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临床催眠心理学-2

作者:佚名 字数:34836 更新:2023-10-08 21:49:37

自然的感觉如迟未进食便感觉着饥;天忽下雨感觉着凉之类;如术者陷入催眠状态的被术者暗示说:  “你很觉得肚里饥饿了,要吃东西呵!”或“你喉咙干渴得很了,要喝茶了!”或“你如今觉得很疲倦了!”或“你不觉着疼痛了!”等。  被术者感应以上的暗示,心里也发生同样的观念,就会虽是不饿不渴,也竟觉着肚饿、喉渴、疲倦、不痛的了。这些感觉,原来都是自然的,直接感觉着,不是由于身体内某一机官受外来的刺激所成,故与下边讲述的相异。  (二)、影响五官感觉的作用  五官的感觉即向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说去。催眠的暗示,也可有支配这些感觉的能力;例如:术者对于陷入催眠深度的被术者暗示说:  “你的一双眼睛,和寻常不一样了;真是明亮呵!敏锐的很哩!不论什么东西都可监察出来了!”  被术者感应这暗示,眼力登时全变成锐利,对于术者给他看的微细文字或物件或稍为远离放置文字,及物件给他看,都可以看察出来。术者试又暗示说:  “你如今眼力完全失其效用了,不论什么东西,虽睁大双眼也辨着不清楚了!”被术者感应这暗示,视力即时丧失,无论看什么都看不见,和瞎子一样似了。也可在他面前放置甲乙两种东西,看见甲竟看不见乙,或见乙不见甲,任术者暗示去布置。  其他如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敏锐,或迟钝,尽可依暗示所支配。即如被术者因术者所施给的暗示,令他感觉敏锐,把辽远的声音,也可听得真切;一个蚊子的声音,震耳同如雷鸣;细小的物屑,也可分辨其气味;水盅里搀入些少的盐或是糖,也能辨别味咸或是味甘;或用羽毛放在他的皮肤上拂拭,倒感如竹刺一样。反其作用,暗示使人感知迟钝,那就是在身边呜炮,也不会听闻;饼饴和黏土,也不知分辨;麝香和粪汁两不能区分;针刺也不感觉疼痛。唯听暗示而生变化。  (三)影响感情的作用  被术者的喜怒衰乐爱恶欲的各种情感,也能给催眠暗示所支配;即暗示惹起其可喜,就有欢欣的表情;怒,便有愤恨的表情;衰,竟有放声大哭的;乐,有时会笑不可仰的;爱,现出亲昵样状;欲,就显现贪求的鄙俗。如:积极对于个人的方面发挥他的感情,也是最有效应的。又因暗示有残续的能力,使被术者醒后,仍不会改变态度,依此可应用于家庭上的夫妇失和,兄弟不睦,就在催眠状态中为他矫正。又有不良性癖的人如牢骚满腹,压世悲观,恼怒善骂,失却正态感情,却可适用于催眠术以改造他的性格。  (四)影响情欲的作用  在人类的情欲中,其主要的莫如“食”与“色”如对于小孩贪食癖习,可导入催眠中用暗示节制更改他的习惯;推广应用:戒烟、戒酒最是得策。而人的食欲不进,不爱饮食,也可用暗示增进其食量,使令适合胃口。  至于色情的增减,更可受暗示所支配,倘术者对被术者一时不慎,误施色情亢进的暗示,被术者感应后,倘无女性泄欲,便一夜遗精数次,还要手淫。反用时:施与色情减退的暗示,那末,对于任何妇女,不动性欲。依此淫心过炽嗜好手淫的少年,可于催眠状态中改善其行为。嫖赌饮吹一流人,催眠术可是唯一的救济方法。  (五)影响错觉幻觉的作用  人的知觉可有三种分别,即是:  (1)正觉:对于外界一切的事物,知觉不会有起变异的;即如看见了一个人,在他人看着也是一个人没有两样;拿到一本书,便认识是一本书,他人看见的同是一本书;对于目前所现着的物体看见,或听见,或是拈到手,是没有差错的,这即是正觉。  (2)错觉:对于外界一切事物的知觉,一时有错误;如看见衣架,以为是一个人立着;月夜路边看见一根麻绳,认是一条大蛇,这就是错觉。又如平面上所绘的山水,看见角浮凸远近的现象之类,也即是人的一种错觉所现。  (3)幻觉:外界实际上没有天体,而眼前却觉得有现象;如眼前忽然发现远方亲友的姿容;或对于黑暗里忽然有人来往,这称做幻觉。  错觉:是眼前原有物体存在,不过一时视神经看错,所感觉的,与原物不相符。幻觉:是眼前并无物体存在,一时眼睛会看见有个形影。错觉和幻觉:多是在催眠状态中,被暗示影响才会发生。如暗示说:  “你面前有只鸟,快捉着它。”  那么,被术者像真看见有一只鸟飞下来,还要伸手去捉;其实,只是术者用条手帕在被术者头上乱抖,那里真有鸟,不过用暗示诱起他的错觉,被术者感应了,就真起一种飞鸟的错觉。又术者暗示说:  “你看,你的妹妹到来了,快去接见她!”  那末,被术者,又像真看见他的妹妹来,并欢悦的表情;其实,在被术者面前并没有谁在那里;不过术者用暗示诱起他的幻觉,被术者感应了,就会起一种看见人形在前面的幻象。  更有一种消极的幻觉:以上所说,实际上是没有的,而使被术者竟会看见有这样东西,这样称为积极幻觉。若是实际是有的东西,而使术者看见完全没有,这则称为消极幻觉。例如:术者对于被术者暗示说:  “你如今只瞧见我一个人在这儿,这里除我们两人以外,没有别人了,你试睁开眼看一看!”  被术者睁开眼看时,果然没有别人了;但其实还有旁观的人在施术室里,而被术者竟不能看见他。  又术者暗示被术者对于完整一个物体,只使着见其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是看不出来的;例如:暗示被术者对他前立着的某君只看见他的头部,不能看见他的身体,也可试验有效。在这状态中的被术者,能幻觉视他人身首分飞暗示到惊怪处,能见被术者带着恐怖的表情。  错幻感觉,除视觉之外,听觉、味觉、触觉等,也同样能唤起种种错幻。  (六)影响意志的作用  被术者的意志平日虽是沉雄强亢,但在催眠状态中为暗示所制止,豪气全归减退,这点也算是催眠的一个特征。然而被术者意志减退至何程度为止?因各个不同难下一个定格。意志减退多少,虽和催眠程度深浅有关系;但此关于被术者本来的性质而决定居多。  关于催眠意志减退的试验,据列鸟耶夫耶路氏的报告,颇见有趣。氏曾与一个感性良好的患病妇人施术,到了入眠时,她对列氏的暗示要求,多方拒绝;列氏第一次催眠,要求她递给她所持有的手帕,但她不愿,经列氏再三央请,才肯递授;但这时一察她的颜面,已表现一种不愉快的颜色了。第二次催眠,列氏更要求她衣袋里所贮有的手套,她极不愿意,再三勉强也无效。至此列氏就舍其要求,转而对她行病患治疗,简略为她暗示治疗一顿,又突然回复其先前的要求,这时她已不如当初那样拒绝了,勉强地带有羞涩的表情,便从衣袋里取出一双手套递给他。第三次催眠列氏更淘气起来,对她暗示道:“你在前星期午后和你许婚的男子去那里游逛呢?你要实说。”;连续的暗示了几遍,她都不肯回答。稍停一息,列氏突用强调的语势,严加诘问,她当这时候,便不如前那样沉默不言了,竟从实答出。  到了醒觉后,她对列氏说:先生屡次的要求与诘问,我很想用言语反抗;但心所想说的话,一到了喉咙,便格格不能吐出,只有强自抑制,终至于要想反抗,也不可能。  看上面所说试验的实例,可知人的意志,在普通精神状态不能减退的,在催眠状态会有受暗示所减退,依这作用,一个人在平日意志太过亢进的,可借催眠残续暗示的力量,使令减低,趋于平下正。反用之,意志太过减退的懦弱颓唐者,倒又可借用催眠残续暗示力,作为绝妙的兴奋剂。  (七)影响于记忆力  若问:催眠被术者记忆力是怎样?关于这个问题,应分作两层来说明:  (1)是未受暗示影响在催眠中的被术者的记忆。  (2)受暗示影响在催眠中的被术者的记忆。  未受暗示影响在催眠中的被术者的记忆,与普通醒觉时的记忆相同,虽说在深催眠状态记忆是有多少变化,但在浅催眠状态时,在催眠中所经过之事,醒后尤能记忆。  受暗示所影响在催眠中的被术者的记忆,因暗示所影响,便大起变动,例如:暗示被术者的记忆力增进,则被术者当时的记忆,感应暗示后即有变化,对于久远的事情,也可回忆,对于现行记忆,又很能坚固。体会关于这种增进记忆力的试验成绩很多,即如对于劣等的学生,在催眠状态中用暗示提起其记忆力,教以英文、唱歌或国文,其他读物,比较在醒觉状态时教授,令他记忆更容易;凭暗示的残续力,在醒后牢紧记着。其他对于记忆低劣的人,用催眠治疗增进其记忆力,得收效果的极多。  催眠暗示:能令被术者记忆增进;被术者完全忘却的事情,可使之在催眠状态中回想出来,这点在治疗上极有帮助。患者虽是对于自己病源早已忘却不能记起,若用暗示使他在催眠状态中将病源追想出来,为之施行治根法,可以一扫病的底蕴。  人的记忆作用,原是在于静的方面才容易发动;例如:人在平日普通精神状态的时候,对于某事情的追想,是要低着头,闭起眼睛默默静静地想着,才记得出来。催眠:是相比更静的状态,兼受暗示的提拔,所以记忆起来最容易的。在越深催眠,越属沉静的状态,能越受暗示所影响,记忆当越是增加,即使被术者忆及儿童时候的事情,也有相当的成绩。  被术者的记忆力不独可受暗示增高,还可接受暗示于迅速时间把记忆低减,或消失,记忆受暗示所低减消失之度,被术者平日所习读之文字,当时也不能读出,日常使用的物品,竟不能举出它的名目。甚至于自己的姓名、年龄,也会忘却,此等试验本会会员报告极多。  被术者在催眠状态中,所经过的动作,要使醒觉后,还留存印象,或使醒觉后忘却,或醒觉后只能记忆一部分,总是任由术者施给的暗示分别使之实现。术者当被术者正在催眠状态中,未至全醒的时候,施给记忆,或不能记忆,或一部分记忆的暗示,便得生效。  (八)影响人格换变的现象  人格变换的话,是将被术者本身的人格,暂时停断,改作别一个人的人格。是使被术者从现在的生活时代,变换作另一个时代,而能按其所被变改的时代人格的言语,能度表现出来。施行这种试验,在催眠中先使被术者忘却自己本身的人格、年龄、环境之后才暗示说:“你今年只十五岁!”或“姑娘:你今年才八岁呢!”被术者虽属壮年以上的人,当时感受暗示使回复以前青年时代的心理;或被术者为女性,经已出嫁,也能回复少女的环境,一切的动作与形态,同足少时的模样。并且对给与玩具和饼饵,爱开又爱吃;更给他纸笔墨涂写出来的文字,十分陋劣,笔画缺误和儿童笔迹相类。这种年龄的变化,非只能由壮年变至幼年,更可令青年人变了做老头子;甚至男性可变为女性,女性可变为男性;当时被术者的性格态度为之一新,极令旁观者称奇不置。  人格的变换,不只限于年龄改变一样,再来令被术者把本人的人格变为别人的人格,也行。譬如:被术者本来是位大学生,在催眠状态中可受暗示的影响,变做田畴间的农夫,他表现出农夫的形状粗鄙,农作的辛劳,十分肖似的。使变做和尚,会念阿弥陀佛,还敲响木鱼;变戏台上的大花脸,他居然唱做起来了。变做大总统,演说家、乞丐、关公、赵云,也得形容相当的身份。活用起来,如懒惰的学生,可使变为勤勉;卖淫的女子日后保有贞操,在催眠极端深进的变态,可令被术者变为猫狗、飞禽或桥梁、桌椅等无生物,一到接受暗示之后,暂时有相当的形态表现出来。这些奇异的变态,在术语上,称为劣等人格的变换。  人格变换的现象,不只在催眠状态中可发现;例如:精神病患者屡屡有这种人格变换的心理,尤其趋于劣等人格变换为多。在中国所称狐凭病,西洋之狼凭病,当时患者自己遗忘本身的人格而变为狐格,为狼格,做出狐狼的叫声和形态,甚至有匿身于森林土穴中追袭生人,捕获野兽,以裂其皮肉,演出整个兽性的行为。还有所谓神凭鬼降,在一个时期忘却本人的人格,变成一个神鬼的言语与态度。这种现象在昔无人肯去探究,在后因积习遗存,自命为鬼为神的,他人也为鬼为神看待,已成不可破除的迷信。  动物或鬼神依凭人的身体一的病症,类似催眠术人格变换,在他不过是自发的人格变换,而催眠的变换人格,则属于他发的,为一时被暗示影响而起,不是由于本来的精神有障碍所致,来者仅有哪些区别。  人格变换是一种耐人思考的问题,无论何人都有如下几个疑问:(1)被术者人格变换时,自己是有意识的么?(2)被暗示影响变为动物,或是无生物,被术者果确信自己即是这种动物或物体么?(3)被术者受暗示变换人格,是不是强为装模作样,恰如优孟衣冠,登台扮演的心理相同么?或是被术者当时自己本来的人格,及现时社会时代的情况,意识上毫无存留,尽归消灭,只变暗示所指之人格,就以为是本人真正的人格么?关于这些问题,历来催眠学者都有多少议论:大概对于这个现象,比如优伶正在表演剧情的感想相同,被术者当时虽不是立身系舞台上的一个优伶,但他的言语动作,都相当在他的所变的人格表示;和优伶者按其所扮的人物演出其相当的动作一样。但其他的见解,也有见异的;如说:人格变换的现象,是归于被术者错幻感觉作用。又说:是由于被术者当时记忆脱失而另生一个新形象所使然的。  但研究人格变幻的原理,应从人格变换实情上去追寻才得着落;譬如:试验使被术者变为某人的人格,当时被术者对某人为素来认识的,才能模仿肖妙。又被术者新变人格的动作,仔细考察,不过表面的相似,好像弟肖乃兄,儿女肖双亲一样还不是十足相似。依这点看来,可知人格变换还不是被术者本人的生活经验与个性完全消灭另变成一个指定的新性格。那样极端的人格变换,宁可说是被术者受暗示影响,一时兴起的联念作用,模拟作用,从这表出其新人格的动作模样。又使之变为素为未见闻过的人,被术者也能由联想推测表示其动作出来,其动作姑不问是相似与不相似,也只有受暗示支配表示出来未有反抗。若了解这理由,试验时当不致苛求其成绩。  以上所说各项,是指催眠暗示影响心理的作用的现象而言,当中已不少妙趣;但比较尤其奇异,更有影响心灵作用的事项。  影响心灵作用的事项  用手帕覆蔽一件物体,次移近被术者身边暗示说:  “你的眼力非常锐利,对于手帕包里的东西能透见其物的形状不会看错的。你试看吧”  被术者感纳暗示后,不论张开眼,或是半张开眼,或仍然是闭着眼,一时作看察的模样,终究能看出手帕包里的东西没有差错的。  术者暗示说:  “你去侦察隔室某君现在做着什么事,报告我知道。”  被术者感应暗示后,瞬间能说出某君的动作,或坐、或卧、或是看书,或是写字、或操某种工作,果然相符。可又暗示:  “你往某君家里看他家人,谁在做什么事?迅速回答来!”  被术者也能接受暗示,不久答出。  又有一事项:令被术者预言未来的事情;货价的升降,天时的晴雨,很有灵验,在旁观者视之,或会称为神化了。  以上所说的催眠透视,千里眼灵感等作用,用心理或生理的学理解释起来,都难得圆满论断。这是关于人在催眠中心灵发显作用,有超越物理法则的神妙。  催眠积极的灵感作用,除术者用暗示提起其发显动机外,其成绩的分别,是有关于被术者的心灵力的强度与薄弱。心灵力强敏的,施行这种试验,成绩多半成功;不然还要在催眠中常作练习薰陶的工作,才能受试验有效。所以催眠中的灵感试验成败,要术者和被术者双方尽职,不能单任术者一方面独负其责。  以上所述催眠的功用,千态百变,似乎各有各的催眠法不同;但催眠术不像魔术那样一套有一套的弄法;催眠术的手续,只是一样。各种的催眠现象,为整个的催眠道理所化分,只由术者运用暗示令被术者分别表现出来而已。  术者所用暗示使被术者表现催眠的现象,必须被术者在催眠状态中,才能有效;否则,干来近于滑稽了。然而催眠状态也有深浅程度的分别;那些深奥美妙的现象,要在深度催眠才能现象。  同学们见到这一章写出的催眠现象,必有多数人想着急于试验;但机会还未到,研究这一门学术用不着燥急的,还须熟知下面的几章,然后再谈施术法。浅 谈 催 眠 加 深 法 每一个应用催眠的人都想把催眠玩到出神入化,不论是治疗应用还是异能开发,都需要认识人的意识运动原理和规律,从而把人带入一种服从或气和状态,然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许多催眠爱好者到处翻阅资料,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催眠知识,争取操作的游刃有余,然而,无论怎样看书学习,也不论如何操作应用,也总是有些不尽人意。更有许多催眠爱好者在学习了催眠术以后,开始操作还算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苍白无力了,最终甚至连曾经催眠过的人也催眠不了了,还有的人竟不能应用在自身及他人的身体健康上,只作简单的催眠见习,大概更多的催眠爱好者关心的是如何在应用过程中,把催眠状态加深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这也的确是一个重要问题。看的书越多未必操作的越好,因为那都是学来的东西,真正适合于自己的东西只是通过别人的文字把灵感激发出来,如果不是把知识当作激发灵感的动力,而是把知识当作武器,把名人当作偶像,把名人的著作当作真理的话,那只能被所有的名人不断地暗示着,始终找不着自己的灵魂,实际上这样的催眠爱好者已经被催眠了。至于催眠加深一般只分两类:一类是投机取巧加深法;一类是精神感应加深法。所谓投机取巧加深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对方的弱点,抓住机会巧妙地把受术者带入更深状态的方式。投机取巧加深法是几乎是所有催眠资料的指导倾向,即使这些加深法在催眠范围内也是凤毛麟角,其实这都是些常规的加深技巧,即使摆在读者面前,也未必所有人都能应用到实践当中,许多地方还得本人亲自反复实践感悟。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投机取巧催眠加深法:1. 反复操作加深法: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利用凝视、放松、、部位、意象、凝神、乘欲、顺手牵羊、鹰占鸠巢、意体双陪法等等催眠技术把受术者带入基本的状态后,再根据情况把催眠技术适应当前条件的方法加进去,相当于再一次催眠。例如:凝视催眠后再让受术者睁眼,再凝视,然后加深重示语;凝视催眠后再利用部位暗示法加深;意象催眠后再利用体位暗示法加深;更多的凝神催眠后再进行游魂加深法…… 这里面的东西可以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只要掌握得当,根本没有方法,追求方法是一个过程,当明白机理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没有方法的。2. 漂浮续沉法:不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以借用轻度的催眠状态基础进行手法暗示,或推或拉、或托或压,或按抚头部暗示,或按抚膝盖喻引,都可以进入更深的状态。不过在接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象,有人是不喜欢按抚头部的,夏天的女性也讨厌接触双膝。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随机应变。3. 归融加深法:人本宇宙产物,在进入基本状态后,可以让受术者想象自己在不断地扩大,不断地化为光气,不断地与宇宙融为一体,直至无天、无地、无我,空空荡荡,昏昏冥冥,这是一个最佳状态,相当于一片已经重新耕耘的土地上,无一棵杂草,干干净净、松软湿润,然后重新点上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便是你的示意内容,然后让这粒种子萌芽,并成长壮大。这里面还有更奥妙的东西,只有解通国学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出其中的玄奥与超越。4. 定时加深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有其特有的妙处,如果应用得当,必然得到游戏般的乐趣,甚至被崇为妙语神手。可以先让受术者接受催眠,然后由他息心静坐,叮嘱受术者深吸慢呼,保持均匀的呼吸,在几分钟以后你会感到自觉进入一种什么状态,那时你会如何如何…… 这种方法可以进行多层次设置,直到达到理想效果。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的程度,甚至不需要做催眠引导就可以实现预置效果的话,还需要配合借力用力的神奇手段,在此不论。当然还有许多办法:如下抚加深法、气和加深法、夺魂加深法等等等等,掌握了特殊的加深法,就掌握了人的精神变化。其实,技巧加深法是有一定适应性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操作,也不是适应于所有人,只有精神感应加深法是最高级的,也是适应于所有人的方法,也是至上的技术,当达到精神感应的时候,利用气和技术就可以不催则催、不眠则眠了。小催眠催人一时,大催眠催人一生;小催眠重在技巧,大催眠重在灵力;小催眠作用一点,大催眠作用全面,小催眠催而行之,大催眠不催自趋 ……总之,如果盯在“催眠”一词上,是永远跳不出催眠的圈子,总是被“催眠”所催眠,其实,在整个所谓的催眠史上,只有那个提出催眠术的人是催眠术家,然后就是他的世袭者了。任何一件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与自己知识的结合,都会发生或多或少地变化,然后以讹传讹,最后因为不断杂交而改变原来的模样。虽然人们把麦斯迈推崇为催眠的鼻祖,但如果麦斯迈还在人世的话,他肯定不会同意这种观点的,因为除了手法上略有相似之外,几乎已经变种了,所以,与其说研究催眠术史,倒不如说寻找与催眠相关的精神技术。催眠术乃至催眠应用的范围最大的区别不是方法技术,而是理念的差异。中国催眠网(www.9-69.net)不同意把麦斯迈看作是催眠的始祖,因为现代的催眠术的理念认为催眠是对潜意识的暗示作用,而麦斯迈的理念却是外界动物磁气的作用,而笔者的观念是两者的统一,即:外力借内力而有用,内力合外力而变化。也正是因为理念的不同,所以才出现了操作方法和应用范围的不同。在这里我们虽然谈催眠,却已经完全不是催眠了,我叫它息念术(包括息念自调术、息念易心术、息念通灵术、息念还本术、息念气和术等等),仍然借催眠之名,不过是为了找一个认识的入口而已。催眠既有程度深浅的区分,因此,催眠的功用,就不得一致了。始初陷入催眠的时候,大概属浅催眠程度,由浅眠再沉静下去,或再加以相当的诱导,才进至深眠程度。人每误会浅催眠和深催眠是两个不同的方法;那里是另有特别不同的法子,也只是使用暗示诱导罢了。今将诱导深眠的暗示,举几条例子:  向已陷在浅眠的被术者再暗示说:  “此时睡得愉快,放开心怀尽酣睡吧!在后得到妙境更多哩!”  跟着行抚下法,还暗示道:  “呼吸柔长些,放量眠!”  一面又抚下,一面又暗示:  “气息越加柔顺,精神越加安静,睡气越深了。”  “须深刻的安眠,很深眠着时的心境很明白的。”  “他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一概听不着,听着也不要去理会它。”  “如今催眠越加深,你的灵力开始活动了,你很精干,和平时两样,比谁都精明,真令人钦佩。”  稍停一会,又是一面抚下一面暗示说:  “如今催眠很深,四周声音都不能听得,只能听出我的说话,催眠很深!身心极安乐!”  被术者在浅眠时,被这类深催眠的暗示诱导,自然能感应,精神越归沉静。催眠程度因此越加深进,可施变换感觉等暗示去试验,当能收得相当的效用。  有些被术者,在浅眠状态时,术者不加诱导深眠的暗示,任凭被术者靠在椅子上或卧在床上,不去惊动他,也会见被术者全身弛缓,闭目睡去;但这不是他自己进入深催眠,是他乘催眠的动机,转入普通的睡眠,此时术者若施与暗示,他是没有感应得不着催眠的效力。  以上诱导深眠的暗示,不是照例说过一遍便罢,应歇歇一时再须暗示,加以反复变通的言语愈为有用。一面又可用暗示命他表现某种动作,和感觉变幻的事件去试验他看他是否真能感应。不验时,又继续施以抚下及暗示,务诱导到深程度。这样,感性纵低劣的被术者,也经不上几回,便能从浅催眠进入深催眠了。临 床 催 眠 注 意 事 项 术者当在施催眠的时候,原不许鲁莽轻率,处处要出于郑重,才能有相当成绩。关于术者在施行催眠的当儿,应该注意的地方很多,今括举大要于下:  一、临施术之前,应观察被术者的催眠感受性是优是劣?早预定用何法给他施术。  二、对于初次来受催眠的被术者,先向他大略为说明催眠的性质和益处,安慰被术者内心。  三、非取得被术者同意,勿勉强为他施术。  四、对于施术方法,要充分融会与悟通。  五、施术时保持严肃态度,勿多作无谓的间谈。  六、所施与的暗示,要句句交代清楚,不得含糊。  七、注意被术者入催眠程度之深浅,施以相当暗示。  八、暗示言语,要因人说法,温和婉转,恳切动听。勿令被术者听见会生厌恶之感。  九、术者施术时,也要统一精神,观念只凝注在被术者身上,具有使他定能入于催眠状态的决心。  十、平日要重修养,好使精神习惯易于统一,临施术时得着帮助。  十一、偶遇着三几次试验失败,决不可气妥失望,或掀起疑惑的观念。要知有些人受催眠多次之后,才变成一个善感的被术者。  十二、要尊重人格、道德和法律;不作不正当的施术。  十三、当施术的时候,术者的精神力能压服被术者为常则,切勿反被受术者身份和声势所压倒,而自己反呈畏缩的形状。  十四、施术时,不要恐怕遇着失败。无把握时,可拒绝不与施术。  十五、初学者在学习时期作实习工夫,更不要顾忌着失败;因此时有无把握,经验上还未告诉你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一句名言,所以在学习时期,试验成绩的优劣,无用介意的。  十六、避免产生移情。在施术过程中,有人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施术过程中使用一些过于亲切的语言或行为,这样容易导致被术者移情于施术者。起初看上去似乎是易于治疗的好现象,一旦移情过激,便会产生一些逆反作用。  十七、不可置入印痕。高明的施术者不但不会产生移情现象,而且在任何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只会消除印痕,而不会置入印痕,凡有置入印痕现象者,还须认真深思。  其他关于催眠学范围的书籍,宜多参考。研究中自己发现一个新见解,发明一个新方法,或别有创见,要努力实地试验,求出确切的证明人,在学术演进的公式,本来是如此的。  同学们:不只是按照书上或只是听到教授者的讲话能以了解和效尤,以至得到一张毕业证书,就算研究的终点。“前途努力!”“扩大催眠术的应用范围!”和“打成催眠术界的新局面!”这是几条标语,大家齐要呐喊起来。 各 流 派 催 眠 术 介 绍   研究催眠术最中心的是催眠方法,催眠方法才说过了,同学们有的要问我刚才所讲述的催眠方法,于历史上有何重变迁?这一个答案,倒要另写一章出来了。  才说过的催眠法,虽不敢说是著者独有的新发明,乃渊源于名家参加自己经验的创作,完全能符合催眠原理,当中毫不具有和原理抵触的嫌疑;在未曾发见更好方法之前,以上的方法自己算得十分美满。问道历史上方法的变迁,当更举出历史有名人物的施术法以供参考。  印度催眠法  在一千八百四十余年,印度加太市的医生,益士得卢等所行的方法最为流行;他是使被术者居于一间暗室里面,脱去了上衣,仰卧于柔软的床上,安息心念,施术者坐近在他的头部旁侧说道:  “除眠以外,不要想念别的事情。”  术者更用右手抚按他的胸前,以安定他的心志,还用左手各指轻轻抚摸被术者眼皮,更轻微地向他的鼻孔吹气数回,又往前额也吹气数回。这样做竟不知何时被术者已陷入催眠状态了。这样催眠快捷,因印度人素来富于信仰心,故催眠术成绩比较别人高出一等;民间获得催眠作用的实益,也比别处地方的人好得多。  麦斯迈的方法  麦斯迈的施术室,出于非常构思的装置,被术者进入室中,就兴起神秘的感觉,泛起一种预期的心理,所以被术者接受术者的势力支配很为容易。  美氏的施术法,先令被术者静坐椅子上,他的左右指挟着被术者的左右两拇指而凝视被术者的眼睛二三分钟后,双手改行按手法。即是用双手从被术者额头起向下抚摸至肩至手,如是抚下十数回,被术者便得催眠了。  美氏的方法,原是一种疗病法,不是游戏的玩法;而且被术者又多因有病而请求美氏施术医治,所以信仰心浓厚,没意反抗,是以成绩极多。  普烈驼氏的方法  普氏的方法,是注重人的睡眠,所以他要把被术者的眼睛弄到疲困,他是用一个有光亮的物体,或是一瓶水,使被术者定睛凝视,至到眼泪淋漓,眼困不堪的时候,再将这光亮的物体逼近眼前,被术者自然会闭目,从此不能睁开,逼要陷入催眠状态了。  普氏的凝视法要多费时间,使被术者视神经完全疲劳子,非到极有睡意不罢。这比现在我们所用的凝视法,志在被术者精神集住,不使观念傍驰的用意两样。我们凝视时候,不需多久,不和普氏当时认催眠作用如同睡眠一样,于学理上有这样不同之处,故此所用施术方法的手段,也就差异了。  李益璞氏的方法  李氏是主张暗示说,反对普烈驼氏的视神经疲劳说;故他的施术方法,单用言语的暗示,不重在被术者视觉一施术,也不使用何样物体。施术时所用的言语暗示,大致说是这样:  “要静息了心念,不要乱想别的事情,眼睛就要合闭了。”  瞬间又说:  “唉!眼睛很觉疲困了眼瞳渐渐缩小了。”  又说:  “眼合闭了,闭了不能开了。”  “眼真闭着不能开了,想睁开眼,总是徒劳。”  “催眠了,安心眠呀!”  以上的言语暗示,渐渐紧逼,则被术者能感应而催眠;万一有些感性不好的被术者,还未能闭目入眠,便又重新用以上的暗示诱导,务使被术者闭目成催眠才止,时间多少不是问题,这就是南西学派所主张的催眠法。  夏路哥氏的方法  夏氏本属专医歇斯底里病的医生,他所用的方法稍为复杂,施术时引被术者进入一间暗室里面坐着,使被术者眼光久受黑暗,忽然射一种闪光,或是电灯光刺激被术者视觉,还使他凝视那强烈的电光,至眼睛花乱的时候忽把电光关息,此时被术者,就会入眠了。按这种方法,志在被术者被电光刺激至到头晕眼花,使人不能堪,不入眠不休。这是偏重生理方面严酷迫着被术者催眠,比较以上的暗示法趋重心理方面,绝对的相反。  弗利阿氏的方法  弗氏施术方法,当施术之先,便用言语安慰被术者,不要疑惧,更命之静心平气,积极养成受催眠的念头,然后出以庄严的态度,提起精神力,向被术者喝声“眠!”接着又加温柔的诱导,被术者自然感应陷入催眠了。弗氏的方法,也是注重暗示,他和李益璞暗示法相近。  弗苦氏的方法  弗苦氏的施术法颇属特别,是催眠时每施一个暗示后,即唤被术者醒起,探问被术者听到那暗示后心理空间怎样?待被术者答复后,再次催眠,又施与暗示后,又唤起醒觉来质问;如是催眠与醒觉互相连续循环施行。这种方法,意思是在于知道被术者陷入催眠的程度,倒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卓见;但是,屡眠屡醒,手续未免麻烦,有时也觉得讨厌。精 力 修 养 静 坐 法 修习催眠术,不仅熟读讲义,能运用施术的方法达到试验成功的目的就算完功。更要知道催眠施术法的手段和暗示,是要靠精神力连系着的。所以催眠术家一方面在善于运用施术方法,一方面应努力于精神修养,这样,学力才得坚实,面获得最高的成绩,臻于大成之境。生存于现代社会里,为了时代物质的进步关系,受了四面环境事物的刺激,人类固有的伟大精神力量是会受到不良的影响的,会如一面光明的镜子,受尘埃的蒙蔽,便失却本来的光亮而失其作用,人类的精神,深受物欲的支配,自然也是一样会失却精神的力量而埋没它效用了。如果不讲求一个救济方法,便不能使精神回复本能了。所以精神的修养不只求研究催眠术时得以帮助其学力的进展,更于人的健康与作业委实得着保障的实力。现在我们可提出一个静坐修养方法,这就是一种克己功夫,各拒绝外来的障害的具体方法了。在谈静坐法之先,要声明一句:静坐法本来深有学佛和修道的意味,但我们所谈的静坐法,是以科学为基础,为需要而进修,用方法,用实验法而证得人的“自性”,决不是和尚化、道士化,一样以宗教为立场,一样苦行穷参,尤是高领看花可望不可攀的缺憾。我们说的静坐法,包含“静”、“定”两种作用的性质。静,可以拒绝外来的障害物;定,可以固定良好的观念;这正是以科学为基础,为需要而进修的一种克己的功夫。静坐法的修行,要维持其恒心,依照下面所列举的法式而积极努力。美满的收获,是在有意无意之中。一、姿势坐在椅子、板櫈、床沿,或一切属于平面可坐的东西上面,不拘有无垫褥,只要平正就合用。坐时,必要将围带解去,宽卸外衣,女性束胸的更要将胸部解放。在住宅内只穿内衣短裤,赤足。(穿拖鞋)在旅行中或作业中,虽不能赤足短裤,但仍以筋肉尤其是胸部腹部不受缚束为限。天气寒冷,室内温度不足,势不能解衣赤足,那是可以变通的。身体要平直,脊骨不可弯曲,要涵胸不可挺胸。头正直,向前,少少微俯,双目轻闭,口唇微合。两手掌向上,轻轻交握,在下的一双手掌的大拇指压在在上的一双手手掌心,在上的手的大拇指在外边。这样垂放在脐下,或置在股上。左掌在上,右掌在下;或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可随便。两足交叉,随便左足在上,右足在下;或右足在上,左足在下,更可互相调换。但是两足胫的下截,(即小腿下截)上下交加紧紧附着。(不是用力)在上的足踵踵足踝要和在下的足肯紧贴。裤子太长可以卷起,除去鞋袜,使肌肉接触,以生热感。踏足处要有垫板或垫片或仍踏在鞋面,以足底不生寒冷为限。两膝中间要空开一个可容一膝以上的地位,以肾囊不被紧夹为准。坐位高度十六英寸至十八英寸为适合。坐位矮,臀部可坐进一些;坐位高,臀部坐出一些。臀部要略为向后突出,免致脊骨日久因反应而弯曲。二、呼吸姿势正确,要正呼吸,在说正呼吸之前,要知道人的平常呼吸习惯的错误。同学们试试自己用手掌按在腹部,当在吸气的时候腹部必定随吸气而膨胀,随呼气而收缩。现在说起正呼吸,是要将这一种习惯矫正。其他;静坐时地方要清洁,空气要流通,心念要注在:“精神饱满”的目标上,渐渐一切都忘却。听到外面的声响,不要分心去追想那是什么声音。听到尽管听到,但心念却不因此而移动。静坐时日长久了,生理上会起一种奇象,即是脐下忽生一股热气,眼起色光,或身体摇动,甚而至于跃动。脐下的一股热气或更能循脊柱而上升的。在后更会冲过头顶而从颜面落下。这是应有的现象,可不必介意的;而这种现象,也不是人人均得遇见或不遇见功效是一样的。初次试行静坐,最感困苦,因为不习惯,便觉着是一件不堪耐的苦事了,但继续练习了相当的时候,便会体味到一种安适坦然的快乐了。进而到了熟练的时候,身体的姿势,直可以不必再事拘泥,随便坐着或是卧着,也可以得到静坐的功用。静坐的方法,并不单是限于研究催眠术的人去实行的,一般人都可以拿来静养精神的,它可以避免精神过劳及神经衰弱所诱起的疾病,及能拒绝其他病因,而身体获得很大的益处。静坐时间,最好是在早午晚施行三次,早晨起床嗽洗后行静坐,这一次为最佳!每天这一次时间为半点钟至一点余钟久。公务忙时将午晚二次减去,或只在余暇的时候而行静坐,也可以得到相当的益处。每日不断的毅力继续下去,可得到更显著的效用。 催 眠 的 误 解 催眠术的历史虽然悠久,然而,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的公认和国家正规的研究,因此,不论是受术者还是从事催眠工作的施术者,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对催眠术的误解,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在我国,催眠术(我们称之为“息念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仍然处在娃娃阶段,既没有正规的管理机构,也缺乏严密的研究机构,还只是停留在各人爱好和零星的经济目的为主的推广时期,不良的应用和错误的引导,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在混淆视听的同时,影响人们的认可,甚至再次扼杀在摇篮之中。为了纠正视听,还息念术以清白和更好地推动我国心理学、神经学和医学技术的完善,本站将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地向公众传播,以便正视这一技术和接受这一原理。都是“催眠”惹的祸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没有被催眠。”、“我什么事也知道。”、“我一直在听你说话,根本就没睡着。”、“其实我一直醒着,只是为了治病与你配合一下。”、“其实我完全可以不听你的指令,只是给你个面子。”……自从有了“催眠”一词以来,虽然后来的实践者对“催眠”现象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但是,众学者还是尽量用原来大家已经熟悉的“催眠”一词,这样,对那些没有涉足其中者,往往从字面上理解其意,走入误区也就算不上什么怪事了。更有甚者,本来的目的是想通过催眠术解决自身的痛苦,结果在接受治疗后,不自觉地转移了自己的思想目标,精力集中在“这算不算催眠?”、“我能不能被催眠?”、“是不是我没有被催眠?”由于对抗心理的存在,致使浪费了部分治疗时间,不要忽略了“信”是最容易被催眠的。把传统称呼的“催眠”分为“广义催眠”和“狭义催眠”,一般人认识的“催眠”,基本上的狭义的“催眠”。广义上的催眠是观念上的认同或不认可却服从,这样,当初创造“催眠”一词的普列陀,基本上对后来多数施行这一技术的人也已经催眠了,受术者也就随着进入了这一领域。我们知道,“催眠”是针对任何人的,包括“催眠师”,催眠师是不是被催眠了呢? 每个催眠师都明白、而且常常对受术者说:“催眠不等于睡眠。”可是,他们并没有从此改变这一技术的称呼,这算不算是一种服从呢?这一服从又算不算是一种广义上的催眠呢?喝醉酒的人总是觉得“我没醉”,没喝多少酒的人却又常说“我已经喝醉了”。这一技术是把人的精神进行平息还原,而引起精神活跃的成分主要是人的意识活动,即: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意识活动得出的结果形成观点,所以,这一技术我们称之为息念术,即是平息人的念头,而不是停止人的念头,如果完全停止了人的意识活动,那么怎样对受术者输入或改变原有的思想观点呢?这样受术者感到没有被“催眠”或认为“我是为了配合你”就可以理解了。也正是受术者没有被催入睡眠或“为了配合你”才能得到很好地治疗。从治疗的角度来说,只要平息(收住)了受术者的心就可以进行术后易心。不同的症状、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施行不同的手段、导入不同的程度。只要能够平息受术者的心,就可以大胆地进行息念化结,只要化结的内容能够深入到患者的心里,就肯定收到良好的效果,从治疗应用的角度来说,息念水平占了百分之二、三十,而易心水平占了百分之七、八十。每个想接受这一方法治疗的人,应该先了解一下这一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不要总是从字面上来理解,以免进入误区,延误治疗时间。息念(催眠)促学之误在我们接受咨询的人和前来学习的学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抱着一种错误的思想,就是想通过息念技术来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甚至有的人在高考之前,不惜代价利用这一手段来提高记忆,以便通过高考,更有学生的家长想通过息念术的学习,使自己的子女在特殊的精神状态下背诵英语或情愿地接受父母的教育。这一部分人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这样做是一种严重的误导,长此一往,中国的人才将变成肉体机器人。息念状态下的确可以帮助记忆,但是这种被动记忆获得了成绩,能够改变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人都怕惯,如果这样下去,一旦有问题就想找催眠师帮助,日久成习,催眠成了终生的依赖,这样不但无助于智慧的发挥,反而对孩子的未来有害。也有的通过此种方式来应付考试,即使通过了考试,就能证明将来一定能行吗?这种方式考出的成绩实际上就是人造机器的成绩。息念状态只能帮助学生改变难以改变的恶习,而不能应用于常规的学习和考试,那将培养成机器人 ,这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的精神。要改变这一思想,建议您转变一下观念:1. 要认可您子女的才能。现在学校的教科书并不是概括了全部的知识,您的子女可能是一个出色的木匠、可能是一个机械高手、也可能是一个绘画大师、甚至是一个哲学家,但在高中之前,学校里并没有这些科目,也不进行这方面的考试和选拔,而是所有的学生 竞争的项目几乎就是一种,也就是书本上的内容,而您的子女又未必擅长读写、背诵和计算。这样,您的子女可能在班级里只能是中游或下游的学生,您就会为此而大伤脑筋,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孩子的不足,以免将来孩子名落孙山、前途暗淡,又生怕不能把子女推向一个“幸福”的阶层。其不知,天生万灵各有其用,如果非要把一个 具有先天音乐特长的人培养成一个长跑运动员,未必做不到,但却制约了他本来的特性,但也有的根本就培养不成长跑运动员。我们能说那些有音乐特长而培养不成运动员的人不是人才吗?只能说在试卷上的竞争我们的孩子不适合。2. 摆脱不良的社会性暗示。曾经有一个人想让我帮他的孩子提高一下学习钢琴的兴趣,原因是他的孩子并不是非常聪明,为了给孩子一个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就让孩子学习钢琴,可这孩子钢琴也学不好,就是喜欢打游戏,只要一有机会,马上玩起游戏来,父亲没有办法,只好让孩子的奶奶来盯着练琴,即使这样也只能束缚孩子的身而栓不住孩子的心。为什么要这样逼迫孩子学习呢?他说,周围的人都这样,如果说不掌握一技之长,将来就没有立足之地,有的人甚至更过分,刚刚学这一门课程,休息一会,接着又是另一门,不这样就不能出人头地。这是多么幼稚的思想。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拿着父母的灵魂与细小的心灵相对抗,如果孩子乖乖地接受了父母的指令,就等于父母的灵魂在孩子身上附体,体现的不是孩子自己的灵性,而是父母精神的转嫁,孩子是不是同意呢?在他们没有阅历的时候,只能被动地接受,然而这种接受并不是没有潜意识的对抗,当他们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在外界因素激发下,往往会爆发神经症。其实,每一个父母都的出发点是好的,可实行的手段却背离了正道,文凭也罢,职位也罢,高薪也罢,婚姻也罢,都是建立在命的基础上的,命的核心是心灵,如果不惜孩子心灵的创伤来换取功名利禄,实在不值。现在高中生、大学生里面神经症相当多,在未来获得了身外之物的同时,却失去了心灵的健全,这是多么痛苦的事。也可能我们的子女真正能够走上财富的殿堂,可是,有了钱未必能有命去享用,房子有了却因为没有自己的灵魂而难以成家;床铺有了却因为失眠找不到睡眠的感觉;职位有了却因为精神的焦虑难以胜任。这些大概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既然不愿意看到,就不要苛刻地要求孩子,还孩子以自由,只去谆谆善诱,舒展子女自己的灵性。知识考核只适应一部分人,适应于这种方式的人也只是这种方式下的人才,我们的子女不适应,并不一定不是人才,而是其它领域的人才,做音乐指挥的残疾人周州就是很好的例证。人是 1 ,功名财利是后面的 0 ,如果没有了人,0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有子女的健康,我们就有机会创业,如果子女没有了健康,帮助孩子得到的东西已经成了所谓幸福的累赘。3. 在平常人的心目中,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故此,怎样教育子女、怎样为子女的后来创造幸福,成了每一个家长的意愿,可是,咱们有没有想想,实际上我们是在创造机器人,创造一个模式化的人才,孩子的本来能力和个性被社会有父母的个性所取代。笔者认为,父母应该诱导孩子感悟人生,而不是教孩子怎样做人。当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人,这样应该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而诱导孩子呢?既让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又不制约子女的精神;既使子女有进取的精神,又不限制子女个性的体现;既不用一个标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也能促使子女自由地发展。负面暗示由于在息念状态下人的接受和认可能力特别明显,对任何情志的反应都特别强烈,所以,在息念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不是相当特殊的情况,且勿乱用负向暗示(厌恶性暗示等)。为了达到解决病患的目的,在治疗方法上有时要采取负向暗示的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往往在解决病人现有症状的同时,却在内心深处打下了另一个不良的烙印,化去了这种心结,又造上了另一种心结,也就是说这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尽管患者当时并感觉不出来,但必然会对他的精神造成负面影响,否则就不会影响到他的疾病。比如对一个戒烟的人暗示:香烟吸入肺管后,把肺熏得黑呼呼的,又脏又难闻,那种气味和黑烟油通过肺部的交换,流进了血管当中,最后遍布全身,你全身的细胞包容了黑烟毒,这样直接威胁到你的身体健康......以后,你一看到香烟就会想起这一切,心中就会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你再也不想抽烟了......这样的暗示对有的人来说,可能会很有效,但是,效果越好的人进入心灵的暗示越强,而人又有一种联想功能,一旦遇到与此暗示有关联,且又刺激心灵的事,马上就会联想到这些不良暗示,同时不由自主地产生另一种心结,从而影响正常条件下的分泌和代谢。解决这样的问题一般通过诱导和鼓励的方式进行,以避免打下另一种不良烙印。欺骗性治疗欺骗性治疗虽然造不成什么不良后果,但也有着严重的不足。欺骗性治疗就是借用受术者息念状态下思维淡漠的特点,利用不现实的手段让受术者认可,从而达到治疗或施术的目的。比如治疗一个秃头的患者,可以告诉他:你的脱发是由于焦虑过度和愁闷造成的,病气积在了你的头部血管,使你的头部血液受到阻滞而影响了头发的营养。现在我利用特殊手段把你头部血管中的病气排出,血管畅通,营养充足,你会有种头发萌发的感觉。在排出病气的同时,你会感觉到头皮有凉风冒出。于是,施术者为了让患者认可和接受,就在其头顶用手扇动或用口吹气。这种方式一旦被受术者识破,即宣告治疗失败,这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催眠减肥也多见这种方法。欺骗性暗示对于那些状态相对较深的人来说是可以的,但人的状态并不相同,一旦遇到主观意识强烈的人,这种方式不但对他没有作用,反而失去了对施术者的信任,这样直接影响到治疗的结果,所以这种情况一般不要利用,方法可以有多种,只要动脑,都会找到相应的措施的,最好的方式还是从内心深处找原因。名词误解对于“催眠术”一词的命名,并不妥当,这是笔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来供学者讨论。催眠一词是1841年11月,英国的遮穆斯普列驼(Jamse Braid)提出的。他通过观察发现被术人的眼睛总是紧闭不能睁开的,他以为这种闭目现象是由于神经的疲劳所引起的,可以说是人为的睡眠。这一点是最让他注意的,他以为这种闭目现象是由于神经的疲劳所引起的,可以说是人为的睡眠。为想证实他这推论起见,便集合自己的亲友,施行试验。他用下个盛了水的玻璃瓶,放在被试验的人的前面,叫他专心凝视,不久就可以看见受试验人合目入睡,所发生的状态与受磁气术的受术者所呈的状态相同,普氏便相信他的推论是可以成立的了。同时便看出所谓动物磁气术的现象,全是由受术者主观的性质所起的一种人为的睡眠,并不关乎那种奇异不可摸索的磁气作用,他便把动物磁气说完全打破了,而倡导他自己的视神经疲劳说。视神经疲劳的结果,即发生一种人为的睡眠状态。普氏就根据这一点在希腊语里的 Hypnus (睡眠之意)又或 Hypnotikosne 的文义,选出一个名称叫 Hypnotism 直译出来,就是现在的“催眠术”了。从一些现象说的确与睡眠有些地方相近,也更有着根本的差别。表现突出的相同地方在于:1、都带有幻觉的性质。2、二者皆因外界刺激引起,起源有些相同的地方。3、都有推理分析过程。4、都有睡游现象。5、对人的思想行为都有影响。不同地方在于:1、睡眠中代谢是缓长而规则的,深催眠中的人却不能有这一现象。2、睡眠是徐徐的自然现象,催眠是忽然而起的人为现象。3、梦中对时空判断有错误,对外界的刺激无感觉,催眠相反。4、催眠接受指令有活动能力,睡眠不接受指令。5、催眠是感应外来的示意才起活动的,无自发活动的精神状态,睡眠则不仅没有自发活动能力,且对外来的示意也无能为力。6、睡眠以生理为主,催眠以精神为主。通过反复地实践和分析,笔者认为,所谓的催眠只是把人的意识通过一定的手段导入一种平息的状态,这种状态仅仅是平息,并不是停止念头。因为表意(推理分析判断归纳等,属组化序的核心)与心灵(本意,是代谢与灵性,是气动序的核心)对应依存,表意的平息,就意味着心灵的平和,因此,在这一状态下没有原来实意(表意的结果)的作用人体是不会出现感觉和痛苦的,同理,如果利用手段省去了表意的活动,而用施术者的表意代替受术者的表意,这样,上升到实意的内容就是直接的,这是通过施术者的手段来改写受术者实意内容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受术者自然的本意与施术者特别和谐的话,受术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催眠后内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对施术者的留恋感。同理也可以揭示所谓的附体现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仅实现了治疗范围的拓展,也成功地操作和应用了过去美士马及其后来追随者的实践应用,而不单纯表现在心理和神经疾病的治疗上了。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定义为息念术,其中包括:息念定心术、息念易心术、复念通灵术等等。“催眠”营销“无商不通”,通过各种手段来营销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商品流通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利用息念术来达到营销的目的就有些不太道德了。在这里要搞清楚两个概论:催眠式营销和催眠 后营销。催眠式营销只是在人正常状态下通过观察和心理技巧来实现营销目的的方式,这是正常的营销技术;催眠后营销就不同了,通过手段把对方导入息念状态后,让对方在朦胧状态下与自己达成某种协议或实现某种目的,这 就相当于把对方用酒灌醉后达成协议,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不值得推广,更不值得用这种手段来炫耀自己的技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误区。尽管催眠术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已经成为公认的手段,但是,尚不被公众所认可,就连心理医生也没有完全得到普及应用。这里面是有原因的。第一、现在大多数的心理医生不懂“催眠术”,对“催眠术”的了解也只是皮毛,尤其那些没有接触和应用“催眠术”的心理和神经医生,只能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那是不公平的。第二、学习“催眠术”的人看到网上或书上宣传的“催眠术”的神奇,就以为只要掌握了“催眠术”,就可以无所不能地解决任何在现实状态下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有的人只是单纯地学个催眠的技术,一点心理和精神分析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应用的时候只凭自己把人导入息念状态后反复暗示,这样虽然有作用,但大多数人息念后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并不比有的人在清醒状态下差,对这些人来说,作用简直是微不足道,致使人们对催眠术信任的程度大打折扣。所以,单纯学习催眠术,简直就是一种盲目行为。遇到一位同僚,在电话上对我说:“今天为一位迷恋网巴的学生催眠,简直太难了,虽然十分钟就进入很深的状态,但效果却几乎没有。如果遇到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那还不得把我愁死。”是的,这也正是有些人不认识的原因,只看着神奇,却用着一般,进入状态简单,治疗却难,这是为什么?学习催眠几天就学会了,你以为进入息念状态后一切都像你想象的那样,一个后暗示,让病人三十年按照你的暗示去做就行了?这不是愚昧嘛!你想一想,世间什么最难认识和掌握?人的精神。催眠术的学习比学车工、电工、修摩托车还要容易得多,这是事实,但调节人的精神比修车、电工还要简单吗?道理很简单,学会了催眠只相当于学会了使用一个修理摩托车的工具而已,修理技术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个工具应用起来比较好用,但是如果是一个修理高手,离开这个工具照样可以把车修好,反之,如果只会用个工具,再好的工具对一个不会修理的工人来说也没有用。第三、对息念后出现的状态和心理的变化机制掌握不了,只凭从书中学到的那知识来套着自己的头脑来应用,也难以收到奇效。第四、治疗容易反弹的原因在哪里?只调观点,不管观念,甚至也管不了观念。一次治疗就是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被动的治疗,能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吗?(催眠术)息念术在我国还没有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的时候,一般应用者在应用息念术治疗的时候,都是针对是什么事引起了病人的心理变化,导致在心中结下了心结,这样,只能修正这一件事因。用处不大。一个人有一种不良观念为基础,在分析问题和处世的时候才产生一种自己的错误观点,错误观点导致心结,心结表现症结,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如果只调理观点而不调理观念,那就只治了暂时的病症而不能解决永久,将来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仍然以原来的观念为基础来分析和决断,这样还会触发疾病。当然,后来未必还生神经症,这是因为大约在二十岁之前,遇到压力一般表现在精神疾病上,在二十岁之后,一般表现为肌体疾病上,这里面的道理,在以后的论述中都会解释清楚。这也体现了环境、心理与生理有着绝对一致性的观点。切勿迷信催眠感受性   为了测试受术者是不是容易被催眠,往往要做一些催眠感受性测试,许多催眠师深信催眠感受性强的人容易被催眠,感受性差的人则不易催眠,感受性测试甚至成为催眠教学的一部分内容。然而,在现实实践中,对感受性测试的过度相信反而给催眠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催眠”,即:对那些所谓感受性差的人不敢放开手大胆地催眠,只是反复地进行缓缓诱导,对于本来是完全可以轻易催眠的对象,也成了老大难。  对于催眠感受性的测试,本身就是对自己催眠能力的不自信,建立在一种不自信基础上的技术操作,无论如何是不会达到相应效果的。同时,感受性是建立在局部认识生命体的基础上的,根本不是全面认识生命的本质。  感受性的测试无非跑不出六觉的范围,即:眼、耳、鼻、舌、身、意。比如对眼睛感受性的测试,可以诱导说:“现在请您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先呼吸三口气,一定要深吸慢呼、鼻吸鼻呼,当您呼吸结束后,定神观看我的头顶,你会发现有一团光包围着我,并且这些光气会随着我语言的内容而变化……”良好的状态下没有相应感受的人几乎没有,让受术者必然出现这种感受的力量不单纯是语言艺术,更重要的是施术者的精神力,在精神力强的前提下,语言艺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假如施术者没有较强的精神力,在受术者没有体会到相应的感觉时,这说明此受术者把眼睛作为催眠切入点是不太适合的,可以转用其它的感官作为催眠切入点。  也就是说,作为技巧性催眠师来说,检测感受性的目的不能为了验证受术者是不是容易被催眠,而是为了发现受术者容易被催眠的切入点。对于精神力强的催眠师是不需要做这些工作的。  有人这样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容易被催眠:列出10种测试方法,每一种方法检测合格得一分,如果超过5分,那么,这个人能够被催眠;如果不足5分,那么,这个人不易被催眠;如果达到8分,这个人较易催眠;如果满10分,就是相当容易被催眠的人了;如果这个人只得了一分,甚至一分不得,那么,这个催眠师就几乎失去了把他催眠的信心。  这种测试简直是一种荒唐之举,不但没有道理,反而被对方的测试结果所反催眠,本来拉过来就催眠是完全可以轻易催倒的,经过了一番测试后,把自己的信心测没了,最终因为画蛇添足而失败。  现在的催眠感受性测试都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人的生理是有差别的,人与人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就像一个人成才一样:这个人到底能不能成才?不是只看文化课水平,文化课相当差未必不能成才。如果这个人天生一个好嗓子,那么,此人成才的切入点必然是唱歌,如果我们通过文化课、体育或经商等对他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这个人一分没得,那么我们能否肯定此人根本不能成才呢?其实不然。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感受性差而认为他难以被催眠,因为被催眠的焦点不在检测的感官上,为什么不放下对此的检测呢?为什么不从精神力的角度入手呢?为什么不凭自身的力量呢?  催眠感受性根本不需要测试,如果平时注意观察,在交谈的过程中就可以判断出对方的切入点。有一次与朋友一起吃饭,在谈起喝酒的时候,朋友说他很喜欢喝酒,如果一周不喝酒就有一种嘴馋的感觉。我说:这酒有什么好喝的?他把喝酒的感受说了一通,并且说酒精度上下2度就能够品尝出来。饭后他让我为他催眠,不用测试,他的味觉就是催眠很好的切入点,结果轻易入神。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利、害两面,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把催眠感受性测试完全否定,既然许多资料已经把催眠感受性测试宣传出去了,我们何不借用对此的宣传来进行催眠呢?真正的催眠应该就是这样的:无招胜有招,不催却入神——  有一位中学生想跟我学催眠,首先提出一个条件:“请您先把我催眠一次,让我感受一下吧!”  我说:“这里人太多,太吵闹,这样的话,你的心难以静下来,还是等以后有机会再帮你催眠吧!不过我可以教你一些催眠的理论,如果你真想学催眠的话。”  “我真的很想学呀!”  “那好。学习催眠术可是要吃苦的,有的人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催眠师,你能够吃苦耐劳吗?”  “我对催眠很感兴趣,我一定会努力去做的。”  “不过在我的经验中,有一种人天生就是催眠的材料,就像天生就是个练武的材料一样,不但很容易掌握催眠技术,还能够举一反三,应用自如。”  “老师,那您看我是不是有那种天赋?”  “只会搜集资料学习别人知识的人会受到一定的制约(其实早就知道他不喜欢学知识了),再就是心理测试成绩高的人有这种天赋。”  “我肯定不是那种喜欢看书的人啦!您能不能对我的心理进行一下测试?到哪里去测试?用什么仪器?”  “不用仪器,在这里就可以进行,只要测试你的意会能力和同步程度就可以了。”  “那您现在就测试我一下吧!”  “不行,你的心思未必全在这件事上,等以后你深思熟虑后告诉我,那时我再帮你测试吧!”  “我真的想学催眠,老师,您就帮帮我吧!我会用心去学的,肯定会给您争气的。”  经过反复地讨价还价,反复地诱导激发后,我故作勉强地答应了。  “那好吧,现在就帮你测试,把手伸给我,然后咱们从1一直数下去,我用嘴数,你用心数,始终与我保持同步,剩余的你就不用管了,我通过我的观察来判断你的天赋能力。”  这是他巴不得的事,当然会倾心配合了,不管环境有多么吵闹,也不用改变什么语气,就这样边说边玩着就被催眠了,然后我跟他说:“哎呀!看来你有很好的天赋,你看,我一拉你的手臂立刻会僵硬的。”接着手臂僵直了……  其实许多人喜欢学催眠术,倒不如探索精神变化原理,当明白了心理、生理与环境的关系后,操作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到处都是催眠环境,到处都有催眠术,随处可见催眠工具。原理不通,只能是学一招用一招。  最后,奉劝后来者勿作无意义的感受性测试,掌握催眠原理才是重中之重,明白了原理可以创造出一万种方法,不明白原理,学一种术就只会一种术。慎 用 自 我 催 眠  催眠技术是一个治疗的辅助工具,而不是治疗的技术。催眠术在治疗应用当中就相当于手术前的麻醉剂,麻醉的目的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顺利地完成手术,而手术才是主要的技术,如果把麻醉当成了手术,那就错了。有人觉得催眠术可以应用在心理治疗上,于是,到处搜寻自我催眠的方法,然后进行自我催眠,不管是催眠录音还是催眠CD,只要有催眠的作用就拿来用。可是,催眠是一个息念过程,目的在于平息活跃的念头,让自身的代谢和免疫恢复到本来的状态,其实也就是吐纳坐禅。然而,吐纳调气对人的身体康复乃至本能(并非潜能)的显现都有极强的作用,按照这样的方式做下去,也相当于修炼气功,随着时间的推移,身心必然发生变化,直至康复。然而,由于催眠的盛行和神秘化的传播,使许多人误认为自我催眠是一种多么特殊的治疗手段,结果自我催眠一个时期以后没有什么作用,逐渐对此失去了信心。催眠治疗的主要技术表现在息念以后做什么?怎么做?所以,如果单纯没有疗效倒还可以理解,更有甚者,有人为了急于解除身心的痛苦或急于达到某种目的,在自我催眠后反复地进行自我暗示,结果出现不良后果,如:有一位女学生,为了取得优异成绩,于是利用催眠进行“潜能开发”,每当息念后反复地暗示“记忆力增强”、“理解能力增强”、“英语轻松地掌握”、“我对学习特别地爱好”、“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结果一个时期后精神失常。息念后灌输内容必须是消除污痕,绝不可以置入污痕,然而,在用自我催眠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心理知识培训,所以,即使在不断置入污痕,还以为是消除污痕,以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疾病。天生众生,各有其用,没有好嗓子就不要唱歌成才的路,不是学英语的料就通过其它的地方弥补,没必要改变自己的本来。在这一例中,正是自己的暗示与自己的天生本能产生了明显的对抗,才不断产生了精神失常。心理疾病特别明显的人尽量不要做自我催眠,因为多数人不由自主地在置入污痕,即使一些催眠治疗的工作者,也常常不由自主地为患者置入污痕——有一40岁开外的男士,由于经常喝酒误事,自己决定进行催眠改习,结果找人做了三次催眠,然后回家每天进行自我催眠,催眠的暗示内容无非是“酒不亚于毒药,喝一次就伤害一次胃,给肝脏带来巨大的伤害,如果长期饮酒就会变成酒精肝,然后会向肝硬化发展……”不久饮酒的习惯就没有了,可是,新的毛病出来了,只要闻到酒味就感到肝区不舒服,逐渐发展到恐惧,而且只要与酒有关的内容都会引起他的联想,最后还是重新催眠才解除了心中的污痕。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自我催眠,而是在自我催眠时要把握好分寸,且记一个原则就是:“只可消除污痕、不能置入污痕”,如果不懂如何消除污痕,那就干脆只放松催眠,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想,平息活跃的念头,让代谢和免疫本能自然地显现,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催 眠 答 疑  最大的心结是观念 通常的表现在观点最深的状态是信念 通常的表现在奉从最好的结果是自醒 通常的表现在觉悟最美的环境是心境 通常的表现在自然问:什么样的人容易被催眠?答:根据我们的实践和理论分析,认为凡是主观意识弱、意会能力强的人比较容易被催眠。问:有许多材料上说,某一年龄段的人容易被催眠,是不是这样?答:我们认为与年龄没有关系,但确实某一年龄段的人容易被催眠,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是由于催眠方法的原因,年龄不同,性格不同,适应的催眠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催眠方法适应不同的人群或个体。问:催眠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技术,如果被一些不道德的人掌握,那会不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答:技术方法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好坏是由人心而定的, 什么东西都可以为社会服务,什么东西也都可以成为害人的工具,制造刀的本意不是为了杀人,制造箭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射人,制造药的目的是想救人,制造煤气的目的是为了利人,但这些都可以成为杀人的工具。试想,是这些东西的问题还是人心的问题?对催眠方法的多虑实在是多余的,当麻醉药物到了演变成害人的东西的时候,自然就会有制约制度的产生。万物相生克,有乱就有治,邪道生,正道行,心妄动,自掘坟,况且在息念状态下并不是完全失去了自控能力,只要自己的心性正直,就不会被随便指使。问:在催眠之前一般要进行感受性测试,感受性强的人一定容易催眠吗?答:不一定。在测验时,感受性强的人未必就容易被催眠,原因是这样的:如果测试的是他的身体感觉或味觉,催眠的时候用的却是视觉,味觉感受强的人不一定视觉感受性强,这样,有可能背离判断。问:现在催眠术在国内还是初步阶段,从应用的角度看,学的人多,成功的人少,这是什么原因呢?答:原因是多方面的,未能成功的原因应该是过于执着于催眠技术,而忽略了催眠后做什么,常用的催眠技术应该很容易掌握,但有的人认为只要能够把人催眠入息念状态,就可以施行自己的命令,但在学了催眠技术后,发现不是全部这样的时候,却又没有学习催眠后怎样化结,这样就不可能成功,在无法应用的时候,只有放弃。你想,如果不是专业,谁能经常拿这一技术作催眠秀?问:催眠术 被人们描述得那样神奇,为什么没有得到心理方面的广泛应用答:催眠术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息念术。息念术的确表现得非常神奇,甚至一个相当高级的 息念师一生也未必能够完全掌握息念的内涵,因为随着息念技术的深入,你会发现更多的精神现象一直在不断出现,而用现代的思想理论又难以解释,所以,就必须一边发现问题一边创建和完善理论,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工程。神奇的息念术却得不到社会大众,尤其是心理工作者的认同,其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应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息念技术的相对封闭。由于息念术的封闭,致使多数人根本不了解 息念的现象和实质,只是人云亦云,甚至通过一些小说、故事、影片中的描述等误解息念,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奇功异能一样,真是那么回事儿吗?在我们接触的人中,有许多人在感受了 息念状态之后,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对于息念秀表现的各种姿态,基本上有过息念技术训练的人都能做到,而且不通过息念过程,一样可以进行一些完全超乎寻常的表演。正是由于这些超乎寻常的表演和描述,让人感到神奇莫测,甚至把特殊性理解为普遍性。可是,特殊的 息念现象并不一定能够应用在心理障碍和生理疾病的治疗当中,那是一种掩盖性心理治疗,有的人状态特别好的情况下接受了掩盖性治疗,结果在环境条件触发下极易复发,因而,对 息念术治疗失去了信心,更使那些心理工作者没有了接受的想法。二是息念术的孤立性带来的思想障碍。实践证明息念状态下的治疗是相当成功的,可以说同样的心理和神经调节,在息念状态下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许多一点即成突变现象。然而,却有大多数人学了 息念术后基本无用,有一个南方人花了8000元学了息念术,在QQ上对我说,为什么你们学了息念术就能应用自如,而我们学了就不管用呢?我们这一期一个也没有成功,原因在哪里?我说:原因在自己,没有理解 息念术,把息念术当成了一项治疗技术。其实息念术就相当于手术前的麻醉技术,打麻醉针的技术再高也不能替代手术,当麻药的药力过去后,疼痛还会继续。受息念宣传的影响,人们被 息念现象冲昏了头脑,以为“只要把病人进行息念,反正息念之后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说他没有症状就没有症状,即容易治疗,还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如果真的这么简单的话,谁还敢惹 息念师呢?这样就会孤立地看待和应用息念技术,结果事与愿违。息念技术必须与心灵工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果不能有机地结合,就不会收到特殊的效果,也体现不出息念的力量。现在,要么心理技术高的人不理会息念术,要么追求息念术的人不懂心理技术,还有更多的人掌握了息念技术后与自己所学的常规理论相结合,结果也难以吻合,各种原因带来的障碍最终使 息念术没有普及社会。息念术是一种特殊的工具,特殊的工具必须与特殊的技术相结合,如果不能有机地结合,是不会体现息念术的神奇功效的。问: 为什么把催眠(息念)术说成是治疗的工具而不是治疗的技术呢答:息念实际上就是把人的精神平息,而不是把人的意识停止,因此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息念术,单纯 息念就是把人导入一种特定的精神沉寂的状态,导入这一状态只是精神的转换,而不是心理的转换,患者迟早是要醒来的,如果心理得不到转换,醒来之后还是和原来一样,根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就像打麻药针一个道理,虽然打了麻药暂时疼痛的地方不疼了,但是麻药的药力迟早是要消耗尽的,耗尽之后该疼还是疼。导入特定的状态并不等于达到了目的,还需要借用这种状态进行下一步的行动,如果把人导入这种状态而没有相应的心灵诱导,而是粗鲁地灌输强制性、欺骗性、负向性、无聊性的语言,有的不仅无效,甚至出现让人腻烦的心理,这样不仅无助于治疗,反而出现心理对抗,有的病人甚至与 息念师大吵,根本原因就是施术者自以为有了这一特殊的工具,就可以让受术者潜移默化地顺从自己的想法,这是一种严重的错误。问:要学习息念术还必须要掌握心灵技术,是吗?答:那是肯定的。如果学会了息念,空闲时间可以自学心灵知识,但应当以心灵知识为主, 息念为辅。比如做服装,并不是只要有了一台先进的缝纫机就可以做出精美的服装,要做出精美的服装,服装技术是根本,缝纫机起到了一个如虎添翼的作用。如果一点缝纫知识也没有,只凭一台先进的缝纫机是不会做出好的服装来的,甚至连服装也不会做。那么这台缝纫机就只是一个摆设。息念术是一项特殊的技术,已经与现在常规的心理学知识有相当的差异,虽然用现代心理知识和神经理论也可以与息念相配合来实现治疗的效果,但是,比较而言,用常用的心理知识与超常的息念技术相匹配,应用上显得不太和谐,或许出现一种赤脚穿皮鞋的感觉。问: 心灵技术与心理技术不是一回事儿吗?答: 这里说的心理技术是指用于心理咨询、心理教学等常用的心理知识。这里所说的心灵是指生命的核心,心灵技术研究的是命理的根本,命理与心理、生理、自然之间的关系,意识产生的根源,意识活动与神经、内分泌之间的关系,精神与肉体转换的机制等。问:如果我们 要使别人息念的时候,那么语气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是不是一定要低沉?答:语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但是低沉不是必须的,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可以根据自身调整语声语调,让病人听我起来舒服就可以了 。当然有一个好的嗓音会事半功倍的,没有先天条件,不断努力也一样会做的很出色。问:人和动物为什么会有 息念现象答:人被 息念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了,动物也可以被息念,尤其是与人能够相处的狗、猫、兔、羊、鸟等,在我做的实验当中,猪是最容易被息念的,而且猪被息念后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这可能与猪的个性有关吧,在被 息念后,你可以任意摆动牠的肢体,使其保持一种姿势,甚至可以随便张开其嘴巴,猪却在静静地享受这种特殊的感觉。狗猫等动物由于警觉性高一些,如果不是自家养的,往往要有一个接近过程,而猪和狗的融合过程相对要短一些。  动物和人为什么会被息念呢?其实,按道理讲应该是任何生命都可以被息念的,因为只要人或动物在接受到外界信息(不管任何形式的信息,如:颜色、声音、温度等)的时候,必然要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外界信息符合该生命的外在信息需求,或者和谐该生命的代谢活动规律,尤其能够促进内外信息的和谐,该生命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和谐同步,这样就进入了 息念状态。  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当然也可以不被息念,那就是时刻对外界的信息进行主观分析,或对外界的任何信息不做任何反应,但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实际生活当中是根本做不到的,这样也就给 息念手段和息念方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学生网瘾问题的分析与调理   3月1日,帮助广大青少年戒除网络成瘾的“健康上网 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治疗网瘾座谈会;二是组建“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志愿者团”,运用先进网络手段,以一对一结对子的形式开展“手拉手”活动;三是开展治疗网瘾青少年假期特别行动……  心理工作者经常接触到一些这样的情况,其中遇到一位相当严重的网瘾男学生,16岁,初三学生。他的母亲讲,这个孩子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到初二的时候,和同学一起逐渐开始玩游戏,家里人也没有过分地干预,后来,一般的简单游戏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遂逐步升级,然后发展到到星期天到网吧玩游戏,这时,家长就开始重视了。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但到后来,无论家长如何劝阻,孩子只是嘴上答应,放学后照样溜到网吧里玩,半年以后已经完全不能自拔了,开始逃学旷课,不久就夜不归宿,成宿上网,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家长什么办法也用了,就是没有效果,只是增强了孩子与家庭的对立情绪,那段时间,脾气暴躁的时候已经开始打骂母亲了。  强制是没有什么作用了,家长几乎什么方法都用了,就是不见回转,于是,干脆买了一台电脑,接上宽带,让孩子一边上学,一边放学在家上网,这样家长还能看着点。可是,这一方法不但没有见效,反而让孩子更加迷恋游戏,不久干脆就不去上学了,家长无论如何劝导,就是不听,如果其父不在家,母亲劝急了就会被拳脚相加。当然这种情况只有不断加重,没有减轻的趋势,后来发展到如果孩子自己没有吃饭的意思,家长喊他吃饭的话,喊一声还可以,第二声就会拳头落在脸上,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以上的表现是孩子母亲的一段描述,从这个简单的描述中,我们有何感想呢?责任在谁?原因何在?谁是罪魁祸首?试想,网瘾只是一、两个的孩子有吗?管住孩子们就算成功了吗?关闭网吧就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吗?  看到篇头的这段新闻,我们感到这未必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是为了教育好孩子,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成长。当然这些措施或许是大家都赞同的,但是,有没有想想孩子们赞同吗?不要以为孩子们没有自己的社会经验就可以接受大人们的管教,不然呢!   “治疗网瘾”一词实在让人难以接受,网瘾不治则罢,越治越有瘾,除非从世界上消灭网络,可是这又是不现实的事。网瘾根本就不是病,何须治疗?我们以上面的这个孩子为例来看,如果只听母亲上面的描述,实在应该让这孩子反省一下,不把心用在学习上,却玩起游戏来了,这怎么行呢?  后来,我们仔细地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孩子走上这条路纯属“偶然”。有一次,三个孩子在校院里玩,十几岁的男孩子,玩起来可能就有些收不住了,一直玩过了头,上课铃响了三个人也没有听见,当发现周围变得寂静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已经上课了,急急忙忙地跑到教室,班主任老师正站在讲台上等他们呢,接下来便是批评和写检查了,这份检查没有家长的签字是不准上课的。  你想,哪一个孩子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急呢?他们敢回家对家长说自己因为贪玩被老师抓住了吗?第二天三个人在其中一个孩子家商量对策,谁也不敢对家长说,于是,三个人就玩起电脑游戏,到放学的时间了,就各自回家,接下来呢,老师追究,学生逃避,老师加压,学生对抗,一步步地冲突升级,学习的负担过重和对老师的反感促成了孩子网瘾的形成。  这个责任在谁?在家长?哪个家长对孩子不关心?在老师?如果每个学生都纪律松散,那还能教出好学生来吗?在孩子?谁替孩子想一想了?虽然三令五申地声称为孩子减负,减来减去减的孩子连玩的时间也没有了。从早晨六点就起床,晚上八点半回家,一个成人的工作量是多少?成人都有双休日,孩子呢?尤其是初三、高三,简直就像“包身工”,偶尔消遣一下,老师、家长就抓着不依不饶,还让孩子们活吗?  笔者觉得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展现自己才能的正常的孩子,比考上十所重点大学都要强百倍,当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情况后,我并没有“治疗”孩子的网瘾,反而鼓励了孩子:“好!这孩子有出息,这个年龄就有自己的主见,知道保护自己,将来肯定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如果能够再把各个问题加在一起,综合分析一下利弊的话,将来肯定是个有前途的好孩子。”  听到我的鼓励,家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有两个问题我们要进行分析:一、鱼、虾、鸡、馒头、面包、火腿、香肠、水果等各种食品全部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会挨着吃吗?那时只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种吃腻了再吃点那种。但是,如果只有香肠,天天吃,顿顿吃,再好的香肠也吃够了,偶尔吃点甜面包就让人感到回味无穷。初三的学生整天就是围着教科书转,回家不允许看电视,在校不允许玩,周末不允许上街,这样枯燥无味的生活一个成年人能受得了吗?更何况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关在那里有多么压抑呢?上网缓解一下精神压力未必就是坏事,起码不容易形成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自卑症、失眠等神经症。  二、孩子的压力从哪里来的?家长和老师给的。家长和老师为什么要给孩子这种压力?美其言曰“都是为了你好!”无非就是为了考上个大学嘛!考上大学就一定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家长、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他们是受了社会的影响。家长认为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老师呢?他们有领导的指示,也有家长的期望,必须提高升学率,要想提高升学率就必须给孩子加压,这既与工资挂钩,也与工作成绩相联,难呢!  上级三令五申地要求为学生减负,家长愿意减负,老师也愿意减负,可是,这样的高考方式谁敢减呢?一减负就把升学率减没了,没了升学率就没有了奖金呢!试想,肚子饿得难受,却不允许张嘴吃,能抗得住吗?见机会就想张嘴咬一口呀!  这样,孩子去网吧玩也算是一种精神压力的卸载啦!有许多委曲求全、忍辱负重的学生因此而成了抑郁、焦虑、强迫啊!如果给予他们精神的自由和娱乐的空间、如果他们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们去学校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我们又会如何呢?看来“网瘾”决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时代教育方式的产物,更是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正常体现。老师对刚才那个孩子的批评只是一种导火索而已。  难道这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吗?  别急,办法肯定是有的。  要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先转变观念,上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找一个饭碗还是为了孩子成才?弄明白了这个目的就会处理好孩子的问题了,既不影响上学,也不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压力。再者,大学生绝对不是人才的代名词,文凭决不等于水平,知识也不代表智慧,读书多了并不见得能力就大。“考试”是一部分人制订出的竞争标准,就是在纸上谈兵论战,这种情况只适应于那种善于记忆和喜欢学习的人,却不适应于善于思考的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是,现在不论是什么行业,只是一个标准来录取,这能选出多少人才?绝大多数真正的人才被涮下来了。试想,一个天生有着经济头脑的人,让他去学英语、化学等就未必能够成才;一个天生的体育奇才,让他去考艺术,也是乱弹琴;技术人才去参加体育选拔赛,通过的可能性肯定比天生有体育才能的人差了。后天的努力是必要的,但忽略先天的本能更是可悲的,天生五音不全的孩子,硬要唱出优美的歌声,实现的可能太小了。  所以,家长要想好了,如果您真是关心自己的孩子,就去培育而不是教育(不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只是进行引导和培养,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都有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如果我们把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这实际上是父母的理想借用孩子的精力去实现,得到的是父母的追求,而非孩子的精神所好。)去发现孩子的先天特长,而不要争抢一座所谓通向成功的高考“独木桥”。观念的转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在接受着社会性的暗示:认为大家都抢的东西肯定就是好东西!所以,要先想通了。  如果把这一问题想通了,孩子的减负问题就容易多了,因为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自由地调节孩子的负担,甚至可以把在家大量的时间留给孩子放松娱乐了。当孩子有了相当宽松的心理后,何必还要“戒除网瘾”呢?当然就不戒自除了,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还有许多比上网玩游戏更有趣和更有意义的事在吸引着他们。  即使用催眠暗示的方式也可以让孩子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放弃网络游戏,但这实在不是孩子本意的体现,只是在催眠状态下做了催眠师和家长的傀儡,这实在不是一件行善积德的好事。记得有一个催眠心理老师帮一个孩子戒网瘾的时候,在催眠状态下暗示孩子:第一次打开电脑一个小时后会感到头痛;第二次半个小时就会感到头痛;第三次十分钟就会感到头痛;然后只要打开电脑就感到头痛……因此,催眠师帮孩子“戒”掉了“网瘾”。这种方式最好不要用。  最好的方法是家庭配合释放孩子的压力,然后,在催眠状态下还原孩子的天质,让孩子重新对自己树立信心,激发成就自我的潜在力量。这样,家长既没有剥夺孩子的精神自由,也给予了孩子自由健康发展的空间。 催眠治疗儿童多动、抽动症   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多动症的表现  其核心为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活动过多  这类孩子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中,如上课不断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啼铅笔,切橡皮,撕纸头,拉同学的头发、衣服等。平时走路急促,爱奔跑,轮流活动时迫不及待,经常无目的地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  由于自控力差,这类孩子常说一些使人恼怒的话,好插嘴和干扰大人的活动,常引起大人的厌烦。  这类孩子胆大不避危险,不计后果,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可出现不良行为,如说慌、偷窃、斗殴、逃学、玩火等。敢翻墙爬高,喜争吵打骂,常称王称霸。  注意力不易集中  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不符合实际年龄特点,如上课时,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貌似安静,实则“走神”、“溜号”,听而不闻。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随便涂改,马马虎虎,潦潦草草,错误不少。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做事常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冲动任性  这类孩子由于自控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常惹事生非。当玩得高兴时,又咕又叫,又唱又跳,情不自禁,得意忘形;当不顺心时,容易激怒,好发脾气。这种喜怒无常,冲动任性,常使同学和伙伴害怕他,讨厌他,对他敬而远之。因为患儿不易合群,久而久之也可造成其反抗心理,常常发生自伤与伤人的行为。  学习困难  这类孩子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注意听讲,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未听清楚,以致做作业时,常常发生遗漏、倒置和理解错误等情况。  部分孩子读书时可把“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左右不分。写字时,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竖,或偏旁反写。画图时,不是比例大小失调,就是位置安排不当,这些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  这类孩子考试成绩波动较大,到3-4年级时,留级的可能相对较多。但因智能正常,如课后能抓紧复习、辅导,尚可赶上学习进度。  国内资料表明,在多动症患儿的不良家庭教育方式中,家长中所谓的“严格管教者”占61.7%,放任不管者占3.5%,过分溺爱者占7.05%。国外亦有学者认为,暴力式的管教,会使患儿症状发展,并增加新的症状,如口吃、挤眉、眨眼。而对患儿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和过于溺爱等,常可能促使症状出现,或使已有的症状加重。  怎样确定孩子是否患多动症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涣散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间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事情。  5.很难坚持做某一种游戏或玩耍。  冲动任性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  至少具备下列之中的2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7.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在应用上述诊断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允许活动的场合,如下课时、放学后,不管孩子的活动多么厉害,也无诊断意义。只有在不该活动的场合,如上课时、做作业时,而他仍约束不住,始终动个不停,才有诊断意义。  第二,如只有活动过度,而无注意力涣散,不能诊断为多动症。相反,若注意力涣散明显,而无活动过度,才应考虑有多动症的可能,因为有的儿童属所谓“不伴多动的多动症”。在美国,从1979年起,根据多动症最为常见和突出的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已把“多动症”改称为“注意缺陷症”并分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及“注意缺陷不伴多动”两种,后者也就是“不伴多动的多动症”。  多动症患儿与顽皮儿童间的区别  注意力方面的区别  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而多动症患儿却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  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患儿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怎样治疗儿童多动症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1)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2)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动症应及早治疗,综合治疗。  家长和老师应统一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儿童多动症是病态,不应歧视,不应打骂,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创伤。  第二,对儿童多动症必须进行药物治疗,但药物不能代替教育,药物可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疗效,必须四方面(患儿、家长、教师、医师)的互相配合。  药物治疗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养活活动过多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行为的目的。患儿随着行为的改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高,随着情绪的稳定,与同学之间的冲突也会减少。因此,该药也间接地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发育。不过,利他林唯一的缺点是,它无法根除这种疾病,只能长期服用。  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显,可酌情增量,药物有效剂量,因人而异家长应经常与老师联系,密切观察反应,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现食欲减退、头昏、失眠等情况,家长不必惊慌,可稍减量,2-3周后,患儿即可适应,反应消失。为避免产生耐药性,在周日、假日及不学习时,可以不服药,寒暑假也可停药,但如假日须要学习及做作业,可在学习前半小时服用利他林。利他林一次服药作用时间只能维持4-6小时,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才有效果,随意停药,症状又复出现。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可服用1-5年,但随年龄增长,情况好转,药量可逐渐减少,直至停药。  教育方法  服药同时家长要重视教育工作,要学习了解有关儿童多动症的知识。不要责备、怪罪、歧视、打骂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紧辅导。教育多动症的患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必须切合实际。首先,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切莫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只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控制在一个不肽过分的范围内,就可以了。提要求不应过于苛求。  2.把过多的精力引导起来。对于这类活动力过多的儿童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的过多的精力能发挥出来。家长和老师要组织他们多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跑步、打球、爬山、跳远等,如有条件,应安排他们做一些室外内活动,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但是,在安排他们进行活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危险。  3.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对于这类儿童应逐步培养其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以从看图书、听故事做起,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可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得到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如果儿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进步,应及时表扬、鼓励,以利于强化。  4.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对这类儿童应从小培养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按时饮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应迁就儿童的兴趣而让他们看电影、电视至深夜,以致影响睡眠。  5.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这类儿童,应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父母应和医生经常保持联系,帮助医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况,征求医生关于治疗上的指导性意见,有条件时,应争取医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  如果药物治疗和教育措施配合得当,在部分患儿可在短期内变得安静,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行为治疗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