看来,老年人的创造性从总体上确实比年轻人差些。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与既往相比,创造性会出现种种欠缺,这对人类整体来说都是注定的事实。但不能因此认为老年人创造能力的降低与生理的老化是平行的。 一些学者提出,科学家的世界,对科学家来说是单义的,生活体验和创造力间的瓜葛较少。科学家,特别是从事数学、物理、化学等这类纯自然科学的学者,要求的是纯粹的思考,而非生活体验,所以青年人身上有发挥科学创造力的倾向。与之相反,搞人文科学的学者,30岁以前做出创造性工作的人较少,大多数做出优异成绩的是在40岁到60岁之间。另有学者研究指出,人的创造性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也是巅峰出现在25岁到30岁之间,第二个高峰即小高峰出现在60岁到65之间。老年人如果好好利用创造性的小高峰,仍可有一番作为。 那种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而使所有功能衰退的同时,创造性能力也一直衰退下去的看法是不准确的。在必须以人生体验和人格的成熟为背景的工作方面,随着年龄增长,人反而更有可能具备开拓新的独立活动境地的能力。 7.1.2 阻碍老年人创造性活动的心理障碍 老年人创造性活动的领地是很宽广的,但由于认识上陷入误区,妨碍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就是必要的了。 思想的僵化和思维的惰性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也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人生的财富。但有时由于生活的惯性太强,当人遇到新问题、新矛盾时,又习惯地以原有生活为基础的思想方法来分析、认识问题,停留在原有的原型中寻找出路。因此,阻碍了老年人创造性的发挥。也就使人觉得老年人保守、相信传统、墨守成规。 害怕自己过早地成为历史 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厂长,他并非就真的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他没有能力、精力,也不知应当怎样改变自己和企业,为了保持个人人格的完整,他只得固执己见,拒绝新生事物。 一些上了年纪且有成就的学者、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等,总是喜欢维护自己过去的见解。因为他们怕在自己提出新见解之前如果接纳了别的新观念,就会否定了自己过去的成果。其实,并非只是上述人等,就是普通老百姓也会遇到这种改变主张就意味着自己失误、犯错误的情况,其中有些人碍于自己的年纪就只好坚持到底,以错就错。无疑,这会从根本上阻碍人们创造性的发挥。 受释、道等哲学的影响 清心寡欲,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潜能。有些老年朋友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感悟到生活艰辛、世态炎凉,为了消除失落感,恢复心理平衡,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能使自己摆脱荣辱升衰的人生哲学,清心寡欲,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潜能。 佛家的"佛法无常、无我"之说能够与当今社会大变革中许多人感怀、迷茫、希冀的文化心理相认同,但能真正做到三禅坐定,修成五乘教法、四念处观的人在寺庙里也只是少数。 信佛之人因感慨世间之苦而悟万物皆空,所以要追求一种无生、无死,绝对超脱的境界。这种虚幻的追求显然是出世的。但还应看到,这种出世的立足点仍在现世。佛家所说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提倡的正是一种入世的生活态度。佛家的终极关怀还是人的现实存在。社会尊重每个人的生活选择,人可以选择一种人生哲学和信仰,但这不应成为妨碍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理由。 同样,道家庄老哲学讲究清心寡欲、平淡自然,视生命高于一切,追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种哲学思想历经几千年发展至今,表明其生命力,但更说明它也在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试想,老年人真若由生产者变为彻头彻尾的消费者, 而且不问世事,去做恬淡无为的山野村夫,那岂不增加了社会的负担,浪费了大好生命? 道家讲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治"就是一种作为,一种积极的结果。在现实社会中这更多的应是一种意境,有了这种意境就可能平静地面对挫折,有了这种意境就更应该在无为之中求有为。老年人凡能遇事泰然处之,洒脱自如者,其生命潜能往往更能得以发挥。 此外,还有一些玄学和某些气功功理,所固有的宗教色彩,都会对人产生某些影响。但不管怎样,社会的进步在于每个人生命的张扬,人只要能把握住自己,克服其中消极因素,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潜能,就会提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对自己还能否从事创造性活动心中无数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细胞,而每小时只有1000至1200个细胞死亡,这样,人即使活到100岁,也才损失10亿个左右,其余90%的脑细胞仍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经济学家冯建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找到了使自己老有所为的科学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曾经论述系统的一种特性--能量的存有。也就是说,凡物质都具有能量,人的生命有机体自然也具有能量。而且这种能量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有形式的变化,而没有本质的变化。这无疑是说,老年人的能量尽管在形式上(程度、方式)可能有所变化,但能量本质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锷,对于时间不可逆转有了新的说法。他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指出:"------生命的特征在于它还在运动,还在新陈代谢。因此,生命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终究要死亡,要从有序走向无序,而在于它要努力避免很快地衰退为惰性的平衡态。"由此,他引申出一个著名的新论断:"人不是以物质和能量为生,而是以负熵为生,"也就是说,年长者的人生机体只要"还在运动""还在新陈代谢",就有能量存在,就有减缓"衰退为惰性的平衡态"的可能性。 可见,只要老年人不断地吸收和运用信息,就不仅能够维持生命、延年益寿,而且能够求得发展,发掘自己创造性潜能。 7.1.3 "老有所教"为老年人展示了发挥创造性的舞台 1984年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负责人提议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作为老年事业的目标。1999年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老有所教"的要求,2000年又有了"老有所伴、老有所归"的提法。目前,这"八个老有"构成了我国老年事业的全部内容。其中,"老有所教"对老年事业起到了定向作用,体现了我国老年终身教育的方向,还体现了老年人的社会文化类型和文化地位问题。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在曼谷举行会议,讨论了朗格朗关于终身教育构想的提案,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人的毕生,从婴儿坠地一直延续到生命终止。"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难以在21世纪生存。" 我国自从在1983年于山东省诞生了第一所老年大学之后,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各种各样的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老年人入校学习,既不为学历,也不为求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老年人寻找到了一个能激发生活兴趣,发现自己专长,完善自己人格,扩大人际交往,充实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充满乐趣的环境。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老年大学,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吸引了众多的老年朋友,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潜能,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各地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也是百万、千万银发学子打造夕阳红的真实写照。同时,老年大学也对老年人创造意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7.1.4 如何保持自己的创造性 创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心态,保持这种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儿童,对周围事物抱有新鲜感 世界对儿童来说是全新的,因此,他们每做一件事对自己都是创新。老年人若能学习儿童,使自己站在新的立场上去看过去的一切,自然也会产生许多新想法。一旦摆脱了过去思维模式的束缚,思想解放所带来的"灵感"和"火花" 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老年人也可以像儿童一样,主动地接触那些过去不太熟悉的书画、小说、诗歌、音乐、体育和舞蹈等。也许当这些新鲜的刺激遇到你原有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时,会激发出你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灵感。 不断更新观念 老年人要做到不断更新观念,适应变化的新情况,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扩大新视野。现代医学表明:不断地用脑去记忆、理解、分析和创造,使其经常处于活动状态,有助于延缓大脑的衰退。恩格斯一生学而不倦,掌握了25种外国语言,直到70岁以后还学会了新的外语。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具有乐观生活态度的人,每一天都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都有新的生活内容、新的乐趣。对于这种人,生活本身就是创造。美国90岁的查理斯·何根先生说:"一般人认为,老年是一只快要淹没的船,其实并不一定如此。你可以在90岁时是年轻的,也可以在35岁就衰老。关键在于你是否利用了你的精力。"他所说的精力当然就是创造力。他本人就是在将近70岁的时候,由于努力研究攻克了癌症而获取了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 。 随心所欲地改变自己所做的事 退休的老人在休闲娱乐中可以多讲些随心所欲,可以多换几个角度去做同一件事,也可以"倒行逆施",这样一来也许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你只要这么做了,就会感到创造的快乐。 创造性,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活力和生机。法国作家左拉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则认为:"谁能把青春保持到老年,不让自己的心灵冷却,谁就是幸福的人。"希望有更多的老年朋友不是简单地过日子,而是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 7.1.5 宽松为老年人展开创造的翅膀 老年人的创造性与年轻人的创造激情有所不同。除了少数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对既往工作的专注使得他们的创造欲望一直延续到老年,更多的老年人的创造性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的。而社会角色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宽松,有助于老年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宽松的生活有助于老年人的"思想解放" 退休是人生旅途的重要转折。在此之前,生活总不免有些盲目性,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谋生就必需按照各个工作岗位所限定的社会角色的规范行事。个人的行为必须服从太多的社会意志,集体意志和领导意志,即使是违心的,也往往无可奈何,生活是劳碌的和被动的。退休之后,行动的制约性大大缩小了,生活内容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增强了,品尝到自由自在的佳境,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地安排生活的内容和节奏。 老人既有充分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因此,退休后的这段时间是人生的"黄金时段"。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可以创造出凝练的、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书画家刘海粟在92岁时,对一位记者表达他对人生、艺术的体味:"妙悟之境是你主客观认识已达最高境界,自由最多,局限最少,超越平常的自我,水平有了一个飞跃,原来模糊的清晰了,原来吃力的轻松了,妙不可言啊!"宽松的生活,为人由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过渡创造了进一步的条件。 1990年当撒切尔夫人被迫从占据了11年的英国首相的宝座上退下来时,经历着巨大痛苦和耻辱的"铁娘子"却说:"生活始于65岁!"真正的人生从65岁开始,"现在是我人生又一个起点。"她把无情的挫折当作有情的转折,写出了自传《唐宁街岁月》一、二卷。 1990年11月,李光耀从拼搏31年的政坛上引退之后,以"生命在于运动"为训,67岁的他退而不闲,后来他又用了9个月的时间学习电脑操作,以取得电脑中的电子资讯。 在我们生活中,不乏以这种"小学生"的态度去面对退休后生活的老年人。 兴趣、爱好得以实现 有些老年人,过去有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只不过由于过于紧张的工作使得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业余生活。还有些人迫于当时整齐划一的体制和封闭的环境,而把自己内心的需要压抑下去,隐藏起来。这样的老年人中的许多人可能没有认真想过,自己潜在的能力和生活优势究竟会有多少。但可以肯定,在老年人中仍埋藏着巨大的、有待开发的宝藏,其中包括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和活动。退休生活,使得老年人有了实现自己兴趣、爱好的条件和时间,也使得一些老年人得以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开拓自己仍具创造力的第二人生。 一位老先生,早年参加革命,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喜好文学,家中有许多藏书,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他萌发了写一本革命回忆录的念头。在他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已有一些文章不断见诸报端了。他欣喜地说:"文学创作进一步开发了我的自我价值。" 想管事就去管点事 现在有不少咨询机构吸收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年人。有些老年人还自己成立了各种经营性机构,继续发挥余热。另外,许多老年社团、老年机构和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组织中也活跃着众多老年人的身影。 某企业一位老职工,在工厂里当了几十年工人,他除了干活之外,没什么能力、本事;身体还病恹恹的。他退休后参加了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对于这几乎是义务性的工作,他干得十分投入、认真,被大家称颂。被别人管了一辈子,从未支配过他人的他,退休后管起了事、管起了人,表现出从来未有过的领导组织才能。 他讲,过去咱是个普通工人,人微言轻,再说,那时一天干活累得不行,回到家还有老有小牵扯了自己的精力,也想过干好了当个干部,但咱文化水平低,又没有"关系",真要去挤去抢还得防那明枪暗箭,得不偿失,不如就老老实实地干活。现在,退休了在家呆着也是呆着,干买卖倒股票咱没那能耐和资本,不能总在家窝着生毛病吧,正好居委会工作缺人手,我就出来了。这是个多服务,少报酬或是没报酬的活,弄不好还得罪人,许多人不愿干,我干。谁知这一干可就上瘾了,干好了这是个行善义举为大伙服务的活,你得到大伙的承认,大伙自然听你的。我这一辈子没当过官管过人的,这也算过了把"官"瘾。 一些不理解他的人还真认为他想过"官"瘾,还有人说他傻累不值得。其实,他成天忙着大家的事,且无所求,忘了自己的烦恼,身体好了,"乐善好施"也使自己心怀坦荡,而工作本身又使那过去从来没有机会表现的才能得以表现出来,工作又促使他不断学习,这使得他的阅历与情性不断丰富、陶冶,为自己的人生晚景涂抹着美丽的色彩。这对他、对大家、对社会都是非常好的。 当然,老年人应当量力而行,既已退休,就没有必要放开膀子惊天动地的再大干一场。应当放松一下自己,在宽松的主旋律中去做事。不然,搞得太紧张了,累垮了身体就不好了,也就离开了我们谈论老年人创造性活动的初衷。 其实像他这样让自己在公益活动中奉献余热、展示自己才能的老年人是很多的。他们创造了自己晚年的人生价值和幸福。 7.2 既往能力与创造性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组成部分。人的能力存在着个性差异,了解自己的能力特征,有助于保持和开发老年人的创造性。 7.2.1 智力是老年人的创造活动的核心 能力有两种含意:首先,是指已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其次,是指潜在的能力,即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是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是各种能力展现的可能性。能力一般包括智力、特殊能力和技能。 智力是指人在各种活动中都存在并表现出来的思维与反应能力。智力是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包括感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推理能力等等,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智力水平的高低,会对人的活动产生影响。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在18岁达到顶点,其后便缓缓下降,而这下降的曲线也不是单纯地降低,在70岁初期到80岁期间还存在着高原现象。可见,老年人的智力和成年人相比,并不存在质的差别。再加上老年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并不比过去差多少。尤其是那些本来能力水平就较高的人,在退休之后,减少了思想上的束缚,甚至会有新的表现。 因此,老年人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核心是智力。还应当看到,老年人在体育、舞蹈及其他技能、体能活动中靠的也不单单是体力,更主要靠的是对事物高超的感悟,及正确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老年人是少蛮干多思考的,这就是智力的作用。 7.2.2 善用原有能力优势 老年人的创造性活动是长期生活、工作经验积累的结果,是原有能力的持续发展,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1)保持既往能力的持续发展 古往今来许多终其毕生精力于自己事业的人,到老年仍在从事着创造性的活动。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百岁高龄完成了医学巨著《千金翼方》;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81岁时还取得了他的第1033项发明专利;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在古稀之年创立了"新人口论";齐白石在85岁时作诗云:"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上述名人都是经年不断地辛勤耕耘才使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持续到老年。 又如,孔子自幼丧父,少年丧母。他自幼勤奋好学,而且将这种精神保持一生。通过勤学好问的自学道路,孔子30岁左右时,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而且融会贯通了后来被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因做官不成,"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来自远方,莫不爱业焉"(《史记·孔子世家》)。这是孔子学问、思想不断发展提高而臻于成熟时期。他51岁时才真正在鲁国做官,但由于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得以实现,55岁时就又弃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他68岁时结束了流浪生活,不再求仕,而把晚年的主要精力用在教育和文化文献整理的工作上。他年近古稀仍"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贡献。 当代著名作家谢冰心老人93岁时对记者说:"我从来没有觉得老。"96岁时仍坚持写文章,从事创作活动。她每天上午起床后,吃完早点先休息一会,同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和音乐节目,然后先写头天的日记、写文章、写信、读书看报、为人题词或接待客人。下午午睡后,休息一会又要写信、写文章。儿女们怕她累着,劝她不要那么急。她却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要分秒必争啊!" 当然,期望冰心老人再创造出鸿篇巨著这是不现实的,老人的体力、精力毕竟不如以前了。但又有谁不承认她仍在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呢? 许多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书画艺术、文学创作和科技研究的人能把自己的能力优势持续到老年。虽然,他们老年的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几乎不可能超越自己的过去,但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过去形成的能力优势,使他们始终保持着生活的创造性。 (2)保持积极地生活态度 老年人的创造性活动与年轻人、中年人不同,其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华罗庚晚年自勉的座右铭是:"树老怕空,人老怕松;不空不松,从严以终。" 这里的"松",不是轻松,而是松散、松懈、松懒之意。轻松,是一种生活的佳乐境界。而松懒、松散则是一种懈怠,倚老卖老,没有节制,没有规律,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目标。还有些老年人伤春悲秋,自悲、自怨,情绪低落,等等,这样的老年人都缺乏创造性的活力。创造性在生活中永远表现为明确的目标和追求、精神的舒畅、洒脱而规律的日常生活。过去上班时,要忙里偷闲,调整自己,现在需反其道而行之闲里找忙,把生活安排得紧凑些、规律些,使自己的生活永远有目标,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任何一位老年人多年积累形成的既往能力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创造性地表现。 报载,美国得克萨斯州塔夫市人,92岁的老妇卡拉夏伦,是令人惊异的人。她白天在一家牛奶公司任职,收款、写清单、配制一些简单的食物,下班后尽快赶回家,吃过饭,就驾车到附近邻居家中推销各种家庭用具。她常说:"我努力令自己忙碌,忙碌得完全没有私人时间。这样就不会像其他老太婆那样,终日胡思乱想,到处找麻烦。如果我稍有时间的话,我就会为自己烘制一些饼干,或者读点书。每天我大概会开一次电视,收看新闻节目,但大部分时间我都到处走动。" 这位老人在84岁那年轻易地得到了一张地产执照,从此,她更加忙碌。自从她取得地产执照后,每年总能卖出四五块土地。 这位老人说:"如果想学我那样保持青春与精力充沛,惟一的秘诀就是忙碌,而且要知足。"她最后讲的话很重要,忙碌而且要知足。我想,对老年人来说,忙得要有序,忙得要使自己感到舒适和精神愉快,不能过于劳累。她的生活态度不但值得老年朋友学习,同样令年轻人和中年人敬佩和学习。 读书是老年人创造性表现的重要方面。人若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本身就是创造活力的表现。他们读书虽不是为了寻找"黄金屋"、"颜如玉",但认真地阅读却可以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和生活乐趣,使自己不断地确定幸福生活的目标。 近年来,国外兴起了别具一格的心理疗法--书籍疗法。德国、瑞士等国的医生为病人开设了专门的图书室,引导患者沉湎于书中,以得到精神享受,康健体魄。读书可以聚精会神,排除杂念,起到做气功的效果;获取知识,丰富人生,还促使脑组织运动,缓解精神老化。人老化的主要标志在于脑功能的降低,脑细胞的萎缩。生理学家认为,脑功能也是"用进废退"的,老年人勤读书看报,勤动笔抄写书中的佳句妙语,精辟论述、箴言警句,比服任何"脑活素"和"超级维他命"都有益。读书可以激发老年人的既往能力和潜在能力,使他们产生新的思想。而人的既往能力水平,对人选择什么书,怎么读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邓兆祥,一辈子军旅生涯,但他从年轻时就爱读书。尤其是离开领导岗位后,他花了大笔钱自费购买了大量的书籍,订阅三十余种报纸杂志。邓老读书的范围很广,天文、地理、文化、教育、军事、科技......都有所涉及。他不仅熟悉天文、地理、科技、军事,而且与他职业似乎不相关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也并不陌生,对许多国内外的文化名人、历史名著,他都有自己的见解。他读书还极为仔细、严谨,许多书中,他都做了读书笔记和查阅标记。 在邓老的教育影响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邓老警卫班中两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战士考取了军校。读书是邓兆祥人生车轮的"润滑剂"。在他过去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书给了他力量和启迪,而在进入老年后,书籍给了他享不尽的乐趣。 老年人不论怎样,只要能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有可能使既往能力、生活经验得到发展,表现出生活的创造性。 (3)原有能力和工作的泛化 有些老年人常以今天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生活性质同过去比,认为自己大不如前,因此产生悲观情绪。这是一种以自己失去多少来衡量自己价值和能力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问题。 出生在德国的佛朗兹,原是室内音乐家,1986年来到美国从事室内音乐工作。1990年他走访了州的一个奶牛场后,他改变了自己的计划。 佛朗兹说:"当时我在阳光明媚的户外练习萨克斯大号,却见奶牛群静静地站在我身后,好像被音乐迷住了。直到一小时后,我演奏完,它们才离去。稍后得知连续7天这群奶牛产出破纪录的大量优质牛奶。" 消息在牧场主中传开,自那时起,佛朗兹发了一笔小财。他巡回美国中部地区,用叙事曲及古典音乐抚慰奶牛。最近他注意到鸡也是他的忠实听众,欣赏后下蛋又多又大。猪农们也提出高薪聘请佛朗兹为猪奏乐。这种演奏使得他忙得无法分身。 若按照传统的看法,音乐家的演奏对象当然是人了,佛朗兹这种对牛、对鸡、对猪的演奏只能是一种不入流的行为。可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不但找到了一种新的谋生手段,而且很可能他的作法对家畜养殖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他这种做法不是很好吗。 其实,老年人若能多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把自己多年形成的能力特点和工作兴趣适时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往往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位八十多岁的胡老先生,退休前干了多年的会计工作,退休后没什么爱好,为了延续自己的职业,丰富自己的生活,他别出心裁地设立了家庭账簿。他把家庭的所有收支情况一一记账 ,面面俱到,日清月结。十几大本账簿记载了一个家庭的收支情况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也记录了物价变化、工资水平提高,反映了整体社会的发展。有位大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论文,专门前来拜访,仔细阅读了近二十年的家庭账簿,连称这是十分难得的可贵资料。而胡老先生也由此达到了调节精神、健脑健体,自得其乐的目的,为家庭留下了一件珍贵的档案资料。 还有一位谷老先生,多年工作养成了闲不住的习惯,兴趣爱好不多,社交也不甚广。可退休多年他身体不但不见老,精神反而更好了。他的经验是把多年工作养成的习惯转移到家庭生活中去,把家务当成一件乐事。同时,还坚持看报、读杂志、写文章。子女们怕他累着劝他说,少干点、别写了,多休息会儿。他却说:"这是我的精神需要"。正是由于这些老年人把工作习惯与退休后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使他们的退休生活始终具有创造性的色彩 。 7.2.3 使原有的生活目标进一步升华 当老年人由于非主观的原因必须要离开工作岗位时,他们并没有因为年龄、身体和角色变化等因素而放弃原有的生活目标,而是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继续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这种过程甚至比原有的工作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就是一种升华。 天津市有一位叫张桂英的老同志,她于1929年在河北省大名府河北省女五师上学时接触了党的组织并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者的道路。在白区工作中她两次被捕,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她和战友相互鼓励、顽强抗争,严守了党的机密,保护了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安全,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顽强意志和坚贞信念。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复杂的环境和不断变化的形势,她一度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尽管她苦苦寻觅找到了党组织,却使得她在以后的岁月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无论是国民党的监狱,还是同志的误会、"左"倾错误路线造成的伤痛,都不能动摇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组织的赤胆忠心。1983年71岁的张桂英离休后坚持读报学习,并应邀到许多大中小学、机关、企业、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她的讲话录音还被电台多次播放。凡是邀请她前去做报告,她都要约法三章:①不取分文报酬;②不接受任何礼品;③不吃请。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她因为甲状腺疾病,影响到声带,出现发音困难,才不得不停止。然而,这并没能妨碍她继续为党工作,她开始用笔纪录下那难忘的一段段革命历程。80年代初,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党史办公室,许多地区的同志通过各种线索、渠道找到"文化大革命"后幸存下来的老同志,通过他们了解当年党的工作情况、组织情况、人员情况等等,要"抢救"我党在建国前,特别是在白区工作情况的历史。由于张桂英从30年代初就开始长期在白区党的领导机关工作,了解党内情况比较多,因此找她的人也特别多。她先后应邀给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地提供了大量的文字材料。还结合形势写了许多文章,分别发表在河南省的《党史研究》、《安阳文艺》、全国妇联的《妇运史研究资料》、天津市妇联的《妇运史资料》、《天津党史资料通讯》、邯郸党史办的《峰峰矿党史资料》、天津市政协的《团结与民主》、《天津文史资料选集》、南开区政协的《南开春秋》、南开区老干部局的《红枫》等杂志和报刊上。如今,她的回忆录《烽火征程》已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并被评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读物"。她以此告慰先烈战友的英灵;她以此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自勉:只要我一息尚存,就要为党、为人民、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永葆革命青春,继续发挥光和热。2000年11月13日她因病与世长辞。根据张妈妈的一贯作风和意愿,子女决定:一切后事从简,不给组织和别人增加麻烦,让妈妈安安静静地走完这段人生历程......。在简短的告别仪式中,她静静地走向"彼岸"。许多老战友、熟悉的人都只是因为看到《天津日报》上的《讣告》才在"事后"获悉这个不幸的消息的,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亲朋好友和后生晚辈都因为没有能够最后与张妈妈告别而感到遗憾。作为共产党员、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她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终点,她常常对子女们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离休这些年她始终读书看报关心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为了宣传党的革命传统,她始终笔耕不辍。多年来她省吃俭用,关心群众疾苦,把节余的工资全部都捐献给灾区、希望工程,捐献给党的事业。身后她没有留给子女任何物质财富。可她以严格的党性要求、简朴的生活、孜孜以求的事业追求,以自己的高风亮节,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她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疾病和生死,并以此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把自己的创造性保持到生命的终点。总之,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善用自己的能力、经验、阅历去开拓新的生活领域是创造性的表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休闲娱乐中得到精神的升华是创造性生活的表现。老年人的创造性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凡能保有这种生活态度的老年人,都会是身心健康的。 7.3 创造性与身心健康 有位老年医学家说:"世上没有一个寿星是懒汉。"这指的是每个身心健康的高寿老年人都具有创造性的生活态度。研究表明,用脑较多的知识分子群体,老年痴呆症患者患病率明显低于用脑较少的老年群体,大脑的功能也是用进废退。老年人的创造性活动,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适当的体力活动,都有益于保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日本学者岩井曾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老年人和不从事创造活动的老年人分为两组进行调查, 研究其创造活动和身心健康的关系。从事创造活动的老年人组,主要是由搞绘画、造型艺术的人组成,包括75岁以上仍从事创造活动的高龄艺术家15人,平均年龄为83岁。另一组是不从事创造活动的老年组,在养老院选择出15名身体、精神都正常没有痴呆迹象的老年人,平均年龄75岁。两组平均年龄相差8岁。 调查的内容分为记忆、判断、行为、创造力、情绪,对各项目的调查都是以其自我体验的程度和质量为重点。关于记忆,艺术家组和对照组"极度遗忘"的比数是0:5,"某种程度遗忘"是10:7,艺术家组记忆力衰退的自我感觉比较少。在判断方面,"好犹豫不定"是0:4,相反"没有犹豫"是14:6,艺术家组比对照组能够自觉维持判断力者为多。关于行为方面,在一般行为上"经过思考能在某种程度上付诸行动"这一项,两组集中起来,看不出差别。可是,"关于工作的活动"艺术家组有14名回答"有完成的意志",而对照组只有1名这样回答。关于最近的情绪方面的调查,回答比年轻时还"激动"的人,艺术家组有5名,对照组有2名。回答"情绪忧郁"者艺术家组有1名,而对照组却有5名。"情绪波动者",艺术家组比对照组少。艺术家组的感情模式接近青年人的模式。 总的看,艺术家组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都显示了接近青年人的模式。另外,对身体的关切,艺术家组没有一人回答"对身体过分担忧",而对照组有6人。与此相反,"不怎么在意"的人,艺术家组有9人,对照组有5人。可见,艺术家组对认知、情感、意志有自觉衰退感觉的人少,对身体心情上担忧的人也少。在"创造力的自觉"方面,也发现很大差别。艺术家组回答"到了高龄,创造力更强了"的人有7名,回答"越到高龄,创作内容越成熟"的有10人,回答"创造力及内容都降低"了的没有。与之相反,对照组回答"创造力成熟"了的只1人。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在两组间有着8岁的年龄差,但艺术家组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都是健全的,表现出非常有意义的差距。因此,有人认为,老龄化身体机能的欠缺、老年意识的发生,不单是来自生物学方面,也有来自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和个人生活态度的原因。由于经常热心工作而维持了精神能量向外表现的习惯,认知、情感、意志的衰弱变化缓慢,在身体上忧郁感情的表现也较少。可以认为,心理状态对自身生物学因素会产生能动的影响。在高龄期也参与创造性活动的人们,基本能力是优秀的。由于他们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所以,在身心状态上表现出比其他老年人更健康的明显差异。 有学者曾对16世纪以来欧美在天文学、数学、哲学、物理学等21类学科中有杰出贡献的400位学者进行"寿命"研究。结果表明,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6.7岁。其中,发明家和科学家的平均寿命为79岁。我国也有资料对秦朝以来的3088名勤于治学的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他们平均寿命也高于常人。 美国罗切思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从事紧张脑力劳动的老人,脑细胞仍然与年轻人一样--负责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犹如枝叶茂盛的树冠,分枝繁多,代谢旺盛。相反,那些懒于用脑的人,即使年龄不大,其脑细胞却大为逊色,树突短而平滑。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对他们的"寿命"和老年的身心健康形成了积极的影响。那么,同理,普通老年人抱有创造性生活的态度,也会使自己保持身心的健康。重要的原因就是勤于用脑。老年生理学家约翰.摩西博士说:"活动可以减缓血管老化和硬化过程。但一般人们不把学习同运动联系起来。其实,学习是一种涉及全身的活动,特别是视觉、听觉及其感觉,还涉及反射和一种被称为意向的活动,无论老幼,通过一般的学习都会促进健康。"司马迁说过:"神不用则废,用之则振,振则法,法则是。"人在学习或研究时,思想高度集中,杂念排除,外界的事务也难于干扰大脑的"入静"状态,可谓是动中之静。而杂念丛生,最为伤神。专一用脑,则志定神凝,又不致劳损。《老老恒言·燕居》中说,"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因而潜心钻研、用心学习是一种专而不杂的用神之法,神虽动而犹静,对促进身心健康颇有助益。难怪古人认为"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 现代医学也证明,学习钻研,从事创造性劳动,能够使人乐以忘忧。创造和学习能够使人精神振奋、情绪乐观,进入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体会到学习和创造快乐的人,忧愁烦恼自然会抛至九霄云外。因此,学习和创造是促进健康的"灵丹",是延年益寿的"妙药"。勤用脑的老年人,脑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血流通畅,大脑可得到充足的养分和氧气,脑细胞活跃,各种神经递质传送信息加快,智力和记忆力增强,思维敏捷,反应灵活,从而提高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消极懒散者,大脑机能难以发挥,内啡呔及脑内核糖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下降,使思维迟钝,记忆力差,智力减退。 另外,精神和体力上适度的紧张也可以充分调动人体内潜在的能力,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心跳有力,心肺功能改善,心脏排血量增加,各器官组织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改善全身的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脑组织活力。而生活过于慵懒、松散产生的消极心理则可致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激素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各种身心疾病。 德国作家赫塞说:"作为一个老人,为了符合其意义和任务,必须了解人到老年所带来的所有事情,而且不要不服老。如果不服老,也就是说,如果不服从自然对我们的要求,不论我们现在是年老或年轻,都会失去每天的价值和意义,而欺骗了生命。"我们提倡老年人抱有创造性的生活态度,更提醒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张弛有度,合理用脑。因为过度用脑,也会伤害大脑,导致神经衰弱、血压升高、食欲不振、肠胃紊乱,引发疾患。现代医学表明,脑运动每小时要消耗葡萄糖400-500毫克。临床表明,用脑30分钟,血糖是120毫克/100毫升,这时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连续用脑120分钟,血糖浓度下降为60毫克/100毫升,大脑开始反应迟钝;连续用脑210分钟,血糖浓度下降到50毫克/100毫升以下时,开始出现头昏、头痛现象。因此,用脑不可过度。 加强大脑和身体的保健,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中做到脑体交替,把写作、阅读、思考、谈话、吟诗作赋、习字做画同散步、体操、气功、慢跑、打拳、游泳、听音乐、干家务等结合起来,使自己生活有序既健脑又健身。另外,还应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膳食营养,这对保证大脑的正常功能和身体健康也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创造性的生活态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前提,合理用脑,锻炼身体,脑体交替、保证营养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障。积极的生活态度加之科学的生活方式,老年朋友就会保持创造性活力和身心健康。 8.角色变化与老年人心理适应 在心理学中,角色是指不同性别、年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一整套为社会所期望的社会行为模式,它反映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和各种人际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每个不同的角色都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遵循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去作为。老年人的角色变化,包括:他们已经从原有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即使他们还在工作,从社会整体看,也属于发挥余热的从属地位;他们的经济收入较以前减少,随物价的上涨,实际收入越来越低,在经济上可能还得依赖他人;由过去的紧张工作转变为有大量的闲暇时间;精力、体力不如从前,处于逐渐弱化的趋势;由管教、抚养子女的义务中解放出来,而逐渐进入需要第二代帮助的阶段,等等。老年人的心理和行为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才能顺利渡过老年期。 8.1 角色变化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人在一生中不断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指具有明显老年人特点的心理问题。尽管如此,这也仅是部分老年人出现的问题,适应能力强的人不存在这类问题。另外,不同职业、不同地位的老年人对于角色变化的心理反应也是存在差别的。面对退休,普通工人的心理落差就不会比有职有权的人更大,而文化水平高的人群相对于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则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面临的变化,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变化、开拓新的生活。所以,这里主要涉及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问题。8.1.1 去势焦虑 焦虑是一种心理上的紧张状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在高度焦虑状态下会分泌出较多的睾脂酮和氧茎皮脂酮,这两种物质都容易导致心脏病,长期焦虑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失调,降低免疫能力。去势焦虑指的是随着老年人即将或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产生的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紧张状态。 古代一些豁达的大诗人在感悟到人老时也不免有感伤之词。陶渊明有诗:"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李白诗云:"朱颜君未老,白发我先秋";杜甫感叹曰:"百年秋已半,九日意兼悲";杜牧说:"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其实,老是自然规律。怕老有害于身心健康,不怕老有益于身心健康。 去势焦虑会使人产生无力感、无用感、无助感和无望感。 无力感 人的生命历程和整个社会就像接力赛跑,前面的人必须让位于后来者。有的人不肯放弃自己原有的社会角色,而又深感无力抗拒时,就会心情沮丧。时有老年人感叹说:没办法啊!咱是干不了了,让年轻人去干吧。有时并不是你干不了,也不是你干得不好,只是自然法则和社会运行规律迫使你不得不让位。 无用感 有的人认为退休就成了社会的废人,没用了,更有一些过去掌有职权的人,退下来后感到世态炎凉,过去人们前呼后拥地找他是因为他有用,现在则无用了,心理很不平衡。 无助感 老年人离开原来的工作环境如果不能及时拓展新的生活圈子,把自己关在家里,会产生孤独、无助感。 无望感 退休后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和生活,再加上身体不好,就会感到生活没有情趣、没有希望。 有一位68岁的老先生,他因精通业务,退休后到一家公司任"高级顾问"。因此,有种优越感。可最近,他"补差"的那个单位由于人际关系问题,突然把他裁下来了。他非常沮丧,想到劳动仲裁部门去告那家公司,但因他这个"高级顾问"的聘书根本没有合同保障,所以只好作罢。但焦虑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人很快消瘦下来。心理咨询工作者帮助他调整思路,使他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人家有权随时解聘他,并指导他重新安排好生活,使他很快摆脱了去势焦虑。 8.1.2 消极人格变化 人格又称个性,体现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人在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稳定性、倾向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经由多层次、多侧面,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结构而成的整体。人格层次包括:⑴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即能力;⑵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⑶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⑷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构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素质、社会地位、自然生理特征、心理状态、年龄变化和身体健康都会对人格特征产生某种影响,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如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也会随着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生存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人格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人的行为就是正常的;如果失调,就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健康和行为不正常;如果存在着严重的人格障碍,就会表现出人格变态、人格分裂和多重人格的问题。老年人的人格发展往往呈两极性变化。许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格日益走向成熟,如稳重、深思熟虑、关心事物的本质、宽厚、豁达等等。而有的人则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老年期的一系列变化,导致人格发生消极的变化,体现了自我中心、脱离现实生活等不健康倾向。一些老年人,在以往的生活中就存在着某种人格方面的缺陷、不足或倾向,如:凡事总是争强好胜、好高骛远、忙忙碌碌,雄心勃勃而常感到时间紧迫和事业的压力;追求尽善尽美、僵化教条;受暗示性强、过分依赖、思想幼稚;过分克制、喜怒不形于色使情绪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猜疑冷漠、妒忌心强、心胸狭隘;固执任性、自以为是、保守封闭;多愁善感、忧郁寡欢、敏感多疑、自悲自弃、怨天尤人、心烦易怒,苦闷压抑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由于存在程度的不同,也许在过去的生活中表现并不突出,没有对自身的发展构成明显的影响。可是,随着自身社会角色、身体状况等方面的变化,有些老年人不能顺利地适应生活的变化,挫折状态导致原有的人格问题向消极方向发展,影响了其老年生活的质量。老年人人格的消极变化和不健康心态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如:疑心重重,总怀疑别人在背后捣鬼;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闭关自守,拒绝与他人交往、交友;我行我素,倚老卖老,说话办事从不考虑他人感受;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自制力差,情绪激惹性强,喜怒哀乐,一触即发;嫉妒心强,多疑猜忌,不希望别人比自己好;自卑压抑,悲观失望,情绪忧郁,生活中没有乐趣和希望;斤斤计较,常因区区小事而与他人发生争执。老年人人格中的不健康变化必然会妨碍他们的社会适应,应当进行积极调整。由于在前面第五章中谈到了"制怒"、"防忧"、"去疑"、"戒固"等问题,因此,在这里只谈老年人的嫉妒问题。其他问题,在其它部分中分别涉及。嫉妒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只有那种从内心感到自己不如人的人,才会妒心横生。嫉妒是软弱、失落的表现。培根说:"嫉妒总是与我的比较俱来的,没有比较的地方就没有嫉妒。"而社会生活中的差别,总会让人进行自觉的比较。如果总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进行比较,那就必然产生失落、嫉妒和怨恨不满。 有位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有相当一批老年人不能以健全的态度对待年轻人,这对老年期的适应是很不利的。老年人由于自身境遇变化而产生失落感、无力感、无望感等,对生活产生不满,对年轻人产生嫉妒和怨恨的心理。 国外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怨恨是老年人不适应状态的典型的多发的症状。嫉妒和怨恨是生活中的贬义词,但有时这种心态的形成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一些老年人对此缺乏自知,有的不肯承认。 在传统封闭的社会中,老年人的年龄、经验、阅历占据很大优势。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多变化更适合年轻人的心态。有些老年人从心底里羡慕年轻一代人的生活境遇,也懂得吐故纳新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但在感情上却难于接受这一切。于是就对年轻一代或新生事物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态,或者有意贬低,压制年轻一代,以此实现内心的平衡。 但靠贬损、压制,实现内心平衡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巴尔扎克说:"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 ,都会使他痛苦万分。"嫉妒既不能改变事物的本质,同时还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烦恼。嫉妒不同于愤怒。愤怒可以通过宣泄获得释放,嫉妒却是一种慢性痼疾,一旦染上则成顽疾,先要毁蚀自己的心灵。目前,已有些国家把嫉妒当作心理疾病对待。因此,要很好地适应社会,保持老年健康的心态,老年人就必须走出嫉妒和怨恨的陷阱。 首先,老年人应该放弃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工作来证实自身价值的想法,彻底调整看问题的角度,使自己尽快进入新的社会角色。 其次,老年人应充分利用自己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优势,把自己的既往经验和人生阅历用于开发新的生活领域,不要在不可比的范围内去与年轻一代做比较。 第三,做一个仁厚长者,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以成熟自信的心态去真心为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心甘情愿地去做社会前进的铺路石子。 只要这样做了,你就会感到自身价值,而不断减弱、消除失落感和无用感等消极心态。 8.1.3 不健康的补偿 人到老年,往往喜欢追忆过去,但如果这种回忆的结果只是对人有怨、对己有悔,那就只会起到困扰你未来生活的消极作用,使你无法积极地去适应老年生活。有的老年人没有改变观念,没有调整好看问题的角度,而一味地企望通过某种形式的补偿来使自己恢复心理平衡,往往导致各种不良后果。不健康的补偿心理有多种表现,现择要分析。 机不可失 老年人随着临近退休或已经退休,伴随着失落感的到来,他们中一些人的个人私欲可能会畸形发展,表现得比过去更为强烈。 如,个别掌有职权的人,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思想的影响,急于利用权力尚未交出及余荫尚在的时机,安插子女亲友、大搞权钱交易,他们迫不及待,利令智昏,企图在退隐之前最后"拼搏"一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荫及子孙。近年国内经济犯罪中,许多官员是在临退休前的59岁、55岁时走上了犯罪道路。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失落感可能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低估。 贪图虚名 有的人感到已经功成名就,而一下子又将变得默默无闻,无异于人生的失败。他们不去开拓潇洒的生活领地,反而被名缰利锁套得更紧,为获取新的名誉地位,不得不屈尊求助于晚辈后生,又生怕被别人看不起,失去别人的尊敬,搞得自己精神十分紧张。还有的为了争取一个虚名,自以为聪明地歪曲事实、编造谎言,表现得不择手段。结果,不但失去了他人的敬意和尊重,还把自己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体现了心理的不健康。也使自己处于持续的痛苦之中。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一位昔日的领导,到会后一看主席台上没有留着自己的位子,当时掉下脸扭头就走。会议主持者一再挽留、道歉,声明自己疏忽了,但对方仍执意要走,闹得好不尴尬。 逞强好胜 老年人的逞强好胜,不顾自己实际情况,向自己的生理、心理极限挑战。这往往是一种掩盖自己失意、失落的心理,想通过不切实际的行为来向自己和他人证实自己的价值。由此而引发的悲剧已不少见。所以,老年人干什么都应从自己体力、精力的实际出发。 老年人的心理仍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老年人具有许多心理优势,老年绝不是心理问题丛生的阶段。 8.1.4 老年人不要忽略心理优势 当今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有位美国学者提出"人老更妙"的看法。 人老愈加聪明 花白的头发绝非是敏锐思想的墓志铭。《女人怎样变老》一书的作者亨尼格说:"如果你坚持不懈地阅读、思考、创造生活,则你所获得的知识无疑会增长你的才智。倘若时间够用,每长一岁,你都会在智力测验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随着增龄,人的推理和记忆的速度会有所减慢,但其质量不会因此退步。 随着年龄增长,虽会失掉一些脑细胞,但就与脑细胞的总量比,却是微乎其微的。而且,随着大脑的使用,在大脑细胞中间又会生出更多的联系分支--体现了思维的活力,如果人始终过着积极活跃的生活,脑组织的这种活力可以延续到70、80岁,甚至更久远。 人老愈加坚韧 达特麻巫斯医学院的神经病学教授乔治·E·威尔伦特博士研究指出:"我们用于心理防御的手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趋于健康。年轻人凭一味克制或是外露的冲动来保护自我;而中年人则更多依仗诸如幽默、利他主义(谦让)和创造力等防御技巧。对于同一件事,年长者不似青年人将它看得那样了不得"。《这未来-- 50岁之后该如何过活》的作者、心理学家珍尼特·K·贝尔斯基说,"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确实能够更冷静地看待生活中的失望。" 《衰老的勇气》一书作者菲力浦·L·伯曼说,那是因为"你曾遭到过解雇,或经历过离婚,失去过爱人--而你毕竟挺过来了。在心理上,你更加坚强。" "你也更能容忍生活中的无聊琐事",伯曼说,"我们很少会看到一大把年纪的老者在缓慢、拥挤的电梯里挤来挤去。匆匆忙忙更像是年轻人的作为。" 人老愈加旺盛有力 "大多数人在中年达到事业的项峰。"纽约的精神分析学家伊丽莎白·L·奥琴克劳斯认为,老年"这个时期,人们因事业有成因而感到极大的满足和自信。" 人老爱之愈深 "人年纪越大,夫妻关系越牢靠。"亨尼格认为,"你结婚的时间越长,婚姻也就越稳定。""如果你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心理学家贝尔斯基补充道,"在孩子们成人离家以后,两人生活很可能会更融洽。" 人老愈具个性 卡迪斯·伯根在其自传《撞木》中写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神学院的心理学家马蒂·哲什菲尔德认为,人上了年纪,"你更加清楚自己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真正知道自己是谁。" 人老愈加谦逊礼让 在一次全国性调研中,84%的美国人认为"人到中年会更富有同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舔犊之情、爱怜之心会超出家庭的范畴,参与社会活动和社会事务的巨大潜力会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人老愈加珍惜时光 "老年人可以依自己的意志自由支配时间的时候,他们也明白可供支配的时间已经为数不多了。"伯曼说,"这使他们更加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的宝贵,该如何珍惜这每一寸光阴。" 人老愈加"看破人生" 伯曼说:"你不能像从前跑得那样快,但是你的精神会更加坚强。"你有时间思考和回味自己的生活经历,使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结果会加深你的信仰,即"精神的升华",那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 人老愈加享受到天伦之乐 人到老年,生活的重心移向家庭,"人们陶醉于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贝尔斯基说。哲什菲尔德认为:"新的一代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新的情趣。" 人老愈加视野开阔 我们惧怕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害怕与世隔绝的感觉会与日俱增。如果付出努力,中年即会成为人拓展交际面的黄金时期。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老年病医生罗卜特·N·巴特勤博士认为,"如果你着意培养关系,人到中年就会拥有一个庞大的关系网--莫逆之交、熟人、同事和一个大家庭。"这会大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是人老无用还是人老更妙,这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价值观念和心境。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角色变化、怨人、悔己,就不可能有个好的心境,即使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事也会令你懊恼不止,只能是自讨苦吃。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心态的从容和平衡。 明代养生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从容是老年人最可宝贵的品格。从容即舒缓、泰然、大度、恬淡之意。这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表现出良好的人格特征的心境。从容处事表现为处事不急不惧、不躁不乱;面对外界的环境变化不愠不怒、不惊不惧;遭挫折而不沮丧,有成就而不狂喜。事从容有余味,人从容有余年。唐代刘禹锡一生中两次被贬官,屡经坎坷,但却能从容处事。他活到七十多岁的高龄,并留下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不朽诗句。 从容、超脱、无怨、无悔,表现了老年人的高贵品格、修养。青壮年时期难脱名缰利锁,许多不容易做到的事,在老年则可以做到。老年人,已经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站得高看得远,进入了出神入化、大彻大悟的年龄段,则完全可以战胜消极心态,保持从容、平衡的心态。 8.2 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