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0160827111936554-3

作者:廖康强 字数:33942 更新:2023-10-08 21:50:40

良性的压力会驱使人们工作更加卖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负面压力或压力过重则会带来不良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上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一位著名的高空走钢丝的表演者名叫瓦伦达,他一辈子表演都很成功,但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却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事后他的妻子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一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瓦伦达的失败,其实是败给了自己。他一心想着事情能不能做好,而无法专注地去做事,因而就无法获得成功。后来,人们把这种不能专注做好眼前事情、患得患失的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瓦伦达事件”也在不断重演。每次高考成绩一出来,就会有好多学生到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帮助。原因是好多原本在学校里成绩不错的孩子,在高考时失利,一些人甚至连专科线也没过。如果长期压力过大,甚至还可能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症。比如一个人若长期处于压力或过重压力之下,他的身体最终会因无力招架而崩溃。他可能会患上冠状动脉心脏病、高血压等生理疾病,或者抑郁症和焦虑等心理疾病。同时,过重压力还有可能导致个体行为改变,如酗酒或服用镇静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提出要求,但是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孩子才能心情放松地去学习和生活。当发现孩子的压力过重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调整好心态,以最佳状态去学习和生活。如何给孩子减压呢?⑴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期望。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孩子的杀伤力很大。引领孩子成长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的心态。当父母把全部希望系于孩子,最终往往什么都得不到。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2)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或不切实际的期望,若孩子做不到,无形中会产生心理压力。即使有期望,也分成一步步达成,而不能是急于求成。一个曾经是县重点高中的佼佼者,最后竟连专科线也没过的高考生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说:“我的压力太大了,我是全校的前几名,许多人都关注我,我要考北大,我经不起失败的打击。我常常告诉自己,挺住,绝不能失败。过度的紧张使我焦虑不安,彻夜难眠,无端的恐惧不时袭上心头。高考前一天晚上,我甚至失眠。这样子又怎么会发挥正常?”⑵不要对孩子过分关心。有些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我并没有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只是对他表示关心而已。殊不知,有时关心也是一种压力。让孩子放松心态,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要对孩子过分“关心”。例如,当孩子面临某项重大考试时,父母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考试看成孩子的事情,让自己先轻松起来。也没有必要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取得好成绩。在感到自己和孩子有压力的时候不妨和孩子聊聊,看看他们对成功与不成功有什么看法。在对孩子表示关心时,切忌唠唠叨叨,这只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所有的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父母的过分关心只会让他们增加对自己的期望值,更加紧张。在这种心态下,如果一旦发挥失常,他们自己都不能原谅自己,钻牛角尖,甚至做出极端反应。⑶确保孩子生活作息正常。当压力来临地,孩子有可能会出现乱发脾气、头痛、发烧、肚子不舒服甚至失眠等状况。父母要注意调节好孩子身心平衡,让孩子和平时一样吃好睡好,不做噩梦,维持正常作息,孩子才能处于最佳状态。⑷帮助孩子发泄压力。如果孩子确实压力过大,甚至影响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发泄压力,放松心态。和孩子一起做运动是个很好的方法,适当的运动可以发泄压力,让孩子的紧绷状态松懈下来。此外,一起到公园散步,做上几分钟的深呼吸等方法,都是很好的解压方法。小故事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演播室曾做过一期如何才能让孩子不害怕考试的节目。受访者是一个名叫贺洋溢的女孩子。在接受采访时,贺洋溢这样回答主持人关于不怕考试的奥妙,她说:“我觉得考试只是一种测验,通过测验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不怕考试。”贺洋溢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父母的心态直接相关。父母希望她自然成长,所以孩子轻松自在。在那期节目中,一同接受采访的贺爸爸说:“我不是简单地要求女儿考一个好成绩,我主要教她解题的思路,这样她就能触类旁通。”当主持人让贺爸爸从家长的角度介绍如何帮孩子在考试中放松时,贺爸爸说:“第一是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二是在成绩不好的时候,孩子赴考要鼓劲。批评或者打骂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鼓励的话应该讲究方式,不能为鼓励而鼓励。另外,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让他扩展知识面,知识丰富了,学习自然就轻松。这些虽然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学习却有辅助作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问贺洋溢:“洋溢,面对电视机前害怕考试的同学,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贺洋溢想都没想,大声说:“不要害怕,考试只是一种测验,你一定能行!”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3)14. 木桶定律:均衡发展最重要每个人都有优势和劣势,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能力。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某些基本能力严重欠缺,那么原来的优势就会失去必要的支撑和平衡,强项必然受到弱项的拖累而无法顺利施展,最后鸡飞蛋打,导致崩盘。认识“木桶定律”一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也称为“木桶理论”。“木桶定律”有三个推论:推论1: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推论2:比最低木板高的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推论3: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以象征一个国家、企业、部门、团队,也可象征一个人,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国家、部门、团队和个人等的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不管是哪一只“木桶”,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决定整个组织水平的往往是那个最薄弱的部分;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决定产品档次的往往是那个水平最低的方面。对于一个人来说同样如此,如果存在某类知识缺陷,能力的发挥总是受到瓶颈学科的制约;如果他的某些缺点长期得不到改善,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致命的打击。例如,一个搞研发的人如果不懂市场,自己的辛劳成果很可能会一文不值;搞市场的如果对技术一窍不通,就难以把自己的产品优点向客户做全面的更有说服力的展示……一个人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技能,并让其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能力时,应及时纠正孩子学习能力发展失衡的情况,不能只强调孩子的优势或特长,而忽视甚至放弃孩子的弱势能力,这样势必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关于“木桶定律”的一个神话古希腊神话有一则这样的传说:美丽的女海神蕾蒂斯生下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做阿基里斯。她把新生儿带到圣河,双手紧紧握住阿基里斯的脚踝,将孩子几乎完全浸到圣河里。经过圣河洗礼的阿基里斯,从此拥有一副与众不同的金刚不坏之身。长大后的阿基里斯果然骁勇善战,他为希腊立下许多不朽的功勋。所以在他的生命中,只有胜利与荣耀,他是失败、挫折、疾病、灾难等的绝缘体。直到特洛伊战争改变了这一切。特洛伊城的王子帕里斯劫走了希腊皇后海伦,阿基里斯奉命不计任何代价,必须救回皇后海伦。一向战无不克的阿基里斯,经过九年苦战,却依旧攻不下特洛伊城。在战争进行到第十年时,敌方将领帕里斯在众神的示意下,一箭射中了阿基里斯的脚踝,阿基里斯倒下了。原来当年蕾蒂斯将阿基里斯浸入圣河时,她双手紧紧握住阿基里斯的脚踝,这是惟一没有浸到圣河的地方,如今却成了阿基里斯的致命伤。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4)脚踝是阿基里斯惟一的弱点,可就是这个弱点决定了英雄的生死。让孩子全面发展如果把对孩子的教育比作“木桶”的话,它应该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教育五块“木板”组成。然而,我们在生活中发现,很多父母都非常重视智育这块“木板”的长度,却忽视了其他四块“木板”。而现行的升学制度、考试制度等考核方式,无疑也加剧了包括学生在内的人们对智育的畸形重视。这种片面的教育,其结果很可能与父母的初衷大相径庭。例如,我们看到有的父母放松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结果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体育,结果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成了“豆芽儿”体型;有的不注意孩子的美育,导致他们盲目接受社会的反面文化……在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学校里成绩排在10名左右的孩子,在社会上往往比那些成绩总是前两名的孩子成功。专家们称其为“考试现象”。考试现象的根源在于部分家长片面追求智能发育,忽视了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殊不知,与单纯的智育相比,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只具备一种素质的孩子客观上只能划入“低能”的行列。“只要学习好就行”的观点是错误的。“重智力、轻德育”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的孩子。为了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需要重视智育,但是也绝对不能放松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为了让孩子的各项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家长还需要注意的是,要纠正孩子的偏科行为。在学生时代,有偏科现象的孩子比比皆是,有些父母也为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能力而沾沾自喜,却忽视了对其偏科现象的纠正。这并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例如,有专家通过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学理的学生不懂文,他的思维方式会受到很大影响,将来创新能力肯定不行。从现象上看,这种学生的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差,甚至无法把自己的观点在论文中很好地表达出来。从长远来看,将来他们毕业后科研项目的论证报告、申请项目、结题报告都需要好的文科知识。知识面的狭窄会影响他对新事物、新学科的接受,甚至还会妨碍学术交流,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父母应该对孩子的“偏科”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加以解决。中、小学是孩子的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应该在这一时期为日后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何一门课程的偏废,都会为日后的高楼大厦埋下严重的危害因素。如果任由其“偏科”,让孩子畸形发展,到头来只能是误了孩子。纠正学习“偏科”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家长不仅要保障孩子“优势学科”的发展,更要热情辅导孩子的“非优势学科”,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增强信心。长期坚持下去,学习“偏科”的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小故事魏永康,1983年6月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两岁的时候就能认识2000多个汉字;4岁进小学;8岁上中学;13岁时,魏永康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17岁的魏永康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5)这位天才少年的成长经历可谓一帆风顺。然而,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从“神童”到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个非常残酷的玩笑。分析魏永康的成长经历,我们或许能从中能得到一些启示。一直以来,为了让魏永康专心读书,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后来读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曾学梅说:“我从来没有让他洗过衣服、袜子,洗头都是我给他洗的。”魏永康在大学期间,教授们除了对他的“过目成诵、思辨力超凡”的高智商留下深刻印象外,更突出的则是发现其心理发育和人格成长的荒芜。例如,魏永康对礼仪常识知之甚少。他很少与人打招呼。去拜访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师,见到别人在看报纸,他会径直从人家手里拿过报纸,就自顾自地看起来,也不管老师在一旁发愣。他时常干出些荒唐事:读大一时,一天他突发灵感,一个电话拨到119,称学校发生火情,惹得消防车蜂拥而至;学会电脑后,一次,他将一个同学存在电脑里加密的情书破解并公布了出来;看了《“*”十年》一书后,他就在网上发“×××教授是物理系的走资派”的帖子……有人说,魏永康始终在以童年的心态闯入一个成年人的世界,与外界交流对他来讲无疑有着种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即便他21岁的人生,事实上仍是一个扩张的童年。来到北京读书后,魏永康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魏永康感到很不适应,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年冬天,他竟然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去天安门逛了一圈,周围的游客像看怪物一样使劲盯着他看。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并且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2003年8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回家。开发孩子的左、右脑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都绝不会忽视对孩子智力和潜能的开发。而我们的大脑正是智慧的源头:左脑与右脑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神奇的工作,左脑偏向于使用语言、数字、逻辑性进行思考,右脑则擅长在图形、空间、想象方面的思考。一般左脑发达的人在数理或分析能力方面较强,右脑发达的人则对美术、艺术等感性的东西敏感度更高。两个大脑半球彼此的活动并非分工式进行,而是互相支持、协调的。左脑与右脑以每秒10亿位次的速度彼此交流。左右脑的运作流程,是由左脑透过语言收集信息,把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再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接着传回给左脑逻辑处理,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最后交给左脑,进行语言处理。科学家发现,左脑和右脑的发育有相互促进作用,两者不可偏废。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是左右半脑都比较发达的。例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全脑”型的人,他高度发达的左脑,使他能洞穿很多人们认为抽象的东西,而他能用形象(右脑功能)来解释和理解它;他聪睿的右脑,使得他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同时,又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小提琴家。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6)父母们虽然不一定指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是如果孩子左右脑都得到开发和锻炼,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教孩子一些游戏。从而促进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以获得更高的智力。例如,孩子如果是经常使用左脑的,父母可以建议他多做一些锻炼右脑的运动,调节一下过于理性的思维,可以多听听音乐、多看一些展览、多做一些趣味性的活动等。而对于艺术天赋比较好的孩子来说,父母应该着重让孩子对左脑做一些有建设性的训练,让他尽量多用心算,少用计算器;让他多阅读,多对事情做理性的分析、判断。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小的运动,也可以起到锻炼脑部的作用。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穿衣服、系鞋带、画画、开门、拿杯子喝水、换电视频道的时候,试着用左手去完成(如果是左撇子就用右手去完成)。小故事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但他并不是脑子里只单纯的充满着数字和公式的数学、物理学家,他是一个更喜欢想象的人。据爱因斯坦自己说,他不是坐在书桌前发展“相对论”的,而是在某个夏天,他躺在一个小山头上发现的。当他眯着眼睛向天上看时,千万道细细的阳光穿过他的睫毛射进了他的眼睛,他好奇地想,如果能乘一条光线去旅行,那将是什么样子呢?于是在想象中,他作了一次宇宙旅行。他的想像力把他带进一个场所,这个场所,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是不能解释的。他怀着特别急切的心情,回到了教室黑板前,他相信,他的想象比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更正确。他提出一种新的数学理论,以解释他的想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充分发挥了他的全脑功能。他的右脑产生了精彩美妙的想象,接着再用左脑发展了一套崭新的数学及物理论,为他的创造性的想象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右脑的想象,然后左右脑的相互配合才为人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学说之一。15. 德西效应:金钱不是万能的奖励运用得好,可以达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但如果一味依赖外在刺激,却也未必能事事如意,毕竟“金钱不是万能的”。教育孩子为学习而学习,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期待由学习而获得奖励的孩子,只是在为奖励学习而已。认识“德西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个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者,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者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者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者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者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结果发现一种明显的趋势:实验组(奖励组)被试者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者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7)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德西效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一个人发动或抑制自身行为的内部原因。当动机达到最佳水平,活动效率就会达到最大值;而动机不足,则会使活动效率下降。动机又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那种不是由活动本身引起而是由与活动没有内在联系的外部刺激或原因诱发出来的动机,其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上述实验中的奖励刺激容易引发人的外部动机。内在动机是一种要求自己在困难的挑战面前感到有能力、能做出决定的先天性需要,它潜伏于人的多种行为,包括探究活动、学习甚至游戏活动中,它激起人们去寻求并努力征服一系列对其能力来说是最理想或最合适的挑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人的内在动机,这也是学习的最佳动机,它的特点是更容易持久。因此,最好的奖励办法是引导孩子进一步探究、尝试和交流,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在德西的实验中,那些有一定难度的有趣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解出难题又正好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这一基本的心理需求,增进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而此时如果给学生以物质奖励,则会使学生把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后而不顾,只在乎当前的奖励,甚至把奖励当成学习的主要目标,转移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这一结果显然与家长的初衷相去甚远。小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千万别“贿赂”孩子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很多父母倾向于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并且对这种方式颇为认同,有些家长甚至说:“给予孩子一定的物质刺激,远远比说教一百句管用得多。”在小学阶段,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给予孩子的多是一些“小恩小惠”,买些小玩具、给点小零食,而中学生,父母则多以金钱或昂贵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等作为诱饵。刚开始,这种物质奖励的方式也确实颇为奏效,孩子一回家就好好看书,温习功课。可是,时间一长,就慢慢的变得不尽如人意了,有些孩子开始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有些甚至把学习做为交换奖赏的筹码,逼得父母只好不停地增加奖金的数目,但效果仍然不大。这种奖赏所以慢慢地失效,正是“德西效应”在起作用。父母如果让孩子养成为获得奖赏才去努力学习的习惯,孩子就体会不到出色完成一项工作之后的激动与兴奋,单纯的求知的快乐可能会逐渐降低。而对于任何事情来说,兴趣才是更大更持久的动力,一旦失去了兴趣,做事的动机就会大大下降。如果学习活动本身令孩子感兴趣,父母再给孩子奖励,可能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反而会降低孩子原有的学习热情。比如,孩子自己喜欢画画,那么他并不需要父母的表扬和物质奖励,只要获得认可就足够了。如果孩子画出很美的画,父母只要关注一下就行了。但如果父母说“你画得真棒,妈妈奖励你一个本子”,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厌烦――“我的努力和成就只是为了一个本子呀?”这样反倒不利于培养孩子的成就感。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8)一味地给予物质奖励,还会使孩子的欲望越来越大,沾染上自私自利和功利主义的毛病,滋生只图享受的心理,养成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的庸俗习气。有的孩子为了得到物质奖励,甚至学会了欺骗,通过在考试中舞弊、弄虚作假等方式获得高分。事实证明,物质奖励不是万能的,还可能会出现许多弊端,例如,孩子的学习没有进步,虚荣心、功利心却增长了。长期的物质奖励还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所有的劳动都应该得到金钱回报。他们可能认为赚钱更多的父亲很伟大,而多做家务少挣钱的妈妈的价值却小得多。他们也不可能理解志愿劳动者和义务工作者,自己也不可能养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总停留在物质奖励这一低级、原始的阶段,那孩子对精神和情感的投入也会减少。最终的恶果是让孩子变得贪婪,逐渐发展成惟利是图的“小魔鬼”。还有一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许下一些物质奖励的诺言,但说完后又立刻忘记,这样会在无意中伤害孩子。例如,有的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向孩子许诺如果在期末考试能考到年级第一名,就奖励一台电脑。但当期末考试结束,孩子真考了年级第一名时,家长又以种种借口拒绝兑现承诺。承诺无法兑现,就成了谎言。这有点像“狼来了”的游戏,只会让孩子失望,同时颠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尊敬。一诺千金是爱和关怀的表现,因为一些意外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时,一定要对孩子解释原因,或直接向孩子道歉。要知道,父母履行诺言,既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维护作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又教育他学会诚信。小故事谭秋姣是一位高级女白领,在公司管理中驾轻就熟,深负众望。但她对自己的儿子超超感到无可奈何,力不从心。原来,超超去年上小学5年级了,虽然很聪明,但就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完全是随心所欲地学习,高兴的时候,看一会儿书,不高兴了,就想方设法地偷懒,学习成绩自然是处于下游。让谭女士特别烦恼的是超超对此不着急。对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孩子,谭秋姣显然非常难过。开始的时候,谭秋姣采用过说服教育的方法,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塑造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她发现孩子对许多道理似懂非懂,这种教育方式收效甚微。后来,她从同事那里学会了奖励方法,很快,她给儿子制定了一个“各科成绩奖励条例”,例如,各科成绩达到了多少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等级的奖励,谭秋姣制定得很认真、具体,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增加奖赏的设置。很快,谭秋姣苦心经营的“妈妈奖学金”取得了出乎预料的成功,超超对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不仅态度变得认真了,而且也更加勤奋了,不再马马虎虎,也不再敷衍老师,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仅仅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谭秋姣发现孩子故态复萌,又开始对学习三心二意了。于是她制定了更加丰厚的奖励办法,但是,孩子的学习情况越来越糟糕。奖励内部学习动机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有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是源泉。动机从自发性和目的性可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引起的,俗称“我要干”、“我要学”;外部动机则是由外力逼迫(包括金钱刺激)而引起,俗称“要我干”、“要我学”。与外部动机相比较,内部动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长远而有效的动机。例如,有些人喜欢写小说,即使从来没有出版过,他也乐此不疲,因为写作本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乐趣。这就是内部动机在起作用。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19)既然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孩子的学习行为同样受到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内部学习动机则是孩子对学习本身的一种内在兴趣,这种动机下的学习不是靠外力的推动,而是自觉自动地、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学习更具有持久性。因此,能否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是家庭教育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就要重视知识本身的兴趣,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充满激励性,使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知识,而不是单纯地把学习知识当成获得某种报酬的手段。一旦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动机,学习就成了人的精神需要,学习行为成了自觉、自愿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习效果定能显著提高。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⑴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孩子对新知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进而促进主动学习的愿望和意向的产生。例如,可以向孩子提问:“打开汽水瓶盖时,为什么会有大量气泡放出?为什么热天比冷天冒的气泡更多?”孩子对这些现象充满了好奇,但对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却束手无策,父母可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⑵学习动机迁移。学习动机迁移是把其他活动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是把这一学科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学科的学习之中。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一书中强调,在孩子还没有对某种学习产生内部学习动机之前,父母不应消极地等待,而是应积极利用原有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地使之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利用游戏与学习的联系,把孩子对游戏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利用学好语文的意义与学好数学的关系,把对数学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学习语文上来。⑶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一个人除物质需求外,还有被人尊重、被人爱、被社会认可、被人理解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很多时候,精神鼓励比物质奖励更有效,因为精神鼓励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学习动机。因此,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不要单纯在物质方面进行刺激。例如:父母在家人或亲友面前表扬孩子,使他产生荣誉感;如果孩子连续一段时间表现得好,可以带他们去看电影、旅游或吃一顿他喜欢的饭等等。父母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就有可能让孩子铭记一辈子。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高尚的学习目的,向着更高的思想境界看齐,使孩子的学习经常有一股动力。如果非要给孩子一些物质的东西,最好是一两本新书或其他学习用具之类,不要让孩子单纯地将物质因素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父母要努力使孩子更关注自己的成长,一旦发现孩子的良好行为,就要及时给予褒奖,要注意引导他们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仅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小故事有一位女教师,长得很美。她的学生,特别是男生,都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爱班上一个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的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他,祝愿他走上成功之路。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个比罗斯低一年级的小男孩的羡慕,或者说嫉妒,他对女教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20)女教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我并不比罗斯差。”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一定会奖你一个吻。”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小男孩为了得到女教师的一个吻,发奋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发展全面。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越来越出色。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长大后,他的最高职务是美国总统。更富传奇色彩的是,当年那个叫罗斯的小男孩长大后也进了白宫,成为杜鲁门总统的助手,专门负责文字方面的工作。伟大的一吻,激励两个孩子成为杰出人才,其激发力远远胜过物质上的奖赏。16. 模仿效应: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也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人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爱模仿的天性,例如孩子的咿呀学语,就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养育孩子,也应从培养模仿能力做起。认识“模仿效应”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模仿行为,就是有意或无意地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的行为。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等等。从心理学上说,模仿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或者说是一种本能。例如,在一个行人很多的路口,当人行横道的信号变为红灯时,大家都在等待红灯变绿。如果有一个人率先闯红灯走过路口,就有许多人模仿这种行为,大家纷纷不顾红灯,跟在那个人后面一个接一个地走过路口。大家都知道红灯时不应该过路口,如果没有一个人过,大家都会等待红灯变绿,但如果有一个人闯红灯,那么大家就会想“他过了我为什么不能过?他没有受到惩罚,那我过也没关系”。就是说前面的人给后面的人做了示范,后面的人就模仿前面人的行为。由于“模仿效应”,模仿者身上所出现的行为变化通常可分为四类:⑴塑造效应。指模仿者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学会了以前不会的一些新东西。⑵抑制-去抑制效应。指模仿者由于看到榜样受奖或受罚而抑制或不抑制某种行为。这种情况下模仿者没有学得新东西,只学会在适当条件下表现或抑制原先已经掌握的行为。⑶引发效应。指模仿者表现出与榜样行为有关的行为。⑷涟漪效应,榜样行为波及一群人。如班级学生看到个别学生破坏规则而未受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学生是班级有地位的人物,那么波及面就更大。模仿效应在教育中非常重要,它是学习的基础。实际上,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模仿大人了:首先是模仿大人的面部表情和发音,然后是身体运动和话语的模仿。人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我们之所以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技能、思想和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模仿。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他们,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抬进了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也不要扔了。”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21)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孩子年龄尚小,还没有获得基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很难理解父母的说教。而榜样与示范可以让他们有形可循、有样可学。例如,孩子看到哥哥举止有礼貌,得到了妈妈的赞许,他也会乐于学习这样的榜样。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其让孩子记住规则,不如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如果你把孩子熟知的人所做出的正面的和负面的榜样,指出来给他看,同时告诉他为什么那样是好的或坏的,可能比你的单纯说教更有效果。可以供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很多。比如,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父母和教师,同学朋友中的好典型,电影、戏剧、文学作品中的好典型,等等。在这些榜样中,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最重要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讲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电视上曾播出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贤惠的儿媳,给婆婆张罗着洗脚,这一切被幼小的儿子看在眼里,也效仿妈妈的样子,为妈妈打来了洗脚水。这位妈妈的行为为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起着全方位、立体化的示范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孩子面前,家长从自身的思想品德到生活小节,都不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家长自己就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正如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据各地调查资料显示,多数儿童的不正确饮食习惯与父母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现在孩子的磨蹭行为,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但是孩子的这种行为不是天生的,有相当一部分与父母自身行为密切相关。有些家长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或书报,这种行为就往往会使孩子养成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沓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多家长也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怎么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呢?有的家长会认为第一任教师就是督促孩子学好功课,孩子不懂的,讲给他听,不会做的,教给他做;孩子有缺点、错误,要批评他、教育他,孩子有优点、进步,要表扬他。这些固然是应该做的,但是并不仅仅限于此。因为单凭空口说教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有时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你让他去东,他偏去西,对父母的话产生反感。相反,那些天天晚上都拿出一定时间伏案读书、钻研业务的父母,孩子们大多会自觉地学父母的样子,去认真做功课。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22)家教故事李远哲是著名的华裔美籍化学家。1986年,其因为改进并发展了交叉分子线束的方法,在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小时候,李远哲就具有绘画天赋。他的父亲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从小到大耳濡目染,他从父亲那里掌握了不少画艺,绘画水平提高得很快。他希望将来能当一个画家,画出轰动世界的名画。然而,李远哲的童年,是台湾局势非常动荡的时期。父亲清楚地知道,当画家没有什么出路,甚至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他对儿子的选择感到担忧。一天,当远哲从画室里出来后,父亲喊住了他:“远哲,到我房间里来,我有事要和你谈谈。”远哲知道,父亲这样郑重其事地找他谈话,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心里有些忐忑不安。走进父亲的房间,父子俩相对而坐。父亲用手拍了拍远哲的肩说:“孩子,你已经慢慢长大了,爸爸想知道你以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远哲回答:“爸爸,我想做画家,这个你是知道的。”父亲说:“远哲,我知道你有绘画的天才,爸爸也愿意把你培养成一个画家。可是,你还不明白,一个人从事的职业应该与现实结合起来。现在,台湾局势不稳定,单靠画画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爸爸建议你改变一下奋斗方向。”听了父亲的话,远哲的脸色凝重起来。一直以来,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画家,并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父亲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他不急于要儿子表态,而是递给他一本《居里夫人传》,说:“这是一本写女科学家的书,你拿去好好看看吧,它可能对你有启发。”远哲拿着这本书,心情沉重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晚上,他久久不能入睡,要不要放弃自己多年的爱好呢?父亲的话又不无道理。他内心矛盾万分。“不如看看那本《居里夫人传》吧!”远哲开了灯,翻开《居里夫人传》,从头到尾地阅读起来。渐渐地,他被居里夫人的事迹打动了。“她的祖国也是如此的多灾多难,但她所做的一切对全世界人民是多么伟大的贡献啊!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对全世界许许多多人民有贡献的人。画画是我的爱好,但科学将会成为我的生命。”他已下决心,要像居里夫人那样做一个科学家。几十年后,李远哲也像居里夫人那样站在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模仿效应”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模仿”是一把“双刃剑”,在某些方面的模仿对孩子只能起到消极的作用。例如,当孩子身边有人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时,孩子很容易通过模仿,并且沾染上种种恶习。因此,父母要教导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即在做事情的时候,不管其他人怎么做,自己心中应该有评判事物的价值观和标准,而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别人。“模仿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消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⑴随大流。例如,一些孩子爱攀比,看别的孩子穿名牌服装,自己也想穿。如果父母对其进行教育,孩子就会辩解:“别人家的孩子都有,所以我也要买。”孩子甚至很聪明地掌握了父母的心理弱点:不愿意孩子被别人看不起,别人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也应该有。要避免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首先要摒弃自己没有意义的虚荣心。当孩子用“别人如何如何”来狡辩时,只要事情是不应该做的,父母就该理直气壮地说:“还有更多的孩子没那样做!”“别人家孩子有的玩具,你不一定也得有!”从而杜绝孩子的借口。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23)⑵模仿影视作品中的不良行为。有的孩子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后,就会在游戏时,学剧中坏蛋的模样、装束、腔调,更严重的,学习他们的行为。比如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银行抢劫犯――一个9岁的孩子,就是因为刚看过一部关于银行抢劫的侦探片,觉得有趣就去模仿,而导致了犯罪行为。这种有害的模仿是需要父母警惕的。还有的孩子有时会迫于同伴的压力,去做错事或染上不良的习惯。这时,父母一方面要帮助孩子远离这些不良朋友,同时要鼓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想做了这些事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朋友在一起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带着自己的脑子思考。”使孩子避免受不良朋友的影响。⑶对明星的盲目崇拜。青少年由于其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更容易被歌星、影星的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并且模仿他们的行为。一般来说,这种对明星的喜爱并无不可,但如果发展到“追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例如有女生特别喜欢张国荣,只要是他的CD就买,有他的相片、图片就收藏,有张国荣的电视节目就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在张国荣去世那段时间里,该女生悲痛欲绝,几乎也想自杀。这种“追星”现象,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辩证地看待明星,不能极端化。要让孩子知道,明星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的确是有某些可爱之处;但是明星也不是完人,在很多方面可能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们身上也可能有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并不值得效仿。对于明星的崇拜,应该适度和理性。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关注明星为成功付出的努力,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楷模。如果发现孩子有追星现象,并且因此耽误了学业,父母要及时觉察,慢慢对孩子进行心理开导,把他的心思引回正路。此外,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以科学家为榜样,让那些贡献突出的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走进”孩子的心中,帮助孩子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追求事业的成功。家教故事著名女演员兼畅销书作家玛萝?托马斯从小就梦想和他的父亲丹尼?托马斯一样,成为出色的演员。后来,玛萝终于在一部影片中担任女主角而大获成功,但是成名的喜悦和兴奋很快就被痛苦所代替,因为玛萝发现所有记者对她的采访都是以父亲的背景为焦点。“我会像父亲一样成功吗?我会受欢迎吗?”一下子,玛萝信心全无。有一天,玛萝鼓起勇气对父亲说:“爸爸,当我说出下面的话时,请不要怪我。我想改名字,虽然我很爱你,但我不想再当什么托马斯了,我不想活在托马斯的阴影之下。”父亲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平静地对她说:“我期待你成为一匹好马。你知道吗?一匹好马在奔跑时,它的头上是带着眼罩的,这样一来,它的目光就会保持向前直视,可以防止周遭的干扰,直直走自己的路。我期待你能成为一匹良马,按照自己的道路前过,不要理会那些拿你和我或其他人比较的言论。”第二天晚上,玛萝准备演出前,父亲送给她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一个旧的马的眼罩,和一张字条,写着:“走自己的路,孩子。”在父亲的鼓励下,玛萝托马斯终于坚持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一位演技高超、受人喜欢的演员。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美国]布鲁尔?卡特17. 禁果效应:被禁止的更有吸引力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能得到的东西或者是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忽视。认识“禁果效应”“禁果”一词来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原本对智慧树上的果实熟视无睹,但上帝着重强调不准任何人偷摘果实,这引起了夏娃的注意和兴趣,最终偷吃了禁果,而被上帝贬到人间。人们把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心理现象,称为禁果效应。所谓禁果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千万百计地得到手。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一旦关键信息的空缺在受传者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这种“期待―召唤”结构就是“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基础。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从万神之神宙斯那里,得到一个神秘的小匣子,宙斯严令禁止她打开,这就激发了姑娘的猎奇和冒险心理,一种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终于将它打开,于是灾祸由此飞出,充满人间。潘多拉姑娘的心理也就是所谓的“禁果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经常看到1岁多的孩子,妈妈对他说:“不要扔奶瓶啊。”结果孩子听后马上“啪”地把奶瓶扔了。“不要把那积木放进嘴里!”孩子听后马上把积木塞嘴里。妈妈的“不要”最后都成了提醒孩子“要”。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呢?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威胁,只能诱发孩子的挑战性,孩子最终就以反抗家长意志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并不是胆小鬼。“禁果效应”告诉父母:如果对被禁止的事情掖着捂着“捉迷藏”,孩子往往会寻根问底闯禁区,探个究竟试试看。因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宜硬性禁止,而应该注重引导。首先别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孩子的吸引力;其次是要把孩子不喜欢而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小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法国都没有推广土豆的培植。因为,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只因它生长在黑暗的地下;医生认为土豆是在土里生长的,由于像附在根上的瘤,于是认为它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农学家则断言由于土豆大量吸食土壤中的养分而会使土地变得贫瘠。所有这些断言和假设为“鬼苹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彻在德国当俘虏时,有幸亲自吃过土豆,从而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回到法国后,他决心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鬼苹果”的害处在人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长时间他都未能说服任何人。面对人们的偏见,他一筹莫展。后来,帕尔曼切决定借助国王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1787年,他终于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帕尔曼切发誓要让这不招人待见的“鬼苹果”走上大众的餐桌!他耍了小小的花招。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2)帕尔曼请求国王派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卫队,每个白天都在那块田地严加看守。这异常的举动撩拨起人们强烈的偷窃欲望。当夜幕降临,卫队撤走之后,人们便悄悄地摸到田里偷挖土豆,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将它移植到自家的菜园里。每晚,土豆田里都能迎来一些轻手蹑脚的偷窃者。就这样,土豆在法国得到了推广。帕尔曼切终于夙愿得偿。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一天天长大,父母会突然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想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这一时期,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开始日益明显,很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很多孩子则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其实,对于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并不是表示对父母的厌恶,而是出于独立的需要。做家长的,不能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更不能强行压制,以免矛盾激化。父母应该以冷静、*的态度,在心理上对孩子多加关心和爱护,使之能健康成长。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家长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不要妄加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需要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如“一定要这样”或“不许那样”等,而要以平等的态度,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⑵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要求是否合理,语气是否容易接受,如果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就不至于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无所适从,也能更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家长和教师不应太主观,对孩子的威信并不表现在孩子一定要服从命令。⑶少命令、少说“不”。经常发命令给孩子,会让他们感到太受控制和约束,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经常地否定或者对孩子说“不”,容易挫伤孩子的自信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增强固执的强度。教师还应分出轻重缓急,平时不轻易命令,一旦比较严肃的命令,孩子就会意识到这是必须遵守的事情,也就比较容易服从。⑷用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常用口头赞扬、满意的表情,拥抱加以赞扬鼓励。及时肯定孩子的恰当行为,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不应该坚持的,从而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巩固。当命令和讲道理无效时,可设法转移注意力,用另一种使孩子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3)家教故事宋朝时,大散文家苏洵的两个孩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不爱读书,老苏劝说多次也没有效果。苏洵决定改变教育方法。从此,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角落里看书。而当孩子们一跑过来,他就马上把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很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来仔细研究,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读书的无穷乐趣。待苏轼和苏辙长大后,由于学识渊博,和父亲一起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青春期的性心理教育古人曾说“食色性也”,德国大诗人歌德也曾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可是在中国,家长们仍然是谈“性”色变!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对性的了解是水到渠成的事,无师也能自通。据一项调查显示,1/3的母亲在其女儿初潮前没有告诉过孩子如何处理。这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破坏孩子的纯洁性,会在无意中起到不良的教唆作用。甚至在学校,老师对性教育也是讳莫如深,上生理卫生课时,一讲到生殖系统,老师就不讲了,让学生自己看。即使在大城市,虽然有的学校开设了性教育课程,可是大多数仍停留在生理知识讲授上,而没有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性道德教育,性教育的内容和效果非常不理想。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太多的性困惑。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渐渐成熟,而性心理却是一片空白。如果学校和家长没有针对他们的成长发育进行性教育,他们便会主动去寻找。处在多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对来自各种途径的性知识很难分清良莠,他们容易在对性和两*往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自己去尝试、体验。如果在这个自我寻找的过程中,孩子从其他渠道接受片面的、似是而非的以及**的内容,很容易造成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偏离,妨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误入歧途,做出自己追悔莫及的傻事或错事。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性教育的遮遮掩掩、欲言还休,使“性”在孩子的眼中变得愈加神秘,偷吃“禁果”也就不难理解了。更让人心痛的是,青少年的性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媒体曾披露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名13岁女孩生下足月婴儿,而婴儿的父亲是她的同班同学。据了解,在北京市妇产医院中期引产的病例中,未婚女青年接近一半,其中14%左右年龄在20岁以下。还有一个例子:一天,班主任收缴了一位学生的光碟,回家一放,简直不堪入目,里面是各式各样的*场面,而且还有人与动物的*,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的学生争相传看的光碟!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因此,结合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对孩子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父母是对孩子最有影响力的人,也是承担子女教育的最佳人选。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责无旁贷。⑴对两性话题不能遮遮掩掩。对青少年性成熟所导致的各种行为不能感到大惊小怪,正视所谓“恋爱”问题。应该认识到,对性的需求是正常的生理需要,是不可压制的,违反自然规律去办事自然会造成内心的冲突和不安。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4)当孩子问及有关性的问题时,父母应坦然面对,而不要总说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话。父母在性教育问题上羞于启齿、不知所措,就难以正确引导孩子,甚至有可能在青少年的性心理、性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投下阴影。⑵性教育应从儿童期开始。儿童时期的小孩就对男女性器官不同产生了好奇心,父母应该多读一些有关性知识的书籍,或者向专家求教如何正确解答孩子提出的有关性的困惑。在幼儿期和小学一二年级时就可以让孩子知道性生理,如性器官、生殖原理,这时的儿童自身的性觉还没有形成,父母也不会面对性生育发育成熟的孩子遭遇“性”的尴尬。随着年龄增加再逐步开展性心理和性伦理教育,可以造就孩子健康的心灵和人格。⑶鼓励孩子要“走出去”。鼓励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圈子,与大家交朋友。不能仅与一个异*往,要接触更多的异性,要与所有人交往。在这样的交往中,看到的是众多的优点的集合,如开朗的性格、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孩子不用幻想和谁独自相处,每天都与“他”(或“她”)在一起,每一个“他”(或“她”)都能给予自己很多帮助。这样会消除异性之间的神秘感。⑷让孩子从正确渠道学习性的知识。比如从网站学习,从家长那里,从老师那里,从朋友那里。多学些心理学知识,克服羞怯的弱点,以务实的态度积极面对人生。不妨从进书店,上网络,看书报开始了解正确的性知识,满足对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故事在一次防艾宣传活动上,著名演员濮存昕谈到,自己25岁的女儿正在美国读书,现在也交了男朋友.在女儿离家时,他将一盒安全套放进了女儿的行李箱,他认为作为一位父亲,有责任让女儿了解这些性知识。18. 晕轮效应:评价孩子要避免以偏概全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天,一个老师上课,发现两个学生在睡觉,他们都把书铺在自己的面前,结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个差生叫起来批评说:“你看看人家(指着另一个睡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优秀),人家睡觉还看书呢,你倒好,一看书就睡觉。”这个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现实生活中,这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却经常发生。认识“晕轮效应”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提出“晕轮效应”的概念。桑代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品性或特质有强烈的自我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感觉就像月晕形成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他品质或特点。“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我们完全可以把“晕轮效应”通俗化为“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就是说,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便认为他所使用过的东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都很不错。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5)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一位演讲者在某大学两个班级分别做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前,凯利对甲班学生说演讲者热情可亲,对乙班学生说演讲者不易接近。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演讲者亲密攀谈,而乙班学生则对演讲者冷淡回避。同一个人做同样的演讲,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受凯利的引导后戴上了有色眼镜,使得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在现实生活中,晕轮效应随处可见。热恋中的两个人,由于晕轮效应的影响,双方就会被理想化:男方变成了白马王子,女方变成了仙女下凡。此时,在恋爱双方的眼里,对方都变得完美无瑕,即使有某些缺点也变成了情人眼里的优点:脸色苍白称“洁白无瑕”,脸上黑痣称“美人痣”,纤细瘦弱称“苗条匀称”,身材肥胖称“丰满*”。在教育中,晕轮效应也很常见。当老师对某个学生有好感时,会觉得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吹牛说大话是口才好,善于表现则是表演能力强,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会给予最彻底的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小故事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曾给上海的孩子出了一道题:“一艘船上有75条牛,32只羊,那么船长有几岁?”专家断言,如果有学生做出答案,那说明学校把孩子教笨了。结果,超过90%的学生做出了答案,有的用减法:75-32=43(岁);也有的用加法:75+32=107(岁)。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当然,认为这题无法解答的学生是正确的,因为这道题只不过是一则欧洲笑话,不可能有答案。这些做出答案的学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家庭教育要避免偏见“晕轮效应”是一种对人、对事物最原始、最简单的认识。它是以直觉代替周密的观察、用情绪体验代替理智判断的认识方法。在“晕轮效应”的作用下,父母很容易在评价孩子的优缺点时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这种由“晕轮效应”带来的教育偏见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人们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孩子在某些方面的优秀表现,往往使父母们忽略或原谅了孩子身上的不足之处,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不足,却有可能对孩子健康性格的培养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如,有个孩子生性调皮,爱吃零食,甚至通过借钱、骗钱来满足自己贪吃的欲望,可父母却认为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这种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会助长孩子恶习的漫延。面对自己的孩子,爱会让许多父母“失明”,使他们的评判标准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孩子是延续血脉的小火苗,在父母眼里就是美好的未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多半会看到自己孩子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博闻强记、英猛神武……好像这一切别人家的孩子都不会,即使会了,也没有自己的孩子做得好!而孩子身上那些或大或小的缺陷,却被成长中的喜悦和希望所淡化、掩盖。在父母的有意无意之间,孩子思想和行为中的种种缺陷便开始堆积并不断扩张,伴着孩子的成长,身上的各种缺点开始渐渐显现,甚至成了屡教不改的“顽疾”,父母这时才后悔莫及。与这类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好”的观点不同,有一些父母因为孩子的某些恶劣行为,就对孩子全盘否定,断定孩子将来一定不会有大的出息。这种观念同样是错误的。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确实有这样或那样消极的恶劣品质和行为,也确实令人憎恨,以致有些父母恨铁不成钢,感到实在是不可救药。可事实上,没有人是一无是处的,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父母的责任是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其他好品质,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缺点,以得到好的发展。父母要把痛恨孩子的消极恶劣的行为与痛恨其本人区别开来,即使真要那么做在情感上会一时难以接受,也必须这么做。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6)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的某些行为也许被父母误会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的指责和痛恨只会让孩子更加伤心,对父母产生怨恨,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父母一定要克服“晕轮效应”的消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表扬或批评,应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要提高自己认知的深刻性。如果父母若是仅凭第一印象的认知或情绪共鸣,固化自己的认识,因此而“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俊”,这对孩子是很不公正的,会使孩子产生妄自尊大或是丧失自信,均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家教故事拉蒙?卡哈是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他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后来通过刻苦自修当上了萨拉大学应用解剖学教授。卡哈小时候调皮,酷爱绘画,还喜欢养鸟、舞弄刀剑和玩打仗游戏。有一次,他决定利用学得的知识,造一门“真”的大炮,并向邻居小朋友显显身手。然而,没想到这门“真”的大炮一发射,真的产生了不小的威力,把邻居家的孩子给打伤了,闯下了大祸。邻居们对他产生了很坏的印象,认为这是个不可救药的孩子,把他告到警署。卡哈除了被罚款外,还被警方拘留,挨了三天饿。父母亦对他十分生气。卡哈从拘留所出来后,父亲让这个没治的“坏”小子辍学,先送去学理发,后又学补鞋子。父亲毕竟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在心情平静下来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适。做了一次坏事,并不代表孩子就真的一无是处、不可救药。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一年后,父亲上补鞋铺接回了卡哈。他深情地对孩子说:“爸爸做得不对,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而中断你的学习,从现在起,你就在我身边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从此,父亲担当起教育儿子的责任。他教孩子精心学习骨骼学。父子俩一起到墓穴中去挖枯骨。没想到骨头的奇特形状一下子抓住这个“顽童”的心,他对骨骼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卡哈勤奋钻研,最终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并荣获了诺贝尔奖。学习成绩不是一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惟一标准。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优秀的孩子,父母自然也不会吝惜表扬加奖励;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管其他方面怎么样,孩子的将来也一定没什么出息,父母自然少不了严厉的指责和惩罚。这就是用学习成绩代替一切衡量标准的“晕轮效应”。更有甚者,有些父母甚至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搞得家里“战火纷飞”。有位女士,自己很好强,事事不肯落人后,偏偏孩子不争气,成绩处于中下游。每当有同事、邻居问起,就像当面羞辱她一样,心里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火山爆发了,对孩子非打则骂。有时丈夫看不过,劝说她几句,这下可就*上身了,甚至连“都是你家的孬种”之类伤人如利刃的话都抛过来了。丈夫家贫,没读过几年书,这下戳到痛处,顿时暴跳如雷。可怜老实木讷的孩子,处于风暴中心,不得不忍受内心的煎熬。父母关心孩子的学业,当然没错。但完全以学习成绩来评判孩子的优劣是错误的。教育的责任是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快乐,而不能对孩子学习施以高压,更不能以学习为借口剥夺了孩子正当的娱乐、休息,扼杀了孩子们宝贵的兴趣、爱好。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7)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完全由学习成绩的高低来决定。学习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其他的诸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对一个人的成功也很重要,却很难在考试中体现出来。因此,以成绩论英雄,以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好坏,是不科学的。事实上,在只重视学业成绩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尽管成绩优秀,但在其学业智力发展时,其他方面的能力发展却相对滞后,属于“高分低能”型的畸形人才,长大后很难取得大的成就。有教育专家对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职场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自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全军覆没”,没有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倒是那些成绩居于中上游的学生,学业智力和其他能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在后来的工作中,反而能有出色表现,成为栋梁之材。对于孩子,需要培养的东西太多了。创造性、社会性、幽默感、领导才能等,都非常重要。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找出孩子的优势,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学习成绩就是一切”的观点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父母不能只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孩子,而要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把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切莫舍本逐末,眼睛只盯着学习成绩,最后反而误了孩子。家教故事有一个出生的时候体质很差、脑袋出奇大的孩子,医生断定他得了脑炎症。孩子上学了,可是老师讲课的时候,他总爱问“为什么1+1等于2呢?”一类的问题。这些怪问题激怒了老师,以为他存心捣蛋,于是他被认为是坏学生。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由此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不久,他考了倒数第一,终于被学校开除了。这位孩子的母亲没有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而生气,更没有丝毫责备儿子的意思。作为母亲,她决心挑起教育的重担。母子俩一起,边晒太阳边上课,从自然科学到政治历史,科学家的故事和实验深深吸引着这个被学校遗弃的孩子。这个孩子对什么都好奇,书本中关于科学实验的事例,他就照着琢磨,亲手实验。12岁的时候,他就在火车上自己卖报纸开始赚钱,并利用空余的时间做实验。没想到一次不慎失火,他被赶下了火车。母亲依然理解和原谅他,这为孩子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母子俩共同努力,建立了相对“安全”的实验室。这个孩子就是大发明家爱迪生。19. PAC心理状态:父母应善于调节心态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孩子的影响也最大。父母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对孩子的心理行为有直接影响。良好的心态结构和恰当的行为表现不仅可以提高父母的威信,而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认识“PAC理论”1964年,加拿大心理学家柏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PAC理论。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柏恩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即“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儿童”心态构成,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分。因为在英语中,父母写成Parent、成人写成Adult、儿童写成Child,所以,三种心态分别取各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简写为P心态、A心态和C心态,整个理论也简称为“PAC理论”。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8)“父母”心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心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心态像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根据PAC理论,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每一种心态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父母心态有权威、主观的一面,也有关心、爱护的一面;成人心态有客观、理智的一面,也有刻板、冷漠的一面;儿童心态有幼稚、冲突的一面,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根据场合需要,及时进行心态转换。例如,在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父母应该用成人心理支配自己的行为,表现在:在家庭里,父母是核心,是家庭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孩子学习时,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发动者、督促者、激励者和评定者。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直接影响,父母必须客观、理智、以身作则,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发展机会。在生活环境和生活过程中,父母则应用“父母心态”支配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关心、爱护下一代。父母应当亲近孩子,关心爱护,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的饮食起居、吃穿住行挂在心上,尤其要在孩子生病时给予更多的关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自觉的、普遍的、持久的、细致的。而在娱乐环境和娱乐过程中,父母则应以儿童心态为主,扮演孩子的朋友角色。这里所说的儿童心态,是指天真、活泼、真挚、可爱的一面。比如,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大自然中,在做娱乐活动时,父母应暂时放弃成人角色和父母角色,发掘出自己的童心,最好像儿童一样天真、活泼地融入孩子中,同孩子一起玩、一起乐。和孩子玩得尽情尽兴,身心充分放松,就容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适时地运用PAC理论中的三种角色,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能适应孩子的心态和需求,这样才能有效实施家庭教育的各种目标。如果父母总将自己的心态放在成人心态上不变,那么,孩子对你会敬而远之;如果家长总是父母的心态,孩子处处被管、被照顾,则出现厌烦和逃避的心态;如果家长总是儿童心态,时间长了威信也就没了。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心态失衡,导致PAC理论出错位、僵化的现象。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9)小故事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原来,这位父亲小时候家穷没念过书,自然也就没什么文化教孩子了,但他又不能由着孩子瞎混,于是就想出一个教育的办法。每天等孩子放学回家,他就让孩子把学校老师讲的内容跟自己讲一遍;然后孩子做作业,他自己也跟着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地方就问孩子,如果孩子也弄不懂,就让孩子第二天去问老师。这样一来,孩子既当学生又当“先生”,学习的劲头就甭提多大了!哪怕是别人的孩子在外面玩的热火朝天,他家的孩子也不为所动,就这样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攀升,直到考上重点大学……成为孩子的朋友父母和孩子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的内心很贴近。有心理学家为了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曾对1000名初三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是:71%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28%的孩子不愿和父母讲心里话。在回答“你最亲近的人是谁”时,41%的学生回答是同学,28%的学生回答是老师,只有12%的学生回答是父母。而对家长的一项调查也显示:有超过80%的家长感到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距离和隔膜。正是因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有隔膜,孩子不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父母也由于不了解孩子而容易对孩子的行为产生误会,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和孩子之间很容易出现分歧甚至冲突。要想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听父母的话,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父母还必须会消除与孩子之间的隔膜。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和孩子像朋友那样交往,使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贴心人,孩子才愿意和父母进行交流,从而使教育目的更容易实现。要成为孩子的朋友,父母应做到以下几点:⑴与孩子有共同语言。父母要了解孩子喜欢的生活方式与兴趣,了解他们对人对事的见解,找到与孩子相似的地方。例如,孩子喜欢某位歌星或演员,兴致勃勃地向你讲述偶像的新闻,你就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主观见解去说:“真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迷他,我可觉得他没什么优点。”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既然不明白我,再说下去也没意思”,从此便不再与父母说他的偶像,转而去寻找与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父母有必要去学习新的知识,多接触点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的思想,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以减小代沟,创造彼此信任沟通的渠道。⑵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父母如果在任何时候都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子,就容易和孩子形成人为的代沟,变得难以沟通。最好的方法是“蹲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缩短和孩子的心理距离。要和颜悦色和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而不要总用命令、训导式的口气。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多陪陪孩子,无论多么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不要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了,一切都是老师的事情,回家了就只督促做作业。当孩子做了不和自己期望的事情的时候,不要马上发火,先听听孩子的理由。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0)⑶对孩子说心里话。不要把话闷在肚子里,把心里的想法告诉孩子,同时听听孩子的建议。告诉孩子你多么爱他,让他知道他对你多重要,慷慨地把你的时间分享给他,但是在物质上不要“有求必应”。⑷尊重孩子的隐私。父母要了解孩子,才能及时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但这种目的应当通过沟通的方式来让孩子袒露心扉,而不能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孩子心中藏有秘密是很正常的事,说明孩子已经长大了。父母应该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不要苛求孩子把什么都告诉你,更不要通过翻看日记、跟踪等方式来了解孩子。小故事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在刚出生时聪明可爱,深得父母喜爱。可是很不幸,在海伦一岁半时,一场重病(红猩猩耳热病)夺去了她的听力、视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使她成了又聋又哑的孩子。由于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无法与别人沟通的窘境使小海伦变得脾气暴躁,喜怒无常。对此,她的父母无能为力。父母曾经不止一次地教导她,希望她能学会最起码的知识,可是都没有取得成功。7岁那年,海伦?凯勒的生命出现了重大转机,改变她命运的莎利文老师出现了。莎利文老师跟海伦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还从莎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有一天,莎利文老师在小海伦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小海伦不知怎么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老师知道小海伦的困难在哪儿,她带着小海伦走到喷水池边,要小海伦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小海伦的手上。接着,莎利文老师又在小海伦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没有与其他字搞混。海伦后来回忆说:“不知怎的,语言的秘密突然被揭开了,我终于知道水就是流过我手心的一种物质。这个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我以光明、希望、快乐。”莎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可是,海伦?凯勒从小又聋又瞎,既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又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莎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学习发音。当然,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过,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在莎利文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自己,摆脱了命运的束缚,成为生命的强者。教子要有好心情孩子因为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回到家里,把书包一甩,饭也不吃,一副要发脾气的样子。细心的妈妈一看就知道孩子有心事,但没跟孩子一般见识,而是耐心地询问原委,渐渐地,孩子平静下来,开始向妈妈诉说……可是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父母一看孩子不听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大声训斥,狠狠责骂,甚至讽刺加棍棒,结果与孩子的对立越来越强烈,甚至出现孩子离家出走,或孩子自杀的恶果。曾有一位初中女生说,她和母亲的关系已经恶化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了。女儿让母亲非常生气,她一见女儿就烦,讽刺加责骂,女儿也反唇相讥,两人甚至不能同待在一间屋里。这位女儿为此非常苦恼,也可以想见,她的母亲的心情有多么糟糕!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1)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件十分轻松、十分愉快的事情,可是很多父母却陷入了忙碌和苦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没有人喜欢整天被呵斥和责骂,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要有好心情去面对孩子。⑴给予孩子最大的包容。明智的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的任性、犯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他有可能是一番好意却办了坏事,有可能只是无心之过而已,甚至有可能是父母误会和冤枉了孩子。在责骂孩子之前,保持平静的心态更有助于我们清晰地判断事情。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就来气,不问青红皂白也跟着大发雷霆,就错过了教育的机会了。⑵保持平衡的教育心态。教育要实事求是,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能力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要求过高,让孩子无法企及;也不要要求过低,让孩子感到要求乏力。如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呢,这就要求家长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抓住每一次教子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⑶把教育中的受挫视为平常。孩子是一个在成长变化中的独立个体,生命没有定数,成长更没有保证。他可能会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也可能会与此相反。孩子的某些变化甚至在父母看来没有任何征兆,例如,有可能一向聪明听话的孩子开始迷上了网络游戏,迟到早退甚至酗酒闹事……父母要放大心量,预见孩子成长中所有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时都能保持心平气和。孩子出现种种问题,其原因可能是出在自己身上,例如工作忙,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原因也可能是出在孩子身上,例如交了不好的朋友等。父母要保持冷静,分析原因,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可以陪孩子聊天、交流,让孩子摆脱与父母的抵触情绪,然后循循善诱,加以引导。家教故事著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周弘是赏识教育的倡导者,被称为“第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他认为,任何时候,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都要保持好心情。有一次,上小学的女儿婷婷做了10道数学题,结果只对了一道。周弘知道这一情况后,并没有马上责备女儿,而是拿过女儿的作业本,找到了那道惟一做对的题,打了一个大大的勾。而对那9道错题,周弘没有打叉。周弘满怀深情地对女儿说:“简直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婷婷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爸爸,你小时候,会不会做?”“我肯定不会做,像你这个年龄,这么难的应用题,爸爸连碰都不敢碰。”此后,周婷婷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她仅用3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数学课程。升初中的时候,她的数学考了99分。20. 真爱法则:把爱撒到孩子心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塑造的,只要我们多点耐心,让爱成为孩子坚持下去的力量,即便是顽石也会被塑造出各种美幻的形象。教育的秘诀是真爱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指出:“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美国“儿童问题”专家、教育学家威廉?哥德法勃对布赖恩的成才归功于“真爱法则”。他说:“爱,是一个孩子向前的全部力量,教育的秘诀就是爱,教育的捷径就是爱之路。很多家长老师对调皮捣蛋的孩子进行教育后看到没有任何效果,就认为这些孩子无药可救了,于是家长老师也就失去了耐心,放任自流,结果只能使孩子流浪在犯罪的边缘。”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要善于爱孩子,教育的真谛是爱,爱的真谛就是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如果说,孩子的到来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缕曙光,为家庭增添了一份希望,那么,父母没有理由不去百般呵护他,没有理由不去全心爱护并竭力教育他,使之成为栋梁之材。教育孩子要从自己开始,罗曼?罗兰说过:“要把阳光撒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得有阳光。”父母要从内心接受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倾注全部的爱去浇灌孩子幼小的心灵,给孩子以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并时时警惕他们在道德品行上可能出现的偏差。世界著名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认为,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和表达方式。孩子们的每种声音、每个动作,乃至不同的手势都代表着不同种类的语言。只有让孩子充分张扬自己的*“语言体系”,才能焕发孩子的内在智慧和各种潜能。而对父母来说,也只有通过全方位感受孩子的各种信息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威廉?哥德法勃认为:“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真爱法则”要求父母要用温暖的爱抚慰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一百个世界。父母要给娇弱的孩子以搂抱和亲吻,使他感到父母的温暖;给活泼开朗的孩子鼓励和帮助,让他体验父母的亲切;给胆小的孩子留下无拘无束的空间,使他感到快乐自由……爱孩子是一门学问。父母给予孩子的应该是真爱。这种真爱,是以关怀为起点,以理解为基础,以尊重信任为核心,以严格要求为原则的爱,这才是父母给予的真正的爱。这样的爱能使孩子感受到无限的温暖,成为他积极上进、健康成长的力量。小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大学教授,曾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这些男孩毫无出头的机会”。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会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庆幸的是,这位老师仍健在,虽然年迈,但还是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个个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带着微笑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错误的爱很多父母在有意无意之间都误解或错用了爱,例如,有一些父母,把“严是爱”理解为对子女独断权威式的教育,他们不顾及子女的感受,采取高压政策,家庭气氛比较压抑,压制儿童自由思维,使孩子唯唯诺诺。显然,这不是“真爱”。也有些父母对孩子只是爱而不教,缺乏要求,缺少理智,过分宠爱。这些父母疼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孩子要买东西就赶忙给他钱。父母的这种做法也不是爱,这只能是满足他一时的物质享受而已!真正的爱应该是去关怀他、帮助他、引导他,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这些不是金钱所能替代得了的!哲学家卢梭说过:“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那样会使孩子成为不幸的人。”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3)爱一旦超过正常限度,就成了“溺爱”。溺爱的害处很大,会使孩子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缺陷,给孩子情感、意志、品德、性格方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娇子如杀子,溺爱放纵子女往往导致悲剧。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关爱,但爱孩子并不是肆意宠爱,让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现代快节奏和生活、工作的压力下,有一些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关注不够,他们一心为了追求事业的完美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需要。虽然他们会让孩子享受好的物质条件,而忘了深入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与孩子进行心灵的交流。久而久之,在缺少父母关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会产生许多心理疾病,如自闭、胆怯、不善交流、害怕见陌生人等,而且还会有一种陌生横隔在父母和孩子之间,阻碍孩子正常、健康成长。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很多时候,和父母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远远胜过物质上的需要,尤其是处在生理发育期的孩子,他们有太多的迷惑、欲望、兴奋、悲伤等情绪需要一个可信赖的倾吐对象,而父母无疑是最佳的人选。孩子的尽情宣泄能够使他们的精神情感得到慰藉。譬如孩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对他来说很不寻常的事,像帮助同学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内心感到高兴愉快,或者第一次目睹了一起小车祸,或者在他周围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等,他会很急切地想回家告诉父母,但是,当踏进家门时,父母却不在,整个家空空荡荡的,第一盆冷水已经浇在头上了,他会觉得若有所失,如果父母长期不在家,你能让他和谁去讲?当孩子的感情没有地方宣泄,他可能会去酗酒、抽烟、玩游戏、交异性朋友,再下去就有可能产生社会问题了。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在学校滋事、打架,甚至被勒令退学时,而这些孩子总会遭到父母凶恶的责备:“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人家用功读书,你却每天鬼混,科科都不及格”“爸妈哪一点不爱你,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你还要怎么样?”这类父母的眼里只有父母的尊严,孩子的错误等一切责任都归于孩子的顽固,但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耐心深入细致地与孩子进行过情感上的对话。一个寓言山脚下有一个湖,当地人叫它天鹅湖。天鹅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平时,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则在岛上养些鸡鸭。除了买些油盐,平时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那么多年,还没有见谁来拜访过。渔翁夫妇为了表达他们的喜悦,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来招待这些客人。于是这群天鹅就跟这对夫妇熟悉起来。在岛上,它们不仅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还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栖息。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得食物,老夫妇就敞开他们茅屋的门,让它们到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吃的,这种关怀每年都延续到春天来临,直至湖面彻底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对老夫妇就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第四章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14)渔翁夫妇对天鹅的爱,绝对是无私而又真挚的,毕竟这些漂亮可爱的小生灵给孤寂的他们带来了慰藉与欢乐,帮助他们排遣了心灵的寂寞。在寒冷的冬天里,不能适应北方严寒的天鹅肯定也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呵护。可是渔翁夫妇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习惯了他们的爱护的天鹅一旦失去了他们的怀抱,结局将是十分悲惨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赞美无私的爱。可是,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并且是致命的。正确的爱父母爱孩子,就要关心孩子的健康、智力、道德和情感及个性各方面的表现。在家庭中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的行为既有约束又给以自由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家庭气氛宽松平等,善于倾听孩子意见并进行分析,区别对待。对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加以拒绝,决不因孩子哭闹而“屈从”。爱孩子,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父母的一致性。俗话说:一个管,一个护,到老不上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要求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教育影响将呈现强有力的最佳状态。如果不一致,便可能导致父母威信互相抵消,对培养和形成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都极为不利。父母应该知道,对孩子的呵护和教育,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和义务要给孩子快乐和远大的前途,不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更不要逼迫孩子按照成人统一的标准行事。只有让孩子用整个的身心去建构自己的心智和人格,孩子的眼睛才能越过家庭和社会所筑的“围墙”,孩子的脚步才能越过落后思想和精神的“围城”,走向成熟,最后走向成功。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